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认识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9 17:31: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食物营养与健康的认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幼儿 营养 膳食 膳食营养健康教育 课程

    正文

    一、家庭与幼儿园的饮食营养状况及分析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可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

    幼儿的身体要健康,健康饮食少不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饮食业发展迅速,各类饮食五花八门,我们的孩子饮食健康是否能得到保证呢?

    经调查发现,在家庭中,每一种饮食行为儿童与家长都有相关性。例如在食物的选择上,家长认为哪些食物营养价值高,哪些食物的营养价值低,他们会将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灌输给孩子,从而导致孩子在食物选择上的差异。

    其次是口味问题,每个家庭的口味偏好都不一样。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食物,不大会单独为孩子准备食物。例如有的家庭口味偏咸,有的家庭偏爱油炸食品等等。家长对某些食物的偏好也会直接影响幼儿,往往家长不喜欢食用的食品孩子也不太喜欢。这就造就了在饮食习惯上家长和子女的相似性较高。

    人们的饮食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文化、传统、民族、教育等,改变一个人的饮食行为是不容易的,它基本上是一个家庭饮食习惯的改变。经过科学调查,在中国25%-35%的儿童有进食问题。[1]

    在我们幼儿园,我经常看到孩子带着购买的早餐在活动室内吃。经过调查,这样的孩子大概占2成左右。因此我想到,现在父母由于忙碌,在家中与孩子共进早餐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即使在家中父母与孩子共进早餐时,早餐的食物品种也相对较少。

    在幼儿园的午餐桌上,我经常发现,蔬菜(青菜、菠菜等)、胡萝卜、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带等被扔在吐司盘里。年龄越小这种情况越为严重。问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吃呢,他们回答我说就不喜欢吃。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吃零食。零食通过媒体打入孩子的世界只需几分钟。家长也会根据孩子的意愿给孩子提供许多零食。据调查发现,现在孩子的偏食率在70%以上,这些偏食孩子喜欢甜食、油炸食品、膨化食品、饮料、肉加工制品等不喜欢食用绿叶蔬菜(青菜、菠菜等)、胡萝卜、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带等,坚持喝纯鲜牛奶制品的孩子不多,吃水果和每餐吃蔬菜的幼儿也相对较少。 [2]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

    1、家长对幼儿营养健康重视度不高

    家庭对营养健康的重视度不高,在家怎么方便怎么弄,一日三餐普遍存在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的现象,恰恰不符合营养健康饮食。很多孩子喜吃零食、爱吃"洋快餐"、不爱吃主食,营养不良者日益增多。由于营养知识缺乏,还一味给孩子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孩子们偏食症、嗜食症、肥胖症、性早熟等现象越来越普遍。

篇2

营养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的幼儿正是建立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但在幼儿园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的幼儿均占一定比例。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是导致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根本原因。可见,在幼儿园开展早期营养教育,全面改善幼儿营养状况已经刻不容缓了。那么,如何将营养知识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来呈现,从而有效地帮助幼儿获得健康的教育和生活,养成有益于健康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呢?

一、在社会“活环境”中感知体验食物的丰富,激发兴趣

(一)充分利用社会“活环境”,引导幼儿感知食物的丰富,激发兴趣

皮亚杰的相互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正如陶先生指出的:“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努力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并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教育所期望的经验。让幼儿参与各种家庭生活实践活动,如和爸爸妈妈一起商定午餐计划,一起采购、清洗、烹饪与品尝,进餐时引导幼儿观察一日三餐的食物及搭配,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感知食物的多样化,并在一日活动中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幼儿交流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使幼儿能主动关注食物。我们还设置“食物大家族”展示台,按五大类食品如粮食类、豆类、蔬菜水果类、肉鱼禽蛋类、奶类提供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认识,尝试分类,感受食物的丰富。我们还重视把环境创设与材料收集过程作为幼儿学习的过程,让幼儿一起收集更多的食物或食物图片。幼儿通过想、问、看、查获得了丰富的信息,在此过程当中,幼儿不仅获得食物的相关知识经验,还发展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信息资料的能力。

(二)利用家长资源开展系列亲子活动

如在“食物的本领”健康快报活动中,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资料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利用接送时间一起读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和家长共同丰富了均衡饮食的知识经验。又如,在“欢乐大舞台”上,家长和孩子自编自演的亲子节目——“营养生活健康多”快板比赛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在一系列游戏如“膳食宝塔棋”“食物红绿灯”等棋类游戏中,幼儿形象地理解了每天食物的合理摄入,学习给不同的食物贴上红灯、绿灯等标志。在角色游戏中,“超市服务员”为各类食品制作宣传卡,向顾客介绍食物对人们健康的好处。“超市广告策划员”创设“健康快报宣传窗”,为顾客进行购物宣传,各食品柜的“健康提示牌”上以红绿灯标志设立“温馨提醒箱”,倡议顾客购买健康食品。这些游戏为幼儿经验的整合和表征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和手段,有助于幼儿建构具有个体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在“教学做”中实践探究,感知科学配餐的健康与快乐

(一)创设以生活实践为根基的实景探究环境

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营养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要让幼儿投入到真实情境中去实践,必须要让幼儿接触到真实的食物,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才能有利于幼儿获得生动的经验体系。正如陶先生所指出的“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一个整体过程。我们要在做中教,做中学。我们要注重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景探索中积累生活经验。如在“快乐厨房”“营养配餐员”“小厨师”“小吃街”“美食节”等活动中,幼儿身临教师创设的生活场景中,通过对真实食物的操作,亲身体验如何设计营养餐点,尝试从营养、健康、美味等方面为自己科学配餐,进而在家长的协助下尝试烹饪,从健康、营养的角度去品尝、从食物的外形、色彩、营养等方面去全面评价、去宣传美食,从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体验健康美食文化带给人们生活的快乐与享受。这种“做中学”的方式避免了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接受,给予幼儿参与实践的机会,使幼儿走近生活,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生活即学习”的观念。

(二)在实景探究中帮助幼儿运用经验、解决问题、内化体验

实景探究的环境中隐含了许多幼儿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及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而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真正自我建构的过程。在实景探究中,我们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是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式的,需要靠幼儿不断积累经验、运用已有经验来探索解决生活实景中的问题。如在“小小营养师”活动中,幼儿初步掌握配餐的经验。在“自助餐厅”中,幼儿能较好地调动配餐经验,尝试运用平衡膳食的道理解决自己的配餐问题。在“小吃街”中,小组需要一起协商合作,制定烹饪计划,一起采购清洗制作品尝,积累了均衡饮食对身体有益的生活经验。在“美食节”中,幼儿需要进一步调动和迁移科学配餐的生活经验,熟练地运用平衡膳食的概念,调整、完善原定的计划,将食物粗细、荤素合理搭配的均衡饮食观念运用到配餐活动中。在实景探究的整个过程中,幼儿所体验到的经验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式提高,每一个环节都变成幼儿学习的机会和资源。无论是材料的准备、菜谱的设计、饮料的调配,都离不开幼儿的亲身实践。虽然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时产生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有冲突的情境,但幼儿都能充分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幼儿能想、能干、能谈,不仅积累了新的生活经验,而且增强了成就感,获得了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

