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4 10:53: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

篇1

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加大其风险管控力度是关键所在。在稳健的经济政策下,银监会虽然公布商业银行劣质贷款在不断减少,然而涉及“股改剥离”政策的施行,到201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劣质贷款高达2.3万亿元,劣质率高达24%。根据财政在区域性金融平台的投资项目中,供过于求的企业较多,房地产项目是其中之一,这一现象导致劣质贷款数额居高不下。以上现状表明,商业银行在面对只增不减的贷款问题时,需要加强风险管控,选择较为稳健的道路。

二、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体制不完善

1.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信贷风险管控认知不足,一味追求业绩,不注重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这无疑给银行带来无形压力。另外,他们只着眼于短期盈利,忽视了未来商机。最后,信贷风险管控理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未在商业银行整个人才体系中全面施行,导致工作人员误入歧途。

2.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总体综合素质偏低: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欠缺、业务方式不当、没有管理分析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责任感较低,未根据贷款要素对贷款人进行严格审核,缺乏及时处理并调整贷款类别的积极性,没有核实贷款要素是否如实填制。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不准确严重阻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制水平提高,即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会导致数据出现质量问题,从而造成结果信任度低。也就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制中去。信用风险量度模型和技术落后是造成专业人才稀少的根本原因。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构架不稳,董事会和监事会权利过于集中,不能相互制衡;其次,风险管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影响风险管控的效果;最后是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没有独立性。我国推行贷款风险分为五大类,但存在很大缺陷:(1)主观性思维比较严重,贷款界限模糊,结果不一致;(2)对资产质量恶化的预估能力较低;(3)分类结果是粗线条分类;(4)利用带块五级分类计提贷款准备不能遮盖银行的信用风险;(5)五级分类不能区分借款人风险和债务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缓释方式单一不能够分散风险,各商业银行在抵质押率、后续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创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国尚未实施统一风险要素调整规定,我国拍卖市场不完善,质押品处理难度高,银行不仅仅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更是作为担保人承担责任。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1.树立全面控制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在完善风险认知程度这一方面,不仅需要全面控制管理,还要注重部门全体人员的参与意识,强化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操作执行者的监管问责制度以及参与意识,以此达到增强内部评级体制治理有效性的目的,强化内部控制的目标。银行把分离且落后的业务同互联网结合,加强内部监管力度。银行需要规范员工业务操作,合理设计监管制度。杜绝银行内部犯罪,明确职能权利和责任。银行需要加强奖惩力度和监管考核,以此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度。

2.吸收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

银行利用相关待遇政策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并且调整团队构造,让团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善于发现工作人员特长并且给予合适的岗位。与此同时,银行需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使其技术和体制能够跟上时展步伐,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对员工风险意识和专业道德素质训练,以此保持体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银行便能让整个人才系统随时保持在最优状态,员工素质得以提升,以此来降低信贷风险强度。

3.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方法

银行内部创建独立的审核部门,在贷款之后进行跟进工作,不定时对信贷等级进行复核,调整信用等级,还必须保持这个部门的独立性。除此之外,还需加强信息的管理,引入先进的度量模型和内部评级法。银行需要规范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按流程办事,把奖惩制度完善化,加强监督体制,银行还要善于和银监会互相配合,落实相关经济政策。

篇2

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加大其风险管控力度是关键所在。在稳健的经济政策下,银监会虽然公布商业银行劣质贷款在不断减少,然而涉及“股改剥离”政策的施行,到201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劣质贷款高达2.3万亿元,劣质率高达24%。根据财政在区域性金融平台的投资项目中,供过于求的企业较多,房地产项目是其中之一,这一现象导致劣质贷款数额居高不下。以上现状表明,商业银行在面对只增不减的贷款问题时,需要加强风险管控,选择较为稳健的道路。

二、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体制不完善

1.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信贷风险管控认知不足,一味追求业绩,不注重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这无疑给银行带来无形压力。另外,他们只着眼于短期盈利,忽视了未来商机。最后,信贷风险管控理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未在商业银行整个人才体系中全面施行,导致工作人员误入歧途。

2.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总体综合素质偏低: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欠缺、业务方式不当、没有管理分析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责任感较低,未根据贷款要素对贷款人进行严格审核,缺乏及时处理并调整贷款类别的积极性,没有核实贷款要素是否如实填制。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不准确严重阻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制水平提高,即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会导致数据出现质量问题,从而造成结果信任度低。也就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制中去。信用风险量度模型和技术落后是造成专业人才稀少的根本原因。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构架不稳,董事会和监事会权利过于集中,不能相互制衡;其次,风险管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影响风险管控的效果;最后是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没有独立性。我国推行贷款风险分为五大类,但存在很大缺陷:(1)主观性思维比较严重,贷款界限模糊,结果不一致;(2)对资产质量恶化的预估能力较低;(3)分类结果是粗线条分类;(4)利用带块五级分类计提贷款准备不能遮盖银行的信用风险;(5)五级分类不能区分借款人风险和债务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缓释方式单一不能够分散风险,各商业银行在抵质押率、后续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创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国尚未实施统一风险要素调整规定,我国拍卖市场不完善,质押品处理难度高,银行不仅仅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更是作为担保人承担责任。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1.树立全面控制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在完善风险认知程度这一方面,不仅需要全面控制管理,还要注重部门全体人员的参与意识,强化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操作执行者的监管问责制度以及参与意识,以此达到增强内部评级体制治理有效性的目的,强化内部控制的目标。银行把分离且落后的业务同互联网结合,加强内部监管力度。银行需要规范员工业务操作,合理设计监管制度。杜绝银行内部犯罪,明确职能权利和责任。银行需要加强奖惩力度和监管考核,以此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度。

