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呼吸慢性病管理

呼吸慢性病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29 11:03: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呼吸慢性病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呼吸慢性病管理

篇1

慢性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护理观察

作者单位:471800河南省新安县人民医院

肺性脑病是常见的多发病,主要疾患者群为老年人。肺性脑病作为肺性病的并发症,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时,患者呼吸功能出现严重的障碍,引起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导致机体缺氧,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肺性脑病、紫绀、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急症,严重时出现休克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率,河南省新安县人民医院对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9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实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8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进行研究,男67例,女91例,患者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66岁。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伴随意识障碍、咳痰、混合性呼吸困难和面色潮红等。通过心电图和X线检查,确诊为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情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参考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采用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平喘等治疗方式,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和呼吸等基本生命特征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供氧。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

13判定标准

效果显著:患者意识清醒,呼吸困难情况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出现间接性意识混乱和瞌睡现象,患者呼吸情况明显改善,偶尔需要借助呼吸机。无效:患者意识模糊或者无意识,呼吸困难需要长时间借助呼吸机进行呼吸。

14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术后两个月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护理组患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3讨论

31一般护理

医院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保证病房的安静和整洁,病房保持通风透气,在病房及其走廊内严禁吸烟,避免对患者呼吸道的刺激,医护人员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避免患者由于误吸或者痰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24 h监测,对患者突然出现的烦躁、面色潮红、呼吸困难和肌肉抽搐等现象要及时的进行急救处理并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抢救,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血尿、血气常规分析检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伴随着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咳痰等症状,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或者缺氧状况,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痰和呼吸方式,保持患者呼吸功能的提高,保证呼吸通肠。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每间隔2 h帮助患者翻身,用手轻拍患者背部,帮助患者咳痰。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要辅助吸痰器帮助排痰,在进行吸痰时护理人员要动作轻柔,缓慢抽吸,减少对患者呼吸道的损伤和刺激,每次患者吸痰时间控制在15 s之内,避免长时间抽吸为患者带来的缺氧状态,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痰液颜色、气味和咳痰量进行观察。在帮助意识丧失的患者进行翻身时,要提前对患者口腔内和咽喉的分泌物进行抽吸,避免造成患者呼吸道堵塞出现窒息现象。

32心理护理

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病情反复,呼吸困难为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痛苦,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疑虑和烦躁的消极心理,丧失治疗的意念,对治疗采取不配合态度。对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同情患者,对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树立治好疾病的信心,可以用成功治疗案例用来刺激患者。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获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共同关心患者,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动作和声音要轻柔,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流,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医护人员要保证足够的耐心,牢记自己的职责,安抚患者,避免患者由于过度激动出现的休克和窒息等紧急意外状况。

33饮食护理和给氧护理

患者均伴随着不同的呼吸功能损伤,因此,医院要保证患者充足的给氧,低流量的给氧,保证患者的顺利呼吸,1~2 L/min,氧气含量保持在30%,对于病情严重,呼吸出现严重衰竭的患者要加大给氧力度。通过合理的给氧增加患者肺泡内的氧分压,减少缺氧状况。同时对患者必要的饮食护理很重要,呼吸道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长期的治疗下,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体力,医院要为患者提供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同时患者情况允许下可以适当进食水果,提高免疫力。

参考文献

篇2

1 定义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稳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2 病因

参与呼吸运动的任一环节,包括呼吸道,肺组织,中枢神经,运动神经,肌肉,胸廓的病变,都会导致呼吸衰竭。

2.1呼吸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炎症痉挛,上呼吸督导肿瘤,异物,舌根后坠(昏迷患者)等阻塞气道,引起通气不足气体分布不均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2肺组织病变:肺炎、重症肺结核、肺气肿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有效弥散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缺氧或缺氧合并二氧化碳潴留。

2.3肺血管病变:肺血管栓塞,肺梗死,肺毛细血管管瘤,使部分静脉血流入肺静脉,发生缺氧。

2.4胸廓胸膜病变:胸廓外伤,畸形,手术创伤,大量气胸或胸腔积液等,因胸廓活动和肺扩张受影响,导致通气减少及吸入气体不均,影响换气功能。

2.5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中毒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以及多发性神经炎所致的肌肉神经接头阻滞影响传导功能;重症肌无力损害呼吸动力引起通气不足。

3 临床表现

3.1呼吸困难:发憋,呼吸费力,喘气常为主要主诉,表现在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如中枢性呼衰呈潮式,间歇抽泣样呼吸;慢阻肺是由慢而较深的呼吸转为浅快呼吸,呈点头或提肩呼吸;中枢神经药物中毒表现为呼吸匀缓,昏睡;严重肺心病并发呼衰二氧化碳麻醉时,则出现浅慢呼吸。

3.2紫绀:是缺氧气的典型症状,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口村指甲出现紫绀,红细胞增多,紫绀更明显,贫血者紫绀不明显或不出现,严重休克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即使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也可出现紫绀。

3.3精神、神经症状:慢性缺氧多有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出现中枢抑制之前的兴奋症状,如失眠,烦躁,但此时切忌用镇静或安眠药,以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发生肺性脑病,表现为神智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3.4心血管系统症状: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大,心动过速,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严重缺氧,酸中毒时,可出现心力衰竭,血压下降,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4 治疗

