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5 09:48: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应用化学的认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201-02
《农业应用化学》课程是我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能加强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学习农作物栽培、农产品安全与分析检测等后续课程夯实基础,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农业技术员,农资生产企业技术员和化验员等技术技能人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对于农业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根据“岗位用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把化学基础知识与农业科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和实验基础的农业科学工作的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基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
《农业应用化学》课程是基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用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来确定教学任务;通过对企业调研和实习,结合行业企业的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再根据化学教学的先后顺序,进行归类整理,确定教学项目。与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团队研讨,确定教学内容,编写出符合我院农学专业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由专兼职教师共同设计、开发、建设和实施教学。
1.1 精选理论内容,夯实理论基础,突出职业导向,体现专业特色
本着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建设“以岗位所需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市场需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职业能力分析;重构教学内容,完善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深化教师对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如在给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讲解稀溶液的渗透压这一概念时,我们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盐碱地不易长庄稼?”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由学生来回答问题,通过讨论与讲授,学生知道了渗透现象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感受到了化学基础知识对专业的重要性。因此,结合所授专业的特点,即时调整授课相应的细节,把化学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主动的学习农业应用化学知识。
1.2 优化实验内容,突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学生主体
实验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于一所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校,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新意识的形成和实践习惯的养成有极重要的作用。实训基地体现“工学结合”,在“学做合一”的实训基地落实基本技能的实验和实训,在“行校合一”的实训基地落实校内生产性顶岗实训,使学生掌握综合操作技能,具备校外顶岗实习能力。在原有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创新性实验。结合专业开设应用型实验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果蔬中总酸度的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等,创新性实验复混肥料中有效磷的测定,通过下任盏サ男问剑指导学生查阅国家标准,然后搜集资料,设计合理实验方案,完成实训内容,在此过程中,可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地感受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技能。
1.3 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载体构建课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以必须、够用为度选取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循序渐进、重点突出,关注学生“计算、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体现了农林院校化学教材的特色,实现教、学、做合一,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合一。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强化与实际的联系,将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来驱动,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根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项目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合理开发设计训练项目,以项目为主线展开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 改革教学方法,突出技能,夯实基础,提高素养,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分组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实训项目,进行真实的职业训练,形成教、学、做一体化;以训练项目为载体,在完成每一个训练项目中让学生获取经验性知识,并渗透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完成数个任务以后,以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完成整个综合训练项目和拓展项目,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遵循“目标定位、内容重构、项目实施、对标考核”的流程,以专业核心能力及后续课程的需求为依据,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找出与农业应用化学相关的技能,进行能力归纳,对知识学习内容提出要求:知道“是什么”――记住知识要点,可独立完成习题训练;懂得“为什么”――可以利用所学概念及原理解决思考题;能够“去应用”――能够发现、讨论、解决实训中的问题。对技能练习内容分出层次:认识――知道常见的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能够独立规范操作,完成实训报告,结果正确;熟练――反复训练并考核至达标,练就过硬的操作本领,初步取得学生“求职有技能、发展有基础、创业有潜质”的教育成效。
3 根据培养目标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考试是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途径,积极改革考试方式,从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综合评价学生,采用“1+1”式考核方式,即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并重。
理论考核:包括阶段检查占10%(期中)和终结检查占40%(期末),实训考核包括工作质量占10%和技能考核占40%。为强化学生“做”的技能,实训技能考核针对每个考核项目设计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并实行一项否决制。
4 结语
1. 数字化可视人体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的建立,计算机模拟人体将为解剖学的教学提供革命性的变化。过去,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看解剖图谱上的注释,并进行尸体解剖的实习来学习解剖学课程。利用虚拟人体进行人体解剖课的教学,学生可以用虚拟手术器械解剖虚拟尸体,并利用操纵杆、手套和其他设备的触觉强力反馈来感受到人体组织的不同质感,在虚拟解剖过程中如发生错误操作,学生可以返回纠正错误,当然也可以反复进行复习和训练。由于学生们可以随时进行虚拟解剖,不需一起来到解剖学实验室进行学习,这既可以方便老师和学生,同时又可以节约宝贵的尸体标本并减少其他器械如手套和刀片等的消耗,为学校和教研室减轻经济负担。
中世纪期间产生的解剖图谱构成了医学学习的基础,但解剖图谱是对人体器官三维结构的二维表达,容易使学习者对解剖结构的学习和理解受到制约。解剖图潜一般有许多个标注,细线的一端指向解剖结构,另一端注有该结构的名称,看上去非常复杂。数字计算机则为科学家获取、储存、利用和显示复杂图像提供了方便。1996年Toh MY等使用可视化人体数据集制成了交互式的大脑数字图谱,可同时显示多幅图像。1998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开始了一个使用计算机技术组建标准的数字图像图书馆的计划。利用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研制成的数字形式的解剖图谱,无需复杂的标注,只要将计算机鼠标移到某一解剖结构上,通过超链接则该结构的详细说明便会显示出来,并且可以显示某一部位的横断面解剖,还可将该结构立体显示,并可绕任意轴线旋转,使学生易于学习和掌握。另外人体组织的发育过程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非常抽象,学生通常不易理解,如果将某一组织的发育过程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模拟技术可将其非常直观地显示出来,这样就便于学习和理解。
2. 数字化可视人体在虚拟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内镜是一种在临床医学中常用而有效的诊断和辅助手术治疗的丁具,它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并检测人体器官的内表面。通常包括胃镜、血管镜、肠镜等。然而它也存在这许多的不便,例如给病人带来不适,高昂的费用,有时可以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穿孔、感染及出血等。一般三维重建方法只能重构管腔外表面的解剖结构,而虚拟内镜是一项利用CT和MR1数据进行体积和表面重建的影像处理技术,是模拟显示管腔及其内表面的计算机成像技术。Wood等认为虚拟内镜因为无创且需极少的准备是一种理想的筛查工具。虚拟内镜作为一种内部器官结构的成像和检测手段,直接把病人体数据作为输人,可以通过接口接到CT或MRI设备上。通过体数据重建管状器官结构的病变区域,可以把三维体数据作为一种虚拟环境,在这个虚拟环境的内部,使用者可以交互的在器官结构的内部进行导航、成像或检查。Mitaritonno M等认为虚拟内镜很可能成为未来诊断显像领域的金标准,并可避免所有有关的顺从性问题以及传统内镜治疗所带来的穿孔和出血等危险。
虚拟内镜(virtual endoscopy)作为一种新的放射摄影技术,可以提供物体表面的轮廓细节,并能够通过使用高清晰度的图像和独特的计算机处理方法进行空腔器官的三维观察。它将内镜检查的特征和具有代表性的体积测量图像结合在一起,已被普遍使用到了胃肠癌和结肠癌的评价中, 1994年vining等首次提出CT虚拟内镜成像以来,学者们对此技术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且临床应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Himi T等利用虚拟内镜进行的中耳模拟与术中发现完全相同,认为该技术将在耳科学的术前计划、手术训练以及术后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K ayCI等通过临床比较证实虚拟内镜能检查出大部分直径超过lom。的病损,并认为该技术正在发展成为直结肠病变的诊断和筛查工具。 Ishimaru T曾利用虚拟关节镜为一病人进行了检查,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虚拟关节镜将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上具被用来为患有颖下领关节病变的病人进行检查及治疗。Boor5等通过内耳疾病的临床应用表明虚拟内镜可以提供类似于真实内镜检查的视野,可以将内耳复杂的解剖结构如管道系统和内耳的病理变化准确显示,可用于病例讨论、术前计划和教学。
由于纤维内镜检查是一种带有创伤性的检查,因而病人通常不愿接受,然而虚拟内镜检查则完全避免这类弊端,同时人体许多不能进行纤维内镜检查的部位,但可进行虚拟内镜检查。虽然虚拟内镜检查可以代替真实内镜检查,但仍有必要对虚拟内镜检查的常规临床应用进行确认和改进。2000年Robb PA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可视人数据集改进和测试了虚拟内镜检查的使用程序并评价了其操作在一系列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表明虚拟内镜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3. 数字化可视人体在虚拟活检中的应用
