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2 15:50: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保险行业财务专业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制约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实际不相符,目标培养受质疑。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适应我国民族地区保险业务高速增长的需要,培养以技能知识为核心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金融保险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在保险、金融及证券、期货、期权等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保险部门,但很少有人能留在保险部门工作,大部分成为自谋职业者。经过调查,了解到全国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境况。由于招生和就业的影响,民族金融保险专业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也越来越不理想。
2.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设置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金融保险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中,实践课程很少,但实践课程在高职保险专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需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实训。专业基础课中管理学、风险管理、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都是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理论性强,不太适应高职学生。比如《风险管理》课主要阐述风险的概念、性质、特点、产生、风险管理程序和怎么研究风险等,比较抽象,且不能与专业所设置的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课程中的风险评估相衔接,造成学了风险管理课程知识,却很难在保险专业中得到应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中明确指出,实践实训课程要求占45%。[1]围绕保险专业培养目标,金融保险专业应该凸显实践实训的核心,财产保险项目、人身保险项目、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都必须加强实践实训。
3.设置的课程偏宏观,与保险行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结合不紧密。目前,保险人才市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有经验、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保险人员,但在招聘中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大量刚刚毕业的高职保险专业学生却找不到工作。保险企业普遍认为,高职学生仅有理论知识,但经验不足,业务技能差,动手能力弱。找到工作的保险专业学生,也认为实际保险处理与课堂上讲授的东西不一样,甚至觉得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根本用不上,而实际工作中许多需要掌握的东西却没有学到。
4.课程设置所需的保险核心技术教材缺乏。当前,贴近保险行业且能体现实务操作技术技能的教材很少,使用的大部分是普通大学本科改编的教材,这些宏观的知识难以直接用到民族地区保险实务上。而实务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内容却是各项保险承保和理赔条件以及处理保险业务的流程规定,对民族地区保险行业所需的技术知识点涉及很少,且保险技术含量低。真正能适合保险行业所需技能的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教材很难找到,学生能真正学到的必需的保险技术不多。
5.社会对保险行业有偏见。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在保险理赔上多次发生纠纷,保险公司在承保和理赔上有时存在“两张皮”,承保时对保户百般承诺,超出保险规定,理赔时往往拖赔、少赔或拒赔,引起保户不满,常常诉讼于法院。另外,保险人有时误导投保人买保险,使投保人投保的意愿与保险公司的意愿不一致,最终达不到投保人投保的意愿,因而产生偏见。
6.保险专业毕业生在保险系统就业状况不如非保险专业。高职保险专业就业渠道窄,主要面向保险系统,而民族地区保险系统与发达地区相比,保险系统少,因此很少录用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反过来,非保险专业就业渠道较宽,不但可以到保险系统就业,还可以去其他部门就业。就业没有优势也是金融保险专业报考人数减少的一个原因。
7.学习保险专业知识难度大,大部分学生不太适应。由于保险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必须学习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而且保险越发展应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越多,并且还要将其应用到保险专业上,对高职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学习保险专业需要储备大量的跨学科知识。
二、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发展对策
1.调整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深入了解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所需的保险技能技术。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变不科学、没有特色的课程为科学性强、有明显特色的课程设置。保险行业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业务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既有国内保险又有国际保险,既有财产保险又有人身保险,既有有形财产保险又有无形财产保险,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允许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许多国外保险公司加入中国保险市场,保险机构繁杂,各种保险业务空前发展,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保险业务的特点是面广点细,因此,应尽量设置出能跟随时展、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保险课程。多年来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虽不断改革,经过多次修订,但课程改革还是不彻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紧密结合民族地区保险市场行情,没有全面了解保险行业实际情况。目前,金融保险专业设置的保险学、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英语、风险管理等23门课程,知识总体很泛,不太适用于市场经济时代;课程设置不实用,培养不出有实实在在保险技术的人才。
要深入了解各家保险公司招用员工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险公司用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保险管理人员(通称有编制),另一类是保险营销员(通称临时工)。保险管理人员使用量少,收入待遇较高,但保险行业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知识面要广,要有经验,并且对专业要求既专又精,而保险营销员队伍则不太稳定,收入待遇高低也相差较大。我国保险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后,全国保险企业遍地开花,到2011年底,保险公司有130家,保险中介机构有1100家,需要大量使用保险营销员,而较少使用保险管理人员。[2]据了解,目前我国保险行业找保险营销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进入保险公司当营销员几乎不要求什么条件。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是经过3年专门学习训练的,如果要做营销员推销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会拍手欢迎。但是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不愿意在保险公司当营销员,原因是地位低下,认为混在保险营销员队伍里不值得。因此,必须改革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围绕保险营销职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关课程,帮助投保人解读保险,设计保险购买方案,正确引导投保人投保,发挥保险经纪人的作用。#p#分页标题#e#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汽车保险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保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车险经营的过程中,车险理赔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我国汽车保险理赔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保险;理赔;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汽车保险行业的迅猛发展。但是,由于汽车保险业的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各汽车保险企业不规范的竞争,以及实力的薄弱,使得汽车保险行业形成了虚假繁荣的现状。按照WTO协议,我国需要开放各方面市场以适应国际一体化的要求,外国汽车保险企业的进入将对国内汽车保险行业形成强烈的冲击,国内企业不应该忽视这一现状,应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接受挑战。近年来在我国整体经济环境的带动下,我国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汽车保险业发展最快的市场。即便如此,国内企业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随着国内汽车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车主保险消费意识的成日渐成熟,在日后的激烈竞争当中很难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汽车保险与理赔涵义及作用
