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发展的历史

农业发展的历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3 11:03: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发展的历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发展的历史

篇1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22

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业生产处理过程中应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大改变了传统小农经济,高效的生产效率使其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中会越来越重要。根据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我国的农业机械将朝着一个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1 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

1.1 原始时期

原始社会的简易农具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的起源,在《齐民要术》、《耒耜经》等古籍中有所记载。耒耜――一种早期的耕地工具,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前3000)出现。发展到公元前13世纪,拥有了铜犁头为主的牛耕。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铁、木制农具已经在农业的耕种、收获、生产与加工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一些原始社会农具的基本原理至今仍在部分农业机械中应用。

1.2 建国至今

1.2.1 建国1949―1980年,初始发展进程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农业机械化的政策与方针引导下,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农业机械保障服务体系,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应用农用机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积极投身农业机械的初始建设当中,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有了基础性的进步。这其中包括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天津拖拉机制造厂、鞍山红旗拖拉机厂等一批早期的农业机械制造骨干企业。

1.2.2 1981―1995年,体制转变进程

土地经营权的主体随着的实施变成了农民本人。由于国家在农业机械上的扶持力度和优惠慢慢降低,农业机械的发展步入暂时的“窘境”。1983年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个体购买、使用农业机械来改变这种情况。此后,农业机械的发展又步入正轨。根据当时农民购买、操作农业机械的能力有限以及农业机械应用小型化的特点,农业机械的生产模式有所侧重,重点生产小型、应用广泛的农业机械,因此这一类农业机械在该进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2.3 1996―2003年,跟随市场进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出现“进城热”的现象,大量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季节性短缺。为改善此类情况,经过国家农业部等部委的决策,在1996年,开始对小麦进行规模化的跨区域机械收割。市场引导下,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道路形成了。

1.2.4 2004年以来,法治引导进程

这一进程从2004年颁布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这一里程碑式的进步,在促进和保障农业机械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一系列的法治保障,根本上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我国的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

我国迅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在过去的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的趋势的增强,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也会发生改变。结合市场需求,我国的农业机械向着高效智能、节约环保、舒适便捷和个性、专用性方向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2.1 向节能环保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采用的是一种高投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依赖传统的设计方法,以高能源、资源消耗来得到较低的生产效益,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未来的农业机械通过增加环保节能设计,向低能耗、环保型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实现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2 向智能高效发展

农用机械的发展技术将呈现以下特点:马力系统将向无级变速转变,实现更平稳的驾驶;GPS定位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将使农业实现导航作业、精准定位;“互联网+现代农机”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技术引导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和装备的创新。

2.3 向舒适便捷发展

在农用机械的操作中,劳动强度比较大,驾驶员相对比较累。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农民在注重其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逐渐增加了对其舒适度的关注。在这方面,我国已有初步探索。中国一拖的大轮拖在保证作业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先进的换挡系统和人性化设计,在2013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上带给参观者舒适的驾驶体验,曾获得“优秀新产品奖”。

2.4 向个性、专用性发展

当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产品,但大都结构相似,功能单一。现在农业机械的“多拉快跑”已不再是农民选择的唯一标准,农业机械的个性、专用性也同样重要。比如蔬菜、禽类等不同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山地、高原等不同地理区域的农业作业,所需要的农业机械也不同。未来的农业机械必须综合用户的使用范围、使用习惯及地域等方面进行设计研发。

篇2

[中图分类号]F331.3;F32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20

现代化既是人类社会经历的一次巨大社会变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次重要转换,它不仅体现在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也体现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过程[1]。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政策选择,不仅需要明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清楚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应该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普适的范例,不同的历史环境、发展条件、制度背景,甚至不同的社会文化基础,都使得农业现代化过程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如土地制度变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劳动力转移、城乡结构的演变、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及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等进行分析、比较,对后发国家来说有借鉴意义。

日本的国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25;人口 1.27亿,相当于我国人口的 1/11。日本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山地较多、人多地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等。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化。因此,相对于美国、法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日本农业发展过程的许多成功经验对中国更有借鉴价值。

本文拟在梳理日本现代农业主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找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一、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历程

严格来讲,日本农业现代化始于二战后,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战后恢复期,从二战结束到1950年代中期,大致经过10年的经济调整,农业水平有较大提高;(2)经济快速增长期,从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通过大致10年的时间,日本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日本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良种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非常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完善健全,农户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别。

日本农业现代化开始时存在着“三利三不足”。“三利”是指战前农业基础较好(通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广泛使用化肥(农民科技意识较高)、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除本州西北部和北海道,其余地方四季温暖湿润);“三不足”是指二战后果沉重(青壮年劳力大量损失、经济损失巨大、生产瘫痪),耕地面积少,小块土地多、生产规模小。战后初期日本的农地改革彻底完成了地主制度的解体和自耕农的创设[2],日本农村成了小生产的“大海”。日本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日本农业现代化不可能走欧美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是要选择先改良土地和农作物品种、再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路径,即以“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为路径的“一改三化”。

1.土地改良

土地改良重在改变土地属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日本的土地改良包括农户个体和国家两个层面,除了农户个体的自发行为,如对土地进行修整、改造外,日本政府还通过立法、政策和资金支持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对农田进行了规划、开垦、土壤改良、农业生产灾害预防、水利工程建造、农田道路建设等。日本土地改良的目的在于提高地力和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耕种面积。这是日本特有的农业现代化开端。

日本的土地改良大体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以1949年出台的《土地改良法》为标志的对水田的改良;二是始于1960年代初的对旱田的改良,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居民膳食结构中对蔬菜、水果、畜产品的需求;三是1960年代中期开始的对草地的改良,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对畜产品、奶制品的需求和发展畜牧业。

2.化学化

所谓“化学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地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类物质,这既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日本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度的化学化曾经造成过巨大的危害和污染,包括滥用化肥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使地力下降、农作物生命力减弱,从而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增加。这样,化肥、农药轮番增施造成的恶性循环,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食品污染、饲料污染进而导致畜产品污染。

3.良种化

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把农作物品种改良尤其是水稻改良(日本水稻品种改良在世界上堪称一流:根据气温有特寒区、寒冷区、温暖区、暖区等水稻品种;根据灾害有抗风性、抗湿性、抗旱性、抗灾性、耐肥性、抗病性等水稻品种;根据季节有早熟、中熟、晚熟等水稻品种)放在重要地位。在旱田作物方面,1960年代以后日本蔬菜种植主要采取设施型生产方式,并在水果质量和品种多样化方面进行研究,使日本水果业的发展同样位于世界前列。

4.机械化

机械化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始于1950年代,全面实现于1970年代。1960年代是日本农业机械化全面普及和改良时期,也是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日本的农业机械化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适用性强。日本水田多、山地多、土地分散,对此,日本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例如,根据水田多的特点要求农业机械能够基本适用于从育苗、耕地、整地、灌溉、插秧、除草、病虫害防治、收割、脱粒等水稻生产的整个过程;根据山地多和土地分散的特点,要求优先发展小型农机。日本农业机械在向适用化、小型化、轻型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方面卓有成效。二是种类齐全[3]。农业机械有适用水田生产、旱田生产、果树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的系列机械,甚至还有病虫害防治机、供料机、自动真空青贮室、自动挤奶机等。总之,到1970年代日本已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牛马等农用畜力结束了其在日本的历史使命。

