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

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13 11:33: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地,一个城市中的景观设计体现了这座城市的人文特征和文明程度。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延伸和附属,其对于城市发展所气得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目前,温室效应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严重危害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据科学家预测,温室效应已经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在全世界迅速蔓延,这一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在2050年,南北极的冰川极有可能发生大面积融化,一些岛屿国家将不复存在,我们在灾难片中看到的情景极有可能将会成为现实[1]。2009年12月,随着《京都议定书》后续方案的商订,标志着全世界的人们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低碳革命” [2]。在这一重要时期,如何将我们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与 “低碳”联系在一起,成为当下景观设计工作者共同关心与探讨的焦点话题。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低碳的理念,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低碳城市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最早出现在1858年,其概念是由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奥姆斯特德首次提出的。景观设计的含义是集土地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于一体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将周边各因素看作一个整体,设计出自然和谐的蓝图,以创造出舒适的环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确切的说,低碳一词的由来要追溯到2003年英国《我们的未来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的低碳经济中[3]。而随着“低碳”一词的悄然兴起,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低碳景观、低碳理念等一些列概念也应运而生。

在我们对低碳城市景观设计下一个定义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现阶段大部分学者接受的概念是:城市景观设计就是将城市中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符合逻辑的设计,即将建筑物周围的植物、水体、设施、广场、景观道路和小品等要素做到统筹兼顾、相得益彰,既要体现一定的美感,又不影响人们的起居生活。所以,通过对低碳以及城市景观设计进行了解之后,我们可以给低碳城市景观设计下一个定义。低碳城市景观设计应该指的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坚持以低碳理念为指导,通过对景观的布局和管理,做好统筹兼顾,在设计中尽量减少对化石类能源的使用,加强对新能源的利用,通过新型设计理念来减少含碳气体的排放。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低碳元素

低碳城市景观设计之所以称之为低碳理念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就是因为它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许多低碳的元素。当今,低碳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低碳元素,主要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

1. 遵从本地域的自然风貌

在低碳城市景观设计中,低碳元素首先就体现在景观的布局与选址方面,要尽量考虑到本地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保持着本地域的本来面貌,因地制宜,形成具有本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在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上,要尽量考虑的空间的整体布局,将本地域特有的自然景观融会贯通,巧妙结合,相得益彰。

2.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低碳城市景观设计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被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的。古语有云: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已经成为当下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尤其,在低碳化城市景观设计的低碳理念中,更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顺应自然的特有风貌放在了景观设计的首要前提。因此,城市景观设计中所倡导的低碳元素应该包含着在景观设计中,要尽可能的减少对能源的多度使用,保护该地域的水文和人文环境,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

3. 建筑取材和植物配置上,要源于自然

在低碳城市景观设计中,低碳元素还包含着在建筑的取材上,要尽量考虑到低碳的理念。材料尽可能的选择本地域的环保材料,要遵循本地域的特有地理风貌,运用本地域的绿色材料,将景观与自然融为一体。例如,在山体景观的设计中,要尽量选择木制结构框架,取于自然而又融回自然。将山体各个自然景观紧密相连,使得在不破坏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利用绿色材料将山体的整体美感呈现给人们。同时,在景观设计上,还要考虑到减少对植物的破坏。在景观设计中,尽量保证对景观植物原始状态的维持,尽量减少对植物的修剪和约束。要掌握植物的天然习性,尽量选择本地域的植物。这样既降低了设计成本,又使得植物能更好的与其它景观相融合,形成自然和谐之美。

低碳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1. 按照本地特点,合理利用特色景观

在对该城市进行景观设计之前,考虑本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必要的。在对该地域进行景观设计时,要秉着不破坏该地域的地形结构和地表肌理为宗旨,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通过千百年来的地理特性而形成的特色景观的保护。在设计中,要结合低碳的理念,保持着低碳的设计思想。首先,在设计前,要现将本地域的自然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对本地域的地理风貌,地域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设计出与本地域地理特色想适应的景观。比如,在水库周边进行景观设计,就要遵循水库及其周边环境的特点,布置桥梁、庭院,保持水库的原始状态的同时,合理的借景和对景,既节约成本,又不失为一个合理的设计思路。其次,在选择材料时,要尽可能的选择低碳化的材料,并做好规划,尽量不对该地域造成伤害。在城市景观的材料上尽最大程度的来凸显低碳的理念。再次,在景观规划过程中,还要注重以人为本,将低碳生活切切实实的贯彻到人们的起居生活之中,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在材料选择上,尽量选用本土的生态环保材料

在景观设计中,对于材料的选择是体现低碳理念的最好表现。在低碳景观设计的材料选择中,要尽量选择本土的,具有环保性质的生态材料。在设计时,要将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材料选择都纳入到低碳景观设计中。首先,在硬质景观材料的选择上,可选用当地的具有独特地域特性的材料,选择这样的材料,既可以节约了在材料运输中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又因为其能最大化的与该地域的环境想统一而被居民们广泛接纳[4]。并且,选择这样的硬质景观材料还可以尽可能的降低了景观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可谓一举三得。其次,在软质景观材料的选择上,可选用当地的物种进行选材。选择这样的材料,可谓益处多多。第一,选择当地的物种,可以有效保护该地域物种的数量,对于维持该地域生物多样性意义甚远。第二,选择当地的物种,可以使得软质景观材料尽快适应当地的地域环境,可以尽快的生长。第三,由于选择的软质景观材料为当地物种,这样还大大降低了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再者,要设计好硬质和软质景观的比率,做好自然景观和低碳景观的设计,努力将自然景观和低碳景观在景观中的比率最大化。

结语: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牵动着全世界人们的心,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来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人们所关心的主要焦点问题之一。低碳理念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环保理念,其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含碳气体的排放量降到最低。城市景观设计是与人类生活最为贴近的设计形式之一,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城市的文明程度紧密相连。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相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低碳城市景观设计将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 列春.以低碳城市为主线.发展中国低碳经济[J],工程机械, 2010,12(6):35-36.

