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22 16:04: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历史教学叙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

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69-04

“轻负高效”一直是教师追求有效教学的目标,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日常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对某些教学难点,学生时常有易错、易遗忘和不易掌握的特点,教师要如何才能设计出“轻负高效”的教学过程呢?笔者认为,运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巧妙设计“倒序式”的教学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即在他人的帮助下,通过个体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寻找和努力创设最近发展区,提供给学生力所能及而又略高于学生当前发展水平的任务, 搭建能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脚手架”,从而实现学生从潜在发展水平向实际发展水平的转化。

何为“倒序式”教学?笔者认为,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次序,或相应技能的操作顺序来设计教学过程,即为“顺序式”教学,反之,为“倒序式”教学。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用“倒序式”教学在处理教学难点时,往往能有效分解难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脚手架”,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实践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不易被遗忘,教学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过程重构的背景

“书签式链接”是苏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网页制作”章节中“超链接”部分的内容,既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的顺序式教学中,学生通常是按照制作的顺序依次学习以下三个操作步骤:(1)插入书签,并命名;(2)设置书签式链接;(3)预览检验效果。由于学生对第1步和第2步的操作都相对比较陌生,所以,容易出现教师“教”一步,学生才能“学”一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且还会由于教师频繁切换“广播”产生一定的烦躁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当学生在结束模仿需要独立完成类似的制作任务时,教师往往会发现有一些学生无从下手,好似已经不记得刚刚的操作过程了,再过几节课这样的遗忘率会更高且遗忘面会更广,教学效果实在不如人意。

以下是笔者对该内容的教学分析,以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

二、教学分析与教学过程的重构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了解“书签式链接”的实现效果和作用;掌握制作书签式链接的三个步骤。

(二)学生已有的相关水平和经验

(1)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书签”概念和作用。

(2)绝大部分学生在课上都有使用“百度百科”的经验,而“百度百科”的页面设计中就运用了大量的书签式链接。

(3)学生在使用Word等软件中有设置超链接的经验,并且在之前的FrontPage课中,也学习了如何设置不同网页之间的跳转链接,因此,对学习“书签式链接的设置方法”有一定的探究基础。

(4)学生已掌握切换编辑视图和预览视图的方法。会通过右键菜单查看对象属性。

(三)教学过程的重构

(1)复习导入。先引导学生复习普通网页间的超链接效果和制作方法,随后抛出问题“今天将要学习的书签式链接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不仅为学生探究书签式链接的设置方法垫定基础,而且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教师打开“百度百科”中的“南京”词条,边解说边演示其中的书签式链接的应用效果。

(设计意图:用实际生活中的网页实例向学生展示“书签式链接”的应用效果,会更有利于学生体会其实用性,增强学习动机。)

(3)教师在PPT中用自定义动画的方式(效果如图1所示),引导学生反思和小结:书签式链接与普通的网页链接效果有什么不同,适用于什么情况的网页。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反思的对比教学,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体会到书签式链接的作用和适用场合。)

(4) “那该如何制作呢?”教师用PPT展示制作“书签式链接”的三个步骤,并说明将用倒序的方式来学习,即:先看效果、再做链接、最后学习如何放书签。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具体操作前,先通过PPT上的“关键字”,对整个操作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较为清晰的思路,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步都在完成什么目标,可以减少盲目模仿,提升学习质量。)

(5)倒序探究第一步:看效果。教师打开半成品的练习素材网页(截图效果如图2所示),点击标题文字 “玄武湖”,网页内容即跳转到其对应的景点介绍,教师再继续点击景点介绍下方的返回标志,网页内容又重新回到页面顶端,这些都是教师课前预先做好的书签式链接效果。教师边演示边说明本课的练习目标:请学生给其他三个景点都设置好类似的链接效果。

(设计意图: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和实现效果,并为第二步中的主动探究做好铺垫。)

(6)倒序探究第二步:做链接。教师将素材网页切换到“编辑”视图,边演示边与学生互动,“现在大家看到的小旗子就是老师提前放置好的书签(截图效果如图3所示),下面我们通过右键菜单来查看‘玄武湖’的书签式链接效果是如何实现的。”教师右击“玄武湖”,学生说:“选择超链接属性”,教师打开属性设置对话框,学生观察弹出的设置窗口,并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发现它链接的不是一张网页,而是一个名称为“1”的书签。“现在这张网页中已放置了四个书签,哪一个书签的名称是‘1’呢?其他三个书签的名称又分别是什么呢?”这时教师再请一位学生通过右键菜单的方式,演示查看已放置好的书签名称。

教师适时点评学生的演示操作,并布置探究练习任务:“请同学们尝试用网页中已提前放置好的书签给景点‘灵谷寺’制作书签式链接。”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行通过预览视图检验效果。教师在巡回辅导中,发现学生共找到两种略有差别的方法来实现,各自单击图4中的两个标识处,均可以找到当前网页中的书签。在学生集体探究后,教师请使用不同操作方法的学生进行演示操作,并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已有的超链接制作经验去分析书签式链接的设置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易于学生理解两者的差别,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书签式链接的设置方法。)

