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德育课程的特点

德育课程的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9 16:30: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德育课程的特点

篇1

英国青少年在校期间需要分阶段地接受国家课程,而英国中小学校特别是国立学校也必须对五到十六岁的学生教授国家课程。英国国家课程是学校用于保证教与学的平衡和有效组合的一种教学规划,旨在明确主要的教育思想及课程所要求教授的知识、技能、理解程度、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而自由组织教学活动。许多学校倾向于运用QCA(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即学历与课程管理局制定的工作计划来组织课程,这有利于学校将国家课程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由于国家课程组织的年限跨度比较大,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又划分出四个关键阶段,即四个基础阶段。在各个关键期后,学生将接受不同的测验和评价以考察其发展情况。具体阶段是:5~6岁即入学第一学年为第一关键期,一年后教师针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评价;7~8岁为第二关键期,三年后学校针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进行国家考试和教师评价;11~12岁为第三关键期,两年后进行英语、数学和科学国家考试,同时教师对其他基础科目进行评价;14~15岁为第四关键期,一些学生参加GCSEs(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一年后大多数学生参加GCSEs或者其他国家资格认证考试。

在国家课程体系下,英国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即“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社会化过程教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上,而且渗透在各项课程当中,并且在个体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特别是第三关键期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习得了关爱社会、团结协作、履行公民职责、奉献社会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英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渗透性、生活化的特点。教育内容包括宗教教育、公民教育、亲情教育等,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不同年龄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实施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通过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英国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1.重视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是在国家课程体系下的学校基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学校制定教学大纲时,不仅参照基督教的原则,而且兼顾其他宗教和非宗教的信仰系统。

教会对公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2007年9月10日,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信仰学校共同发表了关于21世纪英格兰学校的共同理想与宗教性质的联合声明。该声明提到:“要进一步确认政府、宗教群体和学校之间的承诺,继续携手合作,以改善学生的生活机会,建立沟通的桥梁,以更大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为建立更加公正和有凝聚力的社会作出贡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已经很务实的从单纯的传播宗教教义而转向促进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这也是宗教在英国以及英国学校当中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2004年10月28日,英国推出了首个全国性质的中小学宗教教育法定大纲,以支持在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宗教教育。学历与课程管理局和教育技能部结成伙伴关系并共同发展此项大纲。该大纲对宗教教育如何使学生不仅学习相关的宗教知识并习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效指导,并为青少年提供了发展知识、理解力和技能的各种方法。教育和技能培训大臣查尔斯•克拉克说:“宗教教育,能变换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们了解更广泛的外部世界的视野,在扩大包容、理解多样性、提倡宽容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历与课程管理局行政长官肯•波士顿也强调:“宗教教育提供给学生取得一系列广泛而良好的经验的机会,并在使他们能够制定一个务实和积极意义上的信仰和主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英国通过国家课程和法定章程将宗教教育融入到了学校教学当中,不但增强了道德的约束力,也使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注重公民教育

英国在1998年的《刻瑞克报告》中提出培养公民对世界事务和全球议题的意识和关注。2000年9月颁布的新公民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关注地方、国家、欧洲、世界,让他们在本地、本国、国际担当起有效的角色,并尊重不同的民族、宗教。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不仅重视公民的权利,而且还强调公民的责任。同时,为塑造自主的人格,英国在公民教育中还突出品德教育。2000年,政府将公民教育正式引入国家课程体系,2002年8月起公民课在中学正式实施。正是公民课程的开设,使得英国中小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当今世界,以高度的国家公民自豪感和责任感积极应对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公民教育是引导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的关键部分,也使人们感受到他们是社会的一分子,并且主动将自己武装起来以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英国教育和就业司司长戴维•布伦基特曾说:“公民教育对维持一个充满生机的民主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没有离开它的选择。它是整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课程的关键部分。我们必须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机会来发展他们理解民主社会的含义以及政府是如何在实践中工作的,并且鼓励他们在社区里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将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并不断强调被社会所认可的行为习惯,从而积极地促进公民意识的发展。”

2007年1月25日,英国教育部公布的一份关于通过学习英国历史课程来了解公民权在英国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的报告,该报告促进了公民教育与英国课程的良好结合。英国教育大臣艾伦•约翰逊当日说道:“我认为这份报告标志着公民权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到来了。”英国政府和学校也期望通过国家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国家公民。

3.强化行为教育

行为教育是通过责任教育、礼仪教育、社会技能教育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行为教育中,家庭的教育不可或缺。英国教育署国务大臣鲍斯说:“好的纪律和强有力的领导力对我们学校的行为标准教育是很重要的。但依靠学校自身的约束力只能使学校陷入孤立的境地。因此家长要负责教导学生什么是正确和错误的。这些措施有助于建立强大的和支持性的伙伴关系,这将创造一个家长和老师的团结阵线以应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不良行为。”鲍斯先生也强调要重视对学生行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这一点在“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 of Learning Programme(SEAL)”即社会性发展及情感发展教育计划中有充分体现。这一计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例如愤怒管理、动机和社交技巧。该计划有助于教师开展规则行为教育、责任教育和礼仪尊重教育,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让他们有更广泛的社会技能,使他们在工作场所和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和处事能力。

当然,系统地实施行为教育还要通过学校的课程教育等形式来完成。要明确教学在发展社会和情感技能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课堂教学当中,学校可以通过许多方面进行关于社会和情感发展的特别教育。例如:将社会和情感发展整合到“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即情感教育模式、公民教育模式及天才教育模式当中;将社会和情感发展整合到主流课程当中;抓住“主题周”的机会重点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对在这一领域有额外需求的学生采取特殊干预措施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

4.关注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

有效的性教育及人际关系教育非常重要,它为年轻人步入成年奠定良好基础。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需要放到更加广泛的框架中,结合“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即情感教育模式共同发展。2000年3月16日,英国教育和就业司司长戴维•布伦基特了关于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的指南,以促使学生了解稳定的爱的关系,婚姻,家庭生活和抚育子女的重要性。该指南涉及广泛的议题,包括教育、咨询、性保健、少女怀孕和儿童保护等,同时涉及到的其他目标包括:确保学生学习尊重自己和他人;确保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使他们能够理解差异,并防止或消除偏见;确保学生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教学中得到保护。

