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英语特色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特色教学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15 11:14: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英语特色教学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英语特色教学设计

篇1

英语属于一门外来学科,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中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部分,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广大处在一线岗位的初中英语教师开始认识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并相应的采取了部分方法及措施来提高英语阅读的教学质量,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主要就初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

(1)教师对英语阅读的重视不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设定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把重点和难点放在英语语法和词汇等方面,而忽略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主要以传统的读译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处在了被动学习状态,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教师的牵引和限制。

(2)教学方法不恰当。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时,许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多读多译。同时,教师根据文章内容简单出一些阅读理解题给学生做,而题目的答案可以轻易地从文章找出。这样,不仅没有形成科学有效、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而且还会使学生缺乏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在具体实践时不能够灵活掌握和应用。此外,教师重视整体结构的理解和讲解,过分看重结果而忽略对阅读过程的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

(3)学生缺乏阅读学习兴趣。学生在进行初中英语阅读学习时,由于存在错误的阅读方法导致理解困难,长时间下去,则会产生畏惧和厌倦心理。学生一旦遇到大篇幅的阅读文章时,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耐心,导致阅读学习的能力不断下滑。

二、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乐于接受教学,并主动进行学习。学校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应该把利益和眼光放长远,并转变传统的只注重成绩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教师应该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对比较经典或优美的短文进行收集,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部分时间进行分享,以便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的兴趣。

例如初中英语教师根据学生喜爱的题材入手,搜集一些趣味性浓、内容生动且丰富的阅读教材,安排一节课的几分钟或一个星期的某一天,开展学生自主阅读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此外,英语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英语角,放置一些对学生有帮助的书刊等,供学生在业余时间里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适当开展英语阅读或阅读写作比赛,在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的同时,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适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阅读的能力。当结束一个话题的学习时,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相关的语言结构和语法等,如果教师再及时拓展相关知识层面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减少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促进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

例如在初中英语“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一文中,教师可以在学习完整篇内容后,布置练习题:对于自己来说,最向往的参观地方是哪里,并说明当地的特色等。这样,学生不仅有被重视的感觉,而且还能主动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当学生在发表自己所理解和掌握的地域特色知识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对文化背景和风俗等进行补充说明,使学生通过自由畅谈的情境会话方式,激发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视野,为以后的英语阅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充分利用阅读资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阅读课文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当学生的思维方向偏离教学目标或走入误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并适当地开展讨论或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学习的技巧,并扩展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初中英语阅读短文“Weather and Men”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翻译,让学生了解整篇内容表达的主要意思天气和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如下:When it is cloudy in the east,you know that ____ tomorrow?A.it is going to rain.B.it will be fine.C.it will be still cloudy.D.A or B or C.此题的答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来作出正确选择,而不是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教师让学生自行思考后作出选择,并说出选择某个答案的原因。这样,学生会积极的发散思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为D。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只有把阅读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够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最终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芳.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任务型教学设计[J].科技信息,

2006(11).

篇2

一、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文章涉及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文章内容所包含的文化背景,从而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深度得到提升。但现实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狭隘的把阅读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对课文的理解,一味的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句型与短语,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解。

2.教学设计不够全面完整。我们知道,所谓教学设计其实就是一种构想,它主要是用一定的方法对多种课程资源进行有序的整合,对教学中相关的各个部分进行整体的安排。我们发现,在现实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设计则更多的是向程序设计的方向靠拢,即对前后环节进行严格的设定,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都规定好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教学设计就相当于备课而已,只考虑教材而忽略其它的问题。

3.教学模式的环节错乱。目前,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的基本教学模式一般是:首先教授新词,然后解释课文中的句子,讲解课文中的短语、语法,最后让学生多做练习并背诵相关的词汇或者课文。我们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是对课文含义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阅读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这种模式无疑就是把完整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而已。

二、解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们普遍承认的真理,学生只有先对某个学科产生兴趣,他才会对那个学科的知识产生某种渴望,从而使自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去获取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对于那些偏向于理性的学生,老师应该引导他们树立积极正确的动机,而对于感性化的学生,应该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从而培养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对于牛津英语阅读教学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科学定位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阅读材料具体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自身条件,确立多角度的教学目标。如 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学习策略目标、社会意义以及情感态度等,让学生在全面理解文章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掌握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必须要融入他自己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等主观因素以及学生的特色这一客观因素,只有充分的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制定正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并且一个好的阅读教学目标一定是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的融合 。

