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数学的美学价值

数学的美学价值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4 09:51: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数学的美学价值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数学的美学价值

篇1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实施数学美育教育,让学生逐渐感受数学之美,认识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美,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一、数学教育中美育的意义及影响

所谓“美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数学教育中的美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具有的独特魅力,进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学习中充满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美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本身的审美素质不容乐观

由于我国教育体质自身限制,对文化科目的知识培养更为重视,使得除了音体美专业的老师外,其他科目各任课教师在除本专业外很少能够针对美学进行学习,对欣赏名画、倾听名曲更无从谈起.

2. 小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限制

小学生的分析与理解等综合能力不高,常常表现出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现象. 同时,想象力方面不够丰富,对教师渗透的美育内容无法消化理解. 还有,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影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家庭持有传统的教育想法,追求成绩,不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美育在教学中的发展.

3. 美育受传统教育评价理念的制约

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与学生的成绩挂钩,美育因素从来没有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然而,根据国内外有关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研究,我国学者张奇指出:小学生的审美欣赏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但在审美欣赏水平上仍然处于对一般自然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和事物美的特征的一般欣赏水平上. 我们很难从小学生的口中听到对数学的由衷赞美,就连最为宝贵的对数学的兴趣在教育中逐渐消失.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美育的应用

1. 展示数学之美

在教学《认识图形》这节课时,教师展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等多种图形,并用这些图形拼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数学美”. 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数学图形在想象与探索中可以拼成很多美丽的图案,从而激发学生想自己动手创造美的欲望. 如拼一栋房子时,梯形可以做房子的屋顶、长方形做房子的围墙、圆形做墙上的窗户、还有正方形做房子的屋门;又如拼一条小船时,梯形做船身、三角形做船帆、长方形做船桨,等等. 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每一副图案无不彰显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无不折射出“数学美”的魅力. 学生发现了数学带来的无限乐趣,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调动了积极性.

2. 融贯数学之美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中国的民间艺术品――剪纸,让学生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思考剪纸作品是如何作出来的?尤其是作品上左右两边都有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的图形,为什么呢?学生被数学美的创作带进知识的探索中,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学生了解剪纸艺术作品的创作原理,随后自己动手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展示自己的作品,在亲身经历轴对称图形的美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增强对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从欣赏的角度把知识融入到美育之中,使学生接受到审美教育的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为之带来的愉悦.

3. 实践数学之美

创造美是美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对美的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数学美有所感知并学会欣赏时,教师就应启发学生通过对数学美的直觉,融合自己的想法、感受、想象,创造出新的数学美.

另外,在复习课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画中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脑海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主动的搜索和重塑,并将其之间的联系用美丽的图案展现出来,可以大树枝繁叶茂,每一片叶子都是树干这一重要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可以是奔驰的火车,一列列相连的车厢都是知识承上启下、相互串联的依托;也可以是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按顺序划过的时间点都是一学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知识梳理. 在思维导图中添加自己喜欢的颜色,像美丽画作拿来与同学分享,既掌握了复习的技巧,也在实践的过程中丰富了数学美的体验.

总之,在数学中融入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绝不是美育与小学数学的简单叠加,而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强化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体验,将对数学美的理解传递给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美育的原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李亚赛.让美育走进数学课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8).

[2]李燕清,吕程.新课程背景下数学美育的再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02).

篇2

统一美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共同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和谐、协调、一致。统一不仅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同时它也是数学本质的一种反映。古语有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生”“这说明了天地万物都统一以“一”。

“V+F-E=2”这是一个关于多面体的公式,同时也是一个迷人的公式。迷人之处就在于这个公式的统一。因为多面体太多了,多的不计其数,而欧拉却能在众多的多面体中,发现凸多面体中顶点、面和棱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将它们之间的联系用这个公式统一起来,这怎能不让人叹服。三种圆锥曲线:椭圆、抛物线、双曲线都统一在圆锥里,它们从某些侧面揭示了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统一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找到了统一也就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因而,对统一的追求,也即对事物本质的追求与探索,是教学家们永远不会放弃的一个追寻目标。

下面分别从艺术、诗等方面加以阐述抽象美。

运用应用数学研究艺术的潮流从未停止过。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研究发现在其曲里面蕴含了黄金分割等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如歌曲的部分在结构上几乎正好是全曲的黄金分割的位置,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歌,其曲里面所隐藏的数学知识告诉我们,要搞好艺术,须得有一定的数学素养。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其意境和韵味读来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为什么能产生这种效果?就在于作者将“一”到“十”这十个数按照先后顺序成功地运用到了这首诗中去,让人不禁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幅和谐优美的乡村自然风景画就通过这首抽象的诗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我们常见的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形给人的感觉不仅是庄严,还有一种很和谐的美感。它的和谐所产生的美感不仅体现在五个角的度数相同等比较容易发现的现象上,更重要的是此图形蕴含了诸多的“黄金比”。“黄金分割比”数学家们对其孜孜不倦地探索,广大的普通百姓也对其给人产生的视觉美感称赞不已。究其原因,在于这个比例是所有比例中给人感觉最和谐、最具美感的。很多著名的历史建筑不约而同地用到了黄金比,人体也不乏有黄金分割。如一般人在人体肚脐上下的长度比值为0,618:1或者与此相近的话,这个比值给人的感觉是最具美感的。“黄金分割”这个比例所具有的和谐产生的美感使得人们对它“情有独钟”。

上面对数学美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探讨,需要补充的是,数学所具有的各种美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2.数学美育的教育价值

上述是对数学美的一些简单介绍,数学美本身就是数学教育价值的一方面。现行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缺憾,既是未能充分体现数学美育的价值,并在很大程度上养成了学生对于数学价值的一种错误观念。2003年8月,世界数学家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数学热”,由此引发出的关于数学本质和价值的讨论无可厚非,让人们更多地认识了数学。那么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美育到底有哪些教育价值呢?现从它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2.1数学美育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人的情操

长期以来,学生学数学的大部分时间是进行大量的计算、公式推理等,陷入了题的海洋,再加上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以及严谨性,常常使得学生学起数学来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挖掘出数学美的元素,让学生感受数学美,鉴赏数学美,同时在应用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中的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各种美,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如轴对称图形,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能仅仅是简单、传统式的书本传授,而应该掺杂着与之相关的各种美的东西,如:花朵、叶子、蝴蝶、蜂房等,在这些美好事物的基础上讲授轴对称图形的知识,那么我相信,如此传授知识,学生的兴趣会明显提高,进而转移到其它数学知识的热情上去。在数学美的这种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发展,情操也得到了熏陶。

2.2数学美育能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使思维增加活力,使之摆脱偏见、轻信和迷信的束缚。”的确,数学可以使思想清晰、准确、简练,它们都是思维的载体,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训练所具有的逻辑性、严谨性、条理性等品质却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所以说,数学思维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其知识本身。

数学对培养人的思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对美的追求。数学具有的美感刺激不仅使学习者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能激发主体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一旦高涨,就会使思维呈现活力,从而能够引导学习者去寻求最佳的思维方式与认知结构,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思维水平。如:某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其方法往往不只一种,但出于人们内心对简洁美、和谐美的追寻,总会去选择那些最简洁、最具和谐感的方法。通过对数学美的追寻,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少了些弯路,多了些方向和思路,思维水平也在这经历美的体验中不断提高。