“虚拟活检(virtualb iopsy)”系指在虚拟内镜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最新成像手段及计算机分析技术,以获取病变部位尽可能多的形态及功能信息,得出类似或接近组织学活检的诊断结果,其一般步骤是通过虚拟内镜技术观察到具体病变部位,在该处进行模拟组织提取,再通过对提取组织的形态、功能信息的分析得到检测结果。在医学上所使用的探针式活检是通过直接穿刺的方式或经纤维内镜从管腔内部将一根探针刺人病变部位,进行组织的提取或分析。活体组织检测对于了解病变组织的细胞学特征以及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属于创伤性的诊断手段,并且对于从整体上和任意方向的取样检查有一定的限度,有时还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然而虚拟活检技术在这一点上具有突出的优越性。Hopper KD等研究认为利用具有淋巴结增强效应的虚拟支气管镜可以增加活检的成功率,然而一般经支气管活检一些在内镜条件下看不清的淋巴结和肿瘤的成功率通常要低于50%, Vahora F等研制了一种基于先进的力反馈设备的乳腺虚拟活检系统,可为外科医生在对病变区进行检查时提供高保真度的视觉和力反馈线索。从理论上讲,只要仪器的分辨率足够高,通过计算机成像技术对病变区进行尽可能的放大,就能够直接显示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这将实现通过无创性虚拟影像学检查即可获得病理学信息的目标,是虚拟影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4 数字化可视人体在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模拟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跨文化教育研究和教学现状分析
跨文化教育研究面临的挑战。跨文化交际学源于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迅速发展。中国的跨文化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由外语教育界的学者引入以来,目前已经进入一个由传播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全面参与的新阶段。由于起步较晚,我国跨文化研究和教学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一,理论研究有待加强。近十余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步重视,但从论文的题目和内容来看,一般性讨论较多,主要涉及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比较多,而对于概念和理论的探讨较少。其二,跨文化交际信心有待建立。各院校的语言文学学科都在就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主张知识传授和素质培养并重,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加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从调查来看,学生的交际参与度较强,而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方面表现较弱,因而影响到交际信心的建立。
跨文化教育现状分析。首先,从跨文化教学内容和方式看,跨文化教育理念比较滞后。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外语教学中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上由各个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任课老师自行决定,尽管外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跨文化教育的过程,但是具体的“跨文化能力”包含什么,也就是说“跨文化能力”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等一些跨文化教育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传统教学中所运用的东西方文化价值比较法,文化背景知识等介绍仅把异质文化作为一个需要认知的对象,通常是一种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教育;在交往中把被理解者(对话伙伴)作为完全客观化的认知对象,忽视其作为一个拥有其自身源泉的另一活生生主体的认知过程,结果难以做到“对话”的交流而影响交际的愉悦感。其次,文化有其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所以不可相互取代,也不可能完全相互兼容。在交流中如何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共识,在跨文化教育中应如何体现这部分的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最后,我国外语界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往往是“单车道”,即只考虑了中国学生对异文化的了解和接受,这一点成为研究和教学中的重点,但没有注意到本文化的向外传输,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不够,容易造成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和不对等。
文化概念和历史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
文化概念及其特点。在文化研究领域,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概念进行了研究。例如,Barnouw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定义“文化”概念为“内涵相对稳定的一种模式,通过代代相传而习得”;Hofstede从文化的特质定义文化为“一组或一类人区别于另一组或另一类人的集体思维编程”;他们认为:因为价值观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即被确立,个体价值观同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一起对个人的行为习惯产生长久的影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能够“产生非制度化约束力的社会传承信息。因此,Kroeber认为文化是“价值模式,思想和其他意义的符号系统等因素,它们共同塑造人类行为。”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文化是一种非制度化的约束力,除了其相对的稳定性,独特性外,它还有在传承中习得的特点。文化有先天固有的传承特点,但又不因其固有而一成不变,这些特性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主题。
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许多学者都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术语做过定义,虽然没有一个定义被普遍接受,但是学者们所总结的定义中概括了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能力。在中学和大学的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法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特别是关于沟通技巧方面的传授,目的是更有效地交流和交换信息。但日趋“多元”的国际化环境培育了对异质文化更深的同情和兴趣,这种沟通内涵已经不仅仅是信息的沟通,还包括与他人世界观和带有浓厚文化色彩活动的交流。
历史文化人类学相关教育理论介绍。虽然教育理论受到不同教育背景的影响,但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不失为帮助我们进行探索的有效途径。其中,在涉猎到的跨文化教育研究的诸多领域中,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德国当代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教授关于历史文化人类学在跨文化理论方面的研究值得深思,特别是关于模仿理论和实践知识理论的探讨和应用,他认为人类的模仿能力充当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作用。传统的模仿与图像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模仿过程,外界的图像得以内化,从而生成了实践性知识。借鉴武尔夫的模仿理论以及实践性知识的理论,我们在跨文化教育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边介绍我们借鉴相关理论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探索和实践。
历史文化人类学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实践
模仿理论及其在跨文化教学中的意义。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模仿能力与身体成长过程紧密相连。武尔夫对模仿过程在教育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模仿过程可以使个人对视觉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其内化到自身的内部映像和想象之中。不仅如此,他认为模仿是个体走出自我,与世界结为一体,从而将外部世界转为内部世界,并且在使个体与外界相关联的过程中,形成人类理解的必要前提。
模仿对于个体和跨文化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跨文化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产生问题,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重视如何调动知识的转化。外语学习者碰到的交流困难,除了由于不熟悉异国的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背景外,重要的是缺乏对异质文化的切身感受,缺乏习得的模仿体验过程。毫无疑问,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具有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有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果模仿过程缺失,又没有更好的体验过程可以取代,所学的便会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不能完成内化。历史文化人类学的模仿理论阐述了通过模仿过程可以帮助完成外部世界和内部知识的衔接和转化。在模仿的过程中,内心的感悟会被调动出来,从而经历和不同文化及不同背景“角色”之间“对话”,不仅如此,在遵从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在模仿中完成创造模仿,使教育更趋向于人的完善的目标进行。因此,武尔夫提到的模仿不同于简单的表现、复制、模拟和再现,不是一对一的仿制,而是一种基于模仿者或者学习者自身特点,对于被模仿者或者模仿事物的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
在跨文化能力培养过程中,如何应用模仿的理论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外部图像和内部映像产生联系,最后生成新知识是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时,会经常通过模仿活动去感知客观世界,建立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在模仿鸭子爸爸和妈妈带着小鸭子游泳的活动过程中,领会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角色定位,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过程和语言特色,从而创造性地发挥角色内涵。
同样,学习者通过感受和体会,创造性的模仿,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程度。在借助于模仿的理念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可以通过一些场景、片段的模仿,角色扮演,仪式举行等手段来增加对异质文化的深入了解。比如一些文化价值观可以从异文化中找到线索,也可从本民族文化中找到依据,但又不尽相同。重新用审慎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异文化,会感悟到许多,对于完善自我认识十分有益。
所以,模仿过程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跨文化学习中需要模仿,模仿是连接内部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身心成长的基础,其本质是人类整体或者个体的自我超越,也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前提。
