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4 10:32: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西风俗习惯差异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别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u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 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因为在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
二、社会风俗习惯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欧美人和中国人也存在很多差异,这对翻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比如,龙是古代汉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象征着吉祥、尊贵、权势和奋发向上。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意思是一个伟大而杰出的民族。龙是比喻皇帝,凤是比喻皇后。在汉语中,有关龙和凤的词语大都是褒义的,如藏龙卧虎、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但是在英语中,dragon却含有不好的意思。这是因为在《圣经》中记载,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在西方被看做是邪恶的象征,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暴的人”或“严厉透顶的人”。例如说She i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她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凤在中国被视为是百鸟之王,还被比作出类拔萃的人,如“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而在西方传说中,phoenix是一种鸟,在沙漠生活了五六百年后将自己烧成灰烬,又从中诞生出一只新的phoenix,所以在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浴火重生的意思。
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还体现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的日常问候中。我们在翻译中也要适当地把握好。如会见西方客人时,中方代表可能会说:“你们上哪儿去啦?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句话如果照直翻译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于是按照西方人问候的习惯翻译成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And it’s a great pleasure to see you again. 这样就使对方感到既自然又亲切,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气氛而又不失体统。了解了西方人见面的主要问候习惯,我们在涉外交往和翻译中就不至于有冒失和失礼的表现。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丰富思想,进行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交流。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事实上语言并不是一种隔离的现象孤立地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整体的部分。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可以体现在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历史典故等多方面。这些差异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并且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所以在英汉翻译活动中,必须要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从各自文化的角度充分理解原文的涵义,并采取适当的语义表达方式,精确地译出原文。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别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u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 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因为在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
二、社会风俗习惯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欧美人和中国人也存在很多差异,这对翻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比如,龙是古代汉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象征着吉祥、尊贵、权势和奋发向上。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意思是一个伟大而杰出的民族。龙是比喻皇帝,凤是比喻皇后。在汉语中,有关龙和凤的词语大都是褒义的,如藏龙卧虎、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但是在英语中,dragon却含有不好的意思。这是因为在《圣经》中记载,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在西方被看作是邪恶的象征,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暴的人”或“严厉透顶的人”。例如说She i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她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凤在中国被视为是百鸟之王,还被比作出类拨萃的人,如“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而在西方传说中,phoenix是一种鸟,在沙漠生活了五、六百年后将自己烧成灰烬,又从中诞生出一只新的phoenix,所以在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浴火重生的意思。
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还体现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的日常问候中。我们在翻译中也要适当地把握好。如会见西方客人时,中方代表可能会说:“你们上哪儿去啦?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句话如果照直翻译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于是按照西方人问候的习惯翻译成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And it’s a great pleasure to see you again. 这样就使对方感到既自然又亲切,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气氛而又不失体统。了解了西方人见面的主要问候习惯,我们在涉外交往和翻译中就不至于有冒失和失礼的表现。
三、宗教文化差异、谚语、典故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不同,典故的来源不同,也会对英汉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佛教文化和儒家伦理文化是汉文化的主流。而英美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文化以及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比较深刻久远。如中国人说“菩萨保佑”,西方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中国人说“天知道”,西方人则说God knows(上帝才知道)。还有不少典故、谚语,如中国的成语典故中有“叶公好龙”、“空城计”、“东施效颦”等,多来自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而西方人会讲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这些西方谚语、典故,都源于莎士比亚作品和希腊罗马神话。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要在了解中西宗教文化背景前提下,知道其出处,充分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再用恰当文字精确翻译出来。
