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职业教育专业

职业教育专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30 10:17: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职业教育专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职业教育专业

篇1

2、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指明了法学专业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过剩和技工严重缺乏。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今年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实际上,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学专业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实用型、具有独立操作技能的法律人才,即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现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在法律专业职业教育方面也在进行积极地探索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国在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法学专业教育也要适应新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由于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使得法学专业比其他专业的职业化道路走得要早一些。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国法学专业职业体系尚未成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学专业的职业化道路。

二、我国法学专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措施

我国的法学教育具有多层次性,主要包括法律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那么,我国法学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具有多层次性。

1、加强法学专业高职教育我国现有的法学专科教育主要包括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民事执行等,以法律事务专业为主。目前法律事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几乎照办法学本科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不同于本科教育的法学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在我国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应加强法学专业高职教育以适应我国对应用型、技能型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法学专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清晰准确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我国法学专业高职教育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具备必需的法律理论知识、综合实务操作能力(电脑速记、文书写作、现代办公技能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和辅助型法律人才。

(2)用先进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培养高职法律人才这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就是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即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能力目标。项目化改造的特色与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项目化改造突出能力目标。每门法学课程都可以有多种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其中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通常表述为: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学生能运用×××(知识),根据×××(标准),能做×××(具体的或某类型的事情)。第二,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能力只能是自己动手、动脑“练”出来的。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练能力,边做边学知识,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有效融合起来。随着课程的逐步展开,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学到系统的应用知识。第三,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应当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中去,通过亲自完成每个项目来提高应用能力。对课程的评价也应当以“学生学得好不好”为主要依据。

2、完善法学专业本科职业教育我国法学专业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的职业教育的构建是核心也是难点所在。现阶段,想用学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的法律职业人才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法学本科教育进行彻底地职业化改造,从教育观念到课程设置、从教学方法到实践教学,从教材编写到教师队伍建设,每个方面都要进行彻底改革。

(1)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我们在法学本科教育的性质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争论声中,迎来了本科职业教育的转型。那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定位法学本科教育呢。笔者认为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应该是由通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这个转变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但是这个转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是急转弯即不是对先前法学本科教育的全盘否定。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这次职业化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适应市场需求来提高就业率,但是我国的法学还需要一定的学术研究性人才来保证法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法学本科教育有双重的责任,既要培养法学研究的后续人才又要为社会输送大批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法学人才。因此法学本科教育的具体目标可以表述为:旨在培养理论功底深厚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职业能力突出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2)完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内容方面,除了法学核心课程以外还应增加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如:司法文书写作、辩护技巧、证据收集、司法会计等;在课程设置阶段上,可以施行分阶段因材施教。大一进行以法学基础、法律逻辑、法制史等为主的基础法学教育,大二、大三进行以三大法、三大诉讼法为主的应用法学教育。大四则进行分流,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选择学术型的在大四主攻考研;选择职业型的在大四进行全套的实践教学。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是这次职业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可以借鉴法学高职教育的“项目化”方法,即把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法学知识改编成“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项目”的解决全方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举个实例加以说明。这个“项目”是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问题。首先,交给学生两个典型的导入案例。【案例1】甲、乙于8月15日订立一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于9月1日前交货。交货方式是甲办理铁路委托运输,运费由乙支付。8月20日,甲办妥与铁路局的托运手续。问:货物所有权何时归乙所有?【案例2】甲卖一母牛给乙,价3000,约定乙于6月1日至12月1日之间,春岁月155每月付500元,12月1日前付完,母牛即为乙所以。随后甲于5月31日将牛交至乙家中。后乙于11月28日付清所有价金。问:母牛何时归乙所有?其次,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分组完成。任务一:两个案例如何解决,并找出相关法律依据;任务二:两个案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任务三: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中动产和不动产的异同。任务四:归纳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原则和例外情形。再次,教师对以上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帮助学生把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和相关法理的讲解。最后,教师将近三年司法考试中本“项目”的试题交给学生,进行真题测验。这样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锻炼了学生演绎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现在许多本科院校都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开展了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案例教学、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毕业实习等。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好,而不是走过场。那就需要建立配套的机制,例如: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亲自动手、独立思考。

(5)重视教材编写我国法学本科专业教材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院校还在使用多年前出版的由本校老师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几乎是纯理论性的从该学科的体系、历史沿革到概念、性质、特点一应俱全,有些甚至通篇没有一个案例。要编写出适应法学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的教材是个浩大的工程。首先,编写的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其次,编写的内容要适应法学职业教育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现行法律的具体应用。最后,还应编出配套的习题和司考真题。

(6)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影响法学职业教育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法学教师的素质,他们的职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化水平。现在的法学教师大多是出学校门再进学校门,没有丰富的法律职业经验,他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可想而知。为了法学职业教育的成功,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增强法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为此,要建立长效机制,真正打通人员交流的渠道,例如,要求法学教师在任期内,最少有半年的时间在相关司法实践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校每年必须邀请现任法官、检察官或律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鼓励法学教师兼任律师。

3、改革司法考试制度以发挥其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影响了整个法学教育体系,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体系。一方面,许多本科院校逐渐抛弃正常的法学教育模式,开始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考核方式都围绕着司法考试转,不少高校把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结果有些高校演变成了司法考试的培训班。另一方面,它的实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距离。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司法考试制度,充分发挥其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完善报考条件第一,我国的司法考试应该以法律教育经历为前提和基础,排除非法学专业毕业生的报考资格。纯应试的司法考试辅导班的出现使得非法学专业的考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考试成绩,这增大了其通过司法考试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使得不具备扎实法律理论功底的人员充实到法律职业队伍中。这些人员往往只会机械地运用法律条文解决案件,不懂得法律条文背后的法律精神,对于没有具体条文可以应用案件更不懂得通过一般法理来实现公平与正义。因此,这些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排除在司法考试之外。当然,这些人员要想参加司法考试完全可以通过本科院校的第二学位或自修获得法学教育经历。第二,增加法学专科毕业生的报考资格。将大量法学专科的学生排除在司法考试之外是不合理的。现在大多法学专科教育都能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法学本科四年的课程,因此,应该将所有的法学专科毕业生纳入司法考试范围,而不仅限于某些特殊地区的法学专科毕业生。

(2)设立专门的司法考试组织机构现在的司法考试由最高法、最高检和司法部共同组织,其中以司法部为主。由于各部门职能差异往往在司法考试的命题、标准答案等方面出现偏差,这严重影响了司法考试的权威性。因此,建议建立独立的司法考试组织部门,从命题、阅卷、争议处理等方面进行专门管理,最大程度体现司法考试的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3)改革考试形式和体制我国可以借鉴英美法系和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分阶段考试的体制。第一阶段以主观题为主,以笔试的方式进行,主要用来考查考生的法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法律职业素养。第二阶段以主观题为主,以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分析判断的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和解释说服的能力等。