(7)倒序探究第三步:放书签。“现在我们离成功只差一步了,书签是如何放到网页中的呢?其实很简单,操作方法和插入图片差不多”,这时有不少学生就已经争着说出来:“用‘插入’菜单。”教师边展示菜单位置边提问“在前一个任务中,大家可以发现老师取的书签名称,有用英文,你们现在自己试一试,请给“明孝陵”这个景点制作书签式链接”。

学生集体练习后,教师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安排适当的点评和演示操作,并引导学生小结:书签的命名;制作书签式链接的三个步骤。

(8)顺序式巩固练习。在上一任务中,其实学生已经经历了“放书签――做链接――预览检验效果”的完整制作过程,因此,本环节的练习目的就是在上一环节探究实践和总结方法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进行巩固和熟练。

三、教学重构后的效果及思考

本案例在教学重构后,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能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不仅课堂学习目标达成率高,而且经学期末小测试发现,学生在未复习的情况下,对该知识点的反馈情况仍然非常好,遗忘率很低。

反思本案例教学质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努力寻找和创设“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同化

首先,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思考学生已学习过哪些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铺垫性知识与技能、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等。

其次,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可以知道以下几点。

(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换句话说,课前认真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找出和创设本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

(2)新的意义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本案例中,对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教师都会有意识地将其与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进行联系,从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为学生搭建了主动学习的“脚手架”,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主动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识体系中。

(3)有意义的保持和遗忘是认知同化的继续。奥苏伯尔认为:认识有简缩的趋势,通过认知同化过程,掌握了有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记住大量事实更为经济、省力,也便于利用。所以,通过意义学习获得的概念和原理是不容易忘记的。在本案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与旧知识进行对比思考,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最后再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感知和实践的过程中自然获得新知和技能,这样的新知获取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印象来得深刻,因此,本课的目标达成率高,遗忘率低。

(二)“倒序式”教学是创设“最近发展区”的有效办法之一

1.“倒序式”教学有助于分解教学难点

在寻找到学生学习的多个最近发展区后,如何有效地将这些零散的点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条学生主动学习的线索呢?笔者认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逆向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如果把一课堂最终的学习目标比作是一座山的山顶,那么,在顺序式教学的开始,学生就是站在山脚看山顶,如果前几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就容易形成一些畏难情绪,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在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发现,如果把制作“书签式链接”的三个步骤反过来学习,学生就能较容易找到最近发展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探究学习新知。学生在逆向式教学的过程中,每次从自己当前的位置向山顶看,最多只会看到自己目前正在探究的这个难点,因为,再向上的知识“我”刚刚都已经掌握了,所以,学生会始终有一种“我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感觉,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采用逆向式教学能有效分解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2.“倒序式”教学有利于突破学生易错点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还经常能够发现学生的一些易错点,例如:学生在运用Flash软件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时,时常会忘记要先将运动对象转化为“元件”,再进行“动作”设置,尽管这一点教师在一开始的演示操作时已经强调,尽管教师发现学生出错后,在练习反馈中又再次指出并纠错,但几次课后当学生再次制作这个类似的动画时,依然还会有不少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点:(1)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相比,“将运动对象转换为元件”这一步确实是多出来的步骤,容易形成学生的遗忘点。(2)有部分学生对于他人所犯的错误,根本不会在意,只要自己的结果正确就可以了,所以,教师的纠错反馈措施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无效的。后来,教师用“逆向式”教学的方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简要流程如下:(1)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再展示“动作补间”动画的效果,感受其与“形状补间”动画的效果区别。(2)在设置时,教师指出“形状补间”动画的补间类型是“形状”,而“动作补间”的补间类型是“动作”,然后给学生两个半成品的动画文件,让学生分别设计动作补间的效果。其中一个文件中的运动对象,教师已经预先将其转为“元件”,而另一个文件中的运动对象则是矢量图。学生实验的结果,显然是一个能成功,一个不能成功,这样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让每个学生都“犯”了一次这样的错误,那么,学生在好奇的心境中,学习会更加主动,同时,又纠正了自己“犯”的错,记忆效果就会更加深刻了。(3)再次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最后再进行顺序式练习。这样一来,这个“易错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倒序式”教学后进行“顺序式”的总结和练习,有利于知识的融汇贯通和巩固

通过“倒序式”教学,学生逐个突破了难点。经实践证明,在“倒序式”的探究后,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则能提炼精华,化繁为简,加深学生的印象。再通过顺序式练习,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和巩固。

篇2

1基于教材――分析学生的原有经验

对学生原有经验的分析是需要基础的,笔者所确定的基础就是教材上的知识顺序.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根据教材上确定的知识顺序,去判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这种思维与教材上的知识顺序的吻合点在哪里,是否存在更合理的顺序,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更加顺畅.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知识顺序重构,并不完全是指章节上的调整,也包括某一节中知识顺序的调整,甚至包括某一个概念与定义的呈现顺序等.

