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学的就业

经济学的就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8 10:52: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学的就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学的就业

篇1

我们响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各个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又提出了更大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步伐的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市场的作用加大,产生大量失业人员。而失业人员过多会给社会治安造成压力,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所以,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劳动力就业现状

1.经济增长与就业率下降的矛盾

我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是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依照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制造业一直以来发挥着我国的比较优势,容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技术和效率的竞争。相同条件下,生产效率高,花费时间少,成本就低,这成为企业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屹立的根基。因此,厂商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利润,购买新型机器减少了大量的人口就业。使失业率上升,就业率下降。与此同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水平过低,无法解决由第一产业挤出的过多的失业人口。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高于就业增长的速度,劳动力的增长大于企业可以吸纳的就业能力,造成了我国现在经济水平不断上涨,劳动就业却屡创新高的矛盾现状。

2.不同岗位就业现状相差悬殊

当今就业形势下,有的岗位应征者寥寥无几,有的却门庭若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止一个。大部分人是跟着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热门岗位,认为热门岗位所需的劳动人员多,得到职位的几率大,这类人中很少有谁会退一步选择应征人数冷清的岗位,造成“人多更多,人少更少”的局面;有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生,认为自己学的什么专业就找其对口的就业岗位,宁可挤破头争一个就业岗位,也不换个方向,学一个其他实用的技术手艺;有的人愿意找一个待遇比较好的单位,我们往往会看到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上升,面试门口排长队的场面;还有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一些要求高技能高经验的岗位应征人数过少,造成岗位空缺;而一些简单的只要基本能力的岗位门前,人数众多,比如前段时间引人热议的“高校毕业生排长队当清洁工”。

3.大量存在的不平等就业

根据有关规定,所有劳动者平等。但在实践中,劳动者权利受到各种歧视性待遇屡见不鲜。现阶段,我国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有关的福利待遇;也因为社会关系的缘故,相应的法律权利无法与企业抗衡。企业为了减少投资成本,对这些外来群体实行差别待遇,制定有损他们了一定利益的规定。使这些城市的建造者得不到其基本的生存安全条件。还有,因为女性顾家的自然本性和用于生产等其他的琐碎杂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有些企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利益损失和麻烦,明文规定只录用男性,将许多有劳动能力的女性拒之门外,增加了非自愿性失业的人数。除此以外,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如:年龄歧视、容貌歧视、对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教养人员的歧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等都是导致失业人员的因素。因此,就业歧视也是中国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障碍之一。

4.城市、农村两难局面

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不同,在此条件下城市化脚步速度缓慢,不仅难以带动农村经济有效提高,还致使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升。所以,因受到城市、农村排挤而形成的新的失业人口也日益增加。

二、应对以上问题提出的建议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其他产业发展落后,归根到底还是经济水平没有到达一定程度。我们应积极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充分吸引外资,加强高新技术培训,在此基础之上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上的新型服务业,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有利于我国向集约型社会的转变,能吸纳较大的劳动就业。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就业压力,也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鼓励提高劳动人员的整体素质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在某些方面又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原因在于我国现有劳动力不具备应征上岗要求的高水平技术及经验。为解决这类问题,国家和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鼓励开展就业前培训,应对不同岗位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积极响应科教兴国战略。另外,针对目前国内就业形式,应更加注重培育拥有自主创业能力的人才,进一步扩大就业。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力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建设国家的保证。完善我国就业市场及劳动条例制度,尽量消除就业歧视,采取多种办法帮助青年人、妇女和残疾人掌握就业所需技能,可以提高劳动就业,弥补有些岗位的空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相应的福利待遇,可以提高劳动者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是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4.促进城乡合理分工

促进城乡合理分工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水平,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兴办农村工业,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减弱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的势头;其次,我们可以发展城镇,扩大城镇发展规模,容纳来自城市的失业人员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能够很大程度缓解就业压力;再者,政府应采取措施增加劳动人口的流动成本,缓解城市人口拥挤,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有助于城市农村人才分布均匀。

三、结语

针对我国国情,解决就业问题是确保民生,保护社会稳定发展的核心。如何使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人实现充分就业,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和谐发展,依然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篇2

一、行为经济学相关概念

1.后悔最小化与偏差行为经济学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与预期效用理论在分析人类行为时所采用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假设不同,心理学中的前景理论假设人的行为目标是实现预期后悔最小化。大学生选择何种职业、在哪里就业,实际是为了实现后悔最小化,而非效用最大化。人们择业、婚姻、购买商品、投资活动等行为,往往是为了实现将来“我不后悔”,即后悔最小化。大学生之所以向往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工作,是因为这些城市能提供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就业机会较多、收入较高。如果没有在这些城市的工作经历,他们会觉得“较为后悔”。后悔成为心理偏差基础。为实现后悔最小化,人们总是努力寻找证实性信息而隐瞒非证实性信息,当其他人做出相同决策时,自己感到非常愉快。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知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心理因素往往会对人们的行为决策产生很大影响,造成事后聪明、推断偏差;、乐观、维持现状、损失厌恶心理、从众心理[1]等认知偏差。其中“维持现状偏差”对人们的日常活动影响甚大。一些人安于现状,当出现偏离现状趋势时,他们总是不断地对这种偏离加以修正。人们喜欢选择一个参照点作为参考标准,评价自己所处环境。依照参照点考察得失。喜欢维持现状,是“前景理论”最核心内容之一。从行为经济学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可概括为:认知偏差®非理®决策偏差®大学生就业难。2.过度自信当人们夸大自己的预测能力,忽视偶然因素或外部环境影响时,就会产生过度自信。过度自信一般因自我归因及事后聪明而增强。自我归因将成功归结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事后聪明是指事后选择性回忆证实性信息,隐瞒非证实性信息,从而高估自己的“先见之明”能力。过度自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2]。大学生就业中的非理主要集中在过度自信上。为了实现后悔最小化,他们往往以受人尊重、工作地点在大城市、收入高的职业为追求目标。就业决策中,过度自信的大学生普遍低估就业市场所隐藏的风险,对未来就业的“净现值”明显估计过高,容易在择业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状况。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实际是大学生择业中难以对职业、收入、工作地点和工作压力等选项权衡抉择,很难找到各方面都符合自己预期工作的结果。3.羊群行为人们模仿其他人的决策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就会产生羊群行为。为降低社会压力的影响,个人往往将自己隐藏于人群中,以此获得安全感,这就是羊群行为的典型特征。在大学校园,住在同一栋宿舍楼里的相同或相似专业的学生会无数次讨论就业话题。特别是当工作地点较好、职业受人尊重、收入较高等决定大学生首次就业成败时,更容易造成他们模仿他人行为做出择业决策,从而产生羊群行为。当后悔和羊群行为相结合时,大学生就业难就更为突出。中国目前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是社会各阶层流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学生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普遍认为,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更有利于自己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发展。为实现后悔最小化,在“头羊”带领下,争相选择到“北上广深”及其他中心城市、核心城市求职,这些城市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4.群体思维当个人试图与组织保持一致,不加批评地接受组织观点和行动时,群体思维就会发生。专家往往倾向于群体思维,他们会表达相同观点,重复同样论述,因为他们大多从其他专家那里获取有限信息,这些信息在专家之间反复利用。大学生就业往往以同样的职业请咨询老师给出就业建议,做出择业决策。而职业咨询老师一般以就业调查报告为基础给出就业建议。一旦某种择业倾向被大学毕业生牢固持有,这种观念就会自我增强和接受。5.过分外推倾向过分外推倾向突出反映在大学生择业预期方面。大学生喜欢听好新闻和消息,因为意味着就业形势较好,能找到较理想工作的机会增加。他们大多倾向于在经济繁荣时听好新闻和消息,生怕坏消息会对就业预期产生不利影响。而经济萧条时倾向于对坏新闻和消息习以为常,将就业前景不乐观看成常态,而对好新闻和消息则视而不见。这种过分外推倾向放大了大学生就业率随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当作为不同个体的大学生择业决策趋同时,容易产生就业期望值对接错位:大学生普遍希望获得稳定工作,但近年来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是第三产业;他们期望“专业对口”,从事理论性较强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则更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他们在工资待遇上希望与期望值匹配,而用人单位则希望节省开支聘用可直接创造财富的员工。这种期望值对接错位将继续影响大学生实际就业率的提高。