篇2

我国现有的法学专科教育主要包括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民事执行等,以法律事务专业为主。目前法律事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几乎照办法学本科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不同于本科教育的法学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在我国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应加强法学专业高职教育以适应我国对应用型、技能型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法学专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清晰准确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我国法学专业高职教育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具备必需的法律理论知识、综合实务操作能力(电脑速记、文书写作、现代办公技能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和辅助型法律人才。

(2)用先进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培养高职法律人才这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就是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即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能力目标。项目化改造的特色与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项目化改造突出能力目标。每门法学课程都可以有多种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其中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通常表述为: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学生能运用×××(知识),根据×××(标准),能做×××(具体的或某类型的事情)。第二,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能力只能是自己动手、动脑“练”出来的。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练能力,边做边学知识,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有效融合起来。随着课程的逐步展开,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学到系统的应用知识。第三,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应当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中去,通过亲自完成每个项目来提高应用能力。对课程的评价也应当以“学生学得好不好”为主要依据。

2、完善法学专业本科职业教育

我国法学专业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的职业教育的构建是核心也是难点所在。现阶段,想用学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的法律职业人才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法学本科教育进行彻底地职业化改造,从教育观念到课程设置、从教学方法到实践教学,从教材编写到教师队伍建设,每个方面都要进行彻底改革。

(1)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我们在法学本科教育的性质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争论声中,迎来了本科职业教育的转型。那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定位法学本科教育呢。笔者认为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应该是由通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这个转变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但是这个转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是急转弯即不是对先前法学本科教育的全盘否定。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这次职业化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适应市场需求来提高就业率,但是我国的法学还需要一定的学术研究性人才来保证法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法学本科教育有双重的责任,既要培养法学研究的后续人才又要为社会输送大批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法学人才。因此法学本科教育的具体目标可以表述为:旨在培养理论功底深厚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职业能力突出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2)完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内容方面,除了法学核心课程以外还应增加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如:司法文书写作、辩护技巧、证据收集、司法会计等;在课程设置阶段上,可以施行分阶段因材施教。大一进行以法学基础、法律逻辑、法制史等为主的基础法学教育,大二、大三进行以三大法、三大诉讼法为主的应用法学教育。大四则进行分流,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选择学术型的在大四主攻考研;选择职业型的在大四进行全套的实践教学。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是这次职业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可以借鉴法学高职教育的“项目化”方法,即把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法学知识改编成“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项目”的解决全方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举个实例加以说明。这个“项目”是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问题。首先,交给学生两个典型的导入案例。【案例1】甲、乙于8月15日订立一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于9月1日前交货。交货方式是甲办理铁路委托运输,运费由乙支付。8月20日,甲办妥与铁路局的托运手续。问:货物所有权何时归乙所有?【案例2】甲卖一母牛给乙,价3000,约定乙于6月1日至12月1日之间,每月付500元,12月1日前付完,母牛即为乙所以。随后甲于5月31日将牛交至乙家中。后乙于11月28日付清所有价金。问:母牛何时归乙所有?其次,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分组完成。任务一:两个案例如何解决,并找出相关法律依据;任务二:两个案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任务三: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中动产和不动产的异同。任务四:归纳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原则和例外情形。再次,教师对以上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帮助学生把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和相关法理的讲解。最后,教师将近三年司法考试中本“项目”的试题交给学生,进行真题测验。这样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锻炼了学生演绎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现在许多本科院校都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开展了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案例教学、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毕业实习等。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好,而不是走过场。那就需要建立配套的机制,例如: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亲自动手、独立思考。

(5)重视教材编写我国法学本科专业教材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院校还在使用多年前出版的由本校老师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几乎是纯理论性的从该学科的体系、历史沿革到概念、性质、特点一应俱全,有些甚至通篇没有一个案例。要编写出适应法学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的教材是个浩大的工程。首先,编写的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其次,编写的内容要适应法学职业教育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现行法律的具体应用。最后,还应编出配套的习题和司考真题。

(6)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影响法学职业教育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法学教师的素质,他们的职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化水平。现在的法学教师大多是出学校门再进学校门,没有丰富的法律职业经验,他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可想而知。为了法学职业教育的成功,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增强法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为此,要建立长效机制,真正打通人员交流的渠道,例如,要求法学教师在任期内,最少有半年的时间在相关司法实践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校每年必须邀请现任法官、检察官或律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鼓励法学教师兼任律师。

3、改革司法考试制度以发挥其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影响了整个法学教育体系,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体系。一方面,许多本科院校逐渐抛弃正常的法学教育模式,开始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考核方式都围绕着司法考试转,不少高校把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结果有些高校演变成了司法考试的培训班。另一方面,它的实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距离。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司法考试制度,充分发挥其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完善报考条件第一,我国的司法考试应该以法律教育经历为前提和基础,排除非法学专业毕业生的报考资格。纯应试的司法考试辅导班的出现使得非法学专业的考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考试成绩,这增大了其通过司法考试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使得不具备扎实法律理论功底的人员充实到法律职业队伍中。这些人员往往只会机械地运用法律条文解决案件,不懂得法律条文背后的法律精神,对于没有具体条文可以应用案件更不懂得通过一般法理来实现公平与正义。因此,这些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排除在司法考试之外。当然,这些人员要想参加司法考试完全可以通过本科院校的第二学位或自修获得法学教育经历。第二,增加法学专科毕业生的报考资格。将大量法学专科的学生排除在司法考试之外是不合理的。现在大多法学专科教育都能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法学本科四年的课程,因此,应该将所有的法学专科毕业生纳入司法考试范围,而不仅限于某些特殊地区的法学专科毕业生。

篇3

随着治国理政新方略逐步落实,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社会的有机构成稳步提升,民生需求结构更加多元化,这些发展态势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5月份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1],给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总的纲领。职业教育改革是系统化的工程,而教师专业化发展(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程度则是决定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存在不同的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范式,不仅难以形成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的学界共识,也导致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的选择分歧。因此,很有必要梳理并融合各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范式,形成具有共识性的内涵,最终以此提升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效度和进度,保障顺利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范式融合

 

按照学科逻辑来看,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领域,然而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交叉学科,其最主要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和心理学。因此,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也形成了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尽管这两种研究范式表面上看来似乎相互对立,实际上有着内在的关联逻辑,因此具有融合的可能性。

 

(一)社会学——群体维度的研究范式

 

