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7 15:40: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围术期的护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且发病率逐渐上升。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血尿,排尿困难,尿路梗阻等症状[1]。我院一年来为6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施行了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术后恢复良好。我就此6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6岁~70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合并左肾切除1例。6例患者均无痛性血尿就诊,经膀胱镜检、组织活检而明确诊断。
2护理体会
2.1手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对手术治疗明显的恐惧心理,并且对术后排尿改道表现顾虑重重。我们了解了患者的思想情况后,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工作,说明了回肠膀胱的可控性和改道排尿后的有关注意事项。本组6例患者均消除了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按泌尿外科术前常规准备,做好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采集标本,进行血、便、尿常规及肝肾心血管功能检查,此外,要了解拟应用的肠管有无病变,需要时作肠道钡剂检查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2.1.3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纠正继发性贫血,贫血严重者给予输血纠正,同时备好血供手术中应用。
2.1.4病情的观察 此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尿,需观察面色、脉搏、血压等的变化,防止失血性休克发;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者,嘱多饮水稀释尿液减轻症状,同时给予抗炎治疗;如有血块阻塞、排尿困难者,及时给予清除血块、导尿等对症处理。
2.1.5肠道准备 术前3d开始进少渣半流质,术前1d改用流质,术日晨禁食禁;术前2~3d口服缓泻剂(如果导片)及肠道抗菌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手术前晚及术日晨清洁灌肠,女患者清洗会阴,消毒阴道。
2.2术后护理
2.2.1按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向麻醉师和医师了解手术经过情况,查看切口敷料,用无菌管道外接各引流管,并妥善固定。
2.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观察神志、面色等全身情况的变化,注意有无腹痛、出血现象,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患者经及时给予胃肠减压,开塞露灌肠等处理,促使排气,腹胀解除,恶心等症状消失。但此类患者处理时要注意避免大量灌肠及使用新斯的明,以免影响肠吻合口愈合。
2.2.3管道护理 术后管道多,其中有耻骨后引流管,腹腔此流管,左侧右侧各一条输尿管导管,肠膀胱造瘘管,肠膀胱导尿管,胃肠减压管,肾切除者有肾窝引流管等。输尿管导管必须接入无功引流瓶,耻骨后引流管及腹腔引流管用负压引流,余管道均接上无菌引流袋。严密观察各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并记录。保持各管道通畅,避免扭曲、受压、阻塞,如发现引流不畅,要及时寻找原因,予以处理。为预防尿路逆行感染,更换引流瓶及引流袋1次/d,并保持腹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由于回肠膀胱术后,肠粘膜不断分泌粘液,容易堵塞导管,术后3d开始用生理盐水或5%碳酸氢钠液缓慢低压冲洗,每次20ml,1次/3h,只要通畅,冲洗液不可强行抽出,可适当保留,以中各肠粘液。待管道拔除后,每隔3h用消毒导尿管从腹壁造口处插入排出尿液。
2.2.4加强基础护理 本组患者年龄大,术后卧床时间长,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和褥疮的发生。必须保持口腔清洁,在禁食期间,口腔护理2次/d,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保持床褥清洁干燥,2~4h协助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术后次日在病情的许可下,可给予半卧位,促进肠蠕动恢复,有利于膀胱窝区的淤血引流。还应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2.2.5出院指导 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满意,出院前我们做好了"自我护理"指导,耐心指导患者自已插管排尿,指导患者在肠粘液较多时冲洗回肠膀胱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其多次实践直至完全掌握。嘱其保持乐观心态,定期来院复查。
3讨论
膀胱癌为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癌被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治疗范围广等特点[2]。膀胱癌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对手术的耐受性下降,不利于术后恢复,这就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环境陌生等因素,都加重了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及患者术后的恢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3]。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膀胱穿孔或出血、电切综合征、以及感染等,通过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工作,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加速了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的指导患者和家属术后恢复期的注意事项,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持乐观的心态,定期到医院复查,保证营养充足,少食用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防止便秘,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
通过对32例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我们体会到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干预,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护理人员要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重造瘘口周围皮肤及各引流管的妥善护理,对心脑血管及重要器官做好观察与护理,做好术后健康指导,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5-42岁。病程-1个月—2年,患者临床多表现有反复咳嗽、咳痰,咯血,发热,气急及胸痛等,大部分病例无明显阳性体征发现,部分病例体格检查时可于患侧闻及少许湿罗音或呼吸音减低。术前确诊10例,1例误诊为食道平滑肌瘤,所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叶内型的行异常肺组织所在的肺叶切除,叶外型的行隔离叶切除,1例为肺隔离叶切除,其余为肺叶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无围术期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为7—14天,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无呼吸道感染发生,无复发。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呼吸道的准备 有吸烟史的病人应绝对戒烟,保暖注意防感冒,指导行有效咳嗽、咳痰,嘱病人咳嗽时口型呈半开状态,吸气后屏气3-5秒后用力从胸部深处咳嗽,不要从口腔后面或咽喉部咳嗽,用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将痰咳出,对于痰液粘稠的常规予以雾化吸入,服用祛痰剂等治疗,对有发热及感染症状的予以抗生素治疗。
