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8 16:14: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发展的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距离服务经济形成还有一定差距,但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一些与服务经济发展特征一致的发展趋势,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出现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势头,为我国服务经济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经济形成的起点要求尚有差距
1.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滞后服务经济形成的基本要求。服务经济形成是以现代经济充分发展为基础,是工业化高度发展和经济发展达到相当水平的产物。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及制造业加速发展仍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按现价美元计算,我国目前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刚刚突破3000美元大关,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根据服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国际经验,即进入工业化后期和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00~4000美元(1970年美元)的标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经济初步形成的起点要求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
2.服务业发展尚未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200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为40%和33%,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41%,均低于50%这一服务经济初步形成的基本水平。说明我国向服务经济转型还有相当距离(见图1)。
(二)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势头初步显现
1.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趋势显现。一是服务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3432.9亿元,增长了84倍,30年来平均增长速度为10.8%,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9.8%的增长速度。
二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步提升,2008年达到40.1%,比1978年的23.7%提高了16.2个百分点,表明30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见图2)。
三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我国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1990年的17.3%提高到2008年的42.9%,提高了25个百分点。尽管低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见图2),这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仅仅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正在改变,由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四是服务业逐渐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78年的12.2%上升至2008年的33%,30年间上升21个百分点。从1994年开始,服务业已超越工业成为国内第二大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同农业从业人数的差距也在逐年缩小。在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方面,服务业优势更为明显。1978~2008年间,我国新增劳动力3.73亿,其中第一产业就业0.23亿,第二产业就业1.42亿,而第三产业吸纳新增就业人员达到2.08亿,占全部新增劳动力的55.8%。这表明服务业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第一、二产业难以替代的作用。
2.服务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且在结构调整升级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
首先,代表服务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增加值上升幅度最大的三个行业是房地产业、邮电通信业和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分别上升了6.7、3.84和2.2个百分点;增加值下降幅度最大的三个行业是批发零售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分别下降了5.4、5和3.19个百分点,其他行业的变动幅度不大(见表1)。这说明,代表服务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已出现快速发展势头,有利地促进了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表1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比重变化单位:%其次,现代服务业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动力。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速度来看,1991~2007年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及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部门增长较为平缓,增速基本上介于5%~12%之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特别是以金融、房地产等为代表的生产业,近年来出现了增速加快的趋势,尤其是金融业,2004年至2006年的平均增速超过20%,远高于其他服务行业(见图3)。
三是新兴服务业大量涌现,特别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如图4所示,2007年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在内的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其中,1992~2007年期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产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达到19.5%;房地产业达到15.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到17.4%;科技交流推广服务业达到19.5%,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
四是传统服务业现代化程度快速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发展与延伸,大量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组织、服务业态、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商贸、餐饮、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部门逐渐发生更新与产业创新,形成具有新型管理方式和营运业态的服务业。这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保证了传统服务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3.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增加,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步伐也在加快。
一是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我国服务贸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82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基本上逐年增加,在1982~2008年26年间增长了68倍,年均增速为17.7%,为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增速的两倍左右。
二是服务领域吸引外国资本的能力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约为380亿美元,是2000年的3.6倍,2001~2008年年均增长达19.3%;占全部利用外资的比例从2001年的21.6%提高到41.1%。
三是服务外包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我国服务外包收入已接近80亿美元,2001~2008年间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随着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浪潮的来临,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以及政府对20个试点城市发展进程的进一步推动,未来几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四是服务业开放领域和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开放度。从服务业内部行业开放范围看,中国的服务业开放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2006年底,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全部向外资开放,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
4.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出现服务经济加快发展态势。首先,大型城市成为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地。2008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有287个,人口超过50万人的大型城市占80%。
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的服务业增加值为72658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2.6%,比2006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出现了服务业向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聚集发展的趋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和全国性、区域性经济中心,服务业加速集聚的态势更为凸显,出现了高端服务业和创新业蓬勃发展,形成CBD、金融街、物流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服务业高度集聚的发展区域。
其次,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出现服务经济加快发展态势。200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平均比重已经达到46.2%,高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国共有13个城市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或超过50%,其中,除张家界和固原之外,其余11个城市均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涵盖了我国主要的全国性及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其中,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超过70%,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表22007年全国服务业发展领先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位:%再次,东部沿海地区大型城市初步具备服务经济发展条件。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水平领先的区域,服务业发展也居于全国领先水平,2008年东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已经超过62%。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东部地区大型城市已经或接近具备服务经济形成和加快发展的条件。如表3所示,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大连、厦门等城市,人均GDP已经达到2000~4000美元(1970年美元)水平,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的水平(除大连外),已经进入服务经济的初步形成阶段。此外,杭州、青岛、南京、沈阳等城市的人均GDP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也已接近服务经济形成的起点标准。说明,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已进入服务经济形成或加快发展阶段,成为带动我国加速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龙头和基础。
表32008年东部地区部分城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及人均GDP(三)我国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还面临多重约束总体来看,我国距离服务经济的真正形成尚有相当差距,在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还将面临多种因素的制约。
1.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突出反映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两大关键指标上。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0%,而全球经济中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65%,其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已经超过70%,低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则分别为53%和50%。可见,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不仅大大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落于发展水平相近的中、低收入经济体。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及南非并称金砖五国(即金砖四国Brics加上南非)。与其他四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比印度大约低10个百分点,而与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的差距还在持续加大(见图5)。
(四)我国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面临严峻的制度障碍
二、影响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和问题
(一)服务领域多元化市场主体发育和企业制度建设滞后
(二)要素和服务市场发展改革滞后,市场机制作用不强
(三)监管体制和方式亟待改革创新
(四)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对山东的蓝色经济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烟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认真研究烟台的蓝色经济发展,是当前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由此,笔者拟对烟台蓝色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烟台蓝色经济的发展与南方一些沿海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蓝色经济总体规模较小,集群效应不能有效发挥,能够拉动港口经济迅速发展的临港石化和造船企业数量较少、膨胀较慢,新兴海洋产业规模不大,滨海旅游业发展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科技含量偏低。高科技海洋产业在整个海洋产业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海洋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与海洋开发的高技术特性、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需求不相适应。三是发展投入不足。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受紧缩政策影响,涉海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港口建设相对滞后,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四是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以及海上交通事故、突发性油污染等一系列因素,海洋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亟需加强。
