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残疾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残疾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13 09:46: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残疾儿童心理健康辅导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残疾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篇1

二、随班就读在班级环境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1.学习心理障碍:消极心理、依赖心理恐惧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自卑心理等。2.情绪障碍:抑郁情结、恐惧情绪等3.行为问题:多动、冲动、退缩行为等4.人格障碍:过于溺爱、保护或过于冷漠、歧视的家庭气氛以及社会遗留的偏见都是随班就读学生人格发展的不利因素,许多随班就读学生特别是智障学生自私、固执、幼稚、依赖性强、以个人为中心。他们往往缺少灵活性,缺乏个人动机与兴趣,主动性差,意志水平低下,这些因素反过来也会阻碍他们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成为自身发展的瓶颈。

三、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提高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

(一)建立民主师生关系融化特殊需要儿童内心坚冰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班级凝聚力、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班级凝聚力、融化特殊儿童内心坚冰的有效措施。1.尊重学生,把缺点当特点。当我们用对待普通孩子的方法,在特殊儿童身上行不通的时候,我们不妨多用疑问句,这样可以避免将您惯常策略强加给特殊儿童,用“这么做怎么样”来代替“这样做好”。孩子们就不会感到受强制。学生也有了说不的权利,同意的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妨多听听儿童的意见。允许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鼓励儿童把他们的感受说出来,这样可以让儿童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消除抑郁情绪、克服焦虑心理。2.多形式激励,提高儿童自信心。在随读生转化中,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习惯和学习方法,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在课堂上,针对特殊学生的特殊问题,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调查研究后再发表意见。

(二)融洽同学关系,接纳特殊需要儿童,克服儿童的孤独感和自卑感

迄今为止,似乎我们总在讨论教师该如何从事班级管理,其实不然,在师生构建的教育共同体中,管理的大部分工作是儿童的责任。教师只要在初期阶段劳神费力,而后便毋须事必躬亲了。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模仿———特殊儿童通过模仿普通同学,学得新的行为方式,让学生产生归属感;二抑制效应与解脱效应,因为班级内的团体规范,特殊儿童业已习得的不良行为会行为受到抑制与解脱。同伴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班就读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班级因素是同学。所以教师应指导同学在课上、课下对特殊儿童进行帮扶。老师在学习上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找到成绩相近的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给特殊儿童以成就感;在交往上,发挥班级干部的带头作用,主动和特殊需要儿童交流,给学生以归属感。

篇2

1引言

两性世界里,尽管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在身体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一样有正常的性的發展,残疾的明显程度并不与性的發展成正比,性的發展同样贯穿其一生,并且影响其全部生活的目的及态度的选择。如2009年笔者对新疆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中135名(聋哑、视力残疾、智力残疾)13~18岁儿童进行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状况调查表明:残疾学生的青春期發育与健全儿童是同步的。虽然他们的性心理發育要晚于健全儿童,但几乎同样有着健全儿童性心理不同阶段的内在表现需求,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样需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对残疾儿童發展并保持性的健康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残疾儿童在知识接受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很多关于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局限在单纯的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上,忽略了残疾儿童的性个人需求、性价值选择、性情感体验、性个人素质等人格教育,这极大地影响了残疾儿童性心理的健康發展。为此,本文试图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来探索残疾儿童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2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因素对人的影响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反思。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的潜能的發挥,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發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们快乐与成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做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包括对过去的幸福感和满意感、对现在的愉悦、对未来富有建设性的认知,如希望、忠诚等;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包括乐观、爱和职业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能、美感、宽恕等;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指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个体發挥其人性中具有积极作用的个性品质,如责任感、利他、文明、忍耐、职业伦理等。

21世纪初,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针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提出了从积极方面人手,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开發潜能,减负增效,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的基本理念。该理念不仅引领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也为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3消极心理学取向下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导致对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的误解

长期以来,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主要研究残疾儿童由于认识活动的限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限制、语言表达沟通的限制等消极心理因素而引發的成熟的性生理与尚未完全成熟的性心理之间、性的生物需求与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把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局限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上,将个体具有较强的性社会适应性(性道德、往常识与规则)、如何免受性问题的困扰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忽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残疾儿童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受自己的身体,在与两性的交往中增进自身人格的完善,促进自身身心健康發展的终极目标,这也导致了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者与实践者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误解。

3.2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忽略了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与培养

由于当前学校将残疾儿童l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于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与冲突的解决,因此,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注残疾儿童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在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下,教师常常把残疾儿童当做“问题来源”,常常以残疾儿童存在的性心理问题、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工作的出發点和落脚点,忽略了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与培养。如,自信心、爱的能力、审美的能力、宽容等个人特质对性心理健康的重大作用。

3.3教学资源单一,缺乏积极完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由于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冲突的解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注残疾儿童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因此,性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被看成只是心理健康课、心理辅导与咨询和心理活动的任务,与其他教师和教育者无关,这必然使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个积极有效的组织系统,因此,难于收到理想的效果。

4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与消极心理学相对照,孟万金教授提出的积极心理学从积极方面人手,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开發潜能,减负增效,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的基本理念,为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1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具有整体性

身体的生长發育是心理發展的物质基础。生长發育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变化。直接影响是指性生理的变化直接导致个体心理的某些变化。例如,对男性来说,青春期激素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男青年性驱力和性活动的增强;对女性来说,月经周期大约有40%的女性体验到更为强烈的抑郁、焦虑、烦躁、自尊心下降等感受。但由于个体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其心理与行为表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表现较少是由青春期生理变化直接引發的,而大多是生理变化与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青春期生理变化对个体心理發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社会对这种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度间接發生作用的。也即是性生理变化对个体性心理發展的影响并不在于性生理变化的本身,而在于个体对这种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解释,在于个体对他人反映的理解,以及对这些变化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模式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或解释依赖于个体对自身变化快慢的认知与评价、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与评价、个体对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与评价的反映,以及个体在评价时产生的自尊、自信、焦虑、抑郁等情感体验、性意志能力及个性特征等等。也即,性心理的發展是性生理变化、性认识、性情感、性意志、人的个性品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身体残疾以及个性特征的缘故,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相比对个体性生理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解释时,更重视他人对残疾儿童性生理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评价,更容易陷入负面认知与评价、负面情绪体验当中,这极大地影响了其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建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不仅要关注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帮助残疾儿童客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培养残疾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残疾儿童体验到性的幸福感等;而且还要关注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首先,要提高残疾儿童自我意识發展水平,以便残疾儿童能够接受自己对自己外貌、能力、价值和个性品质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接受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其次,要根据残疾儿童心理發育特点培养残疾儿童爱的能力、宽容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正确的性审美能力,以便使他们有勇气面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不仅如此,在建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尤其要关注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通过创设良好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使个体發挥其人性中具有积极作用的个性品质,建立起有尊严、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因此,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该注重整体性。

4.2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

长期以来,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如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大脑發育受损,对性道德规则理解困难,很难将性道德规则变成行动的指南,容易出现性安全问题;听力残疾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带来的感知活动的局限性和语言發展上的滞后性影响了其思维的發展,使得他们的智力往往比残疾儿童低2~3个年龄阶段,使得其性心理的發展落后于其性生理的成熟,容易出现性心理问题;视力残疾儿童由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较多,他们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这使得他们更容易表现出孤僻、敏感、自私、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消沉、抑郁、焦虑、爱钻牛角尖等负面情绪,影响他们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对残疾儿童进行青春期性知识、一定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道德规范和性价值标准、社会规范下的及性安全教育、残疾儿童自我保护和性常见问题的指导等诊断性、补救性方面,重在消解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念: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心理学要从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發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發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获得快乐幸福的高质量生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内容应以發展性、预防性为主导,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摆在了“克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前面,主张通过發展来化解问题(孟万金)。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应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因为实践表明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帮助个体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较好地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發展、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且能帮助个体维持正常的心态,出现了不利心理状态时能及时摆脱这种状态并恢复到健康状态。所以,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写到:“教师不需要训练学生怎样谈情说爱,而需要培养他们在集体里(包括在家庭里)建立高尚的精神心理关系,要教育他们珍惜丰富友谊。”这是非常深刻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它意味着性心理的發展是建立在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基础上的。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启示下,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对残疾儿童积极的思维、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行为习惯养成等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上。具体来说,包括培养残疾儿童自尊、自信、自制、客观评价自己并能自我接纳、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心理品质。

4.3建立积极完善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与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学扩大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将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忽视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纳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在重视消解性心理问题和性心理疾病的诊断性、补救性基础上,重视预防性和發展性。这就使得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全体师生家长和全面的心理素质。也即人人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这种转化不仅要求性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而且还要重新整合社会、家庭、校园等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把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一个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残疾儿童、家庭、社区为载体的完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便發挥其教育的最大功能。

参考文献

1顾群.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乐观精神培养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9,(12):119.