2.吸收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

银行利用相关待遇政策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并且调整团队构造,让团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善于发现工作人员特长并且给予合适的岗位。与此同时,银行需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使其技术和体制能够跟上时展步伐,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对员工风险意识和专业道德素质训练,以此保持体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银行便能让整个人才系统随时保持在最优状态,员工素质得以提升,以此来降低信贷风险强度。

3.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方法

银行内部创建独立的审核部门,在贷款之后进行跟进工作,不定时对信贷等级进行复核,调整信用等级,还必须保持这个部门的独立性。除此之外,还需加强信息的管理,引入先进的度量模型和内部评级法。银行需要规范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按流程办事,把奖惩制度完善化,加强监督体制,银行还要善于和银监会互相配合,落实相关经济政策。

篇3

2012年7月25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举行会,正式推出中国信保2012~2013年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指引报告。上百名来自中国信保、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领导、专家以及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该研究成果的既是中国信保加强对其全球业务关联银行信用风险管控的重要举措,也是向社会各界提供科学、独立的全球银行信用风险信息、风险管理工具,服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益尝试。在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洲乃至全球银行业信用风险不断上升的特殊时期,中国信保推出这项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信保“2012~2013”年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指引”在系统分析大量宏观信息、行业和机构的财务或业务信息,以及自有业务数据的基础上,对欧盟27国银行业业务状况、行业格局、国际化发展特点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欧洲银行业的运营基础、信用环境、业务模式、风险传导等决定欧洲银行业风险特点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剖析,揭示了欧洲银行业风险产生、发展的因果链条(如图所示);

欧盟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2012~2013年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指引”从未来欧洲经济结构、银行商业模式、债务危机演变、银行财务实力、监管变化等角度分析了欧洲银行业2012~2013年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威胁,指出欧盟银行业的风险根源来自其运营基础的脆弱性、高风险的商业模式以及大规模、国际化等,风险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交叉性、传染性、复杂性等特点,认为当前欧盟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流动性、抗风险能力都面临严峻挑战,其信用风险形势不容乐观,提示应重点关注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交易占比较大的银行,母国经济实力相对欠弱的外资银行,批发性为主的银行,大银行、银行集团下的分行和子行,信息披露不全尤其是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不全的银行等机构的信用风险,密切跟踪监控大型银行,防范黑天鹅事件带来的巨额损失。“2012~2013年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指引”还对未来1~2年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进行了展望,认为受实体经济状况、商业模式、风险敞口、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理念等因素影响,除了少数以零售业务为主导的银行机构、低杠杆率的银行机构外,整体信用风险展望为负面。

服务经济建设,维护金融稳定

服务中国信保自身风险管控

作为我国企业出口贸易和“走出去”的忠实合作伙伴,中国信保各项业务实现承保金额累计超过8500亿美元,与全球近3000家银行建立了业务关系,包括216家欧洲主要商业银行,以及金融稳定理事会公布的28家国际系统性银行。面对包括欧美银行在内的全球银行系统性风险敞口,中国信保长期以来把对全球银行信用风险的管控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当前银行业信用风险上升的特殊时期,中国信保高度重视信用证业务风险的防范和风险管理,加大对全球银行业,特别是欧洲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管控力度。希望借此指引的推出,能成为公司风险防范的又一个有力手段,避免国际银行可能出现的倒闭带来的巨大损失。

提供海外金融风险信息,服务经济社会稳健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际融和,独立、客观地掌握全球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变化,并及时做出风险预警,对促进我国国际金融交往、保护我国银行和企业自身利益、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和服务经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如,我国出口企业和境外投资企业及时了解海外银行的信用风险变化,对其选择服务质量好,安全系数高的贸易融资银行、存款银行、托管银行,从而顺利交易、降低成本、降低损失风险意义等重大。我国金融机构及时了解海外银行的信用风险变化可以更好地制定风险限额和定价政策,管理各类海外银行风险,防范违约损失和其他风险。我国有关政府部门、监督机构也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变化,研究和制定政策和监管,及时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变化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利影响,保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中国信保希望此次的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指引,能够对中国各类经济主体和政府部门有所帮助,成为他们掌握海外金融风险信息、管控风险的有益工具。

此次推出的“2012~2013年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指引”是中国信保运用其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对216家主要欧洲商业银行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的研究成果。

篇4

一、信用违约互换(CDS)元解析

面临信用风险的主体为了规避和转移信用风险,定期向违约互换的出售者支付一定的费用来购买信用违约互换,当债券主体一旦出现信用违约事件(主要包括破产、拒付、无法偿付、重组以及债务加速到期),违约互换的出售者应按照相应的合同内容对购买者进行的赔付。

信用违约互换最早于1993年出现在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向摩根大通借款,摩根大通购买了CDS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了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结果表明这一做法给三方都带来经济利益。CDS很快获得了市场参与者的认可,于2000年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统计显示,从2004年到2007年,全球信用违约互换名义本金总量翻了近9倍之多,2004年末的数据为6.4万亿美元,到2007年末数据已高达58.24万亿美元。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增加信用风险的流动性,但是信用互换风险的出售方也可将CDS再转卖给其他人,将风险层层传递下去,当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时,多米乐骨牌效应就会出现,这就是当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状况。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系统性风险更是暴露无遗,雷曼兄弟的破产和AIG的破产危机都是由于他们过多地参与了CDS。

