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职业教育市场研究

职业教育市场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7 10:13: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职业教育市场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职业教育市场研究

篇1

一、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的“联姻”

20世纪9o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展,扩大高等教育供给是为了满足个人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但是,高等教育供给的数量增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关键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供给是否能够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确切地说,无论是满足社会还是个人需求的高等教育供给,其最终结果必须实现大学生个人从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大学毕业生要在就业的劳动力市场上实现配置。实现这个配置过程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供给者的学校能够在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建起通畅的渠道,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又能够相互了解,以使所有的供求主体利益更加协调发展。这些要求的实现只能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完成,可想而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健全与否事关重大。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的“联姻”是供求实现的最基本前提条件,就业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等教育供求伴随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如果就业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利益冲突就会得到化解;反之,利益冲突就会加剧。

就业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供求的数量和层次结构都有影响,因此,高等教育供求就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作出灵敏反应。我国学者康宁博士认为,由于大量人口涌向高等学校,高等教育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仅仅只从规模扩大来缓解眼前人口压力带来的矛盾,势必导致大量人才出现“无效供给”局面,出现人才过度和人才缺岗的双重浪费现象。以致这种结构性失调供给的人才数量越多,则无效供给造成的结构性浪费越大,最终使生产性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种有质量的数量增长和有效益的规模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讲结构就是讲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结构优化;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就是讲结构性供需均衡。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场所,它反映着高等教育供给数量和结构达到平衡气象变化。概言之,高等教育供求是通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来实现,它制约着高等教育供求主体的行为(见下图)。

在高等教育供求实现过程中,劳动力供给者(学生)、劳动力需求者(企业)、高等教育服务提供者(学校)都需对劳动力市场作出应有的反应。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供求活动已纳入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之中,只有这样供求活动才能满足各个主体的利益,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否则,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之间就会滋生出难以消解的利益矛盾,演变为利益冲突。因此,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必然是大学生就业市场配置效果的反映,因为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联姻”关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配置规律

按照劳动力经济学的解释,劳动力市场是劳动供求双方进行劳动交换而发生的一系列劳动合约的总和,是一种劳动供求之问以劳动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深层反映。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劳动力市场变化中,作为劳动交换的当事人,劳动力供给者和需求者双方的行为是理性的,即以寻求最大利益为其行为的基本动机,并以各自收益与成本的均衡为原则决定各自的供给和需求。在收益与成本均衡点相等之处,双方自愿达成劳动供求数量和工资率的劳动合约。这个收益均衡点就是工资率,即工资率作为一种劳动(小时)的价格,是一种灵活的“看不见的手”,它在劳动供求之间进行利益的分配,同时,通过利益引导,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劳动资源分配。工资率作为劳动供求运动的结果,既显示已有劳动供求状况,同时又引导劳动供求发生变动。调节着劳动力自由流动从而导致劳动资源在各个企业和部门之间的分配作为个体劳动力供给者,他们需要适应市场的安排,因为对社会绝大多数劳动力供给者来说,劳动是唯一的谋生手段。市场配置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作用在于将社会的劳动力资源有效地分配到各个企业和部门中,其结果是不仅改进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而且也改进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境况。正如我国学者付钢战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市场与企业所有制没有必然的逻辑对应关系,它与行政性劳动资源分配体制主要的差异在于:(1)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资源的分配,是以劳动交换为基础。通过劳动合约形式而实现的;(2)它是一种微观经济主体在寻求自身利益过程中自动进行的配置和改进效率的社会形式,无需任何人格化和行政力量来安排。”由此可见,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可以作为一种信号,调节着企业和劳动力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从而达到对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力有效配置可以使劳动力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如何能够实现劳动力有效配置,经济学家的诠释如下:

第一,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虽然劳动力市场配置过程是复杂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调节市场中“经济人”的主体行为过程而已。在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出现两个独立的主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需求主体指一切用人单位。包括“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供给主体指凡有劳动能力又愿意就业的人。按照“经济人”假设原理,供求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那么,作为劳动力使用的企业就成为需求方,它们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以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用人原则雇佣劳动者;而提供劳动力个人就成为供给方,他们是以个人收入与福利的最大化为就业目标。王善迈教授对此曾经作出比较具体的描述。他指出:“劳动力供求主体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形与无形的)双向自由选择,供与求相互间展开自由平等竞争,最终以劳动合同形式完成配置过程。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益,约束双方的行为。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由劳动力供求决定,并在供求均衡点上形成均衡工资。工资的水平与变动,反过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并引起劳动力在地区、行业、职业间的自由流动。”其实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特殊组成部分。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没有本质区别,对劳动力市场配置有着相同的反应,即大学毕业生就是劳动力的供给者,要与企业这个劳动力需求者进行交换,双方的行为均为“经济人”,不过学校作为(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培养者也被卷进这个交易的活动中,因此,依据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就比较有规律可循。