篇3

随班就读是我国吸收西方全纳教育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而自创的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特殊教育形式。据 2009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 我国目前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学生数,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 62.87%。其中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就高达 21.6756 万人,约占全国普小随班就读学生总数的 57.99%,远远高于听障和视障儿童的随班就读人数。因此可见随班就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多数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但是他们在进入普通班级后,是否受到了所需要的教育,一直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力图从一个新的层面来回顾和反思近二十年我国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智障儿童的研究现状

1.1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文献数量情况

本文以CNKI为检索数据源,采用文献研究法,以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 为关键词,出版年限定在1990~2014年(剔除误检以及重复的文献),对中国知网上近二十年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检索出24年来我国公开发表的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文献共49篇,由此可见,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这一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有关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逐年增多。

1.2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文献分布情况

根据文献的搜索量来看,文献来源的分布情况主要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按刊分类:中国特殊教育、南京师大学报、现代特殊教育、教育革新等几大类目。其中关于智障儿童在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占绝大多数,有6篇是关于近几十年智障儿童在随班就读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还有其他就是关于社会中对融合教育、普校家长对智障儿童随班就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我将从这三个维度来进行综述。

2.研究的主要内容

2.1智障儿童在随班就读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列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遵循国家法律的同时,开展了在普通班招收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办学模式,不仅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智障儿童的入学率,也将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起到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极重度弱智儿童终生生活需要全部由他人照料;重度弱智儿童生活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中度弱智儿童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家务活动,能以简单方式与人交往;轻度弱智儿童适应行为仅低于一般人水平。现有的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有心理辅导课、个别心理辅导、主题活动、家访谈心、心理信箱、自我心理调试、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等形式。但是,2006年张福娟等人在对上海市智障儿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在分析中表明,虽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但集中在心理辅导课、个别心理辅导、主题活动三种形式上。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智障儿童在随班就读发展中的所遇到的一个问题,但也代表了关于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问题提出了很多策略,只是在应用到实践中时总是流于形式,这是我们教育实践中现存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将我们提出的策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做到物尽其用,随班就读工作也会往前迈进一大步。

2.2关于近几十年智障儿童在随班就读发展过程中的研究

回顾近二十年来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从研究群体和研究内容的变化上显示出人们对随班就读的认识和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也证明了随班就读是我国实现教育平等的一种有效模式。将 1990 年至今的我国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一个阶段是从1990 年到 1999 年,这个时期是我国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从实验逐渐走向普及的初期,研究集中在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模式是否可行、现状如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第二个阶段是 2000年到 2010 年,这期间研究迅速增多,文献数量急剧上升,研究内容也由综合性概述转向教学和心理健康、与学业相关的能力、接纳态度等方面。由此表明,我国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已经开始从过去重视安置模式的可行性、入学率等问题转向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2.3关于社会中对融合教育、普校家长对智障儿童随班就读问题的研究

由于缺乏教育经费、师资培训、专业指导,融合教育还只是理想中的事物,大多数是做到了形式上的融合,而没有做到实质上的融合。在我国师资培训方面,虽然有尝试,但仍存在欠缺。广州师范学院所提倡的融合教育课程,学生可选可不选,很难达到融合、共享的目的。

国内对教育工作者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观念的研究情况:孙玉梅在对湖北省幼教工作者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观念和态度研究中发现:幼教工作者影响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障碍程度的特殊幼儿的安置因素:1)对特殊幼儿的了解还不够深入,2)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相当匾乏,3)普遍没有受过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刘泽文、牛玉柏关于家长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的调查表明:聋生所在班普通儿童家长的随班就读态度明显积极于弱智所在班普通儿童家长的随班就读态度;普通儿童家长对于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不够支持,理解,积极。刘泽文,牛玉柏关于家长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的调查与周卫等在上海的调查结果相同:残疾儿童家长非常赞同随班就读。其中聋生家长比弱智儿童家长的态度更为积极。沈明泓 (2011),在他所研究的随班就读工作中,他主要关注的是随班就读中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接受态度,在他的研究中,它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家长心理做以调查,经过调查分析他指出,在随班就读工作中,残疾儿童家长一方面极力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普通学校中随班就读,另一方面这些家长却担心自己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普通学生的家长也对随班就读工作存在很多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这两方面的矛盾,给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问题。

3.反思

综上所述,近年来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教育公平的理念下,怎样保证每一个智障儿童可以享受到合理地随班就读的教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从教育资金上来看,随班就读可以合理地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从我们国家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上很好的诠释了我们国家的政治理念;从整个社会发展的思潮来看,特殊儿童回归主流,为特殊群体融入普通群体提供了一个平台。近几十年,我国关于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做了很多努力,在进行探索的时候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例如:智障儿童与其它特殊儿童的区别,是否应该考虑轻度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情况下,重度智障儿童的专业化,此专业化是属于哪个部门来负责?(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昱.随班就读的现状及策略[M].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4月

[2] 刘俊卿,关于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报告,[M].普教研究,1995・4期

[3] 梁斌言.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3-10.

[4] 张福娟,马珍珍.上海市智障儿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再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6(4):20-25.

[5] 孙玉梅(2008).湖北省幼教工作者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观念和态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7

[6] 刘泽文&牛玉柏(2005).家长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的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

篇4

关键词:特殊教育 特殊教师素养 基础教育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1-0100-03

引言

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可见,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素质这两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就成为教师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是教师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大陆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研究中,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数量较多,也有学者专门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本文旨在结合我国大陆地区有关特教教师素质的众多研究,总结分析我国大陆地区特教教师素质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以及对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素养提出一些建议。

一、特殊教育的形成与发展现状

1.特殊教育的形成

特殊教育学校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一些进步的教师和医生曾提出各种理论为特 殊教育奠基。逐渐形成了聋教育学、盲教育学、弱智教育学等。19世纪,有的医生和教师提出了治疗教育学理论。19世纪末心理学发展使特殊儿童心理学产生,形成了 "特殊教育学"。20世纪中期特殊教育概念有所扩大,研究对象从学龄残疾儿童大规模 地扩展到学龄前残疾儿童的早期诊断与教育训练,同时特殊教育在较大的范围内延伸到 残疾青年的中等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多种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电子学、听力学等)在研究残疾儿童教育、心理和康复方面密切结合和交叉,使特殊教育学发展成为研究有特殊教育需要人的发展规律的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的、新兴的学科。

中国特殊教育有着厚重的文化渊源,从《礼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到孔子的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从孟子的恻隐之心到《中庸》的勤能补拙无一不是中国发展特殊 教育的理论基础。可是由于受刑罚制造残疾和佛教报应说的影响,中国文化传统观念中对残疾错误的认识又严重制约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迄今为止的文献资料表明,漫长的封建统治年代没有发展特殊教育,一直到1874年苏格兰长老会人士穆威廉在北京建立瞽叟通文馆,即现在北京盲人学校的前身,盲文点子才开始引入我国。

1887年美国基督教 长老会传教士梅尔斯夫妇在山东省登州(今蓬莱)建立"启喑学馆 ",这个学馆后迁址烟台,即现在的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手指语才引入我国;我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912年在南通筹办了盲哑师范传习所;1916年成立了南通盲哑学校,这是中国人最早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之一;1927年,南京市公立盲哑学校成立;陈鹤琴在40年代创办过特殊儿童辅导院,并对特殊教育问题有精到论述。由于特定矛盾的文化氛围、低经济水平和动荡的社会环境,使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较慢,在旧中国我国仅有42所盲聋学校,2380在校生。建国后,随着1951年《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的签署,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行,特别是1990年《残疾人保障法》和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的实施,我国才开始大力推广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

2.特殊教育的现状

1987年4月1日,我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残疾人口5164万,其中0-18岁的残疾儿童数量为1074万,0-14岁的残疾儿童有817.5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625万。当时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约为十亿,如果1998年按有人口十二亿来计算的话,我国大陆现有残疾人约6200万,0-18岁残疾儿童约1289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750万,其中视力残疾儿童15.1万,听力语言残疾儿童96.6万,智力残疾儿童513.6万,肢体残疾儿童57.8万,精神残疾儿童1.4万,综合残疾儿童65.9万。

二、特殊教师素质研究概况

随着全纳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推广以及我国大陆随班就读工作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持,这就对普教教师和特教教师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学者针对全纳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进行了论述。为满足全纳教育实施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素质,即:形成全纳的态度、价值和期望(真诚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即教育机会均等,树立民主的教育过程观即"合作学习、共同生活",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具备教育特殊儿童的知识(如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及分类、全纳教育发展及趋势、关于特殊教育的文件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特殊需要儿童生理心理特征、从事全纳教育的专业信念)、技能(音乐、舞蹈、手语、盲文等)和情感(关爱和帮助)。

以上几种关于特教教师素质结构的观点都是基于实际经验和理论分析而提出的。另有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对即将成为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思想素质(一般公民具备的思想素质和特殊教育理念)、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必备素质(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儿童心理与教育的基础理论)、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必备的专业素质(系统的特教理论,特殊儿童病理理论,特殊交流技能和鉴别、教育、训练、管理特殊儿童的方法与技能)、良好的身心素质(心理健康)。

综观现有我国大陆地区各种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结构的论述后不难发现,知识与技能(一般科学文化知识与能力、普通教育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特殊教育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科研能力)和观念与态度(专业信念、职业道德)是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的两大主要构成因素。

三、特殊教师素养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大陆已有的关于特殊教育教师心理研究的成果有助于人们对特教教师素质的认识和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改革提供了依据。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1.研究内容上的局限

对特殊教育教育教师任职资格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特教教师质量的有效保障。我国大陆特教事业的发展正缺乏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统一的教师标准。对特教教师素质定义及构成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大陆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的制定及教师培养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系统的理论依据,但遗憾的是,虽然有一些研究者探讨了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结构,但深入分析教师素质构成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及教师素质发展过程的研究却还没有得到开展。

现有研究的主题偏重于教师特征,如知识与技能、观念与态度、心理健康等,而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研究。探讨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描述和分析教师在每一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模式和有效策略,可以为特教教师培养和改革提供建设性的研究成果。因而,我国大陆地区需要尽快开展这些方面的研究。此外,特教教师专业素质研究涉及的方面也非常有限。

现有研究中关于普教教师和特教教师的对比研究也非常缺乏。除对普教教师和特教教师在随班就读态度上的比较研究之外,没有其他研究对两类教师在专业素质特征和发展过程上进行对比分析。另外,现有大陆地区特教教师素质研究主要以描述和讨论为主,如何促进特教教师素质发展的研究亟待开展。例如,有很多学者通过调查发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但没有学者通过实验对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法和策略进行设计和评估。

2.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相对于研究内容上的局限,研究方法上的不足显得更为突出。

首先,现有研究的研究对象基本局限于特教学校教师和特教师范生两类,对于不同教育环境下的多类教师(如普通学校特殊班教师、随班就读教师、资源教师、早教机构特教教师)的专业素质研究非常少见。而且,多数调查研究的样本量偏小且具有地域性,因而研究结果往往无法得以广泛推广。

