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师资格证音体美教育

教师资格证音体美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13 09:46: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师资格证音体美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师资格证音体美教育

篇1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2017年公开选调教师工作顺利进行,成立由教体局局长任组长,党工委书记为副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工委书记兼任主任,人事股长、教研室主任任副主任,工作人员从教体局机关干部和需求学校领导干部中抽调安排。

二、选调计划

城区学校共需选调教师209人,其中初中71人,小学82人,幼儿园41人,后勤管理15人(详见《城区学校学科教师选调计划一览表》、《城区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教师选调计划一览表》)。

三、选调条件

(一)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有较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身体健康。

(二)在职在岗专任教师,教龄满3年(20XX年9月1日前参加工作)。学科教师岗位年龄45周岁以下(1972年及以后出生),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后勤管理岗位年龄男50周岁以上(1967年及以前出生),女45周岁以上(1972年及以前出生)学历不限。

(三)报考初中教师岗位的,须具备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或中师学历在职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所学专业对口(在职所学专业前后一致,与任课专业一致)。报考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的,须具备中师及以上学历。

(四)报考中小学教师岗位的,须具有相应学科的教学经历(在小学任教但未设置相应学科的可不受限制)。报考幼儿园教师岗位的,须为学前教育、音体美专业或有音体美特长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五)近三年来,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六)申报后勤管理岗位的,为生源减少、教师较为富余的农村完全中学以及凤翔学区所属学校教师。热爱后勤管理工作,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自参加工作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累计5年以上或担任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中层领导(其他学校校长)职务累计3年以上,且至少获得过校级以上表彰1次,年度考核至少有1次优秀或2次良好。

(七)报考者限报一个岗位,报考学科教师岗位的须明确填报XX学段(初中、小学、幼儿园)XX学科(专业)岗位。填报后勤管理岗位的须明确填报XX学校XX岗位。

(八)下列人员不得参加选调:

1.近三年师德考核不合格的;

2.因违纪违规近三年年度考核有"不定等次"或"不合格"等次的;

3.近三年(20XX年9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受过处分或有违纪违规行为的。

(九)报考者须持所在直属学校或学区介绍信。

四、选调方式及程序

(一)区选调教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确定的选调教师条件负责报考教师的资格审查。

(二)学科教师选调采取专业知识笔试、教学能力测试(试讲)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笔试

(1)试题按初中、小学、幼儿园三个层次,分专业统一命题。考试内容:

①初中教师:围绕课程标准,以专业对口科目现行初中教材内容为主,占80%,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占20%.

②小学教师:语文、数学科目为合卷,围绕课程标准按现行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内容为主,占80%,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占20%;英语科目使用初中英语科目试题。

③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以现行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内容为主,占80%,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占20%.

④中小学音体美、计算机学科教师:围绕各学段课程标准,均依据现行师范大学(适当考虑师范专科段教学内容)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计算机专业教材内容,占80%,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占20%.

各科满分为100分。

(2)笔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并公示试讲人员,比例分别为小学语文、数学、幼儿园岗位为计划数的1∶1.5,其他学科岗位为计划数的1∶2.

2.试讲

(1)试讲科目与笔试科目一致,人数较少的科目可按专业合并组织。

(2)试讲采取评委评分制,评分采取百分制。

(3)试讲命题:由评委即时命题。以专业对口科目现行初中、小学、幼儿园教材内容命题。

(4)试讲时限:试讲前安排教师备课时间40分钟。试讲时间小学语文、数学、幼儿园科目为10分钟(其中说课约3分钟,虚拟上课约7分钟),其他学科为15分钟(其中说课约5分钟,虚拟上课约10分钟)。

(5)试讲工作管理:按《公开选调教师试讲方案》办理。

(三)学科教师选调人员的确定:笔试成绩(占40%)+试讲成绩(占60%)=报考人员总得分。按照总得分由高到低确定拟选调人员,末尾成绩并列者依据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确定。

(四)后勤管理岗位教师选调根据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察工作由专门成立的考察小组组织进行,考察重点为师德表现和教育管理能力(考察方案另行制定)。

(五)组织审查:办公室设立审查组,对拟选调人员的报考资格、教学业绩及师德表现进行审查,有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者取消选调资格。

五、时间安排

选调工作从7月24日开始至8月11日结束。

(一)组织报名:7月24日至7月26日公示《安定区2017年城区学校选调教师公告》,7月27日至7月29日组织报名。各直属学校、学区安排专人组织本单位报名工作,初审报考者资格,按规定时间统一报名。由所在直属学校、学区统一出具介绍信,并填写《安定区2017年城区学校选调教师报名审查表》(一式一份,贴二寸近期免冠彩照1张)。报名时需交毕业证、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现场采集照相。报名费150元。

(二)笔试:7月30日下午领取准考证,7月31日上午笔试;8月1日至8月3日公示笔试成绩及参加试讲人员名单;

(三)试讲:8月3日下午领取试讲证,8月4日试讲;