以苏教版“物态变化”教学为例,知识呈现的顺序依次是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水循环.这样的顺序相对于其它版本的教材而言,或者是相对于以前的教材而言,确实做了调整,将汽化和液化置于熔化和凝固之前,是有学生认知方面考虑的,毕竟在学生的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例子相对更多,同时也是有知识难度方面的原因的,因为熔化知识当中需要研究冰熔化的特点,而这个实验相对于水的沸腾实验来说,显然难度更大,不容易成功.在学生初学物态变化之时,以一个复杂实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太恰当.

进一步分析,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去学习汽化和液化,在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尤其是对物态变化的初步认识之后,再去学习熔化和凝固,其本身就是一个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那么还有没有改进的余地呢?笔者以为还是有的,因为学生在认识物态变化的时候,不大可能真的从汽化液化开始,然后依次向另外四种物态变化过渡,在学生有了一些观点萌芽的时候,及时帮一把,可以让这些萌芽更好地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服务.

2基于经验――分析调整知识顺序

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然后捕捉一些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构建本章的知识网络.

示例一物质的三态变化教学中,为了充分让学生的经验显性化,笔者在介绍了三态的特征之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所知道的物态变化吗?(必要的时候,需要解释一下物态变化,因为物态变化其实也是一个专业概念,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此时过多地使用这个概念,还是会影响其思维的)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来“任意”确定知识的呈现顺序了.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最多的例子就是熔化,夏天吃冰棍、冬天冰熔化等例子,是学生的第一反应,因此熔化概念的构建是最早的.有意思的是,熔化概念建构之后学生想到的不是凝固,而是汽化,学生自然想到了蒸发,如衣服上的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等,这可能与学生此前的科学学习中的影响有关,具体不再赘述.学生想到哪种物态变化,就先讨论哪种变化,不必拘泥于教材顺序,待例子齐全之后,再构建物态变化的三角形示意图即可.

示例二汽化(蒸发)教学中,如果按教材一般都是先学习定义,再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虽然教材上没有,但实际上都是要教的,能够提前熟悉控制变量,学生也能够接受,这样的调整是必要的),最后学习蒸发吸热.但在笔者的课堂上,笔者多次发现学生总是先想到蒸发是吸热的,因为学生在例举蒸发的例子的时候,就容易根据例子判断出蒸发吸热.既然如此,就不必拘泥于教材顺序,就可以将蒸发吸热的认识固定下来.

示例三关于水循环的教学,可以渗透到前面三节知识的教学中.水循环作为最后一节,通常不受重视,但笔者发现在前面六种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已经涉及到水循环的很多例子,于是笔者突发奇想,从汽化的教学开始,就在事先准备好了的一张空白幻灯片上,借助白板的绘画功能,用笔画出山川、大树、河流、白云等,然后每学一种物态变化,就用箭头标出一种物态变化,而当六种物态变化学完后,这个水循环的示意图也就画好了.这样不仅将水循环的知识渗透到前面三节教学中,同时这样的形象化处理,还可以让学生在构建六种物态变化的时候更为顺利,效果是极好的.

3教后评价与反思――深化教学理解

篇3

现今,我国的教育方式已经有传统的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初中的地理教学中也充分发挥了思想、地理、实用、时代以及趣味性,体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当前人类发展的思想、战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对地理教学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在地理课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感到有些困惑,本文将就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及教学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一、利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

二、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热情,可以从邮票、旅游、动物世界等多种角度进行切入,以充分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能力。考试虽然不是考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而是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能力的考查,但仍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地理复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以章或单元的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这"五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能力。

篇4

总体来讲,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相当迅速,国家教育部先后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将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职业教育才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21世纪初,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与普通教育二分天下的局面。所以,有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文件稍迟才出台。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指导纲要》,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被独立提出并有了具体的指导性文件。然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没有大学生的成熟与自信,也缺乏中小学生的家长监管与照顾。他们虽然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他们大多是原先所在学校的后进学生,有部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时本身就已带着心理问题和困扰。再加上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特别不稳定的叛逆期、青春期,因而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尤显必要和迫切。然而遗憾的是,许多职业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和职业辅导之类的课程,大多却流于形式,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职业学校,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处看,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大处着眼,又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所以必须无条件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只要能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就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一、提高认识,加强硬件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一定比例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承担,心理教育人员要经常参加研讨和进修;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有专门的心理教育场所,包括教师工作室、个别辅导室和心理健康档案室;学校还应该配备完善的心理测验工具和充足的书籍报刊资料。但众所周知,大多数农村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几本教材,也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完全由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去照本宣科,目的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已。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主观认识不到位。因此,首先必须做到学校领导亲自负责心理教育工作,大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这是前提和基础。

二、全员参与,全面渗透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在保证学生智育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专门性、专业性的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不仅心理健康教师要在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在个别辅导与团体咨询的过程中,做到理解、尊重、爱护学生,而且其他教师也都应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虽然不要求每个教师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但现代教育的理念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做到在课堂内外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唯其如此,才能有效配合专业教师的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形成学校的教育合力,全面而又高效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很多省份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性理论和技术以自学考试的形式纳入了对每一位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考核,这将会大大推动中职学校“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的形成。

三、家校互动,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50-03

【作者简介】姜祖国,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江苏沭阳,223600)教师,宿迁市高中物理骨干教师。