2008年2月25日,英国学校部长吉姆•克耐特和青少年部部长贝弗利•休斯共同了审查“Sex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 (SRE)”即性教育与人际关系教育的报告。该报告指出良好的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在保持年轻人安全和健康以及降低少女怀孕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类教育也得到了年轻人和父母的支持――92%的父母支持在学校中开展此类教育。

三、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英国德育发展的时代性、综合化、实用性、回归传统等趋势为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在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对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守信等核心道德观念,处理好与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所有人的关系、与自然界和环境的关系、与上帝的关系等。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1.学校德育必须与本国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相适应、相协调

德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文化性,一种成功的德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英国学校德育的成功就在于其德育更贴近社会现实,更深入社会实践,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也同样使之与现实建立更好更密切的联系。我国应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坚持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出发,重新审视、阐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认识和筛选外国有用的东西,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一代中华英杰。同时德育需跟上时代步伐,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建立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德育模式,让德育在参与经济建设和培养个体发展中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内在生长点,建立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的有机统一,构建为现实服务同时面向未来的新的德育体系。

2.学校德育应建构完善的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对德育内容的确定、取舍标准一般受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两大因素制约,成功的德育内容应当是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要求的内容的有机结合。英国的公民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教育形式便是从社会及个人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科研项目及培养方案,并利用各种课程的有效实施,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此外,德育的发展性原理也告诉我们,脱离学生实际,就会造成德育有效性的降低, 造成道德说教与对象接受“两张皮”、德育过于政治化或庸俗化等。因此必须研究德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当前,由于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呈现多元化、市场化、功利化的倾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将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从我国的现实情景及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制订出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相适应的德育内容。

3.注重合力,全方位优化德育环境

篇2

成人是社会职责和义务的直接承担者,社会角色具有多重复杂性。由于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与他自身的发展需要、社会期望等密切相关,所以远程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学习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参与学习的动机也具多样性:

1、自我实现和满足。提高学历、充实自己;补充过去未学的知识;对现有知识较感兴趣;满足自己的求知欲;通过学习达到自我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修养,增进社区工作能力。

2、就业竞争的需要。提高业务知识,受到同事较高教育程度的刺激,力图赶上他人,未来职业变迁而修习新知识;增加自己的就业能力;提高社会地位;职业本身需要;为了晋升等。

3、外界期望的鼓励。由于受到家人、师长、同学的鼓励;受到外界的人参加学习的影响等。

4、社交关系的需求。在不同领域结交新朋友,达成友谊。

(二)远程学习者的自主性

远程学习者有相当确定的自我概念及自重感来参与学习,在形成学习动机后,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以独立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参与教学决策的意识,希望能与教师共同承担教学责任,能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指导和鼓励,而不是被人看作是纯粹的被动的学生,单纯的受到强制性的命令与约束。同时,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教育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非常灵活自由,主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这也符合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时会自发形成一种真正的自我需要,能对课程进行自我意义上的建构。

(三)远程学习者的经验性

远程学习者与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很大区别。青少年的学习注重新知识的接纳与吸收。而远程学习者着重于改造学习,即新知识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因为远程学习者在以往的生活过程中不仅接受了一定的传统教育,学习了一定的间接经验,同时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他们能了解传统文化价值和现代科技或社会文化的不同,对于年轻学生而言,则一切都是新的。所以远程学习者多注重实用性,他们选择和参加的学习计划,多以其经验为背景。远程学习者的丰富经验不但为其新知识的输入提供了广泛的基础,也为学习的迁移提供了条件,是远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宝贵资源。但在有的情况下,成人积累的经验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思维定势,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兴趣不高,有一定的惰性。

(四)远程学习者的效果性

由于远程学习者中有很大部分是在职职工,他们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他们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必须讲求实效,安排合理周密,学习的内容最好能间歇的循环上升。课程设置要灵活多样,有多种选择的余地,这样成人学习者选的课程可以是不同步的,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来安排。课程的灵活安排也可以使学习者一个学期内学习更多的课程,因为错开考试的时间成为可能,不用担心在期末应付接踵而来的的考试。

(五)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障碍

远程学习者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学习障碍,其中包括:

1、情景的障碍。指人在某一时期所面临的物质和环境方面的困难,如学费困难、时间缺乏,以及生活、学习与工作间的冲突。

2、心理的障碍。包括对远程教育技术不熟悉所产生的恐惧,不能坚持学习,对学习进展水平不能进行自我评估等。

3、环境的障碍。缺乏面对面交互学习的能力,不习惯与多媒体的交流,课程时间编排问题;设计的学习材料、学习环境不适应特定的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不习惯没有教师直接和连续的指导的学习方式等。

二、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路

网络课程设计是指对网络课程教学目标的厘定、学习过程的构架、知识内容重难点的明确、媒体的选择、课程的测试与评价及相关资源的提示。课程设计要达到最优化必须设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建立完善的、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方式和信息资源系统,这些工作的完成都依赖于对远程学习者的心理和学习特点的了解与分析,不如此,课程设计也就毫无意义,因为网络课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更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从远程学习者心理和当前我国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来看,我们认为,网络课程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从求知中求趣

对于现代远程教学来说,除了要进行单纯的文字编辑之外,还要综合各种媒体的优点,使之合理结合,才能达到最高的教学效果。让学习者通过声、像、图等方式的有机结合,激发共学习热情,主动把新的知识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设计中,启发和激励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启发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热情,而激励是对达到每一个分解的教学目标后的学生的肯定,学生通过努力获得知识后给予明确肯定所获得的成就感,有利于学生持久的保持学习兴趣。