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主要从教师群体的职业在社会专业分工中的地位来探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首先,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整个社会繁荣发展的事业,而教育部门从生产部门中分化出来也是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这种分化主要产生了两个结果:其一,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物质财富生产、精神财富生产以及两大社会财富生产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生产的专业部门。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教育部门主要承担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生产,而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则更加紧密,它主要通过技能开发来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产业工人,他们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大多处于两大社会财富生产链的一线。因此,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首先在于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最适合的产业工人,因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这就是说,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二,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依靠市场机制和法制体系(抑或行政命令)的合作行为,各大专业生产部门之间必须通过相互交换产品才能满足社会的繁荣发展和自身的长足发展。

 

当然,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生产的规格和数量需要与社会其他产品的生产部门进行协商,而这种协商可能是通过市场机制和法制体系形成的高度自觉的和主动的合作行为,也可能是通过行政手段形成的被动的合作行为。因此,尽管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分工的需要,但并非职业教育教师群体固步自封所能达到的结果,而是需要通过职业教育领域与社会其他部门相互合作才能实现,是职业教育的教师群体以及社会其他群体等多个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就是说,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并不是教师个体使自己的职业素质逐渐趋向精专的过程,而是必须要使整个社会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进社会繁荣和进步的职责,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通过社会各部门跨界合作才能实现的专业分工结果。

 

其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果必须获得社会认同。社会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同感主要是看教师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或者说教师的社会地位,这主要有两种衡量的标尺:其一,通过由社会分工体系和市场机制对职业教育教师在社会财富生产中的贡献度进行自发的价值评判。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判焦点主要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的社会形象、经济贡献、政治地位、薪酬待遇和教师职业能力的社会排他性等方面。因此,自上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就相继出台法律,提升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薪酬待遇。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款规定,“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2]但是,教师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和职业的社会排他性则需要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够决定。

 

其二,通过社会顶层部门出于对社会总体繁荣昌盛前景的考量,主动运用法律、制度和行政手段等对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进行人为的界定。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3],并将教师的职业与医生、律师等其他专业性鲜明的职业并置起来看待,且认为教师职业是受该专门领域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成熟度所支撑的专业化领域,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学论、心理学原理与技术的合理应用,教师是这些原理与技术的技术熟练者[4]。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果并不仅仅是教师对自我发展的主观体验,而是由职业教育教师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社会财富生产中所能承担的责任的大小所决定的客观估量。

 

总之,社会学——群体维度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在整个社会专业分工体系的宏观背景中进行评判教师在社会专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教师对社会财富生产的贡献程度以及教师职业的社会排他性等。

 

(二)心理学——个体维度的研究范式

 

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主要从教师个体的职业发展的维度来探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首先,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本质上是教师个体成长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专业人员,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水平,从教育教学领域的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由于教师是“学校中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5],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6]然而,绝不可以狭隘地将教师的专业素质局限于教学方面,并将教师专业化定义为“教学专业化”或者“教学职业化”[7],从而将教师专业化发展界定为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8]因此,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普通的受教育者在接受必要的教师教育后,获得教师从业资格,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现时代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社会民生的生活和消费需求、产业经济有机构成的工艺、技术和规范等变迁趋势,不断通过教学反思、校本研修、校企合作进修和培训等专业素质提升模式,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革新专业规范、提升专业道德素养、积累专业经验,实现专业自主和专业自觉,最终成长为具有与自己的教学领域相关的娴熟的生产性技能和教育教学才能的专家型教师。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技能、社会规范和情感”[9]全面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理应包括文化——知识层面、能力——技能层面、道德——规范层面和生理——心理层面。

 

其次,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教师个体在同行中的专业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事实上,作为职业的教师,本来就是组织分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因此能否成为教师必须得到同行的承认,而能否获得更高的专业地位也需要获得同行默许或者相关制度的认可。教师行业的管理组织由来已久,早在中世纪教会教育时期,欧洲的教师职业必须获得教会方面许可,否则会受到教会开除教籍、逐出教会等严厉惩罚[10],到十二世纪时,西欧的经济和工商业逐步繁荣,各种手工业的同业行会和商会逐渐成为以城市为中心的西欧社会的控制力量,在此基础上,西欧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重大发展,中世纪大学组织开始出现,并形成了学生行会或教师行会两种相互对立的大学自治组织,从此中世纪大学认定教师准入资格的“执教授予权”和新教师的入职仪式就职礼(inception)就开始逐步脱离了大学所在城市的大教堂主教所垄断的教权,转为教师行会的俗权[11]。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教师同行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有些甚至成为教师治理的政治力量。

 

以美国为例,为了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1857年费城成立美国教师协会,1870年,美国教师协会、美国中学校长协会、美国师范学校协会等联合组建成立全美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NEA)[12];几乎与此同时,1897年芝加哥也成立了教师联盟,并于1916年发展成为美国教师联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AFT)[13]。不仅如此,教师的专业地位不仅仅是教师的同行评价,同时也成为国家层面的教师管理制度。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包括教师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开始实行行业技术资格证书和技术职称制度[14],这既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层面教师择优录用教师从业人员以及教师同行之间进行相互评价的重要依据。

 

总之,心理学——个体维度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在整个教师的职业群体中评判教师个体在同行中的专业地位、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专业素质发展水平的高低等。

 

(三)两种研究范式的内在融合逻辑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范式对其现实层面的路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尽管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分别给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思路,然而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其逻辑契合点就在于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和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目标。因此,这种内生的逻辑关系足以融合两种研究范式并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概念,既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静态的发展的目标和结果。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主动的专业学习,逐渐成长为具有娴熟的专业教育教学素养的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动的学习和努力是促进和提高自己专业素质的主观条件,而教师组织层面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体系、教师教育体系和良好的专业环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这两个条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且相互促进。从静态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门职业(专业),使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的认可的这个发展结果[15]。从这层含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终是为了使教师这类职业达到与医生、律师等职业病一样是专业水准和被社会认可的社会地位。

 

然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并不是教师个体力量能够达到的境界,作为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或者说一种职业达到专业化的水准,必然主要是一个社会化的职业分工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个体发展的概念。教师个体层面探讨专业化发展问题,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作为发展的自我参照系或者将教师群体内部成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作为发展的相互参照系;教师群体层面探讨专业化发展问题,是将其他社会职业群体之间的职业发展状况作为发展的参照系。因此,尽管教师专业化发展依赖于每一个教师个体的努力,但却是教师群体在社会分工中地位和责任的综合体现,“前者为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为教师职业专业化”[16]。

 