篇3

现代营养学新观念,首先表现在人体能量需要和膳食摄入量之间建立平衡的关系上。如果这种平衡关系失调,也就是膳食能量摄入与人体需要不相适应,并长期得不到纠正,无论是营养不足或过剩,都会发生不利于健康的影响。人体的健康并不是摄入的营养素越多越好,而是只有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素,才对健康有益。而且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是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被机体吸收、利用的。而白领阶层很多人则是长期以一种静坐在电脑前的方式工作,每日工作紧张、繁忙,精神高度集中,缺乏体力活动,生活不规律,膳食不合理,致使许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病态。目前各国医学界已公认,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大敌是亚健康状态。WHO最近公布的一项预测性调查报告表明,全世界亚健康人口总的比例已占到75%。据我国16个百万人口城市的调查发现,北京人高居亚健康率榜首,高达75.31%,上海其次73.49%,广东第三73.41%。

现代营养学认为,人类再不能依靠本能去摄取食物,一味追求美味,而要不断学习科学摄食、对“症”摄食的新观念。健康长寿是人类生命过程追求的永恒主题,而在影响人体健康与长寿的诸多因素中,合理营养是占首位的因素。英国著名营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波林斯曾说:“合理的营养可使人体寿命延长20年。”白领阶层中很多人不吃早餐、嗜饮咖啡以抗疲劳,特别是一些女性认为此作法既省时间,又可达到减肥目的,其实这样下去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据报道,不吃早餐是导致肥胖、发生胆结石症的原因之一。人体的一切能量都来源于食物,如果人体每日能量摄入不足,体内能量代谢就会缓慢下降,生命质量也就随之下降。而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即能量消耗与能量摄入保持平衡。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能量欠缺状态,首先是基础代谢降低,人体免疫力下降,并使人处于极度疲劳状态,长期得不到纠正,最终将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因疲劳过度而过早衰竭。过去曾认为竞技运动员的身体是最健康的,一家最具权威的人寿保险公司对获得过世界冠军的6 000名运动员的寿命进行调查,其平均寿命均低于当时的普通人均。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人们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欠缺,膳食营养不科学,许多竞技运动员体内能量欠缺,疲劳过度,免疫力下降,逐渐失去健康。所以,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是强化人体免疫力之本,而均衡完整的营养计划是依赖于每日膳食中各类营养素的有效组合的。因此,营养素摄取的均衡与否,不但关系着人体健康的维持,而且也是发生“细胞病变”的重要诱因之一。白领阶层无论工作有多忙,也应安排好三餐。

早餐不能忽视,而且还要配套合理。不能只选择蛋白质类食物,如牛奶加鸡蛋。正确的配餐应增加谷类食品,一般早餐摄入的热能应占全天总热能的30%。合理的早餐会使您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天津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于北京,与天津人早餐爱喝豆浆有关。

午餐应选择谷类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谷类与肉类的最佳比例是1∶1,最好选择瘦肉、鸡鸭、鱼、豆类及豆制品。

晚餐宜清淡,不要用动物油脂炒菜,植物油也要适量,过多地摄入植物油亦会升高血脂,且饭前应吃点新鲜水果(空腹时不要吃香蕉、柿子)。

白领阶层长时间操作电脑常会感到眼睛疲劳,肩酸背痛,精力不充沛。除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外,还要有意识地多选用一些保护眼睛的食物。长时间过度用眼,视网膜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来源维生素A会大量消耗,眼睛会感到干涩、疼痛、畏光,甚至视力下降。此时就需要食用可大量提供维生素A的食物,如番木瓜、胡萝卜、柿子椒、杏及各种动物的肝脏等。菠菜、大白菜、番茄、枸杞子及各种新鲜水果,也可提供大量维生素。当体内维生素缺乏时,身体对辐射的抵抗能力会下降。

白领阶层多为脑力工作者,由于过度用脑消耗多种维生素,导致人体内维生素、矿物质及热量缺乏,所以,还要经常选用含磷脂高的食物以利健脑,例如,蛋黄、鱼、虾、核桃、花生等。当人体大脑疲惫时,还常常感到情绪低落,此时应补充一些新鲜水果,如香蕉、苹果可提供所需营养物质并缓解消极情绪。

许多白领喜欢饮用咖啡提神,适量饮用咖啡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过多饮用反而会降低工作能力和效率。喝咖啡超过5杯,其理解能力会有所下降,将难以完成复杂的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咖啡中含有高浓度的咖啡因,可使心脏功能发生改变,并可使血管中的胆固醇增高。

白领阶层可经常食用适量的巧克力,因为巧克力含有多种重要的酚类,酚在体内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巧克力中含有的黄酮成分可以保持毛细血管的弹性,使血液容易通过血管,有利于维持心脏的健康。巧克力同样也能提神,就这一点来讲,巧克力比咖啡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白领阶层由于工作繁忙很容易忘记喝水,造成体内水分补给不足。体内水分减少,血液浓缩及黏稠增大,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诱发脑血管及心血管疾病。饮水不足会导致脑老化,还会影响肾脏代谢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白领阶层应常吃海带,海带胶质能促进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随同大小便排出人体,从而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积聚,减少放射性疾病发生率。

篇4

当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在人生过程中一个重要年龄阶段,因生理、心理及学习任务繁重等特点,对营养平衡膳食的需求也是特殊的,因为营养平衡膳食是青春期学生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平衡营养膳食可促进他们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强壮健美,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稳定;还可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和预防某些严重疾病的发生。而不平衡营养膳食可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加大平衡膳食的认识化,增进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一、认识膳食

1.平衡膳食认识化

平衡膳食是全面达到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的膳食,要求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即三大产能营养素,必需的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之间应有适当的比例,并且膳食中所含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才能保证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充分吸收和利用,才能充分发挥摄入营养素的营养功能。

2.荤食与素食认识化

食物按其来源大致上可分为动物性食物(荤食)和植物性食物(素食)。如:荤食中含蛋白质、钙、铁、锌和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水溶性维生素,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则优于荤食,两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3.食物多样与谷类认识化