篇2

一、阐述城市景观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城市景观主要是指城市内的各种人为构造,包括广场、街道、建筑物、绿化等,这些都是由人为建设的,为了服务人类,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可以有欢笑,可以有哭泣,可以有嫉妒,可以有交流,城市景观泛指了这一切。城市景观的建设可以有效反映出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城市建设者将自己的情感附加到城市景观中,更多地是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为了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被铭刻在某一个地方,深入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二、阐述城市规划的概念

(1)城市规划必须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的制定,是对该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要对城市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对城市景观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必须要做好规划因素的综合考虑,要在一定期限内能够实现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必须要符合国家各项发展政策,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然后根据向其目标进行努力。

(2)城市规划的目标不是随便制定的,要能对当地的自然景观进行保护,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的再造,使人和自然环境同步发展。通常城市规划目标也会考虑到城市地区的传统文化,要时刻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合理行和人文主义,要制定长远发展目标,能够快速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环境保护。

(3)当前城市规划主要有三个大体方向,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科学合理。第二,要尽量打造城市特色,可以以城市传统文化为主,挖掘城市规划的内涵。第三,必须要遵守自然法则,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城市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当前构建城市景观设计的要素主要分为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五种。

1、路

在城市景观要素中最为基本的就是路,城市景观规划必须要先将路规划出,每座建筑物需要几个出口,每条街道的走向分布和交错,这都是构成了城市的交通网,具有连续性和方向性,在设计图纸中要标明路的起点和终点,这样才便于施工。

2、区

当前我国城市基本都是由区进行划分的,而且每个区都应该有明显的特征,这就需要城市景观来体现出来,比如商业区、居住区、教学区等,这些都必须要经过科学的规划,对于一些繁华地带,也有可能各个区交错在一起。

3、边缘

在城市规划中,区与区之间基本都是由边缘地带进行划分的,也有个别老城区没有注重边缘的划分,但是在新城规划过程中边缘划分十分明显,可以是一条河流、可以是一条绿化带、也可以是广场,这些都可能是边缘划分的标志。

4、标志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标志性景观,这些标志景观大小不一,但是都代表着城市的特色,可以是电视塔、摩天楼等,可以在远处看到,也可以在近处看到,但是却是城市色彩的最好体现,一个好的景观标志既是突出的,也是协调环境的重要因素。

5、中心点

在城市景观设计时,一座城市肯定会规划出中心点,这有可能是整个城市的中心区域,也有可能是人们活动的中心。城市中心点主要是依靠墙体、建筑、灯光、绿化等景观组成的,在城市规划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中心点图像。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设计要素主要包括这些,这些要素结合到一起就构成了城市的特色,鲜明的景观可以快速激发人们对城市的幻想,也可以大大改善城市的居住舒适度。

四、城市景观设计

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对城市各个区的功能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中心区、广场区等,这些都与城市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通常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文化、行政区域,是整个城市地理位置最佳的区域,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潜在意识决定的,为了方便人们的工作及办公、生活需求。在对城市中心区域的景观进行设计时,必须要结合城市文化,要分析人类景观需求,要注重景观特色化建设,要通过中心区域的景观反映出整个城市的生活节奏。

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当前城市规划对于市民广场景观设计格外重视,市民广场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可以用于停车、居民集合、娱乐、购物等,这些都是为了突显市民广场的繁华,那么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突显城市娱乐色彩、购物色彩,这已经成为当今城市规划的重点。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雕塑小品,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此外,对于市民广场的建设规划也是有一定讲究的,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精算比例,通过景观设计使市民广场与周围环境更为和谐。

五、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问题

我国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起步较晚,缺乏设计经验,虽然也建造了一些大型城市景观,但是在景观功能设计方面缺乏实用性,没有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有些过于盲目。而且城市景观设计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与城市文化传承相结合,要正视历史文化,同时还要融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理念,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而且也要融入中国特色,要体现城市特色和民族文化,要通过城市景观设计反映出城市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洋,戚贵宝.试论生态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装饰(理论). 2012(05)

篇3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five aspects of urban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in Japan, brings out that the first problem of urban landscape design is to provide the place to communicate and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which is useful to communicate by heart with human beings. And these kind of landscape design is powerful.

