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10:01: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图书馆书类管理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31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1 引 言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中师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应引起高校重视,在其管理上,不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要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上作出改进,营造一种轻松的图书馆氛围,师生才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柔性化管理发展显得更加重要。柔性化管理方法是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和刚性管理相对,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要重视高校图书馆的柔性化管理。
2 柔性化管理的内含以及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意义
2.1 柔性化管理方法的含义
柔性化管理方法是当今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它以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规范为基础,从潜意识里说服人们,而不是强制性的管理。这一管理方式的特点是非强制性,以人们的兴趣、爱好为起点,坚持“尊重人们、理解人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柔性化管理方法的“柔”正是当今社会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所需要的。柔性化管理方法的实施,不受固定的规章制度约束,更多的重视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它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灵活的管理方式。它和刚性化管理方法之间有着互补作用,克服了刚性管理方法的呆板、固定等缺点。
2.2 我国高校图书馆柔性化管理方法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中的柔性化管理,是在深入研究图书馆工作人员和使用人员的自身性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管理方法,不仅存在于图书馆的管理中,同时也存在于服务之中,它通过对潜意识的说服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和使用者自觉的行动,最大程度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柔性化管理方式有着善变性,它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满足新的社会形势下的各种需求。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使用柔性化管理方式,不需要强硬的制度约束,更加重视人的情感,使高校图书馆管理形成了一种自觉的、美好的氛围,对高校图书馆作用的发挥有极大的帮助。
3 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柔性化发展的几点意见
柔性化管理方法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要重视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柔性化管理方法的应用,在其应用过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高校图书馆内部的柔性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主要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柔性化管理方法的基础,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任用上,应该选择一些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人才,并定期对这些人们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工作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
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体系,确定以人为中心,说服每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工作、服务。还要构建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每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 高校图书馆对外的柔性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对外的管理主要包括其格局的布置,应设计一种安静、祥和的环境氛围,才能让使用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提高其学习、工作效率。在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设置上,应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根据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设置时间。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上,应热情对待每一位使用者,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采用微笑服务,让使用者在图书馆中感受到轻松、和谐、愉悦。
3.3 高校图书馆柔性化管理的目标
柔性化管理方法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智慧,让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体会平等和自由。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开始,柔性化管理方法可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被尊重的乐趣;就图书馆的使用者来说,他们在柔性的服务态度下可更加轻松地完成学习、交流等各种工作。高校图书馆柔性化管理方法可以使图书馆的业绩得到飞速的提高,使人们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4 结 语
总的说来,在当今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形势之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应不断创新。柔性化的管理方法应得到重视,高校图书馆的柔性化管理方法是需要通过工作人员和使用者长时间的努力。在柔性化管理方法的应用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会越来越顺利。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蕾.试析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柔性化发展[J].新西部,2012(4).
为了让高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借鉴现代企业6S管理模式,结合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完善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质量控制,有助于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获取信息,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并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价值发挥到极致。
一、6S管理简介
(一)6S管理的起源
6S管理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尤其是空间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相关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6S管理最早源于日本企业,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这六个词语的首字母缩写。在生产企业中用6S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空间利用水平,最终达到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的目的。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与质量控制与企业有诸多相似之处,6S管理方法的目标与图书馆管理的价值取向高度统一,因此6S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当中,通过借鉴6S管理方法的相关内容,可以形成独具图书馆特色的6S管理方法。
(二)6S管理要素
6S管理由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和素养六个要素构成。其中,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是6S管理中的四项基本行动要素。整理是改进工作现场的开端,通过物品的分类和整理来达到扩大工作空间、改变原有混乱次序的目的;整顿是去除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将可用物品在方便取用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和定位;清扫是指保证工作现场中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处于一种可使用的良好状态;安全则是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规则和制度来提升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防止意外发生;清洁是将整理、整顿、清扫和安全这些基本行为进行制度化规范,通过规范与制度的约束来保证工作现场的良好状态;素养是整个6S管理中最为核心的要素,素养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提高员工的文明礼貌水平,促进员工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6S管理的六个要素中,整理、整顿、清扫和安全是为了改善现场而进行的行动,清洁是为了将现场改善上升到制度和系统的高度,素养则是为了提升人的意识。
二、6S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一)图书馆设备账物相符
图书馆的账物设备要做到100%相符,将可以使用的设备分别放置在图书馆不同的功能区内,对于已经损坏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和销账,以免浪费空间。账上的图书馆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盘点,对于损坏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维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图书馆区域划分合理
对图书馆内现有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根据其功能进行明确定位,保证各个区域互不影响、互不干扰,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对于各个区域要设置明显的标识,统一阅览室和书库相关区域的温馨提示语,给使用者一个明确的指示。
(三)图书馆图书分门别类
对图书馆内的物品进行合理的摆放,做到定点、定位、定库存放。对于书刊、报纸、工具、耗材等要分门别类进行管理。设置外文书库、过刊书库、现刊书库、报纸书库、社科书库、综合书库、光盘存放室和各类辅助用具的存放室等,将相关的书籍和物品分门别类,对于暂时无法确定是否使用还是废弃的物品可以放入库房等待处理,做到取放明晰,便于管理。
(四)图书馆清洁制度
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清洁制度,对书库、阅览室、自习室等进行每天清洁,对于书架、报架进行每周清理,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卫生清洁。通过馆员、勤工俭学学生的共同努力,保证每日、每周和每月的清洁工作都能按时进行,确保图书馆内清洁卫生和设备检护工作有序进行。
(五)图书馆布局的合理布置
图书馆的布局包括三个方面,硬件布局、软件布局和人文环境的建设。硬件布局指的是图书馆的空间设置要宽敞明亮、区域设置要科学合理,便于使用者操作,确保使用者有足够的人均面积,确保使用者和设备的安全。图书馆内的窗户要使用防尘、防晒的双层窗帘,适当保证馆内的正常通风。按照消防要求放置灭火器,在规定区域内设置消火栓,定期检查灭火器和消火栓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软件布局指的是有关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入馆须知均要上墙,保证使用者清楚知晓,便于按规章制度有效执行。图书馆的环境建设还要兼顾人文氛围,通过放置绿色植物、传统字画、鼓励语等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阅读环境,还可以在图书馆内设置饮水区,设置自助打印机等设备,使读者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方便。
(六)图书馆相关制度定点放置
将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打印出来、装订完成后,定点放置在显眼的位置上。规章制度包括图书分类管理规定、清洁规定、分类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义务馆员的管理条例等。
