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发展经济的原则

发展经济的原则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14 11:16: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发展经济的原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发展经济的原则

篇1

引言

资源型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类型。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区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必然使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在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和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是资源型区域实现经济战略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资源型区域经济面临的困境

对于资源型区域经济而言,如果没有长远的发展战略,过度依赖于自然资源,一旦资源枯竭,就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调。淮南地区经济增长是在煤炭资源产业推动下实现的,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就遇到诸多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淮南经济发展受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基础、发展观念等制约,依然采取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经营模式,产品附加值低,收益回报率低。据统计,2010年淮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88.8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167.7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比例为7.8:64.4:27.8。第一、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很少,同时发展速度缓慢,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和环境治理意识的淡漠,给淮南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煤过程中的废气、废渣、废水没有及时处理,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也给周边的环境特别是河流、土地等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

3、人力资本存量低。据统计,2010年淮南市在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1.2%、10.3%、16.9%、31.8%和39.8%。资源型区域经济大部分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普遍偏低。以淮南为例,除主要技术人员从外引进以外,主要劳动力来自于周边的农村地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成为制约资源型区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对环境进行有效治理的重要因素。

二、人力资本在资源型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1、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高于物质资本。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随着投入的增加,收益也会增加,但到一定程度,收益就会减少。而人力资本是一种智力资本,随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丰富劳动者的知识,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改善劳动技术条件,从而产生乘数效应,带来社会投资的高回报率。

2、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收入分配均等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前提下缩小收入之间的差别。人力资本转变为个人收入要经过几次转变,把各种因素通过投资转换为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转换为实际生产能力,把实际生产能力转换为个人实际收入。因此,人力资本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会经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同时人力资本在任何规模上的扩大都必须内含于它在人口中更为广泛的分配,所以,随着人力资本的积累,收入分配会最终趋于平等。

3、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人力资本有效供给有助于提高产业弹性。人力资本雄厚积累有助于增强产业活力。产业活力的培育取决于产业的创新能力,而创新的真正主体则是该产业的从业人员,真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创新源于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本的存量增加能够增强产业转换承受力。人力资本存量大的产业与部门更容易经得起产业关联断裂的考验,也更能尽快形成新的产业关联。

三、发挥人力资本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政府转变发展观念,建立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体系

资源型区域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体系。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体系建设上具有主导地位,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经费或知识资本的投入。现行的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均现象,加剧了教育投资的两极化。理论与实践表明,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培养现代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保证地方教育资金投入的落实。

2、高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

(1)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本开发的作用。高等教育是资源型区域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主要渠道。地方高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要着眼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新专业,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2)发展职业教育,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适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型劳动者。在发展职业教育时注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证经费投入。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企业加强员工的在职培训,让企业明白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3、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促进人力资本合理配置

(1)加强劳动力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不仅能够增加劳动者自身的收入水平,还可以通过劳动资源的再配置劳动技能的提高和见识的增长,扩大人力资本总量。政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挥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促进人才的优化配置。

(2)健全人才管理机制,提升吸引保留人才的能力。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资源型地区提升吸引保留人才能力,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通过健全人才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资源型地区吸引保留人才的能力,进而提升区域内人力资本存量,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和连,亓朋,祝树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进展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

篇2

1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终在1987 年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求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这种发展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对18、19 世纪那种掠夺式的发展的反思后做出的。

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表述。根据这个表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不能够只追求经济的自我增长,而是既要考虑到经济的主要的产值方面的实现,又要保持能够在未来能够拥有永不衰竭的发展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全面战略,它主要包括在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生态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是一种与各个要素之间建立广泛而又友好的关系,并实现其良好的互动局面的法则。着中法则的最终实现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其本身的实现又是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的。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在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建立良好关系基础之上,而后实现的一种多边的相互作用的共赢局面。

2 经济法价值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统一。

谈论这个话题,主要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三个原则入手,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 1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指的是在能够承载范围内的自然、经济、社会各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其主旨是,人类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都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对自然资源有限度的利用。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只是重视眼前的利益,用浪费资源的方式来获得经济的增长是不可取的。所以这一点在经济法中必须体现.它的存在可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至于是以牺牲其他的资源,环境等作为条件的交换。这样是督促经济的发展走集约型路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 2 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满足全体社会人民的愿望,两极分化是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它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敌人。满足这一代人的愿望,也必须以不牺牲后代人的发展需要作为前提。经济法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引入公平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保证经济的持续的,有效的发展。

2. 3 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一方面,共同性原则其实是和公平性原则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共同的去遵守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去损害集体的或者他人甚至是下一代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指它要实现的是经济、社会、教育、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而并不是某一方面的提高。所以,这一点也是经济法立法必须引入的规则。[ hi138/Com]

3 经济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以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作为成功的衡量的标准,如果仅仅是经济利益上取得了收益,那将是不能够被定义为社会的发展。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究其实质是体现了经济法的公平价值。经济法强调的并不是绝对的公平,但是他要求在成人社会成员差异的条件下来保证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平.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经济法的理念具有一致性。首先,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是经济法的观念,都始终是从社会出发的,是对于社会整体作为思考对象的。从经济法的角度来说,强调的是社会整体利益,但同时也不放弃个人的利益。就是将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都纳入考虑的范围。而作为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是从社会整体成员考虑为出发点,并且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的情况做及时的调整,对于会破坏经济平稳发展的不利因素采取相印的措施,及时的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法的观念都是站在社会全体利益的视角进行思考的。其次,从市场和经济法的角度来看,市场的调节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不公平性,而是常规制法就弥补了由于各种因为垄断或者不正当的竞争而导致的一些阻碍市场正常运行的因素。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展的需求。这也就是说既要实现同代的公平又要实现代际间的公平。从此看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法的观念不谋而合,都是要实现公平,共同发展。把阻碍当代人和同代人不平衡发展的因素消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法之间来看。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法的制定最终也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为目的的。以保证国家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总之,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存在着不尽暗合的。用经济法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一种最自然的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下,经济法会在理念和价值观上得到新的突破。 []

参考文献

[1]程信和,李挚萍。 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 新[J]。 学术研究,2001.