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概念,也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体概念,既是静态维度上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对比效应和结果,也是动态维度上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发展状态和过程。这就是说,教师专业化发展“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17]。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既要关注教师这个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也要关注教师教学的品质、职业内部的合作方式,即教学人员如何将其知识技能和工作职责结合起来,整合到同事关系及与其服务对象的契约和伦理关系所形成的情境中[18]。事实上,教师个体层面的专业化发展是其群体维度专业化的基础,而教师群体能否在社会分工中占据重要的是位置,则还需要社会层面的制度设计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充分条件的补充。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包括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心理学测量指标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社会学测量指标两层内涵。

 

二、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既然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教师职业不断趋向和到达其他社会专门职业水准的综合概念,那么,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就需要通过融合两种研究范式,在充分尊重和激发教师个体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院校和教师等层面来遴选全新的发展路径,最终构建起立体化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体系。

 

(一)国家层面要建构能够保障职业教育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法制框架

 

就目前来看,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法律主要是《教师法》和《职业教育法》,前者主要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和培训、考核、待遇和奖励、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纲领性的规定,后者主要对职业教育的体系、实施和保障条件等进行了规定,两部法律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均有所涉及,但是在可操作性方面则完全不能令人满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两部法律已经不足以保障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两部法律多个条款的措辞使用“应当”等虚拟语气词进行界定,法律的强制约束性大大降低,使得教育部门通过与社会其他部门合作建设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的力度十分疲弱;第二,没有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体系做出明确的界定,《职业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保证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方便”[19];

 

《教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2]等,但是这些法律条款由于当时立法的时代局限性,并没有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体系做出明确的规定,就连职业教育教师的教育和培养体系都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第三,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制度、职业资格标准和教师职务制度界定不清晰,使得职业教育教师准入资格所必须规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规范等要求的衡量标准只能主要依托于学历证书,而日后的在职培训又没有相应的专业化发展标准作为对这些专业素质进行补救的依据。因此,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必须加快职业教育修法和立法的进度,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条款,修订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资格制度,建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细化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建设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体系,从法制层面保障教师能够实现自主的专业化发展。

 

(二)社会层面要完善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合作机制

 

职业教育与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需要紧密相关,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然不能脱离产业领域的有机构成变化,因此必须形成与社会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目前的体制改革情况来看,需要国务院牵头,中央政府层面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联动机制。早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就提出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

 

2004年6月,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21];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进一步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也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22];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再次强调“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1]。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是在现有体制内的重要创新,有利于强化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对职业教育的统筹领导和协调沟通。然而,这个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目前该机制的顺利运行主要需要靠强大的行政手段保障;第二,该机制主要关注职业教育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依托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深化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潜力,使其能够在协调产业等部门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生产性技能等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形成长效机制,并以此建立市场机制导向和法律体系保障下的校企合作的教师进修制度,建立教育部门和产业部门等共同参与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机制,使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更加社会化的行动。

 

(三)院校层面要建设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环境

 

首先,职业院校要建立适宜职业教育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职业院校要着力改革内部制度,在人事制度方面,引进和选拔人才要不唯学历,在符合教师准入资格的前提下,要重点向具有应用性、生产性的技术能力和经验的教师倾斜;在薪酬制度方面,要给确实到企业进修的教师必要的补助,并将进修时间折算为课时数计算课时酬金;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方面,要按照分类原则对不同类别的教师进行考核,将教师到企业进修的时间作为教学课时考核,不以科研项目和论文作为各类型教师职务晋升的必要考核条件,给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空间,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在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教师进修的轮循机制[23],给教师转换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以及到企业进修和培训提供灵活的制度安排,帮助教师度过职业高原期。

 

其次,职业院校要建立适宜职业教育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教学环境。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系统,将每位教师的教案、学材、到企业培训的案例和实践心得汇集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资源数据库,供其他教师参考和学习;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校内或者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师提升生产性实践技能提供条件;引入企业专家,与校内的专家型教师形成合作机制,根据院校的教学专业编写校本教师进修教材,为新教师尽快进入专业角色以及其他教师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提供可资借鉴的学习材料。

 

再次,职业院校要建立适宜职业教育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梯队结构。职业院校要积极建设教师梯队,利用校内二级部门、教研组、研究所和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力量,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将良好的专业素质、专业经验和教育教学传统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形成代际传承机制;此外,职业院校还要积极引进企业的技术能手和社会上的能工巧匠,与院校内部的专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和帮扶结构,给予给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技能指导的兼职教师必要的劳务补贴,形成能够与产业经济发展紧密衔接的专业素质结构。

 

(四)教师层面要创造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群体氛围

 

首先,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系统中嵌入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学习、反思和诊断功能,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职业学院要根据国家颁行的相关法律和标准,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要引入移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库的运算功能,开发适合教师随时随地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和教育教学反思的系统,并在能够足以保障教师隐私的情况下,邀请同行或者企业人士通过网络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状况进行在线诊断,或者根据国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法律、制度和标准等,通过信息技术和统计技术实现自动化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在线诊断功能,为教师推送即时化的诊断结果,定制个性化的专业化发展课程,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情况能够有清晰的认知,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专业化发展的进度。

 

其次,职业院校要实施知识和经验管理制度,使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专业化发展的学习型组织。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与产业分工和企业职业领域的岗位分工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以专业(群)为核心建立专业教学团队,根据专业教学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构成状况,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系统中搭建专业教学团队的知识和经验管理模块,深化同行群体内部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高度共享,形成专业群体内部同行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和友好评价的氛围,促进专业群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但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并不排斥专业学校内部的跨界合作,更不排斥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而是要在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等与学校专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使各个团队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学习型组织。

 

最后,职业院校要完善具有多元评价和诊断功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共生机制[24]。

 

职业教育教师承担着产业工人的培养重任,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其专业化发展水平最重要的综合指标,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除了教育领域中的同行评价外,产业领域中的用人单位最具有发言权,还有就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习者等重要的教育主体,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评价资格。

 

篇4

关键词:

职业教育;音乐专业教学;时间能力培养

就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新的要求,国家对教育是极其重视的,一定要全面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应用到职业音乐教育中,进行有理想、有文化、有创新能力的认识,这样对职业音乐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在这些方面加强音乐素养的培养,记性课程教育上的变革,本文就是对这一变革进行初步的探索,促进职业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

1明确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明确目标是教学的关键,如果在教学的中没有目标作为支撑,那么是无法将实践教学做好的,在职业音乐专业教学的培养中,人们对学生的培养并不是要成为音乐家和舞台的表演者,俄日会初等教育的教师,这是与其他的教学中出现的主要差别,在教学中是十分关键的,如果没有将教学工作做好,就会出现教育上的问题,要针对理论性教学进行辅导,将实践性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重视弹跳唱等方面的能力,职业音乐教育应该结合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进行职业上的培养,重点掌握小学教育中的理论知识,主要学习小学音乐方面的知识,例如《嘀哩嘀哩》等小学生喜爱的音乐学习,加强培养的实践能力。

