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1 09:57: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

篇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4-01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沈阳市东陵区桃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患者152例,自愿参加高血压健康档案管理,承诺配合医生工作。152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其中男83例,女69例,年龄39~82岁。其中39~岁11例,46~岁36例,56~岁52例,66~岁42例,76~岁11例。1级高血压72例,男40例,女32例;2级高血压59例,男31例,女28例;3级高血压21例,男12例,女9例。

1.2 方法。

1.2.1 健康档案内容。采用沈阳市统一的健康档案格式,一般项目有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病史部分按照S、O、A、P格式书写,确定治疗方案时,综合考虑患者有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降压目标。选择降压药物时,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掌握好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预防卒中的患者,多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多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心衰者选利尿剂、ACEI,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者选ACEI;单种药物治疗不能达标时,为避免过度增加单药治疗剂量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增加,选择小剂量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以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靶器官的保护。

1.2.2 问卷调查。2010年1月对入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涉及高血压的基础知识,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高血压的自我管理以及高血压的药物治疗。1年后再次回答问卷内容,评估、比较两次调查结果。

1.2.3 健康教育。每2个月举办一次健康大课堂,题目分别为:什么人容易患高血压,什么人已患高血压;最好的降压药是什么;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影响;盐和高血压有关系吗;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控制血压;自我管理血压。同时随时发放宣传材料,组织高血压患者联谊会,开展同伴教育,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播相关知识,吸引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效果。152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优良46例(30.3%),尚可62例(40.8%),不良44例(28.9%),152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71.1%。

2.2 危险度分层。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的标准,根据患者血压水平、现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分层、评估,并与健康档案管理前进行比较。152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管理前后危险度分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5,P=0.08)。

2.3 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档案管理前后152例患者对高血压的标准、并发症、戒烟限盐、合理运动、规律服药、自测血压的知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梁万年,姚崇华,刘力生,等.北京市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增刊:1-40

篇2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治疗结果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我院的高血压患者73例,自愿参加高血压健康档案管理,承诺配合医生工作。73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其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39~82岁。其中39~岁6例,46~岁18例,56~岁24例,66~岁21例,76~岁4例。

1.2方法

1.2.1健康档案内容

采用统一的健康档案格式,一般项目有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病史部分按照S、O、A、P格式书写,确定治疗方案时,综合考虑患者有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降压目标。选择降压药物时,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掌握好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预防卒中的患者,多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多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心衰者选利尿剂、ACEI,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者选ACEI;单种药物治疗不能达标时,为避免过度增加单药治疗剂量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增加,选择小剂量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以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靶器官的保护。

1.2.2问卷调查

2010年1月对入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涉及高血压的基础知识,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高血压的自我管理以及高血压的药物治疗。1年后再次回答问卷内容,评估、比较两次调查结果。

1.2.3健康教育

每2个月举办一次健康大课堂,题目分别为:什么人容易患高血压,什么人已患高血压;最好的降压药是什么;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影响;盐和高血压有关系吗;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控制血压;自我管理血压。同时随时发放宣传材料,组织高血压患者联谊会,开展同伴教育,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播相关知识,吸引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结果

2.1危险度分层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的标准,根据患者血压水平、现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分层、评估,并与健康档案管理前进行比较。73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管理前后危险度分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5,P=0.08),。

2.2相关知识知晓率

健康档案管理前后73例患者对高血压的标准、并发症、戒烟限盐、合理运动、规律服药、自测血压的知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梁万年,姚崇华,刘力生,等·北京市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增刊:1-40.

