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14:54: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风险管理新趋势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
金融业;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思路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繁荣,然而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国内外的金融环境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所产生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的增加,给现在的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得在新趋势下存在着一些金融风险,因此为了做好金融管理,就必须做好金融创新。而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存在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增强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成了目前金融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强对金融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趋势下存在的金融风险
在金融创新的趋势下,给现在的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得在新趋势下存在着一些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制度和经营上的风险,具体如下:
1.制度上存在风险。
根据以往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分业经营,所谓的分业经营就是指银行不能对其他业务诸如保险、证券等行业进行涉足,只能经营自身所进行的业务,因此在当时商业银行所能经营的范围比较少,所进行的业务只包括资产债务业务以及中间业务。然而随着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升人,许多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都对金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传统的金融经营方式转变成混业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已经发展到我国,通过在我国开设分行或者是独立法人来进行混业经营方式的开展和推行,从而导致在我国的金融环境越来越激烈,而我国还处在对分业经营不能实施的情况,因此我国对这种混业经营的潮流没有抵抗能力,折不断不利于我国金融机构进行优化,而且使得我国的金融竞争力越来越低,使得我国的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2.经营上存在风险。
在国内外金融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业也在不断的加入到了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当中,以往我国存在着封闭、效率低以及抗御风险能力低等弊端,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因素,这些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很多风险,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我国在资本金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使得银行的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很大,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上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跟不上银行的发展,可以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从而降低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有就是资本是否充足影响着银行的发展,如果资本不断的增加就会造成银行的资本规模发生不正常的发展,从而增加风险的发生率。其次就是不良资产占有较高的比例。虽然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已经认识到存在的危害,虽然不良资产的贷款率已经不断的降低,但相对来说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状态,在以前的国有性质下,资金的流动性还不那么快,但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金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如果银行不解决好不良资产这个问题,将会对以后的经营造成重大的影响。
三、新趋势下如何做好金融风险管理
针对目前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影响金融业的发展,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主要内容为加强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能力、加强与国际上的合作、加强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等,具体如下:
1.加强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能力。
结合目前国内外金融的发展趋势,促进金融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金融创新,因此,在国内要鼓励金融创新,然而并不是鼓励金融创新就是不对金融创新进行管制,而是要在一些方面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比如对一些违法行为要不断的加强监管力度,监管的目的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但是还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鼓励,因此就要对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度掌握好,能够对违规和创新进行区分,正确的找到监管工作的切入点,实现在监管上的创新。
2.加强与国际上的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金融一体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充分的考虑到国际上的作用,只靠本国自己来实现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维护经济的稳定是不可能的,要加强与国际之间的合作,发挥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与国际之间建立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遏制,建立良好的金融环境,实现各国之间金融稳定发展的目的。因此,我国可以和其他国家建立相互监督的合作关系,或者是在制定金融银行的标准时可以参考国家上的规则,从而实现国际之间的相互合作。
3.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事物发展受到自身内部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金融业要想更好的对风险进行规避,就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在落实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思想认识。在金融上进行创新虽然尤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在创新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进行金融创新的时候要认识到其本质,要按照其规律进行创新活动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就是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制度。在金融行业上存在风险时不可避免的,而金融创新给金融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及爱情那个对风险的防范制度,在建立风险防范制度的时候要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建立风险预测的指标体系,从而对金融风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度量,从而达到预防风险产生的目的。
4.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
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就是金融创新,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增加创新,才能将新的生机和活力注入到金融市场当中,然而金融市场的稳定关乎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就要加强对金融监管的能力,对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强创新能力。而放宽对金融业的创新,并不是对金融业不去进行监管,而是要有个度,而不是对其进行放纵,避免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这就需要不断的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对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进行调整,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现在金融在创新上涉及到一些新的方面,然而在以前的法律当中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因此就需要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其次就是对一些法律法规进行修正或废除。金融业在创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交叉业务形成,而这些业务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大都已经过时,因此就要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正或者进行废除处理,从而发挥出法律法规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羽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傅强,陈园园,刘军,刘俊,董丽蒙.基于面板数据和动态Logit方法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1).
[2]张元峰.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对我国宏观金融风险的分析(2002-2008)[D].山西财经大学2010.
[3]石士钧.发展中经济与金融风险──论我国防治金融风险的分析思路[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1(04).
一、引言
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分析,以较小的成本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管理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单纯的购买保险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自身的一些方法来控制企业的风险,自保公司作为大型企业风险自留的产物应运而生。
自保公司是企业所有人为了控制相关联企业的风险而自我设立的保险公司,它在管控风险的同时可以为关联公司提供物质支持。一般来说,有较多盈利的大型企业会建立自保公司来管控企业经营风险,同时,母公司的盈利也可以转移到子公司,使资金得到更好地运用。通过设立自保公司,企业可以减少商业保险的投保进而减少成本,同时为自身提供商业保险不保的险种。自保公司还是企业规避税收的一种方式,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同时,自保公司还有财富转移、资产保护等优点。
