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审计基础理论知识

审计基础理论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1 10:30: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审计基础理论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审计基础理论知识

篇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in our country, the pace of city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accelerate, excava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more and more, in addition to ensure the foundation itself and the supporting engineering stability, must also ensure the safety of nearby buildings. The authordiscusses the support difficultie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Key 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treatment;

TU74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也随之增多,在不影响毗邻建筑物沉降的施工方法中,深基坑支护已经成为首选的施工方案。由于深基坑支护包括挖土、挡土、围护和防水等项目的施工,任何一个中间过程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施工事故,因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深基坑工程的内容分析

1.1 在施工现场进行量测与在适当位置安装监控。根据及时的数据反馈,在必要时加强工地施工人员的管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方式,方便管理监督。

1.2 勘察施工现场。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并不是简单易行的,需要报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施工步骤,因而在勘察施工现场的时候更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对基坑的尺寸,面积,大致结构,岩石图层的密度条件,设计者及研究者均要了熟于心,所以说勘察现场是深基坑工程的重中之重。

1.3 基坑结构设计。我们一般意义上所了解的基坑结构包括:挡土墙围护结构(如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挡墙)、支承体系(如内支撑、锚杆)以及土体加固等。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必须与现场的实际情况相一致,精密性要高,设计者要考虑到实际的土壤特质,地下水环境,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否会对工程施工产生直接影响。

1.4 注重周边工程保护。如果遇到预测的变形超过允许值,必须立即修改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必要时对周边的重要工程设施采取专门的保护或加固措施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常见的问题

2.1、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在深基坑中需要支护施工时,会用到深层搅拌桩,但其水泥掺量会不够,这就影响水泥土的支护强度,进而使得水泥土发生裂缝。设计者最初的设计理念如若与施工时技术水平达不到一个平衡点,就会导致工程的质量产生问题,不能完美的切合在一起。另外,基坑挖土是支护受力与变形显著增加的过程,设计中常常对挖土程序有所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不管这些框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

2.2 工程监理不到位

大多数事故工程都没有按规定实施工程监理,或者虽有监理而工作不到位,只管场内工程,不管场外影响,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建筑基础必须要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规范要求,因而建筑结构主体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对基坑工程施工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3 边坡修理并不完善

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人工修理时不可能深度挖掘,只能就机挖表面作平整度修整,在没有严格检查验收就开始初喷,在深基坑施工中经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现象,人工简单修坡后即开始挡土支护的砼初喷工序。使得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的平整度和顺直度不规则。

2.4 工人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很多农民工的人身安全总是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还有待于完善,很多施工单位不具备技术条件,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修改工程设计,降低安全度,这样就会导致现场管理混乱,以致出现险情,未做到信息化施工和动态化管理。

三、深基坑支护的处理方案

3.1 更正原有的传统支护观念,实施现代化管理

现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跻身于世界的领先水平,许多成功的经验都可以相互借鉴,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主要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这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在基坑支护之前要进行一系列的现场监控设备的安装。监控方案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控项目、监控警报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控点的布置、监控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3.2 及时跟进施工进度,在发生状况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及时补救

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研究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和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状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

深基坑工程是土体与围护结构体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仅依靠理论分析和经验估计是难以把握在复杂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破坏,也难以完成可靠而经济的基坑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滑动,立即展开调查,直接做出可靠有效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变形或滑动继续发展。

深基坑工程作业一定要具备有关维护结构,用来阻挡水土。所使用的维护设备一定要安全有效。深基坑大多数情况下是运用现场浇灌的地下连续墙结构或排桩式灌注桩结构,同时加以混凝土搅拌桩或树根桩止水。在进行开挖的时候,一定要将坑内的地下水抽取出来, 7~15m深的基坑,在其中间一定要加入二到三道水平支撑,水平支撑运用钢管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维护结构只有安全可靠才能够保证工程作业在一个安全的状态下进行。从经济方面来分析,高质量的围护设计应当达到相关安全标准,然后通过对现场检测后所反应出来的动态信息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有关调整,以便于更好的运用到工程当中去。

3.3 每个工程环节都要全程调控,做到严谨,完美,一丝不苟。

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于过程控制,一旦在施工过程的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开挖过程中及时核实土层地质,当开挖土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院、监理共同处理。当出现险情预兆时,可做出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和环境的安全

四、深基坑支护的未来发展趋势

4.1 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时代特点的岩土工程课题,放坡开挖和简易木桩围护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要想达到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就应该按照地下埋深嵌固所做出的具体要求。人们做了很多的努力,然而在现今的实际施工中面临着基坑会逐渐变深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要求逐渐日益提高的今天,一定要严肃的对待深基坑支护的问题。