所以说,追寻数学美就能使我们的思维水平从低级不断向高级转化。

2.3数学美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999年,国务院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发现中体验美的感受,可以激发学生去做进一步的发现,从而增强学生的创造欲望与灵感。毕竟,数学所具有的对称美、规律美、逻辑美能提高学生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起着一定的作用。

篇3

    二、运用多媒体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更是时展的需要。美术课作为小学的一门学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保持不断的学习热情。如教授《想像中的怪兽》一课时,刚开始小学生可能不能立即发散思维,把自己想象中的怪兽表达出来。这时候教师就需要采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奥特曼、小怪兽、哆啦A梦、皮卡丘等动画人物,学生看到这些动画人物会感到兴奋,思维就很会很快地发散开来。教师此时再向学生讲述这些动画人物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只不过是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与创新,是大胆想象的结果。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去创造自己喜欢的作品。

    三、利用多媒体使美术教学更灵活

    新课程标提倡素质教育,小学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美术课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仍采用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手段,不仅加大了教学任务量,而且不会有很明显的教学效果。比如,拿填色技巧来说,美术的填色技巧是很讲究的,因此在图画的制作过程中会很费事费力,教学效率不是很高。但是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电脑进行图形绘制、编辑、修改和上色就回馈变得很容易很方便了。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不仅仅使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灵活了,减少了教学过程当中的困难,同时学生通过上机操作也可以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小学生所处的特殊阶段,生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画面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更能为学生营造一种美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直观、生动地感受到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人物美等各种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如在教授《美丽的园林》一文时,单纯地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或是教材仅有的几张图片是很难将园林的美讲述出来的,学生都感受不到美,何谈审美?教师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园林的美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园林的各种美,使学生更加生动深刻直接地感受到园林的艺术美,从而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多媒体美术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质量

    美术课的作业形式就是让学生运用水彩笔、铅笔、蜡笔、毛笔、颜料、墨汁在画纸上作画以及运用剪纸、泥塑、扎染等形式来手工制作等。然而,学生的智商和对科学技术的灵敏度都在不断的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就给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不会因为担心做不好而失去信心。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能优化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六、结语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重难点易解决,信息量大,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照顾到各类学生。但是,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其它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超越的优势,但是在教学中,“不能以视觉感受替代心灵的感觉”“人机合作不能代替师生交流”,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做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篇4

1、体现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里的必要的思想和精神价值。文学价值决定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包括审美、思想、核心价值理念等,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即对人们有积极意义的价值;

2、文学作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单调,总是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工具,使学生寓学于乐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的天性,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对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很有帮助

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究和创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而情境的创设对问题的产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创设吸引学生眼球的问题情景,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探索和发现。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能给学生提供强大的情景资源和视觉冲击。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一些生活中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图片。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等腰三角形,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欣赏实际生活中的图片,感受生活中等腰三角形的数学美。让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深刻地理解了等腰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引导学生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符合什么条件的三角形才是等腰三角形。这样学生探索后得出: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做底角。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几组三角形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各三角形的各部位的名称,真正内化这节课所讲的内容。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能帮助学生快速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对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很有帮助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很强,也离不开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进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逻辑严密,数据精确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创造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来。这样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能很快地做到这些,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学习,既能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还能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进行思维和理解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柱体的体积”这一节课时,学生对各种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很难掌握。教师可以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并通过网络收集有关柱体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整理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像水桶、下水管道等,那我们怎么才能把一桶水的体积求出来呢?再结合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要计算出柱体的体积,要用到圆的面积公式,先要求出圆的半径才行。这样一引导,学生就很快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数学资料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篇6

1 鼓励学生建立错题集,品味“生态美”

本文所说的错误资源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思维方式等的偏差,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在错题本里,让学生把错的题目重新分析,然后写出错误的原因,并把正确的解题过程写上去。本文由收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自己犯错的规律和特点,了解了自己犯错误的原因,有效地解决了错误。而此时的教师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典型错误,品味错误的“生态美”,为教师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教学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进行“发现问题-应用错误-解决问题”,把典型错题展开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积累、提高。

2 指导学生分析错题集,解剖“动态美”

教师在品味学生错误的“生态美”之后,自己也应该准备一本记录本,每次品味后把学生出现的各种典型错误记录下来,并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不仅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和种类,还要分析各种错误现象所占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而又果断地调控,引领学生绝处逢生,为绽放“生成美”提供养份。

2.1 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一知半解,未能充分掌握

当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一知半解,未能充分掌握,在解决问题时就凭自己已有的经验加以解答,结果导致出错。比如,在学习小数除法这一单元,学生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后,但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进一法”和“去尾法”却一知半解,很多学生搞不清什么时候该进一,什么时候该去尾。这是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舍”还是“入”。如用一根长25米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求可以包装几个礼盒,则要用“去尾法”,因为剩下的彩带不够再包装一个礼盒了,这时就要把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

2.2 算法多样化的误区,导致计算正确率降低

教学中,我们常常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拼命地往绝处想,却导致计算准确率大为降低。比如在脱式计算时,我们的要求往往都是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而题中也有部分题目确实需要简便计算,但得意忘形的孩子们碰到诸如“3€?.5€?€?.5”也误认为此题符合乘法结合率的范畴,使得这么简单的计算出错。

2.3 缺乏良好的数感

良好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的生活问题,会用原有的生活经验判断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否正确,而一个学生缺乏良好的数感,会引发数学学习的错误。例如单元卷中的一个生活问题:小刚感冒了,妈妈从药店为小刚买来一种消炎药,药盒上用法与用量中写道,儿童每日按体重30-40毫克/千克,分3次服用,药盒侧面写着0.125克€?2片€?板,小刚体重50千克。根据这些信息,算算小刚每次最少要吃几片药?(注:1克=1000毫克)正确的解法是:0.125克=125毫克,30€?0=1500(毫克),1500€?25=12(片),12€?=4(片),而有30%的同学忘了除以3,得

到12片。这样思考的同学,在写答句的时候就应该凭其直觉感觉自己错了,生活中很少有一次吃12片药的,这就说明这些出错的同学缺乏良好的数感导致出现这样不应该的错。

2.4 非智力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讲,粗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成人有时也难以避免,更何况天真烂漫涉世不深的孩子。学生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大脑中就有好几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互相干扰,互相影响,以致造成类似抄题时上题抄一半、下题抄一半,做脱式计算时有一部分没有移下来,看错运算符号,单位不统一也进行计算等错误。

3 督促学生利用错题集,绽放“生成美”

学生错题集中的错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业成绩,如果能被老师灵活机智地加以捕捉和运用,因势利导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那么,错误往往就会发挥作用,我们的教学也会因错误而绽放“生成美”。