2.1.2 心里护理 : 大多数患者因病情反复,难以明确诊断,都存在一定的焦虑、恐惧。抑郁、或紧张,护士应随时关心病人,及时了解患者的心里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一旦确诊,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必要性,树立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2.1.3 咯血的护理: 肺隔离症的异常血管较脆,在合并感染和咳嗽时易破裂发生咯血, 咯血时鼓励患者轻轻咳出,避免憋气和情绪紧张,以免诱发和加重出血,观察记录咯血量,备好止血剂、吸引器等抢救药物,使用垂体后叶素时注意保持输液通路通畅。避免漏出血管外,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2.1.4 其他术前准备:术前协助做好心、肝肾功能等检查,术前一日备皮,备血、术晨禁食。灌肠抽血交叉,告知患者术后监护及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2.2 术后护理
2.2.1 安置 : 返回病房时应平卧至完全清醒和血压平稳后。一般多在术后6小时以上。改半卧位。以利胸管引流和膈肌下降利于呼吸。
2.2.2 呼吸道的护理 :术后予以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有无气促、呼吸困难等表现,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1-2小时一次,促进肺复张、防止肺部感染。痰液粘稠者予雾化吸入治疗,对于咳痰困难者可行纤支镜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
2.2.3 生命体征的观察 :常规给予心电监护。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若发现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速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本组1例患者术后5小时引流液800ml,经止血输血、补液治疗后出血控制。
2.2.4 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固定、防止扭曲、受压,定时挤压引流管,检查引流管连接出有无漏气,保持引流瓶内的密封,无菌 ,术后24小时记录每小时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若有活动性出血的表现则应做好再次开胸止血的准备。
2.2.5 疼痛的护理:术后患者由于伤口疼痛不愿做有效咳嗽、咳痰,影响术后肺复张,我们常规采用止痛泵维持止痛、或芬太尼透皮贴剂外敷等,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使病人得到很好的休息及配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2.6 饮食的管理:全麻清醒后禁食6小时改半流质,进食前让病人饮少量的水,若无呛咳、呕吐等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宜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对于食欲较差的患者可鼓励少量多餐。
2.2.7 休息与活动:术后第一天生命体征稳定,鼓励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不感到胸闷、气急为宜,活动时妥善固定各管道。
2.2.8 肢体功能锻炼 : 术后由于胸壁肌肉组织结构破坏,影响运动功能,术后应早期鼓励患者行术侧肩关节及手臂的活动如梳头,端碗,爬墙等动作,避免患侧肌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3 体会
肺隔离症属于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的疾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术后除了做好胸外科护理常规外,还要做好引流管及呼吸到的护理。注意早期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Whipple术又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较大的手术,是壶腹部恶性肿瘤包括胆总管中下段癌、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胰头癌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手术复杂且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对术后的护理要求高。2002年5月~2004年8月,我病区收治了18例行Whiple手术的患者,本文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男13例,女5例;年龄42~73岁,平均57岁,其中>60岁8例。本组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10例(55.6%),上腹痛14例(77.8%),腹部触及肿块2例(11.1%),上腹饱胀不适8例(44.4%),消瘦乏力5例(27.8%),恶心呕吐2例(11.1%)等。18例患者中实施了经典的Whipple术式16例,实施了保留幽门的Whipple术式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总管下段癌4例,壶腹部癌5例,十二指肠癌2例,胰头癌7例。
1.2 手术 经典的Whipple术式具体手术方法:先切除胆囊、部分肝总管、胆总管胰头、部分胃、全段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及周围淋巴结、软组织,再行消化道的重建,依次行胰肠、胆肠、胃肠吻合,胰肠吻合方式均采用彭式捆绑式胰肠吻合法。保留幽门的Whipple术式与经典的Whipple术式的不同之处是前者在幽门远侧1.5cm切断十二指肠。
1.3 转归 1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胆瘘1例、胰瘘1例、肺部感染3例、胃排空延迟3例,经治疗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6天。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疾病本身会对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大的痛苦,再加上Whipple手术的复杂性、危险性,会使患者及家属产生很多顾虑。故首先在知情同意方面,我们需尊重家属的意愿,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告知病情,以避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术前的身心准备;但我们也需与家属商讨,恰当告知患者手术的方法,以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我们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我们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针对患者缺乏医疗知识及对手术顾虑,如对手术切除这么多组织、消化道重建的担忧等,做好逐步的详尽地解释和指导,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并告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术后患者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康复期以及手术创伤带来的切口疼痛和引流管放置的不适,我们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及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术后的心理应对。
2.2 术前护理
2.2.1 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 此类疾病的患者多有营养的缺乏、低蛋白血症及肝功能损害。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对不能进食或进食量少的患者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必要时TPN或肠内营养;给予护肝治疗及补充VitK1、VitC纠正凝血机制障碍。以使患者的生理状况能承受手术。
2.2.2 术前准备 准备术前各项检查,要求重要器官功能(心、肝、肺、肾)基本正常,且不能有明显的营养不良。肠道准备:术前1天改流质饮食,术前晚、术晨各清洁灌肠;备血,因手术大可能会大量出血;术前腹部皮肤的清洗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术前预防性抗生素。
