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7 09:55: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院外急救的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从犯罪类型上看,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抢夺等侵犯财产性质的犯罪上,这一特点显然与外来人员经济收入的不稳定和无保障,以及对外来人员的控制和管理不力有关。据我院统计,2008年以来,批捕抢劫、抢夺、盗窃三类案件45件97人,占批捕总人数的53%。
2、从对外来人员适用强制措施来看,泰宁县院从2008年至今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案件237件398人,批准逮捕216件370人,其中受理批准逮捕外来人员犯罪案件96件153人,批准逮捕90件141人,占总批准案件的41%。外来人员犯罪除事实不清或不够成犯罪的情况下,不予逮捕外,其余外来人员犯罪案件一律逮捕。
3、从捕后的处理情况来看,轻刑犯所占比例较大,表明外来人员所犯罪行,有相当一部分犯罪,性质不严重,犯罪情节较轻,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不大。据泰宁县院统计,2008年至今,全县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75人,占外来人员批捕总数的56.3%,判处免予刑罚处罚、管制、拘役、单处罚金20人,占批捕总数的15%,判处缓刑53人,占批捕总数的39.8%。
二、对外来人口过度适用逮捕强制措施的原因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对外来人员的逮捕适用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捕后轻型率过高,这一现状与大力倡导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保障人权的司法要求相悖,也与现行提出的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创新等三项重点工作相背而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1、执法人员理念保守。因地域差异,本地人对外来人员具有强烈的排斥性,而这种潜意识的排外意识,在执法人员中也会有所体现,在主观判断上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外来人员犯罪的主观恶性大,应予以严厉打击。更主要的是,执法人员在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下,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同时也对逮捕这一强制措施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缺少正确的认识,将逮捕作为配合侦查的手段,将逮捕功能等同于刑罚功能,将逮捕当成惩罚犯罪的手段,甚至作为平息矛盾的途径。如此诸多执法行为中的意识偏差阻碍了逮捕权的正确行使,在实践中往往是构罪即捕。凡构成犯罪的均作出批捕决定,认为可捕可不捕的捕了才能体现打击力度,忽视了逮捕的必要性,随意降低逮捕规格,以捕代侦、以捕安民。
2、逮捕法定条件抽象。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条件规定得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导致逮捕强制措施被过度使用。《刑事诉讼法》第61条第1款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这是法律对逮捕条件的典型性表述。从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逮捕的三个条件来看:其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事实条件。现行法律对证据的质和量未作具体规定,办案人员对“何为有证据证明”把握的自由度和空间较大;其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处刑条件。且不说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每一个罪名均包含有期徒刑,更何况在审查批捕阶段,影响量刑的一些事实和情节并未全部查清,要判断是否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也难免要带上办案人员诸多主观色彩;再者在审查、法庭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也有可能因认罪态度较好、取得被害人谅解、立功等因素被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判处徒刑以下刑罚;其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对于这一逮捕必要性条件,什么是社会危险性,何谓有逮捕必要,在司法实践中,则更是见仁见智,这无疑又增加了适用逮捕的随意性。
3、强制措施体系缺陷。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由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组成。其中,拘传和拘留属于短期强制措施,因其法定时间过短,无法保障案件侦查,只能作为临时性、过渡性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作为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的控制能力弱于逮捕,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取保候审不管用”、“监视居住用不了”等困难又进一步阻碍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外地犯罪嫌疑人而言,要财保没财,想人保没人,“脱保”逃跑又追究不了犯罪嫌疑人或保证人的责任;欲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又没有住处,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成了变相拘禁。而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要求“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才能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办案人员谁也不愿引火烧身。这样一来,外来人员的逮捕强制措施被过度适用在所难免,既安全,又方便,还能给进一步侦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4,外来人员自身因素。因外来人员的外来性特性导致其在犯罪地的社会关系不多,提供不出合适的保证人,没有相对固定的居所,也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交不起保证金,导致缺乏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条件。如果检察机关对外来人员犯罪后不予逮捕,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串供、自杀、毁灭、伪造证据或被告人在、审判阶段逃跑等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导致刑事诉讼活动无法进行,检察机关将面临法院和公安机关的双重压力,因此基于现实考量,对外来人员不会积极适用不捕。
