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茶文化发展史

茶文化发展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30 11:18: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茶文化发展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茶文化发展史

篇1

一、法国咖啡文化以及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咖啡在1643年被引入法国,然而当时并不被法国民众所接受。咖啡在二十多年后的1669年才开始盛行起来。当时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被咖啡迷住,自此喝咖啡在法国盛行。随后出现了许多因为咖啡而形成的文艺沙龙。普洛可甫咖啡馆是巴黎第一家开张的咖啡馆。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都是这家咖啡馆的常客。一些著名的咖啡馆里长期聚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构建了全世界作家和艺术家心目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正是在这些沙龙和咖啡馆中,法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政治、社会、历史事件被推向整个社会。另外,咖啡的价格非常平民化。这使得咖啡不仅在文人、思想家当中流行,也使咖啡走进了普通民众,成为一种举国饮品。咖啡也在法国发展出了多种制作工艺。咖啡种类多、制作方法多样而精良,使咖啡愈加受到法国人的喜爱,逐渐发展出了法国独特的咖啡文化。

1636年,荷兰商人把中国的茶叶转运至法国巴黎。茶叶传入法国初期,饮茶是否有利健康使医药界人士争论不休。1685年,菲利普・杜福尔出版了《关于咖啡、茶与巧克力的新奇论文》,这是在法国最早论述有关茶叶的书籍之一。书中称赞茶叶是医治头痛及帮助消化的妙叶,它甚至可以当作处方笺来开。饮茶有利于健康的观点取得了胜利。在法国,在茶叶刚刚输入之际,由于价格昂贵,茶叶被视为奢侈品,饮茶只在贵族之间流行。皇室贵族一般也是将茶视为医治疾病的良药。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祖父马萨林枢机主教患有痛风病,他坚信经常喝茶可以减轻他的病痛。进入18世纪,饮茶有利于防病、治病的观念在法国上层社会中仍盛行不衰。茶叶在巴黎及凡尔赛逐渐赢得了许多热情的支持者。法国大革命后,随着贵族阶级的消失,茶叶也不再被人们视为贵族饮料,饮茶之风在广大民众中逐渐推广。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普通法国人仍很少饮茶。饮茶者大多是资产阶级及英、美、苏诸国的侨民。在普通法国人的眼中,茶和保健药剂大致可以划上等号,它只适宜于感冒或者消化不良时饮用,或是女士们为保持苗条身材而饮用的减肥饮料。

二、法国咖啡文化以及茶文化现状

如今普通法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咖啡。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还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遍布城市与乡村的咖啡馆是法国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本世纪以来,咖啡馆成了社会活动的中心。法国的咖啡馆遍布大街小巷,成为法国人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可以在咖啡馆里聊天、休息、学习或者与朋友聚会,学者或艺术家也常在一起边喝咖啡边探讨学问。伟大的艺术灵感往往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咖啡文化被法兰西民族带到一个近乎脱俗的境界,成了一种精神象征。在法国,咖啡的价格也很低廉。一杯咖啡通常是三欧元左右,这对于平均月薪约一千多欧元的法国人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即使到了深夜,星罗棋布的咖啡馆里还是灯火通明、高朋满座,演绎着其独有的咖啡文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的人均茶叶消费实现了快速增长,一股茶文化热在法国悄然兴起。可以说,在法国,茶文化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这样具有吸引力。法国人认为,茶是一种最富有诗意的饮料。饮茶也是一种文化和一种人人都可以从中受到熏陶的礼仪。法国人饮茶一般习惯饮下午茶,分为清饮和调饮两种。其中清饮和我国目前饮茶方式相似;调饮则加方糖或新鲜薄荷叶,使茶味甘甜。法国人以饮用红茶的人口最多,饮法与英国人类似,取茶一小撮或一小包,冲入沸水后,配以糖或牛奶。沱茶因为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国注重养生的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除饮用外,法国人还大力开发茶叶的其他用途。如不少法国厨师制作菜肴或点心时,习惯使用茶叶作为烹饪调料。如今法国人已开发出了各式茶叶饼干、茶糖、茶冻等食品。法国人甚至还把茶叶添加到蜡烛、香水、洗发香波、牙膏、奶油、巧克力甚至酒中。法国人还喜欢洗茶叶澡,认为茶有美容护肤、减肥的功效。

三、两种文化在法国发展不同的原因分析

咖啡和茶作为17世纪同时传入法国的饮品,法国咖啡文化成为法国文化的象征,见证了法国文艺的复兴,和法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然而相比咖啡,作为同时期传入到法国的饮品,茶的历史显得略为暗淡,茶在初传到法国的时候,基本上只在贵族等社会上层中流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通法国人仍很少饮茶,只在最近几十年,茶文化才悄然在少部分法国人中间兴起。而探究起茶文化在法国发展落后于咖啡文化的原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饮用体验上不同

咖啡由于含有较高的卡路里,在传播过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可以用来当“饭”吃的,可以说,咖啡不仅是一种饮料,而且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佐餐饮品。早饭时,吃着香喷喷的羊角面包,配上一杯香甜的牛奶咖啡;中午休息时,工作之余,课间休息,来一杯咖啡提提神儿,填填肚子,才能精神振奋地继续工作或学习。并且西方人对咖啡的饮用方式多种多样:加奶,加糖,打碎粉末饮用等等都丰富了咖啡的可饮用性。而喝过茶的人都知道,喝茶后不但感觉没有能量补充,喝完还很快就会感到饥饿。这跟茶叶有去脂去腻,健胃消食的作用有关。所以在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方面,茶落后于咖啡。

(二)文化认同方面

由于茶来自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精神。茶入口时比较苦涩,品完后会感觉醇香,回味无穷,品一杯茶的过程就蕴含着先苦后甜的生活哲理。法国文化则截然不同。法国是一个会享受的民族,他们哀叹人生苦短,宣扬及时行乐,而这与茶文化中包含的中国文化中有些忍辱负重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是相违背的。

(三)内含成分比例不同。

我们比较每100克咖啡豆和干茶叶的营养成分表,其中茶以铁观音为例: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同等重量的干茶叶和咖啡豆相比,干茶叶要含有更多的咖啡因。但一杯普通的咖啡,其咖啡因含量往往是一杯普通茶水的3倍――因为泡制同样的一杯咖啡需要更多的咖啡豆。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因此,在提神醒脑方面,喝咖啡要比喝茶更有效果。另外,由于咖啡因含量较高,经常喝咖啡,身体可对其产生轻度依赖,产生类似“上瘾”的感觉,一旦停止,可能会有诸如头疼、疲劳、焦虑、易怒、抑郁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的出现,虽然这些症状只会持续几天,但足可以使人养成喝咖啡的习惯了。

四、在法国推广茶文化的策略

通过上文对于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在法国发展的对比分析,可以使我们今后在法国大力发展茶文化得到一些启示。

(一)饮用方式丰富化

法国是一个热爱美食的民族,他们的味蕾更喜欢有丰富味道的饮品,而不是像传统的茶叶一样的清淡式饮品,这从法国人更喜欢去掉了大量苦、涩味的红茶就可见一斑。像法国本土就已经出现了改良过的茶饮法,比如将茶经过烹调改造,添加了大量糖,奶,形成了受更多人欢迎的英式红茶,以及更后来,更香甜厚重的奶茶的出现给我们指出了一个茶饮方式在法国改良的方向。花茶的前景也颇为看好。餐前、餐后喝杯带花香的茶,去除油腻、齿颊留香,神清气爽极了,本来就爱花喜香的法国人,定会对花茶产生浓厚的兴趣。总之,就是在我国直接冲饮清茶的方式上稍作变幻,添加些类似方糖、薄荷叶、花瓣、蜂蜜等配料,应会更易被法国人接受。

(二)茶品牌化

世界10大咖啡连锁都是在二战后建立的,而茶叶连锁还在发展中,至少比咖啡要晚了50年。西方立顿公司一年的产值比中国所有的茶厂的总和都要多。这说明茶叶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是以后茶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的茶叶企业应该扩大市场份额、成立联合营销、打造知名品牌、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来赢得市场。西方已经进入热量过剩,普遍肥胖的后工业时代,而不含糖、低脂肪低热量的茶叶会大有作为的。

篇2

一、充分发挥检察技术载体功能,保障检察文化功能发挥

南明区检察院党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检察技术力量的培养。

首先,在硬件上,高度保障检察技术力量的充分配备。尤其是抓住“两房”建设的重要契机,申请了科技专项经费400余万元用于大楼信息化建设。不仅在办案办公设备中按照统一标准,“实用、急需”的配置了审讯指挥系统、控告申诉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三级检察专线网络、看守所一级规范化标准技术装备,更在巩固提高上大做文章,添置了大楼安全门禁系统、80余个摄像头的全天候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电梯实时新闻资讯播放、干警影院、网络打印机等。技术硬件设施的迅速装备到位,使检察技术载体更好的发挥作用、更加有效的服务检察业务工作和检察文化氛围培养。

其次,在软件上,南明区检察院党组统一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实施方案和管理举措,规范、有序的推进信息化建设。在人员配备上,技术科现有正式干警5名、行政辅助人员2名,人员结构涵盖法律专业、计算机专业、法医学专业、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等,同时还有在业务科室轮岗的专业痕迹鉴定人员,力争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检察技术参与办案的敏锐性和综合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二、借现有检察技术力量,多样化推进检察文化建设

在检察文化的建设中,不仅要多形式、多举措,更要经济、高效,以促进检察业务工作开展为出发点,以创新模式为工作思路,依托现有技术力量,深挖亮点,找准突破口,多样化整体推进检察文化建设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检察官荣誉感和凝聚力

检察人员不仅是法律人,更应当是“文化人”,检察文化建设要努力发挥每一个检察人作为“文化人”的功能。要做到“人人树检察形象,处处是宣传阵地”,“以院为家,以岗为职”。检察干警身份的特殊性要求检察人员不仅仅是八小时工作内,还应在二十四小时内都符合检察官职业操守。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树立忠诚、公正、清廉、为民的形象,给公众一个良好的形象感知。

南明区检察院从队伍建设上入手,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队伍建设主题活动。检察官宣誓仪式、检察官礼仪礼貌培训、检察官荣誉奖章颁奖、检察官心理指导讲座、户外拓展训练、岗位练兵、各项专业知识培训、军训列队训练、野外实弹枪支射击训练、院体育运动会等等主题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提升了检察官的荣誉感和凝聚力,给检察文化烙下深刻的队伍印记。检察技术力量的发挥在这些主题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支持。在多次主题活动中,技术科收集大量照片、影视历史资料,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宣传视频,回放时引起干警强烈感触。尤其是在纪念检察机关恢复建院三十周年暨老检察官荣誉勋章颁奖现场,精心收集制作的80至90年代老南检人的影视资料,更是引起现场老同志的内心激扬和强烈荣誉感。

同时,队伍建设更是政治思想和纪律建设。在多次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题学习、干部学法用法考试、组织收看十七大会议、收看省党代会实况、传达重要纪律文件精神活动中,技术科均提早做准备、提前做调试,保障了每一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院新大楼会议室启用后,引用双屏显示模块,实时演示主题标题、内容和会议议程,较好的完成了技术保障工作任务。与纪检部门协同工作,安装干警用车安全提示装置,在8小时外对干警开展警示教育。

2、“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提升干警文化修养

南明区检察院经过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高点定位、自加压力、务实创新、负重奋进、追求卓越”的南检精神。在把贵阳市南明区建设成为“首善之区、魅力之都、幸福之城”的过程中,主动创新工作理念,在干警文化建设的高度寻找突破口,培育“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新大楼的建成给南明区检察院文化氛围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该院主体建筑七层楼中,每个走道、每个会议室都挂着省、市、区著名艺术家的题词和书画作品,潜移默化的提升着干警的文化修养。刚刚结束的摄影比赛邀请了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亲临指导点评,干警获奖作品也被精致的画框固定在食堂、洗衣房、洗澡间旁,让干警生活区充满生活趣味和集体认同。检察技术干警每周1、3、5放弃午休时间,在干警影院播放健康向上的影片。读书会、车友会、摄影协会等干警协会的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从整体上培育了“爱岗爱院、以院为家”的工作氛围,提升了干警的文化修养。