氧疗,机械通气,维持适当的液体平衡,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5 护理

5.1病情观察

5.1.1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的观察,如呼吸频率大于25次每分,常提示呼吸功能不全,有可能是呼吸窘迫综合症先兆期的表现,观察意识状况、发绀、皮肤的温湿度、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出血倾向,球结膜有无充血水肿,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等。

5.1.2准确记录出入量,必要时监测每小时尿量。

5.1.3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判断病情,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5.2护理措施

5.2.1一般护理:①病室需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密切观察呼衰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

③遵医嘱给予合理氧疗。

④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⑤根据病情,选择不同,一般半卧位,昏迷者要平卧,头偏向一侧。

5.2.2合理用氧

①对单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高浓度吸氧有良效,而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给氧的同时需设法加强通气,促进二氧化碳排除,如保持呼吸道通畅,解痉平喘等,同时在气道通畅的基础上,使用呼吸兴奋剂,可以改善通气,严重呼衰药物治疗24至48小时无效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人工通气。

②在吸氧治疗中,要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是否改善,心率脉搏是否减慢,神志是否清醒,若上述症状改善,表示缺氧得到矫正,反之加重。

③保持呼吸通畅:呼吸道堵塞可引起通气功能障碍,造成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是护理呼衰患者的住要措施。

5.2.3药物治疗的护理:

①抗菌药物要按处方的浓度在规定时间内滴入,使用过程中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②使用呼吸兴奋剂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滴速不宜过快,用药后注意患者神志和呼吸的变化,如头痛,恶心,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时要减慢速度并报告医师。

③纠正低血钾时要严格按处方用要,并了解补钾后血钾等的变化。

6 健康指导

①指导病人缩唇呼吸,改善通气;

②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季节更换衣服;

③戒烟,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④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增强自身免疫力。

篇3

【关键词】肺心病;观察;护理

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病情复杂且易反复发作,病死率较高,严密观察病情,合理使用药物,做好护理工作是提高肺心病的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我院呼吸科近2年收治5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采用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两年间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住院,根据肺心病诊断标准[1]确诊为肺心病患者54例。其中男40例,女14例;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62.3岁。病因为慢性支气管炎37例,支气管哮喘11例,支气管扩张6例。所有患者均因病情急性加重住院,心功能不全Ⅱ~Ⅲ级。

所有患者均经消炎(抗菌素2~4种人)解除支气管痉挛,肺动脉高压患者用硝普钠降低肺动脉压,肺性脑病患者用肺脑合剂及强心和利尿等药物对症治疗。住院及治疗过程中出现肺性脑病17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例,酸碱及电解质紊乱15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

5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出院37例,好转出院14例,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

2 护 理

2.1心理护理肺心病患者多年老体弱,常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情绪低落,对疾病的治疗丧失信心。对这种患者,我们要耐心讲解有关防治知识,帮助患者认识到焦虑、烦躁会使全身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加重咳喘,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从而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进入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同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让亲人、朋友、亲戚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他们能安心治病。

2.2 病情观察(1)神志的观察:肺心病患者出现神志改变应警惕肺性脑病的发生,如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视力、记忆力减退或神志恍惚、谵妄、无意识动作、失眠、兴奋、脸结膜水肿等,要立即通知医生处理。(2)生命体征的观察:患者入院后应立即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心律及意识状态,记录24小时数量。观察有无局量减少、心悸、腹胀、腹痛、水肿、颈静脉怒张,吸诊心诊有无右房室瓣膜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等,发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汇报,分析原因迅速给予处理。输液时应合理安排顺序,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输液的速度。如出现呼吸频率深浅的改变及节律紊乱,往往是通气障碍和脑组织缺氧的反应;体温升高表示感染,血压下降、体温不升、四肢发冷,要考虑缺氧或循环衰竭的可能,必须立即报告医生组织抢救。

2.3 应用洋地黄制剂的护理肺心病晚期出现心衰,洋地黄制剂为常用药,预防洋地黄中毒为护理问题之一,其措施如下:(1)全面了解病情,注意有无肾脏疾患及呼吸衰竭存在,有无应用利尿剂。(2)了解洋地黄应用情况。每次用量,间隔时间,选用的制剂,既往应用洋地黄治疗的反应等。肺心病心衰常选用快速洋地黄制剂毒K、毛花丙苷,小剂量多次应用。(3)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中年人洋地黄中毒胃肠道反应多见,老年人往往表现为意识模糊,神志障碍,有时有色觉改变,心电图显示心脏异常,节律、传导异常,异位搏动,在无心电监护条件者,意识、心率、脉搏的改变应为观察重点。(4)鼓励患者进食,多吃水果。疑有低血钾者及时与医生联系,检查血钾及时之征。

2.4 应用利尿剂护理护理人员对肺心病患者应用利尿剂的特殊性要有正确的认识,防止其在呼吸性酸中毒基础上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和低钠血症。

2.4.1了解利尿剂的用量,用法及选用的制剂:肺心病出现心衰的利尿原则是:轻度浮肿者可以不用,中度者仅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口服,重度者可加用氨革蝶啶。要求利尿疗程宜短,一般不静脉利尿。护士应熟知这个原则。

