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8 10:52: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概述
1.1 皖北的界定
皖北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毗邻江苏、山东,河南。在经济发展商具有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皖北地区包括淮北、淮南、亳州、蚌埠、宿州、阜阳六市以及沿淮部分凤阳县、霍邱县、寿县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1/3,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
1.2 皖北经济情况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以及政策和观念的因素,皖北地区经济基础弱,发展起点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徽经济发展和加速崛起的进程。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来看,2010年全省地级市人均生产总值为26672元,而皖北六市仅为16859元。2010年各地级市人均GDP超过4万的是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合肥,而皖北六市中较为发达的淮北、淮南、蚌埠三市人均GDP都超过2万,平均为22245元,接近全省人均GDP26672元,这些地方大多矿产资源丰沛、旅游资源丰富、工业较为发达、区域位置良好,皖北六市中相对落后地区的亳州、宿州、阜阳人均GDP仅为10779元,都是工业不发达,而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地区。从发展速度上看,皖北与全省增幅差距有所缩小。皖北六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幅在14%以上,与全省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其中,淮北市94.3亿元,增幅15%;淮南市127.7亿元,增幅15.1%;亳州市90.2亿元,增幅14%;蚌埠市123.5亿元,增幅13.2%;宿州市109.1亿元,增幅13.5%;阜阳市143亿元,增幅14.9%。可以看出,淮北和淮南两个地级市生产总值平均增幅在15%以上,阜阳已连续6年,亳州、宿州连续4年,经济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运用统计学知识,对2006年至2010年安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可以分析得到2005至2010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270、0.3344、0.3366、0.3352、0.3329。尤其是2007年以来基尼系数持续减小,说明安徽省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处于经济全面转型的有利局面,劳动力丰沛的地级市经济增长加快。皖北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在承接产业梯队转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
2 皖北区域经济落后成因分析
2.1 经济基础与资源禀赋差异
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极化效起到主导主用,增长极本身所拥有的先进产业对生产要素产生强大吸引力,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发展,但同时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资源、政策和人力资本会向发达地区集聚,于是发达地区越来越富,则落后地区越来越穷,造成了两极分化,发达地区抑制了落后地区的发展。
皖北经济基础薄弱,毗邻江苏、山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两淮,由于工业经济不发达,资源需求量相对较小,大量资源流入附近经济发达地区,农业较为发达的亳州、宿州、阜阳等地,由于长期受到我国以农扶工的产业倾斜政策影响,剪刀差的客观存在,严重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业区和农业区巨大的经济差异。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在本省经济发展中,也处于薄弱地位,在产业梯队空间转移的千载难逢的背景下,安徽省由于空间位置、资源禀赋、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现经济的加速发展,建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时为了避免成为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中落后产业转移基地,成立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淮北、宿州、亳州、阜阳等地级市再一次被安徽的经济发展政策抛弃,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更加艰难。
2.2 经济发展策略与经济发展规律
在产业梯队转移的背景下,很多学者从资源禀赋、空间位置、政策引导等方面探讨安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对皖北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比较少,缺乏深度,因此皖北在制定经济发展策略中缺乏足够的智力支持。经济的发展策略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很多政策不能持续执行下去,经济发展成本由于重复建设浪费巨大。政府发展战略不明确,一个领导一个思路,导致了经济发展很难持续按照一个发展战略运行,这样很难形成规模经济,经济发展的集群效应很难发挥作用。皖北六市独立发展,相互联动性较弱,优势和劣势很难互补,在应对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2.3 思维意识形态抑制经济发展
皖北在地缘上毗邻山东、河南,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一方面儒家思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对皖北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绝大部分人重仕轻商,人才扎堆政府、事业单位,而不屑去企业。很多官员重自己的仕途而不关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前途,工作中中规中矩缺乏,缺乏创新。相当一部分领导者的观念没有改变,不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而是等机遇上门,做事业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由于重农轻商的封建思想的客观存在,政府对企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政府、事业单位的编制臃肿,运行成本巨大,跟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3 皖北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3.1 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引进相结合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皖北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丰富,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低,大规模引进高科技人才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大力开办各种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丰富的人力资源得以增值。在产业梯队发展转移的背景下,应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创造优越的创业环境,鼓励大量人才回乡创业。目前人才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下,引进高科技人才成为可能,在关键领域和重点企业,应加大人力引进的力度。在不能提供较高收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福利留人,例如对高科技人才实行弹性工作福利计划。
3.2 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
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并逐步扩大,是市场机制这一“无形的手”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皖北六市应通过加强经济发展的合作,实现共赢,增强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制定持续一致的发展策略。皖北六市大多是工业欠发达的农业地区,应充分利用地区特色优势,加快农业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加强合作制定政策合理干预资源在皖北范围内优化配置,实现集群效应。
3.3 转换思维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应加强对文化的引导,抑制封建糟粕思想,合理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年轻人创业,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软文化建设,改变人们重农轻商的思想,宣传创业文化。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经济发展成本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改善企业工作人员福利的,比如企业制定弹性工作时间,压缩工作周。工作分担和实行弹性报酬的方式,这样很多人,会改变思维,愿意去企业工作,有利于减少政府、事业单位机构臃肿问题,从而也减少了政府运行成本,企业经济发展会更具活力。领导者自身也因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等不靠,积极寻找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田伟,贾敬全.安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探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2]麦广惠,任志安.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4).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32-04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城镇化战略[1] 。这充分显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措施,是解决长期困扰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2]。为此,欠发达地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立足当地实际,以新的理念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兰州经济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武威市的天祝县,共计29个县区,总面积约70012.4Km2(空间范围界定见表1),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区。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了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资源环境矛盾等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兰州经济区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缓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
1.1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
1.1.1 城镇化水平较低,内部差异明显
兰州经济区内分布有特大城市兰州市,中等城市白银市,小城市定西和临夏市,各类建制镇163个。截至2005年末,经济区总人口997.93万人,非农业人口为279.72万人,城镇水平为28.03%,远低于43.00%的全国平均水平。以县区为单位考察(图1),兰州经济区内部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城市化水平超过70%的有兰州市区和白银市的白银区;城镇化水平在50%~60%,具有较高城镇化水平的有红古区、平川区和临夏市;城镇化水平在10%~20%的县区有7个,小于10%的县区达14个之多,差不多占经济区县区总数的一半。总的来看,各地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县区之间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各市市区的城镇化水平基本上都超过了50%,但大多数县的城镇化水平尚在20%以下。
1.1.2 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缓慢,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进程缓慢,1994年的城镇化水平为23.34%,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04年为27.53%,年平均增长约0.42个百分点,不到全国平均年均增长速度0.86%的一半。此外,区内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兰州市从1994年的52.21%增长到2004年的59.09%,年均增长约0.69个百分点,而同一时期白银市年均增长约0.45个百分点,定西市年均增长约0.19个百分点,临夏州年均增长约0.19个百分点,天祝县年均增长约0.3个百分点。不同的城镇化速度加剧了原本地区差异明显的城镇化水平。