第二,政府干预学派的观点。关于劳动力市场配置,政府干预学派的理论是对古典经济学予以补充。新凯恩斯主义的供求调节理论认为,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结果。正如罗莫尔(Romer,D.)指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工资粘性就会使市场波动演变为就业波动。”非瓦尔拉斯均衡和配给制度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供给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理论认为,如果没有适合性的话,失业的存在就是不可抗拒的现实。在研究劳动力供给调节问题时,“瞬时一般均衡理论”的观点代表了一种普遍意义的看法。被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它强调劳动力的消费和供给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通过预期工资和财富价格的变化引起劳动力供给的变化,从而引起就业数量的变化。同时,瞬时一般均衡理论承认自愿失业,认为市场上存在的寻找工作的失业状态的人只是由于固定工时制的原因,在工作和闲暇两种状态中作出选择。失业表现为市场固定工时工资所带来的效应小于这段时间用于闲暇所带来的效用。瞬时一般均衡理论很好地解释失业的原因,为解决失业问题另辟蹊径,对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据此,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可以这样解释,随着社会劳动效率提高,个人闲暇时间增多,“失业”则是劳动力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一种不可抗拒的状态。第三,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关于劳动力的配置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2o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舒尔茨等人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有效配置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到7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筛选理论”、“社会化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这些观点提醒人们,如果一味地以数量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供给增加,在劳动力市场上并不能得到有效配置,是因为教育本身不能绝对地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而且还要受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首先,筛选理论的观点将教育只是当作劳动力配置的一个“信号”。该理论的代表人物迈克尔·史播斯在《筛选假设——就业市场信号》一文中曾经指出:“筛选假设系指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以便将他们安置到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装置的理论。”筛选假设理论把人的属性按照特点分为两类:一类是叫做标识。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永远不变的那些属性,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另一类叫信号,指的是人后天形成的、可以改变的属性,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阅历等。筛选假设理论认为个人受教育并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教育只不过是一个筛选的手段和方法。如果说教育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就是教育有效地把能力不同的人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而已,由此,能力不同的人,工资收入是不同的,教育和收入是正相关的。筛选假设理论强调的是高等教育的甄别作用,当人才不再紧缺时,甄别的信号就不明显。人力资源不可能实现有效配置。其次,社会化理论也是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代表人物英克莱斯等人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化的地方,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将来的就业密切相关。教育的过程就是要努力使学生进入高度等级化、社会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过程。社会化理论更加关注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特别是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工作,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再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M·卡诺依(MartinCarnoy)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是统一的市场,而是分割为二元或多元的劳动力市场,即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垄断劳动力市场和竞争劳动力市场等。求职者受教育程度决定其进入那一种劳动力市场,个人收入多少与其所处的劳动力市场层次相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一步强调作为不存在统一性的劳动力市场始终是处于分割状态,劳动力能够进入哪一级劳动力市场完全取决于个人受教育程度;主次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的待遇存在本质区别,根据市场分割理论的判断,受高等教育者可能得到的预期回报就显而易见,如果个人希望获得高回报,就必须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必须接受高层次的教育。

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对所有劳动力的配置过程做了一般解释,实现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就是要求高等教育供给要面向劳动力市场。K·辛齐利夫(K.Hinchliffe)在《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在5O年代后期以前的模式中,劳动力被视为同质的。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这种观点不再被接受。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在一系列市场背景下得以解释。每一种市场都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的背景有一定要求,有关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尤为重要。”这说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就是一种专业教育,它是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高层次劳动力服务的。高等教育供求实现必须面向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供给需要兼备双重使命:其一,作为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中的生产者要满足高等教育机会需求者的要求;其二,作为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者要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高等教育只有成为完成上述双重使命,对两个市场作出良好的反应,才能使供给达到合理的状态并转化为有效供给。

三、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配置中的调节因素

从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归纳如下三点:劳动力的工资、劳动力市场信号、主次劳动力市场分割。这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能否有效发挥的三个关键的焦点问题,因此,也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机制健全与否的因素。

其一,就工资而言,在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配置调节过程中出现扭曲。一直以来对大学生就业的思考中,常常要求大学生要调整心态,降低对高工资的奢求,促进就业市场配置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经过就业市场配置过程中的“博弈”,已经将自认为合理的工资水平降了又降。以致出现了“零工资就业”的现象,但是,就业率还是在下降。由此可见,从宏观上,工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起不到调节作用。

篇2

教育部提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被高职院校和社会普遍认同,其精髓就是高职教育要实现职场化人才培养, 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才,实际上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如何培养会计人才,其核心是高职会计专业如何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制约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要解决这一难点,就必须实施会计职场化教育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特色是具有明确的岗位针对性,其技术应用性较强、就业面比较宽泛。准确定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与走向,合理做好未来3~10年会计及相关专业人才市场需预测。

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面向涉及面很广。从所有制形式上看,可能是国有、私营、混合所有制等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从行业上看,可能涉及到一、二、三产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从事的岗位也具有多元性,可以是企事业等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员、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员、银行窗口基层工作人员等。由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业务特点、用人标准、企业文化、迥异的环境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广泛吸纳不同行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家,组成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针对服务区域经济特色的需求,以及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的用人标准,科学、准确地定位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职场化特色、行业特色以及区域经济特色,进而为实施全程的职场化教育,全面创新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2 依据专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制订专业教学计划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要求,专业教学计划是贯彻、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对服务于社会经济领域的会计岗位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对会计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与影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必须以专业岗位的职业需求为依据,设计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并不断完善。会计专业职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员工,即通常所讲的零距离就业。因此,从为用人单位培养毕业即上岗的会计人员,而不是见习人员的高度出发,要充分考虑各类单位用人标准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一个由职场化群体共同打造的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相符的、与企业用人岗位标准全面对接的专业教学计划,是高职会计专业职场化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

3 创设职场化环境,实施职场化会计人才培育

高职人才培育主要是由教学过程来完成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必须考虑几个问题,即:学生上课地点、授课人、授课内容、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标准等。上述内容体现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即职场化的教学场所、师资队伍及其职场化构成程度、职场化教学内容设定、考核标准及其考核方式等。笔者认为,解决职场化教学过程,必须创设职场化的校内外教学环境,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力,建立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实施职场化会计人才培育。

3.1 校内职场化环境的创设

建立多维度的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会计专业教学虽然强调职场化教学,但有鉴于该专业技术性较强,必须有相关的理论支撑,同时辅之以必要的校内仿真模拟实训。一是建立会计工作室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创设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环境,增强学生感性认知。学生可在日常学习中,按照会计岗位轮训,通过全真模拟实训,既提升了学生基本技能,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专业能力;二是建立ERP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室。该实训室涵盖了企业部供、产、销、财务、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也包含了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外部单位(包括财政、税务、审计、投资人、债权人及其他关联单位等)。学生通过沙盘模拟过程中的岗位轮训,对企业环境进一步了解,同时突出了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将企业内外单位、单位内部相关部门、财会部门内部各个岗位融入到一个多维度大型校内仿真模拟空间,使学生不仅在企业会计机构内部以及与会计相关的各部门轮岗实训,又自然的融入到与企业外部相关单位或部门的联系中,从而实现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职场化。这样,较好的解决了上课地点问题。

3.2 引所入校,建立会计专业校中厂

将会计师事务所引入学校,建立会计专业校中厂。进一步解决在哪儿上课的问题。通过校内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打造真实的职场环境,实现教学环境职场化,岗位学习的真实化,把学生变成会计,把老师变成经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与就业的紧迫感,提高学生的会计岗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时既拥有会计知识又具备实战经验,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零距离就业。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做到三点创新:一是建立会计专业校中厂,将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引入校内仿真实训室,承接企业真实的岗位与任务,实现岗位训练的真实化、职场化;二是建立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方式,开发与企业会计岗位工作内容一致的学习情境,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三是打造与企业环境一致的教学环境,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融入课堂,有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四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对外业务,学生在进一步掌握不同会计岗位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熟悉与企业相关的外部环境。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

