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多样的生物教学设计

多样的生物教学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30 10:17: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多样的生物教学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多样的生物教学设计

篇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发展潜力。培养具有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人也成为新的教育目标。要做到与时俱进,则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更新教的观念和方法,改革学的环境和工具,采取新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传统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表现出与现代教育要求的分歧。而网络环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其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好的开发。依据经验我谈谈网络环境下生物教学的几点优势。

一、网络为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从生物教学内容来看生物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来阐述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从生物种类来看则主要讲述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很多的内容单靠详实的语言、几幅挂图、几个静态的模型是很难表达的。学生反映生物内容抽象而枯燥,学习兴趣低。如何让这些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有趣呢?这就要求有丰富的、高质量的素材来展示这些内容,创造内容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如:文本资料、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只要我们打开电脑,点击相关网站,键入关键词,瞬息之间就有来自不同网站提供的信息置于眼前。例如讲解细胞时,只要在收索引擎中输入细胞两个字,按回车键,几秒钟后关于细胞的文字资料、图片、动画等信息就出现在屏幕上。丰富的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微观的、抽象的内容宏观化、具体化。大大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易于掌握。

二、网络为生物的实验教学提供了虚拟的实验空间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的教学内容离不开实验,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科学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但实际生活中很多的实验受到设备、场地、实验材料和实验隐藏的危险性等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完成,很多的理论因缺乏实验基础而显得苍白、空洞。网络环境为我们生物实验提供了一项强大的功能――虚拟现实。它是由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环境。例如:利用三维动画模拟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使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提供了舞台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演讲者。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听,是听众。书本是学生学习的世界;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教师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意义的建构者。世界成为学生学习的书本。很多的知识是学生通过上网收集信息,通过信息处理和加工以后获得的。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通过布置学生上网收寻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并进行交流。学生通过上网不仅获得不同生态系统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还获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知识如:目前生态系统的状况,遭到哪些因素的破坏,政府或有关部门采取哪些措施,如何改进等等。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无形中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另外对同一课的教学可针对发展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并各有所得。例如: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重知识的趣味性;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注重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注重知识的延伸。教师通过把课题内容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子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并自主完成预期目标。教师则进行辅导和点评。其次教师通过制作形式多样的课件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如:拼图、填图、连线、画图、实验设计、游戏、网上讨论、交流等。让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合作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篇2

高中生物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其中最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影响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并且具体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教学方式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都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而定,不能一成不变,自始至终的使用一种同样的教学方式,这会让学生觉得不耐烦,甚至觉得乏味乃至厌烦。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和心理特征,只是主观的、一厢情愿的采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长期下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这样就不利于实现生物教学目标,最终会降低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无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和过程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在生物教学中部分存在着对教学目标认识不明确、不具体的现象,生物教师没有认识到课标要求的学科重点和难点,与课程要求的重点难点不相符,背离了课程的要求,与课程要求相距甚远,也背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接受特点等实际情况,不能很好的切合学生的认识现状。长期这样下去,课堂教学也就出现了缺陷。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教师在授课时,教学内容没有重点,随意性太强,完全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教学,而不注重新课程要求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的明确区分。平铺直叙、没有重点的讲解会令学生很难把握课堂教学重点,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印象深刻,导致重点内容被忽略。长此以往,老师把握不住重点,学生学不到重点,课堂教学就不会有良好的效果。

(三)情景教学

当前,多媒体日益走进课堂教学,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情景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形式,更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手段之一。许多教师喜欢采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然而,教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设置的情景是否适合,成为了现在教学中的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教师有时候找不到恰当的教学情景,就把一些情景东拼西凑到生物课堂教学中。这只是追求了形式上的情景教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创新,实际上这种教学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情景教学的真正价值,教学的效率并未提高。

(四)课堂组织教学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安排一些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形式,有效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的氛围,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实现学习目标,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但是很多时候由于教师前期教学设计的不完善,课堂组织的不合理,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课堂活动变的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学生在干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后续活动的有效开展。

(五)教学评价的影响

在高中生物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都会把教作为课堂的重中之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课堂评价重要性的重视。这样,教学的最终效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在考查与评价中及时的发现与解决。因此,教学的反馈因为教师对教学评价的忽略而缺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发现和解决,教学的效果很难得到巩固,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设计明确具体的目标