1.1.3 城镇体系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地域差异明显
经长期发展,兰州经济区内城镇体系规模初步形成了由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组成的规模等级结构,但是结构失衡,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序列呈典型的首位分布。2004年城市首位度为4.21。目前,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的市区和县城,这些城镇人口占经济区城镇总人口的80%以上,经济区发展缺失大城市,中等城市规模小、实力弱,城镇体系发展仍处于首位中心城市集聚增长阶段。与此同时,受自然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布局、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兰州经济区城镇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从空间分布来看,具有以中心城市兰州为中心,城镇沿河流、交通线、资源开发带呈串珠状分布的特点。区内其他地域城镇分布则相对稀疏,尤其是交通比较闭塞的区域,属于一定规模城镇分布的空白区。
2.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2.1 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形势严峻
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为28.03%,乡村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的扩展,经济区将面临城镇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就业人口重叠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就业将成为经济区目前和今后较长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另外,与发达和先进地区相比,兰州经济区科技教育事业不够发达,特别是农村教育比较薄弱,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升级,其总体趋势是以资本和知识密集为发展方向,资本和技术增密不仅排斥劳动,而且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使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能力减小[3]。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富余人员隐形失业状态逐渐显性化和城镇失地农民数量的增加,经济区社会保障问题也变得较为突出。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是兰州经济区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2.2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兰州经济区内既有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兰州、白银等城市,同时也存在大量贫困的乡村地区。兰州市与白银市的白银区2005年人均GDP分别达到18 296元/人、24 722元/人,分别超过全国人均GDP13 944元/人的水平。但是经济区内5个县的人均GDP只有1 200~2 000元/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1%~14.3%,人均GDP低于5 000元/人的县市区占到经济区县区总数的55.2%。2005年,兰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 5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713元,而同期临夏州积石山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 149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二元结构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口素质限制了兰州、白银等中心城市的重化工业化经济体系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联系,形成了目前经济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特征。
2.3 城镇布局受资源环境约束严重
受兰州经济区干旱与半干旱和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区内城镇和产业发展主要沿黄河、洮河、大夏河、大通河、湟水、庄浪河、渭河等河流分布,沿河分布的城镇占城镇群城镇总数的80%以上,呈现出城镇和产业区沿河流、沿交通轴线串珠状的分布特征。在水土资源组合较好的河谷盆地内,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规模扩张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用地矛盾突出。多数河谷盆地城镇发展用地有限、大气环境容量较小、规模发展“门槛”较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尤以兰州市最为典型。
2.4 行政区划障碍和市场分割明显
受行政区经济和管理的影响,兰州经济区内市场分割十分突出,各市州和县区之间缺乏区域统筹发展的紧迫性认识,城镇各自为政,各打各的优势仗,不但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相反还在进行优势抵消。各城镇、县区之间的封锁、壁垒和局部利益驱动,导致资源不合理开发、开发区开而不发,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集聚和优化组合,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和集群发展格局。
3.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正确有效地进行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实现科学决策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城镇化是一个受经济和社会等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企图用一个包罗所有因素的模型去描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是难以实现的[4]。为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文章利用1994年以来兰州经济区及其内主要地区城镇化水平数据,分别采用指数函数、灰色模型、联合国法三种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对各区2010年、2020年城镇化水平进行预测,综合预测结果见表2。
综合以上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即到2010年和2020年兰州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2.35%和37.45%。但考虑到区域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上城镇化发展速度会呈加速状态,同时由于在城市中的大量暂住人口没有进行统计,以及乡村―城市转型过程中农村人口户籍非农化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现象,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城镇人口,并且未来15年内甘肃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以及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度提高,兰州经济区的城镇化会随着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有较大提高,笔者认为这个预测水平相对偏低,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估算与调整,确定兰州经济区2010年的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 2020年在40%~45%之间。
4.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策略
4.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克服了传统空间规划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弊端,使空间规划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发展基础之上,有利于优化区域开发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主体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优化开发区域指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在兰州经济区内部,兰州河谷盆地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始减弱,是经济区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国家和甘肃省政府已批准的各类开发区和经济布局、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经济区未来人口、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也是支撑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经济区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在兰州经济区城镇化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确定空间功能区划,重组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4.2 培育兰州经济区城镇群,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
城镇群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和产物。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具备城镇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镇群”[1]。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甘肃省将兰州经济区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兰州经济区内各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兰州,中等城市白银,小城市定西和临夏市及163个县城与建制镇的城镇群雏形。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兰州经济区城镇群,整合海石湾、连城及其周边城镇建立连海市,平川区、陇西县撤区(县)建市,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有效弥补中心城市对它们所在区域辐射带动的不足。同时,构建由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卫星城市和重点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实现在做大做强特大、大城市的同时,积极培育中等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再造小城镇发展的动力系统。除此之外,实施优化整合兰白(兰州市与白银市)核心,强化提升黄河沿岸,积极发展西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带动促进农村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空间发展策略, 促进经济区协调发展。
4.3 调整经济区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岗位的过程。没有就业岗位的创造,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就成了句空话[6]。兰州经济区传统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赖城镇吸纳,如果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得不到改善,会从根本上影响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就业机会的多少直接受制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及转移劳动力的适应能力。目前,经济区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兰州和白银的主导产业又以对就业带动较弱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为主,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为满足经济区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应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合理调整经济区内各区的产业结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采取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两条腿走路战略”,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推进城镇化在经济发展和非农就业增长拉动下的可持续发展[3]。与此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各地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引导经济区内人口合理流动[1]。