借鉴实践性知识理论进行教学。武尔夫发现通过模仿过程,外界的图像得以内化,外部世界转化为内部世界,从而生成了实践性知识。那么,外部世界的经验是如何通过模仿来习得,并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呢?我们知道个体将强加于其自身的外部世界进行转换,并且将其整合,使它可以和他的内部世界同时存在,反之亦然。在跨文化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知识的整合与转化过程,这使得对“内部世界的自我”缺乏沟通和展示机会,失去了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可能。把非常感性的文化交流,变成了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更谈不上对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沟通。
可是,为什么学生通过模仿学习,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学活动将模仿学习降低为仿学习,试图采取复制的方式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这自然而然就降低、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实践性知识也难以形成。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实践性知识,也就失去了创造的过程和作用。好像一只鸟,失去了翅膀,便不会有空中飞行的身影。另一方面,仿学习的过程违背了知识认知、转化和再生的过程,跨文化认知过程中的外部世界的经验没有通过内部知识完成内化,实践性知识便无法形成,因此跨文化意识难以建立并付诸行动。所以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前提是外部世界以映像形式通过模仿的途径内化到人的内心世界之中。这点在跨文化教学中不可忽视,也是形成实践性知识的基础。
跨文化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文化觉醒。当“内部世界自我”缺乏与外部沟通和展示时,知识就停留在图像的阶段,有“感”无“悟”,失去了内化,也就不能最终形成实践性知识。正如文化有其传承特点,武尔夫指出模仿过程在文化和社会的维系和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在传承中被“习得”的特点需要一个由外向内,再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原来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还不足以将知识充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因为缺少将异质文化输入知识与本土文化知识的过程,没有经过与自身经验进行活动的融合过程。长期缺乏生成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就会对文化的差异不敏感,也会直接影响跨文化能力培养,使得跨文化接触的机会和交往的深度受到限制,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愉悦感和信心的建立。例如,为了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在涉及到“守时”概念时,请同学扮演东西方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处理迟到,早到或者因故缺席情况。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不仅对东西方“时间”概念有了不同的感受,同时对东西方对“时间”概念的精确度把握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举一反三,对于处理不同文化背景的活动有了新的感知。
进行“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针对我国目前跨文化教学中的“单车道”教学现象,以模仿理论和实践知识理论为依据,提出“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这里的“双向”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只注意了向其传授知识,忽略实现调动其原有知识进行由内向外,有外向内的“双向”转化。另一方面,只注意西方文化的传入,忽略本文化的传输。表现为把认识和了解西方文化作为研究和教学中的重点,却忽视本文化的传输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不对等,有悖于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规律。造成这种现象与我国打开国门接受外来文化的传承习惯有关,但是随着国际化合作的深入与发展,不仅须知彼,还需要知己,需要建立文化方面的自信。
“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是建立在模仿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内化需要与原有的感悟进行对接,需要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才可能创生新的思想和事物。跨文化教育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本文化的素材,便会难以生成知识内化,产生实践性知识。
“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需要建立在“对话”基础上。通常人们更习惯于把外来文化变形或者妥协为我们可以理解的一种“集体思维编程”模式,否则很难被输入我们的大脑而被理解。而在现实中更渴望对话而不是比较,更希望知道他人是谁,而不是我能接受或理解的他人是谁。
其二,要寻找到沟通的“媒介”。在个体将强加于其自身的外部世界进行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形式相似的等价物,是一个向深处挖掘的过程”。潘尼卡提出“挖到出现一种同质的泥土或者相似的问题……,就是相信不同的文化传统之间具有一种深层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得文化得以多元化的并存。”武尔夫描述道:“在与其它文化相互接触中,人们可以对不同文化产生更好的理解;它已不再像一个孤立的岛屿上的居民与另一孤立岛屿上的居民之间的接触,不同文化似乎已融入我们文化世界中……”
如何建设性的构建“媒介”呢?经过实践,我们试图在知识结构方面进行了构建。首先,借鉴西方跨文化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本文化和异文化之间差异的原因,了解东西方社会构成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通过学习Hofstede关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的四个维度理论,分析东西方社会价值观以及在不同国家价值观的表现特点和强弱程度;通过学习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分析社会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了解社会结构的差异和各自优势。例如,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诸子百家中影响深远的儒家、道家等思想,反向思考文章化和异文化差异的现象和产生原因,准确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探讨产生分歧的缘由。
最后,从语言学习和人文实践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文化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增强大学生对文化多元主义思想的了解。可以通过暑期实践、和在校留学生的交流,大学生服务中心等活动,了解在中国学习的外籍学生和工作人员所发生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跨文化工作氛围中采取妥当行为,促进其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及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一、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1.问卷调查说明
本研究面向10所本科院校的化学专业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及作用、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设备、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实验室条件及管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500份,收回492份,发放教师问卷100份,收回95份。有效问卷570份,有效率为97.1%。
2.数据分析
(1)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及作用
91.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很重要”;78%的学生认为专业实践课程对实践技能水平提高作用“一般”或“没有作用”。35%的教师认为“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
从数据分析看出,当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但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上存在较大偏差。
(2)实践教学的内容及手段
55.4%的学生认为实践“学时少,内容编排不合理”;45%的学生认为“实训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技能训练需要”。70%的教师认为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应用“严重脱节”;68%的教师认为训练“设备落后”。
从数据分析看出,高校的实践教学存在设备数量不足、技术落后、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
(3)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60%的教师年龄“45岁以上”;35%的教师为实践教学“专职人员”;30%的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10年以上”;20%的教师具有“工程师”职称。
由从数据分析看出,高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学历偏低、人员年龄偏大、具有工程师职称人员少、长期从事本工作人员少、流动性较大、兼职人员较多。
(4)实验室条件及管理
80%的学生认为实验室对学生自主研究支持“较差”;70%的学生认为实验室开放“时间短”。70%的教师认为在实验室完成自主研究的“条件不具备”;85%的教师认为全天候服务学生“人员严重不足”。
从数据分析看出,高校实践教学设备、师资、管理等存在不足。
(5)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0%的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一个月以上”;15%的学生认为实习指导教师对企业流程及工艺“非常熟悉”。20%的教师与校外基地“有横向研究课题”。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存在联系不深入、学生进入驻时间短等问题。
二、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1.充实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应用型应化专业人才能力体现在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实践教学应合理设置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有机结合教师科研、企业需求、学生创新等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项目,形成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实践教学链,通过环环相扣,达到层层提高的目的。
2.“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本条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一是聘请企业专家、技术研究人员,加强实际问题的解决及实践经验的传授。二是高校教师进驻企业,从事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工作,更新知识结构,增加实践经验。
3.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有机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场所。其教学内容要统筹好基础实验与拓展创新性实验、校内与校外基地衔接等内容,在管理上要在开放、教学、自主实验等环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校外实践基地在适应社会需要能力培养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与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制定大纲及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训、实习有章可依,质量可控。同时,通过与企业共同研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柏杨,彭游,帅敏.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做实校企合作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12):180-183.
[2]张其志.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刍议[N].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1).