3、要向科技要效率,走科技强检之路。

在信息化汹涌发展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检察工作也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政治立检、业务树检、改革兴检的同时,科技强检之路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检察文化建设新的课题。

篇3

近年来,全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上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大新跨越”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立足于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建设文化名市为统揽,有力促进了我市文化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市上下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1356家,其中:国营和集体、个体演艺单位30多家,音像业经营单位193家,娱乐业经营单位619家,艺术培训单位39家,网络经营单位93家,印刷(复印)经营单位140家,艺术品经营单位93家。实现总产值12285万元,占全市GDP的1.17%,年上缴税金735万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7780余人。总的来说,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特别是2004年省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04〕65号)下发后,市上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了贯彻落实意见,提出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并制定下发了《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全市文化产业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打造文化品牌,极力发展特色文化。我市把打造地域特色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成立崆峒武术学院、开发崆峒山主题文化产品、举办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及皇甫谧文化节、建设皇甫谧陵园、西王母祭祀活动、开发西王母剪纸系列文化产品,维修静宁界石铺纪念馆和泾川县吴焕先楼,举办胜利纪念大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逐步打造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崆峒文化、皇甫谧文化、西王母文化、成纪文化。我市纸织画、烙画、剪纸、挂毯、木雕、高抬、皮影等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极富鲜明地方民俗风格的艺术瑰宝,已经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

3.突出地域特点,文化支柱产业初步形成。通过挖掘崆峒山、王母宫、紫荆山、龙泉寺、云崖寺、莲花台等景区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截至10月底,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7.77%、90.72%。网络经营单位发展到91家,年产值达1862万元。出版发行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已有出版印刷机构426家,从业人员2900多人,年产值达9194万元。全市书画、文艺演出、艺术培训业及各类歌舞厅、KTV量贩、音乐茶座等娱乐场所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78名民间作者制作的840多件彩灯、木雕、面塑、剪纸等工艺品在2004年首届甘肃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展出后深受好评。

4.文化产业投入逐年加大,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十五以来,全市共完成文化建设资金3.76亿元。其中:广播电视局在“村村通”等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广播电视节目光缆传输。平凉日报社累计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平凉日报》彩印工作。投资1??3亿元先后实施了静宁成纪文化城后续工程建设,宝塔博物园环境改造及人民会堂维修改造工程,平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化建设试点等重大项目。新建“三馆”及其他文化设施16个,改扩建“三馆”13个,使多数县(区)“三馆”建设基本达到了标准要求。旅游业投资2.36亿元,完成景区建设、景点维修工程15项,新修景区道路120多公里,开发旅游新线路5条,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人数跃居全省第二位。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文化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宣传部的协调指导下发展较快,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文艺创作和演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为重点。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资3.75亿元,其中:县、乡文化馆(站)建设1.3亿元。新建、改扩建文化“三馆”等设施29个,建成乡镇文化站99个,村级文化室1220个。二是文艺创作精品叠出。近年来,先后创作大型剧本14个,小戏小品42个,歌曲69首,舞蹈47个,书籍30多本,受到观众好评。三是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先后举办各类大型演唱会、灯展及大型节会48次,展演196场次。乡村集会、体育比赛、春节社火、春官赛诗会等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市农村文化艺术,为促进农村文化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四是创建达标工作进展顺利,先后创建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各一个,全省文化先进县区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示范性文化站、达标文化站、示范书库31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达标文化站、民间艺术之乡、达标村文化室212个,基本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五是重视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逐步壮大文化队伍。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市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增至937人。六是深入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市上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项目名录。争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个(华亭县曲子戏、灵台县灯盏头戏、灵台县皇甫谧针灸术、平凉春官歌演唱、庄浪县高抬、庄浪县马尾荷包、平凉剪纸),其中华亭县曲子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确定市级重点保护项目45个。总之,通过视察我们认为,全市文化事业在基础薄弱,资金、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市文化出版局开拓创新、想方设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之,全市文化产业的初步形成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市委宣传部协调指导的结果,更是市文化出版局、广电局、旅游局、平凉日报社和市文联辛勤工作的结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在重视程度、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和主导产业方面都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上存在差距,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上的问题,很难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大的突破。此外,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致使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二是投资主体单一,产业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市、县、乡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但财政用于扶持文化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加之受体制影响,民营文化企业尚处于观望阶段,投入少、规模小,难以形成强势。市场对人才、资金、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功能较弱,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产业管理机制不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导致文化经营单位、个人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管理方面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上下分割的现象,使文化资源难以整合、优化。又缺乏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优惠政策,致使非公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一定障碍,严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合作,依然是各自为政,孤立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不成体系,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主要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当前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思想观念问题。我们过去往往习惯于把文化单纯地作为宣传工具,重视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和产品属性。随着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双重属性日益显现出来。必须坚持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领文化产业发展,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明确认识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不断统一思想,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和全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建议制定出台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用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提升平凉知名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通过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教授,召开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古成纪四大品牌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提高四大文化品牌知名度,提升平凉城市品位。在大力打造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和古成纪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宣传公刘文化、秦皇祭祖等文化内涵。

崆峒文化凭借“天下道教第一山”的称誉,依托距今4600多年的轩辕黄帝三临崆峒,问道广成子的历史文化积淀,树立崆峒山道源圣地品牌,抓紧崆峒古镇?问道驿站等项目建设,既展示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带动以崆峒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开发步伐。

皇甫谧文化要加大力度开发保护和研究,充分利用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先进文化。主抓皇甫谧中医医院、皇甫谧制药公司及皇甫谧故里旅游等重点项目,尽快申请国家文物局将皇甫谧相关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皇甫谧针灸术”列入国家以至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立皇甫谧纪念馆,进一步扩大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的国际影响力。

西王母文化在国内及海外的传播日益广泛,西王母文化既是我市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重要因素,尤其是西王母文化对祖国统一,实现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桥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实现两岸早日和平统一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抓紧建设王母宫石窟、瑶池等重点项目的同时,加大西王母文化的宣传力度,在投资上能给予重点扶持,结合大云寺博物馆的开发建设,使西王母景区早日建成,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繁荣发展的一大亮点。

3.发展五大特色产品,提升文化城市品味。一是纸织画和烙画。平凉纸织画做工精细,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年销售收入100多万元。烙画则以烙铁为笔,高温为墨,其色彩自然天成,画面细腻,赋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是我市特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工艺。二是草编。庄浪草编工艺品主要以我市富有的谷草、麦杆为原料,可编制出草篮、草帘、草席、草扇等产品,独具艺术魅力,市场前景好。按照“户户是工厂,人人是工人”的生产模式,实行集中技术培训,分散加工,统一销售,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三是剪纸和挂毯。剪纸艺术技巧独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静宁挂毯做工精美、图案鲜活,现有从业人员70余人,年产值达100万元。四是木雕。庄浪木雕工艺精美,仿古制作市场前景较好,但规模较小,发展缓慢。五是高抬和皮影。庄浪高抬和皮影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宁夏、青海等邻省每逢节庆、集会都来邀请当地艺人制做、演出助兴。可以成立高抬制作和皮影演出公司,通过宣传推介走出去,打开省内外市场。

篇4

恩施地处湖北西南部,神秘的北纬30°穿越而过。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达67%,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风光秀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许多自然奇观。有“亚洲第一洞”―腾龙洞、可以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恩施大峡谷、延绵八百里的清江画廊、“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集“幽、险、奇、秀、古”于一体的建始石门河和风景如画的野三河。恩施州是湖北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这里聚居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造就了土家吊脚楼、侗族风雨桥、土家女儿会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土司王城、大水井、鱼木寨见证了恩施的历史变迁。恩施凭借着优越的气候资源、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民俗文化吸引着周边地区的游客,特别是继高速公路、铁路的相继开通,恩施这个养在深闺的美人被人熟知,众多旅游者纷至沓来,使里成为了休闲胜地。

在恩施旅游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恩施的景点开发更多的是依靠优美的自然风光做文章,没有很好的融入文化资源,恩施旅游还仅仅只是停留在观光旅游的阶段,使得恩施旅游发展的瓶颈开始凸显出来。据调查,很多来过恩施的旅游者表示没有第二次来的愿望。这就要求恩施的旅游业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转型,要实现从观光休闲游向文化体验游的转变。

二、恩施渊远流长的茶文化

恩施位于武陵山区,拥有众多盆地、丘陵、山地,海拔高差悬殊近3000米,最低60多米,最高3000多米。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常年雾绕山野,土壤富含铁元素,适宜茶叶生长。恩施现有100万余亩的优质茶园,茶叶年产量月100万担,是湖北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出口基地。

恩施地区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很早之前茶叶就已经成为了贡品。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恩施独特的茶文化逐渐形成,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灌灌茶和油茶汤是恩施人特有的饮茶方式

恩施地区山地多,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人们就习惯于在闲暇之余围坐在火塘旁聊天。久而久之,就习惯于在火塘上用土制的陶罐泡茶喝。将茶叶放在陶罐里炙烤,烤到茶叶焦而不糊、香气溢出时用沸水冲泡,这就是恩施土家灌灌茶。有时还会加入姜片一起冲泡,成为姜茶,有抵御风寒之功效。恩施人淳朴好客,若有贵客登门,必定以茶迎客。这里的茶即为油茶汤。油茶汤制作简单,锅内放油烧热,置茶炸焦,加水烧开,放入盐和事先炸好的黄豆、豆腐干、花生米等辅料即可。恩施人祖辈多从事渔猎农耕生活,农耕之余喝了油茶汤有提神醒脑、解渴充饥之功效。

(二)容美四道茶是恩施独特的茶礼

云南白族招待贵客时有三道茶,而恩施土家族有四道茶。

第一道叫“白鹤茶”,即当贵客临门时,取当地白鹤井的井水泡茶,为贵客接风洗尘。

第二道叫“泡儿茶”,这道茶用沸水冲泡的不是茶叶而是“泡儿”。“泡儿”是用糯米蒸熟晒干后制成“阴米”,再炒制而成的“糯米泡”。糯米在恩施山区是稀有之物,用稀有之物招待贵客更能体现出土家人的热情好客。

第三道即为“油茶汤”,一般贵客到来,恩施土家人会用大桌宴席款待,但制作宴席时间较长,担心客人饿,就在正式吃饭前奉上一碗油茶汤垫垫肚子,土家人称为“点心”。

第四道叫“鸡蛋茶”,是用煮熟后的鸡蛋加上红糖、蜂蜜用沸水冲泡而成。土家婚礼第二天,男方长辈依次而坐,女方则依次为长辈奉上鸡蛋茶,长辈们用完茶后在碗中放上回赠给新娘的“茶钱”,表示对新人的祝福。这就是土家婚礼中的“拜茶”。

(三)优美动听的茶歌是恩施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茶歌体现了恩施茶农的生活、情感,在劳动人民用辛勤的双手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忘为丰富精神生活。茶歌是山歌的一种,通过世代的口口相传留传于世。《六口茶》是茶歌里的典型代表,这首歌轻松明快的节奏、郎朗上口的歌词、一问一答的形式被大家熟知。在不管是来过恩施的还是没来过恩施的,都能跟着旋律哼上一两句,这首歌无疑已经成为了恩施旅游的宣传广告。除了《六口茶》,恩施还有很多优秀的茶歌,比如《茶山姑娘》、《姐妹采茶》、《荷包采茶》、《桡夫子采茶》等。

(四)恩施拥有历史悠久的制茶文化

恩施拥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茶:雾洞绿茶―早在盛唐时期就已成为贡茶;伍家台贡茶―乾隆题词“皇恩宠赐”;容美贡茶―康熙品过后赐名“容美贡茶”。除此之外,发源于恩施芭蕉一带的恩施玉露茶更是历史悠久、美名远扬。早在清朝时期,就与“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一起被列为清代名茶;1945年,就已经走向国际市场,外销日本;上世纪60年代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1983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大名茶”。恩施玉露采用的是蒸汽杀青工艺制作而成,这种工艺和制作工具历史悠久,早于炒青工艺。目前,仍采用蒸青制做绿茶的地区只有恩施。