4.4 建立经济区统一的市场,加快各类要素流通
在区域内率先建立各种协作机制的统一市场,不但可以减少和避免相同产业过剩导致的恶性竞争,还有利于最终形成多层次城市竞合区域大格局。由于兰州经济区内各城镇间缺乏区域统筹发展的紧迫性认识,城镇各自为政,从而使得市场分割在群内十分突出,导致群内缺少各类专业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在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提高规模化、专业化程度的基础上依托农业主产区,建设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康家崖、文峰、口、会川、五竹建成全国一流的、功能齐全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扩大榆中和平高原特色优质蔬菜交易批发市场的吸引和辐射范围,形成集储运、营销、信息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专业市场;积极建设靖远羊羔肉专业市场和临夏分割牛羊肉专业市场;提升陇西、安定、渭源、岷县等的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等级。此外,配套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加快便民超市向农村扩展。
4.5 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区域内各个城镇间的各种联系是通过多种运输方式与信息网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设满足经济区整体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网络,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兰州经济区内已建成以铁路、航空、公路为主的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城镇群高速公路网络,在建设定西至平凉、天水,临夏至合作,临洮至岷县等重点主干道高速公路的同时,加快兰州外环高速公路和各主干道连线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县际公路,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改造陇海、兰新、包兰、兰青铁路干线,形成大能力快速运输通道,合理布局铁路枢纽和铁路客货车站,与汽车站共同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兰州铁路枢纽改扩建和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积极谋划兰州与和平至河口段地铁或城市轻轨。与此同时,实施中川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形成以中川机场为区域枢纽、省内支线机场为依托的航空运输网络。
4.6 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走可持续城镇化道路
受干旱与半干旱和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兰州经济区内城镇和产业主要沿河流分布。多数河谷盆地城镇发展用地有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尤以兰州最为典型。目前,中心城市兰州的建成区在河谷盆地内已无城市发展后备用地,严重制约了规模扩展和结构提升,必须跳出河谷求发展。随着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城镇化”必将加速,城镇建设用地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将变得更为尖锐。因此,经济区内城市规划需要积极引进紧缩城市理念,在保证基础工业用地的同时,增加混合用地,加强对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指标的要求,减少对过量土地的需求,警惕过度开发和土地闲置问题。区内兰州、白银等市区的规划布局应以“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为主发展混合型、多功能组团,取消超人规模的中心商务区、大型广场和大面积低强度的绿化带,重点发展占地少、效益高的现代第三产业,鼓励城市改造和旧城填充等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效益水平[7]。在城市建成区附近划定控制边界,实行控制边界内高强度开发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同时,使得对建成区基础设施的利用程度大为提高,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与管理的平均运行成本。对兰州市榆中新城、拟建的连海市、陇西市和平川市采用土地混合开发模式,避免单一的土地利用结构,新区不仅能提供居住,还应提供商业、工业等就业岗位,以及满足居民的服务设施,引导其向能提供多种就业的混合功能的新区发展。在中川、永登、临洮等卫星城镇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土地限制,避免遍地开花,采取相对集中成片的紧凑开发,有利于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区内各级各类开发区的规模也要严格控制,各地应以当地比较优势和开发区原有基础为依托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潜力大、实力强的开发区,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从开发项目上提倡混合模式,不仅要提供居住生活条件,还应提供工作岗位和商业购物设施,减少由于新区与老城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带来的频繁的交通出行[8]。同时,在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采取有序开发策略,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0-31,32-34.
[2] 刘勇,林家彬.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化战略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2):85-86.
[3] 赵永革.就业压力下推进城镇化的产业结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2003,27(6):12-13,11.
[4] 孙中和. 灰色关联理论及Logistic模型在我国城镇化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观察, 2001,(6): 30-36.
[5] 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经济学家,2006,(4):61-63.
[6] 仇保兴.集群结构与我国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2003,27(6):5-6.
[7] 王慎刚,夏明月.城镇化中集约用地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1):31.
内容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先进技术、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驱动力。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成为企业迅速崛起的主导力量,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本文基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并提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 增长极 技术创新
伴随着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斯坦福大学塑造了硅谷的神奇,MIT和哈佛大学谱写了美国波士顿地区“128号公路”沿线的繁荣,它们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也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本文基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旨在为政府提供有益的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梳理
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研究范畴内,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是均衡的,市场竞争条件充分,资本和劳动力能够自由流通,就会促进区域经济之间均衡发展。但是,这种静态分析的方法无从解释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常这些地区并不具有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源禀赋,而市场力量的最终作用结果通常是加剧了区域之间的差距。究其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规模效应的影响,并非完全充分竞争中的市场供求关系能决定资本收益。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极理论,试图从另一角度解释当代社会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和新经济的崛起。他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创新并不是在所有产业均衡推进,总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殊的产业和领域,这些产业和领域就被称为“增长诱导单元”,也称为“增长极”。例如,斯坦福大学塑造了硅谷的神奇,MIT和哈佛大学谱写了美国波士顿地区“128号公路”沿线的繁荣,它们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并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理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认为:“熊彼特片面注重私人厂商的作用,特别是大型私营厂商的作用。但是当局和他们的首创精神以及较小的、为适用于当地情况所作的创新也同样重要,不容忽视”。增长极既是创新的发源地,又是扩散源,当这种产业增加资本或者购买服务时,也会对其他领域产生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最终从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到区域的均衡发展。
值得提出的是,自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引来质疑之声不断。例如,1957-1966年期间,意大利为了解决南贫北富的地区二元结构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南部选取4个增长极典型区,建立了钢铁、石油化工、机械、金融加工、电机等“推进型”产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究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理论有待完善。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发展理论,该理论没有就怎样来确定推动型产业和适宜发展增长极的地点,推动型产业的支配效应即集聚经济的正负效应表现如何,增长极理论自身的数量、规模、内部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进行理论推演。第二,理论的可操作性不强。在该理论中经济空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无从考察任何空间中两个地方的各种物质流、资本流、劳动力流、技术流、信息流,从而也就无法找到增长极的支配效应、联系效应以及分配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劳动力、技术和制度,这些因素是独立的,分别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作用,但其交互作用和渗透作用则是复杂的。无论是从范围经济还是范畴经济的角度看,企业都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体,而制度、技术和劳动力则是保障因素,以保证实现生产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是经济增长的载体,各种企业之间形成了强大的以地缘为基础的关系网络,包含忠诚信任、互惠双赢、竞争与合作的内在依存性,进而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内通过知识渗透和传递、人力资本流通、资本流通,形成区域优势与特质。基于上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新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于1944年11月提出“将科学对战争胜利所起巨大作用的经验用于和平时期,使科学服务于美国战后的国富民强”的新经济政策,并且以斯坦福研究园为载体,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塑造了硅谷的传奇和辉煌;成为各国纷纷效仿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在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也应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辐射作用和渗透作用,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升级进行差别化竞争。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缺少足够的财力支撑,环境治理难度更大,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落后,消费习惯和生产方式的落后,环境问题更加明显,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张红凤(2009)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刘兆征(2009)专门研究了当前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表明农村环境问题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已经越来越明显。所有这些研究表明,解决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一点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尤为重要。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和经济的特点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低度开发的落后或边缘地区,其内部发展缓慢且受到外部的抑制,经济发展尚未突破“起飞”转折点。从经济的内部条件和内部循环来看,“低水平陷阱”仍然存在,从外部环境和外部循环来看,中心-边缘的不平等关系也起着作用。