综上所述,英汉文化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在英汉翻译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及差异,在深刻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翻译技巧,精确地译出原文。
参考文献:
一、中英翻译的比较
1.整体性与个体性。在中英翻译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表现的最明显的是中国文学中强调的是综合性、整体性的,而美国文学中体现出来的是个体性、强调人为主体。如Home Alone,这部英文电影直接翻译是一个人在家,引入到我们中国,翻译出的片名是《小鬼当家》。再如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这句英文的意思是你无法带走,这是一部英文的作品,翻译成中文的名称是《浮生若梦》。从一些英文的作品汉译后,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强调词语的凝练,注重整体性,综合性地表达心理需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从这些英文作品的英文名称可以看出他们使用的语言很简单,几乎没有意境,如Home Alone,名称特别直白,一个人在家。如果是我们中国人看到一部作品是一个人在家,肯定提不起大家的兴趣,所以汉译成中文就是《小鬼当家》,这样能够引发大家的联系。那么西方文化中着重的是自我意识,不喜欢刻意地追求统一,没有要求非要达到音节的押韵等等问题,他们希望能够从字面上得到他们期望的信息。
2.词语的修饰不同。中文中突出词语的修饰,加重或减弱词语所带来的色彩,给人的感染力特别强。中文电影里强调动词比较多,如《十面埋伏》、《横空出世》,言简意赅,词语形象。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语言文字相当的简练,可能会用非常简短的四字成语就能够概括全篇,如《一声叹息》、《桃李争春》。英文作品强调的是平淡直白的译名,中文作品强调的是典雅的词汇强调主题。
3.显性表达与隐性表达。中国文学作品从以往历史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学家们喜欢把表达的意思隐晦在一个很深奥的事件里或事物里,需要通过神领意会才能懂得。西方的文化中通过将所要表达的心理感受用直白的语言描绘出来。中国人却不善于表达感情,往往将感情埋在心里。
4.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一直以来,中国强调的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要求人民能够舍小家为大家,牺牲我一个,拯救全世界的牺牲精神。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表现
1.社会文化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体现在历史文化的传播与沿袭。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哪怕在新时代的今日还有不少封建的迷信思想依然流传不衰。从中国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喜欢一些含义丰富的字和词语,在一些风俗文化中繁琐雍长。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与交流方式中,中国人喜欢含蓄的词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在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他们更加崇尚的是个人的自由主义者,在英文文学作品中,他们更加注重个体,个人的英雄主义。在日常语言表达与交流方式上,西方人喜欢用直白语言表达个人的想法与感受。因此,在中英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文化背景对作品的影响,重视社会文化中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力与思维模式。
2.的差异。普遍上来看,中国人的是根据民族进行区分的。在汉族,大多数人没有固定的,但他们对一些事物的信仰,如龙,是吉祥的象征。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他们有自己所信奉的宗教、神灵等。在英美国家,他们的以基督教为主,信仰耶稣为救世主,他们会定期的祷告。据调查,基督教对欧美国家的政治、哲学、文明、世俗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中英翻译时,不少国外在翻译“龙”有关词语时,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龙是邪恶的象征。而在中国,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这就是信仰文化的不同造成的差异性,那么在中英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推动中英的正常交流。
3.风俗习惯的差异性。中国的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常常以探讨工作、收入、婚姻等问题,朋友彼此之间在金钱上、隐私上不分你我。而在西方国家,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也很少在收入、婚姻上进行讨论与交流,朋友之间常常以AA制进行聚餐。在生活中,我们中国人注重长幼有别,应当尊老爱幼,如果直呼长辈的名字,被认为是大忌。在西方国家,他们注重人人平等,在任何事情上,他们分配合理。当然,他们也有尊老爱幼的美德,但是他们认为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在他们看来,只要没有人身攻击话语,他们都能够。因此,风俗习惯的不同使得翻译工作者的日常翻译时注重各国各地区的风俗习惯,避免在风俗习惯方面闹出笑话。
4.地域环境的差异性。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出现的气候、地理现象都会有所不同。那么在地理、气候方面的差异性也是特别大的。如英国经常性突然下雨,英国的天气会出现极冷与极热等。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以春天来说,中国人特别喜欢春天,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对春天的赞美特别多,对春风、对花草的赞美也不少。而在英国国家里,他们的地理位置特殊,四面环海,温带海洋性气候。中国人喜爱东风,东风带来春暖花开;而东风带给英国人的是枯燥,他们喜爱西风,对西风的赞美有佳。
在中英文翻译中要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人们对文化传播的误解。因此,要重视文化差异性在社会、生活、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表现,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中英翻译中沟通的差错。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16-01
随着企业的跨国经营不断的发展,商务活动也在不断的增加,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人员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能够准确地翻译商务用语,对于一个企业顺利地进行商务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各国的文化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中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掌握翻译中的技巧,在交流中准确翻译,促进商务活动的进展。
一、导致文化差异的因素
(一)中西方文化的属性不同
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而西方国家属于科学文化。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人伦,轻物质;价值取向以人文道德为主;重意会,轻言传,重综合,轻个别,主张群体主义,强调天地人和,主张统一性。”而科学文化的特点是“重物质,轻人伦,价值观是以利益为主,重个人,轻综合,主张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并且强调人与大自然是分开的,相互独立的”。
(二)对事物认识的文化不同
dragon(龙)在我们国家是一种神圣的象征,是一种吉祥物,但在西方国家却是一种邪恶的象征,在一些西方的国家还有“泼妇”的意思。因此,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甚至意思完全相反。商务翻译人员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掌握不同意思的词语,在适当的时候用其他的语句替代,避免造成误会,影响业务往来。例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直接翻译成英语是White Elephant,这样的翻译没错,但在西方中的White Elephant却是“不但没用处,反而会增添麻烦的东西”之意,若在西方国家翻译“白象”牌电池时翻译成White Elephant,销量定是上不去,这时,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这样意思表达清楚了,消费者也不会对此有误解。
