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商管理swot分析

工商管理swot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2 09:06: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商管理swot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商管理swot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 C93.4 [文献标识码] A

理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从发展起步阶段就落后于学校的其他主体专业建设,这是由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定位所决定的,所以理工科高校从整体专业建设来看,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理工类专业的实力明显优于文科类,工商管理专业作为文科专业也受此影响,另一方面,理工科高校也给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带来了一些积极因素,这就是工业知识基础和行业背景,如何将理工科高校的这些积极影响因素转化为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能够指导理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1]。

1 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特点

基于对11所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情况的调研,结合教育界的相关专家评价,对我国理工类和文科类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理工科高校和财经类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学校基于自身特色优势发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思路[2]。所调研的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点具体如下:

1.1 专业课程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均含有行业基础概论性课程安排,强化了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和工业生产过程的认知,有的工商管理专业甚至安排有对应的工业认识实习,更进一步凸显了学生所在学校的行业背景。

1.2 实践成果方面

工科学校的联合办学单位、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工厂90%均围绕行业优势学科分布,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80%仍然围绕相关优势学科行业背景展开,取得的实践成果95%以上集中在这些工业行业知识体系内。

1.3 科研成果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受学校所处行业优势的影响,在开展的横向和纵向课题申报研究中70%以上的成果均集中在这些工业行业知识体系内,尤其是横向课题高达90%。

1.4 学生就业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优势学科相关的行业中就业具有明显优势,从课程知识学习和工业企业实践两方面的积累,增加了学生的竞争实力,在此类行业中,比其他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受欢迎。

1.5 社会认可度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业知识积累方面为社会所认可,行业内企业招聘重点考虑生源地,逐渐形成人才的接续和社会的共识。

综上所述,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从学生培养、教师科研到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都受到所在高校的优势学科影响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进而逐渐形成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特色和方向,这是对所在工科高校优势资源的利用,促进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专业的竞争力。

2 基于swot的专业建设策略选择

SWOT分析工具来源于麦肯锡咨询公司,主要分析内容包括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工科高校的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时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2.1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分工和管理专业逐渐细化,工商管理专业已由过去的热门专业逐渐受到冷遇,与之对应的是从工商管理专业分离出来的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专业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3]。工商管理专业由于知识面广,目标过于宽泛,造成了专业性不强,特点不明确,竞争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受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影响,企业需要更加专业更加细分的管理类人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受到了营销、人力、财管等管理类专业的竞争挑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工商管理专业尽管在市场中受到了其他管理类细分专业的威胁,暴露了专业弱化的特点,但也应看到工商管理专业的机会,这就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管专业所学知识涵盖了企业各类管理岗位的需要,人才成长空间大适应性强,尤其适合我国微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微小型企业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影响,无法设置细化的管理类岗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完全符合企业初期需要,一人能够身兼数职且适合整个企业管理活动,性价比较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庞大的微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小型企业给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这也给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机会。

2.2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受学校的性质定位影响,建设相对落后于学校其他工科专业,这属于先天不足,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工商管理专业在工科高校建设所必须面临的问题[4]。受此影响,社会各界对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也持弱势学科专业观念,始终认为影响力不如财经类高校的工管专业,所以从内外两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都处于劣势,对内比不过理工类专业,对外竞争不过财经类工管专业。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又有其显著的发展优势,首先,工科高校的工管专业立足理工类行业背景,专业设置鲜明,社会认可其对所属工科行业企业的服务能力,在同财经类高校竞争时,这种出生所带来的行业熟悉程度具有很强的优势。其次,科技和管理对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科学技术水平达到成熟阶段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日益迫切,所以立足工科高校,理工类专业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SWOT分析,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市场的微小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对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机遇,结合自身立足工科高校的行业优势背景积极进行专业建设,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所以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应坚持立足行业,突出背景的优势,走管工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服务于行业类的各类中小型企业发展建设需要[5]。

3 基于AHP的专业建设策略评价

依据SWOT分析的建设策略选择,结合现有理论研究和专家经验构建专业建设评价体系(见表1),采用Delphi法对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进行评价,按照评价分值的差异给出不同情况下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的建议。

通过专家打分给出权重,并构建评价模型,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E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评价;Ki为第i类指标评价值;Wi为第i类指标权重系数。通过计算得出E值,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确定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的合理性。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针对现状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提出建议。

4.1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应充分分析自己所在学校的优势,在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发展选择专业建设方向和策略;

4.2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立足行业优势背景走管理类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在坚持管工结合的基础上,体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业知识素养,满足行业内企业的需要。

4.3 专业建设应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微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管理类人才需求,通过目标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强化学生培养和课程设置,积极引导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金玮,梁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16-17.

[2]朱宁.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4-15.

篇2

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管理学科;工商管理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企业发展,运用各种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来进行企业行为管理和经营决策,从而提升企业的生命力、促进企业向前发展。

当前,在工商管理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热点问题。我们应当重视这些热点问题,分析、研究这些热点问题。

一、当前工商管理领域的主要热点问题

(一)工商管理理论与企业管理的实践相互脱节

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必须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却是:工商管理理论未能融入企业管理的实践。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工商管理理论不过是坐而论道的纸上谈兵,不愿应用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认为只要凭冒险、钻营、投机、低价竞争、偷税漏税就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分一杯羹,根本不屑于学习工商管理(尽管中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逐年缩短,但中小民营企业仍然对工商管理不感兴趣)。由此造成了工商管理的理论与企业管理的实践相互脱节,工商管理难以应用于企业实践[1]。

(二)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较为薄弱

当前,国内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较为薄弱:许多企业在运营中实行粗放式管理,许多企业缺乏战略规划,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大搞末位淘汰,导致大量员工流失,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企业由于工商管理能力薄弱,导致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下滑,最后倒闭、破产,被市场竞争淘汰[2]。

二、分析、探讨当前工商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

(一)工商管理必将与企业管理实践相互融合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内没有自负盈亏、独立发展的企业实体,亿万老百姓也没有听说过“工商管理”这一概念。改革开放后,企业在国内快速发展起来,企业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但企业的工商管理却没有跟上。——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缺乏学习能力与学习意识(毋庸讳言的事实是:许多民营企业的老板是在高考落榜、中考落榜,无法挤进体制内的“铁饭碗”才被迫下海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间,存在着大量市场空白点与大量廉价的生产要素(包括廉价的人力资源与基础能源、矿产品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需要进行精细化的工商管理,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经济利益。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产生了粗放型、低水平的企业管理实践(但这是一种缺乏理论指导的、带有盲目性的企业管理实践[3])。