(一)汽车保险与理赔涵义
汽车保险是以汽车本身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不定值财产保险。这里的汽车是指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汽车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也称为机动车辆保险,是以汽车(机动车辆)本身及其第三者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运输工具保险。汽车保险一般包括基本险和附加险两部分。基本险又分为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
理赔是指被保险人发生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事故,在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要求时,保险人履行赔偿保险金的义务和责任,这种义务和责任的履行过程,通常称之为保险理赔处理,简称为理赔。为了更好地掌握理赔,必须了解索赔和拒赔。在商业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往往会由于彼此间的权利义务问题而引起争议。争议发生后,因一方违反合同规定,直接或间接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受损方向违约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赔偿要求,以弥补其所受损失,就是索赔。
(二)汽车保险作用
汽车保险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加强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的同时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由于能够承担汽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汽车保险的出现解除了消费者的担心,加强了消费者对于购买汽车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汽车市场的消费,扩大了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同时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提高了汽车行业的安全意识。保险公司作为企业,在为消费者承担风险的同时更要盈利,这样就会加强汽车在维修方面的管理,为了从根本上减少汽车安全隐患,保险公司会联合厂家以及维修企业对汽车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为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提供相应的依据,督促汽车生产企业注重汽车的安全性能,生产出更安全的车辆。以减少自己的理赔支出,增加盈利。
3、稳定社会公共秩序。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良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国人来说,汽车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越来越重要的代步工具,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汽车消费群体分布广泛,既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有个人,汽车数量也不断增多,行车过程中难免出现磕磕碰碰,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消费者愿意支付适当的费用为汽车投保。汽车出险后可以从保险公司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不至于因为一点小小的摩擦而大动干戈。
二、汽车保险理赔存在问题
1、理赔人员不够专业。保险理赔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是一项极其专业的工作,理赔人员应具有估损、定损、审核索赔单证、赔款计算等方面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辨伪能力以及理赔经验。还应了解汽车本身的一些专业知识,例如汽车构造、维修等知识。但此类人才一般不会去做保险理赔员,理赔员往往是做业务出身,缺乏对基本的汽车知识的了解,加之理赔经验的不足,以至于办事效率低下。遇到复杂的案件,由于经验不足以及缺乏专业知识,很容易误判,导致错赔,继而产生理赔纠纷,使保险公司和车主都遭受损失。极个别理赔人员素质不够高,工作态度极度不负责任,又缺乏相应的条款去约束其行为,导致双方蒙受损失。
2、保险公司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应该对保险市场的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信息透明度低,很难为保险公司分析投保人信息提供有力保障,以至于做出错误的判断。保险公司一方面没有合适的渠道去了解投保人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也没有了解的欲望。这样在理赔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的保险公司为了拓展市场,在没有掌握充分的信息,对后续理赔预期没有做出充分调研的时候就盲目的推出新险种,拿了很多保单,以至于在后期理赔过程中承担了巨大的损失,形成理赔危机,情况严重的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恶性竞争使行业混乱。
3、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汽车保险行业的法律环境还不够成熟,法制建设还不健全。良好的法律环境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还没有一部针对于汽车保险业的法律。因此汽车保险行业在进行理赔的时候只能依据通用的《保险法》,然而,毕竟不是专门针对汽车保险行业的法律,因此在理赔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法可依的情况,而由此产生的理赔纠纷也应运而生。立法存在一定得滞后性,由于汽车行业以及汽车保险业的迅猛发展,很多旧的法律法规已经很难适应新的情况,这也造成了行业的不规范,理赔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不光行业利益不法保障,投保者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失。
三、汽车保险理赔对策
1、提高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社会上存在着“保险就是骗人”的意识,且根深蒂固。这也是有据可循的,无论是汽车保险行业还是其他保险行业,业务人员普遍素质达不到标准,介绍险种时经常无法解释清楚,更有甚者为了业绩甚至不惜故意误导客户,投保人对险种不甚了解,发生理赔时常会产生各种误会。因此加强行业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势在必行。保险公司应该严格进行岗前培训,考核不过关的人员坚决不让其上岗。目前业内资格证的出现对于业务员是个很好的约束。对于理赔人员的培养应该从长远方面考虑,尽可能的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且具有责任心的理赔人员,并注意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2、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保险监管系统建设。建立投保人档案库,各保险公司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投保人的情况,在投保的时候能对客户有个初步的了解,以对理赔风险做出合理的预测。对于监管系统主要从内外两方面的监督着手。内部监管主要是对保险公司内部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督,建立明确的监管体系,使从业人员自律,努力提高从业水平,积极的了解信息,为理赔预期提供依据。同时还要对理赔情况做出适当的监督,以防止在财务和流程上出现营私舞弊的情况,促进品牌的建立。外部监管主要是建立行业监督协会,对保险公司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规范最低保价,限制手续费支付上限,督促企业遵守行业道德,进行良性竞争,理性经营,提高行业竞争力,使行业走向正规,发展壮大,以应对国外汽车保险企业的冲击。
3、完善汽车保险业的法律法规,健全行业理赔制度。国家应针对汽车保险行业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双方的利益。针对于由于法律漏洞而出现的纠纷,结合《保险法》的相关条款出台一套能够适应汽车保险行业的专门法律,用以规范行业秩序。同时健全理赔服务制度,敦促各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作者单位:1.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 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审计局)
参考文献:
[1]林凤. 浅谈汽车保险诈骗及防骗策略[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3:57-59.
