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4 08:24: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古代的文学常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在高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二、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利用好主阵地:课堂。同样是在课堂内,还要将讲读课与自读课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对于讲读课,在时间的分配上,要做到在“三精”(讲要抓住课文的精要,讲出课文的精华,并讲得精彩——北京市特级教师时雁行)的前提下,尽量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多练。一般来说,学生的时间每节应占1/3以上,至少应有15分钟的时间(一节课按45分钟记)供学生读、练,教师仅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加以提示,再辅之以释疑、答难即可。而对于自读课,学生阅读理解的时间应占一节课的2/3以上,教师应致力于一个“导”字,蜻蜓点水式的点评便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就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看,从讲读到自读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迁移的认知过程。假设讲读课是“举一”的话,那么,自读课则是“反三”。自读课既是为讲读课服务的,又是讲读课的重要补充和升华。在分清主次、明晰谁是教学主体的情况下,课堂阅读教学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需要补充的是,如果学生在课内遇到的篇目不合自己的阅读胃口,阅读心理消极的话,教师可采用精彩的导入、挂图、多媒体等手段调整学生心绪,改变学生消极阅读的心态。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固然离不开教师在课堂内的系统讲授,但由于课堂教学无论在时间支配还是涉猎宽泛方面皆受制约,故课堂阅读教学只能起到示范引导作用。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还离不了让学生在课后充“电”,即课外的大量阅读。林语堂先生在对大学国文教育颇有微词时认为:中文系的学生可以摒弃教师的导读,读完古典四大名著就可以了。虽然他所说的“读”与时下所谈的“读”程度迥异,但从中说明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著名作家王蒙指出:“……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否能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加强阅读的份量,给孩子选择的空间。”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就规定初中生每学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八十万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需要“两手抓”,既要读文学史,又要读文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遇而讲古代、近代、现当代文学史、文化、文学常识。譬如,在讲《范进中举》一文时,可穿插讲述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讲《故宫博物院》时,可穿插讲些中国古代的亭台轩榭等建筑风格、布局,欧洲建筑的“哥特式”等;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由金翠莲向鲁提辖唱喏、道万福生发开去,讲一些古代的礼节常识,亦可由鲁提辖自称“洒家”、金翠莲自称“奴家”引入,讲些古代的称谓知识,以免有些学生将古代所谓的“犬子”理解成“狗的儿子”而授人以柄,贻笑大方;讲“通感”时,除了介绍“通感”的定义外,还可以告诉学生这一修辞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其《通感》一文收在《七缀集》及《钱钟书散文》等书中,“通感”最有名的例子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讲具体作品时,穿插相关的文学史等知识必然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只要教者有心,文学史或者文化常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依然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可是,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大都是单一的“讲解”“抄写”“听写”模式,十分枯燥,大量的重复工作,让学生对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很难达成。因此,此时汉字的趣味教学就能起到比较显著的效果,汉字的趣味教学,通过有趣的汉字故事,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让一撇一捺写成的汉字丰富、立体、鲜活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记忆,自然能够收到较好的识记效果,也能大大提升学生写字的兴趣。
(一)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形声字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旁”“声旁”的意义,并能够将其融会贯通,深入理解形声字的意义。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特意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的故事:一个财主少爷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木桥上淘米,便上前有意戏弄,吟道:“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结果,少女也是读过书的,对这样的财主少爷十分厌恶,不客气地说道:“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儿,儿不敬老娘……”财主少爷碰了一鼻子灰。这个小故事中少爷和少女的打油诗通俗易懂,涉及了“桥”“娇”“粮”“娘”四个形声字,通过偏旁的拆分与组合,把形声字的基本特点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出来。对联对得妙,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形声字的辨别能力,让形声字的教学更富有生趣。
(二)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会意字、象形字与形声字相比,更富有形象性,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由于现代的简化字与造字时的文字相比,有的地方已经简化,不再是最初的模样,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一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配合教学内容加上生动、活泼的趣味讲解,学生对于字形就能形成更深的印象。比如“忐忑”二字,就是会意字,表示的是心神不定的意思,字形表示的是: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上上下下的,就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这怎么能够宁静呢?教师在讲解这两个字的时候,可以配上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表现出“心”上下不宁的感觉,通过这样有趣地讲解、展示,学生就会很直观地记忆字形,并形成十分深刻的印象。许多汉字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趣味讲解,比如“炎”“炙”“逐”“盥”“轰”等,都可以借助汉字自身的构字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描述或者模拟,编故事做动图,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
二、趣味汉字教学与文学常识积累相结合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目标更为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这其中文学常识的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传统的文学常识教学往往与汉字识记教学一样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僵硬模式,不但十分枯燥无味,而且由于学生学习时不理解、没兴趣,常常弄得张冠李戴,唐朝的诗人变成汉朝的文学家,宋朝的文集变成了清代的著作,对于作家的作品特点、写作手法也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文学常识教学过程中,结合有趣的汉字故事,抓住文学常识中与汉字有关的趣味“点”来进行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趣味汉字记忆作家名人的字号。比如,作家老舍的笔名就起得很有意思,他的本名叫舒庆春,字是“舍予”,很明显,他的字“舍予”,就是他的姓“舒”拆开来而成,而他的笔名“老舍”也就是在字的“舍”前冠上一个“老”字。这样的拆分与组合,正是汉字的构字、构词的魅力所在。以这种方法来取笔名的还有很多,比如杨木易、李木子等。在讲解作家名人的字号时,多关注这样的“点”,自然会让学生背诵时形成较深的印象,想起姓名就能联想到字号,记忆起来更为轻松。