3.设计完整的教学设计程序。首先,老师应该仔细的分析教材,自己懂的知识要分析得更加透彻,自己不懂的要通过各种方法去弄懂,要保证自己传授给学生的是概念清楚、思路明了的知识;老师要对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条件进行有效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已掌握的知识确定教学设计,即目标、策略、程序、手段等。最后,对已选的教学设计进行复查,使之更加的完整。只有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编制出完整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加有效的保障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4.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其的阅读速度。技能的获得离不开实践,对于英语阅读也不例外,要想提高阅读效果,最基本的策略莫过于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其阅读速度。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可以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理解力,使学生在阅读时显得游刃有余。另外可加强以下二方面的工作:

(1)培养学生的意群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意群阅读让学生把阅读时的重心转移到了语句的意思上,而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单词,它在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对文章句子的整体把握,有效的避免了断章取义造成的语义混乱的问题。其次,意群阅读让学生在快速的阅读的同时获取了最全面的信息,不能不说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

(2)注重学生默读习惯的养成。默读是视觉直接到大脑的阅读,这就决定了默读的快速性。一般来说,默读是朗读的飞跃,默读是用眼睛进行逐句阅读,从而整体把握文章要义的方法,它是以意群阅读为基础的,能够对文章进行快速全面的理解。

5.坚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针。在教学中, 我们除了对课内教材中的文章加强阅读外,我们也会发现课外也有有很多非常好的文章,不过我们的一些老理由往往只是专注于书本知识,对那些练习中的好文章却视而不见,从而浪费了一些宝贵的资源,因此,学生在平时对于一些好文章应该保持一定的鉴赏力,并且仔细的研读,找出它的优点并为自己所用,教师也应该多搜索一些新颖独特,语句优美,知识含量丰富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增长知识。

总之,在初中牛津英语阅读教学中,只要老师积极的改进以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观念的转变,制定合理的计划,积极的与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交流,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给与相应的指导,就一定会达到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新课改进行之前的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活动往往由教师进行主体地位的控制,进行知识填鸭式的传授,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学生学习的基本是应试英语,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重新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使之符合新课程英语教学理念是目前英语教师关系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科学合理的课堂构建方法,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完成新课改教学目标。

一、传统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首先,传统英语教学中仅仅通过学生笔试成绩评价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评价机制使得传统英语课堂仅仅是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等的技能教授,学生还有做英语试题的笔试能力,而无法进行实际生活英语交流,最终导致学生无法对英语学习保持兴趣,充分发挥创造性。

其次,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传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课文新词汇、新的语法知识等的运用法则作为大模块进行讲解,英语听说能力讲授则基本简单带过,这种课堂模式中,学生很少进行交流互动,无法体会英语作为语言的本质功能的趣味性。

最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各种新知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激发,最终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变差。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有: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构建也是新时代对于英语教学提出的挑战;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构建能够提升英语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三、新课改背景下完成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的几点策略

1、英语课堂教学构建中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作者发现很多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是智商不够,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无法正确教授知识的教师。作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进行英语高效课堂构建中必须重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找到英语学习的最佳方法,主动学习新的英语知识。

2、英语课堂教学构建中要改善教师授课质量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范围内知识的传授,教材由于篇幅以及教学时间限制,内容比较少,这样在实际教学中,仅限于教材内容的英语课堂教授便显得单调枯燥。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原有英语知识能力特点的基础上,将课外图书资料、报纸杂志以及各种网络资源上优秀的英语学习资料有效融合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吸引学生注意力,与他们共同讨论某个杂志话题,提高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因而,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目标要求充分理解和掌握,做到适度拓展,这种课堂不仅仅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3、英语课堂教学构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不同的英语基础水平,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全体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共同进步。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手段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结合教学内容要求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例如,分层次教学模式便是因材施教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要求以及目标都要提高,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将目标定制的低一些,激发他们实现目标的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适应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原有起点上取得整体的进步。

4、英语课堂教学构建中要重视英语听说能力训练

英语不是单纯的一门知识,而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基本功能便是日常交流。所以,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增大听说能力的教授时间要求。教师应该在英语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英语会话交流。英语交流能够促进学对于语法知识、词汇、词组用法的记忆和实际应用能力。