二、信用违约互换CDS在中国的应用

(一)信用违约互换的中国雏形

2010年10月29日,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创设了我国首款信用衍生品,即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这标志着具有本土化特征的中国CDS的诞生。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却遭遇了尴尬的局面,并逐渐被边缘化。

(二)CRM与CDS之比较

1.信用保护的标的范围不同。国际上的CDS对信用保护的债务类型不设限制,而CRM仅在指定的债务类型提供信用保护。虽然这一设计使得交易变得简单化,并且减少了投机性及便于监管。但是却大大削减了CDS的功能,扼杀了其使用价值。

2.参与主体的范围不同。CDS的参与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和非金融企业等,而我国的CRM的参与主体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虽然利于风险的集中管控,却降低了风险的流动性,不利于其在不同金融行业的分散。

3.对于风险的管理不同。国际上的CDS对于参与者没有准入要求,交易隐藏着交易风险;而我国的CRM设立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实行分层管理,使得不同的参与者有能力承担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程度。

另外,国际CDS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且缺乏明确的监管机制;而CRM则是由上海清算中心负责集中托管与清算,并且有着明确的信息披露制度。

(三)CRM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产生背景层面来看,CRM是2010年推出的,主要是为了规避和转移存在于商业银行机构之间的风险。但当时刚性兑付并未被打破,因此债券投资者缺乏对冲违约风险的刺激因素。

第二,08年的金融危机被指CDS也是幕后推手之一,中国在推出CRM时,市场显得更为小心谨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推出并未获得应有的市场反响。

第三,从CRM的产品设计上来看,信用保护标的范围过窄,参与主体单一以及过于严苛的监管制度,都是造成其发展停滞的原因。

三、信用违约事件频发背景下中国版CDS将何去何从

2014年以来,信用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并且蔓延到了国企和央企,在一向刚性兑付的中国市场引起了不小的恐慌。投资者对于信用违约风险也越来越重视,对于信用风险管控工具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12月正式下发了《关于简化企业债券申报程序加强风险防范和改革监管方式的意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明确鼓励机构探索债券信用保险,探索发展信用违约互换(CDS)。另外,近日山西省为了给当地煤炭企业融资扩增信用,准备率先推出地方版CDS。

虽然CRM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但是从当前背景来看,CDS在中国发展的时机已成熟,但是如何推出,如何设计中国版CDS,以及如何定价等问题不得不慎重考虑。

(一)健全法规,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从2010年CRM推出以来,还未建立完善的法规以及监管体制。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了推动中国版CDS发展,很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并明确以央行为监管的主体,明确资本金、强制担保品或保证金等一系列的规定。另外,要进一步构建完善及时的信息披露体系,做到公开和透明。

(二)吸取教训,优化中国版CDS的设计

首先,扩大中国版CDS的标的范围,采用一篮子可交割债券,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其次,要培育多样化的市场参与主体,积极引导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其他非金融企业等机构参与进来,加强风险分散的功能,让信用风险在所有市场主体中得到优化合理的配置;再次,虽然我国的CRM在2010年出现时就已经引入了上海清算中心,由其进行集中清算,但事实上只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采取了强制集中清算规定,而对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则采取了自愿集中清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有意绕过集中清算的机构创造了机会,因此,需要全面实行对CDS的集中清算。

(三)多方入手,完善中国版CDS的定价机制

由于我国信用违约互换工具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历史违约数据不足、市场流动性不足、国内信用评级机构起步较晚及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原因,以往的CRM定价方式过于简单,备受市场争议。因此需要从完善数据库、优化做市商制度增加市场流动性、创新债券评级制度等方面入手优化中国版CDS的定价。

(四)扬长避短,探索中国版CDS之路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欧美国家认清了CDS所带来的弊端,为加强对CDS的监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不同的参与主体方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引入了中央清算所,实行集中托管与集中清算;从各方面规范CDS交易,明确偿付义务;公开交易记录,实行有效监管。这些措施对中国版CDS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在结合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定能推出适合本土发展的CDS。

参考文献

[1]郭炜恒.信用违约互换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77-83.

[2]张晓峰.信用违约互换定价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3]赵欣颜,李兆军.由美国次贷危机论我国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发展[J].商业时代,2008,08:73-74.

篇5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经济新常态下,既要充分认识到“三去一降一补”对银行业发展带来的长期利好,也要客观认识到具体落实带来的短期风险。身处江西省受新常态影响相对较深重的区域,如何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充分释放金融活力,已成为当前农行新余分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银行业信用风险现状

(一)银行业信用风险现状

随着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及“三去一降一补”带来的短期影响,部分区域和行业信用风险显现,银行业整体不良上升。据统计,201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不良率1.67%,全年新增不良达2014年两倍左右,且潜在不良贷款激增。中西部以及环渤海地区不良率正超越沿海地区,成为银行业新的不良贷款“重灾区”。

(二)农行新余分行信用风险特征

近年来,农行新余分行信用风险管控形势日趋严峻,呈现以下特征:

1.不良贷款上升快、增幅大。近三年,部分重点产行业客户关注类贷款转为不良,造成不良贷款持续快速上升,增幅达2500%。

2.行业集中度高,风险蔓延广。由于地方产业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造成贷款主要投放于光伏、涉钢、涉矿企业。随着经济下行期行业性风险暴露,已有13户涉钢、涉矿贸易客户进入不良。同时,风险逐渐向个人客户传导,至2016年9月末,个贷不良率0.25%,上升0.14%。

