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发展的源泉

经济发展的源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8 10:52: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发展的源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发展的源泉

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域优势、相对发达的交通和科技、电讯和金融服务业,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工和合作,在分享全球要素市场优化和重新配置所创造的各种利益的同时,正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各种风险。

自2007年以来,受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不利影响,欧美等大国经济增长普遍放缓,长三角作为全球经济相互依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投资驱动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直接影响到该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此,在当前阶段,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长三角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科学发展观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对长三角地区的中、长期影响,尽快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长三角地区发展模式和远景计划。

长三角在全国的地位及新的定位

长三角在中国经济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考量。首先可以通过一组量化的指标清晰地勾勒出长三角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份量。

1.长三角地区历史上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8~2004年,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上海、江苏、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88%、12.42%和13.14%,高于全国9.39% 的平均水平。2006年,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16084元,上海、江苏和浙江的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57695元,28814元和31874元(附图一)。经济高速增长使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7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市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7.82%,2007年上升到了22.64%。

2.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区。目前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大批优势产业,化学纤维、纺织服装、通用设备、金属制品、皮革、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及器材、塑料制品、交通运输设备、通讯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在全国市场中均占30%以上,其中,化学纤维高达64.65%,纺织、通用设备和服装接近50%,纱占27.9%,布占40.0%,丝占61.4%,家用洗衣机占51.2%,微型电子计算机占42.0%,集成电路占59.3%。

3.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集中、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02年,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对31个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排序中,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列第二、第四和第六位。2006年,长三角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的28.39%,上海、江苏和浙江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分别为39.85亿元、80.56亿元和43.01亿元,占全国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的32.05%,同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为60643人,占全国总数的22.97%。

4.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国际化进程最为迅速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05年,长三角外商投资企业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525.59亿美元,占全国同类比重的42.39%。利用外资增长迅速,2005年长三角地区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为14613个,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引进外资分别756.82亿美元和339.68亿美元。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逾400家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其中一些企业的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也在此落户。

其次,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看,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始终受到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凸显了长三角在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标杆和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享有天时(改革开放政策)地利(地处江海交汇)人和(发展和谐世界)的发展机遇,多年来始终受到中央高层和省市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从政策、制度等诸方面获得了大力的扶持。近一段时期,中央政府将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总理2007年5月在上海主持召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对长三角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显著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为长三角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2008年8月6日在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对长三角的最新定位是: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与此同时,中央还明确了配合实现这一目标定位的宏观指导方针,内容涉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措施意味着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形势下,应遵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原则,才有利于推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长三角发展的“双刃剑”作用

全球化的本质也表明:全球化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位置,因此,必然要承受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因此人们通常将经济全球化形象地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形成巨大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中,由于各国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势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从中国的发展实践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国力的增强,在赢得全球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在遭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下快速发展的长三角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全球化对该地区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从最近数十年的全球化实践来看,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对长三角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明显提升了长三角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份量。

1.长三角由中国东部的制造业区被打造为世界制造业基地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逐步把制造业,例如将鞋业、玩具、日用化工品等产业向中国,向长三角地区转移。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把高科技产品生产中的低端技术的零部件生产和成品组装线向长三角地区转移,例如,苹果公司、惠普公司等西方大公司在中国进行的电脑附件(如键盘、鼠标等)生产和最后的产品组装、还有诸如摩托罗拉公司、诺基亚公司等国际大公司在中国进行的手机附件生产和最后的产品组装等。从制造业区提升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长三角的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制造业从初级向高技术等多种门类发展,制造业的国际化程度也随之增加。目前该地区集中了全国28%的制造业总量(按工业增加值计算),36%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和39%的外资企业出口总量。制造业的国际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标志着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基地。如果按照行业大类来分,长三角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三大类工业制成品在2007年10月的出货值中占了该地区全部工业品出口的72%。

2.长三角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大磁场”

改革开放之前,长三角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上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该地区依靠政府计划调拨获得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逐步形成了多种门类、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间,建立在竞争机制上的市场力量得到培育并不断壮大,市场化进程加快,长三角地区以其地域、要素、市场、产业传统等多种突出的比较优势吸引了大批的外国直接投资,经济增长的模式从要素(资源)驱动阶段向投资驱动转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加快了改革开放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吸收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这些投资在中国各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其中长三角地区凭借其突出的比较优势,成为我国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其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单一依靠政府转向了依靠企业、外资、政府、社会的多元化结构。投资,尤其是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作为长三角中心的上海市,日益发展成为大公司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加快朝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2007年,长三角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62.01亿元,占全国的18.3%,是珠三角的2.62倍,津京两市的3.96倍(附图二)。截至2008年6月底,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95745户。累计投资总额8188.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的37.9%;注册资本4515.4亿美元,占全国的30.9%;外方认缴3705.7亿美元,占全国的38.6%。这些资金的流入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

3.长三角地区由产业积聚向产业集群方向加快发展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高科技产业、IT产业、日用、五金等领域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如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汽车、钢铁、医药、石化、丝绸、电子等优势产业和金融、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而来的产业集群。另一类是区域自发孕育出许多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上海化工区有30家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金额已经超过80亿美元,世界三大化工巨头英国石油、德国拜耳和巴斯夫公司均有重点项目在这里落户。又如,浙江温州的鞋业、打火机、塑料薄膜、眼镜、低压电器等,宁波的塑料模具、家用电器、服装等、绍兴的轻纺、永康的小五金、义乌的小商品、嵊州的领带等等。这些集群内部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对外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4.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了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该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区域,2006年上海的城镇人口达161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88.7%,是全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江浙二省的城市化水平也在提高。1998~2005年,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31.5%上升到2006年的51.9%。2006年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也达到了56.5%。在城市化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大量的农民转移到城镇或非农产业,乡村人口的比重仅占全国乡村总人口的8.14%。由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和杭甬城市群构成的长三角城市群逐渐发展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这三个城市群在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区域特性等方面各具特色,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上海城市群包括了以上海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城市群和市域行政区外的经济辐射区域,包括江苏的苏州、无锡、南通和浙江的嘉兴、湖州等区域,形成“1+5”区域格局。南京城市群,以南京为核心,主要包括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泰州、马鞍山、滁州、芜湖,形成“1+7”的发展格局。杭甬城市群,以杭州、宁波为核心,形成环杭州湾的双核城市群,主要包括杭州、宁波、绍兴、舟山和台州等城市,形成“2+3”的发展格局。三个城市群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但其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长三角地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的多元性,增添了城市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

