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课外阅读如何提高

课外阅读如何提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7 10:13: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课外阅读如何提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课外阅读如何提高

篇1

一、培养小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小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现代的小学生喜欢从媒体获得直观知识,对静心读书兴趣不浓,因此在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方面,我们教师首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有趣味的课外阅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乐中学,趣中获”。其次应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他们从有限的文字中领悟到无穷的内涵。第三,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应以表演、游戏等形式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第四,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朗读比赛、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等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热情,从而使小学生自觉进行课内、课外阅读。

二、教给小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应赋予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要教给小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比如边读边想法、联系实际法、情感体验法等,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其次教师要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识,要把指导课外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将阅读方法渗透在阅读教学过程之中。第三,教师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时应注意精略并重、读写结合,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归纳总结,使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逐渐领悟课外阅读的方法,并在平时课外阅读时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三、推荐小学生优秀的课外阅读作品

好的书籍记录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痕迹与脚步,传承着人类的精神财富,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导航员,为学生推荐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精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对阅读什么样的书籍还是很盲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差异性以及年龄、个性特点等向小学生推荐不同种类的课外读物,推荐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作品。比如:推荐低年级儿童的课外读物应倾向于短篇、完整的幻想性题材故事,中年级儿童应推荐童话类、传记类、历史类等富有神秘性、创造性的读物,对于高年级儿童则应倾向于游记类、传记类等带有悲剧色彩的读物,为他们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学生们有了自己喜欢的读物,阅读的兴趣与效果自然就会很好。

篇2

初中学生阶段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是理论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具体体现。我通过几年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1. 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给学生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图书角的建设,使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以讲诱导法”。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二是“以身示范法”。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三是“赏识激趣法”。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篇3

2. 明确课外阅读的要求。针对小学生的实际,他们往往对于阅读只是出于一时好奇,不能持之以恒。因此要明确目标和任务,规定一定的时间和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时除了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外,我还在每天放晚学前安排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引导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邀游,养成每天读一点的习惯。

3. 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有效的课外阅读,除了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因为阅读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阅读质量和阅读习惯。首先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文章中的格言和精彩之处摘抄下来。其次读书时做一些批注,用不同的符号画出重要内容,整理阅读提纲,把书越读越薄。同时,在读到有感而发时,可以进行分析,评价,写写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把书越读越厚。

4. 选读。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古今中外的名著,课本中的范文,门类众多的报刊都是学生阅读的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可以结合教材选读,还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选读。

篇4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小学生阅读所得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走进阅读,中小学生们便走进了文学的殿堂、知识的宝库,那是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以书为媒介,他们得以与大师和伟人交流、对话,汲取人类的思想精华,而这些将成为伴随中小学生们长大成人后的精神基础。除此之后,阅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小学生们产生梦想的重要途径,他们在阅读书籍中非常崇拜某些伟人,长大后立志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既然阅读如此重要,那当今中小学生们阅读量如何呢?事实却不太乐观。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中小学生将课外阅读当成一种个人兴趣爱好,那样课外阅读活动将会顺利开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中小学生阅读兴趣呢?已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难题。结合国内外专家的建议和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做出如下的分析研究,希望我们的以下措施能够给家长和老师一些良好的建议,从而运用到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中去。

一、扩大课外阅读读物的范围,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

从中小学生角度出发,长时间在学校学习,会产生“阅读疲劳”,应该让他们接触课本以外的读物,顺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好他们感兴趣的书至关重要,使中小学生对书产生好感。这点需要家长的配合,父母的培养方式对他们阅读兴趣也很关键。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指引他们如何培养,双方达成统一共识,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小学生开始学习阅读的初期阶段,家长精心挑选一些书籍给中小学生提供,例如:具有故事情节的、漫画式的书籍,先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对阅读先产生一种情愫,慢慢的也就会培养出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中小学生会养成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去开拓自己的课外阅读范围,从简单的故事、漫画类书籍转成历史、天文、名著等。

学校和家长往往将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局限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上,认为只有这样的课外阅读才是有价值的、才没有浪费中小学生的宝贵时间。然而学校和家长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让中小学生多方面全方位的去汲取课外读物的营养精华,这将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及将来的发展有着极其大的影响。