篇3

一、国际合作原则的依据及有关规定

国际合作原则的依据是《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和《里约宣言》。

《联合国》的序言宣布各成员国为促成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要“力行宽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第一条死三款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人类环境宣言》第7条规定:“种类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为它们在范围上是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或者因为它们影响共同的国际领域,将要求国与国之间广泛合作和国际组织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此条款尤其强调为实现环境目的,需要共同的努力,即“为筹措资金以支援发展中国家完成它们这方面的责任所需要进行的国际合作”。第22、24、25条都有关于这一原则的规定。

《里约宣言》中,有9项原则规定了加强磋商、合作的内容。其中有的是重申《人类环境宣言》的有关内容,是它的具体化。如原则24,关于战争破坏问题,规定各国“应遵守国际法关于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环境的规定,并按必要情况合作”最后一项原则明确规定:“各国和人民应诚意地本着伙伴精神合作”,将这一基本原则概括升华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国际合作原则的必然性

首先,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决定了各国必须合作,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包括全方位,全因子,整体问题与局部问题交叉和互相促进,既有当前症状又有滞后效应等。环境问题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解决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能单独胜任的。

其次,国际社会由于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不同国家所组成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各国必须合作。这些差异导致了各国之间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尤其是经济和正式利益的冲突,这就反感了各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协调行动。各国唯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克服这些利益上的冲突,共同致力于国际环境的保护。

最后,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要求各国进行合作。国际合作是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的必要条件。唯有通过国际合作,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制定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协调意志的国际环境法规则。所有国际环境法律文件的形成过程都是国际合作或经过斗争达到合作的过程。在合作的前提下,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和政治、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有效的实施国际环境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关系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增强,加之危机意识的增强、安全概念的扩展,使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权利分配问题敏感而又复杂,体现出一种无法形成“合力”的“离心”倾向,各国均有意强化政府职能,捍卫主权独立;另一方面,全球化导致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增多,而由此引发的公共问题——无论是金融危机、跨国犯罪、瘟疫流行、环境问题,都使国界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单凭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努力是不能解决的,无论他们有多么强的实力。为了生存,国家之间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他们由此产生一种“合力”。

三、国际合作原则的实施现状

(一)在环境问题上采取自扫门前雪的态度

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关心其他区域或其他国家的环境整治只关心自己领域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有可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境治理上来,这样就导致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缓和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这样全球和地区性的环境问题与矛盾也就往往通过发达和不发达区域显示出来。

(二)南北双方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方面存在重大分歧

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排放了大量污染物,最终酿成了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都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发达国家利用地球资源的人均数量高出发展中国家几十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发达国家理应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资金和技术。然而,多数发达国家非但没有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反而回避和推卸责任,甚至利用环境保护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就形成了南北之间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三)南北双方环境权益的斗争异常尖锐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一直是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一种不公正、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分工、国际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斗争,特别是关于环境权益的斗争非常激烈。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片面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环境与发展割裂开来;利用环境保护干涉别国内政,要求各自放弃一些主权,尤其是在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国际环境合作上缺乏诚意。发达国家在上述问题上采取的立场观点是与发展中国家对立的,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对此,发展中国家从促进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及有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出发,在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

四、推进国际合作原则实施的途径

(一)推动全球环境法制化

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环境问题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冲突。面对环境安全对国际政治的深刻影响,国际社会已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停留在各种论坛上的一般性讨论,必须寻求制定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确保各国加强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国际立法是一种强制性手段,无论哪一国家加入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他就在法律上承担了相关的义务与责任;否则,就要在政治上外交上蒙受国际社会的压力,或在国际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新的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环境保护条约不断出台,领域不断扩大。国际环境法的迅速发展增强了国际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强制性,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二)开展环境问题上的南北对话和东西协商

我们共享同一个地球,任何一个局部地区的环境恶化都会对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不发达国家在改善环境时遭遇到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障碍时,发达国家基于历史和未来的考虑,应给予大力帮助。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治理基点的不同,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投资的边际成本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可见,从全球来看,环境保护和投资的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应支持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的各种努力。尽管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始终存在争议,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环境保护领域特有原则的最终确立,使国际环境合作具有了更加灵活的实现方式。这一原则号召各国积极应对环境危机,克服环境合作中的分歧与困难以达成共识。

篇4

一、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两种观点的争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契机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认为地球上的资源不是无限的,不断增长的生产和消费将会给环境巨大地压力。如果目前地球上的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地球上很多资源将被耗尽;乐观主义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没有必要因强调资源保护而影响经济增长。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知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他们的理论既有合理性,也有非合理性。悲观主义抓住了人地关系中的关键要素: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污染。这对于我们理清人地关系具有借鉴意义。但他们却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乐观主义弥补了这一缺陷,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却超过了一定的“度”,显得过分自信,从而忽视了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在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之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限制,而且重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它扬弃了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片面之处,吸收了它们的合理成分,具有进步性。

2.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和思想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并被广泛接受。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式提出是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之中,该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虽然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还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但是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却是被广泛认同的,即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容的。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被人们广泛认同,但是国内外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仍存在着争议(即是否属于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应从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方面着手。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各国公认和接受的,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体现国际环境法特点、构成国际环境法基础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适性、获得承认性以及构成性等特点。可持续发展原则能否成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这些特征。因此,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可持续发展”自产生之始就是为了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而人类的发展会涉及到环境的方方面面,如:大气、水、森林等等。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国际环境法应在各个领域适用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得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普适性正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次,众多国际法律文件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性原则,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环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众多国际法律文件中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构成性又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又一重要特征。

最后,可持续发展原则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不仅体现为在理论上被接受(如上面讲到的宣言、条约等),还体现为在实践中也被承认,如国际法院在1997 年的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水坝案( 匈牙利诉斯洛伐克) 的判决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为“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同时“需要缔约方根据条约的目的来达成解决方案”。这些都表明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承认。而获得承认性也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特征。

综上,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主要特征,因此应当归属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但应注意该原则还处于发展之中。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层面的贯彻实施与完善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宣言》,号召各个国家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也做出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寻求国际合作”的承诺,从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被确立,并第一次将其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宣言》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行动计划》等有关具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步骤和时间表的重要文件。与此同时,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也响应了国际社会的倡导,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贯彻。以菲律宾为例,它在宪法第2 条第16 款规定:“国家应保护和促进人民享有与自然及发展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态平衡的权利”。

可持续发展从一种理念转化为一种行动,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矛盾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如环境保护标准方面的矛盾。其次,不仅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定义还不统一,而且可持续发展的司法标准也极为缺乏,这使得可持续发展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实施。

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努力克服其在贯彻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努力做到: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在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基础上,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其次,各国学者应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论研究,以帮助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实践中确定适当的程序,增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可操作性。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协调,是一种体现现代文明的新的发展观。它已成为一项发展中的国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静生,蔡运龙,王学军.《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48-256页

[2]严音莉.国际环境法视野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王云飞,丰霏,牟彩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理探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张弛.论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国际法..求索,2011年第11期

篇5

室外景观设计一般是指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和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室外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空间,最终使人们能够在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中进行活动。

一、室外景观设计的原则

室外景观设计一般包括对基地自然情况的研究、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以及发挥,还有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以及协调。室外景观设计主要有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设计以及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同时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进行室外景观设计,设计师要将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结合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了解室外景观设计空间的组织立意

室外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的整体设计风格主题,硬质室外景观需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互协调。不同室外景观设计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的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景观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同时,室外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进行组织空间。