二、我国大中型企业的风险状况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宏观上讲,风险事故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但究竟何时发生或在什么地方发生是很难预知的。在目前的市场上,保险条款单一,供企业选择余地小,直接影响了企业对保险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推向市场后,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一系列环节均由企业自主安排,所以除了自然风险外,企业面临更多的是经济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资料来源:刘立新,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企业要顺利实现多项计划,则必须寻求一种经济保障途径。当“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性措施无法避免损失的发生时,企业会采取风险自留的方式进行处理。在风险管理日益被重视的今天,企业正在努力减少无计划的风险自留,对于有能力的大型企业来说,设立自保公司成为一种新型风险管理模式选择。
三、自保公司的优点及缺陷
(一)自保公司的优点
保险是风险转移和风险配置的手段。风险转移是指风险从被保险人转移到自保公司。风险配置是自保公司像传统保险公司一样把第三方风险汇聚起来进行重新配置。企业设立自保公司有如下原因:
1.较低的保险成本
商业保险市场的保费必须是充足的,这样保险公司才能在除去索赔之后获得盈利。通过建立自保公司,母公司可以把这部分利润留存在企业内部,而不用给第三方。同时,自保公司更了解企业自身的损失经历,可以制定出更精确的费率,减少保险成本。
2.充足的现金流
除了纯粹的承保收益,商业保险公司主要依赖于投资收益。一般来说,保费是提前支付的,距离索赔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保费可以用于投资。通过自保公司的设立,保费和投资收益都被留存,从而保证了公司充足的现金流。
3.可保性
商业保险市场对于某些特定风险(如巨灾风险)或价格无法衡量的风险不承保,而自保公司则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提供这些保险。
4.增加母公司集团盈利能力
自保公司通过参与保险安排获得佣金收入、保费收入和现金收益。自保公司因为向国际再保险市场转移风险而从再保险公司获取佣金收入;通过自留母公司的风险而获得相应的保费收入;通过各种投资手段获得承保收入的现金收益。最终增加了母公司整体的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
(二)自保公司存在的缺陷
自保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保障形式,与传统商业保险企业相比,虽然在可保风险和保险成本方面存在明显优势,然而其作为实体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有不可忽视的重大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是否可保
一些重大损失,诸如地震、洪水等巨大损失,企业选择自保或风险自留则是纯粹出于无奈,因而选择自保并不对此风险的规避起实质性作用。
2.自身费用大
企业在成立初期,由于自身规模和资金限制,根本无力成立管理风险的自保公司,此时,与专业保险公司合作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只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母公司才会根据业务需要成立自保公司,拨付专门的款项,管理企业经营风险。
3.险种组合的狭窄性
在公司成立初期,由于历史损失数据的缺乏导致公司险种的风险组合较为狭窄,因而,通常只能采取较低的自留额,而更多的在传统保险市场上寻求保险保护。
4.需要专业人员
保险业业务复杂性和专业性使得其活动开展必须要有专门的保险业人才参与。而自保公司这类新兴的不成熟的保险模式对许多保险从业者并没有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对其业务开展和规模化经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四、自保公司的设立条件及其风险防范
自保公司涵盖了某些商业保险市场无法涉及的领域,其发展前景广阔。但是,自保公司的设立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因素,不能盲目跟风。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适宜设立自保公司的企业应该具备如下一些条件:
1.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
自保公司的设立要求企业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由于自保公司是技术性比较强的公司,需要较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需要大量资金。大型企业具备经济上的天然优势,并且拥有一套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宜设立自保公司。
2.多元化的集团型企业
自保公司是企业自身的一种保险形式,虽然可以通过再保险的方式分散一部分风险,但是通常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具有很大的系统性风险。集团化的公司业务类型较多,各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小,更加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更具有保险的可行性。
3.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0前言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指管理供应链中出现意外事件或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的一个系统的过程。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开展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从风险事件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到事后改进。
1常见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对策
许多研究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文献针对特定典型的供应链风险类型,提出了一些风险管理对策。这里先简要介绍常用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对策。
1.1与供应商协调
建立供应链的初衷是为了适应市场与经营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与供应链伙伴一起应对市场竞争,分享利益并共担风险。防范风险的影响,同样需要加强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从组织机构上、信息连接渠道上、激励措施上建立全面的协调机制,与供应商一起制订风险规避计划、应急计划,在共同扩大赢利空间的同时,共同努力克服风险因素的影响,分担各自的风险责任。
1.2增加生产能力
生产、库存、配送、运输、信息系统等的设计,保留一定的负荷余量,增加供应链系统的安全系数。遇到供应、销售市场的不正常变化、内部系统运行的故障等风险事件时,供应链有一定的备用资源可以利用,保证供应链的可靠与稳定。
1.3增加安全库存水平
利用库存的缓冲、调节、平衡的作用,在供应市场波动甚至出现供应短缺时能够保证供给,一定程度上削减到货时间延误之类的供应时间风险的影响,保证供应链连续稳定运行。增加库存仍然是国内许多企业防止出现供应短缺的主要措施,但是高库存会增加供应链的运行成本。在保证供应链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如何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以虚拟库存的形式来降低实体库存水平,是信息时代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1.4多供应商增加供应链的柔性和反应能力
消除供应商原因造成的风险,首先是选择风险可能性低的优秀供应商,其次是采用多供应商策略,甚至设置备用的、冗余的供应商,目的是一旦某一供应商不能正常供货,可以紧急调整供应安排,从别的供应商处采购,同时可以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防止被套牢。采购方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地位,适当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并降低产品价格,增加采购方的收益。选择的多个供应商可能地处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防止同一地区供应商受到相同自然灾害、社会动乱、汇率变化、军事冲突等的影响而导致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同一种商品的供应商过多会造成供应链的复杂化,增加供应链协调管理的难度,造成供应链管理成本上升。所谓供应链的柔性,是指供应链的弹性,即灵活性,也就是指供应链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当今市场需求多样化、服务个性化、时尚多变化、运作全球化、配送及时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而不确定性正是风险形成的基本原因。
1.5与营销相结合,合作契约设计
对于产品销售市场的不确定性,一般的研究总是假设需求是服从一定分布的、不可改变的。其实市场需求可以通过促销等手段来改变。供应链管理必须和市场营销的行动紧密结合,把不可控的市场需求变成可以控制的需求,消除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Johnson介绍的玩具公司针对产品时尚性变化快的特点,滚动推出新产品或成熟产品的升级,减少新产品的投放风险和已有产品的积压风险,是供应链管理与营销相配合的典型案例。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合同契约关系。设计规范的合作契约,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作为追究风险责任的依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合作的常规。有能力承担风险的一方主动把风险承担起来,以减轻合作伙伴的负担、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如批发商允许下游销售商无条件退货即是如此。通过推进供应链流程再造,使供应链系统的流程设计更加合理,发现并消除供应链中不可靠的结构、不可靠的通道,使供应链具有比较强的鲁棒性。
1.6改进技术设备
首当其冲的技术手段是完善改进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发挥信息系统在风险监视、事件管理、需求预测、辅助决策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实现信息共享,引入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专门应用系统。信息系统保证供应链运营信息的及时采集与传递,使管理人员先知先觉、快速反应、正确决策,在风险的事先预防、事中紧急处置、事后补救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生产、物流设备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改进管理与经营的技术装备,也是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2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步骤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对企业供应链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加以认识和辨别。这是供应链风险管理中最重要也最难的部分。任何对风险评估、控制和管理的正确行动都是基于正确的风险识别。需要了解风险是什么、和什么因素相关。下面的例子是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产品的安全风险,影响产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产品本身存在的潜在缺陷和产品接触人群的机会。计算公式是:产品的安全风险=产品本身的缺陷×产品接触人群的机会。通过公式可知,即使产品本身存在的潜在缺陷很微小,但如果产品在市场上销量巨大,产品本身很微小的缺陷也就被放大了。因此,其风险依然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2.2风险衡量
运用定量分析法对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范围及程度进行估计与度量。
2.3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恰当风险管理工具,优化组合,规避、转移、降低风险。
2.4实施风险管理