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认真确立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寻找其突破方法。这样,在教学中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融入情感教育和德育目标,注意对学生情感和德育目标的设计,挖掘教材中能体现这一目标的教学内容和背景,丰富教材内容、扩大教材容量。

(二)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特征、接受特点进行了解,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逐步改进学生不喜欢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来设计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设计教学需要的方法。当前的高中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都非常强,对新事物的追求与热爱超过了任何其他年龄段的人,因此,教师要采用丰富多样、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对于新事物、新知识、新科技的热爱,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合理设置教学情境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景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把学习的内容与他们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和兴趣联系起来。虽然生物学是科学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但是教师用典型的生活实例来解释问题并不难。作为实验性学科,生物知识几乎都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都可以作为情景教学的素材。人类的生产生活样样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创设情景的素材,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设置严谨的教学结构

要认真设计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个教学活动环节,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会杂乱无章,不会因为无法参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活动和师生间的互动进行严格而周密的设计,便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使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教学活动,并从中学到知识,提高其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此同时,对于在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也要仔细分析,做好准备,随机应变,把握课堂程序,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

(五)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评价形式

教学设计不仅要设计好“教”,还要设计好“评”,做到教与评的有机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一时间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突破教学评价形式,把课堂的主体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意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要对学生多鼓励,少打击,每节课前要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教学顺利的进行。

篇3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积极思考、探索、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它不但是对教学过程的回顾与思考,而且是教师置身生物教学情境,从学生发展、社会实践、情感态度价值层面督促自己重新认识教学的过程。那么,我们应如何反思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呢?

一、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学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的教育观大多未经实践的反思,以简单的重复或照搬为多,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师,应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在深层次上迫使自己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转变,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譬如,当笔者讲到“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这一问题时,笔者告诉同学们,我国不少地方原本是山清水秀、绿草如茵、林木参天、花香鸟语、风景秀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好去处。譬如五千年前的甘肃、陕西的某些地方。可为什么现在哪里不少地方不见林木、不见绿草、不见鲜花呢。笔者怀着沉重的心情告知同学们,那是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滥用耕地、滥放废气、废物等造成的严重后果。它使自然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使生态平衡遭受严重损害。同学们,我们学习生物这门学科,应自觉对生物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你们要有环保意识,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讲到这里,师生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认识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教学效果得到了优化。

生物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必备的生物素养”。这种素养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物学知识、实践能力、调研能力、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尚的情操和道德要求,辨别是非的能力,创新能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等。这些素质的培养,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深入领会大纲精神,深刻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积极渗透,适时教育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目的。

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包括: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技能等。

1.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成败,当然预设和生成的不一致也是常有的事。生物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包括是否与教学实践相适合。教学目标是否与新课标要求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教学课件的准备能否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反映教学的实际需要,有没有偏离教学目标,是否体现多媒体直观、形象、容量大的特点等。教学方法是否能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通过反思,改进与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譬如,当学习教材“应激性”这一概念时,笔者有意识地在讲台边敲打,其声响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分析这一简单的实验现象,可让学生稍经思考即可得出“应激性”概念。声响刺激是前提,抬头观看是反应。那么,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即为应激性。这种简单直观的教学方式,学生比较感兴趣。其特点是变抽象的内容为形象化。这种方法比教师唱“独脚戏”的效果要好得多。

2.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媒体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你采用什么方法须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学生基础、认知特点等。

从学生参与的角度分析,可采用合作探究法、合作讨论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从知识运用的角度分析,可采用实验教学法、定点观察分析法、分析比较法等。从知识概念、理论、原理学习的角度分析,可采用讲解法、引导法、读思结合法等。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应注意:

你的教学是面向成绩好的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班每一个学生;是对个别学生辅导还是对全班每一个学生辅导。你把精力花在优秀生身上还是花在全班每一个学生身上。全班学生成绩有无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事实上对后进生的辅导,教师更应多花时间和精力,不要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而考不上大学。

