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

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16 10:52: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

篇1

一、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实施

在北京市教委及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等相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模具专业教师团赴德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培训。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相比,明显存在着许多不同和差异,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德国职业教育一直实行的是双元制教育制度。所谓双元制是指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这双元,它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其中,企业中的技能训练是双元制的主体,而职业学校的学习服务于企业训练。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在企业现场工作的实际效果和补充加深学生们的常规教育。因此,双元制的功能就是向学生提供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是从2003年以来,德国的职业教育又在双元制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要进行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创新,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德国。

通过与德国教育界同仁们的交流,了解到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实行双元制教育制度下,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后,学生不能马上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其最显著的矛盾就是毕业生的非专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此,他们发现急待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第二,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因此,德国职业教育进行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创新的目的就是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不足这个最突出矛盾!

二、学习领域实施的过程

1.项目的来源

德国职业教育在学习领域中所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考虑实施项目的来源,通过与德方的学习与研讨,在项目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发展方向为基础

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和企业预先签约,可以说是企业的准员工,然后企业委托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所以每个学生都有其要学习的专业方向,那么在这个方向上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就是确定项目内容的基础。

(2)以企业实际需要为依据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要为企业服务的,所以学习领域中的项目内容要面对企业的是生产流程,要针对企业的工作或经营过程。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与企业真实生产实际工作接轨。

(3)重点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

从我们在企业的调研和与德方学校教师的交流中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初进企业时都会碰到一些非专业问题,如不会独立学习新知识,不知道如何与他人配合完成工作等。这些问题促使得学校方认识到教育学生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们有能把这些知识综合应用起来的各项能力。所以学校不能单纯地把学生培养成只会拷贝的“机器人”,还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社会化的人。

2.学材的制定

不论在学校的理论课学习还是在企业的实践学习,学生手里都有相应的学习材料。这些学材是由职业教师专业团队按照相应的专业教学大纲及企业对学生的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具体包括几块内容:

(1)专业技术标准化手册

如:机械制造类专业技术手册(Tabellnbuch Metall),其内容包括:与专业有关的数学知识及公式、机械制图知识、表面粗糙度知识、公差与配合知识、机械零件知识、金属工艺学知识、焊接理论知识、模具有关基础知识、机械原理基础知识、金属加工知识、机床操作知识、液压与汽动知识、PLC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

(2)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专业科技书

如:铸造专业用书详细介绍了铸造技术有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及设备操作知识,铸造模具的设计与成型原理,铸造工人的安全操作知识与环境保护知识,对铸件进行钳工修整方面的基本操作知识等。

(3)学生学习的活页夹

这是由专业课老师设计其相关的内容,其中包括课堂问卷、课程检测、课堂作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的详细讲解、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文章资料、学生的作业、各种专业技术图纸资料等。

(4)学生到企业实习的相关专业技能材料

包括:设备的操作知识、专业的操作技能知识、安全与人身的保护知识、项目教学的相关材料等资料。

以上这些材料都是针对其专业的特点,依据项目教学等理论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的学材资料,学生每人一本,记录其在一定时期内学习与工作情况,是对学生的一个学习与工作的总结。这些学材除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拓展性,与相关专业的联系及对先进知识的发展与展望。

3.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

“学习领域”倡导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十分重视关键能力的训练和知识向行动的转化,强调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领域”以行为活动为导向,也从具体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但强调涉及更广泛的社会能力,并着力于在活动中重新构建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使学生既能适应岗位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其它能力运用于其他职业。

学生在职业学校课程大致划分10~15个学习领域,这主要根据专业和企业特点来划分。一般每周在学校学习1~2天,在企业3~4天。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单一企业来源的班级,教学中的工作任务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有针对性,设计具有企业特点的教学内容穿插在学习领域中,在学校培训的内容能在企业中很快得到应用和锻炼,教学内容和企业实践基本一一对应,学生更容易掌握,例如汽车专业有奔驰班、戴姆勒班等;对于多个企业来源的学生,则偏重于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企业特点的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实践中进行强化。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根据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有时企业直接提供工作任务),学生通过“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步骤,以独自进行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学到本专业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关于企业管理的相关内容,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际沟通能力、主动自学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职业素养等)。

4.学习领域实施的效果

实施学习领域教学法已经过去五、六年,在过去的几年中实施学习领域教学法的效果已经有所体现:学生的社会能力大大提高(主动自学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等),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通过实施学习领域调动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通过教师团队的努力合作增加了凝聚力;企业缩短了对新工人的培训时间,也缩减了职工培训机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足: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方法不是很满意;学习领域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强,对于部分自学能力差的学生不是很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这种教育方式强调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淡化了文化素养)等。

三、对德国学习领域的认识

1.学校与企业联系更紧密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根据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来的,每一个学习领域都针对一个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第一,通过“专家―企业技术工人访谈会”的形式,开发出一系列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第二,对开发出来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按照人的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由初学者到专家的成长规律) 进行序列化;第三,某一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是由几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所组成, 采用“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对与具体工作任务相关的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劳动组织、劳动工具及与其他工作任务的相互关系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符合本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并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显然,在整个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离不开企业。以企业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托建构学习内容的过程,把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在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相互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会经常向学校提出新的职业要求,以便学校能够调整和补充。同时,以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会得到企业的欢迎。

2.对职业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只给出了系列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及其应教授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如何设计项目, 选择适合教学的具体的工作任务则成为教师的必备能力。其次, 教师要具有职业经验, 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一方面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 要求教师了解企业的真实的工作世界, 这样才能从整体联系的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职业工作任务作为学习领域, 也才能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 由于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不再是按照学科的方式进行设计, 而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建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只具有专业理论知识, 而不熟悉职业实践已经很难胜任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企业见习、实习等途径了解企业, 积累工作经验。