篇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15-01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也让一些临床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高血压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会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是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则[2]。社区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上,同样需要对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路径。我社区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健康管理路径干预,效果显著。详细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主要以我社区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病标准,其中男性患者有106例,女性患者有94例,年龄范围为43岁到83岁,平均年龄为56岁。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在干预方法上主要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以药物治疗为主要内容。

1.2.2 实验组方法 实验组在常规管理方法上采用健康管理路径进行干预,首先组织医院人员结合综合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检查、健康知识宣传、防治指导以及上门随访,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最后进行随机检查评价,如若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则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同时需要将其记录在案。在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加以沟通交流,了解患者以及家属的意见和想法,从而对管理路径进行完善和调整。

健康管理路径内容如下:

1.2.2.1 定期体检 组织患者定期进行体检,从而了解患者的高血压情况,并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对后续工作进行安排和调整。

1.2.2.2 健康教育 组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包括发放相关的高血压防治资料、讲座宣教以及交流座谈会。

1.2.2.3 防治指导 高血压防治指导工作主要包括了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需要指导患者结合自身病情进行用药,嘱咐患者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并对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加强注意。

1.2.2.4 上门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上门随访,并咨询患者的干预满意度,了解患者的需求,从而对管理路径进行调整和完善。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均值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均值,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压有效控制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有效控制率比较上,见表2。

3 讨 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是导致心血管疾病以及脑卒中的主要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工作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社区高血压防治是社区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组织相关的医护人员对管理路径进行制定,从而实现人性化以及多角度的健康管理,保证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加深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意识[4-6]。在此次研究中,我社区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健康管理路径进行高血压防治干预,效果显著。可见,管理路径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荣增.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151-152.

[2] 张勇.社区高血压防治与管理路径的探索[J].卫生经济研究,2009,2(10):98-99.

[3] 沈培红.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13):104-105.

篇4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77-02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病,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性措施,但因高血压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很多患者缺乏主动治疗的意识,缺少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平时不能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因而血压控制不佳 [1]。我社区是通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健康教育,血压监测等综合干预措施来控制危险人群血压,收到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社区就诊的高血压患者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48~82岁,平均(64.9±12.7)岁;病程8~33年,平均(14.4±8.2)年;合并冠心病者31例、糖尿病者25例、脑血管病者11例、心功能不全者32例;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综合管理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血压、并发症等指标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按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规定的标准: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确诊为高血压,排除继发性或恶性高血压、精神病和智力障碍。

1.3方法观察组患者就诊时,常规介绍高血压基本知识,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管理组实施下列社区综合管理:(1)建立高血压病管理档案,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文化背景、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生活行为、是否服药等。(2)社区服务中心设专人负责高血压管理工作,设立免费测血压点,对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根据其不同的血压进行分级干预:1级高血压患者重点放在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及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变上,要求患者每周至少测量1次血压,每次均记录测量时间和血压值,观察3~6个月,若达不到预期效果,则指导服药治疗;2级高血压患者,除干预以上内容外,重点放在规律、合理服药及药物选择上,并帮助其选择可长期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价格合理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药物。(3)每月举办健康知识教育讲座,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方法等;不遵医行为造成的后果,出现并发症对健康的危害性;遵医的道理和意义,增强遵医嘱的自觉性及饮食指导。(4)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首先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平时以清淡饮食为主,限制钠盐摄入,少吃或禁食含钠高的咸菜、腌制品等食物,多吃含钾较多的食品,限制脂肪的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制定一些循序渐进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气功、太极拳、体操、慢跑等,以活动后不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症状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5)服药指导。嘱患者服药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改药,动员家属积极参与督促病人服药,反复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书面资料,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次数,尽可能选择副作用低、廉价、长效的控释片剂,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自觉定期测量血压并做详细记录.(6)社区服务中心定期进行健康知识版面巡展,利用“世界高血压日、世界卫生日、无烟日”等进行宣传,举办义诊、咨询活动,每半年免费进行血糖、血脂、尿酸、体质指数,每年免费做心脏超声多普勒、心电图、胸片、B超检查、动员做心脏超声检查.