(三)地理位置的影响
由于各国的地理位置不同,方位方向也不同,在英语中的表达也不一样,比如“Zephyr”在我国是“西风”的意思,而在英国,由于英国在大西洋的东边,西风是从大西洋吹来的,英国人认为“Zephyr”表示温暖和煦的意思,代表了英国特有的文化特点,而英国人用“Zephyr”作为汽车的商标。中国从古代就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国人认为东风有送温暖的意思,因此,我国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就用“东风”作为商标,却不用“西风”,这就是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的影响。
(四)民族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英国主要信仰基督教,文化也都受《圣经》的影响,对英国的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中国人民却是信仰佛教,佛教文化在我国发扬光大,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这样两国的文化在思维上、习惯上、语言的表达方式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翻译人员在翻译时就要特别注意。
二、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它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涉及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沟通。各国通过商务英语的翻译,传递彼此之间的文化信息,进行历史文化的交流,促进国际文化的发展。翻译不一定是一个固定的格式,不一定按照原文翻译,商务英语就需要充分了解各国的文化背景、、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语言的交流习惯,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准确的翻译,不同的国家采取相应的翻译,从而使商务活动顺利进行,避免发生误会。
(一)对英语的词语要充分掌握,理解透彻
需要翻译的原文要准确理解,把原文的意思理解清楚,要深层认识、了解主要讲的什么意思,不要只看表面意思,原文的思想内容是什么,翻译人员做到理解其思想内容,能够根据各国的文化差异,做到相应的翻译,能够做到灵活转换,将原文的深层含义翻译出来。也要根据语境,翻译词语,必须要做到专业,尤其是汉语的语气、语境,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或是不同的语气,代表的意思就不同,照文翻译就有可能导致使用者不得其意。例如:We shall give you a special discount on an order exceeding 10000 pieces.如果订货超过一万件,我方将给予你公司一个特别回扣。
(二)掌握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
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的形式,翻译包括传播者、传播渠道及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普通的传播相比,此操纵者在传播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以达到两种语言所表达的含义的一致。近年来,翻译理论和技巧是翻译界研究的重点,对于翻译来说,用翻译理论和技巧来武装自己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三、结语
总之,应该熟练地了解各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的文化差异,掌握各国的语言特点,充分地理解商务英语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掌握英语的语句,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才能够做到准确、恰当,以促进国际活动的顺利发展。
语言与文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要学好英语,母语是基础。学生首先要熟知本国语言的文化内涵,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将两种语言的文化渗透才能准确翻译英语长句。中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充分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语言的共性在于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但是由于地理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不同,中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性。
(一)地域性差异。英汉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也独具民族个性。中国西面依山,东临大海,故有“东风送暖”,“西风凛冽”之说;英国则是一个岛国,eastwind指的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刮来的寒冷的风,非指暖风,其西临大西洋,春天从海上吹来的西风能让万物复苏,可见两种文化里所指的意义并不一样。
(二)价值观差异。价值观念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性格的基石。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体现于很多方面。如称谓用语上,汉语习惯把所有的辈分都分得一清二楚,而英语只有笼统的称呼,汉语说“爷爷,外公;奶奶,外婆”,英语的表达只有“grandfather;grandmother”两种。
(三)宗教信仰差异。宗教文化,是指由民族的宗教意识、宗教信仰所形成的文化。中国人信奉儒教、道教、佛教。这三大宗教在人们心中有着深远影响。汉语与英语的很多习语都与宗教信仰有关。例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西方人信奉的多是基督教,圣经被人们视为做人的指导原则,所以英语中很多说法来自圣经,例如,“sellone’sbirthrightforamessofpottage”(因小失大、见利忘义)。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才能不在英语翻译中出错。
(四)风俗习惯差异。中西方风俗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比较突出的例子有很多,如,狗这种动物,中国人并不喜欢,与狗相关的成语总代表的是贬义,例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西方人却将狗视为好朋友,没有丝毫贬低之意,一些相关的表达方式,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Heworkslikeadog”(他十分卖力的工作)“;Youluckydog”(你这家伙真幸运)等。另两个习语,“betheappleofsomeone’seye”,和“polishtheapple”,从字面上看,让人不知所云,但如果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意思就很明了。前者习语出自旧约,古时西方把“apple”比作瞳孔,汉语译来就是“掌上明珠”之意。后者习语则是出于一个典故,一个美国学生为了讨好老师把一个擦得很亮的苹果送给老师,汉语里即是“阿谀奉承”的意思。
二、紧扣英语句型结构特点
英语长句总体的特点是:结构错综复杂,逻辑性较强,层次及附加成分颇多。要分析好英语长句,首先学生对五种基本句型要牢牢地掌握。其次,学生要理解句中的成分是什么。再次,英语长句多是并列句尤其复合句居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深入理解句子分类,切不可混淆。以前两点做基础,再运用所学的其他语法知识,结合英汉语言文化内涵,才能将英语长句准确无误的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出来。下面结合例句分析如何从结构入手翻译英语长句。
(一)Besides,televisionbenefitsveryoldpeoplewhocan’toftenleavethehouse,aswellaspatientsinhospitals.此句中,“Besides”是承上启下的连词,句子的主语是“tele-vision”,谓语动词是“benefits”,后面的名词就是宾语,而宾语之后是一个句子结构,很明显是“who”引导的定语从句,而句子后半部出现了“aswellas”短语,是用来连接名词短语的,都是谓语动词的宾语。译文:此外,电视还让不能经常离开屋子的老人及医院的病人受益。