2.2.3 术前教育 Whipple术创伤大,术后患者因身体虚弱或害怕疼痛常不愿深呼吸、咳嗽、早期活动,大大增加了术后肺部感染、肠粘连的几率。故术前尤应强调深呼吸、咳嗽、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方法,指导咳嗽时如何保护切口;指导床上翻身和下床活动的技巧。因Whipple术后会放置5~6根引流管,引流管放置对术后恢复很重要,故术前就应指导术后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2.3 术后护理
睑板腺囊肿又称霰粒肿,是睑板腺特发的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上下眼睑及双眼可同时发生,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中年人少见。睑板腺囊肿切除术是眼科门诊最常见的手术,占门诊手术比例的90%以上。我科针对患儿的特点加强了围术期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2008年7月在我院门诊行睑板腺囊肿切除术的患儿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7(4.82±1.63)岁。陪护人员与患儿的关系:父母56例(93.3%),祖父母4例(6.6%)。
1.2方法
采用0.5%丁卡因滴眼液滴眼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注射麻醉。常规消毒后,突出于结膜面的霰粒肿用睑板腺夹子暴露患眼睑结膜面,在结膜面做一个小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及囊壁刮出即可。突出于皮肤面的霰粒肿,则在皮肤面做一小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及囊壁刮出后缝合即可。术后不遗留瘢痕。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患儿心理护理患儿突然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会感到紧张,甚至恐惧。所以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针对患儿所存在的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给予符合患儿年龄特点的护理。护士语言要温和,语速要适中,语调要亲切和蔼。要做好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对患儿所提出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要尽量解释、容忍。在各项操作中做到耐心细致,如患儿出现配合差或不配合等情况时,注意不训斥患儿而是多用鼓励性、夸奖性、趣味性的语言,寻找患儿感兴趣的话题,如讨论热播的动画片中的人物等,以取得患儿的好感,使其以最佳心态面对手术。
2.1.2家长的心理护理 由于家长对疾病的不了解,且担心手术成功率等,使家长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家长在患儿面前的表现和言行可直接影响患儿的情绪。所以护士应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要将家长视为治疗小组的一员。让其了解手术过程、方法、注意事项及预后。对家长的反复提问护士要耐心倾听、解释,对于配合诊疗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
2.1.3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患眼滴0.5%丁卡因溶液3次,每次1-2滴,间隔时间3-5 min。滴眼液滴眼过程中,护士要耐心、细致、亲切,让患儿感到舒适与放心,并能很好地配合。另外备好相应的手术包及用物。
2.2术中护理
2.2.1正确固定患儿 睑板腺囊肿是在局麻下手术的,患儿意识清醒,固定好患儿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护士要教会家长正确的固定方法,并告知其重要性。
2.2.2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随时观察患儿的情况可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并安抚患儿,以分散患儿对手术的注意力和减轻手术导致的不适感。同时及时为医生提供麻醉药品及上眼药膏等。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止血术后为患儿局部加压5-10 min。已达到局部止血的目的。并随时观察敷料有无浸湿,若有浸湿及时更换。
2.3.2术后止痛疼痛可使患儿产生恐惧和焦虑。引起多种病理改变,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预后。因此要认真对待患儿有关疼痛的主诉,鼓励患儿坚强起来。通过讲故事。谈论患儿感兴趣的动画人物等转移其注意力。对患儿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用玩具等小礼品加以奖励。
2.3.3包扎患眼术后需包扎患眼,以限制眼球的转动,促进刀口的愈合。患儿可能会有试图揭去患眼敷料的行为,嘱家长注意防范。尽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让其逐渐适应单眼视物。
3 出院指导
做好康复宣教,强调合理饮食,劳逸结合在康复中的重要性。嘱家长按医嘱按时按量给患儿服药、滴眼药水。注意患儿的休息和保暖,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不吃辛辣食物,不做剧烈活动。是患儿身心早日康复。
4 结果
60例患儿得到了良好的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c)-078-02
睑板腺囊肿又称霰粒肿,是睑板腺特发的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上下眼睑及双眼可同时发生,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中年人少见。睑板腺囊肿切除术是眼科门诊最常见的手术,占门诊手术比例的90%以上。我科针对患儿的特点加强了围术期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2008年7月在我院门诊行睑板腺囊肿切除术的患儿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7(4.82±1.63)岁。陪护人员与患儿的关系:父母56例(93.3%),祖父母4例(6.6%)。
1.2方法
采用0.5%丁卡因滴眼液滴眼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注射麻醉。常规消毒后,突出于结膜面的霰粒肿用睑板腺夹子暴露患眼睑结膜面,在结膜面做一个小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及囊壁刮出即可。突出于皮肤面的霰粒肿,则在皮肤面做一小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及囊壁刮出后缝合即可。术后不遗留瘢痕。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患儿心理护理患儿突然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会感到紧张,甚至恐惧。所以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针对患儿所存在的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给予符合患儿年龄特点的护理。护士语言要温和,语速要适中,语调要亲切和蔼。要做好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对患儿所提出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要尽量解释、容忍。在各项操作中做到耐心细致,如患儿出现配合差或不配合等情况时,注意不训斥患儿而是多用鼓励性、夸奖性、趣味性的语言,寻找患儿感兴趣的话题,如讨论热播的动画片中的人物等,以取得患儿的好感,使其以最佳心态面对手术。
2.1.2家长的心理护理 由于家长对疾病的不了解,且担心手术成功率等,使家长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家长在患儿面前的表现和言行可直接影响患儿的情绪。所以护士应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要将家长视为治疗小组的一员。让其了解手术过程、方法、注意事项及预后。对家长的反复提问护士要耐心倾听、解释,对于配合诊疗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
