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心理学的学科性

心理学的学科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27 10:11: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心理学的学科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心理学的学科性

篇1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它利用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毫无疑问,积极心理学的源头起自哲学。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是追问人的意义,而绝大多数哲学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学的道路太显深奥,并不能使人人有“悟”。作为研究人心理问题的心理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重任。许多传统心理学,对人类积极经验的理解都有贡献,特别是人本心理学更是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精神。1958年,Jahoda写了一本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书《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概念》,开启了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十年后,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发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们在方法论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出了自我报告法使后来的研究者能科学地探究这个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的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在这种思想与观念影响下,积极心理学思潮终于在新世纪伊始爆发出来,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向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 [1]。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不同,要求心理学以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要更加注重人类的健康、勇气和爱等方面的研究。纵观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与干预,通过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动和创造力来促进个人、社会及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一程度上有别于以治疗为主的消极心理学。从研究目的上开来,消极心理学以治疗为主,而积极心理学则注重干预研究,同时兼顾治疗;从研究对象来看,积极心理学主要对象是普通大众,而消极心理学主要面对心理异常者。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但主要聚集以下的研究:第一,关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即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态心理学的研究;第二,关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它主要从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的意义及如何实现等研究入手;第三,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以及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方向(如创造力)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相信,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积极方面,即勇气、乐观、希望、忠诚、坚韧以及良好的行为表现、人际技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不但能帮助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而且其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

(三)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以及研究人的发展潜能,不断地发展自己,使普通人生活地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这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理论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心理学长期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的一面,例如病态心理的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现实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把研究重点放在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发挥潜能和实现价值[3]。积极心理学不仅在人性观上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的飞跃;在研究内容与主题上也实现了从聚焦人的消极面到积极面的跨越;在研究方法上坚持运用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在心理治疗上实现了从事后的治疗模式到积极的预防思想的转变;在研究目的上更是实现了从控制人到追寻幸福人生的提升[4]。

二、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才是人生至高目标,声望和金钱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非目的,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是可以通过途径获取的。积极心理学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认知社会、追求幸福,在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取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

(一)揭密幸福感

作为心理学术语,幸福感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它实质上是外在的良性刺激所诱发的一种具有动力性和依赖性的积极情绪体验。对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理论界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西方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都对幸福感作了大量的探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幸福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既与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幸福感不能脱离幸福的生活事件而存在,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一种幸福的生活事件只有被个体感知时,才有意义,所以,它又是主观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5]。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积极的幸福感是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探求幸福之源

Seligman编制了一个幸福公式:H(幸福)=S(遗传)+C(景况)+V(个体可控行为),从遗传因素、生活景况、可控行为三个方面帮助人们更为深入地探求幸福源泉。

一、遗传因素。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大约50%的幸福感是由遗传决定的。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幸福的“基准点”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基准点,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可能短暂地改变人的情感体验,但人们会很快回到遗传所决定的幸福基准点[6]。

二、生活景况。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大约8%的幸福程度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如收入、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程度、智力、等。研究还发现,财富对人的幸福程度影响较小。就群体而言,富裕程度确实对生活的满意度呈正相关。但是,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后,这一相关性就不明显了。就个体而言,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也是短暂的。研究表明,重大的个人财务状况变动对幸福程度的影响持续不到三个月。研究者总结,在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金钱并不是人的幸福之源。人们的幸福体验能随着他们的成就和财产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之人们很快就会适应这个新水平,而这个新水平不再给他们带来幸福。其他因素如婚姻、社会支持等对人的幸福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6]。

三、可控行为。个体的可控行为包括自我决定、积极防御、解释风格等。Ryan和Deci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了自我决定理论(SDT),他们探讨了人类三种相关的需要: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和自主的需要(autonomy)。他们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带给人们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阻碍需要的满足,则会引起消极的心理结果。在对积极防御的研究方面,心理学家Vailliant总结了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积极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Medvedova L研究还发现,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地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 [6]。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遗传和景况两个因素留给人们有所作为的空间很小,因而获得幸福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第三个因素—人的可控行为变量上,通过塑造幸福的人格特质,使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三)寻找幸福之路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理念使其研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培养与造就幸福的人。Seligman将幸福分为三类:1、美好的生活:有些人不要求有很高的享受,但他们非常专注、投入,能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获得很大乐趣。2、愉快的生活:这类人爱笑,喜欢享受,如美餐一顿,好像生活在满足、愉快和希望中。3、有意义的生活:这类人能发挥他们最大力量和品质,如通过慈善活动、志愿活动、宗教或政治活动来达到尽善尽美[7]。Seligman通过大量研究区分出幸福感的三个核心要素:快乐、充实和意义。

获得幸福的第一个途径是快乐地生活,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既往、当下和将来的积极情绪。既往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和平静;当下的积极情绪包括肉体的愉悦以及复杂的愉悦;有关未来积极情绪则包括乐观、希望和信念。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感研究上,认为幸福感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是个体主观感受显现、心理机能展现、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它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主观幸福感:(1)幸福与快乐;(2)兴趣:使人主动探索世界,追求新经验;(3)满意感:使人享受过去与现在。第二,心理幸福感:(1)自我接纳:对自己拥有积极的态度、承认和接受多样化的自己、积极面对过去的生活;(2)机能自主:具有自我决定和独立性、能抵制要求自己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的社会压力、自我内部调节行为、用个人标准评价自己;(3)生活目标:感觉现在和过去的生活意义、有生活的目标和方向;(4)个人成长:敢于尝试新鲜经验、有实现自己潜力的感觉、不断看到自己和自己行为的进步;(5)积极关系:与他人关系亲密、有较强同情心,懂得人际关系的给予和获得;(6)环境控制:感到自己有能力应付复杂的环境、选择和创造适合个人的环境。第三,社会幸福感:(1)社会整合:相信自己属于某一团体并和其他成员一起分享共同利益,将团体看做是幸福的来源;(2)社会贡献:相信自己是重要的社会成员,能给社会创造价值;(3)社会和谐:对社会充满兴趣并且认为社会是可以理解和预测的;(4)社会认同:积极地看待和接受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5)社会实现: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潜力具有信心。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快乐生活就是这种主观与客观、享受与发展、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实现[6]。

