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化学专业学科评估

化学专业学科评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31 10:19: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化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化学专业学科评估

篇1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主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水浴箱和玻璃仪器,与化学实验教学相似。因而实验室整合后仪器共享得到了充分实现。

(2)打破院系界限。

(3)实验室空间位置得到充分利用。

整合后对课程作统筹规划,因而减少了实验室闲置,目前化学分析实验室是满负荷运转。

(4)减少实验室教学辅助人员配置。

(5)减少常用化学试剂的重复购置。

生物化学实验一般为小量实验,有时甚至是微量实验,所用化学试剂相对较少。实验室整合后可减少试剂浪费。

2整合的缺点

(1)实验室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需要。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通用技术,是学生将来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而现行化学分析实验室硬件水平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要求。

(2)实验室与教研室的分离严重制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为海南省重点学科,又为我校硕士点建设支撑学科,我校从2014年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同时,由于目前我校缺少科研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同时也作为教师科研场所。教研室与实验室的长期分离,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科研工作,不少教师的课题研究需要到校外实验室进行,这与未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在学校中的教学角色不匹配。

(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难以开展。

目前生物化学实验与其他3门实验课程整合为一门化学分析实验课程,课程负责人为化学分析实验室负责人,课程规划、实验室规划都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实施。然而化学分析实验课程中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仍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师负责教学。每次课程大纲修订、实验教学项目更改都需要由课程负责人跨院系召开不同教研室教师会议,难以实现多部门协调。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严重落后,学生毕业后真正能用到的知识不多。而如果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实验项目更新,又很难得到实验室的支持。例如近年来被认为在实验教学中有效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目前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尚未开展。

(4)实验室规划及设备更新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实验室规划和设备更新都由课程负责人提出并执行,因而难免受到负责人本身专业背景的影响。近10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所需仪器仅对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更换,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所需设备没有添置和更新。

(5)实验室教学辅助人员的培养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实验室目前隶属于药学院,因而生物化学实验员无法参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以及教学任务、科研课题的承担,严重影响实验员的职称评定和专业能力提高。

(6)成为急诊医学等新办专业评估的“硬伤”。

新办专业首届学生毕业前,教育厅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而近年来新办专业评估时对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生物化学实验室提出较多质疑,这会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7)教学实验室在课余向本科生开放受到影响。

尽管学校提倡开放实验室,促进大学生创新实验开展。但实验室的开放需要实验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配合,因而目前进行的大学生生物化学创新实验并没有在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

(8)教研室和实验室工作协调困难。

由于教研室与实验室隶属不同部门,涉及的跨院(系)实验室较多,而学校规定教职工奖金津贴由各院(系)独立核算,这些都使得教研室和实验室之间工作协调困难。

篇2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通用技术,是学生将来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而现行化学分析实验室硬件水平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要求。

(2)实验室与教研室的分离严重制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为海南省重点学科,又为我校硕士点建设支撑学科,我校从2014年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同时,由于目前我校缺少科研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同时也作为教师科研场所。教研室与实验室的长期分离,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科研工作,不少教师的课题研究需要到校外实验室进行,这与未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在学校中的教学角色不匹配。

(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难以开展

目前生物化学实验与其他3门实验课程整合为一门化学分析实验课程,课程负责人为化学分析实验室负责人,课程规划、实验室规划都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实施。然而化学分析实验课程中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仍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师负责教学。每次课程大纲修订、实验教学项目更改都需要由课程负责人跨院系召开不同教研室教师会议,难以实现多部门协调。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严重落后,学生毕业后真正能用到的知识不多。而如果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实验项目更新,又很难得到实验室的支持。例如近年来被认为在实验教学中有效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目前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尚未开展。

(4)实验室规划及设备更新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实验室规划和设备更新都由课程负责人提出并执行,因而难免受到负责人本身专业背景的影响。近10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所需仪器仅对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更换,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所需设备没有添置和更新。

(5)实验室教学辅助人员的培养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实验室目前隶属于药学院,因而生物化学实验员无法参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以及教学任务、科研课题的承担,严重影响实验员的职称评定和专业能力提高。

(6)成为急诊医学等新办专业评估的“硬伤”

新办专业首届学生毕业前,教育厅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而近年来新办专业评估时对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生物化学实验室提出较多质疑,这会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7)教学实验室在课余向本科生开放受到影响

尽管学校提倡开放实验室,促进大学生创新实验开展。但实验室的开放需要实验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配合,因而目前进行的大学生生物化学创新实验并没有在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

(8)教研室和实验室工作协调困难

由于教研室与实验室隶属不同部门,涉及的跨院(系)实验室较多,而学校规定教职工奖金津贴由各院(系)独立核算,这些都使得教研室和实验室之间工作协调困难。

篇3

关键词

战略管理;学科建设;学科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多样化等发展趋势下,战略管理作为一种在战略思想指导下,谋划学校运行与发展的管理模式,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起全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管理作用。就大学的办学而言,战略管理应重点围绕学校的功能定位、学科发展、条件建设、制度改革和文化培育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理性设计。[1]其中,学科作为高校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载体和重要平台。其发展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更是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对其进行战略管理,无论对提高学科自身的竞争力,还是提高学校整体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管理分析

学科(discipline)包含多种含义,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2]我国《辞海》将学科解释为“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3]综合各种观点可以把学科理解为,通过对学术或知识的分类,形成高校的基本组成单元。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重新修订学科目录,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把学科分为13个门类(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军事、管、艺术)和111个一级学科。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为了更好地推动知识增长与学术发展,开始建立起相应的知识或学术组织。当知识或学术组织产生以后,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管理就成为必然趋势。[4]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科理论不断深化,跨学科的知识和问题日益出现,传统封闭式的学科管理模式已不能支持与适应学科的发展。换言之,需要在深入分,析和考察学科自身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和竞争形势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有效促进领导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进行战略管理。正确认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管理,是高校加强学科战略管理的基本前提。《韦伯斯特大辞典》对战略管理的定义是:对整个组织首要的、普遍性的、持久重要问题的计划制定和行动执行的动态过程。[5]别敦荣教授提出,学校的发展战略包括三个要素,即高校发展的愿景、高校发展的目标以及高校发展的行动。且三者的关系为愿景引领目标,目标决定行动。[6]学科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石,上述三个战略要素同样适用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管理,是对学科发展的战略愿景与目标以及学科建设的战略举措进行设计与执行的动态管理过程。学科发展的战略愿景是高校对其学科长远发展的憧憬与瞻望。在其战略愿景的指导下,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科系统功能的发挥。学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围绕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为促进其最终实现而采取的实践行动。为有效实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学科建设应该从学科发展的知识、组织、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因此,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实质就是基于学科发展的愿景与目标,优化学科建设、强化学科系统功能的过程。