(二)利用趣味汉字记忆作品和作品集。比如,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且介亭杂文集》,这个文集名中的“且介”两个字,就是从“租借”两个字中拆分转化而来,先生的目的是暗示自己其时所处的是“半租界”。因而理解了“且介”的由来,对于这个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等就有了更深地了解,对作品集的记忆也更为容易了。
(三)利用趣味汉字积累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是比较庞大的,也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部分语文知识。因为古代的文化常识往往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表述也大多是文言文,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善用“巧劲”,让学生在娱乐和趣味中积累,在形象和生动中理解。比如,关于古代“阴阳”之说,有文章说“阳,高明也”“高明”的意思就是高而光明,所以“山之阳即山之南”,对于这样的文化常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一边讲解字义,并引申说明其文化内涵,一边画图说明,让学生结合汉字的“趣”来理解、积累这个文学常识。
三、趣味汉字教学与汉字魅力熏陶相结合
《新课标》中,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不仅在“识字与写字”这一方面提出了分阶段不同目标,而且在让学生感受汉字魅力的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等。因而汉字魅力熏陶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部分,需要教师多方努力达成教学目标,而利用趣味汉字教学展现汉字魅力是一个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趣味汉字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感。趣味汉字教学能够将汉字的起源、原理等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比如“山”字,虽然只有3画,结构也很简单,但在书法家的笔下却似一幅写意的水墨画,粗重有力的笔画,绘出了一座座山峰高高挺立的形象,这也正是汉字象形因素中,模天地万物之状,展万物之灵秀的浓厚艺术力量。
(二)趣味汉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书法已经作为教学目标被提出,因而在教学中多多激发学生学习并练习书法的兴趣,让他们养成好的书写意识和书写习惯很有必要。趣味汉字教学能够将各种字体的发展过程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对于各种古代名家的不同字帖也能形象呈现,而且辅以书法家的奇闻轶事,能够真正地激发起学生学书法练书法的兴趣。
古代汉语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语言工具课,更是文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更好地阅读古代文献和相关专业学习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在西方逐渐盛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部心理过程是指认知主体的兴趣、爱好、态度、需要以及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1]。利用构建主义理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古文的兴趣,更好达到古代汉语教学目标,下面笔者分三部分谈谈对古代汉语教学的思考。
一、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工具课,它始终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学生不爱学、不易学的问题。近几十年来,许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对这一问题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思考,这些思考有从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方面探讨的,如王洪涌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的改革探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肖瑜的《创新型古代汉语课教学刍议》(《广西大学学报》2007.2);有从教材建设方面探讨的,例如柳士镇的《古代汉语教学与教材琐谈》(《中国大学教学》2003.6);有从教学内容方面探讨的,如李先华的《高师古代汉语教学内容改革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2.5);也有从教学方法方面探讨的,如季云起的《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及其应用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7.13),张振羽、谢序华的《古代汉语教改的关键在激趣》(《凯里学院学报》2007.2);更有各方面综合探讨的,例如薄守生、赖慧玲的《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7.7)。总的来说,前人的研究对我们古代汉语的教学有着很好的帮助。
但是,新时代下,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出现、现代教育技术普遍运用,我们在激趣教学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高校学生依然普遍对古代汉语有着畏难情绪、恐惧态度及回避的意识,这种情况对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极其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对古代汉语“激趣教学”进行研究,从而化解学生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进一步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达到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二、古代汉语激趣教学方法
古代汉语“激趣教学”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激起学生对古代文献的兴趣,进而能够克服语言上的困难,主动进行学习,弥补课时不足的缺陷,体味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使古文活起来
要想使古文活起来,首先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古文素养,使语料烂熟于心,拈之即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
古代汉语课时一缩再缩,文选列的虽多,奈何学生没有时间和兴趣课后自学,如果对古汉语不感兴趣,就更不用说希望他们能自觉扩大阅读了。那么古代汉语教材和课堂上经常会使用的古文例句,大多成为孤立的,是学生所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个一个的例句举出来,学生不能理解句子的语境,干巴巴的文言文,听起来毫无趣味,就无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补充例句的语境,增强例句的趣味性,使一句句古话活起来,使一个个古人动起来。
例如,讲到古代汉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引用时,有一个例句:“故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首先,我们以学生熟悉的成语“一诺千金”引起学生对此谚语的兴趣,知道此句谚语就是后来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史记·季布列传》给大家补充大将季布的相关故事,引发学生对季布的兴趣,进而引起他们翻阅《史记》的兴趣。
讲古书注解,介绍重要学者时,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史料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更形象、鲜明、直观的认识。例如介绍马融时,可结合《后汉书·马融传》进行补充介绍:马融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活了八十八岁,貌美才俊,学生数千,东汉著名学者卢植、郑玄都是他的学生,马融此人性格高傲、热情放达,史书传云:“行动浪漫,善鼓琴吹笛,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人入其室者。”这样,通过补充,话语不多,马融其人已跃然浮现在我们面前,学生对其兴趣倍增。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看一些史书,了解一些历史人物,诸如卢植、郑玄等,增加他们对古文的兴趣,从而增强古代汉语的趣味性。
(2)使古物动起来
在新的教学手段帮助下,古代相关的文物都可以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更具直观性。因此,善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相关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跨越三千年的时间长河,可使古代的文字、器物、服饰、古籍文献、人物、历史事件等重活于今,使学生消除时空上的距离感,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学习。