[3]陈丽梅,袁明月,闫毅,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链”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12,7(7):62-64.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别为,教师是最高统帅,下达命令;教师是顾问,及时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是评价者,对学生的作品、结果进行最终评价,让学生明白每个数字,甚至符号的意义。学生是战士,根据命令完成任务;学生是专家,提出关于实验的方案并予以执行;学生是运动员,为了出最好的成果而进行艰苦的锻炼;学生是受益者,根据实验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提交实验报告,实现波浪式进步模式。
2课程实施
分析化学是化工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分析理论以及分析测试的基本技能。在这门学科的实验中采取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独立自主设计、实施、完成、评价整个实验,从而获得对分析化学整体的认识,同时在技能上有所提高,实现从学生到工人的无差别转换。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1)在实验前首先做好安全、纪律方面的讲解。要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第一。在实验室中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易燃易爆、腐蚀性药品等等的危害,以及操作失误造成的损伤在上实验课之前要讲解清楚,务必让学生小心谨慎,最大限度的保护自身安全。
(2)实验方案由学生自主确定并实施。实验方案如同一项工作的计划,一个人的大脑。由学生自主动手完成有利于锻炼学生对实验的整体把握,锻炼运用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能力,锻炼在实验中思考与反思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3)实验方案评价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方案凝结着学生的心血,但实验方案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些许问题,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审核,可以在实验方案上精益求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实验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少走弯路,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学生亲手完成实验并允许提出改良方案。归根结底分析化学实验是锻炼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课程,必须由学生亲手完成,在锻炼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学生会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见解和主张,形成改良方案,这是对实验的升华。改良方案体现了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提升,在其日后遇到类似实验时就会游刃有余,具备一个检测员应有的素质。
(5)实验结果严格把关。实验结果是最终的目标,是一项检测最终的结论和评价,是检测员对于自己所做实验的总结,也是他人可以看到的唯一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并且实验结果关系到工艺改进、原料预处理方法等问题。在实验结果上从有效数字到数据分析必须严格把关,只有严格把关才能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结果书写习惯,养成实验结果在实验后及时处理。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称为一名合格的检测员。
3学生表现
每种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都是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的,开始阶段,由于学生的主动实验意识不足,实验进行不够顺利,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一次实验的内容,在相继完成两个实验后可以很顺利顺利地完成下一个实验,对于实验中的每个步骤也有较为正确和充分的认识,而不是仅仅知道应该如此做,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每一步骤所做内容的意义。学生的表现按照时间顺序如下。
(1)开始阶段对实验课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在实验室中无所适从。由于过去实验课程均由教师完全指导,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去预习和准备实验。此阶段我们会询问其对于实验的理解,实验应该如何去设计,其相关的分析化学知识又有哪些,授之以渔。在克服开始试验的困难后,可以感受到预习和准备实验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实验中做到胸有成竹。
(2)逐步适应阶段,抵触情绪消失,开始提出很多关于实验的问题。大多数学生此时已经开始明白所做实验的意义、方法和步骤,但对于如何做好实验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不够清晰,问题开始具体化。在这一阶段,教师最需要耐心,并且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令学生领悟做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的不断顿悟。
(3)实验乐趣浓厚阶段。经过实验当中不断的成果出现,学生逐步进入到一种自我满足并且自我认可的模式,做实验的兴趣非常浓厚,完成速度也有所加快,出错率明显降低,开始主动要求承担更多实验。
(4)独立设计与完成实验阶段。学生开始对一些生活物品的检测感兴趣,主动提出要检测生活中常见物品,如可乐、酸奶酸度的检测,蔬菜中VC含量和矿物质含量的检测等等。
总之,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的讲授及运行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分别完成各自角色赋予的任务,做好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共同完成分析化学实验这一需要锻炼学生技能和教师教学技巧的课程。最终要达到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发展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明.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下谈电子技能课入门教学[J].理论爱好者,2010,2(2):30~31.
[2] 何敏.高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EB/OL].paper.省略.
[3] 魏戈,阎亚军.生命化教育理念下教师角色的重构[J].基础教育,2010,7(7):56~59.
[4] 陈薇.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J].时代经贸,2010(26):86.
初中化学具有课时多、任务重和时间紧的特点,实验教学又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一、探讨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概述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通过给学生提供能够体验实践与感悟问题的真实情境,以任务为中心进行学习,以完成任务的结果来检验与总结整个学习过程,从而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促使其自主构建集探究、思考、解决等为一体的学习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
2.原则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驱动教学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趣味性的原则,也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任务教学法的根本原则。因为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确保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就当前来看,初中生主要是“95后”甚至“00后”,不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因而,在任务教学法应用时,需要创设的情境必须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及认知特点相结合,尽可能地安排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促使其在学习方面形成自驱力,从而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常情况下,通过任务教学法的应用将整个教学任务分为若干个小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一项小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更好地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与实验教学内容相符的原则,即任务学习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相符,在注重学生掌握一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之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3)尽可能确保其行之有效的原则,这是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加上敏锐的洞察力,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制订行之有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案,在制订方案时应从浅到深、由表及里等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任务教学法应用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提升,从而使所有学生学有所获。
二、任务驱动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除了应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将任务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之中,否则将难以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标,因而,必须以完成任务作为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2)始终坚持新课改发展理念,将教师从传统的主体地位转移到主导地位上来,做好实验过程中的引导者,确保整个教学过程不偏离“任务”这条主线,将传统应试教育下的直接传递知识变成间接地传递知识,经过驱动任务的设计、设计策略的实施、任务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从而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的内在力,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困境中解脱出来,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得出的答案极大地体现了驱动教学的重要性。(3)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地位转换到主体地位上来,将实验课堂还给学生,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其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下认真学习,全面投入任务解决的过程之中,加上学生结合问题自觉地分析和解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自主学习的过程,又是知识不断迁移的过程,在遇到难题时,还可与教师、同学探讨,这一过程又增强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笔者曾进行“粗盐提纯”这一实验,就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趣味性的引入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教学主线,并将此项教学任务分成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一:了解氯化钠的来源与主要成分,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完成任务。
