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城市经济竞争力

城市经济竞争力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6 09:58: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市经济竞争力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城市经济竞争力

篇1

一、如何看待我市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集中性,即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发展一个优势产业,而这个优势产业在全行业的市场份额和本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从我市来看,钢铁产业不仅聚集了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领域的大量企业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而且生产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和生产链条,具备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性。而装备制造、纺织、矿产品加工、箱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由于产业规模小,市场份额少,聚集性差,关联度低,竞争力弱,只能定位于产业集群的萌芽或成长阶段。(由图可见)产业集群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合作性,即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从企业角度看,我市除钢铁产业独大外,其它产业不仅规模小,而且规模企业少。如20__年我市“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产值的总和为251.4亿元,所占比重不到30,而且竞争力较强的规模以上企业十分有限。从产品角度看,产业集群的品种多元化以及高、中、低端产品并存的形态在我市多数产业表现不够明显。如纺织业虽然拥有纺织、印染、服装等100多家企业,但产品多处于中低档水平,竞争优势很不明显。从产业链角度看,相关企业相互配套不够,现有园区企业只是空间形态上的集聚。如装备制造业多处于各自为战状态。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说明我市对发展产业集群认识较晚,政策引导不够;二是说明我们在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尤其是没能通过大量引进外资来实现产业集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如何发展我市的产业集群

委员们认为,发展我市的产业集群首先在观念上要有所更新。即在制定产业集聚规划中不求“大而全”,而求“专精特”;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中注重应用高新技术,着力研发再循环、再利用的二次能源接续产业;在指导原则上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升相结合,集群带动与产业链延伸相结合,突出特色与错位发展相结合,市场引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解决好产业定位、政府角色以及配套服务三个方面问题。

1、关于产业定位问题。

篇2

“3+5”城市圈是以湖南省内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15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和衡阳五个城市在内的城市聚集区。“3+5”城市圈不仅具有区位优势,而且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随着圈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和投资步伐的加快,湖南“3+5”城市圈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城市圈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区域内部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各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对于个区域整体的经济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湖南“3+5”城市圈内的8个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各个城市发展的差距所在,从而为决策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有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综述

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形成要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得区域经济充满活力,保持持久和高效的发展。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竞争力内涵的研究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最早来源于企业。1980年的欧洲经济论坛上提出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此后,国内外学者将这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研究对象从微观经济个体转向宏观经济领域。徐琼(2006)指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对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的概括,是该区域经济实力、经济外向度、经济环境、创新因素、政府管理与科技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各种经济变量的有机组合及其动态合力的结果。

(二)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研究

王秉安(2005)构建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和148个四级指标。徐琼(2006)构建了反映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地区经济实力、经济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因素、创新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二级指标包括26个因素。徐承红(2008)提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四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体系包括核心竞争力、辅助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二级子系统包括9个指标,三级子系统包括19个指标,四级子系统包括72个指标。

(三)特定区域的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选取特定区域分析经济竞争力,并将不同区域的经济竞争力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Sang-ChulPark(1999)对韩国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进行分析,提出中心和的差别发展策略有利于韩国的政体经济增长。袁灵(2005)选取指定的评价指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2004年湖南省与中部其他9个省份的经济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关华等(2010)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11个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发现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的经济竞争力研究主要是预先设定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特定的评价指标展开实证研究。这种方法存在定的局限,不能全面反映出地区的经济竞争实力。因此,为全面、真实地反映这8个城市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文章根据科学性、合理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了反映经济实力水平的GDP总量、人均GDP等30个直接和间接性指标,建立相关的统计指标体系,先做因子分析,再通过因子分析的结果寻求综合评价的因子,然后对湖南省3+5城市圈内8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湖南省3+5城市圈中的八个城市,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娄底、益阳、衡阳和常德。为全面、真实地反映这八个城市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本文根据科学型、合理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了反映经济实力水平的GDP总量、人均GDP等30个直接和间接性指标,建立相关的统计指标体系,先做因子分析,再通过因子分析的结果寻求综合评价的因子,然后对湖南省3+5城市圈内8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

数据选自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2年湖南省各省、地级市的统计公报。

本文采用平均值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

在(1)式中,M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值;X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原始统计值;Xj为所有城市第j个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KMO系数)进行检验,如果KMO值越大,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如果KMO值小于0.5,则不宜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各项指标运用SPSSl6.0进行计算,结果得到KMO值为0.75,大于0.5,说明因子可信度较强,适合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表示如下:

设有n个原始变量,表示为,根据因子分析的要求,这些变量标准化后,假设n个变量可由k的因子表示为线性组合,即:

(3)式为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如果利用矩阵形式则表示为:

X=AF+e

(4)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少数几个能够控制原始变量的因子选取公共因子的原则是尽可能包含更多的原始变量信息,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利用公共因子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简化变量、降低变量维数和对原始变量再解释及命名的目的。

三、区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

)因子总方差解释与碎石图

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前3位的公共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3.515%>75%),说明这3个公因子对原始数据的代表性很高,已经反映了原始数据的绝大多数信息。总方差解释如表1所示。

表1总方差解释

利用因子分析的碎石图也可以帮助确定最优的因子数量。图1是运用SPSS.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出的碎石图。在碎石图中,横坐标表示因子数目,纵坐标表示特征根。从图中可以看出,前3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很大,从第4个开始特征值很小,因子特征值连线也变得很平缓,即前3个因子对解释变量的贡献最大,所以因子分析中提取3个因子最合适。

(二)因子载荷矩阵以及公因子的提取

因子载荷是公共因子与原指标变量相关程度的表征,它的绝对值越大,两者的相关程度就越高,所代表的指标变量的解释性就越好。为了更好地解释指标变量,一般将原因子矩阵进行因子旋转。本文采取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如表2所示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公共因子1中具有较大载荷的指标有:X27、X4、X6、X26、X3、X7、X8、X28、X12、X29、X25、X30、X1、X23、X2、X22、X24、X15、X5、X11、X9、X19、X10、X21。在公共因子2中具有较大载荷矩阵的指标有:x16、x12、x13、x17。在公共因子3中具有较大载荷矩阵的指标有:X20和x18。

因子得分是某个样品对不可观测的公共因子随机向量取值的估计。借助因子加权得分系数矩阵可得湖南3+5城市圈中各个城市的公共因子得分,以各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可得到每个城市的加权因子综合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在式(5)中,i代表湖南省3+5城市圈中各个省、地级市。其中的分别代表各个城市在3个公共因子上的竞争力指数,由各城市处理后的数据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相乘可得。加权因子综合得分名次如表3所示。

四、结论与建议

表3显示了2013年湖南省3+5城市圈的各个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加权公因子排名。其中,长沙的加权公因子得分居第