(二)从设计中求美

课程设计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所以,对于远程教育的课程设计来说,也要保持艺术的风格,使课程寓教于乐,以美感人,以美育人。首先,要保持课程的形式美,课程的视图、音乐背景和解说等具有和谐、简洁的审美情趣。其次,课程所呈现与表达的内容具有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美,即科学知识具有的逻辑美、对称与均衡美。最后,要追求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用艺术的设计语言来组织所要呈现或表达的内容和信息。

(三)从友好的环境中求进

学是同一定“情境”相联系,学习环境决定着使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所采取的教与学的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有机整合。

1、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协作学习,使学习者通过协商、讨论,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建构。

2、创建辅助学习环境,为了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创设辅助学习环境,例如为学习者解答和交流问题的研讨园地及公告板,捉供各种学习导航,包括检索导航、演示导航、书签导航等。防止学习者在缺乏教师的指导下发生迷航,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不知所措。

3、实现学习者自我反馈,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远程教学课程设计中,要设计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同时课程界面要友好,语言要丰富。同时有良好的评价与反馈功能,便于学生自学、自评。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在轻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中自如的学习,更好的进步。

篇3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纽带,还充当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角色。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实践发表个人看法。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标整合性。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和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行为起点,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这一节课的成败与课程目标的达成。如今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的重点不同于以往,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不像从前每个目标是孤立存在的,之间没有相互关联。这主要表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组合、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组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组合。不难发现,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教师要兼顾每个方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深刻理解作者的深意,同时记住作者心目中美好等的形象。

(2)教学内容开放性。美国教育家说过:“一个人要成为优秀的教师,那他必须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向前看的人,一个进步并且富有新思想的人。”开放性语文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开放性的胸怀。如今的时代不比从前,即便是小学生,铺天盖地的信息已经让他们目不暇接,所以,在讲授语文课的时候,单单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了。以语文课为信息之源向外延伸,尽可能多地引进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展开立体式教学,以此来强化学习,但是中心必须是课文本身,最后才能把课文吃透,让学生得到知识。

(3)教学方式互动性。教学方式互动,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施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课堂上,从前那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不见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气息,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从前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而不喧闹,争辩而又温馨,师生间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沟通和补充,教师没有了居高临下的姿态,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彼此间交流着情感、体验和观念,最后达成共识,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

(4)教学过程活动性。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参与进课程中来,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应如此,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如果仅仅是一味、死板地讲课,就不能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参与进课文中来,融会贯通,就能够更好地让他们掌握知识。

二、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方法

(1)注重积累与感悟。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与感悟。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要通过对平时知识的积累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语文教师应在阐述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关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并引导学生注重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2)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各种需要的情绪表现。新授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我也从多年的小学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关爱是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正确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措施,要获得教学成功,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是外因条件,学生就是内因根据,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

(3)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是丰富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感人场面,从而促使学生切实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4)注重加强横向思维训练。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思维的深度发展,忽视思维的横向训练,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慢慢认识到了横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多种解题策略屡见课堂,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变宽了,大脑变灵活了,创新的积累也就深厚了。就老教材而言,涉及对横向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少的,对课堂中的重点问题,我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多方法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这样的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总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

篇4

方:

陈老师,2001年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改以前长期使用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名称,对这种变化的历史轨迹及其必然性如何认识?

■陈: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可以追溯到1995年人教社在武夷山召开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这次会议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思想,比如说对语文学科的定位:“语文是人类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会议提出了把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提议。但是,当时国家教委没有通过。原因有二:一、当时其他学科都称教学大纲,如果语文学科叫课程标准,语文学科与其他各门学科就不一致了。二、尽管在武夷山会议上在教学大纲修订稿上增加了不少操作性的成分;即教与学双方的操作性,但总体而言,这些操作性的成分还不够具体,也不够系统,因此,还达不到名副其实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最后仍然称为教学大纲。

严格意义的课程标准,应从学的角度出发。尽管这样做是非常难的。现在,语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国和上海都将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目前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还不是严格意义伪课程标准。比如,在总体的表述上,有时从教的角度出发,有时从学的角度出发;在表述语言上,也不完整,体现在表述上经常地陷入困境。但毕竟走出了这重要的一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语文课程标准还要努力从教法研究的思路上逐步转变到学法的研究上来。

方:您是怎样看待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的?

■陈:我认为比教学大纲表述有进步。应当承认,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但又不仅仅是载体,更需要强调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严格地说,二者非处于同一层面上。广义地说,人文相对的是自然;狭义地说,人文相对的是科学。可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谁都明白这里所说的“人文性”大体上的指向。它比“思想性”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光彩。这是目前大家(包括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都比较能够接受的表述。

方:这次课程标准的颁行是建国以来第8次课程改革的产物。与前7次相比,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国家课程标准是学科教材编写、组织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各门学科、对各个不同学段教与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解放人,重视个体独特的体验、个性发展的需求。课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过程,应当是开放的、动态的,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而又自由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有具体的阐述,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也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义务教育的课程应当有三方面的体现。一是普及性。正如布鲁纳所说,要让普通的学校教给普通的学生。二是基础性。三是发展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课程功能。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双基”)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的目标,必须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之上。基础教育若不注重“双基”,是一种失误,最终会受到惩罚。前7次的课程改革的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语文学科又不能以“双基”作为唯一目标,还要以“双基”为基点,在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正确的价值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名言所说:“在知识的大厦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它表述得非常准确。最重要的不等于所有的,必须通过一个过程才能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正如对“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再教”这句话的理解一样。要达到不需要再教,要经过一个教的过程才能达到。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学习并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第二,是课程结构。要努力突破学科本位、学科过多的框架,要努力做到均衡、综合、选择。我认为语文学科要与其他学科杂交。语文学科在发展中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正像其他学科发展也离不开语文学科一样。教学本身是一个生态过程。

第三,是课程内容。岚清同志一再强调,课程要改变繁、难、偏、旧的现象,要注意到:(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的社会实际,联系当代科学实际。比如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电脑和网络。(2)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3)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内容(材料)。

第四,是课程实施。改变过去过分地或者说单纯地接受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让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发现”。

第五,是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不强调甄别和选拔,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与课程的改善。

第六,是课程的管理。提倡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就语文学习而言,更重要的应该是:(1)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这是母语学习的特点。因为任何一个学生到学校来学语文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带到课堂来的有他的生活与经验。我们尤其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体验。(2)语文课程建构最有价值的是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往往比结论更宝贵。要倡导学生与读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3)语文学习应是开放的。语文学习中的大量问题既有精确的也有非精确的,既有清晰的又有模糊的。学生就是在对这些精确与非精确、清晰与模糊的问题的学习中不断求得发展。因此,该精确的不能模糊,该模糊的地方不谈精确。这是语文学习的又一特点。

方:如何正确看待语文课程标准?