A、谷类品种,大米、小麦、大麦、玉米、小米、高梁、甘薯等。B、谷类中含有糖,主要是淀粉,含量约为70—80%,此外还有少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C、谷类中的蛋白质含量只有8—12%。脂肪含量多在2%以下。玉米含量约为4%,荞麦多达7%。矿物质含量约为1.5—3%,主要是磷和钙,几乎大部分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不同谷物品种,铁的含量不等,一般为1—5mg/100g。D、谷类是维生素B族的重要来源,其中以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含量较多,这些维生素大部分集在胚芽和谷皮里,因此精白米,精白面中的维生素损失较多,只有原来含量的10—30%。E、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食物不宜太精,粗细搭配。成人每天应摄入300—500g谷物。

4.内脏、肥肉、荤油认识化

畜禽类的内脏所含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比肉多。但内脏多含脂肪且胆固醇较高,不应多食。同时少吃肥肉和荤油,饱含脂肪酸和胆固醇过多,均是引起肥胖和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5.适量鱼、禽、蛋、瘦肉,认识化

A、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铁的利用率高。B、鱼类及其他水产品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C、肉类所含的蛋白质量高质优,并含有丰富的铁、铜、锌、锰等矿物质及脂溶性维生素。

6.合理食补认识化

食补主要来源于,日常食物中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素的成分及数量各不相同,有些食物由于某些营养成分差异对人体便有特殊功用。例如羊肝、猪肝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B12对夜盲症,贫血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完全蛋白质。蛋类、奶类不但含的蛋白质接近人体的需要,而且其中脂类成分很好。一些干果如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米、核桃仁、芝麻等,除了提供蛋白质外,还可以给人优质脂类。同时它们都有一些特殊的滋补作用。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这些食物的合理安排,便可起到保持健康的效果。

7.清淡少盐认识化

A清淡膳食是指膳食不要太油腻,太咸,或食过多的熏制、泡制和油炸食品,应注意荤素搭配,不要食用过多的动物性食物。B长期食用油腻的食物会增加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率增长等。C吃盐的多少纯属于习惯和口味问题。为了控制高血压(病)的流行,应“吃少盐膳食”。

二、认识四季

食物是人体生存的重要外部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日益注重食物的质量,季节性食物的营养也成为其重要内容之一。

一年有春、夏、秋、冬之变更,气候有温、热、冷、寒之差异,人体阴阳气血亦有消、长、盛、衰之不同。为了调整机体适应自然之变化,烹调饮食应当注意适当调节。从选料、切配、烹调到肴馔之色、香、味诸方面都应符合四季养生的需要。

1.春季

万物萌生、欣欣向荣、气候温暖,人体阳气渐旺,肝木升发,情志易激,如有宿疾,易于复发。此时烹调选料宜多用清鲜芬芳、食性平凉之品。若有宿疾者,慎用海腥发物。烹调方法采用软炒、软溜、软炸、烧、蒸等技法,色彩上选用中间色,其中当以绿色为主,黄色为辅。配菜以花色为主,顺色为辅。口味上应芬芳清香,给人以清新活泼之感,能够陶冶性情,催人奋发,有助消除冬日之余寒,恢复蛰伏之阳气。

2.夏季

骄阳似火、热不可耐,机体署盛湿重,消化迟钝,阴津易耗。烹饪选料应以寒凉清香为主,寒凉可清热生津,清香能醒脾开胃,有助消化。烹调方法应用清蒸、清炖、滑炒、拌、炝、冻等技法。色泽上应选用冷色、白色为主。配菜多用顺色,口味应清凉、淡雅、爽口、微带清香气味。这样的饮食有助于清心除热,消暑祛湿,生津止渴,增进食欲,提高养生。

3.秋季

燥气当令、阴阳气交,人体津液易伤,常感唇干舌燥。烹饪选料宜甘淡平凉、晚秋微温之物。烹饪方法应用白扒、白烧、炖、焖、醋溜等技法。色泽上多用中间色、黄色为主,绿色为辅,配菜多用花色品种,口味应清淡酸甜。这样有利于生津润燥,消夏季之余热,去晚秋之阴凉。

4.冬季

冰封雪冻、朔风凛冽,机体阴寒盛而阳气蛰伏。烹调选料多宜性能温热、滋补强壮之品。烹调方法宜用红烧、红扒、火锅、爆炒、红焖、煨等技法。色彩上选用暖色,如红色、紫色等,配菜时偏重于花色。口味上应醇重并带有浓郁的香味,给进食者以暖烘烘的感觉,这样有助于振奋阳气、消减阴寒。

篇5

主持国家级精品课《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专著《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及《幼儿健康概念认知研究》有一定影响。

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形成,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幼儿性格、态度的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平衡膳食的益处已不局限于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而是有着更为广泛深刻的意义。美国学者布朗研究了“食谱与性格形成”问题,认为父母应珍惜学前儿童尝试不同类别食物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在幼年接受的食物类别越多,其成年后性格的包容度就越大,比如,各种蔬菜鲜脆、辛烈、清苦等诸多口感滋味,与学前儿童形成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拒绝蔬菜的学前儿童常常有拒绝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为此,笔者依据对现实中幼儿饮食行为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家长,教师所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1、幼儿饮食行为特点

通过对幼儿在幼儿园以及在家的饮食行为的观察,发现幼儿的进餐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 幼儿想知道吃的是什么幼儿的健康饮食行为,是建立在基本的营养认知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比如,幼儿会经常询问:“这个能不能吃?”“这是什么?是葱(指蒜)吗?”“西红柿也是蔬菜吗?”“为什么要吃这个?”如果幼儿的求知欲能得到及时满足,担忧能得到及时解决,则会直接提升进餐兴趣和速度。

2 幼儿知道吃什么并不一定能好好吃具有一定的饮食认知,并不意味着幼儿能够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笔者发现,大多数3~6岁的幼儿能认识到不良饮食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害处,大中班幼儿对不良饮食行为后果的认识较小班幼儿相对更加清晰。尽管大多数幼儿知道“挑食”的后果,实际执行情况却是有的幼儿几乎不挑食、有的有点挑食、有的很挑食。幼儿饮食知与行尚未建立同步关系,“说得到做不到”的比比皆是。

3 幼儿吃饭与个体性格有关联 幼儿的饮食行为与其个性特点、气质特点更趋一致。比如平时做事磨蹭、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幼儿,进餐时容易表现为发呆或说笑:而平时独立性较强的孩子,则相对能较快较好地完成进餐。

