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1 11:48: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

篇1

在多元文化交流的今天,如果还将文学研究局限在某一国家的文学研究,已经难以适应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从全球化语境的角度来看,当今国际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已经上升到跨地域、跨文化、跨语言的层面,并且这也是未来文学研究的基本发展趋势。从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发展情况来看,很多研究还存在表面的研究上,泛论比较多,对于中西方原有的古典文献研究不够深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外国文学的学者较少,因为要深入研究外国文学,就要有较高的语言功底要求,这就限制了很多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如果只是通过阅读译本来进行外国文学研究或者比较文学研究,研究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因为对于文学翻译来说,虽然大部分译者努力想要表达出作者的原意,但受到跨文化和跨语境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译者自身的用语习惯、文化、教育背景等,都会导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掺入自身感情。所以,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阅读译本就失去了一手资料的优势。这种现象也就促使研究者开始逐步把研究点放在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学科定位上。

对于比较文学来说,如果只是把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放在中国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范围内,就很难将比较文学本身应研究的跨文化跨语言等综合性内容的优势显示出来。因此,国内已经有学者提出要把比较文学的灵魂还给比较文学,从学科定位上给予比较文学肯定,让比较文学真正体现出跨学科的一般特征。并且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对于比较文学研究来说,不应该完全认定比较文学究竟属于中国文学研究还是外国文学研究,因为比较文学研究本身定位就应当属于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方面。在比较文学研究的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必须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但从语言来说,如果深入掌握某一门外语的难度是很大的。不仅仅是日常的听说读写,而是要深入研究文本,研究某一个句子、短语或是词组的含义。当今中国的比较文学发展已经呈现出一个比较良好的态势,也已经从最初的普及阶段走向了提高阶段。在这种研究的新时期,更需要外语研究者和外国文学的研究者参与进来。

二、学科建设中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需要互相交融

全球化语境已经在很多场合被人们提到,尤其在文学研究领域,全球化语境更是人们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来说,如何加强二者的学科建设,提高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水平成文学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从外国文学的学科定位来说,高校中的外国文学往往会放在外语院系中加强学科建设,具体课程一般都有语言教学、语言学及语言学理论三方面。但从目前外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来看,更具有生命力的学科建设方法就是进一步打破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之间的阻隔,让二者互相交融发展。比较文学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的研究,具有跨文化的连通性,通过比较文学可以进一步开阔研究视野,从而将我国原有的外国文学研究推到新的发展阶段。而外国文学的研究中加入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也可以促进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考虑到全球化背景,国际学术界希望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国内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国外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外国文学研究,如果我国学者只是跟在别人后面,对已经有研究成果的东西继续研究,而又没有新的研究角度,这样的研究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国际学界也提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者们,在研究外国文学时,可以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出发,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为外国文学作品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

目前,在我国一些外国文学研究中,例如:对德国文学的研究中,我国已有学者指出,在当今欧洲文化的背景下,国际上的德国文学研究早已不仅仅局限在国别文学的范畴内,而是更加强调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从知识结构本身出发,不仅仅是德国文学研究者,对于所有的外国文学研究者来说,更应该有意识地增强本国文学功底,以此为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中国思路。在教育学界,很多大学教师也认为在外国文学课程中加入比较文学的内容,更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在我国的高考模式下,很多学生虽然可以很好地应对考试,但实际上却非常缺乏应有的文化素养,缺乏人文素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引入比较文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从而让让他们在未来的文学研究过程中,在研究外国文学时可以更好对比中国文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往往过于注重对语言本身的教学,而忽视了语言背后文化的教育。无论是外国文学研究还是比较文学研究,其本质上都是文学的研究,而文学的根本在于文化。缺乏文化素养的文学研究是失去灵魂的研究。

三、在互识与互补中推动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发展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20世o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现这种良好局面的原因不仅仅是外国文学研究队伍自身的活力,也离不开相关学科的互动作用。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始终存在一种互识与互补的关系,甚至有些学者提出“比较文学就是外国文学”的理论。笔者虽然不完全赞同这种说法,但也确实能从这种说法中获得启发,因为从长远的研究目标看来,二者确实是在互相交融、补充中发展的。

比较文学的理论革新方面给予了外国文学很多启发,同样也拓展了外国文学的研究视野,推动了外国文学的研究。从近年来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互动关系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开始稳步发展,在众多成果中,无论是中外文学比较研究还是翻译研究,抑或是中西文论比较研究、文学与宗教研究等多种领域,比较文学始终与外国文学和跨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中外文学比较是非常重要的领域,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几乎占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大半。而到21世纪初期,中外文学的双向研究著作则明显开始增多。很多比较文学的研究者都有外国文学的学术背景,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翻译在文化中的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者的研究点往往不在于翻译的一般过程,而是更加注重不同的文化环境对翻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文化层面的研究。针对文化方面的研究,如果没有外国语言和文学方面的积淀,是很难进行深入研究的。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仍旧在不断发展,其中也存在不少薄弱之处。但从总体上看,新时期以来,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原因有很多,而双向的良性互动始终是根本原因。

篇2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 C.P.Snow 就在发表的文章“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指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种互不沟通的文化必将导致这两个领域的人隔阂日深, 最终会阻碍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 并因此会成为解决世界性问题的巨大路障。1963 年,Snow又发表《再论两种文化》,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思想,对造成这两种文化分离的英国教育制度和社会提出批判。实际情况并没有snow预料的那么糟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科学与人文科学分道扬镳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反而互相融合。以外国文学为例,形式各样的网站、博客和电子布告栏系统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相继问世,并逐渐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言,科学与人文科学不是分离,而是逐步融为一体。面对日益普及的互联网技术,外国文学的学术研究已经不可能脱离科学而独立在。因此,重新审视、看待和使用作为先进技术代表的互联网络促进外国文学作品研究的现代化,是每个学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文献保存格式的变革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

以文本为固定形态的存在的模式是数千年来我们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或者学术论文的固定格式,它们是由纸张装订而成,信息量有限,而且不易保存。今天,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确定他们要的阅读方式,最常见的便是数字文本,例如数字处理软件word和wps。数字文本因其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能够承载更为丰富的信息量而被形象的称之为超文本,需要指出的是,超文本并不局限于这word和wps这两种格式,但可以说数字文本是超文本的基础。