■陈:语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不同于

哲学,也不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学科或历史学科,它是很有其特殊性的。因此,相对而言,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比较难写。这也是我们看待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态度。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既要看到其继承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发展的一面。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对语文教学大纲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另起炉灶。

方: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是怎样的?

■陈: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是:(一)四个学段(1—2、3—4、5—6、7—9年级);(二)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教学过程的三个维度(知识与基础、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方:五个板块体现出哪些新的理念与教育思想?

■陈: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四个学段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划分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目标和功能,也有各自的侧重,但是它们又是互相沟通的;五个板块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层次;三个维度体现出语文课程标准是围绕三个维度来展开的。

具体而言:

一是十分重视识字教学,注意到了写字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生识字糊涂始”;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对孩子认识生活、发展智力、早期阅读开发有重要意义。学生特别要先认识许许多多名词,正如孔子强调:“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张志公先生也说:三年级以前的语文教学大多成功,因为教学的目标(识字)比较明确。三年级以后的语文教学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比如:“不能委屈孩子”和“委曲求全”。何时用委屈?何时用委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困难。其症结是对大问题的讨论过多,对最基础的字与词的教学有所忽视。此外,我认为到一定程度还要十分重视成语的学习,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典故,一个成语就是一种文化、一个故事,一种人生哲理。可以说当代中学生文化底蕴怎么样,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他的字、词、成语掌握多少来衡量。如果一个中学生在一段长篇讲话中竟没有出现一个成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现在小学识字基本完成300字,而上海希望学生能在三年级前完成,这就为语文学习特别是早期阅读开发奠定了基础。

写字问题,社会上批评得最多的有“每况愈下”之说。分析50多年的写字教学,最大的失误是缺乏行楷过渡,即小学低年级的楷书,到高年级、初中的行书缺乏过渡。既无教师又无教材,更无教时。目前,上海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编写了行楷基本训练教材,又设置了等级考。写字也是一种文化,我们不敢有过高要求,但要达到课程标准的端正、规范、清楚的要求。

二是关于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策略。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阅读练习做得过多,书读得过少,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由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资源很丰富的一门学科。新标准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强调随文讲解。课程标准没有突出分析这个环节(有意地避开了“分析”这个词语),是为了从根本上改革比较长时间形成的弊病,提倡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同时,还非常强调背诵。黎锦熙先生说:“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学语文只有背诵相当数量的篇目,才能形成学生的文化底蕴。而这是终身受用的。所以,有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当然,这些背诵篇目是否科学,有待实践检验,但毕竟提出来了,这是一个进步。

此外,阅读不能仅仅限于教材的篇目,还应当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所以有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阅读总量要求达到4印万字以上。还有网络化阅读中的收集、整理、筛选、组合等能力的要求。

三是习作与写作。这次特别提出写作要注意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这是社会语言学的思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时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写作教学的总体把握当中要减少命题作文。写作上还要注意开创二个新栏目网络习作。

四是口语交际。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要普及社会语言学的思路:话是谁说的(身份),说给谁听的(对象),什么时候说(背景),为什么要这样说(目的)。口语交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心态的教育,要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这直接关系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语势。这也是一种语言美,或者说在说话训练中要做到“得体”语言美的最重要的表现。

课程标准提到要认真耐心听别人说话。听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比较薄弱。听,不是听觉(纯生理现象),是听知(认知心理现象)。听的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品评力的培养。卡耐基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五是综合性学习。课程标准中最有新意的是设置综合性学习。“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能力,有利于培养语文能力和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能力。这种能力包括:(1)关于搜索信息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搜集能力);(2)分析问题策划活动能力;(3)组织能力;(4)表现能力;(5)研究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101-03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技术革命通常会引发教育领域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课程领域正在发生一次全球性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纸书本、三尺讲台”的课堂形式受到电子书、电子书包、网络课程、虚拟交互课堂、远程教学等新的课程教学形态的冲击。[1]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不断成熟,借助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在“云端”授课、互动、游戏、实验、作业、考试的“云课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云课程是云计算、移动新技术和课程整合后产生的新课程形态。它是以育人为目的、以云平台为课程媒介、整合学科知识和课程资源、以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集中学习或分散学习为课程实施方式、在线测试、考试为主要评估手段的新课程形态。[2]

一、商务外语云课程的构成

云课程是由“管、台、云、端”四大要素及其关系构成的系统。[3]“管”即各种信息传输的通道,如有线网络技术(10G、40G、100G以太网)、无线网络技术(Wi-Fi lin、3G LTE、4GTD-LTE/FDD-LTE)。“台”即资源库运行的平台,当前的云计算2.0技术使云平台的重心转向业务基础设施、业务平台和业务软件,形成了个性化、人性化的使用体验。“云”即资源提供者的资源库。“端”即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基本构成就是上述四大要素和商务学科各门课程有机结合的产物(如图1)。商务外语云课程开发并不是将各种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简单相加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考虑整体的策划、设计,考虑课程开发过程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包括如何把云技术融合到商务外语学科课程之中,如何利用云技术支持改变学校商务外语教学和学习方式,如何利用云技术来设计、开发、管理和应用各种课程资源,如何基于信息化环境整合商务外语类课程资源,如何在云课程一体化设计中兼顾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等问题。