(二)经济全球化对长三角的制约作用逐步显现

经济全球化给长三角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提升了长三角在全国的地位和国际竞争能力。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全球化给长三角地区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不断加深和扩大,影响着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和问题包括:

1.长三角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缺乏发展可持续性

国际产业向长三角地区的转移,势必造成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按照普遍规律,发达国家拥有高科技、高利润、省资源、省劳力、对环境污染较少的产品制造业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产业,而中国则主要拥有低技术、低利润、耗费资源、耗费劳力、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产业以及高科技产品中低端技术附件的生产和成品组装。这就导致了目前长三角的制造业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一是长三角制造业在国际制造业产业分工中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制造业的增长主要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来推动;二是区域内制造业的整体产业结构偏低,产业升级主要依靠外资来启动,经济对外依附性较高;三是区域产业内同构现象严重,利润空间日益狭小。

有学者认为,由于长三角的制造依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环节,该地区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制造基地”,只能称之为“世界的加工和组装车间”而已。一项针对长三角的调查表明:长三角地区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达到70%以上,其中80%以上从事贴牌生产(OEM),只有18.3%的企业做ODM。一些专家估计,在贴牌生产中外商获利高达全部利润的90%以上,中国仅获得其中不到10%的利润。例如,美国售价为40美元的Wanda无线鼠标,总部赢利8美元,零售商为15美元,零部件供应商为14美元,苏州基地仅为3美元。

上海、江苏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各自出口总额的比重都接近70%。长三角地区的企业,除少数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已形成区域性品牌外,绝大部分本土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是在低附加价值的环节进行国际代加工。相关资料显示:全球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台是在中国江苏省完成组装的,但这一台电脑所能够赚取的利润却仅相当于10个苹果的价钱。

再如,2006年上海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2.9%,而利润和税金占全市比重分别为11.2%和6.2%。其中,在电子信息产品中居于首位的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仅为5.1%,每100元销售收入中上缴税金只有1.4元。这种产品结构使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空间越来越狭小,企业利润越来越少,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少,直接影响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2.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牺牲资源、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

随着长三角地区资源、能源紧缺、环境问题频发,经济全球化对该地区的潜在风险正在逐步显现。政界、学界和商界有更多的人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牺牲资源、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现,已成为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该地区正在为快速发展付出巨大代价:

代价一:能源需求缺口拉大,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加剧了对国内外能源的需求依赖。长三角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属高能耗企业,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一次能源需求的95%和电力需求的30%需从外部调入。这种高度的外部依赖性,使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供需平衡取决于国内能源供需关系。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国内能源供需关系日趋紧张,长三角地区的能源需求缺口进一步加大,近年来该地区成为我国能源供应最为紧缺的地区,浙江是全国缺电最为严重的省份。

代价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据中国科学院专家测算,环境污染使中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7%,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中国GDP的15%。“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成为四大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危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据统计,长三角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其污染排放量却占全国总量的20%。例如,太湖的流域面积仅占全国的0.38%,太湖流域70%的河湖受到污染,80%的河流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水标准,各种污水排放量却高达32亿吨/年。太湖流域的这种普遍存在的“水质性”缺水问题,导致长三角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海以及浙江北部、江苏南部的不少城市均出现地面下沉。

全球视野下长三角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国务院最近提出的长三角地区最新定位明确了这一信息:推动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是一项国家的长远战略,其优先目标是提高长三角核心竞争力、创新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为了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挑战,充分利用这一新的战略机遇期,推动长三角未来可持续性发展,当前亟待关注的几大问题是:

(一)开创创新、创意产业联动时代,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联动。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升级,必将对未来数年全球金融秩序和大国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欧美等大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并有可能进入经济萧条阶段。在这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长三角过分依赖投资和资源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会受到严重冲击,走出这一经济困局的关键在于尽快提高地区创新能力。

在经济社会已进入到知识经济发展阶段的今天,创新的涵义大大扩展。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两个方面,不仅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也是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两大引擎。科技创新和创意产业是两个功能不同,但彼此相互关联的两个产业概念。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次产业革命,其核心内容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于改变产品与服务的功能结构,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更高的使用价值,或改变生产工艺以降低消耗和提高效率。创意产业是一个全新的产业概念,创意产业,又叫创意工业和创意经济(Creative industries和Creative Economy)。在物质生产还不发达时,人们的需求更关注于使用价值;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产日益丰富,人们对观念价值的追求便越来越重视,于是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有了广泛的市场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抢占全球经济增长的制高点,欧美国家开展经济竞争的主要领域已经全面转向“双创”战略,即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2000年欧盟的《里斯本战略》和2005年《里斯本新战略》中均强调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明确提出:争取在2010年前使欧盟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将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9%增加到3%。2003年“伦敦创新战略与行动方案”中指出:“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科技生产和过程,还要涵盖21世纪欣欣向荣的经济中所有产生附加值的创造性活动和服务部门”。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其成果在欧盟乃至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欧盟将2006年定为文化创意年。创意产业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化都市在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性战略选择。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估计,2004年创意产业约占全球生产总值的7%,并以每年10%的平均速度在增长。近年来创意产业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也风起潮涌,迅速发展起来。2007年北京、上海、深圳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2.3%、13.3%和15.0%;而这三市创意产业的增长率则分别达到19.4%、22.8%和25.9%,远高于其经济增长率。可见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城市经济新的生长点,也是突出的一个亮点。

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这一点早已成为常识。但创意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概念,其无限量的经济价值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相当一部分人对创意产业的概念还模糊不清。目前我国对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分类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创意产业大致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通常所指的文化产业;二是与通讯和网络相关的软件、游戏、动漫等内容产业;三是与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类设计、咨询策划等产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会展策划等内容。

然而重要的是创意产业的发展意义已超越作为一个产业的层面,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动力。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深度理解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创意产业是无边界产业,通过一定的机制可以和各行各业进行融合。它脱胎于文化产业,又超越文化产业,其本质特征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它强调文化、科技和产品、市场的有机结合,通过价值提升,特别是观念价值的挖掘,实现价值创新,从而开辟新的市场和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长三角地区是人文荟萃之地,在发展创意产业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在文化、智慧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

1.文化底蕴。二省一市的多元文化特征和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由传统产品纳入文化创意内涵,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开辟“蓝海战略”的空间,或进而转变成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

2. 创造型人才库。长三角地区是创造型人才的积聚地,经济发展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众多的高科技人才和文化人士,该地区还拥有150多所高等院校、300多所中等专科学校,这些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智力上的保障。