对于超文本(hypertext),Andleigh和Thakrar曾经阐述过它对互联网的技术意义,指出它“将信息用更自然的方法连接在一起,而不和纸写文书那样将结构简单机械的分层归类,进而以这种方式实现对无序数据的管理”。网络化时代超文本文件格式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超文本不仅能在internet上传播而且具有超级链接功能,这项功能使文档中的各个部分通过关键字得以建立关联,信息以用相互交叉的方式进行搜索,形成了一种全局性的全新结构。现行的互联网代码里,中英文的网页大多数均采用采用超文本的格式,这种格式不仅为各个网站设计者所通用,而且转换为超文本格式以用于各种文本编辑软件平台也十分简单。更让诸位文学研究者欣喜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超文本在保存文学研究的功能并不是首屈一指的,超媒体的出现使得文学研究资料更加多样化,从技术的角度解释,超媒体(Hypermedia)和超文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非线性的信息连接,除此之外,超媒体还包含有(Image)、声音(Audio)、视频(Movie)、动画(Animation)等离散或连续的多媒体信息(Steinmetz258-259)。得益于超媒体的庞大功能,我们在研究外国文学时才能够更快捷的获取所需要的资料,不仅仅是文本资料,更包含了各类音频和视频资料,而这在过去完全是不可能发生的天方夜谭。

互联网超文本、超媒体在外国文学研究现代化的巨大助力主要体现在:快捷、全面地获取进行研究的各类信息。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可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资源站点之间搜索到不同国家文学巨匠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手稿、学术作品甚至通信记录,真正做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迅速搜索到研究所需要的音频、视频等非文本类信息。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经过技术处理被改变为戏剧、电影,这些影像资料以超媒体形式存在网上并可以下载传播,给外国文学研究者提供多元的参考资料。

二、互联网时代下庞大网络专题资源对外国文学研究的无限资源支持

信息承载量巨大的超文本、超媒体固然对外国文学研究着有着不可抗拒的推力,然而个体分散的大量资源若在短时间内找到并且有顺序的整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计算机技术对于外国文学研究来说,更突出的贡献体现在它存在的各类智能型多媒体数据库上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多样丰富的数据库,学术研究者们才能有效、快捷的对所需文档进行搜集、整合。网络数据库的存在形式主要以囊括电子期刊、专题网站的数字图书馆以及网络论坛两种形式存在。

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它的优势在于能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区域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数字图书馆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换句话说,数字图书馆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就外国文学研究来说,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为全世界的研究者跨域研究有限学术资源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如我国运行相对成熟的数字图书馆有超星图书馆、维普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有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影视等一系列优秀的学术资源可供学术研究者查询。相对于数字图书馆这类比较成熟的网站运营模式,专题的文学网站也是外国文学研究者搜索资料的一大助手。外语网站和中文网站内置多样的文学分类,作家从属流派、作品归类、文学性质等一应俱全,这些细致入微的分类为文学研究者找寻相应信息起到了导航的作用,是读者很快就能进入自己所想要找到的信息分支,从而获取需要的信息。

三、结语

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性更多的融入了技术成分,在进行外国文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的文献研究资料和文献格式都成为了获得、研究外国文学的技术的媒介,以往需要纷繁复杂的人工操作得到了极大的简化,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方向正朝着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在对研究结果的处理上也逐步发展为计算机自动化。外国文学研究学者开始利用网络进行网上研讨,甚至建立专门的个人主页、制作网络课件,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学术交流效率改变了交流手段,学术研究网络系统化的进程得到前所未有的加速。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它改变了人们的一直以来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使得现代学者对西方文学研究如虎添翼。也正因为如此,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大潮中,把互联网络技术同外国文学研究结合起来是外国文学学术研究现代化的不二法门。但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技术与互连网技术只是我们获取知识、去的研究成果的辅助手段,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只能由人的大脑进行分析、探究。对于研究者而言,重要的是不是依靠互联网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手段,并希望借此技术实现学术研究的一劳永逸,增加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性,站在高新技术的平台上,使学术研究的方法逐步走向现代化才是进行外国文学研究现代化的正途。

参考文献:

[1]金燕.浅谈网络传播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04):45-46.

[2]乐俊蓉.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发展对我国文学的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2-13.

[3]王喆.基于“以人为本”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1):34-35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7-02

作为全国优势特色专业的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并兼具民族地区特色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近十年来不断改进的“四环节”教学法的实施,不仅在本科教学上是一大创新,其教学成果也得到了区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但是,如果我们不固步自封,如果我们希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水平,我们会实事求是地直面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在最终实践能力的提升上,程度有限,效果并不特别突出。它集中表现在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中,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且一直没有明显的改进。笔者承担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已经有十余年,平时也担任《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原理》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积多年的经验,我以为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四环节”教学法所能解决的。我所指导的学生论文均是外国文学方向的选题,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存在的问题,既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外国文学方向论文特有的问题;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是中文系各方向论文写作共同存在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进一步深化中文系的教学改革,从课程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改进及学生专业学术研究训练等多角度入手,别无它途。下面我就以外国文学方向本科毕业论文为例,谈一谈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选题范围

虽然从比例上看,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外国文学方向的选题不少,但具体到写作内容,则呈现了选题较为陈旧及视野较为狭窄的特点。四年本科教学中,《外国文学》课程的开设,基本奠定了学生外国文学的知识基础,对学生论文选题的确定影响巨大。它引导我们的学生更多地关注经典作家作品、关注典范性的文学人物及文学现象、关注对作家作品的美学及人文批评。一些作家作品及典型人物,几乎每年都会有学生涉及,即使学生写作切入角度会略有变化。比如,英国十九世纪女性文学、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俄国十九世纪文学,而涉及到的作家有勃朗特姐妹、哈代、司汤达、陀思妥也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他们笔下的简・爱、苔丝、于连、卡拉马佐夫、安娜等,也往往成为学生人物性格分析的常客。不同届学生的论文选题,重复现象较为突出,虽然指导老师在最大程度上力图避免这样的重复。这一现象,与为期一年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是相吻合的,能反映课程教学对学生外国文学接受与理解的影响,因为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学比较强调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

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那就是学生在论文写作上所体现出来的外国文学视野,受《外国文学》课程的影响是明显的。关注经典作家作品、关注近现代文学、关注文学的思想及美学价值,始终是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最显著特征。而由此反映出来的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的不足、写作视野的相对狭窄,也无庸讳言。如果我们的《外国文学》课程在课时上有所增加、内容上有所延伸,能在二十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方面对学生有所引导,学生的写作视野无疑会开阔得多。而这恰恰是我们今后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当大力改进的地方。