2.4.2 注意用药后小便情况,准确记录小便量。

2.4.3 观察水肿消退情况,待水肿大部分消退,即可通知医生,及时停药。

2.4.4 督促或协助患者服药,在代谢性碱中毒时要保证氯化钾的摄入或输入;在低钠血症,要注意速度,不宜过快。

2.4.5 严密观察代谢性碱中毒和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1)低钠血症:倦怠、淡漠、头昏、视力模糊、性昏厥、意识清楚、反射正常,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血钠下降。(2)代谢性碱中毒:谵妄,烦躁、抽搐,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血钾氯下降。

2.5 急性期护理

2.5.1保持呼吸道畅通积极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鼓励患者咳嗽。变换,轻拍患者背部,以利排痰。因痰液粘稠,干结不易咳出者,可配合应用祛痰药或使用各种雾化吸入方法稀释痰液。无力咳痰时可用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呼吸。

2.5.2 合理给氧,改善缺氧状态由于患者长期处于低氧及高碳酸血症状态,其呼吸中枢对于二氧化碳的刺激已不敏感,主要靠缺氧刺激主动脉和颈动脉窦的化学感受器,通过反射以维持呼吸。因此不宜高浓度吸氧,一般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1~2L/mm,氧浓度25%~30%)。在用辅助呼吸和呼吸兴奋剂时,给氧浓度可稍高。通常采用鼻导管、鼻塞。注意吸入气体的温度。在给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血全面分析,根据其结果及时调整氧流量和浓度[2]。

2.5.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肺心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有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休克等,做好病情观察能及时防止和减少患者死亡。

2.5.4 准确记录出入量为了配合临床治疗,在护理方面应准确记录各种液体的出入量。如出汗情况、尿量、大便量、呕吐物、痰液及其性质、颜色等,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5.5 加强基础护理 老年患者身体消瘦,活动能力差,感觉迟钝,应重视基础护理,注意保持床铺干燥、整洁、舒适。病室温度在18~20℃,防止患者受凉;湿度50%~60%为宜,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烦躁不安者,加床挡保护,防止坠床。并注意口腔护理,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此外,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

2.6 缓解期的护理

2.6.1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慢性肺心病发作时病情多急、危重、易复发,不能治愈的特点,患者常反复住院,容易产生失望、焦虑、愤怒、悲观等不良情绪[3],护士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多关心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强情绪的控制,避免不良好的精神刺激。耐心讲解各种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

2.6.2 有条件者宜进行长期的家庭氧疗每天10~15h (1~2L/min),尤其在夜间吸氧可延长睡眠时间,对防止夜间低氧血症和肺气肿有重要作用;同时鼓励患者作腹式呼吸,维持缩唇缓慢吸气,增强膈肌活动能力,改善肺通气,并可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适量散步右促进恢复健康状态。

2.7 健康教育肺心病多数预后差,病死率在10~15%。开始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戒烟,按医嘱服药、随诊;注意防寒保暖。病情稳定后,可根据年龄、心肺功能和并发症等进行适当的运动;指导有效的呼吸锻炼,改善呼吸功能;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肺心病的基本知识,传授常用医疗设备(如雾化器、吸入器、给氧装置等)的使用、清洁及维护技巧。

3 讨 论

通过本资料5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护理,使我们认识到慢性肺心病的护理应作好以下工作:(1)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他们能树立对生活及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的关键。(3)作好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减少复发。该54例患者除1例因病情危重,2例自动放弃治疗外,其余51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有效率94.4%,取得了满意疗效,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116-01

慢性肺胸疾患的肺毛细血管床破坏使血管床面积减少,气流阻塞引起的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可致肺小动脉痉挛,慢性缺氧所致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和血黏稠度增加等因素,均可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发生右心室肥厚扩大,发展为肺心病。呼吸衰竭是引起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需要对患者进行大量、全面的护理工作。笔者结合实际护理工作经验谈谈体会。

1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防治并发症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存在缺氧状态,加之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因而常常出现意识障碍。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头痛、嗜睡、躁动不安、缺氧及紫绀加重、神志恍惚、抽搐或者性格改变、夜间兴奋、白天多睡,常常是肺性脑病的先兆。血气分析若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性增加、氧分压下降,亦提示肺性脑病即将发生。如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并紫绀加重,应考虑自发性气胸或广泛痰栓阻塞,应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呼吸深长、快等,可能有酸中毒情况发生。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继而出现脉搏缓慢、血压下降,有可能出现循环衰竭或心跳骤停,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晚期常出现多系统、多脏器的功能损坏。尿量提示肾功能状态,应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大便颜色,防止消化道出血。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积痰

由于肺部感染及张口呼吸,水分蒸发过多,使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必须及时清除分泌物,确保呼吸通畅[1]。可采取以下方式:神志清楚者可给予化痰药,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并协助患者变换,轻拍背部,将痰液吐出。对痰液粘稠不易吐出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4次,保持气道湿润,有利痰液咳出。对衰竭患者可配合叩击排痰。操作者五指并拢,掌心稍凹,自后背部胸壁外侧徐徐向内叩击,再自背下端徐徐向上叩击,侧卧者可反复翻转身体叩击数遍,每天3-4次,通过叩击震荡背部,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松落,随气管的纤毛运动排出。对危重患者可用吸痰器吸痰,必要时可用气管镜在直视下吸痰。常规吸痰效果不佳时,可进行气道灌洗。用生理盐水80ml,庆大8万单位,α-糜蛋白酶10个单位配成的气管滴注液5ml,快速滴入气道引起病人呛咳,然后快速吸痰。灌洗前需加压给予高浓度氧吸入5-10min,以预防气道灌洗诱发低氧血症。可连续灌洗2-3次后,间隙4-6h重复进行,效果良好。