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管理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各国企业都曾经经历过这样一段粗放型、低水平的企业管理时期;我们还可以看到:实施粗放型管理的国外企业,其存活时间都未能超过10 ~20 年,它们都被应用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实行精细化、高水平管理的企业所淘汰。——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所实行的粗放型、低水平、没有理论指导的企业管理实践,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不可能继续维持很长时间。所以,我们认为:工商管理必将在不远的将来与企业管理实践相互融合。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工商管理,必须更新工商管理观念,必须主动应用工商管理。

(二)通过提升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来促进工商管理向前发展

工商管理来自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工商管理只有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必须着重提升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

要提升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具体来说,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 规划企业的远景。通过规划企业远景,来明确企业发展的未来目标,企业的使命,企业的核心价值;从而界定企业的当前业务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② 根据企业远景,设计企业战略。为此,必须锁定企业当前和今后的事业活动范围,明确企业经营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确立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后,要进行全面的战略分析,选择适宜于企业的战略,最后进行战略管理。

③ 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与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分析企业的竞争对手,研究企业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企业现有的财务资源、组织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管理经验、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等等,从而做到知己知彼。

④ 根据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运用SWOT分析法,为企业选择适宜的战略;并将此战略付诸于战略管理[4]。

⑤ 在战略管理的框架下,对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管理。包括: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实行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等等。——这样,便把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内部行为管理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就可以切实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

⑥ 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企业的工商管理进行灵活调整,从而稳步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

⑦ 及时总结企业工商管理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将它们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丰富工商管理的理论内容,促进工商管理向前发展。

结束语

当前,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较为薄弱,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又与企业管理的实践相互脱节;既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又影响了工商管理的发展。因此,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并且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健.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0(31):58-59.

篇3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和学的统一。中国古代著名学者朱熹曾经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可见,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它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解决教学方法问题。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中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

一、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工商管理类课程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是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通常都拥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大多数课程理论性很强,涉及到的内容很广泛、有很强的逻辑性,综合性强。所涉及的原理、定律、理论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一般都只能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层面,这些课程的学习目的都是要求学生能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课本内容的强理论性和学习目的的实践性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比较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方法的分类方式各不相同。工商管理类课程逐步形成“以学为主”取代“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和总结,结合学者的研究和教育科学理论,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出发,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程度不同,归结出理论讲授、启发式和案例教学三种常用的方法。

1.理论讲授教学法。理论讲授法是最为古老并且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中,主要是教师口头灌输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讲授法最大优点在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单位里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展露教师对特定知识领域的理解程度、教师的语言能力、教师的教育艺术,不足之处就是可能会导致学生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是“填鸭式”的学习。

2.启发式教学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动作用的发挥。这种方法主要的优点表现在: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示和引导,可以展示出教师对该问题的认知能力和引导学生的艺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没有发挥学生的操作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解决问题,学生有可能会局限在老师的框架中,丧失发散思维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点。案例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鼓励独立思考,重在分析与决策:不重经验,重在变知识为能力;不重传授,重在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这种方法很符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现在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课堂采用这种模式。主要优点:(1)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激发思维;(3)生动直观,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缺点主要是:案例教学比较花费时间,要特别注重组织好教学进度;案例的筛选会影响教学的结果。

三、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建议

1.理论讲授法在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时更为适用。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中,在描述某一理论的由来和内容、某一发明或发现的过程以及人物传记材料等时采用此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知识有个循序渐进的认识和了解,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比如在介绍管理理论的演进历程时,可以通过讲授法对管理理论的几个重要阶段进行描述,学生也能对该知识形成一个好的体系。比如在讲述战略环境分析时,对于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理论的介绍,更适合采用讲授法,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配合其他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入。

2.当学习任务涉及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或者知识基础时,更适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有些和教材理论知识一致,有些是和教材知识相矛盾的。对于一致的知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启发式提问,让学生能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掌握该知识。对于相矛盾的知识,学生会产生疑问,形成强烈的期待感,寻求问题的原因所在。比如讲述管理的职能或者公司多元化战略的优缺点这样的知识点时,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逐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直接讲授具体的内容,这样学生更容易记住知识点。

3.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时更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通常一个章节的或者一个知识块讲解完毕后,为了训练学生利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选择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本科的案例教学是不同于MBA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两者的教学目的不一样。本科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模式,学会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是教师提供完整的案例,并准备几个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或者个人独立思考后,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比如在介绍完公司国际化经营相关内容后,可以给出有关海尔和TCL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并通过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另一种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准备案例,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比如在介绍完公司战略类型后,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案例准备,然后做成PPT在课堂上一一展示。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而且还能开拓思维并拓宽知识面。

四、总结

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学生以鱼”,因而教学方法在教学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本文介绍了理论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师本身的素质,有效的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2]郑梦山,王树,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2)。

[3]胥悦红,几种教学方法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民族教育研究,2006(3)。

篇4

一、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充分重视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高校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1999年颁布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高校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创新型管理人才。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商管理创新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足。

二、我国工商管理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利用在高校从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科研便利条件,对本校及河南省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在校大学生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对企业等用人单位采用电子邮件、问卷或电话访谈的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在素质和能力方面的需求动向。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和数据,发现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创新型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不科学。①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以学生为本和激发创新的价值导向。首先,多数高校制订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上大同小异。如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在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差异化并不明显。从而导致各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层次不分明、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基本上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不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培养应用型管理创新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其次,学生普遍认为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不仅缺乏职业导向,更缺乏企业家精神教育。多数学生不清楚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对应该学习哪些专业知识,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等方面存在疑惑。②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总学分一般在150~160学分左右,并且必修课学分较多,选修课学分相对较少,学生很难享有自由选择权;另外,专业课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2.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一些高校采用“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欠缺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造成学生的参与度低,互动性少,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普遍缺乏评价教师创新教学的评价机制,造成部分教师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其结果造成培养的学生既缺乏创新意识,又缺乏创新能力。

3.校企之间缺乏合作与互动,理论与实践脱节。多数高校较为封闭,与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大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较少。虽然多数高校开设了实践和实验教学课程,但是企业运作网络模拟与现实的企业运营管理存在较大的差距,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多数高校创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的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较少,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的机会则更少,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4.缺乏引导高等教育走创新之路科学的评估方法。在高等教育评估方面,被评估的院校在评估中处于主体地位,享有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评估机构是一个协助评估主体总结工作绩效,分析优缺点,提供改正意见的服务性机构。但是,这种评估机制缺乏科学和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尤其是缺乏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不能够有效引导高等教育走向创新之路。

5.创新教育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氛围。目前普通高校创新教育缺乏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缺乏将创新融入到一般教育价值和理念。在社会环境方面,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尚未形成,支持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既不完善、又难以落到实处;在学校教育方面,高校实施的是国家计划体制,办学资源主要依靠国家分配,教育主要面向政府。高校在相当程度上按照行政化的集权模式进行管理,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弱;在家庭教育方面,等级观念、中庸之道、枪打出头鸟等旧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5