高中物理程序性知识是一个系统知识,教学不仅过程长,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才能高效。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探究、认知、练习,最终生成能力。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探索,把高中物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1.发现特征,建立概念;2.寻找关系,建立规律;3.思维引领,建立程序;4.应用程序,解决问题。

一、发现特征,建立概念

概念是程序性知识的基本“细胞”。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把物理现象通过实验、视频、图片等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特征,最终建立概念。

1.借助趣味性实验生成概念。

例如用范氏起电机帮助学生建立静电场的概念。电场是客观存在的,是带电体周围的一种特殊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帮助学生建立静电场的概念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范氏起电机先使金属球带电,让学生观察,学生没有发现异常;接着,让一位长发女生站在绝缘板上,用手触摸范氏起电机的带电金属球,头发瞬间竖起并散开。学生对此现象惊呼不已,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教师由此提出问题:是什么使得这位同学的头发竖起来的?为什么会竖起来?

教师设置趣味性实验给学生体验,在兴趣的引领下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激发学生对带电体相互作用的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库仑定律和力的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实验是一味催化剂,可以引导学生快速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建立概念。

2.巧用挑战性实验促进概念生成。

例如稳定平衡条件教学,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挑战性实验,让学生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离地,保持平衡,扮演“金鸡独立”。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奖励。学生有了攻擂的心态,一拨又一拨的上来挑战,他们通过反思总结,最终发现规律。

鲁迅在《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中写道:“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许多东西可以让学生体验,体验到的东西使人感到真实。因此教师上课时能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的,就不要用抽象的语言来表达。

二、寻找关系,建立规律

物理规律是程序性知识的“骨架”。只有建立规律,才可以系统地研究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发现规律。

实验直观形象,学生容易接受,因此要想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情境,还需从实验入手,再加以逻辑推理,使得结论更加真实可信。

1.借助实验直观性,帮助学生发现规律。

用阴极射线管寻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该实验使用的是高压电源,当两根导线靠近时,绝缘导线被击穿,产生电火花,因此必须用绝缘手柄移动导线,同时为了防止高压电源的“剩电”伤人,也必须要用绝缘手柄移动导线将电源放电。让学生知道它的危险性,再让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听到放电的晟,看到美丽的电火花,当磁铁靠近时,射线偏转,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教师及时引导,粒子为什么偏转,偏转时遵从什么规律。通过现象让学生感知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验证左手定则;再用逻辑关系推导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利用实验的可体验性,引导学生探究规律。

如变压器的变压比教学。在变压器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能感知到变压器的工作特点,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实验,让全班学生依次手牵手(心脏不好或有其他疾病的学生除外),一头一尾两个学生分别用空下的另一只手,捏住变压器副线圈两根接线的线头,教师一手握住干电池,将线圈的一个接线与干电池一端接好,另一只手将另一接线在干电池另一极上轻轻地快速划过,全班学生惊呼,同时跳了起来,手都抖了一下,不自觉地松开。教师不急不忙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发现一节干电池有这么大威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实验中学生的惊呼声和人群的一起跳动多角度刺激着学生,让学生充分感知到变压器的威力,通过触觉感知到电流的存在,激发学生向更深层次探究,自主学习寻找规律。先让学生感性认识,再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性推导变压器的变压比,引导学生发现变压比,学生更容易建立和接受规律。

3.借助实验的启发性,让学生自主建立规律。

启发的着重点在“发”,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促使学生思考、领悟。我们设计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生直观的感受,引发思考,并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

如涡流概念的建立。我们为了直观显示电流的存在,可以设计自制线圈接小灯泡的实验。当线圈靠近电磁炉时小灯泡亮了,学生会感到惊奇。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时,教师再提问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涡流的概念。

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启发学生寻找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设计的教学能够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维引领,建立程序

“思维”是程序性知识的灵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情境,弄清楚逻辑关系,再根据情境的已知条件,推知未知的量,通过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把建立程序的过程称为建模。高中物理的程序性知识多,但建立程序的思路却相同。教学应从简单到复杂,按时间先后顺序,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才容易被学生接受。下面用实例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分析程序性知识的思路。

1.建立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叠加体”问题的程序。

建立如图所示的模型。设地面光滑,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隔离体法分析,对A:F-fBA=MAaA,对B:fAB=MBaB;由于B的动力是由摩擦力提供的,有最值,当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加速度最大为aBmax。A的动力由拉力F提供,理想情况下可以无限增大。因此B的加速度有最值,A的加速度没有最值。当aA>aBmax时,A与B相对滑动,因此aBmax是A与B相对滑动的临界加速度,此时可以求出临界拉力F0=(MA+MB)aBmax。

当F>F0时,A与B相对滑动,采用隔离体法,此时A、B间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F<F0时,采用整体法,先求出加速度a,再用隔离体法求解A、B间摩擦力。

求临界值是破解叠加体模型的关键。求两物块相对滑动的临界加速度时采用隔离体法,分析动力是摩擦力的物体,当摩擦力达最大值时,加速度为临界加速度,再采用整体法求临界拉力。小于临界拉力,初始状态相同,先用整体法,再用隔离体法分析;大于临界拉力,采用隔离体法分析。