,为第等级,株洲、岳阳、衡阳和湘潭的加权公因子综合得分居中,属于第二等级,常德、益阳和娄底的实力相对较弱,属于第三等级。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湖南3+5圈内的8个城市经济实力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应当针对得分等级的高低采取不同的对策。

)湖南省城市圈中核心城市的建议

湖南省3+5城市圈中第一级别的核心城市是省会长沙,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中居于首位。长沙的经济实力远超过了城市圈中的其他城市,具有较强的集聚能力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独有优势,但是,长沙在部分指标上得分较低,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人均绿地面积等。这类指标属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间接指标,虽然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实力,但是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对于长沙而言,一是要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独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步扩大长沙的经济竞争力。二是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长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经济竞争力第二等级城市的建议

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中,株洲、岳阳、衡阳和湘潭分列在2-4位。其中株洲和湘潭是湖南3+5城市圈中第二级别的核心城市,是要最终实现以长株潭三个城市为核心带动其他五个城市的共同发展。但是从经济竞争力来看,株洲和湘潭的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长沙,并且排在了岳阳和衡阳之后。

从各个指标的得分来看,株洲和湘潭在传统的优势产业上得分相对较高,在对外贸易和第三产业中的得分相对较低。因此对这两个城市而言,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要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步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

岳阳、衡阳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经济实力较强,但是在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上的得分相对较低。因此,这两个城市是要进

篇3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市群 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比较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考核的指标体系。由于不同学者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本文在综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经济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四个方面提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经济竞争力F1。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GDP、地均GDP、非农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财政支出。

社会发展竞争力F2。科教投入、图书馆藏书数、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每十万人拥有病床数。

基础设施竞争力F3。万人公交车辆、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人均用电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对外开放竞争力F4。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占GDP比重、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经济竞争力。经济竞争力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首要因素,经济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经济均量、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四个方面。评价指标包括: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GDP、地均GDP、非农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财政支出。

社会发展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主要从科教,医疗卫生,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测度,评价指标包括:科教投入、图书馆藏书数、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每十万人拥有病床数。基础设施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是指城市交通设施的发达程度及通讯、供电、供水等设施情况。

对外开放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是指城市和群外区域之间的经济来往。评价指标包括: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占GDP比重、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中部地区城市群主要城市竞争力评价

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共有46个城市,其中地级城市41个,副部级城市1个,另外有4个非地级城市。本文所说的主要城市是除武汉城市圈的天门,仙桃和潜江,以及中原城市群的济源四个非地级城市之外其它42个城市。本研究根据上述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并利用spss软件,通过《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获得的2008年基础数据,计算得到了中部地区城市群主要城市竞争力得分(见表2)。

中部地区城市群主要城市竞争力比较

(一)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

城市群发展实践表明,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基于中心城市的形成,然后是中心城市向外扩散辐射,再其后才是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可见,带动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发展。因此,在比较城市群城市竞争力时,有必要单独分析中部地区城市群中心城市竞争力。表3列示了中部地区6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得分排名。

从综合竞争力看,武汉市综合竞争得分远高于其它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第一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次是郑州市、太原市和长沙市综合竞争力居中,排名靠后的是合肥市和南昌市,其中南昌市排在6个中心城市最末。

从分类竞争力来看,武汉市各单项竞争力均居首位;郑州市的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竞争力较强,排第二位,而对外开放竞争力偏弱,排名倒数第一;长沙市的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第五,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竞争力二个单项竞争力均排名第三,居中等水平;合肥市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靠后,其基础设施竞争力处于末位,对外开放竞争力排名第三;太原市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竞争力较强,排名第二,而经济竞争力相对较弱,排名倒数第二;南昌市在中部地区6大城市群中心城市中,各个单项竞争力排名均靠后,竞争力较弱。

(二)非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

中部地区6大城市群中,除中心城市外,共有36个主要地级城市,表4列示了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城市。在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皖江城市带有3个城市,分别为:铜陵、马鞍山、芜湖;中原城市群、太原城市圈分别有2个城市,即洛阳、焦作和阳泉、晋中;其它城市群分别只有一个城市进入前10位。

在经济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皖江城市带有3个城市,分别为:马鞍山、芜湖、铜陵,中原城市群有洛阳、焦作、新乡、平顶山4个城市,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分别只有株洲和鹰潭各一个城市进入,而太原城市圈没有进入前10位的城市。

从社会发展竞争力来看,中原城市群的洛阳和新乡、皖江城市带的铜陵和芜湖、长株潭城市群的益阳和株洲分别进入前10位;社会发展竞争力在中部地区6大城市群中居首位的太原城市圈,优势明显,该城市圈有晋中、阳泉、吕梁、忻州4个城市的社会发展竞争力排名进入前10位。

从基础设施竞争力来看,尽管皖江城市带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靠后,但其有3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竞争力进入前10位,它们分别是马鞍山、铜陵和芜湖。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分别有2个城市排名进入前10位;其它城市群则仅有一个城市排名进入前10位。

从对外开放竞争力来看,皖江城市带有铜陵、芜湖、马鞍山3个城市对外开放竞争力排名位居前10位,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各有2个城市排名进入前10位,武汉城市圈仅有一个城市排名进入前10位,而太原城市圈则没有城市排名进入前10位。

中部地区城市群主要城市竞争力聚类分析

为了对中部城市群主要城市在中部地区的竞争地位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在上述评价和比较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城市群主要城市竞争力得分值,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见表5),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42个主要城市的竞争力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竞争力强弱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 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竞争力一般的城市、竞争力较弱的城市。

第一类: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在2分以上。它们是中部地区6大城市群中处于核心地位的6个中心城市,6个个中心城市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对外开放等分类竞争力还是综合竞争力,都高于其它非中心城市,这样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第二类: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为正。包括洛阳、芜湖、马鞍山、铜陵、焦作、阳泉、晋中7个城市;其中,中原城市群有两个城市,皖江城市带3个城市,太原城市圈有4个城市,环鄱阳湖城市群有1个城市。这6个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相对其它非中心城市来说经济竞争力较强,人均GDP达20000元以上,马鞍山市更是高达41792元,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总体竞争力较强(见图1)。

第三类:竞争力一般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为负,但在负1和0之间。包括新乡、黄石、鄂州、株洲、湘潭、景德镇、鹰潭、平顶山8个城市。其中,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带各有2个城市。