篇3

经济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当中,《资本论》主要侧重于研究生产关系,主要意图在于批判资本主义。会计学和经济学之间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当中的主要表现就是经济理论和会计学之间的关系。从商品货币理论上来看会计本质,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一)经济学中的商品本质和会计学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另外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之间进行交换,这就是价值交换。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出了货币,商品的价值也就有了代表性的价格。在经济市场中,会计本质是计算货币计量和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动的过程。可以说资本都是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而将自身的价值逐渐提升,而作为会计工作人员,首先应明确商品和货币以及资本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并清楚货币在一个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进行会计理论分析。

(二)资金循环、生产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

企业当中资金的循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首先要经过流通,然后经过生产,最后再流入市场,这个过程中生产是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因素,也只有生产过程才能为商品提升本身的价值,并创造更多的价值。除此之外,企业的资本运动也无法脱离流通的过程,当企业购买的生产材料无法适应劳动力,那么将不能进行生产。而在最后的销售阶段,如果对商品不进行销售那么生产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企业的资本应按照比例分为三分,一份用来作为生产资本,一份用来做货币资本,剩下的一份则是商品资本。资本是不断循环的,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周期性规律运动。资金周转的速度快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成本的各个部分即是并列存在,优势接踵进行的。在现代社会经营是十分重要的,周转速度越快就会产生越高的利润。

二、经济学、财政会计概念与实证剖析

最开始的会计体系是有人们经过长久的记账实践和不断的改良而形成的。上个世纪初,会计理论工作人员还将会计工作中的重点放在描述一些不便于观察的会计实务中,并没有形成一套整体的会计理论和准则。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权的逐渐变化,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提供保障,经过不断的研究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会计原则,以此来规范原本毫无章节的会计实务。到上个世纪20年代时,很多受过专业经济理论教育的博士研究人员逐渐的走到会计理论研究中来,采取了比较规范性的演绎法,来彻底的改变了会计理论中的杂乱现象,形成了会计行业中的焦点概念。后来又有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在著作中都涉及到了“收益”这个概念。并在论证中对收益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分析,但是与传统的会计体系进行比较,其收入实现以及费用配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上个实际70年代以后,西方的财政会计中心逐渐向资产欠债方面转移,资产转而成为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美国的财政会计概念中以一个比较新颖的思绪,也就是资产作为了财政会计的焦点概念,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财政会计和陈述的框架。

三、西方经济学与我国会计学

(一)经济学视野研究

西方经济学主要围绕:.出产何种制品或劳务,出产多少;采纳何种手艺来产出想要的制品和资本怎样分配;为谁出产和分配制品,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经济中的产出、就业、价钱和对外经济四个方面,以此来对财政政策拟和收入政策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来平衡总供授和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的发展当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比来20年而演变成的一个分支:新轨制经济学中主要对产权、经济组织和轨制变迁等理论进行了分析,这些理论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参考性意见,同时又有着极强的操作性。

(二)西方经济与中国会计关系和发展研究

篇4

中图分类号?演 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0)12-00118-04

一、引 言

灵活就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正规就业减少,促成了大量灵活就业的产生。目前,人们习惯从宏观上认识灵活就业的产生、表现形式、行业分布,没有从微观上把握灵活就业的本质,这给灵活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制度安排带来困难。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入手,用交易费用理论诠释我国灵活就业产生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内涵和市场运行的规律性。

目前,灵活就业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将是否建立长期(如五年以上)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界定灵活就业的主要标准。劳动关系涵盖了劳动合同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完备合法的长期劳动合同能够明确界定劳动条件,劳动卫生安全和利益分配等,能够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在长期劳动合同保护之外的就业就是灵活就业[1]。为研究方便,本文将灵活就业按照劳动力雇佣方式进行分类。分为自雇佣式和工资雇佣式(即受雇佣)灵活就业。自雇佣式是指主动将自己劳动力和他人的生产要素结合或将劳动力和购买到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服务活动,获得利润性收入。包括自雇型就业、独立服务型就业、自由职业者等。工资雇佣式指将劳动力出卖给他人,劳动行为受他人支配,自己获得工资性收入。包括各种类型企业灵活就业,劳动组织就业,政府补贴就业等[2]。

二、灵活就业市场产生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诠释

以科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是在私有财产权和看不见的手为理论基础,对新古典经济学在制度分析方面的拓展。由于人的私利行为,人们在行为决策时考虑的总是在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新制度经济学一方面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学说,另一方面又改变了市场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企业的形成和边界。按照科斯的理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规制结构,企业代替市场是因为节约了交易费用,当企业内的组织管理费用等于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的边界形成[3]。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典型的生产组织方式,但在企业和市场之间还存在另一种生产方式――自雇佣的个人或家庭生产。三种生产方式相互替代,相互转换,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时达到均衡。相互关系如图1:

图1表明:市场、企业和家庭部门三种规制结构之间是相互转化的。①经济主体按照交易费用和生产管理费用的对比确定从市场购买产品服务还是由企业生产;②家庭成员一方面按照成本收益比较原则决定参与市场交换还是家庭部门自己生产所需要的产品服务,另一方面又按照效应最大化原则决定是向市场出卖劳动力还是家庭内就业;③依据经营管理水平,生产组织会在企业和家庭部门两种形式之间相互变换,家庭作坊规模扩展可以变成家族企业,企业经营不善也会解体沦为分散的家庭作坊生产。

(一)个人和家庭的就业行为决策

个人的劳动力供给行为是在约束条件下,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在出卖劳动力和利用自身劳动力进行生产之间作出决策。决定在正规部门就业还是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是自己创业抑或游离于部门之外的独立就业和自由职业。