2005年,中国的保险行业逐渐放开,主体迅速增加导致对人才需求陡增,人才已成为市场主体站稳脚跟、快速扩张的关键。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比2002年增加68家,保险业管理人员达到7.6万人,保险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7万人,保险营销员从2002年11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01万人。调查数据表明,保险业的人才储备非常匮乏,各个岗位的人才供需严重失衡,供和需之间的比例约1:4。高素质、复合型的保险人才,尤其是投资、精算、理赔等人才极为短缺,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
一、保险行业目前的人才现状及其成因
保险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随着业务的发展,保险业内涌现了大量技术含量颇高的产品,需要多层次、各方面的人才。市场主体在人才培养上缺乏战略眼光,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长期采用拿来主义的选人政策,没有培养出众多懂管理、善经营、具有敬业精神的专业人才,如今面临着人才短缺和从业人员专业技能退化的窘境。目前保险市场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全国各类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二是从其他行业转向保险业的人员;三是原来保险行业的存续人员。这三部分人员在数量构成上呈橄榄球状,即学生和原有存续人员较少,其他转行人员较多。
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由于保险人才培养体系滞后。全国仅有不到50家高校开设保险专业,每年保险专业毕业生仅在2000人左右,成人高等教育保险专业几乎空白。各院校保险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有关金融、投资、税法等与资金管理相关的课程很少。保险教育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难以满足我国保险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其二,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和沟通不足。目前中国保险教育存在两难:一方面,保险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工作难觅;另一方面,保险企业人才难求。原因在于学界和业界相互脱节,保险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保险教育与保险业发展和保险经营规律不吻合。其三,保险教育的面太窄,国民保险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目前我国保险教育出现了一些偏差,表现在:重学历教育轻继续教育;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轻基层业务人员素质教育。中小学生保险教育基本上是空白,保险教育缺乏广泛的基础。相当多的保险从业者缺乏专业知识,要么跑街乱敲房门,要么扫楼闯办公室,要么托人找关系,有损保险业形象。另外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保险企业需要的所有人才并不是保险专业的学生都能胜任,一些理赔查勘、计算机、财务等专业性强的岗位往往需要其他相应专业的人才,而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保险专业以外的学生很少开设保险课程,这就导致了这些人到保险企业工作以后,难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保险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加大了保险企业自身的培训压力。最后,缺乏统一的培训制度,培训市场混乱。蓬勃发展的保险业对保险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的需求日益增大,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产品纷纷涌入市场,由于出发点和水平的限制,很多机构只能提供保险营销、组织和管理等边缘性的保险教育培训,核心业务的培训很难涉及。参加保险培训的人员水平不一、基础不齐,难以设计和安排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1―0070―02
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掌握市场营销、市场策划、营销管理及售后服务等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企业营销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市场营销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目前我国每年市场营销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30万人以上,一方面就业难的问题已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却仍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其主要原因是高校教育与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脱节,大量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不具备基本的技能,无法适应企业营销工作的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应采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行分行业教学与实践,以培养适合企业营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一、市场营销专业分行业教学与实践的内涵
市场营销专业分行业教学与实践是指按不同行业就其专门的推销方案、技巧进行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国内较早的分行业教育见于清华大学MBA教育,早在2003年清华大学就专门开设了体育管理MBA、快速消费品行业MBA、医药行业MBA、房地产MBA、金融财务MBA等。复旦大学也有金融MBA、传媒MBA等类似做法。
分行业教学与实践的基本内涵是:在学习营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方向,选择某一行业就其营销理论和技能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和实践;将选择方向相同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为其配备指导教师;教师指导学习小组结合相关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强化行业营销技能训练为中心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通过分行业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充分掌握该行业的市场状况和营销工作的实际技能,亲身参与实际营销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行分行业教学与实践的必要性
1 采用分行业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掌握理论知识而离开了“真枪实弹”的环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将很难达到。另外,各行业的营销工作虽有共性,但又有很大差别,如汽车营销与快速消费品营销所应采用的营销策略和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在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个(或两个)行业分小组共同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毕业前就使其具有一定从事相关行业营销工作的经验,必然会大大提高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2 实行分行业教学与实践模式能有效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就业时第一步踏进去的行业对其一生的职业生涯会产生重要影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需要具备细微观察、积极聆听、有效口头沟通能力,以及自制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要能够敏感察觉他人需要、体谅他人感受,愿意并能够很好地与他人互动,进行团队合作等。优秀的专业能力是现在大部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欠缺的,也是企业招聘市场营销人才时最关注的方面。据调查,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应聘到企业的营销部门王作后,首先培训的内容就是产品或行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专业能力。很多企业反映,现在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如果没有经过上面两项内容的培训,几乎是无法为企业开展营销工作的。而分行业设置营销课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基础。
三、分行业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分行业学习研究的内容
1 本行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本行业的营销理论;本行业背景,如历史、现状、问题、趋势,特别是对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较为系统全面的判断和了解。行业背景是一个从业人员必需了解的内容。
2 本行业主要品牌企业。要调查了解本行业主要品牌企业至少10个,这是研究的主要框架内容。对于快速消费品、电子、汽车等行业,研究的主要品牌企业可能需要在20个以上。要把这些企业作为经典案例,深入解剖其发展历史、成长阶段、主要营销策略等,以从中学习企业快速成长或稳健发展的经验和思路。
3 本行业主流产品营销思路、推销技巧。这是学习研究的重点内容。结合市场营销中营销渠道、营销策划、推销实务等课程与本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实践相结合,深入研究其主流产品市场营销的方法和策略,以切实提高学生对本行业产品营销的实战水平。
4 本行业主要品牌企业的主要营销人员及工作特点。作为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要了解“圈子”,熟知主要品牌企业的营销队伍无疑对就业有很大帮助。
5 本行业某个具体产品的推销方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与企业相结合,具体制定某产品的营销策略并参预实施,对学生是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6 各行业小组与相关企业对接,从行业研究到企业研究到产品营销推广,全程参预。例如,保险行业小组的市场营销课程,应包括保险行业营销的专业知识,如:财产保险原理与实务、人身保险原理与实务、保险中介理论与实务等。还应包括保险行业营销的专业能力培训课程,如:专业保险推销流程、保险促成技巧、客户开拓技巧、自我突破。还要了解国际保险营销业的产生、发展过程,我国保险业的产品,如平安、人寿等主要公司的主流产品等等。
(二)分行业教学与实践的过程管理
1 各同学根据自己选择的行业结成研究小组,每小组人数在5~10人之间。每组人数不宜太多,如超过10人可分为两组,以保证学习效果。
2 各小组选定组长与副组长,可定期轮换,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3 各小组自行制定本学期的研究计划,包括个人研究、小组讨论和与企业对接,教师全程指导、监督。
4 每两周至少开一次会,进行讨论和总结,学期末进行总结和研究成果展,并评定成绩。
四、结语
市场营销专业实行分行业教学与实践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高校课程的教学目标、学校的自身资源条件、当地人才市场的需求规律、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的要素,科学合理的设计内容、方法和模式,才能保证的效果和质量。