3.3 多渠道多措施,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这是解决由谁上课的问题。逐步建立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各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由于我国目前在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上采取以考为主的方式,考取证的大多是考试型专业人才,而并非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双师型教师不等同于双师证。在明确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前提下,学校必须紧密依靠校企合作单位,广泛吸纳企业高端会计岗位专业人员参与学生培养。包括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脱产竞聘企业相关专业职务,学校定期为企业培训服务等形式。只有逐步建立一支由企业专家为主体、校企共同参与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师资队伍职场化素质,才能实现师资队伍的职场化,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4 建立与职业岗位需求高度一致的教学内容

讲什么,是教学内容的问题。鉴于会计专业特殊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鼓励考取会计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前者是从业的资格,后者为学生储备了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学校的教学过程应该围绕上述两个证书的要求予以实施。首先是依托校中厂编写会计岗位系列教材,解决上什么课的问题。但是,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编写人员必须由企业专家主导、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编写内容必须是来自企业真实案例,既有分岗训练,又有综合实训。同时将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高度融合;编写体例应按实训教程编写,有助于教学做一体化,体现企业真实业务。只有做到了上述要求,才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职场化。

篇3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14-02

一、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化的实质是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就是要改变单纯依靠政府行政计划手段来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在高职教育领域引入市场化机制。依据产业发展态势与市场供求关系,调整、配置和高效利用高职教育资源,从而形成以市场筹措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投资高职教育的局面。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高职教育的产业化要求教育一定要市场化,同时高职教育的产业化也要求教育活动的市场化、教育机制的企业化以及学生受教育的投资化。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化是其产业化的前提,而产业化既是市场化的基础,也是市场化的表现,二者基本上可以等同。

二、唐山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唐山市现有5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是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1)办学规模持续发展;2)品牌效益逐步显现;3)办学目标清晰,办学特色明显;4)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5)政府支持力度日益加强。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突显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办学主体较为单一,投入机制不健全

唐山市的5所高职院校,均为国有公办学校,整个辖区还没有一所民办以及中外合作办学、股份合作制办学等形式的院校。在经费投入方面,尚未建立具体完善的投入保障机制,仍然存在着资金投入体制不健全、投入结构不合理、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因而地方政府和企业在高职教育投入中的职责尚待进一步明确。由于经费落实还不到位,导致高职院校经费不足,影响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速度。

2.专业设置不够合理

(1)专业设置不齐全

“十二五”期间,唐山市加快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构建了具有唐山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打造精品钢材、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主导产业,实现了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转变。目前,担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重任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与重点产业相匹配的专业的设置还不够齐全。针对精细化工产业,全市5所高职院校无一设置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针对现代农业产业,没有一所院校设置农副特产品加工专业;针对现代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业,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和汽车整形技术专业还处于空白状态。另外,会展策划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家政服务等专业也无法满足唐山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2)专业设置重复

5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均存在着求多求全与盲目跟风的现象,致使专业设置重复,导致学校办学成本增大,资源严重浪费,出现了院校之间生源大战加剧、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丧失等问题。如5所院校都设置了计算机相关专业和财务会计类专业。旅游管理、营销与策划专业除了1所院校没有设置外,其他4所院校均有设置。根据唐山市产业发展的需求来看,机电一体化专业确实一直是比较抢手的传统专业,但实践教学设施投资较大,适当合并或开展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3.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不相适应

当前唐山市高技能人才紧缺与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问题,直接反映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现状。高职院校没有将实践课程按实际工作过程对能力的要求,将其设计成实训项目纳入教学计划中。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存在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多、实践课教学时数偏少的问题,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技能训练;在理论课教学方面,片面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偏深偏难,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于沉重;在实训方面,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由于投入少、条件差,因而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4.“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

唐山市高等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70%以上,但他们所具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尚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要求。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双师型教师从学科型本科院校毕业,虽考取了职业资格双师证书,但仍缺乏职业教育理论知识或实践操作技能。同时,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普遍缺乏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和实用性技术研究的意识。

5.尚未形成双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适应生产和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理应面向区域产业和自身发展的实际,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目前,校企合作还缺乏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尚未形成双赢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往往还是高职院校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而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企业缺乏合作的驱动力。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很多都流于形式,名不副实,甚至有很多企业同时是几所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难以按人才培养方案付诸实施,必然会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加快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建立多元化的高职教育投资机制,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模式

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特别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高职教育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属于准公共产品,应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与个人多元化投资的机制。政府要为高职院校提供维持性经费,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其提供发展性经费。政府还应鼓励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及个人兴办和赞助高等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联合办学,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科研机构和大型实验中心;鼓励企业参与到学院的基础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来,为高职院校输送德能兼备的兼职教师,为其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使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笔者认为,目前唐山市要积极探索股份制、合作制、集团制办学,至少应增加一所民办高职院校,早日建成规模化的唐山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同时应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快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2.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优化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区域产业规划、行业企业状况、职业岗位要求和院校自身发展定位等,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和结构,特别是应面向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培养技能型复合人才。专业设置调整应从产业需求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应针对高职院校原有的传统优势专业进行教育资源重组。如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应把冶金技术专业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作为重点专业来建设;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作为特色专业来建设等。其次,合并相近专业,创建交叉型、边缘型专业,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高职人才。如合并计算机类相关专业,重点打造广告设计与制作、通信技术等专业。再次,满足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需求,增设生源和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和急需专业,如物流管理、动漫设计、空中乘务、会展管理、法律文秘等。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设置的论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教学大纲的编写和课程内容的确立等工作,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能够适应行业、企业对岗位的需求。应大力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实施柔性化管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学历证书+资格证书+专业证书”的“多证式”培养方案,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的要求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尽可能为学生获得相关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创造条件,以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应以学分制为核心,以“拟岗+轮岗+顶岗”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教、学、做、就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4.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推动唐山市高职教育的发展,应打造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该教师团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具体做法: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资源,加强教师的在职校内培训;二要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学习和下企业实践的制度;三要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为此,应建立“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外在的督促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政治待遇激励、心理情感激励和经济待遇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建立内化的能动机制 。

5.完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企业、学校和学生“三位一体”的合作发展之路,实现校企的共赢。建立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是协调校企合作关系的关键。为确保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运行的顺畅,政府应出台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与企业建立资源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应创立“校中厂”、“厂中校”,包括教师与工人开展科技开发项目的产学研基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校内虚拟化、生产化、市场化的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分散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等。教师应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应为学校提供“师傅带徒弟式”的实践指导。学校应为企业培养“订单式”人才,企业应投资并与学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创新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通过资源共享、文化融合、情感沟通等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熊峰. 论高职教育产业化的实施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11(5).