三、降低外来人口逮捕适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可见对外来人员逮捕适用扩大化的存在有着多种原因,在外来嫌疑人这一特殊群体中的突出表现一是不符合处刑条件而适用,二是不论社会危险性的有无而逮捕。超越法律,以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为代价所换取的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必然招致对逮捕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怀疑。笔者就如何对外来人员犯罪探行不捕机制,处刑实施轻缓化,使其能享受到本地人一样的司法待遇提几点对策:
1、改变执法观念,准确定位逮捕措施。司法机关和办案人员要转变执法观念,深化社会主义执法理念,全面贯彻“公正执法”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坚持化解社会矛盾等三项重点工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执法观念,把“公平公正”的执法理念贯彻于办理每个案件的工作中,坚决克服“外省籍犯罪人员一律批准逮捕”、“对外省籍犯罪人员的惩处要严于本地犯罪人员”的片面执法观念和“执法歧视”现象,坚持“主体的平等性”,以同一的法律、相同的条件、积极的效果来衡量对外省籍犯罪人员是否应作出构罪不捕的决定,从而真正体现执法的公平公正性,对外省籍犯罪人员的构罪不捕工作实行“同化政策”。其次,要对逮捕措施的性质与功能有个重新的定位,要认识到逮捕是一种最为昂贵的强制措施,它是以牺牲和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为代价的。其使用得越随意、越广泛、越过度,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就会越直接、越久远、越深重。在办案过程中应将逮捕措施真正适用于“确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避免逮捕权的过度滥用和扩张,避免适用逮捕的随意性,摒弃就案办案的机械执法,注重执法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明确逮捕标准,把握无逮捕必要不捕的条件。对于外来人口实施的犯罪,在适用逮捕措施时,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对于一些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如杀人、绑架、抢劫、、黑恶势力的犯罪等,因罪行严重,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大,妨害诉讼顺利进行的可能性较大,应当逮捕。对于一些过失犯罪、初犯、偶犯等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外来犯罪嫌疑人可以更多地依法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对于在当地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单位或住所,或者在当地连续工作、居住时间1年以上的外来人员涉嫌轻微犯罪,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一般不予批准逮捕。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认为不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又有证据证明其有妨碍刑事诉讼可能的,检察机关在决定批准逮捕的同时,可以建议侦查机关及时移送审查,实现快侦、快诉、快判,尽可能缩短其羁押时间,防止出现逮捕羁押期限超过实际判处刑期的情况。如果犯罪嫌疑人一旦具备取保候审条件,应当解除羁押。对已被采取逮捕措施的外来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变更强制措施,予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建筑工程中主要质量通病之一,房屋的渗漏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负担,也给物业管理和专业维修带来麻烦。目前,北方地区外墙普遍的构造做法(从内之外)是:框架(剪力墙)填充墙体、抹灰层、保温层、罩面层,下面,我们排除沉降等结构因素单从构造做法上对外墙渗漏原因进行分析。
1 外墙渗透原因分析
1.1 框架填充墙渗漏主要发生在填充墙与框架梁、柱的接壤部位,特别是顶楼屋面梁底与砖墙砌体顶面接触处,是裂缝和渗漏的多发部位。这是因为混凝土和砖砌体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在相同的温度下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的变形值不同,因而在接壤部位就会产生裂缝,同时,目前的工程施工速度普遍比较快,在砖砌体收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抹灰工程便已开始进行施工,更是造成以上部位裂缝进一步的发生和发展。而顶楼钢筋混凝土的屋盖与邻接的墙体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变形差,且屋面梁底与砖砌体接触处即无钢筋连接,又不易填嵌密实,在外界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砌体收缩等因素的不断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裂缝,形成渗水通道。
1.2 工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不饱满,甚至产生密缝、透缝。此外,干砖上墙,砂浆中的水分被砖吸收,造成砂浆强度偏低,砖与砂浆分离,使砌体整体刚度下降,灰缝砂浆产生裂缝,水就易从砖缝间渗入,这也是造成外墙渗漏的原因之一。
1.3 抹灰层太厚,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基层裂缝;抹灰层与结构层粘接处未采取措施,使基层空鼓、龟裂、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又未设置分格线,使基层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上述原因均可能造成抹灰层质量不过关,从而造成裂缝,使外墙渗漏,更严重的造成面层、基层空鼓、龟裂、离析、脱落等质量问题。
1.4 保温层是外墙构造若干层中对水渗透最薄弱的一层,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裂缝的一层。目前的外墙保温普遍采用的是聚苯板薄抹灰保温系统,首先,此保温系统构造自身存在缺陷,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体系通常采用点框粘结的施工方法,该体系存在整体贯通的空腔,在正负风压对墙面的作用下易造成板面的开裂;其次,聚苯板与聚合物抹面胶泥的导热系数相差极大,温差变化对网格布及胶泥的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如使用了不合格的网格布和胶泥,便会造成墙面的大面积开裂;再次,苯板的密度、陈化时间,网格布的搭接情况,基面的处理情况等等都易造成裂缝的发生。
1.5 大量事实表明,外墙装饰面层采用面砖的建筑物较采用其它装饰面层的建筑物外墙面出现渗漏的现象更普遍。经过详细观察及研究分析,主要是由于面砖铺贴空鼓或铺贴砂浆不饱满,造成面砖与砂浆局部脱离,面砖与砂浆间空隙部分易形成贮水容器;面砖勾缝不密实或勾缝龟裂,密缝勾缝遗漏都是使雨水从表面渗入,造成积水,从而引起渗漏的原因。
1.6 外墙涂料的弹性抗裂能力不足,不能抵御微观裂缝的发生,在冻融作用的连续作用下,涂料面层失去抵抗水分渗漏的作用。同时,防水封闭底漆与防水面漆保护层的不严密施工,也会造成此层防水渗透作用的缺失。
1.7 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水平构件的表层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倒返水或积水,也容易造成外墙面渗水。屋面女儿墙墙根留置施工缝(特别是砖砌体女儿墙时),由于屋面温差大,女儿墙与屋面板热胀冷缩率不同,墙根难免存在微裂缝,且屋面雨水又沿着墙根坡度方向流向水落管,这样就会使女儿墙墙根渗漏,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与质量。