第四类:竞争力较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在负1分以下。包括开封、许昌、忻州、吕梁、孝感、黄冈、咸宁、安庆、滁州、巢湖、池州、宣城、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九江、上饶、抚州、漯河21个城市。其中中原城市群有开封、许昌2个城市,武汉城市圈有孝感、黄冈和咸宁3个城市,长株潭城市群有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和娄底4个城市,皖江城市带有安庆、滁州、巢湖、池州和宣城5个城市,太原城市圈有忻州和吕梁2个城市,环鄱阳湖城市群有九江、上饶和抚州3个城市。这些城市尤其是开封、忻州、孝感、咸宁、滁州、巢湖、池州、宣城、抚州,各项竞争力指标均远低于中部城市群城市的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应该顺应城市发展潮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情,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完善各个中心区的功能配套设施。以亚北区为例,目前该地区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成熟的居住环境和复合商业配套已基本形成,申奥的成功随之必将带动该地区商务环境的提升,但目前的商务楼宇略显稀缺。因此亚运村需要增加写字楼、商务公寓及商业街的供应,以满足区域未来发展的需求。

    一二三级联动发展将成趋势

    田占雄(北京天鸿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二、三级市场联动是关键。目前,北京市的二手房市场政策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主要体现在对房源上各方面的支持,不同权属的房屋上市交易的限制正在逐步取消,房源更加充实,交易环节更加简洁。三级市场同样具有良好的前景,它的发展要比二级市场早很多,因此也比二级市场更加成熟和稳定。

    具有好的政策环境,房地产二、三级市场才能发展更加迅速和完善。近几年来,北京市了一系列扶持二、三级市场的政策,如允许经济适用房上市,允许央产房上市,减免审批手续等,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市场交易资源,简化了交易程序,支持了市场交易。但是在许多方面还应该有所改进。

    一是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销售,实际上成为了用一种新的不公平去解决另一个不公平的问题,结果可能是导致出现更多的不公平。从一定意义上影响了二、三级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打破机关团体住房小社会的壁垒,使住房作为商品在社会流通中流动起来;三是进一步加快房产交易过户手续,使交易工作周期大幅缩短;四是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制定行业规范,使企业诚信运作。才能使二、三级市场健康发展,进而支持房地产一级市场,使房地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网络服务无处不在

    莫天全(搜房全球机构CEO(总裁):过去的几年当中,房地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每年超过20%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是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从市场运行环境到微观经营环节,网络对房地产业的促进作用无处不在。

篇5

网络经济下城市国际竞争力可以定义为,在网络经济浪潮以及经济全世界化浪潮下,1个城市在剧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凭仗本身的比较优势,所拥有的吸引、争取、具有以及转化资源,占领以及节制市场及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实现居民福利最大化的能力。

(2)基于网络经济的城市国际竞争力的特征

一.系统性。基于网络经济的城市国际竞争力是由各种因素互相作用形成的有机总体,其强弱取决于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二.开放性。网络经济下,城市是1个更为开放的系统,网络经济下城市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在不同时间阶段以及不同作用环境下也在不断扭转。三.差异性。因为各城市的市场形成、政府作用、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立异研发水平不同,基于网络经济的城市国际竞争力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四.动态性。在经济全世界化以及信息化违景下,影响城市国际竞争力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城市国际竞争力更多地出现出动态发展变化的趋势。五.相对于性。基于网络经济的城市国际竞争力是1个相对于的概念,网络经济下城市国际竞争力的相对于性体现在各个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上,也能够表现在某1空间时间规模内,即在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国际或者国内竞争力水平下,其城市国际竞争力也在产生变化。六.综合性。与传统经济不同,网络经济下不管是形成城市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前提,仍是影响城市竞争主体的要素会聚能力、市场辐射能力以及对于外贸易能力,都是综合的、多方面、多层次的。

(3)基于网络经济的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一.对于外开放程度。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1个城市的对于外开放程度对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当首要。网络经济下,国际、国内市场界线逐步隐约,经济全世界化趋势不断加强,用城市对于外开放程度来接替城市国际化,更能说明城市与外界其他城市或者区域的来往。二.立异研发水平。城市的立异研发能力1直被认为是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网络经济时期,城市的立异研发能力是城市维持竞争优势以及发展潜力的首要保证。另外,钻研表明,立异研发水平的高下对于1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影响,城市的立异研发水平越高,其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也就相应较高。三.信息化水平。在网络经济时期,信息化水平在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中所占地位日趋首要,成为网络经济下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1。它能提高城市资源配置能力,加快信息传布速度,提高城市对于外贸易水平,为现代城市带来了1次新的革命。四.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与传统的区位因素不同,网络经济环境下,区位因素对于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逐步减弱,城市竞争中更重视生态环境的竞争,因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成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2、基于网络经济的城市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1)变量设计———理论变量与其丈量指标

一.城市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主要包含四个方面:GDP总量、GDP增长速度、人都可安排收入、第3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其中GDP总量是体现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最首要指标;GDP增长速度体现综合经济实力的变动趋势;人都可安排收入是从收入—分配角度考察城市国际竞争力;第3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是反应城市工业化水平的首要指标。二.对于外开放程度。选取实际使用外资额、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客运总量及货运总量作为衡量城市开放程度度的四个指标,体现城市与国际、国内交换程度。三.立异研发水平。选取了科技人员占就业人数比重、科学支出、教育支出以及每一百万人公共藏书楼藏书数等四个指标,分别从人力资源素质、资金投入、教育设施等方面反应城市立异研发能力。四.信息化水平。主要选取电话用户数、国际互联网用户数、邮电业务量以及邮电业务量占GDP比重作为丈量指标,以便从通信装备具有率、城市信息网络使用量、通信费用支出和城市邮电业的GDP贡献率来衡量城市信息化水平。五.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主要选取3废综合应用产品产值、工业固体废料综合应用率、人均绿地面积、城镇糊口污水处理率、建城区绿化笼盖率五个丈量指标来衡量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以便从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污染治理状态两方面进行钻研。

(2)数听说明———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本文主要选择我国信息化以及全世界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珠江3角洲、长江3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主要包含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这一二个省市的地级市作为钻研样本。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二0一二年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着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综合评级讲演》。二.样本数据分析因为城市国际竞争力各项丈量指标的量纲不同,不拥有可比以及可加性,因而必需对于这些数据进行无纲化。本文用统计软件SPSS一七.将从二0一二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对于标准化数据描写性、信度及效度进行分析。通过描写性统计分析患上出,样本的有效数为一三四,而本文彩用的样本共有一三七个,样本存在3个缺失值,本文彩用SPSS一七.中的EM估量值对于其进行填充。数据的信度主要用来反应丈量结果的1致性或者不乱性的程度,本文彩用统计软件SPSS一七.来钻研数据的内部1致性,患上出该总量表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八九四,表明此量表整体的可靠性较高。数据的效度分析是对于结构方程评价模型中的模型拟合指数进行评价,本文先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模型拟合度来对于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检修。