Key words: human beings nature urban landscape

在今天,许多人认为有两种文化类诗人存在于社会,其一是诗人,其二就是景观设计师。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景观的创造活动”并迅速普及到全国,这种活动大多是地方或居民自发的,景观设计师利用当时的机会与民间活动融为一体,创造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近代主义理念急速变迁的城市建设及建筑机能主义、合理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和制限曾一度出现缓慢状态。使“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得不到人们广泛深刻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它的真正价值才被人们重新再认识。

随着越来越大范围的地球环境污染侵袭人类,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深思阪神大地震结束后留给人们一个课题,在复兴计划中如何设计创造一个安心、安全合理的人居环境,并结合科学技术手段指导创作。即使这样综合各方面条件,也无法解决多样而又复杂的自然观念、生活观念,由此造成了很多不合理问题的出现。这时人们意识到城市景观设计与人的直接关系。日本能在城市景观设计上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应该说是国民整体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意识的全面提高。我曾经在日本留学工作8年多,在研究生院读书的时候学的就是景观设计,在日本就职工作也一直是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内容,在学习与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充分认识到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日本的专利。中国在城市建设中也应该把城市景观设计放在首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因为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全社会的人都应重视。在新时期条件下的景观设计理念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把中国建设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的环保国家,这一目标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对于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必须能够给使用者之间提供相互交流、相互接触的活动场所,起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相互沟通的“精神家园”的作用。要通过对城市景观的设计创造出心理景观概念,与建筑和周边环境空间融为一体。起到表现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融洽的景观理念,走入“人与自然共存”的新时代。

日本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的特点大致分为五个方面。

1.重视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

在人类的现阶段,对作品的表现是离不开地域文化根基的。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取决于此的。从日本城市景观设计看日本城市生活、文化,可以从中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在生活中的自然流露。无论是山村小镇还是大都市,景观设计都离不开它的地域文化根基。进入这样氛围的环境中无法不让人感受到地域文化内涵。自然与人的共存是日本景观设计理念。因此,这样的景观设计才有生命力。

2.利用有限的空间再创造

对每一位景观设计师来说,要想创造历史文化与自然景物的时空关系,即空间再创造,始终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对利用空间的艺术再创造,否则就会导致作品的失败。人们深知景观设计师创造的作品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使用者,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空间,景观应该与地域文化特点相结合,这样才是景观设计师的创造程序,在创造中使用者和地域文化是二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我拍摄到的日本城市景观实景图片中可以体会到这一点,“使用者,地域文化,再创空间”这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人与自然共生

日本城市景观设计,可以说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主题思想,这样的作品随处可见,我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共存”这样的概念并不仅仅只局限于对视觉形象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包括用身体去感受自然界中的一切,这就是现代日本城市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理念,用中国人的语言表述就是“与自然对话”,日本城市景观设计都是在体现这一理念,城市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涵盖了视觉、触觉、嗅觉等等。就像大家看到的文中图片那样,为使用者提供了体验自然与人类文明的魅力场所和时空关系。这一点可以称得上是日本在城市景观设计上成功的法宝。

4.城市花园中,乡村桃园中

中国人常用“花园”和“桃花园”比喻美景和盛景,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理想化生活环境的向往。这样的城市景观意境在今天的日本可称得上是实现了。“城在花园中”的这一理念在规划设计上被日本设计师作为头等大事,也是衡量规划设计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把人们设想到的“理想”变成真正的“现实”。

篇4

一.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1]是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对城市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以适应或达到城市发展的要求,并对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指导,是对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城市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国家推行的各项发展制度和支撑条件,所制定出来的城市未来发展的计划和目标。。

(2)城市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恢复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并促进对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应遵循人文主义、科学实用、可持续性、因地制宜以及文化本位的原则从总体上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和优化生态环境。

(3)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有三方面[3]。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科学规划。第二,通过对城市本地特色的挖掘,打造城市的内涵。由于历史因素,自然条件以及发展程度的不同,形成了各个城市不同的风貌和个性。第三,要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景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1)景观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通过合理安排土地和土地上的景物等来营造合理的景观空间,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高效的城市景观环境。凸显出了现代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主旨。

(2)景观的涵义

景观这一概念最开始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美的效应,是画家对于画框里的单一的景物的定义,到了17世纪以后,景观才从艺术的框架里走出来,但是这时候景观的意义还是停留在视觉美上面,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美事物。后来景观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生态系统,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折射,雀跃于城市规划中。直至今日景观已衍伸为具有符号的涵义。不同的景观代表着不同的涵义。

(3)城市景观的体现

城市的景观反映了城市的规模及性质。城市规划确定了城市建设的性质与规模,两者相辅相成。例如,苏州园林规划的初衷是作为旅游胜地,景观设计正是顺从了这一趋势,注重山水的刻画以及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洛阳古城则是一个历史上长久的商都,故它的设计风格一秉商都气息,使人时刻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以此类推,可见城市景观也是城市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布局的体现。

(4)景观设计所涵盖的内容

景观设计所涵盖的内容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区域性的景观设计,它的设计对象是整个区域的整体空间布局以及水系、生态网络构建等等;其次是城市的景观设计[4],城市景观设计涉及的内容包括城市的空间结构的设计,建筑与建筑、公共户外空间以及交通、植被之间的关系;再者是社区的规划设计,在这方面,它主要实现对居民胜过社区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最开始的社区设计指的是城镇的设计,后来郊区设计也纳入其中了,且郊区设计的景观设计师也越来越多;最后是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风景旅游区由于是历史文化的遗产,它既需要对已有的历史文化地进行保护,也需要重新进行综合开发设计,公园以及树木园等进行重新规划。

从环境的生态绿化、视觉景观形象以及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来看景观设计其具有不同的涵义。从环境的生态绿化来看,景观设计是随着人现代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从人的生态感受及要求出发,依据自然界各种生物学原理,以及自然界中植被、土壤、阳光等的研究,为人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绿化环境;从视觉景观形象来看,景观设计实际上是对景观这一视觉美的因素的设计和科学分布,呼应人对美的视觉效应的追求,根据美学的规律,对环境中的各种景观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优化视觉效应;从大众行为心理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社会科学与文化因素不断植入景观设计的内容中,景观设计是从人的心理需求及感受出发,利用人的行为以及精神活动等的规律,在心理文化的引导下,努力营造出让人赏心悦目、积极健康的环境。

