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水库路基设计

水库路基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13 11:33: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水库路基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水库路基设计

篇1

1.1工程地理位置

水库是以灌溉、县城供水为主,兼有农村人畜饮水的综合利用工程,主要是解决5个乡镇的农田灌溉及江口县城的供水问题,以及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工程坝址位于县城西面的锦江闵孝河段一级支流英溪河下游河段上,坝址距县城12km,距闵孝镇5km,305省道从坝址下游约1km处通过,另有乡村公路通往坝址及库区,交通较为便利。

1.2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1.2.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本工程由首部枢纽、灌区工程和县城供水工程3部分组成,水库总库容1500万m3,坝型为拱坝,最大坝高50m,属中坝;灌区总面积2893hm2,县城供水人口8.38万人,乡镇农村人畜饮水供水23720人,总干渠渠首设计引用流量3.52m3/s;县城日平均供水15571m3/d,最大日供水量20242m3/d。灌区工程还包括两座泵站,其中舒家龙泵站装机容量4×1250kW+3×900kW,何家坝泵站装机容量3×1000kW。可研报告审查意见中,同意本工程水库规模中型、工程等级为Ⅲ等,其枢纽主要建筑物如大坝、溢流表孔、放空底孔、放水管为3级,灌区建筑物泵站为3级,渠道及渠系建筑物、供水管道及其它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如导流建筑物为5级。初步设计阶段按照审查意见及规程规范对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复核如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及《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的规定,本工程为III等中型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流表孔、放空底孔为3级建筑物;灌区及供水工程为小(1)型,灌区泵站为3级建筑物,渠道及渠系建筑物、水池、县城供水管道为5级建筑物,临时工程为5级建筑物。

1.2.2洪水标准

本工程地处山区,根据工程等级、规模及拟定的各建筑物级别,从而确定相应的洪水标准如下:

1.2.2.1首部枢纽建筑物洪水标准

拱坝及溢流道、放空底孔洪水标准按50a一遇(P=2%)洪水设计,500a一遇(P=0.2%)洪水校核;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按30a一遇洪水设计。

1.2.2.2灌区及供水区建筑物洪水标准

灌区泵站建筑物洪水标准按30a一遇(P=3.33%)洪水设计,100a一遇(P=1%)洪水校核;县城供水管道、渠道、渠系建筑物按10a一遇(P=10%)洪水设计,涵洞洪水标准按10a一遇(P=10%)洪水设计。

1.3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3.1首部枢纽工程布置

水库位于英溪河与闵孝河汇口上游约2.1km,距江口县城约15km,江口县城与水库之间分布有大量的农田、村寨、公路干线等,为保证紧急情况下能快速放空水库,水库设置放空底孔。根据选定的坝线及坝型,其首部枢纽布置为:拱坝+坝顶溢流表孔+右岸重力墩+放空底孔+取水口及放水管+环境放水管。大坝坝型为C15混凝土双曲拱坝,建基面高程404m,最大坝高50m,两岸坝肩段置于弱风化下至中上部,坝顶宽4m,坝底最大宽度12m,大坝厚高比0.24。坝顶高程为454m,坝顶长113.354m,溢流表孔处设交通桥,交通桥宽为4.0m,为保证人行安全,坝顶上下游面均设栏杆。上坝公路布置于右岸,从下游面由交通洞穿过孤峰通往左坝端。重力墩布置在右坝端,底板高程430m,顶面高程454.0m,总高24m,顺水流方向顶部宽15m,底部宽25m,沿坝轴线方向长33m,墩体材料为C15混凝土。溢洪表孔布置在河床段顶中部,溢流净宽48m,堰顶高程449m,堰顶不设闸门控制,溢流堰为WES型实用堰;为方便运行管理,溢流堰顶布置交通桥,桥面宽4m,3个桥墩坐落在溢流堰斜坡至溢流堰反弧段位置,桥墩厚1m,宽6m,高11m。放空底孔靠溢流坝右侧布置,轴线方向与拱中心线成23°角,进口底板高程424.17m,孔身断面尺寸2.0m×2.5m,设事故检修平板钢闸门一扇。根据压坡设计要求,出口断面尺寸缩小为2.0m×2.0m,设弧形工作钢闸门一扇,在433.67m高程设置启闭机室,布置一台启闭机。底孔全长35m,出口采用挑流消能。取水口及放水管位于右坝段,桩号0+020.366,采用塔式取水,采用塔式取水,取水口底板高程433.0m。沿水流方向依次设固定式拦污栅、检修闸门。喇叭口后为闸门井,高21m,事故闸门后设通气兼进人孔,闸门井后设渐变段,长3m,圆孔后接放水管。放水管沿河岸通过悬崖段,经Φ1.6m锥形阀后进入消力池。放水管总长222.5m,明管布置,光面管。锥形阀布置闸室内。在放水管末端地形平缓的位置布置消力池,使水流平稳进入总干渠,放水管1~2#镇墩之间地形稍缓的位置设Φ300环境水管,兼作放水管的放空设施。

1.3.2灌区工程布置

1.3.2.1灌区分布

根据灌区地形、地质条件,结合灌区耕地、水源等特点,将灌区分成3个大片区:1)第一片区为总干渠片区,包括本下游至塘坎寨洞湾一带,本片区大部分灌面已由铜东灌区英溪引水工程解决,渠系配套工程已于2009年完成,水源来自英溪河,保证灌溉面积260hm2,修建本将截断其水源。因此,本将还原其灌溉流量,并覆盖本总干渠与英溪引水渠两个高程之间的农田40hm2,本将为此300hm2农田提供灌溉水源,为自流灌溉。2)第二片区为塘花干渠片区,包括龙回至坝盘之间的锦江两岸广大农田,由塘花干渠解决,灌面共计884hm2,其中改善灌溉面积20hm2,为自流灌溉。3)第三片区为凯德干渠片区,包括黑岩、双岑、洪坪、何坝、凯里、革张坝等江岑公路沿线的高山缺水地区,灌面共计1750hm2,其中改善灌面60hm2,为提水灌溉。

1.3.2.2渠系布置

为覆盖上述灌区范围,经布置:1)第一片区有总干渠和英溪支渠,总干渠自水库引水沿英溪河右岸至1+664处跨过英溪河经水银沟、周家屯、水泥厂至塘坎寨,长15.903km;英溪支渠为已建渠道,沿英溪河左岸至鱼粮溪村,再经水银沟、周家屯、水泥厂、塘坎寨、五里桥直至洞湾,长约15km,分布高程比总干渠低10余m。2)第二片区有塘花干渠、塘花干管和坝盘支管,塘花干渠从塘坎寨经滑石板、龙回,在庙湾跨过闵孝河,沿闵孝河右岸布置坝干管顺河而下直至坝盘电站坝址位置,长13.665km,其中塘花干渠长4.125km,塘花干管长9.45km;坝盘支管从坝盘电站坝址沿闵孝河右岸顺河而下至坝盘椅子湾水库,长9.45km。3)第三片区有凯德干渠、舒家龙泵站、洪坪支管(长4.549km)、岑洞坪支管(长2.21km)、何坝支渠(渠道长2.05km,管道长10.4km)、何家坝泵站及渠系建筑物。凯德干渠在水泥厂处从总干渠分水跨过闵孝河,经凯德、蛇湾寨至舒家龙泵站,渠线4.7km;舒家龙泵站从舒家龙蓄水池提水至569m高位水池和天堂650m高位水池;洪坪支管从569m高位水池引水经大湾、围子边、张海溪至小土坪高位水池,管线总长4.549km;岑洞坪支管在大湾从洪坪支管分水,通过压力管线经陶岭、下寨、上寨至谭井高位水池,管线总长2.21km;何家坝支渠从天堂650m高位水池引水,以明渠型式通过天堂,再采用压力管线经格洋溪、三道河、店上、沙坝直至何家坝,引水线路总长12.45km;何家坝泵站从何家坝蓄水池提水至雷打坪840m高位水池。

1.3.3供水工程布置

本工程城镇供水对象为江口县城,规划的新水厂位于江口县城西侧城郊的沙子坳,原始地面高程410~440m。本项目负责将水采用自流方式引至沙子坳。充分利用灌溉总干渠,从水库至塘坎寨一段,利用灌溉总干渠引水,即是将县城供水所需的0.3m3/s流量叠加到总干渠,再从塘坎寨修建供水管道平行公路布置,经过五里桥、基北自流至沙子坳水厂位置。县城供水的引水线路总长18.603km,其中总干渠长15.903km,供水管道长2.7km,引水渠道两侧设置栅栏,以保证渠道水质不受污染,供水管道采用埋管型式布置,以适应城郊地带的运行和管理。乡镇供水及农村人畜饮水涉及到闵孝镇、双江镇、民和乡等3个乡镇,供水范围较为分散,本工程只为各受水点提供水源,供水管网、供水设施等根据国家政策另行解决。初步设计作了如下规划:1)闵孝镇供水:受水点位于水库附近,且水库水位能满足供水自流要求,由闵孝镇从水库自行引水或从总干渠上自行引水。2)双江镇总干渠沿线村寨的农村人畜饮水由各村组自行在总干渠引水或总干渠末端的水池引水。3)双江镇天堂片区的农村人畜饮水由各村组自行在天堂坪高位水池引水。4)洪坪片区的农村人畜饮水由各村组自行在洪坪支管沿线或小土坪高位水池引水。5)岑洞坪片区的农村人畜饮水由各村组自行在谭井高位水池引水。6)何家坝片区的农村人畜饮水由各村组自行在何家坝水池引水。7)凯里片区的农村人畜饮水由各村组自行在雷打坪高位水池引水。

