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呼吸疾病防治方法

呼吸疾病防治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30 10:17: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呼吸疾病防治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呼吸疾病防治方法

篇1

二、维护和维修问题

(一)电脑的日常维护。

首先是电脑的安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手法要轻一些,不能粗放式的安装,例如,在按照内存条的时候,先要将内存条的包装拆开,轻轻地擦拭内存条,同时清除一下,主板中的由于静电吸附的灰尘,最后才能轻柔地将内存条插入卡槽之中,听到“咔哒”一声响声才算安装成功。CPU的安装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先要将CPU的包装拆除,之后要以散热的那一边开始拆包装,然后还是清楚主板中相应位置的静电灰尘,轻轻压紧CPU,主板上有一个小小的杆子,将其落下来,CPU的安装才能完成。其次,保障电脑的工作条件。由于电脑是一种电子产品,很多的零配件有着一定范围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例如电脑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受到周围环境中电磁污染的影响,因此要将电脑与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合开。防治它们之间相互干扰,影响最终的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等。电子产品属于一种防水的材料,一旦有液体进入主板,由于静电等磁场的作用,可能主板上的很多的电容器被击穿,最终导致电脑的瘫痪。还有就是电脑工作起来,温度较高,可能出现散热困难,虽然电脑中设置了风扇,但是还需要人为的选择一些通风条件较好窗户旁边。一旦主板过热,电脑可能就死机。最后,就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使用电脑习惯。例如电脑的每次开关对其中的元器件的考验是巨大的。所以尽可能减少开关机的频率,如果真有需要,需要开关时间间隔20分钟以上。尤其是在电脑处在存储或运用一些程序的时候,不要关机,等到结束之后在进行相应的关机操作。在计算机工作的时候,不要移动计算机,这样也可能对其严重影响,另外,开关电脑的顺序问题,开机一般是先开显示器等外部设备,在开主机,关机的时候要先关掉主机,再关外部设备等。这就是降低外部设备对主机电磁干扰和影响。另外,外部的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关闭对主机的影响也是有的。

(二)电脑的日常维修问题。

首先,硬件问题。电脑是一种电子产品,经过长期的使用,很多元器件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触问题是最为常见的。由于电脑工作状态产生大量的静电,这些静电将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时间一长,灰尘集聚的就多了,一些元器件可能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这时候只需要将其拿下来擦拭一下,清除主板中的灰尘,再安装上去就可以使用了。其次,确实是硬件出问题了。硬件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更换,完成维修。现在的电子产品的维护也很简单,电脑中的元器件属于模块化的管理,一个东西坏了,更换器模块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再次,软件问题。CMOS信息数据是电脑各个部分使用的顺序控制,如果其设置出现问题,电脑将无法正常工作。另外,还有驱动安装中可以查到其硬件的问题,例如显卡可以通过查找驱动,进一步了解其基本情况。最后,维修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查看电脑自带的信息,例如CMOS的信息是否正确,有无异常,硬件出现问题之后,可以发出相应的警报声音。另外还可以使用最小的范围的方式和一一增加或去除的方式,都可以进行相应的电脑软硬件的维修。

三、电脑病毒的防治手段

电脑病毒主要就是一些通过互联网不断传播的恶意的小程序,编写这些小程序的人叫做骇客,他们就是针对一些电脑用户防范意识不强,通过这些小程序植入其电脑之中,盗取相应的信息,例如身份信息,企业资料,网银账号和密码等,最终可能造成电脑用户的经济损失。现在的电脑病毒无处不在,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严重的时候,可以造成电脑瘫痪,无法正常工作,一些病毒传染上之后可能不会立即发作,当用户关机之后,骇客才从远程控制相应的其启动,盗取其中信息和资料。具体的防治方式。首先安装正规的杀毒软件,现在的360推出的免费杀毒软件可以有效的防治电脑病毒的入侵,其次,就是定期的开展查毒工作,清除电脑中潜在的各种危险,对杀毒软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防治造成更大的威胁。再次,对于硬盘中的一个重要数据和信息要进一步保存在U盘等相对比较独立的存储介质中,另外还有就是电脑的防火墙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上网的时候,一定要将防火墙开启,对一些不良的程序入侵有一定的防范和提醒。最后就是要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病毒是在不断更新换代了,新的病毒一定比原来的病毒更加的可怕,杀毒软件开发企业会根据网上病毒的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病毒库,用户可以及时的下载这些病毒库,有效防止病毒改头换面出现在自己的电脑里。

篇2

鸡呼吸道综合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是病原体、环境与鸡体抵抗力降低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当前养禽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药物不规范使用以及禽类产品快速流通等,导致鸡呼吸道综合症在养鸡生产中较为普遍发生,并且呈现病性错综复杂,预防和治疗难度越来越大。究其病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并依据病变特征以及通过实验方法,综合考虑,做出正确的诊疗方案。?

1细菌引起鸡呼吸道疾病?

1.1致病型大肠杆菌病?

致病型大肠杆菌本身的血清较多型,在养鸡生产中较为常见,多引起鸡的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肉芽肿、眼炎等多种疾病,对养鸡业危害较大。鸡只的呼吸道在受其他病原感染时,因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容易引发气囊炎,如果大肠杆菌侵入鸡体,病鸡会出现与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大肠杆菌病例,因为大肠杆菌容易通过血液循环或呼吸道侵入气囊而引起急性炎症,病鸡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在临床病例中,易出现因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气管炎、新城疫、禽流感等感染,继发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通常这些混合感染的病例在临床上很难区别,必须借助实验室检验才能确诊。?

1.2沙门氏杆菌病?

鸡沙门氏杆菌在育雏阶段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雏鸡以排白色糊状粪便为特征,称之为鸡白痢。雏鸡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凡患白痢的雏鸡,绝大多数具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羽毛蓬松,双翅张开,双眼紧闭,后腹呈现一收一缩的呼吸急促症状,少数有咳嗽声,鸡只排白色糊状粪便,部分鸡只因粪门堵塞而用力排便,发出声音,后期鸡只出现脱水死亡现象。发病日龄通常集中在3~15d,死亡高峰出现在7d左右。?

1.3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较易发生,可引起鸡只死淘数增加和产蛋量显著减少。该病在治疗中,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对药物易出现抗药性。病鸡初期鼻孔流出水样分泌物,继而转为浆液黏性分泌物。鸡只有时甩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的流泪,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部分病鸡可见下颌部或肉髯水肿。鸡只生长发育不良,发病后期有个别鸡只因瘦弱而死亡。?

