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0 10:25: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三语文文常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不参照书翻译文章1~4节。
2.能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
3.通过分析“物皆有所待”,理解庄子所说的“逍遥游”的真实含义。
4.感悟人思想的伟大,能从时代背景辩证理解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万物”到底待“什么”;写“万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
难点: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学程序和内容:
一、导语设计
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给宇宙带来了无穷的意义。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心灵,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索和审美的世界……(引导学生对专题的关注,使学习课文不成为孤立的学习)。古代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以经世之才,却屡遭打击,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变得日益豁达。比如苏轼。那么,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要讲的庄子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之一。
二、检查预习
1.你对庄子及其创作有哪些了解呢?(适当补充背景知识,播放蔡志忠动画版《庄子》的有关介绍,以促进对教学目的4的解决。)
2.课文论证了庄子什么样的观点呢?
3.你对“逍遥游”的含义怎样理解的呢?
(“逍遥”,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三、追踪
1.疏通课文1~4节。
方法:投影显示课文原文,要求学生不看课本,不看参考资料,尽量直译课文。每个小组推选一人翻译一段,其他小组做好评议准备。
2.同时板书重点字词,学生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
四、展示学生预习当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
1.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
在总结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补充:①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有浪漫色彩。②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将人类在思想上的追求提升到无穷,由自由而游的鱼、海,到鲲的天地,进而达到展翅高飞的大鹏和大鹏的广阔天地,而远眺遥远的天池南冥。這也就是說由水的世界,而达到水天合一更宽阔的天地,显現一个无所不在的領域和境界。
2.有同学问:1~4节,写了那么多的事物,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解决步骤:
①朗读课文,并画出写了哪些事物?
②找出与论点有联系的句子。
③同学发言,教师注意引导。
④师生共同总结,板书。
万物都有所待;
都没有绝对自由。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五、问题延展、深究
1.作者写出行备粮的目的是什么?
(反驳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别,反而嘲笑鹏鸟南飞是多此一举。庄子认为“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的不一样。鹏鸟背宽翼大,要乘厚风行万里;蜩与学鸠身轻翼小,枪榆枋而知足。虽然所待各不相同,但都是各适其性而有所待。)
2.第一段主要运用哪些手法写?
(采用寓言的方式,借用想象、夸张、比喻手法说理。)
六、问题预留,预习下课时
课文节选部分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而庄子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最高境界呢?请预习课文,背诵前三段,并将预习中的问题交给课代表。
《逍遥游》课前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课前设计的准备
在上这堂课前,我参考了很多的教案设计,也看了一些教学实录,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一向都这么认为,符合学情和教师风格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有用的设计。我们一直在进行着有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因此,我把对学情的研究摆到了第一位。
这堂课在高二(18)班上,该班有55名学生,女生32名,是三个文科实验班之一,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较好,但在文言文这一块与稍好一些的平行班没有多大区别。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不强,尤其是一些成绩靠后的学生,就等着上课时老师灌给他们,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该班本学期成立了13个学习互助小组,每个组里都有1~2名成绩较好的同学。课代表张婷认真负责,老师布置的事情她都能督促检查让同学完成。管荣强、徐宁俊、王茜等几个同学都很善于发现问题,对课文注释看得很细,并经常持不同意见。但是后排几个男生就比较“懒”,依赖性强。我就想,这堂课,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小组合作的优势和这些同学的特点(平时也这么实践着),让所有学生课前就能真正动起来,使他们感受到是自己在学习,老师是可有可无的。
基于这种分析,我布置了预习任务。①字词障碍,小组内解决,组长做好记录,有分歧的集中到课代表处,由课代表组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第二天上早读课前交到我这来,课堂上再解决。②每个小组从内容、写法(1~4节)等方面提出两三个问题。集中到课代表、管荣强等同学处,尤其要注意让后排几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早读课前将问题集中起来交给我,上课时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由于这堂课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我在早读课时收上来同学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才开始准备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
