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4 08:24: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交通运输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是一个不创造新的可见物质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活动不提供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时空位移。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联系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分为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设施网络等,在这些传输性基础结构中,实现人与货物流动的交通运输网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区际贸易为主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可以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易的空间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区际贸易。区域贸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响,同时受伙伴区域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对贸易价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影响伙伴区域的进口需求和区域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随距离的扩大而增加,这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近,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种类越广。这使得贸易首先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如果运输费用大到极点,任何距离的运输行为都变得不合理,那么区域贸易就不会发生,各个区域只能靠自给。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区域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区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在现代交通的基础上,区域间的运输成本不仅取决于实际距离,更取决于覆盖它们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阶段的贸易需要,更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第三,政府加强制度管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交通运输管理当局,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以达到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须”制约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达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方案,才能达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与均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贵影.实现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
关键词:高速公路 促进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又叫空间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研究某一区域或空间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其根本宗旨在于揭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区域理论萌芽于资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形成农业区域论,工业区域论,中心地理论(亦称城市区域论)和市场网理论(即所谓四大区域论),它们所研究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假设前提一致,即假定研究的区域是与外界隔绝的“孤立国”,区域内不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所谓“物质区”,在掌握一定考察和记录资料基础上,运用严格的几何推导和逻辑推理方法,归纳和演绎出理论发展模型。四大区域论的共同点都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如区域内的政策、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区域发展与经济增长机制等,提出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错综复杂的问题,如生产力的区域决策和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改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及如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
近年来,统计数据表明公路交通所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以我国为例, 1995年公路完成的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是1978年的6.98倍、8.33倍、11.03倍、17.13倍。公路完成的运输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是增加最快的一种,而同时铁路却呈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二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发展高速公路,完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的现代化公路网的建设。高速公路已不再是互不连接的分散线路,而形成国际化高速公路交通干线网,大大增加了高速公路在运输中的作用。由于高速公路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实行全封闭,安全性能大大加强,又可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监控管理设施,因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在日本,约有50%的载货汽车利用高速公路;在美国,汽车完成的车公里中,高速公路上的比重约为46%。数据充分显示,高速公路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00年末通车里程已超过16 000多公里,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2 高速公路与产业结构调整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都证明:在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总处于动态演变之中,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特点和产业组成各不相同,但产业结构演变都遵循着普遍的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将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随后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对生产要素的需要程度或密集程度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规模和水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现代化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实力。在世界各国公路发展经历传统建设――高速公路及主干线公路建设――高等级公路网完善的过程中,各国经济产业结构基本遵循了这一发展规律。
3 高速公路与土地升值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表现得日益显著,交通运输发展问题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受我国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等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目前仍只能按地区、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则有赖于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把握,进而促使两者互动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这三种认识也构成了大部分地区制定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一种认识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识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识是对前两种认识的综合,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应该讲,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但由于这些认识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判断的认识上,因此更多地是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在实践中的验证。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吸收与辐射模式图形解释
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的经济关系可以与城市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相类比,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由于受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或者以辐射为主,或者以吸收为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时以吸收交通运输资源为主,在区域经济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交通运输资源之所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是因为在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依托其雄厚的势力对周围形成辐射时,交通资源即使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大的收益,交通资源就不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
如图1所示,假设区域经济圈C,除了C外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这些资源随距离C的距离不同层次逐渐降低,区域经济圈C与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之间的关系最初表现为吸收过程大于辐射过程,所以区域经济圈C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C在成长进程中以超经济影响的方式对其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施加影响,使得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发生变化,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C以辐射方式的影响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两者互动发展了。(图1)
当前理论界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三种认识与笔者概括的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是应该先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更好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点恰好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先于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为了促使两者互动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即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指的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按照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各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差别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运行的正面效应,最终促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转贴于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往往由技术决定,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安排等相对纯粹的技术因素对整体网络的构成和完善影响非常大,从而造成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提供并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断定,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有相应条件约束的,只有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中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特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的战略。