对于雅虎来说,改进技术,重新调整竞争战略已经刻不容缓。这种战略的调整并非只是将重点放在简单的网页修改、增加服务内容或者是收购兼并某个具有潜力的企业上。它必须寻找到一个生存的基本点,或者是一个新的开端,或者在已成熟领域成为王者。

一、SWOT分析

机会/优势 威胁/劣势

外部 1、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

2、移动平台时代的到来 1、Google、微软在搜索行业的竞争

2、门户模式的衰落

内部 1、品牌优势

2、门户网站的巨大流量和优质的内容提供团队

3、搜索引擎市场15%左右的市场占有率 1、搜索技术劣势

2、管理层流动频繁

二、、雅虎战略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

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A、供应商议价能力:雅虎提供的服务是信息,信息的供应商是互联网,经过雅虎相关的技术处理,将整理好的信息呈献给使用者。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成本很低的平台,因此雅虎获得信息的成本相对较低。

B、购买者议价能力:互联网服务市场中,购买者即消费者拥有很强的话语权。由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众多,提供的服务也各种各样,所以消费者的选择较多。雅虎面对购买者相对处于劣势,它提供的服务并不具有专有性和独占性。

C、新进入者的威胁:互联网服务行业门槛很低,大量相关企业依靠商业模式,甚至不需要核心技术就能够进入该市场实现盈利。同时作为高新技术不断更新的行业,有大量新创意新模式新技术的企业投身互联网服务行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严重威胁了雅虎并挤占其市场地位。

D、替代品的威胁:同一种互联网服务往往有上百家企业竞争,提供的服务都具有相互替代的作用。比如雅虎的门户信息功能在中国受到新浪的挑战,其电子邮箱业务更是互联网巨头们必有的服务,其搜索业务已经远远落后于谷歌的搜索服务。

E、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雅虎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雅虎在涉及到的所有领域当中都不再是领头羊。其曾经的核心业务搜索已被谷歌完全击败,邮箱业务与网易、新浪、Gmail等不分伯仲。同时,雅虎后来开发的answer功能、地图功能等在其相关领域都属于后进入者,没有太多技术上的优势和品牌优势,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内部环境

目前,雅虎由于竞争劣势,已与微软达成合作协议,双方的交易将采用营收分成模式,而不是雅虎所希望的高首付模式。此外,雅虎将使用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雅虎将无须再维护自己的搜索服务基础设施,从而节省巨额支出。但如果这样,雅虎的核心竞争力将彻底消失,变成一家门户网站,提供电子邮件和财经服务。如果使用微软必应搜索引擎,雅虎将逐渐丧失价值,这直接表明雅虎过去几年的战略将彻底失败。

三、雅虎的战略选择

1、公司层战略

在本文中,我们认为雅虎公司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自己的公司层战略,分别是多元化战略、合作战略。

(1)多元化战略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雅虎应该选择相关多元化的战略。最近雅虎与微软的合作已经充分证明其放弃了相关搜索业务,将在未来使用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但是雅虎仍然有自己的优势,一是仍然占据着大量的搜索用户,二是雅虎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门户网站,有大量整合的网络信息资源。这样一来,雅虎既有市场上的基础,又有大量网络和用户资源,可以向相关的两个领域进行扩展。

一是向以社交为基础的sns网站发展,开发新的模式,拓展新的应用;二是创新拓展各种各样的应用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丰富应用的品种,完善客户体验。

(2)合作战略

合作战略是实现企业强强联合的最佳方式,其操作成本低,实现了两个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实力。

除此之外,雅虎还应该开展与更多企业的合作,包括一些相对较小的企业。这种合作的成本最低,可以使雅虎寻找新的问题解决方案,获得新的技术和支持,甚至收获其它意想不到的资源。以此壮大自己,反攻谷歌。

2、业务层战略

业务层策略主要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等。对于雅虎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差异化和聚焦两种战略。

(1)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每一个优质网络服务提供商都在追求的。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只有通过差异化的战略才能使自己的服务或产品脱颖而出,填补市场空白。这种差异化具体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差异化。

(2)聚焦战略

雅虎因为处于和谷歌竞争的弱势一面,行业中的大块市场被谷歌和一些新兴企业占据。在这种情况下,雅虎应该首先施行聚焦战略,专注某些市场缝隙形成市场机遇,以此为突破口实现雅虎的崛起。而除了抢占市场缝隙之外,雅虎还应该专注于自己长期擅长的领域,利用技术和经验优势实现新的盈利增长点。

第一,挖掘市场缝隙,抓住细小的商业机会,利用一切资源在某一细小领域做到最好。

第二,专注于雅虎擅长的搜索、门户分类、邮箱业务等基础服务。这些服务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基石。雅虎在这些领域有由于其他人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这些业务做得更精,就能使企业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科技资讯网《淘宝与雅虎日本合作助力本土品牌国外推广》 2010年5月11日,作者:赵廷超

[2]圣何塞水星报《硅谷十大最有权势女性:雅虎CEO位列第三》时间:2012年1月17日 ,作者:克里斯?奥布莱恩

[3]新浪科技《雅虎12月美国搜索市场份额继续下降》2011年1月17日,作者:新浪科技

作者简介:

篇6

本文根据学生专业实习的规律提出了专业实习的KEA-P模型,并从工业制造业和商业零售业的专业实习两个方向,探讨了指导教师对学生专业辅导的实习规律和实习模式,将有助于全方位培养本学科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一、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模式提出的背景

 

本科生的专业实习环节和实习模式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在探索的问题。在我国许多高校中,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的社会实践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至少占2个学分。但是相当比例的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习,一是苦于缺少实习基地;二是缺乏规范的实习指导模式,使得不少专业实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基于KEA-P模型的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探讨,有助于本学科的全面教育,促使和鼓励学生在第二课堂上,学到和感受到在校园中学不到的东西,强化学生在专业课中学到的专业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全面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便于学生毕业之后更快地适应社会。

 

此课题的研究旨在充分依托国内教育实习基地的资源,通过合理地设计实习方案,选择科学的实习模式,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认知,真正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由理论到实际、由接受到创造、由学习到生活的转变,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并丰富所学的知识,加深对专业课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二、关于学生专业实习的KEA-P模型

 

学生专业实习的KEA-P模型(见图2-1),是指在实习的节奏上,按照“知识点与原理—体验与实践认知—习得与收获”的逻辑关系,借助专业实习这一平台,循序渐进地达到传授知识和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借助实习这个平台,让学生体验之后更牢固地掌握所要给予学生的东西(Takeaway)。在中国现存的教育体制下,“感受教育”非常欠缺。专业实习这一过程,更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为这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却又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的部分。

 

(一)知识点与原理(Knowledge)

 