(3)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结合已经有文献,笔者认为基于网络经济的城市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的基本路径假定有H一、H二、H三、H四4条,即城市对于外开放程度、城市立异研发水平、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对于城市国际竞争力都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城市信息化水平对于城市对于外开放程度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详见表一)。

3、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初始

构建 (1)度量项目有效性检修

通过分析路径系数或者载荷系数估量结果表患上出:X七(科技人员占就业人数比重)对于立异研发水平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四,P值为.九六二;X一二(邮电业务量占GDP比重)对于信息化水平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九三,P值为.二七八;X一三(工业固体废料综合应用率)对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二六二,P值为.八;X一六(3废综合应用产品产值)对于信息化水平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九三,P值为.五八,所以4者都没有到达.五的显着性水平。Y三(GDP增长速度)对于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一,P值为.八二,一样没有到达显着性水平。这说明科技人员占就业人数比重与立异研发水平之间、邮电业务量占GDP比重与信息化水平之间、工业固体废料综合应用率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之间、3废综合应用产品产值与信息化水平之间、GDP增长速度对于城市国际竞争力之间都无相干瓜葛。除了此以外的其他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都较大,表示相干性较好。

(2)理论模型拟合效果评估

拟合度指数尽管用来考察理论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但其实不能作为判断理论模型是不是成立的独一根据,因而在实际钻研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参考1般模型的3种拟合指数标准,即绝对于拟合指数:χ二/df越小越好,GFI、AGFI>.九,RMR<.5,RMSEA<.8;相对拟合指数:NFI>.九,TLI>.九,CFI>.九;简约拟合指数PNFI>.五、PCFI>.五。结构方程初始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中PNFI、PCFI分别为.五一六、.五四二,大于.五,拟合优良;CFI、IFI分别为.六八七、.六九二,小于.八,拟合度不好;CMIN/DF=六.四七四,委曲可以接受。总的来看,理论模型中尽管大部份指标都到达了请求,然而部份指标只是委曲到达请求,所以理论模型的拟合度其实不是太好,有必要对于模型进行修正以使其指标到达请求。

(3)模型的修正与检修

一.模型的修正上述模型拟合度不好可能存在下列缘由:(一)样本数据过少。本文样本只有一三七个城市,而结构方程模型1般请求二个以上的样本。(二)有些变量之间的路径瓜葛没有在模型中很好表示出来。因而,本次样本数据选择了网络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比较发达的全国规模内的地级市(少数偏僻地区除了外),共有二七四个样本,结合原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依据AMOS一七.中提供的修正指标项对于原模型修正,结果如表二。二.修正模型的检修。(一)度量项目有效性检修。从路径系数或者载荷系数估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患上出:X三对于对于外开放程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二二四;X八对于立异研发水平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一五五;X一三、X一四对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一二二与.一九九。虽然4者都没有到达.五的显着性水平,然而路径系数相对于原始模型都有了必定改良。除了此以外的其他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都较大,相干性较好。(二)理论模型拟合度检修。从修正的基于网络经济的城市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拟合度相干指标可以患上出,CMIN/DF=一.九七九,知足一.九,NFI=.九四八>.九,IFI=.九七四>.九,TLI=.九六六>.九,PNFI=.七三二>.五,PCF一=.七五一>.五。修正的结构方程拟合度很好,所以基于网络经济的城市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能够到达请求,本文所提出的修正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

(4)模型诠释

篇6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041-01

一、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的现状

从改革开放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法制的轨道有条不紊的运行,并取得一个个突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市政工程在投资和管理方面也在改革的大潮中应时而动,但问题总是在发现中解决的。近年来,市政工程经济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市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都是大型工程,它的投资建设关系到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问题。许多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一般都是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这就存在投资建设主体不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隐忧。他们可能依仗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甚至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时常出现“三边程”。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他直接导致了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法制的破坏,从整体上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对市政工程的经济管理。

(二)施工质量问题

市场经济在逐渐走向成熟,但质量管理却一直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许多工程在施工管理上都存在质量不过关的弊病。为了省时省力,从事更多项目建设,有一些建筑企业就实行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给公司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实行转包挂靠,这种做法在形式上看似乎是可取的,但实质上却削弱了项目部的施工能力,导致项目部对质量管理的疏漏。还有一些更具备施工资格的企业或者单位,为了牟取暴利,以挂靠施工的形式从事建设。直接导致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下降。同时还有的施工单位,没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时不按图纸设计施工建设,私自改变施工设计。

二、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分析

(一)质量管理的风险

许多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和小项目工程,因为工程项目小,难以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在质量管理上存在问题。一些工程在建设施工中软土地基和回填土处理不到位,只是地面出现裂缝和破损,影响市容美观。还有一些工程完成后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不到位,给行人带来很大的麻烦,影响力正常的出行,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在一些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上,施工后对人行道的处理也不到位,是人行道的铺砌砖块出现松动,路边的井盖等也都存在时候不负责的表现,没有树立好施工单位在公众心中的公益形象。同时由于市政工程是政府建设的一部分,是政府的合理支出的一部分,但也容易导致施工单位打着政府建设的旗号,在原材料采购时不考虑市政府支出的的节约型和环保性原则,采购一些奢侈的高价的材料进行建设施工,也影响力群众的对政府的好恶评价,违背政府以人为本,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施政方针。

(二)同步建设施工管理不到位

施工时,由于施工单位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甚至也没有采取一定的事故预防措施。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政府和施工单位的形象,也不利于发动广大群众配合市政工程建设,由于施工时没有注意底线管道的保护,没有做好事前的现场调差和全段路面勘探施工,一些原有的的信息资料不完整或者不正确,施工在现场的设计难以进行,影响工程进度。同时也由于对施工地段没有详细调查,施工机械对居民用电等产生影响,施工单位也没有做好施工用电工作,工地用电极不规范也不安全,违规操作和违章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预防

市政工程建设是一个城市正常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城市的正常健康发展,保证城市建设设高速度、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前提,它有着各方面的意义。一个好的、高效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对城市的萦荣、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做好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预防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任何一个城市的市政工程建设都是城市建设整个系统的一个部分。建设一项市政工程首先应增强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质量第一的工程建设信条。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上除了问题会给整个国家,整个城市,整个团队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接受一些因建设质量问题造成重大伤亡的反面案例的教训,唤起市政工程建设者抓质量的行动自觉性。在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建设是,市政工程监管部门要成立专人负责小组,实施建设法人责任制,分清各环节的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具体问题。分化大的施工责任,分解到每个项目负责人头上,除了质量问题,深究个人责任。

(二)加强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的诚信建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原则之一。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详细实事求是的记录,并报告给市政工程建设的有关负责人,认真整改,确保能按设计图纸按时完成工程建设。

(三)强化监理职能

要降低市政工程建设的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工程监理就要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管。

