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20 09:53: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篇1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二、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1.引导学生注意自我调节心理机制的形成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故事中榜样人物的心态,这对学生理解课文要点、培养其健康心理品质是很重要的。自我调节心理机制就是由自己以克服错误的行为方式去消除矛盾,用道德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知道了谁是谁非,仍然不能按正确的行为方式去做,表现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其主要原因是心理调节能力差,为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

2.引导训练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

以往思想品德的导行方式习惯于单向说教,教师说什么是对的,学生就照着去做,这样实际上缺乏针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群心理素质的培养,课上让学生谈出自己不愿和伙伴们一起玩的原因,根据这一情况,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学生的自我导行,培养学生健康的合群心理,发展他们的个性。

另外,在课间活动和各种课外活动中,也要注意创造集体活动环境,在玩耍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合群心理。

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4.发展学生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情绪、情感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消极情绪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不良心理品质的成分,所以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要关心和满足学生在学习、娱乐等方面的合理需要,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地理解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关系,避免因个人不恰当的欲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情绪。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学生精力旺盛,如果不善于引导,过剩的精力就容易释放到有害的方面去。要加强学生意志的锻炼,增强对挫折的抵抗力,重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具体行为习惯和一点一滴抓起,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力,培养良好的性格。某些学生存在一些不良性格如抑郁、多疑、善嫉、孤傲、粗暴、胆怯等,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热情机智地引导他们,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同时,不良心理也就会得到预防和克服。

5.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意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的活动被塞满高级食物的书包和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的开展。

参考文献

篇2

一、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听障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听障学生生活在无声

的世界里,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情感特点与正常青少年不太相同,生理的缺陷使他们存在很强的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的好坏,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与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分不开的。教师不能把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当品质问题看待。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各学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总结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例如,劳技课中“钉纽扣”一课,有的学生因为不会拿针,多次把手扎出血,就没有信心,不想钉了,这时老师就要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引导他:“现在有不少同学成长在过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下,缺乏生活的锻炼,养成依赖心理,一旦遭到一点挫折,遇到一点困难,就常常退缩或不知所措,失败和困难是每个人生活道路上都会遇到的,你应该怎么办?应该正视它、战胜它,多练习一下就好了。”话后,这个学生立刻露出微笑,经过一节课的练习,终于学会了钉纽扣。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造了更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对自己充满信心。

2.尊重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心态,亲切、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既包括“才子”,也包括“差生”,尤其是个别智障的学生,教师不能对学生有冷有热,有亲有疏。在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应采取因材施教、降低难度、由浅入深的辅导办法,充分发挥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努力得到肯定的气氛中,能够尽情地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这样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结合班级文化活动,培养听障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班级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班级文化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这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利场所,对学生积极地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例如,班级开设了每日格言、班级周报、天天听故事等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听障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演讲和交往能力。此外,利用每周一次的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每周不同的主题,丰富的内容比课堂中的书本知识更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对困难挫折能勇敢面对,对身体的残疾能坦然面对。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给学生提供了生活实践和创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调节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配合,培养听障学生健康的心理

素质

学校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心理教育的主力军。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心理教育有很大影响。有利于心理教育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为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提供了氛围,幽雅宁静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舒适的寝室,都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学校通过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助残日、聋人节等纪念日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大环境里学习和锻炼。

家庭和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样需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这就要求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比如,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允许孩子有不同的甚至反对的意见。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并认识到孩子的问题会给孩子心理造成怎样的压力。其次,对孩子不要过分溺爱,以防从小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也不要让孩子生活在“棍棒”式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父母的歧视、训斥和体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要讲究角色互换,父母和孩子虽然年龄不同,辈分有序,但人格是平等的。只有尊重孩子,才能不伤害孩子。对于听障孩子来说,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他们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家长要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品质。同样也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以适应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

了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知识性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新时代竞争社会的人――心理上的强者。

篇3

篇4

1.家长对孩子应有适度的期望和正确的评价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知识,没有文凭,以后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因此,家长们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切看成绩,以成绩论功行赏,而且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但却忽略了一点,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如何,心理承受能力如何,有些家长从来不关注。孩子在高压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而心理又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久而久之,思想就容易走向极端,从而产生对抗的心理。

