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2 09:06: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6

社会的进步,知识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也普片意识到教育对于个人成长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好的教育不仅增长见识,更能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向着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道德观等。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学会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不仅主张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更要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

一.初中数学中包含的素质教育

每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特定的知识结构和特点,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因此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素质教育观下的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性应体现在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因为中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这对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必须继续学习,不可否认,在我国初中到高中,能总体上大学的还不多。而大多数中学毕业的学生只能靠自我学习来提高未来工作和生活质量的知识和能力,而这种继续学习的效果如何,取决于他们会不会学习,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适应信息化,数字高度发展的需要,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站在素质教育发展性的高度,努力教学生学会数学,这里应着重在学法上给予指导。例如,怎样教学生由因到果综合处理问题,怎样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怎样教学生通过个别实验归纳猜想,怎样教学生通过同类问题求解抽象概括出这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总之教会学生学习一般方法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增强学生未来自我发展的后劲。

二.数学能力的应用培养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应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收到吧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数学意识”。

作为为人生准备的数学教育,应当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生存,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技能和能力,具体的,素质教育观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和社会,生产以及生活。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概括,抽象,弄清楚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他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和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意识大于裨益。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目的。

三.初中数学中素质教育的创新性

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他总在努力的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判现代教育体系的局限性和弊端的时候,往往批判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他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学教育应当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习和加减数学家的思维方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在明主开放的教学活动中,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值得提出的是,猜想是活的发现的源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牛顿所说的“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因此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适时点拨,引导和调控,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中,自由的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猜想,不断探索,真正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素质教育下中学数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四.总结

素质教育之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演讲者而更应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导者,鉴赏者,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传授者,而应当是知识的积极探索着,发现者和创造者,中学数学教师应当努力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充分信任,情景交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格身心都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篇2

当前,在数学教学中最热点的课题是“加强素质教育”,对此含义的理解,众说纷纭,做法不一,其中不乏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总结几年的教学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可概括。

1.明确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是学校综合教育的目标,然而对于一门学科来说,通过教学如何加强学科的素质教育,则应有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不能有随意性。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的,就是数学学科的素质性,教学实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能力、数学意识、数学素养,便会有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所见到的国外有关资料中,较多的“数学素养”这一术语表示数学的探索、猜想、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国内材料中提到“数学素养”是人认识和处理数形规律、逻辑关系及抽象事物的悟性和潜能。而悟性和潜能的内容包括有:(1)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准确把握和刻画对象基本属性等能力。(2)数学思维习惯和研究精神。(3)实事求是、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等意志,以及承受困难等心理状况。

2.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

若将数学的悟性和潜能物化给学生,则是“数学素质”的任务,即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悟性和潜能。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性的着力点,应放在启发和培养数学悟性和潜能方面。这一点是和《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是相通的。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也要有一桶水,方可如愿处之,方能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悟性和潜能。否则,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就难以深入下去。

所谓数学,简单说,就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程度,所谓数学潜能,就是学生潜在数学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反映在学生身上的特征是理解得深、学得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根据此意图,笔者愿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两点看法。

2.1 教师应加强自身数学悟性和潜能的调动和挖掘。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点。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认识和发展过程。所谓“教为主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领导和组织作用,而“学为主体”则是指学生认识和思维活动的主动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是驾驭教材所具有的数学悟性和潜能的过程。教师驾驭教材的程度深,学生的数学悟性就深,教师对问题的思路导向广,学生的思维幅度就开阔得多,教师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强。一句话,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地说决定了学生学习的高度。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

2.2 提倡启发式,倡导“探索法”教学。

波利亚曾在他的教学三原则中指出,作为教师职责应该是:使学生相信数学是有趣的,正在讨论的问题是有趣的,要他解决的问题是值得努力的。一种有效办法是在学生解题之前,让他猜想结果或其中一部分,凡是作出了猜想的学生,必定专心致志于实现自己的猜想。因为自信和自尊多少总依赖于成果,他必定急于知道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

教学要符合学生这种心理状况,这种心理状况是学生激起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在这基础上,教师启发和培养学生悟性和潜能的程度,则直接关联着数学素质的提高。就拿解一道题来说,不同数学素质的教师,将会教出不同的思维高度。如2x -(3k+1)x +k -1=0为实系数方程

(1)当k取什么值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如果x 、x 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当k取何值时,x+x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教师教学生解这道题时,可以教出三种不同的思维高度。

(1)将该题视作一种类型题,就题论题,教给学生解法。

(2)把(1)视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把(2)视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这种情况是运用知识、综合知识解有关方程的问题。