1.4败血性支原体病?

鸡败血性支原体病感染可引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啰音和张口呼吸。该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可在鸡群中长期存在,一旦应激即可发生蔓延。本病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5曲霉菌病?

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烟曲霉菌,多见于雏鸡,感染后病程较长,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疗效较差。发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气管啰音,有时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眼睑肿大、凸出,下眼睑有干酪样物,严重时可失明。?

1.6禽衣原体病?

本病病原体为鹦鹉衣原体,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病后,病鸡呼吸困难,表现单侧或双侧性结膜炎,眼睑肿胀和鼻炎,眼、鼻有浆液性脓性分泌物,发病率10%~80%,死亡率可高达30%。?

2病毒引起鸡呼吸道疾病?

2.1新城疫?

鸡新城疫以下痢、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其特征,尤其是发生急性型新城疫时。病鸡分泌大量黏液自口鼻流出,黏液有时悬挂于喙端,表现甩头,嗉囊内充满液体,倒提病鸡,从口中流出大量黏液。病鸡喉部发出湿啰音。发病后期,鸡呼吸极度困难,冠髯变为青紫色,死后尤为明显,冠髯边缘呈紫黑色。?

2.2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鸡群发病后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涉及全群。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畏寒、喘息、咳嗽、喷嚏,有气管啰音,鼻孔中流出分泌物。本病多呈肾型病变,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整个肾呈槟榔状色斑,故称为花斑肾。?

2.3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A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鸡只发病突然、传播速度较快。病鸡主要表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低头缩颈吸气,咳嗽、甩头,甩出带血的黏液。病鸡特征性症状为流鼻液和呼吸时发出湿性啰音,随后出现咳嗽、喘气,最后由于出血块阻塞喉头引起窒息死亡。?

2.4鸡痘?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缓慢扩散、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集约化、规模化和高密度饲养的情况下易造成流行。病鸡临床表现为皮肤型、黏膜型及混合型。当发生黏膜感染时,鸡口腔、喉头及气管黏膜出现溃疡性黄白色病灶,伴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不少病禽都是因为呼吸道假膜增厚而引起采食和呼吸困难,引起增重缓慢,鸡体消瘦。产蛋鸡感染后,产蛋量下降,如果并发其他疾病,或营养不好,卫生条件差,可以引起较大的死亡。幼龄雏鸡病情严重,更易死亡。?

2.5禽流感?

病初鸡即表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打喷嚏、下痢、精神萎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或停止。特别是温和型禽流感,呼吸道症状拖延的时间较长,而且药物治疗效果甚微。?

3寄生虫引起的鸡呼吸道疾病?

3.1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寄生于鸡呼吸道黏膜上皮微绒毛区,感染后鸡呼吸道出现啰音、咳嗽、打喷嚏,渐而气喘。剖检病鸡,该病早期可见气囊增厚并含泡沫状的光亮白色或灰白色的液体,后期有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和实变病灶。?

3.2住白细胞原虫病?

本病为鸡的血液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鸡,鸡年龄越小发病越急。一般在病程中后期,病鸡出现呼吸障碍,常因咯血、呼吸困难而死亡,有的病死鸡口流鲜血。?

3.3气管吸虫病?

本病由环肠科吸虫引起,病鸡以咳嗽为特征。气管吸虫多寄生于鸡的气管、支气管、鼻腔、气囊及体腔。病鸡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呼吸,呼吸时发出声音,最后窒息而死。?

4中毒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疾病?

4.1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采用煤碳加温的育雏方式,容易造成烟道阻塞,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雏鸡长时间过量吸入一氧化碳而造成中毒。轻度中毒时,雏鸡精神呆滞,食欲减少,流泪、咳嗽。严重中毒时,鸡只骚动不安,随之出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呆立、昏迷、嗜睡,头颈后伸,肌肉痉挛或惊厥,最后窒息死亡。?

4.2氨气中毒?

禽舍内的粪便、垫料和饲料等含氮有机物都会分解产生氨气。鸡舍内如不及时清理,如果通风不畅,空气中氨气浓度升高引起鸡只中毒,易出现鸡只口流唾液泡沫,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舍内在静止时可听到病鸡喘气声,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动作。?

5其他因素?

因鸡呼吸道的机械损伤、中暑、非传染性致病因子侵入呼吸道等,均会导致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在生产实际中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呼吸道障碍并不少见,这就要求养殖户在诊断鸡呼吸道病时要认真细致,追根寻源,方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6诊疗方案?

为控制和治疗鸡呼吸道病,首先应该弄清病因,结合剖检、实验室病理分析,才能对症选择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案。呼吸道综合症是以病毒、细菌、支原体、免疫抑制性病原和不利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并发或混合感染的结果。鸡场除了要按当地疫病发病特征制定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鸡呼吸道病的发生,支原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常常是潜在的感染源。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养鸡场卫生条件较差,种鸡本身可能携带有这三种病原,导致出壳的雏鸡部分带菌,在不利的因素影响之下,引发呼吸道疾病,导致全群感染和传播。一个鸡场在有霉型支原体、沙门氏菌感染的情况下,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等病原发生协同作用会更加明显。因此常出现几种病原混合感染,病原间相互作用,导致呼吸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免疫抑制性病原引发呼吸道病,常见免疫抑制病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白血病、鸡网状内皮增殖症、鸡传染性贫血、鸡马立克氏病、副枯病毒四型等。免疫抑制病病原感染后,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或无应答反应,将影响某些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或使此类疫苗不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失败,这种情况在鸡场里常有发生,如不通过抗体监测,很难发现问题。?

7预防措施?

注重雏鸡的品质。在进雏时,禁止引进沙门氏菌阳性以及支原体阴性或阳性率很低的种鸡场生产的雏鸡。严禁引入带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雏鸡,从源头上杜绝或防止雏鸡发生呼吸道综合症。?

进雏前做好育雏舍环境的清扫、清洗和消毒工作。育雏室要彻底清洗,并用不同的消毒药水消毒2~3次,并注重空气消毒。?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及良好的通风对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满足舍内温度的同时,要尽量降低舍内氨气浓度,管理好饮水器,防止漏水。夏季注重防暑降温,冬季注重防寒保暖。?