(二)推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就是指要实现交通运输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从实质到内容上的一体化。规划的基础要充分反映规划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拟合程度。这个拟合程度既包括交通运输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与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的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
目前,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仍然局限在范围相对狭小的行业规划中,这就限制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上的充分协调。只有做到了相对准确地把握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行组织状况,才有可能实现区域交通运输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充分吸收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
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经济圈C1、C2,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经济圈C2就可以选择分工,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这种关系就是上面所描述的辐射与吸收关系。因此,要想形成真正的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
(四)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等经常出现空间冲突的重要内容,各方对交通运输资源的争夺往往会导致交通运输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和低效率。在既有的行业规划难以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时,就有必要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与区域内交通运输资源相结合,这就需要在有关部门和机构中建立一致的交通运输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治理框架,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
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可以用于支持不同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然,这一协调发展的框架是一种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约束的合作体,在框架内,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不是以传统的上下级关系进行协调、合作,且这种合作中参加的各行政单位不应当受大小的限制,如果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简单地理解为某个区域经济圈的附属联系网络,那么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就很难发挥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我们当前的现实存在,在这样的现实存在中寻找更好的发展思路就需要更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经济推动力、经济增长点是重点;对于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而言,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找准自身特色和发展突破口成为地方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两者的发展重点结合,不失为一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发展的好方法,即:地方高校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统领下,使得自身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区域经济在地方高校智力和人力支持下,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使生产更注重内涵,提高集约化水平,在发展上取得实质性提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关系特别是定量的因果关系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为地方高校发展规划制定奠定现实基础。
一、相关理论基础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为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财富增加,即各种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以货币形式表示,则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一观点面临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尽管取得了很大提高,但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却没有得到改善,贫困、失业、两极分化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使得经济学家开始重新认识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包括多方面:首先,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其次,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在GDP中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工业中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在第三产业中,新兴的现代化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后,城市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加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有传统的农民转化成现代化产业的工人,聚集到城市里,从事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带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更多的强调,高等教育在培养高层次产业工人,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应予以充分的考虑,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来做战略部署,使之和区域整体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升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即高等学校中地方高校占比极大,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发展竞争激烈,既有来自中央高校的竞争,又有来自相同区域地方高校的竞争,地方高校自身要获得更好发展,在战略上要有新的着眼点。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既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又对地方高校自身的战略规划提供新的视角,促进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
经济理论指出,某些经济变量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即使变量受到干扰偏离长期均衡点,在均衡机制调整下会在下一期重新回到长期均衡点。协整表明,尽管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两者的某个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两个序列之间的这种稳定关系,是对经济学中所说的规律的定量描述。因此,研究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就是在研究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协整关系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经济变量,虽然它们各自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如果它们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还是避免“伪回归”的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对它们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就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变量为同阶单整序列。下面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二、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选取内蒙古1987年至2011年的内蒙古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用IG表示;选取内蒙古1987年至2011年地方高校的在校生数作为衡量地方高校发展指标,用SE表示。选取的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对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涉及的数据均为取对数后进行分析,取对数的原因:首先,是符合经济增长的理论的一般形式;其次,能够保留数据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对数据取对数后,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内蒙古生产总值用LIG表示;作为衡量地方高校发展的内蒙古地方高校在校生数用LSE表示。
(一)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ADF单位根检验
对数据进行ADF检验是为了检验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因果检验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是Gre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要求。对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平稳性的ADF检验是避免“虚假回归”,探寻数据之间真实关系的必要步骤。因此,在进行Gre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
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1进行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下:
表1是LIG和LSE在水平下、一阶差分、二阶差分的分别仅含截距、同时含截距和趋势、同时不含截距和趋势的ADF检验结果:
表1 LIG、LSE的ADF检验结果
(二)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上文中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是同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于两个变量的协整检验,Eangle和Granger提出了两步检验法,也称为E-G检验。本文采用较新的 Johansen检验,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 Eviews5.1,检验结果如下:
表2 LSE和LIG的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检验结果得出二者的协整方程为:
LIG=1.347656LSE-6.106427
式中,Log likehood为79.71640,标准误是0.11950。