(五)恩施得天独厚的硒茶文化

硒元素是一种多功能的部分地区都缺硒,世界上也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而恩施有“世界硒都”之称,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第一个富硒地区。故恩施所产茶叶富含人体必需的硒元素,平均含硒量1.068ppm。据调查研究,长期饮用富硒茶,是人体补充有机硒的最佳途径,具有抗癌防癌、抗高血压、延缓衰老的功效。

三、恩施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在恩施旅游业发展亟待转型、恩施茶文化底蕴深厚的背景下,恩施旅游要寻求新的亮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开发茶文化旅游,以此开拓更宽的旅游市场,挖掘更大的发展潜力。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度整合茶文化旅游资源

恩施已有枫香坡和伍家台两个景点依托当地优美的茶园风光开发了观光休闲游,以此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但是,这些景点在发展中存在着短板,旅游资源单一、茶文化融入不够深,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茶园观光游的层面。故恩施茶文化旅游资源还需整合,要将观光、休闲、保健、饮食、购物等融为一体。不仅仅要让游客来了之后带走茶园美丽的照片,还要带走快乐、健康、美味、文化等。要让游客看到茶园的美景、听到优美的茶歌、喝到醇香的茶汤、吃到美味的茶食、了解制茶的工艺,还能学习到茶艺,开拓创新、要素整合,开发一批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二)优化设计茶文化旅游项目

1、茶园观光游。茶叶生长的地方一般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再加上茶园的独特景致,是众多观光游客们的优先选择。在自然的生态茶园里修几条简单的游步道,造几个歇脚的凉亭,再建几个微景观,就可打造成游客流连忘返的观光茶园。

2、茶馆休闲游。建造各具特色的休闲茶馆,主要以品茶和观赏茶艺表演为主,让游客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当然还要结合地方特色,把恩施的“灌灌茶”、“油茶汤”、“四道茶”搬进休闲茶馆。让茶艺表演人员在游客中穿梭敬献“四道茶”,并在每道茶之间穿插茶歌等文艺表演。

3、健康保健游。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众所周知。茶叶里的维生素、茶多酚、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长期饮茶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再加上恩施地区所产的富硒茶,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都有重要作用。在恩施开发以硒茶为基础的健康保健游,普及硒茶知识、倡导健康养生、推介恩施硒茶。

4、茶区文化游。邀请各地茶文化爱好者,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畅谈茶史、茶食、茶事、茶具、茶俗等;兴建茶博馆,将恩施茶文化具象化;邀请茶文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培养高素质的茶人,扩大市场影响力。

5、制茶体验游。建立开放化的制茶工厂,将采茶、制茶、泡茶、品茶等工艺和技术展示给游客,让游客看到茶叶加工的全过程;建立茶叶展示区,将成品茶叶展示在游客面前,通过标签、视频、卡片等方式让游客了解每种茶叶的品质;建立游客体验区,设立简单的手工制茶工具、茶具,让游客亲身体验做茶、泡茶、品茶,增加游览的趣味性。

(三)宣传促销茶文化旅游产品

恩施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需要立足于本地土家茶文化特色,将独特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建成旅游品牌,推向市场。

1、可以通过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如茶文化旅游节、土家茶俗节等,将土家茶文化包装宣传,推向市场,刺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2、以茶或茶文化为主题,以优美的茶园风光为场景,拍摄一两部电影投放市场,通过电影自身的宣传力量来扩大影响。

3、要扩宽宣传渠道,汇聚信息沟通媒介宣传等多方力量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如广播、网络、电视、报刊、微信、宣传手册等,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四)培养高质量茶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篇5

*市、*市具有海岸风情、港口城市的共同特点,但又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

(一)*市东部华侨城文化旅游特色

东部华侨城由华侨城集团投资35亿元人民币精心打造,座落于*市大梅沙,占地面积近9平方公里,是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东部华侨城在山海间巧妙规划了大侠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华兴寺、主题酒店群、天麓大宅等六大精品板块,集生态动感、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动感--大侠谷:俯瞰*市东部黄金海岸线,以“森林、阳光、大地、河流、太空”为主题元素,以人类对自然界广袤未知领域的全方位探索为主线,集山地郊野公园和都市主题公园特色于一体,分为峡湾森林、红酒小镇、中心广场、发现之旅、地心之旅、未来之旅、海洋之旅和云中部落等主题区域,带给游人新奇刺激的体验。

休闲度假--茶溪谷:体现中西文化交融并兼有“茶、禅、花、竹”等主要元素,包括茵特拉根小镇、茶翁古镇、三洲茶园和湿地花园四个游览区,体现了西方山地小镇的风情、茶禅文化的融合、岭南茶田的幽雅和湿地花海的浪漫,让都市人远离喧嚣,从容享受自然。

户外运动--云海谷:依托东部华侨城独有的湖光山色、云海奇观、悬崖飞瀑,以休闲健身、生态探险、时尚运动、休闲娱乐、奥运军体运动为主线,体现最具特色的户外运动旅游文化,是一个以高尔夫运动为中心,包含户外奥林匹克运动训练基地和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的户外运动休闲胜地。

文化风情--主题生态小镇:茵特拉根通过引入瑞士阿尔卑斯山畔的茵特拉根题材,将中欧山地建筑风格与茶溪谷优美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完美结合,规划了主题街区、spa中心、度假酒店、剧场等多种形式产品,在山谷间创造出一个童话世界般的山地小镇。茶翁古镇则选择了“以古镇承载文化,以茶园昭示理念”的表现手法,游客在此可以欣赏茶田风光,品尝美茶美食,亲自动手采茶制茶,透过禅茶礼仪品味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度假体验—茵特拉根酒店:以瑞士文化为主题的山地度假酒店,拥有国内罕见的花园式大堂和城堡式总统套房,中餐、日餐、意大利餐等特色餐饮以及酒吧、商务宴会、浪漫婚宴和健康会所等配套设施。酒店将中欧文化融入音乐、鲜花、雕塑、湖光山色的细节与环境之中,让游客充分享受欧式古典尊贵的礼遇,是华侨城国际酒店管理公司自主管理的第一所准五星级主题酒店。

(二)*市海岛文化旅游特色

*市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会城市,热带、滨海、都市资源兼而有之且特色鲜明,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市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打造“阳光*·娱乐之都·品位之城”,使*逐步成为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疗养健身、商务会展、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主要具有以下资源特色:

一是自然资源。有中国雷琼*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内唯一陆陷成海的地震废墟海底村庄。海岸与温泉并存,沿海岸、海湾兴建的海岸温泉度假酒店、海岸高尔夫、火山奇观和海上森林是最重要的三大自然资源特色。

二是人文资源。有南洋文化的百年骑楼老街、火山文化的古村落、贬官文化的五公祠、廉政文化的海瑞墓等人文古迹,还有刚刚推出的创意文化项目—张艺谋执导的“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

三是生态特色。*生态环境世界一流,四季亦宜旅游,空气质量在全世界158个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五,被誉为“天然氧吧”,是中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市充分利用生态特色开发各种旅游产品,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会展和赛事,如环岛国际自行车公路赛、铁人三项赛、轮滑大赛、lpga世界女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城市之间、热气球挑战赛、旅游商品交易会等,既带来了人气也带旺了旅游经济。

二、主要做法

考察团通过听介绍、问情况、参观景区景点、查资料、座谈等形式,对考察地区开展文化旅游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

(一)统筹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所到考察地区在规划布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时,都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及中心工作来抓,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地区特点,准确进行产业定位,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华侨城集团提出要把华侨城开发区建成城市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社会风尚健康,管理先进,信息化程度较高,富有文化内涵的文明社区。东部华侨城之所以取得骄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核心价值在于“生态环保大于天”的开发理念,不仅规划营造了一个全方位自然体验的生态之旅,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向游客推广环保知识,启发游客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旅游产品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战略性突破,项目性质上,从做单个项目向打造旅游聚集区突破;项目空间上,从城市中心向郊野地带突破;项目类型上,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突破。*市提出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以“两个加强、两个促进、五个改造”为工作抓手,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促进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对城市进行改造、对旅游景区进行精品化改造、对旅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对旅游产品进行转型改造、对旅游通道的客源地改造,确立了文化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同时,强化文化旅游管理部门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行业管理和指导服务职能,形成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联动机制,各部门都在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做文章。政府政策性引导拉动、多元化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大格局已经形成。

(二)精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市和*市始终坚持实施精品战略,突出抓好生态和民族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和综合开发,打造了华侨城大侠谷、茶溪谷、云海谷和*市海岸高尔夫、火山奇观和海上森林等文化旅游品牌。华侨城集团在资源配置上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品牌倾斜,在10余年时间内培育出康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中国民俗文化村、欢乐谷、华侨城地产等著名产品品牌以及“康佳a”、“华侨城a”等著名国内资本市场品牌,为民族工业、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光彩。*市围绕文化发展旅游,加快精品文化旅游产品的培育和建设,开发特色多元化民族旅游文化产品,打造文化旅游名市。

(三)引导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首先需要投入,没有有效投入就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市在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文化旅游产业战略的同时,注重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改善投资环境。2007年,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决策。2008年3月,国家同意海南省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先后颁布了《*市鼓励航空客运市场开发暂行办法》和《*市奖励旅行社暂行办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07年度对符合条件的12家航空公司和13家旅行社奖励1060万元,其中,航空公司所获奖励金比2006年度增加660万元,表明受奖励政策的激励,航空公司、旅行社把客源引进*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四)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内涵

在考察期间,我们处处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这一论述有了切身感受。*市有南洋文化的百年骑楼老街、火山文化的古村落、贬官文化的五公祠、廉政文化的海瑞墓等人文古迹,还有刚刚推出的创意文化项目—张艺谋执导的“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华侨城集团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深度开发,提出“集团将企业文化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机制。为优秀人才尤其是企业家人才提供丰富的企业文化营养和优良的企业文化环境,使之在成长过程中摆脱滞后的文化理念的制约,不断开阔视野,提高境界”。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意识和精神力量,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华侨城人(其中包括归国华侨)来自五湖四海,既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渊源,又有国际文化背景,在经济特区的环境里,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产生了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华侨城文化。开放意识,创新精神,包容心态,变革勇气,是华侨城之魂;主题公园等多项国内首创,是华侨城创新文化的结晶和象征。

(五)注重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第一资源。一个企业并不是工资高、待遇好就能吸引人才,还必须为人才的成长和理想的实现提供优良的人文环境。华侨城集团做到了这一点,能够根据需要不断为员工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新的文化理念开阔员工的眼界和视野,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为员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成长的沃土,把人才作为种子,使各类人才在华侨城的各个岗位上茁壮成长。*市高度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用好本地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和加强学习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素质,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先后开展了*“五十佳”导游评选,评选优秀导游;举办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发掘酒店行业技术能手。通过大力开展评优创优活动,有效促进了旅游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主要经验

这次考察,对考察地旅游工作的总体感受是旅游气氛“浓”,旅游经济“重”,旅游商品“丰”,旅游品位“高”,旅游管理“顺”,发展思维“宽”,发展力度“大”。

(一)树立精品意识,高起点定位旅游业

*市、*市都以培育旅游精品为重点,高起点定位旅游业,大力发挥旅游业在当地国民经济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巨大作用。

华侨城集团将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华侨城·旅游城”,成为中国主题公园旅游景区第一品牌,与境外同类景区交映生辉。*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发展目标新定位为“将*建设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乃至世界旅游名城”。*市基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五年将着力发展会展业、户外有氧运动、康体保健产品、历史文化口牌、主题公园、餐饮购物、娱乐活动、酒店业、港航业、全省游客到访中心和自驾车营地十大旅游平台,努力将*市建设成为国际性热带滨海度假休闲观光旅游目的地,并确立了要建设成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10多个称号,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世界健康城市试点。

(二)树立融合意识,文化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市、*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旅游业带来了旅游商机,为本地区文化发展与融合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平台。