2.1.3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患眼滴0.5%丁卡因溶液3次,每次1-2滴,间隔时间3-5 min。滴眼液滴眼过程中,护士要耐心、细致、亲切,让患儿感到舒适与放心,并能很好地配合。另外备好相应的手术包及用物。
2.2术中护理
2.2.1正确固定患儿 睑板腺囊肿是在局麻下手术的,患儿意识清醒,固定好患儿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护士要教会家长正确的固定方法,并告知其重要性。
2.2.2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随时观察患儿的情况可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并安抚患儿,以分散患儿对手术的注意力和减轻手术导致的不适感。同时及时为医生提供品及上眼药膏等。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止血术后为患儿局部加压5-10 min。已达到局部止血的目的。并随时观察敷料有无浸湿,若有浸湿及时更换。
2.3.2术后止痛疼痛可使患儿产生恐惧和焦虑。引起多种病理改变,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预后。因此要认真对待患儿有关疼痛的主诉,鼓励患儿坚强起来。通过讲故事。谈论患儿感兴趣的动画人物等转移其注意力。对患儿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用玩具等小礼品加以奖励。
2.3.3包扎患眼术后需包扎患眼,以限制眼球的转动,促进刀口的愈合。患儿可能会有试图揭去患眼敷料的行为,嘱家长注意防范。尽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让其逐渐适应单眼视物。
3 出院指导
做好康复宣教,强调合理饮食,劳逸结合在康复中的重要性。嘱家长按医嘱按时按量给患儿服药、滴眼药水。注意患儿的休息和保暖,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不吃辛辣食物,不做剧烈活动。是患儿身心早日康复。
4 结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唇裂患者182例。男62例,女120例。年龄3个月~3岁45例;4~7岁30例;8~12岁41例;13岁以上66例。单侧唇裂68例,双侧114例。Ⅰ°50例,Ⅱ°30例,Ⅲ°102例。本组治愈率100%。
2 讨论
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应根据患儿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分别做好心理护理。患儿入院后即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心情较为紧张、恐惧,我们应尽快帮助其适应病区环境,消除陌生感。如多与患儿接触交谈,以微笑的态度、温和的语言、得体的举止、大胆的鼓励、耐心的服务等取得他们的信任,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充满自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2.2 术前护理 术前3 d的准备与手术成功的关系至关重要[2]。患儿接入病区时,即要了解并纠正不良的饮食和睡眠习惯,有无口、鼻、咽疾患及局部有无湿疹、糜烂、疖肿等;了解营养状况和体重;做好血常规、血红蛋白、出凝血时间、血型、胸透、心电图等检查。
指导患儿家长根据气候变化给患儿适当穿衣,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及肺部感染,以免术中窒息及术后流涕引起创口感染。
教会患儿母亲挤出奶汁并用小汤匙喂奶,开始训练患儿用汤匙食用母乳或流汁饮食。以使术后能完全适应这种进食方法,避免术后因饥饿引起哭闹造成手术区张力增高,引起伤口出血、裂开。
嘱患儿母亲术前6 h开始给患儿禁食。即术前1 d夜间12点左右喂食一次,以保证手术时胃内食物已排空,避免术中、术后患儿出现呕吐或误入呼吸道。
术前1 h做好术前常规准备,清洁口周、鼻腔,双鼻腔滴氯霉素液;作抗生素、奴夫卡因皮试;必要时要配血,做好输血准备;备好减张用的金属唇弓。然后将其家长(最好是母亲)一起送入手术候诊室。
2.3 术中护理 环境温度准备。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环境温度极易影响他们的体温升降;再者,他们有相对较大的体表面积和较少的皮下脂肪,二者都极易使热量散发。因此,巡回护士必须在术前将室温始终保持在25℃左右。夏季手术时要注意降温,冬季手术时要尽量减少面积;并随时监测患儿体温变化。
详细询问,密切观察。为避免全身麻醉后患儿发生窒息,巡回护士应详细询问家长,了解患儿禁食、禁水时间等情况,对病情及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协助麻醉师密切观察脉搏、血压、皮肤色泽及失血等情况。
保持患儿安静。术前30 min让患儿在家长的怀抱中安静地接受术前肌肉注射镇静剂。注射后嘱家长将其平放,并进行安抚,使其快速入睡,以顺利地渡过诱导期,且可减少喉痉挛的发生。
缩短时间,减少刺激。婴幼儿机体对疾病、麻醉、手术的应急反应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别,当遇到强烈刺激时,容易发生惊厥。因此,在手术中应尽量缩短时间,减少各种不良刺激。如洗手护士必须熟悉手术步骤,了解手术者的操作特点;术前15 min刷手;事先备好局部用药,如肾上腺素、美蓝等,备好所用针线等;做到思想集中,准确、快捷、轻拿轻放地传递器械,及时将用过的器械收回,避免过多过重地堆放在婴幼儿身上因压迫而影响心肺功能,密切配合,尽量简化不必要的程序。又如巡回护士在协助麻醉,摆放,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减少出血,随时吸净流入口腔的血液,更换已被血液等浸湿的、塞入鼻腔及松弛切口的棉球时要技术娴熟,动作迅速。注意手术洞巾是否过重,手术人员有无压迫婴幼儿胸腹部等情况,并给予及时提醒。
正确摆放手术[3]。手术的摆放与发绀、喉痉挛等情况的发生密切相关。患儿头后仰不全或后仰过度均可导致呼吸、循环系统发生异常变化;如发绀,呼吸不规则,甚至心跳骤停。麻醉后患儿喉头反射活跃,若不当,易致刺激性气味或血液或分泌物或消毒液刺激而诱发喉痉挛;亦易致发绀,呼吸不规则,心跳骤停。因此,我们将患儿摆放成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头后仰40~50°(口角与耳屏连线与手术台水平呈垂直位)的,并以砂袋固定。借此可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随时吸净流入口腔内的血液等,避免上述意外情况。
术毕处理。术毕慎不遗忘填入两侧松弛切口内的等渗盐水纱布,包括可能遗留的长纱布线丝,这是术后创口感染的来源之一。然后用碘附纱布置于创口,以橡皮膏压迫固定(次日除去敷料,暴露创口)。
2.4 术后护理 注意保温。室温保持在20~25℃之间,预防术后感冒。否则,仅感冒后的流涕、喷嚏就可导致创口糜烂感染,甚则裂开。
患儿回到病区,床位护士应立即向麻醉师了解手术情况。密切注意观察失血和体液消耗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4]。在完全清醒前,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给予小流量吸氧,并准备好吸引器及全麻护理盘;以使口腔内分泌物或血液或呕吐物自然流出或便于吸出,避免此类物质堵塞呼吸道或误入肺部。
应立即用夹板固定双肘关节,限制关节弯曲,以免用手抓挠唇部创口。涂抹安息香酊溶液于施术处,然后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唇弓,用橡皮膏固定在两侧鼻翼处下部,以减小创口张力。完全清醒后,可喂少量糖水,以免因饥饿引起哭闹,致创口出血。
床位或值班护士要经常巡视术后患儿,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创口清洁、干燥,若有流涕、血痂或食物附着,应随时用消毒棉签蘸3%双氧水擦拭,再涂以4%硼酸酒精消毒;无血痂的创口用4%硼酸酒精消毒。如发现创口有明显渗血或出血,要及时报告医师,找出原因,立即处理。若发现唇弓松弛,起不到减小创口张力的作用,要立即重新固定。术后应使用抗生素直至创口拆线。
术后清洗创口的次数应适中,一般每天4次左右即可;第4天视情1~2次/d。因为清洗次数太多,易将皮肤的保护性分泌物祛除,太少易致分泌物堆积,增加创口感染的可能性。
坚持用小汤匙进食,严禁用或奶瓶喂养,以防吮吸引起创口裂开。嘱家长在术后3周内看管好小患者,防止抓挠、摔咬、坠床,避免碰撞创口,造成开裂,导致手术失败。
术后5~7 d拆线,若是感染的线应及早拆除。创口张力较大者,可先间断拆线。红唇和黏膜的缝线应稍迟拆除或任其自行脱落。
口腔护理:婴幼儿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棉签擦拭口腔,年龄大些的患儿用1∶5000呋喃西林液3次/d漱口。饭后均要清洗创口上的饭渣,保持创口清洁干燥。
饮食护理:术后1周内要进全流汁饮食,术后2周进半流汁饮食。
2.5 出院前的宣教 嘱患儿家长,唇部经常处于运动状态,唇弓须在出院后15 d方可去掉;出院后1个月内不进或少进硬食;术后若发现唇部或鼻部仍有缺陷,应在12岁以后施行二期修补手术。
参考文献
1 张锡铎.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0.