4.2 目前,为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时间效应的影响,以前在有支护的深基坑工程中,基坑开挖大多以人工挖土为主,效率不高,今后必须大力研究开发小型、灵活、专用的地下挖土机械,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4.3 为减小基坑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如因降水引起的地面附加沉降),或出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需要,有时基坑采用帷幕型式进行支护。除地下连续墙外,一般采用旋喷桩或深层搅拌桩等工法构筑成止水帷幕。目前,有将水利工程中防渗墙的工法引入到基坑工程中的趋势。

4.4 目前大部分专家认为土方开挖的顺序和具体开挖的方法必须与设计的工作情况应该相一致,要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先决条件,最后进行分层开挖,坚决禁止有“超挖”现象的发生,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减小基坑开挖卸荷后没有支撑的在外的时间,使用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的理念。这是未来深基坑支护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岩土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状土的方式进行支护。

五、结束语

总之,深基坑工程施工尤为重要,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对方案进行认真审核,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充分理解设计意图。这样才能在施工时确保各个施工环节、各道施工工序协调有序。业主也要认真审查设计、施工单位,选择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篇2

植物的组织培养理论基础:

广义: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狭义:指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我国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了一个人生命历程的十几年光阴,决定着一个人成年后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生活所应当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基础教育必须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一、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应有之义

关于教育质量,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所持的定义往往存在差异。这种质量观的不同又决定了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差异性。那么,基础教育的质量应该如何定位呢?必须看到,不论教育目标有多大差异,教育价值观有何不同,都不能否认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核心产出是学生。我国从事基础教育的每一所学校所开展的工作、每一个教师所进行的劳动都是为了保证针对学生而存在的教学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因此,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最终体现于该校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我国制定的教育方针对于基础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质量是有明确要求的,而对如何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实施素质教育也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根据这种理解,要界定基础教育质量,可能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对于教育提供者来说,教育质量应指教育的成果或结果达到国家教育目标所规定的标准的程度(包括学校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等)。

2、对于教育接受者来说,教育质量应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素质状况,对应于教育目标、要求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所达到的程度与水平。

3、对于教育评价者来说,教育质量应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测量与评价,以及由每一个学生个体汇聚起来的每一所学校学生群体状况的衡量与比较。这种综合测量与评价,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定与全面发展的要求,应该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水平,而不能只是其中的某一项,比如只考量学科课程的文化书面考试成绩。

遗憾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地方的中学对于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对其自身质量观的把握也产生了失误,并由此导致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的异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各中学都热衷于以高考成绩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成果与办学成就。每年高考一结束,校与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就开始互相比较“上线率”、“升学率”,比较全省“状元”、“单科状元”、全市“状元”、全县“状元”等等,这些指标甚至决定了校领导的进退荣辱以及对教师的奖励程度。使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严重地扭曲了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干扰了中学既定教育目标的实现。

当然,不可否认高考成绩是中学教师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中学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之一,间题的实质在于,它毕竟只是某一方面的成果,仅以这一方面的成就能够反映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吗?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真的就只有依附在高考身上才能体现吗?高考能作为对中学和教师进行管理和问责的唯一依据吗?答案自然都是否定的。

二、高考不能替代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对于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当然都要通过一定的测验(也就是考试或考查)来得出结果,才能产生具体的评价标准。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考试,其特点也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必然不同,最终也决定了评价结果的不同。

高考,全称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这是我国确立的一项专门为普通高校选拔人才而组织的考试。它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态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就是要把整个考生群体通过这种考试形成必需的、合理的“区分度”,也就是要人为地把考生分成为“三、六、九等”,从而适应高校招生的“分数优先、择优录取”的需求。

这种选拔性考试由于有了“区分度”的要求,对试卷的难度系数以及考生群体“及格率”就有相应的规定,因此根本无法科学地、准确地反映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学生所具有的实际能力与水平,甚至常常会出现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现象。为了达到合理的区分度,许多通过率(或者称之为及格率)高的试题就不宜采用,一般选择通过率为40%一60%之间的题目。中学课程标准规定的一些重要内容,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导致试题通过率会比较高反而难以进入高考试卷。尽管一再强调要依据中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来制定考试大纲和编写考试说明,命题中不能“超纲”,不要出“偏题、怪题、难题”,但是受难度系数的客观制约,不出一些“难题”是不可能的。

另外,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考尽管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至今仍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笔试,所检测到的只不过是学生对学科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尽管兼顾了一些对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检测。但这种检测结果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也就难以对一个学生群体进行全面的正确评价与比较。

高考虽然有着这些局限性,但它毕竟是在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条件下让学生自主竞争,反映出来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具有相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而“公平、正义”又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所以高考能够获得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再者,从历史经验和现实条件来看,也还没有其它的形式可以取代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理想形式。所以,尽管高考也招致不少批评,暂时还是不能废除,仍需继续对其进行改革。