另外,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你首先要考虑采用的方法是否能上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能否真正能让学生动口、动手与动脑,能否真正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涉及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你教学设计如何完美,教学目标如何科学,教学内容如何精选,教学方法如何恰当,最终的教学效果如何都得在教学过程这个环节中落实。否则,你的教学都是空的。因此,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要反思。你对每节课的反思无须面面俱到,但要抓住关键,深刻反思。如生物新课标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采用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等。你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要求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方法做得怎样,做到何种程度,效果如何。你如果能这样去反思,一节课一个反思点,并能深入其中,真正有所收获。这对你的帮助和专业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可是,反观我们的教学,有的生物教师并没有这样去做;有的做得很少,有的是得过且过,无动于衷。这样的教师你说能进步吗,能有多少进步。

4.反思教学技能

这里所说的教学技能是指生物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通过教学实践的磨炼形成较稳固的教学行为系统。包括初级教学技能和高级教学技能两个层面。当形成高级教学技能时即成为教学技巧。一个教师具备了高级教学技能,对取得生物教学的良好效果,实现教学的突破和创新,至关重要。

教师必须对这些技能进行反思。譬如,你的教学语言是否科学、准确、优美。课堂上,一个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要言不繁的讲解,灵活多样的教法,再加上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既可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愉悦,又可增强教学效果。又譬如,美观大方,简洁清晰的板书,不仅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深厚的学养,又能给学生以提纲挈领、特出重点的作用。又譬如教学课件的合理运用,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人以直观形象,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等等。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学会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师匠向名师过渡的桥梁和纽带,让我们的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发展吧!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亦发生了很大改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探索。然而在自主与矛盾的背后,却也透露着浮躁与放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人深思。这一形势下,明确新课改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实现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就成为摆在高中生物教师而前的一个难题。

一、教学设计优化

教学设计的精心准备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高中生物教师应明确课程知识点的要求,在教授中大胆取舍,解放旧思维,有效控制知识点的难度和范围,将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重点内容。

如在讲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课程之后,就可让学生对自己常用食物进行归类,并搜集食物相关营养成分的资料来帮助他们制订科学的膳食计划。

二、教学方法重构

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需要将所有教学方法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克服劣势的同时。优化组合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强调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积极地融入其中。

三、教学手段丰富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这些手段使微观与宏观、动态与静态、直观与抽象实现了彼此转化。有效运用这些手段,通过视频、图画、声音等多种刺激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从而积极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四、教学交往调控

教师应明确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疑难点、思维发散点所在。以此为基础展开有效的提问。提出问题是应对学生发展其促进作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促进学生技能与知识的提高。在问题提出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究。坚决杜绝无目的地提问和无效提问。

如在生物课开讲前可将本节课的重点以设问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例如,染色体是什么?它与人类的遗传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是不是每一个人的染色体都是一样的,他们对人类的繁衍发挥着怎样的效用?在问题抛出后,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课堂气氛也被带动起来了,学生将通过好奇心把求知欲望带到学习中.将枯燥的生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五、课堂练习强化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课堂练习,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减轻学生负担,完成教学任务,使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篇5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之一,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学生的兴奋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讲述“生物的遗传”一节时,可运用有趣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初生的老鼠会打洞。”这是为什么?使学生发生浓厚兴趣。然后结合所讲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提出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作为自学提问,把学生兴趣引向深入。

二、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案还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生物学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且与学生生活和自然界的关系密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现有生物学知识和经验的水平等。认真分析教材科学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根时,我要求学生课前采集不同植物的根系,我采取“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上对比分析,掌握了直根系、须根系的不同。在讲授“气体交换过程”时,我采取了“创设情境法”向学生提出问题:人是怎样呼吸的?什么叫呼吸?完成呼吸需要经过哪些系统?氧气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排出体外?这样学生会联系到呼吸作用和有关生理方面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真诚探索高等动物完成气体交换过程的途径。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弄清“呼吸与呼吸作用”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四、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例如,在讲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时,列举婴儿吮奶、寒冷使人打哆嗦、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反射活动,请学生辨别等,其检测和巩固效果都非常好。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五、反馈讲评,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篇6

Discuss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edia shallowly the choice

Xu Jiyan

【Abstract】The teaching media is transmits 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the carrier,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use media can stimulate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raise the student zetetic learning capability, to provide the perceptual material for the biologic test, to be helpful in the teacher explains the abstract knowledge. In the teaching chooses the media should with the teaching goal, the teaching object, the study duty, the course content to adapt, and must grasp at the right moment, the suitable place principle, only then possibly achieves the teaching optimization goal, makes the most ideal teaching progress.