(四)确定拟选调人员:8月7日至8月8日进行组织审查。8月9日至8月11日公示各岗位拟选调人员名单。

六、报名地点

安定区公园路中学综合楼一楼。

篇2

(一)办园条件不均衡

重庆市城区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差距明显。主城每个区都有市级示范园,以一、二级幼儿园为主,园舍漂亮,配套设施完善,有专门的室内室外活动场地,每个班至少配备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主要存在乡镇中心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农村小学附设模式、农村家庭作坊模式、慈善模式等。[3]据调研,重庆市农村地区主要以乡镇、村级政府和村民自办以及农村小学举办的幼儿园为主,乡镇幼儿园以三、四级为主,村级幼儿园大多未达到等级水平,作坊式幼儿园居多,一些教室由几平米的房舍改造而成,一名教师包干一个班甚至全园;办园条件简陋,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幼儿活动必要的空间,配套设施不全且已老化。

(二)经费投入不均衡

由于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学前教育是以家庭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其中政府投入以区县一级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投资规模偏小。重庆市有独立建制幼儿园410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94所,民办幼儿园3111所,公办园仅占24%左右,且80%集中在主城区。公办园由政府投入硬件建设,同时向家庭收取一定赞助费,办园经费得到有效保证。城区的民办园大部分达到一、二级办学水平,实行“成本核算,收费备案”制度,生均月收费1000元左右,幼儿园的有序发展基本得以保障。由于重庆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差异明显,以财力较好的江北区为例,自2012年9月起区政府加大对辖区幼儿园办园的各项补助,其中饮用奶工程补助一项按照每两人每天1.5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而一些贫困区县、乡镇政府财力有限,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较少。[4]农村幼儿教育经费不足,尚未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60%的区县农村幼教建设投入长期处于真空状态,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只能靠收费维持运转。以2010年为例,城区幼儿园生均获教育财政总投入2718元,而农村幼儿园获得的生均总投入仅1233元。农村地区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城区,农村地区民办园、私立园一般收费较低,仅能维持幼儿园基本运转,有的可以说是步履维艰。所以在经费匮乏的情况下,农村地区幼儿园普遍发展迟缓,部分幼儿园仅仅起到“看管”作用。

(三)师资力量不均衡

重庆市城乡幼儿园教师配置明显不均衡。2010年以来城区学校教师年龄集中在20~35岁之间,教职工取得相应上岗资质,师生比不超过1∶9,每个班按两教一保配置,大专以上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大幅提高,85%以上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二级及以上园有专业的音体美教师,还有部分园开设外语课程,聘请外教。2010年以来乡镇幼儿园中中专以上学历和具有学前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比例略有提升,但学前专业毕业的教师不足30%,大部分班是一教一保甚至一名教师包干一个班,师生比超过1∶25,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村级幼儿园教师80%以上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且尚未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90%以上都是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多没有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培训,没有专门的保育员,一名教师肩负全班甚至全园幼儿的保教。

二、西部地区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基于对重庆市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从教育理念、经费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探析西部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因素。

(一)教育理念方面的原因

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来源于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最关键的是取决于教育层和决策层,如果决策者没有建立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则均衡发展就难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短时间内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也造就了区域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不均衡,包括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加之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让人们接受了城市教育好、农村教育差的现状,学前教育阶段更是如此。近些年虽然西部地区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幼儿园经费投入和师资建设的各项扶持,但城乡学前教育差距依然很大。因此,教育决策者必须明确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就是城乡学前教育物质资源和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

(二)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原因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占GDP总量4%这一目标长期以来没有落实,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仅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左右,而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台,同年十一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这两个纲领性文件阐明了当前到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体制建设调整的目标和方向:政府主导、成本分担、以县为主。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长期欠发达,县级财政能力十分有限,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之中,这导致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到学前教育的经费远远不足以支持大部分幼儿园的运转。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首要问题。从总体上讲,现行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合理,特别是经费投入渠道不合理,很难达到均衡发展。

(三)教师队伍构成方面的原因

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当前城镇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在教育质量上存在着明显差别,其中教师队伍的差距是重要原因。我国城乡幼儿园教师工资差距较大,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普遍偏低,且居住条件、生活环境都与城镇幼儿园教师相差很多。据调查,90%以上的高校学前专业师范生不愿意去农村幼儿园工作,有些学生宁愿选择城镇民办幼儿园也不愿意到农村公办园。优秀的学前师范生基本留在城镇幼儿园,进入农村幼儿园的很少。农村学前教师队伍尚不够稳定,一旦有向城市幼儿园调动的机会,有经验的农村学前教师便会离开农村。从2011年起,重庆市将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学前教师大部分学历水平偏低、工资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参与进修机会少等问题,造成他们总体素质水平、教学水平及管理能力均较差,这是农村学校幼儿园无法与城镇幼儿园真正在质量上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促进西部地区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学前教育立法,从制度上保障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第一个阶段,制定法律是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美国早在1979年就颁布了《儿童保育法案》,英国于1989年颁布了《儿童法案》,世界各国通过学前教育立法旨在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教育法》等多项教育法律,但是还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方面的法律。虽然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等规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有一章是专门关于学前教育的,2011年重庆市出台《重庆市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学前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明显滞后于其他教育阶段。因此,我国要通过立法来明确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投入体制、管理体制、以及政府的责任;明确学前教育国家标准,根据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问题,重点扶持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农村学前师资的培养,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只有纳入法制轨道,学前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早日实现。