2.建立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动生”问题的程序。

创设如图所示模型: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长度为l的导体棒ab横放在固定的U型金属框架上,框架的两边MM′、NN′相互平行,电阻不计且足够长。MN的电阻为R且垂直于MM′,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对ab棒施加垂直于棒ab的水平恒力F,棒ab从静止开始无摩擦地运动,始终与MM′、NN′保持良好接触。求:(1)导体棒的稳定速度v;(2)从导体棒开始运动到稳定,整个电路中产生的热量为Q,求该过程通过导体棒电量的大小。

程序建立过程: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运动的导体棒ab充当了电源,感应电动势E=BLv,根据右手定则可得:导体棒ab中的电流方向由ab,即b端相当于电源的正极,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导体棒ab受到的安培力

F=BIL=,且方向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可知导体棒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最终导体棒将做匀速运动。由于FA是变力,因此,对过程分析只能用动能定理W+W=mv。由于电流是变化的,因此求电量只能先微元,再叠加,最终可得q=。

因此,对于分析电磁感应中的“动生”问题,可以分为四个分析:(1)“源”的分析,分析电源的电动势大小、方向、内电阻;(2)“路”的分析,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描述电路的参量、电路中的功能关系;(3)“状态”的分析,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判断它的运动情况;(4)“过程”的分析,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功能关系。搞清楚了“四个”分析,即弄清楚了整个过程,再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突破口进行分析。

四、应用程序,解决问题

程序性知识只有通过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最终生成技能,教师在建模的基础上要加强用模,这样建立的模型才有意义。用模型分析问题就是把原有的问题情境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灵活地运用程序性知识来分析问题。

如电磁感应“动生”问题,可以把情境转化为竖直轨道、倾斜轨道,即恒力相当于重力、重力的分力;再把情境转化为有初速度的运动情况,通过不断地变换情境,让学生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帮助学生建立分析电磁感应“动生”电动势的一般分析思路。

建立新情境如图所示,两足够长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MN、PQ相距为L=1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α=30°,磁感应强度B=1.0T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下,金属棒ab垂直于MN、PQ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的质量m=0.01kg、导轨与导体棒电阻均不计。电阻R=150Ω,电容C=0.01F,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现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求:(1)在开关接到1的情况下,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2)在开关接到2的情况下,金属棒稳定时的加速度。

解析:(1)对导体棒有:mgsinθ-=ma,当加速度为0时,导体棒有最大速度,即

mgsinθ-=0解得v=,v=7.5m/s;(2)对导体棒有:mgsinθ-BIil=ma,时间t内累加有:mgsinθ-BL=ma,mgsinθ-BL=ma,

mgsinθ-BL=ma,mgsinθ-B2L2Ca=ma变形得a=,解得a=2.5m/s2。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是一个系统性教学过程。教师需要系统备课,进行整体、科学、符合物理学科特点的设计,并且借助实验的直观性,注重实验与逻辑的结合,方可实现高效教学。

篇6

比如探究分子热运动时,通常无法用肉眼来观察这些微观运动,演示实验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但采用计算机来模拟这种运动,则十分生动形象,学生也一下子就理解接受了。

二、采用虚拟实验技术,可以避免烦琐,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在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吸放热特性)的实验中,哪怕是采用电热丝加热液体,但由于热量损失严重,往往无法顺利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有不少老师费尽心力来做这个演示实验,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而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实验,也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这个实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采用虚拟实验技术,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用网络虚拟实验室,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进行实验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还可以突破时间、场地、实验条件等种种限制,不仅可以练习课堂实验,还可以课后自主探究各种实际问题,极大地拓展了实验内容,开发了新的实验资源,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采用虚拟实验技术,能实现实验资源的共享,拓展了实验渠道

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能够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它不仅仅能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农村中学学生,通过网络同样能够身临其境地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生合作进行实验。

如本人曾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在线版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中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

五、采用虚拟实验技术,可以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改善实验条件

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比如探究天体运动时,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实验,也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这个实验。

六、采用虚拟实验技术,还能减少器材消耗,节约实验经费开支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实验室,学生便可以走进这个虚拟实验室,身临其境般地操作虚拟仪器,操作结果可以通过仪表显示,反馈给学生来判断操作是否正确。这种实验既不消耗器材,也不受场地等外界条件限制,可重复操作,直至得出满意结果。

七、采用虚拟实验技术,还能保障学生和设备的安全

特别是对于使用有毒物质的实验和易出现爆炸现象等危险情况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实验,同样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还可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篇7

历史学科属于人文社会学科,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因此历史学科本身具有明显的思想性。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然而,近年来在职称评聘、单位考核和升学应试等诸多现实问题的困扰下,大多数历史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基础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一历史教学目的。许多教师一提到“思想教育”,就认为那是讲大道理,于是在课堂上淡化或忽视思想教育,没能让历史教学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事实上,思想教育正是历史教学的三维课程目标之一,犹如三轮车之一轮,缺一不可,否则势必造成车毁人亡。可以说,没有思想教育的历史教学是残缺的,更是危险的——对于思想还不成熟,身心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教师辛辛苦苦地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美丽外壳,有专家甚至认为这是在培养隐性的社会“危险品”。由此可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教育就是方向,就是旗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思想教育这个方向动摇不得,这个旗帜模糊不得。