正是由于机械化和化学化的实现,日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从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日本农业现代化所选择的路径符合当时日本的国情、国际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二、日本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在世界范围内,各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广人稀的国家所采用的先机械化、后生物技术化的道路,二是法国、德国、英国等工业发达但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所采用的机械化与生物技术并进之路,三是日本、韩国等人多地少、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所选择的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先推广生物技术再机械化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之路。作为后起的农业现代化国家,日本基于自己的国情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这种理性的路径选择有利于此后各项农业发展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说,日本农业现代化开辟了农业现代化的“东方道路”[4],对东方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不具备农业现代化之欧美模式所要求的人少地多的条件,因此,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先例对中国有更大的借鉴意义。

1.依法治农,加快农业发展

日本于1961年颁布实施的《农业基本法》作为农业“母法”确立了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并对生产、价格、流通、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行政机关与团体等作出了规定,加之配套的200多部农业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日本的农业立法具有严密性、权威性、稳定性的特点。日本不仅通过严密的立法程序进行农业立法,而且立法内容严密,不仅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原则问题,也包括具体的措施、办法、程序等操作性问题,此外还明确规定了违法后应承担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依法治农保障了农业各项改革的执行力度。日本关于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科技三大要素几乎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受政策更迭和人事层领导变动的影响。1999年日本颁布的《食物、农业和农村基本法》作了较大的修改,确定了未来日本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一是稳定食物供给;二是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三是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5]。日本政府还依法建立了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对土地流转实行严格限制,坚决排除非耕用地、利用农地获利,从而保护了有限的农地资源。这对于我们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有启发意义。

2.完善农业支持政策,重视对农业的投入

日本政府先后完善了相关农业支持政策,如财政信贷支持政策、价格补贴政策等。价格补贴主要通过三种具体制度来操作:稳定的价格制度、最低价格保证制度、差价补贴制度。补贴政策尽管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故此,日本政府从价格支持转向生产能力支持,从而在不放弃政府职能的前提下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空间,这种调整保护方式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3.建立网络庞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日本为了克服小农经济本身对农业现代化的阻碍,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几乎所有的日本农民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合作组织。日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农业协同组织(又称“农民协会”或“农协”)。这是日本网络最庞大、功能最齐全的合作组织。在日本,99%以上的农户都属于农协会员。从中央到都道府、市、町、村,都建立了经营上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民间农协组织。农协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共同销售、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信贷,保险业务。日本农协的合作保险事业在农民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在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日本农协是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是帮助小农参与现代化进程的典型组织形式。农协设有营农指导员,在生产、经营方面给农民以指导,使农民可以集中精力去搞好农业生产。农协组织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日本农业走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主要是由两个以上农户组成的、共同利用大型设备的合作组织。这类组织的主要形式有集体栽培组织、共同利用组织、畜牧生产组织等。

三是地区农业集团。以村为基础,把区域内所有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进行统一的调整、指导和管理。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农协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政府的支持和农协对内的公益性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日本把农协制度作为发展农业的组织措施,通过1947年的《农业协同组合法》以法条的形式为其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并予以规范,同时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协在财政拨款与税收方面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农协对外追求利润,对内体现公益,成为日本国内最能维护农民利益的实体组织。同时,各地农协和各种研修中心非常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与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如何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并使他们具有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素质,是我国农业合作组织面临的课题,而日本农协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4.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

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十分重视农业教育、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科技推广制度,民营的农业推广体系也是推动日本农业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7]。

遍布日本各地的国家级或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各县的农业综合中心下设农业实验场、农业大学、农业技术普及改良所和综合调整部。农业实验场负责新技术、新品种开发,属于研究部门;农业大学负责人才培养,属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普及改良所负责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属于推广部门;综合调整部统一协调上述三个部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同时,随着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日本的农业科研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建立了严格且完备的有机农产品认证制度。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具有主体多元化特征,包括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院校、企业或民间的培训服务机构、各级农协、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改良普及系统等。这种多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农业人才和经营人才,提升了日本农业发展的科技实力。我们在发展有机农业、培养农业人才等方面可学习借鉴日本的做法。

5.重视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

日本农业不仅重视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十分重视生态效益,把农村的农作物与自然环境组成一个个休闲场所。观光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旅游业与服务业的发展。1955年日本农林大臣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经过前后三轮的新农村建设,日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其中“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日本各地以村庄为单位,以特色资源条件为基础,开发特色产品,使每个村庄都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既发展了地方经济,促进了农村繁荣,又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主体,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与现念相结合,形成当前日本农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现代气息与传统特色共存的特征。这对于我们构建特色农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借鉴价值。

6.多种途径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理性推进城镇化发展

各国农业现代化均不同程度地面临过 “钱从哪来”和“人向哪去”两大问题。日本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做法是钱靠工业反哺、人靠城市吸纳,不仅为工业增长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劳动力,也实现了就业结构的现代化。日本一方面发展农村合作事业,就地转移劳动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人才,在农村推行职业训练制度,为农村谋职者提供学习机会,提升其劳动技能。这为我们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解决农村劳动力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

三、结语

二战后,由于日本制订了适宜的农业政策,选择了适合该国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小农经济基础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完全自给并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成为高度发达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其主要标志有: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乡村城市化、农业高效益化和产业化,农户家庭收入不低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水平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化,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科技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网络化。

日本在二战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特点主要有:非农化和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业内部结构中,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对于当今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中国农业所面临的时代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发展基础等,都不能与世界范围内早期农业现代化时同日而语[3]。就农业层次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基本呈三种态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基础较好的处于经典农业现代化起步期的中部地区、尚未起步的西部地区;就化肥污染来看,我国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且土地退化加重,自然灾害频繁,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或模式的选择,在借鉴日本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因地制宜并有所创新。如要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依法治农,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视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等。

[参 考 文 献]

[1]

蔡世忠.河南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探究[J].河北社会科学,2008(6):120.

[2] [日]晖峻众三.日本农业150年[M].胡浩,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85.

[3] 杨绍先.日本农业现代化之路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0.

[4] 史美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2-124.

篇3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我国耕地资源少,水资源相对紧缺。在农业资源的利用中,暴露出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对短缺资源缺乏科学而有效的利用。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笔者立足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以实现我国农业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进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1 新时期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农业资源的利用方面,出现诸多的利用问题。尤其是资源利用率低,并伴随有大量的资源污染,已构成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瓶颈。

1.1 水资源污染严重,存在较大的浪费

我国地域辽阔,但水资源十分不足,农业水资源暴露出的污染问题,已造成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一大难题。我国雨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出南北降雨量不均衡的情形。其中,在55%的重要农业区,可利用的水资源不到总量的14.4%,也就是说,农业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存在水资源短缺的利用问题。同时,在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农业水资源污染严重,尤其是大面积江河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不仅影响农业水资源的利用,而且造成水资源进一步出现短缺及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

1.2 耕地较少,土壤出现日益严重的污染

我国人口基数大,但人均耕地少,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8%。耕地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不断增加,造成人与耕地的紧张关系。同时,耕地在利用的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的污染问题,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都对土壤造成了持久性污染,特别是土壤肥力下降及酸化的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过程中,科学保护好土壤资源,是利用好农业资源的基础。

1.3 农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整体素质较低

我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之多,但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存在较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耕地日益减少,人力资源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问题。由于农业人口素质偏低,造成农业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并且人力资源的相对过剩,也致使农业人力资源发生流失,大量务农人员选择外出务工,耕地出现荒废等问题,进而造成耕地利用率进一步降低。