二、学科发展的战略愿景与目标

(一)学科发展的战略愿景

发展战略中的愿景与目标是高校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规划,是明晰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其中,战略愿景作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灵魂,是高校对学科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性描述,是推动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起到凝聚人心、引领目标和指导行动的作用。如,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高等学校要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7]2016年3月17日,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8]这均体现了国家战略的发展理念和愿景,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又如,厦门大学在其“十二五”规划和2021年远景规划中对学科发展愿景的表述为: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优势学科地位得到巩固,应用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加快发展,学科“主流特色”进一步凸显,若干学科和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因此,战略愿景具有全局性、概括性、前瞻性和理想化等特征。

(二)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对战略愿景的具体化与可操作化。制定战略目标的前提是找准自身定位。因此,学科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要结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进行考虑:一是学科自身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二是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与竞争形势;三是高校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和愿景。而且,所制定的战略目标要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现实可行性,既具有动态性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10]为了使战略目标有效发挥其导向性与可操作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将其分为战略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如,厦门大学在其“十二五”规划和2021年远景规划中对学科发展战略目标的表述为:到2015年,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大幅提升,10个左右的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术影响力进入ESI世界前1%)。到2021年,形成一批学术竞争力进入世界百强的学科。[11]这属于其学科发展的战略总体目标。另外,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还能够在学科评价中得以体现。如:根据2016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基于学科的学术声誉(academicreputa-tion)、雇主声誉(employerreputation)及研究影响(researchimpact),对世界一流大学所公认的42个学科进行全球综合排名。其中,学术声誉是指全球学术界在该学科领域中最权威的学者,对该学科的专业评价和认可度;雇主声誉指全球顶尖用人单位对为其提供毕业生的国内外高校及学科的评价和认可度;研究影响主要指该学科在当今世界最大的文摘和研究引文数据库Scopus中的“引用次数”及“高被引指数”。[12]这些评价指标反映了学科在其自身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意义与价值。此类指标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导向。因此,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应该在结合上述战略要素与特点的基础上,集中反映学科自身的发展与学科功能的发挥,即若要基于战略愿景和总体目标达到优化学科结构、建设一流学科等目的,应该在促进学科自身发展,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发挥的方面制定相应具体目标,如,在培养创新型人才、造就高素质师资队伍、产出高质量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进而为采取战略举措提供思路。

三、学科建设的战略举措

在实际环境中,目标的达成不仅仅取决于价值观、敏锐的前瞻或合理的目的,还在于将这些意识付诸于实践的务实举措。有效的战略管理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不断地促进战略制定过程与战略实施过程有机的融为一体。[13]国际知名公共管理学者欧文•E•休斯(OwenE.Hughes)曾指出,“对于一个二流的战略进行一流的实施胜过对一个一流的战略进行二流的实施。”[14]因此,战略管理作为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科学有效地落实战略举措对学科发展意义重大。根据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学科自身的内涵与特点,可以将学科建设的战略举措分为,既相互联系又各自发挥不同作用的四个范畴,分别为知识、组织、制度和文化范畴。

(一)知识范畴: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知识范畴,即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不断拓宽和深化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以及按照教学原则不断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及课程体系等的建设。因此,学科在知识范畴的战略举措包括学科理论体系、专业体系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首先通过理论研究与科学实验等,在遵循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统一性的基础上,不断对其加以巩固、演绎和拓展。其次,学科的交叉与协同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科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新问题的不断出现,迫切需要不同的理论知识解决同一问题。通过学科知识的交叉与研究方法的融合等,一方面促进各学科内在知识的生长,使其理论体系得到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新的自然与社会问题,产生新的跨学科理论体系。学科专业体系及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根据对学科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战略分析,结合学科与专业知识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确定学科发展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即专业设置与专业发展方向不仅要符合专业知识体系,而且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其次,根据专业设置与专业发展方向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组织范畴: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支撑

学科组织是不同学术领域按照知识的逻辑演绎不断外化的结果。组织范畴的建设,即按照学科知识分类所形成的外显组织得以运行的各种要素的建设。因此,学科建设与发展在组织范畴的战略举措主要包括:学科平台、师资队伍和学科经费的建设等。首先,学科平台的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与学术发展的规律,一方面按照学科中教学与科研的需要进行各学科教研室的建设,根据学科内专业和课程的相关性合理进行教研室机构的设置和调整。同时要加强教研室的职能建设,通过优化教学和科研来促进学科知识的发展与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按照学科高度分化后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跨学科项目建立符合需要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或组织。如,目前麻省理工学院共有30个跨学科项目,其中包括17个本科生项目和13个研究生项目,[15]涉及跨学科研究机构或组织60余个;[16]此外,充分发挥有关学科的优势,与政府、企业或其他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构建相关协同创新的基地或平台,以此提升学科的创新能力。其次,组织是人的集合,学科组织是教师或学者的集合。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学科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于教师水平的高低。为确保组织的运行及学科的发展,在学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和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应明确如何完善人才布局,创新人才组织模式,提升教师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另外,师资队伍作用的发挥还表现在整个战略管理的过程中。乔治?凯勒曾提出,一所大学战略规划的有效性取决于校领导的有效性,但是规划的创新性却来自校长、教务长、财务副校长、院长和骨干教师。[17]因此,相关领导在进行战略决策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尽量与大家形成共识,从而保障战略决策的准确性和创新性,以及战略举措的高效实施。最后,学科平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经费的供给。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经费,高校应努力拓宽学科经费筹措渠道,不断优化学科经费结构。如,各学科发挥各自优势,深入了解各级政府及市场的需求,增强开展与各级政府或企业的战略合作。通过合作争取相应的财政资源或运作资金。另外,鼓励教师积极承接各种类型的科研课题,从而在发展学科科研的同时,提高科研经费在学科建设中的比例。

