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9 16:30: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是要走农业特色化道路。就是要根据各地市的气候、土壤、温度等地理自然特点,按照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既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又有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形成“一市一品”或“一县一品”的产业格局。集中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并以高标准设施化栽培和工厂化生产,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农产品,扩大优质高档产品出口。围绕绿色化和特色化的要求,以现有区域性蔬菜产区为基础,在城市形成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竞争能力强、市场潜力大、规模化生产的优质高效蔬菜和奶业生产基地。粮食、油料、生猪、花卉等要主攻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和品牌优化,提升良种化率和产品优质率。以南丰蜜桔和赣南脐橙为重点的水果,要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产品保鲜、储藏和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程度,培育和发展水果优势产区。以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养殖淡水鱼为主的养殖业,要逐步形成若干个鱼类、蟹类、虾类的繁殖养殖基地,有目的地遴选几个繁殖点予以扶持,实行集约化经营,实行生物链的分层养殖和立体养殖,提高单产和养殖密度,形成产业化规模。
中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遇到了最佳发展时期。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一体化、社会化的发展过程。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各产业的分工逐渐深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因而得到相应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税收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也是国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农业产业化需要税收政策支持
我国农业产业化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综合的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纵多优越性,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途径。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距离农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基础产业,我国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解决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农业问题。自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很大的冲击和挑战,政府无论是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应对WTO对我国农业冲击而需要扶持角度出发,都迫切需要从政策层面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税收政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控宏观经济杠杆。现行农业产业化的税收政策集中体现在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等联合发出的《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主要规定有:国家认定的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企业所得税均暂免征收;重点龙头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研究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所发生各项费用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以从(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对于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和国家有关部分批准引进项目的农产品加工设备,除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我国从2004年开始逐步降低了农业税税率,2005年全国有28个省(市、区)免征了农业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废止了在我国有47年历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除烟叶税外,所有农业税、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已全部废除。此外,税务部门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制定了一系列“以税惠农”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实体减免所得税,降低了农产品经销和加工的增值税税率。
二、现行涉农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1.增值税对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化保护力度不够。现行增值税规定,对农民生产的初级农产品销售免征增值税,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对收购农产品的企业按13%的扣除率抵减进项税额,虽然解决了部分销项税额按13%计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问题,但对按17%计算销项税额的企业来说,仍然存在税负偏重的问题。再者,就增值税率而言,对农业投入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优惠税率还不够完善,保护支持力度不够。
2.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比较单一。税式支出的形式包括优惠退税、优惠税率、税式扣除、投资抵免、税式豁免和加速折旧等,不用形式的税式支出会产生不用的效果和功效。现行税收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对所得税优惠,在流转方面的优惠不够,这就使得现行税收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照顾作用远大于鼓励作用。单一的税收优惠政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但不利于农业、乡镇企业及涉农部门的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主要是对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农业科研机构,覆盖面较狭窄,没有形成全程的渗透机制,缺乏促进传统落后农业结构和产品向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缺乏对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扩大农业生产基地,提升农业生产规模。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偏高。国家对“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主要是以规模和效益为标准,对于固定资产规模及近3年的年销售额,东部地区是5000万元以上、2亿元以上,中部是3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上,西部是2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上,还要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60%,A级(含A级)以上银行信用等级的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需经过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查确定,这就使得大多数企业无法达到认定标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中小型企业不能够像大型涉农企业一样享受所得税优惠,造成税收优惠资格的差别,不利于发挥税收政策的刺激效应。
4.财政体制不规范,政策和管理服务有待改进。现行分税制“以基数加增长”的分配方式划分地区政府财力,经济越发达地区得到的财力支持越多,越落后地区得到的财力支持相对越小,地方财力增长缓慢,导致地区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无法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资金投入。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服务和管理服务待改进,我国缺乏规范性的税法公告制度,宣传力度不够,降低税收政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经济和增加农业收入,政府应加大力度在政策手段方面加以改善和促进,但是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体制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必须对税收政策完善,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1.确立保护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建立多环节、多层次、协调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保护和扶持农业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做法,政府把对农业投入作为重点。调整我国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保护和扶持农业的重点,充分利用WTO规则,在不扭曲农产品市场和贸易的“绿箱”条件下,明确农业生产、交易、加工等领域的税收倾斜,建立保护和支持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城市金融机构投资农业经济、为农业经济建设,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更为优惠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投资农业的收入或者支农资金的信贷收入减征、免征营业税。
2.用足用好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发挥倾斜政策的经济效应。调整与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区域性税式支持政策,加大对落后地区农业优惠力度,使得落后地区能够以投资软环境的相对优势弥补硬环境的不足。同时,充分运用好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集中扶植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带动农民增长增收作用显著的骨干龙头企业,促进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一条龙”产业链经营机制的形成,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化。认真贯彻落实好涉外税收和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优先办理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研究开发农业优良品种和农业生产技术,鼓励生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绿色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税式优惠政策对农业倾斜的范围不仅包括农业自身的种植业、养殖业等,还包括与农业相关的产业、行业,如农村生产资料的生产行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镇、村镇企业以及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农业服务业等,使农业处于一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中。