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的教学中,学生大量地接触到很多知识点和原理,但仅是停留在课堂里,大量的课时用于“知”、“识”、“记”。虽然有时会配合一些案例教学,学生还是会感到陌生和生硬。本科学生从高中到大学,不像MBA的学生,MBA的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理解一些概念和原理比较快,讨论起来,可以轻松地结合工作实际的问题进行探讨,效果比较好。因此,将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与原理放在实践实习这一平台上(注:知识点与原理对应专业实习平台是双箭头),将有助于本科学生对关键的知识点与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一)体验与实践认知 (Experience)

 

专业课的学习,有些原理和方法会重复出现多次(由于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内容的雷同,许多知识点是重复的。)。比如: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 组织结构模式等。学生会感到这些东西是干巴巴的,十分生涩。通过专业实习,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公司,与经理和主管座谈,参观流水线作业等,学生会体验到, 其实,许多原理和方法都是来自企业工商管理实践的总结提炼,并非全部来自学院的研究。有了这些体验,学生会得到有益的启发。不但会加深对方法和原理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开发出学生某一些方面的潜能,对未来步入社会的影响是无法量化估量的。

 

(三)习得与收获(Acquisition)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的知识、原理和方法,通常都是通过卷面考试的方式,专业课教师通过标准答案的方式来判卷打分,学生所得的成绩,就是一个学生一学期的考核结果。

 

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强调通过一学期的授课,能让学生掌握什么?给予学生什么?学生能带走什么(Takeaway)?通过专业实习这个平台让学生实习体验之后,更牢固地掌握要给予学生的东西,从而使学生学有所获(Acquisition )。

 

总之,“知识点与原理—体验与实践认知—习得与收获”这一专业实习模式,是实习辅导教师从一个新的角度,指导学生从事实践教学的组织模式的探索。辅导教师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全程辅导和帮助。

 

三、两个方向的实习模式

 

两个方向的实习模式是指在实习的内容上,结合KEA-P模型从工业制造业方面的实习和商业零售业方面的实习这两个方向来探索。

 

(一)制造业方面的实习

 

制造业方面的实习,重点应当放在现代制造业的专业实习。因为制造业的管理,无论在模式上、制度上,还是在方法和手段上,其创新和变革一直引领着管理领域。例如泰罗的计件工资制、著名的霍桑试验和JIT(准时生产制)等。因此,高校借助一些大城市的产业园区和制造业基地,充分利用城市的这些带有义务教育性质的宝贵资源,使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汽车是怎样生产出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针对传统产业--首都钢铁公司实习”的KEA-P实习模式组织形式:老师准备“知识点和原理”—组织参观—组织讨论—学生形成报告

 

(1)关于K(知识点或原理)

 

形式:导师专业辅导

 

专业课老师辅导专业实习,要结合其实习基地、实习项目的实习内 容,预测出学生关心的问题,准备好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比如:参观首钢,实习指导老师可以将知识点和原理放在“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或组织模式”上。提前要求学生们准备相关的知识和首钢的背景材料,并准备要提问的相关问题。

 

(2)关于E(体验与实践认知)

 

形式:组织参观实习

 

以北京为例,北京的传统产业中有首都钢铁公司,位于北京的西部,气派的钢城已经有专门为学生和游客开放的“钢城一日游”项目。老师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生可以通过参观体验和了解钢铁从炼焦到高炉炼钢的全过程。实地观察到了钢铁厂的规模和炼钢的流程。了解了企业的规模就便于学生思考“企业组织结构的模式问题。

 

(3)关于A(习得与收获)

 

形式:老师组织讨论

 

参观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就“管理的组织模式”这一知识点展开讨论;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企业适合不同的组织形式或模式”课题的探讨;还可以设计这样的实习作业--“举例说明现阶段大中小类型企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条件”。

 

围绕“管理组织模式”这一话题,学生结合教科书的“管理组织形式”的内容,可以具体地体会到这种连续作业的炼钢厂或化工厂由于其规模大,但生产的连续性要求,最好选择“模拟的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

 

2.“针对现代制造业—北京现代实习”的KEA-P实习模式

 

北京现代制造业中有“北京现代”和“福田集团”等现代制造业基地。也是北京市教育实习基地。这些产业基地,包括许多高科技产业园区,都有为首都的高校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义务。如北京现代每年接待的高校和单位的参观数量非常可观。

 

(1)关于K(知识点或原理)

 

形式:导师专业辅导

 

老师准备的知识点可以是:

 

①生产作业管理--JIT(准时生产制)(Just in Time)和“混流作业”

 

②市场营销渠道管理---物流配送模式

 

③市场营销--促销方式

 

(2)关于E(体验与实践认知)

 

形式:组织参观实习

 

老师带学生参观北京现代。学生的兴趣浓厚,不但有北京现代的介绍资料片播放,学生还可以带着耳麦边听流水线的讲解边参观汽车装配流水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效果很好。学生在参观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提前准备好的,一边参观,一边提问,一边记录,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更便于学生吸收知识。

 

(3)关于A(习得与收获)

 

形式:老师组织讨论

 

参观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就“JIT(准时生产制);物流配送模式;北京现代的广告促销方式”这些知识点展开讨论。

 

围绕“JIT(准时生产制)”这一话题,学生可以体会到现代汽车制造业的准时生产制模式是如何使成本降低的;汽车零配件的物流配送是如何准时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配送到车间工位上的;学生亲眼看到和感受到了什么叫“混流生产”。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二)商业零售业方面的实习

 

组织学生参加大型商业零售连锁企业的专业实习,不仅可以了解商业零售业态的类型,还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从流通型企业的的运作环节中感受到商业的运作模式。

 

商业零售业方面,实习的重点应放在市场调查能力的培养和商业流通环节的认知上。首先,市场调研要求动手能力强,从问卷、设计到实地调研,最后形成调查报告,每个环节辅导老师都应当辅导到位。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其次,流通环节包括采购进货,定价,商品销售,企业促销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些环节,有助于营销专业的学生了解企业的商业运作过程。

 

例如:“针对商业零售业—国美电器或京客隆店实习”的KEA-P实习模式

 

实习重点是:提高市场调研的能力

 

对象:北京数家国美电器或京客隆店

 

1.关于K(知识点或原理)

 

形式:导师专业辅导

 

老师准备的知识点可以是(侧重掌握方法):

 

(1)主要是市场调研技术与方法。如调研方案设计、抽样方案设计、问句设计、问卷设计、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2)市场营销方面的渠道管理、品牌管理、促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2.关于E(体验与实践认知)

 

形式:组织群组座谈、抽样调查、商场现场观察、抄写价签、消费者购买行为观察、消费者问卷调查等。

 