(三)制度范畴: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制度范畴,即为保障学科自身发展与学科功能的有效发挥,而进行的学科规范体制的建设,以及为促进学科建设、保障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成效而进行的学科评估体制的建设。因此,学科建设与发展在制度范畴的战略举措主要包括:学科规范体制的建设与学科评估体制的建设。学科规范体制是在一定的政策背景下,为有效实现学科发展目标,对学科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予以规范和保障的制度体系。该制度体系是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和运行学科组织体系的前提,通过对学科组织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的规范与保障,来促进学科发展与功能的发挥。如,学科划分与设置制度、课程标准、学科研究规范等。学科评估体制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为促进学科建设,对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评价。通过评估,可以得出学科发展的质量状态,明确参评学科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差异,从而强化学科内部质量保障。如,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启动开展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从评价理念、形式、原则、性质、目的等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以此推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通过全球范围的学科国际评估,不仅可以明确学科自身在国际同行中的地位,而且可以将自身推向世界。此外,还可借助全球范围的学科排名引入竞争机制,以加强学科的评估管理。如,根据2016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我国内地高校有5个学科进入排名前10,涉及2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有65个学科进入排名前50,涉及7所大学。此外,本次排名我国内地共有409个学科进入排名前400,涉及88所大学。这仅次于美国学科进入排名前400的164所大学。[18]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学科发展取得很大进展,学科高原基本形成,需进一步发展学科高峰。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深入分析自身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差异,选择向学科高原或学科高峰努力。也可以通过评价标准的设置引领与提升学科建设的目标。二是为保障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管理富有成效,对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规划实施的监控或绩效评估制度。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由于学科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导致的战略举措与目标的偏离。因此,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建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管理监控或评估制度,对战略举措的实施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对保障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管理有效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

(四)文化范畴: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精神动力

伯顿•克拉克认为,学科文化是每一学科内部所包含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和相应的行为准则。[20]每一学科的成员都拥有共同的信念,拥有自己的符号系统、价值观念和学术精神等。[21]学科作为对学术的分类,使学科文化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但每一学科都作为学术的组成单元,又使学科文化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特征。如针对学科建设,学术自由的文化以及学科质量文化等是每一学科发展所共有的精神动力。文化建设抑或不如制度或组织建设对学科发展的作用即时或明显,但其一旦发挥作用,则会是潜在和持久的。因此,根据战略管理全局性和前瞻性等特征,学科建设与发展应该重视发挥潜在和持久作用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过于注重学科在知识、组织和制度范畴的建设,忽视文化对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科文化作为学科软实力的内核,是学科自身发展和功能发挥的环境与背景。因此,其他范畴的建设要依托优良的文化环境和背景,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科发展。学科质量文化的建设应使每一学科领域的成员都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明确提高学科质量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此外,学科作为学术知识发展的载体,针对我国高校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应努力创建学术自由的文化氛围,使学科发挥其内在的学术精神。另外,这种学术自由不仅仅体现为一所高校或一个学科内部的学术自由。根据学科综合性的内涵,它不是根据所在地点实现专门化,而是形成一个跨地区性的行会性的利益团体。[22]因此,要深入开展国内外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学科发展理念,注入国际化的文化理念。

综上所述,系统完善的学科战略管理是建设高水平学科的有效路径,既指明了学科的发展方向,又明确了该如何进行学科建设。加强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管理,要明确战略管理的愿景、目标、举措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三要素的不同作用,使学科建设与发展能够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成为有效的整体。力图在学科的知识、组织、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学科自身的发展与功能的发挥,最终实现高水平或一流学科的建设。

作者:刘海涛 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别敦荣.《纲要》解读及大学“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J].高校教育管理,2010(7):16.

[2][20][22]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旭,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4、87、34.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947.

[4]卢晓中.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39.

[5][10][19]刘向兵,李立国.大学战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81、202.

[6]别敦荣.战略规划与高校转型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15(1):7.

[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A].2016-05-21.

[8]新华社.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EB/OL].

[9][11]厦门大学“十二五”规划和2021年远景规划[EB/OL].

篇4

美国著名的科技信息研究所(ISI,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自1958年创办以来,先后编辑出版了许多引文索引类刊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CitationIndex)。社会科学检索系列则有: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以及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A&HCI,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该数据库可通过WebofScience在线访问,它提供了过去至今的书目信息和引用参考文献的信息。它还包括了从大约1200标题中挑选出的有关的项目,大多数是艺术和人文科学期刊,但也有数目不详的其他学科的标题。

2.AGRICOLA(AGRICulturalOnLineAccess)

AGRICOLA是由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NAL)和其合作者创造的引文书目数据库。这些记录的电子形式起始于1970年,但是该数据库涵盖了所有出版形式,包括自从15世纪以来的印刷作品。这些记录涵盖各农业方面及其相关学科的资源,包括动物和兽医科学,昆虫学,植物学,林业,养殖业和渔业,养殖和农业系统,农业经济,推广和教育,食品与人类营养,地球和环境科学。

3.BiosisPreviews®

BIOSISPreviews涵盖了全球各地所有生物和生物医学专题的文献,其记录包含索引信息和大多数参考文献的摘要。要使期刊被列入其内,要提交期刊到BIOSIS信息权威及发行部门。申请的期刊会在各方面被进行评估,如主题,地域范围,同行评审等。评估结果并不能保证该期刊会被纳入BIOSIS数据库。

4.ChemicalAbstracts

篇5

二、目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一)有机化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化学实验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展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化学实验的教学以及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聆听课堂内容为辅的教学方式为主,由老师将实验的要求、步骤、目的、试验器具的用法、化学材料的用量一一进行说明,有的甚至让学生进行比较,以防止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因忘记实验步骤而停止实验的现象发生,然后让学生“照猫画虎”,对有机化学的实验步骤进行生搬硬套。化学实验本应是活跃的,充满课堂氛围的,是对理论知识实践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感受到化学知识的乐趣,进而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然而陈旧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抹杀了化学实验的活跃性特征,还加重了化学课程的枯燥性,让学生感到乏味,进而影响了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在化学理论教学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更为严重,教师一味地对化学课本上索然无味的化学理论进行讲解,没有任何趣味性可谈,也就出现了学生上课打瞌睡、交头接耳、聚众聊天等课堂问题的出现,更有甚者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过于单一,过于传统,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中能动性的发挥。