2优化效果说明

设计优化主要采用新工艺、新思路、新材料,结合工程现场精打细算,以期以最节约的方式做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工程产品,节约社会资源、创造社会财富。其优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篇2

1 工程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鄱阳湖之畔,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主要水源是地处特级 保护区内的芦林湖。由于庐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用水需求已超过了芦林湖的正常供水能力。据测算,至2010年,芦林湖的平均年缺水量将达到97×104 m3 。为保护芦林湖的水质和湖面景观,并满足供水要求,特兴建了莲花台水库供水工程,主要包括一座取水水库、一座取水泵站和一条DN400、长约4.6 km的输水管道。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1.22×104 m3/d,流量为0.16 m3/s,将莲花台水库的蓄水输送到芦林湖,以增加芦林湖的蓄水量,提高芦林湖的供水能力。

工程采用2台水泵并联供水(另有1台备用),水泵设计扬程为1 225 kPa(122.5 m), 流量为288 m3/h,安装高程为881.6m。取水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912 m,死水 位为887 m。输水管道进口(即水泵出口)的桩号:-78.5 m,管中心高程:882.3 m,输水管道出口的桩号:4476.33 m,管中心高程:993.02 m,按自由出流设计。整个输水管道系统的总水头损失系数∑R=1 042.773(这里R=Δh/Q2,Δh 、Q分别是对应的水头损失和过流量),其中管道出口附近约600 m管段(含驼峰管段)内 的主要节点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输水管道出口附近管段主要节点的有关参数 节点

桩号

(m) 节点管

中心

高程

(m) 管段

长度

(m) 原输水管道布置情况 增设调节池后情况 工况1 工况2 工况1 工况2 压力

水头

(kPa) 内水

压力

(kPa) 压力

水头

(kPa) 内水

压力

(kPa) 压力

水头

(kPa) 内水

压力

(kPa) 压力

水头

篇3

1 工程概况

某水库设计总库容165万m3,现复核为114.29万m3,工程规模为小㈠型水利蓄水工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为4级,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D258-2000),水库防洪设计洪水标准为三十年一遇(P=3.33%),校核洪水标准为三百年一遇(P=0.33%)。

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输水涵洞、溢洪道三部分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4.9m,坝顶宽3.5~4.0m,坝轴线长228m。输水涵洞布置于大坝右岸,为有压坝下埋管,进口底板高程为1970.85 m,全长55.0m,内径0.5 m,为钢筋混凝土压力管,出口设凡尔闸一道,手动启闭。最大过流量为1.17m3/s。溢洪道布置于左坝肩,为开敞式溢洪道,进口处设有交通桥,底宽3.0m,高4.0m,进口底板高程为1979.83m,全长170.77m,浆砌石衬砌段长30.77m,后段泄槽为梯形土渠,断面不规则,底宽2.2~1.5m,高1.2~3.0m不等。

2 大坝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坝存在沉降变形,坝顶中部最大沉陷为0.41m。上下游坝坡出现局部变形,上游坝坡护坡石零乱、凸凹不平,局部无块石护坡;下游无护坡措施,杂草丛生,坡面有坑凹及隆起现象。大坝渗漏严重,在左坝肩下游岸坡有一积水潭,面积为710 m2,其渗漏量随库水位的升高而增大,为接触带渗漏及绕坝渗漏。在右坝肩下游岸坡也有出水点,从渗漏观察情况看,为接触带渗漏所至。

3 除险加固方法的选用原则

土石坝虽然坝型常见,但由于其病险情况复杂,外部条件多变,并且各项具体的除险加固方法很多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对每一具体工程病害都应进行仔细分析。应从工程病害情况、除险加固要求(包括加固后工程应达到的各项指标、加固范围、工程进度等)、工程费用以及材料、机具来源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土石坝加固方法时,应根据工程病害的具体情况对几种加固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施工方案比较,选择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且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除险加固方法。

4 大坝的除险加固设计

4.1大坝防渗处理设计

根据工程布置原则及工程地质情况,沿坝轴线上、下游布置双排灌浆防渗帷幕,总长490m,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中的相关规定,防渗顶界高程为校核洪水位高程,即1982.35m,为方便施工,综合取为1982.30m。

沿坝轴线两侧设置双排灌浆孔,排距1.5m,孔距2m,两排孔之间呈三角形交错排列。平面上,上游排孔布置于坝轴线上游1.00 m,下游排孔布置于坝轴线下游0.50m,计246个孔;两排孔深度一样,均对接触带及中等透水带进行处理。

灌浆孔分两序施工其它按《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上游排基岩段采用自下而上孔内循环不待凝分段灌浆法。坝体、湖冲积层及坡积层中I、Ⅱ序孔均采用袖阀管自下而上纯压式充填灌浆。

坝体、湖冲积层及坡积层采用粘土水泥浆,水泥掺量为15%。基岩采用纯水泥浆灌注。水泥采用R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按上游排灌浆孔总数的10%布置检查孔,坝顶挖3个探槽检查。

4.2上游坝坡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上游护坡护至死水位以下1.5m。护坡结构采用石材干砌,其厚度按规范中的附录A.2护坡计算,厚为30cm,下部为10cm厚的砂垫层(反滤层)。

4.3下游坝坡

下游坝坡加固应清除游坝坡表层的石块、淤泥腐殖土、杂填土、泥炭以及杂物等,对浸湿区进行清理。对坝体下游侧进行培厚,使坝顶宽度达到4.0m,坝坡坡比分段设置,其中第一段高程自1983.200m~1970.300m,高度12.90m,坡比1:2.35,设置2.50m宽戗台;第二段自1970.300m~1963.500m,高度6.80m,坡比1:2.5,设置1.0m宽戗台。为避免雨水冲刷,下游坝坡采用六角空心砖植草护面。下游坝坡设置排水棱体,新建排水棱体与原排水棱体连接;

4.4 坝顶工程

篇4

中图分类号 X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59-03

水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具有提供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开展淡水养殖、旅游观光、水利发电、水上运输和调节区域气候等综合功能,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库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天然湖泊。

拟建的左柏水库属于梁平县,所处河段在龙溪河二级支流白滩河和龙河上。回龙河流域是梁平县工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当前梁平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和保障能力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县内连续遭受严重干旱,局部地区发生大的洪涝,给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较大的损失和困难。回龙河流域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5.3%,大量水资源亟待开发。现有的水利工程不能满足2020年梁平县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的需要,因而需要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

左柏水库工程的建设可改善灌区农业灌溉条件,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可解决灌区场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工业用水,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但是水库工程建设期及运行期势必会对当地水文、生态、局地气候等产生明显的环境影响,因而有必要分析研究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对当地山区居民关系密切的水生生态和陆生生态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

1 水库工程简介

左柏水库主副坝分别位于回龙镇山河村和屏锦镇龙河村,为Ⅲ等中型水利工程,水库坝址距县城约31 km。总库容1 037万m3,正常水位库容1 015万m3,死库容55万m3,调节库容960万m3。工程主要包括水库枢纽工程(包括主坝、副坝、联通洞和取水设施等)、借水工程(包括借水坝和借水隧洞)、供水灌溉工程。

该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场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机工业用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库建成后采用重力输水方式,主要向回龙镇和荫平镇2.5万人、梁平县工业园区B2区及灌区人畜供水,灌区主要涉及在回龙镇回龙村、青岗村、山河村等13个村,总灌溉面积约1 446.67 hm2。水库各工程区域敏感点主要为现有地面文物以及各工区周边居民点。

2 对水陆生态及景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1 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分析

2.1.1 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期对鱼类的影响。项目地处龙溪河水系回龙河支流上段的龙河、白滩河发源地。河道、溪流浅、窄、流量小,仅有少量鱼(鲫鱼、麦穗鱼、棒花鱼、黄鳝、泥鳅、沙鳅、爬岩鳅等)、虾(新虾米)、蟹(螃蟹)等渔业资源,且资源量小,渔业利用价值不大。

施工期修建水坝,土石方开挖会使河流水体变得混浊,加上爆破等活动,会对鱼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工程施工仅局限在较短的河段,影响范围有限。只要加强施工管理,严禁施工人员随意捕捞鱼类,施工季节避开鱼类的繁殖时期,严禁向河道倾倒渣土,施工对鱼类的影响可减至最低[1-2]。