上个学期,我们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原来在奶奶照顾下,成绩还不错,后来,奶奶病了,妈妈辞职回来照顾孩子,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妈妈给孩子定下了目标:每次考试必须考班级前三名。一个孩子,原来成绩只是中上,要一下子考班级前三名不是那么容易的,考了几次试,这个孩子都难以达到妈妈的目标,妈妈怒不可遏,对孩子的态度越来越差,非打即骂,孩子呢,弄得母女俩水火不容的地步。孩子呢,不想回家,常常找借口去亲戚家住。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意识到,不能唯成绩是论,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与孩子谈心,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施加不切合实际的压力,否则事与愿违。因为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

2.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白眼狼”

现在的家长计划生育的意识提高了,只生一两个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这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过分溺爱,真正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爷爷奶奶成了他们的仆人,久而久之,让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的性格。在网上搜索孩子打家长的事例数不胜数,之前网上就了一则视频:孙子被宠坏了,竟敢当街对奶奶一顿暴打,拳打脚踢,路人上前劝阻也被打,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心理能健康吗?他有抗挫折的能力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要么只会顺水推舟,要么采取暴力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成为社会的累赘。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平时的做法,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否成为孩子养成健全人格的绊脚石。

三、家长互相交流自己孩子出现的现象,并说说自己解决的方式。如:

1.孩子不做作业,家长的态度

2.孩子不做家务,家长的态度

3.孩子通宵玩游戏,家长的态度

4.孩子欺负老小,家长的态度

……

四、给家长提高孩子受挫折能力的具体做法支招

1.给孩子树立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家长要充当孩子的心理辅导老师,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当他们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孩子树立信心,而不是动辄就打骂、挖苦。只要不涉及到道德底线,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都可以适当的去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让他知道有时候做错事情并不可怕,身边的人都一直支持他,让他重拾信心,越战越勇。所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要结合他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法去应对,

2.引导孩子正确发泄个人情绪

当学生在考试不好,或与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等遭受挫折,心里闷闷不乐时,家长不要急于去干涉,但不要放任学生这种情绪,防止学生解不开结,从而产生心理疾病。作为家长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泄情绪,可以带他外出走走,散散心,也可以带他打球,转移注意力,从而使心情尽快平复,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使不良情绪尽快释放。当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家长安慰之余,不妨让学生大声哭出来,或是以其他不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将自己的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虽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上的阴霾。

篇5

一、创设行为激励环境,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理

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是树立名人榜样,通过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就是利用小学生崇拜名人的心理,给他们讲一些名人自信的故事,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时的故事,等等,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进而对任何事情都树立顽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二是开展能力锻炼,通过挑战自我培养自信。通过锻炼学生培养自信心的方式很多,比如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当一次“管理者”;交给学生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老师不插手,等等。通过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自己做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三是培养集体观念,通过感受自我培养自信。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特别是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荣誉时,让学生知道荣誉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他是集体中的光荣的一员,强化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在学校中的自信心。

二、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

一是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通过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校园里设置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让学生理性思考;在校园里营造繁花点点、绿草茵茵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进而使学生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是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内化、积淀优秀的心理素质。而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因此,在学校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各种活动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通过心理认知暗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心理品质的优化。