二、研究方法

较之选题范围上的相对狭窄,学生在外国文学论文写作上所展现出来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方法上的陈旧和单一,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值得我们反思。究其原因,我以为还是与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对文艺学方法论的忽视密切相关。在中文系的培养模式设计中,除了《文学概论》一课外,并没有其它的相关的文学方法论课程,也没有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相关的课程。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没有接受到文学方法论的课程教学,这使得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相当陌生,没有明确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意识。所以在毕业论文写作时,他们只能模仿传统文学史研究的方法,在作品与作家、社会及读者的四维关系上做文章,内容也无外乎作家传记研究、作品主题及思想价值分析、人物典型性格研究等方面。而从形式主义的角度、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对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分析研究,几乎没有出现过。曾经有一个学生的论文选题是《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语言风格》,应该说已经论及到一个新的角度,但遗憾的是,该学生在写作中不过强调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韵律上对欧洲十四行诗承前启后的贡献,浅尝辄止,并未能对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语言学角度的形式主义分析。究其原因,还是缘于对形式主义理论和方法的不熟悉,对“文学性”和“陌生化”等概念的不熟悉,在写作中不能运用这样的理念去分析文本。

不过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和思维。这不仅表现在学生的许多外国文学选题直接就是比较文学或与比较文学有关的,也表现在学生在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过程中,能自觉地置研究对象于世界文学的语境,用比较文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剖析问题。无论是作家研究还是人物性格分析,不少学生都自觉地将其与同类型的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典型进行比较,试图从比较中确立其文学和艺术的价值。我以为,这样的思维方法,对外国文学研究而言,也许较之希望其在方法论上的变化,有更多的价值和更新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对学生在比较意识和思维上的期待,应该高于对他们在研究方法上变化的期待。而且就文学研究的价值而言,比较文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视野,使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呈现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新的姿态。这一点,从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已经有了充分的证明。

三、问题反思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在教学改革中一项引人注目的成果,就是“讲授――阅读――讨论――写作”四环节教学法的构想和实践,通过对学生阅读、思考及写作能力的多层次积累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至今已近十年,成效显著,已经得到了教学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但问题在于,这样的长达三年的培养过程,其人才培养的效果到底如何?能否有效地集中反映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仅就多年来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外国文学方向选题写作的情况看,我认为无论是论文选题范围、研究和批评方法,还是论文的写作规范,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要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很显然,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四环节教学法所能解决的了。只有在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写作指导模式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和调整,方足以应付这样的变化。学生对论文方向和选题的抉择,无疑与《外国文学》课程给予他们的外国文学知识背景是相关的;他们的学术兴趣,主要也是由这样的知识背景提供的。很少有学生能越过这样的背景,去独立地完全凭借自己的爱好与兴趣选择一个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所以,如何拓展他们的外国文学知识范围,让他们对外国文学的认知与今天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及文学背景联系起来,应该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具体来说,我以为,如果现有的教学课时不能有大的提升的话,那就加强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进。已经成熟的没有大的争议的内容,如古典文学与文艺复兴文学,不妨让学生主要用自学的方式去掌握;而一些未有定论的领域,一些与今天的文化文学密切相联的文学现象。

篇4

日前,“近三十年来外国文学史研究及教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08年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林精华教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贺祥麟、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左东岭等先后致辞,分别从不同方面肯定此次会议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举行的重大意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多位学者与会,就外国文学理论批评、文学史观念更新、文学史教学和研究等问题展开讨论。

刘意青在题为《当文学遭遇了理论》的发言别指出,在采用文学理论处理文学文本后,我们的文学教学和文学评论明显进步了。应用理论,能揭示文本无穷尽的先在内涵,多元文论不仅在重新认识文学经典方面功不可没,也造就了一批中国作家。她强调必须在教学和科研中更好地把握理论尺度,认为在文学评论中过分强调理论框架,也会带来不少问题,如可能造成理论的喧宾夺主,或者误导学生重理论轻文本,造成浮夸不实学风。刘教授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热烈讨论。刘建军认为当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趋势是人文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冲突日趋激烈;人的身份、角色的不定性愈演愈烈,在文学研究中体现为“边缘人”的概念;个性价值和普世价值的冲突愈演愈烈。肖锦龙从米勒的《小说与重复》谈解构主义批评的洞见与盲区,指出在梳理近三十年文学成果时,发现套用方法论的现象十分明显,存在在理论上转圈而没有进入到批评文本本身等问题。他认为这不是理论本身的问题,而是研究者没有将理论做透。吴俊忠则就此提出了如何区分理论指导与文学批评方法论的问题。

在涉及文学史和具体文学文本的发言中,杨慧林讨论了“莎士比亚历史剧”的讲授案例与批评史线索中的文学史研究。王立新在发言中分析了希伯来神话的文化品格与民族特质。刘亚丁分析了《一个人的遭遇》中的叙事和隐喻,认为文本包含了和平与战争两种状态,并构成强烈冲突。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内,作品中的很多内容被屏蔽了。吴康茹联系史学对原罪说的争论,重新评价了法国启蒙文学的成就,进一步思考了法国启蒙文学的发生机制以及文学领域的建制;认为哲理小说利用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启蒙思想家运用时将重要思想隐藏在叙事中,利用文学符号化力量达到启蒙的作用。唐岫敏详细论述了传记文学评价中的三个关键原则即思想性、时代性和艺术性。

外国文学教学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之一,来自教学一线的学者们纷纷结合自身实践和感触,为外国文学教学建言献策。李明滨回顾了曹靖华先生为俄苏文学学科创建所做出的贡献。郭英剑总结了近三十年来英美文学教学情况,强调外语文学教学属于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人文精神,教师应该具备双重文化立场,教会学生批评性思维。夏忠宪指出科技时代中的科技性和功利性等会影响到高校里的人文教育,她建议在教学当中,教师和学生同时与文学文本形成间性、同时作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应该对话。张世君介绍了自己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外国文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视、听、读、写、做、编、演”的新教学模式的建构。

黄晋凯在闭幕式上总结了近三十年外国文学研究及教学繁荣的原因,包括冲破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以及外国文学领域各位同仁不断克服自我局限等因素。他认为外国文学研究及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人文意识固然很可贵,但应对其进行科学定位,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否则会给教学和研究造成很大压力。会议代表普遍意识到这三十年来外国文学史教学和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解决国内问题,即在恢复和完善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让中国了解世界文学进程,从而打破封闭的历史格局,促使中国融入世界。而未来随着中国卷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外国文学研究和教学所面临的任务,就不再是解决国内问题,而是要参与世界文学研究进程,研究和教学要关注世界学术进展、学科建设要直接和国外发达国家接轨。