(一)环境污染状况严重
农村污染主要是地表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使用,已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
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非点源污染是导致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又以农业非点源污染贡献率最大。全球有30%-50%的地表水体受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Dennis,1997)。美国60%以上的地表水污染问题是由农业污染引起的(贺缠生等,1998)。在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呈现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Batie,1989;Norton and Alwang,1993;Ellen Wilson,1994)。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最大且利用率极低和严重过量的国家,残留和扩散污染严重,来自农业源的CH4和N2O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0%和90%。每年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300亿元以上。据统计,我国氮肥平均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0%(万洪富,2005),平均为35%,农业生产中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的则流失到空气、土壤并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中(万洪富,2005)。散失在自然环境中的大量农药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参与生态环境系统循环,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水体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在环保总局对省会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的检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20%-45%。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调查显示我国畜禽粪便年生产量约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来自畜禽粪便的COD排放量已经达到7118万吨,远远超过我国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量之和。据测算,到2005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已经达到固体废弃物的4倍以上。到2009年,这个数据又有了大幅度增长。
对淮安市而言,生产污染方面,主要污染源有化肥、农药、农膜、秸秆燃烧、畜禽粪便等方面的污染。根据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的数据,2008年末,全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使用量分别达到6944吨、343191吨、5543吨。据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的调查和测算评估,我国乡村人口人均年人粪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分别为:0.812吨、0.255吨和22吨。淮安市农村人口314.6万,年人均排放人粪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分别为:2554552吨、802230吨、6921.2万吨。
淮安市农村住户炊事使用的能源主要为柴草。其中,主要使用柴草的有77.73万户,占81.7%;主要使用煤的3.27万户,占3.4%;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13.24万户,占13.9%;主要使用沼气的0.42万户,占0.5%;主要使用电的0.46万户,占0.5%;使用其他能源的0.01万户。由于大量秸秆被用于作为燃料,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同时燃烧秸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二)环境污染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的结果显示,2008年末,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镇只有总数的13%,有垃圾处理站的镇只有26.1%,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只有8.8%,有沼气的村只有28.4%,完成改厕的村只有37.8%。由于环境污染处理设施的严重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同时大量畜禽粪便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从而导致农村水环境的急剧恶化。
(三)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为滞后。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较低,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高。2008年年末淮安市户籍人口536.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55.0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1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657元。
二、现有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分析
制度创新理论充分肯定了制度对于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现状是将精力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对于由此造成的资源短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关注度不高。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日益加快;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现有的专门涉及到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方面的制度非常缺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相关专门制度缺乏
我国现在关于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比较缺乏,现有的制度主要是从全国性的角度设计的。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制度缺失,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更加缺乏。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自身特点,无法完全参照适用于全国的制度执行。结果导致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环境资源状况日益恶化。
(二)现有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许多地区环境保护监督部门明知到有些单位、有些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的严重性,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的角度考虑,往往不了了之。这种情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更是如此。
(三)现有财政、税收制度的缺陷
现有的税收制度使得绝大多数的税收集中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越是基层政府,财力短缺状况越是严重。由于财权上收,而办事还要实行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政府由于资金的缺乏,只能放任本地区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而集中精力抓本地区经济增长。在这种思路指引下,许多经济欠发达农村基层政府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作为本地头等大事,往往引进一些发达地区淘汰的、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结果更加加重本地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
三、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制定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财政投入制度
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欠债运营的状况非常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个乡镇政府欠债达到400万元以上,这种情况虽然经过努力有所改观,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各个省市政府应该针对本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资源与环境现状,从财政投入上加以保障。如可以规定每年要拿出多少经费,从哪个渠道支出等,用硬性的制度约束来保障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充足的财政经费,治理当地资源环境问题。
(二)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区别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已经不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主体,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而言,农业还是当地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所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政府的考核应主要关注当地资源环境指标。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指标的重要性。只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不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付出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三)加大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土地制度创新步伐
以淮安市为例,农村地区平均每人耕地不足1.5亩。现有的土地制度使得土地分散经营状况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家庭耕作再少的土地,也要购买相应的农机具。很显然,这不能产生规模经济的好处。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农村居民将土地志愿流转,由种田大户承包,实行规模化经营。但是,一方面,这些制度还没有得到推广,另一方面,一些已经实行土地流转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流转后的收益分配,流转后种什么,流转后规模经营的土地环境问题归谁治理等。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制度加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凤,周峰,杨慧,郭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3).