三、创设全新学习环境,努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篇6

心理教育是实践《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日趋成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但是中学生身心还未完全成熟,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都不足。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缺乏全面的认识。在思想和行为上容易产生主观性、片面性和不稳定性,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教育的认识不足,忽视心理教育的独特地位,只重知识、技能传授,轻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素质的畸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角度明确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教育和管理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1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应高度认识到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发需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为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可见,一个人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这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据国家权威机构心理测试和调查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学生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7%。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虚荣、嫉妒、狭隘抑郁、怯懦自卑、孤僻离群、焦虑急噪、逆反心理、社交困难等心理障碍。近年来,中学生因各种心理障碍而产生过激行为与严重后果事件时有发生,曾为一个个鲜活的花朵,过早的枯萎而叹息,从高考落榜万念俱灰的寻死觅活,到与师长情绪对立离家出走,在他们以生命的代价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的警钟里,不难看出当代中学生心理存在的严重失衡和错位。可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1.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与时展相适应的创新人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多800名男性进行了3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其中取得较大成绩的20%与较小成绩的20%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距不在于智力和智商,而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许多专家指出:“21世纪是全球经济、科技和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良好的心理素质将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可见,未来世纪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更要求我们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我们所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不仅应具备各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更应该具有远大理想、高尚的情操、强健的体魄、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特别是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仅要具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从国内的调查来看,当前的多数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意志品质差,畏惧困难,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胆小怯懦;在家任性,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等。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学生素质的不合格越来越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拦路虎”。所以,在学校里,作为班主任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指导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着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思路

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并非当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它只是少数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反映,可这个支流我们却不能忽视,无论是从充分发挥青少年成长的潜能看,还是从培养新世纪的有用人才来看,无论是从心理素质不高,心理承受脆弱给青少年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来,还是从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是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日之力,需要通过多方面、多途径的教育和培养。

2.1着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同时要关注个别差异,要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将心理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营造心理品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1学校班主任应协调各科任老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充分发挥各学科教育中包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2.1.2优化学校、班集体的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价值向导,使学校、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在良好的集体、人文氛围中,将培养目标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班主任应始终于建立和谐、稳定、上进的班集体,创设活泼健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1.3配合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学生的家庭需求,主要是来自家庭和谐的气氛和细致的关怀。所以,班主任要定期把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并结合家长探索下一步的工作方法。现在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限于学习和经济生活,而对孩子的心理活动过问太少,同时,由于部分家庭存在较为严重的家庭矛盾,从而导致学生对家庭失望,甚至形成代沟。为此,班主任在定期的家长会上以及家访中要与家长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2.1.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场所之一。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了解社会实际,为自己今后适应社会,接近社会奠定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激发广泛爱好,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棋琴书画、体育锻炼和郊游等活动,这样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意志,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又能缓解心理紧张,释放多余的“能量”。

2.1.5开展心理咨询,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心理咨询,班主任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2.2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很多,有遗传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事实上,属于遗传和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理异常的是少数,绝大多数是环境影响和个性差异造成的。可见,保持学生心理健康是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

2.2.1要经常关心学生情绪是否稳定,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良好的情绪包括愉快、喜欢、热爱、和尊敬;不良情绪包括苦恼、愤怒、憎恨、惧怕等。作为班主任,应该时刻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学做情绪主人,用理智的力量去抑制情绪的冲动;要及时疏导已形成的消极情绪,解除精神压力。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班集体,使学生在友好交往中获得愉快的感受;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必须采取惩罚手段时,要立足于疏导,做到惩罚公道。

2.2.2培养广泛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青少年处于精力旺盛,求知欲望极强的时期,对许多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探索其究竟。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注意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有兴趣的心理状态,才能创造出积极的心理效果,激发顽强拼搏,养成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

2.2.3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情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家长都必须重视情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他们认清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要避免用过激语言刺激而造成个别学生情绪狂躁、冲动,烦恼或忧伤。为了使学生情绪保持适度平衡,除了正面引导、陶冶情操外,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对不良情感进行自我调控和合理宣泄。

2.2.4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联系。据调查,当中产生苦恼时,有60%以上的人以朋友为第一倾诉对象。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不是靠逢迎谄媚,而是靠诚实友善、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等高尚的品格。一个学生只有与周围的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2.2.5培养良好的健全人格,增强心理紧张的抗衡力量。不良的性格往往会改变人对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造成适应能力差,甚至造成心理障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接受的态度和能力。学生个人只有接纳了自我,才能在挫折或冲突的情景之中保持自身个性完整与心理平衡。①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了解自我,接受自我,不仅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兴趣、能力,性格,更要了解和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既不过高估计自我,也不自欺欺人,做到心安理得,坦然地接受自我,减少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健康;②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工作,学会全面、客观看问题,既不以人之长度己之短,也不好高务远,要有战胜和克服困难、挫折的思想准备,善于调整自我,培养自己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性格形成过程中逐步从被控制者变成自我控制者。