高校图书馆引入6S管理方法有利于规范现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其他服务企业一样,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提供优质服务。将6S管理方法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十分可行,能够更好地提升为读者服务的水平,使图书馆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10-02
在图书馆管理中,管理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图书馆内部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自身功能结构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要想在时代中稳步前进,就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一、图书馆管理方法
1.效率管理法。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要使得图书馆有序的实现其功能,就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从上个世纪70年代信息化的世界的到来开始,图书馆也开始转向自动化,文献管理也逐步向信息管理转化。到了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兴起,社会重要的资源便成了知识。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要衡量一个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不只是简单的借书还书的问题,还需要站在多个角度来考虑,效率管理法就应运而生。站在“人员”的立场来看,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主要是协调工作之间的关系的结果。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是不是和谐,是不是满足各个人员的需求就成了衡量一个图书馆管理效率的重要的标尺。就当前情况来说,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站在“能力”的角度,主要强调的是实现某个目标的能力,衡量管理效率的标准是管理手段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人员的知识创造能力,因为图书馆的经营目标就是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对于文献信息的需求。依照这个目标,图书馆就需要进一步量化管理指标去指导工作人员的效率和水平。另一种观点是站在“效果”的角度,主要是从用人、决策以及工作程序等方面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主要是:第一,要把各个部门设置的短小而且精悍,减少了各部分的层次,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收集与整合的效率,可以建立灵活多变的人员调整策略,更好的对读者的需求作出反应。第二,在图书馆用人策略上,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力,让这些人员在潜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运用。第三,在图书馆决策方面,要进一步把决策的面减小,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性。第四,在图书馆的工作程序上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
2.全面质量管理法。就图书馆的全面质量管理来说,要求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以及各个员工都参与进来,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专业化的技术手段加上现代化的设备,从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对图书馆每个业务的流程进行设计和控制,用最好的方式给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使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以及读者和社会都能受益,这样才能达到长期的管理目标。这种管理方式要求在建立了管理模式之后就要对管理方式进行定期的考核,从而确定每个工作的开展是不是符合相应的管理要求,这种考核方式既有内部的考核,也有外部的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图书馆管理的严肃性,也增加了认同性。
3.人本管理法。所谓人本管理法就是把人员作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也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的资源。人是生产者,有一定的发展愿望,具有能动性、再生性、时效性、社会性的特点。图书馆人本管理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强化工作质量,取得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员工的满意度。能够为工作人员的发展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培养馆员的创造意识,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人本管理法的核心就是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满足人员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不断地接受最新鲜的信息,最高端的技术,才能够令图书馆不断地充斥着最新鲜的血液,保持“年轻”的活力。而图书馆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从馆员入手,让新鲜的、高端的内容体现在图书馆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中。所以,图书馆对员工进行合理有效地培训,帮他们接受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这些工作人员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够以最快的方式了解到之前所没有触及到的技术领域,更好的提高服务的效率,为读者提供方便,促进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
4.公关管理法。这种管理方法就是利用不同的手段来建立比较好的关系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内部的团结和外部的发展,属于一种感情上的投资方式,是人本管理方式的另一个途径。随着图书馆工作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需要进行处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而且还要面对众多的读者和领导。所以,在新时期可以通过信息的互动来维系与各部门领导的关系,增加与读者的信任感,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是图书馆进行公关管理的关键所在。对于图书馆来说,进行公关管理的方式是非常多的,比如,可以正面的进行宣传,通过多个信息渠道以及宣传栏,开展相关的讲座,加上图书馆的主页显示等形式,公开图书馆的一些重大的决策,还有图书馆的计划、项目以及服务的状况等,这样能够获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还可以通过设置调查问卷或者走访的形式来明白读者对于图书馆管理的意见和相关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图书馆领导与读者交流的方式,通过微博或者其他方式为大家讲解图书馆的发展策略,这样就能有助于树立管理威信。
二、整合管理方法,构建高效管理模式
选择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效用,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就要在当前条件下选择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上述几个管理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随着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方法也要走综合化的道路,因为很多问题的解决单靠一种方法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需要运用多种管理方法综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构建图书馆高效管理模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综合运用几种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需要,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第二,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方法。对于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来说,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这就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状况做出及时的调整,进一步创新管理方法。第三,运用新技术实现管理现代化。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正在面临着全球一体化和网络化的挑战。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就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信息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图书馆管理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实现优势的集成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快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加快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努力做到以用户服务为中心,促进图书馆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是21世纪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向。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必须面向现代化。所谓图书馆的现代化,是指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实践,遵循其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科学合理地组织与管理图书馆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最有效地完成图书馆的各项任务。笔者认为,图书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实现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和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无疑,大学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也应遵循这样的目标取向。本文,笔者就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现代化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现代化
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就是要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主要是使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图书馆各种常规业务工作进行自动化管理,实现图书馆工作方式、服务手段和信息处理方法的现代化。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图书馆建设中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实现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
这主要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图书馆各种常规业务工作之中,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数字化、虚拟化。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具体包括:①使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并提供网上服务,包括各种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多媒体资料等的网上服务。②通过各种电子通讯手段和计算机网络,连接各种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和数字化图书馆.包括国内和国际的。③利用各种新技术,如光盘存储、超媒体技术等,进行较大型的数据库管理、检索等。④当用户在联机查找遇到问题时,能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干预(即电子参考咨询),为读者解决问题。
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将会根本改变传统的图书馆各种常规业务工作的手工作业模式,节省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还将改变传统的图书馆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模式,通过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处理实现对服务对象的自助式服务,使服务对象能够高效、便捷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供应功能,促进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快速发展。
