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8 17:15: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12-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具有辐射广大农村地区的区位特征和地域优势,其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涉农高职学校达到343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27%,在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涉农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三类人才,即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人才。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的核心是农产品能否顺利通过流通领域向消费领域过渡,因此,加大培养农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职涉农经贸人才:本课题是指高职经贸类专业(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商务经纪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按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求培养的人才,指在农业与农村、农产品与农资,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中从事营销、对外贸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济管理等工作及独立从事农产品经纪与活动。毕业后主要在农村流通领域就业的这一群体。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新农村高职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就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全国的高职院校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调查347所高职院校,在这347所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只有31所开设了涉农经贸类专业,仅占了8.93%。而在这31所高职学院中,其专业又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大类。虽然开设财经大类专业的学校很多,所占比例高达77.5%,但开设涉农经贸类专业很少,所占比例不到1%。全国供销系统院校“浙江经贸职院”、“广西经贸职院”、“安徽财贸职院”等以及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这类以培养农村流通领域人才为主的院校来说,开设与农业有关知识课程的专业也就只有连锁经营管理(生鲜食品连锁方向)、商务经纪与(农产品经纪人方向)、市场营销(农产品营销方向)和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方向)等寥寥几个专业,且年报考人数都不多。而在农林牧渔大类中开设了涉农经贸类专业的28所高职院校,每个专业通常也只开设了1-2门营销课程。涉农经贸类专业布点最多的是种子生产与经营、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和兽药生产与营销等三个专业,但也仅有4.03%、1.73%、1.15%。涉农专业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农业生产技术与工艺上。
二、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教育内容缺失,认识不足
在农村,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深刻,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好的大学,离开农村这“贫困”的地方,去城市里发展。越是农村的学生对涉农专业越敏感,对报考涉农专业越有顾虑。据了解,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年下降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不仅是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多家农业类院校中,近年来农村生源比例也持续下滑,出现农村学生生源减少现象。
因为在很多农村学生看来,考大学是为了跳出农村,所以许多农村考生对就读涉农专业并不“感冒”。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还只是把与农业有关的工作和低级的苦力劳动相结合,认为农业只是劳动型产业;去农村工作的待遇没有在城市的好;与农业相关的工作不能给学生提供更高的发展空间等。这使得教育内容充满了城市性和远离农村性,考上大学的学生不愿意选择涉农专业,更不会再回到农村,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愿务农。
(二)涉农经贸专业办学基础薄弱、经验不足、办学影响力欠缺
首先,由于历史沿革,使某些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仍沿袭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思路,将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型和中专的放大型。一些高职院校在涉农经贸类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上,向本科院校看齐,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创新,地方特色不突出,与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实际相脱离。其次,高职涉农经贸类专业在专业师资、实验实训条件、设施设备数量等方面未达到一般专业建设的基本标准要求。涉农经贸专业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管理上操作粗放,服务水平低,宣传工作不到位,造成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低下,也影响了办学权威性的树立。
(三)国家资助和免学费政策有待完善
自2009年起,全国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标准是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免学费资助标准1600元。从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标准来看力度并不很大。但即便是这样,高职院校还没有实施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经过搜索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从2012年秋季开学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涉农专业学生也将可以免交学费。但并没有明确涉农经贸类专业的学生是否可以免交学费。
(四)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相关的配套机制尚未完善
到城乡基层一线工作,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是大学生就业的大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文件的第一条就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实行四项具体鼓励政策:第一,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政策;第二,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第三,选聘招录优惠政策;第四,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由此可以看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政策方向是很明确的,但相关的配套机制还有待完善。目前,鼓励到农村就业的岗位局限于基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数量有限,且农产品流通领域没有提及。
三、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贸类涉农人才培养现行制度无法满足需要,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促进经贸类涉农人才的开发建设。
(一)创新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开发培养机制
1 培养涉农经贸人才,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作用,优化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推动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于涉农经贸类专业来说,必须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采取定向就业招生、专项奖学金等方式,牢固树立依托行业办学、服务行业办学的理念,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作为衡量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准,把教书育人和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毕业生在行业中的集聚度,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产品流通人才。
2 政府在实施人才强农战略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农业职业教育和涉农人才培养的公益性定位。教育培养费用应该卣政府部分或全部买单,以增强学农的吸引力。采取开放式办学,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接受涉农经贸专业教育的机会。为农民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农民网络技术、商务技术、营销管理技术和现代农业知识水平,培养大量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人才。不断创新涉农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快知识更新培训,注重实践培养锻炼,促使涉农经贸人才热爱农村、业务过硬、服务农民。
(二)完善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管理使用机制
1 市、县、乡各级政府与当地高职院校可成立涉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工作,对涉农经贸人才的选拔、表彰、培训教育等工作通盘考虑,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分析、研究、总结工作情况,解决问题。改进人才的选拔使用,对优秀人才坚持用当适任,把人才的素质能力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竞争择优机制,力争把每个优秀人才都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坚持用当尽才,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涉农经贸人才下基层,真正让高职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前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农村流通领域的农产品流通大户、致富能人、农产品经纪人的典型事迹、先进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推动作用,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年终进行表彰奖励。
2 健全信息管理网络,完善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使涉农经贸人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通过定期开展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活动,加强农村流通人才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使农村流通人才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为农村流通人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平台。
(三)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方法配套、法律约束等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运行高效有序的一系列措施。政府的调控作用必不可少。为了保证涉农经贸人才培养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必须从组织管理、资金投入、方法配套、法律约束等方面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 强化涉农经贸人才的资金投入制度。政府作为我国人才开发中起主导作用的一方,需要不断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证资金能落到实处,真正为建设新农村流通人才队伍提供资金。把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纳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投人的总体规划,在保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资金的同时,保证农产品流通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
2 加大农村信息投入。涉农经贸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要利用和开发这些人才资源,国家应制定和提供各种有利于涉农经贸人才开发的政策和信息,促使人才资源在动态中实现合理配置和发展。通过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产品市场的预测监测、收集和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区内区外农产品需求、价格、数量、时间等市场信息,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和方便农副产品销售。
涉农经贸人才培养机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农业职业教育体制的健全,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建立多元投人体系,注重现代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等,为建立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供有效保障。
四、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政策思考
支持涉农经贸人才培养,还需要一系列政策配套。
(一)开展适用于农村的教育体系