尽量减少、消除引起呼吸道病的诱发因素,如气候突变、过冷过热、鸡群密度过大、营养不良、不正确的免疫方法及通风不良等都会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疾病。控制好环境因素是防止呼吸道病综合症发生最直接的措施。

?

很多呼吸道综合症往往是由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大肠杆菌、霉型支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必须做好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预防。雏鸡的第一次预防免疫最好选择能突破母源抗体干扰的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疫苗以及采用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干扰较小的免疫途径,并考虑雏鸡超前免疫,这样可在雏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上形成早期的局部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防止雏鸡较早感染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

选择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控制霉型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在运输、免疫、气候突变等情况下,可考虑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优质的维生素,减轻应激反应。?

8综合防治?

篇3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210169-01

当社会的进程不断推动科技发展的当下,更加快速便捷的工作效率,成为了人们的不断追求的梦想,当17世纪第一台计算设备的诞生,也成功标志着计算机成为我们每一个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做好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对推进工作效率,保证生活安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因特网的出现以及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病毒制造方法变得更加迅速,感染计算机的速度更为敏捷。因此,人们在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相关常识的同时,更需要懂得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尽管我国在计算机维护维修以及病毒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使用与维护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在计算机维护维修以及病毒防治策略,为我国在计算机维护维修以及病毒防治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 计算机维护

1.1 初次安装

计算计硬件是计算机维护的关键,整个计算机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之上,为此,做好计算计硬件初次安装是做好计算机维护的关键。计算计硬件初次安装是具有一定技巧的,计算计硬件初次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使用寿命以及散热。总体来讲,计算机硬盘主要分为四个区域,C、D、E、F盘。C盘主要是保存操作系统以及软件保存,C盘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系统,C盘按大小主要分为20G和40G,保护好C盘是做好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环节。D盘是主要是计算机系统的工具盘,主要是用来存储各种办公软件,其大小与C盘有着一定的联系,大小一般在10G到30G左右。其余部分主要是根据用户个人需求,分为E、F盘,主要是用来处理个人文件。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计算机系统时,还需要安装杀毒软件,杀毒软件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保护整个系统安全的,杀毒软件是计算机安装中的关键保护环节。

1.2 维护

安装好计算机系统后,在实际的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维护,这是做好计算机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为计算机的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计算机使用时,应该同录音机、电视机等其他电气设备保持相应的距离,避免其它磁场设备对于计算机的干扰。其次,应该为计算机的使用保持一定的湿度与温度,湿度与温度适宜不仅仅是计算机使用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使用者身体健康的的重要因素。另外,还应该定期按时对计算机及其系统进行相应的清理以及通风散热,在电脑正常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突然断电甚至频繁性开关机。再次,对于C盘里不认识的文件,使用者应该慎重对待,不认识的文件不要随便删除,保持C盘里文件正常状态。还有,对于病毒防范系统进行定期更新。随着计算系系统的不断更新,病毒系统也是不断进步的,要想保持计算系系统安全与稳定,就必须对病毒防范系统进行定期更新,这是保障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的重要环节。

2 计算机维修

2.1 故障检修

计算机经常出现的故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计算机硬件故障,一种是计算机软件故障,计算机硬件故障往往导致计算机运行不畅通,而计算机软件故障则较为严重,往往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相比于计算机硬件故障,计算机软件故障的发生频率的要求要高得多。在对计算机故障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首先必须对计算机故障进行相应的诊断,找到计算机故障的点,然后才可以进行维修。在实际的计算机故障维修时,应该遵循先软件后硬件,先测试后分析的顺序,这样才可以一步步做好计算机故障维修工作。

2.2 故障处理

找到了计算机故障,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才是关键,然而,计算机故障处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科学的工作,计算机故障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1)对光驱、鼠标及键盘故障处理。要保持鼠标及键盘清洁,避免不小心漏水,保持好正确的鼠标及键盘使用习惯,做好鼠标及键盘维护工作。2)开机故障处理。开机故障主要体现为蓝屏、红屏、无显示,如果出现这些问题,维修人员就必须首先对内存、主板、风扇等部分进行相应的处理,其次检查电脑是否中病毒,做到对病毒软件的定期更新。3)系统故障维修。系统故障主要体现为文件篡改、破坏、甚至出现死机的现象,因此,对系统故障进行维修时,应该注意检查硬件以及软件系统是否畅通,或者重装系统,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与质量。

3 病毒防治

3.1 病毒来源分析

计算机病毒是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转的关键,处理好计算机病毒是做好计算机使用与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计算机病毒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控制侵入,通过远程修改改变数据控制链路径,从而为病毒的入侵提供机会。2)后门攻击侵入。控制电磁脉冲,将病毒从后门通过系统中小洞注入目标系统,以有效地避过计算机的安全防护,达到感染的目的。3)“固化”式侵入。把病毒隐藏在硬件或软件当中,通过直接交付的方式,达到病毒在对放电子系统中潜伏的目的,这种方式需要对病毒激活,实现其攻击性。

3.2 防范措施

防火墙是一项协助确保信息安全的设备,会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防火墙可以是一台专属的硬件也可以是架设在一般硬件上的一套软件。安装防火墙后,防火墙会自动对电脑系统及网络进行扫描,防止电脑病毒和黑客对脑系统及网络的进攻与侵蚀。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加密技术,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对于极其重要的信息,计算机使用者可以实行加密处理,保证信息不被泄露,加密处理时要做到仔细认真,杜绝密码忘记的现象,给自己的信息运用带来麻烦。另外,做好计算机设备的维护,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极大对网络系统的监管力度,将对网络风险危害降至最低。

4 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网络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在硬件设备和软件方面都存在一些缺陷,这就给黑客和病毒制造者创造时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信息的安全。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如网络数据信息的盗窃、黑客和木马病毒的入侵等。为了有效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只有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引用先进的软件技术,才能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我国在计算机维护维修以及病毒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使用与维护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计算机研发人员应该深入研究计算机维护维修以及病毒防治存在问题,创新计算机维护维修以及病毒防治策略,为我国在计算机维护维修以及病毒防治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丁媛媛,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治技术及如何防范黑客攻击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

[2]蒋叙、倪峥,计算机病毒的网络传播及自动化防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篇4

1 发病原因?

猪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1~2种或更多种的细菌或病毒,或者是病毒和细菌共同感染引起。病原体有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继发病原体;还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圆环病毒2型等原发病原体。?