然而高考的性质、特点、作用决定了它的考试结果与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应有之义无法吻合,因此绝不能让高考替代基础教育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三、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升学教育”既然不是基础教育办学活动的全部目的,甚至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质量观相抵触,高考由于自身的缺点与局限性更不能作为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检测与评价的工具,那么基础教育如何尽快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呢?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不断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始终坚持不懈地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反对把学校的工作绩效和教师的劳动报酬与高考挂钩,但收效甚微。反而出现一种怪象,一方面是口诛笔伐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把追求升学率现象,把互相攀比、互相竞争的压力和苦衷都归究到高考身上,认定“高考”是罪魁祸首;另一方面又把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奉若“神明”,恨不得把它运用到极致,让它产生最大的功效,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紧盯高考、研究高考、应对高考的机制与措施不断健全、完善,以致“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成为长盛不衰的潜在规则,教学研究演变成高考研究,教学质量检测演变成模拟高考。究其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应该是基础教育尚未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伴随着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取得了不少历史性的成果,但也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教学改革的长期不稳定性。每隔几年,就推出一轮改革,往往旧的改革成果还来不及总结、稳定和延续,新一轮改革又启动了。在这种不稳定性的制约下,自然无法建立起稳定的质量评价体系,也就不可能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借用“高考成绩”这个很不合理、很不全面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衡量、比较和互相竞争只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当前基础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时候了。这基于以下三点依据:

1、课程改革的规范性。我国已在实施新轮中学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改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张高分数的成绩单,也不仅仅是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培养一个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因此要从以升学论英雄转到以综合素质论英雄的轨道上来。

新课程标准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国家教育部门管理和评价中学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制定考试评价标准的依据。它确立了一种新型的行为规范并具有法定的性质,必须坚决执行。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几个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了课程的目标,并且对各学科内容领域都有很详细的要求,这就为建立基础教育自身的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确了具体的规范要求。基础教育必须以新课改为契机,尽快建立自身对中学教育阶段的质量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就其本质特征和基本形态来说,应该与高考完全不同,是一种“水平性”的考试与测量,它应该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笔考试外,还要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各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并通过对同一所学校学生群体的分析与评估,来检验和比较学校的工作成果,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真正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实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宽厚基础的教育目标。

篇4

前言

《审计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后,步入工作岗位前的非常重要的技能学习课程。当前很多学校在开设这门课程中,很少、甚至不安排学生的实践学习,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学生的实践学习,但都仅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的生硬式案例教学模式。学生从案例中了解到的知识点分散,很难从总体上系统地领会审计工作的精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仅限于课本的理论知识学习,要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分析、再学习的技能,将来在走向社会能够使用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再学习的能力将来能够更好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利用建构主义的基本方法,谈一下对《审计学》课程教学几点思索和看法:

1 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很多教师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有的侧重于对于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有的侧重于对于实践知识的学习。实际上对于二者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一些前面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没有掌握牢固的学生而言,通过有效而不繁锁的基础理论学习能够重新建立起他们对于学科学习的兴趣,对于后面案例和实践的学习是互补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并科学的安排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

1.1 在教学初给学生一张审计课程的学习路线图

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一定的带着“我为什么学习这写内容”或“这些内容和这门课程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所以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前,可以制作好提纲,使学生理解他们所学的步骤,同时理解理论知识和后面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1.2 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于审计课程的总体理解

教师在审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不用讲解了。但是很多时候,这些知识点学生很多掌握不好。审计课程是会计、审计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它和前面的理论知识联系紧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解释审计学科的专业定义,还要注意回顾会计专业的一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在给学生的学习资料中对比的列出。

在理论阶段的学习,还应该避免给学生呈现出审计学科内容的复杂性。避免使初学的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困惑,既要回顾之前的知识去促进学生理解,又要着重呈现审计的基础内容,陈述审计的一般原则,不要讲太多的例外情况。通过讲解使学生对于最基本的理论轻松掌握建立学习的信心,然后介绍复杂抽象的内容。先讲解学生之前了解的会计知识,再逐步讲解新的内容。从简到繁,使学生由熟悉到陌生。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的穿插学习,既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促进学生对于抽象审计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

2 构建科学的审计案例和实践教学体系

审计课程区别于会计其他专业课程的特点就它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它布置要求学生具有朴素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法律、财务管理、写作等其他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学科,在学习中,学生对于如何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较弱,所以有必要借鉴一些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1 在进行案例和实践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分组

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做的最多的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的参与者。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常提到:单向交流。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多教学领域所采用的分组教学方法是很好的一种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整个实践教学分组教学是最能够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之一。现在的高校教学,受教学资源的影响,都采用人数过百的大课堂,大课堂都会给教师打来不小的挑战。研究表明,在大课堂学习的学生比小班教学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被冷漠、孤立的感觉。所以在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该尽量的通过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合理的小组,这些基本情况可以通过询问之前上过课的专业教师,查询相关课程的学习成绩,制作调查表,根据这些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为这些小组制定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规则,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在进行案例和实践教学中选择替代传统的教学形式