三.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联系

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从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可以知道,实际上,城市规划中包含着景观设计这一因素,景观作为城市的亮点和呼吸道,它的合理设计和分布充分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生态化的绿色设计,是城市规划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城市规划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

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两者都需要结合人文、历史、自然、人的行为心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中实现了对景观设计的引导以及具体实现途径;景观设计则是城市规划的具体体现。景观设计着重于对城市的景观构成要素以及城市的总体形象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构建城市的景观要素之前,需要先对城市的整体形态与格局具有清楚的把握,优秀的景观设计都是建立在这项基础之上的,因此,城市规划作为对城市整体形象及格局分布的科学划分,对景观设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规划是以城市为对象的大面积的规划,而景观设计则是这种大规划之下的细化,它通过对各种景观因素的设计和人的心理的把握,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城市景观设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决策者、城市居民以及设计师的共同参与,共同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四.结束语

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城市规划引导着景观设计的开展,景观设计反映了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在实际实施中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初亚奇.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3).

[2]徐永俊.城市建设规划与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6).

[3] 李美琴,刘青周.浅谈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与方法. 科技资讯,2009,(16).

[4] 郑怡笑.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探讨. 华章,2007,(8).

作者简介:陈苏丽(1987—),女,蒙古族 ,重庆市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研究,在《艺海》《工业设计》等全国艺术类核心期刊上10余篇。

篇5

引言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人性需求的设计。设计本身大部分是针对于人的行业,其服务的主体对象是人。因此,城市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就是针对人的各种需求展开的,这种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景观设计离不开人,其是最终的设计的本源的回归。

1 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概念

1.1 景观

景观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涉及各个学科,常被用于地理学、生态学、美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等诸多领域。各类书籍对“景观”的定义描述也不尽相同。地理学上对景观的定义为“景观是具有同类地质基础和相同的一般气候的、发生上一致的地域,这是由几个或许多部分——限区——组成” [1]。而生态学上景观被定义为“景观是一个关系系统(多个生态系统)的复合体,这些关系系统共同形成地球表面可识别的一部分,由生物、非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相关作用来构成和维持。” [2]

1.2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聚落的自然景观要素与人文景观要素的总和。它是由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的建(构)筑物、道路等构成的空间景象,是物质空间与社会文化互动的表象。[3]

2 “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前提——城市景观设计的环境意向

2.1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景观的基础,因此“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需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在城市建设活动的过程中,人们的建设行为在考虑人的因素时,需要了解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城市景观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地域生态结构;在功能上维护生态平衡,注意景观生态链的协调有序;注重景观生态系统承载力,处理好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之间的良好关系。

2.2 城市环境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需对环境研究提出具体的目标,更好的协调人与景观的关系,达到最后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景观结构。

(1)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

景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景观环境缺一不可的条件,三者是唇齿相依的相互服务的关系,没有可持续发展就没有未来,没有未来何谈为人类服务。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景观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

(2)建立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

将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以及地域特征结合起来,形成适时适地的景观结构。不破坏其原有的地域特色,考虑地形地貌的生态性,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景观设计师运用科学的设计方式将功能性、实用性运用到服务于人的城市景观设计中。

(3)建立城市景观的新概念

城市景观不再拘泥于单纯的城市空间范围内,联系生态的环境因素来作为新的概念。它不再是只满足于、服务于当代人的需要,而是对后代人也具有一定满足需要的能力,它必须本着整体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考虑人类生存环境和资源利用的支撑能力。

3 “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

3.1 人对自然美的追求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渴望寻找与自然同呼吸的生活节奏。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或与之相适应,或创造自然形态,均可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当然,作为景观设计师,需汲取前人经验,注重文化资源与地域差异,寻求一种景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

3.2 “以人为本”的实用性景观

景观的实用性紧随以人为本的原则之后。实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景观设计;二是功能需要适合于服务对象,满足于场地使用者的需求。

3.3 城市景观设计中需体现人文的关怀

城市吸引人的地方,不是繁华的外表,而更是一种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体现在城市的尺度方面,另一方面,体现在城市景观设施方面。[5]而城市景观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使用者,城市景观设施的方便使用性;二是注重景观的细节问题,做到处处考虑人、方便人的使用因素;三则是关心一些特殊群体,主要是老人、儿童和残疾人。这三类人群对景观设施的要求与其他人存在某些方面的差异,例如景观的乐趣性与方便性。真正做到这三个方面,才能体现出在景观设计中人文关怀的部分。

4 结语

成功的城市景观空间的基本特征就是对人的吸引,也就是城市景观的人情味。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人能看到与接触到的,才具有其真正的价值;城市空间要为人所设,使人感受到亲切宜人。城市空间的主体是人,所以设计过程中必须从人的感受与情感出发,将人类的行走、休憩、娱乐等与景观相结合,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妙趣横生、亲切宜人。

参考文献:

[1]Zube,E.H.Themes in landscape assessment theory [J].Landscape Journal, 1984, 3 (2): 104-110

[2]Williams. How the Familiarity of a Landscape Affects Appreciation of It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85, 121: 63-67

篇6

了解城市景观墙的概念是深入分析的重要前提,当前的城市景观墙已经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缺少的景观元素。城市景观墙直接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取向,城市景观墙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城市景观墙的运用