[2]何崇军. 市场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J]. 文教资料,2011(9).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150 -03

一、高职创业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体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创新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创业是创新的源泉,在“双创”的时代浪潮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伴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有数据表明,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人,创业不失为扩大其就业的良好途径。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技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其本质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创新性应用,而创业正是创新的源泉。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创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在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既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为创业教育实施找到了关键落脚点。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指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并传授创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业能力,进而在走向社会后实现自主创业或在工作中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教育部在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五年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反复在提出,说明其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与难点。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创业教育的内容及形式较少与专业教育有交集,进行的创业教育课程相对泛泛,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只是单单想提升就业率或者迎合国家政策。而实质上从推动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面看,社会和企业更需要具备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专业领域的创业。因此,创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游离于专业学科之外,应该是对学科教学过程的一种“重构”。

三、影响创业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问题探讨

权威教育数据咨询研究公司麦可思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是3.0%, 而这一数据在2012届仅为2%。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这说明近年来国家对于创业文化的引导还是初见成效的,尤其是在高职院校,而且创业的质量也在提高,但这一数据还是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通过梳理近5年的麦可思数据,高职专院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始终高于本科院校创业比例,2015届创业比率几乎为本科院校的一倍。专家学者究其原因,从总结来看更多是因为高职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更偏实践和应用,实践性更强,所以很多创业是跟自身专业相关的。市场营销专业是高职院校中极具实践性的专业之一,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联系最密切,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创业几率。所以,在植入创业教育方面市场营销专业具有特殊的优势。

但是根据各方专家的研究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的理念相对还是滞后的,特别是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总结,认为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有效的融入渠道

当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使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精髓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的过程里,没有能使两者有机衔接、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问题是没有找准创业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有效渠道。大多数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是分离的,只是在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辅助添加了一些创业培训课程或者创业实践机会,甚至高职院校的所有专业都在共享着相同的这些创业培训资源。所以,专业教育的开展与创业教育的开展如同两条线在并行,并没有有效地融合成一条有效的路线。

(二)没有合理安排融入时间

要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不同阶段的特点、核心和关键,适时以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将创业教育切入其中。但是很多学校都是到了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才开设课程,一些学生已经静不下心来去听课,反而投入到了找工作、升本的热潮中。

(三)缺乏融入的组织保障

从管理方面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管理机制脱节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职业院校专业教育归口教务处,创业教育归口学工处、就业办或者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两者对彼此负责的部分都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支持,这成为制约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真正融合的重要问题。对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而言,如何通过组织保障推进创业教育自然融入专业教育的问题值得探索。

四、构建适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

无论采用何种途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都需要一套完善的融合机制。笔者主要从“组织保障”“教学改革”“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构建适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的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健全辅助的保障机制,促进长效性融合

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仅仅靠一些课程模式的改革难以保证实现长效性融合,必须配合学校层面相关部门的整体协调,形成广泛的联动机制。可以从人员配备、制度配套、绩效考核、师资培训四个主要方面入手。

一是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可以落实到各个专业,负责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工作,这样可以确保二者融合的工作推进。二是学校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创业学分认定、专业课程考核机制、专业学位授予机制等,确保创业教育效果认定。三是改革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评价方式,提升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将创业教育成果与专业领域业绩成果同等对待,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在职创新创业。四是加强在校专业教师创业能力的培训,加大创业教师的引进。将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利用在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制度,鼓励在校专业教师到初创企业挂职锻炼;聘请知名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二)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促进结构性融合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应当从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开始,明确高职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选择适合本专业创业教育实际的教学计划、课程开发、教学模式以及资源库的建设,并且要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有学者认为不宜过早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始融合创业教育,这样不利于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笔者认为对于高职院校 “2+1“或者“2.5+0.5”的培养模式,尤其是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特点来说,应该从入校起就开始创业教育的引入,并且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下面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的开展为例介绍。

1.引入阶段

在市场营销专业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中展业创业教育的引入,可以通过企业家传奇故事导入、创业经典案例分享、校友创业事例介绍、企业家进课堂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创业的好奇和兴趣,初步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1)设立专业认识周,参观了解企业。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安排了专业认识周,感性了解各类企业的运作过程及其营销环节的运作形式。

(2)利用社团活动,聘请校外企业家和营销实战工作者进入课堂,进行生动、直观的实际营销经验与创业经历的介绍,对学生进行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品格等方面的教育。

(3)初级模拟企业经营实训。利用教学软件让大一学生通过营销决策软件系统进行模拟决策,通过组建虚拟的模拟公司来组织学生熟悉和了解实体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并以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和执行营销决策,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的精神。

2.深化阶段

在专业教育进入深化的阶段,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创业管理专业素质,充分了解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可以选择创业基本知识,以“显性课程”的形式,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设计时,选择来自企业的实际项目为主导,营造真实的职业工作情景,在教学中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内容以“隐形课程”形式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在课程实施中,充分开展“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将企业的经营理念渗透到项目设计中,使学生在项目开发与管理及企业运营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营销策划》课程摒弃了传统的理论、案例教学方式,以创业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景,以创业计划步骤为环节设计教学任务,以学生行动为主体来组织教学,完成了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3.拓展训练阶段

在初步掌握了专业知识后,随着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论文等环节的引入,专业教育进入拓展训练阶段。这一阶段,专业教育与创业计划设计大赛、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企业经营管理大赛等活动密切互动,为取得好成绩,众多学生从专业知识中寻求支撑,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拓展训练,创业知识更加丰富,创业素质和专业素质得到了综合提升。也可以通过选修课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三)搭建特色的实践平台,促进有效性融合

创业教育由于较强的实践性,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实践操作平台,而高职专业教育也需要大量的实战训练,从这点来讲,创业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完成实践平台建设:创新意识培养平台、创业技能培训平台、经营实战平台、网络学习交流平台。

从市场营销专业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搭建。一方面,要整合校内资源,把已有的资源最大化利用起来。创新意识培养平台,可以利用学校创业文化宣传,讲座等课外活动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引导来搭建;创业技能培训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实践课程,比如《推销技巧实训》课程可以组织开展学生自负盈亏的校内推销大赛,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实战经营平台可以利用已有的专业实践平台,比如企业经营模拟仿真软件,也可以利用校内创业基地孵化创业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实战经营能力。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则可利用校园网络及微信公众平台来搭建。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例如,邀请各类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参与创新意识培养平台的搭建;积极参与各项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联合企业举办特色的专业技能大赛,我校与娃哈哈合作开展的“建军杯市场营销大赛”,从进货到最后的销售环节,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经营实战能力;依托地方创业园区亦可以提高学生经营实战能力;社会各类创业网络交流学习平台,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陈奎庆,毛伟,袁志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及实现路径[J].教育教学,2014,(22).