(三)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基于以上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可以判断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对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数据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5.1软件,根据AIC、S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期为4阶,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表3 LSE和LIG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是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不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因此,数据检验结果拒绝了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它们之间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被拒绝,没有得到数据支持。但是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存量因子即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内蒙古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而日益明显。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结合上文中计算得出的协整方程,可以分析得出结论: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增长1%,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将增长1.35%。从上文对内蒙古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中可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相对地方高校发展而言,发展超前,即地方高校发展现状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地方高校总体发展规模较小,但其发展空间较大,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长迅速,随着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里必然会快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有效的支持了上述结论。这一检验结果并非是检验内蒙古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互为发展因果关系的正确与否,目的在于通过定量的科学分析研究二者的实际关系现状,为内蒙古地方高校战略规划提供现实思路,让其战略规划更能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使自身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论证,内蒙古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关系:首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发展,代表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总值是代表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在校生数的Granger原因,内蒙古地区生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增长1%,地方高校发展将增长1.35%;其次,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地方高校不断发展后所增加的存量因子的影响,即人力资源的积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越来越大,内蒙古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留在区内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逐年增多,由于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区外大量人才的流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尽管整体存量较低,但是出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人力资源积累所产生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1]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3
[2] 李俊英.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科学与管理.2009,
1:55-5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历年
[4]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
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历年
[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2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网的不断完善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时空距离大幅缩短,而且可以有效满足人们对效率和速度的较高要求。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不仅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对社会经济产生直接影响。交通运输需求和社会经济水平对公路交通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因素,如果对公路交通系统未进行有效完善,则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联系的纽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网已基本形成,公路体系网络作为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联系的纽带,能够在经济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通过公路体系网络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广泛交流,使发达地区的管理、资金以及人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将经济协作带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建立,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二)有助于形成区域经济新格局
公路运输系统能够改变原有生产力的布局,使产业带效应和优势效应在公路建后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改善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公路建设能够使原有区域经济布局得到改变,新的区域经济格局迅速形成,给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三)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随着公路体系网络的不断完善,公路产业带也逐渐在沿线形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管是对于落后地区还是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公路产业带都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往依靠政府帮助和扶持的落后地区通过公路产业带得到明显改变,产业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逐渐集聚大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快速形成,从而使周边地区经济进一步被带动。通过以上内容能够看出,公路产业带的形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其作用更加明显。
二、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规律
在公路建设中,通过对区域经济影响机理数学物理推导原理能够看出,距离公路轴线越近的区域,具有越高的位势,如果远离公路轴线区域,则具有较低的位势,所以低势区与高势区之间会形成梯度势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位优势差异就是通过该势差体现出来的,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公路沿线经济的发展,从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逐步推进,能够保障低水平顺利过渡到高水平地区。公路工程场区作为一种梯度场,具有不稳定性,公路建设通车以后在不同经济活动和产业群体在沿线发展中具有基本分布规律。所以,梯度变化的规律能够体现出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函数公式进行表达(图1)。
在这个函数公式中,f代表的公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区位优势;t代表的时间;x代表的与公路同侧红线间的距离值;I代表的经济指标。在上述公式中,主要体现的是包括产业带在内的公路影响区的梯度变化规律,笔者把该公式称之为梯度函数。由于经济指标I为时间t的函数,可知动态函数为该梯度函数。从以上公式能够看出,经济指标I在不断增加的同时,x则持续减少,I与x的关系成反比(图2)。
受极化作用的影响,具有优越条件的公路区位出入口一般是通过产业关联,依靠交通不断快速吸收附近地区的生产要素,从而使区域经济中心快速形成,集聚效应也将随之产生。聚集效应作为极化过程的重要部分,不但能够影响优越的公路区位条件,而且可以在公路出入口处集聚经济组织和生产要素,其可以全面提升经济组织技术经济实力,另外还可以使公路沿线经济发展得到快速推动。在集聚机理中,集聚机理的积极作用在聚集规模符合一定条件后不断降低,而占主位置的则是扩散效应聚集区要素和产业,它将对原有聚集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全面优化聚集规模,全面提升地区产业结构水平。
三、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效益分析
(一)对区域直接效益的量化分析
基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一个区域向外出口劳务和产品的能力决定着其经济发展水平,而交通设备是产品供应和劳务输出的主要运输载体,在区域运输成本低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交通运输应运而生,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运输与区位优势共同促进。公路交通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有较强的通行能力,而且有较快的运输速度,有效保障了经济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开放与协作,进一步带动了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公路事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到刺激作用,而区域经济发展对公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公路建设紧密联系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它们相互作用,都对国民经济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种积极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效益就是直接投入效益,主要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投资建设项目极大刺激了区域内相关产业和部门生产,进而使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增长,通过交通直接投资转化为社会需求的模式为主要扩散途径,通过市场机制向相关产业间接投资转化,最终体现为区域国民经济增长。
(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分析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系统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状况紧密联系着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公路工程的需求日益提升,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建立公路运输系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产业带会在该区域形成新的经济体系,进而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适当调整相关区域范围内的产业机构时,其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公路运输系统将会对社会、经济以及生活产生以下效应:一是时间效应。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使人和物的转移时间大幅减少,传递过程具有高效性和便捷性,能够有效减少大量的原材料和备品存储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率;二是聚集效应。在公路建设通行以后,能够使区域范围内的投资环境得到改变,从而实现在某空间或某区域内大量集聚各种生产要素。乘数效应通过集聚的生产要素在空间组合中产生,使这一集聚进程进一步加快,从而使各种产业在空间区域内密集分布,使公路沿线的产业带形成点、线、面的分布格局;三是空间效应。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大大缩小,进一步扩大了物流和人流的有效空间,进而拓宽了市场边界,使点域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大;四是市场效应。公路建设不但能够使本地产品的市场辐射边界得到拓展,而且能够对输出的商品结构进行丰富和调整,有效保障鲜活商品和易损易碎物品的外运。另外,公路建设还能够引起外地人员前来投资和交易,使本地市场逐渐丰富活跃,加剧市场竞争力,有效清除在原有运输系统下建立的市场障碍,通过外来商品的冲击来提升本地商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75-02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关键词: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规划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regional economic;development models;development planning of economic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18-01