3 正确合理氧疗

持续而严重缺氧是引起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因此,凡是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都应吸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以Ⅱ型呼吸衰竭最为常见。吸氧原则为低流量及低浓度持续吸氧。吸氧浓度过高会导致肺性脑病甚至出现二氧化碳麻痹状态而危及生命。因此,氧流量应由医务人员掌握,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缺氧程度与吸氧流量不成正比,不能自行调整流量或停止吸氧。同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精神、呼吸频率、节律。定期监测血气分析,采取标本时严防血液与空气接触和凝血。吸氧有效的判断指征有:血气值正常,呼吸困难及紫绀明显改善,血压、脉搏正常,意识障碍减轻。

4 严格控制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肺心病患者大多病程长,机体抵抗力差,反复多次发作,而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感染菌种复杂、耐药菌种增多,使抗感染药物选择困难,治疗效果差,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患者入院后应立即根据医嘱早期、足量、联合静脉持续应用抗生素。同时合理选择溶媒,现配现用,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病房管理,病室定期开窗通风或安装医用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每日3次,每次1h。用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防止交叉感染。

5 加强营养及支持疗法

肺心病患者因长期卧床、活动少,加之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导致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饱胀等,因此加强营养及支持疗法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健康十分重要[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选择的知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水肿者给予低盐饮食,不能进食者用胃管鼻饲流汁或静脉滴注营养物,以保证足够的水分、热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肺心病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逐年加重,加上长期治疗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常有焦虑烦躁、生不如死的感觉,因此不配合治疗。对这些患者我们要耐心疏导,讲解疾病的防治知识,减少发病的次数。如有不适,及时就诊,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做好出院指导,如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增强体质,改善环境卫生和劳动条件,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等。

6 小结

篇5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38-01

以往通常采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救治,但该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创伤性较大,同时给患者造成一定伤害,加重了患者身理以及心理上的创伤,患者耐受性较差?随着无创呼吸机的广泛使用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对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相关的护理工作也显得极为重要,这有助于帮助患者的尽早康复?本次研究将分析无创呼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观察,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均全部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相关的护理措施,男29例,女26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5.6±3.2)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全部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相关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均出现发热?脓性痰?咳嗽咳痰症状?(2)患者存在湿性音(3)经过CT以及X检查为斑片状浸润阴影?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患者;(2)哺乳或妊娠期妇女;(3)不愿配合此次研究患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均给予所有患者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常规抗感染治疗,同时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以及纠正酸碱失衡?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摆放舒适,戴上面罩,接上输氧管,保证氧气流量约为6L/min,将吸气压调整为18cmH2O?呼吸机管道与面罩相接?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进行观察?

1.2.2护理

1.2.2.1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面罩

根据患者的面部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罩,同时要避免出现脱落以及漏气等情况发生?针对张口呼吸或脸型较大患者可选择口鼻面罩?初次佩戴面罩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包括佩戴方法?原理等,教会患者正确的佩戴方法?治疗期间对头带的松紧度进行观察,防止出现漏气情况?

1.2.2.2并发症预防

胃肠胀气?口咽干燥?鼻梁皮肤损伤?误吸?漏气以及面罩压迫等均是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常见病发症,所以,当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负压引流?采用湿化器?调整固定张力以及位置?采用额垫减轻患者鼻梁压力等?视患者情况需要时还应当帮助患者清除口鼻中的分泌物以保证呼吸畅通?

1.2.2.3病情的观察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面部表情?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变化等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同时观察呼吸机是否和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皮肤黏膜有无改善情况等?患者若是发生通气不足或烦躁不安情况时需要立即停止治疗,观察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原因,调整通气量?除此之外,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可对患者的血气进行实时监测,如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

1.2.2.4心理干预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在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往往存在一定的恐惧?害怕心理,因此在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优势?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效果等,减轻?降低患者的不良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

2.结果

在经过无创呼吸机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呼吸频率由治疗前的(29.3±7.3)次/min降至(21.3±4.0)次/min;心率由原来的(108.3±8.4)次/min降至(82.3±5.8)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典型的气流受限?气道阻塞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晚期患者可能伴有呼吸衰竭[1]?无创呼吸机治疗早已被广泛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该方法具有恢复时间短?对患者无创伤等诸多优势[2]?防止了患者气管切开以及降低了肺炎的发生?除此之外,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患者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视,同时观察患者自身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3]?