获得幸福的第二个途径是投入地生活,发挥积极的人格特性。指的是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特性去面对挑战,这些积极的特性包括力量与才能。积极心理学所指的性格力量是在历史沿革中始终如一的优秀的道德品德,涉及所有文化都认同的6种美德和24种人类力量,这些性格力量被归纳为:睿智、勇敢、仁慈、公正、自律、卓越。而24种人格力量则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合作、宽恕、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笃信。投入的生活,不仅与以上的积极品质有关,而且能因之而奠定幸福人生之基石[8]。力量和才能的正确明智使用会导致更加的投入、专注和沉浸,投入与沉浸是发挥力量与才能通常可以获得的回报。投入虽然从享乐方面并不直接产生快乐,但投入时一种不同种类的满足感。沉浸则是一个人在竭尽全力投入自己力量与才能去面对力所能及的挑战时所伴随的一种特殊体验[9]。

获得幸福第三个途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人格力量,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指的是个体需要归属和服务比自己更强大的一些东西。个体所选择的与之发生关联的这些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人在与家人或朋友的关系中寻找到意义,另一些人则在他们的工作中或是在业余爱好中寻找到意义,每个个体总是从多方面重叠交叉的依恋关系中寻找意义的存在。人的生命具有“三重性”,即“生理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生理生命指人作为生物体的存活;内涵生命指人生的幸福程度,亦即单位时间里经历的事情越多,内涵生命就越丰富,就等于延长了生理生命的存在;超越生命则是人对生理生命的超越,即人寻找永恒与不朽的冲动与努力[6]。特别是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世界范围内的绝望、失落,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同物质文明空前高度的发展双峰对峙,更需要全人类理性地正视幸福与人生的联系,幸福能为人生抹上一层意义,拥有幸福就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幸福总是在牵引着人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只有在合理价值目的的引导下,人对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真实的幸福感受。

三、总结

幸福不等同于减轻了痛苦,幸福是超越没有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之上的一个过程。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世纪,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和物质。让人们了解和掌握幸福的方法,提升幸福的感觉,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是公众称心如意,是积极心理学的任务。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的、均衡的、关于幸福心理学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正式基于这种理念:人们所追求的不仅是终结痛苦,更期望充实和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重新将人的价值与幸福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倡导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心理学的价值目标转入促进人类美好的发展,指导人们转入幸福的生活轨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行动正在让科学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宣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

【参考文献】

[1]王莹,熊良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简述[J].工会博览(下旬),2009(5):154-154.

[2]余娟.积极心理学及其人格观《河西学院学报》,2009(1):76-78.

[3]曾文雄.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4-6.

[4]辛勇,王艳雅.从情感研究视角看积极心理学思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8-31.

[5]贺喜秀,冯周卓.价值论视野中的积极心理学[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0-42.

[6]陈浩彬,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导刊,2008(11):14-16.

篇2

幼儿教育心理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的是儿童期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独立地位。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以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现如今,鉴于早期教育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重视,幼儿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幼儿教学心理学是中专幼儿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所以,学好这门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教育学生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让学生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含义,深入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及发展历程。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关于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互相交叉的学科,不仅强调较高的理论知识,还注重理论知识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效运用。所以,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手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

一、重视课本理论知识,重视课外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专院校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体化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教会学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幼儿教学活动,做到充分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特点和规律,做到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相互共存。

二、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还伴有一定的枯燥性。作为学生很难运用抽象、形象的思维来理解这门学科,所以,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对于一些死记理论知识的学生又无法做到用理论知识联系和指导实际,所以,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学无所用的错误想法。让学生建立起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责任和目标。只有建立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才能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好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盲目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途径进行展现,改变生硬的知识为灵活生动的图片、动画、影片等。通过对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探知和求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参阅已集成的资源库,借鉴和创新,实现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技术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模式,推动着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了资源整合的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优化过程。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借鉴优秀教学的案例,吸取他人教学模式的经验,通过网络的共享与利用,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丰富性。

四、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运用情景模式加强学生的深刻记忆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论、方法,通过研究幼儿的各种心理现象与规律设计指导幼儿活动,从而有效地实施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综合性与交叉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教学内容,发挥自身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真实的互动教学情景,通过各种情景的互动模拟,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他人心理的能力。通过各种实际情景的模拟训练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记忆,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教育心理学有效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各种先进教育手段为媒介,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准则,通过各种实际有效的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篇3

1.2访谈对象访谈了来自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心理学专家、教授19位,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10名,以及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6名。

1.3程序课题组分为三个访谈小组,分别到上海市(2010年11月20-21日)、北京市(2010年12月4-7日)、四川省(2010年12月23-26)预约专家、教授和校长等进行访谈。访谈时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当场录音,由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对访谈录音进行逐字转录,课题组成员集体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

2结果

2.1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对访谈问题1的结果进行归类分析。首先通读全部内容,从中体会分类的依据,而后对回答内容进行分类。在分析时,根据中文特点,参照有关研究用“含义”和“词汇”作为分析单元的做法,用语段作为分析单元。即用有独立含义的一段文字作为分析单元,语段离开文本背景也能读懂,可以是句子、短语、词汇等。个别语段可能有多种涵义重叠,参照有关研究的做法,根据语义进行分割。如“心理学的学科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其中既包含“理论基础”信息,又包含“思维”信息;“学习或者是认知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其中既包含“理论基础”信息,又包含“方法”的信息。类似这样的表述,编码为2个。最后,将一级编码提取出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归类,得到二级编码。以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分析为例,分析的结果见表1。将一级编码中提到的各类具体的能力要求进行进一步归类,得到4个二级编码: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素养。其中,基本理论主要涵盖“理论基础”这1个一级编码;基本技能包含心理服务能力、研究能力、实践、教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这5个一级编码;基本方法包含方法工具、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这4个一级编码;基本素养包含人际交往、个人素养、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7个一级编码。进一步把专家们对应用心理专业本科生的能力要求和中小学校长老师为代表的用人单位提出的能力要求分别整理排序,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不完全一致的。培养单位把理论基础放在了首位,其次是研究能力、心理服务能力;而用人单位把心理服务能力放在首位,其次是教学。和培养单位相比,用人单位把人际交往、个人素养、适应能力这些基本素养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2.2课程设置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访谈中发现,不同学校、专家对于理论与实践所占比重的分配建议与具体做法也有较大不同。根据开放式问卷和访谈调查收集的条目,由于部分专家建议的是具体百分比,如“现在我校实践比例占20%”,也有专家建议为“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所以把所有专家意见换算成百分比后按所属范围分为五个等级:建议实践课比重少于20%的有2人(占18.18%),比重在25%~30%的有3人(占27.27%),比重在31%~40%的有4人(占36.36%),比重在41%以上的2人(占18.18%)。