2014年2月26日,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标志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进入提质的实质阶段。在此背景下,廊坊以其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为其破解城镇化进程的诸多困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所的机遇。
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城镇化发展状态
京、津、冀三地无论历史沿革、文化传承,还是地缘、人缘关系,自古以来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区域内协同发展在地缘、人缘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仔细分析发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京、津两个超大城市在人才、资源、市场等高度聚集,中小城市实力不强,吸纳能力有限,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截至到2012年年底,区域内的常住人口约107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6347万人,占总人口的58.9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36个百分点。但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严重失衡,京、津地区已经跨入高度城镇化阶段,而河北绝大多数城市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京、津、冀三地城镇化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2012年京津两地城市非农业人口已经分别达到86.23%、81.33%,而河北仅为46.80%。
第二,区域间的竞争发展模式导致各地竞争多于合作。区域间的竞争发展模式下,京津冀各地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不断被强化,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成为一种现实的政策选择,因而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再所难免。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京津两市采取了一系列手段,筑起各种壁垒,设置屏障,对外来产品、人员的进入进行制裁或者限制,对行政区内资源、人力、技术、商品交易,实行封锁或者垄断,如京津两市采取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扩散更多地集中在行政区内等措施。
第三,京、津、冀间产业同构,相似程度高,产业协作、转移及承接存在困难等。从表1京、津、冀三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主导产业的比较分析来看,京津之间和津冀之间主导产业发展相似程度比较高(京津都将航空航天工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及装备制造业作为各自的主导产业,津冀都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各自的主导产业),京津和津冀间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其竞争倾向高于合作倾向。
二、 当前廊坊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既面临其自身的问题,也有其区域性的共性问题。
(一)廊坊市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相对不高
自1989年建市以来,廊坊的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非农业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10.51%增加到2012年的32.12%,除了在2000~2005年间非农业人口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外,2005年之后城市化进程明显放缓,年均增长仅0.4个百分点。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京津相比更是差距巨大(如图1所示)。
(二)城镇体系发展不完善,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不强
廊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区域内的城镇发展自北向南呈现梯度发展态势:北部的三河、大厂和香河处于京、津之间的一块“飞地”,受京、津影响巨大;中部的固安和永清受天津的影响强于受北京的影响;南部的霸州、文安和大城则主要受天津的影响。因此,区域内的城镇化水平表现由北至南由高到低的状态(霸州除外)(如图2)。廊坊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强。
(三)环境污染引发生态发展不平衡
近些年来,廊坊市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如201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1.5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0年减少0.48吨标准煤/万元;加强扬尘、燃烧、机动车尾汽、烟气及重点污染产业的治理工作,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仍然面临巨大压力。2014年1月至10月廊坊市城区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为126天,增加了28天,达标率提高8.4%;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8.59,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4%。这说明廊坊市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压力仍然严峻,环境治理工作任务艰巨。
(四)产业发展水平、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1年《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将廊坊的发展定位为“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健康休闲、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改造。三次产业增加值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4年的17.0:53.8:29.2调整为2013年的11.0:54.0:35.0,但第二产业在廊坊经济发展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三、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城镇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因此,产业发展是支撑城镇持续健康发展最为重要的内生动力,是解决城镇就业创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一个有活力的城镇,它是具有产业支撑、人口适度聚集和空间合理开发的区域发展载体,有良好循环的就业和收益。
廊坊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京津产业转移、要素外溢的有利契机,一方面,加快产业的“承接”、“对接”与“升级”,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布局和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以扩大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政策的调整,逐步建立以就业规模、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匹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督促城市经济发展的真正转型;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提高劳动者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适应能力,提升就业的质量和稳定性。产业发展、产业聚集的趋势,同时必须考虑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因素,使之成为能够自我发展、自我升级的经济体。
(二)充分发挥地区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镇的作用,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镇作为区域的核心城市,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和经济实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镇要协同周边城镇进行发展,形成城市功能、交通、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等一体化的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廊坊市处于在京津走廊的中间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市区为轴心分别向北京和天津延伸的经济带、跨区域的城镇体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提速的背景下,打破既有行政管理模式,以两条经济带为基础构建“共生的产业体系”,提升中心城镇的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是提升廊坊市城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如在北京与廊坊之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休闲度假为特色,重点发展阳镇、大厂镇、淑阳镇、夏垫、皇庄、安平、渠口等村镇;在廊坊区划内部要重点发展肖家务、万庄及杨税务等村镇,在津廊之间,以霸州为核心区,重点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产业,建设成为市域南部次中心。
(三)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近些年来,房地产扩张,廊坊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以钢筋水泥化为主要特色的城镇化高歌猛进,但是原来居住于土地之上的农民,包括城郊城市化、城中村改造中的原农业人口及涌入城市务工的外地农民,则长期面临着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境遇。工业化和人口聚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廊坊也出现了交通拥堵、能源短缺、大气和水源严重污染等“大城市病”,在很多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是成正相关的。
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实现从过去的“土地”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转变。推进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农村转移人口身份、职业和生活方式的转换。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向重视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品质等软件建设转变。城市文化、精细化管理程度等软件因素已取代高楼大厦、先进的基础设施等硬件因素,成为彰显城市生活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角色的定位
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发展型地方政府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城市重建及房地产开发项目,地方政府因经济利益高度介入城市空间发展的扩张之中,导致城镇发展中的利益偏向。地方政府是城市空间发展权的垄断者,是城市空间发展权博弈中主导的一方,便形成了城市开发中不对称权力关系,导致城市土地的低买高卖、强制拆迁等行政霸权现象和“上访”、“种房子”、“钉子户”等处于博弈弱势的被拆迁者的反抗行为。
地方政府是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控制着土地、金融机构等关键资源,在城市规划设计、基本公共设施改造、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福利保障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仍然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应该只是回应经济力量,也应该尊重城市各群体的利益需求。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必须始终站在社会普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立场,培育其与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避免偏向局部地区、行业利益或集团利益;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须致力于破除政府、企业、城镇居民、本地居民等多方面形成了已经固化的利益格局,使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能够真正站在“社会普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立场。廊坊市政府2013年组织编制了《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对城市空间结构、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道路交通、生态建设保护及文化、体育、教育、医疗设施等方面的硬件建设做了详尽规划,但在强化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软环境的发展建设层面涉及的较少,这也是未来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N].人民日报,2014-02-28.
[2]张耀军,何茜,岑俏.京津冀城市群健康发展协调发展的建议[N].中国人口报,2014-04-14.
[3]宣晓伟.京津冀一体化究竟难在哪[N].中国经济时报,2014-05-12.