(二)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重点向西部农村地区倾斜,从经费上保障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整个教育经费总量中所占比例非常低。以2009年为例,学前教育投入经费仅占全国教育总经费的1.39%。同期国际平均水平是3.8%,有的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7%、8%,有的甚至高达11%。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要实现西部地区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从国家到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向农村地区倾斜。一是资金支持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包括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由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校附设幼儿园)办分园、设幼儿班(点);二是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城乡低保家庭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保教费和生活费资助。同时农村地区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的资金办园,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模式以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加快农村地区普惠制幼儿园建设,从资源上保障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普惠制幼儿园是解决当前城乡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有效途径之一。[5]重庆市城区从2011年开始加快普惠制幼儿园建设,以财力雄厚的江北区为例,截至2012年该区普惠制幼儿园已达60所,占全区幼儿园的60%。但是在重庆广大农村地区845个乡镇中,还有314个乡镇没有中心幼儿园,乡镇、村级普惠制幼儿园几乎是空白。因此,西部农村地区县、镇(乡)政府财力薄弱,需要省、市级政府统筹资金,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推广发展普惠制幼儿园的经验,建设一批镇、村级普惠制幼儿园公办园、民办园。省市级政府可根据区县、乡镇实施情况,按在园幼儿人数计算,每人每年200~400元的标准补助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省、市级财政分区域确定补助比例。同时,设立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工作较好的区县,给予适当奖励性经费,专项用于改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等。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013-01

一、偏远山区的基础教育的现状概述

在西部支教毕业在生群体代表回信中强调:“到艰苦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同时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回馈社会应该有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目前偏远山区的基础教育总体调研有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当地的经济状况。前三点是基础教育的必备组成要素,而后一点即地方的经济条件则是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直接因素。

1.学生流失率大。虽然这些年一直在实行“两基”工程,但失学现象仍然是较为严重。一方面自身基础条件差,来自于本身的家庭环境,学校老师也多次到家里拉回失学者,但还是有少数学生不久就又离开学校。毕竟家庭太贫困了,为了帮助解决家中的经济困难,很多学生在读完初中后(更有甚者小学毕业)就外出打工了。另一方面教育意识不高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读书无用,读书不如帮工打工的想法普遍存在。更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到达一定年龄后。即使暂时留在家中一些上学的孩子,由于年龄偏小,自控能力差,受到家长及邻居外出打工的影响,只看眼前,读书漫长远远不如打工的想法太多。

2.教师资源缺乏。教师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落后地区的师资短缺和滞后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由于师资的缺乏,所造成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据调查,一些学校拥有学生数百名,而教师数量仅仅为只有几名,而且这些老师中大多数都是临时请的代课教师,大多数都不具备教师资格证。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很多小学同年内都没有一个新教师到来,为了应对教师资源不足,有的学校采用复式班教学,将不同年级放在同一个教室里内,分时间差来授课。目前虽然有部分志愿者到山区学校去支教,但是信息闭塞,大多数志愿者想去而不知道去哪里的现象依然存在,贫困山区也不能及时把他们的需求信息共享出来。

3.教学资源缺乏。在落后的贫困地区,以前能有个上学的地方已算是很不错了,随着这几年国家加大对山区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已经建起了不少希望小学。但是因为在山区,人们居住的相对分散,往往还是有很多家庭离学校很远。而学校建在相对中心的位置,因此部分学生上学是极大的困难,所以针对地域划分来讲,所建设的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山区的孩子使用。另外一方面建立起来的学校,教学资源也并不齐全,虽然硬件基础设施完善,但是更多的缺乏信息化软件设备;电脑上课、学生亲手做实验、音体美课启发了学生的各种思维。而在山区,教室里除了课桌椅、黑板,其他设施都没有。所以在偏远贫困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更是处于零状态。

以上三点足以可见贫困山区教育现状的落后,如果不加以改变和改革的话,还必将落后下去。教育情况的好坏一般取决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既然暂时还无法改变落后地区的贫困状况,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互联网+”的思维来解决现在的这种局面。

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的智慧教育思维模式

目前以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为载体,大多数学校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以微课、MOOC等为例,打造创新教育模式的态势已初步呈现。在实施“互联网+教育”战略中,教育行业正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智慧教育下实现动态分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集中和优化管理的理念,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教育的各领域之中,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的创新力和教学质量,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教育发展新形态。

三、基于“互联网+”的偏远山区智能化支教平台与传统教育的相融合

据最新数据统计,2015年全国90%以上偏远地区中小学已有网络基础设施,建立基于偏远山区“互联网+”的智能化支教平台让爱与教育再没有距离是我们的职责。采用目前先进VR技术,利用网络基础设备不断完善条件,搭建在线支教平台,将支教拓展为长期持续的教学补充,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让孩子们可以持续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宛如推开一扇窗,一个广阔的世界呈现在眼前。让热爱这份公益事业的社会人士可以随时在“互联网+”的智能化支教平台上实施在线教育,让一堂跨越近千公里的距离也可以在线“一对一”教学,基于偏远山区的智能化支教平台与传统教育融合,致力于在志愿者与支教地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网络等高科技的手段支持,将优质教育资源输入教育欠发达地区。动态的分配教学资源、师资信息,可以将爱与教育传至天涯海角。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12-03

为深入了解与掌握天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情况,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及群众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各乡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积极稳妥推进天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参考,笔者随天峨县政协调研组赴天峨县八腊、纳直、更新三个乡,就当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历时一个多月。