从学生提交上来的问题看,字词基本没有什么障碍了,只是对课本注释中提到的“息”的两种解释不知道该取哪一种,说它影响到句子的翻译。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提一下就可以了。看来学生的预习还是比较充分的,所以,我将“能不参照书翻译文章1~4节”作为了本课时的一个要求。“能归纳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则安排在学生评议翻译的过程中板书,达到提醒和强调的作用即可。
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我将教学重点与难点定在了“‘万物’到底待‘什么’;写‘万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几个问题上。解决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可能课堂更有效。
但有些问题学生还没有提到,比如手法、论证方法等。我便预设了两个相关问题,“作者写出行备粮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段主要运用哪些手法写”,第一个问题是想让学生通过探究能想到论证方法,第二个则是拓展思维,领会庄子文章的浪漫色彩。
三、课后反思
一堂课下来,让我感受深的是学生的预习很成功,几个翻译的同学都能很流畅的看原文翻译,说明扫除了字词障碍,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存在:由于预定在了1~4节,所以学生在讨论、探究问题时,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想,如果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能从文章整体上给个要求,比如明确要求学生探讨一下说理的层次,那么学生的思维会更宽一些,课堂的整体感可能就更强一些。另外,由于担心课堂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我将动画《庄子》放在了最开始,这样,学生在介绍庄子时,就受到了影响。
研究学情,追求课堂的有效性,我将不断探索,也希望自己能取得进步吧。
语文高中文言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文言文《逍遥游》优秀教学设计
2.高中语文文言文《逍遥游》优秀教学设计(2)
作为“指战教官”,想要自己的“战士”专心于训练备战,自己首先得有足够的定力,能运筹帷幄。何谓“定力”?“定力”就是由自信力、自制力、洞察力、辨析力、判断力、承受力以及功力、耐力、毅力等诸力构成的“合力”。在这个信息纷繁的时代,没有足够的“定力”,肯定会被“浮云遮望眼”,失却自我。
随着我省自主命题不断改革和发展,不少学校和老师的“定力”不是日益坚实,而是日趋疲软,不惜动用各种关系,借助多种途径,煞费苦心地到处打听和搜集一些关于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就语文学科而言,所谓的“信息”不外乎这么几种:一是题型,二是分值,三是模式,四是文本(体裁)。“题型”里最关注的是诗歌鉴赏有无填空题,文言文断句是选择题还是自行断句等;“分值”主要是各主观题分值比重怎样,如何赋分;“模式”实际上就是写作命题采用什么形式,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亦或新材料作文;而“文本”,最感兴趣的就是“文学类文本”和“文言文文本”,“文学类文本”是中国小说,外国小说,还是当代散文、现代散文;“文言文文本”是传记类、叙事类还是说理类。而所有这一切,哪一点不在我们复习备考范围之中?
多年来的高考成绩表明,任何学校想取得出色的高考成绩,依靠的并非那些漂浮的“信息”,而是深厚的实力。“万变不离其宗。”只有稳住定力,才会有信心,有底气,有策略,有步骤,有实效。学生也才会在老师有条不紊地带领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任何时候都应牢记:高考没有神话。语文学科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复习备考,努力增强知识积累、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的整体实力,才可能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笔者以为,实力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实力的外显,离开实力而奢谈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如果能够全面增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这些“实力”,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了。但是备考实践表明,想要借助几个月的高考复习来完成所有实力的提升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需要有明智而切实可行的策略来增强实力。
根据近些年考试情况分析,笔者以为,可以将增强实力的重点定位于识记、答题技巧与表述、写作等方面。增强识记实力,不只是夯实了语文学习的基础,加固了知识积累,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够鼓舞信心。例如识记实力强,作为全卷的第一大题里的第一、二小题字音字形题就能顺利解答,这样就能让考生心里蹋实,信心大增,这样的心态是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学科水平的重要前提。还有“古诗文默写”,虽然只有区区几分,但是绝对小觑不得。这和顺利完成字音字形题的效果是一样的。同时,常读文言诗文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对文言阅读及诗歌鉴赏能力,一举几得。因而本人认为,这应是一个常抓不懈的重点。至于答题能力和写作能力,似乎是大家都不敢怠慢的问题。但真正见成效的也不多,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的方法。答题能力的体现不外乎步骤清晰,条理清楚,语言简洁准确,内容全面。笔者认为,增强答题实力的有效方法莫过于进行多种仿真操练。当然,操练之后的批改、评析、修改、重做等环节也必不可少。再说写作实力,这是一块大家都不敢轻易触碰的敏感区。不说写作本身的难度,单就高考阅卷对作文评分标准的不确定性就足以让教者和学生对写作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情绪。但是,不管阅卷标准如何变动,阅卷老师个人喜好如何不同,笔者认为,真正的好文章一定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那何谓“真正的好文章”?思维品质高,语言流畅优美,结构巧妙合理,这就是好文章。尤其是思维品质,这是近年来高考作文阅卷更看重的一点。所以,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应有意思的多强调文章的思想性,多思考多修改,让学生养成全面、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多读优美语段和自己的文章,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内在实力的增强和外显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必要而适度的“重复”。