[4]郑武.依托产业打造城镇自身造血功能[N].闽商报,2014-06-02.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一)写作背景及目的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之下,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生产也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率,无论是哪个经济团体都更倾向于将生产资本投入到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地区,希望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的效率和效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若想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让不同区域的经济要件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为此,国家从“九五”计划开始,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2008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和实施了一批区域规划,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在地方层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共识,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部分区域还编制和实施了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等,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协调发展,并积极参与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行动。
(二)论文研究方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本文使用定性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而且参阅了大量的期刊、论文、图书和一些权威的网站本文中的资料均来自相关图书、期刊、论文和专业网站的信息。通过收集、分析、整理、挑选出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内容,形成本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撑。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福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应用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创造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竞争力,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法宝,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理论应用到生产中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我国许多区域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科研费用的投入远远低于国家水平。
(二)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梯度转移理论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它主张让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随后通过产业转移以及要素转移来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提升。
(三)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作
用主导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劲,对地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越广泛,辐射带动效用也越强大,可以聚集其他相关产业迅速靠拢,不断支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体系
我国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标准是加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地区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真正落实,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行动。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内容。关于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一样的考核侧重点,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需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需要偏重于考核它的人均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状态,积极转变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的水平。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将两者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在我国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资源配置上,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立场,从我国的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与选择。兼顾效率和公平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与市场失去主导问题的出现,是国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法宝。
(三)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市场作为主体地位,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了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容易造成地区的经济波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有效的调整!政府应该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
四、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结合最新的时代形势,把握时展的新变化,适时制定适合当下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站在全局的观念之下,秉承着科学的精神以及务实的态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1.45
[2]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46
[3] 陈甬军.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J].中国经济问题,1996.67
[4] 马龙龙.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体系建设[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
[5] 李大升,冯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
[6] 吴小康.垃圾围城:突围,刻不容缓[J].半月谈,2011.14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01-03
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达成国家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最高的规划,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战略。地方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每个区域发展而言,将会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我国有很多区域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也有部分区域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对地方区域规划能够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综合的经济区,经济区的主体是河南省,并包含山东、山西、湖北、安徽省等12个地市3个县区,经济区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志,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进入到了全面推进的阶段。继续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更好地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加快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等有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文献综述
杨龙等(2012)从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会影响到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关系,中央向地方以新的方式赋权,地方以新的方式影响中央的政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会得以拓展。任俊英(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且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推动中原崛起,进而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田林元(2010)指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原经济区可以在国家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牛正兰(2007)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选择的。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与中部崛起的大背景相关联的。倪鹏飞(2010)指出,要把建设中原经济区放到全球范围来看,充分利用全球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带动发挥本地区的各项优势,培育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刘荣增(2010)指出,强心固边应是中原经济区形成的基本保障,产业承接与聚集应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撑,文化合力是中原经济区形成的纽带。王作成(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面临的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因此中原经济区需要有一个核心增长极作为发展引擎来引领区域发展,来强化经济区内的经济联系并完善经济区的功能。要加快推进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的建设,从而提高自身的国内竞争力。赵夏爽(2011)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中原经济区争取在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综上,已有研究多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现有研究中原经济区的相关文献也多从中原经济区建设较单一的层面出发,研究如何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而以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为视角的文章则比较罕见。本文则试图以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例子,系统地阐述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在总结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下中原经济区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为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及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分析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河南省历来都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也是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河南的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之首,有着“中原熟、天下足”的美誉。民以食为天,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因此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
2.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十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为中原经济区勾画出了一幅发展又好又快的蓝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原经济区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和问题。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经验的客观需要。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看,东部沿海的经济布局已基本完善,但中西部经济区布局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内陆人口和经济密集的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内的经济发展大体处于同一水平,区域内经济互补性强,内在联系紧密。推动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通过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促进国家统筹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加快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1.举全国之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要加大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并要求国务院各部门认真落实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各方面的政策。《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份标志着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文件的出台,更是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行动纲领和清晰明确的指导框架。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支持性的政策,可以举全国之力来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这些政策出台以来,中原经济区各方面的建设都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进展顺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经落地;以航空港为依托,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已经获得了批复;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铁路也纳入了国家铁路网规划;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也在逐步推动。
2.眼球效应吸引外资和人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将会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带来巨大的眼球效应。从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情况看,眼球效应已逐步显现,也已经给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投资、人才等发展机遇。富士康、联邦快递、俄罗斯空桥、菜鸟科技等多家大型企业的引入,有力地推动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进一步地产生了眼球效应,带动了一些其他配套企业的逐渐入驻。有了眼球效应以后,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会形成更为长期、有效的注意力经济效应,最终完成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3.待遇平等化,更好地推动对外开放。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省份中,都有了自己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少数没有的如浙江省,也都在为此而努力。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前,是没有自己在国家层面的战略的,所以在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以后,有关领导和专家便为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努力,引起国家的重视,也为自身争取到与其他省份相平等的待遇,是以变制变,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而且由于地处内陆,开放成本高,河南及周边内陆省份在对外开放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及瓶颈制约,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将逐步打破中原经济区在对外开放上的瓶颈制约。国务院已经批复了以航空港为依托的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这会形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同时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也将成为重要的内陆对外开放门户。