一、调研工作概况

2015年3月28日至4月15日,调研组在天峨县政协张艳琴副主席带队下,赴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纳直、更新三个乡15个村和学校开展了为期5天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查看等方式,对三个乡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进行调研,共召开座谈会15次,实地查看学校15所,收回调查问卷167份。

二、三个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情况

八腊乡有中学1所、中心校1所、村完小8所、教学点2所,中学生654人,小学生1 731人,小学教学班63个,中学教学班13个,最大班容量为69人;纳直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村完小4所、教学点2所,中学在校生173人,小学生555人,中学教学班3个,小学教学班数32个,最大班容量为69人;更新乡有中学1所、中心校1所、村完小8所、村级小学3所、教学点5所,小学生1 859人,中学生724人,小学教学班75个,中学教学班12个,最大班容量为65人。三个乡学校布局基本合理,村完小以上学校基本是寄宿制学校。

(二)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情况

八腊乡学校占地面积45 944m2,尚缺校舍建筑面积34 583m2、运动场地38 411m2、计算机58台、图书41 907册,全乡校园文化建设改造需要投入40万元;纳直乡学校占地面积16 323m2,尚缺校舍建筑面积2 528.4m2、运动场地20 652m2、计算机49台、图书12 506册,全乡校园文化建设改造需要投入41.7万元;更新乡学校占地面积40 284m2,尚缺校舍建筑72 171m2、运动场地72 171m2、计算机117台、图书41 830册,全乡校园文化建设改造计划投入186万元。三个乡教学用房需要基本满足,教师用房、学校功能室、围墙、文化长廊、公厕等尚未完善,需要扩充建设。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八腊乡现有教职工107人,小学师生比1:16,中学师生比1:16,尚缺教师21人、生活管理员14人、炊事员13人、安全协管员11人、卫生员1人;纳直乡现有教职工51人,小学师生比1∶15,中学师生比1∶12,尚缺教师18人、生活管理员7人、炊事员8人、安全协管员6人;更新乡现有教职工117人,小学师生比1∶22,中学师生比1∶24,尚缺教师30人、生活管理员18人、炊事员18人、安全协管员15人、卫生员1人。三个乡中学和中心校有专职英语教师和图音体教师,村级以下学校都未配备专职英语教师和专业图音体教师。三个乡内宿生管理员和安全协管员基本上是值周教师兼任,炊事员是临时聘请,无医务人员。

(三)调查问卷统计情况

此次调研,三个乡镇共发放调查问卷167份,调查问卷统计情况如下:1.对于“适龄儿童是否能够就近入学”问题,赞成能够就近入学68人,赞成“基本就近入学”89人、赞成“普遍没能就近入学”10人。2.对于“我县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如何”问题,赞成“基本无差距”18人、赞成“差距较小”56人,赞成“差距较大”93人。3.对于“我县城乡学校教师配置是否合理”问题,赞成“合理”12人,赞成“基本合理”73人,赞成“不合理”82人。4.对于“所在的乡镇学校布局是否合理”问题,赞成“合理”36人,赞成“基本合理”103人,赞成“不合理”38人。5.对于“对所在的区域的学校建设及办学条件是否满意”问题,赞成“满意”55人,赞成“基本满意”92人,赞成“不满意”20人。6.对于“所在学校教师队伍是否稳定”问题,赞成“稳定”27人,赞成“基本稳定”81人,赞成“不稳定”59人。7.对于“认为哪种模式比较适合本地实际”问题,赞成“初中集中县城、小学集中乡镇”11人,赞成“划片区办学”43人,赞成“保留当前学校布局现状”113人。8.对于“当城乡学校达到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是否选择就近入学”问题,选择“就近入学”157人,选择“到城区学校入学”5人,选择“不确定”5人。9.对于“对所在地的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是否满意”问题,选择“满意”65人,选择“基本满意”85人,选择“不满意”17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条件仍有较大差距

甘洞村完小有11名教职工,教师住在七间简易的砖混结构平房里;麻洞村完小无功能室;纳直乡仅有纳直九年一贯制学校和那里村完小两所学校厕所验收合格;当里、下景、百河三所村完小厕所小,蹲位不够;更新乡中心校教职工宿舍紧缺,师生公厕建设年代已久;安亭村完小学校管理难度大,通往学校的小桥仅有简易护栏,桥面狭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新林村完小无学生饭堂;加里村完小学校活动场所不够,校门紧靠公路,学生出入很不安全;文里和当里村完小厕所建在校外,晚上学生进出不安全;边里村级小学活动场地没有硬化、无校门;等等。三个乡办学条件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相差甚远,需要不断完善。

(二)教师配备不足

我们在调研时,发现三个乡的教师配备不足,尤其是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教师配备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八腊乡自请代课教师8人,纳直乡自请代课教师2人,更新乡自请代课教师18人。各乡除了中学和中心校配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英语、体育和艺术教师,各村完小普遍没有开设英语课,无图音体美专业教师,一些村完小因为教师紧缺,基本没有开设体育和艺术课。学校无法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重影响了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三)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