协调配合使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不断反馈、检查、调整、修正,使之更接近目标。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进行风险转移:通过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方式将风险转移至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和专业风险管理公司合作,及时充分地了解供应链的信息。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相对封闭,造成链上企业对需求信息的曲解沿着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实践中,供应链生产源头和终点需求之间总会存在时间上的延迟,这种延迟导致反馈误解。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大多数依据相邻企业的需求进行决策,而并不探求其他成员的信息,造成这种曲解从一点微小差异最终传递到源头时出现不可思议的放大。因此,如何得到准确及时的信息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
2)优化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互补性以发挥合作竞争优势,一方面也要考虑伙伴的合作成本与敏捷性,通过加强伙伴间的沟通和理解使链上的伙伴坚持并最终执行对整条供应链的战略决策,供应链才能真正发挥成本优势,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3)建立企业成员间的信任和监督机制,增加供应链透明度:企业成员间的信任是供应链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没有监督的信任却是形成供应链风险的最佳土壤。因此,通过专业风险管理公司的参与,可以建立并完善企业成员间的信任和监督机制,以降低供应链结构成本,减少内部交易成本,促使伙伴成员以诚实、灵活的方式相互协调彼此的合作态度和行为,并使供应链管理层通过不同渠道验证信息的客观性,得到清晰和没有失真的信息。
一、全面风险管理已成为项目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达国家把风险管理和目标控制看成是项目管理的两大基础。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对手也由单纯的国内企业向拥有先进技术、规范管理和丰富资本的国际企业转变。同时,科技的发展和项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各类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风险损失也越来越重。因此,项目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成为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由于对风险规律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发现项目管理作为系统而言,与其内外部环境相关联的各影响因素(包括投入资源的成本、数量,宏观经济环境等)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并非所有的影响因素都是可以在项目生命周期初期被完全识别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得简单的局部风险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要求,就此引出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全面风险管理强调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次的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动态管理过程。目前,全面风险管理已成为项目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缺乏风险管理的人才和经验,风险管理组织和制度尚不够健全。在对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应该加快全面风险管理发展的步伐。
二、明确项目风险的来源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项目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项目损失的不确定性。不同类型的项目有不同的风险,相同类型的项目根据其所处的环境、采用的技术等不同,其风险也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来说,项目风险分为以下四类。
1、技术、性能、质量方面的风险。项目采用的技术与工具是项目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一般说来,项目中采用新技术或技术创新无疑是提高项目绩效的重要手段,但这样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许多新的技术未经证实或并未被充分掌握,则会影响项目的成功。另外出于竞争的需要,往往会有提高项目产品性能、质量方面的要求,而不切实际的要求也是项目风险的来源。
2、项目管理方面的风险。项目管理风险包括项目过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如项目计划的时间、资源分配(包括人员、设备材料)、项目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技术(流程、规范、工具等)的采用以及外包商的管理等。
3、组织方面的风险。组织风险中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就是项目决策时所确定的项目范围、时间与费用之间的矛盾。项目范围、时间与费用是项目的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制约。不合理的匹配必然导致项目执行的困难,从而产生风险。项目资源不足或资源冲突方面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组织中的文化氛围同样会导致一些风险的产生,如团队合作和人员激励不当导致人员离职等。
4、项目外部的风险。项目外部风险主要是指项目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与项目相关的政策、规章或标准的变化,组织中雇佣关系的变化,如公司并购、自然灾害等。这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和项目性质的关系较大。
三、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管理与反馈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强调,风险的管理过程贯穿于项目全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管理与反馈过程。一般认为全面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应对与风险监控五个相关阶段。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指的是对整个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这是管理风险的第一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是根据项目的性质,从潜在的事件及其产生的后果和潜在的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来检查风险。其原则是:鉴别可能影响战略和目标实现的所有风险,并深入分析各个风险之间的内部联系。风险识别通常包括资料的收集与风险形势估计两个步骤。目前,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专家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幕景分析法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测量,确定某一风险的概率。其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和比较项目各种方案或行动路线的风险大小,从中选择威胁最少、机会最多的方案,加深对项目本身和环境的理解,寻求更多的可行方案,并加以反馈。风险评估主要由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来完成,在掌握风险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前提下,对项目的日期、时间、进度、风险可能性等方面加以评估,对风险进行定量预测。风险评估方法通常采用模拟法、主观概率法等。
3、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每个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大小。一般是由风险分析人员,通过对风险分析工具、技术以及风险表现类别的掌握,对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风险的影响和损失、风险可能性、风险级别以及风险的可控性加以分析。目前风险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决策树法、模糊分析法、影响图表法等等。
4、风险应对。项目进行风险应对就是制定并实施风险应对策略和计划。风险的应对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项目开发方案。企业还要考虑所选的风险回应方式给其他风险带来的影响。因为各风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根据风险带来的影响不同有多种应对选择方法:保持、减轻、增加、避免、降低可能性;减少结果;转移等。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后,就可编制风险应对计划,它主要包括已识别的风险及其描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应对的责任人、风险对应策略及行动计划、应急计划等等。
5、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对风险的监视与控制。其目的是核对策略与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相同;制定了风险防范计划后,风险并非不存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可能会增大或者衰退。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时刻监督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的新的风险。风险的监控是一个适时的、连续的过程。
四、我国加快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步伐势在必行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确保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对实现投资决策的全局优化与总体设计和总体经营思想,对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保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建立高素质项目风险管理班子,强化全员风险管理意识。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顺利实现,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高素质的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班子的灵魂,其素质高低决定着工程项目的成败。因此,项目经理一定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能审时度势地做出决策,并且具有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保证项目的顺利实现。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风险管理,还必须将风险管理的精神深植于企业的组织文化和员工的心中,并透过一个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日常的工作程序中。
2、熟悉国际规则,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入世的顺利实现,使得国内企业只有遵守国际规则,按国际规则办事,才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特别是在海外项目中,按照国际规则运营,可以大大降低项目中的风险。
3、掌握先进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实现工程项目风险的信息化管理。先进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对于项目的信息沟通和协调特别重要。决策者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项目信息,而各参与方也需要迅速地了解各自的进度,同时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减少项目信息沟通和传递的费用。