1.1 环境、气温因素?

猪呼吸道疾病不仅仅是由原发病原体和继发病原体造成的,还和气候、环境条件的优劣也有很大关系。春季气温较低,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保暖和通风工作没做好,进而造成呼吸道对外界的刺激变得愈加敏感,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湿度的过度高低,引起舍内气候条件的变化,导致猪体产生应激反应,并使得病原的繁殖速度加快。猪舍通风设施不完善,灰尘和有害气体不达标,呼吸道黏膜的保护作用降低,病原体入侵,使呼吸道黏膜发炎。?

1.2 饲养管理?

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有关。饲养密度大,同栏、同舍猪群过密,猪舍通风透气性差,温差和湿度没控制好,环境卫生不好,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同群饲养,断奶日龄不一样,寄生虫体内感染,以及饲喂粉料,饲料粉末对呼吸道的刺激等,这些都可能引发猪呼吸道疾病。?

1.3 药原性因素?

由于一些消毒剂毒性强、刺激性大、浓度高且副作用大,因对其不合理的使用会造成养猪场内的生物安全体系被破坏;长期过度使用抗生素,致使猪体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并导致双重感染,这时猪的免疫力急速下降,病原体互相影响,从而引起免疫抵制。?

1.4 免疫与保健?

猪群免疫和保健工作不完善,后备猪免疫计划不科学,致使猪群群体免疫水平下降,由于营养水平跟不上和患病致使猪群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等,都可能会引发猪呼吸道疾病。?

2 防治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对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做好消毒卫生工作,满足猪群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维持猪群的营养均衡。制定科学全面的隔离、消毒和免疫计划,防止病原体进入猪群,减小或消灭养猪场病原微生物所形成的危害,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计划,定期消毒,定时打扫卫生,尽可能最大程度地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和传染,降低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率。

2.2 加强饲养管理?

倡导“自繁自育”的原则,尽量避免引入猪源,这样可以避免带菌感染或隐性感染的病猪进入猪场,从源头上切断疫源传入的途径。采用安全的“全进全出”的生猪养殖管理法,主要是分阶段进行饲养,如:妊娠、保育、育肥等饲养管理阶段,这样能大大减少发病的机率。圈舍卫生清理打扫工作很重要,根据季节和环境的变化,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勤晾勤换垫料。掌握舍内的温湿度变化,控制有害气体,氨气、二氧化硫等的浓度。适时控制饲养密度,按照不同日龄阶段分群饲养,尽可能不转栏、混群。注意消灭传染源,处理好病死猪。?

2.3 加强预防免疫?

全面制订科学的免疫计划,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疾病的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的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的具体情况而定,依据本场检查结果调整免疫计划。使用高质量疫苗,注重疫苗的存放以及疫苗的稀释使用等方法,保证免疫效果。尤其要注意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苗预防接种,两种病毒性弱毒疫苗接种间隔至少要7天,以防止产生免疫干扰。?

2.4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

篇5

1非典型新城疫

该病常见于商品蛋鸡场和种鸡场。从病例实际情况来看,多在30、80、200日龄左右发病。

1.1临床症状

产蛋鸡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张口呼吸,发出“咕噜”声;有些病鸡排出黄绿色粪便,常有零星死亡;蛋鸡在产蛋期发生该病后,产蛋下降,软壳蛋增多,嗉囊空虚,内含液体并伴有呼吸道症状,种蛋孵化率降低。

商品肉鸡一般发生在2次免疫前后,30日龄左右。发病率最高可达85%,死亡率15%~80%,多呈散发,传播较慢。多数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啰音,打喷嚏,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程稍长者则出现歪头、扭头、转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1.2病理变化

多数病死鸡剖检时病理变化不明显,肉鸡常见喉头黏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出血;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多不见变化,腺胃岀血也很少见到,肠道与盲肠扁桃体的变化不及典型新城疫明显。蛋鸡病变主要在喉头、气管充血、出血,黏液增多。

1.3防治措施

对于新城疫或者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关键是做好免疫,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1]。一是重视1日龄的免疫工作。但经过长途运输的鸡群,必须让鸡群适应鸡舍环境后隔日再免,以免造成呼吸道的损害,影响免疫效果。二是使用正确的免疫方法。育雏阶段尽可能采用滴鼻、点眼的方法,在4周后采用喷雾的方法,好处在于更能增强黏膜的局部免疫力,并且范围更广。三是定期做好免疫监测工作,发现抗体水平偏低或参差不齐时,及时加强免疫。四是正确了解抗体的消长规律,以利于正确判断鸡群健康状况。

2大肠杆菌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集约化养鸡场。大肠杆菌属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大量繁殖时致使家禽发病。

2.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急性败血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大多数无临床表现突然死亡,个别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然后死亡,内部病变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

(2)卵黄性腹膜炎。多见于产蛋中后期,输卵管伞部粘连,卵黄坠入腹腔发生该病。病鸡腹部坠胀,剖检时腹腔内可见大量卵黄,脏器之间发生粘连。

(3)生殖器官感染及产蛋下降。患病母鸡卵泡充血,卵泡变形,局部或整个卵泡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硬变,有的卵黄变稀,有的卵泡破裂,输卵管发生充血、出血,内有渗出物。

(4)卵黄囊和脐炎型。指幼鸡的卵黄囊和脐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发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及1~2周的雏鸡,死亡率最高为40%。临床表现为蛋黄吸收不良、脐部闭合不全和腹部下垂等症状。

2.2 防治措施

一是科学饲养管理,鸡舍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饲料和管理均应按规定要求进行[2]。二是加强消毒工作,种蛋、孵化厅及鸡舍内外环境要搞好清洁卫生,并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防止水源和饲料污染,饮水中应加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等消毒剂;采用饮水器饮水,水槽、料槽每天应清洗消毒;灭鼠、驱虫。三是提高鸡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疫苗免疫可采用自家多价灭活佐剂苗。同时搞好其他常见病毒病的免疫,如ND、IB、IBD、MD、AI等。

3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该病由病毒引起。常继发或并发霉浆体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导致死淘率增加,还常被漏诊、误诊。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3.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呼吸型传支。雏鸡多发,发病后以呼吸困难为特征,有的呈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头[3]。病鸡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 d鸡只开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线上升,约1周后死亡率开始下降。成年鸡发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是产蛋明显下降,产出畸形蛋,蛋壳粗糙,蛋的质量差,蛋黄与蛋清分离,蛋清稀薄如水。10 d后产蛋逐渐恢复。