调研发现,教师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我们所调研的纳碍、五福、老鹏、甘洞、洞里、龙峨、当里、上景、加里等九所村完小,共有69名教职工,平均年龄50岁。他们年龄大且多疾病,大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变为公办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其中不少教师长期生活在偏远农村,信息闭塞,走出去参加培训机会少,又不能自觉地提高文化素养,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他们目前的工作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天峨县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后勤人员缺乏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中学、中心校和村完小基本上没有安全协管员、生活管理员、卫生员和后勤人员。各校为了确保工作运转,使用学校公用经费自请后勤服务人员共47人。其中八腊乡自请炊事员17人;纳直乡自请炊事员7人、安全协管员1人;更新乡自请炊事员19人、生活管理员2人、安全协管员1人,每年用于自请后勤服务人员的公用经费约为65万元。学校用公用经费自请后勤服务人员,违反了相关文件规定。

四、几点建议

经调研,多年来,河池市天峨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全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校容校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育事业欣欣向荣,教育前景美好。但是由于天峨县地处偏远,发展滞后,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标准,该县仍有较大的差距。现综合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纳碍村完小校内有一幢当年有中学时建设的教师集资房,前几年中学已停办,大部分教师已调走,现在房子一直空置,建议政府就地购置,作教师周转房用,以解决目前学校教师住房紧张问题。纳直乡中心校行政办公室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楼内,挤占了学校资源,建议在该校运动场边空地(学校用地)上再建一幢楼作为办公楼。建设一批教师周转房,解决甘洞村完小、更新乡中心校、新林村完小、文里村完小、加里村完小等五所学校教师住宿紧缺问题。

(二)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乡镇教师流动很大,教师队伍不稳定。要留住教师,就要设法为教师提供优越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国务院2015年6月初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把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财政部门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当前天峨县给予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教师队伍。目前,只有教学点和偏远村完小享受生活补助,我们认为实施生活补助要实现乡镇中小学教师全覆盖,并且加大补贴金额,越往基层、越是艰苦,补助力度越大。把教师纳入年终绩效考评管理,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岗位全额发放。继续实施教师周转房项目建设,满足乡镇中小学教师在校住房要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乡村教师,人事部门应尽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各级工会要关心基层教师的冷暖,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教师职称及时聘任,增加乡村教师岗位,对乡村教师实行岗位聘用倾斜,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到岗即聘。在评先评优时,多考虑乡村教师。

(三)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名片。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校园文化建设仍需加强。一些学校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差,部分学校围墙不完整、厕所小、校舍门窗框破损、墙壁陈旧、活动场地凹凸不平,无校门、洗澡房、文化长廊等,很不美观。学校没有专项经费,建议教育部门及各学校领导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创建文化气息浓郁的优美校园。

(四)多渠道充实乡村教师队伍

根据《自治区编办 教育厅 财政厅 人社厅 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有关工作的通知》(桂编办发〔2015〕85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修订)》(桂编发〔2012〕5号)文件精神,配齐配足教师,确保乡村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和地方免费师范生项目计划。继续推进自治区统一组织教师招聘考试和乡村教师专场双选会,对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自愿到乡村学校任教的人员,可采用直接面试的方式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在县级以下学校任教的,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桂政发〔2015〕29号)及有关规定,给予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全面激励各类人员服务乡村教学。今后招聘和定向培养教师,应该多考虑少数民族和边远山区的学生,予以定向分配,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到乡村任教。

(五)招聘后勤服务人员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修订)》(桂编发〔2012〕5号)等文件精神,配齐配足学校后勤服务人员。

(六)稳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当前天峨县城乡之间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要打破这种现象,在财政支出方面要向农村倾斜,坚决解决农村水电路问题,彻底改变乡村落后状况,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师资配备、教师培训、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消除教育不公平因素。对学校布局调整要谨慎进行,因为县内人群居住分散,村屯到乡镇较远,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经济困难承受不了,不能一刀切,亦可集中片进行,如果不同乡镇村级学校相邻可集中办学。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有计划、有目的地促成农村相对薄弱中小学与县直中小学、示范性学校友谊结对,通过互派教师听课、评课、交流信息等形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建立和完善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继续开展支教和走教活动,使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得以及时交流,促进乡村学校标准化办学。

篇5

1、学校基本情况

洪洞县登临中学始建于1991年,位于辛村乡北端,辐射半径1.5公里,辐射人口9500人。校园占地面积8991平方米,建筑面积3311平方米,学校仪器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齐全,是一所环境优美、设计合理的农村三轨制初级中学。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8人,教职工37人,所有教师都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40%以上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专任教师配备齐全,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总体呈现教师年轻化趋势。

2、自评过程

我校的自评工作从20**年10月10日起到20**年10月18日止,历时1周的时间,在这次自评中我校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发动、组织、准备阶段。

我校在接到教育局督导室文件后,学校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马上召开校委会,成立了以校长闫德胜为组长,以许鸿雁、宋红强、贺飞虹、徐林平、徐红莲、许建辉为组员的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督导室文件《关于做好2019年度初中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洪洞县2019年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让各位组员从思想上认识到督导工作的重要性,把本次督导工作作为自我检查、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一个契机。然后对照自查内容,明确了每位组员的自查任务。并对组员提出:认真细致、不缺不漏、实事求是等要求。把各项工作都落实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任。限时定期向组长汇报各自的自查进展。另外,为了做好本次督导自评工作,我校还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认真学习了有关评估的文件,对教职工进行宣传、动员,并在教师会上宣布了学校自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位组员的分工,要求各位教师积极配合各项自评工作的开展。