图1商务外语云课程基本构成二、商务外语云课程的特点

商务外语云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必然会呈现出各种云课程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信息数据集中化,设施简化、成本降低,接入方式多样、教学形式灵活和课程资源共享等。

第一,信息数据的集中化使得商务外语云课程的管理变得高效、安全。商务外语云课程是包含该学科各类课程在内的大规模的课程集群,其中有大量的课程知识信息数据和事关云课程运行的核心数据库。虚拟化的网络服务使得这些资源的调用、维护与管理都可以由专业人员负责,提高其运行效率。商务外语云课程的“云端”为这些信息数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还可以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更能针对黑客入侵及时启动防护系统保护数据安全,教师和学生不必担心因个人终端(电脑、智能手机等)中毒或遭遇黑客入侵致使课程数据损坏或丢失。

第二,设施简化、成本降低为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性。商务外语云课程对学习者的终端设备要求不高,只要学生持有连接网络的设备并在设备上安装网页浏览器即可。学校不必投入大批资金购入各种硬件设备和担心设备维护、维修与升级等问题。另一方面,商务外语云课程的云计算技术也降低了对师生终端计算能力的要求,师生不必担心自己的电脑或智能手机的配置与性能低而影响云课程的学习。总之,从云课程的建设和实用来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资金投入都不高,这为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性。

第三,接入方式多样、教学形式灵活为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使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进行在线查看电子讲义和教学视频、提问、互动、提交作业和参加考试等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学习活动。教师则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在线更新课程讲义、答疑、同学生互动、评阅作业和评阅试卷等。以上全部与教学相关的数据存储于云端,学生和教师可以很便捷地利用这些资源,这对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四,课程资源共享让商务外语类课程资源得以有效利用。资源共享是现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理念之一。云计算技术的开放性、互动性为商务外语云课程的资源共享提供了适宜的技术条件。云技术与商务外语课程的整合摒弃了单一的“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它所承载的合作、共享、革新等理念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理念不谋而合。云计算对商务外语云课程资源建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课程资源的组织和管理上,它使商务外语云课程的资源形态和运营得以网络化、协同化和服务化,这些都促进了商务外语类课程资源得以有效利用。[4]

三、商务外语云课程的理念

第一,以学生需求为本是商务外语云课程的首要理念。从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基本构成图可以看出,在“管、台、云、端”四大要素中,“端”是最终归旨所在。换句话说,商务外语云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的需求是课程设计与开发首先需要考虑的。商务外语云课程对学生需求的满足主要表现在课程群的广度、学科知识的难易度和课程资源的有效性三个方面。商务外语云课程面向的学生群体复杂多样。选择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既可以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也可能是国际贸易专业的,甚至是经济学专业或其他学科专业的,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云课程的课程群具有较广的涵盖面,不仅要有商务英语类的课程,还要有国际贸易类的课程,更要开设一些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群体的知识、技能基础不同,这就要求商务外语云课程的课程设置照顾学生的这一特点,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最后,课程资源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源,必须具有有效性。这里的有效性是指课程资源要与各类、各门课程不同学习阶段的内容密切相关,否则起不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第二,泛在学习(Ubiquitous)是商务外语云课程在新的信息技术时代的重要理念。商务外语云课程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泛在教育平台。这一平台是通过将传统讲授、基于互联网学习(E-learning)、基于移动设备学习(M-learning)和云计算技术整合起来的开放的、即时交互的教育平台。有了这一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在线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者复习巩固已学课程,或者同教师和同学进行在线互动、交流。这种学习形式就属于泛在学习,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学习,是一种无时不可、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可以按照学习者的需求获取相关信息的学习。总之,泛在学习是商务外语云课程的重要理念,它是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有机融合,是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的结合,是大规模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实现形式。

四、商务外语云课程的实践

商务外语云课程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信息边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让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进入这个平台,让他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角色职权完成不同的工作或任务,开创了课程信息化开发的新模式。[5]

第一,学校在商务外语云课程开发中主要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学校可以向教育云服务提供商申请开通信息化中心,但不用购买相关硬件,也不用维护设备和升级系统。学校教务部门在商务外语云课程平台上主要做教务管理工作,管理师生的登录权限、教师的考核、学生的成绩统计等,同时按照需要存储师生上传到云平台的文件和数据。学校也负责公开和共享部分课程资源和信息,与同类院校进行相关课程沟通交流的事务。

第二,教师在商务外语云课程开发中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根据学校赋予的权限可以选择云平台提供的样式或自定义样式开通自己的主页,以便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云平台提供的软件和工具在线写博客、指导学生、作业、在线批改、在线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上传课程资料,与同行分享资源和在线交流教学经验。而做到这一切,教师无需首先成为一个网页设计师,因为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免费的、“傻瓜”式的网站建设模板,教师可以轻轻松松地创建自己的教学网站。

第三,学生是商务外语云课程的自主学习主体。学生在这一云教育平台上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可以通过云平台搜索到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以在线观看教师的授课视频和电子教案。为了方便交流,学生可以创建博客、发表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发表生活感想等与同学和教师在线互动交流。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线提交作业、参加考试,并能及时得到教师对作业和考试的反馈信息。

第四,家长是学生在线学习的督促者和反馈者。家长可以在云平台开通账户并使用相应的功能,随时进入孩子的学习空间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督促孩子及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心情变化等。当然,家长也可以同孩子一起参与到师生互动交流中。通过查看学校管理部门的网页和教师网页,家长还可以看到相关课程的通知、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与评价、学生成绩等,也可以在学校管理部门网页和教师网页留言与之交流。

五、小结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教育与信息化产业整合的指导方针,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使云课程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也象征着我国高校云课程建设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实践探索需要理论先行。但是目前国内有关云课程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应用研究更是鲜见。本文结合云课程的基本理论尝试探讨其在商务外语学科的应用的一些基本问题。目前,云课程的建设尚缺乏科学的开发、运用和运行机制,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还需政府部门、云平台运营商、高校等的通力合作,以便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婧.“云课程”解析:背景、理念与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13.

[2]潘新民.“云课程”:特征、意义与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8.