结合学生基础知识和本学科基本理论的学习情况,安排本阶段的学习。在本阶段应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本阶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课程设计中,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传统教学所讲解的方式,对于抽象的审计来说,无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我们应当安排替代讲授和题解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本阶段的学习。

大多数教材在本阶段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对应进行编写的,在同时课本上有一定的理论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典型的案例,在案例教学前可以给学生通过讲授的形式进行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学社知识被动的学习很难系统的掌握。所以在讲授典型案例后,可以安排新颖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安排一定的“剧本”案例,设计一定的现场案例情节和书面材料,让之前进行分组的同学进行选“演”,剩下的组根据资料进行分析辩论。例如,可以按照不同的学习内容给出银广夏审计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是非常具有特点而且真实存在的事件,网上有很多的资料可供选择,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案例编制了“脚本”供学生选择,而且还预留的了很多和学习内容有关的可变的内容。通过一个典型的模拟案例,有的组负责根据案例资料设计剧本,有的组负责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审计实践操作,有的组负责对审计的结果进行总结编制审计报告。几个小组之间的竞赛,要设计好时间。教师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对从这些扮演“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及特定的情节进行充分讨论。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这种模拟游戏方法学习,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很好的补充。当然,这些不能替代我们传统教学方法,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互补,而且在课下,应该充分设计好课程主体框架,确保在讨论中教学大纲的指向性不偏离。

2.3 在进行案例和实践教学后安排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是解决审计抽象性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它能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这个阶段设计到一些公司团体内部的资料信息,所以实地考察可以使用学生独立的寻找实习单位和院校与社团联系学习的方法。在此阶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和研究的技能。将实地考察的内容与实际理论知识结合,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自己的脚本。在实地考察后,返回课堂分组进行讨论,巩固在实践阶段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技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学生特点,合理的吸收其他学者的一些教学成果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鲜活的案例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同时降低了理论深度和难度,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本门课程。另外,由于经验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加强。希望通过互相学习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审计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巴巴拉.G.戴维斯. 教学方法手册 [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6).

[2]尹平. 政府审计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3(6).

[3]张景山.审计案例分析[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6).

篇5

审计二要素指的是在审计基础定义的基础上强调了审计的实践,根据审计理论的实践和应用,可以将审计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这两点理论。审计的基础理论有审计的目标、原则、假设等等一些最基本的定义的内容。审计的应用理论主要是为审计的基础理论达成实践。对于两者的关系和审计的组成,不同人的想法不同。

(二)审计的三要素

审计的三要素是在审计二要素的基础上,对审计理论体系的演变有着更为深层的进一步的研究,把审计的应用理论和审计的基础理论更进一步的分析。冯均科的《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研究课题中指出,审计理论体系包含基础理论和管理理论。

(三)审计理论的多要素

出于对审计理论的体系进行更详细的划分,王汉民认为我国的审计理论体系包含基础理论、系统结构理论和控制理论、方法理论构成的一系列理论。根据上文的不同的理论体系观点可知,审计的理论体系是根据审计的行为和实践进行划分的,具体划分却不一样。具体的说,划分体现出了主观的判断,这也显示出了审计理论体系中的采用的方法大不相同。廖宏认为这些划分方法可以一起运用,而且并不矛盾,并且他认为根据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审计理论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划分,按照研究理论分,按照审计主体分,则又有不同的内容。不能只强调审计实践,还要总结其经验,不断的完善,这样才能推进审计体系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才能制定出符合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审计体系。

(四)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我国政府审计理论体系的分析

政府审计作为一种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可见政府的审计理论要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职能出发。在西方的政治思想中关于我国的起源有两种著名的理论,一是契约理论和二是掠夺理论。理论认为国家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和全体成员分离的在人类社会中单一出来的管理机构。是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构成的。列宁曾经指出,当从事管理机构的人员需要一个强迫全部的人服从指挥的组织出现时,也就出现了国家。从个人的权利到公众的权利,马克思理论中主张使用暴力。一些西方的学说中对于国家力量的理解都是公众的权利和公众权利对于个人权利的干涉问题。就如恩格斯所说,为何建立国家,就是因为要破坏氏族的相连系,方法就是把氏族每一个成员都变成特权。

二、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审计理论体系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体系是我国《宪法》职责的体现,是对中外审计、审计发展经验的总结,说对政府审计理论的运行的状况的大体概括。自从1983年我国审计制度创立以来,我国每一部审计制度的颁布都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2012颁布实施的《我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制度准则》里不仅仅包含了我国国情基础的理论知识,还在其基础上包括了曾经法律的优越制度,更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规范,更加的符合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新的审计体系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变化,同时进行变化的还要有新的审计理论和审计知识,这样才能与审计法保持一致,这是新审计体系中指出的一定要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理论的体现。并且当今形式不断变化,经济发展日益加快,审计体系也要随着国情变化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国家的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十分重大,对于其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要不断的进行完善,要能时刻跟上国情,要符合我国特色。