2.实现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
这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在完成建设校园网、开通互联网和家庭计算机上网的基础上,使数字化的大学图书馆进入馆外网络系统,形成一个以数字化图书馆为前提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型服务体系。实现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在技术层面的先决条件主要是:海量信息的存储(含超大容量数据的存储介质、管理软件和长期安全保存的手段);高速、宽带的网络(网络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动态、灵活的边界控制);新型的应用系统(含对海量信息的加工处理、智能化搜索引擎、多媒体信息表达、电子商务工具、新型统一的用户界面或平台、多语种多媒体自动识别实时处理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含各类信息的描述、压缩、存储、编码转换、标引、互连诸多方面的格式、协议、规范等)。只有通过这些网络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建设,才能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将使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仅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可以在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乃至宿舍里随时随处方便灵活地获得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而且通过计算机网络大学图书馆资源将进入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之中,成为重要的社会信息源,为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3.实现大学图书馆之间的馆际链接
这是指通过网络技术,使大学图书馆之间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馆际链接。网络化是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文献信息资源的馆际链接,将会突破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地域界限和部门隶属界限,促进大学图书馆之间协调藏书、合理布局藏书结构、突出藏书特色,促进馆际互借、取长补短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在各馆购书经费紧张和文献数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大学图书馆之间的馆际链接,必将大大发挥大学图书馆网络协作协调的整体功能作用,扩大大学图书馆网络的整体服务规模,提高大学图书馆网络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上述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属于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的硬件方面的建设。但是,仅仅把图书馆的现代化归结为物的现代化,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还应包括图书馆中掌握和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能力、素质和观念等方面向现代化目标的迈进和转变,而这种转变要通过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去实现。
实现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是极为必要的,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现代化,特别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将给图书馆原有的结构体系、文化氛围、管理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使传统的大学图书馆的管理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只有同时实现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才能适应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现代化的要求,并更大程度地推进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应当从图书馆的人员因素(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学校图书馆员队伍作为坚强后盾)、社会文化限制(含读者观念的转变、阅读心理的定势、阅读习惯的改变、对传统图书馆学习氛围的依恋以及读者信息认知能力等)、管理机制(即要有一整套新的适合于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模式,含新的数字信息生产、机制、版权保护的合理方案等)、经济许可(含大量的数字化资源的转换代价、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程度、用户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可承受能力等)等多种方面进行考虑。
从人员因素来看,首先要实现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技能的现代化。它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图书馆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知识结构并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的技能。由于观念的变革、知识结构的改变、计算机技能的熟练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必须在物的现代化之前就着手进行。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远不能达到要求,管理者必须重视和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对职工进行资本投资,这主要包括职工的教育、培训、管理以
及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使用与调剂等。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运用,提高职工的素质和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力求人尽其才,才尽所能。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有效的措施:第一,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对完成学历或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的职工进行适当的奖励。第二,制定培训计划,将图书馆中年龄适当、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在图书馆职工中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员送往重点院校进修。第三,请专家和学者制定出科学的标准和要求,在职工中定期开展业务工作技能大赛。第四,制定工作人员业务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对有业务研究成果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定期在馆内召开学术研讨会,并对学术论文进行评奖。第五,安排专业人员参加专题和学术研讨会等等。
从人员因素来看,还要重视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图书馆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员原来所熟悉的工作环境开始消失,而人们所不熟悉的新环境开始出现。人们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与认同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对于新出现的一些现象如新的观念、新的行为方式.人们往往存在着一种认可、认同、不安、沮丧、抗拒、尝试的复杂心理状态。人们对于自己在未来图书馆中的具体处境难有十分的把握。这样,复杂的心理状态,加上可能性的风险,就会使处在现代化过程特定阶段的人们形成一种较为普遍的焦虑情绪。再加上这一时期还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直接对图书馆员原本正常的工作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并进而加重焦虑的程度。现代化图书馆必须与现代化管理相匹配,现代化的管理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核心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为此,要加强对图书馆馆员心理素质的培养,第一,引导馆员转变观念,树立高度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增强馆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第二,引入对图书馆员工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由读者评选的“我喜欢的图书馆馆员”等活动,向读者发放调查问卷,设立读者信箱、馆长信箱等,把读者评选的结果和意见公布于众,并作为馆员和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第三.营造和谐、舒畅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得到调整和改善,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每个人自身的潜质,以适应大学图书馆管理技术现代化的要求。
从社会文化限制方面的因素来看,当前主要应当加强对图书馆服务对象使用信息和网络资源的知识、技能的培养。一个图书馆是否能实现网络化,还要看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网络化,它要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必须具备与图书馆网络化相适应的知识观念和技能。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虽然基本上能够进行图书馆网络化的技术操作,但与高校图书馆网络化的要求仍然相差深远,因而加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极为必要的。信息能力的培养目前重点应着眼于培养服务对象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对服务对象的信息操作技能的训练来实现。这需要服务对象在一定的信息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信息技术操作的反复训练,最后才能形成信息操作的技能。信息操作技能的训练,具体地说包括进行计算机检索技能的训练、网络利用技能的训练等训练内容。有一些服务对象信息网络技能严重缺乏,无法进行独自操作获取网络信息,因此,对服务对象的信息技能训练仍有待于加强。对服务对象信息技能训练的指导可采取多种形式,诸如课程培训、知识讲座、网上信息、随机性指导等等方式。从而使服务对象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自觉的训练,信息技能得到逐步提高。
从管理机制和经济许可的因素来看,关键是建立一个新的适合于信息化、网络化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模式。如果图书馆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图书馆的体制仍然是传统体制,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进程将会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体制的制约造成图书馆成员的行为、观念等方面的不一致性、不连贯性,甚至造成图书馆机体的非整合性。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图书馆结构必然要发生大的变动,如由于信息技术的引进引起业务过程的重组和集成,将导致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图书馆成员中的利益结构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动,如信息技术将引起权利的再分配,这些变化必将引起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图书馆将面临着与读者、出版商、合作伙伴、信息系统、工作流程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整合。可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也必然要出现一个大的转型。图书馆管理模式转型的核心内容,即是对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包括图书馆的成员之间、图书馆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也只有建立一个新的适合于信息化、网络化的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模式,才能更大程度地推进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马永刚:《浅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理念》,《津图学刊》,2002.1。
2.孔华、张永彬:《以人为本――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4。
3.向林芳:《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信息素质教育》,http://lib.edn.cn/sztsg/ac2.htm.
