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历史年代史

初中历史年代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6 10:58: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历史年代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历史年代史

篇1

前言:建筑企业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资源以及能源用于建设施工,面对其巨大的能源及资源消耗,当代社会开始逐渐的重视建筑施工技术过程中的节能问题。所以,做好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建立,完善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运用,必然能够有效的缓解当前社会发展中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并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为促进建筑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我国的经济稳定建设。

一、建筑施工中节能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工作中施工技术的运用,需要紧密的结合施工地点的实际生态环境状况,不能够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所谓的经济建设。所以,将节能理念应用于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前建筑施工地点的周边环境,保证周边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其次,通过合理的应用节能理念,还能够进一步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1.1改善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建筑节能可改善空气环境,目前我国的城市居民取暖系统的能源主要以煤炭为主,占了76%左右。在建筑施工中采取良好的取暖系统,不仅改善了环境污染,而且也节约了煤炭资源。

1.2节约大量能源

人们生活中处处需要能源,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节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众所周知,建筑业是消耗能源的大户,能源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建筑业的消耗速度,在建筑业中贯彻节能理念,在整体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等方面采取节能设计,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减轻我国的能源危机,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我国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现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基础设施依旧有待完善。所以,这就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又一发展机会。面对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不断加快,大量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开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其中浪费问题以及使用不合理问题的出现,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大大的影响了施工技术价值的发挥。导致了当代人用着后辈人的资源,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现状进行分析,十分重要。由于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节约能源和改善人民生活居住条件非常重视,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但是执行率却不高,在建筑节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建筑节能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有些地区的相关领导及部门只是在形式上对节能理念进行认识,而对节能工作缺少了解,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政策法律的落实不到位,不能够对建筑节能形成有效的指导;其次,建筑施工行业缺少相关的节能技术人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节能技术的人才相对较少,大部分建筑设计人员缺少相关的专业技能和培训;再次,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严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不当,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比如,建筑材料乱堆乱放,使很多石子、沙粒等材料被车辆碾压。同时,如果对建筑材料保管不完善,就会造成建筑材料变质失效。

三、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具体的应用情况

3.1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节能理念的应用

要想准确的计算出建筑物的外表面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就是要尽可能的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的体形系数,而非常有效的一个解决对策就是科学的进行平面设计,这样保证建筑物外表面积的最优化。因此,准确的把握建筑物平面的凹凸点就成为了降低其外表面积能耗的关键方法,然而,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对于厨房以及卫生间等部位都要进行相应的开窗设计,这就不得不要凹进平面,也就提高了建筑物的外表面积,另外,晒台以及窗户等的设计工作也会增加其外表面积,采用这些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但同时却加剧了能耗的负担。所以我们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措施,既要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要降低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从而降低其能耗,如运用矩形平面、矩形组合以及立面造型等。

3.2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是自然界最纯净、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很多领域的生产都可以采用这种能源。太阳能在建筑施工中也能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的节能环保的性能非常突出,在建筑楼顶安装太阳能电池的发电系统,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转变,用蓄电池把电能储存起来,来供应建筑的用电,可以用于建筑的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太阳能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的采暖和供热功能,可以为建筑提供日常的供热需求;太阳能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建筑施工中的采光工程中,可以延长建筑物的采光时间,降低对电能的消耗。建筑施工中对太阳能的使用,可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节能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额消耗,而且使用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对太阳能的使用是提高建筑节能性的有效手段,一种新型的节能技术。

3.3为满足建筑节能的需求,应大力的应用高效保温墙体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应大力的推广并应用新型绿色节能材料,比如说在组建建筑物的外墙时,可选用添加了蒸压粉煤灰的砌块,从而起到保温节能的作用。由于这种新型的墙体材料的原料是火电厂所排放的粉煤灰,所以如果的成功的应用的这种材料,不但能够成功的实现“变废为宝”,还能够避免这些材料对环境造成污染。