(2)肾型传支。多发于20~40日龄雏鸡。有的早期可见呼吸道症状。病死鸡皮下干燥,肾脏肿大成花斑状,肾小管、输尿管充满尿酸盐。

(3)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110日龄鸡只,病程为10~25 d。病鸡消瘦,有的有呼吸道症状,拉稀,陆续死亡。腺胃肿大,呈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溃疡。

3.2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病毒病,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在发病时给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防治的关键是搞好预防工作。呼吸型传支可用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4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病[4]。临床上见到的发病应激因素主要有:春、秋季,昼夜温差较大;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饲养密度过大;多种疾病发生,可继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当鸡龄过小时即便是正常的气雾免疫也容易激发该病发生。

4.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的。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鸡食欲时好时坏,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数鸡由于喉头阻塞窒息而死。该病发生后常继发大肠杆菌病,尤其是肉鸡更加明显,解剖后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有的还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

4.2防治措施

由于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显得十分重要。在预防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对各种病毒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其次是加强饲养管理,精心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鸡舍的通风工作。该病一旦发生,应尽最大努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以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5参考文献

[1] 闫永平,吴景红.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当代畜牧,2009(11):11-12.

篇6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82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29-02

人工膝关节置换目的:解除疼痛,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和完整性、纠正畸形。绝对手术指正:骨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骨缺血坏死、骨肿瘤等所致的严重疼痛或功能障碍等,但由于假体的耐用问题,因此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年龄较大、活动较少的病人,年轻人慎用。我科收治的病人年龄在57-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岁。

1.临床资料

膝关节置换术应该说比较复杂,我院于三年前开展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迄今为止共做了14例,其中骨关节病6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有10例患者体重明显高于正常,这其中有二位女性患者左膝和右膝在三年内分别进行了置换术,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13例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达到完全自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有一例女性患者术后形成了深静脉血栓。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受伤后由于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易产生焦急,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就医环境,手术时间较长,责任护士告知疗区医护人员的特长,可能的治疗方法、病程和预后,使患者增加了信任感。

2.2术前准备:备皮、备血、药敏试验,为病人洗头、洗澡、剪指甲,术前晚禁食水,嘱病人禁止吸烟,应用镇静剂,以减轻紧张感,保证充足的睡眠。

2.3术前训练:应训练指导患者床上排尿、排便,为保持术后功能位置,一方面保持二便通畅,一方面从健侧放入便盆,高度适宜,避免患肢用力影响膝关节稳定性。

2.4检查全身有无感染病灶,以确保手术能顺利进行。

2.5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2.6入院后开始练习股四头肌肌力。即:病人坐在床旁,双膝自然下垂,嘱病人做抬腿动作,以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

3.术后护理

3.1生命体征观察:由于病人年龄较大,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一级护理,每30分测脉搏、呼吸、血压,并观察意识、面色、皮肤粘膜改变等,患肢用软枕抬高20-30度。

3.2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打折,保持通畅和负压状态,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术后24-48小时引流量少于30毫升可拔管。

3.3预防并发症: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除了一般生活护理如预防压疮外,还应注意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感染,深静脉栓塞、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3.3.1预防感染:防治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感染分为手术后伤口感染和细菌血性播散性晚期感染,因此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若有污染及时更换。我科术日晨和术后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使用时现用现配,严密观察体温和伤口疼痛情况。留置尿管期间多饮水,定期尿道口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及结石发生,定期室内通风。

3.3.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这与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大小、手术时间长短、出血量多少等因素有关。据余楠生等报道,2001-2005年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达58、2%,是应引起高度重视的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14例患者都做到了:术后抬高患肢,屈曲15度。术前有屈曲畸形的病人,窝或膝下不单独垫枕(膝关节悬空位),将软枕垫在小腿部位,靠自然重力使膝关节伸直,矫正屈曲畸形。鼓励患者早期经常的足、趾的主动活动,并多做深呼吸、咳嗽的动作,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下肢穿加压弹力袜。术后给与常规剂量的低分子肝素7-10天。14例中有1例形成深静脉血栓,这名患者既往有脑出血病史,没有使用抗凝药,只是给与了机械预防措施(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或逐级加压弹力袜)和基本预防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显然其明显不如药物预防的效果。

4.健康指导

4.1鼓励早期肢体功能锻炼。97%的患者由于惧怕疼痛而不敢活动踝关节及足趾。此时护士应耐心解释,告知功能锻炼可以帮助肌肉收缩,防止关节僵硬和粘连,使水肿减轻,促进患肢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愈合,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顾虑,让患者真正认识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积极进行锻炼。

篇7

近年来,随着大量关注于睡眠呼吸疾病的报道不断涌现,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和普通群众的关注。其实,除了疾病本身,给健康带来更多危害的是其并发症,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的并发症。

据统计,我国的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与睡眠呼吸疾病相关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出现升高。这些数据提示,睡眠呼吸障碍其实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睡眠呼吸疾病不能只受到呼吸科医生的重视,需要广大的诸如心血管科、神经科、内分泌科等各个专业领域的医生来共同关注。对睡眠呼吸疾病的综合防治不仅可以减少发病,还能降低随之而来的危害。如果能够使睡眠呼吸疾病得到早诊断和早治疗,高血压的发病率就会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就随之而降。所以,它的意义是巨大的。

睡眠呼吸障碍的关键发病机制在于其在夜间的呼吸暂停所造成的缺氧。这种缺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持续性缺氧不同,是间歇性缺氧,而且其对人体的危害更甚于持续性缺氧。临床上所见的许多病例都与之相关。

如果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 3 种以上的降压药也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此时,需要考虑到患者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就需要让患者进行睡眠监测。患者一旦确诊进行了有效治疗,就有可能少吃、甚至不吃药也能改善高血压症状。

夜间反复发作的冠心病患者,很多也是由于夜间的睡眠呼吸暂停造成了缺氧,从而导致冠心病发作。还有一些心率失常患者也是如此。面对这样的患者时,都要习惯性地考虑睡眠呼吸疾病因素,然后进行相关的详细检查和治疗。如果解决了夜间间歇性缺氧的问题,很多患者不需要使用起搏器也能使心律恢复正常。