3.担保圈关联度紧、缓释压力大。涉钢、涉矿贸易类客户采用关联担保方式普遍,贷款金额占到担保圈贷款总额的近40%。部分借款人还款意愿及担保人的代偿意愿不高,且关注类贷款潜在风险大,以时间换取空间进行风险缓释的压力巨大。

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一)经济扩张期部分客户盲目跟风、过度投资

在2009年“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背景下,银行对企业信贷投放持续加大。由于资金宽松且资产价格不断攀升,部分信贷客户难以抑制投资冲动,转向房地产、矿山开采等领域。当经济下行时,资产价格暴跌、房地产销售停滞,造成企业资金链紧绷,财务成本加重,拖累主业经营,信用风险显现。

(二)经济下行期主导产业持续低迷

新余市钢铁和光伏产业作为两大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一度高达78%。自2012年以恚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材价格低迷,当地钢铁行业持续亏损,与此同时,美国对我国光伏业进行“双反”,光伏产业遭遇寒流。

(三)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导致风险加剧

众多涉钢客户形成担保圈,且由于一个实际控制人控制着多家企业,以及各类民间借贷因素影响,将原本不相关的担保圈结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网,呈现出明显风险特征,即:风险成倍或几何级数式放大和快速传导蔓延,易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四)财务信息失真,造成客户风险识别不充分

部分企业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够完善,会计报表不规范,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等情况,造成商业银行难以了解其真实情况,银企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商业银行有效决策。

三、信用风险防控策略

信用风险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管控,缓释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对商业银行而言,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加快优化自身业务结构,强化工作举措,建立起防范信用风险、提升发展质量、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效机制。

(一)立足地方,深挖信贷需求,加快有效投放

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以新能源、新材料、光电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为目标,深挖有效信贷需求。坚持“量小、户多、真实”原则,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确保实现“三个不低于”,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二)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

完善产能过剩行业名单制管理,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通过债权人委员会等方式制定清晰可行的资产保全计划,尽可能地推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债务重组化解风险,减少破产清算。同时,积极为企业发债、上市融资等提供全面的资金撮合、财务顾问和债券承销等金融服务,推动企业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杠杆水平。

(三)严守底线,堵住源头,加大风险化解工作力度

视客户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经营前景,不简单抽贷压贷,灵活确定风险化解和处置措施。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要求,加强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重点关注涉钢、涉煤、涉房地产、涉担保圈信贷客户风险,围绕最终实现化解风险的目标,采取减量授信,补充资产抵押物、追加客户股权、投资、存货、应收账款、在建工程抵(质)押等“一减六补”方式,持续缓释、降低风险。对开工率不足、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信贷杠杆率高等潜在风险客户,加强监测预警,防范风险劣变。对经营暂时困难但发展前景看好、还款意愿较强的客户,运用再融资、调整期限和利率等措施,或者采取第三方重组、并购、债务转移等方式,以时间换取空间,实现资产重组盘活,减少贷款损失。

(四)创新方式,多策并举,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

实行法人不良贷款“一户一策”,按照清收处置路径制定具体可行的清收处置方案,逐户开展资产负债核实工作,根据客户不同情况,用足用好现有政策,采取协商、处置抵押品、保证人代偿、诉讼及组合方式,拓宽风险化解渠道,提高不良贷款化解效率。对完全丧失造血能力,或存在逃废债倾向的客户,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实施资产保全和诉讼清收,营造诚信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篇6

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结合不同地方的政策与经济发展需求,对产业结构进行必要调整,在企业运营管理阶段,所面临的风险性问题种类呈现上升趋势。若企业自身缺乏债务清偿能力,这部分资金会直接转嫁到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操作风险因内部程序缺乏完善性,人员与信息科技系统存在问题,以及外部事件的存在,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操作风险。对操作风险进行系统划分,其中所包含的因素有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外部事件等部分。在调查与审查贷款环节中,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处理业务时不按照操作流程所带来的风险。设计内部流程时存在的漏洞,所造成的风险。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贷款安全投放与回收所带来的风险。面对外部环境与外部事件时,由于采取的措施缺乏科学性,进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二)道德风险具有信息优势或者具有决策能力的一方,为获取更多利益采取不利于他人的方式,可能会对他人利益带来损失,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信贷业务的领导者与审批人,面对现阶段的决策结果,缺乏足够的经济能力对其负责,导致决策存在错误或者出现违规行为。信贷管理人员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为了迎合上意而发表意见,实现短期目标甚至允许违规行为的出现。经营层的经办人员在日常办公中,甚至利用制度的漏洞作假,由于信息缺乏真实性而直接影响管理层所制定的决策。

(三)信用风险因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履约能力较低,甚至存在违约的情况,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也被称之为违约风险。对于借款人而言,当得到银行贷款之后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贷款的使用权与归还应由借款人把控,面对借款人所参与的经营管理活动,银行无权干涉,更不能对其经营决策进行干预。由于借款人在经营方面存在的风险,会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的安全性,最终导致银行贷款风险。