3.1 将错就错,提高纠错能力

我在错题集中发现有些同学好几次误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特意在教对称图形的复习课时一改往常的风格,抛出一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有几条对称轴呢?”刹时,教室里传来阵阵异样的眼光,有几个中等生以为别人都不举手,得意地说有2条。此时,我知道还有些同学对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于是就将错就错,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究。同学们纷纷裁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折它的“对称轴”。通过操作,那几个还不懂的孩子明白了,虽然对折后两边的大小、形状一样,但不会重合,知道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课堂上,老师能够抓住学生连续的错点,故意“出错”,往往能有效地调节平淡的练习课,使练习课更具诱惑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3.2 多边交流,加强验证能力

篇7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自从艺术升为门类以后,关于一级学科如何设立,以及美术创作的学术评价问题为学术界所热议。虽然,艺术上升为门类经过了靳尚谊、于润洋、张道一等老一辈学者和中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才确立了今天的地位。但是,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09年4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的“新时期高等学校艺术类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著名艺术院系的82位知名艺术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仿佛是艺术升门类出征前的号角,会议中有关艺术学科学术评价的议题,遭遇了两种不同学术视野面对面的一次大交锋。可以说会议的直接意义是在一定范围为艺术升门类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于艺术学科、特别是美术创作学术评价问题进行了一次实质性的大讨论。

我有幸参加了艺术学科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次会议,并且直接参与了这场讨论。当我又一次展开当年的会议记录与发言提纲,置身于现场的历史纵深感油然而生。我清楚地记得,座谈会现场有一位著名戏曲理论家发言时,谈及艺术学科的学术评价,飞砂走石、情绪激昂,刚有诋毁实践创作之意,即被座谈会第二小组负责人许江先生喝断,斥责为“有你这样的想法,我为艺术界感到耻辱”。术与学孰重孰轻、孰高孰低的讨论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虽然,留给了大家讨论的时间不足两个半小时,我还是用20分钟时间阐述了自己对艺术人才培养与学术评价的看法。在发言提纲的开头,我清晰而又明确地写着三行文字:“培养曹雪芹,还是培养俞平伯”;“写《红楼梦》的人与红学家哪一个更应该尊重”;艺术学科发展应该“术学并重”。我用《红楼梦》与红学的关系,来比喻绘画创作实践与美术理论研究,就肇始于此。如果说当时论及这个问题,我表达的观点多少有些为“美术创作到底有没有学术”鸣不平的话,那么,经过两年多的思考,以及近几个月来,出席国内艺术学界几次重大的高峰论坛,我本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日趋完善。同时,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术学并重”、“《红楼梦》与红学”,已经成为当下美术学科学术评价讨论用词率最高的专用词汇。许多学者已经越来越倾向于认同实践创作也蕴含着强烈的学术信息,承载着作者的学术思想,进而认为美术学科的术与学无高低之分,应该确立必要的学术评价标准。分析争论的缘由,主要是美术学如何定义,术与学如何评价,美术学学术评价的原则是什么,存在着不同意见。长时间以来,许多重实践的学者不断呼吁:“美术创作也有学术!”从而引发艺术学科学术评价问题的诸多思考。

一、从美术史学研究方法论的现状看美术学如何定义

艺术升为门类以后,遭遇了美术学科分类和学术评价的大讨论。传统意义上的“学”,又有新的释义。

美术作为人类创造性文化活动,它的第一要义是精神性的,它的宗旨是感应人的心灵、表达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灵。它赋予了人类思维领域的创造活动本质。因此,思考美术学和美术学科如何定义,可以寻找到术与学如何进行学术评价的逻辑起点,便于我们从艺术门类个体来理解艺术的创造性本质。

在现有的学术视野中,对于美术学和美术学科,我个人同意许平先生对此所作的归纳总结。所谓“学”是人类思想和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总结。所谓“学科”,则是对于相关专门知识、技能、技巧的分类归纳。“学”是思想和精神文化领域人类知识财富与智慧的贡献。而“学科”却是学术制度建设层面的归类。

我们通常理解的美术学是大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美术历史流变、美术理论、美术批评是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关于“美术学”的表述颇具中国特色。有专家研究认为,在欧美大学的学科设置中,不存在所谓“美术学”相对应的英文词汇。只有“美术史”的概念。欧美美术史研究多为历史与哲学研究所包容。关于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梳理,曹意强先生200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中开设了系列讲座“欧美艺术史学史与方法论”,对欧美艺术史,特别是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作了系统梳理。曹意强先生说:“艺术史不单单是为研究艺术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人类探索世界、认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知识模式演变史,这个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都得到了一致的认可。”①他接着说:“随着视觉艺术在知识宇宙中的地位的提高,它对于我们认知能力的塑造作用也愈显重要,艺术与‘行为之书’和‘言词之书’一起构成了我们理解过去和现在的三部必读之书。‘艺术之书’不仅磨砺我们的认知机能,而且在方法论上还提供完善我们认知工具的新方式。” ②

进入20世纪以后,强调美术史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人文意义的学术流派,甚至超越了同时并行的李格尔、沃尔夫林、阿恩海姆以直觉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的艺术形式美感研究。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方法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主流,而美术史学界的另一位扛鼎人物贡布里希则将图像学的观点进一步推延到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而曹意强、范景中等先生又推动了中国国内用图像学理论研究美术史的学术实践。

当我们论述“美术学”如何定义之时,我们无法绕开潘诺夫斯基和贡布里希,因为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美术史界采用图像学理论研究东方美术的思潮正强烈地影响着中国国内美术研究。

意大利学者吉多·尼里(Guide Neri)在《欧文·潘诺夫斯基的艺术理论》一文中说:“潘氏的名著《作为象征形式透视》(Perspective as Symbolic Form)曾经激发起五十多年的讨论,这本书是他治史方法的最佳例证。在这里,他按一个独特的历史哲学观点阐述空间表达的各种不同的历史和艺术形式;保卫了艺术形式的‘表意的’特性(即反对形式主义的分析)。同时,要求系统而确切地表述历史世界的普遍的解释范畴(即反经验主义的编年史方法)。”吉多·尼里接着又说:“潘氏展现了重新解释艺术的全部历史的可能性,这不是作为一系列心理的一个别的表述,也不是形式方法的分类,而是作为在共同构成和表现人类世界历史的传统与技术之间,对历史遭遇(已发生在已限定的历史情境中)的编年史。潘氏的决定是要考察艺术生活在现实世界发展中所有的偶然性(相应于在一个整体历史领域中的连续和间断),以弄清楚他的工作在‘形式主义的’广泛传统中是不可能被同化的——虽然许多人曾试探过。相反,他的工作对洞察历史问题和形式领域中的内容,显示了伟大力量。”③而恩斯特·贡布里希作为当今国际学术界艺术史、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的大师级人物,他的学术思想直面科技、设计、以及广泛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他的著作被广泛刊印,1950年出版的《艺术的故事》,已被重复印刷四百万册以上,可以说是艺术理论通俗读物的圣典。更有范景中等先生翻译的大量贡布里希著作和谈话录,对中国美术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学术推动力。

我对贡布里希学术思想的最先了解来自于《艺术与错觉》和《秩序感》这两本书,他所强调的艺术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以及将他的学术定位在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论述的图式对称与对称破缺,图画的秩序与混沌,装饰与朴素等对立性质对于艺术关系的重要性而言,特别强调了两极之间的视错觉张力。他的著作,虽然由于翻译者用词技巧问题,有时显得晦涩难懂。但是,文字间洋溢着的可以被感知的哲学家般的睿智,充分显示着恩斯特·贡布里希先生的惊人知识量。