1 要制定出台政策解决涉农经贸专业学生的招生和就业问题。通过政府减免学费或学校设立特别助学金等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青年学生报考涉农经贸专业。同时采取定向委培、定点培养、定单培养等形式,帮助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到为农服务岗位工作。定向委培,即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定向招用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定点培养,即根据地方政府和涉农企业单位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特定的或规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动地走出校门,走到生产第一线上门进行教育培训或指导服务。定单培养,根据地方政府、村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经济部门的特殊需求,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短、平、快的优势而进行的针对性和时间性较强的培养方式,及时满足用人单位对农产品流通人才的迫切需求。
2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完善教育机制。通过搭建农产品流通服务技术平台,从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实现了服务“三农”工作与涉农经贸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融合。
(二)选择适于涉农经贸人才开发培养的创业之道
创业致富是很多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希望。据调查,涉农经贸专业的毕业生创业成功率最高。涉农经贸专业实用性强,自主创业有着更多的便利条件,涉农经贸类专业的毕业生所学专业更适合创业。创业需要投入,投入要有资金,刚毕业或毕业不久想创业的毕业生,缺乏创业资金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即使是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创业的毕业生,随着事业的发展,资金筹集仍很重要。政府虽然出台了诸多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到基层很难兑现,因此,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要增强刚性,增强透明度。
政府应该把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创业纳入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制定一些有利于涉农专业毕业生回乡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主要面向大学毕业生创办经济实体给予税收、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和补贴。省级以上政府应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的政策意见和制定支持个体私营企业融资的若干政策。
近年来,我们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共培养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83.8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1.54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24.78%,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统筹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省市两级逐步建立和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格局,使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各类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二是完善政策措施。我省率先在全国将高技能人才工作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考核范围;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省、市两级有突出贡献技师、高级技师政府津贴制度;率先在全国设立了省、市两级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率先在全国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实行政府统筹,并由地税部门代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重点技师学院,并明确为副厅级事业单位;率先在全国开评技工院校教授级高级讲师,相继出台了企业职工薪酬分配制度、高技能人才进城落户和比照高级专家调整基本养老金政策。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技能大赛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职业晋升通道,积极提供高技能人才流动便捷服务,真正让高技能人才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平台、干成事有回报、干好事有发展。
二、着力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省现有技工院校134所,其中技师学院27所(省重点技师学院7所),高级技工学校11所,国家级、省级重点技工院校41所,在校生33万人,各类社会培训机构1307个,年开展社会化培训28万人次,初步形成了以省重点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为龙头,以国家和省级重点技工学校为骨干,初、中、高技能等级相互衔接、职业工种(专业)基本齐备、公办民办相结合的技工教育和培训体系。二是共建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通过省市共建形式,在中心城市重点建设1个面向社会提供培训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目前,有9个市已建成使用,其中,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被确认为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与此同时,全省已建立了以18个国家级和50个省级示范基地为骨干、145个市级基地为基础和307个培训点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高技能人才的年培训能力达到18万人,基本形成了“人才培养基地化,基地建设网络化”的培养培训格局,为广大劳动者终身学习、提升技能水平、增强职业转换能力提供了平台。三是推进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通过经费补助、表彰奖励等有效措,施,积极支持、引导和推动企业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并对企业创造的岗位培训典型经验,及时总结推广。依靠行业部门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涉及的竞赛职业50多个,涵盖机械、石油、建筑、电力、船泊、交通等支柱产业,每年参赛人员超过百万人次,三年共有18000余人破格晋升职业资格、1600余人荣获各种荣誉称号。如今,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和有效促进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四是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指导技工院校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积极承担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使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社会的需求同步,做到学校教育与技能岗位“零距离”对接。同时鼓励企业与技工院校联合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主动提供实习场地,选派指导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技术攻关。目前,全省正在实施“百校千企”工程,通过100所优秀技工院校与100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结对关系,深化校企合作范围和层次,创新双赢机制,全面提升我省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高效率、大规模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三、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首先是建立健全投入机制。省财政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奖励、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贷款贴息和省市共建公共实训基地补贴等,今年安排的资金达到4500万元。省辖市也设立了相应的专项经费,并规定用于职业教育的城市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不少于20%用于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对企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要求保证50%以上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市县级政府可统筹其中的0.5%部分,用于本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其次是建立健全评价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技能型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难题的考核;对知识技能型人才,突出掌握运用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考核;对复合技能型人才,强化综合性考核和多技能考核。大力推进企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引导企业建立能力考核与业绩考核相结合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为高技能人才破格晋升、越级晋升、优先晋升等创造条件,企业职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从过去的10%左右上升到30%。最后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从2004年起,开展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技师、省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技师实行政府津贴制度,对技术能手由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并把高技能人才纳入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范围。完善企业职工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在聘的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技工院校高级班毕业生试用期、见习期工资待遇及定级工资,参照大专学历毕业生待遇确定。
基金项目:此课题为2014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河北省经济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互动发展研究》(课题编号:JRSHZ-2014-03007)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8日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内具有强烈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很强的创造力,并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或者具有能力产生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杰出人才。河北省作为经济大省,人才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河北省高层次创新人才仍旧匮乏,因此培养、开发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应成为河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河北省经济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互动关系
(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高层次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知识创新、传播和使用的主体,并推动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完成。近几年,河北省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引进了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各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这些高层次创新人才极大地带动了河北省经济的发展。
(二)河北省经济发展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河北省产业结构挑战与优化的重点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加传统产业的知识科技含量,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都离不开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支持,尤其是随着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二、河北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高层次创新人才公共服务机制滞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比较淡薄,还没有意识到培养开发和引进使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虽然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但是具体到执行层面,缺乏可执行的规划,导致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滞后。此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工作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形成聚集吸引优势。
(二)高层次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且流失严重。相对于人力资源总量而言,河北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数量还明显不足。河北省人才规模虽然居全国前列,但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却相对缺乏,与发达省市差距明显。且由于河北省受经济条件限制,高层次人才待遇较低,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力度与周边省市尤其是京津地区相比较弱,造成高层次创新人才流入少、流出多。