篇7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037-02

城市是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成为竞争的主体。城市竞争力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是指城市在其所属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受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宁越敏)。城市竞争力作为一个综合指标,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目前,国内外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城市竞争力构成的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和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等方面。许学强,程玉鸿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王发曾,吕金荣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研究;陈岗,雷磊等对辽中南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时空演变分析与评价;喉光磊,王志敏等运用空间探索数据分析方法对东北经济区36个地级市2003-2005年竞争力进行了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分析;李伟,杨国才利用熵权TOPSIS法对“中四角”城市群进行了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本文以川东北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政府效率5个一级指标中选取32个二级指标,组成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运用SPSS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川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为经济区的协调发展及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借鉴。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2006年1月,四川构建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决策出台。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南充、达州、广安、广元、巴中等五市。幅员面积6.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近八分之一,2013年末总人口达到2091.6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人口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近两倍,属于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区域。2014年GDP为4722.3亿元,占全省的17.9%。

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鉴于研究需要,选取2014年的统计数据。

(二)研究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主成分分析是把反应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即从原始变量中导出少数几个主成分,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互不相关.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多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

二、川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评价

(一)川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选取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考虑到研究区域的特点,选取了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政府效率5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形成一个包括32项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

(二)川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1.主成分分析步骤

第一步:对选取的32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标准化方法处理,变换后,数值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

第二步:进行主成分分析。将无量纲化数据输入SPSS软件运算,求得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积方差贡献率,选取特征值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特征值λ1,λ1,…,λt所对应的第1、第2、…、第t(t≤P)个主成分。共选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100%,说明这4个主成分提供了原始数据几乎全部的信息(表三)。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成分矩阵中的因子载荷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可以得到特征向量矩阵。将得到的系数矩阵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就可以得出主成分得分。即:

Ft=A1tXx1+A2tZ2t…+AptZpt…+A32tx32

t=1,2,3,4p=1,2,3…32其中,F1表示第t个主成分,Spt表示第t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矩阵,Zpt表示第t个指标的标准化值。第三步:确定权重。公式为:

Wt表示第t个主成分的权重,λt表示第t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

第四步:计算综合得分。

F=W1y1+W2y2+…+Wmym

其中,W为权重,y为主成分值。

由此计算出川东北经济区五大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并用同样的方法,对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科学技术和政府效率五个方面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排序(见表四,表五)。

由表四可以看出,F>0表明该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川东北区域城市竞争力平均水平之上,F

篇8

合肥市是最接近东部沿海地区和长三角的省会城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由于多年来坚持引进国内外投资,合肥市已经吸收世界500强制造业企业16家、商业零售企业3家设立公司,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近40亿美元,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持续快速增长,商品结构调整的态势良好。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48.75亿美元,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带动全市现代服务贸易业的发展和升级,增加不同层次人员的就业,增加税收,也成为促进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全面发展的主要成果之一,也为周边县、区域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拓宽了国际市场渠道。

合肥市是全国20个科技兴贸重点城市之一,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13亿美元,位居全国第14位。合肥制造的家电、汽车、轮胎、工程机械和其他机电、轻纺产品是主要的出口商品,近年来国际竞标取得较多大型建厂和工程项目,带动技术设备及成套生产线等多种地方商品出口。合肥市多元化的企业投资主体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原辅材料和不同种类的加工贸易产成品,促进加工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流程适应国际市场需要而不断升级、优化,进出口总额趋于平衡,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调整。

近几年来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政府部门效能建设,着力要求优化投资贸易环境,按照发展新型工业的思路,鼓励国有企业彻底改制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非均衡配置多种资源,连续出台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鼓励政策,得到国内外投资主体和企业主体的高度重视,一大批著名企业在合肥市新建、扩建项目,一批成功的典型案例得到广泛关注。例如,合肥市已经积聚了全国绝大部分主要家电企业的生产基地,集中了全国家电产品三分之一的生产和出口能力,日本日立建机公司最成功的挖掘机生产和出口企业,中国佳通轮胎公司最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英国联合利华在中国及亚太地区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以江淮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汽车生产出口基地,以ABB和天威保变为代表的电力变压器生产基地,以乐凯集团显示薄膜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类企业。

2006年合肥市继续强化工业立市战略,整体提升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水平,推进体制创新和“效能革命”,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对外开放,认真落实“141”城市发展空间战略,拉开滨湖大城市建设序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合肥市将继续吸收国外和来自江、浙、沪、粤为主的沿海地区的制造类、高新技术类、现代服务贸易类的企业,适应全面对外对内开放的环境,加速与世界经济和长三角地区经济贸易的融合,推动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篇9

市场的核心要素就是竞争,市场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要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要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必须优化国有企业的布局与结构。张其仔说,长期以来,在国有资产的布局和调整上,都是通过人为地设定一些标准,如区分战略性产业、区分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等,再依据这些标准确定国有资产应进入哪些产业、应退出哪些产业、应控制哪些企业。这种做法,不仅在技术上存在如何识别战略性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困难,致使在国有企业应该控制哪些产业、进入哪些产业、退出哪些产业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更加严重的是,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与国有企业改革相背的。它忽视了企业的自我选择能力,忽视了市场在优化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张其仔认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以竞争力的高低为依据,使国有企业进入那些竞争力较强的行业,而从那些缺乏竞争力或从竞争力下降的行业中退出来,而且还要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在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中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什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国际竞争力上。那么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什么?张其仔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解释为企业提供较低价格或较高质量产品的能力。他认为,竞争力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竞争力两种形式。静态竞争力是指某特定时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动态竞争力是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变化。

张其仔进一步解释说,较为全面的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计量应包括静态的市场份额指标、静态的效率指标及动态市场份额指标和动态效率指标。市场份额是经常被采用的计量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份额指标是基于顾客的价值基础的。消费者购买较低价格或较高质量的产品,其剩余就大,购买较高价格或较低质量的产品,其剩余就少。所以,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那些能以较低价格或以较高质量提品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就大,那些不能以较低价格或较高质量提品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就少。

效率和市场份额指标虽有密切联系,但两者又不是一回事。即使效率不改善,市场份额也可能增加。在没有完全改变产品质量或价格的前提下,增加企业国际市场份额至少有三条途径:其一是将本国货币贬值,本国货币贬值能降低按外币折算的本国产品的价格,本国产品借此在国内外更具竞争力。其二,采取关税、配额、国产化要求等形式的贸易保护,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其三,运用垄断力量操纵市场。上述三种方式都是以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社会的总福利为代价的。所以,运用市场份额指标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则必须假定市场表现是基于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市场上不存在价格扭曲,否则仅用市场表现指标,则无法计量真实的产业竞争力。