3.改善现行增值税制度。大力推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制度,按农业产业的不同行业确定最低的合理税负水平,对实际税负超过合理税负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推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对于农户,现行增值税规定销售额免税,但实际农民还需承担进项税,可比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农产品依据收购凭证按13%抵扣进项税管理,农民购入农用机械、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依据普通发票或其他合法的销售凭证,经税务机关审核通过的,即可对其所含的进项税实行退税,从而有效解决农民的税收负担问题。
4.进一步挖掘税收政策扶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潜力。尽可能降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门槛,取消规模、效益认定限制,中小型企业只要能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政策的就予以相应的税收支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使其能真正融入市场竞争,增强发展后劲。结合各种税收支持形式,将税收豁免、优惠税率等直接税收支持与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加速折旧、税收扣除等间接税收支持相结合,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和促进、引进、利用闲散资金流向农业产业,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投资报酬率,还可以对税率、税基制定优惠政策,实施更广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
5.全面加强税收管理,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税务环境。按照WTO透明度原则要求,建立和完善税法公告制度,提供良好的税收政策服务,将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背景下出台的,散见于各种法规、文件和补充规定中的农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归集和分类,装编成册,使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公开、易得,易于操作。我国城乡差距较大,不同地区间的农村差距同样存在差距,可考虑对特别落后的农村地区通过制定法律明确其标准和地域界限,采取与经济特区类似的全面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方便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鼓励企业和个人在地区间投资或服务农业产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应通过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渐把资金引向农村和农业产业,充分发挥税收的激励和限制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项目,理顺农村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城乡关系,加速农业向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各产业的分工日益深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将带动农产品加工、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因而得到相应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继而使三农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但是农业因其自身原因制约使得发展受到很大限制,需要国家政策扶植和保护,税收政策就是其中一个保护手段,因此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税收政策加以保障,我国应从符合现实国情的情况出发,构建一个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周波,施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与思考[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9(2)
1、科学施肥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科学合理的施肥能够改善农作物营养不良,起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对农作物施肥时要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所需要的不同微量元素来施肥。人们应切忌盲目施肥造成资源浪费,另外,要实现有机肥和化肥的平衡使用。我国传统的农民百姓普遍更愿意使用化肥,但化肥过度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缺乏有机质极微量元素。因此,农艺技术人员根据农作物的具体生长情况采用合理科学的施肥方法,实现了农作物的丰收。
2、适当种植间隙促进了农作物生长。农作物栽培期间,农艺技术人员对农作物的栽种间隙进行了合理规划。间隙太宽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野草疯长以及农作物之间授粉困难,影响作物的产量。间隙太密又会阻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它们的生长。因此,农艺技术师通常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充分考虑农作物采光以及空气流通等问题对种植间隙做出规划。
3、改善外部环境增加了作物产量。为了实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我们有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湿度、水分及土壤等外部环境因素。比如温室大棚技术,它改变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时长、温湿度要求以及土壤中有机物及微量元素的成分实施控制,使外部环境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另外,通过适当的延长光照作用,能促进农作物的光合吸收,增加作物产量。
4、对病虫害的防治保证了农作物的质量。病虫害的发生往往会对农作物的质量及产量造成影响。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偏爱也更加明显,与此同时,人们还对绿色食品的外在质量条件有要求。因此,农艺技术人员采取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应建立在保护农作物质量的基础上开展。化学防治手段是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手段,其驱虫效果显著但副作用也十分明显,农作物上残留的化学剂会对土壤及人体造成二次伤害。目前,农艺技术人员联合生物防治、物理器械防治和化学防治三种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明显,不仅保证了农作物的质量还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二、着力加强农艺技术与农业机械的同步发展
农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农业机械的实施,而农业机械的发展又会带动农业技术水平的上升,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业机械水平的进步能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但要建立起农艺技术与农机之间的密切联系,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要实现农艺与农机的密切联系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种植环境要求、地理地貌来开展农业机械研发工作。这样一来,农机的应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比如:我国南方地形地貌跟北方地形地貌有很大的差异,南方主要为丘陵地带,而北方更多的是平原地带,如果把北方的农机应用到南方农作物种植中,就显然失去了它的应用价值。
2、农机研发工作的开展由于受限于资金、技术等因素导致不能满足农艺的要求,那么,农艺技术人员则可培育出适宜农业机械操作的农作物品种,以满足农业机械操作的可能性。
三、全面提高农艺技术水平的策略
1、培养农艺技术人员水平。农艺技术人员是农艺技术的直接实施者,他们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对农艺技术发展、改进和推进等工作开展的深入程度。由于人们对农艺技术专业带有一定偏见,很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应该去大城市就业,而不是扎根于农村进行农艺技术研究,这就导致我国农艺技术人员相对缺乏。而且,我国还缺乏相应的农艺技术培训体系。那么,想要提高农艺技术水平,我们必须要吸引愿意扎根于农村潜心研究农艺技术的高素质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而政府也可以给予农艺技术人员给予相应奖励政策,鼓励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开展研究工作。
2、实现农艺技术各方面工作的最优化。农艺技术涉及的内容包括农作物的选种、栽培、育苗、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应用等方面。因此,在选苗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以及地理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品种,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所需要的营养,采用有机肥与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方式。另外,还要根据农作物的特性来规划它的种植间隙。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应联合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等防治方法。
3、促进农机和农艺的高效结合。农机的应用是农艺技术重要的一部分,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程度反映了我国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为了提高生产率,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校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的采用农业器械,当技术水平满足不了实际农艺技术开展的时候,应配合农机的使用培育和改良新的农作物品种。
总之,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土地种植面积的缩小、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对粮食需求量的扩大对农作物的产量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只有提高农艺技术水平,着力加强农艺技术促进农业大发展,才能有效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进而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助力和谐的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一)粗放式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同时彰显设施农业和人工牧场的巨大优势