(三)创新成果转化率低,对经济贡献不足。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也应该是企业,但是长期以来,河北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大量集中在科研院校和事业单位,且人才分布不均,多数高层次创新人才分布在教育、医疗系统,远离市场,造成企业的研发力量薄弱,难以得到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其创新成果的支持。
(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一方面河北省在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方面投入不够;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其规模和层次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开发过程中,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对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在培养过程中,多注重学术研究,对创新型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实用人才培养不够。
三、河北省经济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互动发展策略
(一)建立人性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人性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服务体系,首先要在认识上确立高层次创新人才在人才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各级政府要树立为高层次创新人才服务的意识;其次要加强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服务体系;再次应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为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科研、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配套和完善的服务。
(二)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现阶段,快速提升河北省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的主要方法就是人才的引进。因此,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来河北省创业发展。围绕河北省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利用河北省独有的资源优势和新兴产业优势,制定面向国内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计划。
(三)创新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从长远来看,应当整合省内科研教育资源,为企业和高校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构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互通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依据产业规划和经济建设需求,培育与之对应的学科群,增加创新产出,用优势学科支撑重点产业,把重点产业培育成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聚集高层次创新人才,再通过产业发展和人才聚集,反哺学科研究,促进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发展。
(四)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培养机制。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与质量双重不足的现状,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开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培养机制。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扩大创新人才基础。同时,开拓培养思路,开发多元化培养方式,针对经营管理人才、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开展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等多元化培养,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高层次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地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河北省要从整体战略着眼,建立健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机制,大力引进人才,建立一支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为河北省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苏海龙.甘肃省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开发研究,2011.
结合本区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及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着眼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重点培养45岁以下的科技人才,每年将重点支持和培养100名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创新骨干人才,选拔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紧缺专业优秀大学生进行定向跟踪培养。
该工程包括4个子项目,“新疆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入选“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特支计划”为目标,重点培养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立足服务于自治区优势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学科建设,以入选“国家特支计划”为目标,培养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青年博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基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优秀博士毕业生和基层优秀科技人才为培养对象,作为上两个项目后备人选的重要来源。通过政策引导和对培养对象的连续稳定支持,在自治区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创新团队。同时,选择若干创新环境好、发展势头好、人才聚集度高、整体专业水平高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园区、企业等,给予重点倾斜和指导,鼓励其在人才培养政策、模式、体制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04-02
近年来,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科技创新人才的产生和涌现。高校依托各种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营造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和谐自由的环境,期望培养出一批批创新人才,使之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本文分析我国创新人才的特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意义和成长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设想。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
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
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
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
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此举显示了党和政府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在此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有潜力的前沿科技产业,以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金融危机后各国的科技政策及创新人才开发经验
为了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除了扩大内需等一些经济措施之外,各国政府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1. 确保科技研发投入稳步提升
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老牌科技强国,认识到金融危机将会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甚至是政府自身降低科技研发投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美国和日本政府都增大了政府的科技投入,并且放开银行信贷,解决中小企业科研经费问题。如日本政府2009年度的科技预算比上一财年增加了6.7%,英国政府力保2007年提出的2009-2010财年科学预算比2008-2009财年增加5.3%的目标得以继续实现。
2.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验证明,“科技创新能够使资本大量投入到新产业和新基础设施”。奥巴马政府将科技创新看作是振兴经济的重要动力,特别把新能源作为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发动机”。根据奥巴马公布的能源政策,美国将逐步实现能源供给的战略转型,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研究;法国官方于2008年年底宣布,将在2010年前追加150亿欧元用于发展科研,其中40亿欧元由国家承担。一直都很重视“科技立国”的日本,将重点推进能源和环境技术的研发。
3. 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凯恩斯主义使各国政策制定者都认识到,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时期能对经济产生刺激效果。因此,各国除了为银行注资之外,大都把资金投入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法国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而于2008年10月出台的“2020数字法国”计划也提出要加大宽带普及,目标是到2010年让每个法国人都能够通过宽带上网,同时,改善学校的上网条件。
4. 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开发力度
历史表明,危机时期也是人才抄底的最好时期。金融危机后,一些企业和地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纷纷裁员,这对一些重视科技人才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大机遇,因此,各国在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方面除了加强自身的培养之外,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纵观各国的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①注重整合利用优质的高校资源,加大科研投入;②吸引各种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③完善各种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对创新成果进行保护;④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
(2)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
①吸引归国人才;②制定灵活的移民政策,吸引他国高科技人才;③扩大招收留学生规模,实行低成本、高质量人才培养政策;④以良好的工作环境及高薪吸引科技人才;⑤合作研究,做好智力引进;⑥国外建所,异国用人。
(3)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
①提高薪金,使科技人才安心工作;②提高福利待遇,稳定科技人才队伍;③增加科技投入,改善工作条件;④延长退休年龄,充分发挥老专家理论基础深厚、经验丰富的优势;⑤其他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现状
1.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
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短缺不是指科技人才短缺,而是在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仅处于中等水平;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科技人才资源中,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更加匮乏。著名超导专家,中科院院士赵忠贤说,“20世纪50年代,我国拥有一批在科研上独当一面,在世界上都响当当的将帅之才和专家,尽管不能说目前我国没有这样的人,但至少可以说太少”。
2. 科技创新人才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学术型人才多,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少,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很欠缺,由于技师队伍不够壮大,实用型人才缺乏,我国科研成果的80%不能变成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技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5%的水平。
3. 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