(3)把(1)视作列关于k的方程解应用题,为寻求应用题的等量关系,需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把(2)视为函数求最值问题,为此需要建立单变量的函数关系式,将变量x 、x 和k的关系转化为单变量函数的关系式,需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显然可见:

(1)是就题论题,仅是单一知识的方法,没有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

(2)是运用知识、综合知识解有关方程问题,这是感性概括思维的过程,没有揭示出(1)实质是列方程解应用题,没有指明(2)的实质是函数问题。

(3)是抽象概括到理性思维程度,教师把(1)和(2)纳入到初中数学最高的知识系统中的方程和函数,列方程就必须寻找到初中数学最高的知识系统中的方程和函数,列方程就必须寻找出等量关系,求函数极值就要将多变量转化为单变量,这样就以方程的观点、函数的观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悟性和潜能。

由对这一题的不同思维高度,给出的不同教学概括,将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学习效益。教师在同样专业知识基础上,能探索者,就会启发;善于启发者,就会教给学生思考。思而则达。可见,教师对于加强学科素质教育是多么重要。

3.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首先,对于知识性问题的教学,特别是对较为抽象知识的教学,应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尽可能将较抽象知识具体化、实际化、直观化、通俗化,使学生尽快地认识、理解和把握知识,给运用知识做好准备。这就是教学的可授受性。

其次,对于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教师应以最大努力去调动学生思维,以极大的趋势去接近抽象的知识。这就是思维教学的可发展性。

篇3

二、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一)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在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认清自身的职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和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当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教学时根据初中阶段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听课、讨论、问难、解答、实验操作、练习、总结评价等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二)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确立一个基本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他们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具体而言,教师的教学应照顾到全体学生的需求,同时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一些深入学习的机会,而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要适当降低要求,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练习与巩固上,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篇4

2.遵循教学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数学思想抽象而丰富,表现形式也很多样,学生如果只将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停留在思想表面的话,就很容易陷入无边的数学题海中。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数学思维本质的把握。例如在教学“数轴”后,笔者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的理论,而把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了绝对值教学之后,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让学生讨论、操作、体验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多回答问题,多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学生知识的发生和运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督导学生以实践体验为基础去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思维,实现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一体化,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综合素质能力。

2.建立常规题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自主变通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从而获得广泛的学习经验,提高数学素质。

三、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利用数学这一特点,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去。

1.培养学生坚韧的精神和自制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往往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急于求成,二是半途而废。为此,教师应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把当前的问题解决掉,使学生养成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

2.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挫折承受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教师可分层次地进行挫折教育,对优等生,应巧设障碍,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防止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态;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寻找缺点,改正错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在失败中前进,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分层训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

篇5

2.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今天,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内容较抽象、应用较广泛、推理较严谨等特点。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出发点,使每一位学生都形成健全的人格作为最终归宿,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数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要依据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素质教育渗透入数学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如何求知、学会如何独立生活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素质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3.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前提。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无论是对于深化教育改革,还是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传授他们数学知识和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2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强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提出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数学的乐趣。

3.3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利用数学的这一特点,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去。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他们的思维有明确的方向、独特的见解和广阔的思路等。为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教师应注意突出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4.结语

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彻底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创新,为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发展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迫切、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善于总结思考、勇于探索钻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张玉成.整体思想方法与解题能力培养[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3.

篇6

多年来,迫于升学的压力,农村中学的数学教学基本上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运作,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存着许多弊端。一是教学目标“应试化”,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违背数学教学的本质。二是教学知识“考点化”,不考就不学,抛弃知识间的联系和整体性。三是教学方法“模式化”,重教不重学,重灌不重启,课堂教学停留在单调的“讲、.缭、讲”三步曲。四是教学手段“陈旧化”,几乎不用现代的教学仪器来辅助教学。五是教学对象“特殊化”,照顾少数升学有望的好生,忽视占多数的中下学生。要克服诸多的教学弊端,实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跟本办法在于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二、转变教师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是农村初中数学教改的首要任务。

教育思想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确立以下观念:一是建立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包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培养学生会学习,各种基本素质全提高,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质量观。个体全面发展,有特长,富有创造性的人才观。二是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相统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改的观念。改变观望的态度,克服畏难情绪,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及其它地区的教改成功经验,依靠集体的智慧,因地制宜,大胆尝试,不断总结改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四是树立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观念。陈旧的知识结构和落后的教育观念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知识,掌握现代的教育手段,提高科技素养,才能做一名推行素质教育的合格的教育者。