(二)室外景观设计要体现地方特征

室外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的独特性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所以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区别很大,在进行室外景观设计时只有把握这些特点,才能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室外景观环境。同时,室外景观设计还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地形和地貌特点,塑造出一种既富有创意、又自然而且极具个性的景观空间。

(三)室外景观设计中要使用现代材料

室外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于材料的选用。设计师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目前,在材料的选用上有以下几种趋势:① 非标制成品材料;② 复合材料;③ 特殊材料,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④ 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⑤ 重视色彩的表现;⑥ DIY(DoItYouself)材料,例如可以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等。另外,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个性化需求也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因素。室外景观的设计必须方便运行和维护,一个景观设计、施工完成后,就要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维护问题,如果室外景观很难维护,那么整个景观设计就算不上十分成功。

(四)室外设计要遵循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室外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景观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碰撞又会形成面的概念,面是整个设计景观汇集的最。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室外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必须将人与室外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系统:① 亲地空间,增加居民与地面接触的机会,从而创造出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② 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出水的内涵,体现出东方的理水文化,从而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公共场所。③ 亲绿空间,硬软景观要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出充满活力、自然情调很强的绿色环境。④ 亲子空间,室外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达到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和冒险的精神的目的。

二、室外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室外景观设计将实现智能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进及提高,人们对于智能化设施的要求越来越多,室外景观设计也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室外景观设计的智能化体系一般有电视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停车系统等。

(二)室外景观设计将实现生态化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所以人们在追求舒适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保。这就要求室外景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以人为本,追求良好的生态平衡,从而将建筑、人、环境和谐的统一起来,创造一个自然、环保的环境。

(三)室外景观设计将走主体化路线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更是具有多元性特点,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室外景观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设计师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了解到景观针对人群的特定需求,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或者某种意境的主题景观,这样才能使设计更加人性化。

(四)室外景观设计将实现艺术化

随着我国居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室外景观设计在关注舒适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它的艺术性,这样室外景观在为人所用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从而在精神方面使人们产生愉悦感。

(五)室外景观设计将走实用化道路

室外景观必须实用,让用户真实地体验到景观的可用性。优雅舒适的室外环境,不一定要十分华丽、甚至奢侈,而是要符合使用者的审美水平和使用功能。设计师综合使用者的生活需求,合理地设计室外景观,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六)室外景观设计将走多样化道路

随着“混合社区”理念的传入,我国的室外景观设计已不单单追求满足某一特定群体的需求而设计了,而是要在同一景观设计中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室外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高收入者对艺术性的要求,也要满足中低收入者对功能性的需求。所以设计师必须综合考虑方方面面个的需求和渴望,以尽最大的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结论:

在城市化进程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不单单局限在房子的大小和质量上,还体现在对室外景观设计的要求上。所以设计师必须遵循相应的室外景观设计原则,顺应室外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出符合多类群体需求的室外景观,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观、实用的室外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陈媛,王玉华.居住区景观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 2009(39)

[2]杜肇铭.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J].嘉应学院学报 ,2004(8)

篇6

环境成本递增是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是资源型城市的一般特征,由以资源开采主导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转向以综合开发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则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白银市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产业结构初级化、单一化。由于资源消耗高,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大量外运,利益流失,效益低下。同时,由于环境成本高、污染较重,投资环境受到影响,一度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耗竭规律,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成长期、鼎盛期和衰退期具有阶段性。伴随矿产资源开发,资源型城市迅速兴起和加速发展,资源消耗总量大幅度提高,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路子,减少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矿山等资源使用寿命,已成为资源型城市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白银市初步形成了“煤—电—冶—化”一体化的区域综合生产体系:铜铝铅锌贵金属、稀土金属多层次发展,是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碳酸锂深加工、干法氟化铝、生物制药等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项目或重大产业化项目;中国科学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已初具规模。这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白银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发展循环工业。打造多产业横向发展与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培育发展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精细化工一体化、矿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和新能源等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燃煤工业炉窑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节能建材等重大项目和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实施。

提高农牧业标准化程度,发展循环农业。白银市颁布的36项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有24项作为甘肃省地方标准推广应用。建设以蔬菜、洋芋、西甜瓜、小杂粮等为主的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和绿色食品达标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循环型反季节蔬菜产业链和“种植·种草—养畜·加工—清洁能源·沼气池—肥料—种植”一体化发展的循环产业链以及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态农业链。

建设“数字白银”,发展绿色服务业。白银市循环型服务业主要以信息化为手段,在服务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循环经济实践,涉及旅游、宾馆、餐饮、环卫、物管、物流、信贷、保险、信息、中介等行业。在行业层次上,根据生态效率理念,尽量做到清洁生产;在行业群落层次上,按照生态工业理论,建立良好的再生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在废弃物层次上,努力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篇7

区域旅游合作是指不同?^域旅游主体(政府、旅游企业)为适应旅游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以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为主要手段的合作关系。当前,经济全球化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旅游经济一体化,对于构筑地域大文化,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提升区域旅游档次。随着我国区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愈来愈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发挥北方各省优势,全面推动北方区域旅游合作,这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各地共谋多赢的必然选择。

二、北方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阶段中合作发展的原则

我国的北方地区不仅有着较多的历史遗迹,更为重要的是北方地区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有着国内其他地区少有的冰雪风景,这些条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旅游产业优势,这些条件也为开展合作模式的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因为北方各省之间在旅游产业方面存在特殊的联系性,所以在开展合作旅游的时候,要注意一下的几方面的原则。

1.市场引导原则

旅游产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国内已经呈现出了一定的规模,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以及专业人员宣传的引导下,人们在出游之前就能对目标地区进行全面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北方地区的有关部门、企业在开展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时候,要充分的认识到市场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展开合作,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在开展合作的时候切忌不能仅凭主观臆断进行旅游项目的合作。

2.科学的区域合作

北方地区有着较多的旅游特色区域,在开展旅游合作的时候首先就要能充分的了解这些特色,如果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没有做到科学、合理的区域合作,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区域合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开展区域合作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要点就是能实现北方各个旅游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使的北方各个区域在旅游合作之中表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北方各个区域在旅游合作过程中获得共赢。

3.超前性原则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速度较快,并且社会上多元文化的影响使人们的思维意识、思想的发展也比较快,所以为了能一直保持区域合作模式下的旅游产业能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也就需要旅游产业的管理人员在开展区域合作的时候能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兼顾目前的旅游市场之外,还要带有前瞻性的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有所把握,使得旅游合作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达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北方地区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有效措施