[作者简介](1978- ),男,山东栖霞人,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保险精算。(上海 2012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23-0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其教学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该目标。但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我国高校保险人才教育逐渐不适应保险业界的需求。一方面是业界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却是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研究型高校相一致,着重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保险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造成保险专业学生供需失衡。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保险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保险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保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应是具有全球视野、富有创新意识、通晓国际保险市场运作规则的“三型一化”保险专业人才,即“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同时,我国国内保险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财富和居民财富不断积累,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险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之一,其在创新风险管理技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而且在我国面临“快速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形势下,应当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增强全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险人才既要全面、扎实地掌握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娴熟的专业技术,承担保险市场开发、保险产品设计、保险营销、保险核保核赔和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
2.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定位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向社会人力市场输送新鲜血液的生力军。目前,学历教育是保险教育事业的基础。全日制保险学历教育是各种保险教育中最全面、最系统的一种,它属于基础性教育,是培养保险专业人才具有决定性的教育阶段。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金融学院、山东财经大学设立了专门的保险学院,成为保险业人才供给的一条重要渠道。截止到2010年年底,我国开办保险本科专业的院校共有142所,每年为保险业输出大约1万人,为保险业发展积蓄了大量的后备力量,其中有很多属于应用型高校。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必须根据保险的社会需求及自身条件,在切实可行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机制。这就需要有的放矢,先了解当前保险专业人才的基本供需情况,以教学计划改革为突破口,使专业培养目标切合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
3.学生自身发展与就业的需要。迅猛发展的我国保险业市场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全国各高校每年毕业的保险专业人才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最近很多保险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相关的保险工作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导致保险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由于保险的口碑和影响力不好,导致社会公众对保险有一定的看法,毕业生不愿意到相关的保险行业就业,尤其是从事保险营销的有关工作。另一方面,毕业生理想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对自身估计过高,动手能力差。主要体现在不熟悉现有的保险知识结构,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综合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大学生要取得理想的保险工作岗位,就必须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自己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找到理想的保险工作岗位。
关键词:再保险;发展;SWOT分析
一、引言
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再保险是以原保险为基础产生的,其作用是分散原保险人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由于再保险可以反过来支持保险业务的发展,其在现代保险经营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保险业发展的强有力后盾。
二、优势(Strength)
(一)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再保险的市场规模取决于直接保险的发展规模。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8年,中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9784.1亿元;2009年末,我国保费收入为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这也是我国保险行业年度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0年,全国保费收入为1.45万亿元,同比增长30%;2011年保险市场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全国保费收入达到1.43万亿元;而在宏观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2012年保费收入成功破1.5万亿大关。日益壮大的市场增长规模为再保险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助推力。
(二)社会群体再保险意识的改善
国家、企业和个人对于再保险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近年来,在我国境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抵御灾害的过程中,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仅仅靠直接保险市场还不能够完全有效地抵御巨大的灾害风险,要把风险分散出去,必须依靠再保险市场。这些重大的自然灾害,从客观上促使社会对再保险需求的增加。
(三)国内直接保险企业对再保险的需求
目前,我国国内直接保险公司主要分为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两种形式。基于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历史原因和保险企业的现实情况,国内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分散,机制风险相对集中,考虑到再保险作为保险企业有效的财务管理工具,可以改善企业自身资本结构和转移相关风险,许多原来从事直接保险的企业也逐渐扩大了再保险产品的经营范围,这也为被保险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扩大了再保险的市场需求。
三、劣势(Weakness)
(一)国内再保险技术与服务落后
保险行业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行业,既包括保险专业知识,也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专业技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建立比较晚,且国内再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国内各保险公司,其经验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就再保险产品方面而言,功能简单,创新意识不足。缺乏提供精算、再保、核保等技术支持服务意识,很少主动承担对保险公司进行业务培训、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保险公司进行创新等角色,更难成为保险市场承保条件与费率水平的引导者。
(二)再保险经纪人发展缓慢
在国际上,大部分再保险人的业务都是通过再保险经纪人来办理的。再保险经纪人是再保险分出公司与接受公司之间的中间人,其角色是是促使前面两者建立再保险业务关系,按照所提供的中介服务收取佣金。由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再保险业务的达成一般需要再保险经纪人的积极参和安排。尤其对于一些高技术含量的项目,由于保险公司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往往需要由再保险经纪人提供技术帮助。
(三)市场监管法制不健全
中国在再保险管理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还十分薄弱。我国再保险行业在进入商业运作之前,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调节。直到《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才开始了中国再保险市场的法规监管。此后又相继颁布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实施指引(征求意见稿)》(2009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15号:再保险业务》(2009年)等规范,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再保险监管依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四、机会(Opportunity)
(一)推进再保险产品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原保险经营机构势必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保险产品,促使保险经营机构改变经营思路,运用新的操作方法来控制累积风险、保持最低偿付能力。另一方面再保险业务也可借此机会占据市场,丰富产品结构。这也要求再保险经营机构通过产品创新以满足原保险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国内各再保险公司应该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原保险市场的再保险需求和充分考虑我国保险市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国情的再保险产品。
(二)加快建立巨灾风险的再保险机制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灾害发生的频率相当高,通常都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当前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的是一种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紧密配合、以国家财政救济和社会捐助为主的模式,尚未建立相应的巨灾保险制度。为确保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和保险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加快建设和完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加强国内外保险公司间的合作
随着全社会对再保险需求的增长,我国再保险市场的供给不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可以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资源,加强保险公司与非保险机构合资成立再保险子公司,鼓励其他的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进入再保险市场,组建再保险公司,鼓励国内现存的各家保险集团出资组建专业再保险子公司。另外,通过有选择地继续引进实力雄厚的外国再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再保险公司,向国外大型再保险公司学习先进承保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承保能力。
五、威胁(Threat)