3.4整体和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在进行建筑施工节能理念的应用中,还需要对建筑的周边气候环境进行相应的研究,然后开展设计工作,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具体的设计内容包括了对建筑周边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等,最终统一相关要素进行最佳施工场址的选择。选址前应先对当地的地质、水文、天气以及水质等环境因素进行调研和分析,在遵循保持生态平衡的选址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尽量的为建筑物的节能创造有利的条件;科学的进行外部环境的设计。为了最大限度的促进建筑物发挥其冬天保暖、夏天防暑的作用,还应科学的设计建筑物的朝向、日照条件以及外部体形等内容。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所以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南方的设计重点应为完善建筑物的遮阳技术和通风技术,而北方的设计重点应为尽可能的降低采暖能耗,从而提高其热源效率。

结语:总而言之,当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建筑工程的改革不能够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在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运用中,必须与节能理念牢牢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运用价值,将建筑节能理念作为建筑施工技术运用的主体思想,推广自然、无污染、可再生节能资源的大量利用,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效果,为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理念支持,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12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4)窗口前有一个小孩(用AB表示),那么在室内可以看到整个小孩的范围是什么,请在图13中表示出来(范围用阴影线表示)。

四、实验探究题(27题(1),31题(4),34题(4)各2分,其他每空1 分,共39分)27.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1)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A.取出温度计 B.估测被测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 D.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E.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F.让温度计与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2)如图14甲和乙中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

篇3

        新世纪,迎来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难度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和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新课标》的实施,为初中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在《新课标》实施之前,长期以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着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既有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上的问题,也有教学模式上的问题。在多重因素的共同约束下,初中音乐课程很难担当起应该承载的教育责任,学科教育目标也很难落实。

        一 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理念——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2.模式——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 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践行“自助化”教学理念

        构建主义起源于心理学领域,由瑞士日内瓦学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于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演变至今,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构世界。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学理念,研究、学习并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并转化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构建主义”学习的环境和课堂条件,让学生通过这种“自助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环境构建和应用领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尝试导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音乐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模式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促者的作用;教材则作为学生自我构建的对象;媒介成为创设情景,协作、会话的认知工具。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彼此的关系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

篇4

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初中历史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结合历史内容,历史图片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那么历史老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历史图片进行辅助教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图片的辅助教学作用,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一、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通过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可以使得历史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展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由于历史是一门讲解过去的事情的学科,对于这些历史知识,学生是没有经历过的,因此仅靠口头讲解,是很难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讲解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能够认真仔细地观察,就能从一张历史图片观察到很多该年代所特有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认识图片所代表的年代。因此,加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有效提高历史课堂趣味性

历史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然而由于大部分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使用演讲式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历史教学变得越来越无趣,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也不断下降。如果能够将历史图片应用于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就能大大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历史图片的分类

1.人物图

人物图是历史图片中非常重要的图片类型之一,通过人物图,我们可以很好地认识到各个朝代的人物特色,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例如,通过对清朝任务的观察,我们可以得知清朝男子衣着宽松,都蓄发挽髻。

2.地图

地图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也非常重要,不同朝代的地图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学习五代十国的时候,加强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各个国家之间的纠纷与合作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3.社会经济图

通过社会经济图,我们就能判别图片当中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且结合图片内容判断是哪个朝代。

4.科学技术图

我国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科学发明,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通过相对应的科学技术图进行教学。

三、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人物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人物图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素材,在进行不同朝代的教学时,教师都应该借助人物图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朝代的服饰、文化等的区别。例如,在进行唐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唐朝时的人物图,然后让学生分析唐朝时的服装特点;在进行明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明朝的人物图,让学生分析明朝时的服装特点。服装、发型和妆型都能体现出不同朝代的开放程度及文化经济程度。例如,唐朝女子服饰是最为丰富多彩的,最基本的穿着为三件套,分别是裙、衫和帔。唐朝的女子妆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画黛眉和贴花钿。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不同朝代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图进行辅助教学。