3.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领域课程,将课程的学科知识转变成了系列的工作过程知识,它不但涵盖了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且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情感与态度类关键能力纳入学习过程之中,无疑,现在的学习过程就是今后的工作过程,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将是全方位的,这样才能实现“零距离” 培养人才。

4.由教师独立教学转变为教师团队教学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23-01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政治、经济、科技、劳务市场发展,竞争的必然结果。

一、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走访、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一个学科专业中,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表现为课程门类不全,新的需要的课程开设不出来,而旧的不需要的课程又删除不掉;课程门类之间在结构比例方面不合理,有的开设过多,有的开设过少。二是各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三是课程门类繁琐过多,内容交叉,课程设置缺乏宏观、统筹及整体优化。

2、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形势

这里主要指各门专业课程所讲述内容是陈旧落后的,课程设置基本沿袭传统的模式,仍以学科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3、课程缺乏实用性,对就业不利

职业教育学校中开设的许多课程缺乏实用性,仍停留在知识传授阶段,知识、技术等都是过时的,跟不上需求,缺乏实际应用性。授课内容与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用不上。

4、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表现如下:课程内容的选定没有吸收学生参与,没有照顾其需求和特点;课程内容的显现方式单一,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课程的进度、难易度等不合乎学生的特点;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等。

5、课程呈现方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

主要表现为形式单一、不生动活泼,缺乏新颖性;教学方式陈旧、枯燥,单纯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记笔记,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够,教学枯燥乏味。

6、课程内容缺乏范例性,联系生活不够

学生学的是死知识,不能用,不能举一反三。

7、课程中实践环节不合理

一是在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一些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二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讲的知识过多,而操作、练习和实验较少,尤其是生产中应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操作、练习和实验安排少。

8、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

所谓迁移性是指一门课的内容在原理与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方面,对于另一门课的内容有联系性、转换性和促进性。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既显示出课程内容的陈旧和封闭,也显示出教学方式方法的落后。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随着职业教育结构不断深入的改革,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综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特点和趋势,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下一些思路和看法:

1、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门类和招生数量既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又要适应人才市场和职业市场的变化[2]。二是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素质。这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具有灵活的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供求变化,确保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能力。

2、以素质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以素质为本位强调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在思路上要突破或超越技能、能力的局限,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设置中,要做到在门类上使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在内容结构上使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与人文价值体系相结合。

3、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主要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吸收学生参加课程改革的决策与设计,使课程改革队伍由现在的用人代表(企事业)、培养人代表(教师)、管理者代表(行政部门)三结合变为四结合,即加上学生代表。学生代表要参与课程改革的决策过程和设计过程,在各个环节上都要听取学生的意见。第二,在课程的编制与使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听取学生的意见,适应其需求和特点。第三,在课程的计划与教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以探究与实践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探究是一种探索、研究、发现、创造的活动。这要求课程知识技能的体系以能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问题方式、方法和原理为主要构成,使学生找到问题为学习开始,以解决问题为学习过程,以产生更高水平的新问题为学习的小结。

实践是一种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运用知识于实际,或从实际中发现、发展知识的活动。一般来说,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有一半至2/3的比重是实践活动或实践性活动。

5、以终身学习为主要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它要求在课程中更多地充实有关思维、知识形成、认知方法等内容,让学生从中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在课程呈现和表现的过程中,更多地增加学生自已探究,自己发现新知,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除此之外,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还要做如下努力:充分地认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完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机制;创建新的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注重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逐步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机制;增强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等。

篇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15-02

在我国当前的中职教育中职业数学教育因为种种的问题呈现出发展的滞后性,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实践需要的专业数学人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广大的中职教育数学教师就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调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的中职教育数学专业才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的问题

1.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许多问题

首先,在中专职业数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基础知识薄弱。比如:对于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记忆不清或者是运用不当,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科学严谨的运算能力。第二,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进行听讲、没有积极的思考问题、完成的作业非常的马虎,不注重知识的总结和实际运用等。第三,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相比较于前面的两个问题,没有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才是中专职业数学教育中学生最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基础知识薄弱和方法不正确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方法的改进,而缺乏刻苦认真的精神是无论采用怎样的其它措施也学不好数学的。

2.教师无法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其次,在中专职业数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数学教师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中专职业数学的教育始终在传统的教育氛围中进行徘徊[1]。

二、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1.更新职业数学教育的理念

首先,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更新职业数学教育的理念。比如:第一,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第二,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的养成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用努力的钻研与韧劲进行专业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让学生积极的开展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从心底里真正的重视起数学。第四,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要掌握笛е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和习惯[2]。

2.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训练

其次,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训练。比如:基础数学知识、基础的数学解题技巧等。同时,教师在进行这些工作时要依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强调个性化教学。除此之外,经常的开展换位思考和换位实践活动,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进行某一个数学问题的讲解。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就会发现自己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并且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努力的提升自己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何种手段和方法努力的进行教学手段的改进,最后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关键在学生自身。如果许多学生不进行积极的培养,还是像过去一样,那么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养成对于数学问题钻研的习惯、积极进行数学重点知识的思考、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讨论等,活跃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当代还要把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的直观化形象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进行网络数学题目模型的构建,进行数学问题立体化的分析、运用模拟形态进行题目的探究式解答等等[3]。

4.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最后,中专职业数学教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全面的提升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的水平。进行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离不开强大的教学资金和专业的教师队伍。所以,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于中专数学教育的资金及专业人才扶持力度。比如:利用大量的资金进行具有现代化教学器具的购买、聘请到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积极开展校外数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活动、专业数学模型竞赛的开展等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和专业教师队伍的组织[4]。

三、结论

对中专职业数学教育进行深入的认识与研究,不仅会提高中专数学职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对中专其它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顾松. 对中专职业数学教育的认识与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178.