一、烟台蓝色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烟台蓝色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现已初具规模。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港口建设步伐加快,港口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目前,烟台市新建、续建港口项目18个,港口工程数量和投资额均创近年来新高。以烟台西港区、芝罘湾港区、莱州港区和龙口港区为重点的大型、深水码头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50多个。疏港交通体系建设拉开框架,德龙烟铁路、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已开工,烟台西港区、莱州港区疏港高速公路已开始建设。随着港口承载能力的增强和疏港交通体系的完善,有力促进了港口物流和海上交通运输业发展,以烟台港集团、渤海轮渡、中韩轮渡为龙头的海洋运输企业蓬勃发展。
2、临港工业规模进一步膨胀,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全市临港工业实现营业同比增长,造船和海洋机械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海洋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造船(整船)、船段及海洋工程装备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莱佛士船业、大宇造船、中柏京鲁船业、渤海造船以及巨涛海洋重工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成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同时,启动了一批临港石化项目,万华老厂区搬迁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蓬莱安邦石化进入全面建设施工期,海阳核电一期工程顺利推进。
3、渔业结构不断优化,渔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烟台市大力实施水产良种工程,加快推进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远洋捕捞和人工鱼礁建设规模,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和休闲渔业基地,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形成了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渔业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深入开展药物残留专项检查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五大专项行动,推行水产苗种许可制度,完善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提高了水产品质量水平。
4、滨海旅游业投入持续加大,特色旅游集群初步形成。烟台市以打造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为中心,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原则,不断加大滨海旅游业培植力度,先后启动实施了烟台大南山生态建设、牟平养马岛旅游综合开发、蓬莱三仙山景区等一大批旅游开发项目,在全市形成了旅游投资开发热潮。目前,全市在建旅游项目42个。随着旅游开发的持续加大,龙口南山、牟平养马岛、开发区金沙滩以及蓬莱、长岛、海阳等海滨度假区特色旅游集群逐步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均衡,产品体系更加完整,产业集聚度明显提升。
5、海洋新兴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成为蓝色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市海洋风电、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势头猛、后劲足,截止到目前,全市已有大唐莱州风电一期工程、莱州东源土山风电项目9个风电项目全部竣工投入运营,海阳市行村镇的海洋化工产业园、莱州市银海盐化工产业园现已初具规模;烟台东诚生化、布鲁拜尔生物制药、东方海洋、万利生物制药等一批海洋生物制药企业新产品开发也取得实质性进展,逐步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二、新视角下的烟台蓝色经济发展思路
推进烟台蓝色经济发展从金融危机等新视角下分析,必须站在宏观的高度上,以全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开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机遇为契机,抓住国家政策调整和拉动内需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陆海联动发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投资,加快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物流业发展,突破发展临港石化、造船及海洋机械制造、核电等重点产业,提升优化现代海洋渔业,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培植发展海洋新兴产业,进一步膨胀海洋支柱产业规模,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发展现代临港物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港口资源优势,以港口为龙头,按照“综合物流区”和“专业物流链”的模式,发展现代临港物流业。加快建设一批临港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全力做好烟台保税港区的规划和争取工作。着力打造芝罘湾港区、烟台西港区、龙口港区、莱州港区等几个现代临港物流园区。采取合并或调整航线等资源整合的方式,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2、重点发展造船、核电和石化等临港工业基地。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的原则,做好临港工业规划和发展。造船及海洋机械制造业要抓住国际船舶制造业加快转移和国家出台《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机遇,加快建设开发区、蓬莱两大船舶及海洋机械制造产业集聚区,重点加快海洋工程船、远洋渔船、豪华游艇等特种船舶和高技术新型船舶的建造,同时着力发展船舶配套企业,培育船舶配套产品集群;核电产业要结合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以海阳核电的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核电通用设备制造项目,搞好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完善核电产业一体化体系,规划建设海阳核电产业园区和莱山核电技术研发集聚区;临港石化产业重点依托现有油品及化工码头、液化仓储基地以及大型石化企业等,启动建设烟台化石化学产业园,重点抓好万华老厂搬迁和莱州至昌邑、烟台至淄博地下疏油管线的建设。
3、优化现代海洋渔业,大力发展深水养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大科研推广力度、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资源修复,不断提高渔业资源有效利用率、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以海参、鲍鱼、名贵鱼等名优高效品种的养殖,提高水产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实施渔业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病害生态防治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大力实施以人工增殖放流、鱼礁建设、深水网箱养殖和保护区建设为主的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工作。
4、整合陆海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科学整合陆海旅游资源,完善产业体系,推动滨海旅游业由数量型到效益型的转变。积极培育“1+3”旅游板块的亮点,整合各板块的优势资源,促进区域融合。通过重组、引进等方式培植大型旅游公司形成集“吃-住-行-游-购”为一体的旅游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城市品牌,积极推出旅游精品路线和产品,丰富海上游、滨海度假游、海岛民俗游、“渔家乐”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打造富有海洋特色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提升滨海旅游服务水平。同时,对全国最大的陆连岛――芝罘岛的规划建设加快进度。
三、加快推进烟台蓝色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建议加大对烟台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烟台市的港口发展对于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烟台港西港区建设处于规划扩建期,德龙烟铁路建设进展缓慢,蓝烟铁路档次低、运力不足,难以满足烟台港发展需要。建议将烟台西港区、德龙烟铁路、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点项目纳入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统筹研究推进,并在土地使用、海域使用金征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推动烟台港持续快速发展。
2、建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议加大对海洋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整合优势科技资源,主攻海洋生物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在海洋生物制药、海水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监测技术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成果,为促进海洋经济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3、建议深化海洋经济投融资机制改革。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建议中央财政增设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将收取的海域使用金省级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海洋经济发展,真正做到取之于海、用之于海。二是制定海洋经济投资优惠政策,健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快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行政性收费减免政策、贷款利息补贴政策,鼓励涉海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上市融资,积极利用外资或开展国际合作。
4、建议继续纵深推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一是扩大水产品出口。利用烟台现有的水产品生产优势、价格优势、地缘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强水产品养殖、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提高和监控出口水产品质量,化解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培育出口创汇多、产品结构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和产品,推动优势产业做大、龙头企业做强、知名品牌做优,促进出口持续增长。二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海洋企业“走出去”的规划指导。加快制定优惠政策,健全服务与保障体系,努力为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地方高校在全国高校这座“金字塔”中居于中间的塔身部分,不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在校学生的数量都占据重要位置。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向知识社会的发展,地方高校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平台,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院校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具体表现如下:
1、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本要素
高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音、美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主要渠道。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要素。尤其是在目前社会以科技创新、知识经济为支柱的今天,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而能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需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就是地方高校所提供的高等教育。因此,地方高校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本要素。
2、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由于地方高校扎根于地方,其用于特殊的区位优势。就目前江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在高校集中的区域建立高新技术园区从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技术的不断升级正成为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重要渠道。地方高校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源泉。
3、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第三产业正逐渐取代第一、二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伴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增加和扩招带来的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地方高校的教学及其他生活设施处于饱和状态[1]。为此,地方高校开展的基础建设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支撑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平台,地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所需的条件需要区域经济提供支撑。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办学依托。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多数地方高校是在原来基础较差的本(专)科院校或中专学校通过合并、共建、合作等方式重新组建而成,人才引进、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而这些投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这一平台。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实力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的重要支撑。