1.高中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高中图书馆是广大高中师生共同猎取知识的场所,因此高中图书馆为丰富教师教学知识和学生课外知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传统的高中图书馆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严重影响了高中图书馆的功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目前大部分高中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素质普遍比较低,部分管理人员由教师家属担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聘用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岗位标准要求进行,而是通过人情关系等途径聘用一些与学校管理人员有一定亲属关系的、不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闲散人员或者教师的家属等,这部分人缺乏对图书馆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的图书馆管理技能及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因此影响了高中图书馆的发展和使用[1]。同时由于图书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对图书的保管及资源更新工作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知识资源的有效应用,使图书馆管理越来越落后,跟不上时代进步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广大师生对图书等知识信息的猎取。
其次,由于高中图书馆规模较小,高中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科学的图书馆管理机制,在图书馆中管理人员简单重复着图书借阅与图书整理的工作。校方对图书馆管理认识不足,认为图书管理工作是最简单的工作,因此无需制定特定的管理机制,致使管理人员工作怠慢,出现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利用工作期间做其它事情的现象,因此高中图书馆管理机制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
第三,由于高中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因此在高中图书馆中,馆员一般以教师的姿态端起架子,对学生的一些借阅问题产生不耐烦的心理,缺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影响学生在图书馆内的学习及阅读。同时,由于图书管理员素质较低,对图书文献掌握不够全面,无法及时向师生等读者提供有效的服务,也是制约图书馆管理发展的因素之一。
第四,由于大部分高中图书馆规模较小,馆内书籍数量较少,信息资源不足,因此导致文献资源短缺,同时由于高中图书馆书籍种类主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与学习类的书籍因此缺少文献特色,严重阻碍了广大师生对知识深度与广度的拓展,使图书馆建设陷于落后境况。
2.高中图书馆管理方法创新初探
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图书馆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专业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关键,而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才是决定高中图书馆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只有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才才能够用正确的服务观念对教师和学生等广大读者提供有效服务,因此校方应重视高中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聘用标准,需要聘用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才,其次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对图书馆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使其充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应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对学生和教师服务,保证教师和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时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由于图书管理人员态度冷漠或恶劣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读书心情[2]。同时在培养图书馆人才时,校方应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创新图书馆管理方法的培训,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能够与时俱进,为高中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2创新文献资源特色
在高中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时应注重按照高中学科需求加大图书馆的图书种类及图书数量,尽量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全面化。此外还可以根据高中办学条件有限图书馆资金投入有限等现象加强学校和其它学校之间的图书馆合作,实现多校图书馆合作互助,以增加图书的数量与种类,实现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共享,以此来丰富文献资料种类,创新文献资源特色,促使高中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3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方式
传统的高中图书馆服务是指,教师或学生凭借阅证进入图书馆,并向图书管理员提出借阅要求,图书管理员根据图书所在位置查找图书,进行登记然后将图书借出,并要求读者在规定时间内将图书送还。这种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严重影响了读者对图书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由于服务程序繁杂,也影响了图书借阅效率。因此,应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方式,首先应减少借阅图书的环节,实现简单的登记借阅;实现全开架,让读者跟超市挑选东西一样挑选图书;将读者服务的各个环节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服务程序简单化。同时,设置图书馆自助查询服务系统,让读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对馆内藏书进行查阅,实现图书馆服务人性化与个性化,以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还要求图书馆服务人员对馆内书籍及文献资料等有充分的掌握,能够第一时间找出书籍所在位置,节省教师和学生的借阅时间,提高高中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效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搞个图书交流论坛,让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反馈意见建议;同时,推荐新书和价值高的、适合高中学生的书刊。
2.4创新图书馆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1 阅览室规范管理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作用
阅览室最为图书馆的主体部分之一,对于其管理过程同样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图书馆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中对于其管理要求应该具有一定的同步性,阅览室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也应该随之做到改变。在管理方法上,阅览室严谨规范的管理是我们保证读者能够已拥有良好接收新知识的环境最有力的保障因素,同时也是维护图书馆正常管理秩序的根本所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为广大读者以及信息获得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2.1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管理机制是对一切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图书馆阅览室管理过程中对于管理机制的建立并未得到高度的重视,致使管理过程难以形成标准,管理流程混乱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应该从健全管理机制入手,本文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就结合这一问题现象展开相应的研究。
2.2 管理制度跟不上时展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制度应该得到不断的更新,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然而在对读书馆阅览室的管理制度了解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得也是非常突出,很多图书馆阅览室依然采用陈旧落后的管理办法,同时管理规定也过于“苛刻”,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出现一定的排斥感,图书馆管理工作并不能得到顺利的进行。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一问题,使得图书馆能够满足时展的要求,让其管理过程能够得到充分的优化。