4 幼儿不喜欢吃的理由各式各样 幼儿的饮食喜好,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具有一定的个性。幼儿喜欢吃的往往是鸡腿、鸡翅、盐水鸭、大虾、红烧带鱼等口味较重的荤菜和一些形象可爱的面点。幼儿不喜欢某样食物的理由往往也由食物的特点决定,比如,不喜欢吃青菜是因为“塞牙齿”、“难嚼”,不喜欢吃胡萝卜、香菇是因为这些食物有特殊气味,不喜欢吃紫包菜是因为其红颜色,不喜欢吃海参是因为害怕其“抖动”。幼儿的偏食挑食表现为选择喜欢的食物并过多食用。尝试后吐掉不喜欢的食物或直接拒绝不喜欢的食物。

5 幼儿吃饭时或专心或分心 有无食欲是幼儿能否很好进餐的关键。在缺乏一定食欲的情况下,幼儿往往以不咀嚼、不下咽、玩耍食物甚至不断利用餐具做小游戏来消极抵抗:而在有较强食欲的前提下,则会关注食物并较为主动地索取食物、较快地完成进餐。

6 幼儿饮食行为受环境影响 幼儿的进餐习惯既受幼儿园影响也受家庭影响。比如,家长尤其母亲是否挑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相似的情况:幼儿园中小班往往饭菜放在一个碗里,大多情况是饭在下菜在上,幼儿往往因此先吃完菜再吃饭,不能饭菜交替进食。这种习惯沿袭到某些家庭且在少数家庭夸张地演变为“前10分钟吃菜,后面吃饭”,结果因为荤菜吃得过多,主食吃不下去,同时也可能因集中吃荤菜导致口渴喝水,进而冲淡胃酸影响消化吸收。

7 幼儿从小就会见机行事幼儿的饮食行为与成人的要求密切相关,餐桌上成人与孩子处在频繁的互动中。即使一个3岁不到的孩子,也都能根据成人的要求程度,寻找自我空间。成人一时的放松要求或偶尔的过度严格。都会不利于孩子保持健康饮食行为的一贯性。家庭中成人尤其祖辈往往具有更多的包办代替行为,主动喂孩子吃饭,甚至指责保姆没有积极地喂孩子,导致孩子在家庭及幼儿园进餐的独立性严重缺乏,把自己的进餐看作是他人的事情。

8 幼儿怎么吃与成人怎么看有关幼儿的饮食行为有着成人饮食营养观念之烙印。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往往会在孩子进餐时或絮絮叨叨或硬性强迫或步步退让,这种情景下家长向孩子传递的营养知识常常带有误导倾向。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说“虾有营养,多吃两只,饭可以少吃一点”、“水果不吃就算了,喝果汁吧”,这在无形中形成了假象,即传递出错误的信息――“荤菜比米饭更有营养”、“果汁可以取代水果”。殊不知,其一,平衡膳食才是科学的膳食,过量荤食不仅会导致孩子营养不平衡,而且有可能损伤消化系统:其二,水果比果汁有更多的纤维素更少的二次污染。直接食用水果还有利于孩子锻炼牙齿的咀嚼能力,有利于健康。

2、幼儿饮食行为改进策略

1 满足幼儿对食物的好奇心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比如,周末可以带孩子逛菜场,当孩子主动接触食物时,不要因为会弄脏衣物而阻止孩子,更不应以鲜活水产来吓唬孩子,而是抓住机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认识食物,了解其名称、外形及主要营养价值,并将初步认识的食物作为购买的首选。

2 树立知行并进“行为先”之饮食观 饮食营养认知与饮食行为并不完全同步,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应尽早开始。黄济先生认为:“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对象身上。知行的先后问题,知行的难易问题,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复杂多元的关系在幼儿饮食知行关系中可以概括为:基本的营养知识有助于幼儿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有时幼儿虽然知晓健康饮食的粗浅知识,但没有能建立起健康饮食行为:有时幼儿虽已形成健康饮食习惯但不一定很清楚其间的科学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拓展,不少幼儿的挑食偏食现象有所缓解:不良饮食行为一旦形成,则有碍健康饮食行为的确立。为此,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应尽早开始,先入为主,而不是在幼儿已经形成了不良饮食行为之后。再花时间和气力去纠正。健康饮食行为培养的同时,应增进幼儿的饮食营养认知。

3 健康饮食行为培养不可小觑 高度重视饮食行为与个性品质之相辅相成关系,认识到幼儿饮食行为的培养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应与其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甚至个性、气质培养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不仅仅关系到幼儿身体生长,而且关系到将来生活、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关系到个性、气质的养成。很难想象一个习惯于吃饭等待成人喂食的孩子在将来的学习中如何发挥主动性,也很难想象其未来面对生活困难时如何独立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应明智地通过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行为来塑造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比如,通过进餐中注意桌面清洁、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主动帮助分发家庭成员的餐具、愿意尝试自己不熟悉的食物等,培养幼儿的进餐礼仪和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良好的个性品质又能促成健康饮食行为及其他健康行为的养成。

4 面对食物让幼儿变拒绝为亲近 增加幼儿对天然食物的唯美的感官认识,让幼儿有机会充分地欣赏食物固有的美、原本的美。比如菠萝的神秘、圣女果的小巧、胡萝卜的艳丽及芹菜的修长等,并让幼儿参与可能的食物制作和烹调过程,比如剥豆荚及分食物等,激发幼儿对食物的亲近感,变枯燥乏味地被动进食为亲身体验生活。这一点对于常常只能在餐桌上见识各种加工食品的城市儿童尤为必要。另外,在婴幼儿能够进食固体食物之后,不应将各种菜肴都做成丸子或熬成汤,而是应当随着幼儿乳牙的全部萌出,逐渐接近正常饮食。

5 坚持爱严有度抓根本 通过按时进餐和增加活动量促进幼儿的食欲。如果幼儿正餐未能很好进食,则原则上不提供零食,即使类似硬果类等有益的零食也都是为正常进餐的孩子准备的。如果因为正餐没有很好地完成而加大零食的供应量,则是助长幼儿的不良饮食行为。对于室内安静活动居多的孩子而言,适度加大户外活动量,促进能量消耗亦可增进食欲。

6 营造健康饮食行为之良好氛围 成人尤其家长应充分注意到自身的饮食行为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根据对生活中幼儿家庭进餐行为的观察发现。母亲的“挑挑拣拣”挑食行为或父亲的狼吞虎咽“速战速决”、同伴的食欲旺盛“吃了碗里看着锅里”或同伴的满嘴裹饭“难以下咽”等,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饮食喜好而使家庭食谱变得相对单一缺乏变化,导致孩子从小养成偏食行为。在孩子面前,家长应当没有不吃的健康食品,应当养成饭菜搭配、荤素搭配的良好进餐习惯,应当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对食物的消极偏好。希望孩子形成的健康饮食习惯,成人应率先养成。