2、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影响着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也得到了不断调整,从而引发区域内结构性劳动力的调整,因此,在本区域内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要进一步优化,从而使得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内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3、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到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劳动需求也就越大,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地方本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预期收益[2],还会影响到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对地方高校的信任程度,进而影响到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江苏省区域经济运行的特点
江苏省地处长三角经济发展地带,近年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相配套的国际制造业基地。由表1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316.01亿元,占江苏生产总值的22.5%。
(一)地域优势的凸现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22-03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规划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基本思路,在其大背景下,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给出政策性建议,对于加速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第一,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以县城、乡镇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城乡兼容的经济。因此,从范围角度理解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以行政区划来衡量的区域经济。
第二,县域经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地域特色,并且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因此,县域经济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主体。
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县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并且发挥着基础作用,获取竞争优势,从而使县域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可以不同的角度去阐述。从“综合竞争力”角度去考查县域经济,依据2009年安徽各县综合竞争力排名,可以描述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个体角度看,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2009前十位的是:肥西县、当涂县、无为县、肥东县、凤台县、宁国市、濉溪县、天长市、涡阳县、萧县;61个县的发展不平衡性较大。
从总体角度看,安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滞后性和结构不合理性。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导因
(一)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1.特色产业集群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但强调企业在空间或地理上的集聚,而且更多地强调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关系,集群内部企业之间、集群与外部经济系统之间是互动发展的关系。集群发展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根据集群内部精密的产业链,能够实现低成本、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可循环的发展模式;能够增强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促进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产品,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产业集群作为地区发展的思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把分工的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模式,对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安徽省汽车及配件的集群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2.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省。按可比价格计算,2008年全省县域GDP比上年增长了13.9%,增幅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05年以来增速快于全省的态势,其中一、二产及全部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21.2%和24.5%,增幅比全省高1.3、4.8和6.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高11.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23%,高2.8个百分点;利用省外资金增长82.3%,高33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长51.9%,高23.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30.2%,高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高0.9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9.6%,高0.7个百分点。
安徽县域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无疑对推进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是有利的,从宏观的层面说有利于财政收入、拉动GDP的增长和增加人民收入,从微观的层面说有利于企业吸引外资投资、引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力。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08年,安徽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23.2亿元,增长10.9%,对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优化了安徽省的第三产业结构,对于助推安徽省第一、第二产业的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4.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1)安徽县域经济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对比的差异。经济规模水平低。2007年,安徽县域GDP3491.3亿元,占全省47.5%,比河南、湖北、江苏分别低23.1、3.3、4.6个百分点。工业化程度低。2007年,安徽县域的工业增加值为1109.9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8%,低于河南19.3个百分点,低于湖北1.1个百分点,低于江苏20个百分点。财政压力大。2007年,安徽县域的地方财政收入143.3亿元,人均301.6元,比河南低104.3元,比湖北低3.4元,比江苏低1309元。消费市场不旺。2007年,安徽县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人均2163.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河南的38.4%、湖北的51.3%、江苏的30.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河南低1160.2、比湖北低2162.9元、比江苏低4756.3元。
(2)安徽县域经济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差异。从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看:2006年,全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46.4万人,GDP 6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同年,安徽县域的平均人口规模77.1万人,比全国要多30.7万人;GDP为46.9亿元,比全国少1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9亿元,比全国少1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比全国少0.53亿元。从县域人均水平比较看:由于安徽县域的人口在全国名列最后县域人均水平就更低。2006年,全国县域人均GDP达13938.1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5869.7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92.2元,而安徽县域的人均GDP仅有6087.6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3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26.7元,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少7850.5元、3682.4元和265.5元。
(二)产生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导因
1.改革过程中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其变化趋势与配第―克拉克趋势相吻合,三次产业格局由原来的“一、二、三”,调整为“二、一、三”,再调整为目前的“二、三、一”,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巨大。
安徽县域产业布局规划不断完善,安徽各县提高要素配置的集约化水平,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产业集聚的核心是突出主导产业培育,紧紧围绕当地重点企业的情况,列出产业配套“清单”,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着力做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机制,积极制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强化挑商选资,对引进符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配套项目,在用地、融资、审批、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先,对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成效显著的乡镇予以奖励,形成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利益导向。
2.我国由二元经济结构到多元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传统农业社会到二元结构,再到工业化社会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徽是农业大省,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相对比重不断减小,工业、服务业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有利于安徽走出二元经济结构,向着现代工业迈进,这对安徽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县城是城市化的中心纽带。
3.导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是多元的。安徽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滞后性和相对水平低下,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意识守旧,抓不住或找不准机遇,没有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培育市场竞争不多,忧患意识较差,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二是一些落后的县不仅在区位上处于劣势,而且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相对滞后,这就导致这些县在区位竞争中处于劣势,缺乏投资竞争力,难以吸引大型项目落户,招商引资的难度较大。三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它们的支柱产业较为薄弱,缺乏鲜明个性,特色产业不突出。表现为大型的工业企业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缓慢,产品缺乏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较小,工业产业化链较小;农业上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不能形成规模,一家一户的经营和发展,不能形成合力向纵深发展,形不成有特色的本土优势,导致在市场经济中总是处于劣势,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四是由于区位、信息、经济基础等条件差,农村改革、国企改革滞后,经营机制、人才机制、融资机制不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够,经济增长点匮乏。中小企业贷款难,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仅靠自身发展缓慢,许多好项目、好企业无法发展。
三、加速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基础
1.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首先,建立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在农业资源丰富地区,应大力构建小麦、水稻、“双低”油菜、牲畜等生产基地;沿皖江地带,发展水产品养殖基地;其次,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把阜阳、亳州地区建设成为粮油食品加工基地、现代中药基地和缫丝基地;再次,扶持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注重先进加工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培养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摆脱出售初级农产品进口高级农产品的不利局面。同时,努力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
2.构建农业产业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逐步形成以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以集贸市场为支撑,以要素市场为辅的贯通城乡、功能配套、高效畅通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联通全省、辐射全国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
(二)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
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在特色,出路也在特色。因此,在实施特色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推行“一村一品”入手,逐步引导使其发展为“多村一品”、“多乡(镇)一品”由此而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特色经济构架。以龙头企业之力带动形成从农户到企业、从原料到产成品的完整的产业链,走规模化、品牌化、名牌化的道路,集中人力、财力、资源优势,把“特色”做大、做强、做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最终实现用几个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大发展。
各县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突出特色,在发展中创造特色,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打造特色,在科技进步中提升特色,努力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区域板块经济,走出一条切合本地实际、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特色化之路。
(三)引导县域经济的集群发展