特殊人群的睡眠呼吸疾病管理

很多女性在妊娠期间会出现打鼾等情况,甚至是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这会造成妊娠期女性一直处于缺氧状态,可能导致妊高症,甚至引起先兆子痫。不仅如此,缺氧也对胎儿不利,造成出生时胎儿过小和发育不良。

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睡眠呼吸障碍在这一群体也屡见不鲜。发育期的儿童一旦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对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必将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所以,儿童患者一定要尽早进行治疗,并且儿童早期治疗的效果也很乐观。

内睡眠医学科发展展望

据统计,我国的失眠群体约为3亿人,打鼾群体约为2亿人。但我国却普遍缺少专业的睡眠学科设置和人才。在很多医院,睡眠医学科只是附属于五官科或、神经科、呼吸科。我们有如此之大的患者群体,建立专业的睡眠医学科将是必然趋势,也是与国际接轨。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并没有专门的睡眠医学科目的设置,这就是对睡眠健康的重视不足所造成的。国际上的交流,特别是类似于本次ERS会议级别的学术交流,将会大大提升国内的重视程度。国家对于慢病管理愈加重视,这当然也离不开睡眠健康的管理。这些趋势都有利于我们培养更多的专家和专科医生,甚至能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进行普及。

睡眠呼吸疾病治疗新方法

篇8

籽用西葫芦白粉病,是一种分布广泛,传播速度快、发生传播范围广的病害。由于白粉病主要靠风雨传播,不存在无病区,几乎危害所有瓜类,以南瓜、西葫芦、冬瓜等大叶型瓜类为重,黄瓜、甜瓜次之,侵染严重时可侵染到地边杂草、葵花等植物上。所以,防治打籽西葫芦白粉病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1.危害症状

打籽西葫芦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叶柄,茎蔓也常受害,果实受害较少。发病初期,叶面产生白色圆形或近圆形的小粉斑以后逐渐扩展成1~2cm的圆形白粉斑,白粉在叶片的正面比背面多一些。初始白粉可以擦去,底部区域组织仍为正常绿色,严重时白粉斑迅速连成一片,致使全叶布满白色粉状物,叶片的正面及背面长出小圆形白色粉状霉点,不久逐渐扩大成较大的白色粉状霉斑,以后蔓延到叶柄和茎蔓甚至嫩果实上。特别严重时整个植株叶片被白色粉状霉层所覆盖,叶发黄变褐,质地变脆。后期有时白粉层中出现散生或堆生的有性世代的闭囊壳,先为黄色后变成黑褐色的小粒点,直观表现为叶片可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最后逐渐变黄、卷缩、枯萎,但不脱落。

2.病原特征

打籽西葫芦白粉病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或单丝壳属。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30.2~39.5)um×(7.38~22.12)um,分生孢子梗圆柱形,不分枝,无色。闭囊壳褐色,球形,直径67.5~122.41um,壳内有1倒梨形子囊,内有8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无孔口,表面有附属丝。该菌系专性寄生菌,只在活体寄主上存活。

3.浸染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在温室植物上继续危害越冬,并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第二年春末、夏初,气温上升到20℃以上时,它便从闭囊壳中释放出子囊孢子,靠气流进行传播,落到寄主表面,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寄主生活。白粉菌主要侵染寄主的叶片,它在寄主叶片上完成大半个生长发育阶段,吸收了很多叶片的营养,同时寄主叶片也到了发育后期,因此提早枯黄。

4.发病因素

影响白粉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4.1温度影响

孢子萌发的温度条件是10~30℃,以20~25℃最适宜。白粉病始发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此期气温适宜,早晨露水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白粉病发生。进入6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白粉病处于潜伏期,进入7月中下旬,白粉病迅速扩展蔓延,全田感染,防治不及时,7月下旬即出现全田倒秧。

4.2湿度影响

作为湿度条件,白粉菌比较特殊,它不像其它真菌那样需要较大的相对湿度。较大的湿度(例如有水滴存在时)反而使孢子吸水膨胀而破裂,丧失生命力。它的适宜相对湿度是35~45%。

综上所述,白粉菌对温、湿度的要求是,不冷不热、不干不湿。

5.防治措施

打籽西葫芦白粉病流行快,传播范围广,易产生抗药性,采用单一的防治方法、单一的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因此,打籽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创造不利于白粉病发生、有利于打籽西葫芦生长发育的条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

5.1农业防治

5.1.1 适期早播,减轻白粉病危害。针对白粉病6月中旬发生,7月中下旬蔓延的特点,在气候条件、技术手段等允许的情况下,适期早播,争取果实在白粉病爆发前成熟,以减轻危害。

5.1.2播种前的正确处理可降低发病率。播种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然后要深翻土地,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穴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或使用经包衣处理的种子。

5.1.3早期摘除子叶、基部叶片,延缓发病期。经多年观察发现白粉病最早发生于子叶及第一、二片真叶。6月上旬,结合整蔓及早清除子叶及第一、二片真叶,可减少病源,延缓发病期,有利于果实成熟。避免在阴雨天气整枝,减少病菌传播及入侵,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发病时及时防治,并清除病叶、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5.1.4合理灌溉施肥,提高抗病性。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打籽西葫芦叶片大,田间遮蔽程度高,容易感病,播种水要浇透,前期控水,开花授粉前灌1次水,控制葫芦前期长势,以提高抗病性。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到叶面上。在肥料使用上,强调重施基肥,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4方,多元复合肥25kg,授粉后及时追肥,以硫酸钾多元复合肥为主。

5.2物理防治

篇9

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除了掌握各类常见疾病的特点、症状,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方案外还应该应从老年患者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需求等方面出发,加强护理干预措施。本文研究了在常规的护理方法上加强护理干预对老年呼吸道疾病的护理效果,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138例为研究对象,男78例,女60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6.3±8.4岁,慢性支气管炎73例,平均病程20.9±12.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5例,平均病程20.2±6.3年。这两种疾病都有且患有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3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符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专业会议制定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1]。COPD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排除认知有障碍;心、肝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将138例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其它护理。运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行为医学量表手册》的质量评定表[1]和我院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受试对象进行调查,包括:躯体、 心理、社会功能,家属及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等指标。6个月后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护理 常规护理:①清理呼吸道:指导患者咳嗽,患者咳嗽时指导其用手压住腹部,两肩稍向内弯,头稍向下,连续咳嗽数次,痰液已进入至支气管及咽部再用力咳出。②引流: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姿势作引流,引流必须在餐前1小时进行,每日2次。③氧疗护理:老年COPD患者,大多伴有CO2潴留,应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1-2升/分)。④卧姿指导护理:半卧位,患者容易接受;侧卧,左侧病变或有胸水的病人不能耐受左侧卧,可有意识的指导患者进行右侧卧位。