我们在扩大课外阅读读物范围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度,不能让中小学生过于迷恋看故事书、漫画书,耽误大量的时间,耽误了课业学习。对于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们一定要有计划的进行,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与正确的指引,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有效进行。

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开展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

受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中小学生更加爱和电脑、电视打交道,他们往往不会青睐书本类的读物,导致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大大减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更要提高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家长、老师不妨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将课外读物上的内容声情并茂的讲述给中小学生听,通过听故事并与家长、老师互动,来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慢慢的将讲故事转化成中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这个转化过程有时一两周的时间即可完成,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家长、老师要有耐心,不要过于急功近利,短时间内不见效便放手不管了。这是一个不定期的工作,我们要有决心有信息,将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上来。

为了验证这一措施的有效性,今年暑假我们对上千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85.6%的中小学生对这一阅读方式很感兴趣,还有14.4%的中小学生表示愿意尝试一下。可见,这一措施的有效性还是很不错的。于是秋季开学后在部分指定的学校大力开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中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让老师将这个举措告知中小学生家长,从而达到学校、家庭全方位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三、家长、老师要给中小学树立良好课外阅读的榜样

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果家长喜爱读书看报,中小学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也会对课外阅读大感兴趣。然而,当今社会好多家庭已经没有读书看报这一生活项目,家长工作一天回到家里往往也会看看电视、玩玩游戏来休闲娱乐一下,以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中小学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很难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何谈兴趣?因此,家长要对此提起注意,从自身做起,争取给中小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榜样。

在中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往往是他们的偶像、榜样,如果教师自身热爱阅读或是引导中小学生去课外阅读,中小学生往往会更加热爱阅读。为了能够和教师更好的交流沟通,中小学生会自觉主动的去进行课外阅读。可见,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给学生做好榜样。

四、通过各种活动提高中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有意思的活动是中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可以组织开展诗歌朗诵、写作竞赛、自创话剧等一些与课外阅读相关的活动,让中小学生大量的参与进来,从而全面调动中小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对课外阅读感兴趣。

各种表演可以展示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华。鼓励中小学生参加各种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中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能够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深化思想教育,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将大大提高。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掘课外阅读的趣味性,让学生将读转换成演,这将是个较好的举措。

五、顺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小学生都存在着从父母、老师管制到努力挣脱的心理过程,父母及学校给与的学业压力过大,他们对父母、老师都有一种抗拒的心理。因此,要想提高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顺利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我们必须要顺应中小学生的心理,帮他们选好书――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又让中小学生能够产生好感和阅读的欲望。在中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家长不宜管制太多,给中小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中小学生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引导下阅读课外读物。只要中小学生选择的读物是有利于中小学生发展的,家长就应该给与支持。然而有的家长会限制中小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速度、甚至干扰中小学生的阅读范围,这些都完全违背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初衷,对此家长要多加注意,争取慢慢放权,让中小学生学会独立阅读,真正的做到有兴趣的阅读。

六.在班级内建设读书区,让中小学生共享自己的课外读物

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里建立一个供中小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场所,在这里中小学生们可以阅读学校里的课外读物,也可以将自己的课外读物带过来与其他同学分享。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组织者要根据年级不同,在不同班级设置不同的课外读物,从而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不要图省事,各年级都采购统一的课外读物。“分享”是个美妙的东西,现在独生子女过多,他们很少品味到分享的快乐。鼓励学生将自己看过的课外读物拿到班级读书去与其他同学分享,这必将提起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只有自己读过了,才知道里面的内容,才能和其他读过此读物的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总之,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去提高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书籍是人类认知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途径,课外阅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也是如此。通过课外阅读中小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还会让他们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很好地融入社会。课外阅读在兴趣的指引下顺利的开展,会让中小学生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对于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们上面已经讲述分析了很多,也希望家长和学校给与积极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王焱.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如何提高中小学生阅读能力[J].贵图学刊 , 2013,(01)

[2] 吴赛娥,李文蕾.面向未成年人阅读引导的策略[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03) .

[3]贾继娥.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04).