2.1城市景观墙发挥的作用

景观墙的设计建设将环保理念充分应用,绿化墙体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绿化墙体经过专门处理能够实现绿色植物同墙体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出现垂面绿化的效果,既能够增强美感,还能够起到环保作用。此外,绿化墙体还具有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空间作用的发挥是其典型因素。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景观墙科学合理地利用能够把景观墙的空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工作中,景观墙往往可以采用组合排列以及分割等形式来处理,增强其空间感。文化作用的发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表现手法不同,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同的。浮雕塑造法、马赛克拼贴法、彩绘表现法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手法。在今后工作中,对于这些内容要不断加强研究,才能够真正适应实际需要。

2.2城市景观墙的具体应用

在新形势下,对于城市景观墙的具体应用也应科学分析,立足于实际需要。道路、公园、广场以及居住环境的设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工作应从实际出发来进行科学设计。公园是重要的城市景观。公园的设计既要满足其实用性,还要使得其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能够把景观墙内容同服务对象协调统一起来,使得景观墙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园林环境中。城市中的广场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以及文化广场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对于这些不同形式的广场,在实际过程中应该结合其不同功能科学设计,有助于满足实际要求。对于市政广场而言,在设计过程中要突出其严肃性,同时还要体现出对人们的亲近性;对于文化广场而言则是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对于纪念广场而言则是要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精神;休闲娱乐广场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营造出安全、干净以及和谐的环境。道路的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道路选型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设计,景观墙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墙本身具有文化传播性和观赏性等多种功能,这些因素的设计对于满足实际要求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景观墙在道路景观中的应用,同其它设施的结合有助于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外出环境。景观墙在居住环境中的设计,首先要能够保证具有舒适性及方便性,能够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居民的审美要求。

篇7

1.生态设计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媒介工具有意识地对物质世界通过主观思维有意识地进行加工和创造的过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这一过程满足自己内心的愿望或是达到某种审美理想,它可以通过设计者这一纽带将许多不同领域的概念物质联系起来。作为生态设计,它是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创造性活动,在进行这一创造的过程中,必须与生态环境相配合,尽量减少人的能动性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对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一切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尽可能达到利用最大化。同时还要保证动物和植物等一切自然元素的健康形态,并且,生态设计要达到优化人的生存环境,兼顾城市美化的作用。

生态设计无大小。在生态设计过程中,即使是表现在非常小的方面也应该将其自然生态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性包括在生态设计的范围之内。一般来说生态设计主要包括专业设计人员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畅想,不仅表现在城市宏观方面,城市微观的景观设计也包括在内;它还包括城市建筑师对建筑采用的材料,以及城市建筑群,因为建筑群是城市地标的最大景观;并且,工业产业中的一系列产品的设计对材料的使用应该是对生态环境无害的物质。总而言之,在生态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是一个逐渐对自然环境适应的过程,需要考虑设计这一创造性活动对原来环境的影响,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2.城市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一项对土地和土地辅助物进行空间合理利用和安排的过程,必须保证为公众的生活创造一定的便利,追求健康、绿色和舒适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对城市的街道、广场、居住区、休闲区域、公园生态区、绿地、湿地等规划和建造。城市景观设计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较大。实际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市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敏感的生态区,这是在城市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这些生态敏感区之内,一定要考虑到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尤其那些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影响较大的设计项目,要谨慎对待。总之,城市景观设计要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高效利用。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高度的关注,为进一步创造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生态设计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

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特色。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已经越来越少。现代城市居民对自然的感知越来越少,繁忙的生活节奏将整个城市带入了高速运转的程序中。设计师在城市的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对现有的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特别是针对生态资源丰富的城市和地域,对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小湿地、湖泊、绿地等都要加以利用,减少对其盲目填充、毁灭和铲平的城市建设行动。科学地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使其露出自然生态的原来面貌,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将其变成和周围城市建造景观相融合的城市景观。

2.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自身作用。生态系统是一个平衡协调的系统,其本身拥有自我调整和净化功能。这些功能的效果要比城市人工机器达到的效果好,其具有积极和健康的意义。如,空气系统和水系统在大自然中本身拥有自我净化作用;土壤除了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生长的基础,还拥具有对垃圾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作用;动植物的存在也是人类从中获取工业或是医药元素的重要来源;自然景观给人的审美体验同样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把握自然资源原有在生态系统的作用,充分利用这些天然的作用,为城市的景观设计提供优秀的设计素材。

3. 城市的建设涉及许多方面,物质景观的设计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的资源有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种。城市作为一个资源消耗大户,对资源的节约和优化利用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要关注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应该放在首位。对于一个城市的构建过程来看,湿地、湖泊的消失就是不可再生资源被消耗的过程。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对这些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城市规划师存在的意义就是尽可能的将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保留并加以利用。

其次,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特别是城市建筑应该科学的结合地形、地区气候、日照等客观的自然条件,采用科学技术对光、水、风的利用设计合理的路线,对这些清洁能源的利用发挥其优势。

最后,城市景观设计中要保证城市的美化作用,提高绿色资源在城市建设总面积中的比例。城市景观设计要讲究与周围景观的协调,从市中心区域到城市边缘、城市的郊区、农村地区,城市高楼和田园、山林的结合等方面保证合适有合适的比例与合适的距离。那些造出“鬼城”或是“新城无人区”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败笔。

总结:

生态设计原理的科学、合理地利用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健康和积极的城市景观设计离不开自然生态设计的支持。城市景观设计师要注意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力图在造城的过程中保证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篇8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135-02