(二)课堂内容安排不够合理,缺乏科学性

规划一堂优秀的化学课程的有效进行,离不开课堂内容的合理化安排,合理化教学内容对于教学质量是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在目前的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安排中,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规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化学课本中绪论的讲解。绪论,一般在学术著作开篇,概括作品内容、研学要点以及方法,绪论介绍了课本内容的价值与意义、逻辑性思维以及资料和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安排等,绪论的学习能让学生对于化学课本的整体内容作一了解,并且全面理解课本内容的编排思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全文,并激起阅读的兴趣。然而在现实的有机化学教学中,多数老师往往不讲或者略讲绪论内容,认为绪论不是正式的课堂内容,没有讲解的必要性,对化学课本中绪论内容的认识不够全面,也不能深刻理解,从而忽视了绪论内容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对于化学课本内容的了解,也不利于教师对课本内容的渲染,从而阻止了学生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二是只注重课本重难点的讲解,不与学科发展趋势相结合。课本重难点的讲解是课程的安排,也是高校教育的要求,教师及时、有效地将课程重难点进行讲解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部分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而不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不利于学生拓宽学习思路以及学习视野的开阔,反之一味地注重学科发展趋势的讲解,会让学生没有任何理论做基础,像房子没有了地基,因此,只有有效地将化学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和学科发展趋势在课堂内容讲解中有效地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是不同专业化学内容的讲解。化学内容涵盖的领域非常广,医学、工程、建筑、食品等,因此,在不同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内容讲解中,要针对专业内学生的专业领域选择内容,例如在医学类专业的有机化学中,就要讲解与医学相关的化学内容,有机磷的分析等;在建筑专业的有机化学中,可以讲水泥的制成等内容。总而言之,课堂内容的合理化、科学化规划对与课堂效果十分重要,反之,则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的发展。

(三)没有强有力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学结果的唯一标准,这也就说明完善的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在现阶段有机化学的评价体系中,学校根据学生期末考试的考试成绩以及实验的完整性进行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学结果的评估,表面上来看,还是比较完善的,既涉及有机化学的理论考核,又涵盖有机化学的实验考核,然而,在实验考核过程中,并没有强有力的考核标准作指导,只是根据教师的观察给予评分,这在一定程度缺乏科学性以及公平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学好有机化学最有利的途径之一。因此,在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代名词,教师可以利用一系列互联网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征,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中运用情景再现将化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将学生有效地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生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理论的趣味性所在,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二是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相比于有机化学的理论课程而言,实验课程本身的能动性和实践性较强,化学教师只要将实验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落实就可以了,在实验性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对实验内容进行引导性讲解,而不是将步骤一条不差地抄给学生,在实验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实验的步骤,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总结,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为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丰富教学内容,并进行合理化安排

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无非是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在进行内容的合理化规划上,要将二者协调发展,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将著名的或者与实验课程相关的视频内容进行播放,并作一讲解,让学生在实验视频中有所领悟,从而举一反三,更好地完成实验课程的教学。在化学理论的学习中,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化学课本中的绪论内容,对其重要性作一分析,此外,在绪论的指导下,将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有机化学的课程重难点进行有效结合,既让学生学习了固有的有机化学知识,同时又充分了解时展下的学科现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不失基础理论知识做奠基。

(三)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除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还包括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在学生学生效果评估上,应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并将评估重点从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转向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有利于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上,不能只单单观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加强评估,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做好保障。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变,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对于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新的要求,在这一环境下,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应教育大环境下所给予的教学要求。有机化学课程教师要站在时展的立场上,充分考虑有机化学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并深刻了解有机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应多参加一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才市场对于科研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不但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从加强自身教学素养出发,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培养科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高伟 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所谓的新增专业,并不是说这些专业是新“诞生”的,大多数专业事实上早就开始招生。之所以是“新增”,只是相对于获准招生的高校而言,即这些专业在这些高校是首次招生。高校一般是看好专业的就业前景才申请增设。

不过今天热门的专业,虽然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但受市场供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将来未必就能继续保持就业优势。作为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时,应对高校新增专业尤其是新增的热门专业多加了解。现在高校争相开设的热门专业,将来就业是否顺畅既取决于4年后市场的需求,也会受到高校自身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个人对该专业及职业的认同度的影响。

我国高校首次开设的7个新专业

经教育部批准,今年在全国高校首次开设并招生的新专业共有7个。

其中,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它可以为石油天然气、煤炭能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支持。开设古生物学专业的高校是北京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在原来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上,新设立了地球环境利学本科专业。

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是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国防建设发展需要所设立的新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海员证颁发的业务需要,开设了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此外,为改变我国救助打捞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学校还开设了救助打捞工程专业。

为了在当前多变的经济社会中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今年暨南大学新开设了应急管理本科专业。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在与国外合作办学中增加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高校学科评估排名公布

教育部学位中心2007年至2009年全国学科评估结果近日公布,本次评估排名结果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

在此次全国~级学科评估中,中南大学共有25个一级学科参加评估,入围前十名的一级学科有12个。其中基础医学排名全国第一,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其他进入前十名的学科分别是测绘科学与技术(第五名)、心理学(第七名)、药学(第七名)、交通运输工程(第七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第八名)、土木工程(第九名)、临床医学(第九名)、管理科学与工程(第十名)。

湖南大学的机械工程排名第十,建筑学排名第十,土木工程排名第七。

湖南农业大学的作物学排名第六,园艺学排名第九。

国防科技大学多门学科跻身前十,如兵器科学与技术排名第八,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五,系统科学排名第四,光学工程排名第四。

教育专家指出,对大学进行综合实力的评估与排名很复杂,而从单项指标如一级学科的角度进行评估,则相对客观和切实可行,也较能使人信服。单项指标的排名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综合实力,如一所大学有十几个学科都排名前列,则说明该校综合实力较强。

分数达“一本”线可报港大

篇7

1整合教学创新思想,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从整体结构上讲,教学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诸多系统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网络系统。而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是整合教学创新思想的基础。从我院发展的实际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乘教学质量之东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院办学层次”的关键在教学创新,关键在专业学科建设,关键在人。目前我系开展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知识的创新及应用——教学创新研究;另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播——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内容研究。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我院“教学质量年”的基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专业建设评估和教学创新活动紧密而有机的结合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所以在专业建设及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专业评估和教学创新研究。对于工商系,应着重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及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主要研究专业发展方向是否明确,对重庆当前和长远经济建设及社会科技发展有无意义、作用;在重庆市内、国内有无特色、有无影响,该学科的发展处于何种地位,在国内外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其学术成果如何,获奖项目、级别如何。