7 始终如一要求一致 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需尽早开始且家园配合。孩子能够进食固体食物后。就可以让其在成人的辅助下自己进餐,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吃饭会饿肚子,现在不吃饭就要饿着等到下一个正餐。不要因为怕弄脏衣服和桌面。而剥夺孩子自己进餐的机会,避免幼儿边玩边吃、边看电视边吃以及大人追着孩子喂食等不良习惯,平时不要以食物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许多孩子在幼儿园完全能够自主进餐,但在家里却依赖性极强,为此,家庭成员之间首先要保持一致的进餐要求。其次,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也要保持一致的要求,否则,聪明的孩子会因家庭成员要求的不一致或家园要求的不一致,而轻易找到挑食偏食的理由。

8 餐桌教育适可而止 幼儿的饮食认知应在生活中适时适度积累。进餐过程是饮食营养教育的良好时机,许多最基本的饮食营养知识都来自餐桌。所以,家长或教师在幼儿进餐时适时说的简短科学的话语,都将帮助幼儿积累知识,增进认知。但进餐过程应当以进餐为主学习为辅,在这一点上幼儿园老师把握得更好些,而有的家长会在餐桌上不停地教育孩子,家长的唠叨极易转移孩子进餐的注意力。甚至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笔者观察发现,幼儿进餐不专心时家长的干预很多,而幼儿专心进餐时家长竟然也会主动抛出无关话题即“没话找话”,而孩子往往被家长的话题过度地吸引以致直接打断进餐,这时家长常常又会批评孩子。有的家长尚未意识到有时孩子“不好好吃饭”,其实根源在于家长自身。因此,餐桌上成人应当着眼于当前食物的色香味,启发引导幼儿学习体验健康食品的美味,从而增进亲近感和愉悦感。

链接

孩子的健康饮食法则

儿时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美国两大权威育儿网站“儿童健康”网和“网络医学博士”网为孩子制定健康饮食法则。

父母控制第一道防线。在采购食物时,父母就要注意,家中只储备健康食品。父母还要让孩子了解不同类型的健康食材以及它们的营养和作用,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如何作出健康的选择。

别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家长为孩子提供健康的食物,要让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吃什么、吃多少。只要保证选择范围内的都是健康的食材,就能让孩子吃得健康又快乐。

别催孩子都吃光。孩子自身能够感知到是否吃饱,而别人的催促,常令他们身不由己,吃过多的食物。因此,一次别给孩子盛太多食物,如果孩子饱了就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创造良好的用餐气氛。很多家长把吃饭的时间当成管教孩子的时机,这样只会让孩子吃饭过快,尽早离桌。而愉快的谈话和分享有趣的经历,则会让孩子吃得好,身心都健康。

婴儿期开始预防挑食。孩子在婴儿期就可能出现挑食的倾向,因此,从吃辅食开始,父母就要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有益的、类型丰富的食材。为了让他们接受新的食物,父母可以在不同情景下多次尝试,但不要强迫孩子吃,要从试吃开始。

提供新鲜用餐体验。如果孩子想吃洋快餐,不妨分散他的注意力,为他提供更加丰富而有趣的用餐体验,去品尝风味不同、更加健康的菜肴。这样,在孩子心中,不健康食物的吸引力就会慢慢减弱。

别把饮食当奖惩。惩罚孩子不能以不让吃饭为方法。如果犯了错会吃不到饭,孩子就会担心挨饿,找到机会就猛吃。此外,用平时不能吃的东西当作奖励,如冰淇淋、蛋糕等,他们会以为这些食品比其他食物更珍贵,就会在无形中降低了健康食材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以身作则最重要。不论是为人处事,还是生活习惯,家长的巨大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孩子也会因此放松饮食的标准。因此,要想孩子过得健康,父母先得让自己吃得健康。

儿童性早熟与哪些食品有关系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现象越来越普遍,年龄也越来越提前,已成了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导致儿童性早熟的缘由除了电视剧、电影中儿童不宜的视觉刺激,还有不当的饮食习惯。父母在有意识地切断视听传播途径外,更要注意后者,让孩子远离可导致性早熟的食品,

首先是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暮条和炸薯片,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同时,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另外,对成人来说大补的东西: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导致孩子性早熟。

市场上出售的家禽,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易致性早熟。

一些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食用。

某些儿童市场的补剂和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可使孩子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其骨龄已达8-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常吃杂粮,切记勿给孩子乱补!

吃早餐的孩子智商高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学院的学者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几乎每天都吃早餐的孩子在智商测验中的得分会明显偏高。

研究人员从中国选取了1269名6岁左右的儿童,之所以选择中国儿童作为研究样本是因为中国人高度重视早餐的营养价值。

篇6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日常的饮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而小学阶段更是这种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然而,生活中,许多人对"吃"的学问了解得仍然不多。对于吃什么,怎样吃,何时吃,才能最大地保证营养和健康,如何进食才算合理、科学,不但过于盲目,而且不求甚解。

生活是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您的饮食习惯,另一端是您的健康。您对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多少,就能得到健康几何。只有遵循着健康的饮食法则,才能够始终如一地享受健康人生。

一、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包括哪些呢?

1.进食过饱会影响大脑发育

长期饱食使人体内大量血液长时间聚集在胃肠道,令脑部缺氧,出现记忆力、智力减退。

2.轻视早餐

早餐是上午营养素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关。据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不吃早餐或早餐过于简单的儿童由于营养素密度较低,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3.常吃加工食品、冷冻食品

这些食品可能添加防腐剂、人工色素、漂白剂等有害健康的物质,容易在体内产生自由基,破坏细胞,即使只有少量,长久累积仍有不良影响。加工食品、冷冻食品中的防腐成分,会使肌肤失去弹性,过早出现皱纹。食品长期冷冻,会造成维生素流失,越吃越催人老。

4.爱吃油炸食品

很多人在早餐的时候偏爱中式油炸食品如油条、煎炸饼类等,西式的汉堡包加咖啡或者牛奶、红茶。油条、煎炸、煎饺或是西式汉堡等油炸食品都有油脂偏高的问题。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之后,营养素会被破坏,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而且油条的热量也比较高,油脂也难消化,不宜长期食用。

5.饮食内容一成不变

营养专家指出,每天至少要吃14种食物才能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仅以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为例,数量就多达几十种,分布极其广泛。如果食物每天都一样,不仅影响口味,降低食欲,还会造成某些营养成分的不平衡,甚至缺乏,从而埋下患病的祸根。

二、通过多种活动,培养正确的饮食观念

1.开展“良好饮食伴我行”主题班会,课前搜集各方面有关营养饮食的常识,简单了解一些食品的I养价值,班会分为必答题,抢答题,辩论题,唱歌谣几个环节,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了解在学校应注意的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2.早餐要吃好。因为早餐所吸取的营养应占全天吸取营养的30%左右。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和消化需求,因此,早餐应有足够的营养,可在蛋、奶、肉松、咸蛋、芝麻酱、蜂蜜之类的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中作些选择。