篇6

一、审计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

(一)培养审计职业兴趣

目前,我国对于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审计职业应用技能、审计职业知识、审计职业道德三方面。而国外注册会计师协会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以有效率、能力、恰当的态度来完成高标准工作的能力,其中兴趣对态度起着导向作用,只有培养其审计人员的审计职业兴趣才能够使其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并且提高审计人员职业效率和效果,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愉快的投入到审计工作之中,逐渐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

(二)培养审计职业道德

我国有完善的审计职业道德准则,而审计职业道德是维护审计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必须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审计人员能够有效规避由于职业道德问题遭受的暂停执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警告等处罚,保障审计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和识别能力,从而在审计过程中每时每刻都遵循审计职业道德准则。

(三)学习并运用审计理论知识

审计人员执业的基础就是审计理论知识,通过运用相关知识科学、有序的开展审计工作。目前,我国的审计模式是以风险管理为重点,所以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应对是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点,对于审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学习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是通过学习知识了解审计发展的规律,并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起来,从而进行充分的运用和创新,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掌握审计职业应用技能

目前,我国对于审计人员的教学中对审计理论知识极为重视,从而削弱了审计职业应用技能对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审计职业应用技能能够直接体现审计人员知识储备程度、职业道德的领悟程度和对审计工作的积极性,在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课程教学改革要点

(一)审计职业兴趣培养课程教学改革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思的进行兴趣引导,例如,引入经典审计案例,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对学生进行审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审计师的入职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在课程之处进行入职教育,明确审计行业的社会作用。

(二)审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

审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必须避免说教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以课程组的形式开展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各组和组内成员的交流和沟通,激发学习学习热情;以小组讨论和分组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审计职业道德辨别能力,活跃教学气氛;以实践的形式将审计职业道德与审计实务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三)审计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改革

审计理论知识课程教学要打破传统的以老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讨论和分组进行总结、阐述的形式提高课堂活跃度,并且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提前预习和主动收集课外阅读资料并进行分析,而老师也需要空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分析和点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审计执业中的决策力和判断力。

(四)审计职业技能课程教学改革

审计职业技能教学改革应充分利用现场教学、模拟实验教学和场景模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适应性,通过现场教学,向学习明确工作底稿填写指南中的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务中;通过模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职业判断力。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创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加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与创新

篇7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我院会计类专业培养财务审计能力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于一体的课程,包括审计基础知识与审计实务两部分。课堂中以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为主线,将会计师事务所实际审计案例与实际工作底稿引入教学课堂,实现审计课程与会计师事务所实际工作的融合,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手段来引入审计基本原理,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会计学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重要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审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审计、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审计工作的相关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学生在学习完上述课程之后,对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具有一定的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审计的技术方法,认识做好审计工作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实训和练习,使学生具备相应专业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从事审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能胜任审计助理人员的工作岗位。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按照教学计划,与本课程平行课程有《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于整个财务专业相关课程做到融会贯通,起到复习及巩固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学期开设的《企业内部审计实务》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审计环境,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业特点、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掌握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包括职业道德概念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3)掌握审计基本原理,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抽样以及审计工作底稿;(4)掌握审计测试流程,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程序;(5)掌握审计循环测试,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服务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以及货币资金审计的特点及技术方法;(6)掌握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的要求。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审计程序在不同阶段的核心工作内容运用恰当的审计方法纠弊查错;(2)能够运用文字表述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对内部控制进行描述,能够运用控制测试的方法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能够根据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撰写管理建议书;(3)能够运用所学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证据收集,能够运用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将所收集的审计证据编写在工作底稿内;(4)能够掌握并运用相应审计方法判断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生产与服务业务循环、筹资与投资业务循环、货币资金管理等业务中的漏洞并纠正会计处理错弊,熟练编写审计工作底稿;(5)能根据审计计划阶段、内部控制测试阶段和实质性程序阶段所获得的证据,形成的各类审计底稿,完成审计报告阶段的各项任务,形成审计结论,能独立撰写内部审计报告。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保持独立性;(2)培养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3)培养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合理做出职业判断;(4)培养诚实地为组织服务,不违反诚信原则的态度;(5)培养遵循保密原则的习惯,按规定使用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资料和信息;(6)客观披露所了解的全部重要事项;(7)培养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妥善处理好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关系;(8)不断接受后续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四、教学设计思路