1.深入探索北方旅游资源

在旅游产业长期发展以来,各个地区都展现出了相应的旅游项目、景点,虽然各个地区都宣称是特色旅游,但受到市场经济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地区的旅游项目、旅游模式出现了趋同的情况,进而使得游客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就需要北方地区的管理人员能积极的探索北方地域的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将当地地方旅游文化、地域特点的灵魂抓住,将这些特点和旅游项目、旅游产业相结合,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

2.打造特色区域旅游品牌

在旅游产业之中为了能在全国范围达到良好的知名度、信誉度,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这样就能在旅游资源共享的同时更好的打造出精品旅游线路,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比如目前北方区域旅游产业之中的“北国之旅”“北方风情”等旅游线路就是典型代表。此外,在打造旅游品牌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到什么才是北方地区所独有的,我可以充分的利用冰雪资源,打造冰雪专线,让游客不仅能感受到冰天雪地的温度,同时还能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冰雪的神奇,比如可以旅游中增设滑雪、堆雪人、打雪仗、雪爬犁等环节,使游客在旅游中通过玩耍的方式达到放松,也能进一步的感受到北方之美。

3.加快北方地区之中无障碍旅游区的建设

篇8

经济学家发现,基于地理临近、产业联系和互动协作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非集群所不具备的低成本、高效率、知识溢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品牌经济等集群效应,是加快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洞见,使得国际经济发展组织和各国政府大力建设各种各样的产业园区,并寄望于将其培育成为产业集群,从而获得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2011年底开建的国家广告产业园,其建设初衷也在于此。它希望借助于广告产业园的建设,改变区域广告产业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粗放型野蛮生长的状况,并基于广告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初衷能否实现,就取决于广告产业园能否科学、顺利地从规划建设到开园集聚,最终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所以,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既是其建设的初衷,也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国家广告产业园如何才能实现集群化呢?

一、规划建设阶段的集群化意识

国家广告产业园不是广告产业自然集聚形成的,大都是各地政府规划建设的,因而就有可能在规划建设阶段,使其具备广告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从而为其集群化发展奠定客观基础,并缩短其形成广告产业集群的过程。集群化意识在规划建设阶段的体现主要表现在:

(一)广告产业园集群化的目标设定

广告产业园的经济学逻辑是产业集群,那么,其发展的最终目标必然是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广告产业集群,这样清晰、明确的目标设定是统领园区建设和运营的总指针。但浏览了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的官方网站和推介资料后发现,明确地表明了集群化发展目标的只有南京园区“重点打造广告创意设计、广告制作、广告传媒等全产业链企业集群”①和沈阳园区“打造完善的广告创意、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广告传播的广告产业链条和广告产业集群”②。由此可知,大多数广告产业园在发展目标设定上并没有体现出明确的集群化意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其发展方向,或者经过许多年的运营发展也无法达到广告集群的产业层次,甚至像某些产业园一样趋于解体。正如《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所言――“对国家广告产业园的认识不够”“导致园区建设存在运营方向模糊”等问题③。

(二)地理区位的广告产业集群化条件

适宜的广告产业园地理区位应该选择在具有一定的广告产业自然聚集的地方。因为这样的自然聚集区,必然具有内在的吸引广告产业集聚的种种客观条件,其向广告产业集群演进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再加上人为的政策、公共服务等有效供给,易于快速向广告产业集群演进。

如果没有自然形成的有一定基础的广告产业集聚区,广告产业园的区位选择就要考虑与广告媒体、广告需求量较大的企业总部区地理临近、交通便利的城区。因为广告产业是向广告媒体和企业广告主提供服务的商业服务业,不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艺术品的艺术创意园区,所以它具有向广告媒体和企业广告主集聚的特性[1],它不能够待在郊区,而是要待在距离广告媒体和企业广告主较近的地方。

广告产业园也可以选择在广告产业链上的强势节点企业附近,比如广告材料生产基地、广告材料市场、大型广告企业等,借助其强势节点对于其他节点企业的吸引力,吸引关联产业集聚,形成特色化或轮轴式的广告产业集群。

广告产业园还可以选择在产业集群要素比较集中或影响力较大的集群要素附近建设,借助这些集群要素对于广告企业的吸引力而形成广告产业集群。比如临近广告教育与研发机构、临近关联产业园等。迈克尔・波特就认为:“一般而言,当新的产业集群围绕着大学研究机构或先进的研发集中地时,它们的发展最有效率。”[2]

(三)广告产业集群化成长的园区空间和环境规划

广告产业园是一个以广告类企业为主的集聚发展空间,应具备符合广告产业特点并有助于集群化发展的办公、休闲、交流等房屋结构、公共空间、时尚氛围、创意环境等。

鉴于中国本土广告企业大都规模偏小,广告产业园应有一定数量的小户型写字间;办公场所的创意化设计也是广告企业的普遍要求,所以,超高空间的户型也会受到企业的青睐,他们更易于营造立体化的办公格局;咖啡厅、茶座等已成为广告企业办公的标配;园区楼内、楼外等公共空间的环境装饰也是体现广告产业的创意特色、营造时尚创意气氛的主要载体。这些空间和环境的规划都要有集群化意识,为园区的集群化发展提供适宜的硬件和软件匹配。

(四)广告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公共服务保障

自然形成的产业集聚区在初期往往只有物业性质的公共服务,没有针对广告产业集群化发展所需的广告专业公共服务体系,因而自然产业集聚区向产业集群的演化时间通常较长,成功率较低。广告产业园这种人为建设的产业聚集空间一开始就应该有齐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一般性的物业、商业、交通、餐饮、金融、住宿等公共服务和规划、建设高水准的、针对园区拟招入的广告企业所需要的广告专业公共服务。这些公共服务体系既是吸引广告企业入驻的诱因,又是促进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快速成长,进而加速集群化进程的基本保障。

二、招商阶段的集群化标准

所谓招商阶段的集群化标准,指的是按照集群化发展的目标,设定拟引入的广告企业必备的条件、类型和数量比例(集群的产业基础是尽可能完整的广告产业链,因而引入什么类型的广告企业就决定了广告产业园产业链的基本特色),支撑广告企业高效率运营的数据服务、营销咨询、公共关系、会展策划等关联企业的入园条件和数量比例,构成产业园区集群化体系的广告研发、人才培训、广告交易、广告制作、行业协会等要素的入园条件和数量比例等。只有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招商,入园的企业和机构才是广告产业园集群化发展所必需,也才能够使有限的园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保障集群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在现有的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和试点园区中,大都没有设定严格的入园企业和机构的标准条件,其结果正如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所评价的那样“部分园区业态杂糅,广告产业链结构混乱”“园区对入园企业标准的制定和考量有待加强”④。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一是没有真正理解广告产业集群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体系,还停留在广告产业聚集的层面上。二是急功近利,政绩驱动,不管广告产业园以后的发展去向,满足于短期GDP的增长、就业人数的增加等繁荣景象,无视广告企业的成长,广告产业是否向高级模式发展和业态提升。如果不改变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就会变得越发艰难,因为引入的关联性弱的企业和机构已难以迁出,有限的办公空间被占用,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被耗费,而真正是集群化发展所必须引入的企业和机构需要的办公空间与公共服务资源却难以满足。长此以往,积重难返,广告产业园就会越来越非广告化,集群化的集聚力也会日渐消解,不仅无法实现集群化的发展目标,还会走向解体。