篇4

[关 键 词]人口老龄化;教育;职业教育;启示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类为适应社会而进行的人口生产、再生产的必然结果。老龄人口对物质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给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带来了挑战和发展机遇,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公布的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总人口数的13.26%,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剧。学者们预测,到2030年至2050年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为严峻。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加剧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普遍显现,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老问题成为首要问题。目前,我国高龄少子家庭和失独家庭大量存在,引起人们对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的关注。养老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不断探索的问题,一般存在着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几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是人们最初的选择。在我国民间流行的“养儿防老”这句话就体现了人们对于养老的定位。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421”家庭、“248”家庭数量迅猛增加,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压力将更大。有资料显示,我国有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赡养2-3位老人的城市家庭占城市家庭的49%。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逐步成为养老模式的主体,当前已经覆盖了城乡几乎所有人群。但是,有的地区和行业的养老金额度还有待提高,各地的养老机构和养老院的数量也相当有限,还不能够满足有些老龄人口养老需求。社区养老模式才刚刚开始,覆盖的人群日益扩宽,服务的项目还远远不能够满足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因此,老龄化带来首要的问题就是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

(二)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随着老龄人口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被激发出来。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的消费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多数老龄消费者具有追求购物方便、物品实惠和使用方便的特点。这与老龄消费者的生理特点和消费心理分不开,同时也与老龄消费者自身的消费习惯密切相关。第二,老龄消费者对隔代消费支出较大,会为了下一代的生活或者教育(例如择校费)付出比自身生活费更多的费用。第三,老龄消费者对于传统民族品牌有着深厚的情感,因而老龄人口是老字号品牌的重要消费群体。随着老龄人口退休金的增加、子女的自立以及其他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逐渐显现出来。

(三)健康护理的需求迫切。老龄人口对自身的健康投资和消费比较大。一方面,通常老龄人口非常注重自身的健康。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多数老龄人口身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往往在就医的时候会住院,这样就产生了老龄人口对医疗护理和照顾的需求。另一方面,老龄人口的家庭护理也需要专业护理人士。往往很多有高龄老人的家庭都雇佣保姆照料老人的起居生活,但是存在的问题也相当复杂,一是保姆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照料不到位;二是对保姆的专业管理严重不够,造成雇主对保姆的不信任以及保姆素质较低的状况。

(四)老龄人口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老龄人口有着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渴望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老龄人口渴望追求时尚健康的生活,渴望在生活和消费中去展现个性和发展自我。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所渴望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社交、娱乐和旅游等方面。究其内在的原因在于老龄人口的文化生活相当的单调,他们大多数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社会活动。各地的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中心也颇为老龄人口所喜爱,但是,由于老龄大学一般在一个城市数量有限,且一般距离老龄人口生活的社区较远,就有相当一部分腿脚不太好或者较为忙碌的老龄人口不选择去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中心。此外,有些老龄人口热衷于同学会或者老友会,经常性地聚会和相约去旅游。

二、人口老龄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培养某种职业或者生产劳动所需要的技能、职业知识、职业道德而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培训或者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劳动者,侧重于劳动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训。但是在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老龄人口对于职业教育也给予了一定期待和需求,给职业教育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一)对老龄护理人才产生强烈需求。老龄人口对护理方面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护理的需求。老龄人口多数都是从某种职业上退休下来而停止工作,这种社会身份的转化使得老龄人口容易产生社会疏离感,会产生焦躁、抑郁、少言等现象,对老龄人口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家庭成员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老龄人口走出孤独,但是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庭成员工作的繁忙,使得家庭成员对老龄人口的关怀十分有限。因此,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够帮助老年人缓解不良情绪的护理人员。二是疾病护理的需求。然而,我国老龄护理培训刚刚起步,还存在严重供不应求的状况,很多医疗机构和社会都急需专业的护理人员。

(二)对老龄人口的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老龄人口的文化娱乐生活需要一定的场所和教师。在21世纪的今天,老龄人口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获得文化、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旅游、社交、交友、学习艺术等。然而目前老龄大学和机构设置较少,远远不能满足老龄人口对晚年生活的需求,而目前的职业教育还鲜有相关的老龄课程和老龄专业。

职业教育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都大量存在职业教育。由于职业教育的入学门槛低,对于一些对高等教育望而却步的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教育模式。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展了许多与新技术和新工种相结合的教育,例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能的培训。从这个角度来看,老龄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有一定的交融性。老龄人口主要生活在社区之中,职业教育也贴近大众生活。因此,职业教育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三、人口老龄化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发展启示。职业教育可以利用其现有的教学基础,针对社会需求所在,不断拓展办学思路。

(一)职业教育应增设老龄护理专业。健康的生活离不开护理,特别是对于一些生病或者不能自理的老龄人口,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老龄人口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伴有一定的疾病,而且活动能力下降,在体育锻炼、日常生活和住院养护方面都需要一定的帮助。目前我国从事护理专业的人员学历低,人员少,没有受过老龄护理的系统教育。职业教育应抓住老龄化发展的机遇,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增设老龄护理专业,系统培养社会需要的老龄护理人才。

(二)职业教育应开设老龄课程。近年来,老年教育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认可,各类老龄大学和学习机构也在不断开设相应的课程,但是老龄大学和教育机构所设很少,而且存在一定的差异。老龄人口继续教育的需求和老龄人口保持和延长社会化的需要是密切相关的。老龄人口对于现代社会的接纳程度越来越深入,以及老龄人口自身接触社会的迫切需要,形成了目前对于发展老龄教育的前提条件和需求。加强老龄教育是建立健康的老龄社会的重要条件。老龄教育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教育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开设保健、美术、诗歌等丰富老龄人口身心的课程,不仅可以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优势,也可以满足老龄人口精神文化的强烈需求。