1.1病情观察手术完成后,应密切观察产妇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每30min测量1次,并详细记录,同时观察产妇的神志状态以及是否出现心慌、出汗、头晕等症状。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和阴道出血情况,准确记录出血量,可给予子宫按摩、按压等,注意腹部切口情况,观察有无渗血、敷料掉落等,若出现各种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置。
1.2饮食护理产妇在术后6h内注意严格禁水,之后可适量摄入一些温开水,术后12h可进食,以流食为主,如米汤、面汤、骨汤等,以促进胃肠蠕动,再逐步过度至半流食和普通饮食。由于剖宫产手术对产妇的损伤大,其能量消耗多,故在饮食上注意营养丰富,应予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高热量、纤维素含量多的饮食,但注意在未排气之前不可摄入牛奶和甜食等,以免发生肠胀气,嘱产妇适当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疼痛护理由于子宫收缩、切口及腹胀等原因,导致产妇在术后24h内多有疼痛存在,影响身体恢复[4],因此,在此期间应给予镇痛泵以有效止痛,在使用镇痛泵时,注意严格把握给药速度和浓度,不可过量,同时注意观察产妇的呼吸、脉搏、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红肿等情况,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此外,护士应同产妇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转移其注意力,以减少产妇痛苦。
2结果
本组55例产妇,经剖宫产手术和精心的护理,手术均顺利完成,共分娩新生儿55例,全部生存,产妇和新生儿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伤口Ⅰ期愈合,术后住院时间为3~5d,平均(4.2±0.3)d。
1 临床资料
2009年11月~2010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肺癌患者66例,男42人,女24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5岁,住院天数最短13 d,最长32 d,平均住院天数21 d,治愈61例,好转5例。
2 术前准备
2.1 心理准备 心理情绪的变化可通过下丘脑及由它控制分泌的激素影响免疫功能,从而减低机体对病毒、细菌、过敏物质的抵抗力,减低了手术的耐受性,增加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因此,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要做好心理护理。按护理常规解除患者共性的心理问题,如患者住院、治疗心理上普遍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焦虑和不安等心理问题。根据患者特定的心理状况,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如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担心;经济条件差者,对治疗费用忧心忡忡;因家庭关系不和致情绪忧郁等。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病情、家庭关系、社会背景、性格特点、文化、经历等多方面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帮助患者改变他们原有的心理观念,使患者的心理观念与现实建立起新的和谐的关系。肺癌术后特别是一侧肺全切患者,呼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不可能通过改变现实来缓和,只能通过改变患者原有的心理观念,以适应新面临的现实,配合各项检查、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2.2 生理准备 戒烟2周以上,因为吸烟增加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使支气管上皮纤毛活动减弱或丧失活动力,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影响痰液咳出。保持病房空气清新,避免受凉,预防感冒,防止肺部感染。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内感染、肺气肿的患者,结合痰液及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应用抗生素及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药物。腹式呼吸与有效咳嗽训练,增加肺活量,锻炼肺功能。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介绍带有引流管时的翻身方法及注意事项。协助做好手术前各种检查,如血、便、尿常规检查、心电图、肺X线、肺功能测定、B超、各种血生化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术前1日备血、备皮、留置尿管。麻醉前12 h内禁食,4 h内禁饮,以减少麻醉意外发生。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鲁米那或安定,以减少腺体分泌,提高麻醉效果。
3 术中护理
术中麻醉医师、手术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严格按规则执行各项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因为手术时间越长肺部感染机会越多,开胸手术多取侧卧位,而此时对侧支气管口向上,分泌物易潴留,手术时间越长,分物越多,若手术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吸痰,术后易导致对侧肺不张。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如果麻醉医生未注意间断通气,可能存在的膨肺压力过大易引起术后肺水肿,手术时长时间的纯氧吸入亦可能损伤正常肺组织,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
4 术后护理
4.1 监护室准备好一切抢救用品及设备 监护护士详细了解麻醉及术中情况,连接胸腔引流管、导尿管、吸氧管、输液管,接监护仪,保持各种管道通畅,观察刀口渗血情况。及时记录动态病情变化,准确记录术后出入量。
4.2 安排合适 麻醉未清醒时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肺叶切除患者可左侧或右侧卧位,健侧卧位更有利于患侧肺组织扩张。一侧全肺切除的患者,不应躺在非术侧,避免完全侧卧,压缩唯一的肺,造成严重缺O2,以防止纵隔移位,可采取1/4侧卧位。
4.3 术后低体温护理 75%患者术后温度低于36 ℃,患者出现寒战。其原因与麻醉对体温调节的抑制,麻醉既损害中枢温度调节,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增加周围的血管扩张,因而引起低体温。低体温还与周围环境手术室温一般在25 ℃左右、手术时体腔开放、输液液体的温度有关。低体温可使患者心动过速(占6%),轻度低体温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和整个系统性血管收缩。当体温下降1 ℃时,就可出现寒战,整个机体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低体温还可并发血小板减少、伤口感染[3]。所以,术后要注意患者保温,特别是寒冬天,在护送患者回病房路途中外界温度更低,护理时要特别关心。
4.4 观察生命体征 定时测量记录各种监测指标,注意观察心率,若超过100次/min,呼吸幅度大且快超过35次/min,应警惕呼衰的发生,监测心电、SPO2, 注意有无肺部湿音,有无皮下气肿发生,若发生在颈部、腋下触诊有捻发音、握雪感。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较高,对这样的患者术后密切观察心律、血压、血氧的变化,及时去除并发心律失常的诱因,频发的室性早搏尽早处理,以减少或避免出现室速、室颤而危及生命。
4.5 术后当日禁食,次日可酌情进流质饮食。
4.6 呼吸道护理
4.6.1 吸O2 肺切除术后24~36 h内,由于肺通气量和弥散面积减少、麻醉剂抑制、伤口疼痛等,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缺氧,术后须常规给予吸氧,若鼻塞吸O2效果差可给面罩吸O2,5~8 L/min,SPO2稳定在95%以上,第2天改鼻塞吸O2。
4.6.2 术后带气管插管返回病房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导管的位置,防止滑出或移向一侧支气管,造成通气量不足。观察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每次吸痰前后要充分吸氧。