其次,研究方法缺乏规范化、科学化和多元化。现有特教教师专业素质研究也明显存在这一问题。不少研究都是研究者以自身经验为依据而进行的直接分析,而这种对问题进行的探讨是否能够指导实践很大程度上是由研究者的理论水平而决定。研究者理论素养的参差不齐造成了现有研究的随意性和非理性化特点。除此之外,现有研究描述性研究方法单一(问卷调查),而解释性研究又极度缺乏。通过问卷调查、准实验设计和定量数据统计分析手段等实证研究方法确实能为建构特教教师素质结构和评估特教教师素质提供有力帮助,但运用参与性观察、个案研究、档案资料研究、话语分析等质的研究方法对特教教师素质特征的获得和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由于教师心理的情境性、发展性和可塑性,动态与纵向研究也应成为特教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有益补充。

现有相关研究在方法上的缺陷表明,只有日益高涨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积极性还不够,特教研究者必须从改进研究方法出发提高研究的质量。

四、提高特殊教师素养的建议

国内目前存在的各种研究,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更好的提高特殊教师的本身素养,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特殊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高尚的师德品质

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我们面对的受教育者有多位聋、盲、肢残等残疾学生他们普遍由于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社会交往和适应方面其核心问题是由于自身残疾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形成了自卑、自怨、自弃的消极自我喜欢模仿甚至盲从他人常常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当作心中的偶像和楷模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和示范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塑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 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把残疾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2.精湛的教学业务能力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教学业务则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关键。面对特殊的教育对象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做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师在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2)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只有加强实践锻炼、进修学习由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师。

3)提高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作为特教工作者面对特殊的群体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比如面对聋生手 语一定要好交流起来才没有障碍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取得他们的信任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强烈的教育创新意识

我国教育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不是丢掉现有的东西重新搞一个新的异类的东西而是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根据聋生的认知与思维的特点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民主、尊重个性的创新氛围。赋予每个人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通过选择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去发展以自己独立理想和优势去超越、去突破、去创造。

其次是通过课程的重组、综合化达到知识结构的创新。具体到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由于各学科知识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各学科间联系更为紧密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将一些课程通过重组、融合成新的课程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门课程融合为构成艺术一门课程将基础图案、设计基础融合成图形创意等。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是将经过实践证明的优秀的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的教学手段结合运用加强直观教学针对聋生达到最佳效果。如在国画山水课程教学中通过采用教师课堂教学示范、范图分析等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相结合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具体到实践训练中通过鼓励学 生进行探索性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很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班级与学生的管理能力是教师的必备的素质之一。由于残疾学生的一些生理、心理特点从而造成班级管理难度加大班主任难当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首先应摆正心态转变观念从了解学生着手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班级管理要以情为基础班主任既要善于抓住育人时机事半功倍地教育学生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又要自始至终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就是要充分发挥环境和教育过程的潜在心理效应培养自爱、自尊和自信的人必须营造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的教育环境。

2)激励学生建设自强不息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卑情绪既不能压抑也不能否认要转化为超越的力量面对压力不能无动于衷也不能手足无措要从容面对积极行动面对缺陷不怨天尤人不自怨自艾要顺其自然为所当为面对偏见不激忿不自弃要正道直前。

3)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要以"情"为基础。对聋生有感情 对他们的家庭有感情善于与他们沟通。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特殊心理进行心理辅导。班主任要善于抓住育人时机特别是对于一些后进生从学习、生活等多方面予以关心、爱护尊重个性分类引导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洪明.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培养[j].教育探索20018.

篇5

【中图分类号】G441

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不少未成年人出现了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各种不健康心理与行为,严重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危害了社会、家庭和学校。因此,应高度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来,教育部门在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鉴于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为使更多未成年人得到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我们与团市委联合建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以下简称辅导站),目的在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实施两年来,取得较好效果,现阐述如下:

1实施方法

1.1组建领导机构建立由市教育局、团市委领导组成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市委宣传部,其属下的市义工联负责日常管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业务指导。

1.2制定实施意见包括建立辅导站运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专家督导机制,建全档案管理,明确辅导内容及值班接访安排等。

1.3建设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一个多功能的辅导站,以心理辅导热线为主,面谈为辅。在团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心理辅导内容,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热线咨询,同时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面谈辅导,搭建起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服务平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密切相关,辅导站还将服务定位于家庭及社区。

1.3.1硬件建设建立起集热线电话咨询室、个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室和团体辅导室为一体的多功能辅导站,配置了专用电脑、购置了专业的心理测试系统和相关心理健康杂志,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1.3.2软件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员队伍,建立心理辅导员人才库,主要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医生、国家心理咨询师等构成,确保了心理辅导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总结辅导站运作和管理的成功经验,逐步向其他县市推广,并与其他县市共建辅导分站,形成辅导网络。

1.4保障机制

1.4.1业务培训派出管理人员参加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培训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举办心理热线电话咨询培训班,提升辅导员的服务能力,规范咨询要求;举办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辅导员们在释放压力的同时,亲身体验了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精髓,学习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操作技巧;组织同类个案的专题"沙龙"活动,辅导员们深入交流了辅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法。

1.4.2热线宣传制作12355热线的公益广告,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反复播放,宣传12355热线;通过LED屏幕或户外广告等在人流密集,特别是青少年聚集的地方进行宣传;制作12355热线宣传单张、书签等,在学校、社区派发;联合本地主流报刊杂志,加大咨询案例的报道力度,引起社会关注;教育行政部门向全市各中小学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以短信或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在师生、家长中广泛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使用热线,学会寻求帮助。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对12355心理热线进行推广,使"热线"真正地"热"起来,让越来越多人认识并使用热线。

1.4.3辅导活动向家庭、学校、社区延伸通过深入社区、学校举办各种咨询活动,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比如在某中学举办"青春路上,你我同行"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在青少年宫举办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论坛及现场心理咨询活动;举办"万名义工献爱心进社区"系列活动;深入学校举办高考、中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在六・一儿童节举办关注留守儿童及残疾儿童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与团市委义工联合总队合作,举办为期一年的单亲家庭孩子"护苗行动",每周由受过心理辅导专业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上门义教和心理辅导;并举办单亲家庭儿童的户外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家长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等。逐步建立家、校、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

2效果

2.1成功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经过两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逐步完善了我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硬件设施,除了原有的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外,还设有个体辅导室和沙盘游戏室,并购置了专业的心理测试系统和沙盘设备,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员队伍,拥有49位专业心理辅导员,建立了一个实用性强、影响面广的心理辅导站。

2.2成功树立青少年和家长的求助意识。未成年人辅导站建立两年以来,拨打12355热线的人数不断增多,目前已成功为3373个个案提供了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性问题、行为问题、性心理问题等困惑,其中学习问题占45%,人际关系问题占30%,个性问题、行为问题及性心理问题占25%。在来电者中,青少年占52%,父母占30%,其他约占18%,说明青少年及家长的求助意识日渐增强。

2.3成功构建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目前辅导站的服务功能包括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提供心理热线咨询、面谈辅导、心理测试、沙盘游戏辅导、特殊人群(残疾人、单亲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辅导,同时送课到学校、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社区大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现场心理咨询服务等。比如2011年10月,在某学校举办主题为"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的"青春路上,你我同行"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家长与青少年间的真情互动,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如何识别常见的心理障碍,如何把好早恋关,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困惑,保持健康的心态。250多名学生及部分家长参加了活动,学校领导、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同年10月在市青少年宫举办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论坛及现场心理咨询活动,有200多名学生及家长参与了本次咨询活动;2012年举办学生与残疾人联谊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残疾人代表感人的成长事例鼓励残疾人好好珍惜生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活出自己的价值,1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活动,效果良好。此外,还举办"万名义工献爱心进社区"系列活动,为1300多人次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将学校、家庭、社区紧密结合起来,成功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2.4成功推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运作模式。通过对我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运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发挥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在全市的辐射作用,将研究积累和总结的经验推广到各个县区,四个地区相继建立了县区级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部分地区还成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示范点、阳光天使爱心协会等,从而建立起全市的心理辅导站网络。

3体会

3.1有效的心理辅导能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对咨询个案进行分析,深入探索未成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影响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评价,提出应对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逐步建立家、校、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可以有效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2政府层面的支持有利于工作开展。借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在教育部门和团市委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各项硬件设施,建立了一个多功能的心理辅导站,辅导人员基本由心理老师、心理医生及国家咨询师组成,有着扎实专业知识以及丰富辅导经验,有利于辅导站良性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00-04

儿童是人类发展中处于基础性、未来性地位的人群,对儿童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对儿童相关问题予以科学的说明,不仅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未来发展的需要。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之后,民政部在2007年5月开展了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试点单位及地区建设。

本文对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心理发展进行了探索,讨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福利机构内上小学的儿童。生活在福利中心的孩子大多是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孤儿,他们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政府和社会虽然给了他们很多关爱与支持,但是却无法弥补早期家庭环境缺失、亲情缺失带来的影响,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帮助这些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本文针对儿童心理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对社会工作介入前后儿童心理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为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方法上的支持,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概念界定

(一)儿童社会工作

1.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

所谓儿童社会工作就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了三个涵义:第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对象的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之上。第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专业的价值、理论和方法。第三、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服务活动。

2.广义与狭义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指面向所有儿童的社会工作,其服务对象是处于各种不同境遇的儿童,涵盖儿童的所有成长阶段,面对儿童成长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考虑影响儿童发展的自我的及社会的所有因素。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工作,它以处于特殊困难境地的儿童为对象,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

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前后至19世纪,可以称之为以救济为主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其特点是:服务的手段主要是领养、寄养等被动、消极的救济方法,工作对象集中于孤儿、弃儿和部分贫困儿童。