(2)运行期对鱼类的影响。一是对坝前河段鱼类的影响。左柏工程坝前水库形成后,坝前水体水文情势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鱼类栖息环境发生变化,急流减缓、砂石沉积、饵料增多。通常说来,库区河段原有适应于底栖急流、砾石、岩盘底质环境的鱼类,栖息范围缩小,鱼类的种类、数量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部分适应能力强的种类将迁移到库尾上游水域;一些既能适应流水又能适应静水活动的鱼类将成为库区优势种。二是坝后河段阻隔影响。水库大坝建成后,原来连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被片断化,对鱼类的生存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本项目主坝白滩河和副坝龙河下游均是典型的山地河流,水浅,河道比降较大,主要是小型鱼类,缺乏长距离洄游鱼类,仅作短距离生殖洄游。河流截流后,鱼类可以转入下游水域生活,但河段水量的减少,生态水文条件发生改变,生境类型有所减少,影响到鱼类栖息生境的空间大小。从物种保护角度看,只要切实采取了保证生态流量、减少水体污染等措施,不会导致现有鱼类的灭绝。

2.1.2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建成运行后。根据调查,白滩河、龙河及三叉河均是峡谷溪流,由于均是回龙河支流,且相距^近,故分布的水生生物种类基本一致。3条河流水流较急,水质清洁,浮游生物种类较少。浮游植物以适宜流水的硅藻居多;水生昆虫以喜冷水性、对水质要求较高的蜉蝣目、毛翅目、H翅目为主。此外,还有少量水生甲虫,如扁泥甲属的昆虫。大坝建成后,在大坝上游形成静水环境,浮游植物中的蓝藻和绿藻种类和水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由于泥沙淤积,阻塞蜉蝣目、毛翅目、H翅目昆虫的鳃片或枝状鳃,导致虫体死亡,加之急流生境的丧失,这3个目的昆虫数量可能会大大降低;但是,轮虫、桡足类、枝角类以及适应于静水和缺氧的双翅目昆虫数量有所增加。在采取下泄生态流量措施之后,枯水期坝后减水河段将不会出现河道断流现象,对坝后水生生物的影响有限。

2.2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2.2.1 对珍稀陆生动物的影响。回龙河流域野生动物资源种类较丰富,主要有野猪、野兔、野鸡、普通蛇类等,但珍稀保护动物极为罕见。家畜有猪、牛、羊,禽类有鸡、鸭等。工程区动物群落分布与生境分化有着密切关系,主要有河岸湿地动物群落、中山灌丛动物群落、居民点群落带动物群落3种类型。水库工程影响区域山体陡峭,坡度较大,加之区内主要廊道为水体,对野生动物活动构成天然屏障,人类干扰强度大,不是大型野生动物的主要活动范围,未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栖息地分布,因而项目建设对珍稀陆生动物几乎无影响。

2.2.2 项目施工期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内容。

(1)对兽类的影响。水库施工区域活动的动物以小型兽类为主,常见的有小家鼠、田鼠等,由于施工建设活动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会改变它们的分布格局,使建设区域内的小型兽类急剧减少,建设区域外的小型兽类在短时间内会有所增加。如在施工区域人多的地方,可能造成小家鼠、田鼠数量增加。植被破坏区域,田鼠等数量会上升,其他种类数量将有所下降。但总体上,建设期间施工活动对大多数哺乳动物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哺乳动物有较强的迁徙能力,环境改变会使它们迁移到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中继续生存、繁衍。

(2)对鸟类的影响。水库施工区的建设活动对原在此居留的鸟类有一定干扰,由于建设区域多山地草丛,居留于此的多为一些小型雀翅目鸟类,植被的破坏可能对其筑巢、育雏有一定影响,施工的噪声、污染等对它们有一定威胁。但总体来看,项目的建设活动对鸟类影响不大,主要是由于鸟类具有强的迁移能力,食物的寻觅、饮水的获得、项目建设活动对它们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3)对爬行类的影响。水库施工区爬行类动物较少且他们对环境改变有较好的预知能力,会迁徙到工程区以外的地方,建设活动对它们的影响较小。

项目建设会造成对动物的干扰,会改变动物的分布格局。施工影响区内兽类活动会明显减少,使它们远离施工区域;由于破坏了一定面积的小型兽类、鸟类的栖息地,会较大改变建设影响区小型兽类和鸟类的分布格局,初期它们会迅速减少或有一定数量的死亡,并向周边区域扩散,但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大多较强,在环境稳定后会在新的栖息地内迅速繁殖生存,种群数量又会上升。因此,水库施工建设对动物的影响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不会造成物种的灭绝和生态链的断裂。

2.2.3 项目运行期对陆生动物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人为干扰大为降低,部分动物会回到原来的区域,但由于该区以栽培植被为主,动物数量不多,对动物影响不大。而下游基本上都是人居环境,减水河段两侧动物则因水的减少,动物活动会有所减少,但河流的阻隔作用减少又会为陆生动物形成新的通道,有利于两岸动物如啮齿类、爬行类动物的交流。

另一方面,由于库区的形成,对众多水鸟、游禽有利。水禽,尤其是大型水禽,如鸭科等鸟类会从远处迁徙来栖居于此,游禽的数量和种类将会不断增加。本来生活于此处的水禽如罗纹鸭等,它们的种群数量亦会增加。

随着水库建成运行,干扰程度降低,其他区域的两栖类会逐渐扩散过来,通过繁殖逐渐扩大种群数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它们又会恢复到建设前的水平。同时,由于河流被截去大部分水后,形成的水流较小、较静,比修建前更利于两栖类的繁殖,有利于两栖类种群的扩大。

2.3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分析

2.3.1 对珍稀濒危植物的影响。根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可知,本项目河岸带的植物均为山区河流河岸常见植物,大多数是喜湿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在直接影响区域内未发现国家和市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项目建设不会造成珍稀濒危植物的破坏或灭绝。

2.3.2 项目施工期对植物资源的影响。工程影响较集中的区域有水库淹没区及其影响区(包括水库淹没线为界向外沿展,按海拔高程计,以海拔200 m以下为界;按水平计,以500 m为界)、水库枢纽工程区、灌区渠系占地地段、渣场所在地段以及施工便道、复建道路等。各施工区的直接影响时间和时段不等,总的影响时间约26个月。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土方明挖、岩石明挖、岩石洞挖、土石方填筑、堆渣、工程施工各种生产、生活临时建筑物、永久占地等。其他如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对自然生态和动植物都有直接的影响。

建设施工会对原有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一部分植株死亡;因施工段沿河两岸土层较厚,坡度较缓,施工不会导致表层土壤与浅层岩石剥离或者剥离不严重,而对这些地带的植被造成较小的破坏;施工中的道路及渠道建设开挖将使道路以下的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3.3 项目运行期对植物资源的影响。水库建成后,受淹没影响,对物种而言,分布于淹没线高程以下的植物个体将消失。这些影响均为不可逆的影响。水库正常蓄水位534 m,水库建成后,水库蓄水将直接淹没耕地20.79 hm2,淹没林地26.87 hm2。淹没的植被以农田植被为主,据现场调查,水库库区分布于淹没线之下没有珍稀濒危野生保护植物,都是常见种,淹没的林地主要为退耕还林地,没有特有的植被类型。这些物种和植被类型在评价区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不存在因淹没而导致物种或特有植被类型的灭绝或消失。淹没区的形成并不破坏现有物种分布和降低物种多样性。相反,由于大面积人工湖泊的形成,局部水分和热量的变化还可能导致偏湿性物种的生栖与繁衍,从而增加该区域物种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水库建成后,各施工点人员、机械设备均撤除现场。水库除永久占地外,其他区域均将进行植被恢复,工程区域的植物能很快得到恢复,对自然生态系统不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和破坏。

2.4 对景观生态的影响

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有的景观生态体系格局,使景观生态体系动态发生变化,如造成景观拼块类型改变、破碎化和异质性程度上升、降低景观的整体连通性、生态系统功能和类型变化、影响和改变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等。

2.4.1 拼块的变化。拼块的变化包括拼块类型的变化和拼块数量的变化。左柏水库工程重点影响区域包括水库各坝址以及淹没区,灌溉管道开挖区域等工程的施工建设主要会减少栽培植被景观、少量的山地草丛景观和山地灌丛景观斑块,施工公路的设置会导致建设区到原有公路连接处两侧植被连续性中断,增加所在区域景观破碎度,增加该区域的拼块数量,但是与评价区整个景观相比,拼块的影响面积很小,施工占地也比较少,因而整个拼块结构不会受太大影响。

2.4.2 廊道的化。本水库工程建设的公路施工的修建会造成新的景观隔离,道路施工将原有景观一分为二,道路上的车流及行人使得野生动物的迁移受到影响。所幸施工公路仅在较小区域内形成,该区域内可能活动的蛇类及小型动物可以选择夜间、无车时或者绕道跨越。随着工程的结束,部分道路的车流量将减少,临时公路将被恢复,景观的阻隔功能将部分减弱。