三、素质教育应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培养能力为核心。课堂设计应“以学为中心”,启发学生动脑思维,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要求教师的备课要能预测会出现的问题,更深刻地把握教材。

篇7

1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中实践的作用

1.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工具,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并在实践中指导如何开展,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强。

1.2引导明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有着同样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但要具有促进思维品质的形成的效果,更应达到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提高的效果。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理,说出解题的每一步依据,逐步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求最佳的解答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深刻思考的习惯。在这一个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全面观察问题,诱发学生的直觉灵感,不仅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3在实践中引进成功的激励,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情感

数学活动课中引进成功的激励如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激起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强烈愿望。中学生天性好胜,都想显示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大家(特别是同伴)的承认,而开展成功的激励活动正顺应了这一心理活动。因此,在设计以激励为主的活动课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把同一内容分为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用分类推进的方法,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如,举行数学知识“接力竞赛”,属于分组集体竞赛活动。教师首先准备了难易程度不同的A、B、C三套(每套3份)试卷,将全班学生按平时成绩(也可自由报名),分为三大组(9个小组)通过抽签排位,开始进行“接力竞赛”(平均每人做一题,在规定时间内,同一小组的同学可帮助修正前面同学的答案),竞赛结束,取前三名为夺取红旗小组,这种竞赛使程度不同的学生均有成功的机会,并增强了他们参与竞争的信心和进一步锻炼意志的决心,增强了他们的高度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1.4实施素质教育,在实践中锻炼独立思考意识和培养创造精神

数学活动课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让学生在有情、有趣的活动中,亲自感受需要的满足,较好地启动自己的内驱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发展自身各种智力因素,从而锻炼独立意识,培养创造精神。

2 数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

2.1紧抓教材,彻底搞懂教材上的基础知识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在创新的基础上必须很好使用教材。

2.2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例如,有一名初中学生,其智商较高,玩心较重,成绩中等,作业潦草。传统的做法是老师不止一次与其谈心,要求他认真学习,刻苦努力,但收效甚微。结合素质教育的特点,笔者诚恳地请他,帮老师总结班级同学中作业优秀者的个性品质方面的特征,同时请他协助老师检查部分卷面质量差的同学的作业中的正误。过了两周左右,他的不耐烦情绪暴露了出来。甚至认为,有些同学在故意与他为难,妨碍他的检查。据此,笔者请他设身处地体会老师工作的艰辛,理解认真细致、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养成高尚的、健全的人格和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好处。经过两三个月的不懈努力,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他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还是学习成绩均出现了根本性的好转。这位学生的进步,也带动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从实际出发换位思考,注重学生的心理培养。

2.3开展数学学习实践活动,开拓创新教育的广阔空间

篇8

时代飞速发展,初中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之外,更要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因此教育模式在不断的发生着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模式发展的必要的发展过程。如何把素质教育应用到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去,是每个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数学老师必须都要面对的问题。

1.树立新的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新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数学的讲授过程中,改变以往的单方面由老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模式,充分发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推动学生的主动、全面而且各个都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少年。但是因为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认知能力等发面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科学合理的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成长情境,因材施教,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各自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长和发展。这样初中数学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学生的潜力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开发,潜能也不断被激发出来,综合素质也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2.将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为抽象,但是其应用较为宽泛,初中数学老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将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讲授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自身文化特点适当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学习,了解初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由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及良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教育三个方面组成的。教授对于素质教育了解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在平常的讲课过程当中不自觉的对学生进行着素质教育。

3.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推动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之一,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数学,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大多不是很成熟,甚至存在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改变学生这一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升数学学习在学生心目当中的比重和分量,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抽象晦涩的数学理论在学生眼前变得形象生动,数学不再是远离生活,永远都在课本上的东西,数学开始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表现之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参与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为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如在实践当中让学生学会测量、市场调差和分析等技能,把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结合在一起,在学的过程当中应用数学,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体验到应用数学的快乐,并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就是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高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思维活动,深入研究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并且从中找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在某个部分,变得既广阔又发散,既敢于创新又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结语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重要的阶段之一,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养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初中的数学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越来越任重道远,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积极探索,并把探索得出的成果付诸到实践当中去,切实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初中的教育工作当中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培养人才,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涂志灵 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初中部

篇9

数学教育自始至终都是教育的重要学科,数学能够应用在自然学科和工程设计中,能应用在社会科学中,还能协助人类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甚至还能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可知,数学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那么在初中教学中,如何突出数学这一重要作用,将书本上生硬的公式、定义变成学生灵活的数学能力,同时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理念,将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1 对初中数学教育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1.1 课堂教学是基本形式。无论是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还是在素质教育条件下,迄今为止,课堂教学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实施学科教学、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渠道与途径。因此,在整个教学战线,无论哪个层次的学校,无不高度重视课堂教学,都把组织好课堂教学视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毫无疑问,强化初中数学的素质教育,必须着力强化课堂教学。