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也在企业。但是,我国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低,2006年止,仅占35%左右。而发达国家企业拥有的人才量一般已达到人才总量的 70%左右。据 2006 年国家科技部的数据显示:(1)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 0.71%,规模以上企业占0.56%;(2)60%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3)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4)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占万分之三。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研发能力,差距十分明显。我国的企业并没有成为科技创新人才从事研发并成长的基地。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战略建议
1. 完善科研后勤服务体制
科研服务本是我国的一个强项,当年我国之所以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两弹一星这样的辉煌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科研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后勤服务系统的高水平和高效率。一个国家的科研服务水平与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我国要想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必须完善科研后勤服务体制,提高科技服务工作水平。
2. 改革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机制不完善,不科学,存在重学历资历而轻能力业绩的倾向,选人用人评价机制僵化,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适应。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要客观地反映创新成果的潜在和实际经济效益,杜绝简单地以成果数量进行评估的粗放方式。在对科研论文和专利的评价上,对于原创性强的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应当注重评价其发展前景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对共性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评价中应当潜在经济价值和实际经济价值并重;对专有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评价中应当着重强调实际产出的经济价值。
3.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完善“官产学研金”五主体合作的培养模式
“官产学研”模式已经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孵化科技创新企业的模式,主要是指政府,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资金链条断裂,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投资上的投入也受到限制,这就迫切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支持与合作,在科技项目与创新项目上,给予资金政策倾斜。依赖“官产学研金”模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优化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使人才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成长。
(2)转变高校人才培养导向
我国现阶段的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并没有在科技创新领域加大投入,而是注重学生的总体数量和经济效益,忽视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益。理论式、填鸭式的教学充斥很多高校的课堂,实验性,应用性的教学却少见。国家应该在一些高水平的大学加大科研投入,由纯粹的理论导向向应用导向转变,高度重视技术科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的能力。
(3)建立开放式的培养路径
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离科技强国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因此,要鼓励我国的产学研机构同国际科技界展开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以直接引进国外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要支持实施国际合作项目,支持我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并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要积极加入国际重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支持我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工程。通过这种开放式的走出去战略,培养站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
4.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1)完善科技风险投资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人才创业领域都有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成功先例。完善风险投资市场可以有效降低科技创新人员开展研发的风险,对科技研发人员形成有效激励。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方法应当多样化,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可以采取长期薪酬激励、股票期权激励、事业情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
(3)完善创新成果交易制度。对科技创新人员的最终科研成果进行保护,是创新激励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规,弥补产权保护法制漏洞,形成促使创新成果交易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机制,可以为技术创新的资本与智力投入营造健康、顺畅的交易渠道,保护知识产权,降低交易成本。在科技成果的交易方面,世博会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王 元:当前金融危机和技术变革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
[2] 新华网:综述:新能源和科技创新助法国迎接金融危机挑战,2009-02-04
[3] 中国新闻网.紫荆杂志:金融危机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2009-04-23
[4] 程如烟:金融危机下的科技政策[J].民主与科学,2009(02):54
[5] 彭惠青 涂晓雨 黄海茵:国外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研究的启示与借鉴[J].科技创业月刊,2008(1)
[7] 汤兆云:人才是自主创新之本.光明日报,2008-10-15
摘 要:武汉体育学院充分利用体育学学科优势,以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为契机,组建试验班推动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试验班融合大类培养与个性化教育,构建“2+2”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搭建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体系和实践平台;以开放体系和创新机制为保障,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体育课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2-0073-03
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日益成为学者和高教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前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和体育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如何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期赋予高等体育院校的历史使命。
1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体育事业的发展比起以往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高素质的体育人才。高等体育院校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体育类人才培养现状尚不能较好地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层次体育科技人才培养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当前高等体育院校正处于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既是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优秀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促进高等体育院校逐步形成适应个性化、多样化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重要抓手。武汉体育学院作为一所富有鲜明体育特色的高等院校,坚持“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为一身”的办学理念,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深入把握“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在强化内涵发展的形势下,以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实验计划实施为契机,充分利用体育学学科优势,组建试验班主动探索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选拔优秀学生,集中优势资源,制定高标准培养方案,优化培养过程,创新评价标准”等全方位改革创新,着力培养一批理论扎实、技能良好、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体育领域的领军人物奠定基础。
2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与定位
2.1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超常的创新能力,在各个领域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杰出贡献从而引领社会进步的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内涵包括3个关键词:拔尖、创新和杰出贡献。“拔尖”是指出众,超出一般;“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杰出贡献”是判断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标准。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既具有拔尖创新人才的共性特征,又因其学科特殊性而又具有独特性。
2.2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位
体育人才按照工作性质和职业特征可以分为:体育竞技人才、体育教练人才、体育裁判人才、体育教育人才、体育科技人才、体育管理人才、体育经营人才、体育新闻以及群众体育服务人才。体育各个领域均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班学生的培养定位是体育教育和体育科技人才,即从事体育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科技开发或体育科学服务的人才等。
2.3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热爱体育事业,社会责任感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内在动力,责任感是外在动力,二者皆可以激发个体不断创新和奉献的热情。对体育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是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具备的首要特征,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源泉和动力。
体育相关专业理论扎实,运动技能良好。体育理论和技能是体育人才实现创造的“生产资料”,是体育人才尤其是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是体育人才的本质属性之一。宽厚扎实的体育学相关理论知识、良好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的体魄是体育类学生实现全面长远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当今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和终身化的时代背景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促使教育理念、育人目标和方式均发生变革和转型。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强调基础,又要强调作为现代人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意识与能力,以及国际化交流所需要的英语表达能力等。
2.4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处理的几种关系
基础与长远。人才培养周期长,但从人才成长经历来看,许多杰出人才在大学阶段已初露端倪,展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所以一方面要重视本科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同时基于人才成长的周期,要理性评价本科阶段的作用,不可急于求成。基于本科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中的基础地位和人才成长的周期,试验班的定位是为培养造就未来在体育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学科与术科。从课程结构研究的角度,体育专业教育领域中“学科”与“术科”的划分由来已久,对二者关系的争议也从未间断。但从体育人才培养的角度必须消除“学科”与“术科”之间的壁垒,统筹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的一门学科,强调术科是应有之义,但随着体育科学化的发展,对于全面的体育人来说,扎实的体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及运动技能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两翼。