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资源实施可持续利用战略,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需求。在农业资源的利用方面,应该确保土地资源、水资源及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实现农业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2.1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大量乱砍乱伐的行为造成森林面积锐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系统平衡,出现虫鼠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所以,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要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杜绝出现乱砍乱伐的问题。同时,要强化耕地的维护,这样才能确保耕地的肥力,较好的发展农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农业的发展应该立足长远,加大科技及资金的投放,改善土壤耕种环境,并对荒山、荒地进行有效地管理,严格禁止出现抢夺开垦的问题。

2.2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农业水资源相对比较短缺,同时在利用中伴随有严重的污染问题。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在于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尤其是提高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切实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对污染水资源的恶劣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处理,营造出和谐的水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放,强化相关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建立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综合利用工程。以上举措得当可以有力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3 发展农村人力资源

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是发展的主要承担者。所以,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下,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减少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增加农村人口就近就业的机会;强化农村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要从思想教育、农业技术教育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务农人员的农业效率;政府出台相关的保农政策,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广泛推广农业新技术。

3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实现农业资源的科学利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需求。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暴露出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所以,立足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解决了当前出现的资源利用问题,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英鹏.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

篇4

关键词:澳大利亚;农业生态旅游;葡萄酒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6.007

农业旅游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欧洲,是现代农业与现代旅游产业相融合的新业态旅游形式,其发展动力源于农村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农业旅游已具相当规模[1]。农业旅游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农业景观、休闲娱乐、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农业产品以及购买农业产品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产物,也称观光农业、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2]。

1 澳大利亚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国土面积769万 km2,人口稀少,除沿海一些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外,广袤的内地基本都是小城镇和乡村。农业人口约90万,占总人口的4.5%,农牧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新南威尔土、维多利亚、南澳、昆士兰及西澳。全国牧地面积为43 860万hm2,林地约10 600万hm2,可耕地4 800万hm2,灌溉地162万hm2。

1.1 独特的动植物旅游资源

澳大利亚拥有超过378 种哺乳类动物、828种鸟类、4 000 种鱼类、300种蜥蜴、140种蛇类、2种鳄鱼以及约50种海洋哺乳动物。其中超过80%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蛙类为澳大利亚所独有,尤其是袋类异兽类,如袋熊,袋鼠等为世界独一无二,只吃桉树树叶的树袋熊,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酷似鸵鸟的食火鸡,此外,黑天鹅、塘鹅、鹦鹉、鹦哥等鸟类种类繁多。同时,澳大利亚还是植物的王国,植物有12 000种以上。丰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发达的畜牧业旅游资源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畜牧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全球为数不多的优质牧场,羊毛出口占世界贸易量的63.6%。以畜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3%,是一个典型的“草地畜牧业王国”。该国的版图很像一只大绵羊,故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为减少人为因素对于环境的扰动,牧场管理和生产完全实现机械化,例如在悉尼大学附属农场,只需2名工作人员利用现代设备可以为300头奶牛挤奶。所以,高度发达的畜牧业加上天然的田园风光使农业生态旅游得天独厚。澳大利亚著名天堂农庄便是典型代表。据澳大利亚旅游局统计,牧场旅游在所有的旅游收入中大约占35%。

1.3 较高知名度的葡萄酒旅游资源

1788年,澳大利亚开始种植葡萄,到1810年开始进行萄酒酿造和销售。2008年,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第六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国,葡萄酒产量达125 714百万L,出口量为71 417百万L[3]。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产区巴罗莎谷位于南澳大利亚,共有40个葡萄种植园,欧洲移民于1842年开始在此定居,所以充满魅力的旧世界风情在这里依然保留着;巴罗莎谷拥有150处葡萄园和超过70个酒窖;亚拉河谷有40家葡萄酒庄;猎人谷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葡萄酒酿制区,以出产赛来雄和设拉子而享誉天下;天鹅谷位于宁静的天鹅河畔,柏斯的北面,是西澳州最古老的葡萄酒产区。2009年,有66万国际游客到澳大利亚参加葡萄酒旅游,有410万国内萄酒旅游游客,创汇达48.9亿澳元。

2 澳大利亚主要农业生态旅游产品

2.1 葡萄酒旅游

澳大利亚大部分葡萄酒庄园将葡萄资源优势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对葡萄酒厂及葡萄酒产地的游览、参观以及访问,以体验其独特的葡萄酒相关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景观及文化活动[4]。2004年澳大利亚共有1 798 家酿酒厂,其中78%涉及旅游业务,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到澳大利亚远离城市的偏远酒庄,欣赏美丽幽静田园风光;参观各种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参与各种葡萄酒活动,例如自己采摘葡萄,并在葡萄酒专家的指导下亲自酿造葡萄酒;学习葡萄酒及品酒知识等各种富有体验、休闲、科技、文化内涵的葡萄酒旅游。

2.2 农场、庄园休闲旅游

澳大利亚有风格不同、大小不等,既具有欧洲大陆的古老传统,又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场。在农场内有羊和牛、马、鸸鹋和花卉、苗圃等各种动植物资源。游客在农场里进行各种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蔬菜、喂养动物、剪羊毛,学着挤牛奶、制作果酱、甩羊鞭,用农场的牛肉吃烧烤等。通过一系列参与性强的活动,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澳洲农庄的独特之处。游客还可以在大的农场里乘坐经改装过的拖拉机或干草车去牧场的田野中旅行,欣赏绿色的草原、湖面、辽阔的田野,呼吸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2.3 特色主题旅游:“内陆赶牛大行动”

游客戴上牛仔帽,穿好靴子,可以一连5 d像真正的牛仔那样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内陆地区。沿着200多年前拓荒者前行的沙漠古道,从南澳州的乌德纳达塔到马里400 km的路途,将经过布满碎石的平原、隆起的沙丘、古老的丘陵、冒泡的泉水、神秘的咸水湖、干枯的河床和历史遗迹,帮助驱赶几百头牲畜,夜宿帐篷,体验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情怀和剽悍粗犷的生活方式。澳大利亚人崇尚自然,他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离不开自然,应该和自然和谐共处。澳大利亚人非常重视对子女在这方面的教育。人们参加“赶牛大行动”这样的农业旅游,也是试图做到“不忘本”。

2.4 专项的旅游活动

澳大利亚皇家农展会是澳大利亚的一项独特且传统的大型国家级农业展览会,将特产、游乐、特技、娱乐、传统结合在一起。时间为每年四月上旬开始,为期2周。目前,澳大利亚农展会每年都在奥林匹克公园内进行,整个展会包括传统娱乐项目、购物项目以及现代娱乐表演等。传统娱乐项目主要结合澳大利亚的农牧技术进行表演,比较有特色的有剪羊毛竞赛、挤牛奶、各种动物比赛等;传统展览销售主要以澳大利亚特色农作物为主,既有土特产还有土著艺术展;除传统的一些项目外,现在展览还有各种大型的游乐设备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让活动更加富有内涵。

3 澳大利亚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经验及启示

3.1 充分发挥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效应

农业旅游发展不是简单的农业开发加旅游开发,农业旅游的很多项目都涉及创意农业的范畴,其在普通的农业生产之中体现了旅游的特性,其在传统的农业开发和旅游开发之上又加入了其独特的创新性,澳大利亚的葡萄旅游就是加入了葡萄农业的创意[5]。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必须以产业融合理论为指导,注重农业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效应,从而提升我国农业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农业、旅游的双重效益。