(四)市场风险因商品价格、股票价格、利率与汇率出现的不利变动,导致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就是所谓的市场风险。例如,当贷款用于进出口商品时,若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因贷款额出现的还款困难风险,企业的回笼资金也难以相抵扣,再加上受人民币或者外部波动的影响,若人民币出现贬值情况,导致企业购汇成本上涨的同时,还会降低企业还款能力所产生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内部控制的管理面对管控风险的核心工作任务,商业银行贷款人员应明确具体需求,在平日的实践工作环节,信贷经营管理人员的匹配与资产质量的形式并不相符,在具体的实践环节过于注重形式要求,较为侧重于制度与规范的遵循,难以明确对工信贷相关业务的核心工作。若客户经理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在客户贷款之前对其进行调查时,所存在一定问题且尚未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则会导致更多失误的出现。若商业银行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方式,若出现人动,使得信贷业务接洽人员的更新速度较快,因员工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但凡遇到特殊情况,则导致信贷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二)信贷业务的监督客户在申请贷款之后,商业银行应做好各项跟进工作,将管理工作的作用落实到实处。部分基层的商业银行机构在观察各项信贷资产时,在工具的应用方面缺乏专业性,在对公风险客户的跟进与监督工作中,难以将其落实到实处。在总体业务贷款客户中,部分分支机构预警和根据尚未达到一半,直接加大商业银行的对公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到了现代化与科技化的发展阶段,基层银行应建立现代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将各项检查处理工作全面落实到位。为避免对公贷款的检查工作流于形式,只有保证信贷资金流向问题,全面落实抵押管理工作,从根本降低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

(三)客户选择与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运营阶段,对公客户在选择的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系统分析商业银行基本单位的情况,为完成每一阶段的业务要求,则会选择一些可达成考核标准的客户,客户的准入制度因此形同虚设,直接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经济新常态下,对公信贷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因商业银行的评测效果有限,再加上后续风险的迁移,为基层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压力。在商业银行的运营阶段中,无论是风险预测能力,还是风险预控敏感程度,都应给予高度重视,若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或者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均会导致各项风险问题的加剧。

三、强化对公信贷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的策略

(一)加强开展基础管理工作为提高客户风险意识水准,应进一步强化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系统分析不同种类产生信用风险的易爆点与传导路径,深入研究信贷管理工作后做到防患于未然。分析正在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信用风险情况,应了解把握与及时跟进债务人的授信情况,对客户风险进行明确划分。另外,采取精细化的方式开展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借助相关信贷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明确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贷款使用情况,发现异常问题后制定实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贷款风险。

(二)实行动态分类管理方式首先,根据风险的发生态势,提高信用风险防控能力,合理运用系统工具强化风险分级预警,对风险控制缓释进行分类管理,有效化解其中存在的隐患。其次,加强对信贷资产观察名单的管理,提高风险预估和化解处置能力,对重大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最大限度减少对资产带来的损失。最后,结合实际经营情况,重点关注区域风险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综合分析风险行业贷款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解决措施确保信贷业务的顺利开展。

篇7

信贷业务经营转型要体现资本约束的要求,在适度较低的资本占用水平下,保持信贷规模的有效增长,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客户建设和产品创新等关键环节,以节约资本、实现预期收益。第一,把握信贷政策导向,推动客户基础建设。以三级核心客户和区域优质客户为主体,充分利用区域差异化信贷政策,积极介入总优客户落地项目,大力营销地方支柱产业客户,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关注重点区域,实现增量投放。将地方经济发展与我行信贷业务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中调整客户,将信贷资源配置到高评级客户群体上,从而实现法人客户结构的成功转型。咸阳分行以西咸新区和关天经济区产业集群带为核心,加快投放,A+级以上优质法人客户贷款占比达到94%。第二,把握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我行已经成熟的新业务,如融资租赁、银赁通、发债、跨境人民币信用证等,既能实现收入、转移风险,又能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展现农行的竞争力。咸阳分行先后为多家企业办理融资租赁业务5.6亿元,远期跨境人民币进口信用证业务9200万元,帮助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融资券融资8.5亿元。第三,把握服务重点,稳步推进农户贷款转型。鼓励依托地方产业,联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为重点,积极支持特色农业和城镇化建设。咸阳分行围绕陕西渭北苹果产业和关中商品粮产业,借助多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以“公司+果品运销大户”、“公司+粮食收购大户”等形式,发放农户经营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用信总量和收益大幅提升,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产业特色的“三农”信贷业务路径。第四,把握管理要点,压降贷款承诺。对贷款承诺的管理容易被边缘化,但承诺确实占用着较高的经济资本。加强贷款承诺管理,首先要引起重视,将其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信贷经营考核。其次是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实行定期监测、按月清理的工作制度。通过增加报备环节等管控措施,严控新增法人贷款承诺。对大额合同逐笔核查,及时撤销无效合同额度。第五,把握过程控制的方向,体现精细化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坚守不良管控目标不变,加大不良和逾期贷款清收力度不变,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控制计划不变。我行精准发力,细化信贷风险措施,严格落实新风险“零容忍”制度,对有关责任人实行跟踪问责。对高风险支行治理、空心化支行治理、无不良贷款支行创建等重点工作实施按季督导。信贷前后台依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合力把控,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在责任追究机制建设上,坚持按月召开信用风险管控例会,及时分析和解决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持续保持全行对信用风险的高压态势。对每一个业务环节、每项资料做到细查勤对,落实细节分工,加大监测力度。同时充分发挥风险条线一线监督作用,严格按照风险管控流程,实行早提示、早监督,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点。