1.8 窗框四周的渗漏;外墙窗框渗漏主要集中在窗框顶部、窗台和窗框两侧边与外墙接壤部位,尤其以窗台的渗漏最为严重,喷淋式试验检查渗水部位显示,外墙雨水是因窗框与外墙抹灰层之间的裂缝而渗入室内。
1.9 给排水管道安装引起的渗漏;UPVC在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通常只重视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安装后的牢固性和外观的整体效果等,而对穿越外墙进入室内的管道,穿墙部位处的洞口修补不够重视。
2 外墙渗漏控制措施
外墙渗漏控制要从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控制以及加强管理入手,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2.1 砌体工程的质量好坏,主要反映在砌体的强度和整体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是否平顺、整齐、美观。而这些又取决于砌体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和砌筑技术的优劣。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加强抽查、复核。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满铺砂浆,同时以挤砌等方法来保证。竖缝不饱满处可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勾填的方法来保证,同时应注意的是外墙斜顶砌之上下灰缝,应于抹灰前3天于外墙操作架上再检查一次,遇有未勾又沉裂的应补勾填实,沉裂缝应踢出宽度不小于10mm的大缝,以保证重勾填实。
2.2 对于各种裂缝而引起的墙体渗水,解决的措施是彻底找出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同时对于易产生裂缝的部位要采取防患补强措施。例如:顶层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墙体与梁底、柱边等不同建筑材料接触界面由于温度应变不同造成的裂缝,在抹灰时应加上钢丝网片,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分层抹实,并且注意养护,就可有效防止此处抹灰层裂缝的产生,达到减少墙体渗漏的目的。
2.3 抹灰层的裂缝控制主要是要加强基层施工质量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喷浆或加钢丝网(特别在建筑设计要求有特殊造型的部位)来加强,其次外墙打底应分次、分层,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暴晒或雨淋,并加强养护。做好分仓处理,防止大面积作业的温度应力及收缩裂缝的产生;第三对于混凝土柱、梁等较光滑的结构层,宜用界面剂或聚合物砂浆“毛化”处理以增强粘结力,而后再全面打底,可避免空鼓、结合不良等缺陷。
2.4 保温层的施工,首先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苯板的密度、陈化时间、氧指数等指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网格布的强度和胶泥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满足要求方可使用;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胶泥粘结面积和锚栓的拉拔力以及网格布的搭接长度不低于规范要求,胶泥的厚度不得过后。同时,严格监督胶泥的现场配置过程和使用时间,配置搅拌不合格及超时的胶泥坚决不允许使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增大苯板与抹灰层的胶泥粘结面积,满粘更好,从而降低风压对保温层的影响。
2.5 对于外墙铺贴面砖的建筑物,外墙施工前必须事先进行技术交底,同时要强化工人的质量意识,增强责任心。在铺贴过程中一定要有挤浆工艺,且在勾缝前要全面检查空鼓情况,勾缝要保证密实度,勾缝完毕后要注意湿润养护,密缝擦缝不得遗漏,勾缝深度建议要严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最好勾成圆弧形平缝。质量管理要建立多级复查控制制度,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并建议优先考虑使用益胶泥新型高分子粘接材料代替传统水泥作为板材、块材的粘贴材料,益胶泥具有用量少、本身厚度薄、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避免了使用水泥等传统粘贴材料因浸砖、洒水不够而引起的空鼓、脱落等隐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益胶泥所具有的另一些特性--作为界面剂时具有粘接强度高,不需打毛就可在光滑基层面上使用的特性以及防水特性,使用时薄薄一层(仅1.5-2mm)满涂于外墙基层面上,即使个别处面层空鼓或勾缝质量不理想也多一道屏障防止雨水渗入外墙基层。
2.6 外墙的涂料层,是外墙防渗漏的第一道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裂缝的产生首先是要重视涂料品种的选择,目前,市场上的材料品种琳琅满目,千差万别,私以为以弹性体涂料为优,其质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必须满足规范标准规定外,尚以选择断裂伸长率及拉伸强度高的产品为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防水封闭底漆及面漆的涂刷到位。从而在源头上降低外墙渗漏情况的发生。
2.7 窗台、遮阳板、雨篷等水平构件应按要求进行找坡且找坡方向要正确,与墙面接触部分应处理成泛水圆弧角。窗框周边应提位勾缝打胶,窗后塞口要塞紧密,窗顶做鹰嘴。屋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女儿墙墙根位置处砼应比屋面砼多浇注10-15mm,保证屋面女儿墙墙根施工缝高于屋面板,而后再砌筑女儿墙墙体,这样即使施工缝处产生微小裂缝,也不会造成女儿墙墙根渗水,保证了建筑外观美观。
2.8 外墙窗框四周的防渗处理,窗框四周要采用松散材料(如矿棉条、玻璃丝棉条等)或化学泡沫剂,进行分层密实封填,外墙抹灰时窗洞外侧靠框边处必须预留深5mm,宽5-8mm的槽口,以保证密封胶的粘结性和密封性。填嵌密封材料的槽口基层必须干燥并清理干净,密封胶应均匀地填满槽口,表面不得有缝隙、气孔等。
2.9 外墙细部防渗处理,外墙细部防渗处理包括给排水管道穿墙部位的洞口修补、外墙立管固定处的防水密封处理等。
2.10 加强对楼宇外墙的保护,为防止新建楼宇在室内装修时导致外墙渗漏,在交付工程时,应书面建议楼宇管理部门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以规范各业主的装修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渗漏是质量通病,是顽症,但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能对此通病引起足够重视,切实按规范规定要求精心施工,认真对待每个环节,并且积极采用先进、科学的施工工艺及新型材料,渗漏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让人们住上安全、美观、质量可靠的住房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59―02