(二)Nowwegetsousedtolookingatthepic-turesonTVandsodependentonitthatitbeginstocontrolourlives.连词“and”是分析此句的关键,它连接的前后内容是两个并列的短语,句中还有一个“so…that…”句型引导结果状语从句。译文:现在我们变得如此的习惯于看电视且如此依赖它导致电视开始控制我们的生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同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如何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界争论的热点。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外语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语言能力。前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后者是取得该目标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强调语言知识的同时,外语教学也应教给学生其他相关知识,尤其注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这无疑对传统的语言教学提出了挑战。
1 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区域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总体长期记忆,具有其特殊性。而语言作为一定范围内社会约定俗成的语音符号和书写符号,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行为准则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时时刻刻影响着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有些专家说:“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不了解一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也就谈不上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2 中国英语教学现状
完整的英语教学应该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英语教学中不能将文化因素排斥在外。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纵观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学生上课侧重于语音、语法、单词的模仿、操练及背诵,却忽略了向学习者输入文化方面的信息。结果是学生可以在试卷中取得好成绩,可是口语考试却不尽人意。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弊端日益暴露。“高分低能”(交际能力)的学生,说着“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越来越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悉,即对其文化的了解。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误解对方的意思,语用失误现象层出不穷。那种认为只要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沃尔夫森(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得注意英汉文化的差异。
3 英汉文化的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与其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所以许多英语语言就来源于海洋生活。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go with the steam(随波逐流)等等。相比而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斩草除根(to 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顺藤摸瓜(to track down somebody or something by following clues)等等。比喻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不是spend money like land.就“东风”、“西风”而言,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内涵截然不同。在汉语文化里东风(east wind)是春天的象征,而西风则是寒冬的代表。这是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东临大海,东风出来,无比舒适,可是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刺人肌骨。但是英国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因此春天的象征就是西风(west wind),著名诗人雪莱shirley的“ode to west wind”《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英国人形容夏天是如“爱人”般可爱、温柔、美好。莎士比亚在他的诗句中把夏天比作人。“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可是在中国夏天常用“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等句子描述。“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原因同样是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2)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比如,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what do you do?”等一系列问题。而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都属于个人隐私,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喜欢说“lovely weather,isn’t it?”之类谈论天气的话语,而在中国,人们见面后总少不了要问句“吃饭了吗?上哪去?”英美人可能对此会很茫然,有时还可能引起误解。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尤其要注意各民族语言习俗的差异。(3)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宗教对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宗教派别中占据核心地位。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主宰人的命运。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佛口蛇心”、“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圣经》被看作是基督徒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及意识形态的基础。因此,许多语言都出自《圣经》,如“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现在代表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主和上帝是许多西方人的主要宗教信仰。(4)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 是语言生成发展的深层机制,它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说汉语的人与说英语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对客观事物总是用直观思维。而西方注重科学、理性、分析和实证,重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为:汉语惯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虚的概念,英语则擅长于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无疑会对语言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汉语有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就是两个具体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用英语来表达就是“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因此,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形成了民族语言表达方式上的种种差异。综上所述,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既要重视语言知识本身的结构,更要重视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的种种社会文化因素,做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志立.英语习语的特征与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8.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二、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语境的方法