强化信贷风险管控

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是确保信贷业务稳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信贷业务来说,更是如此。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和制度安排,要建立一套有形的、可操作的管理体系,来实现贷后管理防风险、减损失的目的。首先,树立“从严治贷”的经营理念,视贷款质量为银行的生命,使营销管理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相匹配。在全行上下营造严控风险的经营氛围,将到期贷款100%收回率和零不良劣变率作为贷后风险监管的工作目标。其次,建立以经营行为主责任,部室按条线监管,二级分行风险管控例会定期督导,合规、监察部门严格追责,行长亲自主抓的信用风险管控机制。行领导定期主持召开例会,找差距,查问题,逐笔分析逾期和新生不良贷款的具体情况,打通思想,传授方法,督促风险贷款的清收。将风险管控目标与高管人员履职考核相结合,由合规部门定期认定发生逾期及形成不良的责任,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强化信贷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客户部门按分管产品明确风险防控包抓责任,信贷部门按周监测公布到期贷款管理情况,按月对信用风险管控情况进行通报分析。近两年,咸阳分行采取以上措施,到期贷款现金收回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其中几个季度末达到100%,新形成不良贷款大幅减少。到期贷款收回率实现100%,无一笔新增不良贷款。最后,充分运用清收处置政策,切实压降不良。在严控新增不良的同时,要将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作为信贷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视为贷后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户一策,充分运用清收处置政策,压降不良余额和占比。按金额大小和难易程度,形成了分层次管理的格局,行级领导亲自良贷款的处置工作。在加大直接清收、诉讼清收、责任清收的同时,对符合减免息条件的,积极寻求政策支持,抓住有利时机,尽早最大限度地收回不良贷款。对符合核销条件的,结合实际,申报核销,内销外挂,落实管理责任,持续加大监控和清收力度,维护农行债权。

篇8

关键词:

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问题;分析研究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含义

商业银行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受到若干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银行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管理层在制定银行战略过程中一直贯穿于银行各项经营活动中,用来识别对银行经营活动可能产生影响的未来事件中的不确定因素,根据银行经营的目标,将经营风险控制在银行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的管理活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采取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的全面风险管理方式。

2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

2.1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在经营活动和交易过程中由于借款人或者交易对象违反合同的规定或者信用质量降低,而使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的持有者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是:信贷比较集中,中长期贷款比重大,资金的使用、投向和行业集中性强;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放慢,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期,使商业银行经营和资产质量出现下滑的风险概率在增加,信用风险会逐步加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配比不合理,突出的表现是中长期贷款占定期存款的比例逐年增加,定期存款到期可能出现兑现的困难,银行的存款活期化与贷款的中长期化的矛盾比较明显,使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会出现潜在的风险。

2.2商业银行的市场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来自于利率和汇率的波动给银行未来收益产生的不确定性。我国对利率和汇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废除管制制度,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制度逐步形成,商业银行的经营自在不断的放开,如果市场利率和汇率在短时间内产生大的波动,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市场经营方面的风险。

2.3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依据国家《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论述,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管理系统、工作流程以及发生的外部事件而引起的各种风险统称为操作风险,也就是说操作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各个过程中。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比较多,主要有:商业银行违规操作;优质客户不断分流,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银行机构规避监管等都会加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2.4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资金流动不足产生的风险,按照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分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两种类型的流动性风险。其表现形式有两种情况,一是商业银行缺少资金不能及时足额的满足储户的平常取款的需要;二是商业银行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按照预期调配在其他项目方面投放的资金,会造成银行暂时的支付困难和流动性风险,甚至于会造成商业银行出现极端的情况,而被清算破产。

3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措施

3.1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方面要有整体规划,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银行内部控制环境、银行内部风险分析、识别与评估、银行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传递与反馈、监督评价。商业银行应按照风险管控要素的要求和银行内部管理流程设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其具体路径的走向展开:建立健全银行内部风险管控的组织体系、内部风险管控的部门责任体系、银行内部控制的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流程体系、银行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体系、银行内部控制的风险分析考核评价体系等。在具体的风险管控体系设计时,应该考虑管理的层级以及要始终保持与相关法规的协调一致,确保风险管控体系能够体现银行内部绩效考核、内部审计管理和外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协调统一性。

3.2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平台建设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平台可以划分为银行内部业务流程、银行内部管理流程和银行管理环节的控制风险点。在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银行内部的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来实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控体系平台建设。使其发挥能够根据风险管理预警信号提示管理者采取风险规避的具体实施。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及时调整管理策略,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平台也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流程,使其在风险管控过程中更加有效。在具体的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银行金融产品线进行设计,必须做到对银行的金融产品的品种全覆盖;内部控制操作体系完全独立;做到计量科学,预警灵敏。

3.3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责任体系建设

确定商业银行各部门责任,是确保风险管控质量的重要方面。它是风险管理信息传递和银行全面风险管控的具体内容。在设计中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与银行业务管理平行进行,管理的效率性、协调性、内部不相容职务的牵制性以及各种管理程式的定位性。根据各层级确定职责权限,设计不同层次的风险管理岗位,成立风险管理机构,领导银行风险管控工作。对各部门、各层次进行业务风险监测、登记、提出报告和进行分析考核。

3.4改善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环境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着风险管控工作的质量,改善银行内部控制环境,会提升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首先创造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氛围,必须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银行董事会需要将风险管控作为银行战略管理的重要工作来进行强化管理,提高银行内部各层级的风险管控的认知程度。银行内部的高级管理层,应该认真执行银行发展战略,必须将风险管控作为内部管理的重点来抓。不断创新管理方法,调动风险管控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使大家始终保持风险管控、人人有责的工作理念的思维状态。其次要加强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相关工作,对表内信息例如:银行资本信息、利率风险、银行信用风险等应该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披露。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银行资产评估体系,进一步提高银行的资产管理水平。而对于表外的相关信息需要建立统一的衡量和检查测试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篇9