2.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也非常重大,例如在进行八国联军侵华时,历史教师就可以借助地图进行教学,通过播放八国联军侵华的地图,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八国联军侵华的顺序和所侵占的地方。此外,在进行和内战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地图进行辅助教学,如在内战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的地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结合现代地图更好地认识的路线。

3.社会经济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经济图是最能反映一个朝代的兴衰的,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社会经济图进行辅助教学。其中,最为著名的社会经济图就是清明河上图,通过观察清明河上图,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认识北宋商业的繁盛。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加强对社会经济图的应用。

4.科学技术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我国古代的文明程度非常高,那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相关科学技术图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教学时,纸就是在秦汉时代被发明出来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展示秦汉时期的纸的图片给同学们观看,而且可以播放纸的生产过程图给同学们浏览,从而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到当时的纸的制作生产过程。除此之外,在发明纸之前,我国古代人是利用竹简、帛等各种物质进行书写记录的,那么老师也可以展示古代的各种书写记录的物质,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篇5

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初中历史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结合历史内容,历史图片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那么历史老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历史图片进行辅助教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图片的辅助教学作用,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一、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通过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可以使得历史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展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由于历史是一门讲解过去的事情的学科,对于这些历史知识,学生是没有经历过的,因此仅靠口头讲解,是很难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讲解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能够认真仔细地观察,就能从一张历史图片观察到很多该年代所特有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认识图片所代表的年代。因此,加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有效提高历史课堂趣味性

历史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然而由于大部分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使用演讲式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历史教学变得越来越无趣,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也不断下降。如果能够将历史图片应用于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就能大大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历史图片的分

1.人物图

人物图是历史图片中非常重要的图片类型之一,通过人物图,我们可以很好地认识到各个朝代的人物特色,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例如,通过对清朝任务的观察,我们可以得知清朝男子衣着宽松,都蓄发挽髻。

2.地图

地图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也非常重要,不同朝代的地图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学习五代十国的时候,加强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各个国家之间的纠纷与合作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3.社会经济图

通过社会经济图,我们就能判别图片当中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且结合图片内容判断是哪个朝代。

4.科学技术图

我国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科学发明,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通过相对应的科学技术图进行教学。

三、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人物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人物图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素材,在进行不同朝代的教学时,教师都应该借助人物图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朝代的服饰、文化等的区别。例如,在进行唐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唐朝时的人物图,然后让学生分析唐朝时的服装特点;在进行明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明朝的人物图,让学生分析明朝时的服装特点。服装、发型和妆型都能体现出不同朝代的开放程度及文化经济程度。例如,唐朝女子服饰是最为丰富多彩的,最基本的穿着为三件套,分别是裙、衫和帔。唐朝的女子妆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画黛眉和贴花钿。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不同朝代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图进行辅助教学。

2.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也非常重大,例如在进行八国联军侵华时,历史教师就可以借助地图进行教学,通过播放八国联军侵华的地图,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八国联军侵华的顺序和所侵占的地方。此外,在进行和内战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地图进行辅助教学,如在内战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的地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结合现代地图更好地认识的路线。

3.社会经济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经济图是最能反映一个朝代的兴衰的,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社会经济图进行辅助教学。其中,最为著名的社会经济图就是清明河上图,通过观察清明河上图,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认识北宋商业的繁盛。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加强对社会经济图的应用。

4.科学技术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我国古代的文明程度非常高,那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相关科学技术图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具体教学设计如下: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教学时,纸就是在秦汉时代被发明出来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展示秦汉时期的纸的图片给同学们观看,而且可以播放纸的生产过程图给同学们浏览,从而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到当时的纸的制作生产过程。除此之外,在发明纸之前,我国古代人是利用竹简、帛等各种物质进行书写记录的,那么老师也可以展示古代的各种书写记录的物质,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由于初中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并通过历史图片,将历史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研究如何有效地应用历史图片。