通识与个性。体育学科的交叉综合性质决定了体育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化与体育学相关学科的重要性,但个性自由发展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力求做到通识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3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3.1 基于综合素质的生源选拔
基于综合素质选拔生源,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依靠学校充足良好的体育学学科专业生源,从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等体育类专业中选拔有突出特长和发展潜力的学生。根据体育类生源特点,主要基于“文化素质、运动素质、兴趣动机”三结合选拔生源。首先,考察学生的文化素质。以高考文化成绩(总成绩)为主要依据,并参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选拔。其次,在运动素质方面,坚持“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思路,以高考体育成绩为重要依据,注重生源全面而良好的身体运动素质。第三,兴趣动机。良好的动机与兴趣是影响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深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自愿原则并通过组织面试考察,选择对体育具有良好学习动机和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
3.2 基于宽阔学术视野和个性培养的课程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其中,宽阔的学术视野是创新性思维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新时期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体育已成为融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覆盖全社会的一个系统。体育科学既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发展,又研究因体育引起的广泛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还涉及医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数理统计学等自然科学。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奠定宽厚的知识基础。
基于这一理念,试验班培养方案设计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大类培养阶段,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运动技术课程以及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体育学前沿领域的相关讲座和报告等,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对体育的整体把握与认知。第二阶段为专业分流阶段,充分体现个性化培养理念。学生按照本人的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导师,经过一定的考核程序分流到体育类相关专业。在第二阶段的培养中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实行全程导师制。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3.3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试验班教师突破传统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或单纯注重技能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自主学习引领、学习兴趣激发、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积极引进、选用国内外一流教材,及时把国内外教改成果以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积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传统单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教学的形式,由两个或以上教师组建团队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结合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单一强调技能或知识的考核方式,建立全面、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学科类课程采用笔试、口试、设计、小论文、读书报告等多种考核形式,术科类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设计与规定动作相结合的考核形式。
3.4 基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搭建
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和实践平台。体育因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层文化价值有全方位育人功能。组织体育素质拓展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竞争的精神,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更新和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创新及个性发展,学校建立了奖励学分制度,规定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学术研究创作、技能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得成果,经认定后可以获得相应奖励学分。通过奖励学分政策激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3.5 基于全面保障的开放体系和机制创新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需要提供特殊培养环境和条件,学校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以给试验班提供全面保障。
优教优酬的激励政策。一流的学生需要一流的教师来培养。为保证试验班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班教师选聘与管理办法》、《试验班导师选聘与管理办法》,吸引高水平教师参与试验班教学,提出了试验班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导师的条件和工作要求,每学年公开选聘教师,实施优教优酬的管理政策。为试验班学生配备导师,坚持工作记录制度、自我总结制度及情况通报制度,为学生学业规划、专业学习发挥引导和领路作用。
动态进退机制和灵活弹性管理机制。为激发试验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勇于竞争的氛围和机制,学校出台《试验班学生管理办法》,明确了退出的条件、程序和机制。同时改变过于僵化的教学管理,给学生提供创造更加灵活自主的学习机会。打破专业界限,允许学生在体育类之间自由选择专业,全校内自主选修课程。通过实施奖励学分制度,实现了课内课外学分的互通,为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了经费、政策和时间保证。
开放共享的资源利用机制。为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开放的资源平台,学生不但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利用校内资源,还可以通过教师教育联盟平台利用周边高校优质资源。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通过暑期学校、出国考察等形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丹麦葛莱体育运动教育学院、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高校进行学习或交流。
4 结语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改革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的情况下,组建试验班集中力量和资源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是必要的。但从长远来看,高等体育院校应侧重于建立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建立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氛围,从而提升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华清,孙华敏,付毅.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8):81-82.
(一)激励机制并没有完全形成
针对企业对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存在片面的认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企业认为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只是将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的目的认为是为了提高企业创新型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而设定的机制,企业无法通过这一机制得到经济效益的提升;其二,企业认为现有管理水平或生产方式能够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属于额外的投入,其发挥的作用与意义并不明显;其三,企业认为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是一种无形的投入,无形之中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创新标准不够明确
针对企业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的标准不够突出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企业没有制定明确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使得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够明确具体,导致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难以达到企业创新的要求;其二,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主要参照标准,而忽略了创新人才的主动性、自主性以及多样化培养的需求,使得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质上是企业普通工作人员的培养以及企业文化的灌输,导致企业创新主体不够突出。
二、问题产生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以往的生产力竞争发展到现在的技术竞争、成本竞争等形式,这些不同的竞争形式所要体现出来的本质就是创新。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在市场上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力,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不断创新,不断研发出新的技术与产品,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由此,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工作质量。无法得到创新,企业的生产只是固定于以往或传统的生产方式,难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改进。(2)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区域内的竞争、一国范围内的竞争,而且还体现在国际竞争,这些不同的竞争形式,对于人才的创新有着更高的要求,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导致企业创新型人才缺乏,企业内部的创新缺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国家税收的稳定,国家税收多用于社会建设与民生建设,这些建设项目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2)不利于国家政策在企业的贯彻与执行。国家在发展中,会结合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每一阶段的发展重心,分别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由于缺乏创新型人才,导致企业对这些政策难以全面理解与领会,从而无法运用到具体的企业实践中,致使国家的相关政策无法在企业得到贯彻与执行;(3)不利于国家整体生产力的提升。国家经济建设大部分体现在企业之中,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导致整个行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从而影响到国家整体生产力水平,使得社会的发展处于落后的发展状态中。
三、建立高效的企业创新型人才培训机制
(一)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企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何种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这是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明确的问题,只有通过制定创新型人才标准,才能够明确培养的目标;
(二)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监管的需求。如何确定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果,如何衡量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就是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是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创新型人才标准,才能够对培养结果进行衡量。这些是企业创新型人才标准制定的依据也是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的重要原因。此外,创新型人标准的制定需要处理的问题有:其一,具有何种条件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创新型人才;其二,创新型人才创新的具体体现;其三,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的品质。只有在正确处理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创新型人才标准的制定才更具有意义。