1.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要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快传统轻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进一步发展纺织、塑料、家电、医药、食品和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以及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2.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安徽应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等优势资源为基础,逐步延伸产业链,发展以电力和煤炭为核心的能源工业、钢铁为支柱的材料工业、汽车为龙头的机电工业,形成以资源为依托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3.新兴产业的产业集群。要以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扩大总量、提高层次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科技文化、房地产、咨询服务、产权交易、生态环保和旅游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撑,布局合理、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新格局。要强化产业链连接意识,发挥本地企业产业配套的地缘优势,要以既有产业优势又有相互关联的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群主体区块建设,增强产业聚集的规模,使其成为集群研发、创新、交流、信息、物流等中心。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第三方物流和逆向物流管理,降低集群企业物流成本,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形成高效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区域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四)加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
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可以由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资本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可以由这些投入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而实现。前者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后者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投入要素很重要的,但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因而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
安徽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在吸引外来的先进技术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要有更多的像奇瑞汽车一样的自主研发,虽然前期的投入过大,但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之后,我们的竞争力就会增强,我们的品牌才会增强。技术的创新靠人才,各县应该积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同时我们的人才要有支持中西部发展的信念。
参考文献:
1.王俊豪.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徐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县域经济发展途径探究[J].对安徽省最大的汽车配件产业集群的个案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9)
3.安徽城市经济学会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安徽财经大学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2008.6.4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
6.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钟新桥,高飞,温如春.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J].科技创新月刊,2010(2)
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示范效应与外部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示范效应,其内部的制度安排和经营机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参照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所有的企业,不论所有制成份如何,都必须面向市场,在同一个市场条件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所以,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对国有经济形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外部压力,推动着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有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从民营经济的性质和定义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构造了新的主体,诱发并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发育,民营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其次,要使市场经济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扩大,不仅要求进一步开放商品市场(包括其派生形式: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等)也要求开放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民营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形态,它的发展要求实现人才自由,资金自由、货物自由和服务自由,这对政府职能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政府对现行各种进入规制进行放松、调整、撤消和废除;要求其取消大量不必要的许可认可项目和环节,由许可制向申报制转变,批准和处理的时间要尽可能缩短。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政府机构改革要实现全面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政府管理体制的目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需要。民营经济不需政府投资,涉及的领域广,覆盖的行业范围宽,就业的容量和潜力大。民营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企业规模来看,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岗位的源泉。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使下岗职工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有职工”“铁饭碗”的禁锢中彻底解脱出来,真正树立就业的新观念。
二、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县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2005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总数达7792户,比2004年增长11.3%。其中私营企业84户,增长7.7%。原创:民营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民营经济正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支柱,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2005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5294万元(第一产业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要求不计算),增长11.2%,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56.9%提高到57.8%,上升0.9个百分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明显上升,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二)民营经济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2005年底,全县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及个体户已达852个,广泛涉及饲料、饮料、纺织、皮革、造纸、中药材、竹木加工等10多个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26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3.6%。县农副产品加工龙头民营企业湖北大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鲜冷藏冻肉2213吨,实现总产值2180万元,增长32.0%,并投入资金800万元完成了技术改造,预计今年可完成产值5000万元,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
民营经济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全县民营工业增加值(包括全部规模以下工业及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6088万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0%,比2004年提高6.7个百分点,超过国有工业对全县工业增长的贡献。
从规模以上工业看,截止2005年底,在全县规模14个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12个,比上年末净增3个,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85.7%。民营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7768万元,增长24.6%,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在全县规模工业中所占比重为83.4%。
(三)民营经济增强了县域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县民营经济投资快速发展,打破了国有经济垄断投资领域的局面,投资领域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2005年,全县民间投资总额已超过国有经济投资总量,民营经济投资完成60112万元,增长33.7%,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为81.6%,比2004年上升7.1个百分点。
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民营经济投资领域不断拓宽,逐步由非生产性投资向生产性投资转变。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所从事的行业由比较单一的第三产业向第一、二产业发展,经营范围由传统的餐饮业、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大型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方向拓展。一些个体私营业主主动上山下乡,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开发绿色产业,农业开发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一批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初露头角,如湖北大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嘉龙贡果有限责任公司、金鹰公司、西部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综艺公司××县分公司等,正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挺进。在服务业领域,也由一般业向经纪人、广告业、信息咨询等高层次发展。经营形式向多元化发展。经营范围的逐步放开,民营经济由单一买卖小本经营、小规模投入资金向承包、兼并、购买国有、集体企业等形式发展。一批优势企业开始跨地区、跨所有制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如山力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购买恩施州莲珠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四)民营经济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完善。到2005年底,全县以个体从业人员为主的各种农贸产品市场和工业品交易市场26个,其中专业市场5个。各种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完善。2005年,包括个体私营贸易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商贸流通企业零售额达到37930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9%。
(五)民营经济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民营经济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缓解了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2005年,全社会从业人员为18.1万人,其中,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为2.7万人,占14.9%,比2004年提高5.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进一步优化,一批民营企业家初步涌现。民营经济发展初期,从业人员多为社会待业人员,闲散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几年来,市场经济大潮迅速荡涤着人们陈旧择业观念,民营经济已由一种生存选择发展到职业选择,成为许多人士追求事业成功,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一些国有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部分高中等院校毕业生,部队退役人员纷纷加入民营经济队伍,大大优化了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结构。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并有一定社会知名度,有的是州、县人大代表,有的是州、县政协委员,有的多次受到省、州党政主要领导的亲切接见。
三、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县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但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自身素质不高,制约了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是民营经济企业主整体素质不够。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工商户、企业主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偏低,不懂现代传媒与管理,法律知识匮乏,大多数企业主,整天忙事务,没深入钻研企业经营管理方法、企业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规则等,与市场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二是企业制度滞后。民营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大部分是实行的家族化管理模式,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中以家庭成员居多,以致形不成管理优势,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创业发展。三是统筹安排差。一些企业主受农业文明的影响,热衷于对与土地的本质特征相近的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追求,对公司设立缺乏科学、稳健的财务安排,办厂伊始不问产品生命周期,一上马就跑马圈地、盖厂房、买机器,结果固定资产投入很多,流动资产难以为继,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四是企业主存在依赖心理。一些在争取财政、计划的无偿支持项目上投入精力过多,而用于研究市场、加强营销和内部管理上投入精力较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五是人文环境不优。全县民营企业普遍缺乏人才,没有形成人才优势。参加劳动和医疗保险是每个企业员工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来××民营企业职工参保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大多数民营业主没有为员工保险,使得一些人才对民营企业感到无安全感,企业员工缺乏事业目标与成就感,走人现象颇多,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及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全县民营企业目前最需要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欠缺成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最大阻碍之一。