2.3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问题就本科生导师制的目标和作用,以及如何开展等问题对专家、同行进行了访谈,共有10位专家、同行回答了相关问题。除有一位同行表示他们学校“还没开展”导师制外,有5人次对于导师制的作用给予了肯定。就导师制的目的访谈结果如下:专业指导2人次,生活指导1人次,职业生涯发展指导1人次。关于导师制现存问题,4人次提到“工作量核算”问题,2人次提到“师生比问题”,1人次提到师生关联度不够紧密。此外,专家们对导师制提出了两方面建议:完善导师制体制(2人次)和将学生朋辈引入导师制(1人次)。

3讨论

3.1社会对应用型心理学人才的要求访谈结果表明,社会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四个方面。这与李定清提出的“职业能力标准包括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素质拓展能力等三个方面”基本吻合。基本技能主要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基本方法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心理学最基本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量表和问卷的选择使用,数据的搜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等;第二,分析能力,学生能够对理论观点、研究结论及社会事件有自己的评价和思考;第三,通过本科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心理学的眼光,掌握心理学科的思维方式;第四,学习能力,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举一反三。基本素养则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个人素养(如积极、主动、谦虚、职业道德之类),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适应、协作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要求并不局限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更是对大学生的一个广泛要求。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局限于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践,而更应该体现在整个大学生活中。

3.2应用型心理学人才的培养

3.2.1人才培养要有专业特色访谈结果表明,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存在分歧。这提示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一方面,不能一厢情愿,要弄清楚用人单位有些什么岗位,要求上岗人员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回头再来设置自己的课程;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教育者可以从哪些方面对本科生进行专业培养。概括起来,应用心理学本科生的基本技能有心理健康服务、科研、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四大块儿。但本科教育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全部学到,而且也需要考虑学院的师资情况,来定位本学院的专业特色。我校地处西部,少数民族生源丰富,应着力发展民族特色,培养民族地区应用心理学人才。

3.2.2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分配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不仅要求“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还要求“应用性强”。专家和同行都很重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超过80%的被访者都认同实践比重应超过25%。从实践的形式上来看,除了把传统的“见习和出去实习都纳入到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可以在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比如,“授课要结合实践,作业要结合实践,讨论题也要结合实践”,“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调查和访谈之类的活动”;对于部分专业性特别强的技能,则建议采取传帮带的形式,这样既可以使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自然融合,还可以提高学生实践的意识,动手的能力。从实践的时间安排上来看,可以采取阶段性实习的方法。比如“一、二年级的课程在章节里设实践环节,到了高年级可以在大学校园范围内做也可以到社区、企业(去实践)”;“凡是涉及到实践的,不需要全部学完,一个阶段实习后,再回来提升。”阶段性实践避免了旧实习制度实用性太差的不足。大学本科毕竟只有四年时间,怎样充分、合理利用假期,带领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从实践的深度上来看,应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实习基地的活动有连续性。使之既能够对单位有实效,又能够让学生深入工作环境,对岗位和任务有清晰的了解,并发现自身不足,返校后及时充电。总而言之,实践活动应紧紧结合理论课程和应用实际,让学生能够动动手、动动脑,一边做一边学,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的过程中成长。

篇4

一、引言

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心理因素的运用,要教好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下学前教育心理学越来越走向正轨,成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不少大学也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学生大都停留在书本上学习,对幼儿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本文从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创设教学等活动,以此改革课堂教学,来提高《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堂的实效性。

二、因材施教,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有些学生可能会受到情感状态的影响,并没有静下心来,往往达不到有效率地听讲,那么此刻就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好时机。总而言之,教师若每天重复一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状况而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学习的效率往往很低,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智慧教学,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并运用一定的策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比如,对于讲解《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这堂课时,如果教师完全生搬硬套对着书本上的知识点讲解,并通过做题,复习和巩固知识点,由于《学前教育心理学》内容、概念比较难以理解,若单方面地要求学生机械性记忆,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只有当学生理解了,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才能在他日工作后,很好地教授幼儿、影响幼儿。除此以外,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亲和力,让学生敢于亲近,一名教师教学是否成功,从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表现便可以看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课堂氛围,可以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为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在讲解幼儿品德心理这节知识点时,首先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特点,并做成手抄报。如果说直接告诉学生,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示,幼儿的道德认识是具象的,对“好”与“坏”的概念,主要是模仿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家长认为好的,幼儿就会认为对的,反之则会认为是错的。