四、借助市场资源培养通用创新型人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激烈竞争的市场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种类多样的资源,这些市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等,借助市场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为全面地了解和融入市场发展环境,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本,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企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运营成本与广阔的市场,这决定了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没有市场,企业的产品无法获得销售渠道,无法得到消费者认可,导致企业最终陷入经营困境。只有将企业的发展放在市场中,才能够体现出企业存在的意义与经营的价值,市场中存在的各个组织,包括供货商、政府部门等,这些都是企业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可以借助的资源。(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126-02
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人力资源大国,但并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高等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明显不足。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中大多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挖掘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方面效果堪忧。因此,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内容。从整体看,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不足,有待提高。师生普遍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正确认识,并未单独提出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评价体系,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一)制度问题
1.政治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调整。但是,由于政策的延展性,我国政治制度还存在高度集权的现象,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则是高校还明显存在行政化,缺乏真正的学术自由精神,高校行政领导掌握科研资源,创新所需的民主、自由、开放的氛围不浓。
2.管理制度。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模式制约和影响,高校对于人才培养存在着整齐划一的模式化倾向,统一授课、统一学习、统一实验,统一考试、统一社会实践,泯灭学生的创造性。在办学过程中因循守旧,或者盲目跟风,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管理制度有待更新。
3.评价制度。现行的评价制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评价标准简单、硬性,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为了应付考试和考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英语等公共课程的学习,牺牲了在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时间。同时单一的闭卷考试,使学生更多的掌握应试的本领,丧失创新兴趣和有效的动力,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学校的急功近利,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味追求论文的数量,不仅压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发,甚至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二)环境问题
1.社会环境问题。目前,国家正在进行转型,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是,社会整体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科技效益,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有些基础科学领域缺乏创新的动力。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其社会收益也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基础科学公共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使其个人成本远远大于个人收益。其中的差额应由社会负担,但是远远不足。
2.校园环境问题。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形式以学分制为主、以教学计划为准,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在本科四年过程中,大一学基础、大二学专业、大三考证书、大四找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更多的在乎专业前景,在乎好不好找工作,而忽视对自己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忽视兴趣的选择,表现了整个学生群体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在校园环境中缺乏创新的氛围。
3.学术环境问题。自由、平等、积极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和提升,但是目前的学术环境缺乏创新动力,在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忽视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整个学术环境存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现象和严谨、客观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思想问题
1.过分看重学历。创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想。在我国,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往往把创新人才与高学历等同起来,认为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才。这种思想观念制约人才的发展和培养,学历只是学习的经历,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能力,更不等于创新力。这种任务学历万能的观点对创新本身就是有害处的,制约其发展前景。
2.过分看重技术。创新离不开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在我国,对于创新,大多认为只有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有了发明创造才有创新,急功近利,过分重视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精神的培养。
3.过分看重“出身”。在我国向来重视分数和学校的层次,认为只有全国重点高校、名牌大学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对于学校的层次,我们通常在意隶属关系,也格外重视“211”、“985”,这些院校拥有教学资源、政策倾斜、国家资助力度比较大的优势,所以,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也要优于其他普通院校。很多单位在招聘公告中明确提出要这些院校的学生,社会上任然存在看重“出身”观念,本科是不是重点,研究生是不是重点。我们必须承认国家重点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从层次上讲要更高一些,但不能片面地认定只有重点院校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造成创造性的垄断。
二、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宏观层面原因分析
1.政府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不够。由于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属于全民教育的形式,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部分地区经济不发达,对于教育投入不足,中央拨付配套资金不能落实。部分高校忙于扩大招生规模,扩充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经费不足,国家的投入是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为满足办学的需要,部分高校将重心放在获得收入,偿还贷款,忽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创新人才培养更无从谈起。
2.政府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制度缺位。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主体是高校,但是并不是只依靠高校的力量就能完成的,政府作为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者,对于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包括政府之间的有效链接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新人才的体现在与培养的人才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技术创新并不是一种自然或者必然的内在过程,市场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有时并不充分,技术创新还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外部支持。
(二)中观层面原因分析
1.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目前,对于一个高校的评价,往往以学校的科研水平为主,重视学校有高级职称人员多少、高学历人员多少,重视学校取得了多少科研成果、公开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多少篇、承担研究项目多少项、科研经费数额多少等等易评价的数字项目,对于不易统计的教学成果往往不重视。同时,创新人才又是一个不好定义的内容,很难有具体的评价标准,而且取得成果的时间还需要很长时间,在高等教育期间只有4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发挥重要作用或取得显现成果往往要在工作以后才能得到明显的体现,因此,即使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成果也要在很长的时间以后才能显现,也不能计入高等学校评价的系统,提升学校的层级。因而,高校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
2.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在高校的管理体系中,明显存在条块管理,教学管理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完成教学计划、维持日常教学秩序,完成教学程序。学生管理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纪律的约束、党务的管理、学生社团和学生的自主管理等内容。而高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整体,不仅要发挥课堂作用,课外的时间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三)微观层面原因分析
1.教师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目前,高校对于教师的评价考核、职称的晋升标准以科研成果为核心,对于科研的过高要求,挤占了教师进行教学的精力和时间,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教师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动力存在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激励不够。目前,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低年级进行基础课的学习,高一年级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然后就进入了实习和就业阶段,除了进行毕业设计的训练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外,没有进行单独的创新培养的课程设置和专门的辅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条件不足。
三、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政府对教育作用的重要性非常突出。为了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性提升,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力度,对于人才培养投入专款,并专款专用,以保证资金用于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而不是学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偿还贷款。同时,政府有责任维护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知识技术创新,重视创新能力的转化速度,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让全社会形成重视创新、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观念,加大创新主体的范围,培育创新环境。
(二)高校要树立创新理念
大学一直是由其办学理念来支撑其自身发展的,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的理念也会随之改变,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当今时代,讲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更应该是创新的发源地,肩负重大的、艰巨的、前所未有的社会使命。而我国大学现有的办学理念不足以应对和解决办学所面对的价值和功能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反映出原有的办学理念已经不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了。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高校进行创新理念的宣传和实施,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同时,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提升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创新认识的理解和创新培养的重视,对于教师的职称考核,不能简单的以论文数量和成果奖项相结合,将对人才的创新培养水平也作为一个考核指标,增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动力。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要适当的调整,适当改变传统的应试考试的模式,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掌握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以提升学生对创新培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秀丽.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创新人才是迎合新时代、新发展最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应该努力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高校固有特色和属地发展需求,在实践中提升协调创新能力,营造创新人才培育的良好环境,促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人才的创新素质与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等基本素质充分结合。对此,高等教育必须做出自己的回应,研讨对策,积极行动,回答挑战。