信用风险特征明显

整体表面平稳。去年下半年以来,各银行业机构信用风险全面、集群、复杂化暴露。农合机构信用风险指标(不良率)呈现“起点高”“起步晚”“有序暴露”等特点。以福建省数据为例,农合机构整体不良率曲线是除邮储、政策性银行外最为平缓的一条。

个体、区域显著差异。农合系统各法人机构的信用风险暴露情况明显具有个体、区域的差异性。单个法人方面,2013年下半年以来,福建银监局辖内不良率上升的农合机构共计30家,其中不良率增加超过一个百分点的有9家;增加超过三个百分点的仅两家。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较农村信用社低,这与农村商业银行在改制中经过一轮不良资产剥离清理有关。福建银监局辖内八个地区(福州、泉州、漳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宁德)农合机构信用风险暴露情况不仅呈现出区域差异,而且其与当地银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发展趋势也并不完全同步。

诱因本质相似。从非现场监管数据来看,风险的行业性集中度很高,主要是周期性显著的行业及部分轻资产服务业。除农、林、牧、渔业外,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风险突出,一年来的不良率一直较平均不良率高。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行业近一年来的不良率逐步上升,超越平均不良率。除行业风险因素外,过度融资、担保链传导等是农合机构不良贷款的主要诱因。

指标裂变全面。随着风险处置工作逐步展开,风险抵补能力开始下降,贷款专项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率自2013年年底后开始呈下降趋势,且自2014年2月开始下降速度增快。流动性指标恶化,流动性比例、人民币超额备付率均呈下降趋势,存贷比微升。为弥补不良贷款处置导致的贷款损失准备消耗,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数额增大,影响农合机构拨备后利润,2014年拨备后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均呈下降趋势。或因互保、联保等方式风险凸显,各类贷款中保证类贷款比重有所下降,抵押类贷款比重有所上升。此外,农合机构通过开展同业业务,资产增速加快,资产结构中,同业资产比重快速提升。抵债资产增加,存在一定的隐匿风险。

化解路径局限。农合机构在信用风险化解路径选择上有其特点。核销是各银行业机构除现金清收外的主要选择。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往还通过转让、重组等方式优化资产结构。农合机构对不良贷款进行转让、重组的比重较低,更多采用以物抵债和其他清收化解方式。贷款受让对象合规性的限制及农合机构县域经营的现实条件,使得农合机构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受让对象。同时,经济下行时期贷款转让价格缩水也使得农合机构缺乏转让处置的动力。贷款仓促核销可能存在道德风险,以物抵债可能带来抵债资产处置难问题,其他清收方式则面临合规问题。农合机构所获抵债资产多为房地产、农民财产权或经营承包权,这些资产的处置受到经济下行、房地产价值下降、农民财产权或经营承包权转让市场不成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无法变现,且管理耗时费力,其实际价值可能比预计中更低。

风险如何处置

方向必须清晰。在法律框架不完善和法律执行力不强的背景下,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复杂。风险的化解处置牵涉各方利益,信用风险的管控必须找准政府、企业、银行与社会的利益平衡点。大面积信用风险的防控必须依靠政府。构建起“银行为主体、市场为手段、协会为依托、监管为协调、政府总牵头”的风险化解体系。依托各地建立的风险联系处置机制,紧紧依靠地方政府推进风险处置。银行业机构和各级监管部门应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风险动态,提请协调解决重大风险和难点问题。

方法注重灵活。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区别对待。针对风险实际,一案一策,分类施治,既对恶意逃废债务的失信企业严厉惩处,也对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市场、有效益的诚信企业慷慨解囊,对经营无望的“僵尸企业”应尽快处置。省联社应协调推进农合机构间在风险管控中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完善“社团贷款”联合管理机制,形成不良资产、抵债资产转让协调合作机制,实现农合机构“抱团取暖”“抱团维权”“抱团发展”。

效果立竿见影。风险处置落到实处,注重平衡成本效益与风险控制、长短期效果与效率。风险处置扎实。坚持真实处置,确保处置措施落地,确保风险一次性处置到位,不留问题和隐患。责任追究严实。严格责任追究,建立远期风险责任追溯机制。夯实长效机制。不仅要应对处置当前的风险,更要将风险案例进行积整理和总结,在适当范围内共享、讨论,以此为鉴构建长效机制,化当前“危”为未来“机”。

持续深化改革。信用风险的不断暴露,总根源还在于农合机构战略定位不明确,治理机制、信贷管理不到位。应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切实解决这些内在问题。

坚持服务本土定位。处于小微企业、零售贷款细分市场的农合机构、城商行、邮储的信用风险状况较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平稳,其抗风险能力远超其风险管理水平,这是因其小额、分散的客户特点所致。同时,也得益于准入政策。农合机构在县域面临的同业竞争压力目前仍相对较小,更应抓住这段政策有利时期深入挖掘客户,增加客户黏性,充分发挥本土地缘优势。

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由于县域“熟人”社会特点,主流的内部控制、制衡机制并不能有效解决农合机构内部关联性问题。可通过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如由省联社统一招收、培训、考核员工,高管异地选派等方式削弱农合机构内部过于密切的关联性。此外,还可考虑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物理隔绝和自动分析在信贷管理方面的比重,弱化人为因素的影响。