篇5

一、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介绍。

1.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

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小学生课外阅读有很大的技巧,当教师注重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后,就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技巧的教育。那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2.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之后,就能够独立地开展阅读,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措施

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是新课改中的重要要求。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进行简要的介绍。

1.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于所学的知识有兴趣了,他们才有积极性去探索,才能够主动学习。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做好榜样工作,言传身教。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为学生布置班级环境,营造静态阅读氛围。教室的布置要尽可能地使教室散发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使墙壁说话”,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精选的各种名人名言,它们有的揭示阅读的意义,有的阐述读书的方法……设立“班级读书角”,让学生把带来的书放在一起,互相交换书和读书心得。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自己阅读书籍的体会以及感悟和学生交流。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好处。小学生作为一个很容易受影响的群体,就会对课外阅读感兴趣。比如,笔者在阅读《乔布斯传记》时,就和学生探讨过乔布斯以及苹果等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对于这本书的的阅读产生了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向小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小学生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的群体。因此,教师要是给小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读物,会在他们的意识中树立起“课外阅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的想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曾经让小学生阅读《三毛流浪记》,三毛的苦难和智慧都让小学生感动。在这个基础上,笔者教育小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同时多阅读课外书籍,增长见闻。

2.加强基本功训练

加强基本功训练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重要措施。笔者这里提到的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是对于字、词、句子的训练。小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字词句,才能够顺利地读懂课外阅读书籍,才能够提高他们的信心。相反,如果是遇到很多不理解的,小学生就会心生厌烦。加强基本功训练一方面是要课堂上让小学生掌握好字词句的相关知识,培养小学生顺利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教小学生通过使用工具来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小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等方面解决字词句的问题让他们有成就感,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3.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以语感为核心开展教学,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自主阅读习惯,在课堂内部,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同时,阅读的良好习惯也表现在小学生课外时间的阅读上。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倡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每天读一点课外书,在家读给家长听,在学校读给老师听,或安排一定时间让其读给同学们听。

同时,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使小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在工作中,会在阅读教学中定期组织“朗诵会”,让学生将阅读情况进行展示,通过比赛来评出“阅读冠军”、“阅读明星”等,再比如“编课外阅读小报”“故事会”,这些都能使学生保持阅读兴趣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4.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

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关键措施。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让小学生进一步了解所阅读的内容。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幻灯片等多媒体开展教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指导小学生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文中这样描述“深蓝的,淡清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那么,笔者就播放关于西沙群岛的视频,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五光十色的颜色,了解到西沙群岛的魅力。这样比单纯学生的想象效果要好得多。

总结

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对于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上文中,笔者主要从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强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以及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等方面介绍了如何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认真做好上述工作,才有可能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继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红.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7期

篇6

1、激发语文课外阅读兴趣,选择运用合适的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就是开发课外阅读的原动力,其基本原则应该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来启发、引导。根据这一原理,一般运用如下的方法:

1.1 自高而低法。就是教师把高层次的作品推介给学生,使之产生兴趣的方法。折服权威、崇拜名人是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纯洁幼稚、热情冲动,一旦崇拜某人某事便会着迷,而优秀的作家、作品往往也具有权威性。我们可以利用头脑中的权威意识和名人效应,把优秀作家、作品的权威地位和名人对其经典性评价介绍给学生,引起他们对作品的关注。

1.2 自低而高法。这里的“自低而高”有两个含义:一是从学生到老师;二是从低层次阅读到高层次阅读。当前,在学生中流传的往往是一。些品位不高的书,这些书之所以吸引学生,总也有它的特点。我们只要加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仍能做到开卷有益,即使益处不多,也可以作为日后读书比照,有利于学生提高识别作品高低美丑的能力。

1.3 由此及彼法。即注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尽力把这种兴趣导向读者,比如:影视作品、重大社会新闻往往是学生所关心的热点,可以利用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由此及彼推出有关的读物供其阅读。

另外,还可从作品的角度,使用“人物研究法”、“置换法”、“比较法”等,尽量让学生积极置身阅读,引起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2、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持续进行课外阅读的保证。常用的是“定时”(每天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定量”(每天阅读2-3小时或每天阅读文字量700-1000字)阅读,还可“定册”阅读(规定时间读完所读的几本书),其目的是确保阅读的时间和数量,逐渐养成读书自动化,即习惯。

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常用的方法是“定计划”,对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什么时候完成都要有个计划,以约束自我。而养成阅读习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持之以恒、形成欲念。