(2)、查漏补缺,认真整改阶段。

自评工作的第二步是:查漏补缺,认真整改。我校对照《洪洞县20**年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进行了认真落实。图书、仪器、电教器材等,领导小组成员分别进行检查、测试;对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各处室工作计划的实施落实和过程资料进行了整理,对不完善的进行了整改。

(3)、资料收集整理阶段。

借这次督导评估工作,我校把各处室过程性资料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的编排整理。资料根据《洪洞县2019年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办学思想、制度建设、规范办学、德育与活动、课堂教学、办学成效六大块,分类进行整理,并编写了目录以供查找方便。

(4)、初步小结阶段(学校的主要成绩,经验,存在问题等)。

通过自查,各组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进行了小结。并在自评工作领导小组会上向组长一一汇报。在小结中,既找出了学校的一些成绩、经验、特色,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结,学校对各项工作都有了一个全面真实地了解,对学校的自我评价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5)、评估综合结论(包括:定性、定量情况)。

通过几天的自查,我校根据自查结果,按照指标评定标准,按给分标准及督评要点,分别仔细分析信息资料,确定被评项目的客观实际与等级标准的符合程度,确定相应的等级及分值。认真填写了《洪洞县20**年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自评打分和《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登记表》。

二、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年来,我校以清新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人,以扎实的校本研究活动造就人,以生动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励人,以课程的特色研究成果发展人。激励教师做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引导学生做有文化知识的学生,努力实现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 。

我校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洪洞教育电视台》、《槐乡教苑》先后为我校作过报导。学校先后被评为“洪洞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课程改革工作先进学校”、“县级文明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学校”,“临汾市远教应用先进单位”、“临汾市优秀资源库”、“山西省远教应用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在此次督导来临之际,我校领导带领教师对照《洪洞县2019年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在制度建设上寻找欠缺点;在德育活动上寻找增长点;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实效;在办学成效上彰显优势,使我校的素质教育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具体自查结果如下:

(一)、确立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导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与超越,是以育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全体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我校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用高效课堂绽放生命光彩,用爱心责任塑造健康人格,用科学管理成就完美人生”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提高学生素质,积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始终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不仅重视抓好智育,更是把德育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评价制度。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各部门实行各处室、年级组两条线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为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学校成立质量检查小组,制定检查方案,规范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用客观、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老师和学生。学校每学年实行优化组合,年级组聘请班主任,班主任聘请任课教师。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我校依据《山西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教育教学、总务后勤、德育常规、安全、体卫艺等方面。同时建立了跟踪督导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学校还通过每周一次的中层例会,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重视制度的过程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有制度、有督导、有奖惩”的管理局面。

我校还依据教育局有关文件,制定了“创建和谐校园实施方案”,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先后开展了“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努力营造和谐共进的团队。

在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方面,由校长牵头,政教主任分管,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护校、值班制度,加强了领导值班,杜绝了学生的安全事故,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学校制定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平时定期举办安全知识、心理健康、法制教育讲座,有效地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

(三)、落实政策,规范办学行为。

我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坚持教育的公平公正,不办重点班、实验班,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认真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有规范的作息时间表。我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开全开足音体美等课程。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实行教案学案练案统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完善了教师考核细则。

1、为切实做好2019年秋季开学工作,校委会全体成员于暑期就到岗到位。及早谋划,制定了各处室工作计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本期工作和开学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逐周安排,责任到人,整个开学工作有条不紊。

2、开学工作中,全体教师表现积极,详细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全体班主任负责报名工作,坚守工作岗位,做好了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做好家访工作,控流保学效果好。

3、在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到为学生的一生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4. 开全开足课时,完善课程体系,努力开发完善校本课程。

5. 充分利用实验仪器,开展好实验教学工作。

6、学校认真贯彻《学生体育工作条例》,按照课程标准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坚持做好课间操和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每周安排两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四)、开展各项活动,加强德育教育工作。

首先,学校明确了指导思想,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其次,通过丰富多彩的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学校文明建设领域,丰富建设内容,提高建设品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深化“文化”育人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力求使优美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育人效果,拓宽了养成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涵。加强班级文化氛围的布置,要求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既丰厚了校园文化,又美化了校园环境,而且陶冶了学生情操;学校设立了校园广播站,每天广播弟子规诵读,文学作品欣赏,表彰好人好事,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育人作用;学校还设有公示栏,将文明班级、先进集体,三好学生、常规检查结果公布等,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2、强化“责任”教育

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教师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常抓不懈,取得了一定实效。

3、突出“秩序”教育

秩序指学习、活动、生活、工作都要讲究客观规律和规程要求,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活动、生活三个方面的秩序。秩序没有要求的层次划分,只有要求实现的方式不同,实施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

4、加强“礼貌”教育

礼貌首先在于观念上,主要指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礼貌意识的养成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礼貌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并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目前,学校的所有学生几乎都能做到见到师长止步、鞠躬、问好!