1、调动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动机作为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同样发挥着驱动作用。在课上,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而在具体的方法上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单词竞赛游戏。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教材中的重点词汇做系统、全面的预习,课上限时猜词。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会注意到词汇的文化涵义,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中,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2、探讨和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要分析单词所包含的文化涵义,在很大程度上要了解一个整体的西方文化。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文化涵义,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增加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比较和探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鼓励他们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这样学生不仅习得了词汇,同时也培养了文化意识。3、使用英文原版材料老师在备课时对于教学材料的选择要精心,尽量多使用英文原版材料,例如英文原版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电影或录像以及网络资源和材料。这些材料的文字表述很地道,同时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也可以学到在不同语境下正确使用词汇。教师要督促学生课后多利用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材料,比如每天收听英语新闻等,学生在关注时事新闻了解世界最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也吸收了文化知识。本文来自于《青春岁月》杂志。青春岁月杂志简介详见
0 引言
翻译是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可认为是通过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翻译离不开文化。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要真正掌握语言,必需要了解语言中的背景文化。对译者来说,没有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知识,就不能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与表达。因此,译者必须了解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透彻理解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才能译出既保持异国情调,又能为读者所接受的最自然、最接近原文的译文。
各民族语言在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词汇体系。词汇中能反映出民族的文化意义,并呈现出差异性。
1 地理环境
环境文化指的是基于所处地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民族对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跨文化交际学表明,特定的生长环境使处于此环境下的人们养成了特定的思维定势。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并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中国古代有本末之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重本轻末”根深蒂固。尚农轻商,靠土为生,导致国家家庭化,从而形成了森严的身份等级制度,产生了制约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礼制、礼仪等社会规范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神话,而希腊是个岛国,在海洋国家中最早发展商品经济。商人居住在城区,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与家庭式截然相反的社会组织。他们活动在海上,养成了好“动”的取向,求变,好奇成为海洋文化的特点,也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性格和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以及制约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了解中西方环境文化差异,在翻译中要注意措辞和表达方式。例如,中国人偏爱东风,认为“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给人“寒冷,令人不愉快”之感,因此英国人不喜东风,而“西风”为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所以人们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前置,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西方人常把“从南到北”翻译成“from north to south”。如“西北,西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的说法也与汉语不同,分别是“northwest,southwest,southeast”。
2 风俗习惯
风俗文化是指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基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西方人崇尚自由、个性独立。他们习惯按自己的意志安排生活,无需他人干涉,甚至父母。然而属于西方文化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中国却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众性”,往往受到社会及他人的关切,是关系亲密,互相关心的表现。例如,“多大岁数了?”“工资多少?”“有几个孩子?”等。这些言语对西方人来说,是侵犯了隐私。西方人打招呼常说“Hello”,“Hi”,英国人见面喜欢谈论天气,如“It’s a lovely day,isn’t it?”,而中国人见面常说“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难道是要请我吃饭吗?”中国人见面常问:“你要去那里?”西方人认为这是私事。西方人告别时常说“Good-bye”,“see you”,“see you later”。而中国人常说:“慢走”、“好走”、“请留步”。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惯用语。
3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指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出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汉族受宗教影响在习语上的反映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三教九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都带有宗教色彩。受外来宗教尤其是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习语有“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而欧洲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反映到习语上例如,“God”意思是“上帝”,英语中有许多关于“God”的习语,如“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蠢人有蠢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ct of God”(天灾,天意)等。