[2]李昆益.基于创业过程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1).

[3]李昆益.高职创业教育四层次认知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

[4]易伟义,于博.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途径和策略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4,(06).

篇5

中图分类号:G710 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36-0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我国高职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偏差,导致我国的高职教育处于“职”而不高的状态。这就使得高职毕业生找工作难,找合适的单位更难,而企业大量的新兴岗位高级专门人才又奇缺,两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及其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步伐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相关专业毕业生缺乏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无法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因此,进行贴近就业市场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同时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的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得到迅速发展,而且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特别是民办高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是: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各个领域的人才,而另一方面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大,难于找到合适的工作,两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给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法及其有关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需求,并且将社会需求反映到教学改革的规划和措施中来。根据上述事实,总结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就是:(1)培养出来的学生工作能力弱,不能适应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出现学生就业难问题。(2)不少高职学校定位不准确,在学校定位上存在以下偏差:一是将“专升本”的升学率作为判断该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标准,而忽略了多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二是一些高职院校不安心于本层次教学,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校能否升本的问题上。(3)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都是从原先的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升格或是成人高校改制而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上的认识还是含糊不明,仍然在沿用和套用同层次普通院校的教学模式,漠视了对高职学生职业规划和素养的培育。使得教师难于有效和合理地组织正常课堂教学,学生们也难于领会到专业知识的本质和内涵。(4)政府对高职的构建、规划、发展等缺乏统筹的考虑,使得高职教育存在高职院校间无序竞争,高职院校与其他行业互动不足的问题。

二、进行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

2009年7月5~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巴黎召开的“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与研究大会”上,有148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和高等教育部长、教育专家以及私营部门代表出席。大会主题为:“高等教育新动力、社会变革和发展研究”。在这次大会上,提出未来影响高等教育政策与发展的七大新动力为:需求、多样化、机制合作、终身学习、信息和通信技术、社会责任以及政府角色变化。随着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对职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育的改革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社会对职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实现贴紧就业市场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该从如下方面入手。

篇6

[2][5][7]广州市统计局.2012年广州统计年鉴[Z].2013.4.

篇7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以向社会行业输出特定的职业技能从业人员为目的,这也意味着我国高职教育以专业化的职业从业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其主要的受众为接受过基本的高中教育和一些不同种类的中等教育的青少年,这些人员都受到过2~3年的基础课程的教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但不太成熟的知识,没有专业化的职业特长,通过高职教育的课程教育和专业培训后,这些受教育的对象就拥有了可以谋生的职业技能,而且这些职业技能是社会上所急需的职业技能,相比较于我国传统的精英式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受众则拥有了专业化的职业技能,这些技能可广泛应用于职业的实际实践,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量。

    由于高职教育依靠社会实际需求,以专业化职业人员为培养对象,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同社会产业紧密联系,以社会产业为依据制订课程学习计划,走具有专业化的新型培养模式,注重学习教育同社会产业之间的协同性,以社会产业的实际从业人员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同社会产业的实际岗位协同,同步进行教育培训。因此,高职教育与社会产业的密切结合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迅速参与企业的发展,为社会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而毕业学生也由于具有专业的技术优势,在工作中能够提高收入,谋求进一步的职业发展。

    二、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高职教育能够满足经济需求。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社会的发展是以实际的生产力转化为有效的生产成果来考量的,而市场经济也是将最终的生产成果纳入其发展指标,这就使得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高职教育以专业化的职业从业人员为教育目标,由于教育出的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的生产技能,能够为企业缩短其生产周期,提高企业效率,也提高了个人的实际生产力,因此,从最终的生产力考虑,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以提高生产力为目的的生产需求。所以说,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专业化的职业从业人员能够迅速参与到社会各企业的生产中,扮演市场经济的生产主体,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满足市场经济的经济需求。

    2.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促进了各产业领域的行业分工和规模调整,增进了各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催生出了一系列的新型职业,这就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间的合作促进了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牵涉到数以百计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这些细化出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使得各个企业生产由原来的体力输出为主的生产模式转向以智力输出为主的生产模式,社会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从业技能的高质量要求,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教育服务的专业化要求。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在规模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为我国高职教育以专业化的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供了可能,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以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定位,以培养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企业专业人员为目标,使得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既有专业技术方面的高素质,又有和专业技术相联系的岗位需求。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进行高职培训,从某种方面来说,是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了高职教育培养的可能性,因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领域、各行业的专业细化,这些专业细化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高职教育制度设施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在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上的逐渐完善,也必然推动着我国高职教育制度设施的完善。因为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教育目的下,教育的特点就是紧跟行业经济岗位需求,以专业化的人才需求为培养对象,市场经济条件下催生的新型行业,必然也会引起高职教育的广泛关注,并逐步在教育中设置新型行业需求所要求的专业素质,这些特征要求高职教育的制度设施、培养规划要逐步灵活完善。高职教育在制度设施的设置中,要以市场为需求,以市场经济的行业定位具体设置教学培训教育项目,紧紧围绕实际的行业,开设相应的课程。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晚,许多高职教育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使得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没能够快速适应一些行业部门的行业技能要求,同时,技能操作和熟练娴熟的行业要求没能够与市场经济的行业发展同步。所以,针对以上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高职教育制度设施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不断完善,保证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业需求相适应。