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发展演变、古代的用字这些理论方面的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使古老的汉字形体活生生地动在学生眼前,《左传》、《论语》、《史记》等文选的学习,我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
例如,讲解《左传·鞌之战》等文选时,我们可以借用视频把古代的车战呈现在课堂上,可以把古代的战车通过多媒体直观地放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的常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讲解《论语》时,我们可以适时播放上海电视大学鲍鹏山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的相关视频,生动有趣地把孔圣人和他的弟子们的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如此以来,毫无疑问学生对《论语》相关篇目的理解会更深,想必也更有兴趣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
(3)使古今连起来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教学中需以今比古,善用方言解决相关语言现象,善用古代汉语知识解决现代社会各种新的语言现象,古今一体,从而减少古代语言的晦涩感,使古代语言形象化。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一句:“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觳觫”一词,王力教材相关注释为“恐惧的样子。”[2]郭锡良教材相关注释为:“叠韻联绵词,恐惧的样子。”[3]“觳觫”一词在《孟子》中首次出现之后,后世诗文中亦常出现,有的成为牛的代称,例如《池北偶谈》卷十一:“时见牧人蓑笠,御觳觫,归村落间。”有的则保留了形容词的用法,例如《蟹略》卷一:“亦不见蟹躁扰,亦不见牛觳觫,此亦是蟹箴。”后来所指范围扩大,不仅用于牛,也可以指驴,《耕学斋诗集》:“石磴牵确驴觳觫……”,还可以指人,《春明梦余录》卷三十六:“今见出关觳觫之状,视关内如……”对“觳觫”一词,《汉语方言大词典》 亦有释义:“【觳觫】面容憔悴。闽语。广东潮州、汕头。翁辉东。”还有一些相关的词,比如“觳觳掉”、“觳觳掣”、“觳觳颤”等:“【觳觳掉】发抖;哆嗦。闽语。福建厦门。【觳觳掣】闽语。福建厦门。1、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2、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觳觳颤】战抖。闽语。福建厦门。”[4]《汉语方言大词典》所记由“觳”组成的词条,均是闽方言,或作动词,或为形容词。在文选教学中,讲到这个词时,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和现代方言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方言去思考古代的一些词语。就笔者来说,“觳觫”一词绝对不仅保留在闽语之中,河南方言中亦有体现,不过它的读音在方言中稍有变化,河南方言中的【和萨】一词正是形容人或动物因恐惧、寒冷等而颤抖的样子。
教学中以今比古,古今连为一体,想必会消除古语的晦涩感,增强古语的形象性。
(4)把古字用起来
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学生古文基础较薄弱,即使是对古文有兴趣的同学,对教材中经常出现的繁体字,也往往不知是何字,更不用说古文中其它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辨识了,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他们对古代汉语产生畏难心理的一个原因。因此,“激趣教学”除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外,还必须帮助学生解决基础薄弱的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古字用起来。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适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研读古代典籍,适时举行有关古文识别及书写的各类小竞赛,引导学生使用古文创作,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代入感,消除他们古代汉语“学而无用”的认识。例如讲解“六书”理论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把洛阳最大公园隋唐遗址公园石头上所刻篆书显示出来,以此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引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需从多方面着手,彻底解决学生的畏难心理,使之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在以后的人生中阅读更多的古代文献,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古代汉语作为大多数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培养和提高古籍的阅读能力而开设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阅读一般的旧版古籍,从而吸收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此课程内容多,既有文言文阅读,也有文化常识学习,还有大量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任务繁重;此课程学习内容以先秦语言为主,年代久远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很大难度,而现代社会经济价值取向也使学生对“古文”越来越漠视;另外,随着高校的课程改革进程,各专业基础课都在大量压缩课时,古代汉语课更是由原来的周四学时逐步缩减到现在的周二学时,在这种条件下,必须在课时内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再“怕”学古代汉语,而是“喜”学古代汉语,才能达到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
“使古文活起来、使古物动起来、使古今连起来、把古字用起来”是我们在激趣教学方面进行的一些尝试,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使古代汉语教学更易于进行,从而更好的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注释: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新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第37~48页。
[2]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0页。
[3]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32页。
[4]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314页。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
[2]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7314.
关键词:古代汉语;文选;齐桓公伐楚;地理知识
古代的地理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我国古代关于地理方面的著作很多,《山海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元和郡县志》、《徐霞客游记》为我们熟知,这些著作是我们读懂古文中地理名词的重要依据,但它们只给我们提供浩瀚的资料,对于某个地名的选取,还得靠联系上下文、参考史料、认真斟酌,以免造成选址不当。
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1999年版的《古代汉语》涉及到很多地理知识方面的讲解,对我们学习古代地理知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其中还有一些瑕疵。文选《齐桓公伐楚》中关于“召康公”和“方城”的注释就存在着一定的失误。
一、燕国的疆域问题
《齐桓公伐楚》:“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
原注:“召康公:周文王庶子,名],食邑在召(今陕西凤翔县)。武王时封于北燕(今河南省郾城县东)。”
召康公是燕国的开国君主,经历了两次分封,最初封于召,后来改到郾。原注的说法,首先是极易让我们认为“食邑”和“封地”不同;其次是没讲清楚召康公的封地演变,致使后面的“古代汉语常识部分”部分“古代的地理”所介绍的周初分封时十二个主要的诸侯国极其都城“燕:蓟(今北京市)”的说法显得很突兀。
因此,在这里,我们就有必要弄清楚召公的封地演变和燕国的疆域问题。
(一)召康公封于召
召康公是周王室分封时北燕国的开国君主,“[集解]世本曰:“居北燕。”宋忠曰:“有南燕,故云北燕。”①我们提到他时,多数时候单称召公,有时称召康公、召伯、召公]。“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集解]谯周曰:周之支族,食邑于召,谓之召公。[索引]召者,畿内菜地。]始食于召,故曰召公。”②“]”是其名,“召”则是他的受封地,即“食邑”的地名。
那么,“召”在哪里呢?