东部华侨城撷取欧洲阿尔卑斯山麓茵特拉根小镇建筑,实现了中欧山地建筑风格与优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以瑞士文化为主题的山地度假酒店,将中欧文化融入音乐、鲜花、湖光山色的细节与环境之中;华兴寺佛家宾舍体验,促进佛教旅游文化的融合;荣获首届亚洲青年艺术节金奖的《天禅》,以禅茶文化为主题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茶翁古镇、三洲茶园作为茶文化鉴赏区和了解茶知识的绿色学院,更是集多民族茶艺、陶艺文化于一身。*市地处中国华南经济开发带的前沿,毗邻港澳台、东南亚,是连接大陆本土和东南亚的枢纽,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着来自韩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客源,同时与环北部湾地区、泛珠三角地区、东亚、东盟各国的联系紧密,促进了国内外旅游文化的大融合。

(三)树立大宣传观念,客源市场结构丰富

充足的宣传经费,大手笔的宣传,使*市、*市旅游业在全国及世界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以“国际花园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主题,加强宣传促销,树立*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形象。针对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项目和专题节庆活动,在每个年度或在一个时期内集中推出一个促销口号;编制多种文字的高质量旅游宣传品,设计有特色的、统一的旅游标志;在世界和国内主要旅游客源城市开设旅游窗口,在主要口岸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参加各类国际旅游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和促销活动;建立高效的旅游信息系统和旅游宣传推销网络,增强市民旅游促销意识。*市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会展和赛事,组织参加马来西亚旅游展、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韩国首尔国际旅游展、海南经贸招商等活动,重点推介高尔夫游,目前*高尔夫产品已成为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尔夫球爱好者,*高尔夫在韩日、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利用新闻媒体及有影响力的《商务奖励旅行》、《南方都市报》等刊物进行宣传,通过不断的宣传促销,*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逐年上升,树立了良好的旅游新形象。

四、主要启示

*市、*市文化旅游的成功发展对考察组的触动较大。截止2008年底,东部华侨城项目一期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实现税收5.1亿元人民币;*市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数63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人民币。主要启示有三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提高对文化旅游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坚持科学发展,充分认识到文化旅游“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效益,结构就是优势”的重要意义,围绕资源优势做好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坚持泉乡品牌建设战略不动摇,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对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重大意义的认识,结合××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研究出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硬措施,确保泉乡品牌建设战略得到有效落实。增强相关部门及旅游行业内部的“大旅游”意识,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文化旅游服务意识,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整合各种行政管理资源,以利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和宣传营销,实现更大发展。

(二)转变观念,全面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品质

一是树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观念。文化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追求的归宿,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在旅游产品开发、城市建设和旅游服务中,要充分体现文化元素,发挥文化的持久魅力。要将适合旅游业开发的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具有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书画作品,反映泉乡文化、历史名人、民俗文化的文艺演出和歌曲等。

二是树立打造旅游精品的观念。文物来源于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县也要用打造未来文物的理念,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开发建设旅游景区,让今天的每一个建筑符号、打造痕迹都能成为以后人们欣赏、保护的文物,坚决杜绝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开发建设心理。特别是抚仙湖东岸旅游区、华盘公路沿线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要围绕旅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要,既重视景区整体开发思路合理,又要注重景区细节的精细化、情感化设计,让景区从开发理念到具体的建设都能经受市场竞争和历史检验。

三是树立景城合一的观念。县城是游客的集散中心,是旅游景区的有效载体。县城区与旅游区建设都应该在统一的形象和主题下进行,让城市与景区融合,协调发展,体现鲜明的、统一的城市与景区特色和个性。

四是树立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的观念。民族文化是××县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民族文化可以开发、转变为具有广泛参与性和较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但同时在开发民族文化过程中,又应注重保护民族自身特色和民族氛围,杜绝违背民族精神,世俗化、浮躁的过度商业开发,最终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

(三)强化措施,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县委明确提出2009年要“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培育旅游产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泉乡”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泉乡”文化品牌影响力;积极做好全县旅游业总体规划,全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围绕这个奋斗目标,××县文化旅游业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打造以抚仙湖东岸、华盘公路沿线为重点的旅游精品。要以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积极做好全县旅游业总体规划,关键做到“三个围绕”:即围绕市场定目标,围绕资源定方向,围绕市场定卖点。依托华溪、盘溪万亩桔园,在曲江、南盘江一线开发一批桔园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全力打造重生态、重文化、重体验的乡村旅游。依托象鼻温泉优质的水资源,加快度假村改制和开发建设步伐,全力打造以高端旅游服务产品为核心的康体休闲中心。依托抚仙湖东岸秀丽的自然风光,加快抚仙湖沿岸旅游文化集群项目推进力度,全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同时要通过引进大项目的带动,大集团的进驻,集群化的推动,达到系列化的成长,实现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市场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2.以打造优秀旅游县城为目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县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机遇,加大投入,从根本上改善县城设施,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后,我们要以打造优秀旅游县城为目标,将旅游产业要素纳入城镇和景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城镇旅游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要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娱乐、餐饮服务、农业、工业的结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

篇6

三峡茶文化作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不仅形成了始源性特点,还形成了区域性、多样性以及经典性等特点。

1.始源性

自神农发现茶,在以后近4000年的历史里,三峡茶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茶文化系列演进的轨迹,不仅没有发生过断裂,而且出现了许多中华茶文化的“最早现象”。如对“茶”字的研究、茶的植物学研究、最先成熟的茶制作技术、沿袭最早至今盛行民间的煎茶风习,以及中国最早的涉茶歌谣、竹枝词、以名茶为题的名人名诗等,出现了早期的茶及茶文化繁荣景象。

2.区域性

三峡地区大多地势险要、崇山峻岭,典型的垂直气候分布,长江三峡更是如此。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不仅形成了丰富的茶种、茶类以及工艺技术资源,也形成了特殊的茶文化表现形式。如发达的长江三峡码头文化与“吊脚楼”里的“歇脚茶”;山民们劳动别给力的“苞米饭、懒豆腐、油茶汤”;峡江人朴实、大方的待客之道,“砣砣肉、毛把烟、‘膏子茶’”;高荒地区人们离不开的“火垅屋”与“罐罐茶”,还有与茶密切相关的山水文化、名人文化等,极具地域特色。

3.多样性

三峡地处茶树原产地及次生中心地带,是人类茶生活的起源与茶文化的发祥地,三峡地区名茶辈出,茶叶市场发育较早,茶乡茶俗丰富多彩,以至于各种以典型的文化形态表现的茶诗词、茶散文、茶歌舞、茶谚语、茶谜语、茶典故等应有尽有。在被称为汉族首部创世史诗,并于三峡东部地区广泛传唱的《黑暗传》中,汇集了混沌、游荡子、、女娲、伏羲、神农以及黄帝轩辕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而围绕神农生平、神农采药实践的唱述多达150行(句)。不仅如此,人们还取材《黑暗传》,创作出了《神农茶歌》。

4.经典性

经典性是指具有丰富的高品位茶文化,三峡茶文化的高品位,首先体现在三峡地区的茶文化发展,不仅有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成果,更有历代文化名人的参与推动;其次体现在三峡地区的茶文化发挥了经久不衰的普遍影响力。以陆羽《茶经》为例,作者通过考察,对三峡的茶、水、境、事不仅有记载,而且大多评价很高。又如历史上文人墨客常来三峡,李白、韦处厚、欧阳修、陆游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曾写过三峡茶诗,这些诗词不仅脍炙人口,有的甚至具有“盖棺定论”的意义。

二、当代的三峡茶文化创新发展及其特征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华茶文化的一再升温,当代三峡茶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时期,这种创新发展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予以体现。

(一)当代三峡茶文化发展的理论创新

1.确立了三峡茶文化的历史地位通过人们对三峡地区的考证研究,三峡应属于茶树原产地、茶生活起源地以及茶文化发祥地“三地”统一的地区,因而作为茶文化发祥地以及早期出现的茶文化繁荣景象,对于中华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巴人原为“长阳人”,“长阳人”发源于三峡地区清江流域,且先于蜀人进入茶生活,早期的巴人祖先曾有过长期的向西迁徙经历,直至蜀地,所以在将茶及茶文化向东向西传播的过程中,三峡地区发挥了“双向”的传承作用。还有,三峡不仅产茶历史久远,更因茶与名山、名水、名人、名作紧密联系,形成了底蕴深厚、大气磅礴的三峡茶文化,也展示了中华茶文化的历史风采。

2.加强了产业文化的建设茶产业文化是以茶产业为基础,呈现出的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这样的文化现象一般为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茶产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如茶树良种、生产茶园、肥料农药、加工厂房、茶叶机具、各类茶产品等有形的、物质的产业文化;另一部分则是以茶树良种选育技术、茶园种植制度与管理技术、全年茶事活动、茶区特有的生产谚语、谜语、歌舞以及理论总结等无形的、非物质的产业文化。从层次上分析,主要体现在地区、企业以及品牌三个层面上。在地区产业文化建设上,在20世纪培育出宜昌种、宜红早国家级茶树良种的基础上,相继育出五峰鄂茶7号、邓村鄂茶9号、清江鄂茶13号、五峰310、212以及平湖早等,大量引入外地优良茶树品种,对三峡地区主要茶树栽培品牌比较研究,创造出穴盘快速育苗技术,开展三峡库区生态密植试验研究、“三峡库区无公害生态茶园模式研究”、三峡库区早市茶研究、三峡库区茶叶加工“柴改煤”研究、库区茶叶产业差异化发展研究、对三峡茶产业谚语、谜语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等,通过大量的研究活动,促进三峡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茶大市向茶叶经济强市的跨越等。在企业产业文化建设上,以邓村绿茶集团、萧氏集团、采花毛尖、宜红工夫以及部分茶叶专业生产合作社为主,开展产业文化研究,特别是有关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总结打造三峡名企业的路径与措施。在品牌产业文化建设方面,围绕驰(著)名茶叶品牌的形成与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进行研究,为品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提出产品文化语境下的企业经营策略等。

3.开展了茶文化产业的研究三峡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茶文化产业,将茶文化产业定义为“富于文化内涵的茶产品和以茶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集合。泛指茶文化产品和茶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以及其它能够较多体现茶文化特征的行业。”根据“相同、相似”的原则,把茶馆业、茶包装业、茶传媒业、茶旅游业、茶培训业、茶设计业、茶文化产品以及茶文化活动纳入茶文化产业建设范畴。以名茶及其名茶审美和茶乡旅游作为茶文化产业重点研究和重点建设内容,开展了三峡茶文化“产业化模式”、“教育模式”研究,提出了“三峡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研究报告”、“创意产业与传统茶产业融合发展”,强调“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等,在指导茶文化产业建设实践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丰富了三峡茶文化内涵。

(二)当代三峡茶文化发展的实践创新

1.逐步建立多种茶文化与茶产业互动模式在产业的宣传定位上,有“茶叶大县”、“茶叶经济大市到茶叶经济强市”、“橘都茶乡”、“魅力茶乡”、“中国名茶茶乡”等;在茶文化活动的内涵赋予上,组织“茶产业发展论坛”、“三峡地区名优茶发展研讨”、“中国三峡茶文化艺术节”、“三峡斗茶大赛”等;在推广茶艺,发挥其在产业、产品宣传的作用上,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随着茶艺培训、普及茶艺力度的加大,茶艺在产品推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茶艺不仅直接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形象,而且加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采花毛尖绿茶制作工艺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远安鹿苑茶生产技术和当阳玉泉仙人掌茶加工工艺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应势而兴的三峡茶文化旅游三峡地区的茶文化旅游近年来迅速兴起,三峡茶文化旅游是利用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茶乡,如以邓村、采花、九畹溪、都镇湾等为代表的地处旅游景区周边,利用茶乡丰富的茶资源、先进的厂房设备与技术、深厚的茶乡人文积淀以及影响力,以发展茶乡生态旅游为主,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创建活动。从而延长了茶产业链、促进了产业融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推动茶乡产业进步、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传承作出了贡献。