2.4.3 基质的变化。由于水库工程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区和淹没区,而工程建设区域不大,淹没区面积相对来说较大,主要影响栽培植被和少量灌从,远离这些地方的景观类型几乎没有变化。对于整个评价区,栽培植被在评价区分布最广、在库区分布最多,本项目对库区的影响面积较大,因而它受到的影响较大,但它在评价区内分布很广,虽然基质的拼块数、连通性、面积等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不会改变栽培植被作为基质的地位。

3 保护措施及建议

3.1 水生生态保护

施工期间,相关各方除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文件要求做好环境保护之外,还应配合渔政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和鱼类保护工作,接受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在库区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苗,增加鱼类资源种类和数量,但不得实行网箱养殖或肥水养殖。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管,施工前必须对可能影响到的河段进行认真调查,一旦发现珍稀水生动物,应立即将其迁移到人为影响小的河段,达到有效保护[3-4]。

从物种保护和维持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稳定(包括保持河流水景景观)角度看,必须采取切实的生态基流放流措施。施工期利用导流洞下放生态流量,运行期主坝、副坝、借水坝均有专用生态流量放水管泄入下游,作为永久生态放水孔,同时应在各下泄管出口安装在线流量监测仪。

3.2 陆生生态保护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加强施工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施工活动必须局限于工程征、租地范围,尽可能减小扰动区域,加强对施工区域范围的监管力度[5]。

结合当地生态规划与工程水土保持要求,在工程竣工前对施工迹地与开挖面进行绿化和植被恢复。按照生态学原理,选择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遵循植被演化规律,在绿化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美化。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和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自然演替规律,增加多种林木成分。

4 参考文献

[1] 谌德智.关于徐闻县水库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的思考[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3):69-72.

[2] 张振克,孟红明,殷勇.中国水库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导报,2006,12(24):82-84.

篇5

1 概述

在水电站库区低等级公路复建中,通常不可避免的需要建设一些桥梁。水电站库区公路复建一般是因水库淹没,顺岸坡抬高复建,路线走廊带所处的地形复杂,地面起伏大,变化频繁,横坡较陡等,局部需穿越陡崖、崩塌或深切支沟等地形。拘于这样的地形地质条件,公路路线布设时通常是平曲线多,平面半径小,纵坡大,横坡陡,高挡墙多,甚至局部采用半边桥或者高架桥穿越,桥梁比例高。而且对于水电站库区公路,路线跨越深切支流较多,常常会遇到弯坡桥,高墩大跨桥和需采取多样的墩台形式适应地形地质条件。比如某水电站库区某公路复建工程,桥梁工程投资约占公路总投资的2/5。尽管是低等级公路,但如何做好桥梁的选型及设计对库区复建公路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桥梁选型属于概念设计范畴,是桥梁结构设计里具有创造性的领衔设计。合理的桥型会使得公路桥梁工程结构本身安全、可靠、经济、耐久满足其正常使用功能外,还能和周边环境协调,提高人文景观效应。桥梁设计选型是指选用一种单一的结构力学体系(包括梁、拱和索结构)或者是由两种简单体系组合而成的结构力学体系(如系杆拱,斜拉悬吊结构和斜拉拱桥等方面)作为桥梁结构的主体空间结构形式,从而确定桥型结构。

2 水电站库区低等级复建公路常用桥型

2.1钢筋混凝土梁桥。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有非常好的耐久性,并且还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能够按照设计意图做成各种形状的结构,因此在桥梁设计中被广泛应用。钢筋混凝土梁桥就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的一种,以简支梁、连续梁等结构形式被应用,而且由于其较强的可塑性,尤其在低等级公路越沟弯道段,被广泛使用。在低等级库区复建公路中,常会遇到跨径L≤16 m 的桥梁形式,一般情况下,根据桥位特点、周边环境和建设环境,桥梁跨径L≤6 m 时,采用实心板结构; 在桥梁跨径6 m≤L≤16 m 时,可采用空心板或连续的实心现浇板。

2.2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根据跨度大小,在使用情况上是不一样的。L≤20 m 时采用后张法空心比较经济合理,因其建筑高度小、受力合理、施工工期短等优点被广泛采用。在25 m≤L≤50 m 时更多采用组合小箱梁或者T梁,小箱梁相比同跨径的T 梁有的诸多优点,被广泛使用。具体的优点主要有:一是梁高较小。二是梁稳定性优于T 梁抗扭性好,三是张拉预应力钢束时,较大跨径的T 梁易发生侧弯,而小箱梁基本不会出现侧弯。预应力筋能够使受拉区预先储备一定的压应力,在外力作用下混凝土可不出现拉应力或者是出现超过某一限值的拉应力。

2.3连续刚构桥和拱桥。

连续刚构桥是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该种体系利用主墩的柔性来适应桥梁的纵向变形,适用于大跨、高墩的桥位修建,是库区跨越较大支流切沟的重要桥型之一。连续刚构桥分主跨为连续梁的多跨刚构桥和多跨连续-刚构桥,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墩固结点可将铰设置在大跨、高墩的桥墩上,利用高墩的柔度适应结构由预加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纵向位移。该桥型整体性能好,挂篮等施工方法成熟,结构刚度大,抗震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公路及铁路桥梁中。对库区的深切地形尤为适应。

拱桥在我国大江南北到处可以看见,起初的拱桥多采用用天然石料作为建筑材料。拱桥以其跨度大,造价低廉为高山峡谷中广泛采用。水电站库区的深切地形,往往两岸基岩完整,承载能力较好,适合修建拱桥。其古朴大方、受力合理、构造简单、无需高墩、造价低等特点均为其他桥型不可相比。

3 桥型方案比选原则

桥梁方案设计是初步设计阶段的重要设计内容,根据路桥配合选择的桥位、公路的技术标准、荷载等级、桥梁的各项设计要求,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养、适用美观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设计原则进行桥梁桥型方案设计。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拟选三种进行比较分析,从安全、功能、经济、美观、标准化施工、占地和工期多方面比选,最终确定桥梁形式。

3.1适用性原则

所谓适用性原则就是符合公路总体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地形,施工等因素,满足在车辆和人群的安全畅通及未来交通量增长的需要。在桥下应满足泄洪、安全通航或通车等要求。结构上保证使用年限和易维护,易保养。

3.2舒适与安全性原则。

所谓舒适与安全性原则就是要控制桥梁的竖向与横向振幅,避免车辆在桥上振动与冲击。整个桥跨结构及各部分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3经济性原则 。

所谓经济性原则就是设计的经济性,符合长远发展远景及将来的养护与维修等费用。 同时还要先进性原则,体现出现代桥梁建设的新技术及造型美观原则。一座桥梁应与周围的景致相协调。合理的结构布局和轮廓是美观的主要点,尤其是在水电站库区低等级复建道桥梁的设计中。

4 水电站库区低等级复建道路桥梁设计选型

4.1桥型上部结构的比选

桥梁上部结构形式的选择合理与否对工程的经济性、结构新颖、施工方便、美观性及施工速度有较大的影响,是整个桥梁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还要以不破坏或少破坏地区原有风貌为原则,最大限度减小施工对水流的污染,较好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水电站库区低等级复建道路桥梁设计中,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简支梁桥是梁式桥中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桥型。具有受力简单、节省材料、架设安装方便等优点。简支梁常用的经济合理跨径在20 m 以下,且采用空心板较多。随着近年来施工工艺的改进,应用较多的是宽幅式空心板和小箱梁,其经济技术指标较其他结构优势明显。对于跨径25 m 的简支梁,在库区桥梁中较少见,如需采用时,推荐T 梁。对于跨径30 m 的简支梁,组合小箱梁和T梁应用一样,各项指标也相差不大,各有优缺点。对于跨径35 m和40 m 的简支梁桥,采用组合小箱梁的结构形式,桥梁整体性好,施工张拉时不易出现侧弯,且更为节约材料。特别在曲线上的桥梁,组合小箱梁抗扭性能好于T 梁,且T 梁施工难度较大。所以跨径35 m 与40 m 上部结构推荐采用组合小箱梁。

4.2桥型下部结构比选

桥梁方案比选中,上部结构是首要考虑的,下部是从属的,但是也是不容忽视的。

库区低等级复建道路桥梁在山区,由于地势起伏都非常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应该以最小为目的。为了使桥墩台自身稳定性,需要将基础嵌入岩层或稳定的地基中。一般桥台填土高度宜控制在8 m 以下,桥台形式主要采用轻型桥台和重力式U 形桥台,轻型桥台采用桩基为宜。桥墩除特殊结构外一般采用双桩柱式桥墩,桩径1. 5 m,柱径1. 2 m,桥墩高度小于45 m 时,采用圆柱式墩较为经济,因其施工工艺成熟,提升滑模施工快。对于墩高大于45m的桥墩,为保证结构 有足够的刚度,同时兼顾外形美观,设置工艺较为成熟的空心薄壁墩。

5 结语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边远山区的通村通乡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不至在水电站的库区低等级复建道路中,在一般的乡村道路建设中同样会有较多的桥梁建设,做好做优低等级公路建设中桥梁设计选型工作,对公路建设项目,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

篇6

Abstract: based on the rivers flow through reservoirs and huanglong reservoir water reserve sections with research and project design, solve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rocess to the contamination of water supplies and harm. Will highway design idea from the pure project feasibility plan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nstruction cost +, improve to the life cycle of the system than the election, measures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ighlights the design of the safety consciousness. Topics from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several research projects to introduce vehicle operation safety evaluation theory to solve safety problems, making use of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 to solve impact across waters and dangerous road bridge in the double fence set hard road shoulder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barrier strength, problem, by setting biological pool and accident emergency pool solve the early rain and bridge surface traffic accident dangerous goods to contamination of water supplies that leak harm, the system the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mo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more reasonable roadbed, bridge and tunnel construction scheme, scientific plan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also solve the camp and temporary field pollution problem prefabricated, further improve the traffic safety and monitoring facilities to ensure safety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water.