2.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

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的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从提高教学效率角度来讲,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是要借助于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来开展。

可当前我们大多数中学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运用的现状如何呢?大、小城市里的中学虽然基本上配有现代教学技术设备,但除了教育发达地区,其他地方在现代教学技术设备的使用上还不算广泛。和城市不同,在广大农村还有很多中学连最基本的现代教学技术设备都没有,不少地方教师上课的方式依然如故:一本教材手上拿,一支粉笔板上画,一张嘴巴喊到哑。对于他们来说,唯一“现代”的教学手段或许就是彩色挂图,偶尔挂一挂,让学生还觉得新鲜;至于那些活灵活现的先进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投影仪等,那些多姿多彩的影视资料如秦砖汉瓦、兵马俑的纪录片等,有的只是望眼欲穿的渴望了。可以说,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加上各种历史原因,导致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难以在广大农村地区学校普及,直接削弱了这些地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3.大量的历史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历史教师应自觉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但实际境况却并非如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历史教学图册 》等重要历史教材往往被忽视,没有使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对“历史教材”有明确界定:“历史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用书等。”但不少历史教师根本就不在意《 历史教学图册 》这本薄薄的教材,上课时也不把它带到课堂上,更不讲解它。其实《 历史教学图册 》是历史教科书的最佳搭档,它能准确、清晰地向学生提供历史地图,使学生更精确地了解所学历史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提高识图、用图的基本技能。应该说《 历史教学图册 》与《 历史 》教科书各有千秋,彼此互补,相得益彰。第二,对周边的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低。首先,是没有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或资料室。这一方面是教师的利用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少学校的图书馆或资料室存在藏书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教师对这些地方教学资源的使用。其次,是师生对所在地区的文化历史遗迹,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视而不见,浪费资源。再次,是对乡土教材的使用虎头蛇尾。许多学校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编写出了乡土教材,还要求做到学生人手一册,看似要轰轰烈烈地利用地方乡土教学资源,但由于地方课程没能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到最后只能将这些乡土教材全都束之高阁。

4.一些学校不按历史学科教学规律办事

历史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它重在一步一步打下扎实的基础,贵在学以致用。囫囵吞枣式的教学过程,“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历史是副科”的教学观念都是错误的,教师如果不按教学规律办事,会把历史教学引向死胡同。

然而,最严重的还是一些学校不按历史教学规律办事,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历史学科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不少学校对初中历史不给足课时,并且在期中、期末考试前往往要求历史学科把课时“让位”给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这就无形中给了学生一个思想认识上的误导:历史是“小学科”,是“副科”,学不学无所谓。于是学生自然也就随便地学,教师也就随便地教。第二,部分地区初中历史会考实行开卷考试,给学生造成误会。对会考开卷考试,初中学生存在四大认识误区:历史考试可以不复习、开卷考试难度降低、开卷考试能带上所有资料、开卷考试试题在书上有现成的答案。可以说,实行开卷考试,导致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记忆,从而也降低了自身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这样自然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了。

5.对台湾历史的教学重视不够

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遗憾的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不少教师对台湾历史的教学重视不够。多年来历史教材对台湾史方面的内容(无论是台湾古代史还是台湾近现代史)只有零散的介绍,并且分布在教材的许多章节中(而对台湾当代史基本不涉及)。由于对台湾的历史介绍不集中、不系统,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台湾的认识模糊。

篇8

一、选用经典篇目,缩短距离

这种叙事类文体学生并不陌生,第一节课一开始,我就引领学生一起回顾。如六上:《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后的姿势》《爱之链》《船长》等,六下:《半截蜡烛》《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夜晚的实验》等。学生一下子觉得好亲切,既缩短了距离,又让忐忑不安的内心快速得到平静。

二、比对课标要求,明晰方向

小学课标要求:阅读叙事类文章,能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敬佩、向往、同情等感受。

初中课标要求: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和情感,赏析优美精彩的语言,领会关键词、句、段的含义、作用、情感,能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对表现手法和文章主旨有自己读到的见解和感悟等。

简单比照一下,就不难看出:初中语文学生在深度、广度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和跳跃。

三、选择适当要点,把握主线

针对同学们现有的学情,我决定用三课时进行衔接教学。第一课时:梳理叙事要素,判断叙事顺序,明确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概括文章内容。第二课时: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体会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第三课时:分析体味文中关键词语重点文句;分析人物形象。

这样安排旨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迫切所需。

四、精选小学课文,提升兴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新初一的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充满了好奇、憧憬和向往,所以必须要呵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做到降低难度,提升兴趣。

1.在回顾记叙文六要素时,选用《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学生能迅速地找准并直观理解。

2.在讲述线索类型时,选用相关文章。以具体的事物或其特征为线索,如《夹竹桃》《枣核》;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小学课外阅读涉及到);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爱之链》《卢沟桥烽火》;以思想感情或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以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为线索;《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天游峰的扫路人》。