4、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分散风险。由于项目风险中不仅包含可控风险,而且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风险,所以通过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如保险等)分散风险将是趋势所在。也就是通过增加承担项目风险的相关利益人,实现降低工程项目中单位个体风险的目的。
5、健全风险管理的组织和制度。实施全面风险管理,需要有专门的部门,统筹安排各项相关工作,负责组织、控制和实施,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同时也要有固化为规章制度的约束,使得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参考文献】
面对经济全球化,企业管理正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新趋势:
一、营销管理的精细化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企业有在外国市场崭露头角的,也有发展失败铩羽而归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营销管理过于粗放,缺乏针对性。所谓营销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细化客户管理、强化产品需求,构筑起总部领导下各区域营销团队自主经营,分散营销的管理模式。企业要适当的放权于当地营销网络,避免市场信息传递不及时或失真影响营销人员的分析决策。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精细化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最大限度的提高客户满意度,并以此维护客户系统、建立口碑,推进企业营销管理的良性运转。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
在生产力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关键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同时还是最不稳定的因素。随着企业的发展,当子分公司在不同的国家和区域落地生根,我们常常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用人策略。这时应当注意将当地的政策和文化与我们的企业文化相融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最大限度的激发每一名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的视企为家。除了薪酬留人外,更应为企业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培训,满足不同个体的自我发展需求,提高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注重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懂外语,还要熟悉国际贸易法和惯例,这将大大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益。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将成为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三、产品管理的规范化
当今世界,市场需求变化多端、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核心技术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产品管理的规范化刻不容缓。首先,不同国家地域有不同的国家标准,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行业标准,每进入一个市场,都要详细了解当地的产品标准,确保产品能够通过当地的标准检验。这也对我们的产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产品的开发、产品市场分析、产品、产品推广和产品周期管理都要在标准下规范实施。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其次,及时的整理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根据企业的需求尽快完成申报,因其有地域性的特点,企业应结合所处市场情况区别对待。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的成果体现,也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直接代表了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是获取客户信任、树立企业品牌和开拓市场的重要助力。
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全球化让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面对更加复杂的金融环境,利率市场化和地区金融管制导致财务风险加剧,我们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资金投入,按照规定标准开发统一适用的财务信息管理软件,做到各级机构之间的财务数据交换能够畅通无阻,并利用数据做好财务预算、计划、控制及分析等各项工作。要积极对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建立统一、完善、共享的财务管理平台,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更好的协调企业各部门和单位,更好的控制日常经济活动,高效配置资源,规避经营风险,考核业绩指标,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跃上新的高度,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提供经济保证和支持。
五、风险管理的制度化
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对于中国的很多企业,风险管理尚不成熟,很多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更没有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和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近年来,各大型国企应国资委的要求、上市公司应交易所的要求,已经启动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以制度的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规范,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贯彻风险预控的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为企业筑起了一道防火墙,它的制度化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保障。
六、战略管理的最优化
此次沙龙活动首先由东软集团CFO张晓鸥做风险管理企业实务案例分享,张晓鸥分享了他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风险的理解,从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以及企业内部的战略经营风险这5个方面结合东软集团的实务案例进行分享。紧接着,华夏邓白氏风险管理专家张渝阳做了企业风险管理新趋势的主题演讲,他从第三方风险管理的角度分享企业风险管理的新趋势。接下来,《首席财务官》杂志主编田茂永从德州扑克的视角谈当前风险管理策略。
在最后的TOPCFO高峰对话环节中,来自辽宁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霍春辉、东软集团CFO张晓鸥、前昂立集团CFO苏宇、ACCA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于翔天与现场来自各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互动极为热烈,从企业运营发展及财务的角度,畅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生存之道。
财务战略助力企业转型研讨会
2016年5月6日,《首席财务官》携手致同会计师事务共同举办“财务战略助力企业转型研讨会 ”。 活动特别邀请到50余位财务高管走进北汽新能源公司,就如何谋求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活动伊始,嘉宾们兴致勃勃参观了北汽新能源的展厅、车间及监控中心,在研讨会期间,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张建勇先生首先就北汽在企业转型过程中采取的不同财务战略做了分享,涵盖其“集团化”战略时构建的集团财务管理体系;实施“二次创业”战略时构建的精益成本管理中心;及实施“国际化”战略同时构建的海外财资管理中心。正是这些财务战略助力了北汽的发展,使北汽成为了一个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国际化自主品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级企业。
同时,首创股份CFO冯涛先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首创的财务管理工作及融资子战略。冯涛先生认为,财务工作的子战略就是与业绩评价紧密地联系起来,以最顺流程、最少成本、最高效率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财务管理子战略的原则是全面准确反映财务信息、提升各业务点经营绩效、数据透视支持战略决策、保证需求降低资金成本、尽调估值判断项目价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效益、控制风险和标准化管理。
致同证券业务全国负责人郑建彪先生在会上指出,“作为专业服务机构,致同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意识到企业对于精益财务管理上的需求变化。正是北汽、首创等客户的每一次财务管理上的需求转变促使致同在服务内容、质量、行业经验、甚至合作方式上进行转变并进一步提高。”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9-0032-04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频繁。根据危机爆发的先后顺序主要有1994年底美国奥兰治县破产案和墨西哥金融危机,1995年初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巨额亏损,1996年底阿尔巴尼亚金融危机,1997年初英国国民西敏士银行巨额亏损和年中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濒临倒闭,1999年初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经济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往往都有涉及金额大,波及范围广,造成的损失严重的特点,它们的影响不仅是国内的也是国际的。大量金融危机使金融监管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按照金融监管所涵盖范围的大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简单地说就是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随着金融创新、金融信息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监管的主体和对象日益扩大,狭义的金融监管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此,本文对金融监管拟采用一种广义上的定义:金融监管是指是指为了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有效运行和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金融管理局及其他监督部门依据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准则或职责要求,以一定的法规程序,对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实行监督、检查、稽核和协调。[1]这一定义包括监管的目标、主体、依据、对象和方式等内容,实际上是对金融监管实践的抽象总结。
西方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仅8个主要发达国家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所占的比例就高达55.5%。,他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往往代表着金融监管的方向。[2]由于时代背景和经济金融条件不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二、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