    三、面向市场经济的高职教育的教育体制创新对策

    正是由于高职教育的专业化技能培养和面向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的特征,使得高职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下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所以如何进行高职教育的体制创新,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以下是笔者经过广泛的研究和参考大量的资料后所提出的高职教育体制创新的几点意见,以期为解决高职教育中的体制难题,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注重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培养,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以专业化职业人员为培养对象,意味着它不是学术型的精英式学校,而是以实际的社会市场需求为对象,将其培养成各行各业基层的能工巧匠和娴熟的操作技术人员。在高职教育的课程学习中,其课程体系就是针对社会市场需求的,以职业能力为课程体系的设计考虑因素,定向培养生产、管理、运输、服务、建设等各个系统的对口人员,因此,职业教育院校紧紧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对象定位,不以精英化的大众式课程学习为主,专注实际需要,彻底甩掉无用、花哨的课程学习,集中对学生普及实际的社会生产技能,且定位准确,需求刚性,使得毕业的学员能够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增加工作的熟练度和企业的生产效率,显示出其专业化的优势。

    2.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晚,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人为上的误区,可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在高职教育上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笔者注意到,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都不同程度地朝着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方向发展,所以我国高职教育也可适当借鉴,为我国高职教育体制创新服务。由于高职教育面向实际的市场需求,以培养为各个行业企业服务的专业化从业人员为目标,所以实际的操作训练就显得很重要,而实际的技能操作需要学生主体进行学习生产实践,这就为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体制模式培养把握了正确的方向。因此,我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建立高职学校、生产企业和政府主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高职教育运行体制,紧紧围绕校企合作这一要素,让学生在实际的企业的岗位上获取必备的操作技能,端正从业态度,掌握从业岗位的专业化技能。最重要的是,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可以为当今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性从业人员,达到高职教育和社会生产企业的双赢。

篇8

高职行业英语是介于普通用途英语或公共基础英语(EGP/GE) (先修课程)和专业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ESP)(后续课程) 之间的“行业泛化英语”,强调英语与专业及职业相结合,具有鲜明的行业导向性、相关性和实用性。目前,在基于职场化需求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由于行业英语的专业性、工作任务的典型性,很多英语语言技能需依赖语言环境或典型工作情境才能实现教学与工作的无缝对接。翻转课堂的微课程由于通过简短视频重构学习过程,汇集图、文、声像等媒体的呈现形式,使学习在时空、地域、知识碎化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好弥补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上存在语言环境缺失、工作任务流程陌生、实践手段单一等弊端。

一、行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背景基础知识模糊

行业英语开设的时间一般放置在学生学习一定系统的专业课和大学英语课程之后,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行业英语的时候,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然而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发现多达80%的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有些专业知识几乎是零印象,或者当时学的时候就没有完全弄清楚,通过调查、访谈,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专业课的教师多半采取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概念、术语的讲解、练习,忽视行业要求最重要的实践环节――真实工作环境下的操作体验,有些学生对于某些设备、操作流程,只在教师的讲课中听过,在书本的例子中见过。因此,专业知识是一知半解的,专业背景是模糊的。

(二)行业英语的语言特点

行业英语中的长词、生僻词、专有词汇比较多,这些词大多读音都比较复杂,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90% 的学生,原本读就薄弱,读行业英语的词汇、短语时,更是“望词兴叹”,不仅读不准,更记不牢。一些行业英语的句子结构带有典型的“制式语言”风格,如商务英文合同,很多规定和套词,都是沿袭下来的中世纪的古英语,有很多的拉丁语、法语词汇,这无形增加了学生学习行业英语的难度。

(三)教师本身的问题

高职院校中教授行业英语的教师,几乎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虽然语言上过关,但是对于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业务操作流程并不是很精通,尤其是机电英语、计算机英语、护理英语等这些专业比较“专”的学科,英语教师到相关行业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上并不能很好地将职业与英语衔接起来。

二、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一)实验步骤及研究内容

(二)实验效果

1.微课程所形成的语境对行业英语的正成效影响。

语境让学习的一切有了生命力。语境中有场景、有情感、有情节等,可以丰富对新学词汇的认识、对工作流程的熟知。遇到一个人一时想不出是谁,但是可以回忆出在什么样的情景中曾经遇到过,这就是情境再记忆中的作用。人的记忆有视觉、听觉、味觉和动觉等,语境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不同感官,强化记忆效果。普通班的许多学生谈到记忆单词就是手捧专业词汇表,从前到后,不分青红皂白地朗读背诵。这个当然也需要,但是不能总是这样单调进行,事实证明,这样丝毫不过脑子的盲目背诵,不过三天,所学单词就全忘记。通过实验班的课前微课自主学习形式研究,80%的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场景记忆深刻,对场景下的任务工作流程熟知,并在真实的情境下,所学习的词汇、短语、句型熟记程度达到70%以上,而且遗忘的速度比较慢,当语境再出现时,记忆的恢复程度比较快。

2.大量反复,易于建库。

微课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上有目的、按计划、按任务流程,反复运用,加深在特殊情境下的词汇、短语、对话、单据等内容的大量反复记忆、练习。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初学、初记,提前把词汇搞定可以为阅读扫除障碍,铺平后续道路。课上研究阶段,反复练习、应用。重复是词汇记忆的基本方法,不是人人都能过目不忘。只有及时记忆,才能不断积累。实践阶段大量反复运用,是学习语言的目的,也是学习语言的手段。在“用”中学习是智性英语坚持的一个理念。只有运用,才能有成就感,只有运用,才能灵活掌握,只有运用才实现语言的自身价值。在哪里运用?怎么运用?在微课精心设计的场景中运用,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在口语练习中运用,尤其是大量反复应用,可以增加词汇、短语、句型的复现率,也可以实现检查场景中词汇的附带学习,最终建库,就是建设自己的词汇库,即基础英语库和行业英语库。实践证明,通过微课教学实践的这一年,实验班学生的词汇量、行业专业词汇比普通班的学生要多出5个百分点,基本做到学以致用。

3.语音语调准确度明显提升。

实施过程:

① 微视频教学(5分钟~10分钟) 主要给出一个语言情境的短片、或场景对话,让学生观看。

② 提出学习任务、布置任务内容:各组找出对话中不懂的词汇、短语、句型。

③ 各组重新观看微课程内容、练习发音、朗读。

④ 游戏:检查单词的背诵、朗读。

⑤ 根据微视频教学内容,角色扮演,句型对话练习,并展示结果。

⑥ 课下作业,完成微视频对话的配音练习,QQ上传音频、视频资料。

⑦ 教师进行成绩评定,资料存档。

实施效果:

经过一年的微课视频教学,学生的英语口语无论是从语音、语调,还是从口语交际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验教学研究阶段,通过微课学习行业英语的学生明显地在英语表达方面“收放自如”,无论是发音、还是语调、语流,都显得技高一筹,而且通过课堂的反复操练,这些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与小组活动成员的沟通能力、在模拟表演实训中的控场能力明显增强。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存在的不足

1.学生学习能力、初始水平不同,运用微课程视频教学效果不一。

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那么使用同一个微课程教学软件的效果不尽相同,导致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不同。

2.个别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很好地完成实施进程。

个别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小组活动中,对任何布置的口语任务不感兴趣,学习没有积极性。经调查访谈,个别学生的英语仅达到26个字母会读,小学英语单词认识,任何句子听不懂,英语基础知识相当薄弱,这样的学生在实验班级里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差距,因此,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学习资源利用率低。

由于学校的网络设置不公开,再加上学生的智能手机配置不一样,很多学生只能在课上进行很好的微课程视频教学,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但是课下,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的状态基本是游移的、不集中的,那么就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并且建立对知识的整体感知,不利于学习者系统的知识梳理,导致学习成效较低。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努力做到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能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并通过定期的学习效果调研,及时调整学习的内容与方向。

2.做到对学生学习的有力监管与监控,对惰性比较大的、对任何学习都不感兴趣的学生,采取淘汰制。

3.做好与计算机专业教师、行业专业教师,结对共同设计微课程的教学方案,发挥计算机教师课程制作熟练的优势,不仅在微课程的制作水平、呈现效果上水平上升,更主要的是节省英语专业教师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或教学内容的选取,大大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顾小清.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4]吴靖.微课程的建设需求与实现方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

[5]朱琦,李兆君.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的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2(8):77-79.

[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篇9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量毕业生因不适应职场需要,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如何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就业之间应当是零距离的“无缝对接”,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应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应消除或尽量缩短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磨合、适应过程,尽快为用人单位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使学校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国情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关注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科,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之间“无缝对接”的基础。

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从原来的大、中专学校改制而成的,基本沿袭了旧的学科建设模式,即在原来开设的专业基础之上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一些实训或实验课程;或在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训练的侧重点上进行调整,但基本教学思路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采取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的旧的教学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毕业后不适应市场要求,动手能力较差,用人单位不满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在实际工作中尝试“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学科建设上一改过去会计、财政、税收三大专业的老面孔,在1999年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后,根据市场需要,陆续开设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市场热门专业,并率先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与工商管理专业作为试点,让学生在暑期外出实习(第一学年为操作实习,第二学年为管理实习,第三学年为毕业实习),并派出教师带队,总结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听取实习单位的意见和要求,再反馈到教学过程中。同时,与用人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探讨学科建设的可行性,聘请具有一定管理水平和理论水平的高层管理人员为学院学科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直到毕业,连续进行实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学院还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与调整了一些应用型课程,组建了一系列模拟实验室,购进并改革了系列教学软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比较理想,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专业建设的关键是教材建设。学院除选用国家统编高职高专教材外,还自行编写部分教材,并引进了部分国内知名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有一定影响的国外教材,将国际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堂教学,作为国内教材的补充。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时注意收集案例,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改编,尽可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必须紧密联系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设置的学科应尽可能多地注重具体案例的应用,这一点与普通高等教育是有区别的。

其次,学科与专业的申报应注意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应密切关注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化职业的发展方向,及时对所开设的专业进行改革与整合,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之间“无缝对接”的前提。

专业申报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专业申报不仅涉及招生、教学、教材建设等问题,而且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学院持久的竞争力、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以及学院的办学特点等问题。专业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优劣之别,其判别标准就是市场需求,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个区别。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经济的相互交融促进了职业的国际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点。职业教育改革前的专业设置是宽口径的,也是政府行为,学校没有自主权,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学校也不必担心。如今,教育的市场化要求学校注意专业申报方向,对于市场不再需要的专业应及时撤消,对于市场有需要但属于政府行为的专业(如财政学、税收学、海关管理等)则应调整传统的课程设置;增加一些应用性技能课程,以增加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范围;仍然有市场需求但课程老化的专业无疑应进行整合,保持专业设置与时俱进。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的问题是,政府已经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部门(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已经下发了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实行“双证制”的文件,一些单位在招聘录用毕业生时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各种资格证书与工作经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注意结合考证要求,确保学生毕业时取得相应的职(执)业资格证书,满足行业需要与学生尽快就业的需要。实践证明,凡毕业时取得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不仅会很快找到工作,而且起薪标准远远高于无证的学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是有关部门根据人才市场需要进行的,其培训教材多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理论工作者编写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政府部门关注国际职场的发展动向与我国职业发展实际的结果。因此,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教材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是理论教学与市场实际需要“无缝对接”的有效方式。

再次,改进职业发展预测滞后与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的现状,超前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材建设,适应我国职业门类发展和市场变化快的要求,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之间“无缝对接”的关键。x转贴于

有人对职业的种类进行了统计,实际上职业种类已经超过了三万个,而且仍有不断发展之势。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仍将继续,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出现,新兴职业如策划师、色彩工程师、心理咨询师等随之出现,还将出现的职业有哪些不是某一个院校可以预测的。因此,必须组建一个国家级的、权威性的职业发展研究机构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机构,出版权威性的科研杂志,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科研课题,对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评价,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并组织编写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威性教材指导大纲,由各地区的高职院校组织编写应用教材,并适时引进国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职教材。高职教育要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就必须实现高职教材与市场的“零距离”。同时,高职院校要有一大批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从事过具体实际工作的骨干教师从事必要的实践操作指导。否则,再好的实践教材也只能被不懂实际问题的人演绎成枯燥乏味的理论。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和选拔、招聘教师时,应注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不要一味追求高学历或高学位,而是要看其在学历的背景下是否具有实践经验,这一点是高职院校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复次,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能否在毕业后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一次性就业比例能否达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平均水平,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之间“无缝对接”的衡量标准。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作为一个时点指标,可以初步反映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果。尽管学生就业问题比较复杂,存在诸如个人兴趣、职业偏好、能力与职业匹配、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型适应性等问题,但是由于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生在就学选择专业时就已经有了未来的职业意向,如果毕业后未能选择合适的职业,至少表明学校在专业建设、市场职业预测与职业教育上是存在问题的。一般来说,学校申报和开设一个专业,需要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与人才需求趋势、就业前景预测,并需要进行生源与教学资源评估、论证,还要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专业申报的盲目性,或者说是保障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极其缺乏,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专业对口,学生是不会轻易放弃就业机会的,尽管就业实际上是一个动态指标,但是仍应以一次性就业率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果,并应将职业技术教育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因此,要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就业实现“无缝对接”,必须确保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要,通过有质量保证的教学使学生毕业后迅速被市场所接纳。