篇5

〔15〕陈教授关于宪法司法化“不必要”的结论是以“中国是管理型国家而非司法型国家”为前提,对“是管理型国家”并没进行科学论证,对“不是司法型国家”却干脆不予论证,着实令人遗憾。

〔16〕陆平辉:《宪法权利本质论、价值论与实践论》,载《现代法学》2004年1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外国文学评论》征订启事

《外国文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核心刊物,旨在刊发中国学者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尤其是融经验性与理论性于一体、在整体的历史关系中研究文学个案的论文,以推进国内学术。本刊创办于1987年,自创办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顶尖刊物,常设栏目包括外国作家-作品研究、文学-文化理论研究、文学的社会史研究、文学的文化研究、中外文学-文化关系史研究、国外研究动态等。

篇6

比较文学从内容构成上看,由三块组成,一是“比较文学的定义”,二是“比较文学的历史”,三是“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比较文学的定义”就是向学习者介绍这是个什么样的学科,它缘何产生,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进而回答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历史”就是向学习者介绍外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史和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史,外国比较文学史,包括它的起源、萌芽、发展,学科的形成,出现的主要学派,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遭遇的问题等;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包括勾沉历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具有比较文学研究意味的现象和取得的成果、近代以来能自觉运用比较文学方法的专家介绍和成果介绍、中国比较文学的复、中国学派的成就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等。“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就是介绍比较文学研究的独特策略方法,包括平行研究、影响研究、阐发研究、接受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很显然,这三块内容中,前二块是侧重于学理性的,后一块是既有理论性又有操作实践指导性。同样可以看出,这三块内容隐含着一个先理论后实践、先理解后尝试、由浅入深、由学而作的序列。这就提示教学者们在比较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籍此作为基本的教学策略。本人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就依循了这一内在逻辑,实施了“比较文学三步走”的具体教法,取得了出色的教学成效,这从大量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选择比较文学选题、不少学生考上“世界文学和比较专业”的硕士生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应证。

“比较文学三步走教法”具体是这样实施的(以开课一个学期,三十六课时设计):

第一步,由教师课堂教授相关比较文学原理。教师在一个学期的近一半课时中,依次分别讲解“比较文学的定义”和“比较文学的历史”,使学生明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学科,这个学科对于文学研究和传播有什么独特价值,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怎么界定的,如何理解比较文学的内涵,它的学科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等等。具体进度如下:

比较文学的缘起一课时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一课时

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一课时

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一课时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和定义一课时

几个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概念的厘清一课时

从事比较文学研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课时

――上述为“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内容

外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史前史二课时

外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史三课时

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一个课时

中国比较文学在近现代的发展二个课时

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一个课时

目前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一个课时

――上述为“比较文学的历史”的内容

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在第一步的上课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开出书单,要求学生在听讲之后能及时的研读相关著作,一方面是加深和巩固教师所教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学生启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完成了这一步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那就是分组讨论。我试把学生按话题分成三组,一是“比较文学学科有何独特价值?”,意在让学生通过讨论确认这门学科的独特价值,以否决有些人的“比较文学无用论”和“比较文学虚无论”。二是“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中有哪些重要成就?”,意在让学生了解其间出现的重要学派和研究专家及成果,引导学生趋向这些名家,进而得以学习和借鉴。三是“比较文学的发展方向何在?”,意在引导学生考虑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在分组时,每组学生一般在15人左右,由小组长主持讨论,由副组长负责记录。大家畅所欲言,可以辩论,教师适时参与其中,或引导或交代或总结或设疑或商榷,以活跃学生心智激发兴趣为主要目的。这个步骤用四个课时来完成。

第三步,教师课堂教授加范例解析与学生研读名著名篇加尝试写作相结合。这里的教师课堂讲解加范例解析,主要是就“比较文学研究的策略”这部分内容而言。首先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具体讲解五种比较文学研究策略,包括平行研究、影响研究、阐发研究、接受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各自的内涵、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等,然后是在讲清楚这些内容后,分别选取五种研究策略的已有的一项研究成果作为范例,借助于现代教学技术,在大屏幕上予以展示分析。比如平行研究,选取秦家琪的《阿Q与堂吉诃德的比较研究》予以解析,这文章是怎么写的,起头写了什么,然后分几个部分比较了这二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样的异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最后研究者得出了什么的结论,从而使得学生对平行研究当如何进行,怎么写平行研究方面的论文有深切的体会和感知。又比如谈论接受研究,选取季羡林的《印度文学在中国》,梳理出该文章的思路脉络,然后依次去发现作者是如何对印度文学在中国的古代直至现代的传播影响进行了追本溯源式的研究,其中有哪些真知灼见。又比如跨学科研究,选取刘小枫的《诗化哲学》来进行解剖,先瞧该书的目录,看该著作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分几章从几个方面对文学艺术进行了跨学科的贯通研究,有哪些启人心智的见解。这样,依次对五种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运用得较好的五种成果进行典型解示,就让学生在既得理论精髓的同时,得到真实成果的照应,既有利于消化接受,也会起到一定的“模范效应”。这是第三步的第一阶段,约用九个课时。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后,就要进入第二阶段(约用四个课时),那就是带学生进入图书馆或资料室,让大家去查找相应的研究成果,写成读书报告。读书报告要求体现出如下内容:

成果名称

研究者姓名

出版社或刊物

研究类型(判断清楚该成果为五种研究类型中的哪一种)

文章的思路(还原出该成果的写作提纲)

评价(对该成果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作出评点)

这个第二阶段工作是要体现学以致用,要提示学生能判断出哪项成果具体运用了哪种比较文学研究策略,从而能得到洇渗和影响。

最后进入第三阶段(约用二个课时),那就是对学生的读书报告进行点评,选取其中写得比较好的,作出重点点评。然后提供相应的选题,供学生选择,进行尝试性的研究性写作。这个写作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是一到三个学生合作完成。一个月后上交作业。以检测学生学习“比较文学研究策略”后的成效,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最后,该门课的综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讨论及讨论稿,占百分之二十,读书报告占百分之三十,比较文学研究论文(作业)占百分之五十。

篇7

一、前言

文学是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所以立足于语言这个角度进行文学研究可以说是应文学研究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本质方面的研究,同时也是一种本体方面的研究。分析目前的实际情况得到,大部分中国所谓的“外国文学”一般都是选择翻译这一个形态来完成行世工作的,在实际工作中,外国文学研究的“第一问题”就是有效的“翻译”,但是,翻译的本质其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语言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立足于语言这一个角度,来实现外国文学的有效研究,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本真性的更深刻认识[1]。