0引言
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浓厚的行政区划色彩。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总结和研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力求找出规律性的发展模式,为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1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行政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分支或类型。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国外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缪达尔提出的“累积因果论”,赫西曼创立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在此基础上弗里德曼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核心――边缘”演变模式,艾萨德尔在《区域分析方法》中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开发的理论与方法。在这些成果之后,还产生了各种区域经济学原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引进和本土的理论主要有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二元经济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等。其中比较突出的成果就是把区域经济分为两类――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行政区域经济是一种依靠行政规划来调配社会资源的经济类型,强调的是这种经济的外在约束性。
2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的经济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即内聚型发展模式、辐射型发展模式、辐射型发展模式。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在时间上表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空间上看,三种模式并行不悖。
2.1 内聚型发展模式行政区域经济内聚型发展模式是指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行政手段把资源集中在行政区域内较有优势的一个或几个城市,集中优势资源促进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类型。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增长极的培养为起点,通过行政力量把物质资源集中起来,优先发展这些增长极。建国以来,国家财政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表明在国家一直在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区域优先发展和产业优先发展,其结果是区域经济带上浓厚的行政区划色彩。从资源的流向以及进出的量上看,在2008年废除农业税以前,资源流向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农业。这些资源流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向行政区域内一个或几个点各集中,因此把这种发展模式称为内聚型发展模式。
2.2 辐射型发展模式梯度发展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和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都蕴含着辐射发展的思想。行政区域经济辐射型发展模式是指行政区域内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城镇、经济带、经济区和市场,其生产要素向周边转移,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过内聚型发展之后,优先发展的城市的各种经济要素在有限的行政区域空间内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带来人口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政府以行政手段为导向,引导各种资源向行政区域内的其他地区转移,这种转移既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向周边城市经济腹地转移,也是这些转移产业所带动的生产要素的溢出,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经济区和乡村的发展。如广州和上海两个优先发展起来的城市,其辐射效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甚至超越了行政区划的范围,形成了以分别以这两个城市为核心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带。
2.3 互补发展模式行政区域经济互补发展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之间为了实现资源互补以带动经济发展而联合起来发挥联合优势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条块”分割的,各个行政区域具体情况不同,实行的政策也不尽相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易出现摩擦。同时,行政区区域之间出于整合资源和优势互补的需要,可以通过政府间的协议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互补发展模式可以促进行政区域间取长补短,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经济规模效应。
3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3.1 正确评估,确定行政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行政区域经济对规划依赖程度较大,其发展一般遵循内聚型到辐射型、再到联合发展的规律。对于某个具体的行政区域来说,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其前提是要对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有全面的评估,确定当时该行政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行政区域经济某一阶段的发展水平是经济基础的基本内容之一,经济发展规划则是上层建筑重要内容,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必须建立在对经济基础的全面正确的评估之上。
3.2 科学规划,完善行政区域经济功能科学规划是行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行政区域经济规划中,区域板块划分、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及其功能的发挥不仅要充分,更要形成合力。要求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看到短期的经济效益。实践表明,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越成熟,越要求其整体功能越完善。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域之间会形成互补的关系,这互补是建立在各自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行政区域经济规划不科学,功能不完善,在竞争中必然受制于人。
3.3 突出特色,构建行政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行政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各种竞争,要求每个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要形成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依托自身的资源、地理、人文历史等因素,识别和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竞争优势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舜著.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
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优势
1、区域经济优势的定义
区域经济优势,是指经过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体现出来的本区域所具有的适合某些特定生产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如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所具有的更好条件。具体来讲,区域经济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等)。
2、区域经济优势的特征
(1)区域经济优势存在于区际联系中。一个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和比较,就会逐渐发现自身具有的经济优势,所以区域经济优势不是只就自身而言的,而是经过不断地区际联系和对比凸显出来的。区域经济优势的存在离不开区际联系。
(2)区域经济优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个区域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会逐渐显现,然而只是确定了自己的经济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各种优势、致力于将优势发挥至极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3)区域经济优势是一种动态的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地激烈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也会随之不断的变化而不是保持一成不变。只有保持区域经济优势的动态变化,持续最大化动态的区域经济优势,才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3、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的条件
(1)确定区域经济优势。依据以下几条原则:建立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要符合区域宏观布局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综合分析评价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有有利与不利条件。
(2)分析利于区域经济优势发挥的资源。根据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分析要推进这种优势的发展和扩张所需要的资源,即区域具有哪些优势资源,进而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
(3)优化区域优势资源配置。在明确了区域经济优势和区域优势资源之后,要根据区域本身的特征和发展阶段优化配置优势资源,争取以最少的优势资源消耗换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将优势资源合理配置在效用最大的用途上。
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的内涵。资源指的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各种要素的总和。由于对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面对人类需求时资源总显得相对稀缺,这就要求人们需要合理配置现有的相对稀缺的各种资源,以最少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商品和劳务产出为目标进行生产。资源配置,就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进行比较进而做出选择。