此外,高职院校必须及时跟踪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与部分毕业生的联系,听取用人单位的反映与要求,并尽可能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教学理论研究,根据经济发展和职业需要修正或补充理论缺陷,最大限度地保持理论与实际需要的接轨。

篇10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及改革的进行,师范类的学校也在伴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的创新,而学前教育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以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学校要培养的是学前教育的专业性的人才,要具备专业的职业道德素质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以弹、唱、跳、说、演等实践操作技能为基础,对音乐和歌唱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视的,学前教育培养的是综合能力的人才。目前,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中,对音乐学科的设置比较单一,很少考虑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音乐课程的设置要与社会生活相互联系,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际的现状联系的很少,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体现不出音乐课程设置的特色。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单一的音乐课程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专业的定位不准。

二、学前专业儿歌弹唱教学课程设置

1.学前专业的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优化,教学过程实行一体化。教学内容要具有独立性,教学课程应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就是要结合音乐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基本乐理、视唱、钢琴和声乐的认识,这是学前专业的学生必备的技能,理论课程要结合专业的实践学习,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音乐与理论知识要相互渗透,逐步形成弹唱的能力。在钢琴的教学课上,教师不仅要以示范进行讲授,同时也要督促对钢琴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弹、唱结合,配合儿歌的歌唱,以弹唱的形式互为伴奏,这是在弹奏课上的练习;而在声乐课上,学生要掌握发声的基础方法,同时,学生要结合儿歌的特点,配合适合表演,表演的方式也要有创意,以结合儿童心理来进行训练,以实践应用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2.学前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要有创新。学前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要打破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思维需要转变,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因此,学校要创新课程体系,理论教学讲求的是课程的实用性,儿歌教学就是要结合伴奏相关的理论,结合在具体的实例讲解,再配合练习,才会巩固教学的课程。在课堂的教学方式中,要有师生互动环节,创设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要以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教学手段要因材施教,学生要认真示范和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音乐课程上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模式,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学前专业的教学要重视声乐课的教学。学生要以发声练习为主,教师要予以示范,配合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声乐课上,既要注重集体发声和歌唱的学习,也要重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在练声时,学生要反复练习一些声曲,学生可以选择简短的小曲子进行基础练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上台演唱,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在声乐课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各种发声技巧,为学生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含义,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学习到声乐知识,构建适合幼儿教师的声乐课程体系

三、结语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儿歌弹唱能力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的教师就要对基本的技能有所掌握,因此,学校也要重视对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学校的教学过程,要有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弹唱能力需要实践的学习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学前教育的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合理的规划,学校要针对幼师的基本素质结构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幼师的课程设置不仅要重视专业素质,更要强调文化素质的培养,并重教学技能与教育理论的改革教学,丰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安排课程教育,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媛.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篇11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企业的发展中更注重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失去经济效益,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死亡。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如果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实效,那么企业就不愿对其投入更多。企业对其的投入越少,越束缚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发展方向的保障。没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企业也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创新,克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弱点与不足,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作用

1有利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并不是利用简单生硬的手段来进行工作的协调,主要的是借助对每一个员工进行仔细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帮助每一个员工解决工作的调整,让员工充分的了解到企业岗位的设置与安排是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实行因岗调控、根据人员利用帮助员工以及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为每一个员工办理入职、职务调整、离职等等一系列手续,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2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能够实现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同时帮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能够有效的实现员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利益,就有利于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对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创新精神,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在新时代背景要求下,增强企业职工的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不仅有利于公司更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能推动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坚定不移地依靠职工群众,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这是明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改革的动力和主体是职工。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民主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都需要广大职工的拥护、支持和参与。这就需要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启发职工参加改革的自觉性,同时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确立职工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

4牢固树立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性,这是明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关键。在企业中,经济工作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脱离开经济工作也不行。在市场面前,优胜劣汰,尤其是企业处于困境时,如何使职工精神振作起来,渡过难关,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必须结合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去做,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去,确保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的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修养,开展工作就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传授给人们的东西,不能停留在原则性、政策性的表面,更要让被教育对象自觉做出思想观念上的自我调整,还必须求助于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岗位职能人员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以理服人。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涉及的对象又多是广大员工,这是一个范围广、数量大、动态性较强的群体。企业政工干部不仅要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协助领导做些管理上的工作,所以政工干部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全面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管理能力,就要掌握现代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实际能力。

企业政工队伍要重视所在工作岗位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还需要对企业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了解和掌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一些专业知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有力的支撑,只有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找到突破口,做到点子上,具有针对性,增加亲和力,让人心悦诚服,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突出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对象是人,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 是人心。温暖人、才能激励人, 凝聚人、才能振奋人。在新时期新体制下, 企业员工的工作竞争、精神压力加大, 社会环境价值趋向复杂, 所以当前的员工较过去更加需要真情的呵护、温情的关心。首先从感情上要融入。其次要从小事入手, 当企业用真情暖了职工的心坎, 职工会自觉把真心捧给企业, 与企业同舟共济。这样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的人际关系, 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人是企业思想教育活动中的根本因素,企业思想教育活动离不开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人

是企业活动的主体,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是企业活动成功的保证。要做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突出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绝不能把职工看成受管理的被动客体,而是应该帮助其树立“主人翁”思想,企业在实现利润的同时更要应该注重员工的福利和发展,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情感互动”,员工既有“薪”酬,又有“心”酬。

2.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需要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员工已经不是那些以求生存而拼命工作的员工了,员工的思想也随时代与时俱进,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对于生活和工作他们有更高的需求。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目前现代文明发展的大背景,相应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应跟着改变。没有万能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模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方法、模式的创新,增加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拓展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才能真正发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营造良好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