(二)服务与政策不到位。××县虽然出台了许多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具体落实情况不能令人满意,如:一是一些部门仍然存在“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最大化”的现象,实际工作中没能很好地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乱收费、乱罚款等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工作效率不高,管理不规范,没有形成公平的经营环境。三是部分执法、执收部门,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不执行甚至抵制县里的政策,四是社会信用缺失,部门、单位、个人拖欠甚至恶意逃废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民营经济规模小。尽管近年来××县民营企业规模正在逐步壮大,但相比较而言规模偏小。私营企业的原始积累较少,使用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非常有限,市场竞争力差,企业发展能力不强,易于解体,不太稳定。
(四)融资难制约企业的发展。目前,各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民营经济融资步履艰难,原因有:一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人格信用差;二是无可用以抵押的资产;三是金融界对民营企业贷款有认识误区,认为贷款市场风险及个人前途风险与所有制密切,倾向国有企业。四是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它们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中更多关注风险防范,很难满足中小民营企业扩大再生产以及技术开发对资金的需求;五是银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担保手续繁、周期长,综合借贷成本较高;六是中小企业担保、融资与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私营企业也不能享受各级政府提供的技术改造贴息贷款等财政优惠政策。由于中长期发展资金的匮乏,以致一些企业的产品市场前景虽然看好,却苦于资金不足而难以扩大再生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重要因素。
(五)传统行业比重大。近年来,民营经济不断向新领域拓展,逐步涉入房地产、科技与信息开发、生物医药等行业,在商业贸易、餐饮娱乐、运输修理、简单加工等传统产业仍相对集中,科技含量较低、市场占有率低,产品寿命和市场份额的预期风险较高。而从事产品开发、高新技术、出口创汇的很少。
(六)知名企业缺乏。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表现在总量上,更大程度反映到“叫得响”企业的拥有量上,××县民营经济缺乏像鹤峰八峰药业总公司、长友食品公司、华龙集团等在全州叫得响的企业,更缺乏像红桃k集团、娃哈哈集团等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与知名企业缺乏相伴而行的是名牌产品的缺乏。名牌产品的创建要借助产品自身的科含量,更须借助现代工具系列运作。
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从民营企业自身建设和政府扶持两方面努力。
(一)加强民营企业的能力建设,从整体上推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具有经营机制灵活,产权明晰,市场机制鲜明等特点。在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思路下,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是大势所趋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因此,当前加强民营企业在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市场竞争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制约发展的问题,突破阻碍发展的“瓶颈”,促使民营企业“强身健体”,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民营经济与本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结合点,重点着力四个能力的提高。
一是着力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在现代企业里,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产权制度一样,都是企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产权制度依托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然而,不重视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管理简单粗放,是××民营企业的通病。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认真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在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上下功夫。一要建立起好的企业管理模式。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数是采用亲情化、友情化管理模式,自觉地采用制度化管理模式的企业还比较少。这在企业初创阶段是必要的,适合企业当时的发展要求。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或者以制度化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其他管理模式的优点,构建一种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本框架的混合式管理模式,为企业实施科学管理打好基础。二要切实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等等。这些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财务、生产、质量、营销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企业带来不良影响。在做好这几方面基础性的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善于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开展物流管理。三要切实抓好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民营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实现既定战略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谋划与活动。民营企业家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从本县生产力的基础和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好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策略等要素,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企业战略规划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上。四要认真抓好人力资源管理。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第一因素,人才兴、则事业兴。办企业需要建立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和财会人才四支队伍。在选拔人才、借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取得新的突破,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推动企业发展。还要加强人才培养,这是改变民营企业人才紧缺状况的根本途径。
二是着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面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民营企业必须实现由个人经验型决策向民主科学决策转变,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提高民营企业的科学决策能力,要把握好两方面:一是企业决策者要自觉加强学习,提高决策水平和能力。决策者的水平和能力是科学决策的关键。从整体上说,民营企业家队伍中,由于很多人学历不高、文化水平低,致使个人综合素质偏低。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首先必须提高企业决策者的综合素质。作为企业决策者,要自觉提高政策水平,努力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保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善用政策,用好政策,充分运用政策赋予的权力促进企业发展。二是要积极构筑企业科学决策机制。着力点要放在决策结构和功能的优化上。要优化组织功能,在企业班子结构上,要实现优势互补,重视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运用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优化反馈功能,在企业的某项决策目标确定后,在实施过程中要严密组织,明确分工,科学指导,加强检查督促,切实抓好决策反馈;要优化计划功能,善于运用综合计划,制定科学决策,对每项决策,要结合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分析,超越企业承受能力的决策项目要坚决取消。
三是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参与国内外竞争成败的关键。提高创新能力,一是要进行体制创新。目前,民营经济资本主要集中在家族式企业,实行家长式管理和封闭式管理,难以扩大规模,创出名牌。因此,民营企业要适应发展的要求,主动从家族式管理向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等管理模式转变,有条件的企业,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产权关系,逐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争取早日上规模、上水平,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适应民营经济现有生产力状况的。民营企业要在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主动开展科技创新,使企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转变,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三是要进行组织创新。民营经济组织结构不科学、不合理,企业分散、管理粗放,低水平重复生产成为普遍行为,极大地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实施组织创新,积极推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扶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有特色、有规模的民营企业群,发展规模民营经济。一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主动通过资本联合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
四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中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扩大和满足市场需求乏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地域特点、资源优势和原有基础,因地制宜,制定结构优化、优势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略。要在继续兴办投资少、见效快、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运输、中介、修理、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同时,结合实际,合理布局,逐步构建以城市为依托的容量大、吞吐大、集散大的民营经济大市场框架,避免产业结构的单一化、趋同化。要拓宽经营领域,做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经济实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环境。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既需要民营企业不断改革、创新,提高素质,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同时,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配置资源的角色转变到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来,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干事创业、壮大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核心内容的宣传教育,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激浊扬清、鞭策促进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首先,要坚持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教育,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是发达地区超前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缩小比较差距的希望所在。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要积极宣传民营经济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提高生产力水平,这完全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爱护、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围。
中图分类号:F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55-1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从1995年即“九五”计划时就正式提出,到现在已有15年时间。“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三个“新”:新的高度,“规划建议”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高到了整个“十二五”期间发展主线的高度;新的广度,“规划建议”把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统揽包括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民生的改善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新的深度,“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方式转变不但有明确的方向,而且有明确的路径、明确的措施,更深入,更系统,更完善。这三个“新”,着力点就是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2 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策略
准确认识吉林省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在发展中积累,在调整中发展,乃是当前吉林省的首选战略。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更加注重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社会事业。实际工作中,应正确处理四个关系,防止四种倾向。
一是正确处理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防止思想松懈倾向。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变化。没有发展的积累,就没有调整发展方式的动能。当前吉林省不能放松加快发展的步伐,要把发展作为主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心无旁骛地、专心致志地、殚精竭虑地去筹发展之策、谋发展之计、践发展之行、干发展之事,按照近年来吉林省发展的好势头,再持续快速发展三五年。