在老百姓普通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每天都存在着万一的事情,人们常常会因为生活琐事而忽略周围的细节,以及周边事物会给自身带来的可能性伤害,但是,人们往往却不会去了解和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其实学会基本的急救是我们每个人民所需要的常识[2]。在基层急诊科医生,经常鼓励患者及患者家属学习了解急诊急救的普通知识,这样可以在身边人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起到基本的补救措施:
1 急救在生活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1.1 急救的基本含义:急救便是处理一些紧急救护,从字面意思上讲,便是在时间上有要求,其次需要急救人员掌握基本的技能。美国急救医学顾问委员会要求急救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身边缺少医疗抢救设备甚至是完全没有医疗设备的情况下,可以给与患者实施抢救,并且使患者的伤害降低,这一系列活动,对急救人员的要求也是相对比较高的。在另一方面,急救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包括(1)院外急救对象:是事发突然受伤的患者。(2)地点:院外急救地点通常是意外受伤现场或者是送往救治途中。(3)急救人员:急救人员往往为事故现场目击者,或者医务人员等[3]。(4)急救技术:基本急救包括心肺复苏,压迫止血,包扎固定,穿刺等等基本技术。
1.2 急救的重要性:院外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最重要最首要的基础项目,它存在的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临床救治及统计上得出,大多数患者是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医疗救治而丧失了最佳急救时间从而导致大多数患者死于院外。我国国内每年有200万人口发生猝死,平均没3min就会有人因各种原因不适而猝死,抢救患者的第一时间则是在患者突发时间后3min内,严重创伤者则是30min内,这也表明了,及时的抢救以及有效的急救技术,这对患者的生存率以及保证其可以入院后的都救治起着十分重要的目的,也可降低后期患者的不可逆伤残率[4]。但是,在目前,很多患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发生死亡,从此可见,急救已经成为现代必不可少的技能,社会发展迅速,要求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学会以及掌握相当一部分急救以及自救的知识,这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2 急救过程的三个需求
通讯通畅、救护、运输为院外急救基本需求
2.1早期急救:当突发灾难事件、紧急危重事件发生后,要求急救人员首先确定病患有呼吸,开始呼救结束后,拨打120等,120电话在我国八十年到被称为医疗急救中心,患者可以拨打此电话来获得帮助,后来九七年中国红十字会将999定位急救电话。呼救是急救的第一步,也是急救的重要步骤,呼救人员应该使用最简洁的语言告知对方自己所在位置以及所需的帮助,使得时间上可以争取最大限度,这里可以简便的统计一下,呼救者应该明确的提供呼救本人的电话姓名、以及患者目前所在位置,最好是比较标志性的建筑等,另外应该告知目前患者的基本情况,所需救治部位,有无出血以及出血量多少,附近有多少患者以及患者受伤害程度,若是现场已经有人开始采取救治措施,要始终保持与急救电话的通畅,如果现场受害患者较多,应该做到呼救与急救的同时进行,并且确定保持镇静,不能因为现场环境的混乱而导致急救出错。在结束呼救后,利用自己所会的急救知识,立即开始对患者进行气道开放等。
2.2 院外救护:院外救护的含义就是在医院急救车到达现场并且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维持,缓解患者目前所出现的症状,止血、减轻患者的疼痛,稳定患者目前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命力以及后期生存率,并且要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尽可能的做好预防并发症的处理。
2.2.1事故现场的评估:急救者在遇到急救时间时,应该保持镇静,分析现场事故的环境以及患者目前的安全指数,冷静的划分出安全系数,如果存在潜在的危险的因素,急救者此时不可进行急救,而应该是在仔细的分析和排除危险因素后再实施急救,这样是对患者的负责。
2.2.2采取正确的施救:施救过程中,急救者应该确定患者是因为何种事故而受伤的,若是脊椎受损,此时则不宜搬动患者。排除患者脊椎问题后,改善患者的时,应该以减轻患者痛苦为宜,此时也要注意给患者保暖,若此时患者已经丧失意识,那么应该开放患者气道,然后确定患者呼吸道内无异物,将患者头部侧卧;若患者是因为高血压而至的突发性的脑溢血,那么则要保持患者的头高脚低的,注意患者有无腹部损伤等。
2.2.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在给患者施救的过程中,首先确定患者有无意识,有无颈动脉搏动,若发现患者无意识后,确定患者气道内有无异物,保持空腔以及鼻腔内的清洁,接着开放气道,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过程参照国际急救知识指南,标准如下:判断意识,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如无意识,则立即使患者至于平面,然后进行胸外按压,按压同时给予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比例30:2,即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口对鼻或者口对口呼吸,时间持续2min,大约5个循环,密切观察患者胸外部隆起情况[5]。
2.2.4对症处理:出血情况下应该及时止血,防止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开放性伤口时,则要立即包扎止血,包扎位置为先近心端,并且在处理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部感染,防止入院后出现并发症。在有骨折的情况下,应该防止骨折部位的移动,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病痛以及神经的损伤。若出现突况的烧伤应该给予局部的降温,保护创面再次受损。
2.3转运患者:在转运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患者病情,是否可以立即作出转运,途中应该与医院联系好,并且详细叙病情以及施救情况,以便达到医院后立即进行院内急救。
3 院外急救知识的普及的必要性
目前社会突发事件越来越多,那么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学习急救知识,了解急救知识的必要性,了解急救患者后期生存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急救应该变责无旁贷,建立起急救并不是医务人员所会的意识,不能发现事故后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而是应该选择自救。当然,院外急救知识普及,也需要社会大力的支持,中国红十字会应该大力宣传急救普及的必要性,以及派出专业人员在社区进行急救培训,这样既可以使得群众学会急救技能,又大力宣传了急救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洪梅.谈院外急救知识的社会普及[J].职业技术,2012,14(07):131-132.
[2] 孙文婧,胡丽丹.吉林地区农村居民院外急救知识普及现状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18(09):59-60.
[3] 房蔚霞,郑文静,卢月珍.急诊患者家属院外急救知识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5(03):64-66.
[4] 张文强,丁一.非医学大学生干部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09,14(07):645-646.