第二阶段:《儿童权利宣言》于1959年11月20日获得联合国大会通过。《宣言》明确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自发表了《儿童权利宣言》起至以后,可以称之为以积极的儿童福利为目标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这份宣言强调:“儿童应该受到关怀、爱护和了解;儿童应该有足够的营养和医疗照顾;儿童应该有法定的免费教育;儿童应该有全面的康乐和游戏的权利;儿童应该有自己的姓名和国籍;如果遇到伤残和灾难,儿童应该受到妥善的照顾和获得优先救济;儿童应该有发展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权利;儿童应该有建立友爱与和平精神的权利;无论种族、肤色、性别、国家和地区,儿童都应该同等享有上述的权利,”(王思斌教授著名的社会工作学家,社会学家,1999出版《社会工作概论》)《儿童权利宣言》成为现代儿童社会工作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政府在儿童福利,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敦促政府在儿童营养、卫生方面的投入,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提出更多关于儿童福利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2.促进对儿童的养育

儿童社会工作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对儿童的良好的养育。首先是保证儿童的营养,其次是保证儿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加强保健,机构卫生工作,通过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等方法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全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是具有可塑性的,其发展倾向与结果与后天的教育、培养、环境因素影响和自我锻炼等关系密切,在儿童养育过程的各个阶段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3.推动儿童教育事业

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推动义务教育法的落实;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宣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水平;帮助儿童养成健康心理;指导儿童与其他儿童友好相处,学会在集体中生活;教会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等。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的环境

游戏和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儿童开展好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

5.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二是针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法的服务,使父母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或邻里之间愉快、友好的相处;三是在社会上建立对个别“问题”儿童的服务机制等。

6.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通过流浪儿童救助、辍学失学儿童助学、发展偏差儿童矫治、残疾儿童康复等手段,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危害儿童健康的行为予以打击;通过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等方法实施对儿童的保护。

7.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

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随时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评估国家、社会采取的儿童福利措施,认识儿童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此外,儿童社会工作还存在于公共关系层面上,即宣传儿童权利、解释儿童福利与服务的需求。

二、儿童教育的特别需求

某儿童福利院是一家集孤儿收养、教育、医疗、康复于一体的福利机构。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为孤残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较好得满足儿童的生活、康复、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但是,在福利院的生活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在情感上容易感到孤独、自卑、敏感;性格上孤僻内向、固执少语,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认知能力都落后于同龄儿童。本文分析以某儿童福利院内儿童为研究对象。

(一)院内儿童心理现状分析

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院内儿童的心理与普通家庭的儿童存在不同,具有一些特别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情绪方面

院内80%的入学儿童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福利院这个特殊环境下,儿童群体内部分个体的情绪会传染给周围的人,从而对同辈群体造成影响。入学儿童中很多人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由情绪控制自己。例如,儿童未能在公立幼儿园接受相应的教育,所以在入学后不习惯长时间坐在教室里,上课时很容易走神儿,回到福利院完成作业的态度很不认真,回到学校会受到老师的惩罚,这之后儿童变得不喜欢学校,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此种情况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2.学习动力方面

我们关注儿童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儿童的需求,尤其是孤残儿童的需求。正常生活在家庭的儿童有着家庭的关爱,生活、学习心理等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大多数孤残儿童生活在福利机构里,缺少了家庭的关爱,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四年时间对福利机构儿童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动机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渴望,即使有些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儿童时期是学习知识,为未来发展打基础的黄金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的困扰让很多孩子有厌学的心理,因此学历普遍比较低,也成为儿童福利机构内孩子们的共性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

福利院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善于与人交谈或不受欢迎的占总数的40%。院内儿童在集体环境下成长,这种集体生活环境和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在集体环境下养成的行为方式不适应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往往会发生人际交往障碍,给自身带来诸多困扰和烦恼。

4.承受挫折能力

耐压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往往能代表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福利院儿童的承受挫折能力不强,基本上所有儿童都存在抗逆力差的情况。福利机构儿童的这一特征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目的没有达到后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听到不顺耳的话会自怨、自叹、自责、冷漠退让;身体残疾,在行动上遇到不便时,特别在身边环境出现正常健康儿童对比后,产生的自卑心理。

(二)影响机构内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入学儿童的心理测试清晰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理发展情况,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强,大多数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分析这些行为表现,同时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状况,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

1.早期经验的影响

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心理学家曾提出,儿童会建立起与抚养者的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能使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将依恋的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某福利院的儿童从小在集体环境下长大,没有固定的照顾者,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模式,无法产生安全的心理依恋,形成了一个心理发展的断层期,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他人的信赖感和自我信任,造成了性格或人格的扭曲。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在给予这些孩子关心、爱护的同时,往往会带有同情和施舍的元素,社会对“孤儿”的刻板印象,让他们更愿意树立一道屏障,拒绝和外界的交流,这些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福利院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儿童社会化的场所,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孩子的过度自我保护,让他们容易形成自卑、敏感及愤世的消极情绪。

3.自身因素的影响

福利院的孩子大多是身体带有残疾,身体的残疾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会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容易形成自卑、猜忌、多疑的性格,阻碍了他们与别人的正常交往,恶性循环,甚至出现行为偏差。

三、某福利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需要福利院提供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解决面临的问题,激发潜能,促进儿童们的健康成长。但福利院由于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

一是工作人员中教师、康复和心理辅导的人员比较少。不能很好的对机构内的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照料。

二是封闭化管理,导致与外界联系较少。大多数儿童福利机构并不注重对外的宣传工作,除了偶尔到外面进行演出与筹款,与外界接触很少,且不随意接待一些社会人士的探访。这样的封闭式管理一方面不利于孤残儿童的社会化,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对于孤残儿童的了解。

三是还存在一些教育和康复的问题,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首先,很多儿童的疾病得不到及时医治,一些智力正常的儿童因早期教育跟不上,延误了教育和康复的最佳时机。此外社会寄养制度的缺失和滞后,也给福利院的发展和政府造成沉重的负担。

机构集中养育的模式,不可避免儿童心理问题的存在,加之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特别是特殊儿童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多数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不能尽早的进行康复训练,与社会的脱节,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等等一第列的问题的出现。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

为了有效的解决目前某儿童福利院工作中的问题,有必要研究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了解社会工作在某儿童福利院中发挥作用的空间,通过发展儿童社会工作,解决问题,改善不足,提升某儿童福利院的工作成效。

(一)儿童福利院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原则与方法

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教育和引导更多的是高高在上的、家长权威的,没有给孩子充分的话语权。社会工作者介入到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来,不是采用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而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观,尊重儿童的自主和自决权,充分发掘儿童的潜能和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以平等的身份给他们提供支持。在儿童福利机构中也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

根据目前某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及分析,社会工作者主要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来介入儿童心理调整,通过整合资源,改善环境来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针对某儿童福利机构入学儿童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儿童加强与社会的沟通,避免在封闭的环境下生活,使孩子在有交流的空间中成长,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克服早期抚养模式造成的不信任感。

(二)案例分析

通过对特别案例的分析,以此探视儿童社会工作在某儿童福利院内可使用的工作技巧及发挥作用的空间。

1.案主情况

案主小明(化名)为12岁男孩,从小被遗弃,身体健康无残疾,目前读小学四年级。10岁从农村寄养家庭回到福利院生活,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情绪波动大,常以暴力解决问题,学习成绩属中等,学校老师认为小明很顽皮,非常聪明,平时不爱学习,但考试成绩挺好,数学、手工、英语、语文课学的很好。

负责照顾他的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小明非常聪明,但不爱学习,抵触学习,抵触写作业;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业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但如果劝说其写作业成功,他完成作业的速度非常的快。临近考试阿姨叮嘱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小明才会看看书,但考试成绩挺好。有暴力倾向,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纪律,严重影响其所在区的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小明生活的区里,所有人都必须顺着他,否则就会发脾气,因为太顽皮,很多阿姨都不愿带他。有阿姨很担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明将来会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等问题。

2.案例分析

综合分析小明周围人对他的反应与工作人员的观察,工作人员作出以下分析:

(1)抚养方式的改变。由于案主童年时期没有在集体环境下成长,而是以寄养的形式生活在农村,生活方式比较自由,学龄期被接回某儿童福利院,无法适应集体生活的一些规矩,这对小明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使小明幼小心灵承受了很大压力。

(2)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当福利院的一些工作人员同情小明时,不是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而是以物质上的满足对待小明,使其生活在纵容、顺从、娇惯的环境中,这种做法是一种不正确的引导,这种一味顺从做法使小明养成了任性、耍赖的性格,最终形成了他周围的人都要顺着他否则就发脾气的情况。他的这种做法到了学校行不通,老师和其他同学是不会像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一样顺着他,小明会感到外界对他不公平,在他的概念中“公平”就是他提出的要求,其他人都要像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一样什么都满足他,因此小明在学校或者社会中成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

3.介入方案

系统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子系统不同程度的变化会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个案中,小明生活在由福利院、学校、寄养家庭这些子系统组成的社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对小明的态度会影响其成长,只有加强各个子系统的配合与合作,改变子系统对小明的不良影响,才能够形成有利于小明健康成长的环境。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应加强与不同子系统的联系与沟通,期望通过各个子系统的积极配合,创造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小明的改变。同时,在分析小明的问题的成因时,应把其置于整个系统中去考虑,注重分析整个系统环境对案主问题的影响。

社会化理论认为幼儿时期的他人导向在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缺乏和对家长权威性的依赖,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个案中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言行影响、寄养家庭父母的教育,未能发挥正向、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成为案主社会化进程中的羁绊。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介入方案:

(1)日常生活氛围的改善。建议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改善对小明的态度,使他感受到他生活在公平、爱的环境中。观察每日的行为,并做记录。工作人员应该掌握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增加与小明的沟通,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学校环境改善。鼓励小明参加班级管理工作,使其容入集体,与老师保持联系,多关注、鼓励他,使其感受到被重视。同时,积极促进小明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他获得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及规则的机会,建立自信心,改善人际交往的状况。