三、设置活动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提问,从而教师做出指导,这种高度互动模式,一改以往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只有当学生主动学习,才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好时机。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学前教学心理学》内容,设置符合学生的活动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将一些学前教育心理学案例,让几位学生在讲台上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再由几位同学进行点评,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氛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其中有一次进行这样的活动时,有位学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位学生特别善于总结,思维特别的发散,从多个角度对其他同学讲的心理学案例中,进行总结归纳,并且归纳得有理有据,通过对他优点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这位学生学习的兴趣稳步提高,毕业后跟踪调查发现,该同学在一所知名幼儿园当校长。因此,设置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前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育关注提问和倾听,并做出及时的反馈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应该视为一件好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要关注学生的提问。每个学生由于心理认知、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就不一样。由于知识面狭窄,自然而然会产生各种困惑,或者是有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便是一个很好的指路人,对待学生的疑问,要学会倾听、耐心倾听,从学生讲述的内容中迅速明白学生所表达的意图,从而做出针对性的回应。对有偏激想法的学生要给予纠正,避免让学生走弯路,做好引领学生、启发学生的工作。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并及时做出回答,有利于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区,并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喜欢老师、尊重老师的心理下,喜欢这门学科,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堂的实效性。同时,教师可通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改善教学方法。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心理,因此举办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就可以起到满足学生成就感心理的作用,这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竞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由于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学生大脑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经过在竞赛中运用和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理解,避免了该学科的枯燥乏味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的竞赛活动也是锻炼才能的过程。比如通过开展故事王大赛、舞台剧大赛、教案设计大赛、幼儿歌曲弹唱大赛等竞赛活动。充分展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树立自信心。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幼教的高度重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启迪学生,做学生的领路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让学生掌握书本内容和提高专业技能,还要让学生更加充满智慧、博学、有能力,以此培养优秀人才,成为学生人生中的贵人。

参考文献:

[1]于林.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幼儿教育心理学,2016,(3):12.

篇5

我国近些年每年在校的大学生都高达2千多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透露,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第一大国。我国拥有如此庞大数目的大学生,是社会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如何提高这样一个承载着家庭与民族希望的群体的素质,成为社会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的马加爵案,2012年上海某高校室友投毒案等等发生在高校里的惨剧,可以说基本上所有这些事件都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期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的形形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规律作出解释。[2]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自我、态度、决策、价值观、人际关系、群际关系、团体动力等基本心理过程与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研究成果在公众舆论、幸福与尊严、群际冲突与和解、反腐败与社会公正、社会预警以及广告与消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科学问题研究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两者得到了有机的整合。[3]

在国外欧美一流大学心理学院系中,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核心学科。非心理学院很多也开设社会心理学选修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多,做为大学生在校园里提前了学会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问题,不但会对他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帮助,而且对其进入社会更好的了解适应社会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大领域: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群体与群体过程。我们分别从这三大领域中选择一部分内容来分析大学生哪些问题可以在这里面找到答案或可借鉴的内容。

(一)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1、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效能及自我展示。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些看法,将影响个人以后的行为和生活,也影响个人与别人的关系,这种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是自我概念。进入大学校园的一些学生他们虽然在一个班级,或一个专业学习,但他们却可能来自经济与文化差别很大的地区,可能一个来自广州开放城市,一个来自山西偏远的山区小村庄,他们在录取时的高考分数也差加很大说明他们的学习基础也有差距。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的高涨,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为受挫、不能被现实接受,就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在同学交往中退缩,不愿与同学交往,有的同学隐瞒自己的家庭状况,新闻经常报有的学生在学校不认自己的的亲生母亲,对同学说是自己家的保姆,有的同学嫌自己母亲土不让到学校看自己,甚至有的学生对因思念来看望自己的母亲说“给我滚,别在这丢人”。试想这样一些对自己都不接纳,对自己的家庭都不接纳的学生将来又怎么会回报家庭,回报社会呢?所以大学生如何正确的在其他同学众多的差异中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提高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展示自己。而不要因为自己家庭贫困,自己来自农村,甚至不喜欢自己的外貌等等原因而产生自卑,不接纳自己,是大学生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2、归因及其偏差与社会判断。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家海德的观点认为,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究其原因是不外乎内因与外因,韦纳归因理论将原因归为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大学生在校园里常常要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如果考试成绩差就认为自己能力差这样内在稳定的原因就会失去信心,导致逃课发生,成绩更加糟糕;相反如果归因成自己努力不够等非稳定的因素或出题难等外在因素,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复习,考得好成绩。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在取得好的成绩或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条件下,即在成功或者失败的条件下,二者的归因倾向有所不同。再比如说一个男生向一个心仪的女生表白后遭拒绝,如果归因是自己不好,或是看不起自己,那么这个男生会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甚至会对女孩子进行报复行为。可见大学生了解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归因理论对生活有多么重要。

(二)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人们彼此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的

1、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每一个大学生来到学校都渴望获得其他同学的接纳,希望建立友谊,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发展爱情的亲密关系,如何区分喜欢与爱情,这些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都有论述。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人际吸引的规则如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相似规则,个人特征,互补规则等以此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2、群体偏见与歧视,怎样才能消除偏见与歧视?社会心理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要多接触多交流,认识到我们人有很多认知偏差。不同国家、民族、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地区的同学,不同经济水平的同学都要多交流,多接触有助于消除偏见,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三)群体与群体过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从众、依从和服从逆反心理与行为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了解到群体如何激发个体行为并削弱个体的责任,可以使大学生更全面的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如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2011年发生在广东佛山著名的“小悦悦事件”。了解了从众理论可以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涯,而不是盲目加入到网游族、打工族、考研族、考证族,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内容。掌握一些依从理论中登门槛效应、低球技术、留面子效应等,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有效的提出自己的要求。社会助长是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共同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懂得这点,会让同学们会更重视团体的作用,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和积极的同学在一起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三、“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

“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由于作为公选课学时有限,而“社会心理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在课程内容上,公选课“社会心理学” 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发点,选取最基本与应用相关的内容,如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认知、认知偏差、归因等。社会关系理论中友态度、友谊、爱情等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容。群体心理中的群体压力、从众、社会助长等。

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之后,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对自己,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自我,提高自尊。学会正确的归因,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增强自己的成就动机。对他人,学生可以综合评价一个人,避免认知偏差,形成正确的态度作用。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亲社会行为,避免旁观者效应,避免侵犯行为。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社会心理学”公选课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对于选修的学生来说,将是意义十分深远的一门学习课程。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79-02