总之,在注重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班主任要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培养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精神,强化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成为现代化社。

参考文献

篇7

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已经受到了全社会各界人士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实施新课改革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更是教育工作者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所要完成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

一 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中,国家把新课程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这次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三维目标中“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和形成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全的标准,即使一个人具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健壮的体魄,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同样是一个不健全的人,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把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因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任务重,教师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学生心理上存在如自卑感太强、耐挫力差、胆怯、害羞等不良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教育体验的过程,又是教育意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产生体验、获得感悟、形成态度并内化成价值观,如在活动中让学生“当一次主持人”,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勇气,消除胆怯和害羞等学生常见的心理弊病;组织学生“去参观爱国教育基地”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 教师要加强学生自我在心理上控制情绪能力的培养

篇8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89-02

一、对于整合研究理论依据的分析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是我国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在对这两者的整合进行研究之前必须先明确他们的基本定义及其相互关系。针对过度悲观及消极的心理状态,研究上面仍然存在诊断不确定等缺陷,因此,西方的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健康完全状态为核心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将主导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的主观幸福感及主导心理健康消极指标的心理疾病共同列入了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中,因此,弥补了之前在心理疾病方面的单方面视角。但是对个体的完全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只适用于普通的心理健康诊断,很难从根本上对人类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对近年来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直接存在的相互关系。如果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成一套模型,该模型由心理素质及心理状态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内在机制,另外一个是外在行为。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来说,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繁杂的教育体系,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互相影响。所以我们基于海量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交互作用理论。青少年在心理上面的变化是非常快速且毫无预兆的,社会现实的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两者同时出现并交融在一起,这是当代青少年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最本质原因。因此,在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应该抓住他们在主观及客观方面产生变化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并采取强化内部心理素质和外部良好行为的战略,通过主观及客观相互作用的视角去实现两者之间的整合研究。除此之外,还应从现实社会环境适应与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出发,精确把握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及发生特征,并对青少年的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冲突等行为进行交互性研究,从多个层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我们基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有效地进行整合,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质处理好。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组成及测量评价方式

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在国内外均已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手段,而心理素质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概念,其测量评价方式还未形成标准体系,目前仍然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有关心理素质的基本定义,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结合近年来相关实践经验,拟定出了以下定义:心理素质是建立在生理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并将外界环境所给予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隐性的内在心理品质,并具有衍生及发展等功能。简单地说,心理素质就是人类内在一种保持稳定性质的心理品质,它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在刺激转化为内在品质的稳定过程,并通过人类的日常行为习惯所体现出来。心理素质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能力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认知品质指的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品质;个性品质指的是青少年各种心理特征的结合,由动力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等部分构成;适应能力指的是青少年对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适应情况。我们根据所总结的青少年心理素质结构,编制了一份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测量评价表,这份表格很好地满足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可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中展开评价。

三、当代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整合研究的主题之一便是探讨当代青少年群体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它是合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窗口。经过笔者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了以下主要问题。

(一)心理压力问题

青少年群体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心理压力,且心理压力的来

通常是来自于学业及交际方面。笔者使用综合取向,并针对青少年群体中所存在的各种压力源,编写了一份详细的青少年压力应对措施问卷调查表,通过这种方式收集了一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时主要采取的措施,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直接形成的关系,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压力应对模式。

(二)学习适应问题

除了心理压力问题之外,学习适应问题也是青少年群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生活在班级群体之中,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比较,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压力,不能适应。笔者通过多方面调查总结出了青少年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结构框架及主要构成因素,并得出了几种最常见的青少年适应性问题类型、考试心理问题等等,并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同伴之间的竞争、异性之间的交往、亲子之间的沟通,等等,在这些过程中稍有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笔者根据青少年在日常交往中所交往频繁的人群,例如同学、异性、父母等等,分析了在这些不同的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情绪情感问题

笔者通过对青少年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其中,应围绕从生理唤醒的恐惧、对心理活动的恐惧、对他人评价的恐惧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探讨主要覆盖青少年焦虑及敏感等情绪的发展特点极其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对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因及抑郁特点等方面因素进行了探索,分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五)恋爱心理问题