3.持续规范的茶文化教育与培训2001年,三峡地区筹办了三峡茶文化研究会,随后这一地区的茶文化教育与培训便广泛开展起来。首先在部分高校开办了从事专门的茶文化教学的专业,开设茶文化、茶艺等课程,组建了以茶艺表演为主的高校群团组织,以高校为依托建立起茶艺培训机构,通过短期培训以及技能鉴定,培养了大批茶文化专业性人才。三峡茶文化研究会还通过各种会议的形式,会同高校师生送茶文化下乡,组织茶文化宣传和茶艺表演,增强广大爱茶人的茶文化意识;组织各种民间组织和组织间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企业在茶文化组织的指导下,采取企业选送学习和师傅带徒弟模式,掌握相关的茶文化知识和茶艺技能,促进茶文化水平和茶文化服务上档次。

4.正在兴起的茶文化产业园建设随着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发展,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企业开发为主的三峡地区茶产业园以及茶文化产业园建设进程加快。如宜昌萧氏茶产业园区、雾渡河茶产业园;三峡国际旅游茶城举多个名企业之力,建成集文化、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茶业综合体;湖北五峰采花毛尖集团在该县东大门渔洋关建成“采花茶叶科技园”,并设置了“湖北茶叶博物馆”。还有如宜红文化产业园、三峡黑茶产业园等一批以体现产业、产品特色,以旅游为载体的茶文化产业园区处于建设之中。

5.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产品生产近年来,三峡茶文化在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同时,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也呈现良好的态势。这种态势,一方面表现在各地茶文化活动此起彼伏,富于特色;另一方面以茶区历史、茶乡生产、人民生活、民俗文化为素材的茶文化产品也在大量涌现,如以邓村、五峰茶区为素材创作的采茶歌、采茶舞,描述长阳土家族茶乡生活的《清江茶缘》,以兴山围鼓为表现形式的《传说中的昭君白茶》等。在第三届中国三峡茶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大型剧目《峡州茶韵》,更是体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堪称三峡地区茶文化之精品。

(三)当代三峡茶文化的创新特征

与传统的三峡茶文化发展比较,当代三峡茶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主动性、针对性、时代性以及发展性特征。主动性是指无论是理论上或是实践上,三峡茶文化的当展,表现出推动三峡茶文化发展的主体更加自觉、积极主动、富于激情。针对性主要是指当代三峡茶文化的发展有更加明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更多的区域、更多的人群对三峡茶文化的需求,它的发展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时代性是指当代三峡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始终与时展的要求同步,体现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走向,特别是在更加注重茶文化与茶产业互动、更加注重产业内和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当代三峡茶文化由于主动性、针对性以及时代性的增强,因而也就更具可持续性,这不仅体现在三峡茶文化的进一步积累上,也体现在形式、内容的极大丰富上,并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发挥其功能或作用。

(四)当代三峡茶文化的创新效果

三峡茶文化的理论研究与积极实践,不仅推动了茶产业、茶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也营造出三峡地区境内五个“越来越”的茶文化氛围与进一步发展的格局: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重视茶文化建设,并用于指导本地产业发展和引领茶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企业越来越主动、自觉地利用茶文化,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三峡茶文化继承和创新的载体;三是三峡茶文化越来越成为推动境内产业融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四是三峡茶文化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广阔,特别是在产、加、销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五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茶文化成果不断丰富,三峡茶文化品牌逐步形成。

三、未来的三峡茶文化走势预测

对未来走势作出预测,是进一步推动三峡茶文化发展的前提。通过以上对三峡茶文化当代创新发展的总结与分析,置身于中华茶文化发展的背景,未来的三峡茶文化将呈现四种明显走势。

(一)人本化走势

当前,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已经进入物质需求与精神并重,物质需求增长逐步趋缓,精神文化需求增长加快的历史时期,以人为本,就是要适应这样的发展要求,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服务。三峡茶文化的人本化发展走势,一是将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丰富产业建设内容;二是推动三峡茶文化条件建设,促进三峡地区茶文化相关产业以及茶文化产业建设,特别是茶文化产业园、茶博园、茶馆业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三是三峡茶文化生产和消费氛围更加浓厚,特别是茶人与文人、茶界与各界的携手,将创造出更多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茶文化产品,促进茶区经济繁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二)市场化走势

文化市场化走势基于人们对文化的消费,这种消费一方面体现文化通过渗透,使人们在针对文化的解读过程中发生的间接消费,这种消费有利于扩大产业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并获得更多的产品以外的收益。另一方面,人们也会以市场为导向,将茶文化资源积极转化为文化资本,进一步创造出茶文化产品投放市场,满足人们直接消费的需求。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这使得三峡茶文化消费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毫无疑问,随着三峡茶文化的市场化运作与市场化发展,这样的消费市场将会进一步拓展和巩固,而且三峡茶文化在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强大的市场和强大的企业也将支撑三峡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三峡茶文化品牌建设提供强大的后盾。

(三)品牌化走势

品牌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地区的知名度、信誉度,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增强产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中国是“茶的祖国”,相对于世界各国,中华茶文化已经是一个响亮的品牌。三峡茶文化通过历史的积淀和当代的创新发展,不仅正在成长为一个品牌,而且这种品牌化走势也越来越明显。就近期而言,三峡茶文化的品牌化走势首先体现在对三峡茶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以及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上。其次,进一步体现在促进三峡茶文化品牌的广泛渗透上,包括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渗透,前者是指针对茶行业及其三次产业;后者是指随着产业间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三峡茶文化向其他产业以及更宽广领域的渗透,如旅游业、新兴工业等。第三,品牌化最直接的走势,是三峡茶文化真正成为境内各种节庆活动的品牌标签,在进一步整合境内茶文化资源、铸造统一的品牌形象发挥重要作用。

篇7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站在文化强县的战略高度,于*年提出了创建“文化先进县”的目标,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的意见》(桃发〔*〕4号);*年,县委、县政府提高创建标准,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的补充意见》(桃发〔*〕10号),明确提出了县城“六有”、乡镇“五有”、村“三有”等具体目标,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切实做好文化“五纳入”工作,并将创建工作作为考核内容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县委又提出了“一园一节三基地”的“一三一”工程(文艺园、桃花江美人窝风情文化节、竹文化基地、举重培训基地、民俗文化基地)。“文化先进县”及“一三一”工程为全县文化工作规划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不断努力,目前,全县文化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规划蓝图部分实现。县城“六有”已具备“四有”,即文化馆、图书馆、剧院、电影院(尚无博物馆与民间职业剧团),乡镇“五有”在灰山港镇、松木塘镇基本实现。在“一三一”工程中,竹文化基地以桃花江竹海为基础,已基本建成;举重培训基地于去年通过验收合格(但该项验收是一年一次);文化节定于今年9月举行,目前正在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可望能顺利举办;文艺园建设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二是文化活动开展较为频繁。*年,文化部门围绕“县庆”等中心工作共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文艺招待演出、文化下乡等大中型文化活动8次,各乡镇组织开展活动100多次;*年文化部门组织开展元旦广场文艺演出、九运会文艺招待会等大中型文化活动32次,各乡镇组织活动108次;*年尽管受到“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文化部门仍然组织了元宵文艺晚会、“红艺之光”金秋音乐晚会等文化活动13次,各乡镇组织开展活动91次。尤其是*年10月初组织的“心连心”杯精英歌手挑战赛有120名歌手参加,参赛及观看人数之多为历史上罕见。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文艺事业走向繁荣。《桃花江报》(现更名为《桃花江通讯》)自开办以来广受各界好评,至今已出版69期;全县广大文艺爱好者从*年至*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800多件;桃花江艺术团等5个较大的民办剧团及一些小型民间剧团,长期活跃在广大农村,每年演出在1000场以上,每年创收60万元,*年文化局曾给予奖励4万多元;*年,由文化馆组织参加湖南省第二届“三湘蒲公英奖”大奖赛,获金奖1个、铜奖4个,居全市之首。四是文化市场整治初见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全县文化市场近年快速发展,形成了网络文化、音像、印刷、歌舞、娱乐、文物等10大市场,但经营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从*年开始,文化部门加大了“扫黄打非”力度,对十大市场的500多家文化经营单位(户)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120多次,有效地净化和规范了文化市场。五是文化系统内部的产业化初露曙光。*年下半年,投入近200万元的电影院服装超市开业,除安排10个职工就业外,电影公司每年可收取场租17万多元;投入上百万元的灰山港电影院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其建成不仅能提高灰山港镇的文化品位,还将成为全县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影剧院“南大门”以200万元整体出让,门面楼综合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县电影公司与影剧院联姻,开展电影放映合作,可实现资源共享与捆绑发展,将对解决两家内部困难、维护内部稳定发挥出积极作用。对上述成绩,上级有关部门给予了充分肯定,从*年开始,我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文化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从*年开始连续2年被评为全省文化市场专项治理和“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年列为全省县域文化建设基地县、“湖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

从总体上看,全县文化工作在近几年之内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要把县委、县政府规划的美好蓝图全部变成现实,要把桃江建成一个事业繁荣、产业发展的文化强县尚任重而道远。那么,到底是一些什么问题在阻碍着文化工作目标的实现呢?

(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缺少必需的工作场地。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现在不是整体丧失就是破旧不堪,文化事业缺少必需的工作平台。从县城“四有”来看,为了生存,电影院被改建成服装超市,图书馆也偏居一隅,目前能开展室内文化活动的只剩影剧院一家。对场地需求最迫切的是文化馆和文管所。文化馆馆舍建于1972年,为五层砖混结构,共计1250平方米,30多年来未进行过大的维修,近年来因桃花路改造后增高,馆舍第一楼360平方米场地低于临街路面1.5米,成了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失去实用价值;1995年开始,县城几次被淹,馆舍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部分承重梁柱出现裂缝,*年被鉴定为危房;*年,为了通过国家二级馆验收,文化馆只得谎称正在更换房产证,馆舍面积不达标亦由房产局开个假证明蒙混过关;现在第六层圈梁及天花板出现裂缝,一到下雨,五楼排练室就水滴不止,加上桃花路车水马龙,噪声太大,文化馆内已找不出一个适宜的培训辅导场所。全县有馆藏文物3000余件,其中93件是国家级珍贵文物(国家

一、

二、三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居益阳市之首,从全省来看也是文物大县,却没有展列文物的必要场所。沅江、南县有博物馆,资阳、赫山有博物馆,安化正在建,桃江没有,反映我县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深厚底蕴的文物只能躺在柜子里睡大觉,不能发挥任何作用。从乡镇来看,目前,全县有10个乡镇无文化工作办公地点,23个乡镇无文化活动中心,80年代建起的13个乡镇影剧院(场)只剩2个,6个万册图书馆及几个千册图书馆只剩7个,共计图书18400册,且全部尘封。全县770多个村只有59个村级文化室,乡镇文化工作的档案、资料早已荡然无存。可以说,乡镇文化工作阵地几乎整体丢失。

(二)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文化工作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特别高,文学、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各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其他部门无一技之长者可以干工作,在文化部门则万万不行。文化局及其二级机构共有207人在职,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66人,高中以下的114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仅38人。如文化馆23人中,有一技之长者约9人,9人中能独当一面完成上级任务的只有4人,这4人中有3个接近内退年龄,另1个今年将办退休手续。文化馆作为全县群文工作的组织者,即将出现无懂行者的局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虑。在59名乡镇文化专干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只有31人,余下者对文化工作深感陌生,出现了文化专干无文化专长的不正常现象。59人中,有中专以上学历的32人;目前在文化岗位的仅15人,其余44人有9人抽调担任乡镇临时工作,35人下海或干其他事去了,致使9个乡镇文化专干出现空缺,文化工作职能已不复存在。