4.6.3 术后肺功能锻炼 强调早期锻炼,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即给半卧位,术后第一天半坐卧位,做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咳痰,尤其睡醒后更应主动咳嗽,利于肺泡扩张,早期锻炼可增加患者的肺活量,有利于肺复张,活动使变化,使胸腔积血、积气有效排出,减少胸腔感染机会。
4.6.4 对于术前心肺功能差,术后SPO2过低者,术后早期可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严格按呼吸机各项操作程序使用,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操作须轻柔敏捷,每次吸痰不超过15 s,吸痰前氧浓度调至70%以上,做好气道加温、湿化,分泌物多、黏稠时,滴入糜蛋白酶稀释痰液。气管插管气囊每4~6 h放气一次,防止气管长时间受压发生溃疡、出血。需要长时间辅助呼吸,最好行气管切开。当患者呼吸平稳心肺功能正常,血液氧合在95%以上,可脱离呼吸机,待呼吸平稳,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及时吸痰,应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以减少喉头水肿。
4.6.5 对于术后咳嗽无力者,应指导深呼吸协助咳痰。术后3 d内叩背协助咳痰,让患者坐起,术者五指并拢,手背隆起,自上而下,由外向内轻叩患者背部,同时令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出,通过叩击可以使附着于肺泡及支气管内的黏痰松动脱落而随咳嗽排出,每1~2 h做一次,以上方法于术后早期应用效果较好,适宜高龄肺癌术后,是最常用、最简便的呼吸道护理操作。
4.6.6 对于痰液粘稠咳嗽有力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疗法,2次/d,以利于痰液排出,必要时2 h雾化吸入1次。常用药物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沐舒坦。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手段,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4.6.7 雾化吸入 最好选择坐位,此有利于吸入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仰卧位由于潮气量减少,不利于吸入治疗。常规2次/d,选择饭前进行,有利于吸入后排痰或特殊治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对肺部感染、痰液黏调,可增加吸入次数,使痰液保持糊状,易于咳出为佳。吸入后要进行拍背,帮助患者排痰,同时观察痰的性状、颜色和量的变化,以指导治疗,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于痰多黏稠、无力咳出、听诊肺部有明显痰鸣者,血SPO2低于90%时,提示呼吸道内有较多分泌物阻塞,应及时气管内吸痰,排除分泌物,鼻导管吸痰,必要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呼衰、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抽痰。
4.7 术后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对肺癌手术患者危害很大,由于手术伤口疼痛明显,患者恐惧疼痛而不敢深呼吸,造成肺不张,结果使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分别降到术前的35%~55%。疼痛也使患者不敢咳嗽,使痰液淤积在肺内,引起肺炎。术中置止痛泵有利于术后止痛,效果不佳者,可肌注止痛药,以利患者咳嗽,但不宜使用吗啡。
4.8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定时观察胸腔引流是否通畅,每1~2 h挤压引流管一次,以防阻塞。术后早期,特别注意观察引流量,一般开胸手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300~500 ml左右,若见有大量血性液体,每小时超过100 ml左右,持续2~3 h,提示有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需再次开胸,消除胸内积血,查清出血部位,予以充分止血。如引流量大,每日1500~2000 ml左右,色较淡,应想到胸导管损伤引起的乳糜胸。胸腔引流管的长度50~75 cm,以利于患者活动。注意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观察液平面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2~6 cm。胸管与水封瓶之间引流系统,均应完全密封,固定牢固,勿漏气,水封瓶塑料管应置于液平面下2~3 cm保持直立位。水封瓶不可高于胸部,在患者胸部水平下60~100 cm处,勿使水封瓶倒置,以免液体逆流入胸腔,每日更换胸腔引流瓶,预防逆行感染,准确地记录胸液量和质的变化。当患者翻身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受压或外脱。除注意有无胸腔内出血,还要注意气胸、患者有无刺激性咳嗽、痰中有无血丝等症状,早期发现气胸、肺不张、感染或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全肺切除的患者如带有胸腔闭式引流,应予以钳闭,护士应注意观察有无皮下气肿或气管向健侧移位等情况,开放排液时,禁止患者在此时咳嗽,以免造成纵隔摆动。
4.9 术后输液护理 肺叶切除术后严格限制输入液体的速度和总量。肺组织大面积切除术后,残肺内动脉压力升高,液体易渗到肺泡内,形成肺水肿,输液速度控制在40滴/min,以免发生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全肺切除术后,肺血管床容量急剧减少,心脏后负荷增加,若输液过多过快,易诱发左心衰竭,因此,护理上限制输液的总量和速度非常重要,24 h输液量不超过1500~2000 ml,滴速以20~30滴/min为宜,不超过40滴/min,并须限制氯化钠的用量,观察有无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肺水肿发生。
4.10 术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适时早期活动可促进呼吸运动,防止肺不张和术侧肩关节僵硬及手臂挛缩。手术患者大多数在下肢大隐静脉留置针输液,术后1 d最好更换健侧上肢手背输液,以防止下肢静脉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参 考 文 献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368-02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病变、眼内炎、眼外伤等眼科疾病的手术方法,尤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了玻璃体切割术临床治疗疗效[1]。但考虑到实施该手术具有较大难度,且并发症多,因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80例患者为对象,对围术期护理总结一些体会。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80例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其中46例为男性患者,3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4.3岁。这些患者中11例为单纯玻璃体积血、46例为视网膜脱离、10例为黄斑病患者、6例为增值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例常规巩膜外垫压术、3例玻璃体切割硅油取出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
2.方法
(1)术前护理
手术治疗前给予患者心理、生活以及常规护理。本文选取的8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多数患者视网膜脱离,加上对手术知识不够了解,因此,对能否成功治愈存在较大疑虑,进而产生失眠、紧张、急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温和、诚恳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通过交谈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为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解除患者内心的疑虑,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例如,给患者分发玻璃体切割术知识手册、或进行口头讲解手术知识等;充分利用巡视病房的时间,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多加鼓励与正确的引导,最大限度的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以使其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2]。