二是正确处理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防止等靠要的倾向。发展是创造财富的源泉,积累财富才能为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富民,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民生是第一目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坚持以扩大内需为突破口,在确保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结构、加快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努力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成果,使推动发展成为永恒的主题,使改善民生成为工作常态,使发展的过程成为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的过程。要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通过办好民生实事进一步扩大内需,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得到实惠、不断提高幸福指数。
改善民生不简单等同于涨工资、增福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防止等靠要的思想,既要眼睛向上,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又要眼睛向下,靠发展、靠调整支出结构,更要眼睛向内,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同时,量财施政、量力而行、倾力而为,切不能一轰而上盲目攀比,等政策、靠财政、要资金。要统筹政策措施,实现各方面利益兼顾;要统筹资源要素,集中力量办大事;要统筹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坚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把居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全民创业、重商富民,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持久的拉动力量,进而实现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
三是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防止转弯过急的倾向。为实现既保持短期经济较快增长、又使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双重目标,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判断,充分利用经济调整期带来的转型契机,把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作为动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巩固和发展当前经济回升的好形势,着力夯实支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稳固基础,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整体竞争优势,形成以内需拉动为主导、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集约内涵发展为特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发展新引擎,促进吉林省经济进入新一轮良性循环。
中图分类号:O521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
1、高压直流输电的功能
高压直流输电是将三相交流电通过换流站整流变成直流电,然后通过直流输电线路送往另一个换流站逆变成三相交流电的输电方式。它基本上由两个换流站和直流输电线组成,两个换流站与两端的交流系统相连接。在一个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电能从三相交流电网的一点导出,在换流站转换成直流,通过架空线或电缆传送到接受点;直流在另一侧换流站转化成交流后,再进入接收方的交流电网。直流输电的额定功率通常大于100兆瓦,许多在1000-3000兆瓦之间。
高压直流输电用于远距离或超远距离输电,因为它相对传统的交流输电更经济。应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电能等级和方向均能得到快速精确的控制,这种性能可提高它所连接的交流电网性能和效率,直流输电系统已经被普遍应用。直流输电线造价低于交流输电线路但换流站造价却比交流变电站高得多。一般认为架空线路超过600-800km,电缆线路超过40-60km直流输电较交流输电经济。随着高电压大容量可控硅及控制保护技术的发展,换流设备造价逐渐降低,直流输电近年来发展较快。
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特点
(1)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间无落点,可实现点对点、大功率、长远距离直接进行电力输送。在输送和接受地点都确定的情况下,使用高压直流输电,可以实现交直流并联输电或非同步联网,这样的话使得电网的结构比较松散和清晰,有利于调控。
(2)大量过网潮流在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时候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通过改变送受两端的运行方式而改变潮流,该系统潮流方向和大小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控制。
(3)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时,因为其电压很高、输送容量大,这样就比较适合大功率、远距离进行输送电。
(4)当交直流并联输电时,通过调制直流的有功功率,可以有效抑制与其并列的交流线路的功率振荡,包括区域性低频振荡,明显提高交流的暂态、动态稳定性能。
(5)当大功率直流输电发生直流系统闭锁时,输电线路的两端其交流系统则会承受较大的功率冲击。
二、高压直流输电优势和缺点
1、高压直流输电的优势
(1)低耗材
传统的三相交流线路需要三根导线,并且线路走廊宽,而直流输电线路只需正、负两极导线,其杆塔的结构简单,线路走廊窄,此外,一条同电压的直流输电线路输送容量约为交流输电线路的2倍,直流输电的线路走廊,其传输效率约为交流线路的2倍甚至更多一点。
(2)远距离、大容量
直流输电并不存在交流输电的功角稳定问题,因此不会由于静态稳定或暂态稳定性能变差而降低输送容量。这是直流输电传输功率的重要特点,也是它的一大优势。直流输电的输送容量由换流阀电流允许值决定,输送容量和距离不受两端的交流系统同步运行的限制,有利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
(3)易互联
对于交流输电系统,并网中的各个系统必须同步运行,否则可能在设备中形成强大的循环电流而损坏设备,或者停电事故。而直流输电两端的交流系统不需要同步运行,可实现不同额定频率或相同额定频率交流系统之间的非同期联络,提高两侧交流系统互为备用以及事故紧急支援的能力,从而提高交流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的经济性。
2、高压直流输电的缺点
(1)换流器在运行时会产生交流谐波和直流谐波,若处理不当将其引入交流系统会给交流电网带来很多问题。为了降低谐波的影响需在交流侧和直流侧加装滤波器组,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换流站的占地面积和运行成本。
(2)晶闸管式换流器在直流电传输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高达有功功率的60%,这就需要加装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来进行控制,从而增加了换流站的成本和控制的复杂性。
三、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直流输电的应用范围取决于我国目前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需求分布。目前我国实际采用的输电方式有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两种。目前我国直流输电的发展水平,直流输电还仅只是交流输电的补充。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直流输电的应用范围将会变大。目前,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场合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型。
1、采用交流输电在技术上有困难或者是不可能,而且只能采用直流输电的场合,如不同频率电网之间的联网或向不同频率的电网之间送电;因稳定性问题采用交流输电难以实现要求;长距离电缆送电,采用交流电缆因为电容电流太大而无法实现等。
2、在技术上采用两种输电发送等能实现,但采用直流输电技术比交流输电的技术经济性能好。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对输电的方案进行比较和论证,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技术经济性能优越的输电方案。目前我国直流输电的应用主要在远距离的大容量输电、大型电力系统联网、直流电缆送电、交流输电线路的增容改造为轻型直流输电等。
四、直流输电的发展
早在19世纪2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明了直流输电机,通过电力资源的远程输送,满足人们生活的相关要求,这也开创了直流输电技术应用的先河。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流电力的输送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还建立了相应的直流输电工程,从而使得直流电力资源输送的范围更加的广泛。其中可控硅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让直流输电技术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这就标志着直流输电技术的进一步的飞跃,为高压直流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而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得比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相关的工业试验也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和完善,这就使得我国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满足了当前社会解决发展的相关要求。目前,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中,我国的高压直流电源技术也逐渐的赶上了世界水平,而且我们也在传统的高压输电技术上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和改进,这就使得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另外,在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就提出了相关的管理目标和战略对策,来对高压电网系统进行适当的优化,这就使得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中在高压电网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电网公司也开始对其电网设备进行自主的研究设计,这就使得我国的高压电网系统之间的接近了世界水平,实现了电压等级高、输送两大、输电距离远等方面的特点。目前在我国高压电网系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这就很好的保证了我国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相关需求,进一步的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当前我国电网系统建筑和发展的过程中,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很好的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相关需求,还进一步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虽然目前我国的高压输电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程江.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226-02
0 引言
当今社会,电子信息在各领域中无处不在,日益革新的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子信息技术不可避免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充分探究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策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未来发展。
1 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意义与解决问题对策
1.1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意义
我们了解到的电子信息方面的技术主要是利用相关电子技术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一定处理,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利用[1]。伴随着科技进步的是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是当今电子信息技术主要的特点,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对信息进行一系列操作。电子信息技术多元化的发展得益于科技发展的促进,社会发展需求量的增加使得信息技术面向市场,朝着多层次方向前进,广泛使用可以改变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1.2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总是伴随着发展逐渐显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技术的革新,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可有力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主要有:
1)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不利于信息技术发展。21世纪对于电子信息技术来说最缺乏的就是专业人才,作为技术发展的支撑,高专业的技术领域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做这方面的人有很多,但恰恰缺乏的就是拥有核心技术与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迫切需要吸纳人才为之发展提供一份力;
2)没有好的环境促使电子信息的技术稳步向前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量虚假电子产品充斥市场,侵权盗版情况屡见不鲜,破坏了市场竞争环境,降低了技术产品竞争力,阻碍技术发展。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对电子信息技术没有强有力的保护,损害了研究人员切身利益,使其失去继续科研的信心。良好的技术发展环境能有力的促进人才自我潜力发挥,对电子市场起到推动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电子信息技术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处于不合理状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致使我国研发的电子信息产品与其他国家远远不能相比,不管是在产品的创新还是质量上,对电子信息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多加重视,依据现状对传统结构进行改革,构建出适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科学合理机构,可促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规模朝其他国家前进。
2 电子信息的特点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可以从电子信息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体现出来,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快捷化[2]。
1)计算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网络这一可以改变人们生活模式的产物,实现信息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可以从计算机对数字的处理技术上体现,通过高清晰的技术结合运行方式的网络化,信息资源在平台上可以相互交换使用,形成资源共享局面;
2)研究人员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渐使计算机呈现智能化趋势,这是促进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指导方向。现在,人们运用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对人的感觉和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还可以模拟出人们的思维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和综合处理,实现信息的集约化;