综上所述,在经过无创呼吸机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呼吸频率由治疗前的(29.3±7.3)次/min降至(21.3±4.0)次/min;心率由原来的(108.3±8.4)次/min降至(82.3±5.8)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篇6

1 气道湿化

1.1 气道湿化的方法

1.1.1 雾化吸入:应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雾,其雾量大,雾滴小(直径约1~8 μm)而均匀,吸入时可深达肺泡,适合药液在呼吸道深部沉积。吸入一定的雾化剂,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黏膜水肿和液化支气管分泌物,利于自呼吸道排出及刺激呼吸道的自家清洁机制和改善通气功能;促进支气管炎症过程的控制。其优点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使局部药物浓度高,药效明显,对呼吸道疾病疗效快,用药省,全身反应少。此外,药液在超声作用下形成的雾滴具有空气离子的作用。可选用生理盐水20 ml加沐舒坦8 ml加爱全乐8 ml。

1.1.2 气管内滴注湿化:用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方法:将湿化液从气管的导管口沿导管的内壁滴入。临床上采用间断滴入湿化和持续滴入湿化2种方法:(1)间断滴入湿化。应用气道湿化剂(α-糜蛋白酶400 U,生理盐水250 ml),30分钟应用1次,每次1~2 ml气管内滴入。(2)持续滴入湿化。微量注射泵注入法,即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连续延长管(或静脉头皮针,取下针头),抽取湿化液后,延长管直接连接到气管导管或套管内壁5~8 cm,6 ml/h,根据病人痰液的性质调整微泵速度,痰少且稀者速度为4 ~8 ml/h,痰液黏稠量多者速度调为8~20 ml/h,以保证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也可视室温、体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病人出入量多少、痰液量和性质适当调整。

2 排痰

2.1 叩背排痰:一般情况下,每1~2小时翻身1次,若痰量过多,应每10~20分钟翻身1次,也可起到引流的作用。翻身时动作不可过快、过猛,应缓慢逐步翻至所需。翻身时应配合拍背、深呼吸及有效排痰,不能单纯为翻身而翻身。在拍背时,要让病人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手指指腹并拢,掌侧呈杯状, 以手腕力量,双手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每分钟120~180次,叩击时需要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才表明手法正确。另外,叩时应该用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同时也应避免过厚覆盖物降低叩击时的震荡效果。还要避开、心脏和骨突部位(如脊柱、肩胛骨、胸骨)和拉链、钮扣部分。

2.2 震动排痰机排痰(G5美国振动排痰机):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每天治疗2~4次,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5~20分钟,治疗前行20分钟的雾化治疗,效果更好。治疗后5~101分钟吸痰。治疗时病人一般采用侧卧位,先做一侧,然后给病人翻身,再做另外一侧,对于不能翻身病人,可选择前胸、两肋部位进行治疗。治疗时先从病人的肺下叶开始,慢慢向上叩击(从外向里,从下向上),覆盖整个肺部。对于感染部位,延长叩击时间,增加频率,并用手对叩头增加压力,促进其深部排痰。对于不能自主咳痰尤其气管切开的病人治疗中随时注意吸痰。对患者使用G5振动排痰机治疗后,要观察其痰量、性质、颜色的变化。

3 咳痰机辅助咳痰(圣海伦无创咳痰)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每天治疗2~4次,正常情况下,吸气和呼气时间可调到1~3秒,间歇时间可调至5秒,或者根据病人的选择,不设置间歇时间。每次4~5个循环。在病人睡前、醒后或者是其它的呼吸治疗后对其进行咳痰机辅助咳痰效果最好,病人在睡前和开始一天的活动时,肺部是清洁的。成年人的通用设置范围应为充入气压30~40 cmH2O,抽出气压35~45 cmH2O,50~60 cmH2O的气压设置可用于体弱的成年病人。给有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病人使用时,抽出气压的设置要求更高。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狭窄的人造呼吸道的限制。保持最大充入气压状态1~2秒有助于肺部膨胀到极限。治疗时要求病人尽可能地坐直,对于不能移动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病人应处于平躺姿势。治疗结束后,及时清除残留在口中或者气管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4 吸痰

4.1 方法:(1)提倡适时吸痰:即在听到或观察到病人有痰时及时吸痰,不主张定时吸痰,以减少吸痰带来的并发症及减轻患者的痛苦。(2)吸痰前后给予病人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病人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3)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病人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1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4)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 kPa,以免损伤气道黏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5)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6)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病人头部尽量转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7)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8)吸引完插管内的痰液后,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

篇7

1临床资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男患者45名,女患者35名,年龄均在48至82岁之间,临床表现为咳痰、呼吸困难等。心电图和胸部X光检查结果显示有肺心病和肺气肿。80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患有并发性脑病,其他77名患者患有合并性呼吸衰竭。

2临床观察

2.1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 患者对缺氧最敏感的是中枢神经,出现较为轻度缺氧时主要表现为:智力减退、定向力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缺氧严重的患者表现:精神萎靡不振、整日嗜睡、表情麻木冷淡,或者出现神情兴奋、情绪浮躁等。当二氧化碳潴留时,就会出现头脑昏迷、神志不清。护士根据若发现上述不同症状,要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医生做出及时处理措施[1]。

2.2呼吸 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和节律以及深浅度,每当患者出现缺氧严重时具体表现为呼吸非常吃力、呼吸时浅时快。当二氧化碳潴留时,患者呼吸就会变浅变慢,以致呼吸中枢紊乱,呼吸渐渐减弱以至慢慢停止和呼吸迅速增强,两者交替出现。

2.3皮肤 患者皮肤具体出现潮红、表皮多汗、浅表静脉充盈,通过治疗后这些症状就会减退,显示二氧化碳潴留已基本得到缓解。患者四肢末梢湿冷、肤色苍白,这种症状可能是低血压,休克或代谢性酸中毒。末稍循环衰竭时可出现紫绀。