(三)职业教育应走进社区。社区是老龄人口生活的重要空间,对于老龄人口来说,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社区教育具有相当广泛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开展老龄课程:第一,开展有效的游戏活动,让老龄人口愿意参与,在活动中学习与锻炼智力和体力。在社区开设相应课程,不仅能够吸引老龄消费者的积极参与,而且能够唤起温馨的邻里关系的回归,加快社区内老龄人口的熟悉度,排解老龄人口的寂寞。第二,发动社区老龄人口当教师,来讲授有些课程,例如培育花草、烹饪美食,每个老龄人口都可以成为老师和学生。让愿意讲授的老人做老师,更贴近老龄人口的实际生活,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第三,增设健身课程,按照不同年龄段的老龄消费者给予设计不同的课程,提供与老龄大学同样的各种才艺课程,让老龄人口在家门口就能够满足上大学以及展示才艺的机会。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势凶猛,具有未富先老、老龄人口基数大的特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给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挑战。职业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贴近普通大众的优势,能够在培养老龄护理人员和增设老龄业余教育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可以考虑增设社区培训机构等途径来增加培训网点,满足老龄人口的精神文化和卫生护理等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2)86-88

篇5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拥有21个附属岛屿的地区,其经济发展、科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都很高,社会经济现代化指数达到了发达水平。台湾职业教育发展成熟,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校园文化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影响,既重人本精神、又讲究团结奉献、各校师生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明礼仪[1]。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台湾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校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高职医学院校,承担着为天津市及周边省市提供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任务。我校每年向社会输出医技人才2400余人,输出方向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相关医疗企业。庞大的市场需求,对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校自2011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来,学校对于后示范校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远大的目标。通过研究发现,台湾职业教育有以下特点:

1.“立交桥“式教育体系培养多层次人才[2]社会普遍存在着“重视高等教育,轻看职业教育”的落后思想,认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后就是当蓝领工人,日后想转型也很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在台湾,高级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既可以找工作,也可以进入二年制专科、技术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继续就读深造。二年制专科和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可以进入技术学院读两年后取得本科学士学位[3]。台湾还规定了获得执业证照的人员,在有一定年资的工作经验后,还能取得相应的同等学历资格[4],从而搭建了执业证照和学历文凭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有助于在社会上树立“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的观念。

2.人才培养目标凸显能力本位台湾职业教育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方向,提出二年制专科和五年制专科学校应该培养社会岗位需求大的生产一线操作人员,而技术类学院和科技大学主要培养一线管理人才和现场技术指导人员。通过宏观界定不同类型院校的培养方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实操水平,达到毕业即顶岗到要求,从而满足生产一线工作人员够用为度[5]。

3.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台湾,职业院校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对教学方法和教学业绩的重视,增强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提高教学绩效。由于台湾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必须与社会人才的需求方向保持高度一致。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实时更新与自已学生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动向,通过不定期的社会调研掌握专业发展趋势。通过形象的教学导入,帮助学生加深对将来可能从事行业和相应知识的了解[6]。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基石。台湾职业院校会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教师提供进修机会,教师完全融入行业工作,学习行业操作技巧。通过实践学习能够有效结合自身教授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立体化展示未来步入的行业,提高教学认识度。通过学习研究台湾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得到了以下启示:第一,完善人才培养思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行业输送技师。对社会发展具备高度的灵敏度,能够根据社会的快速发展、行业的集中需求,适时改变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学校人才输出质量。适应社会、行业的发展。第二,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大校外兼职教师占比。引进行业高端人才到校授课,聘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师资队伍培训力度,选派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进行学习培训,提升我校教师的能力水平。

加强两岸合作交流能够切实提升我校办学水平,为我校后示范校建设提供有力素材。合作途径可以多种多样:第一,促进两岸交流,缔结姊妹院校合作。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范围更广、全方位、长效机制的合作组织。在两岸职业教育理论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扩大合作领域,形成两岸多元化的高职教育合作组织。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提高两岸交流合作项目,推广师生培养、培训人才扶持计划。第二,深入开展两岸教育教学改革合作项目。两岸教育文化和发展步伐有所不同,彼此间互有优势。院校间的互动对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合作组织的领导下,两岸院校可在如下五大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与强项的教学理念,两岸的教育合作与交流能够促进两岸文化认同。既丰富了我校的办学模式又提升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达到后示范校建设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台湾职业教育体系与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其启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1月.

[2]张文海.台湾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第二期.

[3]杨李娜.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入学制度改革述评[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90.

[4]刘育锋.构建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7):46.

篇6

作者简介:杜利军(1976- ),女,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近年来,来自普通高校、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来自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都成为了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与补充。然而,教师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要想让刚走上工作岗位或从事职教不满三年的初任教师成为将来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就必须关注教师的入职教育。同时,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集中校内外各种资源,有针对性地指导初任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校本入职教育”已成为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职业学校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制度不健全,对入职教育的认识不充分

目前新教师入职教育“无法可依”,有的学校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入职教育方案,有的没有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跟踪,对入职教育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入职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行性。

2.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单一

缺乏可量化、可评价、可操作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内容理论化,缺乏具有专业或课程特点的专门化培训,且形式单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导师制”培养形式中,缺乏统一规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明确的指导方案,实施效果差强人意。

3.评价机制不科学,教学效能欠佳

职业学校对入职教育实施的评价既没有明确的评价主体,也没有相关的评价机制;对初任教师的评价由学校自己掌握,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有的甚至没有考核、评价环节,使得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流于形式,降低了入职教育的有效性。

二、基于校本的职业学校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实施对策

校本入职教育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学校本身为基础并纳入学校的运行中,探究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由于职业学校对师资的要求不同于其他学校,必须采取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切实可行的策略,扎实开展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帮助初任教师尽快适应岗位。

1.合理定位校本入职教育的目标

将道德、技能、情感、文化四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有机整合,综合定位入职教育目标,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帮助初任教师谋划职业生涯。根据教师各自特点,以入职需求为导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现角色转变,迈好教师成长的第一步。

(2)提高初任教师教学水平。帮助教师了解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学会反思,改善教学行为。

(3)为初任教师提供服务支持。为教师提供必备教学资源,创设有利发展的互动环境和成长条件,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初任教师适应教学。