《水经注・卷十八》载:“雍水又东经召亭南,世谓之树川,盖、召树声相近,误耳。亭,故召公之采邑也。京相播日:亭在周城南五十里。后汉郡国志曰d县有召公亭,谓此也。”王先谦校:
“周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今属右扶风美阳县。史记燕召公世家注谯周云:周之支族食采于召,谓之召公。索引曰:召者畿内采地]始食于召,故曰召公。或说者以为文王受命,取岐周故墟周、召地分爵二公,故诗有周南、召南,言皆在岐山之阳,故言南也。魏书地形志武功郡美阳县有邵亭方舆纪要、凤翔县府凤翔县有召城亦曰召亭是也。”③
《诗・周南召南谱》:“周召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
据《禹贡》“雍州”载,“召”在今陕甘一带,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北。“岐山之阳”即岐山之南,那么“召”的位置,约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杜预注曰:“召,采地,扶风雍县东南有召亭。《括地志》:“邵亭故城在岐州岐山县西南十里。”
又“或说者以为文王受命,取岐周故墟周、召地分爵二公,故诗有周召二南,言皆在岐山之阳,故言南也。”④
《诗・周南召南谱》:“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歧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职之国。”周文王迁都于“丰”,将原岐山地区的周、召二地分给周公旦、召公]作为他们的采邑。
从以上可以看出,召公的最初封于“召”,约在今陕西省的岐山县一带。
(二)召康公后代迁往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周朝地域的扩大,燕国往北迁,定都“蓟”,即现在的北京市,燕国疆域相对固定下来,这就有了后来的战国七雄区域图中燕国首都在“蓟”的标识,但1999年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常识部分”部分“古代的地理”所介绍的周初分封时十二个主要的诸侯国及其都城“燕:蓟(今北京市)”,周初分封时燕国领土还不至“蓟”,定都为“蓟”应是后来的事情。
近年来,不断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群在北京市被发掘,这些墓主都指向了燕国王侯、贵族,特别是琉璃河商周遗址墓的发现,是燕国定都于“蓟”的有力证据,但这是有一个过程的。
关于论述最初燕国的首都问题,影响最大的当属《史记》,郭锡良先就是引用了它的材料而出错。
“封召公]于燕。[集解]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于燕,观其文稍似重也。水经注云蓟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取名焉。括地志云:‘燕山在幽州渔阳县东南六十里。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取名焉。’按: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蓟微燕盛,乃并蓟居之,蓟名遂绝焉。今幽州蓟县,古燕国也。”⑤这是分封初期“燕”的首都在“蓟”的源头,
又有“[案]燕山在今蓟县东南五十五里,与玉田、遵化接界。然疑周初燕国并不在此,正义盖强为之说。”⑥“[案]召公,周之宗亲,不远封僻壤。盖春秋何时,燕徙而北,乃井蓟,立国于此。”⑦
周初,召公封在“召”,位于周王朝中心地带,后来燕国的领土发生变化了,但并没有很快定都“蓟”,“齐桓公出兵北伐山戎取得胜利,山戎被赶到孤竹国以外地区(今河北卢龙),从此,燕国才安顿下来,乘势占据了蓟地(今北京市),并与齐国协商,把被山戎占据的今河北沧州至天津市一带地区划归燕国,同时燕国也答应‘复修召公之法’,如期向东周天子称臣纳贡。”⑧
自此,燕国得以安定下来,同时“蓟县”作为燕国的首都的事实就此确定。
综上所述,原注是因为没把召康公的封地的演变讲清楚,使得该“文选”注释不易被人理解,最终还导致了该教材“古代汉语常识部分”部分“古代的地理”知识的错误。
二、“方城”是楚长城
《齐桓公伐楚》:“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
原注:“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
从史实上看:“方城”是一段楚长城,而不是一座山。
原注出自《左传》杜预注:“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以言竞土之远也。”杜预的注具有权威性,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王宁主编的《古代汉语》都依了此注。
除“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这一说法外,“方城”还有其它说法:
其一,“方城”:“方城山,即指桐柏山、大别山等山脉。”⑨
其二,“方城,春秋时楚国所筑长城,北起河南省方城县北南至今泌阳县东北。”⑨
其一的说法过于笼统,后者则指出了“方城”是一段长城。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荀子・议兵》“(楚人)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可见,楚国确实有“方城”,但它是长城。
“楚文王时于方城山(今小顶山)修筑长城,曰‘方城’,以守卫其北境,方城县由此得名。”B11“方城县独树镇境内有楚长城遗址。”B12
由此可见,先有“方城”长城后有“方城”地名。现在的“小顶山”无论从地形、还是山势上看都不能称之为要塞,但《淮南子・地形训》却将其列为九塞之一。九塞为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方城”位列其中,就是因为它有“方城”长城扼守,当然,这些古长城已在岁月和风沙中消失了,仅留遗址。
方城塞位于今方城县独树镇中信庄村南岭,是楚长城大关口遗址,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把此处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区,并立纪念碑,上书:“楚长城大关口遗址”。
又《辞海》“方城”条:“①春秋时楚国所筑长城,北起今河南方城北,南至今泌阳东北。战国时又展筑,自今方城北西向循伏牛山脉,折南循白河、湍河间分水岭至今邓州市北。楚恃以守卫其北境。”
目前史学界公认的楚长城就是自今方城北至今泌阳东北这段长城,它是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复又伐邓后开始修筑的,它是楚长城中最早的一段,这一道长城正好处在当时楚国都城郢都的西北和东北面,对于防御较为强大的诸侯邻国秦、晋、齐、韩、魏等的进攻起到很好的作用。
“齐、晋、秦、魏、韩等国多次伐楚,即使楚国大败,也因有长城阻挡而本土不受侵掠,元气不伤。唯吴国于公元前506年避开楚长城从南方进攻楚国,攻入楚国都城,才使楚国一蹶不振。”B13“公元前656年命屈完与齐桓公盟于召陵,号为楚方城的楚长城已经成为楚国的重要屏障。”B14由此可见,楚国的这段“方城”长城对楚国防御工事非常重要,也是楚国得以完好的屏障,屈完敢对齐桓公说“方城以为池”是底气十足的。
现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长城学和古建筑学专家罗哲文先生亦引用了“齐桓公伐楚”这个史实来证明楚国“方城”长城的防御效果:
“根据历史记载,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楚长城在历史文献记载上称作‘方城’。《左传》上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齐国要进兵攻打楚国,军队已经到了‘陉’这个地方,楚成王派了屈完去迎敌,到了召陵这个地方,屈完对齐侯说,你如果真正要想打一张的话,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足可以抵挡一阵子。齐侯见楚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B15
又《方城县志》里面没有“方城山”的记载,这么有名的一座山在“县志”中无载只能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该地没有这座山。
综上所述,在《齐桓公伐楚》时期,“方城”并不是地名,它是一段楚长城。后来把“方城”作为地名是受“方城”长城的影响。
以上是郭锡良先生主编的1999年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文选《齐桓公伐楚》注释中存在的两个地理知识方面的小问题,在此提出,这并非是对该教材的否定,而是因太喜欢这部教材,希望它更加完美,对我们的古代汉语教学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普洱学院中文系)
注释:
① ②④⑤[汉]司马迁著.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93;1293;1293;93.