(三)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资金投入是开展文化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县财政收入的增长,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文化工作的投入(见下表),对照〔*〕7号文件规定的“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我县还是做得很不错的。*年、*年、*年全县财政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7%、9.9%、10.5%,但对文化工作的投入增长分别达到了15.7%、18.8%、14.6%。可见,文化投入不仅呈两位数增长,而且增速远远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但文化事业对资金的刚性需求是十分巨大的,文艺园、博物馆或其他任何一项稍大一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可用完文化系统几年的财政拨款,不断增长的财政投入无法满足这种客观需求,因而出现了资金投入的相对不足,致使文化局的部分二级机构要靠争取资金或“乞讨”才能开展工作。*年文管所从文化馆迁入原民政局三楼,因改造维修场地、添置报警防盗等配套设施,左借右赊,负债10万元,*年该所在省财政争取到3万元维修资金,*年又争得部分资金,加上县财政的增拨款,才勉强还清欠账,但要开展其他工作就困难重重了。近年来,全县开展的文化活动较多,而每次活动的必需经费都要上万或数万元,事实上文化馆对开展群文活动力不从心,经常要去有关单位拉赞助,拉不到赞助就只能自己先背着,致使*年负债11万元,*年情况稍好仍负债8万多元,*年是否能还清债务尚不得而知。乡镇文化站情况比局直二级机构更糟。*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乡镇文化站与广播站合并,并实行整体分流,1995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文化专干定为全额拨款编制,1995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定为差额拨款编制。在现有的59名文化专干中,有28人为差额拨款,财政每年只发给3780元基本工资,所以生存成了部分文化专干的第一要务。某乡文化辅导员*年拿了7个月工资,*年拿了9个月工资,*年拿了基本工资的80%,*年、*年只拿了“工资”。生存都没有保障,谁还有精力去干事业?现在乡级财政十分困难,*年仅有灰山港、牛潭河、马迹塘、修山等小部分乡镇投入了合计不超过10万元的文化事业资金,支持了一些公益活动的开展,大部分乡镇年初未将文化事业纳入整体规划,更无经费预算,因而大部分乡镇的文化工作萎靡不振或基本瘫痪就势所必然了。

(四)文化保护工作亟待加强。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由于山水阻隔及民族习俗、语言、审美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区域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是县域文化中的宝贵资产,一旦遭破坏或灭绝,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文化资源就我县而言,主要是两大类。第一类是民间文化。县境的民间艺术形式,分属文学、美术、戏曲、音乐、舞蹈等不同范畴,最保守的估计不下30种,极其重要的有故事、谚语、歌谣、功德画、竹雕、剪纸、地花鼓、三棒鼓、狮舞、道舞、猫舞、秧歌、腰鼓舞、蚌舞、灯舞、弹词、高腔山歌等,其中马迹塘故事与大栗港山歌(胡呐喊)是我县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故事还是全省唯一的高台艺术形式。但令人焦虑不安的是,这些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究其原因,一是民间技艺的传承属父子相传,师徒相授,艺人们没有普及技艺的愿望,许多技艺是代代单传,口传身授,无文字记录,很不可靠;二是由于商业文化的冲击,年轻人认为民间技艺不赚钱,不愿学习,加上许多民间艺人不是已经作古就是年事已高,民间艺人队伍严重萎缩,民间技艺传承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三是已有的民间文艺资料已毁于一旦,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部门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整理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民间文艺档案资料,却不幸于1995年彻底毁于洪灾,因此拯救和保护民间艺术已刻不容缓。第二类是文物及文物保护单位。县境历史非常悠久,从新石器时代起,桃江就有先民居住,3000多件文物真实地再现了桃江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全县珍贵文物中,东汉的漆木器及古籍、丝织品等一部分珍贵文物对保管条件要求苛刻,稍有不慎便会遭氧化或变质损毁,但因保管条件太差,连最基本的恒温干湿设备都没有,无法达到行业要求,文管所整天在担心着这些文物的生死存亡。全县有浮邱寺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熊亨瀚墓),这些场所的维修保护每年需要资金约8万元,*年县财政下拨的文物保护费是0.55万元,*年是1.5万元,*年是2.5万元,与需求相差太大,因而文物保护单位的维持工作形势严峻。

二、思考:如何突破五大瓶颈

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从某种角度看,解放生产力就是解决“人”的问题。从实践层面来看,推动县域文化发展,重点在于突破观念、人才、投入、产业化及管理五大瓶颈。

(一)观念瓶颈。文化是什么?它是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精神、民族艺术、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总和,其核心作用是教化,其最大目的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因而我们的文化必须是先进文化,必然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化逐步渗入经济领域,形成了今天我们津津乐道的文化产业。因而文化既有事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县域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催化剂。文化可以改变社会的精神面貌,可以提高民族素质,同时先进文化还可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许多同志考察过沿海发达地区,总认为他们文化工作搞得好是经济基础好、财力雄厚使然,但他们为什么要把钱投在文化工作上呢?投在其他地方不行吗?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文化工作的极其重要性,投入资金是非常值得的。而我们许多同志却认为文化工作是可有可无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件事干好干歹,首先是观念上的差异。有的同志认为文化是宣传理论部门的事,只看到事业属性,看不到其产业属性;有的认为文化工作投入多、产出少,太不值;有的存在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或先经济后文化的两张“皮”现象;有人仍在用一种计划经济或行政管理思维来看待文化工作,政事不分,企事不辨。凡此种种,致使一些地方文化建设摆不上应有位置,文化资源得不到合理保护与开发,甚至文化工作真空化。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想看法,但这些思想看法则是后天形成的,正确观念不占据其头脑,错误观念必然占据其头脑。因此文化工作真空化的不良后果是先进文化不占领,落后文化必然乘虚而入,一些地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犯罪行为日益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屡屡出现,给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人才瓶颈。谁来办文化?他为什么要办?事业要繁荣,产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长期的计划经济形成的僵化体制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发展成长又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现在的状况依然是作“茧”自缚。其表现:一是外面的人才进不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与规范,编制政策一直执行得较好,但编制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确能控制机构臃肿,另一方面因编制所限许多应当进来的人进不来,所以一些单位出现了借用、借调人员现象;二是进来的不一定是人才。编制政策虽然能控制人员数量的无节制增长,却无法保障进来的一定是必需的人才,在59名乡镇文化专干中,大多属非文化专业人才,其中有5名是学农技的、6名是学机械制造的、有8个乡镇的专干是城镇退伍兵,文化局二级机构的状况也大体如此。原因是什么?核心是文化部门对所进人员的业务素质无把关权。1995年撤区并乡后,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文化站成为乡镇政府兴办的公益事业单位(湘办发〔*〕29号),与文化主管部门只存在业务上的指导关系,对专干能否胜任文化工作主管部门无权把关;三是进来了共吃大锅饭。做多做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我为什么要尽心尽力去干?所以大锅饭体制极大地挫伤了专业人才的积极性,而现在许多企业或民办社团对专业人才十分青睐,不仅尊重人才,而且聘以高薪,许多有一技之长者辞职下海就理所当然了。面对这种令人痛心的状况,我们如何办?其一,加大培训力度。对已经进入文化部门者,不能把人家一脚踹开,一脚踏死,而应在提高其业务素质上狠下功夫。在文化工作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很年轻,处在可塑期。乡镇59人中,50岁以上者只有5人,40岁以上者14人,其余40人都在40岁以下,完全可以通过系统的多批次的培训,使尽可能多的人拥有一技之长。从长远来看,我们应从基础抓起,可在县职业中专增开适当数量的文艺班,确保文艺工作能新人辈出。其二,明确文化部门进人的业务素质把关权。对此,文化部门应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制定出相应细则,对外公布,一视同仁。招考人员的业务素质面试以文化部门为主进行。其三,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可由“两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完善文化人才流动与引进政策,开辟人才进出“绿色通道”,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其四,深化事业单位分配改革。这主要指文化局二级机构,改革的核心是“三定三不定”:1、定基本拨款,不定专项经费。这主要是针对县财政而言,可将某年度某单位的财政拨款额定为该单位基本拨款,如遇县委、县政府要求举办活动再行追加。2、定岗不定编,竞聘上岗。单位取消编制,只定岗位,除负责人岗位由主管部门主持竞聘外,其他岗位定人由单位自行确定。实行全员优化组合,竞聘上岗,竞聘上岗每三年进行一次。3、定基本工资,不定福利津贴。所有人员均按国家人事部门规定确定基本工资;对福利津贴,上岗者有(以完成岗位目标考核任务为前提),待岗者无;福利津贴按岗位性质划分不同等次,岗位内部亦适当拉开分配距离。如此改革的实质在于不增加财政额外负担的情况下,打破大锅饭体制,激化单位内部潜力与活力,达到真正搞好文化工作的目的。但改革须注意:一是要对特殊人员(如年龄较大)的利益予以适当考虑;二是要基本稳定。可选择条件适宜的单位先行试点,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铺开,不能冒进。

篇8

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体育文化,世界上影响最大,差异最明显的是中西方体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呈现出世界性的色彩,体育文化也呈现出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形式。但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和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

1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1.1地理位置的差异

中国古文明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大陆,被太平洋、热带雨林、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从东、南、西三面包围,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天然屏障,只有北面的古代游牧部落常常威胁中原地区,但由于中原经济文化处于优势,中国的古文明发展始终没有被打断。长达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给中国人的思想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多顺从少抗争、多保守少创造;重人性、讲人治;强调贵贱、等级制度的民族性特征。

西方文化产生于欧洲,欧洲位于欧亚大陆的西部,西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东南是黑海、里海,北临波罗的海、北冰洋,东部以乌拉尔山脉与亚洲相接。欧洲海岸线曲折,多天然优良港湾,适于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欧洲土地面积狭小,平原少、山地丘陵多,土地贫瘠,不宜于农业,只好向大海求生存,进行海外冒险掠夺。这就铸造了西方的进取精神和主体意识。

受西方地理文化背景的影响,西方民族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与东方民族截然不同的特点,它重视个体的力量,强调对个体发展的尊重和宣扬,对外来世界存在天生的征服与探索欲望,对不断突破人类自我未知的极限有着不可思议的向往与追求。

1.2心理基础的不同

原始农业在中国是以女性为主的原始采集生活过渡而来。他们靠天吃饭,越是古代越是这样。因此,中华民族多感恩、依附心理。“中国古文明是本地区居民创造的。古文明建立发展的基础是农业。”〔1〕中华文化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强调人应与自然融为一体。中国古代竞技体育多以个体的、娱乐性的、技艺性的、表演性的项目为主,如投壶、戏球、礼射等,而对抗性强、竞争性强、身体接触较多的运动项目,在中国开展很少,也难以流行。这不能不说与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心欲宁,志欲逸,气欲平,体欲安,貌欲泰,言欲讷”有关。这种形态的竞技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缺乏竞争性和开放性,反映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符合中国古代哲学意识的内倾性,与东方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相同步。

在古希腊代表的西方,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而不是直接依赖于自然。长期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使希腊男性充满了勇武刚强,尊重个人的文明。他们认为战胜自然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竞争是西方体育运动的灵魂,他们强调超越自然、超越极限,其体育中表现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色彩。我们从古代西方比较盛行的单程赛跑、角力、拳击、赛车、赛马等竞技活动中就会感觉到西方体育的外向型性格的气息。西方大多体育项目都对规则、场地、器材做出严格规定,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立的、科学的、规范的体育理论体系。这些方面分别形成了中国人“内向情感型”和西方人“外向情感型”的民族性格和心理基础。

1.3信仰的区别

中国古代的先祖们一直崇拜图腾神,认为图腾是氏族人的祖先,人伦准则也以血缘关系辨亲疏,识远近。后来中国的体育文化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儒家思想的学说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儒家思想提倡 “仁”、“义”、“礼”、“智”、“信”, 强调 “礼”的规范, 把以竞技为主的体育也限制在礼的范围内, 这对后来的体育影响很大, 限制了体育思想的发展。后来程朱理学把儒家中的“仁”、“礼”学说进一步发展衍变成为“明人伦”的思想,而一直发展的养生活动中,医家与道家结合,道家与佛家融会,使养生思想与术士方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神秘莫测。正是因为中国伦理文化的日渐成熟,礼仪禁忌的越来越多,人们才愈加不敢表现,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象朝着内敛、文弱一面发展。