2.3 人性化管理实施过程没有“针对性”
“人性化”管理是我们在进行各项工作达到目标的最高管理境界,同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相关的管理过程,让广大读者在深层次上能够满足管理的要求,确保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这样的管理目标我们在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过程中很难达到,很多时候我们所采用的图书馆阅览室“人性化”管理过程过于盲目,使得人性化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图书馆工作秩序较为混乱,其工作出现的问题逐渐增加。这一问题是我们图书馆管理工作方法以及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所导致的,我们在后期的工作中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
2.4 不重视电子信息管理过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已经占据了主要的位置,阅览室对于信息资料的管理工作也应该得到不断的加强。然而在这一方面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工作做得并不是很好,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要求较低,导致图书馆信息流失较为严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图书馆阅览室管理人员对信息资料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欠缺,这样的观点在图书馆阅览室管理过程中较为普遍。
3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3.1 逐步完善图书馆管理机制
图书馆阅览室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管理流程的顺利形成过程,在完善机制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对其管理目标的明确。阅览室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围绕这一点来展开管理机制的建设。第一步主要在于图书馆硬件设施的管理过程,第二步则是图书馆阅览室良好的服务氛围,这两点让管理机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能够更加细化。比如说在硬件设施管理上对其计算机维护以及软件系统应该形成规律的软件升级过程、对其所用桌椅以及展架进行定期维修以及养护等等,这些都是促使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管理机制得到完善的具体表现。
3.2 满足时代对图书馆阅览室的发展要求
当今时代的不断进步对我们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制度上我们应该更加明确。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数字化阅读手段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对于软件系统的应用,我们应进行系统的管理。比如说在对恶意插件的下载时,我们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这对于网络安全环境的营造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得信息资源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正常的运行等等。
3.3 实现图书馆“硬性管理”向“人性化”管理的转变
硬性管理是我们在以往管理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管理手段,而在当代信息时展中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人群,服务过程中质量也应得到进一步提高。阅览室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转变服务态度,同时服务范围也应该逐渐扩大,真正做到将阅览室变成文化、知识、技能全面提高的主要场所,满足更为广泛人群的需要。
3.4 加强图书馆阅览室信息资源管理力度
信息资源管理是图书馆阅览室管理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所在,同时也是确保信息资源安全的关键所在。图书馆信息资源主要在于学术信息以及科研信息等等,这些信息都是我们在平时难以接触到的,但是学术性质是无价的。所以在平时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这一方面的管理过程,我们还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对其学术资源的管理要求应不断加强。比如说图书馆阅览室信息安全系统的建立,学术功能保密性的加强等等。
4 结论
图书馆阅览室管理的方法主要在于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及管理过程的人性化和信息管理过程的不断加强。这些问题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我们都是可以认识到的,但是并未到有效地解决。结合当代图书馆阅览室的发展现状,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将其管理方法与广大学者进行分享,希望笔者的观点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后续图书馆阅览室管理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015-03
1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1.1 管理模式上的漏洞
1.1.1 管理定位不准确。图书馆,长久以来作为绝对的“知识宝库”受到人们的无尽欢迎,谁都知道,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但是,自从音像制品、互联网等新型产物出现之后,图书馆的地位就急转直下。广大图书馆管理人员虽知道自己身处“险境”,却出现了无从下手的慌乱景象。面对挑战,图书馆管理人员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应对措施,对于应该调整的方向也显得很茫然。现在,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于自己的责任不统一,对于管理方法也显得很保守,对于管理的定位不准确。
1.1.2 管理方向显单一。我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面对如今的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时代,图书馆管理人员显然仍有保守态度存在。目前,图书馆的管理方向大多趋近于“收藏状态”,意思就是如今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将自己身上的职责大多局限于收藏、保护图书上,只是确保图书的数量、质量,其他的一律依照事物发展态势,也不加以阻拦与变革。
1.1.3 管理方法略浅薄。图书馆是给人们以无声的答疑解惑的场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只是提供庞大的图书存储量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速度日益加快的整体脚步,所以,广大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在进行探讨。但是,以现在的图书馆现状而言,显然是没有脱离原来那种管理模式。目前,图书馆也尝试了引进电子图书管理体系、名家名作研讨会讲解等新的方法,但是,普遍没有向前深入,有的只是停留在表面,管理方法略显浅薄。
1.2 组织架构上的漏洞
1.2.1 组织部门界限模糊。随着电子图书馆的“加盟”和计算机编程项目地位的加强,图书馆原有的编目和集藏这两个部门的联系越来越多,但同样的是,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光这两个部门,还有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交点也逐渐增多,以至于有时会分不清各部门的职责之所在,遇到紧急事件时会乱了阵脚,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1.2.2 组织设置较为分散。在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组织上,图书馆大多存在职位重叠、管理分散的现象。图书馆的职务设置,重叠问题略显严重。在组织部门界限模糊的前提下,各个部门之间有了更多的“联系”,但是,也就出现了种种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源被多重运用,重复性大,这也就增添了筛选信息的难度,令整合工作困难加大,不利于管理。
1.2.3 组织团队职责不明确。图书馆的管理阶层各司其职,比如:收藏部门负责采购、收集新书目,技术部门负责整编电子图书馆、计算机条目等。但随着新型知识形式的加入,图书馆的管理组织团队开始整编,相对应的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就好像由于体系不明导致职责失误或者同一部门之中权责不清、不同部门之间协作能力差等恶劣现象出现等。
1.3 人员配置上的漏洞
1.3.1 图书馆管理人员思维转变不及时。由于图书产业呈现一派萎靡之态,大多图书馆所聘用的管理人员都是没有接受过过多专业知识的“老一代”管理人员。在现如今多种传媒方式齐头并进的21世纪,多数管理人才对于图书馆这一略显麻烦而且前途不算太光明的职业有所微词。面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与改革,多数人员不能及时调整思维,依然按着原来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即使有转变也是小规模变革。
1.3.2 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还应加强。面对管理方式的转变,多数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比如:计算机操作能力弱,英语不过关等。