【Key words】Biological teaching; Media; Choice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主要传授一些过程性的、原理性的知识。所以要求教师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处理,能较为生动、简洁地再现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从对自然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学到知识。课堂教学中运用媒体教学,不失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进行教学设什,从而正确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名生物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生物课堂媒体教学的设计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1 正确认识教学媒体的作用

“媒体”一词源于拉丁文“Medium”,含义是“两者之间”,即承载、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在当今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挂图、模型、标本、实验用的实物以及视频、电视、图表、印刷资料、计算机等教学媒体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发挥出明显作用,课堂教学实质就是借助于现代教学媒体并结合传统教学媒体、应用系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的一种教学形式。就生物教学而言,运用媒体更具学科优势,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恰当地利用投影、幻灯、录像或计算机等教学媒体,能将声、像、文字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同时,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可节省手写板书、板画的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1.2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运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生物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生物变化过程,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让学生对各种生物现象进行观察、想象、比较、分析,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并扩大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乐于参与思考,使生物课堂的氛围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与探究状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3 为生物试验提供感性材料。教学大纲规定开设的各种实验是验证生物学理论的前提,也是老师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基本结构、功能的有效途径。所以,学好生物学,学生要动眼、动脑,更离不开动手。由于受实验条件(时间、场地、气候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有些生物实验效果不理想,有些还难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多媒体的介入,为实验提供直观生动的图像画面,这大大改观了生物实验的现状,拓展了实验的空间。

1.4 有助于教师讲清抽象的知识。从生物教学内容来看,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阐述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从生物种类来看则主要讲述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很多教学内容单靠枯燥的语言、几幅挂图、几个静态的模型是很难表达的。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让学生能够观察不同地方的典型物种的特征,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更容易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 正确选择适当的媒体

课堂媒体教学设计从属于教学设计,但与教学设计又有所不同,主要是课堂教学中要介入媒体教学,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从整体上考虑课堂媒体教学最优化这个总目标。在以往的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生物教师在运用教学媒体时,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了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设计的教学方法不得当、不注重教学实效、摆一些花架子,为哗众取宠而媒体教学;还有的教师一提到媒体教学就认为是使用课件、视频、FLASH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课堂媒体教学的选择缺乏必要的研究,对媒体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生物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对象、学习任务、教学内容等选择适当媒体。

2.1 教学媒体必须适应教学目标。每门课程都有若干章节组成,每节又可分为若干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应有自己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媒体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要受这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的制约。比如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生物科学,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通过看到美丽丰富的生物世界,从而对生物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学习第一章《认识生物》时,我就精心制作了一堂多媒体课件,从网络上搜集许多生物图片,一些图片还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用ACDsee软件进行处理,制成了配有文字说明和音响效果的课件,用以介绍“生物的特征”;同时课件中还加入了动物捕食,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等视频素材,整个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一下子就将学生带进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2 教学媒体的选择必须适应学习对象。学习应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开展,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抽象思维水平还不是很高,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选择媒体时越形象、越直观、越贴近生活,教学效果就越好。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和记忆力已比较发达,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抽象概念,学会运用语言、符号去提示事物的内在规律,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初中阶段的教学媒体只能作为帮助理解、抽象概念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像小学生那样以形象教学为主。所以,在选择教学媒体时,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合理使用教学媒体,既满足教学任务的需要,更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认知发展水平。