1.2工商管理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研究各专业师资队伍的思想素质、学术水平,在国内或行业同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人才培养能力与发展潜力;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整体实力;拟定培养计划措施及执行情况,形成专业学术带头人、后备学术带头人、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3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实验室建设

主要研究与专业发展相匹配的仪器设备数量、质量及自制仪器设备的水平;现有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高低;目前实验室面积能否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和实验人员队伍配备状况。

1.4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科研建设

主要研究各专业学科领域中外期刊、鉴定项目、出版专著教材、获奖项目的数量与级别;目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经费;科研成果推广及应用情况,学术交流与学术氛围;科研成果是否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科研项目是否有理论意义,科研经费转化为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等方面。

1.5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教学改革与管理措施

主要研究各专业学科建设规划是否合理可行;教学计划、大纲是否齐全、优化,教学档案、科研管理是否规范有序,优良学风班活动落实情况,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否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果;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如何,本专业内在发展潜力如何等。

1.6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主要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能力结构及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在建立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体系和教育模式逐步完善及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大力度,摆脱由传统教育模式造成的重知识教学、轻创新研究、重分数、轻能力培养、将教学和创新相对分离开来的影响。重视和加强教学创新研究在专业建设评估工作,以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和力度,使专业建设评估和教学创新能够真正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以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塑造工商管理系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工作,理清专业建设工作思路,找准市场定位,突出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为继续开展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系在“教学质量年”中,以开展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和土地管理这4个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塑造工商管理系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2.1塑造系的办学思路和特色

在院办学思想指导下,经系务会研究确定我系办学的具体思路与特色为:“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主,工商与公共管理相结合,体现管、经、工兼融优势,突出企业经营与现代管理技术,强化学科特色”。以上简称为“1212”思路即:“一个为主,两个结合,一个体现,两个突出”。

2.2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思路与特色

篇8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民族发展之本。在全球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濒危。凯里学院作为贵州省黔东南州唯一一所民族地方院校,一直秉承民族文化特色办学之宗旨,几经发展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经验积累。但随着社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如何架构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

一、凯里学院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础

1.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必须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由于地方高等院校地处经济相对落后中小城市,所以其生源有限,且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就近择业。为此,凯里学院办学定位概括为“三性三型”,即: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教学型、开放型,立足黔东南,面向全省,放眼全国,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凯里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全面合格的地方本科院校。

2.学科专业基础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在“十一五”期间,凯里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科专业及方向达到30个,专科专业调整为23个,涵盖文、史、法、教、理、工、农、管8个学科门类;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和首批6个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格局;建设了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植物学、旅游管理、民族学、基础数学5个重点学科和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工艺3个重点扶持学科。就专业而言,真正涉足于民族文化领域的有汉语言文学(民族文化)、舞蹈学和音乐教育三个专业。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主要分布于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旅游学院的一个专业或几个专业中,其课程筛选如下,见表1-1。

表1-1 2012年各专业民族文化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

续表

值得一提的是,凯里学院很早就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问题。自2003年始,学院音乐系首次面向全州中学招收五年制大专生,共招生60人。此后5年,学校仍不断招收五年制大专生,但招生规模逐年减少。这方面生源皆来至苗乡侗寨的少数民族子女,可塑性强,民族文化知识底子好。

3.师资队伍和生源构成

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践的核心力量。凯里学院2012年开设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有46门课程,主要集中于艺术学院、旅发学院、人文学院等,授课教师约23人,仅占专任教师5%。此外,经调查,绝大部分任课教师非科班出身,很多中途“转行”,有的基于师资分院师资短缺缘故,有的抑或是结合校情开发的校本课程。譬如,学院音乐、舞蹈在校生597人,分2个专业3个层次(本科、专科、五年大专),共计班级19表班,师生比例为1∶24,专业课教师严重紧缺。此外,学院在人事安排上,往往呈现一师多职的问题,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近两年来,学院生源已不局限于本省,生源的扩大给学校注入活力,形成跨文化教育的背景。黔东南州主要是苗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文化学科也应凸显地域特色。为了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生于斯而长于斯”的本地生源自然是最佳人选。长期以来,本地生源是学院主要来源,但真正能在民族文化领域能挑起大梁,实现民族文化创办初衷的屈指可数。就传承班而言,每年招生100名,但报名率逐年下滑,而且学生参差不齐。即使偶尔能挖掘到具有天赋的学生,有时也会发生“被挖墙脚”的事件。绝大多数学生因参加高考没上录取分数线而选拔来的,所以,文化知识基础差,大学文化课学起来很吃力。

4.课程体系构思模块

201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特色教育+实践教育”五合课程模块对各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提出以下原则性要求。(如表1-2)在课程模块结构中,必修课程学分控制在总学分的70%~75%范围,选修课程学分控制在总学分的25%~30%范围。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育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职业生涯课、特色教育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

表1-2 课程基本结构学分比例

二、完善民族特色课程体系的思考

1.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特色专业建设――拓展民族教育课程资源

高校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而课程以专业为依托。由此,民族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需特色专业的创设来拓展。只有地方院校准确而灵敏捕地捉到市场经济的动向,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知识结构人才。黔东南州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民族特色食品产业、特色农业及绿色产业等十类重点产业和行业类别为主,对此,学院做出了相应的专业和学科调整,在民族文化学科上也有建树,但仍有一些地方尚未完善。其一,加强对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科学的专业论证,培养地区经济发展特需的专门人才。其二,在发挥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联合企业发展新兴学科。其三,学校特色专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我有你无,你有我精”,办出自身特色,而民族文化学科无疑是最佳候选之一。可以说,只有将特色专业落实到位,才能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提供平台,进而促进学科发展。

2.加强学校民族文化学科建设――拓展民族教育课程体系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三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高校除了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更要以学科为龙头,以课程为基础推进其发展。加大学校民族文化学科发展,应分别从物力、“课程人”和学科自身建设――跨学科着手。第一,学校在优化馆藏结构的基础上,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强民族文化文献的采集,尤其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第二,在“课程人”方面,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实施高层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广纳贤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进一步做好在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民族文化学科的跨学科方向提供专业支持。三是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领域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带头和专家,促进自身发展,为地区发展尽绵薄之力。其次,近三年来(2009年、2010年、2011年)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7%、56%、51%,有下降趋势,所以,学校在扩大生源的同时,注重本地生源的录取,这一点在民族文化传承班上尤为重要。其三,跨学科可以促进高校不同学科间融合和综合发展,能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而民族文化学科作为凯里学院的地方特色,本身具备跨学科的特质。若要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契机而顺利展开,要树立学科发展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观念,使其可持续发展。