3、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教学,提高课外阅读兴趣。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在关注教科书的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知识有关的课外知识。教师应依据大纲,根据教材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读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1 设置问题,诱导学生。名著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经久不衰,中学课本中涉及一些篇目,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要设置一些问题,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由学习选段到阅读整部经典名著。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成功逃脱了吗?结局如何?这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部长篇小说。

3.2 教活课文,拓展延伸。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课堂的精彩创设,诱发学生的兴趣,采用扩展阅读法,使学生的阅读触角自然向课外延伸。例如在教学朱自消的《春》时,先安排较多时间和学生一起分析、研讨。过程如下:①自读、初步感知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②查工具书自己答疑,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③分组朗读,模仿朗读带读,通过朗读时的语气、声调表现文章的诗情画意、丰富的人文性。④合作互助,学生互相解答疑问,教师在一边点拨引导,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研究性地去阅读文章。⑤要求学生在有所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一次阅读、感知。⑥介绍作者、推荐其他作品。教师在这个时候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及作者的《背影》、《荷塘月色》等代表作,学生就会有很大的阅读兴趣,自己会找一些相应的书籍来看,因为文质兼美的《春》很容易让学生对朱自消的作品产生阅读兴趣。

篇7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课外阅读对学生有哪些好处呢?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习作水平。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知道阅读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后,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积极有利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可以采用自己的读书经历,用涌动的真情感染学生。还可用伟人及文化名人的读书风采,形象阐释读书与成才的关系,鼓励学生读书立志等,让学生产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循序渐进,培养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尤为重要,也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学生刚开始阅读时,教师不要过多要求学生,要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

刚开始,先让学生读一些内容较为简单的文章,让学生积累一些生字词语,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赏析一些好的句子,了解一些作者、作品及其时代背景等等。而笔记的形式不必统一要求,可以是积累好词佳句,或是摘抄自己喜爱的句子;也可以让学生写些读后感,或概括课文内容;慢慢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良好习惯,时刻记录下阅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学生的笔记越来越厚,所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篇8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对课外阅读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明确阅读目的

冰心曾说过:一个人从小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本好书就好比自己忠实的朋友,好像自己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更是自己最好最贴心的老师。读好书既能够让自己拥有心胸坦荡的情怀,乐于进取、勇于拼搏的意志。

2.勤学博览

推荐学生选择读物要适合年龄特点,内容正确健康。多读名人名著、童话、寓言故事,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以及身边成才之人,推荐阅读革命回忆录。读后能让人感受一种美,一种快乐,并且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既要珍惜时间也要享受生活,并且能够培养做人的道理,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加以消化,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3.引导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到图书馆查资料、阅读报纸、杂志。阅读是一边读,一边勾画,做读书笔记,加深对所读文章的记忆,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摘抄下来自己需要的句篇。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可以摘录下来认真积累。

低年级的学生可用小练笔,如“手”,先写自己的小手的用处,再写父母的手每天在做什么,再写小手变成大手,将来能为社会做哪些贡献。还可以写日记,或以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想法。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二、检查阅读效果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总结阅读收获,促进学生认真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必须重视课外阅读效果的检查。

篇9

一、首先从思想上改变对课外阅读的偏见

做任何事情,指导思想至关重要,思想转变了、跟上了,事情也就好办了。农村初中因受地理环境和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从学生到家长,从老师到学校,在思想上对课外阅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见,一些人的传统观念和一些学校近似杀鸡取卵的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不应只知埋怨学生的阅读水平低、读书少,而应该放眼时代教育的发展,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外阅读的要求,肩负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重任。如果教师自己的思想意识转变了,就能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和带动学生、家长,通过学校研讨会、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形成共识,齐抓共促,全面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二、发挥群体力量,改变无书可读的现状

影响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书可读。大多数农村学校的图书馆藏书很少、书籍陈旧,又受管理因素的影响,学校图书馆不能全面服务于学生,有的农村学校甚至根本不向学生开放图书馆。没有图书,学生纵然有再大的阅读兴趣,也无可奈何。