(4)传承学校文化。帮助教师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展望,接纳学校的价值观,使他们尽快融入学校文化氛围,以积极的姿态实现专业发展。

2.科学选择校本入职教育的内容

入职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应包括以下模块:

(1)学校文化模块。了解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与发展趋势,职业教育的特征与规律;了解学校的校情校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目标、文化建设以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方面信息。

(2)教学技能模块。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会正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答疑、实训及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要求;熟悉基本教学常规,懂得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锻炼课堂控制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3)专业技能模块。了解本专业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能正确使用学校各类专业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施;加强初任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技能,为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打好基础。

(4)学生管理模块。熟悉学生日常管理,能对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教育咨询辅导和健康指导;熟悉班主任工作内容,学会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能正确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5)职业素养模块。涉及教育教学理论、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教师礼仪、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行为方式等内容和项目。

3.努力丰富校本入职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校本入职教育要立足于教学实践,着眼于能力提高,渗透专业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初任教师在习得、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培养对教学情境的思维决策能力。

(1)集中辅导形式

入职教育资料包:是帮助初任教师迅速熟悉学校环境的工作指南,主要包括教师工作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以及学校文化模块、职业素养模块的内容。当初任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根据入职教育资料包中所提供的信息获得具体的指导。

集中培训:组织初任教师脱产或不脱产进行讲座、研讨、观摩等形式的集中学习,促使教师及时了解学校文化、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初任教师根据学校环境和自身特点,确立自己的成长计划,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并按照规划积极主动地投入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开展自我评估。

(2)教师指导形式

导师指导: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或分别委派教学导师和班级管理导师,帮助初任教师掌握教学和班级管理技能。初任教师可随时向指导教师提出各种实际教学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去体验、吸收消化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教师也可及时掌握初任教师教学、管理、专业进展等方面的信息,为其提供支持、建议和辅导。

听课、评课制度:初任教师通过听课,可以了解不同的教学风格、课堂管理技巧、师生互动交流的策略,从中学习、借鉴、反思、比较和评价,增加教学经验;其他教师通过听初任教师的课,可以了解初任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提高初任教师实践能力。

督查视导:通过定期督导,全面了解初任教师的发展状况,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调整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不定期抽查,完善对初任教师的评价体制,为发展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严格管理。

(3)合作研讨形式

研修活动:以研究教学实际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师入职教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初任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研修内容包括教学疑难问题、教师生涯发展与规划、教学方法与评价、人际关系等各方面。

案例、课例教学:通过提供给教师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和课例,引导教师在分析这些案例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案例主题与焦点问题,开展交流互动,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团队合作: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共同体的成员包括校领导、资深教师、其他职业院校教师等,通过共同诊断问题,探讨改进教学策略,构建指导教师间切磋经验、初任教师间相互学习、指导教师与初任教师间对话与交流的三个平台,形成开放、合作、互动的教师学习文化。

(4)自我提高形式

入职档案袋:用以存放收集和整理的各阶段学习记录、教学设计等电子文件,鼓励教师在入职初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对教学成效和目标进行反思和探讨。通过对自己的教学经历、教学业绩、教学经验的回顾、反思和分析以及资料积累,逐步形成一个有形的“实体”,有助于教师养成反思习惯。

下企业锻炼:采取挂职、兼职、培训等方式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熟悉企业岗位职责、岗位能力、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专业技能,主动把企业所学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初任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引导教师关注专业发展的前沿,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让教师真正从学校走入企业、从课堂走入现场、从理论走入实践”。

4.建立完善的入职教师评价机制

(1)评价主体

对入职教师的评价应将学校行政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教师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学校行政评价对初任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做出定量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是自我审视、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比较客观;同行教师评价能更多地给予支持和鼓励;指导教师对初任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了解更全面。因此,多方参与的入职教师评价机制可使评价更公平公正。

(2)评价方式

对入职教师的评价方式采取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诊断性评价用于教师入职初期,了解初任教师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各自优势,进行预测性、摸底性评价,并为其制订符合他们本身实际情况的个性化入职教育计划。

发展性评价贯穿于入职教育始终,评价教师要多渠道收集、分析,了解教师的动态发展过程和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改进措施,促进教师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在入职期满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重视入职教师的个体差异,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合格教师资格的最终评价。

(3)评价内容

对初任教师评价的内容主要依据评价标准而定,教师的教学笔记、行政领导对教师的看法、指导教师的评价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其中值得借鉴的方法是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用以证明初任教师是否掌握了教师必备的知识,是否形成了制订计划、有效教学和评价学生等方面的基本教学技能。档案袋包括:一份完整的单元教学计划和数小时的每日教学计划、2―3份约40分钟的教学录像带、两个学生的作业样品以及对学生取得进步的分析、课时日志、关于本单元教与学的反思性记录。档案袋评价由资深教师按照收集和记录档案袋文件、组织佐证材料、评估教学质量、为档案袋打分并提供数据资料四个步骤进行。每位入职教师将获得一份个人档案袋成绩数据图表和反馈信息说明,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提高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俊杰.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校本入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2]杜静.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动因、价值取向与实施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

[3]胡燕琴.新教师入职初期困难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6)

篇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师是培养人才质量体系中的首要要素。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目前职业院校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现结合笔者学校在教学团队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及成效,谈一些浅显的认识,与广大同行交流。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指在教学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教师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即通过目标激励、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团队的每个成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体系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以期加速专业发展、培养创新型、能力型、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成效

多年来,笔者学校始终把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增强学校师资队伍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并纳入到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实施多项举措,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聚合力、添动力、挖潜力、激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发挥愿景目标的带动力

学校组织各专业教学部,根据提升教学质量的相关要素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升的需要,细化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团。如根据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可分为“技能竞赛指导”型教学团队、“教研教改”型教学团队、“科研”型教学团队等类型。根据各类型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制定目标项目规划,并明确团队成员的目标工作任务,明确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愿景目标。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为教师搭建专业能力、潜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从而达到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效果。