1.4效果评定(1)治疗依从性[2]:从患者饮食、运动、生活嗜好、精神压力、服药、血压监测及定期复查等7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观察,少于或等于2项不符为依从性好(但只要不服药或不规范服药即判为依从性差),3项及>3项不符即判为依从性差;(2)血压变化;(3)血压达标情况(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分达标、有效和无效)。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两组实施社区综合管理前治疗依从性、血压达标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管理组治疗依从性遵医性提高,血压达标及有效率增加(P<0.05),见表1。

表1两组管理前后治疗依从性、血压达标及有效情况比较

3讨 论

近年来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疾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极低水平[3],因此,作为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在防治过程中必须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管理。实践证明高血压可防可控制,WHO在全球慢性病报告中指出“如果立即行动起来,对慢性病实施干预,在未来l0年内,每年将减少2%的慢性病发病,至少可换回3600万条早逝的生命”[4]。社区防治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资源和适宜的卫生技术,具有方便、经济、连续的服务特点,由此可见,社区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的防治意义重大[5]。

健康教育是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措施,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变患者不健康的行为,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定期给予相关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通过参与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个体化、规范化的防治理念必须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深入广泛地渗透到社区居民中去,我们通过加强宣教工作、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提高社区居民的科普知识普及,树立健康观念,增加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应用发放图片式健康教育手册、专题讲座、个别交谈等健康教育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相关知识,定期为高血压病人提供血压监测,为患者制订疾病治疗的合理目标,调整药物合理用量,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并根据个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从而达到对高血压病的早防、早治、合理治疗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管理组通过医务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具体行为干预相结合,在充分考虑患者个体特点和经济状况的前提下,从改善依从性细节着手,使患者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使管理组治疗依从性遵医性提高、血压下降明显,血压达标及有效率增加。因此,在社区开展对高血压病综合干预,可以帮助高危人群改善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管理率和控制率,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增武,武阳丰.医疗卫生人员的高血压知识、态度和行为[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3):1002.

[2] 杨丽娟,隋捷,李荣,等.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75-376.

[3]“基层医生高血压检出、评估、治疗及预防综合规范研究”课题组.北京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防治现状的对比研究[J].中华心血臂病杂志,2004,32(11):1021-1025.

篇5

1 目标

1.1 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率,增强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效果,降低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水平。

1.2 积极开展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高高血压病、糖尿病筛查和早诊早治疗的比例。

1.3 提高社区医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理论和技能,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随访管理,控制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体重增长,提高高血压病、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降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检出

2.1 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 各科门诊对首诊就诊的35岁以上患者测量血压,以早期检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

2.2 人群血压普查,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开展辖区人群高血压普查,检出辖区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无症状高血压患者。

2.3 健康体检 组织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健康检查时检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无症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3 社区高血压病、糖尿病干预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高血压、糖尿病干预分为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高血压糖尿病的非药物干预主要通过改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不合理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的目的。

高血压、糖尿病非药物干预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质量,体育锻炼、戒烟、平衡心理等内容。具体措施为:

3.1 合理膳食 ①限盐:提供定量盐勺,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 g;②限制饮酒:提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戒酒;③多吃新鲜蔬菜、水果;④增加食物中钾和钙的补充;⑤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鱼类、禽类。

3.2 体育锻炼 增加日常活动量(多步行、骑车、爬楼梯),指导患者规律运动(每周3~5 d、每天≥30 min),帮助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3.3 控制体质量 监测体质量变化,规律运动,减少食量,少吃肥肉、含油脂高的食品和零食。制定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方案。

3.4 戒烟 帮助戒烟者制订戒烟计划,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创造戒烟环境,防治复吸。

3.5 平衡心理根据患者性格特征,提出适当的建设和措施,使患者少生气,多交流,保持心态平和。

4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干预的工作措施

4.1 每半年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举办3次高血压病、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由社区医生等专业人员讲授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播放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录象,重点强调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规范用药和血压、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等。

4.2 设立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宣传栏(4期/年) ,发放宣传材料。宣传合理膳食、适量锻炼、控制体质量、心理平衡及戒烟知识。

4.3 给每位高血压患者提供定量盐勺和戒烟戒酒药物等适宜技术。

4.4 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及药物治疗 对每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定期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认真填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卡并随时记录和更新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4.5 评价与考核

4.5.1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发现 ①有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摸底调查表;②有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表;③建立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制度。

4.5.2 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 ①社区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建档率> 95%;②《高血压患、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卡》做到人、卡相符,项目填写完整、齐全。要求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并建立完整记录;③建档管理对象开出健康教育处方达到100%。