二、辩证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不同语言情况

我们可以在辩证分析文学史发展、文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对于文学史发展、文学理论发展等,其中非常重要的重要标志或者表象就是语言,同时,文学史发展、文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之一也是语言,所以,语言是文学史发展、文学理论发展最为主要的基础。语言不同是中国现代文学跟中国古代文学最为不同的一个点,在分析两者外形差异的时候,其中最为显著的差异就是语言上存在的差异。汉语文学同时包括古代文学跟现代文学两种类型,但是古代文学跟现代文学两者可以算得上是不同类型的文学类型,古代文学其实质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古代性的古代汉语的文学,对于古代汉语体系来说不同类型文学其发挥的影响是不一致[2]。同时,现代文学是具有现代性的现代汉语文学类型,对于现代汉语体系的现代性来说,其所存在的现代性跟其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联系。一般情况下,现代汉语其实质上是白话文的形式,相比较于古代口语白话文来说,其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可以实现古代汉语语言词汇的吸收,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吸收西方词语,实现西方思想文化以及科技词语等的有效融入,跟中国古代的词汇、语法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同时跟西方语言体系之间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

三、在语言的层面的文学研究思考

研究文学理论的话语,同时研究文学问题的关键词研。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曹顺庆等学者对文论话语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同时还相对提出了“失语病”观点以及“中国文论话语重建”观点。并且完成了系列论文的发表以及专著的写作。同时也完成了文学话语问题的研究。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文论话语方面的研究以及文学语言专题方面的研究等,侧重于文论术语以及文论概念的研究分析。因此,比较研究范畴以及中西方文论也是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部分,其中,《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项著作,同时还有《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侧重于比较分析中西诗学,同时还取得了中西文论范畴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但是需要重点关注自觉语言意识的培养,同时还要关注话语意识的培养[3]。立足于语言这一个角度来完成文学的研究翻译,同时还要完成其跟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的联系的研究翻译。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中国现代文学深已经逐渐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目前在新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正在实现西方文学的学习以及借鉴,所以一般会选择使用翻译文学的中介来实现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所造成的影响。需要从根本上说明,中国文学怎样对西方文学进行学习,同时还需要定位在学习西方文学具体该学习些什么,所以都可以在文学翻译这个部分得到其应有的解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翻译文学并不可以跟外国文学想等同,其还是明显区别于真正外国文学的,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其存在明显的汉语性,逐渐汉文化、汉文学汉语的特性,其本质上是在交流和碰撞中西方两种文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妥协。因此,需要从根本上立足于语言这一个角度来完成翻译文学的研究,重点分析在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翻译文学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重点分析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语言这一个角度对文学理论、文学史等内容进行研究已经成为目前文学研究过程中非常重大的一个突破,在学术方法上述得到明显的创新,同时还创新了学术模式。但是需要重视的是目前语言视角文学研究过程中还是存在非常多的问题的,还需要重点研究史实清理,同时研究理论方法,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研究的深入化以及细致化。随着各方面研究的深入,促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语言哲学、语言学等内容,将来在语言视角文学问题方面的研究将会更加的深入。

参考文献:

[1]昂智慧.文学创作和阅读中的语言问题——论保尔•德曼对“新批评”的批评[J].文艺研究,2006,3(33):31-38+159.

篇8

因此,从文化角度研究文学,不仅有助于发现和证实文学在文化系统中的独特价值,还可以拓展文学研究的潜能和无限可能性。外国文学史其实就是外国文化系统中的文学史,在一个文化研究已越来越热的时代里,单纯的、狭隘的文学研究和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外国文学教学已越来越多地与外国文化联系在一起。

一、电影辅助外国文学教学的可行性

21世纪用“视觉时代”来描述是再恰当不过了:视觉信号和视觉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它们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内容到方式决定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规划着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定制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反应。而视觉时代的另一个说法就是“读图时代”。我们不再单纯、甚至不再主要依靠文字来传递、接受、理解和处理信息,而是越来越多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图像,使图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功能,也使图像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图像技术和艺术也正在超越文字技术和艺术,成为时代的新宠。

电影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综合运用声、光、影技术,形象逼真地表现文本,并以极为直观、方便的欣赏方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影视的传播方式和对受众的覆盖面,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难以与之抗衡的。“美国著名的批评家詹姆逊曾指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形象社会或景观社会,视像对人们的影响已超过甚至取代了文学。”[2]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也就成了很多当代大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加之时代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原因,很多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曾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障碍。且看外国文学史的一些经典著作,如《荷马史诗》、《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它们或篇幅过长,或叙事节奏缓慢,或语言晦涩,对于90后学生而言可读性不强,学生普遍阅读兴趣不浓。而据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却比原著对学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有不少学生表示,他们是先接触到《乱世佳人》这部电影,才去看《飘》这本小说的。

这并不是说可以用观看电影来取代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然而在读图时代,用影视资源来弥补作品阅读的不足、重新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不失为一个选择。

二、电影在外国文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正因电影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时,运用影视媒介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有助于他们了解外国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地域风情和社会习俗,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及价值观。在外国文学教学方面,文化潜力还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利用电影进行文化教学将大有助益。

(一)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外国文学包括欧美、亚非拉许多国家民族的经典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内容丰富庞杂。因此,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首要困难来自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再现。外国文学形象再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描写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而这些与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必然会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隔膜,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接受困难。而电影,则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了解到文化的差异。

在电影中,环境、风俗、礼仪、服饰、言谈举止等一系列感性印象替代了抽象的文化符号,原本不可触摸的“文化”被置换成了具体可感的场景,有利于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如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我们在轻松愉悦中感知到了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电影《名利场》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形象使我们看到了19世纪英国中上层社会名位、权势、利禄原是相连相通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出身寒微的蓓基·夏泼要不择手段飞上高枝了;而2013年由巴兹·鲁曼导演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不仅还原了小说中描绘的1920年代的纽约的质感,甚至找回了那种“爵士时代”的某种耽美和玩乐主义的感觉。电影以最为直观和生动具象的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文化情境,无疑有助于学生体会外国文学作品中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二)促进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反思

在外国文学中,有些经典作品尽管声名远播,却由于种种原因使中国读者望而生畏,如美国当代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曾以这部小说迅速走红文坛,产生了震撼性效应。这部小说是海勒为读者精心设计的一座文字迷宫,“小说自然时间序列被破坏,因果关系也缺失,各章节、各段落可以相互取代,可以从任何位置开始,也可以在任何位置结束。”[3]这种刻意为之的“混乱无章”对于很多追求情节生动曲折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艰辛的阅读旅程。而借助于迈克·尼克尔斯导演的同名电影,则更有利于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观影中,我们感知到了整个飞行大队士气低落的气氛,士兵们有的酗酒闹事,有的开小差,有的找胡混,有的架了飞机作超低空冒险飞行解闷。尤索林地站在队伍前接受勋章,丹尼卡医生活生生地变成了一个“死人”,这些画面不仅给观者以一种忍俊不禁的感觉,又传达出了作品中愤世嫉俗的深层含义,令人悲伤,引人沉思。