古希腊在图腾崇拜以后,创造了以宙斯为主神的奥林匹克诸神,他们重视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个性。他们的关系不是从属的,而是平等的。他们视人为神圣,视人世为人生的娱乐场、竞技场。西方价值观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是宇宙的主宰”,人与自然界处于对立和斗争的状态。他们将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和改造对象,主张发挥人的主体能动作用,重视人对自然的支配和抗争。在体育运动中强调勇敢、顽强、拼搏和向上的精神。

1.4文化的差别

中国体育文化在汉代初步形成一种崇尚阳刚之美、大气磅薄的英雄主义精神,并在唐代得以发扬光大。但是随着专制统治的不断加深,与之配套的意识形态不断加强对人们的禁锢,使人们追求内在的修炼,以及身体与自然的气息沟通,不重竞技重欣赏,再加上传统儒、道、佛三家的中庸、和谐、平心等哲学理念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出现“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另外,雅、俗文化的长期分流,文人士大夫尚雅轻俗绝不与民间艺人合作,结果民间技艺只能口传身授,宫廷或官府的体育多数由皇帝钦定,因为环境氛围的严肃和上层社会保守观念的限制,也不可能形成多种技艺高度融合的体育形式〔2〕。因此中国一直未能产生广泛、普遍的形体审美观念,没有对身体形象的深入追求,因而中国历史上也就没有奥林匹克那样的推崇个性、以民为尊的竞技角逐,更没有出现浸泡着“平等”和“竞争”这一核心思想的体育观。

古希腊主流文化是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追求身体的“力”与“美”,身体锻炼注重体育竞技运动。古希腊、斯巴达、罗马对儿童自小就进行身体和军事训练,重视身体的健美匀称,追求体育竞技的价值。西方传统体育主要着眼于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的提高,追求肌肉、骨骼、韧带等的外观强大及功能提高,参加赛跑、体操、标枪、拳击等极具竞争性的项目。西方文化所具有的竞争精神, 勇于冒险的性格, 崇尚精英至上、骑士精神。在竞争中求生存, 在竞争中求提高,在竞争中求完善,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竞争机制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其项目设置理念上也体现出速度、高度、远度和重量等物理特征和追求个性极限潜能,充分展现的是生命的运动能力, 挑战生理极限的思维方式〔3〕。

2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由来已久,据考古发现,殷商甲骨文就有来自外国的龟甲,从两汉开始,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汉唐盛世,使中华文化不断充实新鲜活泼、丰富多彩的有益营养。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52年,齐国都城临淄曾开展盛大体育运动会,项目有蹴鞠、射箭、武术技击、角力、击剑、投石、超距、围棋等,其声势极为壮观,不亚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4〕公元600年,隋杨帝在丝绸之路的古都张掖举办了来自世界27国的商贸盛会,并进行了百戏、角抵、马术、乐舞等比赛。和唐代有通商交往的国家多达70余个,仅长安就居住和汇集国内外百万余人,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西方一批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使中西文化交流掀起了新的。

随着世界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深入, 世界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世界各国间文化的交流、影响、互动日益加强。各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冲击中都向统一的方向发展。体育文化也在这一同化过程中呈现出交会融合的发展趋势。

3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社会,人们已进入激烈的竞争时代,快节奏、高频率的生活,使个体包括未成年的学生都因此而承受巨大的压力,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和优越,如果缺乏必要的调整和足够的承受能力,仍会对人造成身心损害。西方体育方式多为对抗性的,运动本身可以调节人的精神,但过分的胜负追求不符合工作紧张之后的放松要求,尤其不适合全民健身人群中的中年人和老年人。

西方竞技体育过分地追求超越极限,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局部的发展,一时的成绩,还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许多运动员虽然身强力壮,退役后却疾病缠身,还带来了滥用兴奋剂、贿赂等等,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说西方的竞技体育在健身这一方面是有缺陷的,有悖于全民健身的宗旨。

中国传统体育中很少有激烈的竞争活动和对抗性项目, 也很少提供发挥人体创造性及能动性的机会, 造成人们缺乏积极探索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精神, 弱化了人积极进取性格的培养。中国传统体育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封建社会传下来的、带有一些迷信色彩的民间活动等。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传统健身,只应是摒弃传统健身思想中落后的观念,杜绝利用封建迷信惑众的现象,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经验上升到科学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等,这促使人们把眼光投向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逐渐向海洋发展,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有很多天然优良的港口,可以向大海深处前进。人们前进的步伐逐步增大,人们的发展模式也有了新的内涵,这就逐步带动了人们各方面的进步。传统体育文化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需要不断增加新鲜血液,西方的竞争观念、自我价值观念也逐渐融入中国体育文化。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奥运会项目已深入中国各民族人们的心中,获得大家的喜爱。在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突破性地获得金牌32枚,其中射击4枚、跳水6枚、柔道1枚、举重5枚、游泳1枚、羽毛球3枚、乒乓球3枚、网球1枚、体操1枚、摔跤1枚、田径2枚、皮划艇1枚、跆拳道2枚、女排1枚。从中国获得的奖牌看,直接对抗性项目有4枚,隔网对抗性项目有8枚,完全不与对手接触项目有20枚。说明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下,中国体育在腾飞,竞争意识在增强,竞技能力在提高。

中国传统健身不仅进行外形肢体运动,还善于养内,典型项目是导引、气功、武术、太极拳等,它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当世界走向老年化的时代,它理应受到老年体育的青睐,在讲究健康和休闲的今天,它的体育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的。

西方社会虽然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但是精神颓废的生活让人们感到失望和厌倦,西方体育竞技对人体产生很大的运动损伤,使人们感到不满,西方人对东方体育中强调练养结合,动静平衡的体育思想很感兴趣,为缓解高科技带给人类的不良影响,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促进人类身心健康,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解脱。例如普拉提(Pilates)训练法就是由德国的约瑟夫?普拉提于1926年创立并推广的一种运动健身体系,它吸取了东西方文化,兼容了生理与心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融入了瑜珈、太极拳、芭蕾形体的一些理念,是针对肌肉形态、关节等外在的一种训练。

气功、武术、龙舟竞渡、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开始向西方移植,冲破了西方竞技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众多学者都对中国文化寄予希望,英国罗素先生在《中国的问题》一书中曾说:“中国人已经发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已经实践了不少世纪,如果它能够被全世界采用,它将会造福于全世界。”西方体育观念在强调战胜自我、战胜自然等体育精神、对于激励人们的斗志,积极进取方面有可取之处,对于局部系统器官有突出锻炼作用,竞技体育项目在弱化竞争性,降低难度的前提下也可用作健身运动的手段和方法。

从哲学意义上讲,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努力追求的是人类的可能性,而东方体育文化则要说明人类的必然性。西方体育主张“永无止境”、“超越极限”,东方体育强调“适可而止”、“点到为止”,这两方面对于人类都是不可或缺的。

5结论

通过对古代中西体育文化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的体育文化虽然差异明显,但是互补性很强,而且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有着重要作用,中国体育文化可以平衡西方体育的偏颇,西方体育文化可以改变中国体育的柔弱,具有互补作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继承、融合和发展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历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

〔2〕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文史研究所.丝绸之路体

篇9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通过学习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同一时期,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最近发展区也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带有难度但通过思考可以解决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跨越其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发展层次。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之间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学习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上已经出现了极大的分化现象。在初中阶段如果继续实行班级整体一个目标的大一统教学方式,则只会进一步分化学生的学习层次,让“优者锦上添花,难者雪上加霜”。教育给我们一双眼睛,我们用它发现自我,寻找“真、善、美”。但现实中的这种“马太效应”式的结果显然与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二、实施语文学科差别化教学探索

我把七年级一个班37名学生进行分组测试,测试项目为语音及汉字书写、词语运用、句子仿写等。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按知识水平层次分组,进行差别化教学。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但在班级授课制下,不可能单独教授,只能进行有限度的因势利导。故把37位同学按语文知识水平强弱分成4组。前三组各9人,第四组10人。其中第四组10人,据调查其中有6人在小学时已经被定义为“弱智”或者“顽劣”学生,基本游离于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语文知识水平非常弱。比如“ng、eng、ing、ong、un、ün”之类的韵母都经常区分不清,书写上基本处于临摹阶段,很难进行正常的语文学习。第三组与第四组类似,只能进行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但比第四组稍强一些,但该组与正常的语文学习还有一些距离。第二组基本能进行正常的语文学习活动,第一组与第二组区别不是太大,相对地更加能胜任学习活动,并能较好的进行自学和交流。

通过两周的分组教学,进行差别化引导,第四、三两组在语音及词语的领会、运用上进步比较明显。第二、一两组自学与指导相结合,学习过程进展比较稳定、有序。不同组别学习的内容、方式均不完全相同。通过四周的分组教学,同组别中有差别地进行分别指导,第四、三两组有很大进步,在语音、语义的领会运用,书写与阅读速度等方面基本达标。第二、一两组自学与指导相结合,学习过程进展比较稳定、有序。通过这一周期的差别化教学,学生在总体上基本达到接受七年级课程的水平,原来比较优秀的学生在自学能力及合作精神上也有一定的提高。

第二阶段:打乱知识水平层次分组,进行差别化教学。

义务教育语境下,应当倡导素质教育而非精英选拔教育,应当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人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合作、教学生相助的相处之道。基于此,把学生分成7组。第一组与第七组为6人,其余5组各5人。原分组中第一组9位成员进入7个组别,担任组长。每组成员均有学习能力高低者。在前一周期的分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七年级语文课程的条件,在此周期内主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的学习活动。

1.实行小组捆绑式评比

组长不仅要分工还要负责整体任务的最后把关,这对于训练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小组对外是整体参与积分评定的,每个成员的工作都会最终影响到整体的成绩,所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也“被迫”地被调动起来。组长有时变成教师的角色,主动帮助任务落后的同学,这不仅仅是学习的事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

对于出色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智力水平已经超过平均水准。教科书上的东西有时过于简单,而对全体学生的要求在他们看来有些低。老师应当对这部分学生鼓励、诱导,让他们在兴趣所在的方向和领域内自己去探索,并定期通过板报、墙报等向大家展示、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对分组差别化教学探索的分析及

思考

篇10

“吉云照影觥筹尽显生活秀,庆语映灯弦歌舒展岁月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路与江汉路之间的吉庆街,是一条集聚排档美食文化和汉味民俗文化的历史名街。其开放的经营方式和平民化的表演方式受到了市民的追捧,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吉庆街缺乏公共配套措施、建筑老化等等问题逐渐暴露。2009年3月,江岸区政府对吉庆街进行了全面整改。改造采用“异地重建”的方案,以保护修复为主,拆除违章建筑,力争还原街区历史风貌,打造民俗创意区和文化馆藏区。然而,整改后的吉庆街反现萧条,商家惨淡经营,人气每况愈下。2016年12月,重新竣工的吉庆街焕然一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以吉庆街为对象,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调查。

一、吉庆街文化产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查前后经过设计问卷、实地考察、分发问卷、采访经营者、阅读相关文献、分析数据的工作,于2016年6月启动,前后开展3次集体调研,共收集线上线下调查问卷255份,对经营者、管理者进行了2次采访。本文采用问卷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 调查样本分析

1.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吉庆街商圈的人群总体呈现出年龄层低、省内出身、教育水平高、文化消费水平较高这四大特点。

其主要年龄层在25岁以下(44.31%),超过半数年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下(53.33%)。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在义务教育程度以上(83.13%,其中大专学历及以上占44.31%)。常住于大中型城市(74.12%,其中大城市占49.41%。来自于本省、本市的人员占83.53%,其中省内非武汉市出身者更是占到47.84%),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年度文化娱乐休闲消费额度在1000―5000元之间(51.37%)。如此看来,吉庆街的潜在消费者为年轻人群。