2.4心率、血压 患者出现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时,就会表现出心博出量增加、心率增速、血压上升;当呼吸出现衰竭、到达一定缺氧程度时就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心律紊乱,甚至心跳骤停。当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预示休克出现;如果患者经过治疗神智清晰,意识明朗,皮肤呈现红润状态,出汗量明显减少,说明患者病情已经向好的方向转化。

2.5痰液色、量 咳痰、咳嗽状况表现:若痰色呈现黄色、多而且稠说明患者病情在加重;若痰色呈白色, 痰量少而稀,这就说明患者的病情在向好的方面转化;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极度困难、颜面严重发绀、大汗淋漓、心情烦躁不安、血压上升、心率加速、呈窒息感[2]。说明患者病情在恶化。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则可能是气道被痰液阻塞所致,需要马上吸出痰液,关键时可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措施。

2.6尿量 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组织水肿消退,反之减少甚至无大便。应每月观察出入水量并做好记录。对患者大小便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反映心肾功能和体液平衡主要是尿量。少于400~500ml/d尿量提示肾衰竭,应每日观察记录出入尿量,肾脏被损害的表现为尿混浊或血尿。大便通畅与否,直接加重或减轻患者心肺负担, 上消化道出血呈现柏油样大便。

3 临床护理体

3.1 一般护理:

由于患者呼吸道具有一定的病症,所以需要时刻保持病室的安静和空气新鲜。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决定患者的,比如,昏迷的患者头要转向身体一侧,以免器官被咽喉分泌物堵塞了;气管切开后进行插管的患者应该保持仰卧位。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身体反应。

3.2 呼吸道护理:

呼吸道疾病可能会引起通气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在护理中,应该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另外,还应该鼓励患者多咳嗽和进行深呼吸,以及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同时还需用手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促使患者体内细支气管内的痰液流入到大气道,以便于进一步的排出。而对于患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借用吸痰器帮助吸痰[3]。进行操作前,应该给患者及其家属讲清楚吸痰的目的以及相关操作,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吸痰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缓慢进行抽吸,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害,每次操作的时间不能超过15秒,以免加重患者的缺氧。在操作中,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痰液的量、颜色等,及时改善措施和更换患者,保证吸痰操作安全有效的进行。

3.3 心理护理: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病情的反复发作,长期的进行治疗,极易出现疑虑、烦躁等消极心理,有的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利用专业的心理护理知识对其进行疏导和劝慰,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宣讲相关的健康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给予他们信心,引导他们进行适当的锻炼和积极的配合治疗。

3.4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肺心病合并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卧床,日常活动较少,导致他们的消化功能极其低下,食欲也不是很强,使得患者不愿进食,得不到营养的补充。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全面系统的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每天保证充分的水分补充,正常大小便等。

篇8

结果:12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通过接受对应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措施以后,显效的为93例,有效的为28例,无效的为7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4.53%。

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进行治疗的进程中,给予对应的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临床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67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56-01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载膜与其周边组织中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而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症体现为咳嗽无力、久咳无力、咳痰以及气喘等症状,在加上老年人肺功能有所下降的原因,导致痰液非常容易堵塞气道,致使病程被延长,最终造成治疗效果不佳[1]。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措施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保证的重要条件,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科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现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的年龄范围为68~84岁,平均年龄为(74.3±6.4)岁;病人的病程范围为8~19年;当中男性病人为87例,女性病人为41例;并发冠心病的患者为21例,并发高血压的患者为14例,并发糖尿病的患者为19例;临床症状体现为喘息型的患者为67例,单纯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为61例。

1.2护理方法。

1.2.1一般护理。病房当中要保持良好的光线与空气流通,温度应当控制在20度左右;护理人员应当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一些体育锻炼,从而有效增强其体制;老年人的饮食应当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清淡食物为主,要指导老年人多食用豆制品、动物肝脏、木耳、大蒜、牛奶、瘦肉、肌肉、鸡蛋等,而水果则应当多吃梨、橙子等;切忌不能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戒烟限酒。

1.2.2呼吸道护理。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因为呼吸道遭受感染,导致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不断增加,而痰液过于粘稠难以排出,当支气管收缩痉挛的时候,气道中的阻力就会不断提升,所以采取必要的排痰措施来保证病人呼吸道顺畅是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护理人员应当指导病人应当多喝水,从而有效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当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使得呼吸道当中的黏膜长期处于湿润的状态,气道当中的分泌物就能够及时咳出;护理人员还应当教授老年病人进行咳嗽排痰的方法,针对痰液过于粘稠的老年病人,应当每天进行两次超声雾化吸入;当有必要的时候应当实施电动吸痰,依照痰液的粘稠程度来选择质地柔软并且大小符合的吸痰管,吸痰的动作应当尽量保持轻柔,要避免长时间、大负压的抽吸痰液。

1.2.3吸氧护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会发生呼吸较为困难的情况,而采取吸氧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的情况,因为老年人自我照顾的能力较低,因为在进行吸氧的进程当中,护理人员必须要进行多次巡视,依照老年人病情的情况来调节氧气的流量,同时要密切观察氧疗是否有效果,吸氧管是否存在堵塞或脱落的情况,从而有效保障病人的用氧安全[2]。