近年来,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1年5月,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四川省教育厅也于同年7月要求我省高校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并就该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一直开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选修课程,有一定教学基础。但由于是选修课,没有相对系统和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教师授课随意性很大,这与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相差甚远。为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培养符合要求的民航合格人才,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专业教师团队努力研究并实践出了一套适合民航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习,准确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心理学原理固然重要,但如何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才是当务之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心理学原理与行业背景有机结合,是我们着力解决和突破的问题。本文对我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凝练,对教学建设与实践进行了总结。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唱“主角”,忽视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在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任课教师在唱“独角戏”,即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角,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的响应。《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的一个特点是概念多,而对于广大大学新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心理学相关学科,难度较大。如果任课教师只是机械地传授书本上的内容而不是深入浅出地把枯燥的概念和定义转变成大学生容易接受和熟悉的案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一点也成为了任课教师的一大挑战。

(2)对学生启发教育不够。有些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等原因,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仅仅是生搬硬套地把知识点讲述给学生,所以课堂气氛死板,没有生气。而大多数学生只以拿到学分为目标,所以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仍保持在中学阶段死记硬背的“填鸭式”学习上,看似可以拿到不错的成绩,实际上对心理健康没有本质的帮助。而这和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3)所学理论与专业及行业背景结合不够。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虽然也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但大多都拘泥于形式,特别是忽视了作为行业院校应注重的将所学心理学理论与民航相关背景的结合,这使大学生产生了所学知识与未来行业“断层”的感觉,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认识不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与所学专业没有关系,因为既不是专业课,也和民航业没有什么特别关联。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根据教学情况的反馈,积极组织研讨和学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将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探究身边的心理学现象,锻炼学生应用所学心理学基本原理剖析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心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目的是要求大学生学以致用,“学习心理学是为了通过对心理学原理的掌握和应用,增强自我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1]目前,大学校园里因心理问题而出现的惨剧时有发生,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杜绝心理问题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是十分迫切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大纲,结合当前与大学生心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提供案例,然后提出相关问题,请学生们尝试用所学心理学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是以辩论的形式就热点问题让学生们分成两个对立观点的阵营,自主搜集论据材料进行辩论,最后再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每次上课,案例讨论或辩论环节都会让学生们兴致高涨,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才能力,也使大家对学习心理健康充满期待。这样一来,一方面杜绝了以往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学生死气沉沉听课的被动局面,教学效果理想;另一方面,也让同学们意识到心理学就在身边,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极大地调动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大学生们自觉自主地融入到独立思考、积极讨论的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完成了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2)教学过程中加强了互动。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便于教师与学生更好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我们整合了资源,尽可能的小班教学,保障了课堂的互动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也由原来的“教师主讲式”改为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加入了多媒体教学、辩论、课堂讨论、心理测试、心理游戏等多种活动,“教师只推动启发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2]

(3)突出行业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学素养。作为行业院校,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加强了针对性,目的是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与未来从事的行业不但息息相关且非常有用。由此,如何让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民航的实际相结合,就成了我们任课教师的研究重点,也是我们试图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和贯彻的重要内容。比如,讲到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时,我们会加入飞行学院学生的特点,联系学生们熟悉的情节为他们讲述这一内容,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讲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时,我们会向学生举例飞行中旅客的需求、机组人员的需求等,再比较各行业各阶层不同的需求,分析如何满足需求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总之,我们力争通过联系行业院校自身情况,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同时,也对民航业有了一定认识。这样一来,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就变得鲜活起来,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思考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对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1)教材选择要适当。教材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一环,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最直观的载体。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充分考虑了我校学生的特点,在市面上十几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教材中,选择了浅显易懂并且案例和阅读材料丰富的教材。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对教材比较满意,对课本中的扩展阅读很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法宝。通过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课堂上收获快乐。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乏味的理论与学生们身边的事例以及民航业中的案例相结合,使学生们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表面上看是一种管束和被管束的关系,但实质却是人际关系,即:要以情感的探索和交流为基础从而建立师生间良好而稳定的心理关系。我们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做到的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其次是言传身教,用自己的知识与人格感染、引导学生,并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是实现和谐校园的保证。

4 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它在高校的开设,是为了能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正确的自我调适和寻求帮助,从而探索到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广大授课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的“领航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互动,多种方式相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终生受用;其次,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举身边的例子,多用大学生熟知的热点来分析,以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再次,作为行业院校,案例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应具有行业特色,让心理学知识点与民航行业相结合,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7

新课程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让学生“学会生活”应是主要目标之一。“学会生活”应包括关注生活、具备生活常识和应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三方面。教师在教学起点行为分析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教学中多引用生活中的案例,指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了有用”,进而“学得有趣”。如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教学中,不同理念下的教学起点行为分析及教学设计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 关注学生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提出“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理念,其核心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心理学家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知道什么)、程序性知识(知道怎样办事)、策略性知识(知道怎样有效办事)三个类别,其中策略性知识对于解决问题最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把认知策略作为学生的最重要技能,充分关注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如“时差计算”的教学,学生可很快记住“每15°经度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等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但一旦碰到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变式,学生便会不知所措。在地理学习中,问题解决的认知策略主要是两类,即基本命题建构策略和具体解决方案建构策略。教师应通过有效途径来了解学生上述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

三、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教学“因材施教”

新课程提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理念,就是要让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地理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从而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能力与特质的差异分析。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能力与特质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差异。纵向差异指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地理学习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高中学生为例,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中生的空间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反思能力和意义识记能力等明显提高。在地理学习兴趣、注意与情绪等方面,高中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较稳定,但会受报考学校有关考试科目的影响,学习情绪不如初中生表现得强烈。横向差异指同一年龄段,地理学习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有的同学善于理解记忆,有的却善于机械记忆;有的的学生缺乏洞察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差。在特质方面,一些学生善于交际,组织能力强,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往往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而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影响学习效果。

2.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就动机水平和归因倾向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如:在受到发现学习的挑战时,有高水平成就动机的学习者可能学得很快,善于自主学习;而低成就动机的学习者可能表现很差。在对待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一些学生认为,外部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学习结果,而另一些学生则认为学习结果归功于他们自身的努力。在学习中,后者会更努力并对学习有积极的倾向,具有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