全面开放后,我国再保险行业的承保能力与外资企业差距悬殊。同发达国家的再保险公司相比,我国再保险公司在资产规模、产品开发创新、技术力量、服务质量、信息处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不够强。此外,我国再保险业尚未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这些都削弱了国内再保险公司的竞争力。
六、结语
通过再保险的发展,可以很好地推动国家风险保障体系建设,为保险业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虽然目前我国再保险行业仍然面临各种挑战,但保险和再保险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必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再保险中心。(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魏华,林宝清.保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从保险的特质上来讲,保险学专业应该属于比较务实的专业,因此,保险学教育应该与各种保险实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我国的保险学专业教学也挖掘并采用了大量的案例,但从某些层面来讲,内容仍然空洞,存在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多所财经类出版社出版了很多关于保险学的教材,然而,由于我国的保险事业起步晚,又受传统经济体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影响,民众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淡薄,这些教材大部分仍以理论说教为主,内容中的传统理论存在雷同的现象。反之,学生最需要了解的,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密切的保险方面的知识涉及甚少,如养老、医疗、教育、工程保险等。
(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内容不够新颖,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部分教师也在课堂中与时俱进地引进了一些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和案例教学,然而由于核心的东西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仍根深蒂固,整个教学模式仍以应对考试而设置,所以,学生并没有学习到保险学中的重点知识。
(三)师资力量薄弱
保险业务内容杂、强度大、梯次多、节奏快、连续性强,学生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际操作与资深保险人的悉心指导才能熟练地掌握业务。因此,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师资力量,才能完成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而实际上,我国财经类高校内担任保险学专业的教师严重不足,缺少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是保险实务方面较为欠缺,以至于难以对学生进行教导。
(四)学校对保险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保险的本科教育曾经与金融专业合并,多所高校将保险学专业并在金融学专业里。我国的财经类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是我国保险学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因此,财经类高校更应该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我国财经类高校在设置保险学专业的相关课程时,更应该重视保险学专业的部分学生经济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对于某些金融类的知识了解较少,甚至作为经济学基础的会计知识也不甚了解。总体来说,就是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
二、提高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交互式保险教育模式财经类高校应在保险学专业教育中开展横纵向相结合的交互式培养模式,这种教学理念是对保险业发展提供人才的保障。因此,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合格的保险人才,保证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及敏锐的创新能力。首先,财经类高校的教育应该拓宽教育视角,这就要求在开展保险学专业教育时,应该引导保险学专业的学生积极涉猎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包括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等,都要博采众长,吸收其中的精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避免被未来激烈的竞争所淘汰。
除了纵向的交互式教育培养方式外,横向交互式培养也十分重要。例如,保险学专业与金融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保险学教育应拓宽教育口径,实施在经济学口径范畴内跨学科教育的交互式培养。也就是说,在保险学专业的课程基础上,开设金融实务教程,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国际金融、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统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设金融与保险、保险投资与理则、保险会计与审计、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保险电子商务与营销等方向的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实现自我提升。
另外,财经类高校也可以成立保险专业的探讨会,定期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并与从事保险的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强学生与保险行业的互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见识。
(二)建设更多实习基地,贯穿多种教学方法
财经类高校应该为保险学专业的学生建设更多的实习基地,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将多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如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都是不错的办法。在实习基地贯穿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掌握到运营保险行业的诀窍,做到灵活运用。笔者建议,实习基地应该尽量丰富实践内容,如模拟最新险种的理赔、承保等方面的知识。
(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解决师资力量薄弱问题
针对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①建议财经类高校定期邀请保险行业的资深人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给学生讲授一些新鲜的保险专业的知识与行业的现状。保险人已经在行业内打拼多年,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声誉,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带给学生更多更真实的行业体验。例如,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的院长郝演苏教授,从1983 年起在高校从事保险教学与科研工作,曾经在香港从事保险管理工作三年,现任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保险与风险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险学会理事、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笔者建议,我国财经类高校可以借鉴中央财经大学的做法,使高校的保险学专业教育更鲜活。②建议财经类高校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规定从事保险学的教师定期到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人业务,摸索保险行业真实的工作体验,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才会更灵活,避免一味枯燥地照本宣科。
(四)提高对保险学专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公共部门的养老保险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社会民生,对其的监管也就更为重要,保险监管机构的作用也就越明显,本文从保险机构的优点出发,并从中对公共部门的一些启发。
一、保险监管机构存在的问题
作为养老宝保险的监管部门保监会,在促进保险业的发展中起核心和主导作用,其监管的模式可以是多元的模式也可为统一的模式,各国的监管模式各有不同,视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美国使用两级多元模式,英国则采用监管权相对于集中政府、中央,并与相应的机构相互结合的统一模式。但在保险监管的运行和实际实践当中,各保险行业之间协作能力受限,将无力承担的风险、保险公司国际竞争力的薄弱,容易造成监管效果不佳,监管质量与效率较低,监管真空;自律性弱;保监会任务过重、压力过大、难以统筹兼顾等问题。同时,养老保险风险评估机制的缺乏,养老保险的运营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无法科学评估,统一的核算标准难以形成等问题。
二、保险监管机构的优点
(一)是保险监管机构的偏向性,这种特性在裁决保险公司与当事人的各类纠纷中,法院会均衡的保护保险公司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但是保险机构则是对保险消费的主体的利益捍卫和保护,甚至会对其他利益主体形成一定的对抗性。
(二)保险监管机构主动、灵活性。监管是侧重于对危害行为的事前控制和预防,对违法以较低的处罚成本,带有一定的易受性,因此较为容易地主动介入,防止保险公司以及相关主体较大的损失,提高效益。而且,拥有相应的权限,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处理方式灵活多样。
(三)保险机构专业化程度高,有专门独立的办公室、机构、保险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处理保险公司的相关问题上更专业化。
三、保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对保险业、保险市场、被保险人各主体的利益,相关秩序的维护与构建需要通过创新、精心规划,使保险监管规范标准化、公开透明化。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真实完备的信息,提高保险行业的透明程度,建立财务评估机制,对保险、资产管理运营、财务状况进行动态的追踪,保障投保人的合法知情权以及合法利益。对资金的去向进行监管,因地制宜的选择科学合理有效地指标,以及相应的风险评估的方式,完善风险评估的模型,建立健康的保险市场体系,保险行业的预警机制,以利于保险监管机构实现动态的风险监控。通过分级分类、行业规划、提供高偿付能力,降低监管监督的成本,利用非现场监管等手段和方法,提高自身不的业务能力,使监管机构保持独立性。
四、对公共部门养老监管的作用启示
公共部门养老保险的监管涉及行政和基金两个方面,公务员养老保险机制健康有序的运行离不开保险机构的监督,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督应集中分散有度,定期与日常有机分配,以中央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全国统筹,实行内外部共同的监督体系,包括新闻媒体,社会大众,以及相关的司法行政部门、人事财务、监察设计等多方主体部门对公共部门养老保险的运行和各个环节监管。在行政方面,公共部门的养老制度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中央和地方统筹管理,基本的养老保险实行中央统筹,补充、自愿储蓄、商业类等养老保险实行省级地方职能机构管理。在基金方面,基金的投资运营需公开透明化,培育投资养老保险专业的机构,实施多样化投资战略,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作者:杨旭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秉文等.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统一改革的思路——“混合型”统账结合制度下的测算[J].公共管理学报.2009(1).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袁恩泽.西方保险监管模式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J]保险研究.2006(6):61-67.