1.3.2观察组护理 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①心理指导:耐心与患者沟通病情状况,告知治疗的进展。②净化病房内空气:及时清理病房垃圾,净化病房空气,指导注意自身的卫生,以控制感染。③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喝水,淡化痰液粘稠度,多吃含磷和抗氧化高的食物,增强自身的抵抗力。④运动指导: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⑤指导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吸呼气锻炼,可采用腹部呼吸训练或缩唇式呼吸训练方法,将气体慢慢呼出,尽量呼出最多的气体。

1.4疗效评分

生活质量评估:生活质量根据行为医学量表手册评分[3]。治疗效果按显效,有效,无效三级划分,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按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级划分,满意率=满意+较满意。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卡方检验,以百分率表示,取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的生命质量有明显差异,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命功能评分的比较(±s)

2.2两组治疗效果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35例、无效2例;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28例、指标无效2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对照组满意30例,较满意29例,不满意10例,观察组满意49例,较满意18例,不满意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P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看病治疗和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无疑是对医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提高了。老年人随着器官的衰老,出现肺活量减弱,残气量明显增加等症状的概率就会增加,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通常有有体质虚弱,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等状况,这些状况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4]。要治愈呼吸道疾病,对患者的护理的要求比较严格,在老年呼吸疾病的护理中,应当注重保障患者的呼吸畅通和生活质量[5]。

本文研究显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指导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而净化空气利于减少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帮助。人在患有呼吸道疾病时常常不喜吃东西,这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饮食指导可以增加患者食欲,为生命提供能量。本研究还表明,适当的运动对呼吸道疾病康复是有利的。

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提高了老年呼吸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战胜疾病的决心,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樊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6):4699-470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060-02

煤工尘肺病是职工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且在肺内储留而导致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职业病[1-3]。尘肺病病人长期胸闷、气短、咳嗽、咳痰,都有一定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容易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MWLL)是一种机械冲洗方法,通过清除肺泡内粉尘、吞尘巨噬细胞、致炎症和致纤维化因子,来减少异物刺激,阻断恶性循环,抑制肺泡内容物的重新积聚,改善呼吸功能、缓解症状,是一种祛除病因的方法。我院自2008年12月~2011年5月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煤工尘肺患者70例,均效果良好。术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风险及并发症,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符合煤工尘肺的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平均42岁,均为男性;接触粉尘1~15年,其中有吸烟史者65例;I期20例,II期72例,III期8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FVC、FEV1、FEV1/FVC、MVV和DLCO)。

1.2 灌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采用纤支镜检查或听诊定位,确认双肺的隔离满意后,施行一侧肺纯氧通气,另侧肺反复灌洗。灌洗过程中,注意观察非灌洗侧肺通气的SpO2维持情况及气道压。灌洗期间灌侧肺间断用呼吸机纯氧正压通气。

首先灌洗容量较小的左侧肺或顺应性较差侧肺,患者静养3d后再灌洗对侧肺。本组45例先灌洗左肺,25例先灌洗右肺。灌洗后间断负压吸引残存的灌洗液,对灌洗肺行手控呼气末正压通气,听诊肺部湿啰音消失后再拔出支气管导管。

1.3 灌洗结果

70例患者共接受全肺灌洗计110次,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症稳定。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全部有效。其中胸痛减轻和消失70例(100%),咳嗽、咳痰减轻和消失55例(78.9%),活动后气促减轻和消失68例(97.1%),所有症状消失17例(24.3%)。灌洗后肺功能有明显改善。

2 术中护理

术中注意:①患者进入手术室先进行环境介绍,消除其陌生感,后向其讲明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提前告诉将要发生的情况,让患者处于有心理准备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摆好,有义齿者取下义齿,建立好静脉通路。②灌洗液为37℃左右的无菌生理盐水,避免对气管支气管的刺激。③灌洗:单侧肺通气约8-10分钟,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正常时进行,灌洗瓶高于引流瓶约100-120cm。第1次灌洗应缓慢,液体量约500ml,进液完毕后立即引流;以后液体量可根据肺内残留及肺功能而定,一般约1000ml,每次直至引流液澄清为止,一侧肺要灌洗8-12次,总量约8000~12000ml。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症及气道压力的变化,记录灌洗液的出入量及回收液的颜色、性状,留标本送检。④注意患者肺部及膀胱充盈情况,在手术进行中仔细听诊对侧肺有无湿啰音,如有应立即停止,重新调整双腔管位置,确保灌洗的顺利,注意及时导尿。⑤术后患者神志清楚、自主呼吸恢复及肺听诊正常后可拔除双腔导管,协助麻醉师将患者的分泌物吸引干净,护送患者回病房,做好交接班工作[4-10]。

3 常见并发症防治措施

3.1 低氧血症的预防

单肺通气易发生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在灌洗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尽量缩短灌洗时间,采用间歇正压纯氧通气及交替负压吸引的方法,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对肺功能差、病情较重的患者,及早用速尿等药物,促进残留液的排出及吸收,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

3.2 严格掌握灌洗液温度

灌洗液加温至37。C可避免对机体的剌激,若回收液出现红色可适度降低灌洗液温度,给止血处理。

3.3 静脉炎的预防

尘肺患者本身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多,血黏滞度高。灌洗时间又较长,术中利尿剂使血容量相对减少、血液黏滞度增高,故静脉复合麻醉易发生静脉炎。下肢静脉回流较差,静脉通路宜选用上肢静脉。宜选用肘部较大血管用于诱导维持麻醉,并用硫酸镁湿敷血管部位。

3.4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灌洗前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术中间断按摩四肢并及时补液,防止血容量减少、血液淤滞,血液粘稠度增高。术后应卧床休息1~2周并抬高患肢,使下肢高于心脏水平,从而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下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

3.5 呕吐的护理

对灌洗难度大的病情较重患者,因麻醉时间长,麻醉剂用量也较大,在拔管时应防止呕吐的发生,必要时肌注胃复安10~20mg,行胃肠减压[11-15]。

4 讨论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MWLL)有延缓煤工尘肺病变升级的作用,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遏制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4,16-17]。MWLL既是一种对症治疗,也是一种病因治疗,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组病例全部治疗有效,术后未发现肺部感染、肺不张、气胸等并发症,这与术中细致周密的护理分不开。术前严格掌握各种灌洗指征,术中正确的麻醉和护理支持是保证手术安全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方献:

[1] 路淑娟.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的护理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4):532-533.