3.学生地域的差异分析。地理学科与生活联系密切,不同地域的学生对于某一地理事物的感受和了解不尽相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以高中地理必修III的教学为例,从学生知识掌握、生活体验、技能训练等不同角度来衡量,部分教学案例就可根据学生的地域而作适当的调整。

四、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成学生人格完善

新课程提出“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要求地理教学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关心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严谨、求实、辩证的科学态度;要求地理教学为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些都是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起点行为分析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在“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中,就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价值观的形成情况,进而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总之,在地理教学起点行为分析中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为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提供重要依据,而且在完善学生的人格、体现地理教学的人文精神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孙大文.地理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篇8

自2009年秋季始,全国全面进行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但我们审慎地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可以发现数学课堂教学在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繁华”背后,隐藏很多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存在一些“形似而神不似”的不和谐现象。“形”当然是外在形式,是表面现象;“神”则是精神所在,是内在本质的内容。笔者评析数学课堂教学行为中的三个误区,以促进教师把握新教材,领会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

1.只要“情境”,不讲“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很多教师认识到数学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数学不是孤立的,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物理、化学、美术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文精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为新课程理念下广大教师所“崇尚”;情景创设几乎成了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好似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没有情境的课就不能称之为一节好课。

一位德国学者比喻: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但一些教师对创设情境理解有偏差,课堂上出现复杂化、阅读量大、篇幅冗长的教学情境,脱离实效。如《函数》的概念的教学,有位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在威尼斯,有一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看谁能到教堂的正面。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团。他分析了大量事例后指出: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一条腿伸出的步子要比另一条腿伸出的步子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间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们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y=■(0

上面的情境创设显然没掌握好分量,对学生而言只是生理学上的一则趣闻,少了些数学的味道,且该情境创设缺乏以一定的数学知识点为依托的“问题”的导向,当然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难以适应,这使数学课成“大杂烩”,而丢失了数学课的最重要任务――训练思维。课程标准主张“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不等于说不要数学的本质的东西。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一堂好课必须充分体现其本质属性,这是教学的根。数学课失去了灵魂,那还叫数学课吗?这种只有“情境”没有“数学”的情境不如不要。

诚然,在充满理性思维的数学天地里,让文学、美学、艺术、哲学文化进入其间,确实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景观。但我们在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创设情境的同时,是否考虑情境的创设是为了什么?有没有价值?一个好的情境犹如一粒种子,它能逐步生长出我们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情境素材的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反映相应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高中学生已经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些内容是学生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现实世界中的常见现象或其他学科的情境,展现数学的概念、结论的发生发展,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例如,通过行星运动的轨迹、凸凹镜等说明圆锥曲线的意义和应用;选择具有丰富生活背景的统计案例展示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广泛应用;通过速度的变化率、体积的膨胀率,以及效率、密度等大量丰富的现实背景引入导数的概念。

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为学生建构适当的问题、新异、讨论等学习情境,强调“知识是自然产生的,是合理的”理念,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的创设应做到具有思考性、现实性、适度性、实效性;素材应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适量且适度。另外,并不是每节数学课都能够创设情景,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景,更不是每节课创设的情景都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难以创设情境的课题,教师如果采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式,同样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只要“合作学习”,缺乏“组织引导”

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发生、发展和建构过程,实现数学活动是外显活动和内隐活动的统一,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因此,教师选取合作学习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合作性和可评估性。但目前合作学习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合作学习与课堂活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与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讨论的目标不明确;只要是问题,无论难易,也不论是否有价值,都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有的问题太大,讨论的时间不充分,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匆匆收场;在教学组织上,没有合理的小组分工,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深入,难以得到深刻的体验,更别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讨论的组织没条理,课堂上学生时而忙这,时而忙那,教室里一片嗡嗡声,每个学生都似在发言。实际上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一统全组”,学困生成为游离于主体之外的听众。这种“合坐即合作”的“动中学”的学习活动,其外在形式多于内在实质,动口、动手与动脑脱节,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有讨论却没有反思。在发言时教师随便叫几个优生说说,以优生的“表演的才艺”掩盖绝大部分学生的思考,很难形成认知冲突,提升思维水平。

在《函数的应用》复习课上,有位教师设置了例题:某镇有A、B、C、D四间工厂座落在边长为2km的正方形四个顶点上,为了畅顺交通,繁荣经济,镇政府决定建立一个使得任意两间工厂都有道路连接的公路网。(1)请你设计一个道路网,使它的总长不超过5.5km;(2)请你设计一个总长最短的道路网。

这是一道很好的策略开放题,学生需探索各种可行的方案,然后逐一比较取舍,逐渐达到题目的要求。教师随之放手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美其名曰让学生担任“路桥工程师”。刚开始学生还热情高涨,但由于问题过难,教师没有给学生架设讨论的“脚手架”,没有合理的讨论程序,学生经多次尝试讨论,因思维没有方向,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慢慢就失去信心,最终在下课铃的催促下“谢幕”。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将“合作学习”仅仅当作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签,不能停留于形式,要提高实效,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做一些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使学生具有合作、交流、讨论的意识,要认真探讨在现有的班级教学条件下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否则相互合作、交流学习将难以收到实效。同时教师也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讨论的问题或内容是否有价值。第二,讨论小组的成员是否人人参与。第三,探讨中注意学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合作交流才有兴趣;也只有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感到有必要争论和探讨时,合作才更有价值,即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使学生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这对于实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合作学习,也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把握教材,对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需要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适时把握、激起合作学习的需要,应当给学生独立思考一定的预留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也需要合作,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价值。教师应合理引导、训练学生,使其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与倾听,学会质疑与求异,学会接纳与放弃,学会宽容与帮助,学会评价与创新,学会求助与生存。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参与者的身份到学生中观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特别是要耐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被人尊重的感受,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3.只要“自主探究”,排斥“启发讲授”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强调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感知数学,进而理解数学。所谓自主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活动模式。自主探究学习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有助于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基于直接经验的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甚至有更深层次的“加工”:“怎么形成?”“如何变化?”时,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有的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大事全都交给学生,整节课在松松垮垮中进行,连做练习题也是“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这无异于“放羊牧鸟”。这些“异化”和“泛化”的自主学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它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等特点。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消极转为积极,不仅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强调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订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评估。它既力求使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又着力使一部分暂时落后的学生有机会得到教师较多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应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恰当地进行指导,否则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数学学习过程应该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实施探究性教学,其教学内容必须具备可探究性,所选课题必须能对学生构成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探究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倡导探究式教学应该切实可行,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