3. 巨大的创意产品市场。长三角地区2006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8425元,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人们不再追求对资源、能源和农产品的更大消费,而追求时间与智慧的价值,即“知识价值”的大量消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市场将极大地活跃起来。以南京为例,2004年南京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平均支出为1197.75元,2005年接近1500元。在动漫、网络游戏、音乐、艺术等领域,城市已经拥有了相当规模的消费群体,日益旺盛的文化创意产品需求将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市场支撑。

(二)寻求制度、政策上的创新和突破,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

将长三角打造成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从行政区划上看,长三角与珠三角和环渤海不同,包括一个直辖市和两个东部省份,在进行区域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省市之间如何加强经济合作和进行行政协调的实际经验,成为中国东部各省、以及东部与西部各个省份之间的合作试点和样板。

其次,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可以解决政府行政壁垒所造成的市场分隔、要素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目前长三角仍旧是一种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两省一市的行政职权配置和行政区域归属不同。上海是直辖市,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南京、苏州等城市在江苏省的行政区划内,杭州、宁波等地隶属于浙江省。行政上的相互独立,使得其中的16个城市在经济、社会政策等方面具有重大差别,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组织行为和管理能力缺乏协调性,限制了人才、商品、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导致生产资源、人力资本、科技力量、创新能力的浪费。

第三,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已有成功经验为长三角地区整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欧洲一体化的建设是分步骤、分阶段进行的,其基本轨迹是从资源整合开始、逐渐向关税同盟、社会经济政策的协调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制度、政策层面上的不断创新,力求达到劳动、资本、商品和服务的四大流通。发展长三角作为国家战略之一,其核心内容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共同市场,进而形成中国统一市场,力争缩小中国在东西部、城乡之间的差别,创造和谐社会。从欧洲的经验来看,加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需要政府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实现突破和创新。

目前长三角地区在区域融合上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还缺乏实质性的行动。5年前《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正式颁布,此后长三角两省一市先后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机制的协议》等10个制度层面上的合作协议。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有部分职称实现“资格认证”。2007年12月2日,《公司股权出资登记实行办法》和《苏浙沪三省市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合作交流六项措施》出台,标志着三地工商部门率先拆除行政藩篱、创造地区统一的市场准入环境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然而,资本、服务等领域内的合作存在问题很多,截至2007年6月,大约有7000家浙江民营企业撤离上海,据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海市对经济资源的获得、市场的准入不够公开、公平,以及金融领域、公共服务市场对民资开放程度太低造成的。再如,在太湖流域水环境系统涉及不同省市和地区,在管理和治理上存在许多局限性。在太湖污染治理问题上,苏州、常州、无锡、湖州之间相互推诿,矛盾不断,致使太湖污染治理长期陷入“囚徒困境”。

为解决行政区划造成的一体化障碍,建议进行大胆的制度创新,设立长三角地区发展高级别协调委员会,下设包括经济、社会等政策协调的多个工作委员会,定期进行磋商,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三)建立经济增长、社会转型和环境保护均衡协调的发展模式

篇2

今年县委、县政府英明决策,以加速总量扩张、加快经济转型为主线,以深化项目带动、强化企业服务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按照“十一五”规划稳步发展。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将有突破性进展,全县经济发展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公安机关一定坚持“你赚钱我保护,你纳税我服务,你发展我铺路,你有难我帮助”的二十四字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净化治安环境。现代表公安局郑重承诺如下:

一、充分发挥打击违法犯罪职能,为经济发展净化治安环境。“110”报警服务台和各派出所24小时受理项目建设和企业的报警求助,第一时间接警,第一时间本文来源:文秘站 处警。严厉打击向企业、厂矿、项目建设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的“厂霸”,垄断市场经营、欺行霸市的“行霸”,划地为牢、扰乱项目建设的“地霸”等黑恶势力;严厉惩处偷盗、哄抢企业物资或项目建设单位财物等违法犯罪行为;果断处置到企业和项目建设工地堵门、堵路、滋事等,给全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二、充分发挥公安行政管理职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交警大队:对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需办理车辆入户业务的,手续齐全,1小时内办结;对我县企业和在建项目所用车辆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只纠章,不处罚,不扣车,不扣证。消防大队:对重点项目开工、企业投产的消防审批,积极协调上级消防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或营业前的消防许可,手续齐全的,3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对第一次不是故意的一般性消防违规违章行为,只教育,不处罚;对企业在责令期限内能够整改火灾隐患的,不处罚。治安大队:对企业生产或项目建设中申请民爆物品购买、印章刻制、户口迁入等事项,手续齐全的,随时审(文秘站:)批;对大型旅馆开业,只许可,不收费。出入境管理大队:对申领户照或港澳台通行证的,手续齐全,当日受理,并在2个工作日内,将信息资料传到市局出入境管理处,缩短办证时间。

三、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制约职能,为经济发展抵制不正之风。严禁“冷硬横推”和“吃拿卡要”,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严禁民警参与企业经营、矿山开发,严禁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违者,一经查实,视情节将予以调离、停职、禁闭、党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各位领导、企业负责人、各界群众和同志们对公安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虚心接受,认真改进,努力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70-03

矿产资源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会发现更多的资源,对同一资源会提炼出更多用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但从时间维度考虑,能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它只能是一个存量,而不是增量。新疆幅员辽阔,矿产资源富集,有“油盆煤海气库”之称,同时是我国地处第二亚欧大陆桥通往中亚和欧洲的桥头堡。丰富的资源储备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大因素成就了新疆作为中国矿产资源接替区的地位。

一、新疆资源概况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人口2000余万,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地缘和区位优势明显,承担着中国能源战略供应和运转通道的重任,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我国最大的资源后备区。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共发现矿产地5000余处、已发现的矿产有138种,探明储量的有117种,发现矿产占全国已知矿种的85%,列全国第二位,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达到43种①。资源富集的新疆一直被称为我国能源的“第三梯队”,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目前世界上成矿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被国外学术界称为世界三大巨型成矿带有两个穿过新疆。据预测,目前,新疆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总量的40%,位居全国首位;新疆境内5000km2以上的含煤盆地有7个,即准南煤田、准北煤田、准东煤田、吐—哈煤田、巴里坤—三塘湖煤田、伊宁煤田、焉耆煤田。1000km2以上的煤田有5个,即昭苏煤田、尼勒克煤田、尤尔都斯煤田、羊布拉克煤田、库车—拜城煤田②。石油远景资源储量213亿吨,占全国陆上资源总量的20%,未动用的石油储量居全国各油田之首。新疆原油生产方式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原油生产中自喷井比例为59%,远高于全国7%的平均水平,新油区产量在总产量中的比例已占到49%,居全国首位,并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③。天然气远景资源储量10.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资源总量的32%④。