5、英语课堂教学构建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改理念一大特色便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历史上无数科学家以及成功人士都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经典名言。兴趣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对于困难亦有坚韧不拔的克服精神。所以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建立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基本要素之一。在具体课堂构建中,教师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感;借助先到信息科技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经典英语对白,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视频播放,这样可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参与英语学习互动活动中。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符合新课改理念要求,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符合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要坚持新课改教学理念,学习各种有效的先进英语课堂教学理论,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实践经验,创造性的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同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实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基本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宝硕.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2011(2)

篇4

基础教育阶段新的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使英语的学习过程不仅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还成为他们拓展视野、积极思维、发展个性、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为了实现新的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的好方法。

1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英语,往往比较好奇,求知欲很强。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加以很好的引导,则很容易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一种敬畏情绪,从而影响英语的学习。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英语教学是介绍外国文化和习俗的前沿阵地,故英语教学内容多具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而我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却多是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习惯,对外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在语言习惯等方面很难适应。

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看,传统的英语课教学方式单一、乏味,教师往往只是就题说题,以讲解、传授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学生们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只是非常被动地接受已限定的知识,对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或是人文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为了适应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充当主人的角色。教师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英语教学中试着采用了研究性学习方式,旨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独立自主、主动求索、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的精神和能力。

2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是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从中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和发展创造力。它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使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探索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教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2 启发性原则

教学设计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2.3 灵活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4 梯度化原则

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2.5 创新性原则

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编写教案时,应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形式

3.1 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教给学生知识,给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教学的结果,往往是书面考试可以得到高分,但学生却连简单的交际用语都不会说。因此,英语教学必须给学生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创设某种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活泼地进行英语交际的演练,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个性特征、性别等,按需要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充分合作,展开学习。

3.2 个人研究和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教师根据课文的总体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研究课题,在一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收集资源和信息的任务,届时参加全班集体讨论,获得结论。

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因为班级共同创设的环境和讨论的氛围,会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让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过程,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3.3 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研究性教学的空间可以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如英语角活动,要求学生有主题(社会生活中的某种情景、某种场合、某种需要等)、有目的(某种表达方式、某种交际用语等)地参与。例如:可以以旅游的形式、以购物的形式、以参观的形式,或以竞赛的形式、上课的形式展开活动,做到形式活泼多变,学生喜闻乐见。

这种方式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教师精心的指导下编写出许多精彩的对话来。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的运用语言的真实体验,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4 初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要想使教学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能力要求,教师就应在课堂教学上做文章,把研究性学习深入课堂。笔者在近一年来的英语教学中试着采用“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改变传统英语授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4.1 设置问题情景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因此,上课以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熟悉学生的心理,搜集合适的资料,巧设问题。上课时,教师便可利用问题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例如,学习“What do people eat?”一课。上课伊始,教师先和学生一起欣赏一段食品超市购物的录像,使学生尽快进入了一种好奇、渴望的境界。然后,教师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 How many kinds of food do you know? What do you usually eat every day?此时,提出的问题明确了学生探究的方向。接下来,他们将结成小组进行积极、自主的讨论,提出更多新的问题。

4.2 自主参与探究

人脑中的思维活动是隐性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发表个人见解,互相交流,才能充分展示其思维的准确性、有效性。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语言实践的全过程,做课堂的主人。在这一阶段,教师让学生自由结成若干小组,学生们在小组中积极地讨论,自由地发言,就录像中创设的问题情景展开丰富的联想、探究,并提出许多新问题,如What food do Americans eat? What about Japanese? What food do you think is healthy? Why do you think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at children?等。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的表达,造出病句。这时,教师不要打断课堂的进程,纠正学生的错误,而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开口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多次的实践―反馈―实践,学生自然会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定势,提高使用英语的正确率。

4.3 归纳、拓展、交流

在小组发言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及时给学生们提供在班内交流的平台。各组把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推选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既是语言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达成共识,拓展视野,构成新知识的过程。之后,由教师对各组交流情况进行评论、归纳、总结。这样一来他们既能了解就餐用语和有关知识,掌握中西方的各种食品名称,同时对中西方文化及风俗的差异也会有较深的认识。就本课而言,学生们通过搜集的资料,必然会了解到其他的食品名称和饮食文化,如uncooked fish, fried food, McDonald, KFC, Pizza,等等。通过对语言、文化、食品知识的归纳与拓展,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得到充分的肯定。他们还能了解更多的有关中西方不同文化和风俗方面的知识,丰富词汇,加大语言的使用含量,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4.4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必然会导致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改变。首先,教师要由“导师”向平等交流的“学友”转变。教师要与学生共建课堂,不应以“知识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变得自主起来,就会对学习有一种责任感。其次,教师要由“知识的输出者”向“情景的创设者”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方面地输出知识,缺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教师要把课堂变成知识交流的平台,要促成知识在师生、生生之间多向的交流。最后,教师要由“统治者”向“裁判员”转变。教师不再在讲台上居高临下,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