③ [元]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水经注[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5:三二三――三二四.
⑥ ⑦钱穆.史记地名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1:九四九; 九五五.
⑧ 赵庭秀.早期燕国的世系与疆域探幽[J].河北学刊1993(4),111.
⑨ 张文学.五经全译:春秋左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171.
⑩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1.
B11 B12李成玉.河南乡情[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9; 9.
B13 潘民中,李典芳.探访长城[J].文史知识,2010(3),44.
B14 杨晓宇.春秋古长城:中国最早的长城[J].许昌学院学报,2000(6),78.
B15 罗哲文.长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3.
参考文献
[1]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汉]司马迁著.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元]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水经注[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5.
[4] 钱穆.史记地名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识记与背诵。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初就按学号顺序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导老师,按照系部制定的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在两年理论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也依赖于这一前提,二者紧密配合,互为体系的组成部分。一定阶段的内容结束后,老师给出必背篇目,每个小组的成员到本组小组长那里背诵过关,小组长做出详细记录并评分;小组长集中到学习委员那里过关并评分;学习委员的背诵情况则由任课教师直接负责。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会进行不定时不定人数的随机抽查背诵,抽查到的同学的背诵情况若与小组长记录情况不符,本组同学需抽时间接受学习委员的检查过关。这种方法比之期末试卷中的填空默写更能落到实处。此外,职业技能训练中每学期都有古诗背诵的任务。
2.理解与鉴赏。这一目标和实践任务安排在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学生对给出的古诗篇目进行鉴赏,写出书面的小文章,同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老师评改。
3.古诗解读、讲好一首古诗。古诗解读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技能训练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分析文本的角度写出书面的文章,小组交流教师评改。诗歌部分结束后,安排时间由各组准备教案,选派一人在课堂上讲一首古代诗词。
4.在识记、理解、鉴赏、深入认识之后,分班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个感情上的升华。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期间参赛选手可以请老师指导。班委做好会务工作。朗诵完毕,由学习委员、普通同学、老师组成的评委评分并确定名次,给出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扎实的过关,到综合性活动朗诵古诗词、讲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也为他们今后在中小学课堂上讲授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个是语言的隔阂,一个是与政治、道德的紧密联系,都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而要集中在课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搞清楚文中的字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大体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大家先互相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法、结构等。
1.课前预习。在每次课前一周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字词读法意义、文章大意结构以及相关的问题。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自主学习,并分组整理学习成果。
2.汇报学习成果。用一堂课时间让学生分组解决上述基本问题,采用面对全班讲解的方式,过后老师不再重复,只对缺漏的部分做出补充。
3.提高与升华。解决基本问题之后,针对选文中涉及的观点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论辩,如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称霸天下,让学生结合战国历史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树立自己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口头讨论之后,形成文字,在此过程中学习古人立论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实践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点燃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课堂气氛也从之前老师一言堂时的沉闷而变得比较活跃。
三、小说与戏剧部分
小说和戏剧都属于叙事性文体,很多古代的小说和戏剧也都搬上了现代荧屏。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细微的差别。
1.小说
唐传奇、明清小说的故事是学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内容基本上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大家互相讲一讲小说所写的故事、对人物的看法以及对主题的讨论,自由发表观点。老师只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主题趋向进行总结和点拨。这样就有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也避免了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去叙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参与其中了,会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2.戏剧
戏剧部分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虽然它与现代影视在性质、作用上有一致之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学生很难直观地去把握古代戏剧的真正面貌。所以在进入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电影《霸王别姬》,里面有许多古代戏剧唱段、扮相等,虽然主要是京剧,但已经足以让学生对古代戏剧有所认识了。看完之后,就结合影片内容讲解古代戏剧的一些常识,并让学生写观后感。
3.综合性实践活动
一、真正含义
关注含义,首先必对这个知识点或考题进行概念界定。这道题称之为“文化常识”,而非“文学常识”;又因它出现在文言文阅读题目中,并取材于文言文阅读文本,故而为求准确,我们当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
什么是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是指中国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悠久文化的常识性知识。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化常识、古代文学常识,甚至极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学常识,那么势必在无形中扩大了我们的复习范围,也在较大程度上偏离了对题目内涵及外延的正确理解,也自然会大大增加我们备考复习的任务和难度。
二、命题背景