新疆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的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在世界能源资源价格上涨与我国能源资源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新疆的资源、地缘优势更加凸显,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二、新疆的能源通道建设

制约新疆能源大规模开发的重要因素是能源通道问题,作为未来中国能源基地,必须规划公路、铁路、管道、输电线路、运输等能源通道建设以保障能源顺利东运。随着我国能源供给体系的不断健全,新疆在内外两种油气资源战略互补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

天然气输送方面,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 2004年10月1日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并延至杭州的西气东输工程一线输气管道全线贯通并投产,途经11个省区,全长4200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最终输气能力200亿立方米。2011年6月30日其干线全线投产的西气东输工程二线是我国第一条引入境外(中亚)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全长4978公里,从新疆输送主要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以满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需求。西气东输三线有望在今年(2011年)开始建设,整个项目将可能覆盖国内十个省市,其首站仍然与西气东输一线与二线一样,设在新疆,且部分管道走向与西气东输二线并行[注:sina.com.cn.西气东输三线投资或突破千亿元有望今年开建.2011年07月18日,第一财经日报.]。西气东输工程保证稳定供气30年以上。

煤炭输送方面,2009年11月4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在开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将在新疆、甘肃、宁夏三省区之间形成一条新的大能力快速铁路运输通道,有望加快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运,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国家发改委提出,到2015年

将把新疆准东盆地建成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而正在建设中的运煤铁路专线还可将新疆吐鲁番—哈密的大量煤炭运往甘肃、青海、江西等6个省区,每年4亿吨的运力可大大解决内地的用煤难题。

此外,从可持续发展和地缘经济角度出发,单靠新疆地区很难完全实现西部对东部的油气开发和煤炭能源的战略接替,新疆周边中亚和俄罗斯是能源极为丰富的地区,我们要建立以新疆为核心的面向中亚、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陆路能源输送网络,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与需求。确立立足自我与利用境外资源兼而并蓄的战略,变传统的资源开发区域为同时利用邻国油气资源的“桥头堡”。减缓我国西北油气开发强度及生产压力,确保这一地区油气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中哈石油管道的投产运行与西气东输二线与三线工程的设计和投产,是我国发挥新疆能源优势并结合中亚地区能源优势为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成功范例。在新疆构建我国陆上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已成为中国建立稳定、安全多元的国家全球能源资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的地缘战略选择。

三、新疆能源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

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保持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与大宗支柱性矿产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能源与消费现状是:中东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迅速,油气、煤炭资源需求旺盛,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却相当丰沛,这就形成了中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气东输、海油登陆”、“西电东送”的能源输送大格局和大规模、长距离的能源运输体系。科学合理地利用西部能源资源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大局。 源非常丰富,而自身消费有限,新疆以主要矿产的保有储量计算出的潜在人均拥有量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4倍,新疆的能源丰度高达4500吨标准煤/人,高出了全国平均水平6.5倍[注:刘志山. 关于新疆矿业开发战略的构想.2011年第3期/第32卷黄金.经济管理.]。作为我国典型的矿产资源大省区,全区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不仅可以保证新疆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可以支持全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基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矿产资源蕴藏量的不可替代性,新疆不仅可以发挥向内地输出能源资源的作用,还可肩负引进中亚地区能源以支撑全国经济高速发展需求桥头堡的使命。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新疆建设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型煤炭基地、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全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进口能源和紧缺矿产资源的陆上安全大通道的战略目标[注:sxcoal.com.2010-05-14.新疆能源“孤岛”困局如何破解.国家电网报.]。

新疆能源给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截至2008年年底,新疆年原煤外调830万吨,占当年煤炭产量的13.69%;输出原油861万吨,占当年原油产量的31.71%;生产天然气236.03亿立方米,输出157亿立方米,占当年总产量的66.52%。目前,仅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有力支撑点。2011年新疆计划煤炭外调量大约2000万吨,这比2010年1600多万吨的煤炭外调量增加近400万吨[注:前四月新疆外调煤炭641万吨.2011-06-03 09:13:22,亚心网.]。同时,新疆首个750千伏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输变电工程已全线贯通,并自2010年11月与西北电网联网工程建成投运,截至2011年2月18日,该工程已累计实现“疆电外送”10.01亿千瓦时,相当于向华北、华中输送电煤40.04万吨,极大地节省了铁路公路运力,提高了能源输送效率[注:国家电网新疆西北联网工程输送电量超10亿千瓦时.2011年02月21.国资委网站.];据新疆电源建设规划,预计2015年新疆总装机容量可达3460万~3950万千瓦,最大外送电力920万千瓦[注:2010-05-14.新疆能源“孤岛”困局如何破解.国家电网报.]。

四、利用新疆能源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新疆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自身优势将进一步提升。但作为重要的能源输出省份,新疆的能源开发没有带动中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地方政府仅获得少量的资源税和增值税的分成收入。国家对中央税收和垄断行业尤其是能源企业的倾斜政策富足了国库,养强了企业,造成了垄断者坐享行业“暴利”的结果,使得“富矿”新疆作为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并未能造福当地民众,即便作为西气东输的起点,由于缺少地方财

补贴,新疆的天然气价格竟高于西气东输的终点上海。新疆居民人均个人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及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逐步扩大,新疆正陷入“富饶的贫困”状态。新疆能源富国却未富疆的现实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区或多或少地引起了一些百姓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不满情绪,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后果,使民族关系潜伏危机。基于此,中央政府重视新疆在全国未来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并充分开发新疆能源资源以保障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应当认真研究、检验新疆在此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民生问题,切实落实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使当地民众感受到公平并使其能平等地参与新疆的发展进程,从本地区发展中受益才是根本之策。民族问题是影响当今世界政局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目前状态下我国政府应谨慎处理的问题,如何在保证当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的基础上又促进全国经济整体得到发展是需要认真研究以对的问题,只要措施正确得当,完全可以把民族问题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当前,中央已意识到并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和富民问题。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做出决定,新疆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定在5%。未来,中央政府将在平衡利益保证稳定方面出台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新疆作为能源基地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the sustaining and limiting factors of xinjiang’s energy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wang huan-li,zhu hong-juan