4.6 干预过程评价 ①举办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至少1次/月,要求有讲义及相关记录;②设立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宣传栏4期/年,要求有宣传资料、照片或相关记录;③参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管理的人数每年有一定数量的递增。

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而且也保证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篇6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01-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一般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或只有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等症状,表面上看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实际上已成为引发心、脑血管和肾病变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治疗不当就会成为较严重的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这些常见高血压合并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高血压日趋年轻化且持续增长,为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病,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2011年东山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以来,以责任医生团队为主体,家庭医生签约为契机 ,全面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干预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高血压的识别和检出 健康体检 、日常诊疗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建档测血压及询问病史,

1.2 干预对象 2011年1-12月,东山社区335例高血压患者

1.3 干预措施 根据《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规范》要求,按高血压诊断和分级标准、高血压危险分层依据和标准,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分级随访管理。分级随访管理分为三级。一级管理:针对1级高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者,至少3个月随访1次,监测病情控制情况,以健康教育和非药物治疗为主,3-6个月无效再进行药物治疗。二级管理:针对1级高血压伴有1-2各危险因素和2及高血压伴有2个以下危险因素者,至少2个月随访1次,监测病情控制情况,以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为重点,有针对干预技能指导和规范用药指导。三级管理:除纳入一、二管理以外的患者,至少1个月随访1次,监测病情控制情况,重点强调规律用药,密切药物疗效和副作用,提出靶器官损害的预警与评价,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技能指导,使血压降至目标水平。充分体现“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受益一生”的要求。

1.4 随访人员 社区责任医生和社区责任护士组成责任医生团队、家庭签约医生,所有人员均经过上岗培训。

1.5 考核办法 按照《舟山市定海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中心成立考核领导小组,每季一次考核,考核内容为高血压发现率、高血压规范管理率、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知晓率、健康教育。规范管理要求建档、定期随访管理(随访要求面对面4次,频率参照分级管理要求,每年1次较全面健康检查,评估和分类干预)和档案填写规范(如实记录随访信息,必填项目完整且无逻辑错误)。健康教育要求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按规定开展多种形式、不同群体健康教育。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335例高血压全部纳入管理系统,按要求进行12个月的随访。管理对象中,男性158例 ,女性 177例,男性平均年龄 57.12岁 ,女性平均年龄53.45岁,规范管理272例,规范管理率81.19%。

2.2 血压控制情况2011年335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随访12个月后,根据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随访分类记录最后一次,血压控制情况与基线调查时比较,血压控制率由 36.72%,提高到68.36%,有显著差异。详看表*

2.3 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的变化 高血压患者的饮酒、钠盐摄入、运动情况与干预前后有显著变化。详看表*

2.4 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是指对此药的依从情况,“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这三类分析。通过随访病人的治疗率从干预前的46.56%上升到68.36%.有显著变化。详看表*

2.5 高血压知晓率 干预前335例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知晓率) 54.32%,干预前知晓率54.33%,干预后知晓率95.22%,相差显著。详看表*

3 讨论

3.1 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重要内容,随着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不断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不断推进,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不断提高。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家庭签约医生积极走村入户,高血压随访干预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首肯,与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了社会满意度。

3.2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其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基本掌握有关高血压的基础知识与自我保健知识,减少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干预措施不仅能使高血压患者积极配合责任医生治疗,血压得到控制,而且也能使患者坚持规律服药,大大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性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服药,促进病情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致残、致死率的目的。

篇7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7(a)-173-02

我国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冠心病等慢病发病率迅速增高,有效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1]。系统规范治疗,规律病情监测,可提高高血压的管理水平和控制水平,从而降低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降低其医疗费用。我院2007年2月~2008年2月在广州地区比较不同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旨在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其治疗率和控制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在社区宣传高血压3种管理模式,获得参与管理的本社区高血压患者305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类管理契约管理:与参与的患者签定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协议,实行契约式管理。自我管理:指在医务人员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的预防性或治疗性活动。家庭管理:指在医务人员协助下患者家属承担对家庭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行为和用药情况的监督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龙凤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需求,然后按照其选择的管理模式进行分类管理。对参与管理的305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各自管理模式通过定期随访和饮食、体育锻炼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和干预工作。派发支持性工具《血压、饮食、体育锻炼登记册》305册、盐勺380个、计步器290个。