(一)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理论的新趋势
金融监管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要不要监管,如果要监管的话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监管展开的。它的发展变化以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发展变化为依托。对金融监管理论影响最大的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是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和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它们分别成为金融监管是放任自由还是加强政府干预的理论来源。20世纪30年代以前,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并占据统治地位,金融监管主要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则是凯恩斯主义独领的时代,政府普遍对金融活动进行干预。70年代到90年代,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得到“复兴”,金融自由化理论也因此大行其道。进入90年代后,随着大量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审慎地看待金融自由化,并努力从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中寻找平衡。
以上分析是对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总体评述,不过,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金融监管也不例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金融监管理论呈现出以信息经济学为分析范式的趋势。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一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的现象。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完全是指信息供给不充分、故意隐瞒真实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由于信息对于金融交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信息不对称还是信息不完全都会导致金融市场交易的不公正的效率损失。以“贷款人――银行――存款人”这一关系链为例,贷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贷款人具有信息优势,银行很难确切地知道贷款人的真实状况和贷款的具体用途及使用情况;而从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看,存款人所掌握的信息更不充分,存款人在银行如何使用存款方面知之甚少,也比银行更不清楚其存款的去向和被贷款人使用的状况。这就有可能出现贷款人把风险或损失转嫁给银行,银行也有可能把有的风险或损失不适当地转嫁给存款人,同样,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与债权人之间,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信息经济学向人们说明,不仅仅是贷款人,银行也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这就改变了以往金融监管理论只对贷款人进行监管而忽略了对银行监管的做法,使监管更为全面。作为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理论的回应,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把信息披露(市场监管)作为该协议的第三大支柱载入其中。
(二)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实践的新趋势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并且各国在具体的金融监管实践上更是差异明显。因此,考察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必然遇到统一性不足而多样化的困难。为此,下文将以监管的目标、主体、依据、对象和方式等内容作为分析框架,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做一些分析。
1.监管目标的新趋势
由于各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不一样,一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状况不一样,因此,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会有所不同。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金融监管的目标更注重效率,主张放松对金融的监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金融监管的目标,有些学者认为是“安全和效率并重”,事实上安全和效率一般存在替代性效应,这样的表述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监管的重点。[3]因此,笔者认为,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以安全优先并兼顾效率。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清楚地揭示出:就经济与金融的长期发展来说,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和效益与效率相比是更具根本性的问题。这一观点的另一佐证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风险监管进行连篇累牍的论述,但对商业银行如何从监管中获取收益的论述却显得很不充分。
2.监管主体的新趋势
战后,由于中央银行越来越多承担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执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以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金融市场的不断涌现,金融监管主体出现了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中央银行专门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则由政府专门机构,如证券市场委员会、期货市场委员会等行使管理职能,对保险业的监管也由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近年来,一些国家将银行监管部门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例如,在欧元区国家中,由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复存在,有一半国家将银行监管部门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另外,根据1999年各国中央银行公开出版物显示,只有35%的工业化国家将银行监管职能放在中央银行内,而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则把银行监管职能放在中央银行之外。[4]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金融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分散的监管很难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主体具有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但已经不再是集中于中央银行。挪威于1986年、加拿大于1987年、丹麦于1988年、瑞典于1991年、英国于1997年、澳大利亚于1998年成立了统一监管机构,并将其移出中央银行。日本、韩国、新加坡相继效仿,爱尔兰、以色列、拉脱维亚、墨西哥、南非、奥地利、德国、爱尔兰和比利时都有类似改革倾向。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西方国家都从分散化监管向集中监管转化。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但是,分散化的金融监管并没有被放弃。
3.监管依据的新趋势
为了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每个国家都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环境制定出一系列金融监管的法规作为金融监管的依据。毫无疑问,这些金融监管法带有显著的国别特征。但就西方国家整体而言,其监管依据却有很大的共性。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颁布的“巴塞尔协议”和1997年9月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它们对稳定金融体系具有很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银行监管文献。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银行经营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1988年的资本协议已经越来越滞后于风险监管的需要。2004年6月,在经过长达6年的制定期后,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新巴塞尔协议或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或巴塞尔协议Ⅱ)。新资本协议反映了现代金融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全球化和国际金融活动的游戏规则。例如,审慎合理的风险承担、科学准确的风险衡量、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科学合理的资本配置和风险敏感的资本监管框架。虽然目前很多国家还不具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条件,但是随着2006年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十国集团①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效仿。
4.监管对象的新趋势
20世纪早期金融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非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使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膨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使跨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金融机构与日俱增,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使金融监管对象日益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
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例,目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已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表现在机构类型日趋多样化,发展迅猛,并且其资产和负债规模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银行金融机构,其业务领域日益拓宽,在金融创新、资产重组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除了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和信托机构外,还有各类投资基金公司、投资顾问公司、消费信用机构、储蓄贷款协会、住房银行等,从1960年到1995年35年的时间里,非银行金融机构总资产比重由42.3%上升到62.2%而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比重由58.7%下降到37.8%。在日本,由于银行、证券、信托以及保险业务、长短期批发零售业务、政策性业务等都是相互分离的,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更加多样。因此,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济影响和货币供给两方面考虑,金融监管当局都不得不重视和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5.监管方式的新趋势