三、运营阶段的集群化培育

在规划和建设完成之后,随着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逐步引入,公共服务平台开始逐步启用,广告产业园就进入正式运营阶段,集群化发展也随之进入了由静态规划、硬件建设、软件配套到动态的维系、培育过程。这个过程时间较长,有专家认为至少要在10年以上。因此,广告产业园进入运营阶段之后,其职能不仅在于维系已有企业和机构的持续存在,更重要的是把基于集群化规划建设的空间、服务平台、入园企业和机构,凝聚成为广告产业集群,获取集群效应。为此,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节点强化,增强企业间的专业化、关联、协作和黏性,避免“集而不群”

许多产业园尽管集聚了不少的企业,但由于相互之间没有技术、经济等联系,或者同类节点间恶性竞争,长期处于集中运营而达不到集群的层次,集群特点体现不出来,集群效应更是无从谈起。广告产业园不是企业的简单集聚,而是相互之间因为技术、经济等的密切联系而形成专业化分工深化、相互协作常态化的生产经营生态族群和共同体。

欲破解可能的“集而不群”,需要引入缺少的广告产业节点,比如大数据服务企业;需要把特色节点重点培育成为主导产业和大型企业,借以强化园区的内聚力,比如中原广告产业园重点培育新媒体和数字营销企业。

(二)集群要素体系的不断优化运行和高水平服务,促进企业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的多重成长

广告产业集群要素包括营销等关联产业、培训等支持机构、广告公共服务平台等共享设施,以及园区运营机构,这些是广告产业园集群化发展的必备支撑要件。由这些要素构成的集群保障体系的运营状况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进程。

广告产业演进的一个基本方向是整合营销传播和数字化,所以,没有这些关联产业的进入并就近合作,广告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就不能保证。作为广告产业园运营方的管理机构,应该保障广告公共服务平台的顺利运行,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和活动,形成创新氛围、促进知识溢出和共同发展的成长环境。

(三)加大新技术应用和理念更新,推动园区向数字化和集约化升级,从而保持园区产业的先进性和成长性

数字化和集约化转型升级是中国广告产业当下面临的双重时代命题,而建设广告产业园既是集约化转型升级的一种产业集约化路径,也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技术和产业依托。为此,必须加大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广告新技术应用和服务,确立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观念创新和方式转变。

传统广告服务的方案谋划和决策,建立在对有限样本过去式的追问上,对于市场和消费者的洞悉与把握程度不够,决策的可靠性不够。也正是由于这种技术的缺陷和遗憾,传统广告致效的重心放在了依靠广告人个人智慧的策划和创意上,其艺术性、策略性虽然被肯定,但科学性一直备受质疑。由于互联网产生的海量信息催生的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从技术的角度为广告运作提供了即时性、动态性的全样本数据,广告决策的科学性得以保障。但是一个个企业独立使用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服务,将增加经营成本,而以广告产业园提供面向园内所有企业的大数据服务,既能够提高广告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还可以降低企业的作业成本。

广告企业的集约化经营不仅要求把企业资源集中在自己能够做得最好的业务方面,实行深度专业化,还要求把共性的商业和专业服务委托给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从而低成本运营,而这些也只有在园区整体上培育成为广告产业集群时才能实现。所以,推行广告企业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是培育广告产业集群的题中之义。

(四)重视园区品牌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培育,内增集聚力,外增吸引力,不断引入集群化发展所需的优质资源

广告产业园集群化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内部集群动力和集群机制的形成,但也需要不断地从外部获取新的优质的集群化资源,持续地在外部获得广告产品和服务的庞大市场。这些都需要广告产业园作为一个区域广告产业的聚集发展综合体,塑造和推广一个深受社会、企业、广告媒体熟知、信赖、推崇的广告产业服务品牌形象。

从目前的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和试点园区来看,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标识系统、品牌定位,以及用以招商和品牌推广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但缺乏系统化的品牌培育战略和持续性的品牌化活动。品牌的推广也较少使用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和新兴的门户网站、社会化媒体等。所以,制订长期的系统化的品牌建设方案,通过一个个品牌化活动使品牌形象得以确立,应是广告产业园不能轻视的战略问题和实践问题。

综上所述,国家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是其内在的经济学逻辑的必然要求,但国家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过程又是相当漫长的,甚至有可能出现种种集群风险,而使其一直处于集聚过程或停留在聚集阶段,无法企及集群化的最高层次。要避免各种风险的产生,顺利地实现集群化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在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树立集群意识,贯彻集群理念,开展集群实践,并长期坚持不懈、一以贯之。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2014年“新媒体公共传播”学科方向招标重点课题“广告数字化重构中公共传播特性的彰显――基于公共传播与数字传播的双重视角”(课题编号:XMTGGCBJSZ06)]

注 释:

①《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园区简介”》.http:///archives/detail.php?id=about.

②《沈阳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功能定位”》.http:///col.jsp?id=101.

③国家工商总局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2014年4月。

④国家工商总局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2014年4月。

参考文献:

[1]颜景毅.市场驱动型广告产业集聚区个案研究――郑州金成国际广场广告产业集聚区的实证考察[J].中国广告,2015(1).

篇9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28

Abstract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teacher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is in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school situation, the situation in the province and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seize the opportunity, homeopathy, momentum, through to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strengthen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ensure funding,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system,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other measures to achieve education for teachers in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extensive expansion to the change of connotation type development.