3)如今的计算机是在对各样的信息资源进行综合以及进行存储的基础上对网络技术进行开发利用,运用计算机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处理的速度不仅快而且效率好,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高效化与快捷化的特点。
3 电子信息的发展前景
电子信息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尤其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投入使用使得一些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近几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以其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独特优势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是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的变化严重影响该技术的发展,但作为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产品,一直都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尽管会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其发展潜能不可小觑。技术发展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主要从五个方面体现。
3.1梯次化、全球化发展趋势
梯次化与全球化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投入使用,逐渐显示出广泛性特性,并且随着产品生产与销售全球化,使得电子信息技术朝着全球化趋势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梯次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技术地位的差异与技术分工的不同,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各方面优势进行高科技产品研发,而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以及地区往往接收技术含量低且即将过时的产品,这就导致了电子信息技术朝着梯次化方向发展。
3.2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化、网络化发展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竞争中,电子技术相关产业因为信息与网络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急需专业的优秀人才作为核心,研发前沿信息技术。最近几年以来,跨国集团依靠自身优势发展迅速,在有关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域里逐渐掌握主导权,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中依靠自身灵活性优势,对促进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要,其研创的新型网络技术发展模式,逐渐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占据一定地位。
3.3多元化、集中化发展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与建筑、机械等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发展领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利润,还能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促进技术发展。以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其竞争主要是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尤其是在软件与产品新型元件等方面上。提高技术产品竞争力,可在产品技术研发上下功夫,重点发展产品关键技术。
3.4 技术产品规模化与个性化共同发展
任何产品要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才会有发展的可能,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产品,要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形成促进发展的生产规模。如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信息产品公司,其生产发展渐渐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那些跨国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也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式各样最新电子产品受到人们追捧,尤其是象征潮流趋势的技术产品,使得时代潮流向着个性化消费转变,这也预示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即规模化、个性化。
3.5 信息技术呈现智能化与多媒体趋势
在多媒体应用广泛的社会中,科技在不断创新,为电子信息技术提供了革新动力,将只有单一功能的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转变,体现我国技术未来研究趋势。计算机实现多媒体与智能化,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向,利用各种模糊或神经元相关技术,取得人工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突破,仅仅通过感知功能就可以对智能化了的机器人进行使用。
4 结论
科技带动生产力发展,电子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创造出更多服务于人们的产品,满足生活的需要。电子信息技术直接受到科技水平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发展造成阻碍,需要加强对科技的研究。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社会中,技术的革新首先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进而对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推动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一、对外贸易的新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外贸对象国日益增多,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越南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到目前为止,越南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伙伴关系,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贸易协定。
二、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新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和地区对越南的投资数额不断扩大,越南利用外资高速发展,但是从2009年开始,越南吸引外资逐年下降,始终在走下坡路。
进入新世纪后,跨国公司陆续进驻越南,大型项目明显增多,主要集中于房地产、油气、钢铁、化工、矿产、电子、汽车和服务业等领域。外资成为越南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992年,外资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仅2%。2001年至2005年,年均贡献率提高至14.5%。2005年越南吸引外资合同金额仅有58亿美元,越南自2006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日益开放,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2006年的外国直接投资额比2005年增加1倍多,为122亿美元,2007年达203亿美元。2008年越南吸引外资创历史最高纪录,达717亿美元,是2007年的3.53倍。外商直接投资额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日益增加,约占社会总投资的25—29%,外资成为越南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力量,为越南经济改革、增加税收、技术引进作出积极的贡献。
但是从2009年开始,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越南自身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问题。2009年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只有214.8亿美元。2010年越南吸引外资合同182亿美元,相当于上年的82.2%。其中,新批外资项目合同额172.3亿美元,未实现年度190亿美元的目标。2011年,越南外资实际到位资金110亿美元,与2010年持平;2012年,越南全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2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4%。其中,新增项目1097个,合同金额77.97亿美元,增资项目406个,增资金额49.25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104.6亿美元,下降5%。吸收外资最多的领域是加工制造业,合同金额81.9美元;其次是房地产业,合同金额18.5亿美元,分别占外资总额的70%和14.5%;日本是最大外资来源地,合同金额51.27亿美元,占越南吸收FDI总额的40.3,其次是新加坡,第三是韩国。
三、争取外来援助的新特点
新世纪以来,越南在争取外援方面显现出如下一些新的特点:来源广泛、数额剧增。外国的开发援助资金对越南经济保持较高增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国际对越南提供的ODA(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即官方援助。官方发展援助(ODA)是越南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对越南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ODA的承诺资金连续创新纪录,2005年为37亿美元,2006年增至44亿美元。2007年越南接受ODA正式发展援助取得新突破,全年签订使用ODA合同额约为31.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008年,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承诺向越南提供ODA援款50.14亿美元,其中双边援助14.26亿美元,多边援助33.38亿美元,非政府组织援助2.5亿美元。世界银行为最大援助方,承诺提供16.6亿美元;亚洲发展银行其次,承诺提供15.66亿美元;欧盟第三,承诺提供8.93亿美元。在2009年12月3—4日于河内举行的2009年援越国际咨询组(CG)会议上,各国和国际组织承诺2010年向越南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ODA)总额达80.6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世界银行(WB)承诺向越南提供的ODA援款额最高,为24.98亿美元;其次是日本,援款额为16.4亿美元;再次为亚洲开发银行(ADB),援款额为14.79亿美元。排第四位的是欧盟(EU),援款额10.82亿美元。在总额80多亿美元的ODA援款中,有14亿美元为无偿援助。2010年12月7日至8日,世界银行牵头在河内举行第18届国际援越咨询会议(CG)。会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承诺2011年将向越南提供官方发展援助(ODA)78.8亿美元。其中,双边援助32.8亿美元,多边援助45.9亿美元。在双边援助中,最大援助方仍为日本(17.6亿美元),其次为韩国(4.12亿美元),第三是法国(2.21亿美元)。在多边援助中,最大援助方仍为世行(26亿美元),其次为亚行(15亿美元)。2011年,对越南提供的ODA承诺资金将再创新高。2011年越南ODA实际到位资金将达36.5亿美元,高于2010年的35.41亿美元。2011年共有51家双边或多边机构向越南提高ODA援助资金。2011年各援助机构与越南签订ODA协议金额为83.42亿美元。其中,ODA优贷占87%,无偿贷款占13%。国际对越南的ODA援助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训、改善社会民生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这些资金将帮助越南稳定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此同时,这么多的外援资金的涌入,也证明了国际社会对越南经济的乐观态度,资金到位也有了诸多积极转变。
随着清代河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商业市镇发展快速,出现了一批商业重镇,并在客商经济影响的背景下,也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帮经济文化。其中,清代河南怀庆商人依托药材、粮食、棉花等本地物产资源参与商界竞争,所形成的怀庆商帮颇具规模,商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但现有研究较多的是围绕徽商、晋商等展开,对于怀庆商帮还较少涉及,因此,考察清代河南怀庆商帮的发展背景及其特点,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怀庆商帮发展的历史背景
怀庆府是清代时期河南下设的八府之一,主要包括了孟县、河内、武陟、温县、修武、济源、阳武、原武9个县域,清史稿中对怀庆府进行了这样的说明:“清初沿明制,领县六。后割开封之原武、阳武来隶。东南距省治三百里。广三百九十里,裹百三十里”(引自(清)赵尔咒《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该时期的怀庆府是中原经济的重要地区以及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纵观怀庆商帮发展崛起的背景,主要得益于怀庆府优越的地里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及怀庆府与山西地区的地域整合。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怀庆府位于河南西北,地理位置优越,怀庆府依托太行山与山西相连,地处河南、山西的交通要道,又与开封、洛阳相通,是当时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水路交通方面,怀庆府是沁河和黄河的交汇所在,并在府治管辖区域内有丹河、小丹河、济水等多条支流。自明代到清代以来,怀庆地区一直是河南地区重要的水利工程的所在地,清初河南巡抚阎兴邦主持修建的丹河水利工程,将丹河水流入东、西、南各个方向,极大提高了怀庆地区的灌溉能力;康熙年间对武陟黄河段的疏通治理,缓解了怀庆地区的水患威胁;雍正年间对获嘉县小丹河的河道扩宽,进一步提升了怀庆地区的漕运能力,使得怀庆府成为河南地区重要的漕运交通要道,形成了诸如关阳、小营口、马营口等十几个渡口,为怀庆地区粮食、药材等物产资源的对外输出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陆路交通方面,怀庆府城河内县内设立通往青化县的官道,自古以来是豫晋两省进行贸易活动的交通线路,并且在清代时期,怀庆府已经形成了至京师、南京、西北、四川等全国各处的稠密商路网络。至此,经怀庆府西可直达山西,向东可到京师,折南可抵开封,连通了各大商业城市,陆路交通优势显著。
可见,怀庆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造就了其自身便捷的交通条件,这为怀庆商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
清代怀庆地区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得当地的土地灌溉条件较好,土地肥沃,形成了怀庆府发达的农业经济,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产量丰富,有“一亩之地,树谷得二石”(引自乾隆《怀庆府志・卷三一》、俞森《种树说》),“除稻之外,余种皆美”(引自乾隆《孟县志・卷四・物产》)之说,不仅满足了当地民众的生活需要,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商业物资。
药材资源是怀庆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物产资源。其中地黄、山药、牛膝、由于质地上乘、药效纯正最负盛名,被称之为“四大怀药”,这也是最初怀庆商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商品和资本利润来源。自入清以来,对怀庆药材需求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大批外省富甲商贩来怀庆府进行药材贸易收购活动,使得当地民众不断扩大药材的种植面积,“鹜利之徒遂舍谷嫁而专植他物,武陟较少于河内、温、孟,然亦居十之二三”(引自道光《武陟县志・卷十一・物产志・清道光九年刻本)。在这种情况下,怀庆商人不断加大对药材贸易的投资力度,迎合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怀庆药材大量输出到各地,进一步促使怀庆商人在外地开设商业会馆,以满足药材贸易的正常进行,如省内的开封、周口,省外的汉口、天津等地,初步形成了怀庆商帮的声誉。