2009年,在遭受严重旱灾造成大面积旱作农业和天然牧场减产绝收的情况下,农牧业喜获丰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05亿亩,农作物主要是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提高到64%,实施舍饲圈养的牲畜增多;另一方面是节水灌溉的设施农业及人工牧场面积扩大,亩产达原来3倍以上,增产作用明显,增强了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农牧业承受的风险相对较大,天灾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农牧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且自然灾害频发,农牧民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难度大,而城镇居民承受的风险相对较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2002―2008年,GDP增速连续7年居全国第1,而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965元扩大到9775元,收入比由2.90扩大为3.10。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2009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约10950元,收入比扩大为3.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且居民收入增幅近年平均低于GDP增速8个百分点左右。
(三)牧业相对农业的风险更大。自然灾害对牧户往往是毁灭性的
牲畜对于牧民来说,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部分受灾严重的牧区,牲畜因缺草缺水死亡、减产及提前大量宰杀,不仅造成牧民收入减少、生活困难,并危及牲畜过冬,会直接导致来年的畜牧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难以为继。正因如此,在个别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近年出现了开垦草原复耕的现象,牧民生活与草原生态保护发生矛盾和冲突。
(四)相比农业生产,国家对牧业生产的优惠政策缺失
对于农业生产,国家近年实行“四项补贴”(即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各项补贴每亩种植面积60―100多元,并长期坚持;对于退耕还林的土地,国家财政给予8年补贴,且2008年又延长补贴期限5―8年,每亩每年补贴90元。对于畜牧业,目前内蒙古草原禁牧、休牧面积达7.23亿亩,占54.8%,但资金补贴多是由地方政府负担,受地方财力制约,存在补贴资金不足、期限短且不到位的问题。国家对部分地区(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发放的草场禁牧补贴,期限也较短,一般为5年,金额低,每亩每年不足5元,到期后虽继续实行禁牧但补贴取消。
为促进生猪和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对能繁母猪、良种母牛饲养(主要在农区)给予大范围的补贴;对饲养肉牛、肉羊(主要在牧区)等开展的良种养殖补贴、饲料补贴则完全是由地方政府实行并出资。
在,近年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在45%以上,超过种植业的产值,牧民相对农民收入虽然较高,但后续扶持政策缺失势必影响牧民未来的生产和生活及畜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五)农牧业投资的经济效益较低、风险较高,但国家倾斜政策仍显缺乏
1999年以来,针对农村信用社支农(支牧)资金不足、支农(支牧)贷款利润小的实际情况,为带动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支牧)贷款的积极性,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每年向其提供低成本资金即支农再贷款;并对农村信用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给予资金支持,扩大其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且实行较低的营业税率和所得税免征政策。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牧)民发放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才可享受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
同时,目前金融机构发放的农牧业贷款,多为一年期以内的贷款,“春放秋(冬)收”,不跨年度,遇灾情时贷款回收难,导致支农(支牧)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金融机构为完成年度绩效考核任务,仍不放松催收贷款,一些农牧户只得通过民间高利借贷来归还贷款,加重了农牧民额外负担。
(六)农牧业风险保障不完善且发展缓慢,补偿作用不足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各地还处于试点阶段,虽实行低保障(低保额、低保费)、广覆盖,但覆盖面仍较小,涵盖的农作物种类少。2009年在内蒙古承保的农作物占播种面积的57.4%,每亩保费补贴平均不到19元,主要承保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6种农作物。而且,开办的农业保险多是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明显滞后,只开办繁母猪和奶牛保险,承保奶牛23万多头,其覆盖率仅8%左右,规模较小,亟需大力推广。
二、灾害对未来“三农”、“三牧”发展走势的影响
(一)农牧民竞相摆脱对农牧业生产的依赖,农村牧区外出务工人数将大量增加
相比耕地种粮、放牧养畜,务工和经商的收入较高、承担的风险较小,经历重灾后的大批农牧民走出本土另谋出路,这将加剧一系列问题,如农牧民工的就业、子女教育和农村牧区留守人口的养老等问题。
(二)天灾促使留守农牧民转变认识,有利于推进设施农业和人工牧场的发展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感受到设施农业及人工牧场的巨大优势,促使农牧民的认识和观念发生大的转变,将积极选择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式。
(三)自然灾害对农村牧区单一化的生产形成严重挑战,农牧民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明显增强
在灾害面前,单一种植、养畜不可能有效分散风险,为减小未来的风险,农牧民将主动寻求多样化发展。为此,亟待对“三农”“三牧”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三、促进农牧业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增加国家对畜牧业生产的直接补贴,充分调动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
一是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出台对牧业生产的扶持政策,解决农牧业资金补贴、政策优惠不均的问题,对禁牧及休牧草场实行长期稳定的补贴,保护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三是完善农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制度,保持主要农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保持合理水平,提高农牧业生产比较效益,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
(二)积极因势利导,推动农牧民和地方政府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确保粮食安全
一是引导个人和地方财政增加投入,加强水利工程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
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人工牧场、高产饲草料基地及产业化养殖,从根本上改变农牧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提高土地产出率。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做好相关服务,推进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三)完善政策扶持,引导和促进农牧民多种经营、多样化发展,减轻单纯对农牧业生产的依赖
扩大政策扶持面,对支持农牧业等弱质产业的营利性、商业性机构,适当给予扶持或资金补贴,将农牧业补贴扩大到支农支牧机构(企业),将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到所有涉农涉牧领域,引导增加农牧业产业投资。同时,强化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大力拓展农村牧区非农非牧产业增收渠道,分散农牧业的风险,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
(四)着力解决大量农牧民工的出路和发展能力问题,以及有关政策面前的平等问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引导农村牧区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农牧民工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培训,促进创业就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二是有效保障农牧民工权利,维护社会安定,下大力解决农村牧区留守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等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尽快解决城乡居民户籍、身份和待遇差别问题,破除农牧民工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和政策壁垒,实现进城务工农牧民与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破城乡间有形的界限和无形的鸿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五)实行倾斜政策,对支农(支牧)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给予积极扶持,改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
意见强调,要把握好家庭农场基本特征。现阶段,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具有商品农产品生产能力。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适度,种养规模与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符合当地确定的规模经营标准,收入水平能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实现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各地要正确把握家庭农场特征,从实际出发,根据产业特点和家庭农场发展进程,引导其健康发展。
意见指出,在我国,家庭农场作为新生事物,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当前主要是鼓励发展、支持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规范。发展家庭农场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来开展,重点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基础上,结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完善服务,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充分认识到,在相当长时期内普通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在发展家庭农场的同时,不能忽视普通农户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认识到,不断发展起来的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都有各自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发展家庭农场不排斥其他农业经营形式和经营主体,不只追求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充分认识到,家庭农场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要靠农民自主选择,防止脱离当地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人为归大堆、垒大户。