篇4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陆地资源过度开采日益枯竭,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资源。《

2. 2.6 与海洋精细渔业

海洋精细渔业指将3s、计算机、通讯、网络及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与地理学、渔业、生态学、沉积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对鱼群、水质、底质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鱼苗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灾害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通过诊断和决策制定计划,并在gps 和gis 集成系统支持下发展信息化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精细渔业具有新型现代渔业生产模式,综合应用了3s 等空间信息技术,将促进人类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海洋精细渔业是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数字海洋”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海洋资源、环境领域中亟待应用3s 技术的重大课题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提出“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 世纪议程》和“数字城市”工程均包括3s 方面的内容[19220 ] 。作为“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数字海洋”、“数字港湾”等名称已被相应地提出,建立了一些行业性、地区性地理信息系统(如渔业gis、黄河口gis) 。我国各有关部门对海洋资源与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全国沿海66 个海洋站、200 多个验潮站和3 个海洋资料浮标网的长期观测[21 ] ,加之陆地/ 气象/ 国土卫星资料及航片资料,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所以运用gis 技术建立海洋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海洋综合管理系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总体上讲,3s 应用范围窄程度低,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22 ] 。在海洋领域利用gis ,首先要建立开放式的、具有先进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然后利用优良的gis 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构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以满足海洋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功能的需要;再利用海洋综合管理分析与决策子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模拟,为海洋资源开发、环境和气候监测、防灾减灾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根据我国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现状,结合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应尽快发挥3s 的优势,深入研究以下领域。

3. 1 数字海底系统

海底地形信息对于海岸带的演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gps 技术与海底测深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水下地形测量精度,但费用高且无法经常测量,对大面积水域也难以得到连续的全景水深信息。gis 与rs图像处理系统结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rs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信息源,且大多数gis 已拥有独立模块进行图像处理。以gis 为平台, 利用各种海底探测技术所取得的资料,建立数字海底数据库,应用自动成图技术,集成由海底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相关参数组成的数字海底系统。数字海底系统是多学科海底数据和海洋地质模型支撑的信息化海底系统。其关键技术包括海底地学专业模型技术、地学数据技术、与数字地球间的集成技术;其主要目标是使海底领域与数字地球接轨,促进海底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环境的治理。

与3s 具有紧密联系的海洋环境下矿产资源的原位实时探测技术、海底电视观测系统及水下可视化定点采样技术、先进的海底矿产资源现场测试技术是国外正在发展的高新海洋资源探查技术,在大洋矿产资源探查与评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对上述技术的掌握程度很低,这无疑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大洋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开发潜力和开采方法的正确判断。尽快开发大洋矿产资源探查技术显得异常必要和迫切。

3. 2 海岸带系统

海岸带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的地带,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及地质过程交织耦合,陆海相互作用强烈。全世界河流入海悬浮物质、生源要素及污染物的75 %~90 %归宿于海岸带,全世界60 %的人口和2/ 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海岸带环境演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存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 研究成为国际地圈- 生物圈计划( igbp) 的核心计划之一,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海平面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对全球海岸带生态系统功能和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提高对于未来变化的认识和预测能力。河口- 近海系统位处沿海经济带,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带。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占我国陆域国土13 %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2 %的人口,创造着全国60 %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海岸带资源与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同时也赋予海岸带沉重的环境压力。

海岸带系统是海岸带综合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在海岸带功能区划、海域划界、海域资源有偿使用管理等信息管理中,是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23 ] 。通过rs 与gis 技术集成方法,结合海岸带综合管理所需的元数据(metadata) 技术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充分利用多源卫星资料和已有的实地调查资料,构建海岸带信息系统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同时又具有巨大管理效益的研究项目。它将帮助研究者从海岸带环境场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探索的角度来进行海岸带动态变化研究,进而开展陆海相互作用的研究。

3. 3 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

3. 3. 1 海水入浸实时监测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涨,且海水入侵面积仍有扩大的趋势。我国海岸线长,沿海地区面积大、海拔低,海平面单位高度的上涨会对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开展比较晚,应运用3s 动态、实时监测海水入浸,分析、预报灾情,提供有效的措施及建议。

3. 3. 2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报

东部沿海地区为海洋灾害多发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台风、海流、风暴潮、海浪、赤潮等灾害[24 ] 。因此,如何准确预报重大灾害,提高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已构成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采用以飞机和卫星平台相结合的遥感成像技术实时地获取灾害蔓延范围信息,用gps测定灾区的准确地理位置,结合gis 中已存储的灾区地形、交通等信息,即可对灾害进行评估、预测,并能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效果进行模拟、对比,向各级决策部门提供救灾、减灾的辅助决策方案。

3. 3. 3 海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海上溢油事故频繁发生、沿海工业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多、海水养殖业趋向于高密度大面积的产业化、工厂化养殖,造成环境质量下降、近海营养盐过剩,赤潮频发,严重危害着海洋生态平衡。因此,运用3s 建立海洋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及海洋生态变化监测系统,对合理管理海域、分析环境变化和预测海洋生态状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 3. 4 海洋工程安全立体监测与预报

近海资源与环境的开发依赖于海洋工程构筑物,工程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开发工作的经济、环境效益,甚至决定开发工作的成败。海洋工程安全性既取决于工程结构本身状况,也取决于周围的环境荷载,如风、浪、冰、地震荷载等。建立对海洋工程构筑物状况及其环境影响的监测体系意义重大。

篇5

1、降低物流成本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源泉,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正在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企业和社会经济的效益源泉只有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来形成新的利润空间,而通过物流模式创新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动力,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能源资源成本刚性上涨的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重要源泉;

2、以降低物流成本为契机,创新现代物流模式是企业和社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物流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各个产业和社会经济各个领域;

3、降低物流成本,必将推动物流技术、管理方法、组织方式、运营模式等一系列创新发展,在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的基础上,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更加协同,产业和行业之间发展更加协同,各地区之间发展更加协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二、计量分析

从回归结果来看,所选取的各个变量经过数据处理后,均通过了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消除多重共线、序列相关等问题后,方程整体和各个指标变量显著,符合各自的经济意义。这说明本文选取的变量比较合适,能够较好地反映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资本投入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产出弹性为0.487,即资本投入每变动1个百分点,GDP变动0.487个百分点。这说明当前沈阳经济区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靠投资驱动的。2012年沈阳经济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0199.6亿元,比1999年的576.85亿元增长了近18倍,年均增长率约22.77%,远远大于GDP的增速。投资拉动了沈阳经济区经济的增长,也可能导致投资过热现象出现。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经超过劳动投入,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沈阳经济区市场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362,与资本投入弹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沈阳经济区应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劳动力投入的弹性最小,说明沈阳经济区依靠劳动力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道路已行不通。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沈阳经济区的人口红利已消失殆尽。沈阳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人才。