5、凸显“励志”教育

励志是指学生应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指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要努力向上,学榜样、赶先进、创优秀、攀高峰。励志首先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意志,励志意识的培养主要靠教师的示范,靠教师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强化学生的励志行为,此外还要宣传引导。如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于丹教授的《中学生人格教育》专题片,《没有四肢的人生》、《一横感恩》励志片,通过励志教育的实施,学生们有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6、确立“班主任”教育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形象对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为了使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为了加强队伍建设,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学生”。利用班会、活动等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为此2019年5月开展了第一届“红五月”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课改明星班级评选”活动,全面推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

(五)、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注重“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实现。

1、加强师资培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

几年来,我校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课程培训活动,积极开展新课程校本培训。采用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学科《课程标准》,每位教师都写出了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读书笔记。教师理论水平获得大辐度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2、探索校本研修新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学校千方百计为教师搭建平台,创设条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校本研修活动,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新课改理念还没有在深层次上内化为他们的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为此,我校于2019年6月开展了登临中学第一届“课改明星教师”的评选活动。用持续一月的时间,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全面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学校综合考试和学科竞赛成绩。

学校坚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搭建展示学生能力的平台,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近三年学生毕业考试,一次性合格率为97%以上;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合格率均为100%,在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通过率均达100%,中考成绩三年三大步。

三、存在的问题:

1、全校教职工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工作能动性有待提高,新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需进一步转变;同时,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尚不能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目前不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在社会和家长的压力下,学校不得不迎合各方面的要求,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两全”方针上不够坚决和彻底。

3、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德育工作的实施及评价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育科研还存在形式主义,尚未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在学科课题研究方面还比较滞后。

四、今后的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抓好校本教研和培训,不断提高全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和评价机制,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提供制度与组织保障。

只要我们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认真整改,坚持内涵发展不动摇、坚持校本发展不动摇、坚持全面育人不动摇、坚持质量立校不动摇,振奋精神,发愤图强,以十倍的努力、百倍的汗水,以“对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为工作目标,打造“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就一定能够加快发展,创造更显著的业绩,开创登临中学更加辉煌的明天。

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自查报告范文(二)一、立足实际、立足校情,明确办学方向,提升办学水平。

**市**中心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学生至上"的办学理念;遵循"为师生可持续发展,为师生展示才华搭建平台"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传承民族精神,塑造美好人生”为工作目标;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学校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契机,不断开拓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校园美,校风好、教风正、学风纯、文化氛围浓厚的省级农村示范初中。办校以来,我们不断地朝着这一目标迈进,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在上级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校争创省级农村示范初中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的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力量。

1.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团结进取、勇于开拓的校级领导班子。校级领导共有5人,校长兼书记1人,副校长4人。校领导均符合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均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班子成员能够不断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水平,所有同志都任教一门主科,站在教学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积极引领全体教师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下的教学新模式。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讨论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检查前阶段工作落实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班子成员能够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每一项学校制度和方案的出台,都先经过教代会的审议。学校的基本建设、大宗物品的采买都严格按招投标程序公开公平,实行阳光操作。班子职责明确,团结协作,勤政廉洁,作风民主,是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的领导群体。

2.学校拥有一支乐于奉献、业务精干、团结协作的中层领导班子。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团总支四个职能部门,这支队伍共10人,其中中学一级教师3人,本科学历5人,其余均为中学初级职务。大专学历,男5人,女5人,分布在5门学科担任教学任务,均为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各处室分工具体明确,职责到位,处室之间团结协作,是一支有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年青骨干队伍。

三、努力打造一支理念超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

学校初中部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具有本科学历23人,占22.5%;大专学历76人,占74.5%;中级教师22人,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21.5%;专任教师均能胜任循环教学。新聘任教师均具有教师资格证。

1. 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开展评选先进教育教学工作者活动,从德、勤、绩、能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在教师中形成人人争先,人人争优的局面。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加大对教师德行的监督;开展学习典型事例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感染教师。近几年来,学校涌现了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教师。

2. 以培训为手段,促进师资水平提高。

①学校将教师培训纳入正轨,培养教师的学习自觉性。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身素质。近三年,有10人已取得本科学历。目前尚有38人本科在读。全校教师均取得普通话二乙等级以上证书。有86人已取得信息技术考试中级合格证书。学校有21名骨干教师参加并完成了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均接受岗前或岗中培训,严格执行新教师"不培训不上岗"的制度。

②学校还积极创设培训条件,拓宽教师培训渠道。通过举办讲座、观看录相、听观摩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近三年来,先后安排3名教师参加省级课改培训,有102名教师参加市级课改培训。学校教师全员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均通过考核。

四、以德育建设为主阵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1、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德育环境。学校坚持每周一上午举行升国旗仪式,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校园板报、班级板报、校广播站等为宣传阵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经过广大师生的努力,我校面貌日新月异,校园整洁、文明、文化氛围浓厚。加大德育制度建设。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师生行为。进一步密切了家校联系。学校通过向家长发放各种学习材料,召开家长会,家访的等形式,与家长广泛接触,听取家长的意见,让家长了解学校,参与到学校管理与教学中来。与社区开展共建活动。学校邀请了关工委、**市司法局、吴窑派出所、司法办等单位的领导到我校开设《自我防患意识专题讲座》、法制专题讲座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邀请校外辅导员经常性到校为学生做报告,与派出所联手对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等,在各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学校无一违法犯罪事件发生。