课程应实施教学过程与审计过程的统一,按照按照“知识+技能”的思路,以模拟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项目为导向,以具体报表项目审计为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主线来重组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师讲授审计理论知识和演示审计实务操作复习会计理论知识与演示会计实务操作教师分配审计任务学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完成审计任务”开展审计实务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工作,做到:1.设计被审计单位的交易,在收集企业业务资料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出典型交易和事项,并设计审计疑点和错报;2.设计审计实务的具体情形(含内部控制、审计证据等)和参考数据,从而使审计实务有据可依,同时也给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3.通过分析审计实训案例,以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为主线,进行审计职业能力培养。而《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应结合以上四种类型企业的审计过程,以模拟企业(以ABC石化有限公司为例),涵括四种类型企业的所有审计程序,将课程划分为以下四个学习情境:根据以上学习情境,教师设计出模拟企业(ABC石化有限公司为例)的环境资料、财务数据、模拟错报等资料,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审计小组,每个审计小组为一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教师将资料发至每个小组,组员根据教师教授方式方法、教师扮演的各个角色,分工合作,完成模拟审计项目。这就是将《审计基础与实务》按系统化工作过程进行分割学习的过程。

篇8

会计电算化课程绝非简单的会计理论与计算机操作的结合,还包括内部控制、计算机审计、电子商务等综合知识,合格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不仅能够应用会计软件完成基本会计核算业务,还必须胜任会计信息数据库的管理维护、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预防计算机舞弊等综合管理工作[4]。根据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要,可以把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结构划分为以下三个知识模块进行教学:(1)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知识主要讲授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包括财务软件介绍、会计电算化组织与实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电算化审计、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原理、计算机舞弊及其防范,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会计电算化基本原理、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与结构、不同会计软件的比较与介绍、如何组织实施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过程、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等知识[5]。(2)会计电算化软件基本操作主要讲授会计软件的系统初始化、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往来款管理等业务模块的操作,强调实务操作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熟悉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业务流程。通过上机操作模拟完成会计软件的系统初始化、建立账套到凭证的录人、审核、登记账簿,期末结转各种损益、核对往来账款,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对整个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业务的流程、工作岗位设置有清晰的了解。(3)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维护与管理知识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SQLSERVER关系数据库安装与管理、结构化查询语言SQL、Excel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等知识[6]。使学生能够熟练维护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Excel软件对会计核算数据进综合利用,开展财务分析、编制报表、完成项目财务评价。

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1)在教学中确立会计核算系统是ERP系统核心系统的观念。信息技术促进了会计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企业已经开始应用ERP系统综合管理和运用企业资源,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学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在教学中不仅要确立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地位,同时必须将会计电算化教学放在ERP环境下组织和开展。(2)分工协作实验,团队化管理会计软件中根据会计核算需要和职责分工要求,分别设置系统管理员、会计主管、凭证处理人员等不同角色,每个角色分别由不同人员担任,各自完成不同的会计核算任务。在具体模拟操作过程中,往往不能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操作与管理,可以根据需要,把学生按每组3~5人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分工协作完成模拟试验。(3)采用比较教学法采用比较教学法,在讲授中不仅仅要介绍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还要分析软件的结构和功能、操作流程以及会计数据在软件中的传递方式和过程,让学生了解会计软件的共性与差异之处,区分不同会计软件的设计思想和操作流程。(4)计算机会计无纸模拟实习在实务模拟操作中,可以采取计算机会计无纸模拟实习的方法,所有操作都在会计软件中模拟完成。这种无纸化操作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账务处理流程和凭证、账表的存在形式,对比手工会计方式和会计电算化核算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篇9

本文分析了审计学基础课程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首先,突出和保证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讲明白基础理论知识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完善审计学基础考核方式。

一、突出和保证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突出和保证审计学基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审计课程教学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教学上既要考虑讲授审计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又要考虑讲授相关知识与必要的拓展知识。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下,不可能比较全面地讲授教学内容。因此,教学中只能突出和保证课程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围绕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深化,对于较为简单的理论性知识可布置小论文,不用面面俱到。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对讲课内容非常熟悉,吃透教材,组织好教学进度和方法,正确把握深度与广度。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不能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对较高审计理论的掌握上,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能较好地调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强化对审计事项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1.选择合理恰当的审计案例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应将教学的基本点放在培养其较好地掌握审计学基本知识,具备审计实务应用基本技能上。在课堂讲授过程当中,一方面注意适当介绍一些审计发展动向,或跟审计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引导学生关注审计领域现状,培养学生的审计情结;另一方面引入审计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解剖案例,分析、判断问题,分析、归纳并总结出审计处理意见。例如,讲解完每章的理论知识后,把班级的学生分好组(每个组可以5到6人),各组讨论同一个案例,每位学生都分析并经小组讨论后在下节课上课之前上交各組的审计意见,由教师选评选出最优的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而且能比较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有效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2.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与引导作用并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服务。教师要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差异,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在备课中才能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学生参与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其次,培养学主动参与案例教学的主体意识。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学生主动促使自身发展,是他们身心充分自由发展的开始。

三、完善审计学基础考核方式

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多样化。审计学基础的传统考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成绩(创新、解决问题能力)+期末成绩”的形式。期末考试应是该门课程的总结性考试,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期末考试题可以出一到两个案例分析题或减少客观题的比例,从而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答题的习惯。

总之,将学到的审计理论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实际工作当中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目的。审计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所以案例教学是本学科教学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结合案例教学的讲授促使学生将审计学基础的基本原理、原则的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地理解运用,可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芹秀.案例教学法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论刊,2015(12).