2结合社会的现实,培养实践能力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上也在不断的进步,尤其是在职业教学中,想要做好职业音乐专业教育工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2.1声乐教学上与小学歌唱结合在一起

职业音乐专业教学主要针对的初等音乐教师的培养,在小学歌唱上,需要掌握的是唱歌的方法,将声乐、共鸣、吐字等唱歌的基本技巧结合在一起,例如在《金孔雀轻轻跳》这一小学音乐内容的教学中们可以教导学生掌握音乐技巧,只有将音乐技巧掌握好,才能教导学生将小学音乐学好,还要中外的名曲,陶冶情操,学习有价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曲目,在时代特征上、民歌上都有着各自的特色,这样才能将职业音乐专业教学做好,让职业音乐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

2.2钢琴教学与歌曲的伴奏结合在一起

伴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小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伴奏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职业培养中的一个弱项,很多的学生仅仅会极其简单的曲调,有的能够加上八度或者是三度的音程,在使用上会出现极大的错误,仅仅是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弹奏中,存在着气氛不协调,效果不佳的现象,因此,在对职业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候,需要将钢琴与歌曲伴奏结合。按照教学目标,对钢琴的教学要重视伴奏曲和基本功的学习,还要将小学教材结合在音乐教学中,主要的之间内容是小学教学。如果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起点非常低,那么在钢琴伴奏曲方面的学习就较为艰难,面对这样的学生,可以结合小学音乐学习的特点进行基础性教育,从简单的儿歌入手,让学生可以结成对子,这样相互之间伴唱改变了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又可以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这种互教互学互帮的方法更贴近学生实际。

3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小学教材为着眼点

在音乐教学中,应当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教的学生主要为小学生这一特点,因此在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应当结合小学音乐教材,在此基础上学习音乐欣赏,让学生能够逐渐把对音乐欣赏的理解渗透到小学教学中,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是有极大帮助的。当然,在教学时每学期侧重的教学重点应有所不同,相互交织配合,才能形成最优的音乐欣赏系统。其次,音乐欣赏课要注重精讲多听,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使学生通过音乐视听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形象,达到对音乐表现手段的感知比较敏感、准确,培养和提高其独立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发挥音乐欣赏全方位的功能四、器乐选修课应转为必修课随着音乐教学的改革,器乐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之一。目前职业学院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只掌握一种键盘乐器,除此之外,即便是非常简单易学的口琴、竖笛、打击乐等也一窍不通。可见,音乐专业开设器乐必修课已势在必行。器乐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增强识谱能力及和声感觉,使思维逐渐变得活跃、敏捷。

4加强选修课,减少理论课

(1)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尤其增加一些与小学教学相关的选修课,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修。现如今,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被教学大纲的必修课捆绑住,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涉猎别的科目。

(2)减少理论课,加强实践与操作课,如加强合唱实践与教学、指挥实践与教学、多媒体辅助技能课教学、管弦乐配器等课程。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实践的时间和机会。

(3)开设跨学科课程,加强文化素养课。除传统的专业选修课外,应开设反映当代音乐发展新领域、新方向的跨学科的边沿科目。

5授课形式及教学方法要恰当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灌输或塑造的过程。当前,职业学院音乐专业的声乐与钢琴教学,多数学校仍在沿用音乐院校“一对一”的小课形式,并以此作为这两门主干课惟一的授课方式。须知,职业学院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初等学校的音乐师资,学生将来面对的是讲台,而不是舞台。对于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十分重要。应把自弹自唱基本能力的训练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考试范围。

6结论

职业学院音乐专业培养的学生既不是音乐家,也不是舞台表演者,而是初等教育的教师。因此要加强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职业教育音乐专业在实践能力上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45-3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施教主体,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职业院校的社会声誉、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教师队伍的阵容结构、智能水平和社会影响。在今天,中职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以清醒的头脑、长远的眼光反观中职教育近几年的发展轨迹和目前严峻的现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专业教师已成为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专业师资队伍需要稳定、巩固、充实和提高。

1 师资标准

在对职业教育教师这个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师资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1 职教教师的任职资格

职教教师的任职资格包括学历要求、品德要求、专业知识要求和教学能力要求四方面内容。

1.2 职教教师职责

职教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以上资格,而且不同级别的职教教师能够承担不同的职责。职教教师职责包括教学、德育与职业指导、社会实践与课程开发、教育管理、公共关系、职业发展六部分内容。

1.3 我国职教师资素质要求

要顺利承担以上职责,满足职业教育发展对职教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职教教师还应该具备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以上三种素质的具体内容如下:

1.3.1 思想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职业道德素质。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热爱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尊重和热爱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具有敬业乐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1.3.2 业务素质。(1)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方法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沿知识动态,具备职业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指导和专业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具有熟练的技能。具备从事实践、生产、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所需的操作技能,具有教育教学的技能。(3)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1.3.3 良好的身心素质。(1)身体素质:具有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2)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记忆力、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富有幽默感、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上述职教师资标准内容是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适应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师标准及相应内容也会逐步提高。

2 培养内容

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要求较高,师资培养时着重培养以下素质和能力,还应依据不同类型的专业教师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其专业水平和技能。

2.1 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涉及行业职业道德。加强个人修养,热爱本职工作,尊重学生人格,坚持以身作则。

2.2 “双师型”能力

“双师型”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特色所在,既要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要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掌握行业发展、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完成传授学生最新专业技术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获得最新技术,养成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进行职业指导等职业教育任务。

2.3 具有开展教育科研、专业实用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科技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2.4 对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扎实的主要是学历尚未达标的专业师资,应以丰富和完善其学科专业知识为其专业发展的侧重点。

2.5 对学科专业知识较渊博,却是从产业部门调聘、借转或兼职的教师,其培养内容应以提高教育科学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为目的。

2.6 对从专门培养职教专业师资院校毕业后承担职教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要鼓励他们到工矿企业等生产一线去锻炼,努力培养和丰富其实践经验。