(2)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规律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实现资源配置,也就是说,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自由选择,根据价值规律自动调节需求和供给双方的资源分配,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优胜劣汰,进而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根据上述资源配置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不难得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间合理分配资源。依据帕累托定律,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指的是在各部门或个人之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使重新配置资源都不能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好,同时也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
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资源配置能力是由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以及配置效果等组成的。
2、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推动区域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一个区域要想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合理利用所拥有的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稀缺资源,争取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需要高新科技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整个区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引导区域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可以将有限的区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关系到区域经济效益的整体发展,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产需衔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顺应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作为外部的强制力,促使区域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根据市场竞争状态优化优势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强化经营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具体的产业或项目而言,就是优化利用资源为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依靠市场运行机制,针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有效地对区域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同时也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只有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区域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对区域优势资源利用进行合理性分析
资源的合理性分析,包括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有偿性、科学性、经济性及综合性等的分析。对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优势资源的利用,都要经过充分的合理性分析,确定如何配置各项资源才能尽可能的发挥出区域优势,实现最优效益,确保区域内每项资源都能够得到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并且最合理和最持久的利用。
2、区域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内的资源是共享的,即便是不同产业部门间的资源,也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和需要来组合各部门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最优生产。资源的共享性要求以最大化区域优势为原则和前提,把区域内相对稀缺的资源综合起来,根据资源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产业间优化配置各种可利用的有限资源,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整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不同经济成分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中可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这就需要协调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尽管经济成分不同,却可能需要同样的资源和要素。除了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自动形成资源分配,也需要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需要,对有限的优势资源进行统筹和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最优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和政府相结合,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发挥优势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必然要求。
4、区域产业部门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前面提到不同产业部门间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更是需要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一个区域的经济优势大小取决于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发展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掘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在区域产业内根据资源的特点的市场需求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尽管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却是区域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的配置。这二者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并最终能够形成区域自身独特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区域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内涵和作用,具体介绍了通过最大化区域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和过程,对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位,各区域都在为如何加速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如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红色经济等等都是为了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实际上,每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都会具有的独特的一些优势,如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知识优势或是资本优势等。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分配优势资源落实市场需求,将优势努力发挥直至最大化,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满元、唐玉斌: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J].财贸研究,2005(2).
[2] 安虎森: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3] 孟庆红:区域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基于区域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3(9).
[4] 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 主导产业的界定
1.1 主导产业的涵义
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是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根据罗斯托的理论,解释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中心;且规模大,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生产率高,附加价值大,是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支撑者。
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使产业结构高级化;支柱产业则仅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而对其他产业增长并无直接影响,且一般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两者的联系是,现有的主导产业有些具有支柱产业的属性,并很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也可以说,某些主导产业即是支柱产业,或者是潜在的支柱产业 。
1.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
目前流行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和“扶植幼小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发挥地区优势,把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它强调主导产业的优势性和地域性。“扶植幼小产业理论”认为落后地区应当扶植发展目前还不是优势产业,但从发展眼光看可能转化为优势的幼小产业,强调产业的发展优势。尽管这两种理论对地区产业政策制定、主导产业选择均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仅依靠某一理论选择主导产业难免存在缺陷。因此,在实践中,往往把二者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主导产业特性、区域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建立选择指标体系,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
1.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只有选择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有可能使区域经济得到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二是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主导产业必须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产业科技含量大、技术进步速度快、技术要素较为密集的产业,使其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水平,以便在区际分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三是产业链的长短和关联效应的大小。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产业链的长短和产业关联度的高低。四是产业贡献率和增长后劲。主导产业的选择还要认真考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小和增长的后劲,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尽管目前还比较弱小的产业的扶持。
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与评价
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既可以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长期从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聂华林教授在其主编并于2006年5月出版的《区域发展战略学》中,针对主导产业的选择指出:“基于主导产业的特点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可以从比较优势度、市场竞争力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这三方面着手进行选择,并附之以相应的指标做定量评价。”