以上以一堂英语教学课为例,展示了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处于动态学习之中,体现了学生是教学主体的研究性学习理念。通过这种学习,学生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使学生开拓了视野,树立了自信心,为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应俊峰.研究性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篇5

教学反思最大的意义在于“扬弃”。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要将自己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观念、效果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进而进行有效的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及时地更正,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学与反思的有效结合,这样教师可以巩固自己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主导性地位,有效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同时还有助于教师获得理性的升华以及情感上的满足,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职业素质,让教师这一职业更具价值。

二、初中英语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

1. 检验教学是否有效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教学目标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教师要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目标反思:反思教学实践;反思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大纲规定和教材的特点;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以上方面的有效反思,就可以检验出教学目标是否真正的实现。

2. 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反思不足之处

成功的英语课通常都是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教材处理理念以及学法指导,并且这些闪光点都会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进行反思的时候,可以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最为直接的参考。

但是,就算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会有瑕疵,要么是教学语言没有表达清楚,要么就是选择错误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及时地对这些“败笔”进行总结,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究,找到症结所在,有效地吸取教训,避免这些错误再次出现。这样就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快速地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3. 记录并总结学生独具特色的见解

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正如“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所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对于学生独特的见解给予肯定,这样学生的独特见解得到了推广,会极大地鼓舞他们的自信心。除此之外,这些独特的见解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对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拓宽,有利于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要注意整理和总结学生独特的思路和见解,并进行记录,这些都会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丰富素材。

三、初中英语教学课后反思的形式

进行课后反思的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出最佳的反思形式,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反思形式。

1. 记录法反思

所谓的记录法就是教师要随时记下教学中的所感所得,通常记录的内容包括:一是课堂效果,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心态、行为、教学思路、方法、教学语言等进行总结;二是要对课堂的时间分布进行总结,记录每节课每个时间段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效果;三是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比如学生是否迟到;学生对于教师提问的反映程度;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等;四是记录教材知识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主要是从板书、贯彻的方式等进行记录;通过这些记录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以便教师查缺补漏,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快速提高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

2. 图表式反思

篇6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兴起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问题解决教学学习模式是指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注重问题解决者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并注重对问题解决者的知识迁移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意志力的培养。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无论是教师提出问题,还是教师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解决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着引导和点拨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能独立思考,然后教师适当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提供一定的帮助,最终使学生成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

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原因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既不像小学阶段那样懵懂无知,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又不像高中阶段思维已经较为成熟。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的较好时期,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对学生的性格以及整体上的能力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程下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

应用

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使用,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尤其是新课程环境下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方式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与新课程的主旨更加吻合。本文主要从口语、阅读以及写作三个方面,对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1.口语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问题解决既可作为教学方式,又可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对其进行应用也可围绕着这两点来进行。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使用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方式来对学生口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将对口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作为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关于“点餐”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解决。如“―May I take your order?―Sure,I’d like some noodles,”在这组对话中有可能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发现很多学生对前一句无法进行完整表述,总是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那么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出现此类错误的原因,这是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差异,因为按照中文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以拿你的菜单吗?”学生可能对这种问法无法理解。此时教师可使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多为学生列举一些类似的例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并和正确翻译进行对比,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句式,同时了解中英文之间的不同。

2.阅读

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阅读是较难的一个部分。原因是学生的词汇储备量不足,对阅读中较多的语法结构不是很理解,而且很多时候虽然能够把握文章的大体意思,但对细节的重视不足,导致在学习中出现各种问题。那么教师此时就可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分类,并根据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能够对学生起引导作用的解决方案,为学生提出最终的阅读目标,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以目标为指导,自觉地完成阅读学习,并实现阅读目标。