契约管理内容包括建立高血压健康专档、健康体检、非药物治疗指导、定期测量血压(二级管理以上)、药物治疗(三级管理)。

自我管理内容包括建立高血压健康专档、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教育课程、医师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支持。

家庭管理内容包括建立高血压健康专档、家庭成员在社区医师的指导下帮助高血压患者制定切合家庭实际的个体化的高血压管理计划、家庭成员帮助和督促患者按照计划开展高血压管理工作。

1.2.2 调查方法管理前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调查表305份,进行一年后的观察,采用同样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病程等一般情况,高血压患者患高血压后的行为改变等。

1.2.3 观察指标以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的血压控制良好率、规律服药率、运动率及饮食控制率为为客观指标判定效果[2]。

2 结果

2.1 干预效果

管理前后各组的血压控制良好率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契约管理组比其他两组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管理前后患者的管理情况(%)

2.2规范管理

三种管理模式都有因患者不配合、搬迁等原因造成未能全程规范管理、失访,但契约管理组较其他组全程规范管理率高。详见表2。

表2 三种管理模式规范管理情况

2.3 三种管理模式分组情况

共签署高血压管理合同305份,契约管理97份,一级管理(低危患者)24例,每人每年收费10元;二级管理(中危患者)24例,每人每年收费30元;三级管理(高危或极高危患者)49例,每人每年收费50元;自我管理105份;家庭管理103份。各组具体危险分层、年龄、性别见表3。同时,对参与管理高血压病例均进行了全面体检、建立高血压专档和问卷调查,对档案全部输入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开展慢病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

3 讨论

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我国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长了31%,增加高血压患者7 000万,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3]。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呈对数线性关系,与冠心病发病呈连续逐步升高的强度关系。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死亡率下降50%,心肌梗死死亡率下降58%[4-5]。高血压系统规范治疗,规律病情监测,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控制水平,从而降低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降低其医疗费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任务。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尤为重要。

经过近一年的规范管理,我们首先在广州地区采用契约管理模式,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高血压患者之间签定诊疗合同,收取一定的费用,对每个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服务。经过一年的管理,相对于其他两种管理模式而言,契约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模式。由于收取了一定的费用,患者对管理的依从性较好。一对一的个体指导易接受,效果较好。接受管理的患者也由原来的不信任变成了主动积极配合,医患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经过长时间的高血压管理及完善的患者健康档案管理体系,进一步让社区居民主动、自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监测与治疗,达到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目的,社区慢病管理的有效控制将指日可待。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契约管理模式成本较低,且可克服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覆盖面不广的弊端。对高血压这一单病种实行契约管理,可以形成一个固定的、逐渐增多的患者群,对这一患者群采用这一合理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这也成为一个进行科研及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但由于该研究没有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入组人数较少等原因,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我中心将广泛应用契约管理模式,使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血压病,也有利于患者掌握高血压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采取积极和正确的行为来控制疾病发展;同时对这次结果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高血压防治方案[S].2005.