2.3 教学媒体的选择必须适应学习任务。教学任务不仅制约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指导学生对该内容的选择和吸收,而且还决定教学媒体的类型和内容。通常情况下,认知类的教学任务可选择实物、模型、动画图片、幻灯片等教学媒体开展教学。而对于情感类教学任务,应选择用录像、电视、电影、多媒体等表现法多样、艺术性和感染力强的教学媒体,才有可能对学习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情感上的震撼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教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节时,可先用多媒体展示一段花香鸟语的美好家园视频引入,当学生现在感叹这人间的世外桃园时,又接着展示我国一些动植物被破坏,面临威胁的场面,学生的情感就会发生变化,心中就会产生一愿望,想去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美好的事物面临威胁的:怎么样去保护它们等,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整个课堂氛围就高涨起来,都纷纷地投入到讨论、思考中,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2.4 教学媒体选择必须适应教学内容。《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规定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还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要突出主题内容,尽量排除在展示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产生干扰,做到收放自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设计初中生物《周围的生物世界》一课教学策略过程中,如果打算选择传统教学媒体,那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一般可能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其教学效果可能不一定理想,如果适当选用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多媒体,那么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对原来的讲授法及教学程序就要作相应的改变。在《周围的生物世界》课中适当应用多媒体,图文并茂、视听兼顾、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灵活性强,一般来说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在《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课教学设计中,采用视频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大豆种子实物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这两种教学媒体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肾单位结构与尿液》的形成一节中,先要学生明确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是重点,也是难点,突破该难点,才能理解尿液是怎样形成的。同样利用多媒体的微观变宏观(肾单位的放大图像),静态、动态相结合(肾单位的结构与原尿、终尿的形成)的功能也可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当然,课堂媒体教学也不是每堂课都能进行的,因为中学生物学科配套的音像教材,并不是每个章节的内容都配有的。因此是否进行媒体教学,这就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而定。教师在进行课堂媒体教学的设计时,无论选择哪些教学媒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从整体上考虑教学最优化这个总目标。如果不从整体上去考虑,而是从局部去考虑,那么就较难取得最优教学的效果。

3 使用媒体应注意的地方

教师在使用教学媒体时需把握好适时、适地的原则。如果展示时间过短,效果不会显著,如果展示时间过长,学生的兴趣也会减弱,甚至消失,这样也失去了演示的意义。同时还要逐步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教学媒体上上升到理性和认知上去,教学媒体展示过早或过晚,都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上课前就把挂图挂出来,或把视频打开,或把模型等放在课桌上,学生一般会把注意力放在媒体上,而等到观看媒体时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兴趣也降低了。如果上完课再展示出来,学生可能会因为没有语言和直观信息的同时出现,对知识的接受也有一定的难度,也很难把知识拓展开来。

总之,生物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选择教学媒体,就有可能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目标,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内容,教师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课堂媒体教学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篇7

2图片类型选用的问题

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对照片图片的使用上。由于受到制作、印刷条件的限制,照片在国内早期的教材中使用比较少。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主题多样的照片资源被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作为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而实际上这种特殊形式的图片类型对于不同主题的展现能力是不同的,在一些情况下由于技术和表现形式的限制,往往不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案例4)。

3立体图、实物图中存在的问题

形态逼真、结构清晰的三维立体图片为科学知识的阐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在对某些三维结构的表述上,更是传统的平面图形所不及。传统的生物绘图技术中利用点的疏密和空间透视来体现立体化的形象,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技术经验。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随着电脑绘图技术的使用,使得图片在绘制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案例6,案例7)。

4组合式图片的设计

使用一张图片通过与不同图片的组合而构成一系列内容主题各异图片,这是电脑绘图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是组合式资源设计思想的实际应用。把每一小块内容单元一块“积木”,通过“积木”的组合就成了具有教学功能的图片资源。这种组合的设计和应用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固化的图片使用形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重组性,大大提高了图片的重复利用率。同时对于学习者来说,那些已经被纳入到认知体系中的熟悉形象和符号,能够很好的促进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未知知识间建立联系,从而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8)。