这道题我们之所以准确地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正是立足于特殊的命题背景的。笼统地说,此题取材于文言文阅读,不可能涉及现当代文化常识,也极少涉及文学常识;具体而言,此题所选文言文主要集中在记叙类文言文中,甚至很多年的文言材料都源自于《二十四史》。而正确分析认识历史类文言文本的写作对象、特定内容、表达特征等,都有利于我们划定符合史传类文言文本所常出现的文化常识知识点。
三、取材范围
就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篇目而言,基本上都是文言文史传类文本,并且更倾向于人物传记。这些倾向于人物传记的文言文本,大多遵循了从姓名籍贯到科举考试,从官职任免到主要政绩,从主要精神品质到最终结局的叙述模式。在这种叙述模式中,所选主要人物都有官职在身,他们既有广泛接触其它官员甚至是面见皇帝的经历,更有接触地方官吏百姓、民情风俗、人文地理等等诸多机会。既如此,该题考查点要出自文本,那么所考文化常识点自然与历法、官职、朝廷机构、科举制度、称谓(含人物、地理、风俗、礼仪等)等密不可分。
以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I卷、Ⅱ卷、Ⅲ卷为例,我们都能发现此种规律。
例如:2016年全国I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例如:2016年全国Ⅱ卷【答案】D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例如:2016年全国Ⅲ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 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 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综合三套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三道题中的四个选项,实际有三个选项都与官职有关。我们切不可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或是命题者有意而为。即使是有意,也是有意保持三套试题难度与考查内容的一致性;而不是不约而同地都重点考查到与官职相关的文化常识。理解这一点,还是应该回到这篇文言文文本的取材。《二十四史》是典型的官方历史,亦谓之正史,所记载人物怎么可能是普通百姓?事实上只要对中国正史稍加浏览便知,任何一部正史,无一不是皇族、官吏或反皇权官吏的历史。那么这类文言文本,可能常常必然出现的就是官职、官僚机构、官员交际等或与此相关的文化常识。
虽然如此,但我们断不能以2016年高考试题推断2017年高考也要围绕官职这个核心命题。也许明年的文化常识还会涉及到科举制度、天文历法、风俗习惯、人物称谓等;但无论如何命题,都是这类文言文本所无法避免的古文化常识。
四、复习方法
古代文化常识,尽管是常识,但毕竟是古代的,有些我们可能接触较多,有些我们可能仍然生疏或者根本不了解。从复习方法和能力考查层级而言,建议还是以记忆为主。
但记忆并非死记,也不是滥记,更不是没有系统、没有章法、没有条理地记忆。下面,拟结合文化常识本身的内容特点,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首先,为保证记忆的有效性、时效性,首先我们务必理解文化常识形成的原因,力求理解性记忆;第二,不是所有的文化常识,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我们要突出对常见文化知识的记忆;第三,在记忆时,我们还要借助具体的情境或语境,文化常识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必然渗透于人物及故事的叙述和描写之中;第四,为保证不经常遗忘,我们还要反复记忆易混淆、易错误的文化常识知识点;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分类、要比较、要排序、要联系地记忆和突破。
(一)分类记忆
整体分类:我们可以将史传类文本所常有的文化常识进行分类。例如,出现在文言文本中常见的无非就是科举制度、古代官职、人物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等几个主要文化内容。
除了整体分类,我们还可以进行细致分类。例如,对科举制度,我们可以按照朝代特点或时间顺序分类。
(1)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其它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还有“征辟”“孝廉”等。
(2)明清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除此之外还有“乡试”“会试”“殿试”等。
(3)明清科举制度考试结果分类。
例如:“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除此之外,还有“进士”“状元”“会元”“解元”“连中三元”“金榜”“同年”等。
(4)明清科举制度学校分类。
例如“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其它还有“太学”“国子监”“书院”等。
(5)明清科举制度学官分类。
①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②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③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
④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⑤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⑥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监祭酒。
⑦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二)比较记忆
比较记忆,适用于易混淆、古今差异大、朝代差异大的古文化常识。
(1)同类比较。
①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②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太傅。
③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中“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2)内部比较。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3)古今比较。如古今纪时的方法。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i(die)、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③现化纪时法。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④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三)排序记忆
(1)官职的任免升降。根据任命、提升、调动、贬官、辞官的顺序来记忆。如:①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②除:拜官授职。③擢:提升官职。④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⑤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⑥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⑦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⑧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2)二十四节气。根据节气及月份的先后顺序来记忆。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四)联系记忆
(1)联系文句。联系文言文中所学的句子来记忆。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的“庆历四年春”、《琵琶行》的“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的“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的“元丰七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后序》的“德v二年”、《雁荡山》的“祥符中” (“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③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庚子赔款”“”“”。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的“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Y(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的“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的“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 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阅读弥补知识缺陷,人们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单位教育,构成了一个人知识的重要来源,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但相对于知识爆炸的年代,却是远远不够的。一个职业化的人士,阅读非职业的书籍,就可拓展职业外的知识,增加社会知识,人文知识,科学知识,普通常识,而这些知识对职场人的工作、生活也会发生较多影响;一个学校的学生,阅读非课程的书籍,就可拓宽其知识面,积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感知性,弥补课程知识的缺隘。