篇6

1 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以下五点:一要认真识记历史知识,这是形成历史学科能力的基础和载体。二要初步掌握和运用学科理论体系,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做到把历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进行分析和评价,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即“论从史出”。三要有再现历史的能力,能对历史知识归纳、比较和概括。四要能独立处理历史信息,运用历史理论彻底解决问题。五要具有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既反对空发议论,把历史课教成政治课的做法,又要反对不负责任地让学生记几个人名、地名、事件名,摒弃“史论结合”的做法。初中和高中对历史学科“史论结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理论部分可以放大,但不能讲成理论课。而在初中教学中应以史实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历史经验、记住历史教训,努力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根据历史自身发展的轨迹,抓住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发现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2 引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及过程,其前提是学生深刻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以体现出驾驭知识的能力。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让学生从知晓史实开始做到“知其然”;二是理解,即“知其所以然”;三是总结概括,形成观点。这样教师就做到了把握史实、“史论结合”、“以史为鉴”,进而可以实施“高起点、大容量、深挖掘、精表达、重练习、讲运用”的整体教学,以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应对考试,还能使他们一生受用无穷。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正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3 按照年代顺序讲述历史。使学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年代顺序讲述历史,引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条件,在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内容之间,中外历史之间,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搭好知识的桥梁,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这样能使学生产生神奇感和兴趣,必然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探索,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4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篇7

前言

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科学的主要内容,对历史的学习、了解以及思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并进而对其他科目学习以及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在新课标要求下,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提升显著,探究其具体内容和方式可以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是指教学活动主体的翻转,是教育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主体的情况,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为提升。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将教学的基本内容以课件等电子资源的形式预先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重点知识有所了解,课堂上只需针对重难点向教师进行请教,并就思考所得和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即可,这种模式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明显的培养和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提出、完善于美国,并很快在其他各国得到推广应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被我国引入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的最突出优势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考虑到初中历史课对思考能力的需求,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初中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处于起步和衔接阶段,主要内容是将一些基本历史知识教授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和能力,由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在课堂教学前提前得知的,可以更好的进行了解,并在了解的过程中自主思考,从而使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2.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新课标的要求是改变现有教育中教师占据主体的情况,由于历史知识基本是固定的,这使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改变教学主体有了更大的实现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将内容告知给学生,当进入课堂环节后,讨论、交流和针对性的请教就成为了课堂的主要内容,传统的知识讲解已经在课下完成,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到明显提升,从而实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转变,针对性的教育也变成了可能。

3.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得到突显、应用

读史使人明智,无论何种学习时期,历史学习都可以使学习者的思想更具深度、头脑更明智,初中生处于思想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使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得到突出和应用[1]。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接触历史相关知识的时间更长、内容更为丰富,这可以直接影响其对历史的理解,只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取的引导,保证方向的正确,学生的思想就可以更为完善,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优势。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内容不够丰富

内容丰富性是初中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首要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下同样如此,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既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使资源的筛选更加困难,部分应用翻转课堂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过度重视书本内容,使翻转课堂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在部分教学资源中的明史部分,由于现代社会有很多不够严谨的明史读物,教师一定要注意将详实的历史内容客观的教授给学生,这不仅体现在史实方面,更体现在严谨的治学态度方面,教师一味重视书本内容,忽略治学态度,这对于历史学习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横向纵向排布混乱

横向和纵向分开原则是指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排布,即同代比较和纵向发展,由于中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横向、纵向排布上出现问题可能造成学习的混乱。以军事历史教学为例,目前应用翻转课堂的部分历史教学活动中,往往将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同一地区历史内容相混合,如果学生对史实掌握较差,很可能无法充分掌握知识,引起学习的混乱,比如在唐代兵役制度中加入宋代兵役制度,又在唐代文化中加入西域文化和秦代文化,过于复杂、多样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其无法掌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3.观点取向不够正确