3.在讲述“插叙”时,我播放了《三借芭蕉扇》中的两段视频:一是土地给唐僧师徒讲述火焰山成因,二是铁扇公主不肯把宝扇借给孙悟空的前因后果。当时,在“单独交流区”,不少同学贴上了小花、赞字等。由此可见,他们已经懂得了“插叙”这种叙述方式及作用。

4.在把握文章主旨技巧时,选用《最后的姿势》结尾:“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便于学生理解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揭示文章主旨。选用《夹竹桃》中“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我一向是喜欢花的”“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便于学生领悟这些句中加点的反复出现的词语,能透视文章的主旨。

5.在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时,选用《船长》中的两段文字:(1)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2)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这两段非常鲜明的对比的文字,突出强调了众人的慌乱与船长的镇定,众人的自私与船长无私的大爱情怀。

6.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时,选用《理想的风筝》中的语段:“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通过对刘老师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刘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以及和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无限快乐,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刘老师对教育、对生活的挚爱。

五、挑选初中经典,实战演练

一开始,引导新初一学生借助一些相对浅显的文章,强化对课堂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复习巩固叙事顺序、线索、插叙、划分层次层次、归纳层意等知识点,选用《枣核》一文,就能涵盖这些知识点。

2.复习综合分析文章主旨,选用《往事依依》一文,通过归纳层意把握文章主旨:“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3.复习“以小见大”“悬念”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时,选用《枣核》一文。朋友托我带几颗生枣核却用途蹊跷,设置悬念;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却故弄玄虚,加深悬念;朋友带我踏访后花园倾吐思乡之情,最终揭开悬念。层层设疑,巧设悬念,收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六、适当拓展阅读,综合检测

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了能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提高学习能力,可以适当进行拓展阅读训练。

我选用丁立梅《小扇轻摇的时光》中的语段“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执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着,南瓜花儿在夜里静静的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盈盈而照,温柔若水。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手执蒲扇,追着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呀。”可以进行词语的表达效果、人物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等检测。

篇9

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平台,装饰艺术的设计和创作是从事各类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当代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构建“大装饰”的理念,对培养学生设计意念、设计素养和原创能力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从人类艺术诞生之时,就没有离开过“装饰”这个名词。人类的艺术起源与原始的装饰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沃林格认为“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装饰在原始社会是艺术的审美核心。各种彩陶纹样成为各种装饰美、形式美的标本。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它不仅是“装饰性”的,从秩序、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审美愉悦,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

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说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装饰对于现代设计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从装饰的角度出发,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在当今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有关后现代装饰语意的教学,应当从以下二个方面人手,才可确保“‘大装饰”思想富有艺术设计的当代性。

一、装饰的观念问题

把握后现代的艺术观念,是确保艺术设计当代性的根本因素。后现代艺术是当代艺术及艺术设计的热点,它泛指现代工业社会大工业流水线生产以后西方出现的一些艺术思潮和观念,是当今西方学者对当代文化研究所做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生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些现象正越来越多地带有后现代的特征,而后现代艺术观念也正在被国内学术界接受与认同。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而装饰几乎是后现代设计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最有力的武器。后现代艺术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者宣扬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部分,而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又表现出古典的回归。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同时作为一种更加具备人性倾向的设计观念,后现代设计致力于消除工业生产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设计更加富有温彩。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人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像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后现代给我们带来的是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因此学生面对装饰观念的学习和把握上,不妨采取“两端深人”的方法,即一端深人研究传统的古典样式,详尽地了解东西方在装饰领域的不同艺术思想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另一端深人研究当代文化时尚的发展趋势,用兼具时代性和大众性的艺术眼光来审视和评析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审美取向,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装饰观念,并具备引领和培育大众审美走向的能力。

二、装饰的形态和语言问题

在后现代设计中,装饰是通过材质、肌理、声光、色彩以及运动等综合手段传递信息,对所装饰物进行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审美创造活动。装饰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饰语言中的形态表现。因此,现代设计越来越重视对装饰形态的研究,其中包括形态的基本特征的研究和形态与设计表现关系的研究。

1.形态的多维性。作为装饰表现中的形态语言,不论设计图(或模型)是怎样的,设计的形态都是多维性的,也就是说,设计的形态至少是二维或三维的。从人的生理与心理来说,还有四维或五维的可能性。所谓四维构形是以四维空间观念组构装饰形象的方法。“四维空间”借鉴了西方现代画派中“立体派”的艺术观,指在三维度造型空间中加入时间因素。形象的四维空间揭示了时空综合体中时间与空间的相互依附关系,因而使用假定的手段把不可视的时间过程理解为可视的细小空间组合,把不可视的时间形象变化为可视的空间形象。因此更重视物象的运动变化及全方位、多视角观察过程。五维构形是根据意念将客观世界中不相邻的物象与不可能相邻的物象在同一形体中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装饰形态。五维构形使各种物象摆脱了在客观世界中的固定位置和本来机能,并以某种崭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从而探索和表达了客观物质世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特殊感应,唤起读者某种情感律动与理论飞跃,散发出浪漫新奇的装饰异趣。对装饰维度的拓展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审美视野的不断扩大,也反映出现代科技媒体的不断发展对装饰艺术的新要求,这种要求既是范围上的,也是观念上的。