篇10

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这些“高深”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已成为高校审计教师教学的难题。因此,本文以审计报告为导向,重构审计课程的逻辑框架,以此为基础对审计理论教学进行重新设计:一是做好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强烈兴趣;二是调整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审计思路;三是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三管齐下,可以保证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审计理论知识,为审计实务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具有现实意义。

二、基于审计报告的审计课程逻辑框架重构

(一)审计报告逻辑框架构建

基于审计报告的逻辑框架,是以审计的最终产品――审计报告为起点,分析审计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与出具审计报告的关系,由果及因,对应形成了三个知识板块:一是审计输出的结果,即审计的最终目标――出具审计报告;二是为了得到审计结果,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搜集审计证据的过程,包括审计人员寻找证据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可利用的手段以及相关的道德和法律约束;三是注册会计师赖以搜集证据的原始资料,包括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如下图所示。

(二)审计报告逻辑框架分析

基于审计报告的逻辑框架颠覆了传统的审计教学,围绕着审计报告重新定义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调整不仅使各个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每学到一章都能在逻辑框架图中找到对应位置,而且整个教学安排围绕审计结果展开,知其果时必想知其然,追根溯源的本能自然被激发出来,随后再学习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就会觉得很有意义。在新的逻辑框架下对审计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潜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保证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审计报告导向的审计理论教学设计

(一)做好课程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来形容审计第一堂课的重要性再合适不过了,审计课程若设计巧妙,能激起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强烈求知欲,使学生愉快地进入精彩的学习过程。由此可见,对审计第一堂课的设计不仅要新颖而且要具有启发性。根据新的课程框架,审计的第一堂课应该直指核心,揭开审计的神秘面纱,明确以下问题:审计的目标;审计的概念及审计的地位。对上述问题可从以下环节展开:

1.循循善诱:用会计报告引出审计报告

会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知识,会计是做账的,那么审计就是查账的。根据这个思路,首个环节用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前者是审计的对象,后者是审计的结果,通过对比让学生很直观地明白会计与审计的区别,会计工作流程与审计工作流程的区别,并由此引出审计框架结构图,建立对审计的初步印象。

2.各抒己见:在探讨中得真知

在前一个环节,学生对审计已经有了初体验,但对到底什么是审计并不十分清晰。本环节由教师对什么是审计进行设问,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分享一些名人对审计的理解,如美国的罗斯福总统、里根总统以及前总理朱?F基都曾对审计发表过见解,进而引出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73年对审计作的经典定义,循序渐进,使枯燥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3.层层剥离:事实是最好的证明

审计的发展史是审计地位的直接展示。最后环节可以从南海公司事件讲起,引出审计产生的历史意义,再结合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关系的产生等,使独立审计成为现实需求,最后结合股民的案例说明审计已成为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上述环节的教学设计,以审计报告为起点,以审计的社会地位为结点,不仅使审计更加形象生动、全方位展现审计魅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陌生知识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调整审计理论的教学内容

??计理论部分一般包括审计与鉴证、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审计技术与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报告,这些理论知识涉及了大量审计专业术语、条款等准则原文,读起来拗口生涩,不易理解。但这些理论知识不仅是审计教学的重点,也是审计课程体系的难点。基于以审计目标为导向的逻辑框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符合逻辑递进原理,按照各个知识点与审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将审计课程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调整,如表(1)所示。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101 号》规定,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提供合理保证,出具审计报告。由此可见,审计人员为了对财务报表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必须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那么审计人员工作的过程,也就演变成了搜集证据的过程。因此,如果说审计工作的目标是出具审计报告,那么审计工作的核心就是搜集审计证据,审计工作是围绕证据而展开。这是在整个基础理论的讲授中需要贯彻的主题思想,以便于让学生时刻意识到审计证据的价值和意义。

既然审计的结果是找证据出报告,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将“获取证据应遵循的规则――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受到的约束――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搜集证据的手段――八个审计程序、审计抽样技术、计划审计工作、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这些独立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认清每个知识点在逻辑框架图中的位置,可以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现象。

(三)改革教学方法

审计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现阶段的大部分审计教材都是以审计准则为依据,许多概念和方法都是以准则原文的形式出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审计学原理,课堂上仍以讲解教材和练习为主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其结果会导致师生陷入“学生不愿意听老师上课没兴致学生更不愿意听”的怪圈,更无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如何改变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是审计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事实。对审计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课前准备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是理论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学生的课前准备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由于审计理论部分基本上都与审计准则原文有关,因此,在学习审计相关的重要概念时,要求学生课前搜集相应的准则原文或法律条文,找到这些重要概念、原则或方法的出处;二是搜集审计发展历程中与所学审计理论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两方面信息的搜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与审计准则或法律规范有深入的接触,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2.课堂实施