一般而言,主导产业必须具有比较高的比较优势度、高市场扩张能力和高产业关联度。现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对几种主要指标分析评价、选择如下 :
2.1 比较优势度
(1)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度 选择主导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与县域及省、市域规模以上工业的该项指标分别进行比较,来反映该县主导产业在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度。
(2)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度 运用主导产业的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入库税金四项指标占当地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来分别反映主导产业对当地工业经济的总量、收入、盈利水平、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贡献。
2.2 市场扩张能力
一个产业要发展,必须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该产业能否将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产业的市场潜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组织核心,它不仅担负着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代表着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的演进方向。因此,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创造新材料和新技术,研发出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扩张市场潜力。
2.3 产业关联度
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自身迅速增长的同时,能够将其创新的先进技术和规模扩展通过产业链条传导到整个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产业要成为主导产业,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关联性。一般而言,主导产业在产业体系中主要从三个层面与整个区域发生联系:一是后向影响,即主导产业对向其提供生产资料的上游部门的影响;二是前向影响,即主导产业对其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的下游部门的影响;三是旁侧影响,即主导产业对整个经济的普遍影响与刺激服务性行业的增长。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主导产业的关联性越强、关联面越广,其产生的乘数效应就越大,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推动力也越大。
2.4 工业发展历程与发展阶段
无论国家还是区域经济的成长过程,都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尤其是体现在主导产业序列的变化上。因此,笔者认为要选择好主导产业,就必须把握区域内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主要产业、企业成长的历程。因此,把研究视野扩展到建国以来某县工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分析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对选择好该县未来主导产业,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将是十分必要的。
2.5 总体发展环境与优势
笔者认为,要准确选择研究期内主导产业,除了要把握好历史演变的规律,选择好恰当的研究指标,还必须对研究期内工业的总体发展环境与优势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把握。
总之,由于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为了保证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在分析时采取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做到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考虑主导产业特性、区域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建立选择指标体系,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
3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创造性研究,建立县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内容上分三个方面: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8-0077-04
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圈。然而,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无序竞争所带来的问题凸显,尽快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呼声渐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之所以出现“南快北慢”的状况,与这一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无论是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问题考虑,都要求京津冀地区必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担当起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剖析
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同“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明显滞后。资料显示,就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而论,“长三角”是京津冀都市圈的3.45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3.25倍;以人均GDP而言,“长三角”是京津冀的1.84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2.63倍,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行政区划观念过强,适应市场经济的合作机制还未形成。突出表现在:行政意识远远强于市场意识,区域内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缺乏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复建设、产业雷同问题突出;跨省市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还缺乏有效协调,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合作缺乏高层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学术讨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实质性进展。
2. 受“分灶吃饭”财税体制的局限,条块分割严重。区域内各省市的绝大部分发展措施往往首先考虑本行政区利益的最大化,地区间经济协调的成本很高;各地区几乎还是封闭的,这与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流不相符。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开放不仅对外,而且也要对内。
3. 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区域发展的市场推动力。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明显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地区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比较大。目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多是以城市群的面目出现的,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区城市群、日本关西城市群、英国中部城市群、德国中部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大小城市之间,在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产业部门合理分工的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可以说,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在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提高大城市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城市发展规划的必然选择。
4.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感觉是走走停停、时冷时热,而且理论探讨多,实际效果不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与机制,这已成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当务之急。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1. 城市规划与布局一体化。城市规划与布局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问题。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指向于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具有聚集经济效益的缘故。然而京津冀区域除了具备一般城市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地域集中和流动性点状布局的特征外,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该区域是集全国行政力量与经济强度于一身的经济中心与科技中心,这就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具备了一体化较为明显的空间特征,即它的等级性与多层次性。
2. 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拥有科技体系完整、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密集和科研开发深度强等优势,但三省市经济技术水平的明显差异决定了该区域只有尽快改善区域科研管理体制,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变分散优势为整体优势和现实优势,才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受经济技术梯度差异规律的影响,任何国家或地区均存在着一个完整的技术分工与协作体系。因此,三省市在推动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应选择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根据技术体系构成、技术发展规律及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区域技术分工,从而达到各有侧重、联合攻关的目的。具体而言,在垂直分工方面,三省市要围绕该区域已具备的先导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强大优势,借助北京科技开发和综合配套能力强、天津科研成果转化条件好以及河北基础研究有一定特长等优势,建立科技开发与成果转换、主机生产与零部件配套的区域协作。
3. 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中国航空、海运、铁路、公路和管道网络的枢纽地带。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加了各国经济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使生产和流通过程更加规范化,从而引起了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这种变化将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必须建立一个以联合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运输网络。从国内外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看,综合运输网络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综合枢纽布局。它不仅是各种运输干线的汇集点,大宗客货中转、换乘、换装与集疏场所,而且也是联运生产的主要基地。它决定了不同运输方式间联运换装地点的分布,而且还会对主要客货流的运输、路径、运输效率和物资运转速度产生重要影响。
4. 产业结构与生产力配置、基地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区域性产业结构合理化,应以能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为准则,扬长避短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和调整自己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强同国内外、区域间的相互联合、协作和配套,逐步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产业特点,又能同周围区域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体系。