[4]郑秉文,孙守纪,齐传君.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统一改革的思路[J]公共管理学报,2009(1):1-10.
[5]邹亚南.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讨[J].企业导报.2011(9).
[6]张倩.典型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10.
[7]胡海春.刘丽霞.黄婷统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8).
“爱与责任才是人寿保险的真谛。”她是这样回答的。
2013年是张漫丽进入公司的第6个年头。6年来,她从保险业的新人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理财规划师,一路走来用保单照顾了数百个客户,同时也为她自己收获了难以胜数的各种荣誉。正是六年如一日的努力付出和全心投入,为她赢得了过人的成绩和客户的广泛好评。“唤起社会大众对家人的爱与责任,这就是寿险顾问工作内容的实质概括”,张漫丽说,“感谢光大永明这家充满正能量的公司持之以恒地用寿险正道培训和教导我们。正是公司内部良好的氛围激励着我始终坚持专业致胜、服务第一的正确心态和做法,不断攀登新的高峰。而通过寿险这一平台,我得以与广大客户、团队成员共同成长、笑看人生,这也是我此生最大的幸事。”
最难忘的案例:3000万元大单天道酬勤
一张保单,可能关系着一个家庭未来几代人的幸福安危,是客户对寿险事业信任的投票,更是寿险顾问专业水平的体现。因此张漫丽对待每一张保单都会持有谨慎负责的态度。
“人寿保险行业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业,客户决定投保的那一刻,并不是销售的完成,而是人长期服务的开始,”张漫丽说,“在国外,一个人持续服务客户家庭几代人的情况比比皆是,人与客户应当是朋友、甚至亲人的关系。”客户服务多种多样。平时,张漫丽会邀集客户一起瑜伽、聚餐、爬山,但寿险最重要的服务是理赔。在客户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出现在客户身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客户快速准备好理赔材料,跟踪理赔流程,帮客户用最短的时间拿到理赔款,正是张漫丽日复一日的细心服务,让她在客户圈内有了良好的口碑,新的客户不断找上门来,现在她的高品质客户已经达到300多名。
2013年年末,张漫丽再次创造奇迹,签下了一张保额超过3000万元的寿险保单,这也是光大永明人寿成立以来承保个人客户保额最大的一笔业务,这笔业务无疑是对张漫丽多年来专业服务以及细心经营客户的最好证明和回报。
提起这张3000多万元保额的大保单,张漫丽本人也是一脸的幸福和意外。因为这个客户和自己并不是很熟悉,而是另一位客户转介绍的,客户在接触张漫丽之前有过很多保单,甚至有很多保险公司老总介绍绩优人员去找他,结果他在多家公司之间最终选择了光大永明人寿和张漫丽,对公司和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最深刻的经验:好习惯成就好业绩
2010?2013年,她连续4年入选美国百万圆桌MDRT会员,并4度荣获世界华人保险IDA龙奖。作为一个寿险人,张漫丽近几年获得的荣誉是其他寿险顾问多年努力的目标。
入行以来,张漫丽从未忽视专业性的学习,她深知专业性对保险从业者的重要性,在初涉保险行业的时候,她就考取了行业内专业度较高的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RFC。此后,她除了积极认真地参与行业和公司内部的培训外,还坚持每年参加世界华人保险龙奖IDA和美国百万圆桌MDRT在中国区域的巡讲,主动从中吸取行业成功人士的宝贵经验。
谈及成绩,张漫丽首先想到的却是感恩主管,“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我很感谢自己的主管。主管对于我来说就像师父一样,从新人时期的手把手扶持到我取得些许成绩的积极鼓励,以及每次遇到问题时给予的悉心帮助,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机遇,我的主管都会首先想到我,所以我今天取得的些许成绩用一句俗话来总结就是: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主管的一半。”
她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寿险顾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在帮助客户建立保障时,寿险顾问人格魅力的感染力往往大于专业知识的说服力,而真正打动客户的,也往往在于人为人处世的点滴细节。
每个工作日,张漫丽几乎都是整个营业部第一个来上班的人,有时甚至比保洁人员来得还早。上午,她会参加日常例会,然后与公司内勤员工一起,对客户保单合同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和衔接,随后再对团队内部事务进行集中处理。每周,她都会排出3个中午与不同客户共进午餐。工作日的下午则完全属于面见客户时段。此外,她每周还会安排2个傍晚参加瑜伽课,周末则利用一天时间组织朋友爬山,每月还要定期参加北大国学班的进修课程……
虽然张漫丽的日程表永远爆满,但她总能忙而不乱。“我几乎不会把工作带回家,也不会在晚上应酬。因为每晚睡得早,同事们都叫我‘城市农民’。”正是这种健康自律的生活习惯让张漫丽每天都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最前瞻的眺望:保险业面临转型
进入保险行业,赵慧自言是一种机缘。“进入保险行业,是一种机缘吧。”海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理财顾问兼业务主任赵慧说,“初识海康,是感动于一种真诚。”言谈中吐字轻柔,极具亲和。
不久前她代表山东分公司,奔赴南京参加了总公司举办的高峰会。获得了“2007全国高峰业务精英奖”,并上了总公司印制的“高峰英雄录”。接受《保险家》记者采访时,她刚刚载誉而归,兴奋的表情里,透露着几分羞涩。
初识海康:
感动于一种真诚
面对《保险家》记者,赵慧言谈中显得十分轻松。而事实上,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去年海康的招聘,是从6000人的大名单中,选择了77位。号称“黄埔一期”的海康储备干部,个个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的青年才俊。
刚刚度过32岁生日的赵慧,自小在青海长大。1996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济南的一家国有企业做食品质量管理。但外表纤柔的她,内心却有着强烈的挑战欲望。百事可乐在济南建厂,她毅然辞去原来的工作前往加盟,并延续了自己的本行――质量管理。3年以后,她再次跳槽,在一家私有企业做综合部经理。在这里,又过了3年。
“是猎头公司在网上找到了我的资料,推荐给了海康公司。”赵慧说。前两次电话,她都没有在意。这是因为和大多数人一样,她对保险行业的印象并不好,自己也从来没有想到从事保险行业。因此,她的两次答复都是“对不起,我没有考虑过。”
但当接到海康山东分公司的第三次电话的时候,她开始心动了。因为她感觉这家有外资背景的公司,工作人员非常真诚,交流方式也非常专业。带着一种好感与好奇,她同意去公司进行行业“评估”。
所谓的“ 评估” , 就是对公司进行考察。“尊重、责任、毅力”是海康的核心价值,而作为应聘者的“双向选择”的一部分,对公司进行行业“评估”,体现的就是一种尊重。
“引导我参观的工作人员着装自然、得体,面含真诚的微笑。接待室的桌子上都放着一瓶水、一支笔。”赵慧回忆说,“正是这些细节打动了我,让我感觉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企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果有机会进入海康,我一定会有大的发展。”于是,在通过公司的形象测试和性格指数测试后,赵慧决定接受“面谈”。
海康这次选拔的岗位,称作PAS(储备干部),条件十分苛刻。要求年龄在25-38周岁之间,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本地销售或管理工作经验。前一年年收入2万元以上。山东分公司圈定的6000余人“人才名单”,最终只有77人过关。
而这77人,公司所给予的希望是成为“培养‘将才’的人才”,因而被称作为海康的“黄埔一期”。
新手试水:
第一桶金很完美
就连赵慧自己也承认,自己的从业经历是“幸运的”。她第一次作客户拜访,第一次作陌生拜访,都是满载而归。当然,幸运的背后与她扎实的业务能力分不开的,因为她的客户总会说,“到现在我才知道我为什么要买这份保险”。