1.个人对正规部门就业与其它就业方式的抉择

假设人们的最大就业偏好是正规部门;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不完备;就业的实现存在一个最低搜索成本。个人能够在正规部门实现非灵活就业的条件是,一段时间内劳动的总的净收益大于就业成本(就业成本为一个阈值),用公式(1)表示:

(W+UL)×T≥ (1)

在上式中,W为工资收入;UL为劳动的负效用;T为工作期限;CMIN为就业的最低搜索成本; CO为机会资源,指部门提供的就业机会;CH为工作岗位要求的最低人力资本存量;CS是个人拥有的实现就业的社会资本,包括社会关系网络和就业信息资源;A为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CO,CH,CS取值为0或者为1,A在0和1之间。如果任何一项取值为零,公式右边就变成+∞ ,个人就不能实现在正规部门就业,只能选择其他就业方式。如果A参数值偏小,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使搜索成本偏大,也不能实现正规就业。

2.个人灵活就业方式的决策

根据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使市场交易成本变得很大,当企业的生产和组织费用小于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便产生了。而人力资本形成后同样具有资产专用性,也会导致节约交易费用的企业的产生,这是个人自雇型创业的原因和条件。

假设个人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创办的企业没有雇佣劳动(即个体户和家庭作坊),因而没有组织管理费用。个人实现自雇佣式就业的条件是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并且初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要分别大于其最小值(最小值为一阈值,并且不同就业方式的阈值不同),用公式表示为:

(Y+UL)×θR≥FBT+FBP (2)KW≥KWMIN(3)KH≥KHMIN(4)

上式中,Y为总收入,UL为劳动的负效用, θR是风险规避系数,FBT是企业同市场的交易费用,包括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交易费用,以及跟政府各部门等外部环境的交易费用,FBP为企业的生产成本。KW为企业的初始资本额,KWMIN是最低启动资本。KH为个人的初始人力资本存量,KHMIN为自雇佣式就业所必需的最低人力资本。

当(2),(3)和(4)同时成立时,个人才能实现自雇型就业(如个体户,家庭内就业等)。如果只有条件(2)和(4)成立,才会选择自由职业(如律师,自由撰稿人等)和独立服务型灵活就业(如街头摊贩,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但前者要求的最低人力资本KHMIN一般要大于后者。

如果个人创办的企业中存在雇佣劳动(主要指中小微型私营企业),则存在组织管理费用,个人创业的条件是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初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大于阈值,企业组织管理费用大于市场交易费用,用公式表示为:

KW≥KWMIN(3)KH≥KHMIN(4)(Y+UL)×θR≥FBT+FBP+FBA (5)FBA∠FBT(6)

式中,FBA是企业组织管理费用。只有(3),(4),(5),(6)式同时成立时,个人才能够创办企业。如果只有条件(4)成立(但其人力资本初始值小于创办企业的阈值),可以实现工资雇佣式灵活就业。

(二)部门的雇佣行为决策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企业部门的经营目标是在成本约束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较大。按照张五常的企业理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定价制度,企业和市场的替代关系是两种市场之间的替代关系,当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费用小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费用时,劳动力市场就会替代中间产品市场,产生企业。在这里,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费用就是人员调整费用。从张五常的理论可以看出劳动力成本对企业的产生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存在商业周期,雇佣数量不能保证在每个时期是最优的,每个时期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也难以达到最大化。根据费尔(fair,1969)的劳动囤积模型:YtHtEt=a-b(Et-E*t)2,当实际雇佣量超过或小于最优雇佣量时,实际人时产出小于最优产出。由于劳动力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要调整雇佣量到最优化水平需要花费成本。与正规就业相比,灵活就业者的可变成本和人员调整成本,福利成本等较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雇主在政策框架内偏好用灵活就业代替部分正规就业,在保留核心员工的基础上,适用商业周期的变化,不断调整灵活就业的需求量。调整过程如图2所示。

在图2中,SC是核心员工的劳动供给曲线,Sf是灵活就业者的劳动供给曲线。D1是雇主的一般劳动需求曲线,0LC是均衡状态下雇主保持的核心员工数量,WC是核心员工的工资。当产品市场需求扩张时,雇主对劳动力的因致需求增加,劳动力的需求曲线由D1移动到D2。由于核心员工的人员调整成本较高,而灵活就业者的劳动供给曲线较平坦,雇主随以Wf的低工资雇佣LCLf的灵活就业量。当产品市场衰退时,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又回到D1,灵活就业者被解雇,雇主只保留核心员工。灵活就业成为市场周期性变化的调节阀。

三、促进灵活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制定倾斜性政策,鼓励个人自雇型创业

2005年私人创办的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6,300万人,接近城镇总就业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可见个私中小型企业是今后就业的主渠道。当前,一是要减少初始资本额,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如日本“商法”允许设立只有1日元资本金的公司,以促进失业者自己创业。二是要解决对中小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据估计,2004年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身上收取的各种收费和罚款,规模大约在3,000亿元左右,许多个体户、微型和中小企业不堪重负而破产倒闭。三是要将针对大学生、复员军人、下岗职工创业的特惠制推广到普及每个创业人员的普惠制,鼓励个人自雇型创业。

(二)创新培训模式,提高个人初始人力资本存量

不同岗位要求的最低人力资本存量不同,初始人力资本的多寡是灵活就业人员选择就业方式的主要依据。因此,提高灵活就业的质量必须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入手。灵活就业是正规就业市场竞争失败的劳动者为维持生计不得已的选择,扶持灵活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因此,一是各级政府应逐年增加对灵活就业者的培训预算,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和水平。二是制定和完善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保障人力资本投资者能够获得预期的收益,鼓励家庭和个人持续人力资本投资。三是由于当前再就业培训服务机构的政府垄断行为,使就业培训流于形式,缺乏效率。针对这一情况,应引入竞争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种培训机构,政府向失业人员发放培训券,自愿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单位,这样才能提高培训的质量以及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提高公共服务效率,降低个人创办企业的交易费用

微小型企业的交易费用比例一般要高于大型企业。交易费用既包括同市场发生的交易费用,又包括与政府打交道的费用,降低交易费用就要从市场和政府两方面入手。一要放松行业管制,降低行业门槛,允许私营部门进入更多行业领域;二要简化审批手续和审批费用,降低入门成本。三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缩短服务时间。四要建立健全市场规则,整顿市场秩序,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4]。

(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善灵活就业者的生存状态

灵活就业者不但收入低,而且工作不稳定,随时有失业的风险;不但如此,自雇佣就业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工作保护条件缺乏,这就导致就业者工伤风险增加。较低的收入水平使灵活就业者缺乏自保能力,形成较高的社会风险,灵活就业者亟待社会保障的庇护。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覆盖各种类型的灵活就业者。除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外,还亟需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就养老保险而言,可以设计不同层次保险缴费的保险菜单供各种类型灵活就业者选择,使缴费能力及其对应的保障水平与就业者收入水平相适应。就失业保险而言,应覆盖所有类型灵活就业者,尤其对失去土地或流转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与正规就业相比,灵活就业者失业保险缴费水平应适当降低,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支出与保费收入差额由政府财政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 中国灵活就业基本问题

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45).