(3)个案辅导。每天中午利用午休时间为小明提供辅导,利用游戏、书画等案主喜欢的方式接近并与其建立关系,利用游戏对案主进行辅导。同时,加强小明的个人管理训练,教导他有效地管理实践和个人生活,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在辅导过程中注意小明的变化,及时鼓励,促进其个人品行的改善。

4.案例评估与检讨

在介入方案进行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之后,用了介入评估的方法对小明进行了评估,发现小明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变。经过辅导,小明在班级的表现明显改善,懂得一些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暴力倾向明显降低,能主动找小朋友游戏,并学会了关爱他人。

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小明周围人的态度必须要一致,教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不能把社会工作服务看作是社会工作人员个人的事,每个人都应有辅导意识,不能应付了事,否则小明可能又会回到以前顺从纵容的环境。同时,工作人员要避免把个人情绪问题带进工作中,不能对其期望太高,小明的进步不是立竿见影的,要有耐心与爱心,不能急于求成。在辅导过程中需要加强辅导的力度,不断巩固成效,建立的规则要严格遵守,这样才能使案主养成一种合理有序的生活方式。

当然在社会工作人员介入的过程中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例如对小明经常接触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人员给予的指导比较少,不能够及时的沟通,造成小明的反复情绪;保持工作的延续性,直到小自己学会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五、结论

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后,服务成效评估表明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迹象有了明显的改善,从以前强硬的“我要……”到现在的“我能不能……”,学会了以商量的口气和人交流;他们开始愿意相信周围的人,愿意敞开心扉和社会工作者进行交流,不再是充满敌意,在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这些改进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福利机构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我更深刻的体会到社会工作对这些特殊群体的重要性,我们应遵循社会工作的理念: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来帮助孤残儿童这个弱势群体,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目前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改善福利机构现有的状况,建议如下:

1.福利机构应加大引进专业人员力度。

2.对在岗工作人员的培训应经常化,更新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

3.从政策层面对机构内专业人员的职务、职称给予关注和落实。

4.在机构适合的岗位运用社工的理念及方法。

5.行业及机构管理者应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新形式下,创新孤残学龄儿童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关注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心理发展,全面保障孤残儿童的权益。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社会工作人才数量十分庞大,社会工作者被誉为“社会工程师”,在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福利机构把社会工作引入到儿童的心理教育领域,是对孤残儿童养育工作的一大创新。但是作为一个新的事物,社会工作还没有被广泛认可。福利机构内的儿童在学校开放式的环境内可能无所适从,更需要社会工作者以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带领他们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但是目前学校还没有专业的人员给予他们这方面的引导,老师更多关注于孩子的知识教育。因此,关注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应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进行多系统、多方位的协作。

参考文献

[1]陆士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8-126.

[2]刘梦.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6-90.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0-104.

[4]罗雪辉,王小英.孤儿寄养在中国[J].中国新闻周刊,2008,(5).

篇7

国外,Luetke—Stahlman(1991)等指出,听力损伤可能会损害幼儿在社会、情绪和语言上的发展,即使是中等听力损伤的儿童也可能在与同伴交往和建立友谊方面遇到困难(郑裴和马伟娜,2008).[5]Schlesinger(1976)、Levine(1986)、Greenberg(1993)均认为: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基本表现为固执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控制、易冲动性、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易受他人暗示等.[6-8]由此可见聋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IqbalandHall(1991)研究显示,[9]会说话前致聋的聋人因为心理障碍长期住院的比例为20.3/1,000,比因为精神疾病长期住院的比例高得多.这表明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聋生的生活质量.国内,戴梅竟等(1990)以南京市133名聋哑学校的男女学生为调查对象,[10]对智力、人格和情绪反应进行调查研究,指出聋哑学生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学生,从聋哑学生与正常学生人格度群体结构分析发现,聋哑学生P型(精神质型)和内向稳定型比例比正常学生高,聋哑学生的SDS(抑郁量表)、SAS(焦虑量表)的标准分均高于正常学生.可见,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普通学生多,需要针对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适合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王玲凤(2004)对浙江省聋哑学校156名聋学生采用自我概念量表和MHT进行调查,研究显示7-9年级聋学生的自我概念,除了在行为因子上呈现下降趋势外,其余因子和自我概念总分均不存在年级差异,自我概念对7-9岁聋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11]陶新华等(2007)使用SCL-90调查显示,[12]聋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及正常学生,在总分以及躯体症状、焦虑担忧、抑郁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学生.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测量显示聋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要高于正常学生,采用学习动机量表测量显示聋生的成就动机也高于正常学生,而面对压力,他们的行为应对方式却较多退缩性.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采用SCL-90调查[3]、王美玲和陈国宏(2010)使用MHT调查,[13]均显示聋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还有对聋生认知水平(智力与学习能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思维发展、心理旋转能力与心理投影能力、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发展、推理能力、语言发展)和人格的研究.[5]

目前对聋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采用SCL-90、MHT量表进行测量分析后与普通儿童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陈光华、孙崇勇、王玲凤、王美玲、林于萍、马宏斌).此外还有采用中文健康问卷(陶新华等2007)[12]、中学生自卑心理自我检测问卷(林于萍2000)[14]、儿童自我概念量表(王玲凤2004)[11]、自我效能量表(马宏斌2008)[15]等,对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或将量表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还有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林于萍(2000)[14]、王美玲和陈国宏(2010)[13]的调查均显示,聋女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聋男童低.综上,调查结果一致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普通儿童低,聋生除了在社会支持上获得的社会支持、成就动机较普通儿童高,在自卑、自我效能等方面均较普通儿童低.但各研究的调查结果有不同之处,如陶新华等(2007)[12]、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3]均采用SCL-90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的阳性因子不同.主要原因是所选取的调查对象不同,不同学校的聋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同.另一原因是调查时间不同.从1990年到2010年,20年间聋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而使调查结果不同.此外,聋生做问卷需要手语翻译老师,而手语翻译老师的不同对调查结果的干扰很大,也会影响调查结果.目前聋生仍存在较普通学生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对聋生投入较普通学生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满足其特殊需求,提高聋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状况及其分析

国外,Hindley(2005)的研究显示有效的早期交流(使用口语或英式手语)及对聋生父母的支持能预防许多心理健康问题.[16]在国外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发展性辅导模式、“辅导-目的”模式、辅导-心理教育模式、辅导-全员服务模式.[17]国内,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中,刘德芳(2003)指出聋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8]其次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再次是建立心理辅导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后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注重家长的辅导与培训.郝振军(2005)探讨了团体辅导在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19]苏州市盲聋学校注重教师培训、校园环境和设施的建设、家长培训,为聋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特色的人文环境有画信(绘画和写信)、双语(中挪聋教育双语实验项目)、网络(QQ、blog、E-mail).[20]在教育实践中,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对沈阳市某聋校47名聋生进行第二课堂的教育干预,[3]结果显示第二课堂对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马宏斌(2008)对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200名学生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通过高校体育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主要的干预手段为采用聋人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同班教育、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成立社团组织开展社区服务、采用多媒体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等.[15]此外,近年来,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在逐年增多.如,王芳(2008)[21]和韩秀美(2008)[2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徐丽茹(2005)[23]、马宏霞(2005)[24]、史斌艳(2007)[25]、柴丽娟(2008)[26]、蒋春芳(2009)[27]分别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形体训练、体育、地理、数学及活动课中.

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从本世纪开始,研究并不多.已有的研究显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研究中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增加了各特殊教育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选择范围.其中,较有特色的是苏州市盲聋学校的画信(绘画和写信)、双语(中挪聋教育双语实验项目)、网络(QQ、blog、E-mail).[20]聋生虽然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不如普通学生,但仍可以在语言的书写能力上寻求进步,甚至赶超普通学生.研究也显示,目前国内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特殊学校中进行,聋生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社区几乎没有为聋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种模式:心理课程、心理训练、环境感染、学科渗透,均已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在对普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提出的六结合式:坚持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量相结合、心理辅导教学与行为矫正训练相结合、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相结合、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习策略指导与心理素质优化训练相结合、立足本校大胆创新和对外交流协作相结合,[17]均可以运用到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为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p#分页标题#e#

研究进展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由论辩型到开始出现实验型.从鲍红安(2000)提出要重视聋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如何针对聋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8]到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对第二课堂的教育干预,[3]实验型研究开始在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出现.实验研究可以揭示自变量———心理健康教育、因变量———聋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随着实验型研究的出现,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更为深入.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评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指导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转变为将方法实际运用到聋生的教育教学中.如:顾瑞华(2009)介绍了苏州市的盲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0]特殊教育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外,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从2005年马宏霞的《体育教育促进高校聋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培养研究》开始,近几年的研究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中.2008年,何侃等编写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出版,使得特殊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了专业参考书籍,以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更多聋人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了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助于聋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聋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证明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提升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有效.但近两年的调查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仍较普通学生低,仍存在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原因分析如下.政府及社会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资源仍不够.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21.1万人,听力残疾2.9万人.“先要吃饱才能吃好”,我国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学校进行,但部分聋生无法接受正常学校教育,也就无法接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只有提高聋童的入学率,才能提高聋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部分聋生能享受政府与社会提供的充足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整体水平提升不明显.沿海城市的聋校教学环境、设施较中西部城市先进,而各省城聋校又较乡镇聋校教学环境、设施优良.这必然导致不同地区的聋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而使其心理健康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部分提升,但整体提升不明显.普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聋生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所提升.自1908年心理健康运动兴起以来,我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资源也在逐渐增多,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有所提升,所以聋生心理健康水平虽有所提升,但相对于普通学生仍较低.