在愿景目标的带动下,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团队成员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教学团队建设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个人发展等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服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培育特色,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依托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教学团队的创造力

(1)实施“学做耦合,理实融通”的教学模式,注重加强产学合作。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质量效益型办学模式。我们采用四个“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是教师与企业生产“师傅”相结合。教师既是理论传授者又是操作技能的指导“师傅”,既上工艺理论课又上实习课;既是讲师,又是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中锤炼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

二是教学课题与企业产品相结合。把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按产品质量要求完成的课题作品推向市场,直接接受市场的检测。

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训活动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理论和实践的超前和滞后。

四是育人与创收相结合。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既是培养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逐步实现教学实训由“消耗型”向“自养型、创收型”模式的转变,做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师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产学合作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实施实训室建设任务项目化,教学设备研制自主化,注重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早在2004年,学校就将数控专业实训室、电气专业实训室,作为校本研究项目进行推进建设。项目建设实行教学团队负责制,要求专业教学团队完成从实训室建设方案制定、教学设备研制到实训项目开发的所有任务。

数控专业、电气专业分别成立了由1名技术组长、5名骨干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设备研制”项目专业教学团队。2004-2006年该项目教学团队教师指导一批优秀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成功研制出配有KND-1TB数控系统的CLK6130A型数控车床11台,配有KND-10M数控系统XKL7136型数控铣床1台,LJS-A型多功能电工实验台和多功能机床控制柜各1台。均通过有关专家组的测试,并投入教学使用,性能稳定、精度高、可靠性好。不仅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还为学校节约资金60余万元。专业教师在研制开发这些项目设备的过程中,极大地锻炼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对接企业开展技术化服务,注重高新技能的推广与科研成果的转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始终坚持贴近企业,面向市场,注重高新技能的推广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2009年10月通过与廊坊市百冠包装设备制造总公司、廊坊亨达包装机械厂等企业的合作,教学团队师生成功地进行了灌装设备的3D设计,为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2010年6月团队师生利用灌装压盖机的装配设计经验帮助青岛啤酒(廊坊)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灌装设备的维修,获得企业好评。2011年2月团队师生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利用3D设计软件帮助威意特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完成全自动磁条压入机、全自动轴承压入机、自动升料架、搅拌机等10套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改造,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012年4月教学团队师生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担标准件图库的开发与制作。2012年10月与科技部国家信息化制造业培训中心开展合作,完成了《solidworks工程实例教程》《CAXA制造工程师工程应用教程》两门网络视频课程的制作。2013年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开展合作,主编、参编共完成国家级职业规划教材8部。这些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有效地激发了教师队伍能干事、干成事的活力与动力。

3.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彰显教学团队的影响力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与全国技能大赛相结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激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的活力。2009年5月机械工程系成立了“技能竞赛项目”教学指导团队,负责指导训练学生参加科技部、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和六部委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两项赛事。团队教师通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交流磋商,开展头脑风暴,仔细解读竞赛规则,制定了科学严谨的竞赛训练指导方案,充分发挥团队集体的智慧。

2009、2010、2011年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由科技部、教育部、团中央、常州市政府共同支持指导,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二、三、四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与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619所大专院校的近百万大学生激烈角逐,勇夺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河北省赛区夺得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在全国创造了两个唯一:一是全国619所参赛院校中晋级总决赛唯一的技工院校;二是全国唯一有3支代表队同时入围全国总决赛的技工学校。

2010年在国家六部委主办的国家级一类竞赛、有“数控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笔者学院参赛学生荣获数控铣工项目技能竞赛河北赛区第一名,并代表河北省勇夺全国总决赛冠军,创河北省参加此项赛事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彰显了笔者学校教学团队的水平。

4.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为专业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篇8

中职教育学校班主任工作不仅关系着整个班级的管理现状,而且还关系着教学质量,由此可见,中职教育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学校班主任必须重新认识班主任工作,为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挖掘具体措施。

一、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对于职业院校来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从思想道德品质上教育学生对于现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使得学生自私自利、拜金,而且很喜欢不劳而获。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好的思想还是有可能被改变的,如果进入社会,不好的思想将更加深入。因此,应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思想教育。

二、班主任要尊重每位学生

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时期,并且绝大多数都存在思想偏激问题。他们不愿受人管,即使班主任给自己的关爱也不能适应,希望班主任别管自己。如果班主任比较爱唠叨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对班主任产生厌倦的心理。还有些学生得到班主任的关注之后,就向其他学生炫耀,导致其他学生不满。基于上述这些现象,中职学校班主任必须注意工作方式,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

三、实时更新工作方法

与高等院校相比,中职生总体素质偏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班主任工作方法也需要实时更新。如当学生出现任何问题时,以前班主任都会把这个学生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或者就在“案发地点”对这个学生进行指责,不管周围围着多少人,此时学生只能低头,其实很多学生都是表面知错了,其实他们还是不会改,同样的错误日后还会犯。像这种解决学生问题的工作方法明显效果不好,甚至更加严重,因此,班主任工作要实时更新工作方法。

四、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就业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和普通的高中有所不同,有专业的区分,而且绝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会直接步入职场。因此,中职学生学好一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此时就需要班主任老师时刻地关注现在职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地让学生了解最热门的行业,还要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使得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现状以及自己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的距离,才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五、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不仅要具有其所教专业的知识,而且其还需要管理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因为其工作不仅需要教学,而且还需要管理学生生活。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不同于其他级别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其要求班主任要有强大的责任心、耐心,而且还要求其具有科学的管理班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喜平.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如何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J].文教资料,2009(7).