1.创新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应为的角色
高校培育人才的理念取决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角色需求。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是新理念的开创者。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科学及创新文化知识、依托严谨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人才对不同的问题会产生具有创新性的理念与思想,在系统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归纳并提炼出新的理论,然后勇于用于指导实践与生产。
其次,高校所培育的创新人才应当是先进模式的执行者。创新人才懂得创新的思路与先进模式的演变过程,因此他们对先进的管理、生产、教育等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在应用与执行这些模式的时候就会更易于、更善于把这些先进模式转化成为先进的生产力。
再次,创新过程必然存在探索的反复,难免出现错误。创新人才比普通人才更了解创新创造的科学规律和过程,更了解错误的存在及产生原因。所以创新人才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对于差错具有更加敏锐的预见性与洞察力。因此创新人才应该是创新过程中错误的纠正者。
2.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的现状及问题——天津调研分析
目前,从数量上统计,天津现有的高等院校数量和高校在校生人数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在现有的四十五所高等院校中,“985工程院校”两所,一所是天津大学,另一所是南开大学。“211工程院校”三所,分别是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天津医科大学。然而创新人才并不是“985”和“211”大学的专利,它应该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所谓创新人才,并非简单地掌握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当具备在理论与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前一阶段对天津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查发现,天津各层级的高校均对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性有相当的认识,且培养创新人才的紧迫感愈加增强。但在创新人才培养实际中仍存在若干问题。
2.1天津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的现状
(1)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在机构设置上,高校大多成立了创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初步形成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在制度建设上,各校着力搭建人才制度体系框架,结合国家和属地人才政策自行出台并实施各类“创新人才工程”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成为高校选拔、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推动创新教育的落实。
(2)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通过设立“优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在重点建设学科及相关学科中遴选创新团队进行重点支持培育,每支入选的创新团队给予资助经费;设立“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在重点建设学科中遴选中青年的优秀创新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培养,每名入选的优秀创新人才给予资助经费数万元等。
举全校之力实施创新人才战略逐渐成为各高校的自觉行动,重点培养、择优选拔、大力度引进并举已成为高校扩充创新人才数量的基本途径。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逐步加快,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教界人士不仅加深了对创新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而且大力支持高校加大力度,精心打造“领军人才”和“新概念人才”。天津市各高校结合政府相关政策设立了专门奖项,对在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2.2天津高校创新素质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科设置与属地产业结合不紧密
天津市高校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甚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优势所在。近年来天津繁荣发展,但工业技术水平滞后、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愈加突出;随着滨海新区的逐步开发,技术需求也日益增加。高校培育理当跟随发展,但在实际中应并未在学科调整、培养模式设置上根据需要进行改革,致使为滨海新区探索先行先试的体制与机制、进行企业研发与创新,供给的高端人才不充足,没有形成服务属地经济发展的强劲的能力的等诸多问题显现。
(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不够
当前我市高校对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提高度不足,在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与企业正在应用的技术仍然脱节。多数毕业生缺乏一线生产的实际分析和处理能力,到工作岗位后过渡期和适应期长,有的甚至无法胜任分派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较多立足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环节薄弱,实践能力滞后于企业需求。同时,我国的大学实践教育缺乏为学生提供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创新能力的条件及场所,大学实践教育仍与国外的实践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3)人才奖励的名目过于繁多,且评比奖励重复
调研中发现各高校均对创新人才给与了不同类别和程度的人才奖励,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发展。但是人才奖励名目繁多,评比角度雷同,评比奖励重复的问题突出。通过人才奖励达到人才激励的效果,必须全盘考虑奖励工作。奖项设置太多或是奖励重复,一方面给考评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不易实施;另一方面激励效果不佳,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产生,严重挫伤了先进人才的积极性。
3.加强天津市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3.1依据区域产业结构确立多维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在天津市的工业改造中,既有技术创新和研发,更重要的是操作技能的熟练、提高和创新。创新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必须依靠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天津市的高等学校应培养以应用型为主,注重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从人才需求的结构角度分析,天津的发展急需两方面的创新人才,一是能够适应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二是能够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劳动力需求,接受过良好的职业培训教育,有坚实专业技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依据以上天津市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可将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各类应用技术性创新人才培养。各类高职高专学校应随着社会现实与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注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达到操作熟练、工作实践中有效率、有效益、有创新。第二层级高端专业人才培养。适当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允许部分直属学校增设一些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的学科和专业,鼓励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扩大石化、汽车、制药、光电子、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相关专业的高端人才培养规模。第三层级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主导产业技术含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将变得极为短缺,这类人才的培养将成为天津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为企事业单位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2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育之路
天津的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应加强三方的合作,走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鼓励企业到学校设立各种奖学金鼓励优秀创新人才的发展。企业可以以设立奖学金的方式,与学校联合培养挖掘创新人才。一方面鼓励了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实现学生学习与企业收益的双赢。
(2)完善高新技术工业园。高校应与企业紧密联系,联合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主导为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也可达到学生的企业实习、企业研发的效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3)学校遴选优秀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可由企业和学校对遴选的具备优秀专业知识、良好实践能力和创新思路的学生进行先期项目与技能培训,配备学校和企业双向导师。
(4)合理利用高校实验室与高校课题。将高校的实验室研究与高校课题研究与具体企业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同时使他们在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口头和书而表达能力以及意志品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了较全面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毕业后在企业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3注重创新环境的营造与建设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创新能力作为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成为衡量区域人才质量是否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诸多,其中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是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建设。
从改善环境的视角达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目标角度出发,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有着比较高的敏感度,即创新环境涉及到的各要素的完善,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明显的,因此提升天津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应当抓住创新环境这个契机,以环境的改善为视角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天津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属地优势,对创新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有着直接的及时的信息反馈。因此,从改善创新环境的视角来提升创新能力,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认识,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推进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建设。另一方面,从加强环境各要素整合的角度,完善协同效应基础设施建设和创业水平建设尤为重要。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对此政府应及时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通过创业政策的放宽、创业平台的搭建、创业环境的优化,对创新人才进行鼓励等措施,构建起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创业支撑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最后,评奖评优活动应该适度,避免结果与预期相悖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人才培养困境形成的原因