药材贸易的不断扩大使怀庆商帮为世人所熟知,但由于药材资源经营的资本单一性,并不能使怀庆商帮变强壮大,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展物产资源输出的多样性。粮食作物种植的优越条件,使得怀庆府粮食产量丰富,晋商很早就与怀庆人进行粮食交易。竹子也是怀庆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怀庆商人根据市场需要,将产竹加工成竹帘、竹席等竹子加工制品,行销至全国各地,以至于有“居民种竹成海,获利颇厚”之记载(引自道光《河北采风录・卷三・河内县水道图说・清道光六年刻本)。此外,纺织业在清展也是十分迅速,其中以孟县所出产的孟布最为有名,吸引了大批商人前来选购。而煤矿业早在宋代就已经在怀庆地区进行开采,煤矿资源丰富,成为怀庆商帮又一重要经济来源。
清代怀庆府农业经济发达,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造就了自身的丰富物产资源,使之成为了怀庆商帮进行商品贸易交换的主要物资来源,成为了怀庆商人发展的重要支柱。
(三)与山西的地域整合
由于怀庆府优越的农作物种植环境,明清政府多次进行移民工程,将山西贫瘠土地的农民迁移至怀庆府内,就有“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的记载(引自[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七七・食货二》),表明了晋南地区与怀庆府频繁的人口迁徙。这样的人口迁徙,不仅为怀庆地区带来的充足的劳动力,也使怀庆人与山西人在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更加的交互融合,也就促使怀庆府成为河南省与晋商贸易最为频繁的地区。越来越多的晋商到来,影响了怀庆商人经营的方式和作风,在这样客商的影响下,必然改变怀庆当地的经济观念和结构,使怀庆府的经商人数不断增加。
清代怀庆商帮的特点
清代时期,怀庆商帮无论在经营规模、商业资本积累、活动领域等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在自身的商业实力方面与晋商、徽商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商业形态表现上,没有出现直接剥削劳动生产者的行为,还保留着自产自销的商业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怀庆商帮商业资本的积累再扩大,但也从另一方面反应出了怀庆商帮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经营商品以物产资源为主
虽然怀庆商人在清代时期的商品经济领域表现十分活跃,经商人数不断增大,但从商帮队伍的人员构成上,还多是以士、农为主,“去农而改业工商者三倍于前”(引自崔铣《彰德府志・卷三・建置志第二・嘉靖元年刻本),可见,由于商人自身的知识水平较低,家庭较为贫困,限制了商人队伍结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怀庆商帮的经营商品多是以本地物产资源为主,范围涉及药材、竹器、棉花、布匹、煤炭等行业,很少涉及到盐业、典当、商号等暴利行业,这与晋商、徽商存在着鲜明的差别。如靳法蕙(1844-1917),清怀庆府修武人(即今焦作市东王封村人),凭着少年立志做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刚开始在庙河、桐树沟地区带领一帮人组成凭心煤矿,接着在1911年,开辟新窑,扩大作业范围及面积,对当时英商所属的“制福公司”矿界的扩展起一定的抵制作用。到1914年,为扩大其凭心煤矿合资公司的影响力,与英商“制福公司”抗衡,靳法蕙旗下的“中州公司”与当时的“豫泰”、“明德”二公司合并,成立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中原公司,成为在清中期第一个官商合办的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他的一生,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凭着自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办矿,开掘范围达方圆200里左右,共累计投资百万白银。麾下企业跨数县,成为在焦作一带最具影响力的矿业巨擘(引自焦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焦作市志》)。还有鲁连城(1854-1934),清怀庆府武陟人(今河南武陟),光绪初年就开始做生意,白手起家,做过针线、顶针、绳头、鞋带之类的小生意。从最初的小商品生意,发展到后来的经营怀药生意,经常往返于汉口、武陟之间,把汉口的布匹带回来,武陟的怀药打过去,日积月累,成为武陟最大的商家(引自武陟县志编委会《武陟县志》)。随着财富和资源的积累,后来他又“创设纱厂,资本巨万,机器精巧,为武陟商界开一新纪元(引自史延寿《续武陟县志・食货志・卷六》),成为光绪年间河南名副其实的民族资本家。
怀庆商帮作为清代当时河南本省最具代表性的商人集团,其形成与怀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联。据《怀庆府志》记载,怀庆地区“生齿日繁,难于衣食,往往重商而轻士农,艳势利而薄恩义”(引自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卷十三・物产》)。加上该地区独特的药材、棉花、棉布和竹器等特产,因此决定了怀庆商帮的主营业务是怀庆地区本地特产,其中以药材怀药为主打。
(二)营销渠道广泛
怀庆商帮是行商向坐贾转型的典范,从怀庆商帮兴起伊始,怀庆商人就进行长途贩运贸易,通过对本地物产资源的贩运,使其完成了原始的商业资本积累,从而转型为坐贾,在基础上,怀庆商帮进一步扩展自身的营销渠道,如较为有名的怀药商号“协盛会”,根据自身特点,实行了按水系划分的分区管理,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众多分号,扩大了自身的经营范围。
怀庆商帮的经营独有特色,他们发展的起点是药材交易,积极参加各地著名的药材集散地进行贸易促进和交易。在一些贸易集中区域,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往来,怀庆商帮在各地自发组织设立商业会馆(相当于现在的办事处),以此相互帮忙和维护自身利益,比如康熙二十八年,在汉口寓居的怀庆帮商人集资建造了怀庆会馆。此后,根据史料记载,怀庆商帮先后在北京、天津、亳州,襄樊、西安、太原、泽州(今晋城市)以及河南开封、周口和宇宙等地修建怀庆会馆,当时怀庆商帮风靡一时遍及全国。
(三)重视自身特点
怀庆商帮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自身商业信誉,此外一些商人还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感及爱国情操,如杜严(1875-1938),清怀庆府河内县清化镇人(今河南博爱人),1904年考取进士,后来留洋日本。1906年,会同当时的上海公学代表和各地仁人志士,以河南留日学生代表的身份,在开封成立了以研究矿物为基础的“矿物研究会”,在当时很具有影响力。怀着满腔热血和一颗爱国的心,杜严在各地奔走呼吁民族产业的重要性,要求当时的清政府限制英商“制福公司”的开采范围,尤其是在修武、武陟一代煤矿的开采权。1909年杜严与靳法蕙等组织成立“中州公司”,然后合资成立“中原公司”,他被选为董事长。1911 年,为保护铁矿权,杜严广泛募集股本,成立宏豫铁公司,抵制英商“制福公司”掠夺我国的铁矿。1937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杜严携煤矿设备及技术人员赴四川继续从事煤炭事业。1938年秋病故于重庆(引自焦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焦作市志》)。杜严深明大义,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爱国实业家,为兴国安邦、发展民族工业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将诚信思想与民族大义贯穿经济贸易活动中,《河南省志》就有这样的记载“不惟农夫五中若揭,即商人亦不若他处欺诈之甚”(引自白眉初《河南省志・卷六・政教民俗・性俗》),这种诚实的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怀庆商帮经营成功的必然性。
0引言
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常规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及其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开始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也即新能源。相对于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利用新能源逐步取代传统能源进行发电将是今后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可见新能源发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
1 新能源发电的类型及其原理特点
新能源发电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等方面。
1.1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是指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所产生的能量,它是一个巨大的能源,据估计,我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能相当于亿吨煤[2]。太阳能发电又叫光伏发电,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伏效应,通过光照产生电动势,进而输出电能,实现光电转换。简单地说,太阳能发电就是通过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太阳能电池是由各种具有不同电子特性的半导体材料薄膜制成的平展晶体,可以产生强大的内部电场[2],主要包括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三种类型。免费论文参考网。
常见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三部分构成,按其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其中后者是目前的主流发展趋势,即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通过逆变装置转换成交流,进而并入电网使用。太阳能发电安全可靠,具有许多优点,如能源充足,太阳能无处不在,不受地域限制;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低;不需要消耗燃料,无环境污染;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适合无人值守。但是,太阳能发电受气候条件影响,具有间歇性,且价格昂贵。
1.2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风吹动风轮,通过风轮的机械转动驱动发电机转子旋转,进而产生电能。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与常规发电相比,具有能源充足、不消耗燃料、无环境污染、占地面积小、工程建设周期短、发电技术成熟等优点。在当今世界的新能源开发技术中,风力发电是最成熟、最有商业利用价值的发电方式,其装机容量正在不断扩大,全球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
1.3生物质能发电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一种能量形式,是一种资源丰富、无污染的能源。生物质能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生物质燃气发电、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等方面。生物质能发电具有电能质量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1.4 地热发电
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地热能就是地球内部的热释放到地表的能量,地热发电就是将地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它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其原理与火力发电基本一样,即将蒸汽的热能通过汽轮机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2]。
1.5潮汐发电
潮汐能,顾名思义,就是潮汐所蕴含的能量,同样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海水涨落及其引起的水位差来推动水轮机,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其原理与一般的水力发电差别不大。即在海湾或有潮汐的河口修建大坝,构成水库,利用坝内外涨潮、落潮时的水位差进行发电。潮汐发电受潮汐周期变化的影响,具有间歇性。
2 中国新能源发电的前景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规模跃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是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新能源发电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中国新能源发电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免费论文参考网。
(1)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迅速。中国风能资源丰富且风力发电技术较为成熟,目前正在以“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布局。太阳能发电同样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水平较高,应该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发电。免费论文参考网。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到2011年,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达到2%(含水电为10%),新能源发电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5%(含水电为25%)。而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500万千瓦(陆地风电3000万千瓦,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0万千瓦[1]。除此之外,《2008年中国风电发展报告》预言,到2020年末,全国风电开发建设规模有望达到1亿kW。
(2)生物质能发电优势明显,前景较好。相对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特点,生物质能发电具有突出的优点,经济价值较高。200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3234.6万kW,其中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80万kW,在众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中仅次于小水电。预计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达0.9~1亿kW,其中生物质能发电为1000万kW;另一种估计结果是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1亿kW,其中生物质能为2000万kW。
(3)在有条件的区域发展地热发电和潮汐发电。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地热发电和潮汐发电均具有地域性。目前,中国高温地热电站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总装机容量为27.18MW,其中羊八井地热电站装机容量25.18MW,其发电量已经占到拉萨电网的40%以上,对缓和拉萨地区电力紧缺的情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后,可继续在西藏地区大力发展地热发电。我国潮汐能蕴藏量中可开发利用部分的92%集中在经济发达、能源需求迫切的华东沿海地区[3],发展潮汐发电可缓解这些地区的电力不足。但是,潮汐发电由于开发成本较高和技术上的原因,目前发展并不是很快,我国江厦潮汐电站装机容量为3200kW,年发电量1070万kWh[4],今后可视情况适当发展潮汐发电。
3 结语
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化问题,发展新能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应该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步伐,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逐步实现从常规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目前,我国的新能源发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基础薄弱、相关体制尚不规范等方面。为此,提出一些建议:(1)制定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布局。新能源发电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有必要将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加快体系建设,规范行业发展。对于新能源发电的设备要求和并网技术标准,应该尽快制定相关准则。(3)加大投资力度,鼓励自主创新。目前,我国新能源研究力量分散,缺乏跨学科的交流,有必要对各类科研机构进行整合。除此之外,新能源发电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构建全国统一的新能源电网,以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新一. 新能源发展展望[J]. 电力技术,2009,10(10):7-14.
[2] 孙元章,李裕能. 走进电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 刑运民,张文娟.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J]. 西华大学学报,2007,1(2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