1.3.3 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标准不统一。有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安于现状的思想很严重,对于图书馆这一公共事业完全采用依赖国家政策来进行管理,政府补助多少就采购多少的图书,对于其他方面则能省就省。有些图书管理的管理人员则将自己的管理者位置定义为“图书看管者”,只能做到“理”,却把“管”抛到了脑后。
1.4 服务设施上的漏洞
1.4.1 图书馆阅读气氛有待加强。对于一个图书馆而言,良好的环境设施是吸引读者的一个良方。但是,有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并不重视图书馆的硬件设施,认为那只是浪费资源。结果就是影响了图书馆的阅读人数,减少了图书馆的整体效益,降低了图书馆的口碑。
1.4.2 增添图书馆效益方式应增加。图书馆是休养生息的好地方,但仅凭办理会员证件收取手续费、扣除未按时归还图书的金额等方法并不能满足一个正规图书馆的开支。所以,这就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开动脑筋,另求妙招。
1.4.3 图书馆服务单一,缺乏学习性。图书馆的最主要职能是供人们看书、借书,但现在墨守这一“陈规”不大行得通了。没有一个更为人性化、体贴的服务就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广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目光不能仅仅盯着图书借阅这一块,否则就会越来越狭隘,直至失去竞争力。
2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知道了问题之所在,才能更好的提出解决方案,才能给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图书馆以富有创新性的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是图书馆从被动消极为主动出击的战略转折点。管理创新主要从以下几点说起,就是:管理模式上的创新,组织架构上的创新,人员配置上的创新,服务设施上的创新。
2.1 管理模式上的创新
2.1.1 确定精准的管理定位。图书馆的地位在多重科技的竞争下,势头有些下降。面对此情此景,广大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自己,找到精准的管理定位。既然图书馆失去了“龙头老大”的地位,那就要另辟道路,抓住图书馆特有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加大科技投放比例,尤其是纸质图书与电子阅览的有机结合,使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看书、放松、休闲、学习”于一体的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图书馆。
2.1.2 管理方向走“多样化”路线。目前,我国的图书馆大多处在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新型图书馆转变的过程之中。一种新事物的诞生,往往需要一段磨合期,就像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图书馆管理需要多条道路同时前进。相较于以往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新型图书馆则需要更多技术上的支持与投入。不光是将计算机融入到图书馆的各个角落当中,更重要的是走更加“人性化”的学习知识道路。因为图书馆在社会上处于一个特殊链条之上,它既是一个借阅图书的“中介”,同时又是一个知识拓展发散的集聚地。随着商业气息的逐步蔓延,“只读圣贤书”的愿望怕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将阅读、学习、科技、商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图书馆的管理方向。
2.1.3 管理方法再开放起来。因为处在一个宁静、淡薄的工作环境中,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总显得有点保守,有点“随遇而安”。如今图书馆的知识垄断地位正在逐渐瓦解,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应当走出自己的圈子,多和外界交流,把头脑解放开来,让管理方法开放起来。比如:迎合目前的“快餐文化”,推出具有特色的光盘阅读。还可以建立网上图书馆,供网友在网上借阅、收听等。
2.2 组织架构上的创新
2.2.1 部门之间界限清楚。因为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往存在于图书馆管理之中的等级地位问题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关键。图书馆管理组织团队应本着减少不必要的部门,确保办事效率,整合有关联的部门,提高规模制度的原则,将管理团队下的附属部门趋于集中化。目前,整合调度有利于部门之间更加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也同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使得图书馆效益得到增加。
2.2.2 将组织设置压缩,控制职位重叠现象。针对图书馆存在的职务设置重叠严重问题,应采取积极、严肃的动态组织架构,解除组织中的“闲杂”部门。再将留下的部门串连成一个整体,增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另外,要保证组织之间存在一定的伸缩弹性,形成一种对内畅通无阻、对外联系密切的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组织形式。针对某些特殊的部门,比如:典藏部门,就可以将其以独立组织形式出现,对内对外都形成一股自己的“特殊势力”,既要有自己的工作模式,又要与其他部门保持通讯。
2.2.3 加强组织部门的职责观念。图书馆管理人员由于部门之间整合调整,难免会出现职责不清、任务下达混乱等问题。所以,在部门规划调整的同时就要将各个部门的职责以会议、文字等多种形式传达下去,争取达到分完部门即刻可以上岗的理想模式。这样,对于图书馆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也颇有帮助。
2.3 人员配置上的创新
2.3.1 及时转变图书馆管理人员思维。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图书馆若单一的仅仅提供借阅功能服务,显然不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这一点,必须要引起广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重视。但是,面对变革与挑战,有一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转变思想。对此,就需要图书馆管理高层引进新型的管理结构,并且开展一系列的讲座、论坛等,使在职员工能对此高度重视起来,并且尽快地转变以前的“只理不管”的管理思想。
2.3.2 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因为计算机、英语的强势进入,所以对广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理想达到的境界是在图书馆里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能掌握文献资料信息整合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日常用语使用能力等。图书馆可以通过申请补助的方式让员工统一学习这些技能,也可以组织各种竞赛,让员工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利于日常工作以及图书馆的整体办事效率。如:英语口语大赛、图书分类查询竞赛等。
2.3.3 招聘有创新能力的年轻管理人才。人员调配方面,图书馆的人事高层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有能力的人提拔上来,另外,针对空余的部门领导位置进行社会性的大招聘,力求寻找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4 服务设施上的创新
2.4.1 增加图书馆硬件设施。拥有良好的阅读氛围也是帮助图书馆吸引读者的一个良方,所以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硬件设施方面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若是木凳,就将其换成舒适的软椅、一年四季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安装读碟机或者无线上网、在适当的地方摆放绿色植物等。这些都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口碑,吸引人们前来阅读。
2.4.2 增加其他方式提高效益。单凭图书借阅的利润显然不能应付图书馆的正常开支,所以,在国家补助的同时采一些其他方法来赚取点利润。比如:在图书馆里设立咖啡厅,让喜欢边听音乐边看书的人得到满足。或者可以为儿童提供游乐场所,让家长安心读书,让孩子开心游戏。
2.4.3 开展相关活动,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号召力开展一些讲座、研讨会、展览等。另外,还可以为读者提供网上借阅制度,并且根据图书的受欢迎程度建立一系列的跟踪调查,以便读者查询或阅读。
3 结束语
图书馆,以其特有的厚重感与真实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学习、生活。虽然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图书馆受到多方势力的“打压”,但是,在图书馆迈进数字化新科技时代后,对于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有所改进与创新后,图书馆还将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链条,图书馆的未来还将一片美好。
参考文献:
[1] 乔振林.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企业导报,2010(12).
[2] 辜方.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教育探索,2007(2).
[3] 孙利民,洪牧.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图书情报通讯,2006(2).
[4] 赵素牌.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2).