转贴于 张其仔认为,开放条件下,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表现为三种形式:在国内市场上同国外进口的产品进行间接竞争,与国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直接竞争;通过出口产品同国外的企业进行间接竞争;到海外直接投资,进行生产销售,在国外市场上与国外企业进行直接竞争。在对外开放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市场既是国内市场,也是国际市场,既是本国企业与本国企业的角斗场,也是本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互搏杀的场所。所以,在开放条件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既包括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也包括国外市场的竞争力。仅从一个市场出发,考察一个市场的竞争力,都只能是对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全面的把握,也不切合企业实际。就企业而言,无论是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还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都是同样重要的。

本土优势有所下降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国有企业在不同的行业中,其国际竞争力的差别较大;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要强,国有企业的动态竞争力国内市场比国外市场下降更快;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国有企业占领市场的能力并没有随之增加。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相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本土优势,这种竞争力相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对国有企业是一种核心竞争力,但实际上,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表现也不十分明显。以市场占有能力衡量,国有企业的静态竞争力和动态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的形成源于对外开放对本土效应的弱化作用和对效率提升的强化作用的平衡。

本土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位优势。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相对外资企业来说进入较早,是先行进入者,为在位企业。二是信息优势。国内企业相对国外企业来说,拥有信息优势。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正如国内企业进入国外市场一样,在信息上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劣势要经过一段学习过程才能逐渐得以扭转。三是政策偏好。国家的政策偏好本地企业,这对内资企业占领国内市场是有利的。

对外开放,使我国企业的本土优势有所下降。1995年和2001年相比,我国的开放程度要低些,当时的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国有企业受益于国家的保护政策,所以市场占有率较高。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开始利用我国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驻我国,外国公司在我国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在很多行业中,其规模都位居前列,外资企业固有的占领市场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不少行业,处于垄断地位。

篇10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104-03

1 塑造城市品牌重在无形资产的创造

(1)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形象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客观反映,是以城市物质环境外貌为载体的各种信息的综合反映。城市形象不仅仅是外貌,还要有内涵。所以,城市形象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自然反映,是城市决策者要素和市民要素综合反映的一面镜子,是城市市容景观形象、市民形象和政府形象的整体反映。

为了塑造好城市形象,必须要加强城市形象建设工程。这一工程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城市形象理念的教育,提高地城市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二是重视城市视觉形象的设计。现象的载体是视觉,视觉形象中最重要的是建筑物、街道住宅区等人工形象和自然的和谐。三是树立人的形象。人的形象的树立主要通过行业服务(特别是是商业、饮食服务业)窗口和政府服务窗口来体现。四是城市形象品牌的选择。这涉及城市的特色或个性问题,要根据城市本身的特色塑造品牌。

(2)城市环境的优化。城市环境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环境的优化,就是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城市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生态平衡、居住舒适度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化是治理现代城市病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人的本性的要求。城市的美化反映了人的期盼、人的追求,是人对居住环境的理想目标。净化是指环境卫生整洁程度。城市的亮化是指城市建设要有自身的亮点,自身的特色。

(3)城市文化的提升。城市文化提升应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入手。物质文明方面,建筑物要有文化含量,特别是标志性建筑物;广场要有广场文化,广场是城市的客厅;社区要有社区文化,让居民区宜人居住,使居民非常满意;休闲区的文化,特别是公园的建设,要有宜人、愉快、典雅、清净的气氛。精神文明的文化体现在市民素质的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城市文化的提升,就是进行城市形象的优化、改善城市形象、创造更佳的城市形象。

2 塑造城市品牌应树立科学经营的理念

(1)以CI理念规划城市,以艺术手段建设城市。城市政府应以CI理念规划城市,同时也要注重增强城市建设的艺术性、可欣赏性。要提高城市建设艺术品位,建筑设计的艺术化、个性化,建筑作品绝不雷同、不模式化是关键。另外,设计要从城市自身特色出发,突出城市特点。 “江北水城”的吉祥物“淼淼”及城市独特的视觉标志设计即融入了CI的新理念。

(2)塑造科学的城市经营理念,提升城市竞争力。科学的经营城市,是指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素质。近年来,聊城市通过对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市场化运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城市品牌的塑造要从城市发展目标体系中选择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发展目标定位、传播、展示和推介。城市发展一般有旅游型、商都型、生态型、人本型、智能型城市等发展目标体系可供选择。城市品牌塑造必须注重城市发展目标的选择,城市发展有时需要确立一整套目标发展体系,但在品牌打造时,则应有所侧重,重点推介其特色、亮点。决不能一齐抓、一起向外推介,否则就会什么也推不出去,引不起旅游消费者的关注。根据聊城定位建设卓越“江北水城”的目标,应重点以生态旅游为品牌打造的亮点,一旦时机成熟,再适时推出以香江大市场为龙头的物流商贸城市品牌。

(4)城市品牌塑造要注重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厚重的人文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必须着力培育和提升。它的误导和错位,会使城市发展陷入迷茫,它的凝聚和升华,引导着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现代化城市建设,不能光靠有形的硬件去支撑。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人的内在素养的提炼和升华,是人站在理性的高度审视自然和社会的思维之光和智慧之果。有了它的培育和弘扬,人们既可以改造社会和自然,又和谐于社会和自然,把谋求自身的利益与谋求群体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

3 塑造城市品牌要注重综合配套措施的实施

(1)城市品牌塑造要注重城市建设的协调统一。科学的规划是搞好城市建设的前提。要建设一流的城市,必须有一流的规划思想和规划方案;先进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和动脉,要有超前的眼光和魄力,打造出一流的工程和设施;强大的城市经济是支撑大规模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要培植产业精品和产业实力,实现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完善的城市功能是城市实力的综合体现,要不断完善和整体提升城市功能;优美的城市环境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厚重的人文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必须着力培育和提升。

(2)城市品牌塑造要注重城市资源资本化的优化配置。城市资源资本化已经引起了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为投资市场渠道的畅通,吸纳外资、商家及社会闲散资金铺平了道路。城市资源资本化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有利于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实现事业单位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引进市场激励和分配机制,逐步实现权责统一,有利于转变事业单位长期依赖政府的思想观念,形成向市场要效益的观念。