加盟海康后,迎接她的是长达200小时的专业系统培训。而对赵慧而言,是让她“重新认识保险”。诸如海康的“六星级服务”、海康要“改变山东寿险历史”、海康是“为理赔而存在的公司”等,一个个新鲜的理念,让赵慧再一次爱上了这个行业。
2006年的12月1日,是赵慧作为保险员接受培训后上岗的第一天。她选择的客户是老公的一位同事。按照培训的流程,在了解情况后,她先为这位客户制订了家庭财务安全分析书。一般亲友间的业务拜访,对方都会由于人情关系而感到一种压力。而几天后的信息反馈显示,这位客户没有任何压力,反而有继续商谈的期望。在看到制作好的保险计划书后,这位客户爽然签约。并坦言,以前买过两份保险,只知道有两份合约,每年定期缴纳保费。但从来不知道自己“保的什么险”,而赵慧却让他清楚地了解到他对这份新保险的需要。
第一次客户拜访,就能完美地收获第一桶金。赵慧坦言,“自己确实很幸运”。因为就在那个月的月底,她就接连获得分公司授予的“开业英雄至尊奖”――爱心奖和贡献奖。第一次陌生拜访, 赵慧的收获同样是“惊喜”。
“做保险的,三个月是槛。”赵慧说,当身边的亲友拜访完毕,就需要挑战陌生客户了。
她的第一个拜访对象,其实并不陌生,是自家小区商店的店主。经过几次“踩点”,确认不影响商店业务后,赵慧敲门而进,说明来意,递送名片。尽管是陌生拜访,但双方谈得十分融洽。店主称自己已经买了很多份保险,每年要交8000多元保费。第二次见面,在看了赵慧为他做的家庭财务安全分析书后,十分认可。但由于店主的已有保险单不在身边,很难进一步制订保险计划书。因而,购买保险一事,暂时搁置。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几天后,店主把自己的表弟作为一名新客户介绍给了她。几经接触,新客户坦言:从未见过如此清晰明了的财务分析,也从未知道自己居然有如此紧迫的保险需求。
签约埋单自然也是一拍即合,赵慧顺利拿到了陌生拜访第一单。
享受生活:
高节奏下的轻舞
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有更美好的生活。这一点,是赵慧和《保险家》记者的共识。有人说,保险业务员一天24小时都在谈业务,因此把他们的休闲生活称为“24小时之外”。把紧张的保险展业工作,当做是一种休闲与娱乐,这才是最高境界。
一位管理咨询专家曾这样描述国内的保险业务员:侃侃而谈,如学童读书;彬彬有礼,如木偶行走;热情洋溢,如台上戏子。很显然,这是保险员不能理解社交礼仪内涵,生硬刻板地遵照流程的结果。
这种特征,在赵慧身上不露丝毫。不论是与记者交谈,还是不失时机地宣扬海康的理念、业绩,她的言谈都是轻松自然,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这也让人理解为,海康的保险员越专业,越亲和。实有“大象无形”的境界。
在如此的高节奏环境下,赵慧似乎始终以一种轻松的心态面对。
“我喜欢打乒乓球,喜欢旅游,喜欢唱歌跳舞。”赵慧说,“事实上我的时间很紧张。”工作日要不断拜访客户、开发客户。周六要参加公司的学习培训,周日上午还要带孩子去参加培训班。“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有更美好的生活。”她笑笑,“如果时刻把自己的心态都置于紧张之中,那再好的业绩也没有意义了。因此我时时刻刻都在自我调节、自我管理。”
用她自己的眼光看,保险工作就是在不断结识新朋友,为朋友提供理财服务,就是一种休闲娱乐。
不论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赵慧都和他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真诚交往中,这些客户慢慢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前几天一位客户家里装修新房,正愁着购买家具。得知这个需求,赵慧立即帮忙联系了另一个开家具公司的客户。双方各取所需,合作愉快。
“尽管从业不足一年,这样的‘中介’我已经作了五六次了。”赵慧说,“供需双方本来是很难碰面的,而对我而言,将他们联系起来,不过是举手之劳。”
联系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一天到晚和朋友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人生快事。“我从业时间短,交际面还很狭窄。”她说,“但我相信只要我能真诚面对每一个客户,他们就会不断为我介绍新客户,我的朋友也会不断帮我结识新朋友,我的圈子会越来越大。”
说话的时候,她的面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很显然,挚爱的事业让她不断憧憬美好的未来。
敬事而信:
对同业者的谏言
子曰: 敬事而信。广义的理解, 就是“兢兢业业的做事,并且恪守诚信”。赵慧为同行谏言说,要做到“自重”、“良知”、“专业”,与圣人所言,不谋而合。
作为保险行业的“新势力”,作为“后保险时代”的一名业务员,在新的游戏规则下,不论是对保险行业的理解,还是在展业中的作为,赵慧都算得上是“成功者”。
作为成功者,必有经验分享。因此,赵慧对同行的谏言是:自重、良知和专业。据说某国内一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为了尽快拿到保单,而代替客户签字。之后,这位客户遭遇不幸。由于代签字不符合这家公司的规定,最终80万元的保费无法得到赔偿。对于这个案例,赵慧更喜欢用“不自重”来解释。作为一名保险员,时时刻刻都要为客户负责,明知道代签字违反规定,就是对客户的严重不负责。
事实上, 赵慧本人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8月初,她陪一签完合约客户去银行缴保费,当走出银行的时候,突遇飞车抢劫,手里的包被抢走。除了自己的钱包、现金、银行卡和手机外,刚刚签完的合约也一起丢失。
她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坏了,不能按时把合约交给客户了。因为那位客户家里有事,希望保单尽快生效。旋即用公用电话向公司经理汇报,经理获悉情况后,立刻带着一份空白合约赶来。当天,赵慧赶到客户家中,说明情况,补签协议。客户感动地说,“你也真是,包被人抢了,还惦记着合约。晚几天就晚几天嘛,处理抢劫事件才重要啊。”
顾客的感激也许就是一种高度认可,说话间赵慧脸上洋溢着“因祸得福”的窃喜:“你看我名片上被修改过的手机号码,就是被抢走的手机的。”
在讲到另一个案例, 赵慧显得有些气愤。据说一位老太太带着积攒的1万元钱去银行买基金,恰遇某公司的一位保险员。这位保险员极力劝说老太太买他的“基金”,并承诺很高的收益。事后才知道,所谓的基金,竟然是一款投资连接保险,而老太太的预期收益,也荡然无存。
近年来,在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意外事件的几率在不断生生,这也恰好增加了人们购买保险产品的欲望和意识。随着我国人民群众保险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种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在我国保险公司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整个国内保险行业市场中的佼佼者,不论是所占的市场份额、获得的利润都一直居于首位。在保险业务不断增长的今天,我国保险公司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保险市场的未来趋势,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明确的奋斗目标面前彻底打破保险行业在国内外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促进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投资效益的提升、为促进保险公司的稳定发展和增长奠定基础。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潜藏于保险公司中的一些财务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在保险业务中经过长时间街垒出现的一些关于财务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严重影响了保险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是目前各保险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保险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筹资环节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在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中,筹资环节的重要性对于保险公司的发展不言而喻。在保险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如果在筹资环节出现问题,必将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而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一些因素引发的。例如:在保险公司内部存在筹资规模好投资规模不相吻合的状况。这将大大增加保险公司的运行风险。一般而言,公司的筹资规模主要是由公司的具体经营情况来确定的,但是有时候有的保险公司会出现投资规模与筹资规模比例不协调的状况,从而造成资金来源于运行效率之间的不协调。再如:没有合理的筹资结构安排。有的保险公司自财务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合理的分析过程导致公司的领导在不了解公司运营情况的前提下盲目进性增资、扩资,不仅大大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更为公司的经营带来了风险。