生活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进行充分的休息,避免头部进行剧烈活动,增大视网膜脱离范围。同时,眼球尽量少转动,使裂孔处在最低位。针对黄斑裂孔患者,护理人员应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或仰卧位头部仰位,如患者的2~10点之下裂孔应使其处于半卧位或坐位,包扎患者双眼。同时,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继续服用相关药物,并加强锻炼,使其血糖、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针对失眠患者,应给予镇定催眠药物,以帮助其正常睡眠,处于较好的精神状态。
进行术前常规护理时应按照以下内容实施:患者如果是局部麻醉,则要求患者保持头部不要动,以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同时,做好眼科及全身检查工作。手术前3d按照4~5次/d使用抗生素进行滴眼处理。手术前1d适当的修剪患者睫毛,并在手术实施的当天对备皮范围进行充分的擦洗,并使用0.9%的氯化钠对结膜囊进行冲洗处理,为防止污染,加贴眼部敷料。同时,为方便手术的进行,术前30min对患者眼睛进行散瞳处理。另外,给予缓和镇静剂、止血药以缓解患者恐惧、紧张不良情绪,以及避免术中出血。
(2)术后护理
手术护理主要从心理、生活、常规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实施。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告诉患者及家属手术状况,并告诉患者手术的康复需要一段时间,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疑虑等不良情绪的出现,以争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为患者术后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活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合理膳食,例如鼓励患者多食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清淡的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水果、蔬菜,避免吃刺激、辛辣食物。同时,要求患者术后进行适当活动、并通过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以保持大便顺畅,以防止大便过程中因用力过大导致眼压升高现象的发生。要求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术后,按时用药,加强饮食的控制,并进行实时的体育锻炼,使血压、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术后给予患者眼部常规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内容:手术结束的当天,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患者敷料是否出现渗液、渗血现象,并在术后第二天,观察患者行手术的眼睛是否出现结膜充血、是否存在分泌物。如有分泌物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擦拭。如患者眼睑水肿比较明显,可按照2~3次/d湿敷50%的硫酸镁。同时,滴眼药时,护理人员应保证动作的正确性,滴入患者结膜囊中后,要求患者闭目2~3min后恢复正常。
二、结果
本文给予8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进行胃术期的针对性护理,结果所用患者均顺利的通过了手术,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未出现感染、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等不良症状。
三、讨论
在围术期通过给予8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总结出以下护理体会:首先,要想提高玻璃体切割术临床治疗,除了需要医生具有精湛的技术外,还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即,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详细的护理策略,考虑到患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内心顾虑,从而充满信心的接受治疗;其次,做好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3]。同时,为促进患者出院后疾病的早日康复,还加强相关康复指导,例如,要求患者按时滴眼药水,避免使用不清洁的毛巾擦拭眼睛,以有效避免眼睛感染。出院后的三个月内,不能过度用眼等;最后,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医院应定期举行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护理知识专业培训活动,增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
总之,给予本文8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患者疾病康复时间大大缩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a)-100-02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主要是利用超声乳化仪的超声波高频振动将晶状体核破碎成乳糜状而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切口不需要缝合。此术式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散光小及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等优点[1]。本院自2008年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共82例,通过术前精心的准备,严格选择合适的病例及术中安全准确的治疗与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共82例,其中,男54例,女28例。右眼56例,左眼26例。年龄42~90岁,平均66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72例,并发性白内障10例。全身情况:具有心血管疾病15例,糖尿病26例,呼吸系统疾病8例,均在术前进行内科治疗,得到良好的控制。其中全部植入后房型晶体,手术时间10~20 min,平均15 min。
2结果
通过护理,82例患者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术后1~2 d出院,无一例感染。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术前患者一般都存在术前紧张,情绪不稳定,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并对术后视力恢复期望过高[2]。这种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反应以及切口的愈合。因此,术前晚应给予患者口服镇静剂,这样可使患者充分睡眠,减少术中或术后的并发症。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由责任护士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讲解有关知识,并做好耐心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3.2 术中配合
①将手术显微镜调试好,放置于操作者右边适当位置,脚踏开关置于中单上,放在操作者右足下[3]。②将超声乳化仪放置在操作台上,与显微镜放在同侧,脚踏开关同样置于操作者右足下。③接通超声乳化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调节好设定的各种参数值,能量50%,流速20 ml/min,眼内压可维持在25 mmHg。可根据操作者要求随时调整。④将灌注液接输血器置于输液架上,调整高于手术床60 cm高度,排尽输液管内空气,灌注管接输血器,排水管下接有一空的容器。⑤巡回护士要熟悉乳化仪的性能,进行乳化时要打在U/S档位,在注吸时要打在I/A档位,同时根据术者要求随时调节负压开关,主动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⑥根据医师要求选择合适晶体置于手术台上,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⑦切口无需缝合,但用眼罩做好封盖,固定好胶布,注意美观。
3.3 术后护理