Keywords teachers’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ic principle;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0 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自1999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组建新建本科院校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就开始不断探索自我生存与发展之路。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新建本科院校实现了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层次转型,由传统专科学校管理向现代大学治理的管理转型,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办学转型,由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向能力本位的专业教育转型,为地方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的合格教师,很好地服务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面临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与矛盾。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号召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转型发展战略,走内涵建设之路。为此,如何保持、发展教师教育,探讨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对策建议,就成为了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1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

1.1 指导思想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应该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的要求为指导,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情况,整合学校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改革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教师教育机制,构建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训练,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造就师德高尚、学科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强的新型教师。

1.2 基本原则

(1)整合优质资源,构建新型体系。遵循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和实际,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学科建设,构建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综合水平的多学科支撑体系,有利于优化教师教育办学环境的资源配置体系。(2)创新培养模式,形成鲜明特色。根据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学校“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总体原则的指导下,探索适合教师教育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师教育向着“拓展类型,提高层次,注重质量,形成特色”的方向发展。(3)面向基础教育,适应社会需要。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密切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推进教师合作培养机制。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加强与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的联系与合作,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与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

1.3 总体任务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总体任务是全面贯彻国家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精神,弘扬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与师范优势,打造一系列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互补融合的示范基地,并以此服务与引领基础教育发展。

2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战略转型之际,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立足校情、省情与国情,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通过走向教育治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内涵建设、保证经费投入、完善监控体系、加强对外合作、强化舆论宣传等措施,实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2.1 走向教育治理

走向教育治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与战略规定,也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型号召,做到简政放权,扩大与落实教授与基础教师的学术自与管理决策权,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从本质上看,新常态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型,就是要改变过去“一元”与“单向”的管理方式,转变到现代“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模式。当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深化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这就决定了教师教育要想走向现代教育治理,就必须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与程序设计,让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公平公正地参与到教师教育治理中来。“新常态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治理方式转型,既需要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发挥基层活力,并产生良性互动,通过多元共治的制度体系设计来提升治理能力,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质性改革提供坚实的保障。”①

2.2 加强组织领导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工作涉及面宽、时间跨度长、任务繁重、要求严格,为保证改革目标与发展任务的稳步和有效地推进,国家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有利于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做好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各新建本科院校要认真学习领会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改革精神,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并由学校主要领导如校长或党委书记挂帅,制定详细的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站在学校未来改革发展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做到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教师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发展要求落到实处。

2.3 强化内涵建设

为了强化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教育工作,保证教师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必须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内涵建设。一是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探索双导师制度、聘请“双师型”兼职教师、选派教师教育教师外出进修与访学、培育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学科带头人、完善聘任考核制度等,保证教师教育专业教师视野不断开阔,把握教师教育学术前沿,科研水平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二是要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对各种学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对基层学术组织进行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与研究氛围,从而推动教师教育学科在广度与深度方面同步发展。三是要加强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在教材建设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组织教师教育专业教师积极申报教育部的“十三五”规划教材。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继续建设和完善现有的精品课程,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申请并建设新的精品课程,为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创造条件。此外,还要注重开发“共享开放”的网络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②

2.4 保证经费投入

新建本科院校要稳步增加教师教育改革的投入,纳入年度专项预算,保证教师教育教学设施、教学实训基地、教学创新实验区、网络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图书资料及其他教学资源与手段建设,为教师教育改革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教育专业人才创造优良的物质条件。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就必须要创新经费筹措方式:一方面,主动争取中央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以具有竞争力的优势项目为载体,争取政府部门对学校教师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专项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增强自身造血能力,通过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等途径,以科研项目、决策咨询、专项培训、文化活动等社会服务方式获取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相关经费支持。

2.5 完善监控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要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要求,修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师考核标准,建立由学校领导、专业教师、专门督导人员、在校学生组成的,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制定并完善教师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创新教师教育质量监控机制,优化质量评价与监控方法,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动态的调研,不断改进培养培训工作,建立质量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此外,学校要定期公布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结果,并将其纳入各相关职能部门、有关二级学院及其负责人的年终考核。

2.6 加强对外合作

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不断加强与国内地方有关部门的合作。邀请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实习基地学校领导参加的教师教育工作研讨会,与地方教研机构和学校合作开展教育科研和实验。另一方面,新建本科学院还应该不断扩大海外交流与合作。围绕“拓展学校国际化办学空间,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目标,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路子,不断加强教师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要拓宽海外交流与合作渠道,有针对性地与国外优秀大学建立校院两级多方位合作交流关系,争取建立更多教师教育海外交流项目。二是要提升海外教师教育合作交流层次,尤其是要开展同国外高校学术类、科研类的校际交流与合作。三是要拓展合作交流领域,深化与周边国家地区教师教育交流,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人员与研究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互相推动与对方基础教育合作。

2.7 强化舆论宣传

新建本科院校要通过多种形式认真组织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学习教师教育改革方案的精神,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宣传学校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广泛宣传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校教职员工主动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增强他们对教师教育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难点的理解与认同,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总之,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仍然是重要任务和永恒主题。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以教师教育特色塑造求发展,把教师教育特色贯穿于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之中”;③要积极地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坚持《教师专业标准》,培养广大农村需要的高素质优秀教师的办学方向;要以教师教育特色构筑为核心竟争力,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地方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培育的母机。

注释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05-02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不能再用简单的量化方法去说明了,它已经在经济结构、教育文化、道德观念、家庭决策以及公共政策等诸多社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研究表明,社会的冲突和政治的不满往往和社会的不公正具有相当高的相关性,只有让更多的人享有经济发展的利益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片面的不协调性向全面的协调性进化的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人类社会活动系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相互促进、彼此协调的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整体发展的基础。为了确保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的实现,为了消除社会中实际存在的不公正的现象,为了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公正的理念,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公平行动。可以说社会公正是人类世代追求的“基本善”,是内在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1]。

一、需要原则

无论是早期的经济学家,还是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法学家,都把基本需要作为他们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因素加以思考和论述,但是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然无法完全摆脱社会成员处在急切需要满足基本需要的危机状况,全世界仍然有1 / 7的人口生活在饥饿的状态下,中国人均年收入低于637元的贫困人口约为3 000万,比去年增加了80万,这一原则的实现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性的短期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

基本需要在字面意思上是被作为物质范畴来对待的,基本含义是基本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基本需要原则不仅仅要求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要求,而且要在平等的基础上满足所有人,哲学家D. D. Raphael提出要确立平等和基本需要原则的首要地位,他认为,“那些有缺陷的人的基本最少的需要,甚至是所有人的基本的最少的需要是不可能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的。”[2] 同时他认为不能仅仅考虑基本需要原则,还要考虑具有效率激励作用的功利主义原则,“社会公正要求最为基本的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的平等满足,只有在这条线以上,剩余的空间才能被用于个人自由发挥。”[3]这与罗尔斯的安排顺序是相同的,在《正义论》中,罗尔斯给予了基本需要相对于其他要素完全优先的地位,但是,一旦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就有理由要考虑其他的社会发展的目标。如果相反,仅仅是根据基本需要为原则进行分配,就会窒息社会经济整体的激励机制和活力,这也是需要原则不能作为全社会的分配体系的基础的原因之一,同时却是社会公正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

社会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政府有责任制定合适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因素造成的具体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多种多样的差距,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的因素,社会成员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但是对于那些社会和历史因素造成的不公正的氛围和环境,政府有责任消除社会上的特权因素,制定合适的政策进行彻底的改变,特别是直接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帮助解决他们面临的生计问题,尽力为社会成员营造一个更为公正的规则体系和公正的竞争环境。