目前国内美术史学研究以往从史料和经验出发,习惯于从断代史的角度,以时代背景、作品、作者、风格特征这样的序列,用考据的方法去解读美术发展流变。中国美术史研究从陈师曾、俞剑华、黄苗子到王伯敏等都是用此方法来做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不满足于此。

首先,研究现代美术的理论家们试图从弗洛依德、叔本华、尼采那里寻找到图形背后的思想根基与创作激情。而后,具有黑格尔语言特征的李泽厚先生的美学著作,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朱光潜先生,用李泽厚特有的美学套路俘获了一批青年艺术家、艺术学生的心,并以此解释艺术史和艺术发展流变的现象。大家从一本《美的历程》中,普及了另外一种了解艺术史的常识。“审美积淀论”、青铜器所凸显的“狰狞之美”,深深地烙在了年轻艺术家和史论工作者的心里。然而,“审美积淀论”和所谓“狞厉之美”的论断,也遭遇了后来者的诟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潘诺夫斯基和贡布里希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论,被越来越多地介绍进中国。这一学术研究方法论秉承了人文主义的态度,为我们开启了艺术创作和作品参与两种世界心智的大门,即物质的现实世界和自己的感觉世界。尽管,这本质上是从康德那里借来的研究视角与概念,但已经成为潘诺夫斯基强调“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理论研究的基础。在贡布里希的眼里,以再现为主的古代绘画与现代视觉艺术如此的不同:“通过电视屏幕和电影,通过邮票和食品包装,现实世界的种种面貌在我们眼前。绘画在学校里教授,也在家里演习,或者作为一种疗法,或者作为一种消遣之计,许多普通的业余爱好者也掌握了一些技法,那些技法会被乔托(Giotto)惊叹为地地道道的魔法。大概连我们在早餐食物盒子上看到的那些粗糙的彩图,也会让乔托那个时代的人瞠目口呆。我不知道是否有人以此得出结论,认为食物盒子比乔托的画更高明。我不是那种人,但是,我认为再现技术的成功和庸俗化向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两方面提出了一个问题。”④贡布里希力图唤醒人们用线、形、色呈现的“图画”的视觉现实的神秘幻想的惊奇感。既然一件艺术作品属于它自己的感觉世界,艺术史就必须要创作一种先验的范畴,用它来讲述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既属于现实的,又属于它自己的感觉世界。”⑤因此,他必然存在着两种对待他们的方式。

贡布里希先生说:“作为一个艺术史家,我的论述是以一批批传统图式语汇的存在和常见的词法为前提,不再详细说明它们的具体性质,由于这个问题的本性所决定,有些本来认真地看一看博物馆和艺术论著就能得到证实的问题——以往的艺人和艺术家创作他们的杰作时,天地是多么狭窄、变异是多么细微——要想在这里解决,哪怕是仅仅展示一下大量的埃及侍者形象、中国写竹的绘画,拜占庭的圣玛利亚像、哥特式天使像或者巴洛克式儿童像,也需要数目庞大得不相称的一批插图。”⑥因为论著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描述,而是阐释为什么艺术家显然是想让他们的物象看起来接近自然却会遭遇始料所不及的困难。”⑦这一段贡布里希写在《艺术与错觉》1961年第二版序言中的言论,似乎想说明艺术史研究的另一种途径。潘诺夫斯基和贡布里希继承的瓦尔堡的“图案学研究体系”,对艺术史中的图像内容及其意义转变进行探究,对重构艺术史研究体系,对中国美术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然,西方美术史学研究的方法论不仅于此。以李格尔、沃尔夫林、阿恩海姆等为代表,以知觉心理学为基础展开对艺术形式美感研究的方法,也深深地影响着美术理论研究。相对于此,西方美术史研究的方法,深刻影响着中国美术学研究之时,以国内美术与艺术史论家为主的学者,高举“中国美术学派”的大旗,强调美术研究要重视研究中国美术思想,确立“有自己”的美术观念纬度,宣扬中国美术学科应有的荣誉。虽然,研究者立意甚高,但影响甚微。

在西方的大学里,美术史学研究实际上是借美术的外壳,承载的任务却是社会文化的历史内容与含义。就学科设置而言,他们大多拥有独立的系别,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这些知名大学均有美术史研究的专业,而且各有所长,以我曾进修过的马里兰大学为例,他们的美术与美术史专业是设在人文与艺术学院中的,而且以亚洲艺术史,特别是日本及东亚艺术史研究见长。有的美术理论、美术批评学科,又常设在哲学系美学专业之中。总的来说,国外并不存在一个包括史、论、评含义的美术学概念,似乎也不存在一个学科概念上的美术学。

我们今天重新讨论美术学与美术学科如何定义,恐怕具有更大的现实性。怎么理解“艺术作品既属于现实的,又属于自己的感觉世界”?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定义美术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美术学作为人文科学研究视野中的概念,“学”当然包括了人类思想和知识的产生及其发展的总结。美术学顾名思义,就是人类美术发展流变的思想与智慧的总结与归纳。但是,如果这样认为,学科概念又是狭窄的,这个“学”还应该包括艺术作品的实践创作,因为它也是艺术家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用实践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世界。新的一级学科美术学的二级学科如何划分的讨论也说明了这一点。其实“美术学”无法找到对应的英文词汇也不作为怪,因为这种划分本身是中国式的。因此,美术学与美术学科在当下的语境中,又有一些含混的意味。学包括了学术、学问,甚至创作。美术学又包括了学科归类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划定的一级学科美术学,美术学已经不单是美术史学,它必然包括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美术学更不单单是美术理论与博士点建设,它必须要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来认识美术学所承载的研究内容,它既有人文领域思想的总结,又有学科归类管理的任务。这与后面论证美术学科的术学之争有着逻辑关系。

二、从曹雪芹和俞平伯的学术地位看美术

学科的“术”、“学”之争当我在“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艺术人才培养与学术繁荣座谈会”上,用红楼梦与红学的关系比喻美术创作与“美术史”及理论,明确表达这一观点的时候,遭遇了极大的争论。“科研与创作成果按说还是两码事”,这种来自于理论家的阻击,客观上形成了两派观点。以实践起家的一批学者,诸如潘公凯、许江、等先生认为美术创作也有学术,并在大会总结交流发言时,潘、许二位为此发出了强烈呼吁。尊重实践创作的学术意义,重构学术评价体系。由此可见,两种学术视野的大碰撞,经纬分明。