在组合的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持整体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另外由组合可能产生的科学性问题也要经过仔细的分析。组合不同于简单的拼接,它应该是在充分调用各个内容单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篇8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中教师工作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约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死板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大胆想象,敢于质疑,自主探索,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反之,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一幅严肃的表情和严励的话语,学生望而生危,岂敢大胆质疑猜测呢?这样的氛围不但使课堂沉闷,而且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套上了无形的枷锁。通过两种学习环境的对比,我们清析地发现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才是学生理想的课堂。以近视的形成为例,讲到近视是因为物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看不清楚。有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视力形成要物像成在视网膜上才能刺激感光细胞产生信息,既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怎么能成像呢,怎么能刺激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呢?经过思索之后,我发现对于还没有学光学知识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提得十分精彩,而这个问题难度很大,学生又是难以回答的,这时我乘机把前面讲视力的形成时做的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再给学生演示一下,如果我把成像的塑料板往前移一下或者往后移一下,塑料板上还是能成像的,但是像很模糊。也就是说,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指清晰的像应该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而视网膜上留下的是一个模糊的像。经过这样的解释,大家对近视的形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提出的问题经过大家的交流合作后得以化解,提问的学生不仅自己获得新知,也使其他同学获得新知。很明显他是非常愉悦的,从而更加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发。初中生物学科包含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成、细胞的特点等,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视性。另外,初中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动手欲强。学科特征和学生心理特点的自然统一,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先天之本,但是这还需要教师先进的教学手段加以辅助。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PPT展现动物细胞的结构,采用动画形式播放植物生长过程,演示花开过程等。通过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在学生回答,教师纠正、补充的过程中,学生将新学知识潜移默化。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课堂生动化、民主化、和谐化,有力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初中生物教学激情无限。比如实验活动,它是生物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的主要活动形式,它不但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再如,校外教学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以蚯蚓的生活环境为例,我带领学生到田野里和池塘边寻找蚯蚓。通过寻找蚯蚓这一过程,学生自己总结出了蚯蚓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由以上教学实例发现,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及大的推动作用。

三、以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

初中生物是在小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的过程。其教学设计必须得当,各个环节的知识层次也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才能逐次深入,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教程特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此外,为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到极致,彻底消除学生对生物学科的不良认识,教师应善于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如模拟、调查、资料收集和整理等,都可以纳入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生物的奥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界的认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忱。

四、以体验式实验桥梁,加强学生与知识间的联系

初中生动手欲望强烈,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生物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活动。但是由于大多实验都是由教师发起的,往往会忽视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差异,从而造成部分学生理解实验内容,而有些学生一知半解,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根本不理解。因此,教师要构建体验式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加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实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用。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一课,在这一课中,笔者导入了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道具:塑料软管、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前提: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会让石灰水变浑浊这一概念。

实验过程:

第一步,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分别标号a、b;

第二步,准备两个气球,一个用嘴吹另一个用打气筒打,可以分别请两个学生上台演示;

第三步,将用嘴吹的气球通过塑料管插入到1号烧杯的石灰水里;

第四步,将用打气筒打的气球插入2号烧杯的石灰水中;

第五步,对比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结论:1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混,2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如此,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更加深了对该课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上述教学案例可知,演示实验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极大地提升了生物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学会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对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应用能力,从而提升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必须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善于深入学生心灵深处,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学生才能学得有趣。

篇9

从生物教学内容来看生物主要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阐述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从生物种类来看则主要讲述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很多的内容单靠详实的语言、几幅挂图、几个静态的模型是很难表达的。学生反映生物内容抽象而枯燥,学习兴趣低。如何让这些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有趣呢?这就要求有丰富的、高质量的素材来展示这些内容,创造内容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如:文本资料、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只要我们打开电脑,点击相关网站,键入关键词,瞬息之间就有来自不同网站提供的信息置于眼前。例如讲解细胞时,只要在收索引擎中输入“细胞”两个字,按回车键,几秒钟后关于细胞的文字资料、图片、动画等信息就出现在屏幕上。丰富的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微观的、抽象的内容宏观化、具体化,大大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也易于掌握。

二、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提供了舞台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演讲者。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听,是听众。实验证明单靠听觉,可获知识的60%,单靠视觉可获知识的10%,而视听并用,可达到86%以上;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记忆率来看,单用听觉是15%,单用视觉是40%,视听觉并用是75% 。书本是学生学习的世界,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教师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课件,能够克服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化静为动,信息量大,图像生动,音响逼真,能轻易地把大量冗长、枯燥的文字图象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动态化,能很好地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知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大大提高教学的容量、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很多的知识、信息,完全可以靠学生上网收集,通过信息处理和加工以后获得。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通过布置学生上网收寻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并进行交流。学生通过上网不仅获得不同生态系统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还获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知识,如:目前生态系统的状况,遭到哪些因素的破坏,政府或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改进等等,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无形中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教师还可通过把课题内容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子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并自主完成预期目标,教师则进行辅导和点评;教师通过制作形式多样的课件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如:拼图、填图、连线、画图、实验设计、游戏、网上讨论、交流等,让学生通过操作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合作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网络为生物的实验教学提供了虚拟的实验空间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的教学内容离不开实验,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科学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但实际生活中很多的实验受到设备、场地、实验材料和实验隐藏的危险性等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完成,很多的理论因缺乏实验基础而显得苍白、空洞。网络环境为我们生物实验提供了一项强大的功能-------虚拟现实。它是由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参与者可进行各种操作,并有亲身经历的“真实”感觉。例如:1995年在INTERNET上引起轰动的“虚拟解剖青蛙”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实验者可以观察到青蛙的肌肉、骨骼,与真实的实验几乎一样,但没有呛人的气味。实验者还可以放大或缩小图象,还能与其他实验者交流。这种虚拟实验还可以重复操作,节约资源、避免实验过程中带来的危险因素。另外很多演示实验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操作或网上下载,例如:利用三维动画模拟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等等,利于把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网络为开展生物的第二课堂提供了多样的形式