二、效率原则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把帕累托效率作为效率的最准确的描述,艾伦・布坎南对之作了最准确全面的叙述,“一个给定的体系的某一状态是帕累托佳态,而且仅当该体系没有一种可行的可供选择的状态能令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令别人状况变坏。一种状况即是S1,相对于另一状态S2的帕累托优态,而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人在S1中的状况好于在S2中的状况,而无人在S1 中的状况劣于S2 中的状况。”[3] 这实质上是从个体福利增进角度也即公正视角去评价效率问题,把市场机制的效率问题和社会公正的实现结合起来,进而要求传统制度的制度创新,以便公正和效率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结合。保罗・A.萨谬尔森更通俗地解释了这一概念,“在一个经济资源和技术为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该经济组织能为消费者提供最大可能的各种商品组合,那么这个经济组织就是有效率的。更确切地说,当不可能通过重新组织生产使每一个人――穷人、富人、小麦生产者和鞋子生产者等等――的情况变得更好,配置就是有效率的。”

经济学许多基本的研究已经表明无论是从总成本,还是从个人成本的角度来看,个人经常寻求剩余的最大化,个人的这一目标被认为是公平的。这也就意味着效率在这个意义上并不必然和社会公正一致,相反,效率本身却是一种类型的公正。美国经济学家McCloskey和Zaller的研究成果显示出效率在目前盛行的经济系统中作为公正的特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微观公正层面,怕累托效率原则对于物质利益的规模和他人的产出结果具有高度的灵敏性,这就意味着效率原则必须要与其他的社会公正原则有一个竞争的过程。

三、机会平等原则

机会平等较为确切的定义可以表述为:通过某种类型的行动,个体A至少和个体B享有同样多的机会,当且仅当满足如下条件――如果个体B能够通过某一类型的一次行动达到某一目标,那么下列情形之一成立,(1)个体A同样可以通过采取类似的行动完成目标。(2)如果个体A不具有采取同样行为的能力,那么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应当归咎于个体A的在此之前的行为[4]。

机会平等的重要性来自于我们这样一种直觉,即我们怎样判断公正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两个出生在近似相同的家庭中的不同个人虽然享有近似相同的人生机会,但是可能会由于不同的个人选择和个人努力,经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对机会平等的重要性进行评价。首先,如果把机会和个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那么机会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具有经济特征的稀缺资源,对于社会成员的个人潜力的培养和才能的发挥相当重要,机会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个人发展空间以及不同的个人利益的分配状况,所以,机会起到一种事前游戏规则的作用,为个人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是社会公正机制顺利运行的基础。

四、程序公正原则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考察程序公正,首先,程序公正作为分配公正的一种应用和具体实施,作为一种应用,程序可以被理解成为完成分配公正所描述的分配分布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在这个含义上,程序具体可以指抓阄、轮流以及排队等分配资源的机制和规则,特别是抓阄在分配社会机会方面具有被大家公认的公平性,这是解决社会机会分配问题的次优方法,也就是说,如果社会环境非常复杂而又无法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使得社会成员享有事前的公正,那么,这一原则至少可以在事前机会的享有分配上产生一种让所有社会成员可以接受的随机性的分配分布;轮流规则可以用来解决那些具有非确定性的或者信息不完全的收益问题;排队规则与社会公平和需要原理相关,主流经济学近期的研究表明排队规则可以改进那些更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的境况,所以,程序应当是根源于分配公正并为之服务的,只有如此才能从总体的角度实现社会公正[5]。

其次,程序公正独立于分配公正之外的本身的价值。程序公正的基本点在于规则对于所有人的平等和起点的平等,不仅仅要求相应规则在其产生的时刻就具有合理的正当理由,更要求在规则的制定过程和以后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是公正的。虽然公正的分配在其本意上应该是结果的公正,但是结果的公正往往具有不稳定和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而程序的确定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需要一定的公正的程序规则来实现结果公正。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更多的社会收益,但是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的无限的需要来说总是有限性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分配结果,所以,退而求其次,我们只有在程序公正已经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的基础上,通过程序公正来实现结果的公正,并最终由两者的恰当结合保证社会公正的实现。

五、改善社会公正的建议

现代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其他社会领域都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导致社会公正发生扭曲的变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社会公正是人类文化中带有终极意义的一个基本命题,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根植于人们心目中的一种基本的制度性的理想,成为人们世世代代追求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人们在现实中寻找更加合理的生活追求。要营造一个高效并且公正的社会,仅仅依靠个体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必须从对全体社会成员负责的角度出发,维护社会公正的理念和准则,保障社会公正体系中各领域内容的之间的协调和具体实施,并且积极创造一些有助于提升社会公正水平需要的条件,因此,政府有责任“平等地发展个人潜力,使每一个人一开始就有足够的权利(物质条件)以便得到相同的能力与所有其他人并驾齐驱。”[6] 政府不仅要制定有利于保护在市场化、现代化以及社会变迁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的基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社会政策,更需要通过具体社会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一定的补偿,主要是提高弱势群体的“造血”能力,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增强他们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领域中的能力。

总之,较高水平和更加公平的教育意味着更高程度的社会机会的平等,高水平意味着劳动力的大量和有效的使用,适度的人口增长率意味着妇女能够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为当前和未来几代人提供更为公正的竞争平台,高度的城市化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城市和农村的专业化以及更好的更为平均的生活条件,高水平的正规部门就业会产生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为广泛的劳动保障机制,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都表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伴随着较高水平的社会公正状况,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必须在经济发展中解决。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证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0-192.

[2]Raphael D. D. Justice and Liberty,London,Athlone Press,1980:56.

[3][美]艾伦・布坎南.论理学、效率与市场[M].廖申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5-6.

篇11

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就是各地区的教育交往日趋密切、相互依赖并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区域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构建区域教育协同运行机制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体系和制度设计明确区域教育发展的运行方式,从而实现教育的协同发展,进而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当前,京津冀区域发展备受关注,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比较优势。探索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的原则和运行机制,既可以合理疏解首都教育资源,又可以优化教育资源整体配置效益,将京津冀区域教育做大、做强、做活,这是区域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共同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互补共赢原则。京津冀三地发展定位各有特点,有各自的经济增长极。北京是一个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领域为代表;天津是北方传统的工业城市,以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为代表;河北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较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对人才结构需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比较优势开展教育协作,解决各地教育的瓶颈问题,实现共赢。

二是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推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区域教育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有序流动。区域教育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确保各地教育发展权利得到尊重。因此,受到损失的利益群体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以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三是坚持广泛参与原则。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但是除了政府之外,学校、协会等各种利益相关的社会团体也应加入进来。只有广泛的参与,才能协调好各方利益,减少合作中的阻力,充分调动其教育协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才能确保其发挥作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必然涉及到一些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调整。区域教育资源调配的过程中,部分物力、财力资源是容易调配的,一些制度障碍是可以突破的,但是涉及到人的教师资源却不易调配。要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源的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协同地考虑协调机制的可操作性。