三、结论

与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比,构建包括制度因素在内的广义生产函数能够更好地解释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制度创新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沈阳经济区的设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沈阳经济区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制度创新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制度创新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①沈阳经济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足。虽然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仍需提高,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②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相比,在吸引外资、人才等方面竞争力不强;

篇7

在现代社会中, 人力资源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人的活动,是人自身及生存环境的发展,而人是这些因素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人力资源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对待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1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基础低

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偏远地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这些都对民族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改革开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地区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产业结构不完善,工业化水平低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语言的障碍、地理环境及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滞后。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虽有一定的工业主题,但是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工业生产还停留在粗加工生产环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研发能力弱,科技含量低。

1.3经济结构单一,传统经济形式占主导地位

这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共性制约瓶颈。在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与畜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很多少数民族的生计主要依靠简单劳动、传统技术和小片土地的结合,技术和资本极端缺乏。由于农业本身就是效益偏低的产业,而许多少数民族农业生产方式又多以家庭式小规模经济组合体为劳动组织形式,甚至许多还保存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农业产出的大小完全依靠劳动力投入的多少和是否风调雨顺。由于农业技术长期不变,农业生产工具落后,使农业生产率水平和收入水平都非常低下,辛辛苦苦一年的劳动成果仅够家人和自身消费。经济结构不但单一而且具有超稳定性。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民不得不把眼光放在开山种地、砍树卖钱上,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这些地区的经济陷入一种无序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且这种以种植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也导致了以传统农业社会结构为主的城乡格局,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摆脱贫困缺少必要的原动力,不利于这些少数民族发展能力的积累。

2.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人力资源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要研究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就要从人力资源的质量水平、人力资源流动配置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

2.1人力资本存量低

少数民族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低,对人力资源发展已经是一个大的制约。加上较发达地区的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很多青年在接受完教育后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是留在当地工作。

国家虽然大力提倡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去,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激励等机制没有健全,人才市场的发展比较落后,许多人才供求密切相关的配套制度,如户籍管理制度、商品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都影响人才的去留。

2.2发展落后,吸引力不大

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匮乏,与发达地区相比,人才的生活条件、经济待遇、成长空间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导致很多人才不愿去这些地方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人才往民族地区去,虽然这些政策吸引了一些优秀人才去到民族地区,发展当地的经济,但是从数据上来看,真正留下来的很少。

2.3发展意识薄弱

少数民族群体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思想陈旧,习惯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所以他们很多人仍对教育的意识不够清晰,很多人认为只要小学毕业就可以了,初中、高中的教育史没有必要的,导致文化层次普遍较低。

2.4人力资源开发成本高

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加上居民教育意识薄弱,所以整体的素质都不是很高。以贵州岜沙为例,整个村没有一个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高中教育只有3人,绝大部分人都是小学及以下的学历,他们也没有能力让自己或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样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投入的成本也就随之增加。

3.人力资源发展落后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制约的表现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经济的制约因素,不管哪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是与人力资源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的落后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3.1人力资本素质低下,科技推广难

经济增长要以高产为基础、以优质为生命、以高效为目标。而这些却与高文盲率、思想保守、墨守陈规、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对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推广有着天然排斥性的人相违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尝试推广一些先进的生产方式,可由于民族地区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对于知识的领悟和掌握能力偏低,这就导致了科技推广难已发展。目前,仍有很多民族地区采用原始的耕作方法。

3.2人力资本的单一,导致其他产业发展缓慢

民族地区的人民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的知识体系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世代口口相传的耕种知识。民族地区其他技能培训相对缺乏或者难以实施,导致人力资本相对的单一,缺少能够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力,这就导致了其他产业难以发展。

3.3 人力资本使用不合理,剩余劳动力无法投入经济发展

由于劳动力存在改变职业的障碍,改变工作环境和地点的障碍。再加上人们的思想保守,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即便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也无法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这些,都会导致劳动力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层次上的禀赋不合理,直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4.发展人力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不仅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了解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我们就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快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让它更好的作用于经济发展。

4.1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基本素质

针对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情况,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儿童入学率, 特别要改善青海省少数民族女童的受教育状况,防止新文盲人群的产生。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实现12年基础教育,加速普及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在极度落后地区,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对教育、科技进行重点扶持和倾斜。政府应改变教育投资方式,拓宽办学资金渠道,加大对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4.2建立专业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生产者知识水平构成低甚至普遍缺乏教育的现实情况,应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来加速教育的普及,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下岗职工与富余职工的开发与培训,进行职业开发与转移。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职业教育,进行实用技术的职业培训。

4.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

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必须要多元化,政府、企业、社会都要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把企业和社会从人力资本的无偿占有者转变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企业和社会都要自主进行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国家财力有限仅靠政府投资办教育是不现实的,必须实行人力资源投资新模式。必须突破单一的国家办教育的模式,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公民个人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建立政府、社会、单位、个人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投资新模式。

结论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作用发挥,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区域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才可占领经济市场的制高点,并得到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启虎.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M].知识经济,2010.23,8.

[2]杨红英.少数民族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基于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开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0-22.

[3]温国政.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19-26.

[4]马丽娟.再谈民族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1.6.