恋爱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变化是代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笔者对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构建,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表对青少年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去探索青少年对于婚恋观的态度及发展特征,并从恋爱心理与压力来源等角度进行结合,编制了一套测试青少年恋爱心理问题的测试表格,探索了当代我国青少年对于恋爱压力的处理方式及调节策略。

(六)职业健康心理问题

笔者针对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健康方面较为薄弱的现状,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青少年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本土化的青少年职业成熟程度的结构模式,开发了相应的测量与评价工具,由此来分析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方面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特点,同时研究影响青少年职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及作用原理。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整合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是为了适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探索内容,目前为止并没有现成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标准。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一)坚持以“人在环境”这一理念进行研究

“人在环境”这一理念是在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而提出的,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的高级心理和社会化关系角度来看,人所具有的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活动都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思维、人格、情绪等等,因此想要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方式,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共同研究,从环境的角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进行全面分析,有效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人类是生理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体,生理因素和非生理因素是互相影响的,除了先天性遗传缺陷之外,任何心理问题都是由外部环境所影响的,例如人际关系、就职压力、学业压力、经济条件,等等。因此,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时,必须要将心理问题及非心理问题进行共同研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

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基础理论及方式,对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这种研究是具有选择性的。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所采取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摒弃该范围内以往研究中所发现的单因素研究多、理性辨别多、经验总结多、自变

量和因变量的管控不严谨、单个问题研究时间过多、与当代背景相结合研究较少等问题。应正确使用现代化心理科学研究的有效方式,以此保证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应结合当代青少年在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从社会环境等大背景方面切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整合,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整合方法。

(三)使用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方式

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方面的整合性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仅仅会牵涉到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科学方式,还会涉及一些其他的学科,例如,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等。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在研究过程中应将这些学科进行综合。例如,在理论探讨过程中,不仅仅使用了文献分析及理论构建等科学研究方式,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问题的整合培养研究过程中也使用了调查、咨询、测量、分析等多方科学探索方式。在实际研究中,除了使用以上研究方式,还应加入模式构建、文献分析、过程控制等特殊研究方法。通过多数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学科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还能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金良,郭成.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

篇9

关键词: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健康发展

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职责。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与时俱进。爱校、爱岗、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铸就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教师优秀的心理品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下面就怎样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多元化,在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大;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在不断的提升,诸多因素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据调查表明,教师的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以上,绝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的还存在着一些身体疾病,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身心素质的培养。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正视它,面对它,不要拒怕,正确的对待,主动检测自己的身心健康,注意自我调节和医治,认真学习和掌握身心健康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应对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各因素的能力,牢固树立起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二、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有人说,健康的心理来自于健康的体魄,和谐的环境,正确的疏导和科学的诊治。

第一,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愉悦的心情,畅快的工作,和睦的家庭等因素,是营造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关键,是心理健康素质形成的首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说过,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因此,在生活中,要有计划、有目的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保证早、中、晚三顿用餐,注重营养需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珍惜生命,关爱身体,定期体检,发现病情及时诊治;要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劳逸结合,急缓有致,科学用脑,身体好了,心情才能好;心情好,家庭才能好;家庭好了,工作才能干好,才能有效的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补充教师心理健康素质营养。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

教师要加强人际交往,积极参加一些校内外的活动,能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与自然相融,开阔视野,调节心情,陶冶情操,培养兴趣。能够在与人的相互沟通思想感情交流中锻炼交往、倾听、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传递正能量。教师要志存高远,能正确认识自我,对同事,对家长要主动的交往,热情的服务,处事大方、豁达开朗,光明磊落,心胸宽宏大度,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每时每刻都要给学生一个灿烂的笑脸,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态度要和蔼可亲,与学生交谈要坦诚相待,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爱学生,视学生为血缘之亲,真情相处。鼓舞学生,永远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愿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是促进教师身心素质提升的剂和催化剂。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三,学会调适消极情绪,不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避免不了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为此要学会对消极情绪的调适,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体验到职业倦怠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降低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教育效果。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是学会转移。转移心中的烦恼、忧虑,放松心情,加强体育锻炼,聆听音乐,唱你最喜欢的歌。多想一些有趣的事,美好的事。有时还可以调换环境,休假、旅游等化解消极情绪。二是学会自我安慰。当心理失衡时,要自我解脱,自我安慰,多想自己好的一面,不要过分的去追求完美,知足者常乐。三是合理宣泄。选择恰当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做一些合适的事,排泄自己消极情绪,但不要把消极情绪迁移到他人。四是学会幽默。马克・吐温说:“幽默本身的秘密源泉是欢乐,而不是悲伤。天上是没有幽默的。五是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看心理医生。如此来排解职业倦怠,缓解教师心理压力,调适消极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愉快的工作。