意见提出,探索建立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为增强扶持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县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家庭农场档案,县以上农业部门可从当地实际出发,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对经营者资格、劳动力结构、收入构成、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等提出相应要求。各地要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建立和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引导和促进家庭农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照自愿原则,家庭农场可自主决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以取得相应市场主体资格。
引导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政策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等便捷服务。引导和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通过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土地经营权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稳定土地流转关系,形成适度的土地经营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土地确权登记、互换并地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建设连片成方、旱涝保收的农田,引导流向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落实对家庭农场的相关扶持政策。各级农业部门要将家庭农场纳入现有支农政策扶持范围,并予以倾斜,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稳定经营规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经营管理等。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帮助解决家庭农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强化面向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把家庭农场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有效提供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检测检验、农资供应和市场营销等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担任农业科技示范户,参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引导和鼓励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面向家庭农场的代耕代种代收、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集中育苗育秧、灌溉排水、贮藏保鲜等经营性社会化服务。
完善家庭农场人才支撑政策。各地要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确立培训目标、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效,有计划地开展培训。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中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将家庭农场经营者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阳光工程”等培育计划。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制度,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通过多种形式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农民技术职称。
[作者简介]吴维煊(1963-),女,江苏连云港人,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江苏宿迁2236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第一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促进‘零适应期’就业创业的研究”(课题编号:ZYE12)的子课题“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20-03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以的速度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大批青壮年离开农村,农村的空心化,正在让农村社会失去自我循环功能,土地撂荒、房屋空置、田间地头都是老弱病残。很多农民子弟摘下了“文盲”的帽子,大多数人又成了“农盲”,他们不熟悉传统农业技术,不会使用传统农具,不懂现代农业技术。新生代农民工踏着父辈的足迹,宁在城市挣扎,也不愿回到农村。就读职业院校的农村孩子,大多选择工科专业,为离开农村,闯荡城市做准备。即使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县市,农业中职校的数量或中职校中的农业专业数量之少,极其令人担忧。城市孩子不选择农业专业不会让人感到奇怪,但农村孩子普遍的疏农、离农、弃农的价值观,会对未来农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农业产业人员的大量缺乏,不仅会造成今后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今后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
一、中职教育大规模发展,农业中职却日渐萧条
1998年,我国有各类农业中等职业学校500余所,目前只剩237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任教师由2000年的249万人,下降到2008年的1.71万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都希望孩子跳出农门,选择农业学校的越来越少,生源严重不足。农业部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占0.13%,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占96.4%。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初中程度以下占60%,平均每万亩土地仅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0.16个技术员①。江苏省宿迁市位于江苏北部,该市组建于1994年,现有人口510万。宿迁市是农业大市,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2010年12月底统计,宿迁市有中等职业学校34所,但没有一所农业中职。各职业学校大多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机电一体化、数控、建筑、会计等专业。虽然少数学校也设置有涉农专业,但却招不到学生。各职业学校几乎都在给苏南企业提供低端产业工人。
农业中职遇冷,现已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热点。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迅猛。各地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和就读高中的职普比大多以大于1为目标。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突出问题,甚至出现难以控制的各种问题。中职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大多放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层面,从政府到社会,人们大多以招生数、就业率等一些比较粗放的指标来评价教育,只要能招到学生,只要学生好就业,各校都一窝蜂地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致使千校一面,对原来的农业中职带来不可小觑而且全方位的冲击,部分农业中职由于生源不足不得不停办或改变专业设置。地处农村的中职校也成了为工厂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培训场所,部分涉农专业纷纷改头换面,把农业秘书改为办公自动化,农业会计改为电算会计。学校办学目标与专业设置,只考虑眼前,不顾社会总体经济结构和长远发展,甚至少部分学校或以利益为重,或以“形象政绩”为己任。
一个成熟的教育系统必然存在不同宗旨的办学机构,以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中职校千校一面的专业设置,不仅让各学校失去特色,失去竞争力,也失去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对中职的认可。一个个被了个性的劳动者源源不断地从中职校这个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为全球经济化提供最廉价、最安全、最没有民族竞争力的劳动力资源②。为了追求中职校的高就业率,把未完成学业的学生早早地以实习的名义推向工厂,而且不分专业地把市场营销、物流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到电子工厂的流水线上。原来的农业中职或中职校中的农业专业,面临生源不足,或学生不能批量就业等尴尬局面。加之丰富的文化资源难以进入教育和教学过程,办学的路子越来越窄,生源不足、师资缺乏、经费匮乏,纷纷改换门庭。在追求利益、规模的不正确引导下,中职校办学思路僵化,办学理念走入死胡同。