全班分为几个的实习小组,教师在实践中起着关键的实习导师的作用。教师从选题的把关、项目的定位、调研方法的选择、资源的整合、资金安排给予把关。学生往往在这个阶段非常需要导师的指点。

 

导师应当在以下三个阶段给学生以指点:

 

第一, 在抽样选点和问卷设计阶段。学生学完市场调查学之后,真正动手亲自设计问卷可能是第一次(许多学生参加过手持外单位设计好的问卷下点调查活动,但从未自己设计过问卷),无论是问句的设计还是以问题提问的口吻,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专业问题的设计,学生们普遍的问题是不知道该怎样提问。导师应当逐句把关。一般需要两三个回合才能定稿。

 

第二, 在实地调研阶段。学生下点调研,会遇到许多实际困难,有些是根本想象不到的,比如:对方拒绝接待等都十分普遍。导师要协助学生克服和解决困难。比如,开具单位介绍信、经费协调问题。在这个阶段,集思广议显得十分必要。此外,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 在形成报告阶段。导师要在以下几方面把关: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数据和有效问卷的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图表的使用、分析的逻辑和条理性、专业知识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结论的合理性等。

 

3.关于A(习得与收获)

 

形式:老师组织总结和评价(含四个步骤)

 

第一, 导师要求每个小组提交按本科生论文的格式要求装订好的市场调查报告。

 

第二, 各小组做好反应整篇报告的PPT(含调研过程的照片和相关背景资料),每组用十分钟向大家汇报调研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第三, 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第四, 老师根据各组长给出的每个组员的参考成绩,结合出勤、讨论等因素为每个学生打分。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给出加权平均分(考勤占20%;准备文案研究阶段占20%;实地调研阶段占40%;撰写报告阶段占20%)。

 

总之,每学期一次的专业实习课程,不仅较好地起到了辅助专业课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科学问题的热情。学生亲自动手,几个人一组完成实习报告,不仅锻炼了团队合作,也训练了和提高了学生在完成报告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情商方面的能力。这就是学生获取的收获和习得。(老师有时候可以给出答案,有时可以没有答案,仅让学生享受“体验过程”。)

 

结 尾

 

“基于KEA模型的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探讨,从“知识点与原理—体验与实践认知—习得与收获”的这一认知规律出发,围绕制造业和商业的专业实习,两个方向探讨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辅导的实习规律和模式。第一,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的KEA-P模型。指出基于KEA-P模型的指导思路。导师指导学生要提出相关的知识点并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并有所收获;第二,指出导师在实习各环节的指导方法;分析了社会实践课程与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设计、创业创新教育的关系;研究工和商两个实训基地的实习模式(包括结合实习的方式,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一定程度上,研究了实习指导的一般规律。提出导师面对问卷设计、市场实地调查、,抽样设计、统计分析、撰写报告等不同阶段,至少应重点参与三个阶段的专业指导。

 

篇7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家电业和通讯业的飞速发展,Q市大沙头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主要以二手手机、附以二手电脑、二手数码产品买卖的专业市场。然而,随着新产品价格战与旧货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二手货的利润持续降低,旧货市场迫切需要向那些换代快、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发展,而且专营的二手市场在Q市目前还是空白。在这种背景下,Q市政府提出了都市海岸项目,旨在将大沙头旧货市场改造成为港湾广场,营造大众化、信息化的二手手机及办公设备专营商城。

项目SWOT分析方法能对项目的内部优势及劣势、外部的机会及威胁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匹配,从而形成合理可行的经营战略[1][2]。本文借助SWOT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Q市都市海岸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基于SWOT矩阵研究了该项目的经营战略,以为加强项目的科学管理、培养项目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选址位于大沙头马路与沿江东路之间的区域,共六层商业建筑。其中,东面为水电局属下的建筑;南面为大沙头旧货市场,已成为本地区甚至全国知名度与影响力较高的二手交易地区,是大沙头旧货商圈的核心;西面为本项目的附楼;北面正对海印广场,海印广场是档次较高的电器商城。

本项目旨在将大沙头旧货市场一带改造成为Q市最大的滨水广场――港湾广场。港湾广场将是一个集办公、旅游、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并加入古代帆船、相关雕塑等内容,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项目拟建的港湾广场东面靠海印桥方向,以绿化广场占地空间为主的2000多平方米建筑用地将设有旅游观光码头,这里的大型旅游巴士停车场将成为夜游游客上落的集中点。而靠东方向还将建设两座楼高两层、占地2万平方米的商业功能建筑,建筑物的负一层将设有10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

三、项目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或项目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分析其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分析方法[3]。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4]。借助SWOT分析方法,密切结合Q市都市海岸项目实际,本文对本项目的SWOT分析详见图1。

图1 项目SWOT分析

四、基于SWOT矩阵的项目经营战略分析

借助SWOT分析方法,在上述SWOT分析的基础上,就可以构建SWOT矩阵分析模型,以结合项目实际,提出相应的项目经营战略[5]。本文所构建的SWOT矩阵分析模型详见表1。

表1 项目SWOT矩阵分析模型

S W

O SO战略 WO战略

T ST战略 WT战略

(1)SO战略

①差异化战略:Q市都市海岸项目所在区域规模相对较大,区位优势明显,地段知名度较高,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自身的优势,树立专业优质品牌二手专营市场,尽可能地做到产品、服务、人员、渠道、形象的特色化及差异化,以抓住机会,发挥优势,迅速树立项目形象,做出产品特色,创出项目品牌。

②市场领先战略:鉴于Q市目前虽然二手市场普遍经营的种类较多,产品覆盖面广,但尚未形成专业经营某种类型产品的二手专营市场,而且同一商场内的同属性产品分布亦相对散乱的现状,本项目应牢牢抓住这一市场机会点,打造出规模集约化的二手专营市场,以在新兴二手专业市场尚未成熟之前,实现对二手产品市场的迅速占领。

(2)WO战略

①成本领先战略:Q市都市海岸项目规模相对较大,有条件充分利用规模效应,这就要求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加强工程管理与进度控制,在条件成熟之后尽早施工,这一方面有利于本项目抓住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本项目进一步降低成本,形成成本优势,以进一步创造价格优势。

②优化服务战略:诚信为本,优化服务工作,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3)ST战略

①产品领先战略:充分利用Q市目前尚未形成专业经营某种类型产品的二手专营市场的市场机遇,本项目应在产品类型、准入、服务等方面优于其他竞争项目,以形成产品领先优势。

②品牌战略:树立本项目的专业优质品牌,要求本项目切实加强营销力度和品牌管理,以打造Q市一流的二手专营市场品牌。

(4)WT战略

①创新战略:对本项目进行准确定位,实行差异化、特色化战略,进行科学的产品组合,提供优质的服务,切实采取措施,扩大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不断创新。

②加强公司和项目内部管理,培养公司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本文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Q市都市海岸项目进行了深入的SWOT分析及经营战略研究,不仅能够对加强本项目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指导,而且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以后类似的研究提供借鉴。

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经验及能力有限,本文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本文的分析是建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的,还需要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性管理研究等[6],这些将是本人今后努力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苏珊娜・特纳.管理者的管理工具(第二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112-115.