(3)城市品牌塑造要正确处理改善环境与发展产业的关系。现代城市支撑其繁荣的根基仍然是产业,正是产业的发展和推动,才产生了建立城市和改善城市环境设施的内在需求,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才得以显现。也正是这些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才为改善城市环境和设施提供了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优美的城市环境,发达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制度氛围,是吸引投资和发展的产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城市财政合理范围内,上些项目,适当超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4)城市品牌塑造要正确处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关系。每个城市都有它的重点路段、核心区域和标志性建筑设施。这些点、线、面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对外展示价值,因此,城市建设的着力点大都向此倾斜,每年都要确定一批“重点”项目,从人、财、物各个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使其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对于解除瓶颈制约,缓解短缺状态,改善城市功能,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建设重点项目的同时,要考虑民用设施、民生设施的建设。要注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5)城市品牌塑造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市民参与的关系。在城市建设工作中,政府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政府是城市建设的规划者、决策者、管理者和公共用品主要投资人。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能不能搞好,关键取决于政府的能力、效率和威望。作为城市政府及其组成人员,应担当起使命,精密筹划,科学决策,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为民造福。但是,在城建工作中除了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之外,也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和市民的广泛参与,集思广益,把各种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吸纳进来。

4 聊城市塑造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品牌案例经验分析

(1)以科学的城市经营理念,打造城市品牌。

按照“市场运作,突出重点,营造靓点”的思路,聊城市根据自身优势,突出特色,做足水的文章,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投资开发建设了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三大景区。经过几年的规划建设,聊城已经形成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河、湖连为一体”的独特城市格局。聊城市以科学经营的理念,对有形和无形的城市资产进行运作。在建设城市建筑精品,举行文化旅游节、国内外重要赛事方面都进行市场化运作,为城市的发展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2)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聊城是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共同孕育的一座古城,它的特色在于水,而灵魂在于文化。聊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光岳楼、山陕会馆、海源阁等一批国家级文物单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聊城市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对古城区和古文化景点进行保护、维修,使其成为水城最靓丽的地方,为城市品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对“江北水城”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进行策划和包装,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促销,聊城旅游正在融入全省、全国旅游的大环境中,与济南、泰安、安阳、邯郸等城市联合起来,形成大旅游圈。

建设文化大市必须坚持走文化创新的路子,树立“大文化”的观念。近年来,聊城市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富有特色的文化大市的奋斗目标,制订了《2003-2007文化大市建设规划纲要》。在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取得了极大突破的同时,基层文化也得到了加强。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勾画了聊城文化强市的蓝图,彻底改变了文化设施陈旧落后的局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办好文化节,发掘文化生产力,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近年来,聊城市建设了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傅斯年陈列馆等文化馆,开凿了大运河、恢复了山陕会馆庙会,通过挖掘文化资源,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促进聊城文化发展和旅游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3)树立“质量兴市”观念,丰富“江北水城”品牌内涵。

一座城市的发展,必须有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支撑,这样城市的发展才有后劲。多年来,聊城市在打造旅游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精心培育聊城人自己的名牌。特别是在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一批大企业集团、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后,聊城市结合实际,进一步确立了围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个高层次的“大质量”观,始终把质量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始终把质量工作寓于全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运行之中。2006年2月,聊城市人民政府荣获山东省实施名牌战略质量兴市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了聊城的城市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也极大地提高了江北水城的城市品牌形象。

(4)注重环境保护,打造生态旅游城市。

基于对循环经济和发展生态市的深刻认识,聊城市研究制定了建设生态市的总体规划和目标。总的设想是: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和结构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绿化、污染防治四个关键环节,建立完善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保育体系、与区域相适合的人口发展与城镇建设体系、突出江北水城特征的中心城市景观建设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和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等六大体系。

(5)建设标志性建筑设施,打造城市精品。

近年来,聊城市打造了一系列城市建筑精品。作为国家级历史名城,聊城市将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陆续建设了聊城市图书馆、聊城市杂技团、聊城市京剧团剧场、水城明珠大剧场、聊城市豫剧团剧场等设施。聊城有中国三大名楼之一的光岳楼;中国藏书名楼――聊城海源阁;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山陕会馆;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文化旅游建筑――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这些建筑精品共同构建了“江北水城”深厚文化底蕴的外在标志。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聊城市还建设了湖滨公园、文化广场、人民广场;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的建设、人民公园的改造也即将动工。一座设施齐全、服务完善、充满文化氛围的新兴生态文化旅游城市正期待着国内外宾客的光临。

(6)注重全方位、多层次的推介。

第一,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树立城市品牌。通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尤其要办好一些有特色的城市节庆活动,把它同旅游促销、文化活动及会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第二,走出家门,进行旅游促销。为了更好的宣传“江北水城”这一品牌,聊城市主动去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城市进行旅游促销,介绍聊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第三,广泛的利用知名媒体对城市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近年来,聊城市加大城市品牌宣传力度,在央视通过播放专题宣传片、天气预报、形象广告等形式大大提升了知名度。另外还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山东卫视、新华网等知名媒体进行卓有成效的宣传。

参考文献

[1]付晓东.经营城市与城市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篇11

[分类号]F715 TP3

1 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相继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和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正在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和管理工具,成为现代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已成为现代组织管理者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日常管理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日益活跃。

然而,无论是在KM和CI的学术研究,还是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学术研究人员,还是KM和CI的推广者和实践者,都会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和困惑:这两个不同的领域和阵营,彼此之间应如何看待对方?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KM和CI的活动应如何协调?是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呢,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是相辅相成、共存发展?

在笔者的研究和工作中,发现大部分研究KM的学者和实践者与研究cI的学者和实践者之间互不搭界、自说自话,彼此对对方的领域和工作并不太了解,也很少关注这两个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交流,从而造成了这两者事实上的对立与隔离。以笔者参加中国竞争情报分会多次年会为例,很少有人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结合问题,而KM领域的研讨会也往往如此。而现实情况则是:组织的信息管理活动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层面,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不可能只关注KM或只关注cI,需要考虑到各种信息活动及信息系统的有机整合和协同集成。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好KM和CI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两者的作用,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而要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要从这两者的定义人手。

1.1 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定义

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有近50种之多,学者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公认的: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对组织的知识资产及相关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知识管理以人为中心、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以知识共享和知识交流为手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对于竞争情报,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是包昌火研究员和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CIP)的定义。包昌火研究员认为:竞争情报是指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产品。过程包括了对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产品包括了由此形成的情报和谋略。SCIP的定义为:竞争情报是对整体竞争环境的一个全面监测过程,通过合法的手段收集和分析商业竞争中有关商业行为的优势、劣势和目的的信息。

从以上KM和CI的定义可看出,它们的确不是一回事。总体而言,CI主要解决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与竞争战略方面的问题,侧重于对外部环境的关注,将竞争信息转化为情报和谋略,基本目标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情报和技术;知识管理侧重于对内部知识的发掘和创造,注重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企业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基本目标是为企业建立知识交流的平台和方法。

1.2 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异同

关于CI与KM的异同方面,很多学者已经进行过探讨。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两者在知识的收集、组织与利用等活动环节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收集:两者都注重使用所有可资利用的资源。但KM主要侧重于在组织内部挖掘知识,CI则在组织的内外部来全方位地搜集信息。