Keywords: water reserves, grow up ZongPo, computer simul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safe operations

中图分类号: TU99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沈大高速公路和沪嘉高速公路的相继开工建设,我国拉开了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的序幕。截止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7.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

经过近30年的建设,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重心已从建设条件较好的沿海及平原地区逐步向建设难度较高的山区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需从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行车安全要求更为严格的高等级水源保护区通过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纯净、无污染的饮用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国内外对在水源保护区修建高速公路项目极为慎重,对建设项目范围内的水源保护和行车安全方面要求极高;而在饮用水源保护要求更高的大、中型水库路段修建高速公路,常因水库受污染后其恢复时间长、恢复难度大等因素,对水源保护和安全运输要求更为严格,所以目前国内外此类建成项目很少。

目前,我国也非常缺乏在高等级水源保护区水库路段修建山区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而可以借鉴的、成功的建设项目也很少。为此,本文通过国道主干线――大广高速公路粤境从化段穿越两个高等级水源保护区水库专题设计为契机,以确保饮用水源安全为前提,从工程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营等全过程、多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一整套适合在高等级水源保护区修建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经验。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典型的复杂山区高速公路,全段采用设计速度100km/h、双向6车道建设标准,路线全长约75km,其中穿越莲麻河、竹坑河、流溪河水库、黄龙带水库和流溪河等二级水源保护区路段长约50km。由于沿线穿越高等级水源保护区路段较长,河流和水库又分布较多,为做好水源保护区路段的工程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营的方案研究,本案例特别选取了工程设计难度最大、水源保护要求最为苛刻的两个水库路段进行专题研究和设计,研究的成果也将在其余路段进行推广和应用。图1:路线平面示意图

流溪河是广州市的母亲河,是广州市的主要饮用水源之一,而流溪河水库和黄龙带水库则位于流溪河的源头,是流溪河河水的主要供给者。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及地方相关主管部门的批示:两个水库均为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中:流溪河水库水质目标为Ⅰ类,黄龙带水库水质目标为Ⅱ类。

为确保公路建设和运营期间两个水库水质的安全,更好的指导水源保护区路段工程设计,本研究课题将路线穿越两个水库路段(K124+100~K139+050,全长14.95km)的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及运营安全进行专题研究,同时对研究成果开展水土保持、行洪论证和环境评价等专项评估。

2. 工程设计

2.1 路线总体设计

1、路线走廊优化

针对工可跨越两个水库路段路线方案还存在多次跨越水域及濒临水域布线等不利水源保护的问题,设计作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重点将原设计中两跨流溪河水库水域路线方案调整为一跨水域的西移方案;同时通过适当增加水库路段谷架半坡桥梁,缩短高挖方路基陡坡工程长度,减少弃方工程数量,减缓施工期间水土流失,降低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2、平面设计

从山区高速公路安全事故率的角度考虑,过大或者过小的圆曲线半径均不好,一般情况下,采用1000~3000m的圆曲线半径比较合适。考虑到本项目作为我国南北国道主干线,中型以上货车及大型客车比例较高的特点,平面曲线的布设在适应山区独特复杂地形变化的同时,尽量选用了大型车辆运行条件相对较好的安全适用半径,将路线超高控制在4%以内,在满足车辆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又可顺适地形变化,降低工程投资。

此外,为尽量减少路基高填深挖对库区带来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在案例中多采用了谷架桥和“低矮”旱桥取代路基高边坡工程,图2:傍山势而设的低矮旱桥

尽量做到移挖作填和土石方工程的平衡。

3、纵面设计

本段位于谷星长大纵坡越岭的中间路段,该段为一“人”字型越岭,其北段越岭长度5.3km,克服高差132m,平均纵坡2.48%;其南段越岭长度13.25km,克服高差288m,平均纵坡2.18%。

高速公路连续长陡下坡划分表

根据交通预测成果,本项目大客车及中型以上载重货车的比例将占到60~80%以上,而长大下坡路段往往也是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特别是重载货车事故多发路段。在水源保护区路段,运输危险品车辆一旦发生交通意外事故,冲 图3:长大纵坡示意图

入水域之中或导致危险品泄露而直接危害水源的事故在国内外都常有发生,而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就将直接威胁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对社会危害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为使长大纵坡的设计更趋合理,更加符合车辆特别是货车能有效控制行车速度的要求,经过设计论证,设计选用货车运行条件更好的货车“无害”组合纵坡(3.0%+2.5%)越岭;此外,在跨越两个水库水域路段则采用较为缓和的纵坡,以有效控制穿越水库水域路段车辆的实际行车速度,最大限度图4:京珠高速长大纵坡路段

避免因长下坡导致超速行驶而引发的交通意外事故。

4、运行速度检算

考虑到本项目中型以上车辆比例较大,为避免设计缺陷或考虑不周,而导致出现运行速度不协调、或存在货车运行安全等问题,对全路段进行运行速度检验。经计算:小客车最大运行速度差为3.75km/h,货车最大运行速度差为11.85km/h,全线运行速度协调性较好。

5、避险车道和冷却池

考虑到车辆特别是货车在长下坡路段运行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除了设置合理的越岭组合纵坡有效控制行车速度以外,为了预防部分失控车辆在长下坡路段发生冲入水库之中的严重交通事故,本研究在进入水域以前的安全路段设置避险车道(2处);另外,为有效预防货车在长下坡路段因长时间制动使得刹车毂温度过高而导致刹车性能降低的问题,在长缓坡路段设置南行下坡方向的冷却池(1处)图5:避险车道 冷却池

,专供货车通过冷却池降低其刹车毂温度,恢复货车刹车功能。

2.2 路基工程

1、边坡防护及水土保持

边坡采用湿法喷播植草、客土喷播及浆砌片石人字形骨架植草防护等绿化防护措施为主;桥头路段路堤边坡,在桥头30m范围采用人字形骨架护坡,锥坡范围内采用六棱块骨架防护,以尽量减少水土流失。图6:路基绿色边坡防护

2、取弃土场设置及绿化

通过平纵方案的优化,本案例将土石弃方工程从工可报告中的317.42万方缩小到115.74万方,大大减少高速公路建设对库区造成的水土流失。取弃土场设置在远离水源保护区及其涵养区以外的地方,采取加强排水、绿化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图7:弃土场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3、路面方案

考虑到沥青在拌合、摊铺和使用过程中,对水源保护区水质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为尽量减少对水源保护区的危害,研究推荐在水源保护区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路面雨水收集

路堤段在土路肩外侧设路面截水沟,路堑段在土路肩外侧路堑边沟内侧设路面截水沟。并同桥面雨水集中引至生物过滤池集中处理。

2.3 桥梁工程

本段桥梁总长8.143km,占路线总长度的54.5%。

1、桥梁护栏

为避免跨越水库路段车辆因发生交通意外翻出桥下的严重事故,对跨越水库水域的桥梁两侧防撞护栏进行加强设计。目前国内外穿越水源保护区的高速公路桥梁护栏采用的型式较多,其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差异较大。

国内外类似项目护栏设计方案调查表

显然,采用双层的护栏从安全、景观及投资等方面较为合适,而双层护栏采用的护栏组合型式及所需加宽的宽度不仅涉及建成后的行车安全问题,同样也对桥梁工程的投资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来解决护栏的型式及加宽的宽度等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交通安全设施规范规定,并结合项目的实际特点,本研究选择了两种不同组合型式的护栏方案,在国内率先采用计算机模拟撞击仿真分析试验方法,开展专题科研研究。

图9:金属梁柱式+混凝土护栏撞击试验图 图10:双层混凝土护栏撞击试验图

通过试验和技术论证:以上两种组合方案都满足课题安全的要求,但以上两组方案在工程的经济性及景观方面则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两个方案采用的护栏组合型式的不同,导致桥梁路段需加宽的宽度不一致,其中:方案一SS级金属梁柱式+SS级混凝土护栏组合方案需要加宽2.0m,而方案二SS级双层混凝土护栏则需加宽3.25m。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一因桥梁单侧加宽宽度减少1.25m,其单侧桥梁每延米投资减少约0.12万元,同时其采用的金图11:金属粱柱式+混凝土防撞墙