[2]姚宇. 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5.

[3]吕中楼.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杨燕绥,赵建国. 灵活用工和弹性就业机制[M].北京: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2006.

Analysis on the Flexible Employment Market Based on 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

Liu Hongyin1,2

(1.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6, China; 2.Binhai Development Institute,

篇5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入学人数从1999年的108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6年增长了4倍多: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上升到2004年的19%。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随着1999年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2001年为70%,2002为65%,2003年初一次性就业率仅为50%。昔日的“天之骄子”也开始为寻找一份工作而奔波。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也有人认为政府的就业政策不理想等等。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经济学原理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与其价格即工资正相关,劳动的需求与工资的高低负相关。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大学生的就业量,纵轴表示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在图中SQ,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垂线,其位置取决于当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由于当年的毕业生数量一定,因此SQ5垂直于横轴,因为这一数量与工资无关。同时。有一条正斜率的斜线S0E,这条斜线表明:随着工资的降低,将有一批毕业生退出就业队伍,即自愿失业。自愿失业的大小取决于劳动供给的弹性。工资越低,自愿失业的毕业生数就越大(当工资为W0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3,当工资为W2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2)。在图中,当工资为W2时。劳动力市场实现了无失业的均衡,即充分就业。此时劳动的供给等于劳动的需求Q5。当工资处于W0时劳动力市场也是均衡的。这时,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均为Q3。但是,此时存在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数量为Q5~Q3。当劳动力的工资为W1时,劳动的供给为Q4,劳动力的需求为Q1,此时存在Q4~Q1,量的非自愿失业,以及O5~Q4的自愿失业。这也就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这些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未达到W0。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预期工资是2140.6元,较2004年毕业生的实际起薪1500元,预期工资高估了40%。这个数字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目前,用人单位的薪酬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由此可见,实际情况中确实存在大学生薪酬预期过高的事实。

然而,供求规律能否自动地使均衡工资调整到W0,实现市场出清。非自愿失业者充分就业呢?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原因在于:1.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推崇,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把进大学当成人生成功的开始。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另外。就业市场的信息也不透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市场行情缺乏了解,预期滞后,他们的预期薪酬一直较高。一旦到了就业市场,发现单位开出的薪酬低于自己的预期。则心理失衡,结果宁愿不就业,也不愿接受薪酬低于期待视野中的工作。2.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上大学所付出的沉淀成本缺乏正确的认识。上大学付出的成本,一类是直接付出的成本,如学费、住宿费、交通费、军训费、为找工作所支付的成本等等;另一类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即因为上大学而放弃从事劳动而失去的收入。这两项成本之和不少于7~8万元。由于存在这些沉淀成本,大学生们希望能找到较高薪酬的工作来弥补上大学的经济损失,以实现收入最大化或者损失最小化。因此,面临低薪酬工作时。他们大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就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需求方面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看,如果能采取措施,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从DE移到D1,就可以消除非自愿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从需求函数的构成看。需求函数是由工资、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等变量构成。其函数表达为:Dl=D(W、r、s,…)。其中DL表示劳动需求量。w表示工资率,r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产业结构。在这些变量中,劳动需求量与工资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产业结构的进程正相关,因此要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就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率。虽然我国的GDP已连续十几年在高位运行,但是,如果政府能采取更坚决的政策措施,如打破行业、地区垄断。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等。提高GDP增长率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另外,调整产业结构也是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措施之一。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现在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程度很不相称。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最后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投资,特别是民营资本的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会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图2上看,这些措施的实行可以使需求曲线大幅度右移。提高就业率。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看,最近几年工资率已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也不断地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但大学生的就业率不升反降,原因在哪里?怎样才能矫正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呢?

1.虽然最近几年工资降低很大,但是由于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庞大,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又加入了就业大军,这些积累性的矛盾。导致有限的需求面对不断增长的庞大的供给显得力不从心,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如图2所示:虽然工资水平从W0下降到W2,但是由于供给从S增加到S1,所以仍然存在Ec量的非自愿失业。如果考虑

到需求的增加,如需求曲线从D移动到D1,则BC量的非自愿失业仍然存在。只有当工资下降到W1时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市场力量来推动工资的降低,同时在某些专业的招生上要限制数量,减少供给。

2.持续的经济增长虽然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是面对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3.从产业结构特点看,根据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模型(人均收入在600~1000美元之间),我国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缺口在17%左右,从业劳动力缺口12%左右。由于其份额有限,且就业率不高,所以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第三产业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供给方面

从供给方面看,与需求曲线不一样,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是一定的,所以不能通过其它的措施来直接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只能通过改变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疏通供给渠道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1.改变供给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办学模式的限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很大的刚性(特别是一类本科和二类本科高校),有些专业已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市场对这些专业已没有需求,但这些专业还继续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如金融、国贸、保险等,各个高校纷纷设立这些专业,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虽然工资一降再降,失业仍然严重。同时,由于就业市场存在逆向选择机制,使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再者,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如信息、心理咨询、网络安全等。由于这些课程的专业性强,许多高校缺乏必要的教师而无法开设这些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结果出现了“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型失业。

篇6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透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提出破解的现实路径。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年以来,由于各大高校开始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不断增长,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人数达280万, 2005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不断递增,2009年竟达到611万人,2010年则增至630万人,今年再创历史新高—660万人。根据人社部公布的资料,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7%,而《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但实际数据统计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按照劳动经济学惯例,攻读硕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不应纳入就业统计之内;二是近年国家迫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极大压力,出台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高校启动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岗位吸引应届毕业生就业等。以上措施对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统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多数措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就业,而只是一种就业后移措施职业规划论文,是人力资源的“蓄水”和“储备”。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实现率降低。按照“先择业,后就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一般都比较理想,而按照“先就业,后择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则大多和自己的理想有着较大差异。表现之一就是学科的两极分化与专业对口观念淡化,大学生就业的专业不对口现象日渐明显。综合以上,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站。这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一)企业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分析

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3.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40%,而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明显偏低,仅为1.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27.5%,大大低于美国的81%,也低于印度的55%。“经济资源在一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处于低迷”,“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而不是立足本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李国英)。

具体到某一个产业链,一般包含产品设计、研究与开发、品牌创立、生产制造、物流管理、批发与零售等很多环节。在这个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中,多数国内企业仅承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利润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一些环节,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低端,而最关键的利润高、附加值高、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环节则被国外公司控制。国内企业承担的低端环节,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多数从事体力劳动,而需要大学生等专业人才参与的工作则较少,这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二)大学生就业难中的“挤出效应”分析