3.2 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整体开发

澳大利亚各级政府都非常注重对农业旅游的投入发展,重视葡萄酒旅游科学规划、进行整体开发。早在1997年,联邦政府国家旅游办公室就对澳大利亚葡萄酒酿造商联合会(WFA)提供了7万澳元的专项资助,制定并实施“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战略(NWTS)”[6]。我国政府要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科学规划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明确开发重点以及空间布局,建立相关法律,出台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完善交通、现代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功能体系的优化,提升产业整体价值水平[7]。

3.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综合作用

在澳大利亚,各种农业协会十分普及,既有按行业组建的,也有按地域组建的,并且农业协会与其他行业协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最终形成了多行业纵横交错的网络式的协会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只是依靠农民自身单打独斗,在市场经济中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我国必须要组建相应的农业旅游行业协会,为农业生态旅游组织提供相关技术推广、共享信息、教育培训等服务支撑,并且加强了农业旅游主管部门与经营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3.4 加大对农业科研投入与经营者的培训

澳大利亚农牧业之所以发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非常重视农业的科研投入以及科技推广。每个州和大学都建设有关农业方面的科研机构以及推广示范中心,其中50%的经费主要由州政府承担,26%的经费来自联邦政府,高等院校自身投入14%经费,还有部分来自商业企业投入;澳大利亚的农业教育十分普及,针对不同的对象分为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以及农业职业培训三大类,除此之外,政府还通过市场机制,根据农业发展的特定需要,对农民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专题培训。

3.5 注重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十分迅速,但是对农业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却丝毫没有懈怠,在各方面都没有因为要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就肆意地破坏农业环境和旅游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破坏文化遗产为条件,必须注重以生态多样性保护为目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对于旅游资源要进行科学的开发,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独特属性,用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另一方面,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对农业资源要进行良好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要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农业旅游的时候对自然环境一定要有特殊的保护,将农业旅游对当地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得生态环境与旅游环境达到一定的协调[8]。其次,要注重生态旅游的文化和教育的研究和传播[9],同时加强村风民风改造,引导和教育村民发扬热情、淳朴、好客的传统美德[10]。休闲农业要可持续发展,除了坚持走生态路线外,还要多从他人经验中汲取精华,多创造条件,学习先进经验和理念,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11]。

参考文献:

[1] 林源源.国外农业旅游的运行经验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12):101-103.

[2] 瞿兆赛,曹林奎.世界旅游农业发展概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 (5):468-472.

[3] 李甲贵,贾金荣.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发展政策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 2010(6): 106-109.

[4] Winemakers' Federation of Australia.Australian wine industry fact sheet: Wine industry at a glace―1998[M].Adelaide: Winemaker' Federation of Australia, 1998.

[5] 车晓军,张胜男,张迈.葡萄酒创意体验研究[J].旅游论坛,2013(1):81-86.

[6] 翟雨芹.国外工业旅游规划研究――以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8):66-67.

[7] 单福彬.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模式[J].天津农业科学, 2012,18(4):62-64.

[8] 王洁佳,陈巍.国外农业旅游及发展实例分析[J].世界农业,2001(5):99-101.

篇5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绿色消费对食品原料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有机食品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和消费者的青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也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偏远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有机农业的自然地理优势.本文通过SWOT分析丽水市有机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丽水市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丽水市;高山农业;有机农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01-03

1 引言

有机农业发展是农业深度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早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对有机农业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有机农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当前,国际农场品市场上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和消费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际有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每年都在增加.相比国外,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步较晚,直到20世界90年代,国家开始根据IFOAM相关标准制定我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有机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根据国家贸易中心统计,世界有机农业市场销售额在2006年已经达到500亿美元,其中美国和欧洲两大市场占市场份额90%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有机农业将保持10%以上的高速发展.丽水市地处浙江西南部,自然环境优美,发展有机农业将迎合市场需求,不仅促进地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而且将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2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有机农业的发展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短期内我国有机农业无法迅速形成成熟市场模式,但是各地区的特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将不断填充有机农场品市场占有率.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市场区位优势,通过对丽水市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剖析,全方位了解地域发展有机农业条件,为推动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2.1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优势

2.1.1 原生态环境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优质条件

丽水地区森林覆盖率达79.1%,国家环保部《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丽水空气质量在全国大中小74个城市中排名第九,丽水市是天然的氧吧.区域内河流众多,其中瓯江最为有名,瓯江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处,全长达388公里,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域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河道总落差达1080多米,流经多出水电站,较大的有紧水滩水电站,玉溪水电站和青田滩坑水电站,这些电站不仅仅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水库的蓄水,解决了广大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丽水市山清水秀,受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少,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优质农耕条件.

2.1.2 临近长三角,市场广阔

从整个长三角区域来看,丽水在农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具备很好的市场区位优势的.第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的相对生活水平较高,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达到68593元,仅次于天津、北京、上海和江苏,排名第五.由于有限的土地资源都被商业开发,使得第一产业只能是外扩和外包,巨大的市场需求,推进了浙江丽水地区作为上海大城市的后花园和菜篮子培养.第二,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连续曝光,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不断重视,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原料的质量要求提高,相比前几年,消费者更倾向于素食类食品,宁愿花更多的钱买生态有机的绿色食品.第三,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消费群体到农村体验式生活.这种农家田园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大城市,特别是有孩子的白领家庭的口口相传,以一种实体的广告传播传达推动了生态消费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2.1.3 长期发展所树立的一定知名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有的一些农产品发展底蕴,为丽水新一轮的有机生态发展提供了优秀品牌形象和良好的知名度.例如松阳县的银猴茶叶,拥有自己的市场——浙南茶叶市场.松阳有着中国生态茶叶第一县美誉,浙南茶叶市场拥有自己物流配送中心是浙西南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庆元香菇有八百多年生产历史,自古就为宫廷贡品,2011年“庆元香菇”品牌价值已达44.01亿元,是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之一.企业发展应该注重品牌打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提供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才能在市场中长远发展.

2.2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劣势

2.2.1 山区交通不便,影响产品物流

丽水地区主要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由于河道落差较大和高昂的水运成本基本没有发展航运.丽水2007年底才开通了丽龙高速,这条高速路线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横穿莲都、云和、龙泉和庆元,联通了浙江西南和福建北部地区,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山区经济发展.当前,丽水地区沟通联系长三角的火车班次少,时点差.丽水市还没有运行的动车和飞机场,这些也是导致丽水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也是丽水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表现.

2.2.2 多山地,不利于大规模机械管理.

丽水市土地面积17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庄等占6.06%,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虽然总面积宽广,但耕地面积的严重受限,仅有的几个较大小平原地带也多是被居住或是商业开发,山地严重的阻碍了丽水发展大规模连片生产种植.分散的山地同时也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管理,修建基础水利灌溉设施成本提高,机械翻土和收割也不利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规模.

2.3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机会

2.3.1 浙江省“菜篮子工程”政策扶持

1988年由农业部提出部署的“菜篮子工程”的市长负责制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总体充裕,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菜篮子工程”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将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保障“菜篮子”供应也将成为浙江省今后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丽水市为浙江省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将给与更多的政策扶持和经济帮助.