篇9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影响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mpact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N Yang-Hai

(A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nan, Anyang 455000)

Abstract: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 very good running form for colleges. It not only opens a new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has an increasing influence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influence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教育部也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道路”。这即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希望之路。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成为新世纪、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校企合作作为行之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它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大。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院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各专业人才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市场机制,也就是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要以市场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目前的经济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发展三十多年,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工种的不断细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制定符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为了各个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科学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宗旨,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充分认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还停留在培养一线技术人才,应尽快过渡到培养与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职业能力人才的阶段,也就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相结合全面发展型人才,建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指导思想陈旧,还处在传统教学模式,与企业深入接触太少,不了解企业市场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学生被动地接受与理解,其结果是创造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性。教学模式单一,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没有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高等职业院校中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教师数量比例偏大,实习教师比例偏小,大多教师缺乏专业实践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目前大部分院校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比例是5:1以上,课堂学习时间与操作实习时间的比例是5:1以上,学生与设备的比例是1:10以上,面对实习设施、实习教师的如此短缺现象,不可能培训出高技能的技术人才。此外院校招聘的教师大多来自于高校,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他们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状况,不可能培训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

(三)高等职业院校各个专业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与市场需要脱节,造成的结果就是所学的技能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不能做到学以致用。高等职业学院使用的教材有相当一部分质量一般,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滞后交叉、知识结构近似、低水平重复,这就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改革的创新有较大伤害。

(四)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的与市场岗位需求脱节。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等职业学院在设置专业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分析不够,不能根据岗位的需求状况和走向来确定专业。

(五)实训设备的不断地更新换代,使得各个高等职业院校投入到实训中的经费日益紧张。

(六)由于毕业生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进而影响院校的招生数量。

三、通过校企合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篇10

合格的教师不但要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学能力素质、仪表风度等,而且必须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一个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与行为,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既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和促进着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而教育职场是教师职业道德赖以产生的实践基础,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因此,教师的道德成长要在教育职场中,在丰富的道德认知的学习和坚定的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不断进行有意识的道德反思,以达到实现自觉化的道德自我的目的。

一、道德认知——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基础

道德是我们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中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要素,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促进。而在道德的内涵中,道德认知又是最基本的成分,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发展,是建立美好道德的基石。同样,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包括对教师道德的重要社会作用的认识,对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的认识,以及对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鉴别和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发展贯穿于师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影响和支配着教师的道德行为。教师对道德认知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师提升道德认知水平、促进道德成长的前提。但这种理解不能仅限于对文本知识的识记,教师要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具体、生动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去体会、去感知。

二、道德习惯——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关键

所谓“习惯”,《辞海》中的解释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是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性的情况。习惯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惯常的行为、常见的行为。据此,我们可以将道德习惯理解为: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个体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的一种倾向性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行为的常规化,是不需要道德意志作用下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个体将他律的道德认知进一步内化为自律的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当教师的某种道德行为,经过反复的实践,成为教师的某种道德习惯时,这种道德习惯就成了教师自然状态的教育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进而成为一种教师文化。道德习惯的养成,大大简化了职业道德选择、职业道德判断等活动过程,使教师个体在面临某种职业道德情境时,能不假思索地完成符合某种道德规范和准则的道德行为①。表面上看,教师的道德习惯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表征;内在的看,教师的道德习惯是一种道德观念、道德思维的反映,是良好职业道德的表征。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其实是教师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道德习惯的行为方式,其实是教师的道德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对实现道德观念的行为化、自觉化,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道德反思——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条件

反思是师德成长的必经之路。早在20世纪30年代,杜威就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界定了“反思”并阐述了反思性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反思性思维“把我们从单纯冲动和单纯的一成不变的行动中解脱出来……使我们能够以预见指导我们的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或我们意识到的目的来进行计划,能够以深思熟虑和带着目的的方式开展行动②。”道德反思是指教师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经常对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省,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肃的字者和及时纠正。道德反思不仅能帮助个体接受和认同道德规范,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变外在的规范为内在要求,而且能促进个体反省、思考道德言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道德反思要求我们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剖析自己,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不良诱惑的侵蚀,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因此,道德反思的过程即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道德认知,审视和慎思自己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获得教育教学体验;通过教育的结果和教育对象的反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在这种反复的体验与持续的反思中,教师的教育行为日益完善。道德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调节心理活动,避免身心的不平衡现象,从而使教师人格品质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规律看,反思是实现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重要的标志,它表明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进入到自觉化阶段。

四、道德信念——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目标

古语云:“欲为经师,先为人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伦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品德要通过个人内心的信念来控制,品德并不是“简单的,一般生活的行为习惯,而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信念程度,凭着自己的意志审慎抉择之后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性习惯,道德习惯体现出品德的水平”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的道德信念的程度是标示一个教师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它在教师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尤其是那些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专门人士必须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优良的德行”④。道德信念的确立,既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又是师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的道德信念是教师对一定道德的真诚信仰,它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升华到一定高度后产生的,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合金”。

教师一旦牢固地确立了某种道德信念,就能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来评价自己和别人道德行为的善恶。道德信念所具有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使其成为教师道德成长过程中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能够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教师的道德信念一旦确立,不仅能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自觉自愿地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去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而且能以坚定的毅力去排除一切艰难险阻,使正义的道德行为从一而终,并取得良好效果。教师一旦树立了道德信念,就会精神充实,心明眼亮,奋发努力,无所畏惧,不为名利诱惑,坚持做符合教师道德规范的事,不怕别人的讥笑、讽刺和打击。相反,如果缺乏这种坚定道德信念,就容易胸无大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可见,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动机,而且必须将其转化为坚定的道德信念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才能形成教师稳定而持久的道德品质。

注释:

①和学新,王文娟.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1,(3):7-11.

②[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

③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159-160.