5. 旅游网络建设与综合开发一体化。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九五”期间,京津冀三省市旅游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均达到4%以上,特别是天津已达到5.91%,表明该区域除了具有区位优势大、交通通讯便捷、景点相对集中的条件外,还具备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区的巨大潜力。然而,从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的整体素质看,仍处于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状态,旅游服务滞后、旅游产品单一、缺乏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是三省市旅游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一地区旅游科技投入少,高科技在旅游决策科学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利用程度低,导致该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中高科技产出效率不高。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想
1. 强化合作意识。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首要的问题是合作,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通过建立利益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使我们从区域合作中加快区域整体发展,实现个体“共赢”,在树立先进的“竞合”理念的同时,增强整体发展意识。区域合作的目的是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必须加强沟通、联系与配合,实现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协调发展。
2. 打造 “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发展最可贵的经验,就是产业链拉动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经济圈。而京津冀地区却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仅有的几个产品的产业链十分单薄。其原因主要是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占主导位置,产业自然是“大而全”,“强势政府”自觉不自觉的“大而全”行为,自成体系的后果是区域内产业链的残缺。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其一,京津产业严重趋同。北京应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信息齐备的首都优势,发展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总部经济”。而天津则应发挥其天然的港口优势,利用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着力发展制造业、物流业、海洋经济等等。其二,除京津之外的周边地区以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为主要表征的城市竞争力落差太大而且活力不足,导致一方面北京核心地区功能过密,大量第二产业急需外移;而另一方面城市能级落差太大,周边地区很难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效应,不利于双方的发展,形成两难窘境。笔者建议在构筑大规模的交通网络体系的前提下,在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等地兴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合理的产业链。
3. 组建京津冀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三地政府应从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并积极争取中央出面协调,尽快建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与机制,并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建立、区域资源整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选取条件成熟的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
4. 建立京津冀地区资源补偿机制。京津冀山水相连,而地处京津上游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直接影响着京津地区。一些学者提出在张家口、承德建立“首都生态特区”的设想,使其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突出绿色屏障、饮用水源、治理污染、城市环境四个重点,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生态经济,以生态经济增量消化高污染、高能耗工业存量,进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河北省政协与会同志提出关于建立京津冀地区资源补偿机制的建议,得到了北京、天津与会代表的理解与支持。大家认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资源补偿机制问题被忽视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加剧了河北省一些地区的贫困状况,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京津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只有解决了资源的补偿机制问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才能立足长远,真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5. 在构建现代化区域交通体系上实现突破。从国际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大都市经济圈的范围按尺度和作用强度分为两种:日常都市圈和大都市圈。日常都市圈也称“1小时都市圈”,即从核心城市到周边城市之间的单向时间距离在1小时左右,距离约为100公里;大都市圈也称3小时经济圈,单向时间距离一般在3小时左右,半径可达300公里~400公里。1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通勤圈,它们的内部联系十分密切。3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对腹地内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与腹地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要素聚集和辐射扩散效应。按照上述城市理论,河北省绝大部分区域在京津的辐射圈内,11个设区市都在3小时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区域交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城市之间时空观念的更新,为地区空间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可能性。京津冀要积极推进城际快速轨道网络建设,强化通道运载能力,为城市布局的扩展和城市体系的组织创造新的条件。京津两大枢纽应加强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网从“单中心放射式”向“双中心网络式”的转变。强化航空港、海港、信息港等交通通信枢纽与区域及城际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有机联系。要留出足够的发展余地,建设国际枢纽机场。加强沿海港口的协作,合理分工,形成港口体系。要联合开展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全方位融合交织,让区域间血脉贯通畅行,城际融合零距离。
6.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职能。从国内外大都市圈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仍将是协调、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政府的作用仍然是首位的。(1)政府职能发挥的主线应是区域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供给,通过制度规范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从而减少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政府职能要积极引导并发挥市场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主体,政府服务于市场,为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由于政府的作用往往是先导的、显性的,因而往往容易被高估。但不能因为市场的作用是分散的、潜在的而忽视其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3)政府职能还体现在加强市场不愿涉足的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协作上。所谓公共领域,主要是指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市场不愿意提供也无力推动的公益性项目。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打破行政界限,按一个生态整体加以宏观治理,以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一 地方高等教育应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1.地方高等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用企业的话说,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其主要产品就是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而这些产品的销售过程就是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的过程。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对于打造地方高等院校品牌来说十分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
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运行的规律,在市场调配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本地方和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进步,它的市场终端主要在院校所在地和经济区域。因此,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须研究区域经济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换言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就是研究就业市场的走向,只有清晰地掌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脉络,才能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走向。
当然,同样以就业为导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微观的操作,如通常所说的“订单式”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就是能够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是,教育产品的生产是有一定周期的,如果不能超前规划,必然会因为生产的迟滞期而使接受毕业生的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或者因为急于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而违背教育规律;另一种做法是宏观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通过科学的手段,获取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动规律,以超前的敏感调整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配置,从而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有充分的产品储备满足需求,而在市场需求萎缩的时候,已经转移了主打产品的结构和样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较为理想的状态应是人才培养数量、层次与社会需求曲线同步变化。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等教育,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保持毕业生的供给数量、质量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教育。要始终保持这种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就要从市场需求形成的源头――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开始考察。