4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沉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西方文化主要源自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会给后人带来无尽的回忆和启示,这也体现在语言文化中。如一些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译者只有掌握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贴切的传达作者的意图。汉语中的一些谚语或俗语也能再英语中找到对应的句子。
如: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 Two is company,but three is none;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孤掌难鸣―― Two can play the game;说曹操,曹操到――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
5 结语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翻译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不但要跨越语言障碍,而且要逾越文化鸿沟。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者是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又是两种文化的桥梁。翻译工作者不但要学习语言,而且要学习语言文化,译者不能刻意追求词语等值,拘泥于字面意义,而要力求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与文化的真正涵义传达出来。因此,译者应从文化内涵来分析作品,理解原文,明了作者思想,领会原作,融入原作,体会原作风格,这样才能增强欣赏与鉴别能力,提高翻译技能。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 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20801
1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理解难题。
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理解为“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就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加注的方法: 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 (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Tung shih was an ugly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理解方法。据说,有一次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此时,提示翻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通过这一类比,外国客人马上明白了剧情的主题思想。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历史成语典故俯拾即是,意蕴浓厚,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朝秦暮楚、毛遂自荐、班门弄斧、名落孙山、三顾茅庐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蜀中无大将,寥化作先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因此在交际、理解时,应在弄懂典故含意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交流、表达方法。
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有700条,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
2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南面为主,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来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自然是“from north tosouth”,“北屋”为“a room with southern exposure”。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方位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文化相反,分别为“northwest ”,“southwest”,“northeast”,“southest”。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east wind)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Oh,the west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理解此诗时应对这一地域文化差异作一注释,否则会给缺乏英国地域文化知识的一些汉语读者造成困惑或误解。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个性和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家皆喜以牛自喻: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明代名臣蒋冕年迈衣锦还乡后,皇上御诗,称其为“江南――老牛”,蒋冕也作诗谢辞:“老牛用力已多年,劲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
3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客套话是“你到哪儿?”“你要干什么?”“你吃过饭了吗?”,这几句话中国文化里并无多深的含意,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形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去哪儿?”“你要干什么?”在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别人不能随便打听,除非是亲密的朋友。而“你吃过饭了吗?”则使他们不知所措,对方会以为你想请他(她)吃饭。像这样的见面问候,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hello”,“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
4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交流、理解时应予注意。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英译为“Man propses,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话。但由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了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此例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在此认为用“Heaven”来代替“God”更忠实于原文。
总之,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英词典[S].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R•R•k哈特曼,著.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王春晖.英语课堂教学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翻译文学作品,对于译者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二传手。尽管每个翻译者都不可能百分百地忠实于原著,当然也不能完全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角色感知立场。为此,译者应尽可能地完成角色转变,一部作品由一国之作者到读者,再到另一国之读者,译者要经过多重的思维和角色转变,才更好地忠实原文,同时又能很好和本国读者对话。就好像一个美国厨师做出一道非常好的牛排,那么中国的厨师就要在掌握美国厨师制作牛排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中国的牛肉,制作具有美国风味的中国牛排。我们的译者就是这个中国厨师,除了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思维和角色的转变程度及有效性也是影响英美文学翻译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思维的角色转换意识。