篇8

发达国家交通运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率高达8%左右,而发展中国家交运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率也高达4%左右。交通运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带动作业外,也间接的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大量兴建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带动了建筑业的大规模发展;兴建交通基础设施虽然大量的钢铁、水泥等原材料,带动了钢铁、水泥等原材料的发展;兴建大型交通设施需要大量能源,带动了能源工业的飞速发展;兴建交通设施虽然运输大量的原材料,带到了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当然也带到了汽车、船舶和航空等领域的发展,带动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更加直观的是,兴建交通设施,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员,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带动了人才需要发展。

2.交通运输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交通运输为是经济发展服务的,交通项目的设计与规划优先考虑社会资源的利用,考虑生产力的布局。国民经济生产过程强调经济利益的获得,交通运输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运输费用,提高企业的最终利益。交通运输最终影响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通过交通运输项目的实施,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更加高效益的发挥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同时又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业和经济产业带,甚至重点港口或城镇的建设。总之,各国都通过交通运输项目来影响和优化本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布局各地方的经济产业带,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交通运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因为地理区位的差异,不同的地方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交通运输发展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将不同地方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重新配置生产资、劳动力和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后,世界经济分工不断深化,经济生产趋于专业化、交通运输所体现出的优势更加明显。交通运输发展的地区,货物运输到达的程度就越发达,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就最高,生产要素利用率最高,自然而然就实现区域内资源最优配置,从而达到了该地区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目的。

4.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虽然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交通运输产业如果需要长期、持久、稳定的发展必定需要地方经济发展的反哺作用。只有地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货物运输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才能保证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当地方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驱使交通运输进一步的升级和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说,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5.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的物质保证

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效率和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创新必须需要先进的技术、创新资金和必要的建设资源,这些都离不开区域的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运输的革新提供物质保证,为交通运输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为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提供机会。如果离开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发展就失去了保障。所以,任何一个国家的运输的发展都有赖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力。

篇9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36-03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将各地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持续大规模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本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称之为“外源型”或“外生性”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是广东和深圳。另一种是主要依靠本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发展经济,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称之为“内源型”或“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是浙江。有人把浙江民营经济比喻为老天爷经济(自然条件逼出来的)、老祖宗经济(历史上有传统)、老百姓经济(来自于民间的普遍性)。从理论和实践看,两种发展模式各有千秋,但各地区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有地区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决定的使然。如选择“外源型”经济发展方式,基于本地区的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和原有的地理位置可以吸引大量的外来资本和外来人才。因此这种“外源性”也称为“输入性”经济,其经济资源配置空间大,发展速度快,是欠发达地区迎头追赶世界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其经济战略目标首选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一。但输入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受国际经济影响大,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经济运行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相比较而言,“内源型”经济发展有其原始积累的艰难起步阶段,选择这种发展模式有其不得以而为之的无奈,因为本地区资源配置空间较小,有一定局限性。但是这种内源性经济一旦积累到一定的阶段,其经济运行的基础比较稳固,主动权比较大,增长波动小。因此,结合“外源型”和“内源型”优势的混合模式,具有抗风险能力强,活力强、适应力强和发展后劲足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内源性”经济紧紧扎根于本土,吸收、消化“外源性”经济的有益成分,有利于依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快速增长。

二、天津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天津作为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地理优势的城市,具有港口经济和轻工业优势;重工业雄厚基础和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缺少的是资金和高新技术支持,为此改革之初,市政府确立的经济政策以吸引外资和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故此天津经济运行一贯执行的是“外源性”的经济发展模式。改革三十年来,外来资本和外来企业为天津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开发区经济;滨海新区经济;空港经济;生态城经济等等,都极大地促进了天津经济的发展。但是,2008年弥漫全球的金融危机,曾给天津这个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大冲击。重新审视天津经济发展模式,认清天津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是保持天津经济增长良好势头首选目标,也是天津市今后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天津经济发展可以说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继续推动天津经济运行的均衡发展,就要重新调整天津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理论上和观念上理应有所突破。技术创新是保持天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后工业化时期知识、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以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罗默在1986年《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中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知识和技术研发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罗默的模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知识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罗默认为技术进步是一个内生变量,是知识积累的结果。知识积累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新的源泉,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重视研究开发部门的作用,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投入,提高知识积累率。而卢卡斯模型进一步论证了,只有特殊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强调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正是天津转型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技术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必然。

三、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是保证经济正常平稳运行的政治前提

回顾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局面,天津市政府坚决贯彻了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并且采取了助推天津经济增长的五大具体措施:第一,在农业方面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第二,在工业方面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广泛开展“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提振了信心。第三,在服务业方面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一大批商业服务设施先后投入使用和运营,促进了快速发展。第四,在扩大内需方面,始终坚持抓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五,强化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信贷规模实现了新突破,使企业的经济运行不会因为资金而成为问题,这也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作用。五项助推经济具体措施使天津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成绩:全年GDP完成7 500万亿,增长率达16.5%,增幅位居全国第二位。2009年天津经济增长可谓上了新台阶。为全国经济保八的目标的实现作出了贡献。

但是,从天津经济运行实践考察,2009年天津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而非天津经济的平稳发展。其GDP的增长60%以上是政府新投产项目带来的,而非市场经济运行中经济效益拉动的。因此,从总体考察天津还存在综合实力还不强、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大不强,经济发展方式不适应经济形式的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还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如何保持天津经济运行稳步平稳前行这一常态发展,而非追逐跨越式增长,是我们每个天津人要思考的问题。所谓常态可理解为事物的正常状态表现。经济常态运行可理解为两种情况:一是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速度相同间隔的平稳增长;二是一定期间内经济运行的速度相同间隔多为平稳增长偶有大的起伏。一般以五至十年为一考察的期间。所以,要保持天津经济的稳定增长,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应该是:如何积极响应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当然,保持天津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保持天津经济又好又快是目标;而保持天津经济又好又快的平稳发展是更高的理想境界。为此,如何树立天津经济又好又快的平稳发展新理念是问题的关键。作者认为,首先,抓住天津经济发展的龙头效应――滨海新区为龙头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具体分析天津市经济增长点。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作为天津经济增长的龙头,滨海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25%。滨海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强力引擎的作用日益彰显,生产总值增长23%以上,占全市的比重超过50%,龙头带动作用突出。所以,要重点抓好天津经济发展的龙头效应。其次,在全市各区以点带面抓典型行业企业。天津共有13个区3个县,而市内六区以第三产业为主;三县以开发区经济发展为主兼顾农业;除滨海新区以外的6区,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有开发区经济,又有宅基地换房城市化问题,同时还有农业走集中化现代化发展问题。各区政府要针对天津市各区县的具体情况设定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再次,对天津经济运行中的产业进行投资与整合。树立正确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粗犷经济模式。在这里,讲质量指的是既要优质优产又要保证产业的先进性和技术的创新性。最后,发挥好政府的经济职能,建设服务性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政策保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服务的,弥补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缺陷和不足是政府的职能。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是保证经济正常平稳运行的政治前提。

四、重视培养“内源性”经济增长因素的具体政策和宣传导向

改变天津经济发展以吸引外资为主的惯性发展模式,创造条件使外来资本、外资企业、外国商人本土化、国民化,从而实现变“输入性”经济发展为“内源性”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这就需要天津市政府在制定长期经济规划和战略时,要有针对性的重视培养“内源性”经济增长因素的具体政策和宣传导向。