第四,正确对待挫折,乐观对待现实生活,不断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

篇10

1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极大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既面临巨大而严格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宏观与微观上的机遇,进行青少年人格健全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特点,要不断深入“互联网+”为平台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加工和信息利用全面认知健康人格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和青少年自主成长的重要价值与核心功能,采取“互联网+”时代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沟通平台和交互平台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和人格完善得到“互联网+”科技的基础支持和平台支撑,整合“互联网+”与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做到内容的丰富、层次的提升、形式的多样,进一步挖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潜能,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和全面发展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保障。

2建立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基础信息库

“互联网+”是资源和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深层次整合与重构,“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基础信息的详实、准确和全面,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以“互联网+”科技作为基础,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建设为目标,建立起“互联网+”载体的青少年认可健康信息库。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要求设置基础信息库的目类、体系、系统,并根据青少年实际做好人格健康信息的采集、测评和量化工作,使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信息,以“互联网+”基础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深加工全面把握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动态、特点和规律,对于人格健康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敢于,发挥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型、系统性优势,真正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实现对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人格健康建设的全面支持与服务。

3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环境

“互联网+”社会中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境、交往方式与传统社会有着继而不同的特点,青少年呈现的状态,表现出的需要也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基于“互联网+”的交际和沟通方式正成为青少年相互联系和交互式交往的基本形式,“互联网+”逐步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时代和环境大背景。作为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新解读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因素和周边环境,正确理解“互联网+”社会带来的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与青少年人格成长的问题和挑战,以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为主题,兴办各类讲座、座谈会、网络宣传,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指导下,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优化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稳定获得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知识,全方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多方面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外部环境和结构上做到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激励、促进、培养和提高。

4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网络

篇11

正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今天当人们的生命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的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更直观地说,在我国最新一次的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紧迫的现实和素质教育的需求都呼唤着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我在班集体建设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做了一些尝试,现在汇报给大家。

一、在管理中彰显个性。

尊重学生个性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我在班级管理中,把班集体当作全班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正如魏书生老师提出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让每个人在集体中都具有一定管理责任或服务责任,每个人都处于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地位。比如班干部一年一选举、值日班长每日轮换、学科代表专项负责、组内事务负责制、班级卫生承包制,做到人人有岗位。在“人”和“事”的搭配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才能,让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理想、兴趣和特长申请岗位。有音乐特长,擅长表演的就申请做文娱委员;擅长美术的就申请做美术课代表;电脑水平高的就申请做电教委员;有管理经验的就申请做班干部或是小组长。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做自己擅长的事,进行自主管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自信心、自尊感和归属感,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力,增强成就感。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工作中与他人交流,学会换位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形成宽容、诚实、有责任感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在活动中彰显自我

马卡连柯说过:“要注意在集体活动中教育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也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活动中我通常是提出活动内容和大致方向,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比如我提出召开主题班会,学生们就形成组委会,确定班会的主题,设计班会流程,确定参与人员,审定各环节内容,进行多媒体准备等,在班会的总结时也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总结班会的得失,为下次班会积累经验。再比如学校举行合唱比赛,我班学生从选择歌曲、准备伴奏、设计舞蹈、准备服装、确定指挥到请老师辅导、课下训练,都由学生自己组织,比赛最终夺得一等奖。这种自主活动、自我教育的方式尊重了学生的爱好和需求,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自制力和创造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