三、运用电影进行外国文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如上所述,电影对外国文学的文化教学大有裨益。但这并不是说可以用电影赏析来代替正常的教学内容,更不能把外国文学课程当做影视鉴赏课来上。结合教学实践,在运用电影进行外国文学文化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选取优秀影片

在外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从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个帖子《88部电影,外国文学史不用愁》就可见一斑。但影视和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在创作方式、表现方式、存在方式和受众接收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有些作品在文学史上默默无闻,却因为被改编成电影而带动了相关图书的热销,如F·S·菲茨杰拉德的《返老还童》,原本不为人们所注目,却因2007年上映的、由大卫·芬奇导演、皮拉德·皮特主演的同名电影而名声大噪;而某些由经典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却反响一般,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曾被数次改编成电影,其中1958年上映的同名电影在当年的奥斯卡中获得了最佳原创音乐奖项,以及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摄影奖提名,但海明威本人却很不认同演员的表现,很多观众也反映影片比原著要逊色很多。在外国文学史上,有不少名著也被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导演们搬上屏幕,如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有多个影视版本:1940年版、1980年版、1995年版及2005年版,其中,1995年BBC的6集迷你剧是公认的迄今为止最好的版本。而这首先得益于它忠实于原著,不过多地烘托男男女女的情感悲哀,通过对话来刻画世俗的人物形象,那些琐碎的、奥斯丁式的幽默被保留了下来。

面对这种现象,在外国文学文化教学中,要慎重选择影片,尽量选取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文学性较强的影视作品。

(二)进行有效赏析

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放映整部电影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完整的电影赏析;另一方面,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最能体现外国文化、民俗风情的片段剪辑出来,在课堂上适时展示。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又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决不能仅仅把影视欣赏当作娱乐消遣。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到“四熟”:对教材内容熟悉、对作品内容熟悉、对影片内容熟悉、对学生学情熟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文学文本和影片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的认识,在播放影片时进行恰当的点评和讲解。而在欣赏之后,教师还应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或单纯从影视欣赏角度出发,探讨中外文化的差异;或从影视改编的角度出发,探讨影片有哪些创造性叛逆以及对作品主题的影响。这种思考可以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主题发言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观后感的形式来抒发。如此,学生不仅通过影片欣赏巩固了文学知识、丰富了文学素养,还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钻研精神。

尽管电影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有很大优势,但它也只是了解原著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远远不能代替对文本的直接阅读。“对外国文学名著文本的直接阅读依然是外国文学教学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最有效果、最为直接的学习方法。”[4]因此,教师要利用电影这一媒介帮助外国文学找回失去的读者,使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产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在影视和文学作品的有效结合中,达到外国文学文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艳兵.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6,(02).

[2]胡亚敏.比较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9

    2、外国文学的网络化

    其实当下我国作家整体英语水平还是有一定程度的,许多高校出身的作家都能通过自身英语基础看懂文学着作,也有一些可通过借助一定的翻译工具来阅读一些外国名着。其实,无论外语水平高低,最根本问题在于,作家自身想不想读。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日渐深入人心,互联网的运用已遍及千家百户,也改变了外国文学资源的渠道问题。如果说以前我们是因为接触外国文学渠道有限,所以才知之甚少,那今天的资讯变化已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如今的外国文学不再受翻译、时间以及空间限制,许多书店都已设置有外国文学专柜,将国外着名作家的文学作品全数收入囊中,不管是作品集、选集以及全集,甚至还有作家的人物传记,都应用尽有,这为了解外国文学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方便。在外文书店,甚至可以找到原版作品,完全敞开了外国文学资源的流入。对于资金有限的文学爱好者来说,大量的外国文学图书尤其是原版图书不可能全部买入,网络资源的利用就可把这一问题立即变得简单化。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特点将全球名着一网打尽,几乎所有作家的作品都能悉数找到。另外,例如《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便从1979年开始,陆续发表国内外优秀文学研究论文,并且这些研究文献可以自行下载使用。对于一些英语比较好的人来说,阅读外国文学网站毫不费力气,这些网站内容丰富多样、生动别致,并且大部分属于免费提供服务。因此,为更真实的接触外国文学,使阅读研究不受客观因素干扰,浏览有关外国着名文学网站便是最有效的途径。当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许多文学原创爱好者的加入,无论是在网站、论坛、贴吧等平台,都能够找到许多国外诗歌、小说以及散文等作品。网络写作最开始源于外国,有一部分外国着名作家最初是在网络上作品,被称之为网络,后继成名。因此,通过网络形式外国作家发表作品,读者浏览最新网络原创外国作品,这一性质都属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网络化。网络的介入使外国作品已不局限于纸质图书载体,它以灵活性、多元化、快速、便捷为人们所用,打破了传统报刊、书刊等内容的限制。如果一个作家仅仅只从书本上了解到小范围的外国文学作品,那么他所接受的教育也相当落后,思想必然和国际脱离。当代人们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网络都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几乎所有相关外国文学信息都能够在网络上查找到,无论是外国文学作品、作家历史发展背景,还是外国文学作品的写作理论、技巧等。可以说,被称之为文学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网络资源的使用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文学时代背景。

    3、文学教育的大众化

    文学教育的大众化是相对于文学教育的精英化这一概念而存在。精英化主要针对高校本科生以及以上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本科生教育已逐渐倾向于大众化,但全民教育实现还有待研究。相对目前我国文学教育来说,所运用教学方法、目的、任务等,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外国语言语文学专业培养都是高级专门人才。但是,也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篇10

问:您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为什么您后来选择走上研究法国文学之路?请问法国文学的吸引力在哪里,让你60年来孜孜不倦?