为什么要将《红楼梦》与红学和美术学科的“术”与“学”等同来看待?首先,我认为找到了能够类比而又值得类比的条件和基础;其次是源于我本人对《红楼梦》的偏爱。《红楼梦》作为一部通俗小说,可以说是实践创作成果。自乾隆年间开始在民间传播以来,《红楼梦》研究,既为一般读者和爱好者所喜爱,又吸引了大批学有专攻的专业学者。《红楼梦》描述大观园的人世情态,仿佛装有整个中国,每位读者仿佛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成果,反映了作家高超的写作技巧,丰富的人文素养,以及写作者渗透其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术思想。这好比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一件尺幅不算大的肖像画作品,却蕴含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理想,神秘的微笑和饱含着生命的人文主义的双手,是画家表达自己学术理想的载体。正是这幅作品强调的学术信息,通过图像清晰地传递给了观赏者。几个世纪以来从古典主义的经典美学理论到“达达主义”的现代审美理论都从中找到了自己理解的“蒙娜丽莎”。作品与理论研究,孰轻孰重,孰高孰低,理性的人一目了然。先有《红楼梦》,然后才有红学,先有“蒙娜丽莎”,然后才有研究文艺复兴的思想家,这些应果关系不应该不明白。当然,人们在肯定红学的时候,丝毫没有贬低《红楼梦》及其作者。相反,所有研究者都怀着敬仰的心情,审视这位跨越时代的文学大师——曹雪芹。

我时常思考,红学自诞生以来,实则上它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平常的。似乎冥冥之中,也预示着美术学科中“术”与“学”的不平坦。红学的称谓始于清中后期。据清人均耀在《慈竹居零墨》中的记载,清道光年间松江有一位名叫朱昌鼎的文士,笃嗜《红楼梦》,而当时的学术风气是讲经学,有人问朱,“治何经”?他说:“吾之经学,系少三曲者。”问其者不解其意,他释道:“吾所世攻者,盖红学也。”据说这是红学的起因。当然这位名叫“均耀”的人,何方人士,我因不是专攻红学没有考证,是从民国早年的文艺杂志上转引而来。

而所谓真正的“红学”,理论界普遍认为要从和的论战算起。1917年,的《石头记索隐》发表,文中指出《红楼梦》是一本政治小说,认为曹雪芹用隐喻的手法表达了深沉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强烈的反对满清的倾向。1921年的《红楼梦考证》发表,次年又写了《跋〈红楼梦考证〉》。在文章中明确指出,《红楼梦》系曹雪芹的自传。并向的索引派红学宣战,形成了以为代表的考证派与索引派的第一次论争。论争的结果,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红学的产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而以王国维为代表的小说批评派,又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领域。王国维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发表了《红楼梦评论》。由此,红学的索引派、考证派、小说批评派三大研究派别正式成形。深受其影响,每一派都有其追随者。其中考证派影响最大、学者最多,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但发展到现在,可采集和索证的新资料越来越少,研究也已步入危机。索引派,因为产生于清末民初,反清思想的索隐与隐喻颇多,有一定的影响。而小说批评派,主要基于《红楼梦》本身的文学和美学价值,因而有着长久的生命力。从周汝昌、俞平伯、冯其庸到现在活跃的蒋勋(台湾)、王蒙、刘心武,红学方兴未艾。甚至刘心武以考据方法探讨秦可卿身世到了痴迷的境地,有人干脆称之为“秦学”。更有甚者,将红学提升为国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为三大显学。而且,分析其依据还有自己的理由,说甲骨学是研究上古历史的,敦煌学是研究中古历史的,红学是研究近代史的,凡此种种。

我看《红楼梦》是因为它是一部好的创作作品,它好比是一幅史诗般的宏大历史风俗画。纠缠于“秦可卿的身世”,就如同一定要考证出《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究竟为何人一样无聊之极。北京社科院的王文元在评价红学时有一段话,我是部分同意的。他说:“按照王国维的思路,研究分析《红楼梦》的内容、艺术风格与思想性,固然比考证、索引好。然而即使这样做,也不能谓之‘红学’,更不该将其升格为‘显学’。只要把小说当‘学’对待,提笔必落言筌,想摆脱也难。因为凡‘学’都是真实的,一部小说,无论怎样好,都是虚构的,不存在标准答案。”⑧我推出王文元的观点,意在告知大家,即便已经约定俗成的观点和理论概念,也还有不同的意见。而且,王文元的观点还是有警示作用。更何况,早在1927年鲁迅先生就已经在他的《集外集拾遗》中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我甚至在课堂上发挥:“美食家看见红楼菜,服饰家看见服装,设计家看见室内陈设,中医师看见药方。”当然,红学如果将《红楼梦》研究方向引向庸俗化,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说年少之时对《红楼梦》中哭哭啼啼、扭捏作态、男欢女爱的矫饰之风颇为反感,对《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豪情崇尚有加的话,那么我步入中年以后,重新阅读《红楼梦》却有了新视野。为此,我对《红楼梦》前后批阅两遍,将其中所有人物的服饰全部摘录下来,上至北静王的头冠、王熙凤的华衣、老祖宗送给宝玉的“雀金裘”、宝二爷的木屐和蓑衣,下至袭人、晴雯的内衣,梳理成文。然而,诸葛铠先生看了我撰写的《〈红楼梦〉衣饰研究》一文后,一句“雕虫小技,意义不大,不发表为好”,随之我将其束之高阁。虽然文章迄今未发表,但是我对《红楼梦》及红学的关注始终未停止。《红楼梦》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文学描写,它跨越时代,《红楼梦》已经成为一部描绘明清两朝贵族生活与人世沧桑的大百科全书。

鉴于人们对红学的不同意见,我愿意将曹雪芹和俞平伯两个人物联系起来,表达自己对“术”与“学”相互关系的观点,用他们的关系来比喻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的关系。

如果说我们将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比为“术”的话,作家个人生活的经历及学养是写好《红楼梦》的基础。“术”需要生活与学养的基础,如果说小说的成果是以文本的方式呈现的话,画家作品的呈现方式却是非文本的,非逻辑的,而是以图像的方式反映画家的心灵,呈现画家的学术品格与学术理想。写好小说,作好画,都需要生活、学养、技能、技巧的积淀。

曹雪芹和俞平伯均出生于大学族,一个是世袭官宦之家,一家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

曹雪芹据说是内务府正白旗出身,究竟是旗人,还是汉人,学术界是有争议的。说其小说中淡化时代背景,有反清复明的思想,恐怕要说他是汉人。但是作为世袭的官僚家庭,其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极受康熙宠信,他的身世不应该有疑,恐为满人。曹雪芹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鈅空房,常以阮籍自比。他的爱好极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相关领域知识积累,为撰写《红楼梦》奠定了基础。他出生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家庭,享尽荣华富贵。康熙六次巡游江南,四次由其祖父曹寅安排迎驾,甚至还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家祖孙三代担任此职60年之久。雍正初年,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区区罪名革职查办,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枷号”一年有余。曹雪芹经受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人生的辛酸。晚年的他常常“满径蓬蒿”,“举家食粥”,几经搬迁住在香山的陋室。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芝斋集稿》一部。对于曹雪芹的个人形象及其评价,现在之人多有谬误。画作中常见的曹雪芹形象均为瘦骨嶙峋的凄苦状态,实则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有记载:“其人(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称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活生生描绘出曹雪芹“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且嗜酒的人物风貌。