20世纪上半叶,金融学基本上处于定性分析阶段。20世纪后半叶,金融界发生了两次华尔街革命②,工程思维被引入金融学,标志着金融学进入了定量分析阶段。一些人开始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活动的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但是模型化监管虽然代表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然而这一方式无法避免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问题。具体地说,这种监管方法可能会使银行建立两套模型:一套用于内部风险评价的模型,该模型不遵照监管当局的参数标准,而是采用该领域内的最新技术,用于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另一套模型仅仅用于决定监管资本,这套模型完全遵照监管者的要求而设定。也就是说,采用这种监管方法没有办法使监管者完全能够证实被监管者上报监管当局的风险价值是否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所确定的风险相一致。
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许多经济学家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了对银行资本监管的预先承诺方法(Pre-commitment Approach,即PCA)。该方案的内容是:监管当局设定一个测试期间(例如一个季度),银行在测试期初向当监管当局承诺其资本量水平(即下一个期间内将保持的最大损失值),为该期间内可能发生的损失做准备。在这一损失最大限额内,监管者不会介入,各机构自行管理和控制风险,如果在此期间任何一个时点违反了这一承诺,即损失超过了预定限额,监管者就会介入其具体活动,对其进行处罚。
预先承诺法能够将银行出于内部风险管理目的而计算出的风险价值同监管当局出于监管目的而要求银行确定的资本要求有效地联系起来。在预先承诺法中,每个银行预先承诺的资本数量是根据其特有的市场状况、经营环境以及各自在不同市场上业务水平作出的,因此解决了“一刀切”的问题。基于这两点考虑,1995年10月31日美国清算机构的成员银行在给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信中建议联储及其他监管机构考虑实施PCA方案。虽然这一方法尚未被纳入巴塞尔委员会的正式文件,但从中可以看出未来金融监管的基本精神――内外监管相结合,但更注重金融机构自身积极作用的调动和发挥。
三、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往往具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金融市场,他们对金融监管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代表着金融监管的最高水平,其反映出的趋势对国际金融界具有深远的影响,也给我国金融监管予重要的启示。
从监管理论上讲,西方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时刻关注经济学和金融学发展的新理论,并在实践中善于吸收和应用这些理论。信息经济学作为现阶段金融监管的一个基本的分析工具,我国金融界应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披露,避免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所造成的市场的不公正。
从监管实践上讲,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各要素的变迁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对我国金融监管具有借鉴作用。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是对我国监管目标的启示。安全优先、兼顾效率作为西方国家监管目标的基本原则,对我国尤其适用。目前,我国经济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各种经济金融制度还不健全,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来说,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仍然应该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为首要目标。
二是对我国监管主体的启示。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采用分业监管的模式,即银行、证券、保险分别设置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加以监督管理。从全球看,虽然发达国家具有统一监管的趋势,但多数国家(82%)仍然实行银行、证券和保险的分业监管体制,有72%的国家的中央银行仍然负责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5]因此,我国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金融监管体制。
三是对我国监管依据的启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旧巴塞尔协议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2005―200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14家全国性银行中,资本充足率达到银监会规定的8%的银行共计10家,占71.4%。[6]但是,由于实施新巴塞尔协议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如可用于模型分析的大型数据库的建设,熟悉新巴塞尔协议的人才的培养以及高额的实施成本等,我国目前及十国集团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头几年里,仍将重点实施好旧巴塞尔协议,并逐渐将“监管当局的监管”和“市场约束”纳入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以期向新巴塞尔协议靠拢。
四是对我国监管对象的启示。由于非金融机构、金融衍生品市场和跨国银行及非银行跨国机构在现代金融领域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忽视对这些监管对象的监管或者监管不当,也会像商业银行一样诱发金融风险,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例如,中国第二大外币债券发行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GITIC)因为负债累累和支付危机于1998年宣布破产倒闭,引起海内外震惊。这提醒我国今后要针对金融监管对象的变化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措施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五是对监管方式的启示。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监管方式而言,我的金融监管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使用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合规性监管和标准化监管。行政命令式的监管不利于发挥市场的活力,也容易滋生腐败;合规性监管是一种事后监管,经常会遇到想要“亡羊补牢”却发现为时已晚;标准化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通过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提出监管措施,但该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对当今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国金融监方式要积极吸收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理念,逐渐向数字化模型化监管转变,为以后更高级的承诺式监管做好准备。当然,实现这种转变不能匆忙上阵,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循序渐进的道路,防止不切实际的跟进并因此造成重大损失。
注释:
①十国集团包括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英国和美国。
②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马科威茨提出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第一次明确地用数学工具给出了在一定风险水平下按不同比例投资多种证券收益可能最大的投资方法,引发了第一次“华尔街革命”,马科威茨因此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3年,布莱克和斯克尔斯用数学方法给出了期权定价公式,推动了期权交易的发展,期权交易很快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成为第二次“华尔街革命”。
参考文献:
[1][3] 韩汉君、王振富、丁忠明编著.金融监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外汇市场所具有的深度、流动性和透明度使得投资者能够在外汇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发现众多的跨境投资机会,政府和企业则能够以合理的成本举债和获得权益资本,这促进了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国际投资的繁荣。
除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外,各类全球性投资者诸如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个人投资者和公司的财务部门也已成为包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在内的各交易所的客户。这些客户业已成为外汇市场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并将继续决定全球外汇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客户是创新的驱动者
20世纪70~80年代,外汇市场客户对于交易的三大要求是:价格的品质(买卖价差小和流动性高)、价格的连续性(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仍保持价格品质),以及定价的速度(客户希望在30秒内即通过电话获得银行或经纪人的报价)。
20世纪90年代,我们目睹了外汇期权市场的发展,该市场使用了成熟的实时计算机风险管理系统和全球指令传送体系。同时我们也见证了主要由路透和EBS提供的外汇电子经纪系统的扩张。这一时期外汇市场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趋势,并已蔓延至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这就是创建一个更加迅速、低廉和安全的市场的趋势。从总体看,这是一种寻求更高的市场效率的强劲趋势,电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则加速了这一发展趋势。
我将阐述我们认为对市场参与者具有推动作用的三类效率:成本效率、风险管理效率和资本信用效率。
(一)成本效率
20世纪90年代,一些大型的跨国银行建立了能为其全球分支机构的外汇期权投资组合提供24小时风险管理和定价服务的网络交易系统,这样一来,不但使人力资源成本下降,更重要的是使风险管理者能够受益于大数法则,因为投资组合的对冲服从概率分布模型。随着这些全球范围的投资组合的增长,跨国机构的收入流更加趋于可测。
这些网络化期权交易系统的演进,使得银行通过自动交易屏幕进行的期权销售面值总额可达500万美元。其结果是既提高了定价速度,又使销售人员和交易员更具效率。
到2000年,客户要求银行进一步简化交易程序。大多数投资者和跨国公司都享有在交易前指导其获得几个有竞争力的价格的特权。他们不希望有一些员工专门等在电话机旁边以从彼此竞争的银行那儿获得最佳价格。1996年,StateStreet银行开发了外汇交易联接系统(FXConnect),这是第一扇开启的“银行之门”。2000年,这扇大门对其他银行开放其平台,由此变成一个“多银行电子系统”,使买方客户能看到35家外汇交易银行提供的价格,并能够以这些价格执行交易。
与此类似,7家主要银行于2000年决定采用新兴的、相对低廉的互联网技术来解决竞价问题。他们联合推出了被称为“FXall”的互联网“多银行电子系统”。在FXall,所有7家银行和成员银行能在同一时间竞价,并能确保其客户通过竞争获得一个最好的价格。今天,FXall有43家银行为超过500家客户提供市场服务,这些客户每天的即期和远期互换交易将近160亿美元。这种趋势在诸如Currenex等私人拥有的系统里也同样存在。Currenex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和外汇交易参与者而言就象一个网上交易所,交易者进行电子化报价,通过双边授信安排进行结算,并且享受到称之为“直通处理(straightthroughprocessing,STP)”的另一项提高交易效率的创新,STP使得交易在被执行的同时就能将情况报告给后台和风险控制系统。