2.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是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相应地,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正是地方高校教育专业设置、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过去我们仅仅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应转换视角,从地方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的角度看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 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就业的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会影响就业规模
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地方高校的经费主要靠地方政府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是增加教育投资的基础和前提,而教育投资的增加必然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其可能投入的高等教育经费就越多,从而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越快、规模越大、质量也就越高。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则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队伍的规模随之扩大。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会扩大了地方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当然,区域经济发展在推动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为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2.区域经济发展使得社会职业对大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地方经济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地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要求高校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努力提高经济生产的质量、效率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还得依靠高校来完成。
3.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
区域经济发展导致职业类型不断变化。使新的职业不断产生,旧的职业不断淘汰,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对职业的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当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或为人们生活服务时,必然与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技术、新的经营管理相联系,新的职业类型也随之出现;(2)区域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迁,而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迁将影响职业类型的分布状况。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种类和对从业者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对大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与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新的职业由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大,造成人才奇缺,形成了所谓“热门职业”,而一些传统职业由于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慢慢萎缩,甚至于消失。而“热门职业”由于其人才的紧缺性,往往会有较好的经济待遇,因此,它们大多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目标。
4.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区域经济收入状况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由于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增长速度快,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有大量的工作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这些地区经济活跃、市场发育相对成熟,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大舞台。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将前往这些地区就业作为首要选择。中西部则相反,国家应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志愿到中西部发展。
三 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地方高校就业的对策
1.积极开展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稳定就业形势的需要。创业者通过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而且以一定的倍数创造就业机会。积极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鼓励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应做好如下几点:
(1)强化组织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将创业培训作为当前就业培训的主要内容,作为全面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尽快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需要的培训体系;(2)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创业扶持。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根据财力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创业专项资金;其次,严格落实相关政策。督促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和创业者及时发放创业补贴、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资金,减免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激发创业者创业和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积极性;(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积极争取贷款授信额度和信贷资金,加大对创业企业的信贷投入;(4)搭建发展平台,拓宽创业空间。一是项目平台。针对创业者“找项目难”的问题,通过社会征集、网上搜集、个人提供、有偿设计等形式,采集开发一批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供创业者选择;二是载体平台。要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开发和培育创业载体。可通过购买、租赁等形式,在城区选择部分门市房,作为创业孵化基地;三是指导平台。劳动保障部门牵头,要抓紧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咨询顾问团,比如由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专业人员及中小企业负责人、成功创业典型组成。
2.促进充分就业的财税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地方高校就业,那么,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激发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是说政府可采取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间接措施。具体如下:
(1)实施低税负鼓励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以较低的宏观税收负担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促进就业。在处理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问题上,从事着轻税的税制改革,通过实施减税让利给纳税人,来鼓励社会创办更多的企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为地方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实施差别税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吸纳了社会上及高校毕业生大多数就业人员。为了鼓励发展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行差别税率。一是在所得税和流转税上根据纳税人的效益规模或者企业规模实施不同的税率,规模大的适用高税率,规模小的适用低税率或者零税率;二是实施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对企业利润水平低的实施较低的税率;三是规定起征点,对所得税或者流转税规定起征点,在起征点以下的则不征税。
3.建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赢关系,更好地促进就业
密切企业与地方高校的联系,强化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和地方高校的互利双赢,特别是高校的主动性与企业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的关键。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方式或模式,应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状况、科技水平以及校企各自的利益分配,因校制宜、因企制宜。为了体现学校的主动性,学校应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地方高校要结合地方实际,紧紧围绕地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当地社会经济需要及其结构变化,主动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使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最大限度地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一致,使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符合地方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地方高校设置专业应遵循“发展需要驱动”原则,紧密结合社会需求。
高校一定要有意识地建立和企业对接的机制,要有对接的组织构架,不能光埋怨企业、埋怨市场,关键是自己的立足点要改变,要有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行动,这样才有可能和企业建立起一种互信机制。这样地方高校与社会建立联姻关系,也为地方高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 结语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但实践证明这个假定是经不住考验的。现在,经济的高增长与高失业率同时存在,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一个矛盾。因为很多因素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是复杂的,比如技术进步,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产生就业挤出效应。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大大增加社会产出,提高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并导致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又具有就业增长效应。虽然经济增长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但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就业的必要条件。因此,面对13亿人口大国这样的具体国情,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把就业增长放在首要位置的经济增长战略。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经济政策选择、投资重心与结构调整、产业类型选择、技术进步政策等的安排,以谋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双重实现。
参考文献
[1]高慧等.中国各地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