答:我是随着共和国的诞生而成长的学者,也就是说,我是共和国培养出来的学人、文化人,我完全是后天塑造成型的,而基本上没有什么先验的命定性,因为我不是书香门第出身,从小没什么条件与我后来从事的学科有任何渊源。第一次知道法国文学,说来还带有一点喜剧色彩,那是我在前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念初一的时候,有一天在校园的告示牌上,见到了一则寻物启事:校内一位有名的教师,说他丢失了一本左拉的《小酒店》的中译本,如有拾得者归还给他,可得半斤花生米的酬谢。我也就记住了这两个名字:左拉与《小酒店》,这是法国文学第一次走进我的心里。

稍后,我在重庆的求精中学念书。正是在那个时候,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外国文学,我所借阅的图书中,有屠格涅夫的《春潮》与洛蒂的《冰岛渔夫》。从此以后,一直到建国初期,我通过学校的图书馆、街上的书店以及小书铺,读到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如:李青崖译的莫泊桑,毕修勺译的左拉,傅雷译的巴尔扎克与《约翰・克里斯朵夫》,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等等,所有这些都只是我的课余爱好,我从来没想到过,我将来要研究外国文学,更没有具体地想到要搞法国文学。如果就我的课外阅读来说,好像倒是俄国文学对我更有吸引力,我也读了不少俄国文学的中译本。

后来我投考北大西语系,我选了法文,原因也很简单,英文已有一定的基础,既然来到北大,当然是再多学一门外文为好。这里我应该着重说明的是,当时的北大西语系全名为:西方语言文学系,明确以培养该国语言文学的研究人才与教学人才为宗旨,它的毕业生的工作分配最对口的岗位,就是高等学校的西方语言文学师资、研究机构与文化机构的同类研究人员与编辑人员。

应该说,我之所以在法国文学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做了一些事情,最初也得益于我的大学毕业分配比较理想。我分配到当时的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担任《西方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的编辑与翻译。这个时期,我的文艺理论研究工作,我的西方文艺批评史的进修,我对法国古典文艺理论的翻译,以及译丛的编辑工作,实际上都成为了我后来法国文学研究工作的基础,而且是比较扎实的基础。我这个时期的导师与业务领导是著名的美学家蔡仪先生,我所得到的培养与他是分不开的,他是我第一个伯乐。但是,我这些工作与我所学的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毕竟不是吻合得严丝合缝,我有点不知好歹,不知满足,割舍不掉对原本专业根深蒂固的情结,因此,告别我的伯乐蔡仪先生,而选择致力于法国文学研究的道路。

我为什么做了这个选择?我当时的如意算盘是:先去搞一二十年的法国文学史研究,然后,回过头去再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但是法国文学就像一个辽阔深沉的大海,我一旦跳入了这片水域,游了十几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才发觉我已经没有力气游回原来的理论陆地了。不过我感到庆幸的是,我在改向之后,结合法国文学研究的心得,在文艺理论方面,又做了一些工作,如:系统地批判“”的“彻底批判论”,对日丹诺夫论断进行全面的批驳,重新评价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以及对自然主义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等等。如果没有在蔡仪麾下所打下的那点文艺理论基础,那我就做不出这几件事儿来。

当然,我选择了法国文学研究这条道路,并且几十年孜孜不倦、奋发有为,与法国文学对我强大的吸引力有关,其缘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法国文化法国文学是世界上最优秀、最灿烂、最有魅力、最在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化之一。

问:改革开放后,您作为第一批促进新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将西方现代思想介绍到中国,被誉为“开放的翻译家”,与大师李健吾和罗大冈并称为“三贤”。您为什么要坚持把西方文学与思想,尤其是法国文学介绍到中国?当时有哪些支持力量?又存在哪些困难与压力?您怎样理解“洋为中用”?在您的研究和作品中是怎样体现的?

答:法国文学蕴含着、承载着丰富、优秀、有启迪力的思想,比如十六世纪反对封建禁欲主义,渴望人的解放,渴求智慧、渴求知识如沐甘露的人文主义文学,如十八世纪主张人自然而健康的发展,追求合理社会制度、合理社会构建的启蒙主义文学,以及十九世纪对资本主义社会有深刻认识与剖析、对劳动人民有深切人道主义同情的现实主义文学,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思想成果宝库中的瑰宝,是全世界人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都曾得到过我们的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赞誉。不要因为这些思想产生于外国,就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我们有权继承,我们也应该继承。不能凡是对着洋思想洋玩意儿就侧目而视,怒目而视。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优秀遗产,已经有经典的表态在先,我们学着就是了。这是法国文学对我有思想吸引力的所在。另外,法国文学也体现了令人叹服的艺术创造力,众所周知,法国文学是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思潮的发源地,是几乎所有风格流派产生的摇篮,从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一直到象征主义、荒诞派戏剧,以至新小说派,这种强大的活跃的艺术创造力、艺术创新力几乎成为了世界文学不断日新月异的发动机,这都是值得中国人研究、总结、借鉴的东西。作为一个学者,其工作内容就是研究这种优秀的文化,就是取其精华、译介推广,为中国的文化积累服务,这种职业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这正是我平生最大的幸事,这也就是我孜孜不倦、全力以赴的原因。

至于我为什么要坚持把西方文学,尤其是法国文学介绍到中国,且不说我自己的爱好,首先是因为职责所在,既然我出自北大西语系法文专业这样一个特定的国家教育机构,这样一个特定的科班,我的职责与我的使命就是更好地把法国文学介绍到中国来,做好这个文化搬运工作,这与其说是我个人的志向与兴趣,不如说我身体力行了共和国教育制度的意图与要求,北大西方语言文学系这一科班的设置,显然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待欧洲优秀文化遗产的经典态度为理论根据的。

当然应该看到,任何意识形态都有自己产生的现实条件,既有自己所能适用的现实范围,也有自己不能适用的现实范围,也就是说,不是所有外来的文化,无一例外适用于本土范围,我理解社会主义中国对外来文化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就是由此而来的,也是言之有理、行之有理的。因此,对外来文化,在深度认知、深度理解、透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进行译介、加以传播,既是一项严肃的任务,也是一种难度很大的劳务。要把这个工作做得好,充足的学识、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思维、准确的把握、慎重的态度,缺一不可。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工作,得以在正常的环境、正常的氛围中进行,因而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我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中有所作为的。外国文学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反映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曲折进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的确为外国文学工作带来了春天,工作环境工作氛围正常了,倒轮到我们这些外国文学工作者考虑如何更好地“洋为中用”,使外国文学工作更好地为我们本国的文化积累服务。

问:改革开放初期,您公开对“日丹诺夫论断”作出声讨,并大声疾呼萨特及其存在主义和左拉及其自然主义的历史地位,在当时面临着怎样的舆论压力与风险?您为什么坚持这样做?