・组织:KM重在编目与建档,其目标是提升检索与协作能力,促进知识共享与重复利用。而CI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竞争策略,提供决策参考和指导行动。

・使用:KM重在传播,CI重在行动。知识通过行动变为情报,行动进而影响战略决策和战略及战术行动的执行。CI通过实施和行动,提升了知识利用的水平。

通过对KM的深入考察,我们还发现:①传统的KM定义过于狭隘。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合作资本、竞争性知识也应成为管理的核心。②KM在知识收集、共享和存储方面做得很好,但在知识利用和建立彼此之间的关系上还远远不够,而这正是知识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③KM侧重于对已有知识的采集,坐等知识被创造出来后才去采集和组织知识;而cI则是以任务为导向,先确定知识缺口,然后展开行动并填平缺口。④KM一般更多侧重于现有知识的挖掘和共享,不太考虑对知识资产的保护。这可能会为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大开绿灯。

1.3 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会发现,KM系统只能完成组织为谋划未来所需的一部分工作。它们捕捉、组织和传播知识,为知识创新创造条件。而cI系统则为知识转变为可供行动的情报提供了路径。它们对组织的倡议和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并能够提供情报、方案和对策。将KM和CI结合起来,则可以将知识转化为活化的情报,从而建立核心竞争优势。

因此,笔者认为,KM与cI之间,在理论研究上、特别是在实践活动上,不应是互不相干、单独存在的关系,也不完全是相互包含、相互替代的关系,而应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换句话说,KM与CI不是“or”,而是"and”的关系:一方面,CI的有些东西可以加入到KM中。CI推动KM过程从被动地收集知识转变到积极的情报分析,有助于将知识及时转变成为活化的情报从而提高知识的力量;另一方面,KM为cI创造了情报源泉,让cI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情报分析而不是信息检索上。因此,两者的互补可以更好地提升组织的战略能力。

2 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整合

2.1 整合的路径与方法是问题的关键

既然KM与cI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它们就应从以往的相互对立隔离走向互动融合。将KM系统与CI实践相结合,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情报,进而指导行动,最终提升组织的战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集成和整合?如何平衡组织中KM与CI活动?KM与CI整合的路径是什么?集成和整合的策略是什么?

刚开始时,KM与CI都是在各自领域和学术团体中独自展开研究与实践,直到20世纪末才有学者将cI与KM结合起来研究。近年来,国内也有多位学

者展开探讨和讨论,并提出了不同的路径和方法,如基于KM的思想或理念构建CI工作模型/平台/系统/组织/流程;在KM中利用CI方法来提高绩效;建立知识库、知识网络、知识社区、知识地图;CI与KM系统的整合共建及流程的整合协调等。秦铁辉教授是国内对KM与CI关系论述最为深刻独到的学者之一,他较早就深入分析和探讨KM与CI的关系,还明确提出要建立CI与KM互动双赢的和谐机制,并从企业的组织架构、文化、技术系统以及沟通渠道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论述。此外,刘丽提出了用知识价值链理论对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进行整合研究的理论构想。

这些研究工作,为KM与CI的整合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措施。但遗憾的是,虽然在理论上KM与CI应当整合集成的观点已经得到认可,但在实践中操作起来却并非易事。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具体的执行者,无论是KM领域还是cI领域,如何找到两者结合的平衡点,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点并将组织开展KM与CI的风险最小化方面,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论指导。

2.2 一种新的整合路径

对此,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整合方法。其要点可简要概括为:以战略保护系数(SPFS)及其策略框架为基础,以“国家一行业一组织”三层分析框架为流程来确定组织的SPF值,全面评估和平衡KM和CI的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知识资产开发和保护政策,同时辅以影子团队作为组织机制,从而实现两者的集成和整合。

2.2.1 知识管理风险与竞争情报风险 由于组织中同时存在着知识管理风险和竞争情报风险,而且两者逆向而行(见图1),这为组织的管理者制定知识战略以及开展活动增加了难度。因此,组织在制定知识战略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两种风险,争取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从而使得cI和KM的整体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这两者的优势和长处。

2.2.2 战略保护系数(sPF)的引入为了平衡KM风险与cI风险,本文引入战略保护系数(strategic Protec-tion Factor,SPF)的概念。SPF显示了公司整体的知识状况和风险状况以及在开发知识资产管理战略时所面临的挑战。根据KM风险和CI风险的四种组合方式,组织可以大致确定出其对应的SPF值,并据此采取相应的知识开发和保护措施。

通过SPF,决策者可以识别他们面临的相关风险,更好地平衡内外部的协作,开展情报和反情报活动,以最优的方式来开发知识资产,从而使KM和cl的整体风险最小化。

2.2.3 SPFs分析框架那么,如何确定组织SPF的具体数值,进而明确组织在知识战略上所面临的综合风险呢?为此,可以从国家、行业和组织(企业)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每个层面里又有一些需要考虑的具体变量。SPF的分析框架如表2所示:

通过在“国家、行业和组织”这三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全面系统地分析KM风险与CI风险的组合关系,然后再确定出相应的SPF值,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知识资产的开发和保护政策。

在分析过程中,每个组织或企业需要仔细考量自身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关键在于要找到与本企业密切相关的变量,并分析它们的可能影响。

“国家一行业一企业”的三层分析框架为企业确定SPF并进而实现KM与CI的结合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2.2.4 KM与cI结合的组织机制――影子团队影子团队(shadow Team)是由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的情报小组。他们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分析和模拟竞争对手的战略决策和竞争活动,并及时做出反应,为高层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影子团队是实现KM与CI融合的有效机制。通过影子团队和CI系统的配合机制,可以使KM系统变得更加有效,使组织内部的知识资产和外部信息相结合,面向组织的战略决策开展分析和研究,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活化的、可指导行动的情报,为组织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进而保证组织更好地利用知识资产建立起持久的竞争优势。

3 结语

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子在其《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光辉思想,这既是指导战争的普通规律,也是情报工作的指南。笔者个人的理解:知识管理就是解决“知己”的问题,就是要发掘和管理组织自身的知识资产,练好组织的内功,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而竞争情报就是解决“知彼”的问题,就是要了解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将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结合起来,就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形篇》中还说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意思是说:从前善于作战的人,总是先为自己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来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为自己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在自己,敌人暴露其弱点造成被我战胜的时机的主动权在敌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够为自己造成一定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不能使敌人造成一定被我战胜的时机。如果拿KM和CI的理念来分析,也就是说,KM就是使组织自身变得强大从而使组织立于不败之地的手段,而竞争情报就是发现和捕捉对手弱点、等待对手被我战胜的时机,从而为组织创造战胜敌人和对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