篇6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格教育是语文课堂的核心价值之一。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语文核心价值的理解、判断、表达,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课程授课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征

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是6至12岁的幼儿,正确把

握和了解其心理特征,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授课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定义,幼儿成长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一切,这个阶段我们只需简单了解即可。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幼儿主要通运动符号来认识事物,如,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事物。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开始进行逻辑思考,如,去过几次同学的家就能画出线路等。学龄前期儿童的认识过程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到了学前晚期(6、7岁),开始有了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智力活动。

2.形式运算阶段(12岁后):运用抽象的概念

儿童认知过程可分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不顾规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如,经常自言自语等。

(2)权威阶段(6~7岁):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敬和服从的愿望。绝对遵从老师和规则,认为规则是不变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3)可逆性阶段(8~10岁):认为只要所有人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此时,思维中有了“疑问”信息。

(4)公正阶段(10~12岁):认为任何事都要公平公正。注意游戏的公平性。

3.儿童心理具有的特点

(1)模仿心理:小孩子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四岁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所以在教学中肢体语言丰富点,让他们模仿。

(2)好奇心理: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上课时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了,他也要去看看。

(3)好游戏心理: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

老师应利用孩子好动的心理,一旦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四处东张西望,就要想方设法改变教法,“投其所好”,刺激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4)喜欢成功的心理:儿童做事喜欢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

(5)想象力丰富:按自己的遐想设定自己的行为。如,他们会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扮演妈妈,把洋娃娃当孩子,给洋娃娃洗脸、穿衣、喂饭。

(6)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随意注意还不完善。他们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室之外的小鸟、飞蝶、虫鸣都容易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分散。据研究,5~7岁儿童,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是15分钟左右,8~10岁儿童,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是20分钟左右。因此,儿童的学习在15~20分钟紧张的上课之后,就应放松一会儿,做会儿游戏,然后再继续学习。

(7)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的,必须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他们还很难掌握较抽象的概念。如,做数学题数手指、非常喜欢模仿等都是。

(8)情感外露,自制力差,意志薄弱:儿童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表现在喜欢和老师在一起,争着为老师办事。当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时,给老师的回报将是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他们的情感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而且不善于控制自己。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与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他们的意志行动的决定与执行大都同时发生,不会反复思考,三思而行。如,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刚挨过批评又重犯,但并不是成心要犯错误,而是由于自制力差,不善于控制自己而造成的。所以要根据这些情况做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9)感知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感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他们的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较多受兴趣控制。这就导致他们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不按教师的要求去感知。如,老师要求他们观察花的形状、结构与颜色,他们却被叶子上的昆虫所吸引,去玩弄昆虫,把花撇在一边不予理会等。

(10)机械记忆占优势:儿童的机械记忆的水平较高。因此,他们的记忆不是靠理解,而是靠反复背诵来实现。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机械记忆水平较高,因此,不能浪费他们的这一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程应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

篇7

一、新课程知识的实践性

它与以前的课程不同,它注重于学生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后获取知识的。如在每一组讲读课文中课后面的练习题;它不易也不难;这种安排着重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再来体会文章的重点句子,不但让学生对课文的加深理解,又让学生把重点部分背下来,对课文的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样又进一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习作方面要求的内容都注重学生和生活,以及学生身边的生活,只要每个学生善于积极思考,认真观察身边的事与物就有写不完的内容。加之,善于思考该组例文的语言表达方法及其利用课文精练的语言进行叙述,就能写出极好的作文。当然学生写好作文不单是学生个人的因素,也包含着教师的积极引导和不断启发的功效。

学生写好作文也是学好该组课文知识的总体概括,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组的四至五篇课文的学习就是学生要学的理论知识。后面的练习作文就是学生的实践过程的结晶。新课程,语文如此,数学课程、思品与社会课程、综合与实践课程科学课程以及其它课程都有注重实践性的这一特点。所以说新课都有知识性和实践性。

二、新课程知识的实践性

无论是从年级与年级、册与册、组与组、课与课之间的新课程都有知识的衔接性。它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由不会到会;认识问题是由简单至复杂;学习课本知识是由认识声、韵、调到音节的组合,在会拼读音节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汉语的方块字。然后是由识字到认识、理解句、段、篇的读写和运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眼界,随着不同年级阶段的儿童年龄特点,教材都具备着各阶段的知识衔接,同时也有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思维方式。

三、新课程知识的广泛性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功底,而且要不断地努力学习更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因为它的知识特别广泛。关联到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古今中外的科研成果和古典历史文化以及现代的科学信息技术等广泛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创导者,也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作为一名创导和传播者就必须正确无误地贯彻知识,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广泛的知识贯彻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让他们都能获得知识,培养他们适应于21世纪的新型人才。

由其是我们广大农村最基层的小学教师要求更高,因为我们都是“万金油”,加之教师少科目多。其一,教学科目多,一个教师上了语文,又上数学;上了思品又上科学;上了综合又上美术,上了音乐又上体育;上了英语又上信息,常常都在繁忙之中。其二,教学节数多,一天上午三节,下午三节共六节课都在上课,没有一节休息。其三,批改作业量多。批改语文,又改数学;批改英语又批改美术,从未闲着。

其四,学生人数多,我们每个教师顶一个班,班班学生人数都是50人以上。那么,以上的这种背景我们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教师怎样应付下来,可想而知一日24小时只得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其余时间都在忙于工作之中,有时候连睡眠时间也被占用。

四、新课程知识的灵活性

新教材的知识具有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发展儿童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科学地组织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也要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因为新课程并不单纯指书本或教科书的内容,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儿童的经验及儿童所在的生活环境都可以是课程的范围。我们要正确地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编排特点,掌握新材料的编排意图,时代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论与概念及课本的设计思路。如在语文材料上的“回顾、拓展”内容的交流平台编排得很好,从“小林与小东”的对话中,就可以知道在本组所学课文内容要领、性质和特点。还有“日积月累”部分就灵活地学习古往今来,国内国外的名人名句、诗歌、对联、谚语等丰富了学生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把学生的目光移到校园外,广泛地关注社会生活,积累社会经验,丰富儿童学生的知识领域。