历史学习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丰富的知识,二是客观的态度,翻转课堂模式下,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明显,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时,观点的选取必须慎重。比如教师所选内容为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历史,就应注意对民族关系的态度,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出现了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个政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发生了多次激烈战争,造成了平民大量死亡,甚至出现了著名的“杀胡令”,部分翻转课堂课件中,存在过度强调汉族或者少少民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忽略另一方所受灾难的情况,由于初中生价值取向、世界观尚不完善,思想很容易受到影响,养成不客观的态度,这对于长期学习甚至成长均是十分不利的[2]。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分步应用

1.准备阶段的应用

准备阶段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即总体计划和具体教学,总体计划是指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长期规划,具体教学的准备阶段是课件的制作。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长期规划,该项工作与翻转课堂的联系在于教学整体的衔接性、手段的固定性等,通常来看,历史教学是采取按年代进行的办法,即以人类出现为开端的社会史,总体计划的制定也可以遵循这一原则,每次进行课堂教学前,均将所选内容以课件形式发给学生,教师应养成课件制作的习惯,并对相关工作快速适应。课件制作包括内容选取、排布以及制作技术。如前文所说教学内容的选取、排布遵循知识丰富性、横向纵向分开以及观点引导三个原则,在相关原则指导下,教师进行内容选取和排布时,可以更为从容。课件的制作技术是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该工作带有一定的技术性,教师应注意学习和掌握,制作中,使音频、视频和图像高度结合,同时教师所用的语言也需简练明确,避免不必要的赘述。一般来说,课件长度以10-20分钟为宜,学生的注意力则往往在5-15分钟时最为集中,知识重点安排在8-10分钟处较为妥当。课件制作时,教师要将教学重点进行必要突出,并在课件最后将重点、习题等罗列出来,以供学生把握和思考。

2.课堂阶段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阶段的应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学生的分组讨论,二是师生的互动,三是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以师生的互动为例,假定该课时的主要内容为官渡之战,互动需要由教师引导,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前,教师先设定讨论问题“官渡之战对曹操统一北方有多大的影响?”学生讨论后,教师选择每个小组的学生就讨论结果进行发言,并对其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进行肯定,由于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讨论结果乏善可陈的组别,教师也不应单纯的给予否定,可以选择其中的亮点进行鼓励,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需要注意的是,该环节可以不设标准答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开放的治学态度。鉴于课堂时长有限,讨论可能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如果学生的热情不减,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外内容,指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3.结束阶段的应用

结束阶段的应用主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总结,二是在教学计划指导下引出下一阶段内容。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总结非常重要,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总结能力较弱,教师的总结是使其抓住教学重点的关键。比如文化历史教学,所选时代为商周时期,教学重点为青铜文化,教师应在结束阶段将青铜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比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将其文化内涵、制作过程、价值等进行简短介绍,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更好的掌握知识[3]。下一阶段内容的引出,应遵循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同时课堂内容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或者连接性,比如当前课堂重点是汉代军事史,下一课时的重点可以是三国军事史,在结束阶段通过基本的年代延续性使学生对下一课时内容有基本了解。连接性是指如果本课时内容为汉代军事史,下一课时可以选择教授汉代文化史,也即同时期不同模块知识的教学。引导方式为平行引导,比如以军服为例引起学生对于汉代织布文化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将课件提前做好、并在该阶段将资源发放给学生,使翻转课堂教学得以循环进行。结束阶段是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最后一步,是对阶段教学的总结,也是引导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式。

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变革,该模式使教学实现了主体的转变,对学生学习效果、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可以使教学效果获得提升,目前看来,注重翻转课堂模式下各个教学阶段的具体应用和总体教学计划的安排等可以使翻转课堂得到更好的应用,在下一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龙丽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篇8