3.加强校本课程研究――丰富民族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资源开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研发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实现特色办学是可为之举,思路有三:首先,立足黔东南本土资源,彰显地域性。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发掘和利用黔东南州本土体育资源为重点,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多样化。这需将黔东南州苗侗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搜集和剖析,按照课程开发程序,研发出富有黔东南州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其次,提炼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以多门类课程为载体。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有食物、服饰、建筑、生产工具、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然而,由于融入生活中的民族文化是个整体,这就需要专家和教师对其进行分类,将其归入某一学科专业,站在学科专业的高度进行剖析,研发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课程。最后,与上述专业设置同理,课程开发是去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是在当下实践的“动态”中,而非定格于历史的某一时刻的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文化进入校本课程是一个有甄别、不断更新的过程。当然,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一定不能离弃对内核的追溯和把握,否则,只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4.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促使民族教育特色课程成效最大化

篇9

一、引言

鉴于人们`对于我们地球相互矛盾相互竞争的价值和利益, 分布不均匀的有限的资源, 环境要求和几个最具创新性最先进技术的经济可行性的不切实际的和无法实现的期待, 融合所有的呼唤-------“全球化思维、地方化行动” 意味着将我们向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推动。这就要求人类应和环境友好相处,在资源利用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但是,虽然科学技术可以告诉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做什么”,但它们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特别是关于被不同的人,群体,社团注入不同意义的可持续发展。

二、化学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不仅仅涉及科学,技术,环境和社会(STES),甚至在发展,增长,理性消费和资源分配方面以及化学和科学教育领域,都要进行不可避免的模式转变。在这其中化学教育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各领域模式转变中起主导作用的完善有意义的化学科学教育需要在指导哲学、理论基础和我们的思维和行动的行为模式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化学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知识就意味着在STES中评价体系思考的能力。所以我们学生高阶认知能力(HOCS)——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中,评判系统思维,提问,做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成为现在和将来一个完善的化学教育体系的最首要的目标。同样的,有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化学科学教育被认为是一个涉及若干学科的和提高评判系统思维、提问、做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提高高阶认知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法。以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能够发展评判系统思维以及转移和应用这些技能的能力,并且不仅仅局限于科学专业领域且能够在能够在复杂的相互交织的STES体系中实际应用。

以此看来,化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本质是从算法和传授知识型教学向高阶认知能力学习型教学的改变。以可持续发展化学教育为背景,它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评价的思考,做决定并能采取负责任的行动解决问题的有综合能力的毕业生。所以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个目标转变成和高阶认知能力学习这个目标相一致的有效的课程、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这给我们提出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在当代化学教育背景下应该采取什么改革措施?第二,在考虑生态因素的前提下,什么类型的化学教育才能导致个人、工业、机构、团体和政府行为的改变?相应的,针对这些问题一个完美的答案就是从算法的较低阶的认知技能教学向高阶的认知技能学习的转变:在复杂的相互交织的STES情况下,做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评估评判系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键的问题是将诸多模式转换转变成可实行的、有效跨学科的、高阶的认知技能为方向的化学课程。

三 可持续发展在化学教育中的渗透

1.教育目标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包括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 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环境和从环境的角度去认识化学, 获得化学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有关经验及研究绿色化学和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提供参与各种层次的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和研究绿色化学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环境道德观、环境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等。

2.提高高阶认知能力

下面是为了提高高阶认知能力而实施的一些代表性的方法:

(1)课前演讲材料的自学。学生手里有课程大纲、计划目标、要求和任务并且可在课前学习相关的材料,这样他们就可以将他们的疑问留到课堂上来讨论。不需要给学生指定具体课程的教材,只要给他们一个参考目录,从目录中他们可以为自己学习的任何主题选择满足他们需要的参考书目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布置作业。学生作业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完成品,它饱含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和迁移能力等认知信息。作业内容应主要是一些需要高阶认知技能才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以分组完成的形式进行,并让他们单独提交以便于评定。

(3)学生的自我评估。学生自己评估他们的家庭作业。开展自我评估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强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提升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只有当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并成为学习的主人时,他们的学习才会更有动力,效率才会更高,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除了做出以上努力, 要想实现算法式低阶认知技能教学向高阶认知技能学习的转变,还需实施以下措施: A 以高阶认知技能为导向的教学策略;B 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C 促进提问题; 判评思想; D 在家庭做业布置和微型项目的进行上鼓励团队做业; E 广泛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F 不要指定特定教材; G 在老师讲课前, 学生预习相关的材料;H 在课程中综合专题演讲, 习题和实验等内容。

3.通过化学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想通过化学教育解决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在教学实行跨学科的概念方法,对于所有人进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化学素质教育,另外需要在各个教育层次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化学教育。在化学教育中解决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

(1)在各个层次和教育阶段重组化学教育,并且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钻研教材, 挖掘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关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2)如何处理复杂系统和状况下的问题;以富有挑战的真实故事作为学习情境,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各种子问题,嵌入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最终战胜挑战,发展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从现在起主导作用的算法教学向概念式高阶认知技能学习转变;

(4)为相关的高阶认知技能评估发展和启用相关的仪器和方法

参考文献:

篇10

二、采用学科评估促进科研特色发展

英国大学科研水平评估(RAE)采用的是宏观评估中最广为应用的评估方式――学科评估,按照具体学科划分评估单元,对全英大学的科研水平开展评估。由于各高校的水平和规模不同,发展科研的方向又各具特色,因此,只比较学校的综合科研水平难于体现公正。英国高校科研评估以学科而非整所大学为评估对象,无疑比整所大学更具可比性,这样做既有利于发挥科研间的比较优势,又便于促进学科的特色化发展。