2001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也采取了降低客户成本的措施,同时把一天的交易时间延长到几乎24小时,在其Globex电子交易系统上,在技术上推出了专门满足外汇交易市场需求的撮合引擎。这一技术允许CME的银行客户、机构客户和公众通过使用一个标准的电子交易界面或连续不断地向CME进行报价的自动交易系统来执行交易。自动交易系统减少了差错风险,并能连续不断地以一定的速率报价,这比任何一个交易员更富有效率。CME还通过VPN(虚拟私人网络)提供互联网联接。为降低电信费用,有些客户已用每月仅需费450美元的VPN来代替每月要花费3500美元的T-1线路。
由于银行和交易所通过自动化技术降低了内部成本,他们对其客户就更具吸引力了。根据一个大型国际银行估计,在过去的十年里,他们每笔外汇交易的成本已经从13美元跌到1美元。
近期,CME也通过花旗银行和CLS银行联接了“持续联系结算”(CLS)来降低成本。比如,通过CME的CLS方案,一家银行先前为交割4000份欧元期货合约也许要支付1万美元的费用,但现在只需25美元。
总之,近期出现的外汇交易创新决定着未来潮流,这些创新包括:使用互联网以降低电信成本;使用“多银行电子系统”把多家银行的报价集中在一个屏幕上;使用自动交易系统以快速、连续执行交易以及利用STP减少后台和风险管理差错并降低处理成本。
所有这些都是重要的新趋势,并将为外汇交易市场下一轮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风险管理效率
风险管理领域最重要的发展涉及为管理外汇交易期权投资组合而开发的实时风险管理模式以及外汇电子交易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O‘Connor&Associates与瑞士银行(SBC)合作为其系统内数以百计的外汇交易员和风险管理顾问安装了期权定价软件。在1993年SBC收购O’Connor时,这一软件升级为可供全球交易所和交易室及客户端使用的前台交易机制。客户获得期权价格的时间显著缩短,而且,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也能对全球的投资组合有一个实时的了解。
在路透和EBS交易平台上,即期外汇的电子经纪速度缩短为0.2秒左右,进一步提升了风险管理的效率。
2001年,CME在Globex上推出了一个一天23小时的外汇产品,使交易时间从2秒下降到不到0.2秒。CME同样允许自动交易系统进行指令输入,这种键入自动交易指令的功能是外汇交易的一个新趋势的开端,它使在CME进行自动化套利交易的银行将有可能进行外汇期权的自动交易。
几年来,风险管理效率方面的另一个重要创新是STP的发展,通过使用行业标准TOF软件,STP首先在路透交易系统上得以实现。今天,当即期交易在路透或EBS上执行时,他们不但被自动地发送到前台交易系统,同时被立即发送到了后台以便风险监测、支付结算和总帐更新。这一方面通过减少输入错误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也通过允许银行的风险管理者实时掌握其全球外汇头寸,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自动交易和STP将极大地提高银行交易组织的能力,并使其在未来几年里的支出持续减少。
(三)资本及信用效率
安然事件以后,外汇交易客户和他们的银行及投资银行正在寻找创造资本效率和减少对手风险的方法。各银行认为他们无法进行无限额无抵押的双边对手授信。现在,他们正在探索一些复合的解决方法
,类似于多年来由交易所提供的集中对手清算方法。这种复合解决方案已经在一级经纪业务中应用,在此情况下,银行同有其双边授信的客户进行交易,有时银行也进行EFP交易,通过把即期交易转换为期货交易的方式,将即期风险转化为交易所清算风险,由CME的清算部管理客户质押品并实施逐日盯盘。然而,多数一级经纪商自行制定客户的质押标准并实施逐日盯市。
近来,一级经纪业务在向EBS经纪系统或类似于FXall的多银行系统集中。在EBS系统,一级经纪银行把他们的高信用级别租给其客户—信用等级较低的银行。这种安排使得信用等级较低的银行能看到“内部价格”,每笔交易完成后,低信用等级银行除向EBS支付佣金外再向一级经纪银行支付一个差价。
另一个外汇交易信用领域的重要创新是CLS银行。数年来,49家主要交易银行投资于并支持CLS银行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在交割时即解决清算风险的方法,其目的是要避免“赫斯塔风险”。今天,CLS银行每天通过执行10万余份的支付指令进行1万亿美元的清算,尽管CLS银行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已经在信用和支付效率方面显示出了优越性。
引言
分级基金即通过对基金份额进行收益风险重构的一种机构化证投资基金。具体操作是将基金份额分成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份额等级,以满足投资者更为细化的偏好和需求。原理是借用股票中优先股和普通股的概念,同时发行优先份额和普通份额。优先份额的优先收益,对于普通份额而言相当于融资放大的借贷成本。优先份额可以获得优先于普通份额的收益分配,普通份额可以获得基金利用优先份额所募资金进行杠杆化操作带来的超额收益。这种高风险高益的特点也使其成为较一般的封闭式基金更适宜频繁操作的上市交易型品种,适合于较为进取的投资者。分级基金作为杠杆型投资工具,越来越受到投资者青睐,在基金市场上也展露锋芒。分级基金的产生扩大了市场的种类,为我国投资市场的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分级基金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分级基金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有快速发展,由于发展历史较长、运作方式不同等因素,目前国外分级基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其中美国和英国的杠杆型封闭式基金最具代表性。截至2009年12月15日,根据美国封闭式基金协会CEFA的统计,在美国668支封闭式基金中,一共有469只杠杆基金存续了一年以上,这些杠杆基金是广大投资者主要的杠杆获取方式。
我国自2007年7月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于推出国内第一只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基金至今,目前已成立且运作的共有十二只分级基金,分别是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基金、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国投瑞银瑞和300分级基金、银华中证等权重90数分级基金、嘉实多利分级债券型基金、信诚中证500指数分级基金、申万巴黎深证成指分级基金、富国汇利分级债券基金、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国联安双禧中证100指数分级基金、兴业合润分级基金、国泰估值优势可分离交易基金,其中前三只分级基金可以代表国内分级基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国内第一代分级基金代表是瑞福分级基金,它采用“分开募集、统一运作”的模式,两级份额配比为1:1,只有高风险级别的基金份额上市交易,而低风险级别份额不上市交易,每当合同生效后每满一年时开放一次,接受投资者的集中申购与赎回,但高风险级别份额不可申赎。因此不存在份额配对转换机制,容易造成基金大幅折价或溢价。
第二代分级基金代表是两年之后发行的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它采用封闭运作三年后转为普通LOF基金的运作方式,投资者认购的份额在募集期结束后自动按4:6的比例分离为A、B两类,且分别以不同代码单独上市交易,高风险级别的基金份额所能获得最高初始杠杆为1.67倍,但该基金封闭期内不进行收益分配,只在封闭期末对所有的份额进行份额折算。
第三代分级基金代表是时隔仅五月之后的国投瑞银的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该基金的运作方式打破之前的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投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主动投资演化为被动投资。该基金A、B两类份额在不同净值区间的初始杠杆倍数不同,在基金存在正收益时初始杠杆倍数最高达1.6倍,并可通过每运作周年末的份额折算来实现当年收益。
其余的基金绝大部分属于第三代分级基金,但设计上略有不同,例如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它虽然属于第三代分级基金,但该基金不仅有别于前两代分级基金,而且与其他第三代分级基金也具有明显区别。首先,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针对喜好不同风险收益预期的客户分为低风险、稳定收益的A级份额和高风险、高预期收益的B级份额,每年初通过份额折算,对低风险A级份额就进行“每年定期收益兑付”,使投资者能够低成本的实现收益;其次,高风险B级份额的初始杠杆接近2倍,该基金能够通过上拆等特殊机制对其2倍高杠杆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保障;最后,该基金是通过“投资方式被动”实现“投资者主动”。该基金所跟踪的深证100指数历史业绩优良,而基金完全复制的指数化投资方式则更便于投资者把握,大大有利于偏好杠杆收益的投资者可以通过B级份额实现杠杆收益。
回顾分级基金历史,2009年5月,创新的分级基金长盛同庆发行募集资金接近150亿元;2009年底,分级基金的创始者国投瑞银基金发行了分级指数基金瑞和沪深300;2010年初,国泰基金发行了国泰估值优势可分离基金;国联安新发双禧中证100指数分级基金;兴业全球发行兴业合润分级基金。由此可见,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国内分级基金正逐步向多元化和纵深化发展。
二、分级基金的分级方式
从分级方式来看,第一种是将分级基金的母基金都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两类子基金,低风险产品获得约定固定收益(或随银行利率变化的浮动收益),高风险品种获得剩余收益,但同时承担本金损失的风险。不同分级基金中,高风险份额和低风险份额的比例不同,导致他们的杠杆有所差异,有的高风险份额杠杆只有1.6左右,有的可以达到2以上,而且随着分级条款的差异以及基金净值的波动,这些杠杆比例还可能会变化。
第二种分级模式是国投瑞和300基金,它不再拆分成高、低风险份额,两个子基金都是高风险品种,共同承担基金下跌的损失,瑞和小康在母基金涨幅较小的时候获得更多收益,瑞和远见在母基金涨幅较大时获得更高收益,分别适合预期市场小涨和大涨的投资者。
第三种分级模式是兴业合润基金,是一种类可转债的分级方式,合润A通过三年内让渡21%的收益,获得在母基金下跌时不跌、在母基金涨幅较大时共同收益的权利;合润B承担所有下跌的风险,获得母基金涨幅较小时加倍上涨、母基金涨幅较大时正常上涨的权利。
三、分级基金同追踪指数的比较
分级基金利用本身的杠杆特性,在不同的范围内应该得到高于追踪指数的或低于追踪指数的两个不同级别的收益率,且在、风险方面也可以得到大于追踪指数的或小于追踪指数的两个级别的风险,这就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具体以瑞和300分级指数基金及其追踪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和风险比较为例分析如下。
(一)收益率比较
把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与沪深300指数在2011年4月1日到2011年4月29日的收益率比较为例,图表一为4月1号-4月29号期间交易日的沪深300指数收盘价,瑞和小康及瑞和远见净值的列表。
统观数据可以发现,瑞和300分级基金同沪深300指数大体上是同涨同跌的,可以说明瑞和300指数分级基金没有重大失误,与其追踪指数的收益率及风险可以做比较。
将4月1日的沪深300指数点数和瑞和小康,瑞和远见作为基期为1研究,利用公式将其统一量化,使比较结果更加清晰。公式为:波动率=现期指数/基期指数,则可以得到图表二。
由表可以看出4月22日之后的变动率小于1,说明低于基期研究值。而三个研究对象在同一天小于1的数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在求出4月1号到4月29号变动率之后,分别求其期望和标准差,结果见表三。
净值变动率在不考虑变现及其他风险的情况下可表示收益率,沪深300的收益率为1.007,而此时瑞和小康的收益率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1.011/1.007=1.00397倍。由表可以得出:
1.相较于1.6倍的杠杆率差别主要是在于瑞和沪深300指数基金=95%×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银行同业存款利率。所以还受到银行同业存款利率的影响。
2.在低于年阈值的区间内,瑞和小康有杠杆作用。
在图表二的基础上,将其以时间为x轴,变动率为y轴做折线图,详见图表四。
由图表四可以看出,瑞和小康及瑞和远见同沪深300指数的变动率有高度的相关性。
1.在变动率大于1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出瑞和小康的变动率高于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的变动率高于瑞和远见的变动率;在变动率小于1时,我们可以看出瑞和远见的变动率高于沪深300的变动率,也高于瑞和远见的变动率。
2.出现以上图形的原因是瑞和沪深300分级指数基金的年阈值是10%,在4月1号到4月29号期间,所有的数值均小于1.1,瑞和小康的净值=1+2*净值增长量*80%,瑞和远见的净值=1+2*净值增长量*20%,瑞和小康的收益率大于瑞和远见,所以图形呈现出此形状。
(二)风险比较
如图表三所示,瑞和小康的标准差大于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标准差,意味着瑞和小康的风险大于瑞和远见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高杠杆率造成的,而相对于0.4倍低杠杆率的瑞和远见,则风险低于沪深300指数的。不同杠杆不同风险是分级基金的特点,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图表四 变动率折线图