2.不同原则

高等教育方面:坚持与产业布局相协调原则。按照产业集群发展与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相对接的方式,在明确三地产业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将相应的院校、专业、学科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伴随着首都部分产业的疏解,相应地进行首都高等教育资源的疏解,优化北京市和天津市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扩大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资源规模,着力提升河北省的高等教育水平,形成京津冀三地部属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合作发展的新局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市属(省属)高等教育资源(或要素),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继续教育资源、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等在三地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职业教育方面:坚持与就业布局相协调原则。以就业为导向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应是新时期指导三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国家应根据三地人口的就业规划与布局调整,指导三地对职业教育资源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与产业发展、就业市场和劳动者素质相对接。打破只在省域范围内建设独立体系的做法,在京津冀范围内,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跨行政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就业市场与相应素质的劳动力对接,既满足京津高新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满足河北城镇中小企业对相应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基础教育方面:坚持与人口布局相协调原则。基础教育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因此基础教育应与当地适龄人口接受教育的需求相对接。基础教育布局需要跟随并适应人口布局变化,同时也能巩固和稳定人口的合理布局。国家应在调整三地人口合理布局的过程中,联合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校长交流培训、课程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合作等,大力提升河北省的基础教育质量,促进三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使更多适龄人口在当地可以就近接受优质基础教育,减少跨区域流动。在三地人口的布局调整过程中,首都基础教育资源应当随着人口流动进行合理调节,同时以自身的合理布局巩固和稳定合理的人口布局。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1.运用多层次的行政机制,引领区域教育发展

探索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应建立起更高层次的合作磋商协调机制,打破地区政府的行政阻隔,形成各地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行政机制纵向上可以分为三级行政领导,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主要包括决策、协调和执行等三个层级。“决策层”为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参与的京津冀地区教育领导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决定京津冀教育合作的原则、方向、目标与重点等重大问题,审议并决定区域教育发展重大事项,是最高层次的协作机制,利用中央的行政手段协调并引导各个城市形成各自明确的发展战略定位,从而形成区域发展梯度,便于开展分工协作。“协调层”为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主导的京津冀地区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由地方自主协调推进京津冀区域各级各类教育重大合作事宜,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等,合理调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执行层”是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监督下的具体推动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工作的执行部门,承担三地联席的办公室职责并检查督促各种教育协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合理调控参与协同发展的教育机构的数量与组织的规模,提升协同发展的规模效益,防止合作泛化滥化。

2.运用严格的约束机制,保障区域教育发展

制度是约束社会群体遵循某种规范的行为准则。国家或区域制度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制度供给不足是造成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坚持政策引领,做好京津冀区域教育的“一个规划和三个计划”,即“京津冀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包括合作的指导思想、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组织架构、相关配套政策等,这是保证区域教育合作能够启动并得到实质性推进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依据和保障;实施“京津冀高等教育强区计划”,为区域发展提供战略规划建议、决策论证咨询意见,提供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水平人力资源,提高区域内高校自身能力建设;实施“京津冀职业教育联盟计划”,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在联合招生、联合培训、就业指导、利益适当补偿等政策方面有所设计;实施“京津冀基础教育互动计划”,依托当地基础教育开展优质资源建设、交流和发展,重点向环京津贫困带和生态资源提供地开展基础教育扶助计划。

3.运用灵活的市场机制,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使区域由行政主导型转为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并重的发展模式。首先,从中央一级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财税体制改革,杜绝“分灶吃饭”;尊重市场规律,在区域内形成产业发展聚集区和发展带。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注重教育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型。例如:与重点开发区相呼应,着力提升一批大学的创新服务能力;与新兴产业发展相配合,加强高校对高新产业的支撑力度;与区域产业带布局相融合,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网络建设;与支柱产业发展相配合,实现职教集团资源与其联动发展。从而“使办学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而变”[1]。其次,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三地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促进三地资源要素自由平等流动。政府运用“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方式,指导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承担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区域内充分调动市场对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发挥学校的自主性,相信和依靠社会力量,把政府不当为、无力为的事情交给社会和学校办,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教育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鼓励民间自发的教育跨区域协作行为,激发教育的活力和创新力。发挥政府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非营利组织的沟通交流作用、专家学者的参谋咨询作用、引导公众参与发挥教育协同合作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化解政府间合作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4.运用开放的共享机制,协调区域教育发展

构建具有权威性和执行力的中央政府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建立平衡不同地区利益的区域一体化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是区域协同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中央政府权威推动教育的层次和专业结构优化将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例如: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和税收转移机制,对环京津贫困带实现经济补偿;提高首都高校办学层次、限制招生规模,使中低层次、超规模生源向周边地区扩散;盘活廊坊大学城,促进边界教育资源融合,建立京津冀教育合作特区;实现跨地区组团发展,对口支援,使适龄学童留在当地学习等。同时,优先向具有一定地缘优势的地区开放资源共享。推进区域教育资源互通互联,完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区域公共教育服务共建、共享。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推广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念,强化区域公民生态发展意识。

5.运用渐进的扩展机制,完善区域教育发展

京津冀区域教育协作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路径,逐步开展合作。首先,逐步扩展教育资源的协同范围。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带―“京-廊-津-海”走廊,率先打造跨地区复合廊道―“京-津-廊”教育发展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跨区域高校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高新技术成果可产业化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次,结合河北省下辖市的产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已有的职业教育实习基地状况,在城镇密集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协作,加速县域特色产业聚集,推进职业教育和中小城市发展的双赢。再次,以京津冀北部的燕山和西部太行山的生态屏障区为主,建立基础教育跨地区对口帮扶制度。由此,教育协作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探索到完善,最终形成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教育中心。最后,逐步延伸教育协同发展的时间。近期,实现计划、行政的手段把京津冀教育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率先在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疏解、服务人才需要相结合;中期,实现教育资源布局与京津冀区域发展需求相结合,地区间合理调整存量教育资源,积极共享增量教育资源,在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与各地规划、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人口调整等多种需求相结合;远期,实现教育资源布局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各地政府、学校和社会形成合理有序、积极自发的协同发展方式,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政府、学校和社会多中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协同发展网络。

6.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督促区域教育发展

改革评估方式,建立完善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激励机制,加强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各项协议的执行和监测。注重行政契约在推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行已签署的行动计划,谨防各种协议、计划成为一纸空文。注重区域整体教育协作效果的评估,强化对京津冀区域的整体绩效考核,淡化地方教育绩效评估,同时,把各合作主体的合作态度和行为纳入考核体系。构建教育品牌协作的监督与奖惩机制,倡导协作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对成绩突出的协作团体给予充分奖励和政策扶持。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与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AAA14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海龙.京津冀区域治理协调机制与模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