④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7-178.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9.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117-04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

XIE Jing

(Deans Office, Nei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eijiang 641100, China)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ermany; collectivized schooling;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Dual System

Abstract: The perfec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Germany and its dual-system are efficient, which accelerates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promotes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resulting in the suc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its dual system. Taking the shortcomings of Chinas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laws,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glomeracy should be promoted,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近年来,国内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主要是对德国职业教育特点的描述。前不久,笔者有幸到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学习,学习期间,还有幸到一些企业参观,使笔者对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管理运行体制等有了直观的了解,对德国政府、企业、学校、协会以及学生在职业培训体系中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长期萦绕在脑中的疑惑由此得到了解决,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等产生了一些想法。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1.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实行12年制(幼儿园3年、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2年)义务教育,其中将进行三次分流。而在高中毕业后的第三次分流时,学生可选择进入5年制综合大学、3~4年制专科大学或3年制职业学院。由于德国不存在我国的“普高热”、“学历热”,所以有70%的学生会选择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德国法律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且两者呈“H”型互通,即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学生在入学两年后,其生源可以互动,普通高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转入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而职业学校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文化知识,为今后上大学做准备。

在德国,人们最看重的是“工作资格”,而绝大多数人就是通过职业教育来实现自己的工作梦想的,所以家长都乐意让子女上职业学校。目前德国有2000多所双元制职业学校,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明显地独立于普通教育体系,并与企业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在这一教育合作体系中,企业承担着首要责任,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培训方法与培训内容。

2.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及保障

德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联邦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保障法》、各个职业的《职业培训条例》,以及各协会制定的《考试条例》等法律法规。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规定,凡从业人员超过10人的企业,若其接受的培训学员不到从业人员的7%,则必须交纳“培训税”,凡提供的培训人员超过7%且全部签订培训合同的企业,则将得到相应的经费补偿。行业协会是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自我管理机构,具有监督企业职业教育运行的职能。而德国联邦的《职业教育法》确定了行会的地位,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会的成员,负责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证书发放以及企业培训资格的认定。

3.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存在企业和学校两种培训机构,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教学纲要和培训条例。三是围绕综合素质培养设计了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践教学内容。四是企业实训教师的任职资格条件是品格好(指未违犯职业教育法)、业务精(指通过双元制职业培训考试,有该职业实践经验),并通过相应考试(如技师考试)。因此,职业学校教师进门难、学历和资历要求都比较高,需要具有硕士学位证、实习证、职业教师资格证。五是两种培训身份,受训者在学校的身份是学生,在企业的身份是学徒。六是要参加两类考试,受训者要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七是要具有两类证书,受训者最后应获得由行业协会颁布的世界认可的资格证书和由学校与企业联合颁发的毕业证书。

4.集团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轨迹可以得知,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具有独特之处。从办学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集团内成员的人才培养和一些技术合作;从办学特点来看,主要是以企业为主导,政府调控管理,多元主体联盟;从办学模式来看,主要有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是以政府、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组成的联合机构。从20世纪80年代起,德国多个应用科技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这些中心通常依托学校实行企业化运作,为企业特别是为中小型企业服务〔1〕。

5.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学习期间,经历了该集团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对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体验。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查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企业经营理念;开展企业基础经营模拟实训,让学生体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以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列举企业倒闭、企业股票上市等真实案例,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资本运营等等。此外,德国的职业教育机构为适应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金融等专业学生的实习需要,还建立了近千家商务模拟公司,形成了一个模拟市场,实施仿真式的教学,让学生得到和在现实工作岗位上一样的训练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谈话教学法”,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和分析问题,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了师生的双向互动。如爱科特教育集团在教学实践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从能力本位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把职业学校的教学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突出了“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驱动”三个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打下了基础。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转型、社会服务功能和校企合作等环节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2〕。为改变该状况,今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健全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这导致了教育结构整体失衡。由于受传统观念、教育理念和教育行政制度等的影响,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协调、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渗透比较困难、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不紧密,这些成为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协调稳健发展的重要原因〔3〕。

因此,要健全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把终身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性和通融性,这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必须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政府为主导、市场需求为目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多元化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制定与教育体制、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等相适应的政策法规。还需加强执法监督,以改变单一的行政办学模式,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推动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

我国是从20世纪初开始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职业教育事业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和推动下得到了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立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立法的完整性不够,缺乏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规,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不明确,政府在资金投入上责任不清等;现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应该健全和完善。

要推动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必须健全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健全和完善现行《职业教育法》,使其内容更全面,更符合我国国情。如在职业资格鉴定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双师队伍建设以及集团化办学等方面的相关法规应尽快完善;应建立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以地方和部门立法为补充的内容完整、层次分明、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实施的保障机制,以加大《职业教育法》的执行力度。

3.加强校企间的互动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职业院校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创建了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如:“海南模式”、“河南模式”、“天津模式”等①。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其办学体制、机制还缺乏活力。为此,应加大政府的协调与监督力度,使行业企业都积极参与到集团化办学中来。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作为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其重要环节就在于学校与企业的成功合作。我国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把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加强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大政府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校企互动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中的助推作用,明确校企合作的内涵,在集团内组建由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断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机衔接,构建有层次重延续的学制系统,并通过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认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的方式合作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同时,还需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建设等措施,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校际合作、跨区域合作,使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辐射带动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发展,提高集团整体办学效益,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优势突出、连锁互动、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4.注重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教育队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主要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实践场所不足、实践机会有限、引进和稳定“双师型”教师难等问题。因此,“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工作。高等职业院校要针对目前教师实践技能较差的现状,出台一些激励机制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核办法,如可派专任教师利用假期到一些管理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的对口企业或生产第一线单位定期顶岗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吸引行业企业优秀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建立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双师”队伍素质。

5.把握高职课程改革方向,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要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而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已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原则,那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重理轻实的课程结构和以书面形式反映评估结果的课程评价等都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今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一是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三是要注重“五导向”的统一,即导向职业岗位(群)而非学科体系、导向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而非逻辑推导、导向理实一体化而非理实分离、导向学生主体而非教师主体。基于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职业能力和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根据工作任务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以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职业能力课程+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注释:

①参见教职成〔200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网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