2.3.2 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连年递增

近年来,国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高级酒店、政府部门采购和各大型超市的需求量巨大.根据《2008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年度分析报告》预测在未来的十年,我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将以年均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报告中还详细说明了国外有机农业市场发展,国内大城市有机农业消费情况,有机农业品种、产量和重点有机农业企业.正是因为有些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生态有机的农产品供不应求.

2.3.3 土地转让机制逐渐成熟,民营资本投资活跃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鼓励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现在许多传统实业起家的企业家拥有大量资本,正瞄准和评估国家政策发展,准备投身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希望利用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在农业经济链中分一杯羹.

2.4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威胁

2.4.1 地域优势不明显

丽水地域发展的特色优势不明显,不像海南,有着独天得厚的热带气候,可以种植热带水果.不像东北,有着天然广阔的黑土地,可以大面积的规模化生产作业.丽水的区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江西也可以种植有机茶叶,贵州也可以开发竹炭产品,福建也可以培育食用菌.丽水地域的有机农业发展是受到本省乃至省外的竞争.

2.4.2 近年来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

台风在炎热的夏季带来降雨和降温,但是过猛的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和大风是对农业生产的严重打击.例如,2004年第14号强台风“云娜”,2012年第9号强热带风暴“苏拉”,2013年第7号强台风“苏力”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上千万的损失.素有“江南小火炉”之称的丽水地区也是连创夏季高温纪录,严重的干旱天气也给部分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2.4.3 市场服务平台落后,信息交流不够

相对于大城市的信息系统管理而言,丽水地区的网络交易就比较混乱,没有及时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市场的供求信息交流不够,没有形成有效地平台去更新和处理供应和需求信息,导致了大山里的好产品为人问津,卖不出去,而大城市的客户却找不到所需原料的尴尬局面.

3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发展有机农业的宣传,调动积极性,增强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意识

浙江省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其民营经济在全区首屈一指.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普及绿色有机农业知识,提高全社会对绿色有机农业的认知水平,畅通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渠道[1].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合理地加强土地流转,扩大农业土地可生产的规模,与此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科学合理地指导有机农业发展.

3.2 政府加强相关惠农政策的引导,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每年都会有相关的惠农的政策出台,但是很少得到用心地引导,缺少资金地扶持.在日本,对审查合格的环保型农户,银行可以提供额度不等的无息贷款,贷款时间最长可达12年,在设施农业建设上,政府或协会提供50%的资金扶持,在税收上第一年可减免70%~30%,往后2~3年内还可酌情减免税收[2].政府应当放宽对有机农业的农业贷款限度,增加贷款额度,降低利息.对于业绩较好的有机农业发展户主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和补贴,同时加强有机农业的保险,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给农户造成的损失.

3.3 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合作,走多样化特色发展道路

大力引进农业发展的先关人才,加强企业加工和大学农业调研,形成产学合力.结合山区自然资源和条件自行研发、引进吸收、创新开展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建设以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主导产业为重点的种子种苗工程,加快引进优质绿色生态高效的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3].发展合作社的形式,有序地组织农民种植和销售,利用合作社集体的资源联系大客户统一管理.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地方拳头产品的投入,形成“一乡一品”的特色格局,走多样化农产品道路.

3.4 依托科学技术,健全安全检测体制,加强质量管理

传统农业是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的,要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优质化、标准化、无公害化和市场化改造[4].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理念,相关食品质量安全部门定期地进行有机农业的质量检验,确保品牌的标准化和安全性.加强有机农产品的商标认证管理,将农户农产品质量保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管理.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出台农产品安全检测相关政策,并且加大宣传和教育,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责制,将绿色农业产值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问责制,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质量和廉政作风.

3.5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推进市场营销,保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除了与其他食品共有的特点外,更有贮藏期短、对产品新鲜度要求高等特点,很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营销网络[5].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催促政府和有机农业发展企业建立专门的有机农业产品门户网站,大大加强了市场农业交流信息的交流.网络营销作为新世纪的潮流将大大提高效率,从而降低风险也减少了成本.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手机软件进行最新的市场农产品需求收集,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建立网络客户群,实现订单式有机农产品生产销售.通过信息品台的互动,及时了解先关市场动态,拓宽农业知识面,学习各地先进的生产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的模仿式发展.

4 结论

通过对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丽水发展有机农业是可行的,也是非常迫切的.有机农业的发展必须唤醒农民对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的意识,立足自身资源和特色,加强政府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制度.与此同时,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先进加工技术,拉长原料生加工产业链,完善有机农业产业化体系,开辟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特色品牌发展道路,科技兴农,实现山区传统农业生产向科学种植的现代农业转型.

参考文献:

〔1〕崔耘.蓬莱市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6).

〔2〕姜达炳.日本生态农业考察的启示[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4).

篇6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1-0031-03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银行内部控制理论形成与发展历程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

内部控制理论真正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科学,是在20世纪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按照理论界的归纳,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1912年,蒙哥马利在其《审计一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一位职员的业务与另一位职员的业务必须是相互弥补、相互牵制的关系,即必须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和业务的交叉检查和交叉控制,以便相互牵制,防止发生错误或舞弊。内部牵制理论的着眼点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195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并于1972年对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给予了更为全面的定义: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以及与管理当局进行经济业务授权的决策过程中有关的程序和记录;会计控制包括组织规划以及保护财产安全和财务报表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制度理论拓宽了内部控制的外延,丰富了内部控制的内涵,被普遍认为是内部控制概念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内部控制结构替代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理论认为内部控制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内部控制结构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同时鉴于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不可分割性而不再加以区分。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2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总署等共同赞助成立的COSO委员会公布了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于1994年进行了增补。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提出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COSO报告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代表了国际上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最高成就。

(二)现代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业由于内部控制失效导致巨额亏损、清算倒闭甚至引发金融危机的严重事件时有发生,并有扩大蔓延之势,加强内部控制成为全球银行业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的主要方向。例如,香港银行监理署于1992年制定《内部控制系统法定指引》,德国银行管理局于1995年颁布《信用机构金融交易业务管理的基本要求》,英格兰银行于1997-年《银行内部控制与39部分过程》等等。在这些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的探索性研究中,最重要的进展是巴塞尔委员会的研究成果。1998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在充分吸收内部控制理论的权威文献-COSO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简称《框架》)。《框架》是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历史性突破,一经发表便为各国银行监管当局承认和接受,目前已经成为建立与评价银行内部控制的权威依据。

(三)现代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

2002年9月,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中国人民银行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简称《指引》)。《指引》在内部控制定义、内控目标、构成要素等方面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内部控制理论最新研究成果(COSO报告和巴塞尔委员会《框架》),并进一步发展了银行内部控制理论。例如,《指引》将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单独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目标,突破了《框架》和COSO报告三大控制目标的定式,更加突出了银行业的高风险性和防范银行风险的重要性。

二、现代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系列银行破产危机的爆发促使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和国际性监管组织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权威的国际性银行监管机构,巴塞尔委员会自1975年成立以来,始终把银行风险监管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以此为中心了大量文献,形成了“巴塞尔理论体系”,在该理论体系中始终包含着内部控制的思想。例如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将内部控制思想具体化到资本充足率问题上,1997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的原则14、原则15等,但真正集“巴塞尔理论体系”银行内部控制思想之大成的是1998年推出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框架》将以往零碎的银行内部控制思想发展成为一个涵盖银行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完整体系,开创了银行内控体制系统化的新时期。其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管理层监督与控制文化、风险认定与评估、控制行为与职责分离、信息与交流、监督活动与修正缺陷。