1999年4月18日市救护中心-仁济医院急救专线正式开通,成为全市首家院前、院内联合急救网络。当救护车在驶往仁济医院途中。救护人员用救护车上传呼机直接与救护中心总系,把救护车上病人的病情报告救护总台,救护总台随即拨通仁济医院急诊300专线电话,及时将病人院前病情、诊状及初步抢救措施等简要情况告知,仁济医院接到300专线电话后即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即抢救人员、抢救设备、抢救药物到位,迎接救护车来院。
2.临床资料
1999年4月至11月,共有67位病人通过急救专线电话告知院前病情,抢救信心其中内科病人30例,主要为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哮喘持续状态、呼吸衰竭、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神经内科病人21例,主要为脑溢血、中风偏瘫病人;神经外科病人8例,主要为脑外伤病人;普外科病人6例,主要为复合外伤;妇科病人2例,为宫外孕。
3.体会
3.1急诊抢救的时间是用分秒来计算的。急救专线为急诊医护人员提供了抢救信息,使急诊室在病人来院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而为处理危、重、急、伤病症最初阶段抢救的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抢救工作及时、正确有效提供了保证这是急救专线其独特的优越性。
3.2为全市医疗急救网络的建立作出有意义探索国际抢救体系为院外-急诊-ICU为联合一体的系统。而目前我国院外、院内急救常是独立进行的。急救专线为院内、院外急救配合的联系进行做了有意义探索。
急救专线的开通,仅仅是第一步。今年我们在急救专线基础上与救护中心合作建立电脑急救通讯网络,以便进一步掌握病人院前的病情、心电图、抢救措施的动态变化从而争取为每一个病人的抢救机会,减少危重伤病人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抢救率和治愈率。为建立完善院外、院内联合急救体系,作出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努力
1999年4月18日市救护中心-仁济医院急救专线正式开通,成为全市首家院前、院内联合急救网络。当救护车在驶往仁济医院途中。救护人员用救护车上传呼机直接与救护中心总系,把救护车上病人的病情报告救护总台,救护总台随即拨通仁济医院急诊300专线电话,及时将病人院前病情、诊状及初步抢救措施等简要情况告知,仁济医院接到300专线电话后即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即抢救人员、抢救设备、抢救药物到位,迎接救护车来院。
2.临床资料
1999年4月至11月,共有67位病人通过急救专线电话告知院前病情,抢救信心其中内科病人30例,主要为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哮喘持续状态、呼吸衰竭、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神经内科病人21例,主要为脑溢血、中风偏瘫病人;神经外科病人8例,主要为脑外伤病人;普外科病人6例,主要为复合外伤;妇科病人2例,为宫外孕。
3.体会
3.1急诊抢救的时间是用分秒来计算的。急救专线为急诊医护人员提供了抢救信息,使急诊室在病人来院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而为处理危、重、急、伤病症最初阶段抢救的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抢救工作及时、正确有效提供了保证这是急救专线其独特的优越性。
3.2为全市医疗急救网络的建立作出有意义探索国际抢救体系为院外-急诊-ICU为联合一体的系统。而目前我国院外、院内急救常是独立进行的。急救专线为院内、院外急救配合的联系进行做了有意义探索。
急救专线的开通,仅仅是第一步。今年我们在急救专线基础上与救护中心合作建立电脑急救通讯网络,以便进一步掌握病人院前的病情、心电图、抢救措施的动态变化从而争取为每一个病人的抢救机会,减少危重伤病人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抢救率和治愈率。为建立完善院外、院内联合急救体系,作出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努力
近年来,社会及城市的飞速发展,急性创伤日趋增多,创伤的院前急救成为急救医学面临的新课题。国内外灾害事件心理调查的结果表明,重大应激事件可使人为患上焦虑、恐惧、抑郁、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各种心理创伤。所以,各种创伤不仅体现在人群的身体上更是心灵的伤害,如何去预防及急救已成关键。
银川市院前急救网络的日益健全,拨打“120”急救电话也成为凤城百姓遇到紧急突发事件的第一反应。目前,银川市急救网络由“120”急救指挥中心、各急救分站组成,分布在全市的各个角落。从而使城区急救半径缩短3―5Km,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5min。实行“区域划分,就近就急”的治疗原则。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自2008年8月-2010年2月共参加院前救治急性创伤患者600例,现将其急救情况及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00例,男420例,女180例;年龄5―74岁,平均37岁。其中20 40岁380例,约占65%。
1.2致伤原因及损伤部位
交通伤320例,高处坠落伤60例,纠纷打伤180例,其他原因伤40例。损伤部位统计:头面部伤180例,胸部伤100例,腹部伤80例,四肢骨盆脊柱伤160例,其他部位伤80例。两个以上部位伤350例,3个以上部位伤200例,4个以上部位伤50例。
1.3现场及转运途中急救措施
到达现场后对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立即行现场心肺复苏;失血性休克者,尽早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输液抗休克治疗;颅脑外伤者,注意防治脑水肿,出现脑疝立即快速使用20%甘露醇及速尿,并监测呼吸情况;胸部外伤给予吸氧,有反常呼吸者,予棉垫加压固定;有张力性气胸者予穿刺排气;腹部外伤者注意腹部体征,疑有腹腔脏器损伤者,监测血压情况,建立静脉通道,腹腔内容物脱出者予无菌器皿覆盖;四肢外伤骨折者,予伤口包扎后夹板固定;颈椎外伤者予颈围固定;胸、腰椎外伤者注意平行搬运。
2结果
本组病例中除20例患者心跳呼吸停止,予现场心肺复苏无效宣布死亡,100例伤情较轻无需特殊处理外,余经过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后均快速转送至各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3讨论
3.1创伤院前急救中几个注意的问题
院前急救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先复后固:心跳呼吸骤停合并四肢骨折者,应首先进行现场心肺复苏,直到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骨折的固定;(2)先止后包:开放伤有活动性出血时,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再进行创面的包扎;(3)先重后轻:遇到较重伤和较轻伤患者时,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的伤员;(4)搬运与医护一致:急救和搬运不能分家,应协调一致,最大程度减少病员痛苦,减少死亡。
3.2关于心肺复苏、休克的相关分析
3.2.1创伤后心肺复苏相关因素的分析
急性创伤患者心跳呼吸骤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神经系统呼吸中枢的直接暴力损伤;大血管、重要脏器等外伤后严重失血引起的全身低血容量;气道堵塞、开放性气胸引起的缺氧、窒息;心脏外伤引起的排血量降低;严重创伤所致的全身低体温;机体内环境紊乱。
本组病例有20例心跳呼吸停止予现场心肺复苏无转复,主要原因为创伤严重,其次开始心肺复苏时间太迟。本组另有1例心跳呼吸停止者复苏成功,因到达现场时间较短,且年轻约30岁。另外早期电除颤和肾上腺素的应用也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3.2.2急性创伤休克的相关分析
急性创伤患者尤其多发伤患者损伤严重,失血量大,加上创伤的应急反应等原因,休克发生率高。急救人员应根据病员血压、脉搏、皮温、面色判断休克程度,控制出血的同时尽快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选用林格液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1 000―2000mL在15-20rain内输完,同时快速转至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24-02 严重创伤属于外科常见疾病类型,在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情况下,较易出现死亡情况,因此有效可行的急救模式成为关注重点[1]。本文主要对本院外科收治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予以不同的急救方案,根据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围手术期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外科收治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抢救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22,年龄20-72岁,平均(46.3±4.2)岁,受伤至就诊时间0.5-10h,平均(2.5±0.3)h;研究组男女比例25:23,年龄21-68岁,平均(47.1±4.5)岁,受伤至就诊时间0.5-11h,平均(2.8±0.4)h;致伤原因:重物砸伤26例,交通意外36例,高处坠落24例,其他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及致伤原因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急救模式,包括生命体征检测、补液、伤口处理及监理静脉通道等。