篇8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增强新婚人员的自觉婚检意识,提高婚检率;

——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85%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60%以上;

——产前筛查覆盖率达80%以上。

2.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婴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

——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18/10万以下;

——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比“十五”时期有所下降;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3‰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

3.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2%以下,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4个月以下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90%以上;

——减少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发生率,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

4.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

——以区为单位,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

——注重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不断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不断提高农村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平,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保健覆盖率;

——幼儿园儿童龋齿发病率控制在30%以下;

——城镇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85%以上;

——降低儿童的近视及弱视发病率;

——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面达90%以上,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减少未成年人吸烟,有效防控未成年人吸毒;

(二)策略措施

1.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依法保护儿童健康,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大卫生执法力度,依法实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规范管理,为儿童健康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完善医疗保健制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和社区的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建设,逐年增加对基层及妇幼卫生、疾病控制等基本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改进儿童保健机构的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城乡儿童卫生保健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3.开展婚前保健教育和宣传,引导公民自觉增强婚检意识,不断提高婚前检查率;建立和完善产前筛查诊断中心,开展产前筛查诊断工作,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加强对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和管理,认真做好高危孕妇筛查和跟踪服务工作,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5.继续推广计划免疫接种,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建设规范化接种站,实施安全接种。

6.建立以医疗保健机构、幼儿园、学校、社区为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通过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家长学校及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孕妇健康教育和儿童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指导水平。

7.建立、健全儿童卫生监测统计信息网络,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巩固完善全区新生儿听力障碍早期筛查网络。

8.开展儿童疾病综合治理、行为干预等适宜技术。加强对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早期识别与干预儿童心理发育偏离和行为发育落后状态。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9.把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列入学校综合考评内容,加强督导,积极推行体育与健康个体标准评价,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10.严格加强对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管理监督,不断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加强碘盐合格情况的监督监测工作。

11.大力拓展城乡社区妇幼卫生服务,把优生、优育的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落实到社区,深入到家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教育

(一)主要目标

1.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

——3-5周岁学龄前儿童入园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以上;

——创省、市示范(等级)幼儿园总数要达到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率达90%以上,其中上等级幼儿园达80%以上;

——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99.9%以上,初中毕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90%以上;

——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在幼儿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受教育率与正常儿童基本保持一致。

2.提高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幼儿园、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99.5%、99.5%以上;

——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分别达到45%和8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

——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使我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3.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提高各类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乡镇以上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90%以上;

——提高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0-5周岁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普遍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指导;

——区设立家庭教育专栏节目。

(二)策略措施

1.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区”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保证教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法律责任,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3.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通过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和设立专项资金等办法,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薄弱学校和特殊学校的扶持力度,保障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儿童、孤残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名校长”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大力扶持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5.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建立学校德育导师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通过创建文明学校、建设德育基地、德育队伍、开发地方德育课程、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和建立德育督导评估机构等德育工作基础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教育,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7.重视弱势群体教育,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教育结对扶助帮困体系,健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助学制度,通过“慈善捐款”、“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结对扶贫等活动,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实施残疾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力争使之与其他儿童同步接受15年教育。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享受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8.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坚持和完善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幼教办学体制。加大示范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创建一批省、市、区示范性幼儿园,不断扩大优质幼儿园教育资源。重点抓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并发挥其教学示范、业务指导和信息交流作用,逐步形成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的幼教辅导网络。稳步开展0-3周岁早期教育工作,创办0-3周岁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基地,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园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

9.重视和推进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式的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办好各类家长学校,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学会的作用,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注重研究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趋势、新规律。

三、法律保护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儿童参与家庭、学校、社区有关活动和文化生活的权益。

2.保障儿童的人身权利。

——控制并减少侵害儿童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

——杜绝违法使用童工。

3.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达100%;

——加强中小学警校共建力度,乡镇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配备法制副校长的覆盖率达95%以上;

——全区社区儿童维权机构覆盖率达80%以上,加大儿童违法犯罪预警站建设力度;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控制在总犯罪人数的15%以下,失足青少年帮教好转率达80%以上。

4.加强儿童法律救助。

——完善儿童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有条件的基层法院建立少年法庭;

——提高流浪儿童的接受教育率和回归安置率。

(二)策略措施

1.加强“两法一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咨询,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服务,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

2.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训和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中小学设置法制教育课,扩大警校共建和法制副校长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政法部门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学校”、“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把净化环境、保障儿童安全健康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学校周边交通、治安秩序的管理,加强对游戏机房、网吧、书摊等文化娱乐场所的检查整治力度,严格查禁危害儿童的视听产品。以警务室为平台,在学校、社区建立儿童违法犯罪预警站,整体推进快速处置学校意外事件和社区家庭暴力案件的预警机制建设。

4.完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防范工作网络,实施对社会闲散未成年人的有效教育管理,做好刑释解教青少年的跟踪帮教、就业安置工作,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落实到社区、学校和家庭。

5.严厉打击引诱、教唆和强迫未成年人犯罪及各种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刑事犯罪。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利保护,积极探索推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诉方式改革。

6.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使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权利得到保障。加强对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的救助,做好流浪儿童的管理、收容、教育、遣返等工作。

7.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增强单亲家庭父母的法律意识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感,维护单亲家庭子女生存、保护、发展、参与的权利。

8.格执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定时开展“春苗行动”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管理和监督,严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杜绝使用童工现象。

四、成长环境

(一)主要目标

1.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

——我区空气质量全年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年;

——市区噪音达标区建成覆盖率达80%;市区环境噪音达到功能区要求;市区道路交通环境噪音达到功能区要求;

——市区生活污水处置率达60%以上;

——农村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改水受益率达到97%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75%以上。

2.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儿童活动场所。区建1所综合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少儿活动室,提高对校外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的管理水平;

——加强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科技教育基地建设,全区要建立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20个;

——全区少先队员参加雏鹰奖章活动率城市达90%以上,农村达60%以上;

——改善孤儿的供养、教育、康复医疗状况,提高残疾儿童康复率。

(二)策略措施

1.贯彻落实有利于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时要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的良好风尚。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水、气、垃圾和噪音的治理力度,把农村改水改厕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争取乡镇水厂基本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扩大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粪便无公害处理水平。在儿童中广泛开展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儿童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儿童从小养成节约和环境保护习惯。

3.打击制止假冒伪劣产品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行业管理,加大对儿童食品、玩具、用品的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4.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完善相关交通安全标志,重视家居、社区、学校、幼儿园的安全环境建设,强化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检测管理和监督检查,防止儿童意外伤害。

5.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宣传优势,以竭诚服务孩子为主基调,明确宣传目标,制作、播放优秀的贴近儿童生活的少儿节目,有条件的中小学还可开办少儿电视台,成立小记者队伍等。

6.重视社区儿童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对儿童的服务、教育和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娱乐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有影响的少儿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提高儿童艺术素质。

篇9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5-0045-05

一、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的涵义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弱势群体,既有如年龄、疾病等生理原因所导致的生理性弱势群体,也有因失业、社会排斥等因素所导致的社会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相比,生理性弱势群体在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易陷入双重弱势境地,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生活独立。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结束了单靠宗教慈善力量介入弱势群体救济的历史,世界各国政府开始将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视为自身应尽的职责。随着近现代资本主义物质财富的高速积累,弱势群体的福利供给内容日益完善,层次逐渐提高。在弱势群体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其发展需要和自我完善需要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力量的重视。在福利供给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值得发展中国家认真研究和借鉴。

本文所说的“福利照顾模式”,既包括各国与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有关的理念与政策制度,也包括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具体操作方式,在研究范围上,笔者将借用西方国家“大福利”概念,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也囊括在内,在弱势群体服务内容上,既重视弱势群体基本物质生活的满足,也关注精神层面及自我实现的满足。在研究对象上,鉴于弱势群体中生理性弱势群体自我保障能力更为脆弱,本文将重点考察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生理性弱势群体,如老人、失依儿童、精神病患者、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福利照顾体系,并与我国同类人群的福利照顾体系进行比照,据此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 发达国家和地区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研究

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基础

在现代国家中,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有需要的社会成员通过个人和社会提供物质、服务援助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前提和保障。体系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预防产生贫困、失业、流浪等社会问题,并能够确保和提高弱势群体的现有生活质量。发达国家和地区,不论是重视市场经济与社会整合的西方国家,还是注重家庭伦理与代际抚养的东方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福利照顾,在人道主义理念指引下,都表现出温情慷慨的一面。

美国政府针对弱势群体的救助项目主要有: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社会保险;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公共工程项目岗位救济以及专项救助,专项救助包括政府出资提供住房、医疗、能源等救助,还针对不同人群设立专门救助,例如贫困儿童免费入学,免费享受校车、用餐,免费享受医疗;为无家可归者、精神病人设立避难所和康复中心等。英国通过社会救助制度与津贴制度向弱势群体提供援助。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是长期失业者和低收入者等,津贴制度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特殊需要而建立的补贴制度。津贴的种类既有针对特殊人群的生活津贴,也有覆盖人群范围较为广泛的教育、住房津贴,带有临时救助的特性。在加拿大,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即通过颁布盲人法、残疾人法、残疾人职业康复法等形式确定了弱势群体享有福利保护的权益。在日本,《生活保护法》、《儿童保护法》、《残疾人福利法》,并称为日本“社会福利三法体制”,这一法律体系用法律这种权威的形式确定了包括贫困者、儿童、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福利照顾责任,从而使其责任主体、资金来源、运作方式有了明确规定。香港自20世纪中期以来逐渐形成了政府、民间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福利体系,例如在残疾人社会福利领域,政府积极协助残障人士发展体能、智慧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鼓励他们融入社会。具体福利体系包括:6岁以下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收养和寄托服务;为中度和严重弱智的残疾人提供生活技能和简单的职前训练;给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就业辅导、职业训练,协助他们获得就业岗位;对不能在社会上就业的残疾人士,安排他们进入庇护工场工作,庇护工场则在社会福利署的市场顾问办事处运筹和指导下经营。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它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情境下所出现的躯体、情感和认识的综合衰竭状态。