没有奖励和约束机制的制度等于一纸空文,如果好的课前准备,得不到教师的奖励和回应,也很难持久进行。因此,课前准备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课堂实施环节加以巩固。同时,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和提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互动和交流中接受新知识,得到启迪,让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具体如下: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基于审计目标的审计课程逻辑框架图,并找出当前所学知识在逻辑框架图中的具置,以及与审计目标的逻辑关系。其次,检查课前准备的成效。按不同情况可采用提问、讨论、小组上台展示等方式进行。最后,由教师对本节的重难点进行补充说明,对于学生选用的案例进行点评总结,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供补充案例。在课堂上实施以上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知识、思想与才华的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让教师在共同讨论中获益匪浅。

3.课后评分与反馈

篇11

1 课程分析及学情分析

审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诸多高校中普遍开设,审计课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是一门源于会计而高于会计,又综合了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等多方知识的学科。要想学好审计并用好审计,这对学生本身的能力要求就很高。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迫于招生的压力,本院校的学生录取分数线面临一降再降的困境,因而招来的学生大多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理解能力特别是逻辑分析能力及综合能力都与本科院校,尤其与重点大学的考生存在较大差距。他们在学习中往往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2 高职高专审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传统审计教学“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而带来的专业课时的大幅缩减以及“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练”,“教为主、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而带来的纯理论内容的灌输,严重影响学生审计理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此外审计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不足,使学生思路狭窄、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性欠缺,这完全不能适应高素质审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尽管国内很多高校同仁在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但学生仍然对于整个审计流程的具体运作缺乏系统的把握和形象的认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案例教学的实践效果仍然十分有限。因此,审计教学必须引入全新模式,以使学生在学会审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审计实务的基本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基础审计工作。此时,加强对审计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就显得极为必要[1]。

3 改进审计教学方法及课程体系优化的建议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跟风。针对前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把握上寻找平衡点 当前“重知识、轻能力”、“重科学、轻技术”的人才价值观,影响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正确认识。传统的教育观念及学科本位的教育思想是高职教育的主要障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审计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都较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学生发展各种能力的良好基础和宝贵资源储备。本人认为,我们的审计课堂教学首先应进行基础知识的讲授,在掌握好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科学合理的训练又能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应把握好讲解的尺度,然后通过典型例题的演练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思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之上,施以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等有效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我们的审计教学改革应该是在做实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之上,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缩短专业教学与审计执业实践之间的差距。

3.2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教师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依靠学生自主的学习来完成学习过程。这在生源基础较好的大学当然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决不可不考虑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因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底子薄、接受知识的速度慢、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弱。如果完全任由学生放任自流的自主学习,不仅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本人认为,在审计教学改革中,针对一些特定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但教师必须注意适时给予点拨、帮助和引导。

3.3 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也应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为依据,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首要任务定位在合理组织、点拨和引导学生上,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时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

3.3.1 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和教学的工具,将现代的音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变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把文字、图片和数据在计算机上以形象的直观的画面表达出来,还可以穿插音乐和动画,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易于接受,[3]对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则是利用多媒体这个媒介,将单纯的理论叙述融入具体的审计案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社会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虽然好,但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多年的审计教学中笔者发现,选择什么样的案例,以及安排好案例教学的切入点和时机是至关重要的,否则非但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不被其所接受。如在讲授审计的重要性的概念之前,可以以一些事先安排好的案例导入,创建情景,提出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从而对重要性的讲述做好铺垫。

3.3.2 案例讨论与教师点评的合理设计与实施 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预习、查阅资料、分组讨论、教师点评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逐步训练和培养对于基础较弱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显得尤其重要。如在设计“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这一教学环节时,首先安排学生预习本章节的相关内容,熟悉本章节的内容结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如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违约、过失(包括普通过失与重大过失)与欺诈,以及被审计单位错误、舞弊与违法行为;其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用网络、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查阅相关案例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长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最后进行教师的总结点评,这其中包括对本部分内容的总结以及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尤其要对学生分析恰当之处给予足够的肯定和不足之处所作出的纠正。

3.3.3 项目化教学的有效尝试 审计是一门理论性强、技能性强、知识面宽的应用课程,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面临的是助理审计员等基础性的审计岗位,因而审计课程更应体现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既较为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项目化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工作岗位”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同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不仅能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还能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合作意识。笔者在多年的审计教学中发现,在审计实务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会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以“银行存款审计”为例谈谈具体操作。首先由学生制定银行存款审计目标,然后要求学生完成原始单据审核、收款付款记账凭证编制、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与总账核对,银行存款询证函的填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最后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披露的恰当与否。在完成具体审计任务的过程中检验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计技能。

参考文献:

[1]马娟.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考与实践探索.财会通讯,2011.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