[3]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

篇8

目前,为了提高对冠心病、脑卒中等高发病的控制和预防,对于高血压病的管理已经成为了许多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对于高血压病的管理方式,目前多选择倚靠医务人员所执行的常规三级管理模式,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社区资源的利用度十分缺乏,且不能够激发患者的积极参与性,因此需要做大力的改进,有部分研究者尝试使用一些较新的高血压管理模式,但还缺乏较扎实的研究数据[1-2]。可以说,高血压病需要时刻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且必须终身坚持,因此选择使用于医生指导下的自我照顾模式就十分适合高血压病的日常性管理,必须以患者自身为主,积极调动其潜能,于医生的协助下实现自我管理的有效模式,为了更好地探讨这种管理方法,笔者于2011年9月-2012年8月对清远社区6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了自我管理模式,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1年9月-2012年8月清远社区高血压患者共60例设为研究组,并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标准:有高血压医疗记录,且为在清远社区的高血压患者。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者予以排除;高血压且伴有其他肿瘤疾病,且在半年内有过化疗史予以排除,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伤的中风患者需排除。研究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34~78岁,平均(67.23±8.23)岁,收缩压(145.89±13.85)mm hg,舒张压(86.54±9.21)mm hg,文化程度方面,小学25例,中学18例,大学17例;对照组男62例,女40例,年龄35~80岁,平均(68.6±9.31)岁,收缩压(145.66±14.25)mm hg,舒张压为(88.30±10.12)mm hg,文化程度方面,小学33例,中学54例,大学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文化程度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通过宣传单以及居委卫生干部进行宣传等手段对社区患者进行动员,并采取基线调查,将自愿参加的患者进行登记,对102例患者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对60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二为医生对患者的支持,具体为:(1)课程时间为6次,一周一次,连续6周内授课完成,其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处理紧张等负面情绪、认识高血压疾病、自我管理的概述以及增强自信方法、放松以及与人交流的技巧、膳食学习、疲劳的自我管理、体重的控制以及戒烟、合理用药、自我监测血压等,将以上等内容编辑成册,作为阅读教材,必须要满足人手一册,授课的具体方式为志愿参与的医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授课,在6周课程学习后,要定期组织活动验证学习内容。(2)医生对患者的支持,社区需要具体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提供一名医生,作为支持自我管理的老师,提供其联系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患者的自我管理,参与支持的医生需要提前接受有关自我管理模式的培训。(3)实施模式分析,学习成功实施了自我管理模式的部分社区,以这些社区作为借鉴对象,学习期采用的参与型实施模式,即为社区卫生服务与街道、中心以及研究者三方面共同参与模式,街道需要将此模式归纳入卫生科的日常工作中去,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需将此归纳如卫生服务的例行工作中,大家各自发挥优势,分工要明确,最终完成自我管理模式的整个过程。

1.3 评价标准 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可依据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3],参考其评分标准,而血压控制率应以

收缩压小于140 mm hg以及舒张压小于90 mm hg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实施管理模式后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健康自评分数、疲劳以及情绪低落分数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在实施管理模式后,研究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平均下降值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实施管理6个月后的血压控制率比较,研究组32例血压得以控制,血压控制率为53.33%,对照组30例血压得以控制,血压控制率为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1.504,p<0.05)。

3 讨论

倚靠医务人员所执行的常规管理模式,其不具有广泛的覆盖性[4-5],这是因为患高血压病的人群较多,而却不具有足够的专业人员,且对于高血压的管理,尤其重视非药物的一些相关措施,如自我的血压监测、生活行为方式等,完全依靠医生是不现实的,而自我管理模式,则为在医生的支持协助下,患者自身承担一定的治疗与预防模式,此种模式注重医生与患者自身参与,挖掘患者潜能,非常适于终身的管理。目的:对清远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评价实施后对血压控制及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8月自愿参加该实验研究的高血压患者共60例(研究组),给予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另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给予健康讲座管理模式(常规管理模式),通过6个月的实施后,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健康状况包括情绪等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方面,研究组收缩压比对照组多降低10.74 mm hg,而舒张压多降低了2.20 mm hg,两组的血压控制率相比,研究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较传统的常规管理模式更加优越,在改善健康状况以及血压控制方面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自我管理模式; 高血压; 血压控制率; 健康情况