篇10

一、理论依据

1.从新课标的突出特点来看,新课标最明显的特征是教学要求的具体化。全面体现在知识要求、基本训练要求和思想教育要求的具体化方面。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的知识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识记又分为知道和记住两个亚层次。上述知识要求中的层次和基本训练要求、思想教育要求基本上就是教学目标。新课标这一突出特点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目标教学的实施起了导向作用。

2.从教材的编写特点来看。(1)现行教材直观性强。教材图像系统数量增多,每幅图的信息量减少,重点突出,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2)教材可读性、趣味性大大提高。教材文字表述口语化,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贴近,不同章节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利于学生参与教学。(3)教材教学难度虽有所降低,但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重点、难点、疑点的内容。如比例尺、时区、日界线及气候等问题,需教师进行精讲点拨。教材的编写特点为我们采用“学导式”目标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从学生的年龄、心智等特点来看,初中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好胜心、自我表现欲强,他们在学习中往往不愿处于被动地位,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但是,他们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往往不易自然形成,而要靠教师去启发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活动方式,也要靠教师去指导和调整;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要靠教师去帮助解决。因此,从学生的年龄、心智特点来看,亦很适合“学导式”这种课堂教学形式。

4.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指向性活动。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从展认、实施到达成,紧紧围绕着“目标”这一核心由低级到高级地进行,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

二、操作程序

1.前提诊测:前提诊测是指进行达标教学时,所必须具备的与本节课新知识有关的预备性、基础性、相关性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提问、笔答等形式进行检测、诊断,从而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准备状态,如发现知识缺陷可及时进行矫正补充。例如,在学习中国矿产资源时,教师可让学生回答:世界煤矿、铁矿储量丰富的国家有哪几个?石油出产最多的地区和较多的国家有哪些?学生通过回答这样针对性强的问题,既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又可显示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目标。这样的问题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展认目标:展认目标就是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一般在导入新课后),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无误地展现出来,学生认知,从而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学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拟定的自学提纲,独立而全面地阅读教材及地图册中的文字及图像。自学提纲的拟定要针对目标,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自学提纲中的内容大多可在教材中直接找到,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重点、有目的地读书自学,边看书、边思考、边勾画重点。自学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主要指识记和部分理解层次的目标)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主要指部分理解层次和应用层次的目标)可采用互相质疑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学生自学讨论时,教师可巡回辅导。通过自学讨论,教师要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使精讲点拨有较强的针对性。

4.精讲点拨:自学讨论中学生无法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师一定要进行精讲予以解决。教师要充分利用评议、“三板”艺术及其他教学手段,形象而直观地进行讲解。精讲重在诱导、点拨,讲思路、讲方法,要画龙点睛,忌泛泛而谈。

篇11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与科学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的理解。但传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仪器设备不足、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等,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故以下笔者就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一、测量实验中,方便学生观察物理现象

作为一种基本的实验类型――测量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该类实验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也是其他实验的基础。但该类型实验复杂程度不一,故面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教师若不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讲解,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很好的了解。对此,教师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辅助课堂,方便学生对相关物理实验的观察。

教师在讲到“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这一物理实验时就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软件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实验场景,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与探究。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之前组织学生回顾“用电压表与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以此为之后学生之后的欧姆定律测量电阻值打下基础。然后,教师可以采取虚拟实验与理论讲解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软件为学生展开实验教学。教师可以:1.为学生展示各种实物电路图,并引导学生根据欧姆定律的原理去连接。2.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改变电阻数值(通过鼠标滑动变阻器的划片),并要求学生记录对应的电流、电压数值。3.引导学生绘制小灯泡电阻的伏安特性图。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实验过程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的观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二、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知识能力

探究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实验,是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与实验,最终得到问题结论的一种实验类型。探究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探究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但由于探究实验存在的外界因素较多,导致在实验教学中部分实验可能无法进行。对此,教师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辅助课堂辅助课堂教学。

以初中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一实验为例。课前,教师可以以生活中与“凸透镜”相关的生活实例导入教学(如:放大镜、望远镜放映机等),并为学生提出相关的探究问题,如“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远近是否会影响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是什么?”问题设置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可以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鼓励学生用于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检验自己的猜想,并将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下来。在实验验证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归纳并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样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演示实验中,增强学生物理学习效果

另外,演示型实验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实验类型。由于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所以在真实的实验场景中,部分学生无法直观且全面的观察实验过程,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对此,演示型实验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实验过程直观且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便学生更好的观察与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

以“探究电路短路问题”这一实验为例。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为学生讲解该实验,第一种:真实实验器材讲解,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故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直观且全面的观察实验。第二种,考虑到教学设备的安全问题,教师采用纯理论讲解,导致部分学生无法理解相关实验知识。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将讲解什么是短路。然后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演示多种电路短路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学习相关知识,以了解电路短路的后果。这样的实验教学中,不但保障了师生的安全,保证了实验的效果,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四、总结

虚拟现实技术是科技飞速发展下产生的一种高科技的教学辅助工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片面性与单一性,为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