[2][美]萨布哈什・C・杰恩.市场营销策划与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50-51.

[3]简德三.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8):82-86.

[4]潭洪广.建设项目市场分析略谈[J].中国工程咨询,2001(2):28-29.

篇8

一、湖南TS药业内部优势分析

(一)拥有几个省内领先品种。公司的HXJQ水的销量在湖南绝对领先,它的品质和疗效觉深得湖南人民的信赖,一支见效。WJ丸,SS丸在湖南也具有绝对优势,中药治感冒,疗效非常好,是70年代以前的人常备的感冒药,这两品种通常被同时服用,疗效更确切,具有较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在部分县市,消费者甚至拒绝接受其他厂家生产的上述品种。

(二)拥有“HYQ”“XRHP”两个全国独家品种,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优势,品牌成长和市场开拓的潜力巨大。

(三)地道药材的产地优势,生产基地附近的江华山区有最优质、最纯的厚朴,它是HXJQ水中的核心中药用材。TS药业基本上是收购了此山区的全部厚朴。独家产品HYQ的两味中药也是当地的地道药材。

(四)集团的综合性医药平台优势。集团打造了由医疗器械,耗材,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基本药物配送,药品批发及全国拥有六家分公司的药店连锁平台,为药业的产品进入医院药店漫向全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湖南TS药业内部劣势分析

(一)主导品种同质化严重。TS药业的主导品种HXJQ水,全国就有264家药厂生产,各省都有自己的区域品牌,省外拓展艰难,省内也有5家生产,加上外来品牌的细分吞食,市场动运作显得异常局限,产品线短,新品跟不上,老品种新做,只是解燃眉之急,规划方向不明确。

(二)销售队伍老化。目前员工流动率仅为8%,而且这部流动主要是新员工入职,两三个月就离职所造成。中层干部,区域经理基本上是5、6年前的老面孔,一部分还是来自同一具地方,队伍的观念固化,思维滞后,创新能力缺乏,工作激情退却,责任心不强,市场反映慢,导致销售管理粗放,营销策略执行难以到位,竞争力不强。

(三)处方药的推广,专业性不强。历史上,TS药业产品销售以零售市场为主,涉及医院时间不长,关键是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和组建专业团队。几个医院销售的品种5年未有规模性的网络和销量。销售是纯招商模型,没有自己的学术和临床队伍,市场推广主动性受制约。

三、湖南TS药业外部机会分析

(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对中药产业发展利好,根据规划,2020年,中药工业产值要达到2万亿,中成药发展势有大幅度增长,作为中成药生产厂商的TS药业股份也必将迎来行业发展的春风。

(二)基药政策实施给小品种突破性增长带来机遇。基药政策的实施,给一些传统有效价格纸的药品开辟一个在基层医疗单位快速全面进入的通道,TS药业可从53个品种筛选几个本身定价只有几块的小品种,从原购进生产全过程降低成本,挖掘价格优势,投标入基本目标,若能在全国基药取得一席之地,TS药业也可快速成长,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和行业地位。

四、湖南TS药业外部威胁分析

(一)消费群体的变化带来的威胁。年轻消费者不习惯服用补血药品和喝辛辣的配剂药品,造成TS药业的主导品种市场容易下降。

(二)强势竞争对手的市场扩张带来威胁。像太极HXJQ口服液,通过赵本山代言的广告强势推广,对TS药业YZ水的品牌效应构成威胁,市场侵入也直接动摇湖南大本营的领导地位。

五、湖南TS药业的SWOT矩阵

因此,结合湖南TS药业股份公司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优势和劣势因素,总结出湖南TS药业股份公司的SWOT矩阵,如下图所示:

六、总结

通过SWOT分析,我们全面地了解了湖南TS药业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与机会威胁。总的来说,湖南TS药业内部优势明显大于劣势,外部机会远超外部威胁,整个市场环境都是相当不错的。而且,湖南TS药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利润空间也不小。

参考文献

篇9

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也已有近20年的历史。可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于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学科仍然缺乏全面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把握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其发展趋势是有意义的。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战略”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 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

什么是企业战略?有关说法纷繁芜杂,形成了所谓的理论“丛林”。如果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 (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Mintzberg,et 1998)。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通常倾向于把战略定义为一种计划或者谋划。

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Strategy Formulation/formation)与战略实施(Strategy Implementation)两个部分。按照Ansoff的说法,它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

二、战略管理学科

(一)战略管理学科的内涵

美国战略管理协会(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SMS)于1994年召开会议,研讨战略管理的发展前景。受到斯密和科斯的启发,与会学者提出了战略管理学科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Rumelt, et 1994):第一,企业如何行为?第二,企业为什么会不相同?第三,公司总部的作用是什么?第四,什么决定了企业跨国竞争的成败?

如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根据美国管理科学院工商政策与战略分部(Business Policy and Strategy Division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的说法,战略管理学科主要关心的是总经理的角色及其遇到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战略制定与实施;战略汁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激励;资源分配;多角化与业务组合战略;竞争战略;总经理的遴选及其行为;高级管理层的组成过程及状况。

(二)战略管理学科的边界

战略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它研究企业成功 (或失败)的原因和过程。与其它工商管理学科不同,战略管理着重从总经理的角度,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而其他工商管理学科仅就企业管理的某一职能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它们是战略 (Strategy)与策略(Tactic)的关系。战略是长远的、全局的,而策略是短期的、局部的。战略与策略相比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先有战略后有策略,策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战略。战略管理学科与基础学科、其他工商管理学科、咨询机构和企业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图1。

如果把战略管理领域的知识创造与开发的过程看作一个学科研究的链条,那么基础学科大致相当于基础研究,战略管理相当于应用研究,战略咨询相当于开发研究,最终是要满足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需求。

三、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现状

战略管理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提出了一个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业绩—内容—过程模型(Performance-Content-Process Model,简称 P-C-P模型),如图2所示。

在P-C-P模型中,业绩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按照战略管理研究的不同着眼点,企业战略可以分为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和业务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两个层次(Porter,1987)、,前者旨在获取并保持公司优势 (Corporate Advantage),后者旨在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也就是狭义上的竞争战略。

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分为两个领域:战略内容 (Strategy Content)和战略过程(Strategy Process)。前者旨在揭示什么因素构成或支撑了企业的战略优势,有结构学派和资源学派之分;后者旨在描述企业战略如何形成、如何实施的过程,形成了十大学派。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良好的战略管理过程也会形成一定的战略优势。