城市景观设计一向都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往的大多数景观设计往往局限于解决功能等理性问题,而忽略了城市景观对于整个城市形象的影响力。为了达到城市设计的最终目标,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形体环境和城市生活环境,城市景观设计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一、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关系

城市设计可以认为是与其他城镇环境建设学科密切相关的,关于城市建设活动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方向和专业。它以阐明城镇建筑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

从空间层次上,城市设计跨越了从城市总体规划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广泛领域。从实际情况大体上可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地段城市设计两个层次。

整体城市设计研究城市空间整体布局,建立长远的城市可视形象的总体目标,以形成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发展形态与人文活动框架。

城市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包含着一个广阔的领域,总的来说,它是城市总体形态的外在表象,是城市实体给人的直接视觉感受,是人对城市最直观的认识途径,人们依靠视觉来认知环境,正是城市具体的形态通过人们对它的体验、记忆向我们传达出城市内在的文化、历史品质,对我们心理上产生复杂的影响,我们由所感受到的城市视觉体验而激发起对城市环境的情感,继而才能对所处城市产生认同。从这一点而言,城市景观是人及其自身周围环境的心理与物质构架,它直接影响着人的知觉和空间定位,城市一系列的连续景观构成了人对城市环境的知觉空间。因而,城市景观体系在城市空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衡量我们生活标准的重要指标,是形成我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归属感的源泉。

二、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设计中的意义

城市景观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无论是城市内的居民,还是外来的观光游客,都要通过一些城市景观来感知、领晤和熟悉城市。从某种意义讲,城市的景观甚至能代表着一座城市,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忆和联想。

城市景观可以向人们提供了各种有趣的场所与空间。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舒适地生活,可以拥有属于个人和集体的领域、从事私密和公开的活动、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扩展自己、结识新朋友、学习新知识,从中获得乐趣。具有可识别性的、并能够参与其中的环境,这样的城市环境反映了他才门的生活方式,行为心理和价值观念。

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不单纯是外表,而且还有内在;不仅有静态,还要注意动态。它既高度地反映了城市建设者和广大居民所共同创造的物质高度文明,而且更蕴藏着长期以来该城市精神文明的积累,也高度地反映出精神文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受地域性、文化性、可持续性整体的概念下进行的。地域性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品位,可持续性体现城市设计的精神和发展。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域人文文化和地域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域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可持续性正是地域特性、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应该很好地理解和综合运用城市设计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

三、城市景观设计的创作思路

对城市景观的设计创作重在要解决好“源”与“流”的关系。“源”,是指一座城市的固有特点。如城市的山川形势、自然特点、历史文化背景,还有经济社会状况。是区别它与其他城市的不同之处,这才是“源”。城市设计就是要抓住这个“源”加以疏理。提炼保持并发扬,形成特色。而“流”则是指各种流派,即别人的特色,对这些我们要学习借鉴。因此“流”是一种比较和借鉴有没有这种借鉴是不一样的。但借鉴不等于照搬,对地域文化街道景观设计的延续、变异、整合与超越,若能以“表层化”、“变异化”、“隐性化”的观念和方法,定能开创地域个性化的多元共生之创作道路。

1.表面化。表面化是指与传统地域城市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和特征的直接关联。它包括对传统城市景观设计视觉形象、结构布局关系和景观设计手法的认同。诚然,“表面化”是以“摹仿”为基础,但这种“摹仿”决不是被动式的延续,而是要对传统城市设计形态和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具体地域的经济施工条件,对其进行简化和转换,达到“优化”目的。“表面化” 一方面取决于建造环境是否处于地域城市景观设计传统构成的核心地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对作为模拟对象的地域传统城市景观设计表层形态的慎重选择,二者缺一不可。

2.变异化。所谓“变异化”则是指对地域传统城市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以及控制要素所包含一般原则、原理,通过“变异”的方法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创作。达到“似是而非”的视觉效果,使我们创造的城市景观设计不仅引发出抽象想象,而且能引发出符合于民众口味和情感的形式来。具体可通过以下手法进行创作:(1)变形:指对典型性的形象简化、抽象、分离、切割和夸张,以保持与城市景观设计原型的“同质”并产生新形式的情趣,达到“变异化”效果;(2)错位:即把视觉形象的特征元素,依据城市设计师或人了门的审美意识,移动、变换原有的位置而进行重组,从而打破习以为常的惯例,给州门以新形象的刺激;(3)逆转:则是对原型的图底关系实行反转,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达到新与旧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效果,耐人寻味在传统与时代之间;(4)显性符号:借鉴符号学的方法,对其突出的形象特征元素简化、提炼,升华为一种具有显性表征性的符号,这种显性表征性反映了译码的大众可读性。

3.隐性化。地域城市景观设计的“隐性化”法,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地域传统城市景观设计文化的深层把握,适拼中“深层”不是某些固定的外在格式,手法、形象等,而是一种内在精神;其二则是对地域传统城市景观设计的典型形象、结构和空间模式以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进行变异其具有原形的“隐性表征性”。因此,“隐性化”既可以在新功能、新技术、新载体的情况下,摆脱与此相悖的旧载体形式的羁绊,解放创作思想,又可以在深层领域取得与民族、地域传统精神的关联,开创高层次的城市景观设计。

四、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

城市景观创作在提炼城市文化方面注意追求意境、个险、文脉和哲理,把握深刻的创作意识,形成新的城市环境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不仅对于城市的影响,而且对于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外来人群的影响都是长远而深刻的。