阅读培养生活习惯,人们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生活方式呈现多样性,这是客观事实,但有的人染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热衷于社交生活,沉醉于声色犬马,白白浪费大好时光;而爱好阅读的人,其业余时间就有相当部分要用于阅读,自然就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远了;常常阅读的人,受良好书籍的熏陶,就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对健康的生活习惯就乐于受之了。
众所周知,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逐年上升,教材中的文言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客观需要。新课标的要求,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及形态,掌握古代社会生活的特征。知识层面要求,能够理解运用文言文的具体含义,表达方式。在对文言文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再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文言文,了解大意,增加自身的文化内涵。因此,文言文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在教学中,怎样能够更好的实现文言文的价值,加深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这是教育界应该不断研究的问题。
一、文言文的含义
文言文直接的字面意义显而易见,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言是古代人们口语表达以及书面表达的一种语言行为及语言形式。是与现代语言相对应而言的。历史悠久,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言简意丰,几个字含有的意义却很多,这也是我们理解的难点。如《醉翁亭记》,语言精练,词义丰富。还有一点就是文言文具有很强的文化感,蕴藏着古代的文化甚至是生活风俗。如,每月的初一,古代称为“朔”,每月的十五,古代称为“望”。这样的风俗习惯数不胜数。因此,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二、文言文的价值体现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言文更是意义重大。当然,文言文价值之高也就不言而喻。
(一)文言文价值在文化上的体现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远,而文言文正是在古代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他蕴含了古代文化中人们的生活状态,行为习惯,语言表达方式,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社会制度,教育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通过对文言文的研究学习,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古代文化产生,发展的历程。从而更加准确地的进行继承与发扬。如古代把“龙”“凤”作为一种高贵的意象加以崇拜,流传至今,人们仍然把这个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代表着一种吉祥之兆。这就是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二)文言文的价值在审美上体现的
文言文不仅语言精练,而且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有婉约派的,有豪放型的,言辞优美,意境幽远,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具有文学美感。文言文不仅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审美需要,内容上同样韵味无穷,道理深刻,画面迷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但提高了学生对文化的感知力,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得以提升,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也有深远的影响。
三、文言文价值的实现途径
基于文言文的价值与意义,我们总结以下实现途径。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变教学观念
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与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鉴赏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意一味的注重学习成绩,死记硬背,灌输式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重视文言文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组织阅读欣赏活动,鼓励学生查找资料,独立学习,把文言文的当做文学作文领悟而不是当成学习任务完成。
(二)师生共同提升文言素养,把握教学重点
所谓言传身教,教师自身的文言素养提升了,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了保证文言文价值的实现,教师应丰富自身的文言文学识,增加阅读量,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文化常识,人物背景,历史事件,充实自己的文学底蕴,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另外在教学中,要分清学习重点,对典型文言文范文进行深度解析鉴赏。对文法修辞,句式表达,情感抒发等同样要重点学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这样,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才会得以顺利体现。
四、结语
文言文的文化意义已经非常明显,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完整的体现它的价值还需要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在高考实际中,既要考虑学生成绩的提升,又要加强能力的提高,二者必须和谐统一。文言文价值的实现也是教育的目标,要想达到很好的效果,就要不断的改革,不断地发展,在教学探索中,逐渐完成传统文化的的继承和文言文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雷.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价值的实现[D].河南大学,2011.
“穿越小说”是“穿越时空小说”的简称,作家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刘方对此解释为:“穿越小说的称谓不是类别划分,而是按内容定义。其情节通常是描述一个当代青年遭逢变故,机缘巧合下,进入古代,以在场的方式参与见证了种种众所周知又知之不详的历史事件。”[1]
穿越小说作为网络文学中最热门的一种类型,在网络文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仅以晋江原创网为例,在晋江文学城以“穿越时空”为标签的作品,完结的作品已有2450多页,并且每页作品数量达到50多部,足见穿越小说数量之多。诸多网络穿越小说作为实体书出版之后,也受到读者们热烈的追捧,一年之内有超过200多部穿越小说出版成书,甚至很多还被翻拍为影视剧。但是与小说盛行的火热程度相反,目前学术界对于网络穿越小说的研究却不丰富。因此,本文重点从叙事模式角度分析穿越小说的基本特点。
一
穿越小说按穿越者的身份可以粗略分为两类:男主穿越小说与女主穿越小说。男主穿越小说,顾名思义,即穿越的主体是男性。相比以女性为主体的穿越小说,男主穿越小说在数量上要少很多,且情节类似,模式单一。小说通常都描写现代社会中普通的甚至是不得志的男性青年,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后,利用现代人的智慧及现代文明大展拳脚,几乎无所不能,最终建功立业,顺便再收获几个绝色美女,诸如《寻秦记》中的男主角项少龙等。男主的自信和现代智慧所支撑的独特魅力,使其在古代受到无比欢迎,得到古代女性的欢迎。但这与女性心中对专一爱情的期待明显冲突,男主穿越小说并不受广大女性欢迎。网络文学的主体读者正是女性,所以男主类穿越小说没有成为穿越小说中的主体类型。