二、专业设置市场化,农业人才严重缺失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6月15日刊登雷泓霈的文章《大学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文章提到世界名校——美国幽泉学院的做法,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规定学业,而且要利用学余时间盖房子、种地、养牛、养鸡,供给平日的日常生活。幽泉学院流传至今的校训是:劳动,学术,自治。由于将劳动能力、公民意识放在教育本位,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美国许多名校的认同。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10年里,这所学校16%的学生走进哈佛大学,13%走进芝加哥大学,7%走进耶鲁大学,7%进布朗大学,其他学生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斯坦福乃至牛津大学等名校③。世界名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外技能的培训,注重对学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学会种地、养家禽、盖房子等技能,并没有影响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相反由此而获得的劳动能力及公民意识,为他们日后的专业学习及融入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政府给各职业学校的发展定位,及各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如果过分市场化,陷入“技能崇拜”的境地,不仅有碍教育的发展,也有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中国人口占世界近1/4,而耕地仅占世界的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一再被侵占,不足的耕地要养活众多的人口,不得不投放占世界34%的化肥,以维持农业总产量。严峻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大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需要大量的农业人才守住我们的耕地、管理土地、减少浪费、对农作物进行改良。这些有农业基础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来提供。中职教育要科学发展,让社会满意,就必须有顶层系统设计,要在培养什么人的观念上形成最大的社会共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不是表现在数量上,而是表现在结构和质量上。职业教育所要承担的,不仅仅是教育任务,还有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职业教育并非仅仅服务于市场,而要以服务整个社会为己任,各学校要有各自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培养大批服务家乡,服务社会,多元化的人才。
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逐年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但仅依靠土地,其收入与外出打工相比,具有明显的落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农村的青壮年大批外出打工,把土地交给他们年迈的父母。他们自己都不愿守在土地上以农业为生,怎么可能让他们的后代学习农业呢?即使是农村孩子,他们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在某个时段背离土地,他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储备离开农村的能力。现在有几个农村出生的孩子甘愿一辈子服务农村呢?这一现象的产生不是农村孩子及家长认识上出现了问题,而是社会发展不均衡造成的,没有给从事不同行业的人提供均衡的发展空间。学农业没出息,不赚钱,似乎成了一大社会共识。这一社会共识的形成,不仅造成产业分工的失调,也将威胁到未来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政府只注重中职校的办学规模,把着力点放在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上,为工厂流水线培训岗位难度低、人人能干、体现不出能力与水平的最低端的产业工人,教育完全落在了“职业、生活、生存”的狭小圈子里,忽视了人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
三、转变疏农、弃农的意识形态,构建多元化中职专业体系
当前农业中职的短板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忽视有关,与社会教育系统疏农、离农、弃农、鼓励农家子弟跳出农门的意识形态有关,与教育主管部门追求短期政绩,不顾教育长远发展有关,与各中职校追求短期利益,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关。扭转目前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专业设置重复、资源统筹难、有限资源得不到综合利用的现状,逐步增加农业中职数量,让农业专业及农业中职校在所有中职专业及中职校所占比例与农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相匹配,与其他专业协调发展,形成中职教育的合力。以行行出状元为追求,形成农业中职的优势,这虽然是一场艰苦的博弈,但并非高远不可及。
1.从国家安全高度认清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粮食问题是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现有耕地18.26亿亩,已逼近18亿亩红线,人均耕地1.4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世界排名在126名以后。有限的耕地却要解决近四分之一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只能靠农药和化肥维持粮食产量,而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严重破坏耕地的土壤结构,给土地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农业不单纯是为了解决人的吃饭问题,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关注工业产值,关注新城区建设,关注GDP增长,如果没有农业作保障,必将背离健康的经济发展轨道。应从国家发展高度认清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对民族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让农业成为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让农业从业人员成为受社会尊重的国家建设者。
2.从国家发展高度认清农村在国家生态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的文明始于农耕,农业是中华民族成长与腾飞的命脉,13亿的大国,不可能靠旅游或某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满足国家的发展,我们必须要重视农业,重视农业的前提就是重视农村。为了经济发展,减少农业人口让农民进城,这种做法虽然拉动了GDP的增长,但却没有把农村当做国家生态结构中一个平等的主体来看待。城市需要大批的农民工去建设,农村同样也需要大批的农民来守候,需要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去提高农村建设的质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以城市为中心”的视角,整个社会只单方面地想到农民进城会对城市建设起到哪些作用,却忽略了空心化的农村会对国家未来发展造成的损害,忽略了轻视农村会对国家生态结构造成的破坏。为了国家生态结构的和谐,要从国家发展的高度认清农村在国家生态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把城市和农村放在同等地位,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哺育,共同发展。
3.从奠基农村的高度重视农业中职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存在某种职业,说明社会有某种需求,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一样、都平等。为什么现在农业中职的数量越来越少?为什么选择农业为终身职业的人越来越少?归根结底是全社会对职业的认识缺位造成的,人们普遍认为从事农业没出息,进城当工人才体面。农业中职在面临经费投入不足、招生难、办学条件差、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时,必然要改庭换面,另谋发展。现在的农村劳动力7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他们依靠经验守候着自己的土地,而且以老者农耕为主体。农村的发展,必须要有具有农业技能及农业专业知识的新时代从业人员,所以,要从奠基农村的高度重视农业中职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中职的投入,在全社会营造职业平等的氛围,使尊重职业成为一个民族的基本道德,以激励更多学生选择农业中职,让农业中职成为培养农村建设者的摇篮。
4.加强中职教育的顶层设计,形成教育合力。教育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与兴衰,一个教育环节出现问题,可能要破坏整个教育系统,可能要影响几代人。目前,中职教育重视数量与规模,忽视质量与结构的现状,各校都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设置重复,所有学校都在为工厂提供流水线上的低端劳动者,没有职业教育特色。政府应加强对中职教育的顶层设计,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文化传统及经济特点,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加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建设,专业不求全,规模不求大,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专业设置结构合理的中职教育体系,宏观统筹教育资源,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提供让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
5.加强对学生热爱农业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扭转弃农价值观。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耕时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众多的农业人口,为13亿国人的生存提供保障,农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的孩子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次生态环境里,远离原生态的大自然,对农业更是一无所知,他们长大后几乎不可能去农村工作或生活。农村孩子虽然生长在农村,但不会使用传统农具和现代农具的占绝大多数。他们努力学习就是为了离开农村,很少有人热爱农村、热爱农业,愿意一辈子在农村发展。加强对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热爱农业的教育,是教育的责任。无论城市化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无论农业机械化达到何种程度,人的基本生存离不开农业为我们提供的保障,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对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加强学生热爱农业的教育,扭转离农、弃农的价值观,让每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自立自强。
6.现有农业中职应在改变视角中找到希望,办精品学校。现有农业中职为数不多,涉农专业更是少得可怜。由于就读农业中职学生少,学校经费严重不足运转困难。师资力量薄弱,有些课程通过外聘社会技术人员来解决,但教学效果受到外聘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制约。在农业中职极为萧条的现实下,首先应从奠基农村、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对农业中职的扶持力度,以面向未来的眼光,将农业中职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育投入等放在教育发展的整体框架内进行思考与设计,把现有农业中职办成精品学校,让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成为精品学生,为社会所重用;让这里的老师享受高于其他中职校教师的待遇,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为学校服务,为培养出精品农业人才而自豪。当现有农业中职步入这个良性运行轨道时,就会为社会所关注,就会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为学校贡献力量,也会吸引更多的学生,甚至优秀学生选择农业为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
7.重视农业中职的文化建设,提高育人品质。职业教育不应该被理解为单纯的动手技能培养,农业中职并不是仅仅教学生种地那么简单,农业中职的发展应有广阔的视野和提炼历史与面向未来的眼光,应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将其放在农村文明建设的框架内进行思考与设计。只有增加文化底色,才能打下精神底色,应让学生认清从事农业生产的社会使命、职业道德,了解农业的历史演变,及各演变过程的阶级属性和学术分类,让他们不仅学到农业知识,而且有思想、有理想、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类的使命感。加强对农业中职的文化建设,让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鲜明的特点、浓郁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令社会满意的教学质量,提高竞争力和育人品质,吸引优秀学子。