2全力以赴,多多尽力;积极配合,重重给力
高考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夙兴夜寐”“全力以赴”等来描述我们的努力程度一点都不为过。但是,思想重视与行为体现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高考复习每次都会有条不紊地“全力以赴”一番,“十八般武艺”统统耍尽,可是,到后来感觉越来越不灵验,最后常会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样一来,原先曾经“燃烧”的热情终于慢慢冷却,“意义重大”的备考也慢慢演变成了“例行公事”。出现了这种状态,我们就该问问自己究竟“尽”了多少“力”!
其实,语文备考需要“尽力”之处很多,或许不同学校不同老师不同学生就有不同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然而,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备考效果,就应当着重在以下一些环节上多多尽力。
首先,多尽力于资料选择与处理。备考不能“口说无凭”,各种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不是资料稀缺,而是泛滥成灾。面对铺天盖地的资料,老师在甄别和筛选方面多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为什么呢?一是在现行高考方案和考查模式中,语文一直是“老大难“的弱势学科,常常处在被“挤兑”而且无人理解的尴尬境地,不但学校不重视,一般的学生也不太在意。如果要跟其他学科去争时间根本不可能。二是资料本身的问题。多而不精,这是现在高考复习资料的普遍特点。所以,选择优质资料帮助学生落实操练,确实是无奈而又明智之举。尽力于资料的选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尽量选用优质资料,既要堵截粗制滥造的低劣产品,也不能一味迷信所谓的“名校名师”,务必坚持“以生为本”,唯“质”是求;努力整合资料。很多资料往往只有一部分试题还不错,多数试题都很一般,因而务必要“宏观把控,微观调整”,选取上乘试题,重新优化组合。
其次,多尽力于解题指导与答题示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多,也很灵活,但一些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相通和类似的。笔者认为,恰当而有效的解题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强调审题意识。即便是非常熟悉的题干,也应当逐字逐句地细细斟酌。第二,介绍解题思路。即展示从审题到答案形成的全部过程。第三,呈现解题范式。不同考点和题型的解答并不相同,呈现规范的解题样式,显得十分必要。当然,呈现范式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解题“常式”,以便灵活迁移,切忌生搬硬套。
再次,多尽力于答题评析。解决问题和缺失,是答题评析的重要使命。答题评析,自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还得花费在“针对性、警示性、纠错性”等方面。“针对性”是基点,评析答题情况,一定要在认真批改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找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重点”失误。“警示性”是要点,评析要通过剖析典型的“错例”来“警示”学生,构成学生的“心理震慑”,以加深对“错例”的印象。“纠错性”是重点,纠错是评析的重中之重,没有纠错,评析就是“浮云”。纠错,不能简单明确一下正确答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另外,“纠错”还应当帮助学生修正和完善一些不够完整或规范的答案,使之升格。这种“评析”或许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老师单方面的“尽力”还不足以高效达到复习备战的目的。以“效率”为首要目标,永远是备考复习的不变追求。简而言之,“给力”就是效率高,不“给力”便是效率低,而重“给力”则是脚踏实地地努力争取备考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知道,备考的主体是学生,备考的终端是考试(高考),而备考的过程和形式则主要表现为环环相扣的“听(听课)”“练(操练)”“考(考查)”等。因而,扎扎实实地用信心、智慧和行动谱写不同凡响的备考“三部曲”,就是重“给力”的最精彩诠释。
2.1听课“给力”。学生听课“给力”,是保证复习真实有效的基本前提,否则备考目标难免落空。学生听课“给力”的重要特征是在聆听的同时能够展开积极思考,即呈现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课堂学习状态。听课“给力”的理想结果是“懂”,尽管“懂”只是复习的初级目标,但“懂”是“会”和“巧”的前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2.2操练“给力”。笔者一直认为,应对高考,只“懂”不“会”则意义很寥寥。不少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并非输在“不懂”,而是伤在“不会”。“懂”的未必就“会”,“会”的必定大致能“懂”。而达成由“懂”到“会”的唯一途径就是各种操练。实践表明,有效“操练”的多寡决定了复习效果的优劣。语文学科长期存在“重讲轻练”的偏颇,尤其是课堂上的操练量明显不足。从应对高考的角度来说,语文和理科科目一样,应督促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相应数量的练习。一般来说,课内的操练要比课外作业更能快速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会”与“不会”,并解决问题于“最现场”,在学生急需帮助时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及时“加长”那块影响整体的“短板”。
2.3考查“给力”。学生应努力消除“厌考”情绪,积极认真地完成每一次考查,以便让老师随时清清楚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随时帮助自己查找知识缺口,总结经验教训。
只有在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师生积极配合,才能“拨云见日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文言文翻译的必要性