前言

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科学的主要内容,对历史的学习、了解以及思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并进而对其他科目学习以及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在新课标要求下,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提升显著,探究其具体内容和方式可以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是指教学活动主体的翻转,是教育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主体的情况,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为提升。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将教学的基本内容以课件等电子资源的形式预先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重点知识有所了解,课堂上只需针对重难点向教师进行请教,并就思考所得和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即可,这种模式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明显的培养和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提出、完善于美国,并很快在其他各国得到推广应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被我国引入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的最突出优势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考虑到初中历史课对思考能力的需求,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初中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处于起步和衔接阶段,主要内容是将一些基本历史知识教授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和能力,由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在课堂教学前提前得知的,可以更好的进行了解,并在了解的过程中自主思考,从而使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2.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新课标的要求是改变现有教育中教师占据主体的情况,由于历史知识基本是固定的,这使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改变教学主体有了更大的实现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将内容告知给学生,当进入课堂环节后,讨论、交流和针对性的请教就成为了课堂的主要内容,传统的知识讲解已经在课下完成,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到明显提升,从而实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转变,针对性的教育也变成了可能。

3.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得到突显、应用

读史使人明智,无论何种学习时期,历史学习都可以使学习者的思想更具深度、头脑更明智,初中生处于思想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使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得到突出和应用[1]。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接触历史相关知识的时间更长、内容更为丰富,这可以直接影响其对历史的理解,只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取的引导,保证方向的正确,学生的思想就可以更为完善,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优势。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内容不够丰富

内容丰富性是初中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首要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下同样如此,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既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使资源的筛选更加困难,部分应用翻转课堂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过度重视书本内容,使翻转课堂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在部分教学资源中的明史部分,由于现代社会有很多不够严谨的明史读物,教师一定要注意将详实的历史内容客观的教授给学生,这不仅体现在史实方面,更体现在严谨的治学态度方面,教师一味重视书本内容,忽略治学态度,这对于历史学习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横向纵向排布混乱

横向和纵向分开原则是指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排布,即同代比较和纵向发展,由于中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横向、纵向排布上出现问题可能造成学习的混乱。以军事历史教学为例,目前应用翻转课堂的部分历史教学活动中,往往将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同一地区历史内容相混合,如果学生对史实掌握较差,很可能无法充分掌握知识,引起学习的混乱,比如在唐代兵役制度中加入宋代兵役制度,又在唐代文化中加入西域文化和秦代文化,过于复杂、多样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其无法掌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3.观点取向不够正确

历史学习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丰富的知识,二是客观的态度,翻转课堂模式下,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明显,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时,观点的选取必须慎重。比如教师所选内容为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历史,就应注意对民族关系的态度,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出现了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个政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发生了多次激烈战争,造成了平民大量死亡,甚至出现了著名的“杀胡令”,部分翻转课堂课件中,存在过度强调汉族或者少少民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忽略另一方所受灾难的情况,由于初中生价值取向、世界观尚不完善,思想很容易受到影响,养成不客观的态度,这对于长期学习甚至成长均是十分不利的[2]。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分步应用

1.准备阶段的应用

准备阶段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即总体计划和具体教学,总体计划是指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长期规划,具体教学的准备阶段是课件的制作。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长期规划,该项工作与翻转课堂的联系在于教学整体的衔接性、手段的固定性等,通常来看,历史教学是采取按年代进行的办法,即以人类出现为开端的社会史,总体计划的制定也可以遵循这一原则,每次进行课堂教学前,均将所选内容以课件形式发给学生,教师应养成课件制作的习惯,并对相关工作快速适应。课件制作包括内容选取、排布以及制作技术。如前文所说教学内容的选取、排布遵循知识丰富性、横向纵向分开以及观点引导三个原则,在相关原则指导下,教师进行内容选取和排布时,可以更为从容。课件的制作技术是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该工作带有一定的技术性,教师应注意学习和掌握,制作中,使音频、视频和图像高度结合,同时教师所用的语言也需简练明确,避免不必要的赘述。一般来说,课件长度以10-20分钟为宜,学生的注意力则往往在5-15分钟时最为集中,知识重点安排在8-10分钟处较为妥当。课件制作时,教师要将教学重点进行必要突出,并在课件最后将重点、习题等罗列出来,以供学生把握和思考。