子任务二: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杂质的实验操作,笔者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过滤、蒸发等相关步骤的操作。
子任务三:除去粗盐内可溶性杂质,这个过程涉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介绍,所以细心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18-0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工科院校意义更为重大[1]。在高校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要求也逐步提高。为此,各地高校纷纷结合自身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状况,整合力量,争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立项建设、2009年验收通过,被评为江苏省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从基础建设、人力资源能力的调动与发挥、软硬件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的协调并举以及可持续发展,获得了一些以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经验。
一、考核、激励机制,奠定创新实验教学的人力资源基础
合理、高效、有激励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实验教学高水平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成功地完成开放性实验课程既需要有勤奋而富有创造力的的学生,也必需有尽职尽责的指导教师。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的能动性发挥的如何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但是开放实验教学教学工作量是弹性变化的,容易出现学生积极性高,教师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所以必须要有调动实验教师能动性管理机制与的激励措施。高效的示范中心要理顺中心的管理体制,发挥中心主任在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中的作用,实现中心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3]。结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在保留传统的学校、学院两级管理的“中心”管理模式外。充分放权给实验中心主任,各分室实验室主任由“中心”主任聘任,参与分室实验室的规划并具体负责建设,负责分室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承担组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任务。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学历与职称层次较高,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较先进,应当在实验教学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但相对而言,他们缺乏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与经验相对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结合,正好可以弥补各自不足[4]。因此,实验室建设应与学科建设密切配合,鼓励相关学科的系主任及骨干教师深入实验室建设,专、兼任实验教学。以制度调动和保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学校管理部门,实现校院两级考核、奖励制度。在学校层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是我校首批实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绩校考核、浮动工资制试点的实验中心,中心对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制定了详细的考核量化标准,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收入。在学院层面,学院制定实施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也专门对实验室建设、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自制仪器开发等工作设立考核得分并奖励。很好地激发了实验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力,为构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基础。
二、软硬件建设并举,提升中心教学服务能力
通过硬件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中心的实验硬件条件,本科生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的状况极大改善,也为实验室开放创造了物质条件。通过实验室开放,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职工科研课题及外单位提供技术服务。但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并不仅仅是硬件条件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其内涵功能的提升。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示范中心建设的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示范中心建设的追求目标[5]。所有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均按照“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培养模式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综合能力为目标,实现实验的内容工程化、模式层次化、手段现代化、考核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系统构建融实验、实习、工程训练于一体的三层次:基础层――认识性实验+基本实验+课程内、课程间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训练;拓展层――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现代工程训练;创新层――自主设计型实验、科研型实验+创新训练、毕业设计)结构实验教学体系及四种类型(基本型、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实验课程内容体系。中心建设并开通了专用网站,建立了网络化、开放式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实验预约、实验选课、实验成绩查询、课件点播、网上答疑、虚拟试验,网络平台的建立,为实验中心的全面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现了对实验时间、实验对象、实验内容的全面开放。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定了整套成熟的开放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了网络化、开放式管理信息平台,实行学生实验签到制,网络平台的建立,为实验中心的全面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开放实验教学和管理,推进了实验室体系结构的调整和实验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1.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中心所有分室正常上班时间全部开放,其他时间预约开放,平均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社会开放58300人时,对学生的开放学时达到了必修实验课时的65%(超过了50%)。创新实验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放,中心确定了创新实验课题和资金,可资助10%优秀本课学生申报课题。学校每年开设学生科研项目,学生可自由申请。
2.实验对象开放。面向校内本科生基础实验、提高型实验开放,面向本科生课外实验(综合性、设计性、科研应用型项目)、优秀本科生第二课堂、本科生毕业论文。面向校内教师科研课题开放:面向校外提供了实验教学和技术服务等实验教学和科研开放。
3.实验内容的开放。在实验内容上实验室在完成课程实验的同时,面向学生和教师全面开放,包括对课内实验教学体系(基本型实验、提高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和课外实验教学体系(学生自主项目训练、参加各种大赛、教师科研及工程服务等)的开放。除课程规定的必做实验内容外,根据实验资源,选择部分学生自行拟定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此外,“中心”还鼓励研究生到实验室进行学术沙龙活动,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本科生进行培训,带动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构建了一个以培养能力为主、与学科建设、专业培养相适应的既平行于理论教学又独立设计的实验教学体系。
4.以自制仪器设备建设带动学生创新试验。采取实验教学与优秀本科生选拔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鼓励本科生参与实验室建设,课程教师吸收学生参加开发自制仪器设备21台,其中微机控制冻土多功能实验机、冻土冻胀融沉仪、木结构实验加载系统等填补了我省此类仪器设备的空白。自制仪器带动了学生创新实验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各层次的实验教学,学生在获得测试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的同时,通过工程综合和创新能力训练,建立了较强的工程意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形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接轨工程实际,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示范中心的建设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投入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自我造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示范中心能否长期稳定运行。所谓自我造血能力是指实验室利用自身设备和条件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以创造的经济效益来反哺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搞好实验教学,其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所学书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创建符合上述要求的实验室,使之在培养合格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出设备资源的潜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广大实验室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全国很多高校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与师资进行,实验室建设,但实验室建设仍然难以满足高等院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此外,实验室建设还存在资金不足与设备利用率低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学生在校所学与毕业后所用出现相互脱节的矛盾[6]。与社会生产单位相比,高校实验室具有明显的设备资源优势,发挥好仪器设备教学之外的空余机时,为生产和科研提供相应的服务,以获得的经费收益用于教学教学、设备维护更新等条件建设,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学生参生产与科研实验,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充分与工程实际接轨,所学即所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除此之外,示范中心还要以良好的学科组成为依托,坚持科研服务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服务科研,作为中心顺利运行的坚强后盾。