一、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1.强烈的事业心
图书馆馆藏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记录和总汇,是各行各业的人们进行学习和参考的知识源泉,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和智慧结晶的使命,图书馆管理员要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到爱岗敬业,干好干精,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职能作用。
2.高度的责任感
图书馆管理员从事的既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而又默默无闻的工作,需要管理员具备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尽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
3.服务读者意识
管理员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高服务效率的基本保证,图书文献管理工作要一切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至上,做到热情周到、积极主动,耐心细致,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以服务读者为荣,以读者满意为准。
二、转变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观念认识
转变长期以来对图书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偏差,切实把提高图书馆工作放在提升社会文化水准、提高全民素质的全局中加以认真对待。一是图书馆相关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图书馆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人员调配、资金投入、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二是始终坚持服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理念。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做成部分,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文化教育机构。要围绕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及时了解掌握广大读者的信息需求,提供信息服务,提高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质量,主动为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一个地区的图书馆都有一批固定的读者,也就是说垦利的读者不能为了读书,跑到济南的图书馆去借书。对于固定人群的图书管理是相对容易的。在图书相关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建立读者信息卡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管理。在卡片上可以将该读者的相关信息以及感兴趣的图书进行记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制作一张表格来对读者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收集上来的数据加以综合分析,得出规律,这种方法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讲都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在读图书馆的相关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本着“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来进行管理。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方便读者借阅,因此,读者在图书馆中是值得被尊敬的。
四、建立创新的管理模式
1.在图书馆管理制度上创新
图书馆管理制度中,要打破传统的管理体制、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用新的思想和思维,建立健全新的管理制度,使其更适合新形势下图书馆的管理要求。
2.在图书馆管理机制上创新
理顺内部关系,调整结构、优化队伍建设、提高待遇、改善条件,充分调动馆员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内容管理办法,形成机制,使馆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产生创新理念,为图书馆建言献策,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管理方法。
3.在图书馆知识创新
主要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知识结构匹配的人才梯队。应把好选用馆员关,保证馆员具备一定知识文化素质。还应把好人员培训关,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有必要,派优秀馆员外出交流学习。
4.在图书馆管理方法上创新
要引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图书馆内定评价权重,建立绩效考核办法,用分数衡量管理人员工作能力,鼓励先进,促进后进,客观考核每一名馆员的工作成绩,考核结果作为馆员晋升、发放奖金、评优的主要依据,重视考核结果分析,及时与员工沟通,对考核不及格的要进行调换工作岗位,或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要注意消除抵触情绪,鞭策员工提高绩效。
五、推行个性化服务
读者需求的多变和多样,使得图书馆应当结合各种读者的不同需求采取个性化服务方针,提供最佳的服务方案。个性化服务主要是突出其针对性,也就是说图书馆应当在对读者的心理特征、具体需求与行为方式作出了全方位了解及分析的基础上,推行个性化的服务。如个性化的推送服务,即准确获取读者兴趣并进行相关的行为分析、为读者建立兴趣特征模型、过滤冗余干扰信息,重组有效资源等程序,为读者提供人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从目前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对个性化服务的实践还很基础,为了真正地吸引读者、获得读者的认可和忠诚,图书馆还需在个性化服务方面继续努力。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特点和实质
1.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特点
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指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图书馆的网络环境及管理系统的结构之间的联系后,通过管理系统运行的规律,准确掌握管理人员优化控制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方法、原则和原理,以此通过最有效的管理控制,使图书馆管理系统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确保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能促进并推动社会发展。具体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1全员参与
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中,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因为管理者有效开展管理创新工作的基础就是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和聪明才智。同时,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图书馆管理人员有效实施管理创新工作的基本途径。所以,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中,需要全员参与。
1.2多层面性
创新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是一直存在的,但创新并不是图书馆为了摆架子或出风头存在的,而是图书馆为了找到好的政策、方针、经验等,在结合本图书馆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形成的适合图书馆发展的各种新方法以及新思路。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的创新管理具有多层面性的特点。
1.3持续性
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秩序、规范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创新管理活动,管理人员要在管理活动中不断激发各种创新手段的出现,实施创新目标,并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1.4全方位
各高职院校应该响应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图书馆开展管理创新活动,不断利用创新意识刺激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思想,使得创新的管理能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需求。 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管理的创新需要全方位进行。
2.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质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质是指在继承传统做法和引进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现代技术,以创造符合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要求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经验。而且,重复使用传统做法只能叫做继承发扬,借鉴和学习一些先进的成功经验只能叫做引进,只有创造的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才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1.建立扁平化的图书馆组织结构
图书馆的整个管理体系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组织结构,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通常呈现金字塔形式的层次排列,这种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的局限性,且没有经过改进、创新,其永久性及机械性决定了传统的组织结构无法满足图书馆管理的快速发展,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体系也缺少灵活多变的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所以,高职院校就不能对图书馆实行高效、高质量的管理。因此,各高职院校在管理图书馆时,就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其组织结构,突破传统组织结构的局限性特点,将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发展成网络智能化及扁平化的现代化组织结构,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的长久发展。
通常来说,我们也将扁平化组织结构称作矩阵式组织结构,它是利用纵横交叉的管理方法完成有效管理图书馆的工作。目前,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其组织结构的局限性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逐渐被缩小,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也让劳动者和管理者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局面。对于纵横方向上的具体分工,可在互相补充、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比如,若在横线上整合、规划了各部门职能,则可在纵向上设立项目组进行协调各部门工作,为各部门提供服务。因此,利用纵横交叉的策略就可有效管理高职院校图书馆。
2.创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创新机制
科学要想进步,离不开知识的促进、推动作用。同理,若想有效管理高职院校图书馆,离不开知识管理机制,有效应用知识管理机制也能为图书馆的管理带来很多机遇。比如,各高职院校领导可能会更加重视图书馆管理,并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在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后,可能会建立并逐步健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通过招标的方法不断研究、整合图书馆的相关管理工作,以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在研究管理课题时,应将创新的思想侵入管理工作中,通过计划性攻克的方式,推动管理工作快速发展。
3.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创新
3.1建立、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建立、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就是建立并完善图书馆中的联合书目数据库。目前,网络已被普遍应用到人们平常的生活中,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高职院校在管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时,更是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学生可通过网络快速查询相关知识并进行快速传输,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阅读条件。此外,图书馆的管理者需要建立标准、完整的书目数据库,以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其次,积极、善于利用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我们通常说,网络是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认识、了解各种事物及行业的发展信息。网络上的很多资源库都是可以免费阅读、下载的,只有极少数的资源库是需要花钱进入的。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电子期刊图书,以节省图书馆购买图书的费用,而且,电子期刊更加方便学生进行传输。
3.2加大特色馆藏数据库的建设力度
建设特色数据库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立特色数据库不仅能吸引读者,还能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料的有效管理。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常对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再结合其有利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出图书管理的全新理念,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高职院校建设的特色图书馆通常包括收藏的图书以及各种资源的使用方法。各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的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各种需求,在计划性、目的性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本校的特色图书馆,并且管理人员应加强特色图书馆的管理,通过不断地整合、完善,以形成高职院校高效益、高品质的特色图书馆。
4.将营销管理理念应用到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47-01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资源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给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图书馆该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式,更快更好的发展,这应是图书馆管理层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图书馆管理概念