8.提高农业中职校教师待遇,让优秀教师终身从教。就目前现实情境而言,职业学校是成绩较差学生升学无望的无奈去处。在教师待遇普遍不高的当下,机械、电子等社会热门专业的教师还可以有其他社会兼职可提高收入,农村土地后,农业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小规模种植,农业专业教师很难在校外兼职,加之农业专业不受重视,其社会地位略显尴尬,现有教师终身从教信念不足,农业专业大学毕业生又不愿意来,师资数量不足、师资力量不强,这些都是制约农业中职发展的严重问题。提高农业中职教师待遇,让他们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教师无后顾之忧终身从教,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农业人才服务学校,是农业中职发展的必需。
9.加强农业中职特色专业建设,用特色立校。拿什么做学校特色,不是校长和教育改革者的特权,也不是个美丽的标签。学校特色的选择要立足于本校实际,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立足于教育需求。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要服从学校积淀的文化,要与学校历史相联系,与学校办学条件相适应。在各中职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农业中职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在形成特色、打造品牌上给自己明确定位,做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用特色立校、用品牌育人。农业中职的特色专业建设要注重传统农业和相关农产品加工业的传承,不同的专业在办学理念、学科结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上,都应该体现出鲜明的专业特色,既能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能满足学生谋生与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支撑,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中职教育成就巨大,却也问题缠身,要发展中职教育,就必须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的方法及手段上下工夫。各农业中职校根据自身实际,办农业特色专业,以特色专业为龙头,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框架,合理设置课程,明确学术发展方向。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各中职教育发展方向,有计划地增加农业专业,有计划地扩大农业中职发展规模,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立足于教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开好每门课程,建好每个专业,办好每所学校,让农业中职成为社会满意的学校。
[注释]
一、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与农业发展结合研究
当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原本在农业领域分散的线下销售模式与原手工粗放式生产转向线上销售与智能化生产,信息、网络和高科技慢慢融入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包括产、供、销等多个环节,并且带动IT设备、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信息服务等产业链条的全面升级。在互联网对农业信息传递功能方面,汪雷、汪卫霞(2010)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通过重点分析农业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途径等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了我国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农业信息传播滞碍的原因与机制[1]。严方(2006)、李志达(2011)、李亮(2013)对“互联网+农业”信息利用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2][3][4]。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农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调动企业、社会、政府的参与,拓展“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从而打开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二)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对策建议研究
在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朱链萍、张建华、王泽天(2015)等学者从定性层面做出了探讨,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支农”“互联网+耕地宝”的多种模式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5][6][7]。赵爱雪(2015)提出农业“互联网+”行动方向[8]。万宝瑞(2015)认为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自然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首先应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其次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方面,要注重物流、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建设;最后在提升农村信息水平和农民互联网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将农村基层应用互联网与农业现代化连接起来,将信息化渗透到农业政务管理、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等各个环节[9]。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要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政策支持、顶层设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开发、电商平台等多个角度来探索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比较落后
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首先体现在信息技术方面,但是我国农村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率却不尽人意。首先,互联网技术并未彻底改造农业生产环节以提高生产率。其次,互联网技术并未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品质监督和管理过程。最后,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打通并整合成精炼而完善的产业链。
(二)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
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有限,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且农民对于“互联网+农业”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对于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互联网+农业”的相关配套服务发展滞后
完备的物流体系和金融支持是农村“互联网+农业”发展所必备的条件。而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发展所需的农村物流、金融服务等跟不上,如目前农村物流已经实现县城和乡镇全覆盖,但是绝大多数行政村还没有物流点,“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农民网上经营农产品销售面临发货难问题。金融服务上更落后,目前大多数银行只在县城有网点,在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农业银行,而且大多数网点并没有自动存取款的ATM机,金融服务跟不上,影响农民的网上交易。
三、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互联网+农业”的本质是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全面融入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而不是互联网与农业的简单拼接,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分阶段推进。因此,必须从全国层面加强和完善“互联网+农业”的顶层设计,制定“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从基础设施、专项应用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明确入手环节、支持重点、推进措施,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将互联网有机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对“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建设任务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形成全国统筹布局、部门协同推进、各市分类指导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新体系。
(二)加强网络覆盖面,注重发展延伸
要发展农村互联网,首先,是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全面覆盖,考虑到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速度,传统互联网金融还需要发挥主力作用,要不断地投入,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培养、发展农村金融的主体,并且还要向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推进、延伸等,要更大程度地发挥传统金融的作用,增加其规模,有利于将来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过渡,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为将来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打下基础。
(三)利用互联网打通农业各个环节
农村基层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把自己本地区的优势与农村现代化建设连接起来,将互联网渗透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农业只有把金融、物流、销售各个环节都打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给予参与的农户以政策、资金的支持,以促进当地互联网行业和农业的相互协调发展,才会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作者:李宏畅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汪雷,汪卫霞.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现代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7-100.