篇10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从事商务活动的新模式。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但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不稳定性,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卖性与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相比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取得并维持顾客的信任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所在,欲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一、信用机制建设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0年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网民新增2000万人,网民总数达到4.04亿人。伴随网络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逐渐被我国公众所接受,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电子商务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诚信缺失行为盛行,“三角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信用危机现象随处可见。这些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也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仅在少数行业开始建立,不少企业尚未建设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人们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不重视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时常错误地选择交易对象,从而导致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二、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 

    信用风险是指商品交易主体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会使商品交易主体因未能获得预期的商品交易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取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的措施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目前,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理论研究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基于此,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借助贯彻执行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大东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预防并降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并目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加强电子商务客户档案管理,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子商务交易品种与规模,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为了防止坏账,当账款逾期在3个月以内,由企业内部的信用部门进行追收;对于超过3个月的应收账款,应寻求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协助追收;对于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就必须作为坏账处理,应采取法律行动追讨逾期账款。对于前任领导经营中产生的逾期账款不能继续作为应收账款保留在账上,而应将这部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 

    在企业内部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实行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行为。通过建立这一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电子商务业务,建立一支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建设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 

    加快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各相关电子商务的网站都应发挥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起功能强大的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研究。采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实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与控制,从而降低电子商务参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重点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建立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管理系统。 

    3、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开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方法主要有信用风险因素评估的“6C”法和信用评级法等。“6C”法是指根据商品交易主体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nater-a1)、经营环境(condition)和经营连续性(continuity)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履行商品交易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信用评级法主要采用z值模型对体现参与商品交易企业的赢利、营运等能力的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营业资产周转率等)进行加权计算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评分。 

篇11

引言

在信用衍生品出现之后,商业银行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信用风险管理以分散集中于银行体系内部的信用风险,因此,信用衍生工具得以快速发展。但是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信用衍生品使用的利弊置于风口浪尖之地,很多人认为是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滥用诱发了此次次贷危机,因此定量定性分析信用衍生品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所产生的影响就尤为重要。

近年来,关于信用风险转移(CRT)对发行机构及整体银行系统影响的文献大量增加。Rule(2001)分析了跨部门的风险转移机制,指出CRT交易有助于银行达到风险风散化的目的,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2003)认为银行通过参与CRT市场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并可以灵活地调整资产组合以适应各种监管要求。也有一些研究对CRT市场的迅速发展持谨慎态度,认为CRT交易弱化了银行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方式的作用,所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会严重影响市场的效率,并可能带来新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风险。本文试图从信用衍生品对银行的行为以及对银行的风险水平两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其对银行体系的影响。

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我们选取美国信用衍生品市场交易最活跃的13家银行作为研究样本。此外我们选取2003年第4季度到2013年第2季度为研究期限,共39个时间序列季度数据。本文衍生品交易数据来自于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其他数据来自于彭博数据库。

我们选择以下两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银行系统的表现:1.贷款规模占总资产的比例LTR,衡量银行贷款规模。②资产收益的波动率VAROA,衡量银行的风险水平。我们选择以下几个可能对被解释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的季度数据:①信用衍生品交易占总资产的比重CDAR,用来衡量样本银行的信用衍生品交易规模;2.对数总资产LNTA,为样本银行总资产的自然对数。③权益资本比例EQ,为银行权益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④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ED。

(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GMM估计。

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由于引入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从而有可能导致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相关,即“随机解释变量”问题,针对以上情况,Arellano和Bond(1991)提出的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就是使用一阶差分矩估计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对三家大银行和其他11家中小银行的数据分别进行分析以区分其不同。对于四组数据模型的过度识别检验均不能拒绝原假设“所有工具变量均有效”,扰动项自相关检验也不能拒绝原假设“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差分GMM估计有效。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危机发生之前,信用衍生品的使用的确显著地增加了中小银行贷款规模,但是对于大银行,信用衍生品的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在危机发生之后,无论是针对中小银行还是大银行,信用衍生品的使用对贷款规模的这种积极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虽然在这一时期,信用衍生品的渠道依然存在而且具有相当的流动性,但是实体部门的衰退导致了新增贷款的缩减。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信用衍生品的使用显著地放大了中小银行的资产回报率的波动性,也就是增加了中小银行的风险。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大银行的信用衍生品交易对标准差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大银行有更高的风险管控能力。

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无论是中小银行还是大银行,信用衍生品的使用对银行风险影响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监管的加强再加上对信用衍生品的风险性重新审视,各规模银行信用衍生品交易重归于理性,这可能就是金融危机发生后信用衍生品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的原因。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们利用美国商业银行信用衍生品市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信用衍生品交易对银行贷款规模以及风险水平的影响,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对于中小银行,信用衍生品交易规模对其贷款规模的积极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而对于大型银行,信用衍生品交易的这种积极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由于各银行对信用衍生品持有更为谨慎的态度,无论是中小银行还是大型银行,信用衍生品交易规模对贷款规模的影响在统计上都不显著。

2.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由于中小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差,信用衍生品交易显著地放大了其风险水平,对大型银行,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而由于重新审视衍生品交易风险,加强风险监管,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无论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信用衍生品的交易对银行风险的影响都不显著。

鉴于以上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对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发展金融市场。只有在金融市场具有丰富的交易品种以及巨额的交易规模的时候,信用衍生品交易市场才有可能得到支撑以迅速发展。

2.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评级体制制度。

3.商业银行应设立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并树立积极的信用风险管理观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