文言文翻译长期以来都是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选择题在考查字词句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把握概括能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功效,学生只要对文言词义、句法有一定的理解,便可以结合选项较容易地得出答案,但是考生是否完全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还很难加以判断,因此选择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仍只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上。但“文言文翻译”并不只是“理解文言文”,从文言文的特点来看,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考生直接翻译一段文字,从而看出他们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从2002年起,高考试题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开始有所变化,题型由以往的选择题改为让考生直接翻译句子,强化了对“翻译”的考查,由此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此后“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对这一考点的表述形式虽因省份年份不同有所变化,但考查题型与2002年高考试题相同。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这类试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所以,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
根据高考评卷题分得失情况,通报指出,高考考生文言文翻译得分偏低,主要是翻译方法不当,虚词翻译不准确,不能抓住关键词和文言句式。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并无大的改观。在备考过程中,许多高三语文教师也几乎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探求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重视积累扎实完备的文言知识,吃透课本,强化质量,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二、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原则
(一)要求
严复在翻译外文时首倡“信、达、雅”,我们不妨借用一下,文言文翻译也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求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求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表述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生动形象,能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日饮得哀乎”,直译为“你每天的饮食恐怕减少了吗?”就显得生硬,也不符合触龙那种亲近关切的语气,可译为“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要使译文典雅得体,必须注意人物个性,语气和文章的文体风格。
就中学生来说,后一点是较高的要求。但前两点是应该并且必须做到的,否则就不算好译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二)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准确规范”的原则。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二)具体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可概括为七个字:对、留、删、补、换、变、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如:郑 人使我掌 其 北门之 管。
│ ││││ │ │││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留”,即保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以及古代的人名、国名、地名、器物名、官名、帝名、政区名、国号、年号、朝代、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时间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庆历中,有布衣毕升。” “庆历”(年号)、“毕升”(人名)是专用名词,译时可直接保留在原句中。
3.“删”,即删除。删去原文中无须译出的某些字词。主要是针对一些没有实在意义,只有某种语法作用,表示语气、停顿、起连接作用或凑足音节的文言虚词而言。如句首发语词,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等等,均可略去不译。如《报任安书(节选)》“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夫”是句首发语词,可不译删去。
4.“补”,即增补。(1)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指在单音节词的前边或后边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或短词。如《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古,学,必,师,传,受,业,解,惑”译为“古代,求学,必定,老师,传授,道理,教授,解答,疑惑”。(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量词等。省略成分补出来,才能使语句通顺,意思明了。如《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译为“(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5.“换”,即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把“岁”换成“年”。
6.“变”,即变通。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又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此句运用“互文”修辞,必须将上下文的词语互相渗透,互相说明,结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7.“调”即调整。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把动词“信”放到宾语“自”前面,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三)译文顺口溜
牢记译文顺口溜,也将有助于古文翻译。下面有两种顺口溜,供大家选择记忆。
*古文翻译口诀1: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古文翻译口诀2: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大致可以这样进行:解词――串意――顺意。就整篇文章而言,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简言之,翻译步骤可概括为:①通览全文,把握大意;②通读全句,标注要点;③按照词序,对应翻译;④调整语序,符合规范;⑤检查校正,以防误译。
五、文言文翻译的注意事项
(一)宏观把握
1.结合历史背景,切忌主观臆测。