3 培养方法

3.1 对专业教师实施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就是“以学校为本”进行培训。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在校内各实习车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如聘请行业专家进校培训辅导、骨干专业教师示范教练、组织到附近对口企业了解技术发展现状等。校本培训具有目标明确、动手操作性强、培训成本低、互动性好、培训效果佳的特点。通过校本培训快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校本培训的展开,必须是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3.2 通过“导师带、专家帮、项目促、大赛练”,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新进人的青年配备具有高级职称、教学能力强、教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导师,通过跟班听课、参加教学研讨等方式,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行专兼职教师结对子,在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研能力、科研能力方面相互取长补短;实施项目带动制,通过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技研发等大项目带动教师快速成长;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能手大赛和技能比武,在大赛中历练成长,培养一批理念先进、技术过硬专业教师队伍。

3.3 实行轮岗培训制度

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或作技术员,或作学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我发展。

3.4 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科学术活动

校企产学研合作,开展实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科研课题及项目的合作,使教师始终处于行业实用技术的前沿,提高了专业教师科研水平和技术水平,创造了技术成果,促进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提高职业院校知名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注重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显著提高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鼓励、支持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著书立说,撰写论文,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 评价体系

专业教师是进行职业教育的生力军,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成败,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除了提出必要的要求外,更多的是要靠评价制度来保证,对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同样。由于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还不长,同时我们的职业教育又是脱胎于普通教育,因而现行职业学校中的评价制度更多的是着重于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诚然,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如果没有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针对现阶段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有必要对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评价。专业发展情况评价应该包括:考证与知识的更新、实习与培训、专业的交流、专业技能、专业科研或革新等几个方面,并且使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与教师的工资、奖金挂钩,从制度上促进教师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

5 激励机制

5.1 建立有效的教师行为激励机制

重点解决好激励目标、激励对象、激励内容、激励物、激励方式和激励过程的选择问题。教师激励目标要定位在留住优秀人才和鼓励教师提高素质两个方面,学校能有一个真正让优秀教师感到工作顺心的环境,鼓励教师进修和留住优秀人才是不矛盾的;激励对象和激励内容选择是实现激励目标的基础,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要区别对待,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鼓励他们多出快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对高职务教师鼓励他们继续上课,努力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对青年教师要鼓励他们尽快的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安心于教学,奉献于教学;激励物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是一个智力群体,绝大多数教师事业心强,有着较高精神追求,除了物质激励以外,还有荣誉称号、职务晋升、情感关怀、给予教师参与管理机会等都是重要的激励物,选择激励物要弄清楚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层次教师的需求,针对需求有的放矢激励才能有效;激励方式和激励过程的选择是成功实施激励的保证,要把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把稳定的课薪制与灵活的奖励措施相结合,把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把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相结合,全面协调各种激励措施。

5.2 积极落实教师定期进修学习制度和到企业实践制度,并将教师的脱产学习和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情况记入业务档案,作为业务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聘和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新教师上岗前必须安排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地或校内实训场所进行不少于一年的专业实践训练,经考核或鉴定合格后方可聘任上岗。

5.3 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措施

“双师型”教师是学校的高素质人才,要从政策导向上向确实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倾斜,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将“ 双师型” 教师的考核评价与职称评聘、奖金、科研申报立项等直接挂钩,引导专业教师自觉提高“双师”素质,以充分调动其工作激情。

专业教师培养是一项艰巨、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立足长远,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还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才能逐步实现专业教师队伍的扩大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张吉林.浅谈中职学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12月.

篇6

职业教育研究分为宏观领域研究和微观领域研究,宏观领域研究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职业教育内涵和外延的研究等等;微观领域研究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等等,侧重于开展职业教育的内容。其中,将专业设置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是为了突出专业设置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是为了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更趋于合理。

一、专业设置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简析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第一,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的载体。职业教育是通过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来实现的,所以专业设置承载着职业教育实施的内容、方式方法与考核标准,等等。第二,职业教育为专业设置搭建了平台。职业教育如同舞台,专业设置就是演出的节目。只有在职业教育的宏观统筹下,专业设置才有了真正的市场和用武之地。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环境或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互为载体,又互为平台,才能相互适应与满足。当然,也可以把他们看做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二、专业设置的依据研究

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来看,专业设置主要有以下依据:首先,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宏观依据。任何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是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只是具体的岗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不一样。其次,要是符合行业发展需要。无论哪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一个行业发展得越快,对于经济社会的贡献越大,那么,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就越多,专业设置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次,要注重市场多样化需要。从宏观上而言,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的市场,由于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对于各种产品或商品的需求以及对于从事该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从而决定了专业设置的多样化与丰富性。

三、专业设置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探析

专业设置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处于核心载体的位置,专业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该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状况,甚至决定了其生死存亡。因此,无论是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还是职业学校自身,都要立足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前瞻思考,高端设置,才能使学校长远发展,充分发挥专业设置对于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一)总结提升作用

任何专业的设置,都是建立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基础上的,尤其是对其关系密切的行业、产业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等等。一是,专业设置是行业发展总结的表现。无论哪个专业都具有针对性,是为了培养某个行业培养技能人才而设置的。所以,在设置前必须对相关行业做深刻研究,尤其是对其过去与现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成果等做总结,以期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改进与提升。二是,专业设置是职业技术总结的结果。职业教育教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中间环节,直接决定着未来职业发展的情况。因而,要针对该行业的技术技能发展做出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发现其在实际运行中的不足与优势,使得其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的失误、错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前瞻探讨作用

从实质讲,专业设置就是一种理论探讨,即通过研究职业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使得专业设置可以在行业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前瞻作用。第一,经济发展形势探讨。任何专业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细节,都要具体到某个岗位来实现。虽然经济发展形势是宏观性的,然而,却能直接地反映该专业技术技能的应用前景。专业设置只有立足潜力领域,才有其远大的理想实现可能,才会确保职业教育学校的长存。第二,职业技术技能作用探讨。任何一所学校或者主管部门不会去盲目地设置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专业,或者说时代不需要的专业。因此,就要立足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对该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三)技术技能创新突破作用

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针对性,目的是直接为行业发展培育实用型人才。这些人不仅要工作在一线,而且要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技术,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出不同的突破,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才华。首先,技术技能突破。所谓实践出真知。这些接受职业教育掌握系统知识的人才,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经验的积累与对教训的总结,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自己的工作现状做出改进。其次,理论研究突破。专业设置就是理论研究的成果之一,以各类系统的专业知识为线索,把对于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作为突破口,立足实际、做出预测,并展开系统的剖析,进而为学生未来在工作中的创新奠定基础。

根据以上论证和分析可知,专业设置对职业教育具有引领作用。由于专业设置的依据具有科学性,既从实际需要出发,又考虑行业发展的规律,所以专业设置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引领作用又是通过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总结提升、前瞻探讨和对技能创新的突破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徐健. 县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的问题及对策——江苏省海安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个案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6 (10).