1.做强外来企业龙头使其扎根生息成为天津内生力量。科学地策略性地利用输入性经济增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原始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资本、技术、企业家和企业管理经验的短缺,如仅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发展的最初阶段,适当地利用外资,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成为经济发展最初阶段的一种选择。然而,在进一步实施的过程中,从政策上有的放矢的针对外来的龙头企业国土化和国民化,利用天津地理人文优势吸引其长此以往根植天津使其成为内生的经济增长力量。

2.注重做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内生经济增长模式来自于本国、本地区的千千万万的企业家、优秀的企业家是经济竞争的根本源泉。我们的经济政策设计应当有利于企业家的脱颖而出和振兴成长。

3.政策倾向培育和扶植国内民间资本的行业。长期以来,在一些领域给予外资的政策优于中国民间资本的政策应当进行必要的反省。既然GDP是国内企业制造的,就应当对于国内资本包括国内民间资本的行业进入,区域流动的政策更为宽松。

4.利用天津宜居优势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定居。天津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必须要兼顾硬环境的建设和软环境的营造,才能吸引的海外有识之士和国内优秀人才居家定居或成为他们的度假居住之所。才能成为天津的内生发展的要素资源。

理论指导行动,拉动经济的火车头只有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进才能保证天津经济的稳步平稳的增长从而避免经济增长链条断裂。

五、重视培养“内源性”因素,加快天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思考与选择

1.路径思考。基于对天津经济运行的现状分析,重视培养“内源性”因素加快天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需要直面的几个核心问题,第一,重视“内源性”因素的公共选择问题,即是政府资金投向选择问题。政府职能部门需要甄别和选择真正的战略性新技术产业,才能投入其引导启动资金,正确的公共选择决定正确的资金投向,一旦判断有误不但会产生资金的挤出效应,而且还会延误经济发展的时机,消弱地方城市的竞争力;第二,鼓励和奖励助推天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性新技术研发问题。一是职能部门的技术鉴别问题;二是研发部门和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无论是鉴别还是研发,如若还是依赖国外,改变不了给别人打工,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局面;第三,市场运作中政府的作用问题。首先是实现技术转化政府需要参与与否;其次是需求市场的重点是国内还是国外;最后是市场运作的产业链衔接问题,这些需要政府部门考虑和认定是否进行必要的政策支持的前提条件。

2.路径选择。从天津市支柱产业入手,要全面掌握其核心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虽然,天津市业已形成了支柱产业,并且积极进行产业集群的园区建设。但是目前天津经济运行中外部需求急剧减少的困境并未摆脱,而且将来在相当长的时间也很难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产业就暴露出产能过剩问题,而且其中一些产业又没有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天津“内源性”经济增长因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产业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战略决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产业化这四个方面的储备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未来。为此应该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天津的实际发展制定长远战略发展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占领新技术作为战略重点,建立天津战略性新技术产业作为引领未来的天津战略性科技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侯晓斌.论政府在发展文化经济中的作用[J].沧桑,2008,(5).

篇10

“十二五”以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绿色金融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实现绿色转型的动力源泉。

“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建构绿色产业以及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既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认为,绿色金融既是绿色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也将成为“十三五”金融规划的题中应有之意。

“以绿色产业、绿色经济为切入,研究制定差异化的绿色信贷政策是当前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杨松堂介绍,邮储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600亿元,用于国家智能电网改造、水电、核电、太阳能等清洁与新能源项目建设。

“2015年是绿色金融‘元年’。”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介绍,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宣布绿色金融将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并批准成立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指导发展工作。

绿色债券等成创新亮点

绿色保险与绿色证券在我国目前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但绿色债券、社会责任投资等绿色金融创新手段将成为“十三五”金融创新的新亮点。

“绿色债券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其引入代表绿色金融发展的全新导向,既有利于环节传统银行绿色信贷‘单兵作战’的局面,又可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孙轶F表示,绿色债券有望成为继绿色贷款之后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据《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中的估算,未来绿色产业的投资每年需要2万亿以上,占GDP的3%。不过,相较目前政府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资,绿色产业所需资金尚存巨大缺口。

相比绿色信贷间接的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方式的绿色债券业务能够有效提高社会资金的募集效率,有效解决银行机构绿色授信的期限错配问题,为银行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对于绿色债券有特别偏好的投资者将直接降低融资成本。

除了绿色债券之外,关注绿色金融投资端与消费端的公益绿色金融逐渐发展成熟。“公益绿色金融在追求资金来源长尾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绿色资金利用率,满足企业财务与社会责任的双向需求。”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徐秀玲表示,目前国内公益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组成的意愿与资金闭环正在形成。

完善“十三五”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定位、政策框架和重点领域,推动更多正向激励的绿色金融政策落地生根成为新共识。

篇11

一、提高全要素生产力

在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中,人口红利正不断减少,农村资源转向城市的结构性变化使得效率有提高,但这个过程已经接近于结束。剩下能够解决当前问题的根本,就是要提高效率,提高生产函数中间的索洛余值。

什么是索洛余值?按照索洛的说法就是技术进步,实际就是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即主要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来实现增长,也就是我们最近20年来一直努力想实现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了,按照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转型,也就是我们题目的第二项。问题是怎么能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呢?

我们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后来改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1995年到现在整整20年了,这是第九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但是至今没有实现。它的核心就是要转变增长动力或者实现增长的源泉因素。

二、依靠创新提高效率为动力

这个源泉因素是什么?刚才已经说了,过去以投资为动力现在正转变为依靠创新提高效率为动力。但是为什么提出了20年都没有实现呢?其实在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时候,已经做过全面的分析。当时就用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里面的一句话,“存在体制”,九五计划有进步,十五计划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是有倒退的。

所以十一五就规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作为十一五的主线,那么就要改革。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的说法,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附带说一句,其实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跟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是一样的东西,十六届三中全会说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体系呢?叫做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到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并没有完全实现,所以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做了一个决定要完善这个体系,要实现十四届三中全会讲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但是当时的经济状况非常好,改革这件事又是自我革命,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何必改呢,2003年的时候经济情况很好,所以实际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没有能够很好的执行。

要推动转型和寻找新的动力,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效率为动力,这个关键问题就在于推进改革。因此就要在保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把主要精力放在切实推进改革上。

三、以创新和提高效率为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下面对两种不同方略进行比较,即需求侧进行分析和供给侧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