3.写作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是对学生英语整体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对词汇、短语、语法以及句子结构等的要求都较高,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如应该使用词汇的过去式的地方用成了现在式、特定短语之后动词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固定搭配使用错误等。如“What can I do for you?”为固定搭配,不能将其中的“What”换成“Where”,或者将“for”换成“to”。此时教师依然可以按照阅读教学中的方式,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及分类,然后制订写作目标,使学生在目标的指导下,完成写作练习,避免出现一些较为常规的错误。

三、新课程下初中英语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策略

1.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

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是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教学引导以及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对问题的解决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无论教师是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还是学生使用何种学习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和学习方法

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和学习方法是指在教师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使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对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这种方法的基本流程是:首先,创设问题环境。教师要提出学生感兴趣且符合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其次,尝试引导。指导学生将问题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要领和关键;再次,自主解决。当教师完成引导工作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最后,反馈。学生将问题解决的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其进行评价。

篇7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5―0067―01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改变了我国教育领域几十年的发展现状,初中英语作为众多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英语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如何积极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做好备课准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备课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与保障。如果教师备课充分,那么教学思路会很清晰,教学目标也会很明确。英语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与依据,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读,并且对教学大纲有所了解,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掌握,并积极将教材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清楚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个性特点,从而组织一次具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课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英语知识比较复杂,所牵扯到的语法、词汇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英语教学质量不容乐观。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需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在一块,真正实现变被动为主动。

其一,趣味导课,引人入胜。在英语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重视导入,并且利用风趣幽默的开场白,采取讲故事或者看视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学唱英文歌曲,提高口语能力。初中生是比较活泼的,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与教材相关的英文歌曲进行挖掘,在课堂中抽取10分钟交给学生唱英文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三,适当表扬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由于学生之前存在的差异,英语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并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让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三、设置教学情景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情景设计的素材,英语教师要对这一类素材进行加工,并将其巧妙的应用到英语教学之中。如何保证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呢,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情景教学设计需要具备趣味性。英语教师在设计情景的时候要保证其趣味性,让学生真正走进情景教学的舞台中,英语教师所设计的情景需要贴合学生的生活,且符合新课改的发展需求。

其二,情景教学要具备开放性。在新课改的发展中,学生的思维成为推动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如果仍旧采取机械的讲课模式,不仅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情节的时候需要注意保持问题的开放性,设置简单的问题,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如此,才会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成效。

篇8

随着出生人口的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现形势下小班化教育也就成为了很多学生数急剧下降学校的必选之路,而英语课堂就是其中的重点之重。刚进入学校的学生,其背景、能力、兴趣、技能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如何进行好课堂管理将是每一位英语教师迫切解决的第一要务。

一、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重组,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小班化教育以分层教学、合作教学、活动教学为主,使得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创造,要求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发展。小班化教育环境下,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交往的频率加大,师生之间更易加深了解,感情更加融洽。小班化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由于班级人数少,易操作,所以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及其组合,从而实现多样化,多元化评价。

二、课堂管理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对课堂管理做出了这样的界定:即“课堂管理是为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创造有利环境的过程”。课堂管理需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注重个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受到等距离教学,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充分享受老师。

三、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的现状分析

1.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以人为本,个性化教育”为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围绕学生个性发展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中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度和交流的密度。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受到等距离教学,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充分享受老师。教师由过去讲台前的知识传授者转向走到学生中间的合作者;学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学习。

3.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注重过程的评价,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随时给予恰当的鼓励性评价。鼓励表扬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予以肯定和赞扬。

四、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呈现的问题

1.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或形式化

一方面,由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比较繁重,加之升学压力,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老师在有些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是一味地进行自主或合作学习来完成知识性教学目标任务完成,导致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有些老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只是走形式,走过程,并未落到实处,没有得到实际效果。结果没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得到英语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发展。

2.教师没有完全摒弃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

由于每学期末和中考压力,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一些“不放心”的老师们把课堂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的传递上,深怕学生掌握不好,以至于教师“亲自”反复讲给学生听的现象,这使得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受到严重的束缚。教学中,教师又成为了主动者,支配者。

3.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有的学校出台了《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使得每节课堂都能极力去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自身发展,但是由于升学压力,学生与老师甚至家长都在不自觉中重视试卷形式的考试成绩,而忽视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从开学初上课积极参与、受到鼓舞、认真达标,到学期末不闻不问、失去斗志、放弃目标,受到终结性评价的影响很明显。