2.受访者获得信息的渠道

在受访者得到信息的渠道中,通过各类传媒和亲友介绍(55.29%)最多,占半数以上。而通过旅行社得知吉庆街的最少,仅占2.35%。扩大范围来看,在针对包括吉庆街在内的武汉市内四个景点的共计940份调查问卷中,经由旅行社推荐而来到景点的人数仍旧占比较低,仅1.28%。在除了“其它”和“旅行社”之外的四个选项中,占比最大的是亲友介绍(21.57%),其次是网络新媒体(17.25%),再次是传统媒体(16.47%)。可推测,将吉庆街介绍给外地亲友的应多为本地市民或近郊人群,这点表明,来访人群往往不带有明确的旅游目的,大多数是探亲出差时顺便游览。该数据一方面说明吉庆街的景点魅力有局限性,吉庆街旅游文化缺乏宣传,另一方面说明吉庆街在制定发展决策时应优先考虑将本地居民作为受众,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街区商业环境和文化项目。

(二)吉庆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描述

1.吉庆街文化产业到访次数、同行人员、游览目的分析

在受访人群中,“来过吉庆街三次以上的”占总数的56.47%,而第一次或第二次分别占比18.82%、14.9%。问及同行人员,占比最高的是和同学、同事一起(36.86%),其次为和朋友、恋人一起(23.53%),随团到访的最少,仅2.75%。

调查人群游览目的,顺位最高的分别为“其它”和“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居中的为“了解城市文化底蕴,开阔视野”,最低的是“被广告宣传吸引”。可以分析,吉庆街作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不甚突出,作为购物地点的特征也体现不多。“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是现代社会许多休闲场所都具备的功用,表明吉庆街作为市民消闲场所这一特征的延续。而且,回溯吉庆街的前世今生,吉庆街正因其排挡文化和草根文化吸引大众,在将来的发展策略中也应着重强调这一深厚的文化背景。

2.吉庆街文化产业观光内容分析

询问受访者在吉庆街实际观光的内容。排序最高的是“其它”,比排序第二的“品尝特色美食”得分整整多出一倍。据走访中实地观察,单纯路过、周围居民在此纳凉散步、附近上班族休息、聚会、等人会和占相当一部分。除了与上文已经讨论过的吉庆街作为旅游景点魅力尚有欠缺这一点相互印证外,值得注意的是,品尝美食与感悟历史文化底蕴仍然占据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人们对吉庆街作为著名汉味文化景点的价值仍然有一定的认知度和期待度,吉庆街的相应价值值得保护和强化,在这一点上,绝不应该放弃吉庆街90年代以来作为美食文化名街所积淀下的底蕴。

3.吉庆街游客旅游感受、与满意项目分析

分析受访者的的旅游感受,表示“没达到预期效果,不推荐”以及“比预期差很多。会以负面形式宣传”的受访者比例达到24.7%,表示“基本满意,没有特别出彩之处”的占55.29%,而“超过预期,会推荐亲友过来”的受访者仅占20%。与之前“通过什么渠道得知吉庆街”一项中超过20%的受访者都是通过亲友介绍而到来的数据相对照,吉庆街的口碑效应有待加强。

分析满意项目答案,“特色美食”在满意项目中得到了4.24的高分,“无”、“传统人文景观”、“特色表演”分居二、三、四位;不满项目中,“无”选项排位最高,“配套服务”和“消费价格”、“景观建造”分居二、三、四位。

特色美食的高分说明吉庆街的招牌仍然是美食文化,特色人文景观中的老式里分建筑是吉庆街用来招徕人群的潜在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武汉市其他同类美食街市中所没有或者说不太突出、尚未形成特色的音乐、曲艺表演在调查结果中仅占第四位,得分比“无”选项(1.69)低了将近一半(0.87),这一特色不够突出,令前来的顾客感到吉庆街除了美食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走访过程中发现,吉庆街的音乐表演者人数减少,演出质量、收费水准有待提升。

4.吉庆街消费金额、不满项目分析

吉庆街的文化,是带着汉味的草根文化。根据人们旅游时考虑的因素显示,人们进行文化观光时,金钱成本也是观光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排在所有选项中的第一位。然而,结合人们对吉庆街的不满之处,吉庆街的消费价格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不满意项目,排位仅次于“无”和“配套服务”两项,居于第三。消费金额调查显示,占44.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吉庆街的消费在200元以下,200-500元的也占29.41%,500-1000元的占比44.31%,而消费1000元以上的占比8.36%。

吉庆街低额定价是它的巨大优势。然在实际走访中发现,吉庆街里满是高级连锁餐厅,老街两边经营的私人小餐馆,其菜品定价离亲民廉价有一定距离,基本和武汉市其他地区餐馆的定价水平持平,其菜品价格也不具有汉味特色。事实上,来到吉庆街的人群在调查中表示对消费价格不满,多是因为对吉庆街的草根认知与现实情况有落差。

在不满项目中,除去上文提到的草根文化的流失和价格优势的丧失,配套服务成为吉庆街的首要短板,而景观建造位居第四。以上均是吉庆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吉庆街发展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吉庆街备受政府与人民重视,曾多次进行改造重建。2016年12月,改头换面的吉庆街重新面向广大市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造工程有效解决了建筑老化、缺乏管理等诸多问题,使吉庆街承担起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历史重任。但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传统民俗草根文化流失

新吉庆街的建设方式是“异地重建”,投资巨大,群众期待也极高。新吉庆街采用民国复古建筑模式,取缔了原有的露天排挡文化和市民草根文化。结合影响观光因素一问的调查结果,景点独特性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审视现状,吉庆街原本以夜市露天餐饮为招牌的特色模糊起来,艺人的不断流失使其失去吸引力。从吉庆街的例子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城市建设与特色传承的矛盾。现代城市建设在追求整洁、卫生之时,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破坏。此外,新吉庆街的管理者大量招揽全国连锁型餐馆,不仅损坏吉庆街固有的美食特色,使之与高档商业区别无二异,也使价格提高,影响居民消费。

(二)缺乏相关部门有效宣传

吉庆街曾扬名中外,相关小说、影视剧作一度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吸引远客纷至沓来。相较当下游客骤减,且多为周边居民的现状,可见吉庆街的名声已大不如前。

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吉c街的宣传较少,现有报道多反映其萧条现状,表示吉庆街不值游玩。同时,有关部门未能充分利用新新崛起的网络媒体平台,使其在新生代消费群体中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吉庆街一度没落。

(三)缺乏配套设施建设

武汉的市政交通建设是民众关心的重大问题,这是城市的必要发展经历。只是,武汉交通建设缺乏规划,2009年长江过江隧道试运使中山大道通行受阻,减少吉庆街车流量。2014年8月中山大道又进入进入两年的全封闭地铁施工,加大游客到达吉庆街的难度。五六年的时间使得吉庆街从如日中天变成藏在深闺,在人民心中日渐衰落。吉庆街在黄金时代戛然而止,地位被新生力量取代。2016年,吉庆街交通状况有所改善,但车位较少,交通拥堵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承和转化方式,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吉庆街的草根情怀终难长久延续。

三、吉庆街文化产业化发展建议

通过对吉庆街经营者的采访,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现从以下两方面提出建议。

(一) 政府的战略规划设计和决策支持

1.加强文化政策扶持力度,突出吉庆街特色

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其次,市政府应在对吉庆街进行统一规划时保留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维护汉口老街巷文化,增强文化景观文化内涵。有关部门要对入驻商家进行适当筛选,争取吸引艺人回归。同时,政府要丰富宣传渠道,提高吉庆街知名度。使得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达到平衡,发扬吉庆街独特的草根文化。

2.维护商家艺人权益

政府要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在艺人管理上,推行艺人俱乐部或工会,为艺人购买社保基金,提供社会保障。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为了重新焕发吉庆街的活力,政府可以针对吉庆街的商户推出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保障小个体户的权益。在城建执法方面,有关人员可在吉庆街附近范围内进行限制性管理,开设步行街,恢复吉庆街热闹风貌。

3.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武汉市政府应抓住吉庆街的交通优势,加强地标建设,对旅游景点进行区域性整合形成集群效应。如在进行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时优先考虑经过吉庆街的线路,将吉庆街与其他临近景点联合,形成旅游经典线路;以“吉庆街”命名公交或地铁站点;在周边景点地图中加入吉庆街地标,进行一定的景点介绍和旅游推广。同时,也应完善公共设备,规划露天大排档区域和停车场区域,完善配套措施。

(二) 商家和艺人的文化自觉

要把吉庆街建设成武汉饮食文化的另一张名片,那就必然少不了吉庆街传统商家的力量,个体商家需要在正确认识吉庆街文化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经营进行适度改进,走亲民路线,无论是食品的味道还是用餐氛围的营造、价格上都力求亲民。除了在文化观念上的更新以外,也应继续严格地遵照餐饮行业规范,保证食品安全,对顾客负责。

在吉庆街的街头艺术方面,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街头艺人都应有文化传承自觉。其音乐种类、与艺术形式可以适当创新,形成湖北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使吉庆街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新吉庆街改造工程完成,吉庆街逐渐重回大众视野。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大型公益活动的承办,以及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意味着吉庆街必将在城市化进程中进一步发展。同时,吉庆街的改造之路可广为借鉴。其所代表的典型问题,体现在传统民俗文化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唯有加以重视,才能更好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元斌,李晟.吉庆街:武汉休闲文化名片的打造[J]. 学习与实践. 2004(07)

[2] 孙静梅.展示城市文化的一张艺术名片――武汉市吉庆街街头音乐表演形式的分析[J]. 学习月刊. 2006(24)

篇11

注:2012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为:2012003A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步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快并实现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已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一、我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衡水市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有良好的基础,但总体上发展比较缓慢,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是弱势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衡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分析:

1.发展基础良好

衡水市民间艺术与民间工艺品资源优势与产业比较优势明显。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衡水法帖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金鱼、侯店毛笔、武强和饶阳乐器、深州黑陶、武邑和饶阳雕刻也都在国内外久享盛名。

2.基础设施完善

衡水市的交通设施完备,已形成具有较强运输能力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尤其是大广高速开通,衡水已经融入环京津2小时经济圈,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3.政府政策支持

衡水市政府对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政府从税收、人才、资金等各方面对文化创意企业实行政策扶持,突出特色,整合资源,完善规划,培育龙头,这些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衡水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

1.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衡水市文化创意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却明显滞后,成果供给不足。

2.政府层面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主管机构或部门,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缺乏统一协调和总体规划。文化单位拥有的各种资源和市场范围还处于行政分割状态。

3.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政策环境:与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衡水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资金、重点企业等方面尚需专门的政策。市场环境:缺乏行业自律,中介服务不足。知识产权观念较为淡薄,创意、创新价值得不到合理体现。

4.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规模小并且竞争力不强

衡水市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大部分企业处于规模小、水平低的初步产业化阶段,缺乏国际和国内市场拓展能力,这成为衡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软肋”。

5.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创意复合型人才匮乏。

据初步统计.衡水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讲,人才缺口依然较大。

二、加快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以点带面,发展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园

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要注意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衡水市文化产业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文化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的情况下,依靠优势企业,培养文化产业龙头。内画博物馆、金音乐器、生态农业采摘园、武强年画等项目都具有进一步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潜力。鼓励优势企业深挖文化因子和产业特色,引入创意思维,建立完整文化产业链,大力发展文化衍生品,增强文化集聚能力,采用与国内外创意、出版企业合作的方式引入文化项目、文化团队、增加与国内外同行的文化交流,构建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二)多元经营,发展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项目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产业的集群,从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存在高端与低端的类别设定。不管是哪类文化创意产业园都存在改革、升级的问题。衡水文化产业也存在升级的问题,应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寻找发展机会,扩充文化内涵与产业内容,推动衡水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三)集思广益,用创意凸显衡水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脑子”,缺少创意人才是制约衡水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创意人才的缺乏导致国内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新力不够,运营形式相似、内容单一。

(四)立足自身优势,打造产业集团

在衡水推行文化创意产业园要着眼市场、研究消费者,不断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和发展园区,努力形成自身特色和经济增长点。在衡水,老白干、鼻烟壶内画在国内外名声最响,衡水湖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最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要围绕这三种关键产业做文章。

(五)实施人才支撑战略,强化产业智力支持

加强人才培养。有效利用衡水市内的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对文化创意人员的培养,鼓励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不断发现和储备高素质后备人才,通过举办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创意文化节、博览会,开展“优秀文化产业园(企业)”、“优秀文化产品”评选活动等,激发创意人才的激情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