3.督促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让孩子在家适当参与做饭的过程,包括择菜、洗菜,孩子进餐时会有“吃自己摘的菜”的成功感,不但吃的起劲,而且还可以了解食品的处理方法,体验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增加对食物的兴趣。对于孩子偏食厌食,家长可以想办法把孩子爱吃的和不爱吃的合理掺杂在一起,增加孩子对不爱吃的食物的食欲。监督孩子少吃零食,确保一日三餐的量。

4.搜集饮食的资料,做手抄报,用文字图画形式体现正确饮食的重要性,并进行展示、评比,激发孩子动手操作,使正确的饮食常识于无形之中印入脑海。

5.课上播放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认识不健康饮食的危害,例如油炸食品的危害,膨化食品、甜食以及不吃早餐、偏食的危害,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三、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营养学家总结出了这样几句饮食格言:“杂食为优,偏食为忌。 粗食为好,淡食为利。 暴食为害,慢食为宜。 鲜食为妙,过食为弊。”从小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可受用终身。因此为了让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要纠正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给孩子创建一个健康的饮食空间。

1.要吃多样化食物,不要挑食、偏食。世上无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必须吃多样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会妨碍我们获得全面营养。在饭菜的做法与吃法上,家长也应动脑筋。把孩子不愿吃的食物与喜欢吃的食物混做、混吃,会逐渐引导孩子对不喜欢吃的食物感兴趣。

2.注意营养平衡,在日常饮食中要吃各种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奶等,多吃豆制品,豆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既便宜,又容易消化。讲究食品加工方法。加工食品时掌握好火候和方法,尽量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变换食品花色品种,增加孩子食欲。

3.要三餐饥饱适度,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多吃晚餐。进餐要定时、定量。对于自己爱吃的食物,要适量,不暴饮暴食。

4.吃饭时不要狼吞虎咽,这样很容易导致进食过量,细嚼慢咽有利于使血糖上升,通过神经反射出现饱腹感,控制食欲。不要一边进食一边玩或一边看电视。

5.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食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瓜果洗干净再吃,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不吃路边摊位上小店里不卫生的食品,尽量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果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6.愉快进食。进餐时做到思想集中,精神愉快,愉快进食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篇7

人们往往简单地把食物(包括饮料)分为好的和不好的两大类,认为好的食物应该多吃,不好的食物应该少吃或不吃。例如,有些人以为肥肉含胆固醇高,就一点也不敢吃;有的人听说吃苹果有好处,就拿苹果当饭吃,结果前者未见得健康长寿,后果也落个营养不良。其实,从营养价值来讲,尽管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有所不同,却无好坏之分;倒是人们搭配的膳食确有好坏之别。搭配合理的膳食即是好的,搭配不合理的膳食即是不好的。

误解2:有无营养知识无足轻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食物生产的增加,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居民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城镇居民都在解决了食物保障问题之后,出现了以营养过剩为特征的营养不平衡问题,肥胖、冠心病、高血压癌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随之迅速增加,甚至流行。在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15年间增加了3倍。在边远地区和尚未脱贫的人群中,营养缺乏仍是主要矛盾。即使是在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群中,由于营养知识的缺乏,一些微量营养素(如铁、维生素A、锌等)缺乏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可见,除了要继续解决贫因人群的食物供应问题外,普及营养知识绝非无足轻重的小事。

误解3:消费者无法把握食品安全

篇8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已经将近10年了,健康教育课走进课

堂,打入课表,这是我们学校历来的作风。

1.七年级是儿童时期走向成年时期的过渡期,即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初中生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根据这些特点,我分别给学生讲述了:青春发育期的变化,包括体型的变化、生理功能的变化、生殖系统的变化;性意识的觉醒,包括对性问题开始感兴趣、对异性既陌生又好奇;成人感的萌动,包括从关注外在到修炼内功、体会父母的关爱、善于向周围人学习、正确认识自己。为了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这节课,通过老师讲解、同学讨论、自作课件、视频资料,使学生在快乐中知道自己青春期的知识,保证他们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2.青少年这个时期生长发育快,活泼好动,所需营养也增加,因此我安排了第二专题的课程――常见营养指南和营养性疾病。

我给学生讲解了人生命生长的七大营养元素,并带领学生分析了缺乏这些营养元素带来的疾病。如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症、贫血、佝偻病等。通过讲解、讨论、观看视频,学生明白了这个阶段所需的各种营养。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这些营养元素要从食物中摄取,不能靠药物和保健品来补充,养成均衡饮食的良好习惯,不要偏食。

3.民以食为天,我们摄取的营养元素都依赖于食物,因此食物的安全和卫生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学校没有食堂,学生的午餐都是到附近的小卖点、小商贩、小饭店等地方去买,这就存在一定的食物安全隐患,学生不能认识食品的成分,不了解添加剂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外面小商贩的食品是否卫生等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为学生开设了第三专题――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课上,我把收集到的不同种类食品的外包装分给学生,让其观察食品的成分,讨论哪些是人体必须的成分,哪些不是。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添加剂本身没有任何营养,它只是起改善外观、增加口感及防腐等作用。学生一听,议论这样的食品还能吃吗?教师进一步说,可以吃,但要少吃,要选择添加剂少的食品。因此,我们要学会看标签来选择食品。在此专题中还向学生介绍了生活中不食用污染及变质的食物及预防食物中毒;就餐要去证照齐全、食品卫生安全、信誉高的饮食服务部门;夏季就餐最好不吃凉拌菜;上顿和过夜的饭要加热后再吃,如果有变质的味道不要进食;还要做好防蝇、蟑螂和老鼠等工作。

4.为了使学生少得病,不得病,我为学生设计了第四专题――中学生常见病预防。

六病防治(龋齿、近视、脊柱弯曲异常、沙眼、蛔虫、缺铁性贫血)。其中根据中学生的现状,我重点讲述了近视的形成和预防。主要通过和学生互动、讨论,然后看视频资料完成。因为患近视的学生比较多,再加上这节课我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并利用视频资料,学生非常感兴趣,收获颇丰。

对于防止龋齿,我重点介绍了龋齿的形成,平时怎么注意龋齿的预防,沙眼我主要讲述了平时的用眼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

习惯。

5.由于我校没有食堂,学生吃饭就成了问题,所以一些传染病就有可能在他们之间传播,再加上季节性传染病会使学生受到伤害。为此我开设了第五专题――传染病的传播与预防。

根据我校学生特点,这节课我做了课件,下载了视频,给学生讲述各个季节的高发传染病,还重点讲述了艾滋病的知识。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对传染病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了这些传染病的症状和对社会的危害,如果有疑似传染病的必须隔离治疗,待医生开具痊愈证明才能来上学。