四、抓住契机,更好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原经济区建设一年多以来,虽借国家发展战略的契机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已存在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之外,在推进建设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和困难。目前来看,区域内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还都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较严重;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化”发展不协调;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较少;中原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未很好发挥;区域互动联动机制仍不完善。
1.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协调发展。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推动“四化”协调发展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河南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地位尤其突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注意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不牺牲粮食和生态的准则,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再次,要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也有助于转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放开省辖市的户口限制,加大农民工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农民进城提供好各类社会保障,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建设特色产业。推进信息化进程,使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
2.加强城市建设。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加强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郑州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区域周边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群。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综合得分可以看出,郑州和洛阳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说明这两个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综合能力较强,同时也是中原城市群两个增长极,起到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但是两个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和影响能力依然有限,其影响长期以来不能涵盖省内周边的一些城市,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城市影响区的挤压。所以,必须要继续全面提高郑州的竞争力,促使郑州从经济、规模、城市建设与管理、空间布局等方面实施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同时,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使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3.发展软实力。一方面,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独特又显著的文化优势,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也是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但是,目前在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层次和附加值都比较低,尚未把这些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力量。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层次的文化及旅游产业,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大力拓展文化品牌,真正使中原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口优势。2010年7月,河南人口就突破了1亿,同时拥有3 000多万富余劳动力,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曾经被经济学家们公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在人口红利快要消失之际,河南的人口优势将大大发挥,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以,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内人口的综合素质,并要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从而把人口众多的压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同时还要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4.加强与外省联动。中原经济区并不是只靠河南省的力量就能建设完成,也不能仅仅依靠区域内所包含的一些省份来进行建设。一方面,区域内部之间各省要有分工及合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市场准入及政府服务等主要方面和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等重点领域,使得每个省份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并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使发展空间能够不断扩展。另一方面,还要完善与区域外其他省份的合作机制,密切与长三角、山东半岛、江苏沿海、京津冀、关中―天水等区域的合作,进一步发挥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龙,胡慧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 任俊英.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3] 田林元.浅谈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
[4] 倪鹏飞.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14-05
一、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的地区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有所下降,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却一直在上升。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化格局表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三大阶梯、三大高地、三驾马车、三大病灶”。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指出,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限制及其障碍的复合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造成了全国经济系统的效率损失,阻碍了区域之间的形成相互促进的经济关系,同时,也损害了区域公平。科学、全面地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引导和推动各区域走协调发展之路。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术界就开始探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国家更是在“九五”计划中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并在“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中得到继续贯彻和强化。近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遇到了不少困扰。一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认识欠深入,因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难以达成共识;二是对区域经济协调的动因缺乏研究,导致所制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难以对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形成有效的激励;三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尚缺乏系统的探究,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方式和政策工具的选择。鉴于此,本文拟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动因与机制体系这三个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建设和国家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有所贡献。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辨析
何谓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开展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点。我们发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文献虽多,但直接论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定义或内涵的文献却很少。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发展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和谐。
第二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同区域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的特点,确定不同要素约束条件下的开发模式,形成合理的分工,同时在政府的调控下,保持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状态下的发展状态。
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
第四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
上述定义分别从区际联系、公平和效率的均衡等视角进行了概念界定,虽各有合理的因素,但仍缺乏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提炼。分歧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将其归结为一种“状态”,仅是某个时点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静态刻画。将其理解为一种“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区域的空间差异性特征,而且本质上也是对事物的特定时态的描述。若将其视为一种“战略”,则脱离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产物”的客观存在性。相较之下,区域协调发展宜理解为区域之间经济关系演进的一种“过程”。其产生于区域经济关系演进的过程中,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逐步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二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是什么?这正是理解这一概念的关键。虽然上述定义从区域关系的相互联系、区域发展的相互促进、区域差距的逐渐缩小、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等方面进行了刻画,但在具体表述上仍然有细微差异。仅对区域差距缩小的认识而言,有学者强调发展的前提和发展的结果两个方面,认为应将“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多数学者强调结果意义上的差距缩小,认为应“将各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其中部分学者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区域经济逐渐收敛的要求。诸如上述表达上的微妙差别在其他方面也有体现。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别导致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特征不明确,进而造成对区域协调发展内涵认识的不深入。
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提出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因而,必须始终紧密结合实践层面对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认识来剖析其内涵特征。根据国家“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等有关政府文献中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表述,同时吸收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本文将区域协调发展定义为,各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分工更加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向收敛,整体经济效率持续增长的过程。这一定义将区域协调发展界定为一种“过程”。具体而言,这一概念包含了一个前提,四个特征与一个目标。
一个前提即区际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性。理解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从区际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并贯穿始终。其一,区域协调发展本身就是描述两个区域系统之间的关系,区际联系是这一概念存在的基石。其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在市场能量极大扩展的今天,每一个区域都被纳入到地区、国家乃至全球格局中,区际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紧密。其三,根据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际联系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区域相互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依赖,从而形成互动关系。因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四个特征分别是:第一,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具体体现为: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更加通畅,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合作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第二,区域分工更加