在经济学上挤出效应是指,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中也存在着就业“挤出效应”。中小企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一批中小企业停产倒闭,部分企业为缩减成本减招、不招新人,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重的“挤出效应”。首先,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一些留学生将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回国,因美国金融危机从海外归来的学子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他们将挤占部分就业岗位,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其次,新经济形势下职业规划论文,一些企业将裁员,这些裁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的再次就业者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再次,名校好专业学生为实现就业将降低其就业期望值,他们将往下挤占就业岗位。在就业岗位减少或相对往年就业岗位增幅减少的情况下,留学生、企业裁员、名校好专业学生将使得原本一些可实现就业的非名校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被挤出就业范围。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路径

(一)宏观上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人才需求层次

我国正在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和向一个人才资源强国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国家要加快产业升级,还要有一批自主的、高科技的、创新的企业吸引人才。我国广东东莞已经提出“腾笼换鸟”的计划,要把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引进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企业。我国要实行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型。只有需求量大了,我们的毕业生才能找到更适合的空间。

(二)政府部门要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和法规

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运作有序,政府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之按照“自由竞争、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运行,规范就业市场以及供需双方的行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这样既可以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又可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国家和各级政府要深化户籍和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户籍控制,加大毕业生在就业地域和领域上的自由度,打破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创造人才自由流动的大环境。在户籍管理方面,要做到能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放开户口包袱,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加大对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的改革,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取消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允许合理流动,保证把企事业单位将自主权落到实处。

(三)科学调控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适应就业市场

我国大学的招生人数应当随着经济发展状况适当增减。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呈“金字塔”型,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间的是本科教育,顶端的是研究生教育站。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型,即绝大部分学生涌向本科教育,这种失衡的教育结构必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我国应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实用职业技能,这样不但会降低企业和社会的用人成本,还会降低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所以,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调整学科、确定各学科招生人数的时候,都要充分采用人力市场的调查结果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预测,而不能闭门造车。以学制四年的本科为例,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经济的发展、人力市场的需求情况;第二年的时候职业规划论文,学生就应该会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爱好和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第三年要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同时,要让大学生掌握现代最前沿的科技知识,适应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需求,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高校应该重视创业教育,重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积极鼓励广大学生依据创新成果设立公司,举办多种创业活动。各级高校还应建有创业中心,具有创新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创业发展等功能。

四、小结

我国大学生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5%,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30%。从这个比例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太多。以美国为例,该国大学生虽数量众多,但就业矛盾并不突出,都得益于其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和其政府的立法保障、就业政策的引导等。在我国,之所以有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是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对接,这种“失衡”现象势必导致许多大学生“无业可就”。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追根溯源,从“根”、“源”抓起,才能有“清如许”之“渠”。

参考文献:

1.Niallo,Higgins,Government Policy and youth Employment,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ld Youth Summit to be held in Alexandria,Egypt,2002.

2.周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D].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杨怀祥.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篇7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长期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了现代化进程。而农民问题的根源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占1.22亿~1.65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1]。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理论视角下就业机会的物品分析

在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案之前,首先应清楚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实质是什么。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是要了解所要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物品。文章旨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其理论依据具体阐述如下:

1.1 就业机会是混合物品

在公共经济学中,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将物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纯公益物品: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而是俱乐部物品: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三是共同资源:无排他性,但有竞争性;四是私益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除了第四类私益物品外,其他三类都是公益物品。混合物品是指兼具私益物品和公益物品特性的物品,或者说混合物品是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效应的私益物品,这些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不完全的。[2]属于此类物品的有科技、教育、医疗等。根据该概念界定,就业机会属于混合物品研究范畴。

其一,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私益物品的特征,既具有竞争性,也具有排他性。一方面是有限的就业机会,也即满足了就业机会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现实社会经济中,大量失业问题的存在,实际上也就是就业机会的需求与就业机会供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增加就业机会的边际成本不可能为零。一般来讲,当劳动市场上的就业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时,就会出现失业。所以,增加劳动力需求是新增或创造就业机会的前提,而增加的劳动力需求则要求用人单位花费一定的成本(如工资成本)[3]因此,新增加的就业机会成本不可能为零。而且,就业机会的获得也与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能力等条件有非常大的关系。从此层面上讲,就业机会也符合私益物品的特征。

其二,就业本身就是人的立足之本,没有获得就业,社会人就不具备能实现精神和物质方面需求的条件。从这个角度分析,就业就具备了私益物品的特征。从社会角度来看,妥善的就业,能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同时也能更好的让每个人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能力,最终可使整个社会获益。所以,就业机会是一种较大的正外部效应的私益物品。

其三,从实践角度分析,把就业定义在混合产品的研究范围内,也有利于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和协调市场管理中的合理定位。

1.2 混合物品的提供可采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混合物品所具有的私益物品和公益物品的双重性质,在其提供方面,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可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供给方式。因为混合物品具有私益物品的特征,所以在开始阶段,私人总能发挥其充分的激励来提供这种物品,这也就表明,在市场经济下,市场本身就可以发挥其特长,创造一些可供就业的机会,也即是,为了实现劳动力需求方的利益最大化,劳动力需求方对劳动力有一种内在需求。然而,当劳动力的需求量到达饱和时,也即雇佣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时,劳动力需求方就不会在增加其劳动力,于是就会出现市场在提供就业机会中的失灵现象。[4]如果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就业机会,不仅其个人无法获得其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同时社会也会为此付出较高的代价,如社会不安定因素和社会失业保险金的增加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且人口众多,社会资源相对有限,劳动力供给过剩。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结构升级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就业问题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严峻。虽然市场机制在就业问题中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面对我国的剩余劳动力的绝对过剩,市场的调节作用显示出了很多局限性。这也就表明了通过市场的调节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有限的,它只能根据市场规律的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其效应。

市场调节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市场与政府相结合是为混合物品提供的最佳方式,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干预可以矫正就业的正外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失灵。也就是说,我国劳动力的供求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市场的调节作用,但也不能完全听之任之。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公共经济学解释与根本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现象呢?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由市场无法有效地矫正外部性导致的。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所说,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不过,该结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信息需充分、交易费用应该是零、理性经纪人并且必须是完全竞争。可是这个假设条件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基本无法满足,如此市场就会失灵,也就无法有效地矫正外部性了。我们知道,在正外部性存在的基础上,该物品的私人价值会小于其社会价值,如此,就业作为一种私益物品,并且它的正外部效应还比较大,自然而然的,因为它的正外部性,就业一直是过少供给的,也就是它的社会最适量远多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由此我们说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缺就业机会的前提。

细化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

2.1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角度来看,总体就业能力较欠缺。其一,由于他们偏低的文化水平、偏弱的职业技能,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本毫无竞争力;再则,经常会有这种现象,某用人单位培养出的熟练工过段时间又会流失到其他用人单位,也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较大,这样用人单位就必须重新招聘、重新培养,使得用人单位的成本大大提高,利润也就相应降低。因此企业就必然会减少雇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例。