1.2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在传授基本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对学生不断加强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首先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国数学家的巨大贡献和中国学生在世界数学大赛中的辉煌成就,以及数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其次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过程,通过面对的事实,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观点和转化的观点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地观点。

1.3 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对数学规律的本质认识,也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数学素质”的关键,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工具。数学能力又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将会在今后学习中长期发挥作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也是防止分化,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将这些思想方法于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地同时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学会应用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于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活动中,达到逐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

2 初中数学教育素质教育和数学改革的实现途径

2.1 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自身的课堂主体意识,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做到探索、思考和动手的主动性。这样以来,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具备了生动的学习环境和施展其才能的时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就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2.2 教师授课时要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自身学习条件也有差异,再加上个性特点的区别,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成绩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更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组织性的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理解数学思想,了解怎么学好数学,解决问题时从实际出发,在培养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同时,不能忽视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到统筹兼顾,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学好数学。针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较多选取课外活动让他们参与,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他们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而对于那些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要进行特别的关注,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通过指导他们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兴趣,从而经过努力达到教师和学校的要求。

2.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学科教学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与根本方法。这也是一个“老问题”,已为人们所共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理论加例子,或知识加练习。应当明确,就数学教学而言,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与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得出数学道理与规律,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与生产的实际,包括商品经济的实际、乃至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中去。

篇10

初中数学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大脑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在众学科中,数学极其重要。同时,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对象,因此,探讨其教学改革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四基”教学

“四基”即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在课堂上有固定的表现形式:“知识、技能讲授—知识、技能的应用示例—练习和训练”。基础知识是指教学内容、理论及教学常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然后再与学生探讨数学思想和规律。教师在教授时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基础训练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实际训练,是对基础知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只有加强基础训练,才能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更深刻。对于数学这种记忆繁琐的理科性知识,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看作是“知识与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则是三维坐标系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基”教学强调学生应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将“四基”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才能使学生提高知识、技能、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核心,要想强化素质教育,就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融洽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环境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和逻辑严密的特点,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可通过开小论坛会或参与学生举办的小活动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才能创建自由、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科目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常见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具有有一定的开放性。例如,在进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从教室到图书馆有几条路?你会选哪一条?为什么?”这样学生才能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而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走上讲台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目标,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自己定位成“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把大课堂分成若干个小课堂,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讲课。此外,在解答一些数学练习题时,可鼓励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并为其他学生进行讲解。如此,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优化批改形式,让学生“动”起来

初中教师批作业有许多桎梏,为了充分发挥批改的作用,教师要灵活选用批改形式。除了常规的课后批改之外,可综合运用以下几种批改形式,第一,随堂批改。对于一些小知识点的当堂测试或问题讨论,教师可选择在课堂上以集中评价的方式完成。第二,小组评改。将全班分成4~5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小组内互相学习和批改,最后组长汇总后向教师汇报。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要因人而异,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案,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改革。

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学方针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实行者,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要以“课标”为指导,活用教材。在数学课堂上要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首先,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体的数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维度。其次,优选“以人为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最后,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结语

科技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快速进步,促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相应的教学方式也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因此,教师不仅使学生思考起来,更重要的是主动起来,这样教学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篇11

    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是抓好双基,培养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这种目的是发掘造就人才,提高公民素质。要提高全民素质,必须加强义务教育,数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魅力,它不仅能使人头脑开阔,思维严谨、敏捷,更具有培养人的思想品质的作用。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这门艺术,才能发挥数学发掘、造就、健全、和谐现代人格的教化功能。素质教育是面向大多数,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数学自身的魅力及教化功能,着重培养人的发展创造能力。素质教育当然也不排斥传授知识,拔尖升学考试,而是更加注重知识、能力、数学思想和意识,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教改的必然,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如何让素质教育早日进入课堂,真正落实到实处,必须大胆实验,开展教改、教研活动,在“研”字上下功夫。

    实行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对教学原理的适用性,从基础抓起,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中学生在提高基础品德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要提高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本身必须加强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研究新问题,更新知识。数学教师是数学教学的实践者,更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三、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创造能力

    数学不仅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生产中广泛使用,更主要的是数学是人们学习研究现代化生产,现代化科技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增强实用性,就是要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意识的培养,在实际运用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观念,激发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