五、新课程知识的适应性

篇8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2000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个旨在培养体育建筑管理人才的社会体育专业。但如何定位设计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如何构建与新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社会体育专业体育建筑管理方向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特点

(一)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体育建筑管理方向“培养具有社会体育和体育场馆建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组织管理、咨询指导、教学科研、体育场馆建筑运行管理以及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和变化,结合建筑类院校自身特点,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体育建筑管理方向人才的课程体系。

2.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知识学习必须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培养学生体育建筑策划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立足于体育建筑建设全过程及整体系统,以掌握体育建筑的客观规律为宗旨,以现行的建设法规、体育规则为依据,力求使学生通过学习对体育建筑管理领域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掌握基本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4.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原则。采用模块化课程的组合方式,合理安排体育建筑管理方向各个课程群之间的比例,拓宽基础学科的范围,体现学科的交叉融合。

(二)课程体系特点

1.以体育场地建筑为切入点,确立培养目标。针对体育建筑管理社会需求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现状,提出培养目标是具有大学本科水平的应用型、技术型,从事体育建筑管理的专门人才。学生在专业上应具有体育建筑管理能力,具有参与项目决策分析能力。

2.以教材编写为支撑,满足专业的建设需求。由于课程体系内的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开设前没有适用于本专业的较好的教学大纲或教材,因此根据专业的发展,以教材编写为重场戏,编写了主干课程急需的教材已满足专业的建设需求。

3.以课程整合为改革面,促进专业的与时倶进。在理论教学体系上突破传统教学和课程界限,突出专业的特色,实施模块教学。在专业方向课中提出以体育建筑识图为基础,以体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和体育建筑策划与施工管理为重点,以体育建筑管理主线,强调体育和建筑的结合。

三、课程体系设置

(一)课程体系内容和学时比例

依据现代课程理论,按照培养目标要求,以“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以“目标设计,构建框架,重组模块,整体优化”为过程构建了以学科与术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必修和选修2大类6个平台,总课时为3056学时,总学分为195.5学分;其中通修课程846学时,545学分占总学分的2788%学科基础课656学时,41学分,占总学分的21.00%学科方向课608学时,38学分,占总学分的19.44%通识课程144学时9学分,占总学分的460%选修课352学时,22学分,占总学分的11.25%实践教学28学分,占总学分的6个平台分别为通修课、学科基础课、学科方向课、通识课、选修课、设计、实习。通修课注重综合性、多层次;学科基础课突出基础性、技能型;学科方向课体现先进性、扩展性、专题性的特点。设计包括课程设计(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体育场地设计、管理设计)、毕业论文等。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规则裁判法学习)、生产实习(比赛的组织编排)和毕业实习。根据课程内容划分体育建筑管理类、体育传媒类、体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类、基础理论类、技术技能类等5个专业模块。如体育建筑模块包括体育建筑概论、体育场地建筑工艺、体育建筑策划与施工管理、体育建筑环境与设备。体育管理模块包括社会体育管理学、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体育领域计算机应用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场馆智能化控制。体育传媒模块包括体育新闻写作、体育摄影与摄像。

(二)课程体系实施的主要途径

针对体育建筑管理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课程体系将人才培养划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方向阶段”两个培养阶段。学科基础阶段进行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的讲授,主要设置“通修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两个模块,用于解决“厚基础”的问题,教学时间约用4年的前1/2时间。方向阶段进行学科方向课的讲授和毕业设计实习,主要设置体育建筑管理类、体育传媒类、体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类模块,以实践和实习课教学为主线,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社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用于解决“针对性、适应性”问题,教学时间约用4年的后1/2时间。

学科方向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在学校理论学习较多,接触实际工程较少,对实际的体育场馆施工过程比较陌生,对于体育场馆结构、设备等也缺乏认识。我们在教学形式上采取课堂教学(含案例分析)+多媒体录像教学+课程设计+现场参观的模式,联系实际项目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或是拍摄工程照片通过多媒体方式向学生演示等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理解。

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中,注重将设计(论文)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选题紧扣实际。通过来自实际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的设计和科矾强调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甩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创新的能力明显提高。

四、结语

篇9

    二、教师情感的熏陶与引领

    语文老师不但要有点文味,更是要随性情的。很多时候,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不是被课文感动,而是被老师的语言所吸引,情感所牵动,进而才去关注文本、关注内容,这样就更需要老师要充满情感来教学。在讲授老舍的《我的母亲》一课时,在简单了解母亲的形象之后,我就曾试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起初参与的学生很少,表达也不是很自然。于是,我随机做了一段我对自己母亲的描述,因为很真诚,也很深情,这下学生的情感被我激发出来了。更令我意外的是,原先曾一度缄口不言的学生竟争先恐后,纷纷谈自己的母亲,甚至有一个班的男生在谈时声泪俱下,全班说了一节半都还觉得不尽兴。

    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有话可说,一方面是基于对课文的感悟,但更重要的是有了情感的渗入。然而这一过程不只是单纯的认识过程,也不是单一的移情过程,而是学生内心的潜在情感的勃发,是学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对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组合和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自然造就了语文课堂的生成,这也才是语文课堂独特的魅力所在。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情感因素值得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去挖掘、去研读、去体味。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篇10

“运动技术”这一词汇广泛运用于体育运动的各个项目之中,因为身体练习是体育得以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媒介,如果体育离开了身体练习的基本形式,那么它也就离开了体育的本质,这也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学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实施多样化的运动技术教学,不讲究去追求竞技运动中的高难技术。只要把容易掌握的运动技术动作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较多的技术、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能使其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2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通过身体练习过程而获得的有质量的完成某种运动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实践能力,运动技能既是人们主观生活经验的一种表现,以培养一定的身心素质为基础,掌握和表现特定运动技术;又是体育学科运动实践的专业基础。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所在是运动技能,如果离开了运动技能,体育学科理论也只能是空洞的、无利用价值的知识。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离不开心理思维,离不开脑对运动技能的分析和综合,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动作表象才能转化为动作概念,学生才能掌握动作要领并进行有效运用。因此,学生通过体育课程运动实践所获得的对运动技术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操作技能与技巧,促使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感受,促进学生适应运动技术学习的新环境,不断调节所面临运动障碍的情绪与态度。