2.2 从社会制度上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因身份限制,古往今来,农村人口大多被束缚在其户籍所在地,这样就极大限制了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组合,使得资源得不到优化的配置,因此必须废除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自由迁移,这是一种大势所趋。此外,和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各种福利待遇(例如住房、医疗、退休金和最低生活补助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上不成熟,尽管这些年,我们对它进行了一些试点探索工作,但是如何更好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还是我们目前需面对的相当艰难并重要的任务。

2.3 从农民进城的现实情况来看,存在着各种壁垒。其一,如果农民进城,相应的生活支出、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尤其是经营资本的高昂支出,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没有大额财力的支撑,又回流到农村。其二,现有的用工政策(国家的或地方的)还不够完善,例如和城镇职工相比,农村人口无法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和同功同权,甚至还有一定的行业限制,这些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大大不利。

3 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几点建议

根据前述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若想排除农村人口进城就业的难度,增加农村人口进城就业的机会,必须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身份转换问题,切实打破其自由流动的壁垒,这是一个关键所在。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考虑先排除农村劳动力的顾虑,各个方面(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都要建立一些有效地制度,如下所示:

3.1 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针对用人单位,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政策来减少其雇佣成本,例如若是雇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或进行适量补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应提高农村教育投入(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用以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的素质,提升其就业能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6]。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学习能力薄弱,这已经极大的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若是综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民工整体素质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得出更为锐利的问题:大量文化素质低弱的并且流动性大的农村劳动力如何适应我们期望的企业从 “三高”企业(劳动密集型)向低碳时代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转换。因此,企业若是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重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7]

3.2 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

如前所说,要改变二元户籍制度,建立起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例如,不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落户城镇和进城就业(通过劳动部门和劳务市场)进行限制,并且,要切实考虑进城农民工(包括其所携家属)的经济适用房申购问题、教育问题、劳动就业问题、养老医疗问题以及治安管理问题,将这些工作列入各有关经费预算,以便有效地实现城乡人口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对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问题,首先要建立农村“低保”,使得特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由政府和社会提供。其次要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建立并健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覆盖各个农村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然后改变以往普遍存在的农民将土地经营当作“生活保障”的情况,建立并健全以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扶助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3.3 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

首先,还是要继续坚持大中城市并举发展的道路。相比而言,我国的大中城市在数量上比较少,因而所需的农村劳力并不多;况且,我国的大中城市分布极为不均,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就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就近转移。因此,我们要以继续发展大中城市,并且有重点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其次,要尤为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因为如前所说,我国大中城市少导致能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相应有限,所以更为有效地并且是更为经济的方法是利用发展小城镇的第二、三产业进行吸纳。

3.4 建立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目前第一、二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能力已经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且在第三产业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所以,为安排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应在第三产业上好好下功夫。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使就业信息公开,建立公正、公平、自由合理的劳动力市场,为营造公平、公平的就业制度环境,监查部门应对劳动力中介组织进行监管督查。

3.5 拓展劳务输出;增强乡镇企业活力。

鼓励农民到境外就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就业机会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样以来,农民的收入不仅能够得到大大提高,还能够使农民学习新技术、拓展新理念、增长新视野。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大大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根据乡镇企业的特点,其资金密度低,就业能力比大中城市国有企业高,在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将一如既往的发挥其作用。“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来发展乡镇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主要途径”[8]

安排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且也是关系国泰民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不仅需要劳动者勤劳肯干提高技术跟上社会的发展,而且也需要各级政府机构领导部门提供更多可行性政策和方向进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认清国情,开拓思维,积极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培养其技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布朗・杰克逊著,张馨译.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4] 付伯颖.公共经济学视角下就业问题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 (2).

[5] (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四版)微观经济学分册[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篇8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主体与特点

1.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主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在不断升温。经济学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主体广泛,大多数毕业生进入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营销等工作。笔者就扬州大学2009~2011年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知可见,目前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连续三年排在首位的均是金融机构,这与目前银行业的快速扩张对人才的需求有关;其次为大中型企业。前两者相加达到68%以上。由于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大,所以进入政府机关的学生数较少,三年合计仅占总量的3.7%,出国和考研升学的比例基本稳定,2010年开始有个别同学开始自主创业。

表1 扬州大学经济学专业就业去向调查

出国 毕业生人数 金融

机构 各类

企业 政府

机构 高校

读研 出国 自主

创业 其他

2009 53 25 16 2 2 2 0 6

2010 54 22 14 1 4 4 1 8

2011 57 20 19 3 3 2 1 8

资料来源:扬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调查发现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三年平均初次就业率在50%以下,许多学生难以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尽管一本文由收集整理年后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但就业的稳定性存在差异。相对而言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就业相对稳定,学生跳槽人数较少,但企业尤其是在小企业就业的学生由于其稳定性差,选择重新就业的比率较大,其中2009级毕业生中约30%的学生重新选择了单位。

2.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特点

根据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计划,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经济学人才的需求首先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师;其次,相对与其他专业而言,经济学专业的理论要求高,知识面要求宽,但实践性能力弱,经济学本科课程设置有面“广”而实用技能不“专”的特点。目前一些重点院校的经济学专业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主要培养方向为从事经济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大多学生选择升学读研或出国深造,提升理论深度。而对地方高校而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市场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应与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

地方高校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突出能力训练,强化质量第一意识。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应该考虑国家当前经济、行业、产业的特点,也要考虑下一步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设置。高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要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二、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学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扬州大学作为苏中乃至苏北地区省属高校,其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经济学专业课程应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对市场特需的专业人才要重点培养,让学生看到就业前景。在人才培养中,如何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让学生、家长、用人单位都满意,学校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经济学课程设置需要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经济人才,提升经济学专业学习的价值,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1.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全方位推行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科学设计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结构,建立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活动结合的“探究、实践”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按照素质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培养,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及内容,增加实践能力的训练,着眼于培养学生“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创新”的综合素质。

引进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内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吸引外界力量。如聘请国外专家学者参与学院的教学和师资培训工作,开拓广大师生的视野,促进专业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同时经常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开办讲座,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学习与社会的适应性之间的差异,提醒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学校邀请来自地方政府部门、地方企业家和行业的知名人士构成的专家团队组成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根据市场与地方建设的需求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出谋划策。这不仅有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密切结合社会需求,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设计研发型创新创业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2.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氛围

学校还积极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氛围,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扩大选修学分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修空间,服务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由“知识型”向“创新型”转变,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3.强化实践教学

(1)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教育部明确规定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按照学校要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加大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目前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达到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4%以上。

学校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化,逐步形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共存的实践教学体系。独立设置实验课,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掌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