3.3.1基础护理①妥善移动患者,勿震动头部,按医嘱采取一定,头位。②嘱患者不可用力咳嗽,大声谈笑,经医生允许,方可下床活动。③按医嘱执行半流质或流质饮食。④避免意外碰撞,应在眼垫外加保护眼罩。⑤眼部疼痛,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或止痛剂,如有突然的眼部剧痛或发热,及时通知医生。⑥保暖防感冒。⑦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解剂或灌肠。
3.3.2 眼部护理保持术眼敷料清洁干燥,术后2周内避免眼内溅水或进异物,注意卫生。术后有眼花、轻度异物感、眼眶淤血是正常现象[4]。如果发生明显眼痛、恶心、呕吐,不要紧张,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相应治疗措施。术后不可揉眼,不可低头,不可用力搬重物,严禁外力撞击术眼,以免伤口裂开、人工晶体移位。术后次日护士给术眼换药,换药力求动作轻柔,避免挤压术眼,并给予常规滴眼,滴眼药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应先用棉签拭去眼部分泌物后,再滴眼药。滴眼药时不可离眼睛过近,以免触及到眼睑及睫毛,防止感染。
3.4 出院指导
出院时,嘱患者进食高营养、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食过硬及辛辣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按医嘱用药,同时使用2种以上的滴眼液时,应间隔3~5 min;出院后1周复查,以后每月复查。如有不适,可随时就诊[5]。
4 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视力恢复快、炎症反应轻等优点,通过对8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观察,笔者认为只要在护理过程中重点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地执行操作规程,做好术后护理,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和康复的具体措施,鼓励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康复信心,确保护理质量, 有针对性地护理好每一位患者,就能使患者顺利地渡过围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陆斌,王文清,陈蕾,等.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2,10(3):232-233.
[2]邵偶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2(6):77-79.
[3]王雪芬.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46.
口腔种植体植入术是指运用人工植入方法与GBR技术相结合将种植体植入人体颌骨内使其作为人工牙根为患者提供支持[1]。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口腔种植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给先天缺牙、行正畸术后留有间隙、乳牙滞留难以长时间保留等缺牙患者带来了福音, 同时也实现了牙齿功能与美的完美结合[2]。临床实践证明, 在口腔种植体植入术围术期给予规范的护理是手术顺利与否的重要保证。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缺牙患者进行了手术和护理,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本院行种植牙手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28例, 女性患者24例, 年龄18~62岁, 平均年龄(42.5±5.6)岁。本组患者共缺牙72颗, 其中包括19颗前牙和53颗后牙, 上颌有30颗, 下颌有42颗。
1. 2 围术期护理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前详细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病以及肾病等疾病, 通过询问掌握患者的全身情况。女性患者行口腔种植体植入术时应尽量选择非妊娠期和非月经期, 患者的生命体征应保持平稳, 按要求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进行检查。上述指标均正常时才能安排手术, 同时患者在术前应签署同意书[3]。②心理护理。种植体植入术是一种有创手术, 多数患者都会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 与其他修复方法相比种植修复中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加复杂[4]。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进行详细的介绍, 提高他们对这项手术的认知度, 缓解其紧张心理, 及时调整好心态, 积极配合手术。③口腔护理。在口腔种植过程中口腔及牙周的卫生情况十分关键, 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口腔病史, 必要时可于术前半小时使用生理盐水加碘伏漱口, 尽可能杀除口腔细菌, 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④做好器械准备和消毒工作。备好常规器械包、保护套、输水管、注射器、生理盐水、碘伏、肾上腺素注射液等物品。选择种植体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自身情况和经济条件, 将各项设备连接好以备用。⑤手术间消毒。无菌环境是手术操作中避免发生感染的关键, 术前应进行1 h的紫外线消毒并进行生物监测。
1. 2. 2 术中护理 为预防术后感染, 术中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使用2%碘伏对手术区消毒后再对受术者进行麻醉。种植窝制备好后仔细核对各种植体的尺寸, 切勿与种植体直接接触, 以防其受到污染, 尽量减少种植体的暴露时间。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防止发生意外。
1. 2. 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 看患者有无出血等情况, 仔细观察其生命体征, 严格遵医嘱使用5~7d的抗生素以防感染, 提醒患者7~10 d 后来医院拆线复诊。
1. 2. 4 健康宣教 为避免因感染而导致种植体脱落, 应指导患者正确刷牙,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坚持饭后漱口, 避免因菌斑或结石影响种植体效果。
1. 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数据使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采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以P
2 结果
术后经总结和回访, 前牙植入19颗, 成功17颗, 失败2颗, 随访期内的存留率为89.47%;双尖牙植入10颗, 成功10颗, 存留率为100%;磨牙植入43颗, 成功43颗, 存留率为100%。各牙位的总存留率为97.22%(70/72)。各牙位种植体植入存留率均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目前, 口腔种植体植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 但从总体上来看, 患者普遍缺乏相关的保健和维护常识[5]。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于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进行有效配合、术后进行规范化护理和健康宣教是口腔种植体植入术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 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对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围术期护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其快速愈合, 还可以提高各牙位种植体植入存留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促使患者顺利康复。因此, 系统、规范的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和提高口腔种植体植入存留率的有效措施, 应加以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籍艳萍,张桂梅,张丽萍.口腔种植体植入术围术期的护理.护理研究, 2011, 25(10):2791-2792.
[2] 潘开凤,苏剑生.实用颌面美容医学.上海:上海同济出版社, 20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