在这种条件有限的农村初中里,学校除了要加紧建设图书馆外,我们师生更要积极行动起来,发挥群体的力量,人人献出一本书,人人享用60本,建立班级图书角,号召学生把诸如《红楼梦》《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等传统中外名著捐献出来,也可以建议他们捐献诸如《读者》《杂文月刊》《小小说》等一些优秀期刊。因为这些书刊都是不少学生家里有的,也是大家普遍喜欢读的。这些课外书有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的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有的可以锻炼学生的情节构思,好处多多。

同时,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私人藏书来丰富班级图书角,这样一来,在无形之中能对学生的阅读起一种导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因农村学生从小接触课外读物的机会相对较少,得来一本课外书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读起来,所以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传授课外阅读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哪些课外读物要多读,哪些书该泛读,哪些书该精读,不同体裁的书关注点又在哪里等,都需要语文教师帮助学生去灵活掌握。

四、指导学生养成“收仓入库”的习惯

读书既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不动笔墨,课外阅读更是如此。古人读书“手不停批,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符号系统作好批记、写好心得体会,并注意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收仓入库。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任何时候欣赏品味这些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动人情节等“库存”内容,享受文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五、在交流中提升课外阅读质量

农村初中的学生因胆量较小,同学之间缺乏交流,有什么心得体会也不会说出来,各看各的,看完了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以多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演讲可以复述概要、推荐书目、谈心得体会等),可以举办“我喜欢的一本课外书”征文活动,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创办班级“手抄报”,也可以在课内留出一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锻炼学生交流、发言的胆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初中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然而,初中学生的时间比较宝贵,初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否则,课外阅读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本文将分析初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常常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一、课外阅读对于初中学生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初中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进他们对各个领域的了解,从而丰富初中学生的知识系统,让他们产生新的思考和想法,用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初中学生的知识量比较有限,个人阅历不足,因此,也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自觉地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知识营养。

二、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常常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阅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许多初中学生只知道自己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但是不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书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书籍琳琅满目,让学生觉得无从选择,学生便会根据书籍的封面设计随便挑选一些书籍,而这些书籍并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据家长的意见,买回来一些比较难懂、深奥的书籍,后来因为看不懂,就对课外阅读望而止步。比如,有些初中学生因为听从他人的建议,买回《红楼梦》的原著来看,后来因为看不懂,所以索性不看,对《红楼梦》完全不感兴趣了。所以,初中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层面和能力来选择读物,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小的改编版本。

(二)阅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一些初中学生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合理地挑选一些书籍,增加自己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而只是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自己喜欢的书籍,他们就买、就看,而对于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但有很大知识价值的书籍,他们却连翻都不翻。比如,一些初中学生喜欢看一些比较浅显的幽默故事集和连环画,并且乐此不疲,这些书籍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只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娱乐作用,它们还会使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正式的书籍不感兴趣,所以初中学生应该尽量少看这类书籍,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选择一些其他类型的、对于自己帮助作用较大的文章和书籍来看。

(三)阅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许多初中学生阅读没有一定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只是随意地浏览一下,而并没有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所以这样的课外阅读并不能帮到他们的学习,只是作为他们的一种消遣方式而已。

三、提高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

针对上文提到过的初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将从阅读的题材选择、阅读方法的培养和阅读后的巩固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语文老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课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提供一些课外书籍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阅读。其次,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不同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向不同的学生推介一些不同的书目,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某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变得更加全面、更加系统。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介一些适合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健康的语文读物,如《读者》《青年文摘》和《语文学习报》等,让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且加强对一些富于哲理性的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感悟能力。

(二)阅读方法的培养

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只有阅读材料,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语文老师要让学生知道根据书籍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一些文笔非常优美的文章,要采取精读的方式,努力学习作者的语言手段,感受文中的语言魅力。对于一些哲理性的文章,重在感悟文章的哲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感悟能力。对于一些感情丰富的散文,重在体会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猜想自己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一些科技知识之类的说明文,要重在获取文章表达的科技信息,选取文章的重点段落来读。所以,初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节省阅读的时间,减少做无用功。

(三)阅读的后续工作

篇11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总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1、思想健康;2、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3、有趣味性;4、注意阅读的广度.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著名职业体育明星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地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2.应适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但是,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为有益的知识,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则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特性.小学生都是儿童,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一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首先,从体裁上,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其次从时间上,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最后,要注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指导学生指定阅读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其个性、兴趣、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令其能阅读与学生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