穿越小说的主体是女主穿越小说,它们数量庞大,读者众多。早期的小说穿越女主角大多是绝色美女,或为王公贵族,或为大家小姐,或为商贾名流之女,甚至穿越为青楼女子。但是无论女主角穿越到哪里,身边一定围绕着俊美的男主和痴情的男配,为她鞍前马后效劳,女主更是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无所不能。这种女主万能模式多了之后,读者就会产生审美疲劳,又产生种田模式和宫斗模式。无论哪种模式,女主穿越小说的特点便是着力描写爱情,女主一心追求忠贞的爱情,最终都能找到一个甘心为她抛弃三妻四妾的男人共度一生。
二
显然,穿越小说的作者群和读者群中都以女性为主,女主穿越小说的情节通常有着固定的套路,笔者将之分为两类:主角万能模式与非主角万能模式。
在主角万能模式中,首先,穿越小说中的主角外貌必是无可挑剔的。女主不是绝色佳人就是气质飘逸,男主不是英俊帅气至少也是五官端正。这点从很多穿越小说的命名就可以看出,不是“倾世”就是“绝色”,体现出现代社会对美的追求,无论男女,都想让自己的形象变“美”。穿越小说中经常帅哥美女云集,而男女主角更是帅男美女中的佼佼者。
在女主穿越小说中,穿越的女主总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些接受了现代文明教育的女主们,虽然不会女红,绣不来花,但是唐诗宋词却信手拈来。尤其当她们穿越到架空的朝代时,唐诗宋词便成为其宣传自己、增强魅力的工具。现代社会娱乐产业的高度发达也给女主角们提供了帮助,她们可以利用现代流行歌曲和现代歌舞在古代大出风头,引得无数文人才子竞折腰。
虽然女主穿越小说中爱情是主线,但是作者往往还会加入对女主角们在古代开拓事业过程的描写,而不仅仅围绕爱情展开情节,这和现代女性大多参与工作的原因息息相关。现代职业女性,让她们整天待在院子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难以做到的。在古代,现代女性可以利用穿越这个巨大优势,顺利地闯出一番事业。但是身在古代,女子出门抛头露面总是不方便,因此女主们大都采取女扮男装的办法,或找一个人代替自己出面打理事业,本人则退居幕后。她们的事业往往是由男人在保驾护航,在遇到官府、地痞滋事的时候,往往是由男主或者男配帮忙解决,维护她的事业。这虽然体现了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哀,但也表达了女性自身对于获得事业发展的诉求与期待。
可是,“当网络类型小说新颖的幻想方式流于烂俗,这幻想方式便是源动力溃败的最大因素”[2],穿越小说同样如此。随着穿越小说固定不变的主角万能模式的泛滥,读者们开始对这种情节套路感到厌烦。于是,非主角万能模式出现了。在早期的“种田文”中,穿越女们已不再万能,相反,却对陌生的时代充满了警惕和未知的恐惧,她们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穿越身份。与之前穿越回古代呼风唤雨的穿越女们不同,种田文的穿越女们只求在乡间种田,老实本分地嫁人生子,过柴米油盐的古代生活。随着种田文的大规模跟风出现,读者对这种平淡琐碎的种田文渐渐失去兴趣,于是“宫斗文”诞生了。此时爱情已经不再是穿越文的主线,在后宫中生存,主角与其他女性争宠夺权互相陷害成了这类小说的主要情节。宫斗文中那些后宫争宠互斗的情节侧面反映了现代职场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斗争的紧张关系。但宫斗文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历史背景对作者的写作功力有较高的要求,要求相对较低的“宅斗文”便出现了。“宅斗文”,顾名思义即女主人公生活在大户人家里,每日要处理婆媳、妯娌、姑嫂和妻妾之间等家庭矛盾。此类小说既结合了宫斗文中人与人互相斗争的一面,又有种田文中古代人家生活画卷的味道,在回避了宫斗文对写作功力较高要求的同时,还避免了种田文般流水账似的叙述方式。
随着穿越小说的这几类故事不断被跟风模仿,最终形成了穿越小说几大固定套路,被后期许多专为搞笑的穿越小说作为调笑的桥段使用。过去各类穿越小说中的女主们纷纷作为反面形象出现,在这种对俗套模式的反复调侃中,“反穿越小说”初见雏形。
以晋江文学城热门穿越小说我想吃肉的《非主流清穿》为例,小说讲的是女主穿越成清代康熙年间伯爵石文炳的嫡女,成为清朝太子妃,改变废太子胤的命运,在康熙驾崩之后成为皇后的故事。女主一反过去的清穿女主的固定套路,她小心翼翼地学习古代的各种礼节知识,表达了对于面对皇权的恐惧和未知命运的担忧。女主多次提及,亲身穿越到清代后发现很多清穿小说的常识都被颠覆了。例如在康熙年间,无论男女小时候均是金钱鼠尾的发型,这一点无论是清宫戏还是清穿小说,基本都没有提及,而这本小说的作者却细心地将这个细节写入文中。除了这些细节的常识问题外,还有人物设定的变化。在过去的清穿小说中,对康熙诸皇子的描述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如“冰山四爷”、“痴情八爷”等。这部小说一改过去清穿小说的设定,描写八爷其实是有很多小妾的,四爷其实是话唠,太子其实是聪明睿智的,诸位皇子的外貌也并不都是俊朗潇洒的,相反不少皇子长得并不怎样,就连康熙也是一脸麻子。文中也有涉及典型的“穿越女”试图和四爷来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结果却被视作异端的情节。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过去主角万能模式的异议与嘲讽。
随着穿越小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反穿越小说”开始出现。所谓的“反穿越小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穿越泛滥的现象,穿越小说的主角一般隶属于“时空管理局”之类的机构,其任务就是来监督这个已经被穿越女穿越得千疮百孔的时代的穿越女们,不让她们干涉时代的发展,甚至拥有特殊的武器能够将这些穿越女送回其本身所在的时代;另一种多是古代的重生女主与穿越女主对抗,或是在一边看着想要兴风作浪的穿越女自取灭亡,或是用自己重生的优势压制穿越女,最终穿越女输给本土重生女。历史不受穿越女的干扰,回归正常。
三
穿越小说作为网络文学中最热门的一种题材,经由网络这个自由开放的平台迅速发展。由于男女审美的不同,产生了男主穿越小说和女主穿越小说两大类型,但是男主穿越小说和女主穿越小说相比,受众要少很多,女主穿越小说在穿越小说乃至网络文学中都占据了主置。穿越小说在发展中产生了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早期的穿越小说,主角都是万能的;随着穿越小说的发展,也产生了非主角万能模式的小说,由此衍生出了种田文、宫斗文和宅斗文等形式。
穿越小说兴起以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赞誉,穿越题材是网络文学中全新的题材,它给了广大作者和读者广袤的想象空间,给网络小说的创作增强了幻想性和娱乐性。但是穿越小说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一些作者喜欢跟风随大流,作品带有强烈的趋利性,且缺乏文学性,情节俗套,模式固定,有很多不合逻辑之处。同时,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小说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作品质量自然也良莠不齐,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加以克服和改善的。
就穿越小说的发展前景而言,目前它们发展态势良好,基本进入平稳期。读者对于穿越小说热情不减,高质量的穿越小说层出不穷。因此,短时间内,穿越小说并不会被打入冷宫,穿越题材将是长期热门话题。
要善于加以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利用工具书解决一般性的问题,例如不会的字词,不懂的生活常识用语等。教师经常注意本班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相关的文学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使他们的思考问题能力与判断力得到发展,同样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发展,再不会因为区区二三百字的阅读小短文而皱眉头,挠笔头,咬笔头了。我们也在教学阅读中不会因提中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老虎吃天,无处着手,总不见大的效果。同时学生由于在阅读活动中积累了足量的文学素材,在作文时也不会没头没尾,流水帐,错字错词乱句子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关键是要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机,也是人产生活动行为的意识源、学生会不会去自动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接触一定量的课外有益读物,归根结底他们有没有一种原始的阅读动机,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意识,这正是我们最值得思考的地方。哪我们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