本人从2009年暑假开始在河南省10个地市进行了历时三个月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特殊学校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虽然问题并不严重,但已经具有普遍性。具体的数据是:在所调查的465名特殊学校教师中,3.8%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62.3%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基本上无倦怠感的教师占33.9%。

特殊学校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的事实,但具体到特殊学校教师个人其倦怠又有较大的差异。既然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源于社会、组织与个人,我们就应从这些方面主动有效地进行干预,以帮助教师有效地预防、缓解或消除职业倦怠。

二、改善大环境,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解决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给予关心和支持。社会应建立对特殊学校教师的合理角色期望,减轻教师职业压力,给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国家应通过各种政策的倾斜和舆论导向提高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声望,推动“尊师重教”风气的进一步形成;切实采取措施提高特殊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政府要加强教育体制的改革,减轻特殊教育教师的负担;在组织制订政策法规时,应充分考虑特殊学校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对特殊学校教师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量做出明文规定;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特殊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学行政部门,在各级管理层强化人文管理思想;取消一些不切实际的改革;减少各种无价值的形式化的检查、评比和督导等许多违背教学规律的行为。

教师培训部门,应探索高质量的培训策略,包括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不仅要培训特殊学校教师的智力因素,教会他们教学技能,而且要培训非智力因素,唤起教师对特殊教育的责任感和兴趣;不仅要培训知识结构,而且要培训管理策略;不仅要培训教学能力,而且要培训人际交往的技巧。另外,定期举行特殊学校教师培训班,加强“人性化”管理培训,大到系统学习管理的基本理论,小到沟通策略的现场演练,以提高特殊学校管理者的现代教育管理能力。

三、改进管理,体现“以人为本”

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显著标志。学校领导层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产生根源,学校领导层还应充分认识到组织调节对克服职业倦怠的重要性。

3.1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教师是一个注重精神的群体。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应把民主平等作为切入点,以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为落脚点,以双向沟通与交流作为着力点来开展工作。在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尊重教师的价值,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并为教师的自我实现提供舞台。实际工作中,把专注于发现教师的问题调整为更多地关注优点和长处,为每一个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设法为教师“树碑立传”,宣传教师的业绩,提升自我成就感,还要积极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为教师提供情感交流和情绪宣泄的机会。

3.2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

有研究发现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以及官僚作风,职能部门的推委扯皮,会压抑教师的理想,限制教师的工作,诱发职业倦怠。本研究也可以看出,学校内部的组织管理对教师职业倦怠有重大影响。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包括许多方面,譬如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推行自主与参与式管理;完善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实现合理分配,使劳动强度与所得报酬相对等值;优化各级领导的管理方式等。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实现组织公平,达到教师心理的平衡。

3.3扩大自与参与权。

其一,实施开放式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教师的工作是一项自主性很强的工作。形式上的严格要求只会增加教师工作的压力感,降低满意度。学校应落实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教育教学权”、“评定学生权”、“参与学校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学校领导应给教师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的自由度,实行弹性工作制,鼓励教师自我管理,自主负责,避免使用所谓“强化管理”的高压手段,避免实施各种僵化的考核,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学校领导要信任教师,完全放手让教师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如参与讨论学校发展策略,分配制度、考评制度、奖励制度、晋升制度等,使教师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在教师自由讨论的基础上,学校领导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作出最后的决策。教师参与决策,会大大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3.4减轻工作负荷

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使教师有一定的时间来休闲和自我调整,将会改善他们的工作状态和情绪状态。第一,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消除对教师管理的随意性,减少教学课时量、班级人数、文案工作、形式化的会议和无意义的检查考评;第二,优化教师配置,缩减教师承担的角色,而且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如班主任承担班级的管理事务,而生活事务和心理问题则分别由生活辅导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负责。第三,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改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第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为教师备课、教学、实验提供便利;第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集中性培训,减少因操作不熟练而导致的重复劳动的出现。#p#分页标题#e#

3.5关心教师个人生活。

目前,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对教师更多的只是使用,很少关心他们的发展。从长远看,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以及学校发展都是不利的。学校应关注教师个人发展的需求,给教师提供各种方便。鼓励教师进修高一层次学历,并在工作量上适当照顾;创造机会,使教师参加各类级别、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和进修,提高其业务水平;组织教师参加社区活动,向社会推出优秀教师,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学校不仅要关心教师的工作,更要关心教师的生活。个人的生活事件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情绪衰竭”程度上,明显的是离异者高于已婚者,已婚者又高于未婚者。可见,家庭负担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这一。从管理学的角度,关心教师家庭生活也能起到缓解职业倦怠的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应关注每位教师的生活状况,把他们的住房、福利、子女上学、本人职称评定等都放在心上,设法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总之,学校领导对教师应该是思想上理解,生活上关心,发展上帮助。

3.6拓展高层次需要。

教师要体验到职业生活具有意义,高层次需要必不可少。它是教师摆脱功利诱感,使平凡的工作得以升华,从工作中感受快乐的关键。只有那些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感、实现自我的需要,才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在满足教师物质需要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引导和发展教师的高层次需要,把平凡的工作与残疾儿童的成长联系起来,与个人收获的快乐联系起来,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从而感受职业生活的充实,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是有效避免职业倦怠的关键所在。

3.7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学校领导和教师本人都对业务水平比较看重,对心理健康考虑得很少,甚至知之甚少。有研究曾对多所学校调查发现,有焦虑障碍的教师占38%,并对一所学校进行干预,但干预工作开展非常艰难。一则一些高度焦虑需要治疗的教师并没有参加治疗,二则整个干预过程总有教师因工作而缺席,甚至因工作而中断治疗。事实上,特殊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着教学和教育质量。目前,对学校教师、学校领导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开展心理卫生的普及工作已是当务之急。

为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学校可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要为教师建立心理档案,使心理辅导工作主动、科学地进行;制定和实施符合本校教师实际的心理辅导计划;学校设立的咨询室也对教师开放,使教师拥有情绪宣泄的适宜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教师心理倾吐热线,建立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对话。

四、学会自我调节,维护心理健康

4.1正视教师职业倦怠。

首先,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因为“工作倦怠”正在袭扰中国社会[]。教师并非圣贤,而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不要过于责备自己。其次,更理性更现实地看待特殊学校教师工作。明白没有一项工作可以让人完全满意,以开阔的心境认识特殊学校教师职责的意义,不仅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而且也在与学生的智慧与情感交流中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强化职业认同感。最后,懂得职业倦怠是可以干预和调节的,当出现倦怠感或有离职想法时,应把尝试调整自己作为第一步。

4.2主动应对职业倦怠。

第一,自我反省,修正人生坐标。期望值是教师职责倦怠的个体因素之一。有些教师的职责倦怠就是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大,而理想的目标没有实现,可能因为自己能力和知识不够,就应及时充电,着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也可能是因为目标制订过高,就应该适时调整不切实际的目标,或者把目标细化,落实到几个具体阶段,分步走。这样,每一个目标的成功实现,就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励自己朝新的目标迈进。

第二,改变认知,摆正工作态度。在社会急剧变迁、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课程的变化、教学方法和师生交往模式等不同于以往,这是必然的。如果教师固守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交往方式。而对特殊教育改革持怀疑或抵触态度,势必会对自己构成巨大的压力。荷兰学者研究认为,对改革的态度越消极越易遭遇情绪衰竭,导致职业倦怠。正确的态度是尽快抛弃熟悉的传统做法,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接纳新的教学模式和师生交往方式。

第三,不断充电,提升教学知识能力。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研究表明,个人教学知识能力与教师职业倦怠有较高的相关性。工作中教师有必要主动做出学习进修的阶段性努力,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在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技能的同时,完善教学理论知识结构与技能。尤其要重视学习掌握特殊儿童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有更丰富的课程管理和实践的经验。

第四,改变性格,学习交往艺术。具有良好性格的人是不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的。改变自己急躁,过于好胜,追求完美,不能客观评价自我等不良性格特征,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如乐观、坚强、幽默等。

另外,教师的压力一部分来自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不协调。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能离群索居,每个人也都有交往和尊重的需要。因此为缓解人际关系不良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教师还应该主动学习人际关系的策略,有意观察他人处世技巧,若有可能应参加有关培训,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尝试应用人际关系的技能,改善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p#分页标题#e#

第五,善于管理时间,发展业余爱好。管理好时间是对付压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确立切合实际的弹性工作目标;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确定工作的先后顺序,不要奢望一天内把所有工作做完;学会删除放弃一些不太重要或自己难以完成的工作;要学会关心自己,一天中无论多忙,都要尽可能抽出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放松一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把工作时间总是安排很满的教师,其思想意识、生活方式、言谈举止都会全新进入教师角色。这种教师角色不仅在学生面前充分体现,而且在同事面前也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教师的角色。尽管角色意识对于教学工作是必须的,但过强的角色意识不利于教师的交往,社会支持减少,个人生活遭遇障碍,心理健康受到威胁。正如心理学家Maslach所指出的“当你的全部世界仅仅是你的工作而无其他时,那么你的工作出现问题时,你的整个世界就会彻底地陷落”[]。因此,教师在工作以外有必要从事一些有意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多接受各种有意义的知识信息,多与各种职业层次的人来往,以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情趣,避免角色单一,更从容的应付生活与工作事件。

第六,释放情绪,扫除职业倦怠。当工作和生活遭遇压力时,可以寻找社会支持,也可以运用放松的技术。寻找社会支持的路径是广阔的,如向家人、朋友、同事和领导倾诉,向有关专家请教,阅读有关减压的书籍等。寻找社会支持既可以得到恳切的建议和帮助,也可以使消极情绪得以宣泄,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放松技术有做深呼吸,肌肉放松练习等,这是通过机体的主动放松来增强自我调控能力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体育锻炼是一种很有效的放松方法。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每天持续5到30分钟就可以换来舒畅平稳的心情,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能够有效地降低焦虑和抑郁。