五、小班化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改进的对策

1.树立英语教师课堂管理意识,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管理

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学理念的彻底转变,这种脱胎换骨的转变,首先是自我否定,而这种否定是人们最难以解脱和转换的,需要勇气、需要解剖、需要尝试。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技巧,多去专研教育理论知识并与自身的实践活动相连接在一起,以不变应万变。定期邀请专家领导给予指导并排忧答疑,以此来不断提高很好地掌控小班化课堂教学管理的技能。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改革要取得成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教学行为的转变,首先是角色的转换。教师们要走下讲台,零距离地走近学生,从师道尊严转变到与学生和谐交流。为此,教师一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二是从教学的监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三是从静态的知识占有者转变为动态的研究者,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根据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具有英语课堂特色的规章制度

教学改革的成败在与先进理论的导向和支撑,需要创造性的探究和实践,更需要以核心制度来激励和规范。要想真正做到有效的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管理,就必须校内或组内制定一个有效可行的《小班化英语课堂管理制度》以此来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如: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的习得评价都应主要以形成性评价、相对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而非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总结性评价为主。

参考文献:

[1] 埃墨等,译.中学课堂管理[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

篇9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的主要理念和目标,是新世纪、新形势对传统教学的挑战。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不同条件环境下,要经过学习接受主体内因、外因和教师传授者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关键词】培养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以来,初中英语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和应试教育的驱动,形成了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消极被动学习地位,同时教师辛苦授课而不一定有良好成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有效途径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教师自我综合素质提升

面对新形势、新理念,教师应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思想。要在博览、博闻、博思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知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拥有健全的知识体系,首先,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拥有足够征服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其次,英语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有很多相通和交叉,在平时英语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穿插文史、中外人文风俗背景等诸多领域学科知识。一位英语功底扎实、知识面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才能更好引领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发挥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所取得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通过多种形式评价实施,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 有利于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三、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

注重全体学生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中心思想。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不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培养,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按照因材施教原则,英语教学中要特别帮助、鼓励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树立起主动学习的精神。借助这样的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

四、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形成适合自己地学习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正确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提问的精神。要时刻引导学生从“要学”到“会学”再变为“爱学”。教育心理学家布鲁斯纳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将我们带到某处,而且应该让我们在前进时更为容易。”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也会受益匪浅。如怎样记忆单词的方法、单词词性的转化、构词法、英语语法时态特点等。如科学、有效安排学习时间。除了课堂上自我思辨能力培养外,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听VOA、BBC等广播节目或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学唱英文歌,这样的语言体验过程既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课外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教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启发、激励学生养成自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 教学 策略

一、从词汇本身出发,做好教学工作

1、 音标教学法

2、 对比教学法

在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通过单独的一个词汇进行学习,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单调、乏味,而如果教师将之前学习过的词汇进行再次的复习、对比,那么就会使学生的认知提升一个档次,变为立体感知,那么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就可以根据汉字的记忆策略进行对比记忆,比如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的学习,例如在学习like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love,也可以引入enjoy,还有之前学习的glad等等,也可以将close与open进行对比记忆,将too与two进行对比等等。通过对比提升学生的综合感知,实现学习的有效进行。

3、 联想教学法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特色,带领学生进行英语词汇的联想记忆,例如在学习到某个水果的单词时候,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联想到其他的与水果相关的词汇,也可以联想到树、叶子、花等等,让学生通过一个单词学习到更多的词汇,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单词“handsome”(男子英俊的;女子端庄健美的),是一个比较长的单词,但是其实它是由两个我们熟悉的单词“hand”和“some”组成的,而这两个单词与组合成的单词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联系,而经过笔者的改编:一个人摆了摆“hand”(手),就有“some”(一些)美女/帅哥走了过来,说明这个人长得很英俊/端庄健美。这样一来,其实单词的记忆就变得十分简单了。