1.城市特征感体现。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地域广大,南北不同,东西各异的状况古已有之。文化差别,客观存在,这种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也必然存在。

人们对事物的辨认都是通过事物间的差异性来进行认识理解的。一个城市只有具有明显的特点时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才会使人们有兴趣去了解。人们对城市旅游的好奇心是通过城市本身与其他城市的特征感的强弱对比来决定的。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就是要依靠其特有的对于文化内涵得到人们的欣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就是通过对景观的精心塑造、特色文化深刻挖掘从而满足人们对城市景观环境的视觉和心理要求进行设计的。

2.游客认同感加深。通过的景观的特色内涵的创造出人们喜爱的、令人们感到亲切骄傲的空间,使人们在此活动时连带出各种细腻感受,通过自我意识唤起各种记忆(包括人文地理及文化背景),让人们在行为中自然地导出对传统地域文化的思绪。

城市景观是一部书,它不仅可以为今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空间和场所,还可以告诉人们过去和未来。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城市古老的街道去感知历史,求得认同。正是景观要素因人的联想而所被赋予的种种情感,通过设计师在作品中能够通过精心的构思,表达出其心中理想的概念,唤起人们的共鸣。

3.市民归属感改善。具有地域文化的城市景观被视为体现城市质量的积极因素,它们不仅有助于城市景观个性、地方性、历史延续性的形成,还对城市居民的心理与城市生活有整合作用。一个传统地区的环境景观得以保护和改善还会产生连锁效应,将带动邻近地区社会环境质量的稳定、改善,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

这种具有深层内涵的景观环境的价值也就在于人们透过它们所获得的心灵感应,强烈地传达为我们对环境的联想与意象,这种联想唤起了我们已失去的感觉,并通常附加了一些丰富性的历史文化内涵。

4.人民自豪感深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保存城市的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不仅要给人民创造满足生理需要的良好的物质环境,还要给人民创造满足精神需要的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环境的心理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城市艺术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城市环境及其为人民所提供的美的城市景观也可以保证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地发展、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激发旺盛的精力和斗志、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以及激发人们建设家园的热情,都具有重大意义。

5.居民舒适感提高。现代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一个目的是为城市居住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开放性的游憩场所。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空间被越建越高的建筑物、立体交通占有,让人们重新居住到原始自然环境中己是不可能,人们在渴望得到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第二自然环境外,同时希望得到供人们交流、休息、游乐的活动场所,作为能满足这种愿望的唯一场所――城市街道景观环境的设计就备受人们的关注。

因此,一个为人设计的空间界面应该以人的行为为基本出发点,使人们在一系列韵律、节奏、速度和力量之间,传达出人体运动的经验和感受。以对空间美学评价和视觉心理舒适度的注重,使景观空间具有舒适性和场所感,并符合人的尺度要求。

参考文献:

[1]顾晓伟.试谈中国历史性城市的景观控制[J].南方建筑,1999,(4).

篇9

一、关于城市生态景观的概念及涵义

景观是指地表空间的景色、景物或风景。而我们中国的景观常常与园林联系在一起,当今的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及涵义已极为扩展,不在局限于简单的“造园”或“造景”,而是一项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致力于改善和创造城市生态景观的系统工程。

城市景观是在自然要素基础上叠加了人类活动的因素,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综合体现。城市生态景观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有人们普遍认识的视觉生态景观,即物质性的景观,也有包括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性的景观,它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和感知。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内日益受到重视。

二、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主要是为加强城市生态景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美观度,促进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为了维护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这既是生态目标,又是社会目标。

2. 舒适。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能充分将技术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满足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的需求,愉悦身心,通过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来提高市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是生态目标。

3.安全。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考虑能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生态景观场所应能在重大灾害(如地震、火灾中)中作为居民疏散和避难的场所,确保广大市民生命安全。城市生态景观还要具有一定的容纳、吸收和分解城市各种固、液、气态污染物的功能,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这是社会目标。

4.便利。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要考虑居民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范围内,步行可方便到达景观地点,游憩不用乘公交车,确保城市生活、游憩的方便。这是社会目标。

三、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景观设计都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一个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它满足人类户外活动的需要的程度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程度。

2.生态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建设的不断扩展,使得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退化,滋生城市病。景观规划设计对象不再局限于一定的人群,应上升到景观生态学层次上,这为解决日益尖锐的城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遵循生态的原则,注重环境容量,保护环境敏感区,加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促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增加绿化空间。

3.尊重历史、地域、文脉的原则。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应结合城市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突出自身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特色,切不可对其他城市的景观设计照搬照抄,应保持自己的城市风格,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基础。

4.整体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要符合城市的基调和整体风格,体现城市形象和个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特征,城市中各景观元都拥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市民也有共同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所以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既要确保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又要保证各景观元的丰富多彩,做到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5.多样性原则。设计时应针对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的特点,增加景观的自然成分,但要注意避免绿地建设中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保持物种多样性。

6.结合自然的原则。景观设计应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特征,促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7.系统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时要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在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为基础的情况下,加强与城市水环境、市容卫生、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

四、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内容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规划设计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组合和空间分布情况,使景观不仅具有一定美学价值,而且符合生态学原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景观设计、生态绿地空间规划设计和景观敏感区的保护规划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充分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景观生态问题。