6.生命是脆弱的,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而危害我们的生命。如何预防意外事故?出现了意外事故怎么办?为此,我实施了第六专题――安全应急与避险。

此专题以看和做相结合。通过相关视频给学生展示了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如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溺水的应急处理、骨折简易应急处理知识(固定、搬运)以及发生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自己不受害等等。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际演练,如火灾的避险、骨折的处理、人工呼吸等,增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W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技能。在教学的各个专题中,始终贯穿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远离等知识的介绍。

篇9

【中图分类号】 R723.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17-01

儿童肥胖症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以营养过度,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

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儿童肥胖症已成为我国儿童期严重的健康问题,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肥胖不仅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发展为成人肥胖的高危险性,并可能导致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已不再是健康的标志,肥胖病将成为21世纪青少年健康第一杀手。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症特别工作组主席詹姆斯教授近日曾指出,“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儿童肥胖不仅危害儿童期健康, 易延续至成年, 是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和社会心理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儿童期肥胖的进行预防,从而减少儿童肥胖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1 儿童肥胖症产生的原因

少年儿童来说肥胖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食,即儿童在日常饮食过程中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由于吃得多消耗得少,食入的过多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转换成为脂肪,并逐步积累储存于体内,从而导致儿童的体重过份增加成为儿童肥胖症患者。

2 对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与预防的途径

2.1 是饮食管理 患了儿童肥胖症的儿童要减肥,不提倡节食,因为儿童处在发育阶段,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在进食方面少一些油腻,多一点清淡。此外,进食的速度慢一些,尽量细嚼慢咽。肥胖作为营养-喂养失衡的一种营养结局,成为现代儿童营养偏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儿童肥胖与其饮食结构不合理,喜吃快餐饮料、食量大、进食速度快,而运动少有关[14]。儿童期尤其是幼儿期,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受引导性,他们的摄食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父母的不良饮食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导致了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 因此家长应树立好榜样,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给子女提供各种健康食物的选择,避免幼儿挑食和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不强迫子女进食,让孩子体验饱腹感,知道该何时停止进食;不要用食物奖励孩子或把不给子女食物作为惩罚;正确衡量子女每天所需的食物,把握食物的均衡性,适宜的运动,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

2.2 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肥胖的危害,绝对不能歧视肥胖的孩子,更不能在平时的语言和行动中伤害肥胖孩子,让孩子认识肥胖的危害有多种方式,带他们去一些运动场所,尝试让他们玩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游戏,以此来激发孩子自我减肥的心态。通过利用社区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参与下,以不同的场所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开展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活动,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增强个体或社区控制影响健康因素的能力,创造健康环境,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张晶等研究显示: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措施在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和减少疾病方面是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针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疾病不同的原因,一对一个别指导,有利于及时反馈和沟通,并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影响社区成员的健康行为,为婴幼儿肥胖的控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同时,儿童肥胖症的控制策略、肥胖的治疗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只限于对超重和肥胖的儿童采取干预措施是不能遏制肥胖人数的逐渐扩增的,因此,制定可影响整个社会的预防性公共卫生对策是很有必要和非常关键的。这种预防措施应是综合的、多层次的,以人群为基础的措施,其根本在于鼓励和推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的环境支持和规律的体力活动,通过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和媒体等通力合作,引导食品企业和发展有利构建平衡膳食的食品市场,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同时提供丰富的健康产品 。

2.3 进行健康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不仅能让孩子减肥,还能促进成长。 儿童减肥应以运动为基础,运动训练应结合儿童趣味性,可行性,应长期坚持,肥胖儿童运动减肥不提倡激烈的运动,使运动成为儿童的日常生活习惯。训练强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短期,高强度训练,运动方式可多种多样,如跳绳,步行,骑童车,慢跑,踢球等。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迅猛上升,在幼儿园阶段进行肥胖干预也显的非常重要。适当调整幼儿园饮食,使其更趋于健康饮食的标准,从而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以控制肥胖儿童的体重增长。

篇10

古往今来,人们推崇的养生法则始终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据统计,人一生的饮食总量约为60吨,如此大量的饮食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健康走向。在美国,引起死亡的10种疾病中有5种疾病被证明是与长期不当饮食有关,这5种疾病是冠心病、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某些癌症和脑卒中。

军队疗养院应该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疗养期,为疗养员提供科学可行的健康饮食指导,提高疗养员的生活质量。

1 一般情况介绍

2009年4一11月我科共接待年龄在55~80岁的疗养员394人。其中健康者199人,占50,5%;高血压病114人,占28.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2人,占8.1%;2型糖尿病22人,占5.6%;其他病种共27人,占6.9%。这组数据可以提示疗养院的饮食健康保障工作有两个主要任务:①通过食疗预防疾病。②通过食疗治疗疾病。

2 对军队疗养员优势及不足的评估

军队疗养员比一般老年人的优势:①军人服从性高,对医护人员的保健指导态度积极。②普遍学历高,对营养知识接受能力强。③社会保障好,衣食无忧,对营养养生的需求性、主动性强。④保健课、工休座谈会及圆桌式集体供餐为疗养员们相互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平台。⑤护士每天的两次查房,有利开展个体营养指导工作。

军队疗养员饮食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误区:①对营养知识了解不足。②对饮食的质和量不够明确。③患病者对自己的特殊饮食了解甚少。④健康疗养员中吸烟饮酒者多。⑤服药和进食的关系知晓率低。⑥疗养员的个人饮食习惯、烹调方法不科学。

3 对策

3.1 为疗养员普及饮食健康教育知识 健康教育内容有章可循,层次分明。可以围绕老年人膳食指南的内容展开:①饮食多样化。②主食。③每天饮用牛奶或食用奶制品。④食用大豆或其制品。⑤适量食用动物性食品。⑥多吃蔬菜和水果。⑦饮食清淡、少盐、多粗粮。很多疗养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基于疗养员知识水平较高,接受力强的特点,护士可以对以上7条作出适当解释,比如,告诉疗养员只有吃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利用食物营养素的互补作用达到全面营养的目的。和精粮相比粗粮含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大豆是优质蛋白,其中所含赖氨酸是其他食物所欠缺的,另外,大豆富含大豆异黄酮,对老年妇女大为有益。如此解释,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可信度,也便于疗养员理解和更好的配合。

3.2 提供基本数据,制定个性的食谱 利用现代营养学的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由护士计算出每个疗养员每天需要的三大营养素的量,请餐厅营养师一起为每一位疗养员制定出食谱。例如:某疗养员,男,65岁,身高175 cm,体重75 kg,轻体力劳动。制定食谱步骤:①标准体重=身高(cm)-105=175-105=70 kg。②体质指数(BMI)=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75÷1.752=24.5。根据2003年提出的中国成年人BMI标准,判断该疗养员属于超重(24≤BMI