但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探究式,既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又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否适应于探究,似乎一提到数学教学,就是探究式教学,其它的教学方式都不存在了。事实上,接受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效率。教师在教学时要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盘否定。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仅需要探究学习,同样也需要接受学习与教师的启发式讲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课堂上既要体现探究教学的主动性,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增强师生互动,又要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理解并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例如,当学习的内容属起始内容,学生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时,教师宜多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教师讲解时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取中、平衡,按本国传统来整合,搞理论要走一点极端,搞实践应用必须‘执其两端而用’,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的中间。”顾冷沅老师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探究式”与“接受式”关系的最好诠释。

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担负着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的启蒙使命。以上这些现象,反映了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仅停留在浅显的层次。他们只注意新课程中一些表面化的“形”,而未能深入新课程体会出其中实质性的“神”。课堂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加之新课程理念的抽象性,需要教师对教学多研究,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敢于正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诊断,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课堂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所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学生的整个成长与发展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问题与活动为形式,使情感与理性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良好的熏陶,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王尚志,张思明主编.走进高中数学新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篇9

所谓的课堂有效性以有效教学为根本理念,有效教学就是指能够提高学生对一门学科、一节课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师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有效教学不只要求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也要注重学生情感目标、技能目标、自主学习目标的实现;要求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联系实际、小组合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分解教学任务帮助学生理解;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从自己的角度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虑到历史学科的特点,再加上国家创新型人才的缺失,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培养起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角度回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对学生来说,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发展,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也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教师来说,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提高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是很重要的。对于高中生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确认识历史,养成理性批判历史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定程度上说,历史学科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学科。

二、如何提高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多种多样,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1.熟悉掌握新课标下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作为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加深对教育体制的了解,不断分析、比较、研究改版后的历史教材。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教材的变化之后才能设计出发展学生的完美的教学方案。

我校使用的是新课标人民版的历史教材,相对于改版前的教材,新版教材的课后思考题更趋向开放性,要求学生拓展思维,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内容更为丰富多样,有所添加,有所删改,图片的画面性更强,色彩更为艳丽。教材编写体例也有改变,它把中国历史进行宏观上的划分,总共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三大板块,在对中国历史的讲述中穿插外国同一时期的相关历史,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出对比,认识到我国与外国的差距。另外还有选修教材,学生可以针对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阅读。

2.在课堂教学中以三维目标为中心设计教学模式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把三维目标融入教学理念中,所谓的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三者的关系,做好教学过程之间的衔接。要在充分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教学目标,由于高中生课余时间的学习任务很多,如何做到高效快捷地让他们在课堂上接受教材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教师备课时要根据三维目标体系的每一方面设计严密的教学计划,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教师可以适当引用课外的文献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适当引入课堂活动,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开展知识竞赛、小组讨论合作、重点难点解析等。在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如果教师每堂课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依照新课标下的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模式,就会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素养,进而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3.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兼顾个人与整体的差异性

不同区域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性格特征,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授课环节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表达习惯,同时考虑小组合作的特点。要想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学习当中,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懂得心理学的相关内容,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实现上述目标。

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教师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表达,做到正确引导,不断提高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全面思考问题,敢于质疑他人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4.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材都存在共同的缺陷,人民版的教材也只是介绍历史的概况、历史的精髓,不能全面详细地再现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形式的资料,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各界对教育领域的重视,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历史学科有其独特性,教师可以选择符合课程内容的文献资料、相关图画、视频、网络数据库资料等通过不同形式展现出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新课标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完善自我。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我国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教育部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学习外国的教育模式,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改革,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型思维的人才。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全面地分析历史,这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因材施教,丰富教学资源等,提高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10531.

[2]郭艳芳.现代历史教育呼唤新的理论成果――历史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观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7).

篇10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50-02

大学物理课程是一门面向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重要的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既可以为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在新升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仍然普遍着重理论讲授、演算推理,实物、动画和图片演示少,忽视理论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介绍,许多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都无法得到很好的呈现,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算推理对数学技能要求较高,且最终的理论结果抽象,难于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实体感受。另外繁杂的数学过程也增加了学习难度,多数学生的求知欲望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完全放弃。

新升本科的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不同,对物理课程的需求注重于物理概念理解和规律应用,对定律建立的繁杂计算过程要求不高。在这类高校中,如何重新组合和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难学、厌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果,使课程高质量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和改革现状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它既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理论重要基础。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建立已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大学物理课程开设也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整套体系。

随着大学教育逐步转入大众化教育,高校各个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和侧重愈发细化,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美国高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掀起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改革的思路是普通物理应当尽可能反映当代物理科学的最新成果,应当以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去组织和传授普通物理的内容,目前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在国内,已经有许多高校开始了课程改革的探索,比如东南大学、北大等高校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编写了一系列新的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开通网络教学等。由于学校和学生都具有差异性,在实践当中,发现这些先行高校的改革成果还是不太适应新升格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需要,为此有必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

三、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教育部的部署,新升本的高等院校应当向应用型学校转型,在这指导方针下,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自身的发展层次以及各专业培养目标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需求情况,对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取舍整合,科学优化,侧重专业需求。既要贴合教学实际,满足各专业培养的需要,又要反映物理科学的发展新成果,逐渐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完整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优化

大学物理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力、热、光、电和近代物理整个普物体系。以我校为例,目前我校的本科工科专业有电子、机械、能源、通信、汽车等专业,还没有集成电路制造等与量子力学密切相关的专业,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性,节选了力、热、光、电这四块内容作为主要讲授内容,不同专业各有侧重。例如,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适当加强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介绍;对车辆专业应适当加强质心、转动惯量、热机循环的介绍,对通信专业应适当加强电磁理论的介绍等,基本上满足各专业的实际需求。近代物理部分内容以专题方式融合在一起,适当地进行扩展介绍,并罗列参考资料,做到点到为止。这种专题内容既能解决部分学生对大学物理的特殊要求,又能进一步介绍物理科学的新成就,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