(二)投资环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保险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依赖于投保人的保费。保险公司将客户的保费收上来后会进行统一管理,当出现保险理赔事项后,保险公公司会适当地根据用户的需要,并按照保险公司相关条例的规定进行赔付。但是,目前有的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属于负债经营的模式,这就造成当保险公司的整体财务资金全部返还给投保人后,公司财务状况发生危机。因此,当保险公司在运用这些资金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资金的安全性、合理性,同时还必须保证公司自身的安全和收益情况。这就需要保险公司必须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投资过程的财务评估,从而使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更加合理,以此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在投资前一定要对投资方的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对投资方向进行准确把握、对投资的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三)理赔过程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保险业务也得到了不断扩大,很多保费的覆盖面变得更宽。例如:近年来比较风靡的车险、意外险、人身意外险、农业保险等。这些保险已经成为保险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而合理的资金来源是支撑保险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更是保证保险公司今后业务扩展的基本保障。但是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上述这些增加的保险赔案数量逐渐增加,并且保险客户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之这些保险项目的出现区域比较分散,这就导致在理赔过程中由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的原因产生客户大量流失的情况。例如:有的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对发生的风险缺乏专业性勘察,从而使得保险公司多支付保险金额问题的发生。
(四)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完善的、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保证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很多保险公司还缺乏完善性。如:近年来保险行业的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得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不完善逐渐显现出来;有的保险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地方存在着管理上的大漏洞,这也为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稳定性埋下了隐患。
二、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保险公司财务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保险公司筹资环节的管理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公司内部的一些筹资活动是首要环节。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对筹资过程加强管理,合理配置公司的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之间的比例。例如:随着保险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种误差,那么必然会使这种误差不断积累、逐渐变大,这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是致命的打击,严重的还会使保险公司资金链断裂。
(二)加强对投资环节的控制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投资环节的顺利进行,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合理把控投资的金额,以此来降低投资风险的发生。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必须根据自设的财务管理状况、公司的实际情况等确定整体的投资方向,特别是对于投资项目的数量、金额、投资方向等必须做到清晰、透明、合理、科学。保险公司还必须认真分析进行证券投资的风险、投资的收益率等内容,降低正确投资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对承保理赔过程环节的控制
保险公司应该根据目前的市场运作模式、彻底改变过去的财务管理模式。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内部的发展情况开拓一些具有盈利趋势的业务,并以此为契机来赢得更多的优质客户资源,从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不仅能实现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业务结构优化,还能为保险公司的盈利奠定基础。关于保险公司在理赔环节中的问题,保险公司应做到:提升理赔核心能力、确定理赔方向,不断完善理赔管理模式、加大对赔付成本的管控力度。
(四)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制度是执行的标准和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保险公司财务发展与建设的需要,应该不断完善公司整体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加强财务管理、加强对风险的管控。
综上所述,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升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化的过程。我国保险公司在经历了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后,已经逐渐适应了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因此,面对逐渐趋于成熟的保险市场,我国保险公司可以借鉴其他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取长补短,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奠定基础。
作者:曹健 单位: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沧州中心支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