(一)管理层监督与控制文化

《框架》强调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保持内控体制有效性所承担的责任。董事会对于确保建立和维持充分有效的内控体制承担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监测内控体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且通过授权控制形成明确界定和说明责任的组织结构;调查各部门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警示信号,采取措施以减少最终可能导致的损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在组织内部建立良好的“内控文化”,通过他们的言行来强调内控的重要性,从而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个人都了解自己在内控中的地位和职责,并充分参与这一过程。

(二)风险认定与评估

《框架》认为,银行应当注重建立自身风险防范的约束机制,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作为内控体制的一部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程序必须涵盖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和银行内部各层次的运作。为了便于适当处理任何新的或以前未予有效控制的风险,它需要适时地予以修改和完善。风险评估应确定哪些风险银行可以控制,哪些不能控制,以便银行采取相应对策。

(三)控制行为与职责分离

《框架》认为,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结果,银行应当采取相应的内控措施,措施应涉及银行的各个层级。

1.高层检查。主要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审核,经常性地

要求各级组织、机构和人员提供定期或不定期业绩报告或述职报告,在审核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要求下级部门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防范措施。2.行为控制。主要指银行各级部门和分支机构在每天、每周和每月的日常业务工作中所采取的内控措施。3.实物控制,主要是对一些现金和证券资产要加强保管,限制接触这些资产的人员,设置双人保管,定期检查等制度。4.遵循风险暴露的限制。在风险管理中,对银行在经营业务中所暴露的风险,规定一个谨慎的限度。5.审批和授权制度:对于业务的范围应该有明确的授权和审批制度。6.验证与核实制度。对交易和业务详细情况和风险管理的结果进行审核,定期检查现金流量,及时发现问题。

(四)信息与交流

《框架》提出,为确保内控体制的信息目标的实现,应将适当的信息控制纳入内控体制,并对信息和信息交流渠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信息必须是相关的、可靠的、及时的、有用的和持续提供的;2.信息交流渠道应该是有助于信息的全面流动,形成立体多维的交流网络;3.信息管理系统应覆盖银行业务活动的所有领域,尤其要注重对电子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风险控制。

(五)监督活动与修正缺陷

《框架》提出,高级管理层有义务建立一套机制来及时接受报告和纠正所发现的内控制度中的缺陷,对内控制度本身是否有效进行持续的监测,监测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监测融于日常的业务之中;另一种则是对内控制度进行单独监测和评价。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人员应分别对自己领域的内控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定期向有关的管理部门汇报。其中,内部稽核部门在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运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部稽核部门应该保持独立,直接向董事会或其稽核委员会,或向高级管理层及时报告。

《框架》提出的银行内部控制五项基本要素,共同构成银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如图所示。

在上图中,管理层监督与控制文化处于最底层,是银行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风险认定和评估发现和计量银行实现其目标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为控制活动指明方向;控制行为与职责分离是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具体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信息与交流是载体,沟通各个要素,引导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监督活动与修正缺陷处于最顶层,评价监督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并及时纠正存在的偏差。

三、现代银行内部控制理论对农业发展银行的启示

农业发展银行组建以来,初步构建了以“三道防线”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全面履行国务院赋予的各项职责,实现各项任务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在新形势下继续完成好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现代银行内部控制理论带来如下几点启示:

(一)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农业发展银行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它决定了农业发展银行的管理基调,影响着员工的控制意识。要按照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协调、权力制衡的组织机构,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作。在横向上做到权力制衡,各部门之间在合理分工、职责明确的基础上做到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在纵向上做到在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的同时加强对下级机构的控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支持层和监督层,建立起符合现代银行要求的组织结构体系。

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有助于使人的自觉行为与制度对人的行为约束有机结合,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要在全体员工中定期进行广泛、持久的内部控制普及教育和培训,使每位员工都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树立“风险首位、内控优先”的内控意识。通过培育农业发展银行内控文化,营造辖内良好的内控氛围,使每一位员工都恪守内控制度,积极地参与内部控制过程。

(二)建立和完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

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实质是充分考虑对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目标、信息目标和合规性目标的实现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内部因素,分析这些变化对农业发展银行实现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要根据农业发展银行自身的业务规模、性质和风险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持续监控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并根据业务发展状况和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在开展业务前,要对可能影响农业发展银行达到经营目标、信息目标和合规目标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对业务发生后的风险状况要进行连续性评估和跟踪监测,随时掌握农业发展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对可控制的风险,采取控制程序来减少风险;对不可控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取消相关业务活动或降低经营活动规模。

(三)建立和完善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控制制度

为了控制农业发展银行通过风险识别与评估程序确认的风险,确保管理层的决策得以有效实施,必须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活动,包括一系列控制制度和相关的实施程序。按照部门相互协调和平衡制约的原则,对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充分的部门分离和岗位分离,实现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有效制约。针对业务和管理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点”设计控制制度,通过对业务和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分析找出流程各环节上的“关键风险点”,针对各个“关键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并将这些措施与岗位职责挂钩,进而形成完善的业务和管理活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完善授权授信制度,健全统一法人体制。根据各种业务经营活动性质和功能,建立健全以统一法人体制和法人授权为主要特征的内部授权管理制度,加强授权管理的科学性,加大对授权的监督和制约力度。改进信贷授权制度,逐步实行信贷差别授权管理。建立与完善客户信用评级和统一授信制度,实现授信主体、授信形式、授信币种、授信对象的统一,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基础上,调整信贷结构,改善信贷服务。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搜集分析制度和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充分的信息和有效的交流对农业发展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作是必不可少的。充分利用信息,信息就必须适用、可靠、及时、方便易得并具有连续性。建立与完善对行内外重要信息的搜集分析制度。要跟踪、搜集、分析内部经营管理信息和外部政策信息、监管信息、客户信息、市场信息,并将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必要整合,提高信息利用的总体效能。要定期将筛选分析过的信息传递给各有关管理层和相关部门,为决策和经营管理服务。

建立系统内纵横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要建立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使相关机构和部门获得充分、可靠的决策所需信息。要在机构内部实现充分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使相关部门和人员在事前、事中及事后充分、准确了解与履行职责有关的信息,充分地参与内部控制过程。

(五)建立独立、权威的监督评价和纠正机制

篇7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空间狭小的特点加剧了农用化学制剂残留的程度。由于设施农业空间精耕细作、高密度养殖,较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资源,加之几乎全方位封闭的模式,使得处于隔离空间的设施内农用化学制剂无法快速挥发至空气、土壤当中,导致设施内农用化学制剂残留远高于露地环境。

物理农业的概念

物理农业是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是将电、磁、声、光、热核等物理学知识和高新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用特定的技术方法处理农作物,达到增产、优质、抗病和高效的目的。物理农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益于人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技术。

物理农业技术保障设施农业发展

1.物理农业技术依据物理学原理,不含化学残留,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因此,在设施农业中采用物理农业技术,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化学制剂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替代化学制剂。

(1)利用高压电场促进植物的生长。通过高压电场作用,植物对CO2的吸收加速并使光补偿点降低,即在弱光环境中仍有较强的光合速率:在高压电场作用下,温室空间持续保持清亮状态,隔绝了气传病害的气流传播渠道。(见图1)