研究组患者予以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建立专业急救小组并明确分工;加强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联系;完善院前救治工作制度;优先处理患者致命伤口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突发状况予以预防措施。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包括确诊、ICU停留、住院等时间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包括成功、死亡及并发症[2]。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X2检验计数资料,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数据情况: 研究组患者确诊、ICU停留、住院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数据情况(x±s)
组别例数(n)确诊时间(min)ICU停留(min)住院时间(d)对照组4879.17±15.7613.70±17.2237.2±3.7研究组4834.27±11.0439.±3.333.4±4.22.2 两组患者抢救结局情况: 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抢救结局情况[n(%)]
组别例数(n)成功死亡并发症对照组4838(79.17)10(20.83)25(52.08)研究组4846(95.83)2(4.17)13(27.08)3 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在入院后需及时予以相关病情的诊断检测,且急救过程中的抢救时间对患者的病情影响较大,因此高效的抢救模式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3]。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明显缩短检查诊断及各项指标使用时间,提示在使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分工情况较为明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项工作均有序完成,为缩短患者的诊断及急救时间创造有利条件。且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重点改善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案,即患者院外及时予以早期抢救处理,对危重病情予以处理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同时医务人员加强与各科室的联系,在转入相关科室时缩短衔接时间,为抢救过程中赢取时间,降低患者出现各种危急情况的概率。
研究结果中对两组患者的抢救结果予以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患者在有效的急救模式开展过程中取得明显成效。分析原因为研究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积极予以致命伤口的处理,减少伤情恶化的可能性,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呼吸系统急救处理,改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情况明显。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可能与患者的具体病情相关,即相关疾病患者在病发过程中多伴有并发症,经过相关处理与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出现的死亡比例,其可能与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相关,即患者伤情较为严重,急救措施对患者的病情无明显作用。针对如何进一步减少或避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需经过临床深入研究并证实。
综上所述,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行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参考文献
1 临床资料
2006~2008年我院急诊科共救治外伤患者2896例,患者均为外来暴力所致复合外伤(包括联合外伤、骨折等),患者由于在院外得到了及时的有效救护,为到医院后的进一步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2 急救护理
2.1 快速出车 我院急诊科成立跟车院外急救小组,小组成员由有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和担架员组成;小组成员24 h待命,接到120指令后,迅速出车,一般做到白天3 min,夜间5 min内出车,并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发现场。
2.2 器械配置 救护车上配有氧气瓶,简易呼吸机,吸痰器,心电监护仪,心电图,电除颤仪,听诊器,血压计,各类常用夹板和固定材料,外伤急诊包扎包和各种抢救药物,可满足突发现场的院外急救需要。
2.3 伤情评估 对每个患者都要进行详细的伤情评估;首先看患者呼吸,血压,脉膊及外周血运情况,再对受伤处进行查看,有无骨折,深度脏器损伤,大血管,主要神经等处损伤,对意识不清,出血量大,脉膊细弱的休克患者,判断休克程度及病情严重性。对一次多人受伤者,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救助较重的患者,取得最佳的抢救金时间,通过以上措施,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有效的现场救治。
3 现场救护
3.1 基本救护 对危重患者要清除口腔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通畅;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必要时进颤。
3.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较大血管,争取一次成功;并适当固定肢体避免造成针头突破血管壁。应用时尽可能用留置针,可避免以上情况发生。
3.3 妥善处理创面,对出血患者应迅速给予止血带和压迫等止血措施;开放性伤口先简单清洗,用无菌纱布包扎,防止出现感染,对骨折患者要用小夹板进行妥善固定,防止在搬运时活动而加重骨折,对脊椎骨折患者,在搬运过程中搬运过程中必须谨慎,使头、颈、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防止骨折面错位而损伤神经,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特别强调的是在止血时,注意观察肢体远端血运,防止出现肢体缺血坏死,止血松紧度以不出血为准,还要每隔30 min松开一次约5 min,然后再捆扎。对离体肢体尽可能用无菌物品包裹存放,并尽快送到医院进行处理。
4 护理体会
4.1 要有良好的体质和高度的责任 由于院前工作比较艰苦,又长时间在车上颠簸,同时患者外伤多严重且为复合伤,又有些患者伤口隐蔽,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遇事不乱,又有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以保证救护质量。
4.2 职业素质 急救护理人员,要对各项抢救仪器的功能和操作应热练掌握,并保证各种仪器的完好率100%;对静脉穿刺等技术掌握因应达到100%的成功率;并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急救工作中去,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概述
永胜县人民医院是县内唯一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同时还承担着全县突发事件的急救任务,医院120急救中心是专门负责各种急救工作的职能科室。120急救中心自成立以来,圆满完成了每一次急救工作,挽救了许多患者和伤者的生命,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其间,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协调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6日17时10分,我中心接到110指挥中心电话,永胜县与丽江交界处――五朗河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需120急救中心前往施救。18时05分,我中心人员赶到急救现场,在交警及县卫生系统其他医疗单位人员的帮助下,将一名伤者从事故现场抬出。患者:男,42岁,急性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出冷汗,诉腹痛、头晕、心慌、气促、口渴,经检查发现患者血压测不到,脉搏细速为120-130次/分,呼吸24-28次/分,左上腹压痛明显,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初步印象:脾破裂,失血性休克,立即给予吸氧、休克,开通静脉通道遍补充血容量,在快速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使用升压药物,以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维持基本生命体征。