每一段文言文文章都有它的历史背景,因此理解时要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背景的显示可能是直接的,如文末注明文章作者、出处等或有简单的背景注释;也可能是间接的,从文中的人物及事件或细节中推断出来。了解了历史背景后,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就从大脑中涌现出来:当时的政治形势、相关政策、科技水平、民风时俗……只有结合了背景,对文章的理解才不会失之于主观臆测。
2.树立全局观念,联系具体语境。
历年高考翻译材料,主要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通过具体的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和寄托作者的深情,因而它有一个完整的中心和明确的主旨。解答这类题目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认识和理解。通常讲“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是强调语境的重要。(1)有些词多义,但放在具体句子中取哪个义项就确定了;(2)有的代词,具体指代什么,只能根据上下文去推断;(3)有的虚词用法灵活,但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却是固定的。
3.正确认识古今汉语的差别,切忌以今律古。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强调要树立历史的观念,一方面是说要注意古今的区别,另一方面要注意古今的联系。看不到差异,就会“以今律古”,弄出错误;看不到联系,就会割断历史,失去许多“解文”的依据。此外,读文言文还会遇到古人的观念问题,缺乏历史的眼光,也就难以正确地理解和评价。看不到差异,可能会把文言文的词形弄错。如07年高考全国卷(一)的文言试题中有“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句,其中的“名称”用现代汉语讲就是名字、称呼,可在原句里“名”是名声,“称”是传播、称赞的意思。缺乏历史观念,对文中有特殊意味的地方就可能视而不见,或者理解错误。典型的例子有《鸿门宴》中对座次的记述。没有历史观念的人可能一带而过,甚至会觉得司马迁嗦。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些记述绝不是多余的,而是具体地表现出了项羽的骄横和政治上的幼稚,也可以看出刘邦的隐忍之功。
古人的思想与今人有一定的差异,古文中的词语有的也与现代汉语迥然有别,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以古人的思想标准和行为习惯去理解古人”,“以词语的现代用法去翻译古文”。要充分重视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切忌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二)考查的重难点
考查的重难点是文章的中心句、文眼句、精彩句,以及理解有难度的和含有某种语法现象的句子。2002年高考北京卷的文言文翻译为两个句子:“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第一句关键点在“穷困”上,涉及省略内容和古今异义;第二句的关键点在“多”和“知人”,二者都是古今异义。
可见,文言文翻译的考查要点主要在文言实词,包括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等。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一个句子“其李将军之谓也”涉及了固定结构“其……之谓也”的考查。只有熟悉考查的重难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才能做到有针对性。
(三)得分点把握技巧
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2.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我们要掌握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3.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所谓关键实词,即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如“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汉书・公孙弘传》)”关键词是:“会议”、“端”、“面折庭争”。译文: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这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愿当面驳斥和朝廷争论。由此可见,抓住了关键词,准确翻译全句就不成问题。
4.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在文言文翻译中,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力求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六、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众所周知,文言文翻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生即使牢固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若平时文言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仍然无法完全读懂文章的内容。所以在熟练掌握翻译方法诸事项后,还应抓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积累得扎实完备,翻译自然就能解决。
文言文的翻译,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文言知识,其中以实词、虚词、文言句式为主,在此基础上,还有句读、通假现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小知识点,而熟知这些知识,是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必要条件。因此须梳理这些知识,形成网络,且要吃透课本,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文言文翻译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可以达成。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素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重要篇章烂熟于心,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包含在其中。其次是转化能力,也就是迁移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定的学习规律和方法。翻译难度虽有增加,但只要了解文言文特点,积累基础知识,掌握翻译的方法和规律,加强训练,文言文翻译就轻而易举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