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人利益的考虑,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重工轻农政策实施的结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曾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行推进工业化,这种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的战略反过来又造成了农业的严重滞后。目前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着“重工轻农”的冒进思想;或者认为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必然伴随农业产出绝对量的减少,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保护农业的发展,反而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盲目追求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或者急功近利,认为发展农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不如发展非农产业见效快,而且发展非农产业更有助于增加自己的政绩,因此表面上做“三农”文章,实际上把大量的人、财、物和精力用在发展非农产业上等等。所有这些“轻农”思想,必然会削弱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及成果推广中的主导作用。然而,由于农业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资金的积累还非常有限,农户经营的分散化和对农业科技需求的不足,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只能作为公共物品由政府来提供。其次,农民趋利行为发展的结果。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农村劳动力自主自觉地大量向外转移。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根据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的信息,农村外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于流出地农村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截至2011年末,全省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1798.9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4%,女劳动力35.7%;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占92.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5.3%,59%的人具有初级工以上技能[10]。显然,由于流出农村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具有男性化、高素质和青壮年的特征,必然使得留在农村本土的劳动力形成女性化、老龄化和低素质的特征,因而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十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11]。农民较低的文化、技术素质,加上传统习惯的阻碍、怕冒风险等原因,造成他们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极其低下。再次,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抑制的结果。当前江苏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家庭承包制为主,土地经营规模较小。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户均人口3.68人,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4亩,户均耕地面积只有4.74亩[5]106-107。面对如此小的农户生产规模,新技术的采用会引起家庭农业生产成本的激增,而技术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征,规模越小,技术带来的效益就越不显着,只有大规模地采用新技术才能使农业效益大幅度地增加。因此,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得农户不具备承担技术创新主体的重任。一般的农业工作者无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就能实现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采用技术的主动性差,必然导致其技术需求的减少。以往研究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户均耕地面积等因素与农户技术服务需求有明显的正相关[12]。同时,因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农民并不将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增收来源,而只是将其作为经济窘迫时可以退守的保障。由于江苏农业在企业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方面不发达,其科技创新主体长期局限于国家科研教学单位,由此连带形成单一创新目标(粮猪增产为主);且因政府投入十分有限,也只能局限于单一目标,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是无法加快的。最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目前,江苏省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其工作涉及到政府各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等。上述这些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有机地构成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但是,这些单位均各自依托于一定的培养机构和教育资源,在管理、培训、指导、服务等方面相互之间缺乏沟通,配合能力差,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明确的培训目标和一致的任务,保障措施不够明确,培养资金和资源难以科学合理地配置到位。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农协性质的自助组织,自下而上的信息渠道是不通畅的;又因政府和科研人员对农民的实际生产问题了解不够细致或了解不到位,农民对新技术的要求很难客观反映到研究计划中去,农业技术创新供给与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农户不能有效地参与农业技术创新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估过程,由此导致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与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不相适应,人才评价机制常常表现在理论层面,农业类课题结项成果多数以论文形式表现出来,未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实践,这就难以确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符合农民的需要。
2培养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手段
鉴于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及其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准公共品的属性,政府需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并积极引导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快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多渠道筹集人才培养资金。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是为了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一方面,继续增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从研发到推广再到生产都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样,政府财政也是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资金来源,其规模与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各地受地域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省地方财政应根据工业在所有产业中所占比重,相应地制定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对工业欠发达、资金较薄弱、农业比重较高的苏北和苏中地区应做出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弥补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另一方面,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按照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要求,总结省内外部分地区、部门和企业以工哺农的经验,从江苏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承受能力,探索向企业、经济组织征集专项资金的办法和措施,恢复征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筹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专项资金,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并用规范的方式建立和完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二是实行农户家庭规模化经营,把农户收入增长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熊彼特认为,足够大的企业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因此,为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需要改革和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以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为中心,推动土地的适度集中,以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在土地等农业资源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规模效益、品牌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土地进行合理流转集聚的过程中,将农民增收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支出以及农业科研机构的业务费支出,对农户人均家庭经营收入有显着影响[13]。因此,培育农村土地经营的产权主体———农户,使其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从利益上驱动农户采纳新技术,激励农户把不断使用新技术作为获得新收入的手段,合理引导农民的趋利行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三是夯实农村人力资本基础,重视乡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发明、开发、推广和生产应用的进程。一方面,要以激励机制为切入点,培养一批“草木才子”。
有效整合全省科技培训资源,建立以农林院校、研究所等为依托,以科技、人事、农牧、蔬菜、劳务、林业、科协等单位为管理主体,以乡村农业科普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网络,通过定期举办农业科技专家讲座,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等有效的培训方法,培养一批具有农村根基的乡土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和管理使用考评制度。鼓励和支持学有专长的乡土科技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承包、科技培训和科技项目实施工作,并一视同仁地纳入地方科技进步奖励基金范围给予表彰奖励。与此同时,可以每年评选十大农民科技能手,单独给予表彰奖励,并将特别优秀的农民技术员特聘技术职称,享受相关政治和工资待遇。四是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培养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符合农业实践的需要。“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政府可以采取行动来矫正制度供给不足。”[14]传统农业科技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改变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做法,将农业研究与推广、农民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第一,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和政策制度的供给者,应从总体上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一个适宜的、有利的外在环境。第二,提倡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承担着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任务。特别是农业科研机构,在现阶段及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因此,既要打破科研与教育之间的行政性分割,发展横向联系;又要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进行合理分工,建立纵向协调。第三,重视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的诉求。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者和使用者,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也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可以由政府从整体上进行安排,而应用性人才应由农民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诱导科研机构进行培养,使培养的人才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