1.2.4出院健康教育。由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非常容易在春、冬两季复发,因此,病人出院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当告知病人及其家属要预防感冒,同时教授病人家属协助病人排痰的正确措施以及家庭氧疗机的使用方法。

2结果

12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通过接受对应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措施以后,显效的为93例,有效的为28例,无效的为7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4.53%。

3讨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通常在烟酒过度、感冒、疲劳过度以及换季流感频发季节等状况下频繁发作。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得知,大概有80%左右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都是因为反复感冒所导致的。吸入过于寒冷的气体,因为湿化不足,非常容易产生粘稠的痰液,从而导致呼吸道通气不通畅。慢性支气管炎倘若反复发作非常容易引发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等危急症状。本组12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通过接受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以后,显效的为93例,有效的为28例,无效的为7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4.53%。可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措施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保证的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进行的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必须要注重加强基础护理工作,主动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吸氧护理等相关工作,从而有效提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质。

篇9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19―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就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48-76岁,平均58±4.37岁,病程11-26年。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紫绀、活动无耐力等表现。

1.2方法

常规治疗祛痰、平喘、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的基础上予以加用呼吸机经鼻翼或鼻面罩进行治疗。采用鼻面罩法,模式S/T,吸气压(IPAP)8~20cmH2O,呼气压(EPAP)4-12cmH2O,呼吸频率10-12次/min,氧流量5-8L/min,维持Sp02在90%-95%,通气后30min~lh内给于急检动脉血气分析,监测观察各种血气指标。

1.3效果判断

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加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胸闷、气短、发绀、乏力等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SaO2升高。

2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无创通气治疗后,58例通气量显著改善,患者pH值恢复正常,PaO2显著上升,PaCO2显著下降,顺利脱机。3例病情加重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例高龄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3 护理

3.1护理

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选择卧位、半卧位、坐位等、但要使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头略后仰,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护士可协助病人翻身并取舒适,不会影响无创正压通气[2]。

3.2面罩的护理

根据病人面部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面罩,调节固定带的松紧度,观察病人使用面罩情况。松紧度以病人舒适又较少漏气为宜,过松会造成漏气,过紧会造成鼻面部的受压,引起皮肤破损,可采取垫少量薄棉垫于鼻梁处。

3.3心理护理

由于COPD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体质较差,加上对呼吸机缺乏认识,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而拒绝治疗[3]。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主动耐心的向患者询问有什么要求,通过患者的手势来体察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烦躁情绪,避免由于患者的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导致的病情变化,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合作,以战胜疾病

3.4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机械通气是至关重要的[4]。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应鼓励患者主动咳痰,尽量采取有效排痰措施。如:让患者用力咳嗽、咳、痰或给予拍背、雾化吸入等,促进排痰。对于痰液黏稠者,指导其多饮水,加以氧启动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也可予以药物治疗,帮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5并发症的护理

护士应经常巡视患者,陪伴患者,使其能尽快的配合治疗[5] 。指导患者吸气时尽量闭住双唇,避免张口呼吸,防止腹胀的发生,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

3.6支持治疗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对营养的需求很高,加上病人咳嗽、咳痰,消耗体内较多水分及蛋白质,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但需避免糖分的过多摄入,因为过多摄入糖使二氧化碳产量增加,加重呼吸衰竭。每日补充2500~3000 ml的水分,可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故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饮食的爱好,合理安排饮食。

3.7撤机护理

由于COPD病人本身存在不可逆的病理生理改变,上呼吸机后发生撤机困难最多,平均撤机时间最长。若病情好转应及时撤机,停机前向患者讲述撤机的必要性,消除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心理,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防治感染。平时注意增加营养,适当体力活动,以提高免疫力,避免受凉感冒,防止支气管及肺部感染,若为吸烟者应劝其立即戒烟。

4 讨论

无创正压通气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方便安全,能有效降低PaCO2,升高PaO2,增加肺通气,避免气管切开或插管的创伤性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护理人员要掌握其作用原理、操作方法,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瑛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 理体会[J].中外医疗,2008(1):2O-21.

[2] 潘淑潋,石爱丽.COPD行间歇性无创正压通气4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594.

篇10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05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患者呼吸功能降低,气流受限导致的不可逆性病理改变,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危重疾病之一。近年来,伴随大气污染的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备受医学界呼吸内科专家的关注。此病发病率、致死率都比较高,在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的病死率更高。诱发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对患者身心产生严重的影响,容易诱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上属于综合征型,也较为常见。患者单纯使用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已经不能满足治疗需要,难以得到满意疗效。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升,机械通气技术成为主要抢救和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病的成活率,但创伤性较大。无创机械通气是辅助呼吸困难的患者输送氧气,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而是借助于全面罩、鼻罩、口鼻面罩等方式,将患者呼吸系统与呼吸机相连接,进行正压辅助通气的医疗设备,起到辅助气泵作用。目前,该方法已广泛应用到II型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无创、疗效确切等优点,在需要进行通气支持的危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无创机械通气集将逐步取代传统机械通气方法。鉴于此,笔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4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的慢阻肺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5±3.5)岁,病程5~22年,平均(12±5.5)年;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4±4.5)岁,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1±4.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对入选患者进行影像学、肺功能等相关检查,对患有颌面部损伤、鼻咽部畸形者,排除合并有心、肺严重功能不全等疾病,自主呼吸基本丧失或出现误吸可能较大的患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化痰、平喘、抗炎、吸氧、解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常规治疗,并积极给予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滴注呼吸兴奋剂。并同时准备异丙托溴铵、普米克令舒、可乐必妥等药物备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为提高血氧饱和度,面罩式呼吸进行辅助通气,依据患者个人差距选用合适面罩,参数调节为:设置s/T模式,吸气时间0.8~1.2s,潮气量7~10ml/kg。氧流量起始5L/min,逐渐降低,不低于2L/min。呼吸频率维持12~18次/min,氧流量保持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直到呼吸衰竭好转,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调整。