2、努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石建平校长担任德育工作领导组组长,袁建峰、张跃发两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年级分管主任、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组成。

3、以活动为载体,推动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开展主题班会,文明班级,标兵班级评比活动,文明学生、文明寝室的评比活动,开展以"走进田野"、"走进社区"、"走进园区,体验生活"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师生健身活动和球类比赛等。每年都组织学生祭扫张永清烈士墓,并在墓前举行入团宣誓仪式。今年正逢胜利60周年,根据中央指示和市关工委统一部署,我校组织了规模盛大的集体教育活动——听宣讲报告、集体宣誓、千人联名签字、高唱革命歌曲……使学生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培育并弘扬了民族精神。

五、坚持以课改为中心,大兴科研兴校之风。

(1)探索和创设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我校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方法,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创设良好的研讨氛围。遵循“以评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研、以研促改"的工作思路,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近几年,教导处每年都开展了教学反思、理论学习、集体备课、结对帮扶、观看教改录像、听专题讲座、公开课、听课、评课、交流研讨等多种活动,大大丰富教研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有效地帮助教师把课改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涌现出一批新的课改骨干教师。王莹老师曾获**市数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夏剑丽老师曾获**市英语优秀课评比二等奖。沈继德、郭夕忠两位老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丁陆一等三名同志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

(3)整合教学资源,开展课程改革。

一是开展课题攻关,加强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学习动机与行为研究》的研究课题已申请立项,在做好各级课题的征集和指导的同时,我们成立了由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相关骨干教师组成的新课程实验课题攻关组,每个教师就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攻关。各子课题正按时序开展研究,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二是深化课堂改革,构建新的评价标准。首先,我们致力于改变原有备课的刻板的模式,把原有的备课本由学校统一设计变为学科组按自身实际自主设计,力求简洁实用。同时,我们推行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并变单干户为互助组,提出是不是好教案,主要在于是否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是否具有个性特色和创新表现。其次,加强诚信教学,淡化教学的纯艺术性追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研讨性,杜绝观赏表演。凡校级公开课一律不搞试教,且课后均应安排开课教师的教学反思叙述。再次,制订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面面俱到,宜粗不宜细;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于评学,逐步组成"以学论教"、"以学促教"的共识。明确把"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达成状态"作为评课的基本准则。这对我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评价引导作用。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落实、细化并有效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我校改革学生评价的着力点。我们初步探索"考核目标的导向性和促进性;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和基础性;考核对象的全体性和层次性;考核形式的多样性和实践性;考核时间的灵活性和分散性"的评价思路。

六、以质量为生命,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1).围绕全面落实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目标,管理保证措施全面、明确、具体、可行,切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强。各项考核制度健全、科学,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业绩考核标准完备严谨。各项检查、考核全部到位,真实、认真、不走过场。能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比较全面、规范地考评,各项考核资料齐全、规范。

(2).严格执行学科课程计划。主管教学校长和教导处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认真指导教学工作,及时反馈听课意见,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定期举办教学沙龙,定时检查教师备课及作业批改情况。对学困生耐心帮教,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不厌其烦,认真做好帮教记录,保存资料,建立学困生档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客观、全面,教导处有计划,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找出差距、不足,协调整改。学科组认真备课,按计划定期开展科教研活动,做到每次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校领导和教导处分管主任按时参加并活动。

我校的学科竞赛呈现良好态势,本年度共有60名学生在市级及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5人获国家级奖,获省一等奖10人,二等奖11人,南通市级奖36人。

由于学校重视了教研对教学的推进作用,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负担相应减轻。学校依据国家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所有的课程,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控制在7.5小时以内,学生家庭作业量控制在1.5小时以内。学校杜绝了为学生订购教辅资料的现象。切实减轻了学生负担。

(3)积极进取,打好普九攻坚战

控辍工作是我校工作的难点,如何确保适龄学生入学,按时毕业,控制学生流失,一直是我校和上级有关部门关注的问题。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一是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学校与班主任,科任老师落实"控辍"责任制。对在"控辍"工作中不到位以及出现留生的班主任及相关科任老师,学校采取在评先晋级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是强化学校外部管理。学校邀请镇政府和村两委领导针对控辍问题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部署了"控辍"工作任务。我镇政政府把"控辍"工作纳入了镇政府对村两委的考核任务,确保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三是建立有效的控辍机制,加大辍学生动员复学工作力度。

四是通过有效的机制确保特殊儿童在校不受歧视,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七、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以适应验收要求。

学校初中部现有在校生1588人,校园面积34020平方米,生均面积达22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4289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近3000平方米。学校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年被确认为“**省**中学优质生源基地”,是一所基本达到省教育现代化示范要求的农村中心初中。为适应形势,办人民满意教育,我们着眼于未来发展,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的原则,在市教育局党委、局长室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本学期学校新增占地30亩,一个建筑面积达7500多平方米的学生生活小区即将全部竣工。1500名寄宿生在校安居乐学。投资200多万元兴建的实验综合楼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5个标准理化实验室和两个拥有102台电脑的微机室在市局的援助下,已经配置到位。250㎡环型跑道的晴雨操场已交付使用。**集团资助一个高标准,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花园及北院墙(预计投入资金100万元)。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校校通工程现已完成了全部基础设施的安装。学校的网管中心和演播中心正在施工安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