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在快速的转运途中,严观病情变化,迅速向院领导汇报病情,请相关科室做好应急抢救措施及相关检查准备。经过近40多分钟的快速转运,于19时左右到达医院。此时,患者因失血过多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阙冷,口唇苍白。院领导、外科、B超、化验、放射、麻醉等相关科室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作出明确诊断,患者腹腔内出血(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失血性贫血(重度),在快速输血输液抢救休克的同时,行全麻气管插管术及剖腹探查术,证实脾破裂行脾脏摘除术,经过近1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患者重获新生。
结果
该患者在120急救人员的正确处理下,院领导得力有序有力的指挥及各科室的相互协调配合下,及时剖腹探查行脾破裂脾脏摘除术,终止了病情的发展,及时去除了病因,术后经抗炎、对症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患者痊愈出院。
讨论
1 交通事故及创伤是人类生活中最常发生的意外事件,是威胁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杀手之一。创伤死亡在我国人民死因中居第五位,是我国1-34岁居民排位第一的死因。创伤是导致青壮年死亡的首位原因,人们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期望值越来越高。多发伤是创伤中致病因素复、损伤重、合并伤复杂、出血量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一类严重外伤,因此,提重多发性创伤的救治水平,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前提。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对急救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和高技术、高水平的医务人员队伍。
2 快速评估: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快速对伤者进行病史询问和查体,充分应用所携带的急救设备,及时细致地做出正确诊断,按照一收集、二指挥、三报告的流程对事件和患者伤情进行评估。快速评估是急救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3 现场救治及时有序:在快速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后,应立即进行正确的处理。院外急救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医疗设备的限制,在具备的急救设备下,应充分应用急救资源,最大限度地挽回患者的生命。基于现场人力、物力的局限性,处理应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更不能杂乱无章,从而延误抢救的黄金时间。
4 转运快速,通信畅通:经初步救治后,应尽快把患者从院外转至院内进行抢救,在转运途中,医务人员须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同时电话向院领导及时汇报病情,请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患者到达医院后,要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集结各科室骨干医务人员,专门负责患者的急诊抢救。相关科室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缩短抢救前的时间,及时手术,尽最大努力抢救患者生命,使患者转危为安,重获新生。
5 院外和院内绿色通道的畅通是救治成功的先决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急救意识的提高以及120 急救电话的普及,院外急救往往最先得到急救需求,尤其是突发事件中,院外和院内绿色通道的建立,通过有效通讯联系达到信息共享,院内做好人力、物力的充足准备,有效避免了抢救的杂乱无章,缩短了抢救时间,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从而挽回宝贵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中国急救医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86-01
重度颅脑损伤是常见的严重创伤,发生率占全身各部位伤的10%―20%,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常合并严重多发伤、昏迷、失血性休克,伤情复杂,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在发病初期给予快速及时准确诊断和实施有效的院外急救及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预后好坏的关键。现将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通过“120”急救接诊的45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与转运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5例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68岁,车祸致伤34例,高处坠伤5例,打斗致伤3例,撞击致伤3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2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3例,合并四肢骨折30例,骨盆骨折2例,内脏破裂6例,院前死亡3例,院内收治42例,其中死亡2例,康复出院40例。
2 院前急救
2.1 快速反应 急诊接听人员必须正确接听电话,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出事地点、大致伤情、受伤人数。出车时间不超过3分钟。急救车上的急救设备如吸痰器、氧气、呼吸机、心电监护仪保持功能正常,急救药品齐全,应保持常备不缺状态。以最佳的工作状态迎接患者。
2.2伤情评估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了解受伤的时间和着力位置,注意听清病人或陪人的主诉,问清与创伤有关的细节,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及局部表现,迅速检查出血的部位、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病理反射、肢体活动情况,对伤情进行综合判断,区分昏迷和休克。有较多伤员者应按轻重缓急进行重点救治。要随时处理直接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
2.3 伤口处理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多有开放性伤口,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伤口局部包扎,以减少污染或再出血。有严重出血或活动性出血者应及时压迫止血,盖上无菌纱布后加压包扎,有脑膨出者应防止膨出物破裂及受污染,尤其枕部较大的膨出物,需用无菌碗覆盖或纱布圈保护包扎,有肢体骨折者应先固定,搬动时应轻、稳,勿拖拉,以免引起疼痛或加重骨折。有耳漏或鼻漏者,应保持外耳道或鼻孔周围清洁,用无菌棉签擦拭,严禁堵塞或冲洗耳道和鼻腔,避免漏液逆流,导致颅内感染。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处于昏迷状态,加之呕吐和咳嗽反射消失,血块和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易引起窒息而致肌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脑水肿。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舌后坠者用舌钳外拉舌体,保持正常呼吸功能。同时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保证大脑氧的供应。如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或停止,应立即行气管插管,用简易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药物起搏、除颤等复苏措施。
2.5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选择易于固定的大静脉穿刺,选用静脉留置针,可保障快速而通畅的液体速度,给予脱水剂、利尿剂、止血药等,减轻颅内压。合并失血性休克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3 转运途中的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应连续监测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变化、瞳孔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当病人由烦躁不安转入昏迷,提示病情加重。一侧瞳孔扩大,提示颅内血肿,昏迷程度加深;瞳孔不等大,极度缩小或大小多变,对光反应消失,提示脑干损伤;一侧瞳孔先缩小后扩大,对光反射由迟钝而消失,提示瞳孔散大一侧已发生脑疝;一侧肢体少动或不动,对痛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提示血肿引起脑疝;而血压逐渐上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应警惕出现颅内血肿或脑疝早期;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心跳减弱,呼吸减慢,无其它部位明显出血,提示脑干受损;血压呈阶梯式上升,脉搏呈阶梯式减慢,呼吸深慢,合并枕骨大孔疝时,可致呼吸、心跳停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