四、结语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内涵建设。要以调动参与建设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为基础,在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两方面协调发展,突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多种形式实现实验室的开放与教育辐射功能,同时还要以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郴知,丁洪生,冯俊,等.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22(2):76-78.
[2]梁迎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88-90.
[3]郑春龙,胡惠君,蒋联海.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73-7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50-04
可视化管理,亦称“看得见的管理”,其是管理与IT系统的结合,旨在解决企业信息量过多、信息传递存在失真性和不及时性、管理者认知决策存在局限性等问题,提高企业处理问题的效率,实现企业全部业务线、生产线的透明化管理。
1 可视化管理的范围和应用(定位)
1.1 可视化管理研究范围
可视化管理的研究大体上是由现场目视管理的过程过渡到现场结合IT可视化技术管理的过程。其中,对于可视化管理的研究东方专家以现场管理和目视管理为主,即注重于用眼睛观察生产过程的管理,体现了主动性和有意识性[1]。现场可视化管理表现为看板管理、目视管理、可视力、现场管理等,主要方法工具有5M标准管理、5S管理、看板管理。其中5M即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rd(方法)、measurement(衡量)的管理,而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管理[2]。而目视管理是以红牌、看板、信号灯等方法为主导趋势[3]。
西方学者在可视化管理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研究如何利用IT系统是现场的信息得到充分的收集、有效整合、加强关联性等使得管理决策更为科学有效。其可视化管理中运用的技术发展过程为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知识可视化技术。如图1所示
针对上述东西方学者的研究方向,可视化管理的研究主要范围三个方向:(1)对于海量信息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处理;(2)可视化管理界面组织结构、图像渲染、模块分类等的技术研究;(3)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系统开发应用[7]。
1.2 可视化管理的应用概述
伴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的指数方式上升,形成了信息大爆炸现象。企业如何在利用有效的信息决策和管理是企业生存的第一要素,第一,如果依靠手工输入、人工统计发觉有效信息,那么企业的业务效率将会随着信息的增多而逐渐降低,而且海量信息反应的重大问题人难以立即清晰识别,特别是对企业内部的生产事务处理、财务事务处理、运输事务处理、销售事务处理、安保事务处理等等多事务多信息的处理人工显得有心无力;第二,大多数企业存在多种内部信息系统的应用,如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电力系统等等,这些系统由于开发厂家采用不同的数据结构和编码技术,导致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差,信息之间没有交互使用;第三,企业每日业务繁重,形式变化快,如何有效跟踪信息潜在关系依靠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难以实现,精神成本也很高;第四,信息传递存在已丢失性,特别在层级比较多的企业,基层问题信息反馈到高层领导决策时不仅信息真实性有所贬低,而且时间丢失严重;第五,现有办公没有针对员工认知心理的设计,导致员工易于疲惫寻找信息,疲于界面设计不够人性化而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可视化管理综合管理学、电子信息技术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学科,通过数学建模、系统建模、软件开发,硬件设备的研究,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克服了传统的图像、字符、统计分析等手段的弊端,帮助人们从海量数据困扰中解救出来,并探索无法目视的物体结构和特性,从而实现“分析客观数据、认知自然规律、解密大自然”的目标。
2 可视化管理的判定标准与方式选择
通过对可视化管理研究范围的了解以及可视化管理的实际应用领域的研究,本部分针对可视化管理中“以人为本”的选择原则进行阐述,结合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旨在解决企业各层次领导的不同可视化方式的需求。
2.1 认知心理有限资源理论
心理资源是人类信息加工过程所消耗的资源和能量,外界刺激信息指进入认知范围内的信息(被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信息处理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处理信息的量和信息反应、处理的准确率,心理素质是人类处理信息时的基本技能和心理状态。那么心理资源可用公式表示R:R=f(i,p)[8]。
R为心理资源;
i为外界信息;
p为信息加工、处理;
f为心理资源函数。
物质世界的信息是多彩多样的,而资源是稀缺的。在稀缺的资源条件下,西蒙认为一切管理行为都有一个内在约束—— 可用资源的稀缺性,这种约束可能是生物生理、心理的限度,而人类理性是在这个限度之内起作用的[9]。如此,f将不是i、p无限制的投入转变为无限制的R产出。人类的有限度的资源(心理能力),给理性的发挥和利用划定了界限,且仅仅是在有限性的领地里,才存在着组织与管理理论生长的真正土壤。这就决定了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现象必定是节约的,人类需要有效的配置心理资源。这些“有限、稀缺”的约束是通过对进入“人脑”的信息进行感知、识别、选择和过滤,以及注意、思维、记忆、决策等稀缺心理资源来实现的[10]。认知心理学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大脑信息加工过程确实存在着心理资源“有限”Simon(1988,1989)认为心理资源有限主要分为感知能力资源有限、注意力资源有限、信息加工过程资源有限、记忆能力有限。
本文作者根据上述理论以及函数进行相应扩展,建造认知心理学函数如下:
R=F1(I)/F2(P)×[F3(S)+F4(E)]
R为心理资源,即人类信息加工过程所消耗的资源和能量;
I为外界信息,即进入人认知范围的信息;
P为信息加工、处理;
S为信息展现方式,如文字表示、图画表示、图表表示等;
E为受教育程度;
F为函数。
该理论主要观点就是人的眼睛接受信息有极限、大脑的信息处理加工过程存在极限。而可视化的设计就需要避免心理资源的无效配置,过滤掉干扰数据和无效信息,并且利用可视化技术深度探索、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及时将有效信息呈现给管理者做出决策,同时使管理者最大限度而又“心情愉悦”的接受信息。
该函数旨在表示人类接受信息并处理的极限基本限制函数,具体解释如下。
通过人类基本信息加工效率F1(I)与进入人认知范围信息函数F2(P)来表示两个信息,一方面为人类认知的信息范围并不是无穷大,处理信息的速度同样不具无限性;另一方面表示当基本加工信息效率F1(I)与进入人认知范围信息函数F2(P)比值寻求最优时候人类信息加工过程所消耗资源和能量才能减少。其次在[F3(S)+F4(E)]函数中选取信息展现方式和受教育程度最为次要影响因素,主要因为这两个方面是影响人类当时处理当下信息的主要因素,不过不是人类处理信息的绝对因素。这一点是基于人类最为高等生物本身具备处理问题能力,即使F4(E)=0,但是信息展现方式的等级评分也不会为零(因为只要是信息的存在,必然有它呈现的方式),这样这个R函数就不可能为无效函数出现为零现象。
综上所述,本函数综合人类认知心理学与人类本能生物学,得出人的认知存在极限,并称述了主要影响其极限的因素。
3 可视化方式设计
可视化方式作为可视化管理的研究分支,本文作者以认知心理有限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结合可视化管理的各层次管理者需求进行可视化方式的选择研究,并提出了可视化方式选择模式以及具体应用。
3.1 可视化方式设计准则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函数,在可视化管理的方式选择上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即设计准则侧重于用户的使用界面、由受教育程度决定的信息接受能力等,使采用可视化管理的管理者和参与的工作人员在心情愉快前提下高效工作。(如表1)
因此,可视化方式首先应符合工作人员的认知规律,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人员最快接受新的信息并及时处理。其次,应符合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每一个行业拥有不同的职业特性,比如会计对于数据的排列方式、电气自动化研究者对三维图像建造都有固有的使用习惯,可视化方式选择贴合他们的使用习惯可使工作人员尽快熟练可视化管理使用方式。第三,应注意符合管理对象的现场场景。
3.2 可视化方式的种类
一般而言,企业信息可视化方式很多,如结构化文档、表格、公式符号、启发式草图、概念图、可视化隐喻、知识地图、模拟图像等。总的来说可分为5种:概念图、草图、可视化隐喻、知识地图、模拟动画和视频。
(1)概念图。
概念图是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其通常将某一主题至于各种图形中,用曲线将相关的关系连接,并表明概念的关系、内容和意义。常用概念图有Pichart、Venn、Pyramid、Circles、Bares、Network、Synergy、3D简图等。概念图有助于明确各信息的关系,降低信息的复杂程度,并使抽象的信息容易理解,辅助认知。概念图在煤炭企业可视化管理较常用。
(2)草图。
草图是对信息和知识的特殊描述,是粗略的信息图画,或者是信息加工过程更精确的细节。常用的草图工具有tablet-PCs、思维导图、windows和office图形设计软件等。草图描述了信息加工过程和知识处理的关键特征,快速有效的使信息形象化;其形式灵活多样,便于理解,并吸引工作人员的注意。
(3)可视化隐喻。
可视化隐喻指用图形化方式展示具体现象,并通过形象的视觉特征将抽象的信息、知识与特定域关联,并传达抽象的概念、知识的信息。其常使用自然物体、现象、行为、概念和人造物体,描述结构化信息,也可传达信息中隐含的知识。
(4)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企业内部知识导航图,显示不同知识之间的动态关系,一般其由知识节点、知识关联、知识链接和知识描述四部分组成。知识地图一般分为资源层、描述层、图表层,其中图表层描述知识资源的整体状态,描述层描述单个知识对象的信息,图表层、描述层是知识资源层的可视化映射。
(5)模拟动画与视频。
模拟动画和视频是用以IT支持的具有交互方式的信息可视化方式,让工作人员控制、交互并操纵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并通过模拟和识别技术促进信息发现、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其作用是通过信息交互,帮助在各种背景下问题的发现、解释、讨论,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和交流,以及获得新的知识。
3.3 可视化方式的选择流程
通过全文前部分对可视化管理的设计原则以及可视化方式的设计准则的研究,并且结合认知心理学有限资源理论的扩充和发展,本文作者构造了可视化方式的选择模型,根据模型选择企业各层领导的可视化方式的权限以及信息数据挖掘程度等。设计如图2所示。
上述模型通过提出问题、结合工具初步解决、利用判断方法解决问题、反馈修正解决方案的流程建造。
首先,根据目标对象如煤炭企业的管理对象的属性(生产环节、销售环节、人力资源)、管理类型(纵向金字塔管理、横向扁平式管理等)以及管理职能(高层全局战略管理、中层各部门业务生产线管理、基层技术控制)的数据,进行数据的整理挖掘,并依照现有的可视化方式,对比不同的数据得出不同的可视化方式与数据挖掘结合考虑的方案。如针对人力资源部经理(中层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采取纵向金字塔式管理类型,搜集经理管理过程中需要搜集的各部门职工工作信息、性格信息、喜好信息等,通过数据挖掘的软件处理初步进行数据关联,初步提取有效信息并为下一步最准备。
其次,根据认知心理学有限资源理论,初步栓选出第一步方案中不最优的方案,并适当根据认知心理学函数调整方案。如某一部门采取横向扁平式管理方式,由于部门信息过大,管理人员几乎难以按时浏览全部信息或者有效及时处理信息,这就需要根据认知心理学函数调整方案,可以采取F4(E)函数表达的受教育程度更换就职人员,雇佣更适合这个职位的人,也可以依照F3(S)函数表达的信息展现方式引进ERP等系统进一步处理信息,使信息达到管理人员更为及时,更加精炼。
再次,将初步方案的数据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计算,利用数据比较各方案优劣,得出暂行方案。
最后以实际可视化工作的反馈信息再次调整可视化方式的选择。
3.4 可视化方式选择模型应用
依据可视化方式的选择模型,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初步得出各层次管理者对可视化方式的需求如下。
(1)高层管理:战略管理具有预测性、综合性、关联性强的特点,所以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将中层管理人员反应的问题及时的处理、将各部门隐藏的各种信息以及外部环境综合考虑,这就需要以实时的、及时的各部门上报报告进行数据挖掘,通过简洁明了的图表、文字反应,并能及时了解各部门系统的工作情况,迅速给予指导和意见。比如对待外部新的竞争者的进入,高层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现有专利发明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对比数据、销售部门的销售现状以及外部环境的销售平均水平、财务部门的资金运用状况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可视化方式建立的应用界面迅速获得信息并综合各方面因素及时作出决策。