目前,英国高等教育体制中仍然存在着“1992年前大学”和“1992年后大学”两种学校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就是传统大学和新大学之间的区别。英国传统型大学由于科研传统聚集了较多的科研优秀人才,因此,综合科研实力强于后发展起来的新大学。从2001年英国官方公布的评估结果来看,传统的“1992年前大学”在科研水平上普遍高于历史较短的“1992年后大学”。在RAE评估中,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等优秀大学得到“5”等级的学科数量很大,如:物理和化学等单元中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所获得的等级就遥遥领先,独占首位。这说明在RAE评估中传统大学在学科的研究深度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RAE评估采用学科评估方式回避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竞争,通过学科优势有选择地利用公共财政拨款来缩小新大学与传统大学之间的差距。“1992年后大学”即新大学由于管理体制灵活,学科设置新颖,从参与RAE评估以来,就正确地认识到了自身参与评估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在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的专长,多在新兴学科和前沿领域上体现出优势。在2001年RAE评估过程中,新大学如伦敦大学在“食品科学与技术”和“非洲研究”的评估单元里获得了两项“5”最高等级,五项新领域专业学科中获得的分数都远高于牛津和剑桥大学相应的学科。 东方和非洲问题研究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获得了“历史”评估单元的最高等级“5”,而牛津大学只获得这一评估单元的“5”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有部分大学甚至通过高薪聘请优秀科学家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按照评估单元调整和重组学校的学科结构,以试图在RAE评估中获得更高的评估等级。

RAE评估的实施,成功地转化了传统大学和新大学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传统大学在基础科研项目和科研领域中的优势,又促进新大学在较新的研究领域中有自由的发展空间。参评大学为了在RAE评估中获得好的成绩和更多的公共财政拨款,就必须选择好自己主攻的研究方向,向特色化的科研项目方向发展。

篇11

环境问题是新千年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联合国制定的新千年发展目标包括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基础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等八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并指出实现这些目标所面临的五个巨大挑战,即:不平等和社会排斥、失业、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全球治理困境、战争与冲突带来的威胁,其中就有一项与环境学科紧密相关。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一流,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这就要求要积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对于环境学科而言,推动环境学科跻身世界一流是学科建设长期目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的环境学科?特别是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环境人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

目前国际上对环境学科发展趋势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不同尺度环境问题的交互影响,即全球变化与区域环境质量的互动。我们可以看到,局地的土壤污染、流域的水体污染、区域的大气污染、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在整个环境体系里是交织在一起的,有的时候在学科研究和课程划分上是分开的,但真实情景中却是分不开的。另一个方面是不同介质环境污染的复合作用,即大气-水体-土壤跨介质复合污染。以氮循环为例,排放到大气里的氮氧化物,通过光氧化等反应,形成了硝酸盐等二次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可以进入水体和土壤,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又会形成一氧化氮和氧化亚氮等气体再次进入大气,所以整个过程是循环的、不可分开的过程。应该说我们的环境课程体系也正在逐渐体现这两大发展趋势。

从历史上来看,环境机制与成因研究往往孕育着重大科学突破。例如,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破坏平流层臭氧的化学机制与成因;20世纪80年代,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式签署;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观测到臭氧层空洞开始逐渐变小,臭氧层正在得以修复。在此过程中,Paul Crutzen,MarioMolina,Shewood Rowland三位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共同分享了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

曲久辉院士曾提出国际环境研究三大科技难题:第一个难题是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从分子水平上来考虑问题;第二个难题是复合污染的健康效应――在人体水平上研究人与污染物的互动;第三个难题是环境中物质转移转化的定向调控――在单电子水平上考虑问题。未来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环境人才储备。

目前来看,跨介质复合污染是国际前沿和焦点。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提出的21世纪优先领域,将“环境监测与生态系统”“化学品和环境”列入其中;欧盟第七科技框架计划(FP7)的10个主题,包括了“环境和气候变化”;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近期重要方向也包括“环境健康”。根据统计,2009-2013年跨介质复合污染研究在Science、Nacre和PNAS上分别发表了116、133和142篇论文。因此,突破前沿问题需要多学科融合,来最终解决环境质量改善问题。从介质方面来讲,越来越难以单一划分大气、水体、土壤,所以要解决跨环境介质协同问题;从科学研究和Q策治理方面来讲,要解决好成因研究、效应分析、过程控制,所以要将科学、工程与管理学科相互融合。

从我们国内来看,环保事业的强劲发展是学科建设的长期稳定驱动力。环保部和工程院2009年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提出一个宏观的判断:我们正在经历污染减负的阶段,将要迎来浓度下降的阶段,再往后还要经历30年左右的时间,逐渐走到生态改善的阶段。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个过程中,主力军一定是我们课堂上的学生,培养优秀环境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人才培养新动向

面对新的环境问题,环境人才培养也存在诸多挑战。一是环境人才的需求结构进入快速变化期,结构性过剩与高素质人才短缺同时存在。传统知识和技术不能有效解决当前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由此引起的健康/生态风险,需要有新的建设方式、工程手段和运行管理模式。二是更加综合性、系统性地提出了新的宽与专的关系,也为多样性和特色发展带来了机遇。环境人才简单划分为科学与工程可能不太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环境学科,充分发挥环境学科的多学科融合的特点。

同时,环境专业内涵扩展对课程体系也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环境学科课程体系的跨学科融合(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与政策)主要集中在基础课程,例如大一、大二的生物、化学、数学、地学等课程;而新的环境学科课程体系的跨学科融合重点在于形成新的环境学科方向,如分子环境生物学、环境地球科学等。

我们可以看到,国际顶尖大学目前高度重视围绕环境的跨学科融合。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共设有5个院系、9个学科方向来支撑其环境教学体系。其中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提供了环境保护与资源、环境科学、分子环境生物学、社会与环境专业4个学科方向,农业与资源经济系提供了环境管理与政策学科方向,工程科学系提供了环境工程科学学科方向,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提供了大气环境、环境地球科学学科方向,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提供了环境工程学科方向。再如,斯坦福大学一共有3个院系提供了7个方向的课程来支撑环境教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提供了大气/能源、土木工程(已获ABET认证)、环境系统工程,地球、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提供了地球系统学、能源工程,法学院则提供了环境法实务、环境与资源相关法律和政策。这些新的环境学科方向具有鲜明的特色,均为各自高校的环境学科与该校的优势学科融合而成。

东京大学农学院的环境与资源科学部分别从森林环境与资源科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与经济4个方向提供环境教学方面的支撑;同时,东京大学科学院的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工程院的市政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系统创新系,分别从地球环境科学、环境与卫生工程、水圈与环境工程、全球循环系统等方向开设课程。