(2)夯实平台,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学院建立了财经综合实验室,在硬件、软件上不断投入,现实验室占地982平米,有联想计算机400多台、服务器6个、多媒体教室8间,各类教学实习软件齐全,建立了erp系统、世华财讯系统(卫星实时接收各类全球及国内经济、金融、股票、外汇、期货、贸易等信息)及金融交易模拟系统、会计仿真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电子政务系统、人才测评系统、国际贸易实作模拟系统、电子商务模拟系统、计量经济学分析系统、统计学应用软件包工作平台等。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现已成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自主实验、毕业论文写作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4.建立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加强教学基地的建设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之一。学校和扬州发改委、扬州市委农工办、扬州市邗江区、广陵区等单位企业合作共建了42个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集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学院定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开展调研实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带队,给予指导。实习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实习报告。这些基地对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了解理论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基本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基地共建,学院加强了与政府研究机构的联系,经常选派学生参加相关课题组调研和报告写作。近几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扬州百家企业访谈、扬州“十大”经济人物评选、扬州经济论坛报告等活动,开展了纺织集群、新农村建设等系列专题调研。

5.实施科研资助,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空间

设立专项资金,面向全院学生开展科研资助,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研究课题,使本科生较早地接受了研究训练,促进了师生交流和教学相长,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因材施教具有较好的效果,找到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此外,学院组织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学院主办的“股票交易模拟大赛”、“商务谈判模拟大赛”是全校性的特色技能比赛活动,已举办六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影响。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学院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增强,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6.强化学生科研训练与学科竞赛,加强综合技能训练

实行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学术活动为辅的互补教学模式,加强课内知识在课外的实践与应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篇9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199-02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但当前专业英语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费时、低效的状况,难以实现英语教学的预期目标。因此,急需引入语言经济学中的效益理论、效用理论以及费用理论以解决教育各环节中的弊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将语言经济学作为理论依据对英语教学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语言经济学概述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由美国加州大学Jacob Marschak提出,认为除具备基本的媒介功能、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功能外,语言也体现出一定的经济学属性,在信息领域或其他许多经济活动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语言经济学理论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以F.Vaillancourt的观点为代表,认为语言学习的实质在于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而投资的价值具有高低之分。其中的人力资本更体现在母语与所习得的第二语言方面,是习得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另外,在语言经济学理论中,将外语的学习也归因于经济因素,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经济投资并可获取相应的投资效益。由此,相比社会发展规律,语言的预期价值将更快地反映出来,换言之,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当语言能够满足各领域的需求,便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1]。

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英语教学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弊病,不仅使学生的多元需求被忽视,且与语言经济学理论中关于语言的投资效益等内容背道而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忽视对英语教学资源的利用

研究语言经济学理论发现,教育的兴办也应注重效益的追求。作为现今具有产业性质的英语教学,在进行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注重英语教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以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度为例,所体现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总学分的压缩以及选修制的推行。其中对总学分压缩的目的是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此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实践中总学分的压缩需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来完成。然而在本科院校160分左右的总学分中,英语必修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0%,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学分比例相比,差异较大。所以需要对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调整压缩,这是与当前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相适应的。另外,除总学分的压缩外,选修制在推行过程中需要做好师资结构的调整。目前,高校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大多不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存在着有些院校以师资力量不足等为借口使许多选修课的开设难以实现。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很难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如果英语课程的设置更具有选择性与实际性等特征,许多教师便可摆脱以往繁重的工作,开设符合自身特征的实用性课程,这样可使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提高。

(二)英语学习预期收益难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对英语人才的数量以及人才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英语人才使用密度方面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科学家对英语的应用都可做到游刃有余,以英语为主的邮件大约占85%左右,并且利用英语进行信息存储的电子检索系统高达90%。因此,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了解国外先进成果以及其他信息的处理,英语的应用性与工具更是得以体现。对于现阶段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英语的交际及相关知识,将很受市场的青睐。《北京晚报》的相关调查表明,相比英语掌握熟练程度为“一般”与“中等”水平的学生,英语应用熟练程度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月薪至少在一万元以上。由此可见,从语言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英语学习将获得更多的预期收益。但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学生发展要求的问题,缺少可供学生选择的英语课程,因而无法促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当前大多数院校专业英语课程中,将听、说、读、写等基础课程设置于前两个学年,而后两个学年更倾向于自主学习。即使部分院校开设一些口译课程,如商务英语或高级英语等,但由于受有限的课时和班级数量的影响,学生很难从课堂中获益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他们为了使自身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具备更多的能力,获得英语学习的预期效益,不惜再花学费去学习校外的英语辅导课程。

(三)对学生多元需求的忽视

在语言经济学理论中,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经济投入,而投资的成本在于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精力、实物以及时间等,所获得的收益则体现在语言习得后是否能够在应用过程中获取一定的效益与效用。大多数语言学习者更倾向于以最少的投资实现语言习得并获取效益。然而,从目前高校设置的英语课程中不难发现,所采取的模式大多以听、说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对所有英语学习者采用统一的分级教学方式,偏离了教学大纲中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种整齐划一的方式很容易导致语言基础功底较好的学生重复学习已掌握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容易懈怠与自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学生多元需求的忽视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更多的经济投入,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目标。

三、基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针对前文中提及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注重教学过程中将语言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最大程度地保证经济投入与预期收益成正比,确保英语教学整体水平以及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注重教育资源的优化

语言学习是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英语本身具有实用性与工具性等功能,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市场需求以及英语自身功能特点的分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现有师资队伍的潜力,利用英语将世界上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知识融进教学活动中,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另外,由于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结构主要为语言学、文学和翻译,如果对课程仍采用“一刀切”的设置方式,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为解决此问题,建议课程设置注重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特征以及所掌握的语言应用经验,构建更具思想深度以及理论高度的双语课程,如经济学双语课程或其他民族学、经济学等双语课程,以此实现语言学习预期收益提高的目标[2]。

(二)注重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对语言的传授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知识,讲授中更侧重于语法、词汇、篇章以及语音等,而且对学生的训练内容也集中在听、说、读、写等方面。但完全采用这种语言讲授方式,很难让学生获得语言中所涵盖的信息内涵,失去语言原本的特性。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确保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投入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应有的效益。因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进行交际,通过语言中所体现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完成编码与解码的全过程,所以,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应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市场需求来实施,教师可依据自身专业特长增设一定的选修课程。在具体的实践中可借鉴许多国外的先进教育模式,如罗马尼亚大学专业英语课的开设,其选用的教材完全以英语原版为主并适时举办研讨会,为英语学习与研究营造浓厚的氛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保障,英语的实用性与工具等也将成为未来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3]。

(三)采用分类教学管理方式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类教学管理可根据相应的考试成绩进行学生的编班,以此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课程设计可借鉴国内许多大学采取的课程模式,如清华大学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语言教学的重心需在基础阶段进行,在此阶段合理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以此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要求。这样将语言学习成本浪费降至最低程度,促进预期收益的提高。