篇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63-02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近年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技能管用、理论够用、特长好用、吃苦耐劳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从其专业设置开始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与本地区产业结构所需人才相适应,将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所存在的问题,培养满足行业与社会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适时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是必需的。

一、宁夏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

地处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兼具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宁夏,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晚,但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到2010年全区共有50所职业院校,在校生达12.7万人。其中:高等职业院校8所、中等职业学校42所、各类职业培训机构140所,其中民办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20所。

目前宁夏高等职业教育所设置的专业已涵盖20大门类,涉及文学、法学、工学、理学、农学等学科门类。2002年以后,宁夏相继建立了8所高等职业院校,各院校专业设置情况是: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高职专业35个,涵盖了工科、农科、信息、经济管理、旅游等专业;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高职专业27个,涵盖了清真烹饪工艺与营养、应用化工、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20多个专业,涵盖建工、建材、城建、城市规划、房地产、物业管理、道路桥梁、建筑装修、环境保护、建筑安装、工程预决算等专业;坐落在宁夏石嘴山市以工为主,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有民办本科高校的宁夏理工学院开设了30多个本、专科专业;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14个专业;自治区唯一一所警察类院校的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开设了22个专业,中职开设了6个专业;专业结构以煤炭、煤化工为主体,以工科为主的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开设了17个专业;作为自治区首批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20多个专业。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宁夏已逐渐形成了面向农林业、建筑制造业、管理服务业等三大产业的专业门类。

近年来虽然宁夏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轻视,以及对人才市场的准确分析和预测不够,违背教育规律盲目迎合社会上学生及其家长对所学专业及将来就业舒适性的追求心理,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学科专业发展不均衡、专业设置重复交叉现象比较严重、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不高、专业设置在定位标准和设置层次上欠规范化和明确性,缺乏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重点骨干专业。

二、宁夏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连接纽带。它规定着专业的划分和名称,反映了培养人才的方向。各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都具有其特有的专业核心能力,在就业中有其相应的职业技术岗位。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保障。

(一)专业名称缺乏规范性

目前宁夏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广泛。有些专业就其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教学计划和学生就业的大体方向而言基本是一致的,然而各所高等职业院校所确定的专业名称不尽相同、千差万别。从专业名称上来看,有些专业存在界限含糊,名称混乱的现象。自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1]以后,专业名称有所规范,但至今仍然存在部分专业名称与《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不一致的情况。如市场营销、市场开发与营销,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等。

(二)专业内涵不一致

2008年,宁夏高等职业院校招收的专业中专业目录内的专业和专业目录外的专业同时存在。尽管《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具体明确规定了每个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以及所授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等,但各高职院校在实际的运行中并未完全按规定执行,从而导致了针对同一专业在不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的现象。

(三)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发展不对接

篇8

1、职业教育要注重地方性与行业性。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服务。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行业性,还体现在地域和行业的差异性。不同地方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和生产力水平也不相同,不同行业的技术结构、生产力水平也有差异等。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差异性,突出地方和行业的特点。

2、职业教育要突出技术技能性

职业教育主要突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性和技能性,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因此培养目标的确立非常重要。只有让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掌握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技能,才能胜任就业岗位的需要。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3、创名校、创特色要有前沿意识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树立前沿意识,那就是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必须站在市场的前沿,专业技能和专业设施必须站在市场的前沿,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必须站在同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前沿。

课堂教学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发挥特色创造名牌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么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怎样改,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意到“点”的示范,不注意到“面”的推广是不行的,管理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改革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点”而体现在“面”上。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1、推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但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有质有量。量对应的是效率,质对应着效果,有效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但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

篇9

2005年全国职教会议上国务院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职业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中等职业学校在将这一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时,却遇到许多困惑。以计算机专业为例,首先,课程设置沿袭的是普通大学教育课程设置体系,没有突出培养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理念。其次,教学方法落后,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被动接受者。第三,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转变仍然有欠缺,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大学毕业很多年,自身被灌输的教学理念只适用于高中教育、初中教育,职业教育开展以后,很多老教师将之运用于职业教育却收效甚微。第四,学生就业不难,但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待遇优厚的工作却很难。这些都是摆在当前职业学校面前的难题,怎样从一系列问题中找到一条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之路,是当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师应当用心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改革

我们知道职业教育与传统的高中阶段的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对口人才。所以,当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模式与课程的结构不适应社会和企业的用人要求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顺利进入对口的企业岗位进行工作时,我们必须主动去改,以企业所需专业岗位对口人才为目标进行课程的设置,强化对应岗位的核心课程的学时和深度,相对减少或删除公共课程或弱相关课程的课时和学习,达到精、专、强的目的,摒弃全面而不精专的传统课程设置。首先,应结合本校的实际,将计算机专业细分成四个方向:图像处理和多媒体方向、网络方向(细分为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与维护方向、网站设计与维护方向)、计算机商务文秘方向。以图像处理和多媒体方向为例,该方向的核心课程设定大概为以下五门课程:图象处理软件PHOTOSHOP、矢量图制作与编辑软件Corel Draw、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AUTOCAD、平面动画制作软件FLASH、三维实物及动画制作软件3DMAX。这些核心课程在课程设置安排时,应当增加学时,并应由浅入深始终贯穿于整个三年学习当中,如果学生对于核心课程掌握得好,即使其他课程的成绩不是很好,也能够符合大多数多媒体岗位的要求,找到不错的工作。同时,减少或删掉一些不必要的课程。我们培养的不是全面型开发类人才而应该是专业型操作类人才,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在这一相关方向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能胜任企业的要求,就是我们培养职业人才的初衷。总之,课程设置应围绕核心课程来开展,面向市场,打破传统。其他细分的三个方向课程设置也应该以这样的思路去开展,以核心课程为主线,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减少弱相关课程的开设,让学生能最大程度地掌握核心课程并转化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探究式教学法。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序列,学生以分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为解决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将探究过程与掌握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强调的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强调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学习。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加强技能点的准备,降低知识点的准备。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应该规划好整个大的项目,并细分成各个小项目,其中包含课业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学生探究学习小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提高自身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深度掌握课业。