目前,为了提高对冠心病、脑卒中等高发病的控制和预防,对于高血压病的管理已经成为了许多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对于高血压病的管理方式,目前多选择倚靠医务人员所执行的常规三级管理模式,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社区资源的利用度十分缺乏,且不能够激发患者的积极参与性,因此需要做大力的改进,有部分研究者尝试使用一些较新的高血压管理模式,但还缺乏较扎实的研究数据[1-2]。可以说,高血压病需要时刻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且必须终身坚持,因此选择使用于医生指导下的自我照顾模式就十分适合高血压病的日常性管理,必须以患者自身为主,积极调动其潜能,于医生的协助下实现自我管理的有效模式,为了更好地探讨这种管理方法,笔者于2011年9月-2012年8月对清远社区6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了自我管理模式,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1年9月-2012年8月清远社区高血压患者共60例设为研究组,并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标准:有高血压医疗记录,且为在清远社区的高血压患者。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者予以排除;高血压且伴有其他肿瘤疾病,且在半年内有过化疗史予以排除,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伤的中风患者需排除。研究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34~78岁,平均(67.23±8.23)岁,收缩压(145.89±13.85)mm hg,舒张压(86.54±9.21)mm hg,文化程度方面,小学25例,中学18例,大学17例;对照组男62例,女40例,年龄35~80岁,平均(68.6±9.31)岁,收缩压(145.66±14.25)mm hg,舒张压为(88.30±10.12)mm hg,文化程度方面,小学33例,中学54例,大学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文化程度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通过宣传单以及居委卫生干部进行宣传等手段对社区患者进行动员,并采取基线调查,将自愿参加的患者进行登记,对102例患者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对60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课程;其二为医生对患者的支持,具体为:(1)课程时间为6次,一周一次,连续6周内授课完成,其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处理紧张等负面情绪、认识高血压疾病、自我管理的概述以及增强自信方法、放松以及与人交流的技巧、膳食学习、疲劳的自我管理、体重的控制以及戒烟、合理用药、自我监测血压等,将以上等内容编辑成册,作为阅读教材,必须要满足人手一册,授课的具体方式为志愿参与的医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授课,在6周课程学习后,要定期组织活动验证学习内容。(2)医生对患者的支持,社区需要具体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提供一名医生,作为支持自我管理的老师,提供其联系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患者的自我管理,参与支持的医生需要提前接受有关自我管理模式的培训。(3)实施模式分析,学习成功实施了自我管理模式的部分社区,以这些社区作为借鉴对象,学习期采用的参与型实施模式,即为社区卫生服务与街道、中心以及研究者三方面共同参与模式,街道需要将此模式归纳入卫生科的日常工作中去,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需将此归纳如卫生服务的例行工作中,大家各自发挥优势,分工要明确,最终完成自我管理模式的整个过程。

1.3 评价标准 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可依据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3],参考其评分标准,而血压控制率应以收缩压小于140 mm hg以及舒张压小于90 mm hg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实施管理模式后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健康自评分数、疲劳以及情绪低落分数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在实施管理模式后,研究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平均下降值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20例高血压患者,所选患者均与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沟通障碍、精神异常、合并肿瘤疾病等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110例)和研究组(110例),对照组男59例,女51例,年龄为42-79(66.3±9.5)岁,其中61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49例在初中及以下;研究组男58例,女52例,年龄为43-78(66.4±9.6)岁,其中63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47例在初中及以下;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高血压分级管理,以患者高血压危险分级情况为依据,开展定期随访指导,主要涉及到用药保健、疾病知识等内容,并对患者开展集中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①在项目开展之前,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性疾病管理医生联系患者,对患者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意愿进行了解,并对相关情况进行记录。②对自愿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患者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③针对组内成员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培训活动,首先将高血压自我管理指南发放给患者,并对其说明自我管理的理念和作用,同时向患者说明高血压相关知识,如发生原因、影响因素、防控措施等。其次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增强自信心,对待担忧、紧张以及生气等情绪如何有效处理,同时对患者低落情绪管理方法进行指导,并传授患者放松技巧、疲劳管理方法、与人沟通技巧等。最后在饮食及运动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并戒烟戒酒,对自身体重进行控制。在运动方面,应嘱患者注意合理锻炼,特别是老年患者,应控制运动量和时间,应以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日常生活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关行动计划。另外在用药方面,应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方法等,避免出现漏服或增减剂量等问题,对于上述内容,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培训,持续开展6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稍缓,但注意保证培训质量,并且在2个月内结束所有健康教育活动。④在自我管理小组中选择一位有号召力且活跃的患者担任组长一职,负责预约和组织每次活动,并负责协调等工作。健康服务中心安排一名医务人员专门负责一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为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所选患者均随访6个月,记录管理前后的血压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管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篇10