(二)高等数学内容的补充

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进度比高等数学的教学进度快些,会出现部分基础内容的脱节现象,即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定律,用到某些数学知识概念来表示,而学生还没有学习到这些数学知识。为此有必要通过补充少量的数学内容,这些补充内容不求深入、全面,能达到理解物理概念即可,目的在于克服学生面对新概念和新方法时的恐惧心理,解决进度不一带来的问题。国内一些教材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此外,数学和物理教师之间可以打破壁垒,加强沟通与合作,比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定积分时,能尽量结合物理问题讲解。

(三)精选例题和练习题

例题是学生模仿的范本,练习是加深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手段。教师通过讲解精选的典型例子,能够举一反三解决类似的问题。对于非物理专业的学生,设置难度中等偏易、覆盖面较宽的练习题,就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道习题时,获得的成就感也会成为其进一步努力学习课程的动力。

(四)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

物理现象观察和分析以及物理演算是物理学的两大重要部分,中学时期的物理教育着重于演算。大学阶段的大学物理应该强调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启发的讲授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中学物理一般讲授的都是简单的物理问题,大学物理关注的是一般规律。教学内容上要注意中学和大学两个阶段的衔接。讲授的内容应当以中学的简单问题出发,经过逐步延伸从而得出一般规律,不能完全丢弃中学阶段打下的物理基础。

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式探究

新升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大学物理课程的课时安排一般是64~80个课时,总体上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从教学方式的转变方面着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一)联系实际,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围绕课堂讲授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质点运动学中运动方程的内容时,通过介绍当前广泛应用的卫星定位技术,向学生提出如何对质点精确定位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然后引出了空间位置的定量化,即建立坐标,进而建立描述质点运动的运动方程。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卫星在低轨道上的空中分布,展示地球上任意位置都能接收到最少四颗卫星信号的情形,在此基础之上,利用不同卫星的信号建立四个运动方程,求解质点任意时刻的空间位置。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仅学习到了基本的物理知识,还体会到了物理在高科技卫星定位技术中的重要应用。又比如在讲解位移电流时,先用Electronics workbench仿真软件建立一阶RC电路,观察电容的“隔直流,通交流”特性,呈现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既直观演示了在稳恒电流和非稳恒电流两者中磁场的安培环路定律的矛盾,又为引出位移电流假设做好准备,这样学生就能更直观、更深刻了解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深入挖掘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或科学前沿中的应用,以及多媒体和仿真技术的合理应用,将会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实验物理也是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把物理实验从实验室搬入课堂,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物理实验,把物理实验现象在课堂上重现。例如在讲授系统动量守恒的内容时,演示反冲运动,让一名学生坐在光滑地面的滑板车上,手里抱着灭火器,当向后喷出泡沫时,学生和滑板车向前运动。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系统受力和运动特点,总结出动量守恒的条件和守恒定律,进而延伸到反冲运动的应用――火箭的发射。从现象到规律,符合物理的认知过程,在学习相关知识点时,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

(三)开展合作课堂

通过开展合作课堂,改变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知识单方向流动,学生参与度较低的局面。教师把知识内容合理拆分成不同的问题,然后按照某种方式将学生分组,提前给不同组别的同学布置不同的问题,要求他们使用Matlab、Mathematica、Origin等工具将物理规律可视化,并在课堂中讲解。例如在机械波的内容中,将波的叠加和干涉两个知识点分成两组,A组别的学生使用Matlab重现叠加现象,B组别的学生使用Matlab重现干涉现象,并且在课堂中各自介绍叠加和干涉的规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发挥出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让学生学会了科研工具的初步使用,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而且课堂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讨论,学生和老师互相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知识的流动变成了双向或者多向流动。在开展合作课堂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目标主线要明确,二是设置的问题要考虑学生层次,不能够太难。

当前,物理学在不断地发展,前沿领域也不断取得新成果,在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也会不断涌现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跟踪分析新问题,及时调整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更好地传授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科学求真精神,又不断地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新成果和新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元杰,孙威娜.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篇1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学的真实,记得牢固,用的灵活。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积极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对学科的兴趣,与对教师的喜、怒、畏惧和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亲切的笑容,和蔼相处的表情、关心呵护的眼神,都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品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德育为主体的学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不甚了解。作为思品课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接受你的教法,让学生去主动接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思品课产生兴趣。

学习兴趣对学习的作用既然如此之大,那么,应该怎么培养学生的思品课学习兴趣呢?

一、利用学科特点,开展思品课教学

传统学科强调打好基础,而思品课则重在知识性和理论相结合的学习。传统学科缺乏“随机性”,而思品课则可以起“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因为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思品课还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专门理论课程,而是一种载体,一种技能”。所以“应提倡学以致用”,“要使中小学生都能轻松自然、兴趣盎然地进入思品用的大门,不要难倒他们,更不要吓到他们。为此在教学中,利用农远资源中,新闻事实开展思品课课前学习,直接教他学习网上的资源,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打印出来,这样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学习兴趣有了,教学时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明显。

二、利用农远资源,合理安排思品课学习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不知晓时,最能诱发好奇心,激发求知、探究等学习意愿。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过深,会减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过浅,学习唾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注意深浅得当,难易适度。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时,让学生查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普查人口的数据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三、新颖导课,引起思品兴趣

导课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成功的导课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生命和健康权利》这一课,用多媒体展示“毒牛奶”、“地沟油”、“毒胶囊”的危害,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和健康权利的意义,促进了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

四、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信息技术的“乐之者”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动”的活跃,尤其是“动”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处理信息的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让他们在课堂中动起来,使他们产生“动”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人生难免有挫折》,谈谈自己学习生活的挫折,用多媒体展示霍金、张海迪,“千手观音”演出时状况等,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课堂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