属护栏通透性较好,建成后桥梁景观相对较好,因此,本研究推荐采用SS级金属梁柱式+SS级混凝土防撞墙的组合方案,护栏之间的净距采用1.9m。

2、桥面雨水收集

在桥梁两侧防撞墙外侧加设PVC管汇集桥面雨水,并同路基段路面雨水一并收集处理。

3、跨越水域重点桥梁环保设计

玉溪湖大桥(K127+534)

跨越流溪河水库,桥位处两侧山势陡峭,相对高差40~60m,设计水位181.3m,到达设计水位时水面宽度约60m。

主跨采用(58+100+58)m连续刚构,跨越水面部分采用100m,水中不设桥墩和承台;全桥两侧采用双层护栏,两侧挂PVC管收集桥面雨水。

黄龙带特大桥(K138+093)

跨越黄龙带水库,桥位处重丘地貌,设计水位176.02m,达到设计水位时水面宽度约140m。

主跨采用(108+208+108)m矮塔混凝土斜拉桥,跨越水面采用208m,水中不设桥墩和承台;全桥两侧采用双层护栏,两侧挂PVC管收集桥面雨水。

图12:玉溪湖大桥桥型图 图13:黄龙带特大桥桥型图

4、常规桥梁环保设计

桥梁孔跨的布置除了考虑桥梁工程自身的经济性、协调性和美观性以外,还根据环保的要求,除完全避免在水库水域设置墩台以外,也尽量避免在水库的支流水域中设置墩台;另外,在地形横坡陡峭的路段,为了避免墩台施工的大量开挖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对于在陡峭路段多布置半幅独柱式桥墩为主,而在地形横坡相对较为平缓的路段则按常规布置单幅双柱式桥墩。 图14:独柱式山坡谷架桥梁

桥面推荐采用混凝土路面,避免沥青路面对水源保护区带来的各种危险和污染。

3. 施工方案

施工期间的污染主要表现为:路基开挖和填筑造成的水土流失,桥梁钻桩产生的泥浆、污水和墩梁施工产生的废弃物,隧道施工废水,临时预制场地和施工营地的各种垃圾。

因此,在案例设计中,优化土石方和边坡的施工方案,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桥梁和隧道的施工工艺,收集施工废弃物,统一规划施工中的各种临时场地。

3.1 路基施工方案及防护措施

1、合理规划路基工程的施工工期,尽量避开雨季,优化填挖,减少施工时间。

2、设计中提前做好排水导流措施,严格水保措施,减少施工水土流失。

3、按照环保要求,施工前提前建立施工临时拦砂坝、沉砂池,阻止泥沙进入水体。

4、在填方路段,首先在填筑段设置沟渠导引地表径流,然后再及时压实填方松土。

5、施工过程中要同环保和水保单位密切配合,贯彻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的环保验收制。

3.2 桥梁施工方案及防护措施

1、对于距离水库水域较近路段的桥梁,桩基推荐采用旋挖钻机施工,以避免传统方法造成的泥浆污染。

2、承台尽量减少土体开挖,搭设挡板,防止土方进入水库中。

3、对于临近水域路段的桥墩搭设防抛网,设排污管,集中处理施工污水、废油。

4、对于跨越水域的两座大跨度桥梁主梁采用悬拼挂篮施工,挂篮底部及侧面设防抛网,并铺设排污管,集中处理施工污水、废油。

5、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运输条件难以满足时,可将搅拌站设置于水源保护区之外。

3.3 施工建设营地及预制场所

按照环保要求,通过现场调查,并统一规划施工营地和各种预制场地,各种临时施工设施必须设置在离岸50m以外的陆地范围,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必须处理达到一级标准后方可排放。

4. 运营安全

4.1 路桥面雨水收集和处理

根据国家环保部和水利部门的要求,路桥面雨水经过统一收集后,需进行集中处理,经达标后方可排放。通过对国内外穿越水源保护区类似项目的调查,路桥面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方案多,环保效果差异大,工程投资差距大。

经过综合比选,本项目推荐采用效果较好、投资适中及管理方便的生物过滤池的方案。

国内外类似项目路桥面雨污水收集和处理方案调查表 表4

1、处理方案

(1)对前15分钟的雨水进行收集和生物过滤,后期雨水可直接排放。

(2)桥面雨水由管道收集,路面由排水沟收集,统一汇入各雨水站处理。

(3)对突发交通事故而泄露的油品及有毒物品,临时应急储存并及时运走。

(4)初期雨水处理、后期雨水排放、应急状态截流三种状态的转换,通过路段监控和电动闸门进行控制。

2、处理工艺

初期雨水:生物过滤处理,进水 格栅 沉淀 植物吸收 过滤 渗滤 补充地下水的处理工艺。设生物滤池16座。

后期雨水:经过配水井后就近排放。

油类及有毒泄漏物:截流、贮存方式,设应急池16座。图15:生物过滤池及应急池

4.2 安全设施

1、防撞设计

路基:全路段采用加强型波形梁护栏;

桥梁:跨越水库水域路段采用双层SS级(金属梁柱式+混凝土防止撞强组合)护栏,其余路段采用单层SS级混凝土防撞墙。

2、安全警示辅助设计

设水源保护区警示牌、限速标志(80km/h)、测速标志,跨越水库水域路段桥梁分车道行驶警示,登记并监控危险品车辆通过水源保护区。

4.3 监控设施

监控设施一般设置在隧道、互通出入口及重点大桥处。为了能及时掌握路况及行车信息,需要对各重点路段特别是跨越水域和临近水域路段加强监控;另外,还需在每个雨水处理站汇水口之前加设监控设施,确保因交通事故而造成泄露的危险品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4.4 沿线生活设施

黄龙带互通生活管理区污水采用移动式干化粪池处理,并定期抽运农用。

5.结束语

针对高速公路在需穿越水源保护区路段,为严格保护水源安全,本文从工程方案设计、施工组织及后期运营的全过程进行探索和研究。

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撞击试验成果,确定水源保护区特殊要求路段设置双层护栏的宽度和强度;通过将路面桥面雨水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避免路面桥面初期雨水对水源保护区水质的影响;利用路段设置的大量监控设施,及时将发生交通事故泄露的有害物质汇入事故应急池中进行紧急储存,避免有害物质对水源造成严重危害;规范施工方案和建设营地,严格杜绝施工期间对环境的破坏及水域的影响;建立完善的交通安全加强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危及水源保护区安全重大交通意外事故发生。

通过本次专题研究,很好的解决了大广高速公路穿越水源保护区路段的环保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次研究成果也将对后续类似项目的建设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此外,通过本案例的设计,全面提升了设计人员生态、环保和安全优先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年);

2、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5年);

篇7

交通线路建设最常见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预防方法

1路堑边坡的稳定问题

在交通线路建设中,由于开挖路堑与平整路基,易崩滑的软弱岩层和断裂构造分布地段在丰水期常常发生崩塌、滑坡,破坏原有边坡的稳定,产生交通线路的“病害”。在勘察设计中要对路线走向、控制地点、沿线地形地貌地物、地质条件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尽量避免线路经过可能崩滑流地段,还要采取适当的调控手段,发挥地质环境因素的综合效益。调控可分为主动调控(预先调控)和被动调控(事后应会调控)。在实际工作中,应以预控制为主,具体防治措施包括避绕、加固、保护和综合治理,如采取浆砌片石护坡、混凝土护坡、抛石护坡、石笼护坡,或修建浸水挡墙、修建扩面墙和挡土墙等,使边坡基本稳定,保护了路堑,交通畅通。

2路桥地基的稳定问题

地质条件影响路桥地基的稳定性,关系到交通线路的路线选择,是影响路线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控制性因素。如桥位的选择要考虑河道顺直、河床稳定的地段,避开有沙洲、急弯、主支流汇合的地段。在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应选择在冲积层较薄、河底基岩坚硬完整的地段。还应避开顺河方向及平行桥梁轴方向的大断裂,同时还要注意水文地质环境变化。

篇8

【摘要】通常,路面受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即路基出现意外状况。首先对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作出了具体的分析与归类,此外对每种病害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与此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公路路基常见病害的防护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防范措施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而的使用品质。据调查,我国路面产生的早期损坏因路基而造成的占60%以上。路面的损坏往往与路基排水不畅、压实度不够、强度低等有直接关系,而且修复难度大、费用高。

1常见病害及原因

因为不同的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地形与地质之间存在差别,再加上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水文、天气等等,都会导致公路路基产生一定的病害。根据笔者的调查,可以发现常见的公路路基病害有沉陷、坍塌、边坡滑坡等等,这会威胁到交通的安全。

1.1路面不平

作为公路工程舒适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路面平整度对于整个公路路基质量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一旦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路面也会出现不平整的状态。这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路面的平整度严重降低,使得车辆不得不降低行驶的速度。与此同时,冲击力也在明显增加,形成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都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公路工程将会无法实现预期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通过研究发现,路面的平整度受到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原因:没有控制好基层的平整度,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是波浪式起伏;对于路面的施工质量没有较好地把握;摊铺机及压路机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没有正确地把握好基准线或滑靴。