(2)中层管理:中层管理人员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仅要对基层管理人员做好指导工作,也需要合理为高层领导提出建设性意见。所以中层管理的可视化方式主要以综合基层管理反馈信息为主,指导性的解决基层管理人员反映问题,并且远瞻性的提出部门发展计划,切实了解基层管理人员动向,了解公司整体发展规划。比如财务部门对于会计、出纳、盘查人员等每天的工作汇报可以及时收集并且处理,同时根据公司发展规划进行财务杠杆应用并将财务状况及时反应给高层领导,使高层领导对公司财务有准确理解并能为公司争取闲置资金灵活运用。
(3)基层管理:基层管理主要面对是正在发生的、频发发生的、具体的特性,需要针对生产、销售、财务等细小的问题及时作出反应,所以基层管理人员的可视化方式以及时、准确为主,通过及时反应现场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突发安全等事件作出反应,防止使问题出现蔓延才发现。比如对煤矿的井下天然气浓度不仅需要安装警报器,而且需将现场视频以及警报器数据及时传输到基层管理人员操作界面上,并相应以醒目红色闪烁图形进行警告。(如表2)
4 结论
可视化技术通过东方、西方各专家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此时通过将可视化技术与管理的结合,首先对企业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处理,然后经过认知心理学理论将信息有效展示,最后呈现给管理者进行高效决策。因此,可视化管理方式以认知心理学有限理论为基础,IT技术数据挖掘和APH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为方式选择可视化管理方案,可以有效准确解决企业对可视化管理的要求,为企业管理注入更强活力。
参考文献
[1] 泽田善次郎.工场管理的可视管理[M].日刊工业新闻英文版,1991.
[2] 门田安弘,著.丰田现场管理方式:丰田巨额利润的秘密[M].李伟,李晴,译.东方出版社,2005:42-78.
[3] 吴明星,王生平.目视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21-85.
[4] 杨峰.从科学计算可视化到信息可视化[J].情报杂志,2007:18-24.
[5] Paul Reilly,S.P.Q.Rahtz et al.Archaeology and the Information Age[A].A Global Perspective.1992:92.
[6] EpPler,M.J.& Burkard,RA.Knowledge Visualization: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ICA Working Paper #2/2004,University of Lugano,Lugano 2004.
[7] 史后波.基于认知理论的煤炭企业可视化管理与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4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城市规划的设计制作要充分考虑长远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并尽量避免在规划执行过程中进行原则性的重大调整,要注重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站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角度上,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在经济上相互影响、并具有各种功能的集合体;不只是权力的集中表现,更是文化的集合。
1.1基地因素
基地作为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的缩影,构成要素错综复杂,包括气候、土地、水文、植物、地形、建设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如果利用的不好就会给一个城市的规划带来生活、交通上的不便,严重的更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例如:由于未考虑山谷特殊地理条件致使汽车尾气在城市上空堆叠因而造成严重污染的美国洛杉矶市;这些要素如果利用的好给城市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居住的方便、城市的美感,还会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的增长。
1.2政治因素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城市规划对于一定范围的利益选择往往不能顾及所有者的利益,通常是偏向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忽略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规划的本质也就是政治上的选择。正确的政治选择可以给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例如,“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就给西部城市和东北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1.3经济因素
城市经济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吸引资本的竞争优势不断培育。因此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城建最基本、最活跃、最多变的因素,同时也是城建最根本的动力。一方面,经济是城市规划的外部环境,是实施规划的经济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各种城建项目,尤其是房地产公司为追求最大利益化,而忽略了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城市规划是以实现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而为城市量身定制的综合部署与发展计划。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与国民经济计划应该相协调一致。
1.4文化因素
城市不仅是建筑的群集,更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形象的刻画,它以其特色的建筑物和独特的建筑空间组织形式,也即城市规划,综合反映其物质文化文明。由于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是历史积累与沉淀的结果,因而不同地区的城市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风格差异。当今的城市风格是昨日城市规划的体现,是各时期文化特色的积累的结果,同时,各时期的城市文化又对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起指导作用,从而使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得以延续。总之城市规划和城市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体现在其建筑的形式、色彩及其组织形式。不同的文化,其对建筑色彩的理解也不同,比方说,回族人崇爱象征活力代表生命的绿色,日本喜爱代表着旭日东升的橙色等。
2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在日渐广泛的领域内探索着城市发展建设的规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城市规划工作的问题。
2.1 在城市管理中缺乏法律保障,导致规划错位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部门既承担着规划的基本任务,同时又承担着规划评价的任务,所以在工作中就难免会有疏忽和漏洞。而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又没有听取百姓的心声,没有集思广益,不公开的城市规划工作不能够接受大众的监督,难免会出现一些弊病。一些规划部门以及一些规划工作的领导等,为了为部门和个人谋取私利,明知道规划工作中有问题,还是强硬执行,最终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一些城市规划的官员与施工建设单位权钱勾结,没有建设实力和资金能力的前提下招标成功,给城市留下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
2.2 研究方式的过度细化
受传统的分解方法和简化方法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城市的了解越多,产生的学科及学科分支就会越多。如今,对城市进行研究的有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而且仍将随时代拓展。研究学科越分越细的结果是:各专业往往只是针对某一个侧面来研究问题,而且着重探索详细规律和研究各种技术细节。如此,顾此失彼在所难免,其研究结果往往也是难以相互协调,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而在丧失了对研究对象整体利益追求的前提下,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综合协调能力大大下降,使城市规划陷入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境地,成为了一项针对性很强的补救性工作,失去了前瞻性和指导性。
2.3 规划方式的过度技术化倾向
人类所生存的世界是知识世界、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统一。思维方式过度解析和研究方式过度细化使得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体现知识世界的发展成果,越来越成为了一门技术,同时却越来越忽视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这种纯粹技术的统治只会使城市更为物质化、形象化、感官化,人类科学精神是得到了体现,我们却丢掉了人类人文精神这个基础,舍弃了人类哲学精神这个本源,不能够真正体现人类聚居生活的基本要求,这是城市规划中的不负责任,也是城市规划中的弊病,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处理,将会影响城市规划的整体质量。
3“人居环境”理论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现代城市规划需要整体观和战略观指导,人居环境科学的特点符合这种要求。虽然人居环境科学在城市规划研究及建设实践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还未真正融入城市规划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中来。
3.1 人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居环境”理论的人类因素是其他所有因素的前提条件,在满足人类因素的前提下,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些设计没有对小区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及使用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很少真正关心居民身心与健康的需求,使近在咫尺的邻里关系变得陌生;忽略了形式与功能的相结合的方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缺失,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难以维持。真正留给公共服务空间的用地少之又少,居民交流和交往的公共空间就这样被压缩了。应该合理地对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强调居住小区的人文和交际功能,在此基础上,按照功能的需要再确定配置标准。
3.2 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有这样一种奇怪现象,开发商知道业主对于小区的居住环境尤为重视,因此,在销售宣传的初期大力渲染小区的环境建设,打着小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的幌子,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经费的投资,提高工期,往往没有进行相关的建设,或者只是形式上的敷衍了事,造成了开发商和业主之间的较大矛盾。这就导致了建筑周边的河流资源,生态资源,植被资源等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用,反而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居环境的思想概念,主要是实现因地制宜,倡导充分利用周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降低对各项资源的破坏,最终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利用人居思想进行的城市规划,使得绿化工程等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问题,也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结语