剑桥大学强调环境学科与地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融合。其工程院的土木工程系设有地质技术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两个方向,地球科学与地理学院的地球科学系和地理系分别设有气候变化与地球一海洋一大气系统、环境系统与过程方向,植物科学系设有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方向,动物学系设有水生态、环境保护科学两个方向,土地经济学系设有环境、法律和经济方向。

由此可见,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跨介质的特性驱使,导致了科学研究的发展牵引了课程体系的发展,这个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下面介绍几所高校的案例。

案例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环境生物学

分子环境生物学方向包括环境与人体健康(35门课)、全球变化与生物学(23门课)、生态(34门课)、生物多样性(23门课)、动物卫生与行为(22门课)、昆虫学(10门课)等6个子方向。每个子方向课程建设体现高度的学科融合特点,涉及多达10个以上的学科参与课程设计和建设,大学高年级阶段有丰富的跨学科/交叉性课程可供学生选择。

以全球变化与生物学子方向的课程设置为例(见图1),其中外圈是学科,第二圈是课程,中间是分子环境生物学的全球变化与生物学子方向。可以看见包括大量的关于资源、碳循环、全球环境等问题的课程,分别由地理、土木工程、经济等相关学科参与设计与建设,打破了学科壁垒。

案例2:斯坦福大学的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科融合

斯坦福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强调建筑环境、大气/能源和水环境的交叉融合,提供了能够相互融合借鉴的课程体系(见图2)。

从国际动向来讲,基于“问题导向”的环境科学研究推动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特征。环境专业来源于多个母学科,不同母学科衍生的环境专业各具优势和特色,突出优势,办出特色,这是当前和今后国际环境学科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推动力。

二、具有国际竞争力环境人才培养的挑战和思路

1_环境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环境学科的发展,在视野上正由常规尺度向微观、宏观尺度拓展,在模式上正由末端治理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转变,在技术上正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信息技术转变,在工程上正由点源治理向面源治理、环境修复、景观建设拓展。同时,污染物种类、浓度与组合的综合性、复杂性,污染物的地域特征、时间特征,污染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多样性,导致污染控制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环境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具备宽厚、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以及良好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注重素质、综合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

2.环境问题全球化趋势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和影响国家对外形象的重要因素,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合作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国际社会缔结环境相关的国际条约和其他协定500余个,其中区域性条约/协定300多个,全球性条约/协定100多个,涉及化学品和废物、气候变化、海洋保护、生物多样性、核与辐射安全等重大环境问题。国际环境安全问题逐步深化,环境公约履约已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强化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我国环境人才,需要深入了解国际科技发展和国际环境履约的水平和动向,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比如说: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需要h境法学、环境管理、环境科学领域专业人才,参与国际环境谈判和环保合作,建设多层次国际环境保护网络,支撑国际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公约制定方面,需要环境法学、环境政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参与国际环境治理法律体系建设,明确国家环境责任,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在环境公约履约方面,需要环境政策、环境工程管理、环境科学、环境产业技术专业人才,参与履约机制建设和环境公约执行,研发推广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提升国家履约能力;在环境公约评估和修订方面,需要环境管理、环境法学、环境技术专业人才,参与国际公约履约成效评估,促进国际环境责任落实,推动国际环境公约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履约压力持续增大,深化环境治理国际合作,加快国家立法建设,切实提高履约能力,建立资金、法制、科技、宣传、执法等完备的环境履约机制,对环境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重构我们的课程体系,需要高度关注学生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能力培养。

3.国际工程认证助推环境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培养

1989年由来自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和签署了《华盛顿协议》,所有签约成员均为本国(地区)政府授权的、独立的非政府专业性团体,中国于2016年成为正式成员,目前是18个正式成员之一。《华盛顿协议》主要针对国际上本科工程学历资格互认,确认由签约成员认证的工程学历基本相同。毕业于任一签约成员认证的专业的人员均应被其他签约国(地区)视为已获得从事初级工程工作的学术资格。

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and Technology,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成立于1932年,前身是职业发展工程师委员会(ECPD),是由工程专业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性认证机构。目标是提高和改善全球在应用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和工程技术领域的教育水平,形成一个在以上四个领域内保障教育质量和激发创新的世界领导核心。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协议的美国代表即为ABET,这意味着ABET的专业鉴定已获得同等的国际认同。

《华盛顿协议》和ABET认证是国际公认的权威工程认证体系,我国目前已经对接并正逐渐融入这些认证体系。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体系,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以ABET为例,其评估体系主要特点是从评“教”转为评“学”;核心是系统收集、审查能展示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的所有信息(作业、试卷、实验报告、口头报告、毕业设计、学生评价、校友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来评价培养计划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直接、间接、定量、定性地来进行评估;动态地看数据,评估是否已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持续的改进。

通过国际工程认证,能够提升环境人才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肩负社会责任的能力、交流能力、预测产业全球影响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洞察社会变迁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学生多维度的综合能力提升,培养其国际竞争力,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做出贡献。

三、创新性环境人才培养的思考

1.培养创新性环境人才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如何构建具有吸引力的跨学科融合的新型环境学科方向。环境学科本质上是交叉学科,来源于多个母学科,不同母学科衍生的环境专业各具优势和特色。那么,我们不同学科背景院校的环境专业如何突出优势,体现特色课程、特色教学模式?

在考虑问题上,其他学科可能更多地考虑局部,而环境学科更多地考虑全部;在工程问题上,其他学科往往只考虑单元,而环境学科必须考虑系统。那么,环境专业人才教育究竟是“专业通识教育”,还是“专才教育”?如何和今后的“大类招生”相衔接,如何协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环境学科具有开放性、交叉性,但是我们需要厘清自己的学科知识骨架。如何不断总结、提炼环境学科形成的成熟的、具有共性的专业基础理论,形成环境学科的通识教育平台?

第二个方面是如何加强环境学科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我们现在加入了《华盛顿协议》和ABET认证体系,将来我们的环境人才需要真正走向世界。如何在工程实践能力、国际环境事务管理能力等方面有效提升?

以上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转变理念,不断探索。

2.培养创新性环境人才的几点建议

(1)转变育人理念,实施“三位一体”教育。现在的教育体系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同时兼顾一定的能力培养;未来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知识和能力外,还必须注重自信心、独立性、志趣、人格、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要转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向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转变,培养更加综合、更加_放、更加大气的创新性环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