而俞平伯成为红学家与曹雪芹的身世相得益彰。他是晚清进士、河南学政、朴学大师俞曲园,俞樾老先生的曾孙。其父俞陛云亦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和探花,渊源深厚的家学,在他手上薪火相传。俞平伯的成长,既得益于家学,更仰仗于其父开明的思想。一位前清探花,在许多人眼里一定是食古不化的朽木。其实,俞陛云的思想还是能够契合时代的,特别是在教育儿子俞平伯的问题上表现得颇具现代意识。俞平伯幼年跟随曾祖父俞曲园及父亲学习传统文化。年纪稍长后,俞陛云即将俞平伯送到上海学习英文和算术。15岁又进入苏州当时的新式学校平江中学习读;16岁时即进入京城最高学府北大的教室,可以说俞平伯接收现代文明的熏陶是得益于父亲俞陛云的支持。

俞平伯第一次读《红楼梦》,据说是1911辛亥年。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读的是闲书,不能完全读懂,而且也不太感兴趣。据王华著的《红学才子俞平伯》披露,俞平伯说:“那时我心目中的好书,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荡寇志》之类,《红楼梦》是算不得什么的。”十来岁的男孩看不懂《红楼梦》是完全合乎常情的。据傅斯年当年写给校长的信中透露,1920年海上西行英国留学的空闲中,他俩所读的不费力气的书主要有《红楼梦》。后来俞平伯在《红楼梦辩引论》中回忆道:“孟真(傅斯年,字孟真)每以文学的眼光来批评他,时有妙论,我遂能深一层了解这书底意义、价值。但虽然如此,却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底兴味。”但无论怎么说,这次海上西行的空闲,正好给俞平伯打下了研究《红楼梦》的基础。由此还可看出,他迷上红学研究,开始就只是打发空闲,并不是当学问来研究的,歪打正着俞平伯成为红学专家那是后话。俞平伯在英国逗留了13天,就又乘坐邮轮“佐渡丸号”回国了。多年以后,俞平伯回忆这段匆匆的英伦之旅,在当时留学界中传为笑谈,仍颇有“终不悔”的味道。回国之后,蔡、胡对于《红楼梦》的论争,诱发了俞平伯参与讨论《红楼梦》的极大兴趣,于是他写了《对于〈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的批评》一文。发表在1922年3月7日,上海出版的《时事新报·学灯》上,署名一个“平”字。读到此处后,曾在日记中写道:“平伯的驳论不很好”,但俞平伯敢于直言不畏地批评校长,进行辩论,这种精神是很勇敢的。批的索引派,可以说是新红学诞生的先声。这情形让我联系到当下美术史论的陈腐,有人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唯我独尊,听不到别人不同意见,美术理论界厚古薄今,重“学”轻“术”的术学之争,实质上也是某种不良学风的体现。

我拿曹雪芹与俞平伯的学术地位说事,为的是想回击重学轻术的陈腐之见。《红楼梦》作为实践创作作品理当归为“术”,红学以《红楼梦》为研究载体,重学理重理论可说是“学”。一位是曹雪芹,不因为是小说家,被后人小看之为“文人”,而掩盖不了他的伟大。俞平伯作为新红学的代表人物,积极参加“五四”,精研中国古典文学,从不看轻曹雪芹而夜郎独大。他还是现代诗人和作家。他同样出身名门,并以新诗人、散文家享誉文坛,自己亦丝毫不轻视“术”。更何况二人的学术影响及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不可等同而语的。

三、美术学科学术评价必须秉持“术学并重”的原则

我用如此之长的篇幅来阐述曹雪芹与俞平伯,无非想说明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应该“术”“学”并重,无高低之分,美术创作也有学术。当然,应该承认实践与理论是有区别的,实践问题更无法同大学、小学、音韵学、考据学、甲骨学、训诂学等国之重学相比。因此,学术主管部门应该建立两套不同的学术评价体系。让学者相互攻讦,创作与理论到底谁更有学术,无益于学术事业的发展。问题的症结是学术主管部门应该承担起责任,从顶层设计做起,在广泛调研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合理的学理上的认知体系和符合专业规律的学术评价体系。

我们谓之“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这个词对应的英文为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延伸开来,Academia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积累”,在这个意义上通常被翻译为学术,在中国的词语中学术包含的语义颇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史记·张仪列传》:“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这里讲的是学习治国之术。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小子无学术,丁宁困负薪。”宋代苏轼《十八罗汉颂》:“梵相奇古,学术渊博。”明朝李东阳《求退录》:“加以志虑日短,学术愈荒。”这里说的是学问和学识。黄人《〈清文汇〉序》:“再一代之政教风尚,则有一代之学术思想。”章炳麟《訄书·学变》:“汉晋间学术则不变。”这里蕴含的是有系统的比较专门的学问。而坡《到惠州谢表》:“臣性资偏浅,学术荒唐。”宋朝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士大夫以嗜欲杀身,以财力杀子孙,以政事杀人,以学术杀天下后事。”明朝李贽《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墨子之学术贵俭,商子之学术贵法,申子之学术贵术,韩非子兼贵法、术。”在中国词语解释中,学和术分而述之,其语义又更趋复杂。单“术”字又有技艺,方法,甚至道路的意义。我们现在所述的术与学,特指学,即为理论,术可作为创作实践代名词。

由于美术学科的学术高地多为纯理论家所占领,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大文科转行而来的理论家,他们囿于文学、哲学研究的思路,更重所谓学理的研究,轻视实践创作中的学术评价问题。而美术学科学术评价体系的确立又直接影响美术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以及学科和学术成果评价的话语权。

近几个月来频繁参加国内相关会议,每次论及美术学科及相关艺术学的学术评价问题,多有争论。争论的阵营也多分两大派。其中最重要的会议有三次:其一为2011年4月下旬由曹意强先生召集的“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论组成员扩大会议”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召开,学科评议组绝大多数成员均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题之一就是学术评价问题。其二为5月18日由叶朗、王一川先生召集的“2011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的重点是艺术学升为门类以后,综合大学艺术学理论如何建设,以及综合大学如何发挥优势建设艺术学科。其三是2011年6月29日黄厚明先生召集的“全国高校美术学科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美术学科发展。但会议的真正焦点却是在学术评价问题之上。上述三个会议中的后两次会议,我再次发表了美术学科建设应该“术学并重”,对其学术评价问题以“《红楼梦》与红学”关系入手,不应该有高低之分,实践创造也有学术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北京大学会议上叶朗、王一川先生,以及其他理论家对此观点虽有不同意见但都给予了观念认同,并在会议综述中给予了意见表述,显示了对待学术研究的包容性。但是6月29日的浙江大学会议在自由发言的讨论中,有关美术学科学术评价因所举“《红楼梦》与红学”而引伸出“术学并重”问题,遭遇部分理论家的强力阻击。以北京大学李松先生为代表的理论家,发表了与此截然相反的观点,引起会议的热烈讨论。客观上,毛建波、包林和我成为这场争论的另外一方。特别是在我发言完毕之后,李松先生发问的“四个如果说”,直接导致这场争论的白热化。当我用《红楼梦》与红学来意比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都包含有学术的含义,是术学并重,没有高低之分之后,李松先生发问了“四个如果说”,由于语速极快我只记住了两个发问。大意是,他不能同意用《红楼梦》与红学来比喻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的学术地位。他说:“如果说弗洛依德研究精神病是学术,那么精神病患者也有学术说啰?”“如果说学者研究民间艺术是学术,那么剪纸老艺人也有学术啰?”……他的直接发问,完全否定了绘画实践创作的学术意义,将置于形而上的理论研究放到了目空一切的高度。如果说这场讨论仅此而已,作为持对立观点的我,会尊重其个人的价值判断。但当学术主持沈语冰先生在最后总结陈词之时表达了对李松观点支持的时候,我认识到了美术学科学术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术学之争不能够有公正和理性的认识,美术学科的学术评价就可能出现偏差。将直接影响大学美术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美术学科学术重心的偏移。这是导致写这篇长文的直接动因。