3.2 注意头位与 头部抬高15°,固定好头部,使患者平躺,保持安静,
身体自然倾斜,避免颈部扭曲,以利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燥动不安的患者应用约束带妥善固定。
心搏骤停(CA)是急诊科日常抢救的急危重症之一,心肺复苏(CPR)指南经过多次更新,CPR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目前临床上CA存活出院率仍未得到较好的改善,对CPR效果进行评估,提高复苏成功率仍是目前急诊科CPR的主要任务。本研究采用标准的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登记表连续收集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CA且行CPR的患者134例,比较不同分组的复苏效果,对影响复苏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CPR患者存活出院的因素,为有针对性采取抢救措施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国际标准的院内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登记表收集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CA且行CPR患者134例,包括院外发生CA来我院急诊科抢救的患者及在急诊科发生的CA患者,收集数据包括患者资料、CA资料、CPR效果资料。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转运方式(120转送、自行来院);CA资料:院外CA、院内CA、CA目击者、CA病因、CPR开始时间、CA持续时间、首次监测心律、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复苏效果:ROSC、存活出院。基线资料见表1。
1.2复苏方法
按照国际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共识)对于CA患者迅速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辅助呼吸(球囊面罩及必要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可除颤心律进行早期电除颤,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根据病情给予肾上腺素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恢复自主循环后可进一步进行综合治疗。
1.3有关定义
CPR:凡通过胸外按压、心脏除颤和(或)呼吸道通气、复苏药物等以期恢复ROSC的措施;ROSC: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或者扪及脉搏并持续24h以上;存活出院:是指经医院治疗维持自主心搏伴或不伴神经功能损害出院存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以上指标与复苏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不同分组的单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于单因素分析显示P<0.05的指标进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及95%可信区间(95%CI),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A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134例行CPR患者中,自主循环恢复(ROSC)、存活出院分别为29例(21.6%)、19例(1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35)、目击者(P=0.000)、CA地点(P=0.000)、转运方式(P=0.000)、CA病因(P=0.001)、首次监测心律(P=0.000)、CPR开始时间(P=0.000)、肾上腺素用量(P=0.000)、CPR持续时间(P=0.000)是存活出院的预测因素,见表1。
2.2CA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CA地点、首次监测心律、CPR持续时间是影响存活出院的独立预测因素。
3讨论
3.1CA发生的地点与预后的关系
Sittichanbuncha等[1]对泰国6年间的CA患者CPR效果研究报道显示,院内CA患者的ROSC率是院外CA患者的1.64倍,存活出院率是院外CA患者的3.28倍。国内薛继可等[2]研究显示院内CA的ROSC率、神经功能良好、存活率分别是院外CA的1.4倍、3.1倍(P<0.05)。本研究显示院内心肺复苏ROSC率、存活出院率分别是院外CA患者的7.57倍及21.7倍,与其他研究相比院内CA预后均远高于院外CA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能由于本组27例院内CA患者中74.1%(20/27)是由AMI引起。国内黎敏等[3]对130例AMI导致的CA患者进行研究表明AMI导致的CA患者的预后最好。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者约54.5万例,70%~80%CA发生在院外,本研究显示79.9%为院外CA患者,与国内统计数据一致。院外CA远低于院内成功率,这与第一目击者进行CPR率低相关,我国在专业人士到现场之前第一目击者CPR实施率仅为4.5%,急救成功率不足1%。而Eckstein等[4]对美国洛杉矶1700例院外CA患者进行复苏,结果显示目击者进行CPR率为28%,目击者进行CPR存活率为3.2%,无目击者存活率仅为1%。本组107例院外CA患者中仅有1例目击者进行了现场胸外按压。作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我国公众接受CPR培训不足,截止2010年我国城市居民仅5%接受过CPR初步培训,农村居民更是极少接受培训,所以加强公众急救意识并加强培训工作,让更多的第一目击者进行参与到院外CPR过程中是提高院外CA患者存活出院最有效的措施。
3.2可除颤心律与CA预后
CA研究证实,能监测到可除颤心律并不多。在Weisfeldt等[5]对14420例院外CA研究中发现VF和无脉性VT共占26%。Nadkarni等[6]报道的36902例成人CA,首次监测心律为VF或VT者占23%,VF或VT的存活出院率为36%。国内薛继可等[2]研究725例CA患者中,106例(14.6%)为可除颤心律,存活出院率分别为29.2%,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可除颤心律是影响存活出院的有利因素。澳大利亚Robyn等[7]采用复苏后Utstein模式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多种因素与存活出院率有关,但经过多因素分析后唯一与存活出院相关的因素是可除颤心律。本研究中20.1%(27/134)为可除颤心律,其中院内可除颤心律占63%(17/27),院外可除颤心律37%(10/27),可除颤心律存活出院与非除颤心律率分别为55.6%、3.7%。可除颤心律是存活出院的预测因素,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但可除颤心律存活出院率远高于上述研究,分析原因与本研究院内可除颤心律第一目击者均为医护人员且发现后立即进行除颤有关。
3.3CPR持续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关于CPR复苏时程到底需多长,是近几年一直争论的热点。2011年美国急救医疗服务医师协会了第一个官方院前非创伤性CA终止复苏(TOR)的规则[8],满足以下全部3条就可以TOR:患者CA无急救人员目击;始终无可除颤的心律;始终无ROSC出现。为了观察TOR规则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效果,Morrison等[9]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953例符合TOR规则,其中755例实施了TOR,198例虽然符合TOR规则但仍被送往医院进行持续的高级复苏,最终无一例存活。该研究中,执行TOR患者的现场平均复苏时间为40min,而TOR规则建议转送者的现场平均复苏时间为16min。Rafati等[10]对741例复苏成功患者研究显示复苏持续时间小于10min为存活出院的有利因素。本研究显示,CPR持续时间≤15min存活出院率为77.8%(14/18),是存活出院的独立预测因素。最近国内何光辉等[11]对其本院247例CA患者进行CPR,其中203例进行了超长CPR(CPR时间平均为60.1min),超长CPR成功率为9.9%;存活出院率为1.5%;30d存活率为1.0%,最后得出对CPR持续时间≤12min,经常规CPR未成功者,实施超长CPR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存活出院率。综上所述,目前关于CPR时长对CA预后影响,作者认为应进行个性化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