2.课堂阶段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阶段的应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学生的分组讨论,二是师生的互动,三是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以师生的互动为例,假定该课时的主要内容为官渡之战,互动需要由教师引导,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前,教师先设定讨论问题“官渡之战对曹操统一北方有多大的影响?”学生讨论后,教师选择每个小组的学生就讨论结果进行发言,并对其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进行肯定,由于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讨论结果乏善可陈的组别,教师也不应单纯的给予否定,可以选择其中的亮点进行鼓励,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需要注意的是,该环节可以不设标准答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开放的治学态度。鉴于课堂时长有限,讨论可能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如果学生的热情不减,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外内容,指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3.结束阶段的应用

结束阶段的应用主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总结,二是在教学计划指导下引出下一阶段内容。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总结非常重要,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总结能力较弱,教师的总结是使其抓住教学重点的关键。比如文化历史教学,所选时代为商周时期,教学重点为青铜文化,教师应在结束阶段将青铜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比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将其文化内涵、制作过程、价值等进行简短介绍,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更好的掌握知识[3]。下一阶段内容的引出,应遵循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同时课堂内容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或者连接性,比如当前课堂重点是汉代军事史,下一课时的重点可以是三国军事史,在结束阶段通过基本的年代延续性使学生对下一课时内容有基本了解。连接性是指如果本课时内容为汉代军事史,下一课时可以选择教授汉代文化史,也即同时期不同模块知识的教学。引导方式为平行引导,比如以军服为例引起学生对于汉代织布文化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将课件提前做好、并在该阶段将资源发放给学生,使翻转课堂教学得以循环进行。结束阶段是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最后一步,是对阶段教学的总结,也是引导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式。

三、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变革,该模式使教学实现了主体的转变,对学生学习效果、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可以使教学效果获得提升,目前看来,注重翻转课堂模式下各个教学阶段的具体应用和总体教学计划的安排等可以使翻转课堂得到更好的应用,在下一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龙丽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篇9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历史资源就是发生在家乡的历史,可谓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向导”。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三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五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而又宽松的历史课堂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途径

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虽然乡土历史资源丰富而又广泛,但是其也具有十分分散的特点,因而要想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乡土历史资源的搜集与获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获取乡土历史资源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搜集与获取:一是在历史文献中进行搜集,如本地的各种志记,地史、党史资料,地方名著等等中进行搜集;二是通过参观和考察进行搜集,如参观本地区的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考察本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并深入实地进行参观和考察,以掌握更多具体而又形象的乡土历史材料;三是采取调查和访问的方式进行搜集,通过调查和访问本地文化部门和历史研究学者,并对这些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并认真编写乡土历史教材,突出本地历史文化重点,精选精编等确保乡土历史资源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

三、浅谈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认识了乡土历史资源对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和搜集了真实、系统、全面的乡土历史资源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利用,方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下笔者就分别从穿插式、专题式以及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穿插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穿插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就是在利用教材的同时穿插设计乡土历史资源于教学之中,常见的穿插方式有利用乡土资源补充教材中没有的材料,另外就是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简约的历史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样在教学中的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本土历史文化,丰富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专题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为确保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掌握乡土历史资源,只要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结合课本知识开展乡土历史资源专题式的教学,采取的方式可以是随堂进行,还可以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通过专题式的教学能还原乡土历史面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作为教师应注意历史教材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切忌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在进行乡土专题历史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把课本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既不能将乡土历史资源孤立于初中历史教材之外,且还要利用乡土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湘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乡土历史的同时感受重大历史变得带来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在分析乡土史与全国史的关联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乡土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篇10