(一)战略层次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通常分为两个层次: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公司战略的概念首先由安索夫提出,它主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公司经营什么业务;第二,公司总部(Headquarter-HQ)应如何管理多个业务单位(SBU)来创造企业价值 (Porter,1987)。业务战略(Business Strategy),起源于Andrews的论述,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的各个业务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中通常把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Functional Strategy)。职能战略是公司战略与竞争战略在企业各职能领域的体现,是连接战略与企业职能活动的桥梁。由于职能战略通常是短期的、局部的,因而称为策略更加准确。职能策略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策略、企业文化策略、生产制造策略等。因此,职能策略是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个层次,但不应该属于战略管理学科的范畴。在学术界,职能策略的内容通常由工商管理的职能学科研究;在企业界,职能策略通常由企业的职能部门参与制定并负责实施。这其实也反映了战略管理综合集成的学科特点。

(二)战略内容

战略内容研究的是企业的战略选择及其业绩之间的关系,是解释性的。战略内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业组织经济学(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简称IO经济学)。

在竞争战略方面,1980年前后,波特把IO经济学结构学派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模型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Model,简称SCP模型)引入战略管理,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产业的经济特征决定了SBU的业绩。具体来讲,SBU所在的产业及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决定了它的竞争优势,进而决定了它的业绩。遵循S-C-P模型,波特提出了产业分析的竞争力量模型 (Competitive Forces Model):供应商、竞争者、购买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竞争战略(Generic Strategies),即成本领先战略、别具一格战略和集中战略(Porter,1980)。

在公司战略方面,对于公司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业务,波特提出了三条测试的标准,即吸引力测试 (Attractiveness Test)、进入成本测试(Cost-of-en try test)、相得益彰测试(Better-off Test)。对于如何管理公司的多个业务,波特也提出了四个重要方面,即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重组 (Restructuring)、转移技能(Transferring Skills)、活动分享(Sharing Activities)(Porter,1987)。

受到波特成功的启发,芝加哥学派的IO经济学家们也很快在战略管理领域找到用武之地,并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响巨大的资源学派 (Resource-Based View,简称RBV)。

1984年,Wernerfelf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基于资源的企业观”一文,这是资源学派的奠基之作。但是直到1990年,Hamel和Prahalad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RBV才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资源学派的核心论点是:企业以及企业的战略优势都建立在、而且应该建立在它所拥有的一系列特殊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之上。

转贴于

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看,只有那些战略资源才能产生竞争优势。战略资源需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价值性:战略资源必须指向业务的关键成功要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保证为最终顾客创造价值,并且这种价值还要耐久;

优越性:战略资源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强;

独特性:战略资源必须是独特的,难以转移,难以复制;

占有性:战略资源必须为企业占有,保证企业能获得相应的租金。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来看,RBV认为企业选择经营什么业务应该建立在企业战略资源的基础之上。科林斯和蒙哥马利指出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经常犯的两种错误:第一,高估了企业战略资源的转移能力;第二,高估了企业一般资源对于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Collis,Montgomery,1998)。

(三)战略过程

战略内容试图揭示造成公司和SBU业绩差异的原因,关注“是什么(What)”的问题。战略过程则关注“怎么做(How)”的问题。战略过程研究的是战略如何形成并得以实施的问题,是描述性的。明兹博格把战略过程研究的有关研究归纳整理为十大学派。

设计学派(the Design Sch001)认为战略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化过程。设计学派把战略管理分为战略制定和实施两大部分。战略制定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比较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的过程中,按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也就是著名的SWOT方法。

计划学派(the Planning School)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的思想,但认为设计学派的分析方法过于主观,因而引入厂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数量分析方法,强调战略是一个正式的计划过程。

定位学派(the Positioning School)的代表人物是波特,认为战略制定就是一个企业在产业中进行定位分析的过程,即首先选择产业,然后在产业中谋求有利的竞争地位。后来,定位学派的思想有两个重要发展。其一,夏皮洛等人认为SBU在产业中的地位难以持久,因而定位很难实现,战略实际上是一场不断定位、不断争夺的游戏。其二,波特在 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拓展了定位的概念,认为定位不仅要考虑产业的经济特征,还要考虑环境的文化、制度、外协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企业家学派(the Entrepreneurial School)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书面战略,而是靠企业家的个人素质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并通过他的价值观、权力和意志来约束企业的发展。因而,战略是一个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

认知学派(the Cognitive School)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战略制定不仅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而且也包括一定的非理性思维,并且后者常常更为重要。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

学习学派(the Learning School)认为环境是复杂并不可预测的,通过学习,尤其是组织学习 (Organizational Learning),企业才能应对不确定性。高层管理者的职责不是制定战略,而是管理组织学习的过程。因而,战略是一个学习及自然形成的过程。

权力学派(the Power School)认为企业内外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他们会用各自的权力对企业战略施加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权力谈判及平衡的过程。

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认为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对于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基于企业成员共同的信念和理解的社会交往过程。

环境学派(the Environmental School)认为环境对于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就是企业积极地理解并适应环境,结果使企业形成了某种群落。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反应过程。

整合学派(the Configuration School)认为企业战略应从两个角度来认识战略,一方面战略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相对稳定,形成某种需要从多个角度认识的架构(Configuration);另一方面战略变革穿插于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战略状态之间。因而,战略是架构也是变革。

四、国外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战略环境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日益增强的市场力量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把人类社会推向后工业社会。SMS识别了十种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全球竞争、技术突变、管制解除、保护降低、收购兼并、顾客期望的变化、环境保护的压力、贸易板块的形成、能力过剩以及结构变化(Prahalad,Hamel,1994)。

企业在这种战略环境中经营,其面对的复杂性与日俱增,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企业战略决策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因素;其二,这些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快。战略管理作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的学问变得愈加重要。

(二)研究对象的发展

首先,竞争的概念得以扩展。过去的一般认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发生在业务层面,公司之间不直接竞争(Porter,1987)。最近,有的学者认为公司之间同样存在竞争,表现为能力之争和标准之争等 (Prahalad,Hamel,1994)。其次,信息化促使了“3C”的变化,即企业的顾客(Customer)发生了变化,竞争(Competition)成了动态竞争,变化 (Change)本身也在变化。因而,战略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研究问题,比如,网站和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再次,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巨大,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比如超大型的跨国公司和小型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与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的联系日益紧密。最后,企业群落正在进入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围,比如虚拟企业、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企业集聚等。

(三)战略内容的发展

基于资源的观点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这是战略管理领域当前最引人入胜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比如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s)与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动态竞争(Dynamic Competition),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管理(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等。