二、从教学设计出发,做好教学工作

做好教学设计是做好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前提工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考虑到学生的近期学习的一些知识,或者时兴的一些热点,再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程度、学生个性特点等等来进行综合的思考、布置,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比如教师就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学习。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竞赛或者小组学习,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定期举办“我是小翻译”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英文词汇翻译汉文或者汉文翻译英文词汇的比赛,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英语单词记忆就是早自习学生自己单个单个的去死记硬背,其认知渠道就是单纯的通过课文进行学习,在其他方面很难再次接触,导致学得快忘得快,或者直接导致学生不知道学者有什么用,引起学生的反感。在笔者看来,想要学生真正的掌握某个单词,我们就要扩展单词的认识渠道,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单词认知体系,以便学生进行综合的学习与认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某个单词,教师不能让学生单纯的进行单个记忆,而是应该分析单词的构词方法,其实英语单词都有一个基本点构词法,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构词法,对于较长的、难记忆的单词就可以划分开进行识记,同时,教师也可将单词放置于特定的例句当中,告知学生单词该如何运用,应该和哪些词汇经常配合使用,在哪些场合使用,另外,教师也可定期组织复习工作,将比较相似的、学生容易搞错的单词集中起来进行对比记忆,比如quite(完全、彻底)、quiet(安静的,沉默的)、quilt(被子,被状物)就比较相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辨别识记。

三、从重复记忆入手,做好教学工作

根据心理学调查发现,人们的记忆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只要运用好这个规律,那么学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引导让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英语词汇,克服遗忘现象。课堂上教单词时,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加深印象;讲解课文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练习中,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同义答配、造句等,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例如,在教新单词时,要求学生在一、二分钟内记熟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也可以通过抢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由老师读单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老师讲出单词中文意思,学生读出生词,反之,老师读单词,学生讲出中文意思等形式进行训练。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快速记忆,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朗读记诵,强力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复习,比如每20分钟到1个小时就复习一次,以便保持较强的记忆准确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拉长复习时间,对于学生的记忆是由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当学完一个单词之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去发散学习,比如:water这个词,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或动作,如花洒、浇水的动作和喝水的动作等,这些都必须是学生熟悉的行为,再呈现以下的句子。如:(1)I’m very thirsty, 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 (2) The flowers are dry, I must water them every day. (3) 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 we can drink it. 从语境中我们可猜测出(1)、(3)句中的water 是水,(2)句的是浇水的意思,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water 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切实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篇11

笔者所在的河南省舞阳县共有240多名初中英语教师,其中青年教师约占80%。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是提高全县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全县各初中认真制定了“以老带新”策略,在初中一二年级实行“小组式”集体备课模式,即“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主笔人定案――个性显示”。这里的“老”实际上是指学科年级骨干教师,他们的引领在集体备课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年级组长将教学内容的各个板块指定给骨干教师,由他们分头撰写详细的教案,设计课堂练习,以此作为青年教师参照的“样本”,这就有效避免了集体备课窄化为“组长备课”而不利于教师使用的被动局面。考虑到每个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驾驭能力和教学特点都有所不同,备课组长需要灵活分配任务量,使骨干教师轮流备课,即根据骨干教师的特点来确定所备内容,有针对性地分工协作,做到择其长、避其短,从而使负责撰写教案的教师的“长处”无形中变成全组教师的共同“长处”,把全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优。

二、“专题式”集体备课

“专题式”集体备课是针对初三年级制定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它是高质量完成中考复习工作的前提。这个方案怎么制订呢?它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一是根据备考时间安排;二是按照学生实际。在这两个前提下,备课组长将中考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专题,由指定教师专门负责,根据备考复习的进度由主题发言人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例如,学习初三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话题中“现在完成时”,主题发言人可以把动词的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合并为一个专题来讨论,以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充分练习,并教给他们做题的方法,使学生对这类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备课组的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补充与修改意见,做到人人发言,或多或少提出不同意见;主题发言人认真做好记录,最后通过研讨,形成共识,由主题发言人撰写详细教案。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专题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初三年级教师加深对考试大纲的理解,拓宽复习思路。

“专题式”集体备课虽然要求教师备课的参与度更高,但教师参与备课的周期大大延长,有效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劳动,减轻了初三年级教师的备课压力,使他们能有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三、“个性显示式”集体备课

“个性显示式”集体备课由县教研室牵头组织,从各初中挑选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教研能力强的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立备课小组。每个学科带头人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任务,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组内成员每人负责一个话题的备课任务,按要求研读教材,依据实际确定教法,并写出完整的教案。集体研讨时,在学科带头人的组织下,每组成员在一起,首先由备课人简要阐明自己的备课思路和理念,组内成员对本组负责的单元的教案逐一进行商讨、修正,最后汇集成册,人手一本教案,教师在平时备课时再依据实际对教案进行加工和改进。

通过县级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