生物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传统的第二课堂往往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与生物有关的集体实践活动。它经常受到条件的制约如:天气,人数、资金等。网络资源为生物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形式。例如:通过网络进行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社会调查;通过网上收集资料制作生物电子报、网页、电子贺卡、编写生物小论文、设计实验等。

篇10

数学教学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结合具体的定理介绍一些相关的数学史实是十分必要的。教学设计要有弹性,给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教学设计的编写要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学生在 “空间与图形”内容方面的不同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简要谈谈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

一、教学内容尽量体现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

内容的呈现要突出对实践活动过程的体验和几何活动经验的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包括对图形的观察、操作、归纳和类比等大量实践活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推理能力的发展,对图形美的感受,几何发现等都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使他们体会定理的形成过程及证明的必要性和价值。图形与变换的内容包括用变换研究图形的性质,用变换认识、解释现实世界中有关现象,以及利用变换设计图案等过程。教学设计要充分设计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利用图形变换能够更好地认识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积累运用变换的方法解释或处理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

二、教学素材与实际相结合

素材的选取宜注意选择那些具有现实背景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同时有丰富的数学内涵的内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学设计应尽量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例如,变换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长期以来人们所习惯的标准的几何图形,而且包括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中的二维、三维图形。充分选择和展现具有现实背景、能够体现变换思想的素材,将是这部分内容教学设计的重点。例如,在安排轴对称内容时,可以选择徽标、枫叶、雪花等现实的图案为研究对象,可以设计 “利用简单的图案,选择不同的对称轴设计对称图案”等数学实践活动,也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问题作为素材。如,某汽车的车牌被前面的物体挡住,但从地面的水面上可以看到车牌的影子。你能从影子中确定该车的牌照号码吗?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展现对称 (二维图形的对称和三维图形的对称)给人的视觉上的美感,而且应当反映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 (例如,飞机、轮船的对称能使飞机、轮船在航行中保持平衡;建筑上的对称多半是为了美观,但有时也考虑到使用上的方便和受力平衡等问题)。

三、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

选择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呈现方式多彩的图形是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要素材。教学设计应该增加插图,做到图形与启发性问题相结合,图形与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推理论证相结合,数与形相结合,计算与推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图形直观与坐标表示的作用,使教学设计案例图文并茂,富有启发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多种多样。例如,在编写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图形之间的相似关系,也可以利用坐标的方法。注重教学设计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四、紧跟新课标的课改精神

把握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列出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处理变换内容时,不能照搬变换几何的理论,而是用变换的方法和思想处理图形问题,尽量体现变换的工具作用,而不是刻意追求对变换性质的研究,尤其是不刻意追求对变换性质的严格证明。关于几何证明的内容是围绕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而展开的,其中包括作为推理依据的几何概念和公理,以及由此推出的一些结论 (如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及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更关注定理本身和证明的基本过程。“图形与坐标”的学习重点是对坐标法的体会和简单应用,不要任意扩大范围和难度。例如,由已知顶点坐标求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是指,在坐标系中用割补法处理图形。这样的处理形象直观,既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又体现出用坐标法求非常规图形面积的作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究图形之间的对称、平移和相似关系,主要运用点对称、点平移和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来帮助理解。

篇11

二、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

搞好生物校本教研首先要求广大生物教师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为基础.基于此,要求全体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注重学科整合.积极的参加新课改培训、研讨活动.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丰富校本教研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