(2)利用高压电场促进食用菌的生长。通过高压电场作用,食用菌的呼吸作用强度加强,食用菌与基质之间HCO3的强烈交换促进了食用菌对基质营养的吸收,进而加快了食用菌生长速度,而且菌丝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变化又会促进菇蕾的发生。(见图2)

(3)利用声波应力钙调机理促进食用菌生长。声波的变化如同温度变化、风、雨、大气电场等环境应力一样,能够引起植物、食用菌体内以及周边栽培基质之间的钙离子的重新调整,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是钙调蛋白调节同化产物输送、根系离子交换的外部信号,调节过程的强化可导致植物根系、食用菌菌丝的活力提高,进而促进植物、食用菌菌丝的快速生长与出菇。

(4)利用臭氧技术减轻植物病害。臭氧中单原子氧与引起温室植物病害的细菌、真菌及病毒接触后,将其组织蛋白、氨基酸、硫醇类或低分子量肽以及未饱合脂肪酸氧化,引起这类微生物、病毒的活性降低,甚至死亡。细菌细胞膜是臭氧氧化作用的主要部位,臭氧作用于细胞膜上,形成的游离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能使细胞膜氧化破裂,失去物质交换能力和酶失活。(见图4)

(5)利用磁场原理丰富种子周围土壤微量元素。种子在磁场处理正向效应规定的磁场强度范围内受到微磁化和物质结构扭变处理,处理后的种子播种于土壤中会与土壤形成生化、物理性质的互作,带有微磁性的种子会将其周边的微量元素铁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吸引至种子表皮一土壤固液混合相组成的活性界面中,扭变的膜结构会在土壤环境中慢慢得到修复,之后种子萌发并加以利用丰富的微量元素构建丰产的物质基础。(见图5)

(6)利用直流电流脉冲电解作用改善土壤环境。土壤在具有直流性质的脉冲电流作用下,离子发生移动,使负脉冲带pH增高而中和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正脉冲带H+浓度增高,土壤溶液酸度增加,又可促进难溶矿物质养分的溶解、分解与转化,对土壤有很好的解毒效果,而电极附近的微生物会在脉冲电流和高酸高碱的作用下失活。(见图6)

由于土壤水分中含有含酚、氯化合物,因此,土壤电处理产生的气体中还含有大量酚类气体和原子氯气体,酚类气体和原子氯气体在土壤团粒缝隙逸散过程中可以有效杀灭引起土传病害的病原微生物。

在土壤含水率较低时,流过土壤的定向脉冲电流可以集流于土壤虫体表皮而迅速将其杀死。

利用高压电场防治畜牧疾病

通过高压电场作用,污浊空气中的粉尘、飞沫、汽雾会立刻荷电并受电场力的作用而做定向脱除运动,并迅速吸附于地面、畜禽体表面、畜禽舍内结构表面,污浊空气即刻变为清亮状态,在随后系统的自动循环间歇工作中,空间电场抑制了粉尘、飞沫、汽雾的飞扬和升腾,禽舍空间持续保持清亮状态,进而,预防畜禽因粉尘黏附引起的呼吸道系统病变。

篇8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问题:

一、充分提高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认识。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械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将把农民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农业从以人力和畜务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把农民从世世代代养育他们却又束缚困扰他们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向农村二、三产业进军,向城镇进军,从而农民能够从农业之外和农村之外去获得更多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农民本身得到解放,而且农业生产力会得到巨大的提高,农村贫困的状况也将得到改善。

具体来说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方式的载体,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所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先进技术和作业方式,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节本增效。第二,有利于防灾减灾,从老天爷手中夺粮。在灾害天气下利用机械可以完成抢种抢收。第三、有利于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改变目前的小规模生产状况,实行农业机械化是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第四、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机发展以后,给农民开辟了与农机行业相关的就业新门路,如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作业、农机维修、农机交易市场等。第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实行机械从种到收全过程服务后,以往农忙季节外出农民要赶回来务农的问题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高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看,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充分认识当前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时期。

1997年,我们在调查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农民开始愿意雇用农机专业户为自己进行作业服务。主要原因是随着生产发展和几次粮价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有了增加,有能力支付农机作业费用;同时期人工费用也提高了,雇人干农活的人工成本已经高于用机械成本。1995年至2000年,大中型拖拉机增加了,联合收割机更是增加了。而在1980至1995年15年间,大中型拖拉机几乎没有增加。1996年麦区出现了大规模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现在回过头来看都不是偶然的,与1994-1996年的粮价高峰也极为吻合。1995年前后,农机作业跨越了盈亏平衡点,农机发展达到了质的飞跃的阶段,获得了加快发展的历史条件。当时我们曾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现在看,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2004年,在农机化发展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年内发生的两件事就足以将它视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始,这就是中央政策正式提出对农民购买农机给予直接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实施。从以往国家支持农业主要是补贴流通领域和给农业工作部门投资,到国家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从过去靠行政、政策、规划指导农机化发展,到国家立法来促进农机化发展,都是划时代的进步。可以预见,今后将很快出现一个农机发展新的热潮。因此,当前不是有没有条件发展农机化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问题。

三、现阶段应以发展小型农机具为主还是大中型农机具为主。

在我国,小规模生产并实行了农户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主要发展小型农机具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这里所说是以“手扶”、“小四轮”为主的小型低性能农机,它得以发展的条件和优点,是适合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经营规模的需要,但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小型农机主要是起到了代替人畜力的作用,它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农业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要推广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如深松、免耕、秸秆覆盖等,高效收获技术如割晒、收割、脱粒、烘干等联合作业。从对农机的要求看,第一,这些技术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现,必须通过机械的动力、精确度和速度才能达到。第二,必须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现代农业技术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复合立体作业,绝非是小型农机具所能胜任的。第三,高性能农机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以往因其价格较高而很少考虑它的推广应用,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理解性能、它的性价比、它的综合效益大大优于性能较差的农机。

可见,当前发展大中型农机的要求和趋势十分明显,但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是与亿万小规模农户的矛盾如何解决?在这个似乎无解的难题面前,农机跨区作业为解决这个难题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首先是小麦产区的农民创造了小麦收获机具跨区作业的方式,在经过农户自发的探索之后,1996年农业部等五部委首次在北方11个小麦生产省组织开展了跨区机收大会战,之后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小麦产区。联合收割机跨县、跨省转场数百里,平均单台单季作业面积由在本地作业的400-500亩增加到1000-1500亩,作业时间由5-7天增加到30-40天,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的有效作业时间甚至能长达50天以上,作业面积达3000-4000亩。实现了小麦收获的全部机械化以及超过发达国家的农机作业高效率和高利用率。目前,跨区作业的模式已逐步扩展到小稻等多种大田作物,从收获扩展到播种、插秧等多种作业,从北方扩展到南方广大区域,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我认为,农机跨区作业是可以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齐名的中国农民的又一项伟大创造,它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开辟了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化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它的历史意义不可估量。

四、正确处理好现阶段发展农机专业户与发展农机服务组织的关系。

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不论是农机专业户还是农机服务组织,都是应当扶持发展的。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农机服务的主体还应是农机专业户。目前我国农村的农机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耕、种、收三项作业平均机械水平还不高,大多数农村的大中型农机规模作业服务的比重还很低,而家家户户小农机分散作业的状况必将逐步过渡到大农机规模化服务的方式。因此,当前首先应重点扶持农机专业户发展,采取鼓励措施培植农机大户,加快推进集约化作业的农机服务方式。