结语

以语言经济学为理论指导,英语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必然事半功倍。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必须正视语言经济学的经济投入与预期收益,根据现阶段英语教学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以及难以实现预期收益目标等问题,注重采取资源优化的措施,确保课程设置能够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并采用分类教学管理的方式,以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一、研究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失业的关注程度及解决方案具有明显的差别。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简单地把工资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及其供求的调节机制,认为在经济中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若有失业存在就是因为工人要求的工资过高了,因此,把降低工资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凯恩斯承认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认为经济即使处于均衡状态也可能产生失业问题,他把失业作为经济生活中一个难解的重要议题加以研究,其由《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命名的代表作把首个关键字定为失业就是最好的证明;相比而言,古典自由主义者则不大看重失业的危害,反而认为官方统计的失业数据高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他们认为很多被政府认定的失业者实际上在“地下经济”中是有工作的。

当代美国经济学承袭了凯恩斯经济分析的传统,把失业作为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加以研究。从某种角度而言,其宏观经济学就是围绕着失业问题展开的。本文将主要以当代美国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samuel Bowles、Richard Edwards和Frank Roosevelt 2005年出版的《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第3版)》为基础,介绍他们对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研究。

二、资本主义失业的荒诞、浪费、痛苦及其程度的严重性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失业是与机器设备的闲置以及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并存的事实。它与我们平常的经验完全不符。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需要一个书架,而且有工具、木材和时间,我们就可以动手为自己做一个书架。我们在组织自己的生产活动时,不会在仍然有闲置工具、闲置人员和未满足需求的时候停止工作。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因为生产的目的是获取利润而不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它会在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设备依旧闲置而劳动力失业的情况下停下来。

这一荒诞事实所造成的,首先是资源的巨大浪费。2001年,美国有25%的工业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因而少生产了1.2万亿美元的商品。若把这些商品平均分配给当年美国的2.85亿男性、女性和孩子,每人将多得4211美元的商品。而同时,美国每天有674万失业人口在寻找工作。

其次,失业给失业者的生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痛苦。它不但是薪水的丧失和生活的困难,而且有着远大于收入丧失的心理成本。它使失业者失去了作为劳动者的尊严、失去了别人的尊重甚至社会的认同感。

第三,失业的痛苦不仅是那些事实上正处在失业状态的人所承受的,即使是从未失业过的工人,也不得不担心将来某天自己也可能失业。而且一旦失业,就难再找到与目前岗位匹配的工作。失业像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给整个社会带来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第四,就失业的严重程度而言,政府公布的数据往往不是高估了,而是估计不足。以美国劳工统计局2004年6月搜集并出版的美国5月份就业和失业的估计值为例,公布的失业率为5.6%,但报告同时指出,除了现有失业人口之外,还有160万“接近属于”劳动力的人口,其中的1/3属于“灰心工人”,另外2/3在过去的12个月中找过工作但在调查前的4周里没找。以及470万因“经济原因”而非自愿兼职的工人。若把它们都算作失业工人。失业率则会分别上升到6.6%和9.7%。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s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Based 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WANG Lei, LI Fa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3)

Abstract Based 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s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with taking example of Shihezi University. From the practical demand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alent, this paper propose the goals, ideas and schem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s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Key words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economics;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construction scheme

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本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探讨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石河子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高校,现由国家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34651人,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目前石河子大学正朝着建设“西部先进,中亚一流,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石河子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着眼于时代性、应用性、区域性,以教学为核心、科研为着力点,以构建前沿的经济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运行机制、打造强势师资队伍为主,对经济学特色专业进行全面的系统建设,为新疆(兵团)培养应用能力较强的创新型人才。

1 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新疆与周边八个国家接壤,具有多民族、多文化、多体制、多生态特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突出。既有丰富的矿产、旅游、特色农业等资源,又有制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交通、能源、人才瓶颈。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形成我国西部发展新的增长极。目前,就全国水平而言,新疆处于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正是由于相对滞后,因此,发展潜力和空间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更大。经济水平决定教育水平,受区域、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新疆经济学人才队伍建设缓慢,与内地发达省份相比较为紧缺。对于新疆经济学专业教育的发展来说,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水平一般,因此,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对于新疆高校来说,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在国家积极实施对口援疆的背景下,结合新疆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推进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力争为广大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2 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

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应当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全面推进教学团队、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内容的全面提升。短期来看,深化教学改革、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开发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及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加快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构建的步伐,出台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制度,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推广订单式培养方式,实现学生就业率在90%以上;推动经济学专业基本的实践教学场所、社会服务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心建设,带动新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长期来看,到2020年,经济学专业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技能强、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经济学专业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新疆未来发展需要的层次结构合理的经济学专业人才,经济学专业教育服务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能力全面增强。

3 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

经济学专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遵循自治区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理论升华、引领前沿、服务至上的方针,以经济学专业建设为核心,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布局结构,坚持分类指导、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进经济学专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大批具有扎实经济学理论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实际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4 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方案

4.1 构建“三位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在充分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形势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原有经济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经济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创新的方向、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专家讲座相结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融开启经济学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4.2 建设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高素质、富有特色的教学团队

加强师资培养。采用校外培养与自主培养相结合、外出进修与校际互访相结合、团队自身建设与兼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师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报考博士研究生,争取3~5年内使40岁以下的教师博士化,并实现教学团队从教学型向科研教学型转变;每年选派2~3名教师赴内地名校进行进修、访学和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聘任校外客座教授并每年来校讲学1~2次,以提高团队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

构建完善的团队管理机制。强化团队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教学、科研奖励的力度,调动团队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团队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合理调配教师,并按教学管理规范要求完备、完善各种教学文件。形成团队教研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并做到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展开。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以老带新,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强化团队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经济学兵团精品课程、经济学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经济学课程与专业学习网站,实现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团队教师的相关信息和科研成果、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分析、参考文献、授课录像等教学文件全部上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网上咨询、答疑、讨论、测试系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3 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课程体系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教学团队不断探索,建立起了包括本科生专业课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高校教师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和博士生专业课程等多层次的课程体系。这些方案和措施的实施,使经济学特色专业有效克服了以往教学与科研脱节、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的不足,形成了经济学特色专业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课程支撑。

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建立四个层次的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即突出素质教育的公共课、强化方法和技能的基础课、精而坚实的学科基础课、宽而实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使得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在坚持经济学课程体系科学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研究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此外,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把理论教学与新疆、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区域性,建立起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内容,丰富和深化了教学内容。

4.4 深化理论研究,强调以研促教

以经济学教学团队人员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为依托,积极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加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和突破,开拓实证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科研获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及时将最新的理论创新和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及时掌握现实中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最新科研成果,获得理论与实践中的前沿性知识,从而使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能紧跟时展和学科发展的步伐。

4.5 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形式与内容

经济学专业要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形成以分阶段、分重点为主线,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互动,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以校地容、校企结合为特色支持的实践教学体系。课堂中的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和专题讨论;课堂外的实践教学主要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经济调查或到实习单位实习、鼓励学生参与SRP项目的申请和研究、吸纳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等。此外,加强实训环节,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模拟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本论文受石河子大学《产业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1] 谭建.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11).

[2] 李芳.对西部高校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2(2).

[3] 王璞.高校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

[4] 王璐.经济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辽宁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例[J].中国报业,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