答:改革开放初期,我对日丹诺夫揭竿而起,挺身而出大声疾呼给萨特以历史地位,的确碰到了风险,受到了舆论压力,对这些往事,我只想讲三点:

其一、我当时提出这些问题,是自信认识到了日丹诺夫论断不符合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二十世纪世界文化的实际,认识到了社会主义中国对萨特的否定与批判,是大水冲倒了龙王庙。既然我认识到了,我就应该讲实事求是的话,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其二、我之所以坚持自己的理论观点,不作违心的改口,仅仅是因为我信任改革开放这个时代,我不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我这点事会招致“倒大霉”,果然,这一切不久就过去了。“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我庆幸我进入了改革开放时代。

其三、我之所以今天不再细谈过去所受到的压力与付出的代价,是因为已经成为了过去。凡过去了的,就是值得欣慰、值得庆幸的。

问:研究方法上,您曾经有“旁征博引”情结、“东施效颦”之举,但后来您解脱于这种情结,去探索自己的研究方法。最后您总结出哪些自己独有的研究方法呢?这对于年轻的研究学者,以及整个社会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呢?

答:我在研究工作中旁征博引的情结,来自对钱钟书的崇拜,但后来发现很吃力,因为我没有钱先生那种强记博闻的天赋与浏览万卷书的本领,而且发现旁征博引有时会影响顺畅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没有那种天分,就不用操练那种把式。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把一个问题讲透,以必要的材料、必要的例证把一个问题讲透了,这就够了。我中等偏下的智力水平,适合这种方法。研究工作不是堆积材料,而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何其芳先生的名言,我是他这句名言的信徒与学生,我力图这样做。要这样做,必须要对所研究的课题有全面、准确、深入的认知与把握,必须有提出问题的勇气与胆识,更主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上下扎实功夫,要把提出的问题讲透,令人信服,这不仅要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而且要收集与占有必要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例证与事实根据。如果能够提出一两个问题,也能解决一两个问题,那就是不小的成绩了。说实话,提出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而解决问题则难度很大,但即使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只是对问题有所解决,那也是值得研究工作者高兴的。

问:您评价自己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从事的是“摆渡”和“搬运”工作,您也非常推崇西绪福斯的故事。而我们看到的是您丰硕的研究成果,可谓著作等身。那么,您为何如此评价自己?您认为做学问需要怎样的品质?您又如何看待外界的名和利?

篇11

因此,经典的重构多少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正是基于上述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于二四年着手设计“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计划,并于翌年将该计划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一五”规划。这是一项向着重构的整合工程,它的应运而生标志着外文所在原有的“三套丛书”(即二十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时期中断———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和“文艺理论丛书”)等工作的基础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也意味着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已开始对解构风潮之后的学术相对化、碎片化和虚无化进行较为系统的清算。于是,关乎经典的一系列问题将在这一系统工程中被重新提出。比如,何谓经典?经典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经典重在表现人类的永恒矛盾(用钱锺书的话说是“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呢,还是主要指向时代社会的现实矛盾?它们在认知方式、价值判断、审美取向方面有何特征?经典及经典批评与时代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关系何如?批评及批评家的作用(包括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其与时代社会的一般和特殊关系)又如何?此外,经典作家的遭际与性情、阅历与禀赋,经典的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以及文学的一般规律和文学经典的特殊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是本工程需要展示并探讨的。且说世界文学一路走来,其规律并非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童年的神话、少年的史诗、青年的戏剧、中年的小说、老年的传记是一种概括。由高向低、由外而内、由强至弱、由大到小等等,也不失为是一种轨辙。如是,文学从摹仿到独白、从反映到窥隐、从典型到畸形、从审美到审丑、从载道到、从崇高到渺小、从庄严到调笑……终于一头扎进了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死胡同。小我取代了大我,观念取代了情节;“阿喀琉斯的愤怒”变成了麦田里的脏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变成了“我做的馅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当然,这不能涵盖文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事实上,认知与价值、审美与方法等等的背反或迎合、持守或规避所在皆是。况且,无论“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经典是说不尽的,这也是由时代社会和经典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所生发的。

众所周知,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经典作家向来重视文学,尤其是经典作家在反映和揭示社会本质方面的作用。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社会时就曾指出,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恩格斯也说,他从巴尔扎克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列宁则干脆地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这并不是说只有文学才能揭示真理,而是说伟大作家所描绘的生活、所表现的情感、所刻画的人物往往不同于一般抽象的概括、数据的统计。文学更加具体、更加逼真,因而也更加感人、更加传神。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载道与传道功能更不待言。站在世纪的高度和民族立场上重新审视外国文学,梳理其经典,展开研究之研究,将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世界文明的律动和了解不同民族的个性,而且有利于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从而为我们借鉴和吸收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他山之石”。前不久说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大势,坚持立足国情,同时又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坚持立足当代,同时又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这和“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思想一脉相承。“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学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和介质,既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同时也是一时一地人心、民心的最深刻也最具体的体现,而外国文学则是建立在各民族无数外国作家基础上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认识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象反映。研究人心自然不能停留在简单抽象的理念上。因此,走进经典永远是了解此时此地、彼时彼地人心民心的最佳途径。换言之,文学创作及其研究指向各民族变化着的活的灵魂,而其中的经典(包括其经典化或非经典化过程)恰恰是这些变化着的活的灵魂的集中体现。如是,“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从我出发,以我为主,瞄准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双向梳理。其中第一、第二系列由十六部学术史研究专著、十六部配套译著组成;第一系列涉及塞万提斯、歌德、雨果、左拉、庞德、高尔基、肖洛霍夫和海明威,第二系列包括普希金、茨维塔耶娃、狄更斯、康拉德、哈代、菲茨杰拉德、索尔•贝娄和芥川龙之介。

格物致知,信而有证;厘清源流,以利甄别。“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中的经典作家作品学术史研究系列,顾名思义都是学术史研究(或谓研究之研究)。学术史研究既是对一般博士论文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学研究方法,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文化积累工程,同时还可以杜绝有关领域的低水平重复。每一部学术史研究著作通过尽可能竭泽而渔式的梳理,即使不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至少也能老老实实地将有关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包括有关研究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公之于众,以裨来者考。如能温故知新,有所创建,则读者幸甚,学界幸甚。相配套的经典论文翻译,则遴选有关作家作品研究的阶段性和标志性成果,其形式类似于外文所先前出版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此次面世的每一部学术史研究著作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经典作家(作品)的学术史梳理。这是相对客观的。但其中的艰难也不可小觑。首先,学术史梳理既不像平素泛舟书海,拾贝书摊,尽意兴而为之的俯拾由己和随心所欲;其次,牵涉语种繁多,而且经过二十世纪的形形的方法论和批评思潮的浸染,用汗牛充栋来形容经典作家作品研究成果已不为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