严方.互联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006.
李志达.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专家系统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6):135-136.
李亮.农业个性化门户服务模式研究与实现[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朱链萍.互联网金融优化农村支付环境路径选择[J].金融经济,2015(10):62-63.
张建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信用社转型发展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5(4):43-45.
(一)互联网与农业发展结合研究
当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原本在农业领域分散的线下销售模式与原手工粗放式生产转向线上销售与智能化生产,信息、网络和高科技慢慢融入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包括产、供、销等多个环节,并且带动IT设备、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信息服务等产业链条的全面升级。在互联网对农业信息传递功能方面,汪雷、汪卫霞(2010)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通过重点分析农业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途径等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了我国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农业信息传播滞碍的原因与机制。严方(2006)、李志达(2011)、李亮(2013)对“互联网+农业”信息利用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农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调动企业、社会、政府的参与,拓展“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从而打开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二)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对策建议研究
在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朱链萍、张建华、王泽天(2015)等学者从定性层面做出了探讨,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支农”“互联网+耕地宝”的多种模式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赵爱雪(2015)提出农业“互联网+”行动方向。万宝瑞(2015)认为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自然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首先应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其次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方面,要注重物流、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建设;最后在提升农村信息水平和农民互联网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将农村基层应用互联网与农业现代化连接起来,将信息化渗透到农业政务管理、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等各个环节。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要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政策支持、顶层设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开发、电商平台等多个角度来探索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比较落后
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首先体现在信息技术方面,但是我国农村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率却不尽人意。首先,互联网技术并未彻底改造农业生产环节以提高生产率。其次,互联网技术并未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品质监督和管理过程。最后,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打通并整合成精炼而完善的产业链。
(二)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
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有限,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且农民对于“互联网+农业”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对于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互联网+农业”的相关配套服务发展滞后
完备的物流体系和金融支持是农村“互联网+农业”发展所必备的条件。而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发展所需的农村物流、金融服务等跟不上,如目前农村物流已经实现县城和乡镇全覆盖,但是绝大多数行政村还没有物流点,“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农民网上经营农产品销售面临发货难问题。金融服务上更落后,目前大多数银行只在县城有网点,在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农业银行,而且大多数网点并没有自动存取款的ATM机,金融服务跟不上,影响农民的网上交易。
三、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互联网+农业”的本质是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全面融入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而不是互联网与农业的简单拼接,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分阶段推进。因此,必须从全国层面加强和完善“互联网+农业”的顶层设计,制定“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从基础设施、专项应用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明确入手环节、支持重点、推进措施,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将互联网有机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对“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建设任务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形成全国统筹布局、部门协同推进、各市分类指导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新体系。
(二)加强网络覆盖面,注重发展延伸要发展
农村互联网,首先,是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全面覆盖,考虑到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速度,传统互联网金融还需要发挥主力作用,要不断地投入,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培养、发展农村金融的主体,并且还要向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推进、延伸等,要更大程度地发挥传统金融的作用,增加其规模,有利于将来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过渡,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为将来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打下基础。
(三)利用互联网打通农业各个环节
农村基层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把自己本地区的优势与农村现代化建设连接起来,将互联网渗透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农业只有把金融、物流、销售各个环节都打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给予参与的农户以政策、资金的支持,以促进当地互联网行业和农业的相互协调发展,才会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汪雷,汪卫霞.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现代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7-100.
[2]严方.互联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006.
[3]李志达.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专家系统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6):135-136.
[4]李亮.农业个性化门户服务模式研究与实现[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朱链萍.互联网金融优化农村支付环境路径选择[J].金融经济,2015(10):62-63.
[6]张建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信用社转型发展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5(4):43-45.