人居环境的科学思想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概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概念的综合和升华,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人居环境的科学思想战略,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改善城市居住市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随着社会建设的逐渐深入,未来人居环境理念将会得到更大的重视,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也将会越来越科学。
参考文献: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瓶颈所在
传统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下,存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的“两层皮”现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彼此隔膜的弊病长期得不到解决。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而与此同时企业却发现招来的员工并不符合实际的需要,寻找契合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变得越来越难,这种怪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结构性错位。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系统中人力资源生产的关键节点,与高素质应用型人力资源市场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互,所生产的人力资源产品与市场需求错位,缺乏因应人才供给终端的需求变化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机制,这就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瓶颈之所在。
2 模块化教学模式成为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瓶颈的抓手
为了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改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彼此隔膜的弊端,国内应用型高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进展。在此过程中,采用新颖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构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成为了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瓶颈的有力抓手。
模块化理念来源于生产实践,并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中逐渐成熟和体系化。模块化理念首先由国际劳工组织引入教育培训,其后形成了系统性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实践中来,具有与生俱来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应用性。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智能一体、行知合一,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构建起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体系[2]。
模块化教学模式下,教学体系的功能导向鲜明:培养契合人力资源市场和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无论是旧有教学内容的甄选、优化和重构,还是新教学内容以模块方式被纳入,都必须为应用型能力培养导向所统摄并服务于这一整体性导向,教学内容以模块化方式作为体系节点构建起功能模块群,若干个的模块群结构成整体性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在模块教学体系下,从模块内容甄选到模块化教学体系最终形成,都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导向,所有的教学要素都具有应用型能力培养的这一功能指向,这种系统整体性的功能向度,使模块化教学模式成为了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瓶颈的可靠抓手。
3 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瓶颈的途径
3.1 密切关注并深入了解高素质应用型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
模块化教学模式下,来自人力资源市场的声音应该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只有了解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并以之作为人才培养的指针,才能培养出走出校门就能立即融入产业运作的应用型人才。要了解人力资源市场的当下需求及其趋势,应用型高校在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中要设置分析研判人力资源市场动向的专门机构,并将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变化与趋势反馈给教学体系的决策层和教学活动参与者,对人力资源市场情报的关注行为还应该细化到各系部各专业,让每一个模块化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都能听到经济运作对人才培养的召唤之声,并因之及时优化更新模块化教学的诸种要素。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都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能,折射出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3.2 让实践走入课堂,让课堂融入实践
在模块化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富于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选择实践中的问题案例,让学生真题实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基础素质、专业知识向应用技能转化。应用型高校各专业的实验环境,不能只是一个教学科研的所在,而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实际操作情景,甚至可以设置成和操作车间、商业场所一模一样的场景,让学生充满临场感的环境中体验到在“做中学”的好处。除了让实践走入课堂,还要让课堂融入实践。在模块化教学模式下,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如果条件容许,可以将课堂搬到生产线上、商业活动中、新闻采编现场,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
3.3 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
辨证是运用中医理论来观察分析诊断疾病,即通过对病人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属于何证,最终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这个过程是中医诊治的核心,但这个环节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s standardized patient, TSP)教学是由标准化病人延伸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富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教学经验的带教老师作为标准化病人施教,对医学生进行各项基本临床实践技能和多种临床综合能力的训练、指导和考核,是符合现代医学教学需要的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TSP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能有效弥补其不足, 现就2010级临床专业学生中医辨证教学中引入TSP教学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对象。
2010级我校临床专业学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实验组3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取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s standardized patient, TSP)教学。
1.2方法。
(1)病例设置。
根据全国高职高专医学类规划教材《中医学》中“不寐”病的证型,编制5个病例模型,分别为:肝火扰心型、痰热内扰型、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心胆气虚型。标准化病人由中医教研室5位具备3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担任,经过培训能熟练掌握病例模型并逼真表演。
(2)教学过程。
把实验组30名分为5组,每组6人,进入实验中心后,抽签决定病例模块的先后顺序。在一个病例模块中每一小组先由一名同学进行四诊,其余同学观看,每个同学时间为20分钟,等一个小组每人都轮流做完一遍后,小组展开讨论,做出辩证证型判断及辩证依据分析。全部结束后由带教老师给予指导、总结和评价。
(3)教学质量评定。
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价:①考试卷面成绩;②学生问卷调查;③教师问卷调查。
2. 研究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考试成绩(百分制)
P
2.2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估。
实验组学生问卷中显示,100%的学生认为通过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的教学对掌握辩证的要点、难点有较大帮助;98.5%的学生认为能提高问诊能力;91%的学生满意教师的教学;86%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四诊合参的能力。在对照组问卷中显示61%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对掌握辩证的要点、难点帮助较大;74%的学生满意教师的教学;76%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四诊合参的能力,;92%的学生认为需要改变教学方法。
2.3教师对辩证教学的评估。
根据教师对辩证教学的问卷显示,实验组100%的教师认为能调动教学的积极性;80%的教师认为能促进学生临证水平;80%的教师认为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照组60%的教师认为能调动教学的积极性;60%的教师认为能促进学生临证水平;40%的教师认为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讨论
目前,西医院校临床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医存在三个难点:一是课时较少,学生很难从有限的课堂上高效率的接受大量中医的知识点;二是现代医学思维与中医思维存在很大差距,加之中医本身文字古奥,学生学习理解较难,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三是一种疾病可能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出现截然不同的症状,或是同一种证型在不同的疾病当中出现,这些 “同病异证”或是 “同证异病”的情况是中医辨证的难点,常常使得学生无所适从。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文社会观念的转变,病人在就诊和住院的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多数病人拒绝或不愿意配合学生的临床实习工作,因此可供学生实习的病人越来越少,学生多是“纸上谈兵”。面对这些问题,使用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就显现出其优势。
本研究表明,TSP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相应的症状更典型而准确的模拟表达,克服了以往临床教学中证型少、典型不足、病人不合作的缺点,另一方面,教师直接参与其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引导,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中医辨证这一知识难点时畏难情绪得到有效控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其次,通过TSP教学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使其能够较快地适应临床环境。因此,在中医辨证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欣,金瑞华,郑洁. 对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思考[J] . 全科护理,2008,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