城市的生态景观设计要考虑城市风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规划布局,创造优美的城市生态景观,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适应城市自然条件,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特征和自然斑块,并加强景观设计与这些元素的联系。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城市的地形地貌,保留场地的起伏或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堆土成山,积水成池,形成局部的自然生态景观。在建筑群体景观上,尤其是商业建筑追求标新立异,建筑间的不同形态丰富了视觉环境,营造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景观设计还应结合城市规划,加强对主要特殊点、主要道路和街道、中心广场和步行林荫道等处的景观控制,使建筑物的轮廓、色彩和绿化、小品等要素更符合审美和生态的原则。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些都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加强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能有效缓解各种城市生态问题,并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休闲和娱乐场所,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篇10

2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

城市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的元素可以从城市文化方面进行获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建筑方面、材料及城市的彩色等。进行提取后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分解、抽象和重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2.1从历史文化方面获取

西安的大雁塔广场,祥龙造型的仿唐路灯,整个造型上是条大气磅礴的祥龙,灯柱的图案是中国典型的脸谱造型,色彩浓艳,造型大胆,让人仿佛回到盛世唐朝。除了路灯,几乎大雁塔广场上出现的所有建筑和小品都采用了仿唐设计,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宣传城市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这也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依据。

2.2从传统建筑符合中提取

有时我们经过一个城市会看到一些城市的公交站牌的造型设计借鉴了该城市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这样就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也传达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如中国传统的合院空间、天井空间都是在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共同建造的,是人们在实践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元素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2.3从传统图案纹样与色彩中提取

传统图案纹样往往被认为是当地的最能体现城市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所以称为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图案纹样不仅本身具有很好的形式美感作用以外,背后蕴含的“意”也是人们喜欢的关键。人们对美好事物总是心存向往。因此,传统纹样蕴含的意义是非常适合于景观设计的。如西安城市广场中的公共座椅设计,木材与石材进行了完美结合,下方腿足部分加入了中国典型的莲花纹样,寓意富贵吉祥。

3地域性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传统文化可以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例如,四川杜甫草堂外的公共设施,其电话亭的设计就是采用传统文化石亭盖的形式进行设计的,极其富有装饰性。传统地域文化也可以运用于城市景观设施的材料和色彩设计中。例如,桂林地区多产石灰岩,所以当地人就将石山上开采的石灰岩加工后制成公共座椅,这样公共座椅不仅经久耐用而且与当地地域特征结合了起来。具体将传统文化融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通过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分解,转化成新的形式

对于具有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符号采用分解转化的方法,形成新的形态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去。经过分解可以从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形态中提炼出新的形式形成设计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3.2利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打散再构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

如原始器皿中的鱼纹、叶纹等图案装饰就运用了这种方式。它是利用分解、合成的方法对原始形态进行分解形成的。打散的方法一般有:对传统文化符号分解以后选取最有特征的符号进行重新组合,打破原来的组织形式通过变异进行重新排列,对原来的形态进行分解,保留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重新构造。

3.3运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置换

也就是选择一个原始形态作为原点,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符号组合成新形。如把建筑的某一局部作为载体进行再创造或置换构成。

3.4利用地域文化符号的基本型变异的手法来进行设计

例如,借用古建筑的外部形态或者服饰造型等,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变异设计。传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是相互交融的,这样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符号系统。本土的地域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吸收才能永葆青春,跨文化的相互交流是景观设计创新的手段,用民族文化结合外来文化使城市景观设计更有生命力。

篇11

2.低碳理念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2.1以自然为本的设计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高效的自我修复系统,尊重自然,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开启自然的自我恢复功能成为解决碳排放问题的最佳策略之一。而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许多设计方案打着“低碳”的标签,事实上并不低碳。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一股城市绿化“草坪热”在全国许多城市兴起,为了跟随潮流,许多城市砍掉原有枝繁茂密的大树,用大面积的草坪取而代之。在西北一些严重干旱的城市,设计师为了达到奢华的视觉景观效果,不惜建大面积的水景设施。这些形式作品在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也加剧了碳的排放和自然修复功能的退化。

2.2人性化的设计

当代城市景观其本质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是使用的艺术,因此城市景观设计应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其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以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的当代低碳型城市景观。我国的山水画论中言“心无水则不活”,可见在整个自然景观要素中,水景设计的重要。在低碳语境下,水景设计除了考虑效果上的营造,还应该因地制宜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如在地址的选择上,就应该依据地势特色、水源环境来设计水景,创造出符合市民需求的优雅的景观环境。

2.3生态型的设计

西蒙兹说“人类需要从城市中获得灵感、激励、身心放松、优美及愉快的源泉。”城市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建立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这就要求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必须以生态为核心。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发掘现有的绿地资源生态效应,利用生态维护和再生的设计方法,使城市景观设计为人类提供无尽的生态型服务,使城市真正走向低碳化。

3.当代低碳型城市景观设计的营造要则

3.1自然优先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当代低碳型城市景观设计创建的首要原则就是以自然优先。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文条件等,使设计适合原有基地环境,达到城市景观建设对原有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达到最低程度。例如,在园林水闸的选择时,就应顺应自然水流自上而下,由高到低的自然原理,将闸口正对水流地处,这样既能使水流顺畅的通过水闸,又能防止水流不均匀的对水闸基地的冲刷。结合土地本身的自有净化修复功能,大量使用乡土植物以及水体净化等生态措施,以降低景观后期的维护成本,延长景观的使用寿命。尽量保持原有河流的自然形态,水景植物的配置上模仿自然生物群落,保持植物多样性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