3.3 患高血压病疗养员的饮食教育 本科室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占29%,他们的饮食教育主要以限钠和减体重为主。具体做法如下。

3.3.1 限钠 钠摄入量每降低100 mmol/d,高血压者的收缩压下降5.8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2.5 mmHg。50岁以上的人及家族性高血压者对盐的敏感性较正常人高。查房过程中发现很多疗养员认为只有食盐中含钠多,平时炒菜少加盐即可。这种认知误区是高血压病患者的一大隐患。其实,除了食盐很多调味品都富含钠,如味精、酱油、料酒、各种酱类腐乳等。护士将高盐食物总结并打印成单页,分发给疗养员阅读并加以解释。另外,指导并配合营养餐厅制作出高血压病患者标准餐,组织疗养员品尝。通过切身味觉体验,对“低盐”有个确切直观的认识。

3.3.2 减体重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减体重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不吃或少吃主食,均衡的饮食是减肥的基础。①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控制总摄入量,即每天应摄入的总能量=理想体重(kg)×(20~25)keal/kg。②减少油脂摄入量,一天不超过25 g。③适当增加粗粮、膳食纤维,限制甜食和含糖饮料。使患者了解坚持饮食调节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可以从根本上预防该病的发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配合药物治疗,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3.4 加强关于戒烟酒的健康教育 大多数患病疗养员能自觉戒烟酒。而相当一部分健康的疗养员虽然知道抽烟喝酒有害健康可是始终戒不了。统计得出健康疗养员199人中吸烟者约88人,约占44%。护士应利用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对这一群体进行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是比较常用的:信息知(知识和学习)信(信念和态度)行(促进健康行为)增进健康。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以吸烟有害为例,疗养院护士通过多种方法把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引发的疾病以及与吸烟有关的死亡数字等知识传授给疗养员,疗养员接受知识,通过思考,加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形成信念,在信念的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烟的健康行为模式。

3.5 老年疗养员服药与进餐的关系 研究发现疗养员对自己所吃的药名称和剂量都十分明确,但是,他们对服药的适宜时间(餐前空腹,餐中,餐后)分不清,经常主观地随意服药。护士作为口服药治疗的具体执行者,除了摆药发药,还要做好用药时间的指导。因血压在早晨和下午各出现一次高峰,降压药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氯沙坦,可以上午7点至下午2点空腹服用,可有效控制血压。降糖药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餐中服用可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而有刺激性药如非甾体抗炎药,黄连素,应餐后服用,可避免对胃刺激。

篇11

一、营养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意义

营养物质是我们身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主要物质,营养的状况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学习活动中运用脑力频繁和代谢旺盛,因而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不合理的营养摄入不仅会对学生的体能和智力发展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营养性疾病。在我国,只有营养师、食品卫生和医学营养等专业才会开展营养学课程,这种情况下,营养学就只能停留在学前教育门外。学前教育毕业的学生,将来大部分是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他们所拥有的营养知识和意识,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营养状况和体系,还会关系到他们所教学的学前儿童的饮食观念和习惯,重要的是的儿童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要重视对幼师的营养教育,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二)必要性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和教育受到广泛的关注,大部分学校通过相关调研活动,从理论上证明了学校开展营养教育的必要性,主张将营养教育整合到相关学科当中。生物学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学科,食物或食物在人体内进行的反应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可见,生物学和营养学密切相关,因而在学生的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是水到渠成的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如何进行渗透,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营养知识的渗透教育

在《生物学》教材,我们可以找到与营养教育有关的很多内容。为了生物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受影响,在生物教学课堂中加入营养教育,需要找到两种知识之间的结合点,整合两门不同学科的知识,将营养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当中,实现整合渗透教育。在植物部分的学习中,讲到灌溉和施肥的基本原理时,可以渗透营养教育,结合水和矿物质两大类营养素进行讲解,并引出除了水和矿物质,进行生命活动还需要脂类、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和蛋白质这七大类营养素。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人体健康的基本要素,而营养素,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所含有的养分,人类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摄取合理比例的七大类营养素,这样才能够满足生命活动所需,因而在饮食方面,挑食是不健康的。在种子教学中,种子的发芽主要靠自身蕴藏的丰富营养物质,因而种子食物的摄取,能够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例如花生、蚕豆、大豆等种子。还可以在种子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营养价值高低的排序,了解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以便将来在选择食物时,会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同时也为将来从事幼儿教学打下基础。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营养观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认识营养这一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营养就是大鱼大肉。正是这样错误的营养观的存在,使得学生出现挑食和偏食的现象,因而进行营养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营养观是很重要的。在微生物教学中,其中的真菌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菇类,一些学生认为菇不是肉类也不是鱼类,没有营养,不喜欢吃甚至是不吃的现象很多,这时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真菌所含有的食用价值,并利用七大类营养素将其所含营养进行归类,让学生知道真菌含有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很丰富,所具备的营养价值很高,吃菇类能够获取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此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种食物都含有特定的营造素,鱼肉蛋白质脂肪含量高,蔬菜水果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无机盐含量高,每一种食物中都有着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要想获取七大类营养素,就要避免挑食和偏食的行为。通过“营养”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营养观,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四、形成合理营养的意识

要想身体健康,合理饮食和合理营养是关键,这也是进行营养教育的目标。培养合理营养意识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在生物教学中进行营养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形成合理营养的意识

(一)合理饮食

学校中很多学生,特别是女生,为了身材而进行盲目减肥,只吃青菜,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在光合作用教学中,能量是要求平衡的,教师可以利用这点教育学生合理饮食。通过叶片剪影试验,告诉学生糖类是一种重要的产能营养素,摄入糖类就是摄入能量,此外,脂肪、蛋白质也是产能营养素,这些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营养素,必须进行一定量的摄取,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健康,因而合理饮食是重要的。

(二)合理营养

能量是日常饮食的首要考虑,属于青春期的学生需要大量的能量,因而吃饱是身体健康的前提。合理营养是在吃饱恩情况下要求吃得好。吃得好是指摄入的营养素比例合理。例如鱼类能够使我们获取丰富的蛋白质,但却不能满足我们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需求,因此,光吃鱼是不能满足机体需求的。在不同的教学章节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的差异,使学生意识到每一种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没有一种食物能够满足人体营养素的需求,所以,在日常饮食中,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保证摄取合适比例的营养素,维持身体健康。

五、结语

生物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营养的意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营养教育渗透教学,能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营养观和营养意识,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幼儿工作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他们不偏食、不挑食,从而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