风俗是指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礼节风尚和习性,它受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学等方面的影响,英美文学翻译应充分考虑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例如,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动物,所以,宠物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并表现出不同的风俗人情。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通常用狗来比喻或形容坏人或不好的事情,但是英美国家则不然,他们一般都对狗有着较多的好感,在他们的思维里,狗是忠实的朋友,所以在英美文化中,“狗”就会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生活,并由此派生出许多谚语习语。还有“猫”也是一种小动物,是英美国家比较喜欢的宠物,在他们的习俗中,猫天资聪明,多用来比喻或形容女人。
再如,中国人常用“红”来形容年轻女性,比如“红妆”代指女子的盛装,“红颜”代指“少女”。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习惯上用“red”表示和中国相距甚远的意思,“gointored”指“出现赤字”,“seered”意为“气得发疯”“大发雷霆”,“paintitred”则指“把某一个事物形容成非常可怕的样子”。此外,礼仪之邦中国历来都尊老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这个词用来形容对人的尊敬,比如“李老”、“陶老”等,因为我们中国,年长就是代表着阅历,代表着智慧谋略,代表着德高望重。但是,在英美国家,“old”则是赶不上时代的艺术,代表着落伍,在西方的习惯中,年龄都是个人隐私,特别是女性,非常忌讳别人问及年龄等。这些都是中西风俗文化差距,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很好地进行英美文学翻译,真正实现中西文化相容,思想相通。
在英语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影响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元素是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的综合。牢固掌握语音知识、词汇和语法,有助于解码文字信号。然而,在语言运用实践中,由于对与之相关文化背景的了解不够,没有足够的文化语境知识,导致无法理解篇章的深层涵义。
一、通过文化语境理解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西语言差异首先表现为思维模式的差异,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线性思维和间接思维。英语国家的人倾向于线性思维,他们直接表达思想,把句子的第一句作为主题句,然后提供素材支撑它;汉语思维倾向于间接思维,类似于体裁,习惯于首先描述外部环境,在最后才指出主题句,篇章意思以某种有序的、逻辑直线的方式连接。其次是思维习惯不同,英语强调逻辑思维,使用各种连接方法完成语法形式;而汉语强调辩证思维,语言表达形式受意思左右,句子是松散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差异,对翻译工作影响很大,需要在文化语境中仔细领悟。
二、在文化语境中体会价值观念的异同
不同文化有不同价值观念。英汉之间存在许多不同的价值观念,这些差异导致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模式、道德和行为标准。比如独立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传统和独立精神影响着年轻一代。此外,教育模式、社会法则、学校和家庭也在各方面不断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一般而言,他们在18~21岁时已趋向于自己解决经济和情感上的难题,认为依赖父母是可耻的。交朋友、结婚和其他的个人事务是自己的事情,不需得到父母许可。同时,父母不干涉孩子的私事,包括婚姻、工作和爱好。而在中国,老一辈总是告诉年轻一代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在做决策前,年轻一代总是会问父母,依赖父母和亲戚得到机会,比如找个好工作。
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英语词汇明显地、广泛地反映了文化差异。有些词在母语里有对应的词,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的读者可能不会遇到与文化有关的障碍;然而,也有许多词在另一种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这种现象就叫“词汇空缺”。同时,虽然我们找到了对应词,但是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会导致语义不同,例如: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 making a proud or arrogant display of 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的一面,有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proud as a peacock等用法。“麦当劳”(McDonald’s)的汉堡包(Hamburger)、苹果派(apple pie)在西方是“用来果腹的廉价快餐”,多为旅游者和下层人士所用,而在中国却成了受孩子们欢迎的上等食品。要成功地阅读任何段落,取决于语言知识、认知技能、经验及世界知识的综合运用,无论这些知识是经验所得还是学到的,都极大地影响阅读理解过程。成然,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读者的语言因素很重要,只有借助文化知识的帮助,才能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因为词的意思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如果翻译工作者不了解英语文化、历史、价值、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宗教和生活方式,就不能理解篇章的真正含义。
三、关于地区文化差异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这是指由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英国是一个岛国,由于受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英国常年吹温暖潮湿的西风,因此英语中西风给人的感觉总是温暖的、欢乐的。如:John Masefield 的“西风颂”:It’s a warm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 ... and April’s in west wind and daffofiles.一读到这首诗就会想到莺歌燕啼的春天。
四、重视社会文化知识的差异
语言的存在和发展受社会的影响,社会现象和历史阶段的词汇,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客观现实,这样的词汇会对读者产生迷惑。如:The United States has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其中,loneliness industry是指美国福利事业的一部分,由于越来越多的子女不与父母住在一起,美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孤独老人,他们既无人照顾又生活困难,成为社会问题。因此,美国政府开办了一种为孤独老人服务的社会项目,名字叫loneliness industry。
五、尊重宗教文化
这是指由国家形成的文化,包含不同国家的禁忌文化。儒家哲学、道教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教派,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而生活在欧洲的人却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他们认为上帝创造人,并管理着这个世界。由于宗教文化的不同,有时会发现不同国家的话很难理解。
六、结语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对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形成的桎梏,我国的英语教学聚焦于语言形式(如语音、词汇和语法),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作用。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化知识是相当广泛的。在翻译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语境的学习,充分了解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样有利于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和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林震.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文化差异困境与对策.科技资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