1.2路基不均匀沉降

导致公路路基产生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路基的荷载力太小,或者是土的应力作用以及地下水的作用力等等。很多的资料都显示,这种路基病害的产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通常来讲,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具体原因表现为:填方路基的土体不具备足够的压实度;在地基中具有饱和软土层;公路路基的刚度不一致,这样容易导致路基受车辆荷载力的影响,其结构出现附加应力,并且这种力偏高,使得公路路基出现病害;同时,地下水状态发生改变,也会导致土体以及水压力发生变化,进而使得附加应力出现。这种附加应力会加强填土的附加沉降;此外路基的侧向变形,也是导致路基发生病害的一个因素,不容忽视。

1.3坡面破坏与滑坡

公路路基会出现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则是受地基的强度影响。由于地基的强度不断降低,破坏了土体稳定性的平衡,最终使得路基产生灾害。加上路堤的边坡坡度较大,或者是另外一种情况,边坡的坡脚已经被冲走,都会使得路基出现滑坡灾害。通常而言,较为严重的滑坡主要是在松散结构,或者是黄色湿陷性黄土层中出现的。至于滑坡的具置,主要是在一些无法整合的接触面处。这是因为接触面部位的黄土的稳定性不强,受到外力影响,比如水,或者是地震等等的作用力,都极容易出现土体滑移和崩坍。

1.4路基沿山坡滑动

在水库库区、沿河的高路堤路段,水库蓄水前路基比较稳定,但随着水库不断蓄水,水位不断提高,沿库区路段路基底部被水浸湿,强度降低,从而使上层土体失去支掌,形成滑动面,坡脚又未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当路基土体自重和行车荷载产生的向下滑动的力大于路基底层与原地面之间的摩阻力时,路基就可能沿基底向下滑动,路基整体失去稳定。

2防治措施

2.1路基的勘察与设计

勘察设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于我们在设计路段的工程地质状况进行了深刻透彻,仔细而全面的调查,软基处勘察水平的提高,全面真实无误地综合反映当地地质的情况,对影响路基病害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这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详细的设计资料信息。于是,再通过设计部门借鉴、参考我国及其他国家相关部门,对路基勘察与设计的资料,根据路面实际勘察、路面实际地理环境等情况,给我们制作出一个科学而准确的设计方案。监理单位要不定期的对控制路基施工的测量放样进行抽查。

2.2强化施工现场监督与管理

严格把握好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第一,需要制定出一个具体的施工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不应带有随意性,需要尊重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在完成路基填筑时,必须在事先做出一定的准备工作,观察路基的清理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杂质,或者是软土地基。其次还需注意路基的排水设施,应尽量地保持公路路基的干燥,以及压实度等等。施工必须保持一定的秩序,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

2.3路基路面的排水

对于公路路基施工建设中雨水冲刷强、排水措施不完善的路段,应该参考雨水的冲刷力度、雨量大小建设排水管道,从而减小雨水对公路路基路面的伤害。对于公路路面的排水措施也应该根据路基的具体情况,目的是减小雨水下渗到路基中去。对公路路基的排水工作应该严谨合理,对具体路段采取具体的措施,采用管道排水施工建设时也可以根据路基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管道施工,以适应路基排水的需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公路建设时间短,建设完成速度快,为了对公路路基常见病害进行有效处理,需要对公路路基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路路基的安全。对于公路路面进行施工建设时,暴露出来的公路路基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并且我们应该通过提高公路施工的技术和能力,定期对公路路基的养护等措施解决公路路基病害问题,实现公路行车安全和公路路基质量安全。总之,公路路基建设需要对施工工作、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监督工作等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的安排,以实现公路路基的养护和公路路基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郑昌礼.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60.

[2]祁昌旺.高速公路路基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03):35-36.

[3]宋毅.试论公路路基简单防护类型的选择与加固的相关措施[J].科技风,2014(010:138.

[4]卢莉.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加固防护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06):127.

[5]封拴虎.路基的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4):81-82.

[6]刘铁军.路基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0(13):105.

[7]梁美花.公路路基边坡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09):162-163.

[8]张新.浅谈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32-35.

[9]武有军.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1(12):17-18.

[10]丁华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J].科技传播,2011(16):105-106.

篇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 several seismic reservoir of different damage lo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seismic damage emergency design scheme, design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

Keywords: reservoir; Shock loss; Emergency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 TU4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区发生我国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同时也导致震区数百座水库不同程度受损,广东省水利厅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派出由14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除险方案编制小组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笔者作为小组成员参与了绵阳市抗震救灾工作,并承担了绵阳市部分震损水库的应急除险方案编制,本文介绍几个震损水库的应急除险设计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游仙区红旗水库震损应急除险方案

2.1主要震损情况

红旗水库主要震损情况如下:

2.1.1 迎水坡裂缝2条,距左岸150m左右。裂缝宽度约5~10cm,长约

30m,该段岸坡呈局部向上游滑坡及崩岸趋势;

2.1.2坝顶裂缝1条,距左岸150m左右。裂缝宽度约2~5cm,长50m,

2.1.3背水坡裂缝1条,距左岸50m左右,裂缝宽度约1~2cm,长约10m,

上述险情出现后,水库管理单位即降低水位专人24小时巡查,并对裂缝进行观测、开挖换填粘土,塑料薄膜覆盖,以避免险情进一步扩大。

根据震后水利检查组检查确定,本水库为高度危险水库。

2.2应急除险工程方案

根据红旗水库的震损情况分析,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红旗水库采用的应急除险方案如下:

大坝:

2.2.1清疏并拓宽溢洪道,降低水库水位运行,控制水库汛前水位;

2.2.2在土坝开裂及崩岸范围,土坝上游坡前沿采用石碴戗堤反压,反压范围总长约80m;石碴戗堤顶宽5.0m,外坡1:4;同时台阶状挖除开裂段坝体,挖除深度2~3m,采用筑堤土料重新填筑压实;

2.2.3坝体下游坡裂缝沿裂缝槽挖,槽挖深度1m,两侧坡度1:1,采用粘土回填压实,植草皮护顶,顶面铺设并固定防水塑料膜。

2.2.4沿坝顶布置两排灌浆孔,进行注浆填缝,孔深约15m,单排孔距5m,排距2m,梅花型布置;(灌浆前也可先对裂缝进行坑探,探明裂缝的深度,当裂缝深度在2m以下时,可采用槽挖后回填粘土,一次性处理裂缝的方案)

溢洪道:

将现溢洪道堰顶高程下挖1m,溢洪排水渠底宽维持现宽度,两侧按1:1边坡修正;

其他措施:

采取措施,拦截进入水库的客水。

3游仙区极乐水库震损应急除险方案

3.1主要震损情况

极乐水库主要震损情况如下:

3.1.1坝顶砼公路路基(坝体)下沉,砼路面局部架空,现场观察,路面局部架空离路基地面高度最大约1~2cm;

3.1.2在土坝约中间位置,坝顶砼路上游侧(接近坡顶),出现多条纵向裂缝,呈不连续状,长约8~10m,裂缝宽约0.5~0.8cm。根据裂缝倾向推测,裂缝以上坝体有向上游滑动的趋势。

3.1.3“5.25”余震后,靠右坝头的砼路面出现一条横向裂缝。

3.1.4土坝上游坡离现水面岸坡局部崩岸。

上述险情出现后,水库管理单位即降低水位专人24小时巡查,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

根据震后水利检查组检查确定,本水库为高度危险水库。

3.2应急除险工程方案

根据极乐水库的震损情况分析,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极乐水库拟采用的应急除险方案如下:

大坝:

3.2.1在土坝开裂及崩岸范围,土坝上游坡前沿采用石碴戗堤反压,反压范围总长约40m;石碴戗堤顶宽5.0m,外坡1:4;

3.2.2坝顶沿裂缝槽挖,槽挖深度1m,两侧坡度1:1,采用粘土回填压实,顶面铺设并固定防水塑料膜。

溢洪道:

3.2.3拆除现溢洪道进口前沿所堆积的土包,降低水库水位运行,控制水库汛前水位;

3.2.4清除溢洪道表土层厚约30cm;

其他措施:

采取措施,拦截进入水库的客水;

4 游仙区玉珠水库震损应急除险方案

4.1 主要震损情况

玉珠水库主要震损情况如下:

4.1.1上游坝坡纵向高约2m砌体挡土墙倒塌,砌块散于上游坝坡。坝坡混凝土护块多处破碎;

4.1.2约在土坝中间位置,坝顶出现纵向裂缝3条,最长25m,宽约2cm;

4.1.3下游坝坡上部出现纵向裂缝1条,约120m,宽3cm。

根据上述出现的险情,震后水利检查组检查确定,本水库为高度危险水库。水库管理单位即降低水位并专人巡查,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

4.2应急除险工程方案

根据玉珠水库的震损情况分析,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玉珠水库拟采用的应急除险工程方案如下:

大坝:

4.2.1重建土坝上游坡原砌体挡土墙;

4.2.2沿坝顶裂缝槽挖,槽深1m左右,槽宽1m左右,两侧坡度1:1,采用粘土封槽,植草皮护顶;

溢洪道:

清疏溢洪道进水口段。

5 江油市三角石水库震损应急除险方案

5.1 主要震损出现情况

三角石水库主要震损情况如下:

5.1.1右侧坝段,坝轴线偏上游位置出现纵向裂缝。裂缝自距右坝头约10m开始,长约50m,宽5cm左右,基本连续。

5.1.2左侧坝段,坝轴线偏上游位置,裂缝自距左坝头约15m开始,长约16m,宽2~5cm,基本连续。

5.1.3现场观察,上游坝坡有沿裂缝向上游滑动的趋势。

上述险情出现后,水库管理单位即降低水位专人24小时巡查,并对裂缝进行观测、开挖换填粘土,塑料薄膜覆盖,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

根据震后水利检查组检查确定,本水库为高度危险水库。

5.2应急除险工程方案

根据三角石水库的震损情况分析,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三角石水库拟采用的应急除险方案如下:

大坝:

5.1.1在土坝上游坡前沿坡脚采用石碴戗堤全坝段反压,石碴戗堤顶宽5.0m,外坡1:4;

5.1.2坝顶沿裂缝槽挖,槽挖深度1m,两侧坡度1:1,采用粘土回填压实,顶面铺设并固定防水塑料膜。

5.1.3沿坝顶裂缝布置两排灌浆孔,进行注浆填缝,孔深约8m,单排孔距4m,排距2m,两排孔错孔布置,灌浆范围全长110m;(灌浆前也可先对裂缝进行坑探,探明裂缝的深度,当裂缝深度在2~3m以下时,可采用槽挖后回填粘土压实,一次性处理裂缝的方案)

溢洪道:

5.1.4清除溢洪道表土层厚约30cm;

5.1.5 溢洪道进口段采用干砌石护底,护底范围全长约30m;

6 江油市上游水库震损应急除险方案

篇10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2-0134-02

1 概述

青岛至兰州公路(宁夏境)东山坡至毛家沟段高速公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18条横线的第6条—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在宁夏境内的重要路段,路线起点为泾源县东山坡村东南约4km的白家高庄村,终点为隆德县毛家沟村西甘肃、宁夏两省区交界处,路线全长51km。本项目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采用80km/h,路基宽度采用24.5m。

本项目所经区域属内陆性季风气候,地处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度地带。由西向东依次为中低山的河谷川地、黄土丘陵沟壑山地和六盘山地,和本项目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项目的环境与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环境污染防治方案及道路沿线及场区景观设计。

2 环境敏感区域分析

1)本项目的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区域带来声环境影响,对沿线的声环境敏感目标造成噪声污染,应对受噪声危害的敏感点采取切实有效的降噪措施;

2)项目区涉及的水环境敏感点主要有:渝河、筛子河以及清水沟水库、庞庄水库、清凉水库和三里店水库。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加强管理,可有效避免对沿线水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3)项目的建设将会对沿线附近的自然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对沿线较远的自然景观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环保设计中力求与原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防治结合,减少水土流失;绿化多选用乡土树种种植、减少植被破坏,保护自然环境。

3 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

3.1 声环境保护方案设计

针对噪声超标的敏感点通过降噪措施方案比选提出切实可行的噪声防治对策。堡子咀位于K33+414~K33+592路线两侧30m。路线以3m左右填方形式经过村庄,受影响的住户21户,近期预测超标4.0dB(夜间)设计拟采用被动防护措施:采用适合路基段布置的声屏障以及当地适用及降噪效果好的隔声窗。

3.2 自然保护区及水资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措施

K5+910~K13+050路段7 140m以隧道形式穿越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为保护自然保护区,项目采用了隧道的形式,并遵循了“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将高速公路” 隐”于其中,本次设计将对隧道洞门做专门的绿化设计。

路线在K12+500附近六盘山隧道右侧1km外为清凉水库,主体在隧道设计中采用全封闭的形式,公路在营运过程中将不会产生渗水影响水库的情况,因此,本次设计暂不考虑保护措施,但需做好项目营运期间的跟踪监测工作,适时采取措施。

4 道路沿线及场区景观设计

4.1 路侧景观设计

沿线路侧景观以林地景观、农田景观为主,风景优美,本段设计方案以林地景观和农田景观为背景,选用适合本段生长的本地乔灌木进行绿化设计。边坡平台种植乡土灌木柠条,与周围景观融合,在边坡坡脚护坡道位置种植彩叶小乔木紫叶李,增加景观效果;在边沟外侧隔离栅处,选择当地适应性强的大乔木杨树进行绿化,利用其生长高度,给人以视线引导的作用。同时,在边坡上,根据其护坡形式,适当栽植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小灌木,以达到稳定边坡,进化小环境的目的。

4.2 互通式立交景观设计

互通式立交区景观设计中以“生态建设”为主导思想,在立交方案设计中采用营造自然植物群落的设计手法。

隆德互通立交靠近隆德县城,绿化设计以“和谐自然”为主题,充分结合道路途径不同的景观生态,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自然环境,整个立交的绿化设计给人一种自然生态林的感觉。植物配置主要以国槐、杨树、紫叶李、绣线菊、云杉、沙棘等为主,其互相搭配调和,季象变化明显,色彩变化丰富,层次感强烈。

4.3 收费站、隧道管理处绿化

收费站、隧道管理处都是工作和生活的场院。在对其进行绿化设计时考虑人的参与性,强调以人为本。本项目选用云杉、山杨、紫叶李、圆柏、芍药、绣线菊等乡土植物进行庭院园林式绿化配置,发挥植物的观赏功能。

5 结论

篇11

2建筑物加固设计方案

针对目前孤山子水库主要建筑物存在的问题,本次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对主坝、副坝、溢洪道和输水洞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设计。

2.1主坝除险加固设计

主坝坝顶长168m,宽4.3m,本次设计将坝顶清基0.1m,清基后修建0.35m厚的碎石路面,该路面由10cm砂砾石垫层、15cm石灰、炉渣、土基层和10cm的碎石修筑而成。主坝坝顶道路长度为170m,路宽4.3m,平整路面后铺设0.35m厚的碎石路面,路面坡度为1.5%,路基材料组成与主坝相同。背水坡用C20混凝土修筑4条混凝土排水沟,间距为50m,并在背水坡种植草皮护坡。主坝迎水坡护坡石风化严重,现将原来的干砌护坡石拆除,新建0.1m厚的碎石反滤和0.3m厚的干砌石护石坡。主坝背水坡干砌石排水体风化也比较严重,先将拆除重新修筑干砌石排水体。

2.2副坝除险加固设计

副坝背水坡局部断面较陡,本次加固需要通过填筑土方恢复背水坡设计坡度1∶2。其中,副坝0+030~0+080段背水坡平均坡度调整为为1∶1.85,副坝0+160~0+200段背水坡平均坡度调整为1∶1.94,副坝0+200~0+270段背水坡平均坡度调整为1∶1.86,副坝0+270~0+294段背水坡平均坡度为1∶1.70。副坝坝顶清基0.1m后修建0.35m厚的碎石路面,路面由10cm砂砾石垫层、15cm石灰、炉渣、土基层和10cm的碎石组成。背水坡用C20混凝土修建6条混凝土排水沟,间距为60m。背水坡种植草皮护坡。副坝迎水坡护坡石风化比较严重,现将原来的干砌护坡石拆除新建0.1m厚的细沙反滤和0.3m厚的干砌石护坡。副坝背水坡排水体风化严重,全部拆除并重新修筑干砌石排水体。此次设计依据孤子山水库坝基、地质情况及相关地层的防渗漏处理经验,拟通过高压喷射灌浆方式对坝基进行防渗漏处理。高压喷射灌浆施工采用单排摆喷套接技术形式,二管法施工工艺,孔间距1.4m。考虑坝基绕渗的影响,灌浆范围为桩号0+000~0+294,水平灌浆长度为294m。高压喷射灌浆施工孔轴线布置在迎水坡堤脚,孔间距为1.4m,单孔灌浆深度为0.3m。

2.3溢洪道加固设计

原溢洪道已开挖形成堰体,为了减少工程量和节约工程投资,本次对溢洪道的加固主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溢洪道的全部加固工程主要包括在左侧堰体修建挡土墙和对两岸不稳定山体削坡两部分内容。考虑到溢洪道堰体左侧冲刷比较严重,已严重威胁到水库下游的居民和农田,本次加固将堰体左侧原浆砌石挡土墙拆除,采用钢筋混凝土修筑高4.7m、长106m的挡土墙。挡土墙基础为宽1.4m、深0.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此外,溢洪道堰体两侧山体风化严重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现将两侧山体进行削坡处理,其中左侧削坡处理后坡比为1∶1.03,而右侧削坡处理后坡比为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