合理。各区域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均立足自身经济优势和比较利益,实现区域发展与要素禀赋最佳匹配,并在区域联系网络中居于合理的节点。第三,区际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收敛。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差距呈现逐渐缩小并稳定于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呈现均等化的态势。第四,整体经济效率的持续增长。就“过程”而言,即区域整体的高效增长贯穿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一个目标即区域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之间应是一种既相互区别、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区域协调发展从根本而言就是协调区际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个特征即体现了区际公平的要求,而其他特征则体现了发展效率的要求。讲求效率的增长是实现区际公平的保障,体现公平的发展更能激发效率的提升。因此,区域协调发展旨在建立一种确保公平与效率正向反馈的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即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在笔者力所能及的文献检阅中,尚未发现有针对性的论述,似乎这一问题不言自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亦是理所当然。对这一问题的忽视不仅导致了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认识的偏差,更导致对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偏差。一般而言,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单纯国家层面的需求,二是某一区域单方面的需求,三是区域双方的共同需求,四是国家与区域两个层面的共同需求。每一种来源的动力特征和结果效应是不同的。结合我国实际,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受到来自区域层面的内在动力与来自国家层面的外在推力的综合影响。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区域经济是某一特定区域内经济、社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在现实世界中,任何区域都面临资源稀缺性的客观制约。有形资源如土地、矿产等,是附着在一定区域空间上的,缺乏可流动性或者流动性很差;而无形资源如人力资本、地方文化禀赋等,在有确界的区域空间格局中亦表现出贫富不均的空间特征。因而,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或是由于在区域内无法获得特定资源的供给,或是由于在区域内的供给成本过高,难以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完成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经济活动的逐利性意味着它不甘受制于区域空间界限的桎梏,而要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克服稀缺性,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活动的扩散性与区域边界的收敛性的自然对立,不仅印证了区域经济联系的客观必然性,也揭示了区域利益冲突的客观必然性,更预示着化解区域矛盾的可能性。从区域经济的相互联系来看,任何一个区域都处在不同等级、不同范围的区域网络中。网络式的区域联系一方面保障了特定区域先天优势的发挥和凸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缺乏先天优势的区域发现和培育比较优势,有利于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区域网络联系实现要素流动、商品交换、技术溢出等效应,满足各区域多样化的需求;二是通过合理产业分工提高区域网络的竞争力,以彼此交织的原料供应、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环节保障区域整体经济效率。因而,在稀缺与逐利的冲突下,在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网络中通过要素流动、产业分工等方式有利于实现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从区域经济活动主体而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其理性的主动选择。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考察,又是另一番情形。我国地方政府官员具有双重特征:他们一方面是“经济参与人”,即像任何经济主体一样关注经济利益;但另一方面,这些官员同时也是“政治参与人”,他们关注政治晋升与政治收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动机,获得幅度更大、速度更快的经济增长不仅可以为区域截留更多的经济利益,也能够由此带来更好的政治收益。因此地方政府表现出强烈的增长竞争冲动。虽然在短期利益驱使下,地方政府为了在增长竞赛中脱颖而出不惜以邻为壑,但从长远而言,只有置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才更有保障。因而,理性的地方政府从长远计必然会步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再者,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中央政府的地方官员考核选拔机制无形中成为了地方政府行为的“指挥棒”。地方政府既要“对上负责”,即执行中央政策和直接上级政府的指示,又要“对下负责”,即承担着维护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等任务。虽然两种选择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不对等(一般情况下“对上负责”的净收益更显著),但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阶段,二者是彼此切合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迎合中央政府政策导向的“对上负责”,也是确保辖区经济社会稳定的“对下负责”。从这一意义而言,区域协调发展是地方政府既“被动”又“主动”的选择。
无论是来自区域经济活动主体的主动选择,还是来自地方政府既“被动”又“主动”的选择,二者在区域层面上交织形成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
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规划者,中央政府一方面表现出助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也具备了助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实力。就意愿而言,在历经多年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显著的区域发展差距从经济、政治诸方面对中央政府造成了压力。首先,由于长期发展重心的东南偏向,一方面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沿海发达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成本逐渐扩大,而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导致全国整体经济发展效率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产业发展、消费水平与层次、基础条件等的空间地域差异扩展,我国需求结构与产业关联濒临断裂的边缘,国民经济面临过高的持续增长风险。其次,对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一方面激化了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矛盾,有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另一方面导致处于发展两极的区域产生了离心的趋向,不利于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已由改革前一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成果转换为进一步改革的巨大阻力和压力。从能力看,快速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1321.78亿元,增长将近45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05%,在1994―2007年期间,中国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18.60%。因此,在兼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愿和能力的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获得了源自中央政府的稳定的推力。
此外,区域协调发展也受到国际国内先发区域示范效应的积极影响。就国际经验而言,最典型的莫过于欧盟的成功经验。通过多样化的协调发展政策和措施,欧盟在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在我
国,发达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等在历经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后,为了参与更大范围的外部竞争,主动探索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秩序。这些区域的范例和积极探索提供了一种引力,指明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景与收益,也为其他区域投身实践提供了客观指导。
综上,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不仅有来自中央政府的稳定推力,也有来自国际国内其他区域成功经验的引力,这两股力量共同拧成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在实际过程中的作用是相互交织强化的。外部动力需要通过内生动力传导,并可以转化为内生动力;而内生动力只有在外部动力的良好运行保障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理解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有助于回答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
(一)市场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是指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区域市场开放,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引导要素跨区域流动、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产业跨区域转移,从而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之间的分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是区际经济关系演进过程中所内生出的一种共同发展需求。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流动、企业扩张和产业转移,既可能扩大区域差异,也可能缩小发展差距。因而,从作用效应来看,单一的市场机制不能确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是,作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市场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经济发展的能量,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一方面应该把市场机制放在基础性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协调失灵”。
(二)空间组织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机制是通过“最佳(空间)组织”形成“最佳(空间)结构”并促进区域“最佳(经济)发展”,即运用空间规划、空间开发、空间管制等多种空间组织方式,对全国的区域空间进行全局谋划,对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区域空间联系网络建设等进行战略指引,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最优配合,提高空间经济配置效率。
发挥空间组织机制的作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发展需要以空间结构为依托。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不仅能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运转,而且还能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等。另一方面,区域空间结构又随着区域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和优化,通过最佳的空间配置使个体要素充分发挥作用,获得整体经济效益。“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三)合作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是指相关区域按照自愿参与,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在物资供应、设备利用、技术支持、资金融通、信息共享、人才交流、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对外经济联系和贸易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合作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是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区域合作可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激发相关区域的潜在经济活力,获得分散条件下难以企及的综合优势和经济效益。同时,区域合作为要素流动、有效分工提供了保障,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促进区域经济专业化的深化,保障经济运行效率与效益。“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援助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援助机制就是采取区域互助、国家扶持、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欠发达区域进行持续性的帮助,改善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同时,使这些区域与发达区域建立相对稳定的经济联系,在全国空间经济系统占据合适的位置,摆脱“贫困恶性循环”,在总体上形成全国区域共同发展的格局。
援助机制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有大量的欠发达区域,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这类区域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弱;总体发展水平低;处于经济空间的边缘,难以接受发达区域的经济辐射;贫困和资源枯竭、生态恶化是困扰经济发展的普遍问题。由于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竞争力和参与合作的“对等”能力,单靠市场机制、合作机制等难以解决这些区域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外部的援助,改善其发展条件,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为欠发达区域注入发展的原动力,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五)治理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机制,即通过多个区域主体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稳定的内生秩序,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运转。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中,通过不间断的制度改革和创新,为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发挥作用提供条件,促进各机制之间相互融合;二是通过设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区域协调发展治理机构,奠定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化运行平台。
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中,治理机制具有特殊的作用。其特殊性体现在,治理机制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保障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发挥作用而间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由以上五个机制构成的机制体系框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从目标的角度分析,该框架既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效率的增进,如对市场机制主导地位的突出;同时也强调了区际公平的改善,如对欠发达区域的扶持机制等;有助于形成经济效率与区际公平兼顾的良性正反馈。从动力的角度而言,上述框架一方面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效应,另一方面凸显了外在动力的综合影响,有助于由内而外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从主体的角度而言,该框架纳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多个主体,如市场机制以微观主体企业的活动为主,但是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联动克服市场失灵,保障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转。通过各主体在不同机制问的相互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整体的协调功能。
五、结语
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产生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应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因此,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各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分工更加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向收敛,整体经济效率持续增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
产生不仅受到来自区域层面的内力的驱动,也受到来自中央政府层面的外力推动,是多个层面、多个主体、多种经济关系、多目标共同合力交织的必然结果。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治理机制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框架正是从系统的角度,利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顺利推进。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研究”(07AJL009)和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引进人才项目(2008JSYJ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夏明等,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07):72―80
[2]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05,(02):3―10
[3]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4]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张可云,论区域和谐的战略意义和实现途径[J],改革,2007,(08):5―9
[6]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8]高志刚,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3,(02):229―230
[9]陈秀山,区域协调发展要健全区域互动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6,(01):26―28
[10]李闽荣,公平与效率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J]福建论坛,2005,(07):63―69
[11]孙翠兰,区域经济与新时期空间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2]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06):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