[7]王泽天.互联网金融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策略调整[J].吉林金融研究,2015(7):40-42+54.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27-01
近年来,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迅速,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保障了农村稳定。实现了农业生产由只要经济效益向注重综合效益的转变。目前生态农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现阶段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贫乏
尽管我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但是各种因素影响(如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我国耕地面积仍是逐渐减少。我国耕地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百分之四十,而且耕地质量不高,部分耕地的水土流失较重,土壤沙化较重,耕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存在生态退化现象。我国缺水严重,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25%,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来看,也极为不平衡,地域差异较大,季节差异极为不均衡。
1.2 人口增加和农业生态、农业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因为人口众多,使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非常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现在,国家又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随着人口增长,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压力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1.3 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发展普及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须要有现代的科技来支持,和传统的粗放农业相比,更需要现代的、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但是我国当前农村的现状是,有头脑、文化高的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都进城务工或者是从事了其他经营,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部分妇女,成了典型的“三八六零农业”,加上在家的农民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对先进农业科技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主动学习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愿望不强,从而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普及和推广。
1.4 土地零星分散,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责任制,土地都分田到户独立耕种,当时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时农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了传统农业的稳步发展,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不断前进,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规模化的连片经营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影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2 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议
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如何摆脱困境,寻找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顾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解决以上问题就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逐步稳定发展,特提出以下l展建议:
2.1 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实行了多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初步建成了保护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细化程度还不够,总体还较为笼统,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与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因此需要抓紧健全和完善能够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服务的法律法规,尽快制订相关的产业标准,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
再有,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监管力度,使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稳步健康持续推进。出台相关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扶持、鼓励政策,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机制,从而加快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和普及。
2.2 强化宣传,树立生态农业发展的理念
多措并举,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发展优势,提升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树立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热情和自觉性。要注意的是,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地区要区分对待,切忌进行一刀切。更不能强制农民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一刀切、强制发展,反而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一定要因地制宜,稳步发展。
2.3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以一家一户为主,农业生产的品种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要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维植入农民的头脑中。发展前,要超前、科学的进行规划,规划要结合现有的财力、物力以及科技水平。发展中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发展一处成功一处,让农民先尝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甜头,从而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动生态农业向科学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提高农民积极性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发展迅速,逐渐被理解、接纳,参与积极性越来越大,这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家庭分散耕作经营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利用这些合作组织的优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良策,也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96
农业技术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是推广农业机械、示范农机设备的使用、指导农业技术的操作、培训科技示范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等。农业指导员的工作任务这么繁重,所以就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加强新技能的学习,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在技术指导工作中要经常深入农民群众中,并亲自到作业田间去,尽心尽责做好技术指导员的各项工作。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知,农业生产的关键是农业技术,而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就需要农技指导员参与,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就要提高对农业技术指导员自身素质与技能的重视。
1 农技指导员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技术指导员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人士,他们属于知识分子,也是农业耕种中的劳动人员。他们一般在户外进行农业的实践工作,然后根据农民的需求,向其推荐农作物、水产、畜禽的优良品种,并传授与之配套的种养技术;也负责推广农业机械、示范农机设备的使用、指导农业技术的操作、培训科技示范户。要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农业发展转为依靠农业科技和提高农民的技能。通过广大农业技术指导人员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能力,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新进程,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技指导员的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农技推广工作又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指导员,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依靠项目支撑,发挥作用
努力实施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全面提升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笔者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始终秉承“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的服务宗旨,健全农技示范推广服务机制,真正发挥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农技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并且要将建设补助项目的优势之处发挥出来,借助这些项目的扶持,切实将农民的经济收益考虑到农技推广工作中,实现农业发展利益最大化。
2.2 抓好科技培训,做好服务
农技指导员服务工作的质量与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掌握程度紧密相关,因此农技指导员就要根据当地农民的接受能力、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与之相符的服务工作。比如,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开展好农业科技培训,农技人员通过到田间现场授课、现场示范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把各种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户,让示范户和辐射户带头做,学着做,带动周边农户跟着做,从而促进各项农技措施的推广应用。
2.3 提高政治敏感度,明确方向
以十报告为指导,学习党的各项政策法规。学好基本的政策法规和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是做好技术指导员的前提。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表明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农业工作者要重点领会十关于农业农村的会议精神,加大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快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2.4 强化自身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能力
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通过农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的交流,使农业科学技术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进而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力。那么,农业技术人员就必须具备专业的农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好农业生产技术,懂得技术操作过程,并能组织实施试验示范项目,才能更好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几次的培训交流,笔者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提高了业务水平,明确了努力方向,掌握了绿色防控、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等新知识。
3 结 语
本文通过农技指导员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业技术指导员的4个方面的建议:依靠项目支撑,发挥指导作用;抓好科技培训,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提高政治敏感度,明确所要指导的方向;强化自身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能力。旨在为广大投身于农业发展事业的农技指导员们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
目前都市农业已经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都市农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区域性特色。现就东营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不足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1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与不足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具有发展都市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产业及政策等优势。
1.1自然资源优势
东营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黄河三角洲地域特点的气候最适宜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市内30.15万hm2土地尚待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适宜布局建设国家大型农业产业基地。
1.2经济发展优势
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综合实力雄厚,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58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服务业均居全省前列。其中,人均GDP为163426.71元,折合26604.60美元,位列山东省第1位。
1.3产业发展优势
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2012年被整建制列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市内农业龙头企业60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38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80余家;市内已建和在建休闲观光农业园(点)186个,国家科技部批复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处。
1.4生态环境优势
东营市为国家园林城市,市内生态林场11处,林区风貌初步形成,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5%以上。市内湿地遍布,面积达0.14万hm2,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1.5政策支持优势
东营市是山东省唯一全部纳入黄蓝2大国家战略的城市,政策效应叠加,使东营具备了聚集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和辐射周边、带动区域发展的良好区位条件。在看到都市农业优势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制约东营市都市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脆弱问题突出;现代农业起步晚,传统农业仍占有较大成分,培植农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难度较大;对都市农业的发展缺乏系统、全面、专业设计规划等,专业型人才欠缺;城市化进程还需加快,城市规划布局与都市农业发展不相协调问题存在。
2发展都市农业的几点建议
发展都市农业,关键是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性,将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做进一步拓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有效提升。
2.1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从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出发,在现有基础上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发挥东营市土地资源优势,围绕粮棉、林果、畜牧等优势产业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2.2建立科技服务体系
重视农业科技应用与服务能力建设,以“百家院所进东营”为契机,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速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业发展整体素质。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革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2.3建立组织创新体系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植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尽快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管理模式先进、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相结合,盘活农村土地要素,提升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水平。
2.4建立政策支撑体系
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加强都市农业理论的综合性研究,从土地、金融、法律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制,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5建立人才支撑体系
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力度,培育引进一批农业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培育一批技术型、创业型、技能型、生产经营型和农技推广型实用人才队伍,为都市农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2.6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当前对新形势下都市农业的定位和功能认识还不够充分,应采用多种形式,对现代都市农业的理念进行普及推广,增强各阶层对其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俞菊生.中国都市农业——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实证研究[M].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