当农机专业户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农机专业协会和农机服务组织必将应运而生,在一些农机发展较快的省这一发展路径展现得十分清楚。农机专业协会将是最先发展起来,它是农机户之间的社团组织,为农机户会员提供维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各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也会逐步发展,现阶段的农机服务组织应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建立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完全不同于时期吃集体经济“大锅饭”的机耕队;二是由农机户发展或联合起来组成的,而不是由政府来组织的。它的经济关系的核心是产权清晰,它所拥有的农机具及其他资产,都是能够量化到农机户(手)个人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收益分配机制。这种在农机专业户基础上发展农机服务组织是一种最健康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大体上可归结为两大类形式,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机户的联合体,扩大了作业的规模和范围。二是农机专业服务公司,由原来的农机户组建成立公司,实行企业化规范经营和管理,推行公司制运行机制,可大大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将是农机服务的高级发展模式。

五、抓住机遇,运用好政策性补贴,加快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农机补贴的对象应以农机专业户为主。当前提供农机服务的主体是农机专业户,包括一部分农机大户,这是符合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从政策导向看,一方面目前的重点不再是解决农户家庭自用,而应鼓励专业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对农机服务组织也应予以支持,但其不是主体。

篇9

Abstrac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we must work hard i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o we need to explore a variety of irrigation techniques and related technical measures to further reduce the 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need for ration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griculture and irrigatio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and effective measure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to analyze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historical background,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sprinkler irrigation, drip irrigation, micro-irrig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prospects and other issues more deeply aware of the cont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ts related issues to be discussed.

Keywords: agriculture and irrigation; irrigation; water;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农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使农作物达到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科学的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可有效的提高农用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和总体面积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早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早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节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各种管水组织,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作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理征收水费。

(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增加输水能力。

(2)喷灌技术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 )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3)滴灌技术

篇10

前言: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各行各业的经济管理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我国的经济体中,尤其是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并且农业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的。尽管工业的发展进步很大,但是我国的农业在经济中的影响力的地位依旧是不可动摇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的支持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的生产模式也随着形势发生了变革。为了促使经济全球化下的农业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需要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1.目前中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没有符合现在的农业现状的管理体制

目前,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占据我国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但是我国的经济的构成种类还是多张多样的。由于我国的经济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农业经济的管理层面上,还是不具有一个配套的完整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而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却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所需要的要求,所以在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中,传统的方法并不适用。除此之外,现在的农业经管理体制无法与基本的经济体制相和谐。所以,在这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条件下,导致了整个农业的经济发展的步伐变得非常的缓慢,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的方面,急需制定一套适合现展的、系统的、符合现状的现代农业市场的经济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案,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建设。

1.2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的知识并不了解

想要对于国家的农业经济有更加良好的建设,除了要顺应时代,制定符合现在经济变化的农业管理制度,还需要有一批对于农业专业的知识非常了解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这样才能使得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并且生命力会越来越顽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农业的管理知识不够了解也是导致农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很多的专业的农业管理人员依旧继续沿用着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而不愿意丢弃一些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讲并不适用的一些管理方法,并且还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一些管理人员的拒绝与时俱进的做法,非常严重的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限制了更多的农业进步的机会。除此之外,一些农业部门的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国家出台的有关农业的保护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党和政府制定的一些有关农业的措施并不会放在心上。因此,这种不在乎的心理,就会导致他们在处理一些农业方面的经济事务的时候,并不会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完全是看心情或者是仅仅就敷衍了事,这种情况下的决断都会出现执行力不足,或者是一些办法并不能够很好的起到作用,这就会使得农业的经济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的相关的知识储备不够充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所以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态度不够端正,整体的员工的专业素质偏低,加上有些农业的管理部门并不能够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所以他们对于自己从事的部门的相关的知识不够了解,所以他们的工作效率并不能满足这个市场对于农业的要求,这就会使得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是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力度,改善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就必须要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他们对于农业工作的重视。

1.3有关农业经管理存在技术上的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有很多个方面都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利用到现代的信息科技的优势,没有将先进的现代化的技术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对于目前最受各大行业欢迎的网络技术这一先进的方法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去,在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方面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价值,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上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加强,是非常有必要的。

2.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未来的发展的展望

2.1农业经济发展会更加的产业化

农业经济的产业化不但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带动农业产品的基础建设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农业的生产模式的改革的时候,要以利益为主要的出发点。通过利益这一刻纽带,将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联合在一起,进而可以提高农民的总的收入,并且提高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管理的经济效益。

2.2寻求先进的管理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切都变化的非常快,所以,要是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那么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就要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首先要在思维上进行合理的改变,对以往的落后的管理理念要适时地丢掉,并且要坚持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要根据现代化制定更加合适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意识,从而解决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良好的发展。

结语: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心到农民的利益。所以,加强我国的农业经济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11

我国是农业大国,用世界百分之三十的土地养了世界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更是我国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农业经济发展得到提高,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才能平衡,所以,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任重道远。

一、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

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让人侧目,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经验,现将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特点总结如下:

1.计划型转变成需求导向型

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有的农业生产都要按照计划进行,生产规模、生产格局、生产产品的价格,都要按照计划确定。计划型农业经济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由于资源短缺,产品价格固定,所以生产者注重的是高产量, 而忽略了经营和管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已经不再是落后传统的了,而是象征着“农村社会的进步、农民素质的提高”。计划型向需求导向型的转型,也需要农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和现代农业知识,这是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2.确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路线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只有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能力,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保证国家粮食供给的及时性,才是证明农业经济转型成功的有力证据。所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的首要特点。

3.把城乡经济一体化作为经济管理发展的根本要求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农村面貌的变化,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农村依旧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城乡之间依旧千差万别。这不利于新时期农业经济的管理发展。所以,要把城乡经济一体化作为经济管理发展的根本要求,如此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平稳建立康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4.农业生产科技化进程加快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渗透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很多学校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管了、农业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类似的专业。让学生们掌握农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计算机技术,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趋势,为农业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为了适应新阶段的发展需求,与农业经济对应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扩展

(1)农业经济管理开始关注食品科学。原来的农业发展是为了完成计划产量,而如今的农业发展是为了促进。我国三大产业分工明确,所以农业涉及到的范围就变大了,从生产前,生产中到生产后的各个环节都要多加注意。而食品质量安全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农业经济管理关注范围扩大,也加重了自身的任务,但是更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几进步;(2)农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环境经济的时代。农业的生产依靠自然,与大自然的“心情”休戚相关。所以,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两大产业无法取代的。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填补了农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许多空白,也将促进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3)农业经济管理趋于国际化。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动荡,由此可见,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而农业经济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面临这种一体化的趋势。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出口和进口不少农产品,所以在农业经济一体化方面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用的研究

我国的农业经济应用有着巨大开发潜力,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深入研究,要做到以下两点:(1)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研究。我国幅员辽阔,对于农业经营制度的深入研究的突破,仍然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2)“三农”问题的克服。农民、农村、农业依旧是我国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课题,不容忽视。

3.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育发展

21世纪的时候,世界许多高等院校与农业经理管理相关的专业纷纷更名,寻求更多的生源。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专业主要有三类:农业与资源经济、应用经济学、食品经济学。这足以表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体系将得到不断完善。

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