持上述观点的理论家至少偷换了概念,我认为李松等理论家所想是当下美术理论界的一个缩影。我无意诋毁李松先生,他在宗教美术领域的研究受我尊重。但术学之争反映了李松等一批理论家内心对美术学如何定义以及如何评价等问题观念上的狭隘。用《红楼梦》与红学的比喻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是基于《红楼梦》与优秀的美术创作实践同样具备人类创造性精神文化活动的本质,同样是通过作品展示作者(画家)精神世界的学术理想的“文化产品”。这和“精神病”是无法等同起来的概念。李松们混淆概念不知是出于其何种思维,而将民间艺人与学者对立起来,虽然不是逻辑概念出了问题,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李松先生从内心割裂了精神世界同样如此丰满的手工艺人与学者思想感情融通的渠道。实则上,民间艺术家同样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创造同样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外显,其中的学术含义也是不言自明的。

其实,李松先生所述观点本身是自相矛盾的。他如此看轻美术创作学术问题,那么所谓美术学研究的载体又是什么?难道是空对空的概念游戏和形而上的哲学抽象?李松先生作为“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的获得者,他的获奖论文是《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对于其获奖的评价是:这一论文回归了“美术”的美术史研究,体现出一种艺术本体为核心,又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理论文章。更有评论认为李松的理论贡献“立足于美术作品内部的构成因素和艺术特质,将作品与历史环境紧密联系的写作风格。作者通过对图像细腻的观看和分析,善于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同时又紧密关注艺术史的纵向变化,具有宏大的历史性眼光。”为此我要试问:脱离了作品本身的学术思想、技能技巧,如何回归“美术”?如何体现“艺术本体”?如何立足于“艺术特质”?如何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又如何从“图像细腻的观看与分析”体察出宏大的历史性眼光?难道是李松先生凭空想出来的?李松先生没有从作品体会到什么?理论家成果建立的基础是作品,作品本身的深刻含义是画家学术思想通过高超技能技巧而体现出来,离开了优秀的作品,哪里来优秀的艺术史著作?固此,贬低美术实践创作是一种狂妄自大和自欺欺人的做法,更是史学观、思想观念和方法论的谬误。

一场讨论美术学科的高峰论坛,狭隘地演变为捍卫美术史教学与理论研究领地的小农意识的争峰会,我想这不是会议组织者的初衷。究其所以然,是美术学如何定义问题上出了偏差,所以我试图从美术史研究方法入手,确立美术学如何定义,方才论述美术学的术学之争。

美术学在当下的学科归类中不能单纯地认为是美术史教学与理论研究。美术学包含着学术和学科归类的含义,必然包含实践创作与美术史论两个方面。更不能将美术学科的学术评价演变为齐白石、刘海粟、陈丹青能不能当博导的争论。至于技法博士能不能招生就更是另外一个层面讨论的问题。在我出席的许多会议上,常有人将学科建设,单纯认为是博士点建设。常常听到自得其乐的理论家们如何讥讽“不学无术”的画家型教授。我始终认为,绘画实践有没有学术与当不当得成博导是两码事。有一种误解,似乎凡实践出家的学者必理论不行,理论好的学者实践必不入流。这实在是天大的误解。凡大画家、大师无不学养高深。画家应该是美术理论的主体,考证格罗塞、费德勤、宗白华是如何定义艺术学的,这是人文学者要下的功夫。中国画论的主体是画家,这是中国绘画史历久弥坚的法宝。无法想象从不动手实践,仅凭写几本理论书就能繁荣美术创作。更何况在中国古代美术文献中,画评、画史、画论常是结合在一起探讨的。例如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便是这种体例。谢赫在这本批评论著开头就对画品即绘画评论做出了界定,“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接着他对绘画的功能和作用发表更为深入的见解:“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览。”这一席论述便是他对美术观众和绘画理论的表述。谢赫的“六法论”更是绘画实践的总结,也是我国古代美术理论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从人文社会科学入手,美术批评和美术作品是美术史研究的重要范畴。中国古代画论常将史和批评融汇其中,形成了美术史、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美术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综上所述,美术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生活课题,还是博大精深的学术课题。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它是用非逻辑的感悟、非语言的传授,用图像表达画家理想造型的最高境界。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展品承载了人类心灵史的成长轨迹。伟大的美术创作活动反映着民族和历史的积淀,也预示着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标志着民族文化旗帜的高扬。(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曹意强《欧美艺术史学史与方法论》,《新美术》 2001年第4期。

②同①。

③[意]吉多·尼里著,汪坦译《欧文·潘诺夫斯基的艺术理论》,《世界建筑》,1987年第4期。

④[英]E.H.贡布里希著,林夕、范景中译《艺术与错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⑤同④,第9页。

篇8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也不例外。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及抽象的学科,学生学起来较为枯燥、乏味,逐渐对数学失去了兴趣。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独特的优势已在教学工作中凸显出来,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利用多媒体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脑、手、眼并用,而且还能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而言之,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加上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心理,若课堂中没有知识点吸引其注意力,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如学习“圆的知识”这一节内容时,在上课前几分钟,教师可将已制作好的动画片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其内容可设计为:小猪、小狗、小熊及小兔四种动物进行自行车比赛,每辆自行车的形状不一样,还没有比赛前,可设置以下问题:“请大家猜一猜,谁能够赢得此次比赛呢?为什么呢?”当学生看到这些奇形怪状的自行车时,纷纷猜想,有的学生说小猪会赢,因为它的自行车与我们的不一样,看起来能够飞一样;有的学生说小兔会赢,因为它的自行车轮是圆形的,并且中间有轴。教师可接着说:“同学都很聪明,那为什么自行车轮是圆形的并且中间有轴就能够跑得又快又稳呢?那学完接下来的知识就能够明白了。”通过这样的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围绕重点,提高认知技能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较为基础,但是也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加上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若没有一定的辅助手段,难以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问题进行理解。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围绕重点,展示知识点的形成过程,通过直观、形象及生动的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从而化解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内在规律,进而完成知识的建构。如:对“长方体的面积”这节内容进行教学时,学生将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木块摆成一个长方形,最后发现长方形的长及宽相乘正好是正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对于这一过程,很多小学生可能不能够完全理解,教师就可巧妙应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在大屏幕上显示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木块,然后,利用动态技术摆成一个长方形,共使用6个正方形,长为6厘米;再次,采取同样方法,采用4个正方形,宽为4厘米。通过多媒体显示整个组成过程,将摆成长方形的长乘以宽(6×4)刚好是长方形所含的面积个数。通过生动的推导过程,进而让学生理解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由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及抽象思维的共同发展。