[2] 谭玉林,陈简超.护理干预对治疗尘肺肺灌洗术病人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06,22(18):1454-1455.

[3] 刘新英.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1,3:10-11.

[4] 陈志远.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14.

[5] 雷怀定,涂明利、杜春玲.超细支气管镜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的应用价值[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28(3);259-261.

[6] 何剑莉,肖艳鸿,马素芳.尘肺病肺灌洗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453.

[7] 王君花,殷明宇,于辉.尘肺大容量全肺灌洗的手术方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5);95.

[8] 殷培君,陈旦敏.尘肺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护理实践[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10);525-526.

[9] 高艳敏.大容量全肺灌洗时的手术配合[J].山东医药,2007,47(12);41.

[10] 胡朝霞,赵淑琴,李彩凤.大容量全肺灌洗术400例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114-115.

[11] 刘江红,王玉倩.大容量全肺灌洗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8,9(2);115.

[12] 张雪莲,张艺梅.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的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79-480.

[13] 李变英.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煤矿工人尘肺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1);3052-3053.

[14] 吴兰英.双肺大容量灌洗术治疗尘肺的护理配合[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8);51-52.

篇1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组20例,男,4例,女,16例,年龄26-68岁,单纯胆囊切除18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2例,择期手术16例,急症手术4例。

1.2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 胆心综合征是由于胆管疾患反射性地引起心脏功能障碍和中毒因素引起的心肌代谢失调,从而出现冠心病症状和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综合症,它并非是冠状动脉的器质性改变,而是器质性心脏病的机能改变阶段,它在胆管疾病中的发生率国外文献中从2%~5%到75%~90%不等,国内文献中20%~30%到48%~51%不等,以老年患者有严重胆管疾患者发生率较高,慢性胆管疾患,只要近期有发作,在再次发作时,也容易出现冠心病样的症状和体征。

1.3发病机制 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概括为:

1.3.1神经反射性机制 1881年俄国医师第一个明确在胆囊和心脏之间存在神经反射性联系,Melemore等通过实验及临床证明,扩张胆囊可致心绞痛,认为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的结果,称为"反射性心绞痛"。近代解剖学及生理学研究证实了胆心反射弧的存在:心脏受T2-T5~6脊神经支配。胆囊受T4~T5脊神经支配,两者在T2~T5脊神经处交叉。当胆管疾患和胆汁高压时,可通过脊髓同节神经反射,即内脏神经反射的途径,首先刺激该处迷走神经,然后传入脑干网状结构,再经迷走神经传出到冠状动脉,引起其收缩、狭窄、血流量减少致心肌缺血,从而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等一系列表现。

1.3.2胆管疾患病理因素对心脏的影响,胆管系统疾病对心脏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胆管高压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诱发心绞痛,胆管感染时除细菌毒素对心肌的直接损害外,在败血症的条件下,体内存在的内源性循环中毒因子,可使心肌细胞亚细胞器和代谢紊乱,胆病诱发的胰酶血症及产生的心肌抑制因子(MDF)进一步加剧了对心脏的损害,因胆病引起的胆汁淤积,高胆汁血症及肝功能受损可影响正常心律,还可使内分泌功能紊乱和心血管调节系统失调,此外,由它所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能量和营养代谢紊乱,以及对肌体免疫机制的干扰均会对心肌产生影响。

以上表明,胆心综合征的发生除迷走神经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感染、胆管高压、肝功能受损和体内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结果。

1.4临床表现

1.4.1心绞痛 胆管疾患患者,可在心情激动、脂餐后发生心前区疼痛。疼痛呈针刺样,阵缩性或膨胀性,具有由上腹到心脏部位的放射痛特征;左肩和左上肢疼痛常在胆绞痛之前发生或伴有绞痛。这种疼痛突然出现持续时间较长,达3~40min或10h以上,以后又突然消失;与冠心病心绞痛不同的是,不产生恐惧感,应用扩冠药物不缓解,疼痛于应用减轻胆绞痛的药物后缓解,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将继发于胆管疾患的胆心综合征与冠心病鉴别。

1.4.2心功能不全 可伴有心音低弱,血压偏低等心功能不全。

1.4.3心律失常 常为心动过缓,也可有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等。它对于各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反应性较差,而去除胆管疾患后多恢复正常。

1.4.4异常心电图 文献报道其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达48.4%。包括①节律改变:常为窦性心律不齐(多为心动过缓)与室性期外收缩,少为心房颤动。②心肌缺血:可分为3型。Ⅰ型:ST段下移;Ⅱ型:T波倒置;Ⅲ型:T波下降或变平。缺血性改变多见于急性发作期。③束支传导阻滞,以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

1.5诊断 胆心综合征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平均为49~56岁,病史较长,平均为4.6~7.5年;心前区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达3~40 min~10余小时。也可突然消失;常伴有右上腹压痛,包块、肌紧张或黄疸。但无症状性胆囊炎也可能以心绞痛或心律失常改变为其早期表现。胆心综合征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胆管疾患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病程成正相关。胆管疾患越重,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变化亦越显著。

对已确诊为胆管疾患者,当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性心电图表现时,应考虑胆心综合征。

2麻醉情况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19例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胸9~10椎间隙穿刺,向头端置管4cm,注入1.6%利多卡因或1.33%利多卡因(年龄50岁以上体质较差者用1.33%利多卡因)初量8~15ml,阻滞平面T3~4~L2~3。术中辅用氟度合剂(氟派利多5mg+杜冷丁100mg),1/4~1/2量,1例选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以2%硫喷妥钠4~8mg/kg。安定0.2~0.4mg/kg和琥珀胆碱2mg/kg。静注诱导锸管,维持用1%普鲁卡因+0.05%~0.1%琥珀胆碱静滴。并分次静注芬太尼0.2~0.4mg+氟哌利多5mg,适时追加硫喷妥钠或r-羟基丁酸钠。

3术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