1.4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指标,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1.5疗效判定[1]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皮肤紫绀等症状消失,痰液完全清除,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恢复,胸片示排除肺气肿;有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皮肤紫绀等症状明显好转,痰液基本清除,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有所改善,胸片示基本排除肺气肿;血气分析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没有改善,仍然影响正常生活,胸片检查结果显示肺气肿明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指标比较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在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指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慢性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多发疾病,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坏境的逐步调整,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并发症多且较为严重。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以持续存在且逐渐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患者多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憋不能平躺等症状,以及伴有呼吸道与肺内受到有害气体、颗粒刺激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预后不理想,效果不佳,如不能有效得以控制,可进一步发展,发生二氧化碳潴留,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导致Ⅱ型呼吸衰竭的发生,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甚至诱发死亡[2]。如何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格外重要,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该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来说,病情发展迅速,全身性反应症状相对明显,在此期间,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气道常出现高阻力性,给予基本对症支持,如给予低流量给氧、平喘药物对症处理,可有效克服肺部弹性及吸气时的高阻力,使肺泡及呼吸道得到扩张。但伴随疾病进一步进展,症状较重者,仅通过药物治疗并不能对肺内分布不均的气体进行有效改善,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进一步释放,导致肺水肿症状加重,增加气道阻力以及呼吸耗功。

之前临床多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常需切开气管或者经气管插管,对患者创伤性很大,增加其痛苦的同时,容易引发切口感染,甚至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长期依赖呼吸机,患者会出现依赖性,导致脱机困难。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不仅操作简单,使用更为灵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给予间歇应用,具有上机、撤机更加方便的优点,与病情配合同步使用。给予气道较高的正压通气,对上呼吸道干扰小,大大增加机体通气量,有效调整体内气体布局,扩张气道,使功能残气量升高,有效克服气道阻力,减少气管切开或插管对患者带来的机体损伤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2]。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有助于气体进入肺泡,促进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该方法不影响患者正常说话、排痰、咳嗽及吞咽等基本活动,降低气道闭陷或者肺泡塌陷的发生率,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干扰,降低呼吸肌疲劳,缓解吸气肌的压力,从而改善呼吸衰竭及呼吸困难。该治疗方法患者易于接受,舒适度高,痛苦小,治疗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住院花费,减少住院天数。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38 cases of respiratory failur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trentment with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i Zhirong

Thir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Mount Emei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6142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trentment with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Methods:76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8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zinifang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lung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blood gas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with efficiency.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ith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had many advantages,such as rapid onset of persistent,anti-inflammatory and address both the symptoms and root cause and so on,and it was a preferable treatment scheme.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spiratory failure;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并且其死亡率也在一步步提升,其中,由于呼吸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为了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8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7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57~79岁,平均67.9岁,病程5~24年。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56~78岁,平均67.7岁,病程4~22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确诊[1],且严重程度分级为重度,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容积(FVC)

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有些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呼吸困难,我们一般让其半卧,并定期帮助其翻身拍背,以有助于痰液的排除。②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其供氧。③抗感染:对于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我们一般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④解痉平喘:针对呼吸困难的患者,我们对其使用解痉平喘的药物,如氨茶碱、β2受体激动剂等,如果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不明显,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⑤支持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消耗一般较大,并且由于躯体各种不适导致患者进食差,所以我们要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供应。⑥并发症处理:积极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合并症。(2)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方祛痰平喘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杏仁10g,桔梗20g,芦根20g,葶苈子15g,当归15g,桃仁15g,丹参15g,红花12g,地龙12g,山药18g,茯苓18g,黄芪20g。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痰多者加陈皮12g,枳实10g;痰热内盛者加桑白皮15g,黄芩12g;大便干结、腑气不通者加大黄8g,瓜蒌仁12g;阴虚者加沙参15g,麦冬15g。

疗程: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2]。①显效:呼吸困难消失,咳嗽、咯痰、紫绀明显改善,肺部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均明显改善;②有效:呼吸困难改善,咳嗽、咯痰、紫绀减轻,肺部音减少,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③无效:呼吸困难、紫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无改善。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观察组PaO2与PaC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而引起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本身就存在呼吸困难,而一旦患者发生感染,会造成患者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从而使得呼吸道的黏液分泌物增多,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逐渐加剧可导致患者死亡。中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的呼吸衰竭时肺脾亏虚,标实为患,痰、热、瘀、毒合邪阻塞气道,闭塞肺气所致。研究表明黄芪、茯苓、山药补肺益脾,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地龙等活血化瘀,对血管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能扩张肺血管,促进肺内气体交换;杏仁、葶苈子泻肺平喘;桔梗、芦根排痰宣肺,诸药合用具有祛痰逐瘀平喘,补肺益脾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