三、发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中强调:要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作为凸显学生主体及弘扬个性发展的舞台,应跟随课改步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往往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剪、贴、拼的方法将梯形转换成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来推断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其中一位学生提出:“可沿着梯形的对角线将其剪开,分为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下底,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两个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计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将其两个面积相加就是梯形的面积。最后,根据乘法的分配律,推断出梯形的面积为‘(上底+下底)×高÷2’。”此时,教师可发问:“为什么两个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呢?怎么证明呢?”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其进行演示,通过闪动的图形,将两个三角形的高与原梯形的高进行重合,若重合证明推断正确,若不重合证明推论错误。通过验证,证明学生的推断是正确的。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可让学生心悦诚服,获取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均具有切实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手段,摆正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的含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审美水平,制定教学目标。通过钻研,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有了方向。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因此,钻研教材不能停留在课本上,还应把眼光扩展到各类教材或专业杂志上去,看一看同行是如何教学这些内容的。通过比较,积累资料,丰富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元素,多方位开发资源。

二、情感态度,价值引领

在与学生情感沟通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策略。 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人而异,让学生动情。有位法国哲人说得好:“人是有感情的芦苇。”那种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教师只会使学生陷入爱的误区。那么,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应怎样让学生动情呢?

对美术教师而言,由于课时少,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把情感交流局限在课堂里。只有通过课堂或课余时间与他们交流、谈心才能实现。著名教育学家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是冰冻了的情感也会消融。”我们面对十几岁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学生,需要时时关心他们、融化他们,多表扬、鼓励他们,以增加其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激发美术学习的热情。记得上学期班上有个学生特别喜欢上美术课,经常能出色地完成美术作业。我经常表扬他,把他当成特长生。但我在他班主任那里得知他成绩并不好,而且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该生有点自卑心理,班主任也不知怎样去鼓励他。我问他:“你画得这么好,为什么成绩不好呢?”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有时候犯错误,我们班主任老批评我,我慢慢地就不喜欢他的课了。但美术老师不一样,我没带材料时你不会批评我们,甚至还会帮我想办法,所以我就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了。”是的,对学生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多些耐心,或许能造就优秀的人才。

三、激发兴趣,培养个性

篇10

笔者所执教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对象是一群年龄在六到十二周岁的小朋友。面对这么一个孩子群体,他们的年龄决定着他们的心理、生理特征,也决定着他们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他们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他们的行为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主观能动性表现得非常活跃、随机、不可预见。而笔者所执教的美术课程尤其需要对孩子们的耐心与细致、坚持与安静。在孩子客观存在的现状与教学要求发生无法避免的矛盾时,就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耐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表现出的那种“耐心”应运而生,“耐心”的价值性也随之而体现。

二、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下对教师的要求

1.耐心的教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都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形成阶段,很多孩子的知识与经验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对某些概念和现象处于一个非常陌生的现状之中。比如,笔者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孩子去画面包车。画的对象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汽车,这种汽车在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但是用“面包”两个字来形容车的话,给很多孩子留下了一个疑惑,他们对这个叫“面包车”的汽车感到非常陌生。为此,教师要在教学示范之前,先用PPT图像给孩子展示生活中的面包车,并告知孩子为什么把这样的称之为面包车,让孩子知道原来这种车子的形状像面包,所以才称之为面包车。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要去耐心地教,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到以教生学。

2.耐心的评 孩子画出的画是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的,而且水平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面对这样的美术作品,教师肯定要作出评价,而评价的过程中,孩子兴趣和信心又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孩子的作品中找到他们的亮点所在,并给予充分有效的肯定,这时我们需要付出的就是耐心仔细地寻找孩子作品中的亮点。比如,有个孩子在画面包车的背景色的时候,把背景全部画成了紫色,而且涂得还非常认真。这和我们原先设计的背景色有些不同,但是笔者看到小朋友涂得那么起劲、那么认真,就开心地评价到:“你画的紫色的海洋真美丽,你是不是想发明一种面包车不仅能在陆地上行驶,还能在紫色海洋中航行啊?”这样的评价让小朋友更加幸福和自信起来,虽然他原本的意思并不是想涂一个紫色的海洋,也不一定想要造一辆能在大海中航行的汽车,但是教师耐心观察后的评价,让孩子变得更加开心,并打开了想象的大门,继续认真地画起来。

3.耐心的听 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大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更多的信心和帮助,但是孩子在作品中的不足,我们不得不通过教师的耐心点评来帮助孩子解决,并激励孩子努力去改正其中的不足,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而在点评的过程中,我们的耐心不仅仅是蹲下身子去和孩子交流,更多的是蹲下我们的心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一起和孩子分析他们作品中的亮点。仍然以画面包车为例,一个孩子给汽车画了六个车轮,每侧三个轮子,此时笔者就蹲下身子问道:“小朋友,你为什么要画这么多轮子啊?”孩子说:“我想让我的汽车更稳一些,那样就不容易倒了。”听到这话以后,老师首先要肯定这孩子的聪明与可爱,因为在他的世界里,轮子多点就会更加稳定了,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生活中的面包车确实不是六个轮子的,只有大型卡车才有更多的轮子。此时,笔者在肯定孩子的发散思维以后,进行了如下的一段师生对话:

师:“你看到的汽车中,哪些汽车的轮子比较多?”

生:“大卡车、大客车。”

师:“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那样可以装更多的东西,更加稳定。”

师:“很好,那老师告诉你,我们的面包车一般只能乘坐六个人或者七个人,有四个轮子已经很稳定、很安全了,你说可不可以把你刚才画的轮子省下来,放在后备箱中,作为备用轮胎呢?”

生:“好的,好的!留着下次轮胎坏掉后换上去。”

篇11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爱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力量的源泉,探究兴趣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它驱使人们去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生动的图像,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在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圆的教学过程中,用一些动感的“七巧板”拼凑,说明简单的图形可以构成复杂生动的图形,用一些建筑物图片展现简单图形应用的广泛性。又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开始上课就展示故事情境:八月十五,孙悟空,猪八戒分月饼,用两种分法两个人都不干,为什么呢?学生对两个人物非常喜欢,感觉他们也在分月饼,觉得有意思,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把在课堂上遇到的说不清楚的问题,靠挂图又难以解释清楚的知识,通过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将知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做到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教与学之间充满了生机,教师教得形象,学生学得主动。这样让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扩大学生认知的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角的认识”这一节,显示屏上先画了一个传授闪烁的亮点,然后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通过演示学生知道了角的定义及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再如: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出现闪烁,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是智力水平中最珍贵的品质。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激发学生灵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一个课件:在辽阔的大草原上,10头又肥又壮的牦牛,6只可爱的绵羊,12匹高大的骏马,它们正在高兴地吃着草,这活泼生动的画面,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1)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2)可以把它平均分成几份?(3)可以表示的这样的几份?(4)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份之几?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头牦牛、12匹马、6只绵羊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竹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比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