2结果

2.1社康护士对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98人接受了高血压病规范化管理培训,培训率为70.0%,101人熟练掌握相关知识,29人基本掌握相关知识,10人未能掌握相关知识,社康护士高血压病规范管理知识掌握率为92.86%。

2.2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情况38个社康中心均开展了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管理。但有8个中心的护士对高血压患者尚未进行有规律的管理,30个社康中心的护士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有规律的管理,但是规范管理(指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级管理)的患者人数为总患者数的65%~98%不等。未能进行社区高血压患者全员规范管理的原因中,社康护士人手不足占65.71%(92/140),专项资金有限占55.71%(78/140),管理知识和技巧缺乏占22.86%(32/140),社区居民不能有效配合的占87.86%(123/140)。管理形式中电话管理占70.71%(99/140),预约患者到门诊占32.14%(45/140),就诊时管理占30.0%(42/140),家访占28.57%(40/140)。统计见表1。

2.3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管理情况高血压高危人群是指具有高血压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家族史者、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者、过量饮酒者和高钠饮食者等。被调查的38个社康中心均开展了高血压高危人群的护理管理,但有18个社康中心尚未开展对高血压高危人群有规律的管理,其他社康中心虽开展了规律管理,但是管理的人数约为高危人群总数的5%~78%不等。未能进行社区高血压患者全员规范管理的原因中,社康护士人手不足占77.14%(108/140),专项资金有限占68.57%(96/140),管理知识和技巧缺乏占12.86%(18/140),社区居民不能有效配合的占92.14%(129/140)。管理形式中电话管理占77.14%(108/140),预约患者到门诊占55.71%(78/140),就诊时管理占34.29%(48/140),家访占20.07%(28/140)。统计见表1。

2.4管理内容调查的社康中心有6家尚未开展高血压紧急护理处理相关知识,对一般人群高血压护理管理38个社康中心均针对性开展了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饮食运动指导,护理指导的主要形式是散发健康教育文字资料(包括宣传海报),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就诊或义诊的随诊健康教育宣传,见表2。

3讨论

社区护理管理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旨在帮助居民主动地改变社会环境,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主动预防疾病,所以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调查资料显示,社康中心的护士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轻视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管理。由于目前社区护士大部分是从医院护士转岗而来,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的意识较强,但针对人群开展预防保健的意识薄弱。因此,社康中心要逐步建立社区护士慢性病防治工作管理规范,加大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中高血压病预防保健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预防保健相关继续教育,加强社区护理管理服务理念和模式的教育。

篇11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高血压导致的危害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国内外就如何控制人群高血压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致认为对高血压人群采取健康管理,即合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健康管理是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公众健康、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发生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重要前提[2]。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全球战略性问题,是制定健康的公共策略、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加强社区行动和增强个人技能的重要手段[3]。为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陪护健康管理模式,选择确诊的100例65~75岁高血压患者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并进行1年家庭陪护者健康管理后进行统计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汇总2013年7-12月在城区某社区的4302例老年人体检结果(包括性别、年龄、血压、常规血液化验、B超等),其中2068例血压增高者,选择其中100例65~75岁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建档。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体检当日应用经校正的台式汞柱式血压计(2mmHg,1mmHg=0.133kPa),取测量上臂3次血压的平均值,重复测量时相隔2分钟,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2)有既往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者;(3)100例是通过询问患者家庭是否有固定陪护人员(可以是子女或者配偶等),再确定纳入管理范畴.

1.2方法

1.2.1家庭陪护者培训对建立档案的100例患者家庭陪护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血压患者用药方法、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和心理疏导等。培训后对家庭陪护者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家庭陪护者每季度告知社区医生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再调整或者加强健康管理内容。1.2.2调查方法采用不设对照组的自身前后比较设计,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的项目设计问卷[4],内容包括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和相关生活方式等。1.2.3干预内容以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础对建档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家庭陪护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包括规律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心理及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等。

1.3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1年健康管理,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脂指数中各项指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指数包括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见表1。高血压服药依从性经干预后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四大基石”理论基础上,吸烟、适量运动、低盐饮食及情绪稳定等行为管理前后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家庭陪护者健康素养高低在健康管理中影响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P<0.05)。见表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