“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教师正在逐渐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当工作倦怠正在袭扰中国的今天,重温世界教育协会主席麦克瑞曾经的感叹,发人沉思。为了教师身心健康,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让我们共同努力,预防缓解和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伍新春,曾玲媚.透视教师职业倦怠.中国教师,2003,4:17-20

2.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教育科学,2003,1:18-21

3.王晓春,怡群.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心理学报,2003,11:73-75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2-235

5.向祖强.论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克服.广州大学学报,2004,7:89-93+98

6.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教育研究,2000,5:17-21

7.刘秀丽.社会转型期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4:55-57

篇11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52-03

一 人文素质、数学人文素质涵义

我国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最终定位不是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而是掌握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强调课程的宗旨是整体发展中注重个性发展、人文教育的培养。

人文素质可以概括为:(1)了解人性,理解人,懂得去了解他人的需要。(2)心理健康,人格健全。(3)在此基础之上,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是一个人能力结构中的“软件”,作为软性能力的人文素质,具有非数据化的特点。因此难以量化,难以通过程序化的学习获得;人文素质又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把各种知识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对人性的关注,通过有目的的实践行为提升成一种能力。通过数学培养人文素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通过数学的学习与实践,形成唯物的、辨证的科学世界观,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他人的健康意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和工作方法;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 聋生数学人文素质的培养

1.聋生数学人文素质的基础——突出个性和人格培养

培养聋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必要的知识、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而培养和发展聋生的个性,同样是教育应追求的目标。虽然古代中国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聋生的个性发展却被忽视。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教育工作者同样忽视了聋生的个性发展。造成忽视聋生个性发展误区的原因是:对聋生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以及由此造成的聋生教育的弊端,即将教育对象作为低层次上的同情、帮助、照顾的对象,而不是高层次上的有着独立人格的合格公民。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广泛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意识中。由此造成聋生群体的封闭性,导致聋生个体不善与人交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意见、不能与人友好相处、待人处事态度冷淡。

聋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聋生回归主流社会。为此,必须更强调在其个性品质中弘扬三种精神——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无私奉献;提倡培养六种个性品质——自主、勤劳、负责、坚强、利他与创新。

由于聋生存在着耳聋时间早晚、剩余听力强弱、学前环境优劣以及家庭条件、就读学校等等不同因素,因此其个体差异相当大。根据这些差异,利用数学教育充分挖掘聋生自身存在的人文价值潜能,注重聋生健康个性的培养,成为聋生教育所应当追求的一个共性的目标。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数学教学的“模式化”与“个性化”或“工艺化”与“主体化”之间的冲突。这种“模式化”或“工艺化”的教学方式,往往关注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忽视人的个体差异,是“模范”下的“制器”教育。在这种价值目标的规范下,受教育者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结果必然是逐渐养成“唯书、唯上、唯师”的顺从性格,消极被动地成为知识的储存器。

现代教育认为,教育中要尊重对象的个体特性,使之成为主动、积极的学习主体。对聋生,首先要在其主体性的基础上,唤醒、激发其主体意识,使其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与建构。具体而言,应根据聋生的实际水平,以教材结构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重组,侧重再现知识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充分显现科学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让聋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从发明创造中体验科学的精神。因此,在聋生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应当以激发聋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创新见解为主要目的。教师在课前按照聋生教学中会出现的情况而设计问题,甚至精细到设计好问题出现的顺序,无疑会抑制聋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自主个性。

2.聋生数学人文素质的手段——“MM”教育方式

1989年,首届波利亚数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观念:遵循数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聋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促使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教学发现、发展过程同步,即教学、学习、研究三者协调,也就是数学方法论(Mathematical Methodology)的教育方式(简称MM方式)。

MM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两个功能(技术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贯彻两条基本原则(教学、学习、发现同步协调原则和既教证明、又教猜想原则);瞄准三个目标(引导聋生不断自我增进一般科学素养,提高社会文化修养,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自觉恰当地操作八个变量(数学返璞归真教育、美育、数学发现法教育、数学家优秀品质教育、数学史志教育、合情推理教学、演绎推理教学和一般解题方法的教学),从而全面提高聋生素质。

第一,从人文素质出发,对课程教学进行总体安排。教师应针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适合承担什么样的人文素质教育任务来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性质,确定课型,了解操作哪些变量、渗透哪些数学思想等;确定如何导入课题,如何安排教学环节,采用什么教学形式等。

第二,从人文素质出发,对课堂知识内容教学过程进行构想。也就是对知识生长过程进行设计:通过合理的安排,使聋生真正参与概念建立、定理及证明的探索发现,问题的提出,求解方案的制订、执行及对解答的回顾、评价,知识方法的归纳整理过程,使聋生真正成为发现、创造、摄取知识的主人,从而培养其人文素质。

第三,从人文素质出发,对课程教学情境进行精心设计。情境设计是为了吸引聋生全身心投入和发挥其聪明才智而创设和谐进取的学术气氛的设计,包括尝试性问题设计,对话设计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设计等。

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在于“知情并进”,即在使聋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作为健康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的情感本身的品质也能得到优化和提高。因为情感教学是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的教学活动,当然是优化情感的最好载体。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应将知识和认知策略的掌握归入情感教学的目标,而且应使聋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内得到发展与提高,这和素质教育的总原则是统一的。另外,情感教学不仅要将认知之外的情感本身作为目标之一,而且还应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涉及到意志、兴趣和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学是否有强大生命力,能否与素质教育接轨的关键所在。

数学教育应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使聋生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爱因斯坦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数学教育应该与人文教育相通相融,教师应以真情投入教学,营造课堂上的民主氛围,鼓励聋生自主学习、主动创新,培养聋生顽强意志和自信,健全聋生的人格。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指导者、合作者。强调数学教学的人文教育及个性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受教育者。数学教育要从过去的被动适应教育转为主动超越教育。在教学实施上改变训练的思维单一性,视角狭窄化,改变对聋生片面的评价观,注重聋生独立活动、自主猜想、大胆怀疑,发散思维及合作探究问题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让聋生独立学习、独立活动、不迷信、不盲从的宽松氛围,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培养聋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信心。引导聋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培养聋生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以迎接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的挑战;在解答一些基本问题、常规问题时,要鼓励聋生一题多解,提出新解,进行速解,逆向求解,结论的活用、新用,改变聋生盲从教师、教材和迷信权威的心理,让聋生学会在质疑中探索与发现。师生之间有了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必然会形成民主的课堂气氛。有了浓厚的民主气氛,聋生才会无压抑、无顾虑,才会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迅速形成能力。这样有利于强化聋生的民主意识、主人意识,有利于确立聋生的独立人格,而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聋生做人的楷模。教师能够尊重、信任聋生;理解、关心聋生;赏识、鼓励聋生;公正对待、严格要求聋生;能够与聋生建立和谐、民主、友爱的关系。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身教胜于言教,这种潜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长期如此,聋生就会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把聋生培养成健康、完善的人,这比让聋生获得知识更重要。

发展聋生个性,还要承认差异,重视差别。允许聋生向不同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具有健康个性的创新人才。切实培养听障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听障聋生都能够改善个性心理品质,消除不良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使每个聋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活动过程,激发活力,挖掘学习潜力。教学中教师面对具有个性差异的聋生,他们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也明显不同。为了调动每个聋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因材施教、个别教学,从而使每个聋生都能从教学活动中受益,培养学习兴趣,这一点在特殊学校是很有必要的。在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教师以每个聋生的学习准备、学习难点和性格特点为依据,因人而异地给聋生布置学习任务,并在一定时间以一对一形式进行辅导,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的习惯。

3.聋生数学人文素质的内容——发现、体现、创造美

杨叔子教授指出:“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两者相结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创新。数学作为培养理性思维、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的内容和工具,已成为提高人文素质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手段。数学教育必须注重注入新的内涵,这种新的内涵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体现、创造美,即数学教育中的美育。作为人类理性思维的精华,数学是一个美的集合。因此,数学教育不仅应成为追求真、善、美的教育,而且是进行这种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聋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通过传授知识对聋生进行美的熏陶。充分揭示学科中的和谐美,使聋生的知识系统化;展现学科中的对称美,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追求学科中的简洁美,培养聋生思维的灵活性;寻找学科中的奇异美,培养聋生的创造能力;使聋生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感产生共鸣,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和培养聋生以自己的知、意、情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的意识与能力。

4.聋生数学人文素质的保证——教师人文素质

按照传统的认识,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但一个人的人文素质绝不是只依靠某些学科就可以培养起来。培养人文素质,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在强调提高聋生人文素质的今天,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此,数学教师不但应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塑造聋生的人文精神,还要做到三个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更新。要充分重视国内外新理念教育、学科新知识、教学新方法,能在更高的层面上研究特殊教育问题,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还应注意国内外教育动态、世界听障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艺术、特殊教育理论、听力学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理论、聋童残存听力的充分利用。同时,还要不断丰富自己,努力做到既有良好的专业功底,又有广博的课外知识,使博大与精深有机结合起来。

三 更新观念,是数学教育内容和手段转变的关键

整合传统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达到二者的相融、互补;通过教育的整合促进完善人格的发展,达到教学对象知、情、意、真、美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导价值追求。这种经过整合的教育,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数学教育具有工具、育智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它的价值是通过数学的科学思想和精神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既有健全的人格又具有生产技能;既有明确生活目标、高雅审美情趣,又能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把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数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这正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的背景下,教学面临着四个转变:(1)观念:由重科学轻人文向科学与人文并重转变;(2)教学:由重传授轻培养向既传授知识又培养科学人文素质转变;(3)途径:从重课内轻课外向课内课外相结合转变;(4)追求:由对聋生应试教育向培养健康个性转变。教师要注意发掘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对于聋生的数学教育,只有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对人文价值和聋生健康个性的追求,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