分析

一、我国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弊病

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就存在着应付考试等严重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不顾学生的感受,不管学生接受程度和效果优劣,很少和学生展开互动式提问,只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成了各种历史年代和人物简介信息的“知识储存器”,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和哲学思想水平的提高,也怠慢了初中生“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养成。初中历史讲解的对象是我国灿烂的数千年文化,重点是要采用切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当今社会现象和政治格局的反思,理解人类社会的大致发展进程,熟记改变历史的思想萌芽,从而归纳出指导现实社会实践的方法论。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多进行启发性切入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效率的方法

1.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揭示了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传授学生学习技巧的道理。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缺乏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会出现历史课教师对于学习者的需求和分析不足的现象。转变教学方式,要求广大初中历史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顺应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展开高效的历史学科教学。在现代化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展开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活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激发学生探索初中历史奥秘的兴趣。通过向学生展示传统历史文化魅力的方式,激发学生深入研究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信心,提高学生攀登历史学科高峰的决心。

2.推广多媒体教学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应该摒弃以往的“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呆板模式,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既能“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例如,对于我国先秦历史文化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以使用动画的形式,保证历史学科中对话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动漫短片、历史纪录片的讲解,提高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活泼性。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效果。对于“齐、楚、燕、韩、赵、魏、秦”这几国的历史讲解,要结合实例来展开,可以通过“长平之战”等经典战例勾起学生学习战国文化的兴趣,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由于“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历史教学转变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将历史学科的教学实际与学生课堂学习的进度结合起来,推行松紧有致的新时代教学方针。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深究历史问题

为了更好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大力倡导“不迷信课本权威”的教育理念,针对本学科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精神。一些教辅材料上难免会有历史思维逻辑和文法表达上的错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这些问题找出来,使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主义的思想观点武装自己。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结成“历史兴趣小组”的方式来展开学习,自己找出解决历史问题最简单的定义表达方法,通过整理知识点和归纳历史发展的相同点,促进历史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知识储备水平的增长。

三、结语

初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未知的知识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对学生进行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生问”,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切实做好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工作,真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黎.转变教与学方式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2(21):159-159.

2.姚会芳.初中历史课堂如何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2014(3):197-197.

篇11

跟挂图等直观性的教学工具相比,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显得信息量大、更加真实,因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因为历史这门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应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历史素材,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和缺陷,从多个视角为学生呈现教学知识,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应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推动着学生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历史知识不像化学和物理实验一样可以去感受,然而,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并结合教学的要求,有效地整合视频、声音、图形、文本等各种媒体形式的信息,从而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图文并茂、变静为动、变远为近,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呈现历史现象,创设一定的历史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声像具备、直观形象、传递迅速、动态感强、简洁灵活、信息量大,因而能够有效地统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感性认知,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更加有效地学习教材知识。

二、应用多媒体突破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知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但应当为学生讲解历史事实,而且还应当启发学生掌握引申、综合、概括、分析历史事实的策略或者是方法,进而提高能力,懂得以历史为视角对目前的一系列社会现象进行观察以及懂得应用历史的方法对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解决。不少的历史伟人都对历史书籍感兴趣,他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由于历史知识是以过去的事情作为探究对象的,因此教学知识会比较复杂和抽象,并且跨越比较大的地域空间以及年代,这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在生活实际中是难以通过生活经验进行检验的。为此,教师的单纯性的语言讲解是难以实现教学目的的,这就要求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从而能够使得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并且实现图文声像并茂,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和理解。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大大地节省了教学的时间,还能够使学生多角度和多层次地掌握知识,最终有效地突破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知识。

三、应用多媒体实施思想道德教育

因为初中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而心理承受能力却是比较差,所以未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再者,他们会受到一些不良影视片以及社会风气的侵蚀,他们的心理很容易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为此,对学生实施有效的道德情操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这也属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历史课本,充分地挖掘德育教学资源,且通过多媒体技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像为学生播放一些道德方面和有关的历史影纪录片,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从而使学生对丑和美、错和对、假和真、恶和善等含义进行理解。最终让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只要能够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和科学地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就能够大大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