通过专家对图书馆管理的定义,应该说虽然表述不同,但是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他们都是通过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图书馆的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工作目标等要素来定义图书馆管理。都承认图书馆管理是一种活动或者过程。图书馆由于其性质、任务、服务对象不同而形成图书馆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那么综合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图书馆管理: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法,优化配置图书馆系统的各种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以期完成图书馆为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服务并且使服务的提供者――馆员亦获得一种高度的士气和成就感的活动。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管理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是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观念创新就是确立现代的管理意识,解放思想,彻底改变那种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封闭自守、各自为政浪费文献资源的落后藏书格局。奈斯比特曾说过,“大量但无序的信息,不但不是资源而是灾难”。
所以,要把图书馆管理创新作为管理目标,以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对图书馆的业务管理和文献资源体系进行创新,进一步加强对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思路进行变革,使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提升到新的高度,由职能型文献信息收藏机构变为一个研究型服务机构。
(二)管理方法和手段创新
图书馆的管理方法近年来多有论述,提出了目标管理、岗位管理、人本管理、认知管理、弹性管理等多种方法,各图书馆可因馆而异,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
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的重要基地己成为科学系统链中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充分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计算机实现现代化管理.有效地利用本馆各种资源,积极开展资源共享,加强馆际联合,提高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文献信息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特别是科研型用户的信息需求。
(三)管理服务创新
服务是图书馆生存的基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创新势在必行。首先在技术服务上有所创新。在新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借借还还,馆员不仅应注重个人掌握现代化技术,而且有责任教会读者使用现代技术。如教读者查阅下载使用电子文献信息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等。其次要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图书馆而向社会,为科研、经济、文化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图书馆管理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行开放性管理
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应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来管理和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图书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他们的实践智慧和经验,是图书馆领导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图书馆领导者的创新行为只有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其创新意识和决策只有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才能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有效动力。
(二)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
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图书馆管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工作中就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既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事实,也不能认为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是为了出风头,摆花架子,而应该找到一个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外单位的好经验与本馆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创造性地形成适宜本馆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实行科学的决策
在知识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体制转型期各类矛盾纷繁复杂的新世纪,图书馆单靠少数几个领导者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决策极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这就要求转变决策方式,建立一支由本馆和外单位优秀人才组成的智囊团,集思广益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来代替自己从事的大量事务性、技术性工作,从而提高创新决策的效率,减少由于思考不周而造成的失误,另外,管理创新既离不开纵向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也离不开横向借鉴兄弟馆的成功经验。图书馆领导者应以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办事,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努力达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预期目的。
四、结论
图书馆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数字网络化的双重挑战,而我国的图书馆正处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我们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改善管理进行管理创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对于我国的图书馆来说如果能够抓住管理的创新,全面实施管理创新措施。所以我们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更快更高效的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喜申.图书馆管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特点和实质
1.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特点
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指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图书馆的网络环境及管理系统的结构之间的联系后,通过管理系统运行的规律,准确掌握管理人员优化控制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方法、原则和原理,以此通过最有效的管理控制,使图书馆管理系统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确保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能促进并推动社会发展。具体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1全员参与
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中,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因为管理者有效开展管理创新工作的基础就是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和聪明才智。同时,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图书馆管理人员有效实施管理创新工作的基本途径。所以,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中,需要全员参与。
1.2多层面性
创新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是一直存在的,但创新并不是图书馆为了摆架子或出风头存在的,而是图书馆为了找到好的政策、方针、经验等,在结合本图书馆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形成的适合图书馆发展的各种新方法以及新思路。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的创新管理具有多层面性的特点。
1.3持续性
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秩序、规范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创新管理活动,管理人员要在管理活动中不断激发各种创新手段的出现,实施创新目标,并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1.4全方位
各高职院校应该响应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图书馆开展管理创新活动,不断利用创新意识刺激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思想,使得创新的管理能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需求。 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管理的创新需要全方位进行。
2.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质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质是指在继承传统做法和引进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现代技术,以创造符合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要求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经验。而且,重复使用传统做法只能叫做继承发扬,借鉴和学习一些先进的成功经验只能叫做引进,只有创造的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才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1.建立扁平化的图书馆组织结构
图书馆的整个管理体系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组织结构,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通常呈现金字塔形式的层次排列,这种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的局限性,且没有经过改进、创新,其永久性及机械性决定了传统的组织结构无法满足图书馆管理的快速发展,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体系也缺少灵活多变的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所以,高职院校就不能对图书馆实行高效、高质量的管理。因此,各高职院校在管理图书馆时,就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其组织结构,突破传统组织结构的局限性特点,将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发展成网络智能化及扁平化的现代化组织结构,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的长久发展。
通常来说,我们也将扁平化组织结构称作矩阵式组织结构,它是利用纵横交叉的管理方法完成有效管理图书馆的工作。目前,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其组织结构的局限性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逐渐被缩小,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也让劳动者和管理者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局面。对于纵横方向上的具体分工,可在互相补充、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比如,若在横线上整合、规划了各部门职能,则可在纵向上设立项目组进行协调各部门工作,为各部门提供服务。因此,利用纵横交叉的策略就可有效管理高职院校图书馆。
2.创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创新机制
科学要想进步,离不开知识的促进、推动作用。同理,若想有效管理高职院校图书馆,离不开知识管理机制,有效应用知识管理机制也能为图书馆的管理带来很多机遇。比如,各高职院校领导可能会更加重视图书馆管理,并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在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后,可能会建立并逐步健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通过招标的方法不断研究、整合图书馆的相关管理工作,以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在研究管理课题时,应将创新的思想侵入管理工作中,通过计划性攻克的方式,推动管理工作快速发展。
3.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创新
3.1建立、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建立、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就是建立并完善图书馆中的联合书目数据库。目前,网络已被普遍应用到人们平常的生活中,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高职院校在管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时,更是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学生可通过网络快速查询相关知识并进行快速传输,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阅读条件。此外,图书馆的管理者需要建立标准、完整的书目数据库,以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其次,积极、善于利用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我们通常说,网络是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认识、了解各种事物及行业的发展信息。网络上的很多资源库都是可以免费阅读、下载的,只有极少数的资源库是需要花钱进入的。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电子期刊图书,以节省图书馆购买图书的费用,而且,电子期刊更加方便学生进行传输。
3.2加大特色馆藏数据库的建设力度
建设特色数据库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立特色数据库不仅能吸引读者,还能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料的有效管理。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常对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再结合其有利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出图书管理的全新理念,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高职院校建设的特色图书馆通常包括收藏的图书以及各种资源的使用方法。各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的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各种需求,在计划性、目的性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本校的特色图书馆,并且管理人员应加强特色图书馆的管理,通过不断地整合、完善,以形成高职院校高效益、高品质的特色图书馆。
4.将营销管理理念应用到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