(四)战略过程的发展

篇10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战略分析法。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由于SWOT分析方法具有相当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被国内外许多大型企业运用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之中。同样SWOT分析方法对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科学的分析,以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也显得尤其重要。下面笔者以温州中小企业为例展开分析。

一、用SWOT分析法对温州中小企业的具体分析

1.优势(Strengths)。首先,温州丰厚民资给企业带来融资便利的优势。改革开放温州人先富起来,民间资本数额巨大。据有关部门测算温州约有6000亿元民间资本。这些天量的资本中,相当部分被通过合伙经营、借贷、注册公司等形式流入了温州的中小企业之中,这种优势在全国其他地级市中是少有的。其次,天南地北的人脉渠道带来的优势。200万的温州人分布全国各地,50万温州人在海外经商生活,190多个温州商会联络着这近250万的游子,他们不仅把温州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也是商机、技术的引进的纽带和桥梁。再次,是闻名全国的温商精神的优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主的科学决策,科学决策的背后是素质,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美好理念的执着追求。广大温商们肯吃苦、肯拼搏,讲诚信的特质的的确确构成了温商的特有的精神面貌,这温商精神是企业发展中的难得的宝贵财富。

2.劣势(Weaknesses)。首先,是人才难招、难留的劣势。由于温州的生活成本高、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导致高端人才流向大城市,一线技工人员,往往留在中西部。当前,一线技工越来越难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次,企业经营成本偏高的劣势。人才难招难留,企业需要花更高的人力成本招人留人,而温州土地成本也高得离谱,工业用地价格是中西部的同类城市的好几倍。而温州不是交通枢纽城市,也不是资源型城市,从而带来物流成本高,原材料成本相比其他一些城市要高很多。另外,温州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五金、服装、皮革、鞋帽等类。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差,附加值较低的劣势的也非常明显。

3.机会(Opportunities)。首先,有市场准入放宽带来的机会。国家把原本民资难以进入的市场逐步放开了,如公路、港口、桥梁等公用事业,以及金融业中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其次,有结构性减税等国家扶持产业带来的机会。国家当前扶持产业,如物流产业、文化产业、软件产业、信息产业、旅游服务产业等。对于大多数温州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转型升级机会。

4.威胁(Threats)。首先,是企业之间竞争带来的威胁。温州中小企业数量极多,达10万多家。中小企业投资小、门槛低,带出来的是盲目跟风,陷入小企业与小企业之间你死我活无序的残酷竞争。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面临与大型企业的竞争,跨国公司、大型集团公司在资金技术人才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大鱼吃小鱼的战争,令众多中小企业的生存危在旦夕。其次,欧美经济仍没有走出困境,使我国外贸出口需求依然疲软,而温州中小企业的产品主要是依赖出口,出口大幅度下降很明显的导致企业产能过剩、产品滞销。

二、温州的中小企业应采取的若干对策

1.发挥优势。首先,充分利用民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生在近年的“跑路事件” 是个别,“民间借贷风波”是暂时的,温州中小企业总体态势还是良好。温州中小企业应善于利用温州成为全国金融改革试验区,带来的向民间融资的便利性机遇,迎势而上。其次,温州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世界温州人的人脉资源,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充分利用这个世界温州人的大平台,让自己产品快速销出去 企业的业务走出去,技术信息引进来。还有,中小企业主应传承发扬可贵的温商精神 。中小企业面正临着凤凰涅盘,浴火中重生。无疑温商精神为中小企业不屈不挠再创辉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转化劣势。首先,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在技术力量雄厚的城市设立企业技术总部。比如在的上海、北京、西安等人才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依靠技改,努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其次,新建或转移生产基地。企业可以考虑在中西部建立生产基地,解决企业在本地生产中劳力成本偏高、工人难招、难留、物流费用较高等问题。

3.把握机会。首先,中小企业应把握国家对企业实行非禁即入的政策,重点把握金融业大市场,中小企业可以向温州红蜻蜓公司等企业学习,直接入股商业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股东。或参考温州的奥康集团等公司的做法直接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其次,中小企业应清楚国家的政策导向,谋篇布局新未来。国家扶植的,又是处于蓝海竞争状态的行业,中小企业结合自身的条件,可以考虑转型或跨行业多元化发展。

4.迎接挑战。首先,挖掘农村乡镇市场潜力。中小企业要重视这一潜在的大市场的开发,这对企业去库存化,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是不错的办法。其次,中小企业即要重视电商业务,也要重视新兴市场的开发。欧美需求低迷,那就尝试开拓东南亚、甚至非洲市场。最后,中小企业要精确市场定位:进行市场细分、走差异化产品之路,避免与大型企业正面交锋。

参考文献:

篇11

二、研究领域

邓爱民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有旅游管理、旅游开发、旅游规划、饭店管理,长期从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地产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各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邓教授主讲课程包括博士生课程:《旅游哲学研究》;硕士生课程:《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旅游规划与开发实务》;本科生课程《酒店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世界遗产与旅游》。

三、研究成果

邓教授出版专著7部;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经济管理》等权威刊物上100多篇;获省部级奖励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修订了《湖北省旅游条例》、《武汉市旅游条例》和《武汉市旅游标准化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主持了《武汉市宗教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武汉水乡旅游城总体规划》、《新疆博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各级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旅游规划100多项,课题费累计达600余万元,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

主要承担课题包括:《武汉城市圈旅游联动机制研究》(2011LJ042,湖北省社科);《低碳经济背景下武汉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研究》(11047,武汉市社科);《基于低碳视角下武汉城市圈生态旅游综合体联动机制研究》(13021,武汉市社科);《湖北省旅游条例》修订,湖北省旅游局;《武汉市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武汉市旅游局;《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湖北省旅游局;《武汉市宗教旅游总体规划》,武汉市旅游局;《武汉水乡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武汉楚都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局;《湖北省武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武穴市旅游局;《湖北省黄梅县旅游发展规划》,黄梅县旅游局;《武汉市江夏区乡村休闲游发展规划》,武汉市江夏区旅游局;《武汉市新洲区乡村休闲游专题规划》,武汉市新洲区旅游局。

四、主要论著

1、武汉城市圈旅游联动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

2、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理论与实务,化工出版社,2012年。

3、世界遗产旅游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4、长江流域的文庙书院――长江文明之旅,长江出版社,2015年。

5、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年。

6、关于“三结合”旅游教育体系的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2期。

7、中国大城市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财贸经济,2003年第12期。

8、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思考――兼论武汉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10期。

9、武汉市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与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0、对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财贸经济,2006年第5期。

11、我国旅游投资研究综述与展望,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8期。

12、旅游企业的投资环境层次比较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13、我国乡村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7期。

14、武汉城市圈旅游联动及其策略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9期。

15、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16、旅游规划“创新内核”的一个探究,经济管理,2011年第7期。

17、武汉市乡村休闲游产品体系深度拓展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