1.3运动体能

在学校体育实践类课程中,要发展学生的运动体能,就得要求学生不断反复地进行身体练习,来达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发展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这是发展体能的突出特点。发展学生运动体能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学校体育实践课。发展学生运动体能的要求要善于抓住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最佳时期,小学阶段应以发展速度协调能力、柔韧和灵敏为主;初中阶段以发展速度和速度力量为主;高中阶段以发展力量、耐力和速度为主;大学以后,保持已获得的体能水平。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能,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设法激励学生的参与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

2情意性

自然科学课程学习的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这些规律是必然的,有序的。情意类课程是指通过课程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其中就有很多偶然的、无序的因素。

2.1运动情感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健康、充实、完美的情感世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高雅丰富的人生品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传授知识予学生,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塑造出健康的人格。人都是有感情的,都有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本性,而尊重亦是相互的。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也以和蔼的态度鼓励他们,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必然反过来尊重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2.2个性发展

当前体育教学不仅特别强调体育健康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理性认识,更加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人发展为教育理念。个性是以遗传倾向很强的气质为中心,并通过它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它以个体在各自的生活空间的人性或行为方式为特征,具有相当稳定的统一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像上文化课一样,学生要被固定在一张课桌前。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性发挥自己的情感,尽情地去参与游戏、参与运动或竞赛。让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的结合,可以在运动宣扬自己的个性。

2.3运动交往

学校就是一个小的社会,而学生就是这个小型社会的一分子,只要是社会就必然会有社会交往,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下,师生之间,还是同学之间,都有交往。在体育活动,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同学生之间,都需要相互的语言交流、肢体交流,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远比其他学科要复杂的多,所以在体育运动中通过运动交往,可以全方位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3自然性

体育实践类课程的“自然性”学科性质,体现了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自然天性与兴趣出发。

3.1运动负荷调节

体育实践课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这是每个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从系统观点分析,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只有适宜的负荷刺激才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学生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协调配合,逐步增强,然后先从负荷量上增加,在学生适应后,再逐步增加强度,当增加量时,强度适当下降,当增加强度时,量再适当下降,如此交替进行,密切配合,使学生承受的运动负荷逐步提高。因为假如对全体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安排相同的负荷,则会造成一部分学生还没达到教师制订的运动负荷目标,而一部分学生却无法承受。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3.2自然运动方式

我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始于,这样的历史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当时的教育和学校体育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随之传入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得到初步的推广和实施。

3.3运动资源开发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多种多样的体育资源可供开发和利用,如开发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注重师资培养,优化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开发课程内容资源: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体育设施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对现有场地设施资源进行开发,提高其利用价值;体育运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不管是体育教学还是体育科研,都应当充分重视,以此来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持续发展。

4人文性

正确认识体育实践类课程的“人文性”,将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确立科学的体育实践观与积极参与体育实践。

4.1运动行为

在学校体育课堂中,经常有许多不同的行为现象出现,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析,使教师与学生对体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体育运动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些体育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体育手段与方法来进行的活动。体育运动行为作为体育活动中的一种行为表现,并非是孤立地存在的,体育运动行为的形式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多样性的。学生不良的体育运动行为普遍存在,对学生健康的影响非常不利。要想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发挥正面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既注重技术的传授,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体育实践课上,要加强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

4.2运动意识

意识可以有效带动行为习惯,因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生运动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没有参考体育活动的意识,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先行设计,能不能吸引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能不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找寻到快乐感与满足感,让学生在文化课上所积累的压力可以在体育活动得到有效地释放。激励学生的运动动机,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觉的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

4.3社会适应

学校体育为学生提供了社会交往的良好空间,为磨练学生的意志提供了机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学校体育应赶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发展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与学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民主的课堂社会。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设计一些特定的体育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勇敢拼搏精神,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基础;通过发挥体育运动的“规则效应”,加强学生的社会规范化。

篇11

概率统计课程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具性,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时也应注重联系实践,让教学内容更加多样更加丰富,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首先,可以根据某个知识点过渡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上,进行穿插讲解,或是进行一些实验,讲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对课程实用性的了解。布置一些课后实践作业,检验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实践作业的完成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各自取长补短,锻炼协作能力,通过完成作业,不仅可以复习学习的知识点,还可以进行意见互换,促进学生之间学习的交流与合作。如寒暑假购买车票的人总是很多,特别是春运期间,甚至一些人半夜就出去排队买票,那么火车站设置多少个售票窗口才能有效解决购票矛盾?教师应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统计,这样可以极大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教师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除了板书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方式直观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使课堂氛围活跃,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对教学效率与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事件的概念或是一些随机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力,运用简洁直观又生动的多媒体,那么这些随机的试验或演算过程,便会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与认识更加形象深刻。而且多媒体使用便捷,学生做起试验,很方便,在试验中体会观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概率统计中的很多知识点涉及到类比与归纳,在多媒体教学中,就可以动态的展示异同,方便学生的理解,也可以帮学生进行概念区分,形象性很强。较板书而言,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不会将时间浪费在板书上,可以突出核心内容,将复杂繁琐的计算过程快捷地运算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与领会时间。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件运用能力也起着很大作用。

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要以学生为本,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为原则。如在提问环节,教师应提出带有启发的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让学生进行思考或讨论,如果只是教师问然后给出答案,会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或是太依赖老师而无法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该充当一个引导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对学生进行点解教育,而不是主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一点点探索,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如在讲解全概率公式时,首先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点,老师有一张电影票,大家抓阄决定谁可以得到,那么先抓和后抓有什么区别?通过此类例子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把问题引向所学知识点。最后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出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