三、师资力量培训

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大学所学都是以理论技术为主的相关课程,而实际操作技能的课程的学习却并没有接触或甚少接触。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掌握了理论技术的教师来进行实操课程的教学,其本身都没有实际经验,又怎能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实操技能?所以,师资力量培训必须加强,而且应该有的放矢。现在我校的培训主要是以考证为主,参加劳动部门的资格证书培训,这样的培训有必要,但并不是唯一可以做的。在师资力量培训方面,笔者认为还应该从两方面同时进行。第一,引进来。与相关专业方向的企业联系协商,对方派出有实际工作经验、面向客户、面向市场的第一线技术人才,走进校园给教师上课。让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能学习到真正市场需要的技能知识,通过自身的体会吸收转化为教学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第二,走出去。学校可与企业签订相关定向实习协议,由我方派出老师到企业进行项目跟进。这样,企业既可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能力和资源,又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劳动成本,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提高相关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让其掌握社会最新科技动态及资讯,促进教学,达到双赢的目的。企业可定期和定量对教师的实习进行测评和考核,向学校反馈意见,以作对教师薪酬核算的参考。教师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所有权在学校,必须服从学校的安排及调配,工资及补贴仍然由学校付给教师,教师与企业只是外派实习关系。只有教师水平高,学生才能学到真功夫,在就业市场上才能战胜对手,学校的品牌才可以树立。

四、学生就业模式改革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找工作,学校现在通常的做法是把用人单位请进学校,组织本校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招聘应聘达成一致,作为一个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就业。笔者认为还可以做更多有建设性的方案来促进学生的就业。第一,教学安排应当采用学校+企业的学习方式,2年本校学习,1年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在实践中完成理论到实际的转换。1年的顶岗实习期,仍然采用教师出外培训的方式,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项目跟进,学习实训,甚至打下手,做学徒。只要能真正进入到实际项目当中去,企业就会节省劳动力成本,学生就能直面市场,掌握实际工作技术。当然,这需要学校相关部门与外部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并要密切监测学生跟进项目的情况,不能流于形式,放任学生,应该有规定的定量和定期的测评和反馈,保证实习的质量。第二,学校甚至可以成立下属的外包公司,聘用各专业方向教师为项目经理,毕业学生为项目组员,对外承接各种外包类工程项目。在教师的带领下,以项目进程的方式让掌握专业技能的学生投入到项目当中去,学生所能学到的实战经验以及真正的市场工作方法都将是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的核心竞争力。并且通过完成项目所获得收入报酬可以用于维持外包公司的运营,奖励表现突出、对工作项目有实质贡献的学生,奖励专业教师等。这样既不会增加学校的额外负担,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开创新的就业模式。第三,积极申请学科专业考点资格,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又能在本校参加国家制定的证书考核,在毕业的同时不仅拥有毕业证而且能够获得各种专业的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职业教育专业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职业教育的专业改革是一个需要广大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付出极大热情与精力的工作。这其中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还需要教育行政与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外部合作企业公司的大力支持,不仅需要精神上的鼓励,还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师资培训、设备更新、教学理念的调整、价值取向的改变等等都需要有很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8-0084-01

1大数据时代解读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1大数据时代定义及特点

“大数据”于2011年被麦肯锡全球研究机构正式定义和提出。所谓“大数据”就是指那些数据规模特别庞大,大到应用传统的数据库软件无法对其采集、存储、分析和管理。大数据的特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4V,分别是Volume(大量话)、Vari-ety(多样化)、Velocity(快速化)、Value(大价值化)。人们通过研发新技术来分析和管理海量数据帮助人类更好的认识和改变世界,尤其在经济领域将得到更大发展空间。

1.2大数据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教育理念和思维发生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来开展,但这些经济往往缺乏科学性,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对海量的存储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挖掘知识,找寻其中的联系与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2)学习环境发生改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教学地点不仅限于学校和课堂。近些年来,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在线课堂、微课,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尤其是微博、微信、APP等社交平台以及自媒体出现以后,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交流与沟通更加方便。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计算机专业是职业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从以计算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人类长期存在的思维模式分为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大数据时代到来以后,计算机思维也将成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性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培养时,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2)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方式逐渐发生转变,从以猜测假定为基础的认知方式向以事实为基础的归纳总结方式转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早已脱离了时代背景,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更愿意亲自参与其中,通过探索与尝试来验证教学内容。(3)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学生们能够借助互联网获取更多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资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途径,不受学校与课堂的限制,从而给专业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挑战。

3未来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3.1调整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组织力与凝聚力的提升。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自制力不强,没有明确的学生目标,缺乏学习动力,教师有责任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这可以说是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应逐渐从知识的拥有者向知识的收集者和编辑者的方向转变。职业院校可从改变基本的教学方法着手,例如讲授数据库基础知识时,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制作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重复操作。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教学,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实操练习,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得以实现。

3.2搭建校企平台

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不能闭关锁国,应该多给学生制造实践学习的机会,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情况,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和分析体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实习情况,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做到全面掌握。因此,校企合作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方案的制定和课堂教学建设中来,学生们通过亲身体会,将他们对职业院校的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反馈给学校,学校再通过“大数据”进行教学改革。

4结语

综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专业教学在职业院校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求高职院校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升,教育工作者在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做好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存管机制。同时教师之间应注重协助和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有效促进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提升。

参考文献

篇11

1.1课程设置由“多而全”转为“少而精”,避免课程设置专业面太宽,专业知识不够精的弊病。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减少系统的理论内容讲解按照岗位能力需求设置必须的专业课课程,重点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2实践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实践课程规划是课程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如增加实验、实训课的学时比例,如从学生入学初安排学生去未来的就业岗位医院、药厂、药品经营企业参观,加强专业技能的感性认识,逐步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期间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间实习课,创造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1.3重视并加强职业关键能力课程设置。职业人才应具备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包括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这也是药企近年来人才招聘别看中的能力,而且需求迫切。因此,在必修的公共课基础上,我们选取社交商务礼仪、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营销与消费心理学、商业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以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开展贴近实际就业岗位的模拟性综合实训

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为药物制剂岗位、药品检验岗位、药品营销岗位、医院药品调剂和管理岗位等。几年来,为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能够尽快顶岗实习或顶岗工作,我们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

2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某些专业课程由教师给学生布置物提取、药品检验的工作任务,学生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进行资料查询,设计实验工作流程,进行实验物品的准备,开始实验过程,最后进行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总结。通过自主性实验的训练,学生们对将来所面临的工作有了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2.2药物制剂实习前模拟训练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院校号文件所要求的“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文件精神,我们在实验课也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各主干课程在实验教学内容尽可能满足实际需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药物制剂实习前模拟训练,创造仿真工作场景,较好地实现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是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前的重要培训环节。实践表明,实验使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纵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事药物制剂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有积极意义。

2.3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几年来,我们针对药学相关专业的就业需求,组织学生进行了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物制剂工和中药调剂员几个工种的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及考试。学生们通过营销实战演练、药品调剂技能训练、药物咨询等药学服务训练,进一步掌握了相应岗位工作的技能,这项工作为实现顶岗实习的教学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