四、分级基金新趋势
(一)杠杆设计多样化
基金由两级份额组成,一为优先级份额,二为普通级份额。两级份额分别募集和计价,但在法律主体上是同一基金。杠杆设计的多样化是分级基金的新趋势。两级基金的根本区别在于收益分配权的差异,优先级份额享有优先分配权,同时,基金收益分配满足优先级份额收益分配后的大部分将分配给普通级份额。支付给优先份额的优先收益分配,对于普通份额而言相当于借贷成本,普通份额可以获得基金利用优先份额所募资金进行杠杆化操作带来的超额收益。具有这种杠杆操作的设计是分级基金与普通封闭式基金最根本的区别。杠杆设计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是分级基金的必然趋势。
(二)优先份额保护机制加大
优先份额保护机制的加大可以降低基金的风险,一般来说分级基金为优先份额的基准收益实现和其投资本金的安全提供以下三方面的保护机制:一是基准收益差额累积弥补机制。假如优先份额在T年的基准收益分配部分尚未达到其该年的基准收益,则优先份额当年的实际基准收益分配与其该年基准收益之间的差额可在基金剩余的存续期内进行优先弥补。如果有多个会计年度均存在基准收益差额,弥补将是从最早出现基准收益差额的年度开始。基金合同期满清算后但仍未得到完全补足的,则尚未弥补的基准收益差额部分将不再进行弥补。例如T年的基准收益差额可以在T+1年进行弥补,若仍未完全弥补,则可在T+2年继续进行弥补,依此类推,直至《基金合同》期满。二是强制分红机制。如果优先份额存在基准收益差额,则在基金满足收益分配的条件下,一旦基金的可供分配收益大于或等于以前各个会计年度内优先份额基准收益差额的最低值,则开始对优先份额单独进行收益分配,每份优先份额的分配金额不低于以前各个会计年度内优先份额基准收益差额的最低值。在基金合同存续期内,这种分配机制将持续至优先份额在以前各个会计年度内的基准收益差额全部得到弥补为止。基金合同期满清算后仍未得到完全补足的,则尚未弥补的基准收益差额部分不再进行弥补。三是有限的本金保护机制。基金为在基金合同存续期满时的优先份额的基金份额提供有限的本金保护,即在本基金合同存续期满并清算时,如果清算后的基金份额净值低于基金份额面值,且每份优先份额的累计分红金额加上清算后的基金份额净值低于基金份额面值,则全部优先份额的本金差额以全部普通份额的累计分红金额和清算后的基金份额净值与普通份额的基金份额乘积二者之间的低值为限进行补足;如果全部普通份额的累计分红金额和清算后的基金份额净值与普通份额的基金份额乘积二者之间的低值仍然未能完全补足全部优先份额的本金差额时,则尚未补足的本金差额部分不再进行补偿。
(三)追踪指数多样化
分级基金母基金的全面化是分级基金发展的新趋势,各类指数的结构升级产品可以扩大基金市场的种类,完善投资空间,也可以创造出许多品质优越的金融产品。
五、相关建议
(一)扩大杠杆化和多样化
在我国分级基金的设计创造空间和需求空间还有很大,可以通过对杠杆比例的结构化分级和收益比率的调配,设计出更加细分化的风险收益产品,以满足更多不同阶层投资者的广泛需求。
(二)分级基金运作模式的创新
由封闭型到开放型的分级基金,充分利用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基金的流通性强,会降低市场风险,实现资金时间价值灵活性较大,资金规模伸缩比较容易。所以分级基金的运作模式应当选择流通性好,方便的模式运作,当然模式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可运用其他金融工具组合完善运作模式。
(三)加强分级基金风险管理
对于在国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的分级基金,加强风险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来自基金管理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对基金资产配比的风险控制直接关系到基金持有人的风险收益,现在对分级基金的投资已经开放了100%的股票投资限制,在市场下跌的趋势下,持有更多的固定收益资产,将会使基金持有者承受更少的风险,因此基金管理公司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和及时对资产配置做好风险管理对持有者来说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作为基金市场的监管方也建立健全分级基金的风险管理体制,应对分级基金的杠杆融资比例、收益比例以及资产投资范围等制定出明确的风险管理条例,防止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不当对持有者造成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姚风阁.中国投资基金市场运行与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财经,2005(9).
[2]薛刚,顾锋,黄培清.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研究[J].南方金融,2000(10).
[3]金列.基于杠杆设计的创新型封闭式分级基金研究[J].现代金融,2009910).
[4]龚晨晨.封闭式基金价格、净值与股指的协整与引导关系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7(16).
[5]张博,张列.封闭武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价探讨与应用[J].西南金融,2009(5).
[6]任学敏,徐承龙.有违约风险的保底型基金的定价[J].现代金融,2008(6).
[7]陆红.我国封闭式基金价格、净值与股指的实证分析[J].金融纵横,2006(10).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治家在不断地推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趋势时常难以预料,市场变化不定,国际及地区金融风波、反倾销、关税壁垒、贸易保护等,以及企业决策失误、制度失效、管理不到位等,使现代企业面临许多风险,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得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一、企业风险概念及特点
所谓风险特点就是反映风险本质属性及规律的特征。掌握风险的特点,就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一般来说,企业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有产生于企业之内的风险,也有来自于企业之外的风险。只要企业存在于社会动大系统之中,风险就始终存在。
(二)具有规律性
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似乎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任何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由许多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大量风险事故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风险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
(三)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影响现代企业的风险因素数量繁多,种类复杂。风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个时期的主要风险因环境的改变可能成为次要风险,次要风险可能上升为主要风险。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种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使风险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二、企业主要风险种类
为了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对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进行识别,以便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的风险不一样,但也有许多共同风险,一般来讲,存在以下类别的风险。
(一)来自企业外部的主要风险
1、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分为国内金融风险、地区金融风险、国际金融风险。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使金融风险在更广的地域传播且十分敏感,金融风险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市场秩序混乱、经济萧条。企业在金融风波的漩涡中危机四伏,重者破产倒闭,轻者盈利下降或出现亏损。亚洲金融风暴、拉美金融风波给本地区及其他地区的企业带来严重影响,许多企业盈利下降、破产倒闭,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2、市场风险
当今市场可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产生市场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市场供给变化带来的风险,也有技术进步、消费者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无时不有,既潜存危机,也蕴含机会。家电产品就是一项技术进步很快的产品,其中蕴含很多机遇与风险。青岛海尔集团依靠技术进步,领先一步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在短短地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业的巨头。而有的家电企业没有积极应对和化解技术进步带来的风险,最终被市场淘汰。
3、对外贸易风险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进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对外贸易存在很多风险,既有贸易国风俗习惯、法律政策、市场环境、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等宏观风险,也有合同订立、货物运输、检验检疫、货款回收等微观风险。
(二)产生于企业内部的主要风险
1、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企业经营方向错误,重大决策失误,对企业形成现实和长远的影响。战略风险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如果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不当,经营方向错误,会暴露出巨大的风险,对企业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2、运作风险
运作风险是一种系统的技术性风险,是企业执行层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
3、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企业产生的现实和长远的影响。企业的声誉一旦受损,其产品销售立即会受到影响,给企业的生存和盈利带来很大的风险。如:感冒药品“康泰克”最初因其疗效好给公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后来因查出影响身体健康的PPA成分,其形象一落千丈,现在虽然一再申明不含PPA,但药品销售量、在公众中的形象远不能和初期相比。
三、企业风险管理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目标、政策及程序对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分析、评价、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的适当的保证程序。
四、结束语
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而风险管理责任的分配是企业将风险管理活动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它要求企业从不同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认识,确定合理的风险分配依据;其次,构建与企业现有管理模式相匹配且具有效率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及信息记录、分析、反馈及传递系统;最后,对风险管理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中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与世界先进企业尚存较大差距,国内不同企业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不同的企业要寻求适合于自己学习借鉴的知名企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创造出适合自己企业的风险管理管理责任分配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按照金融监管所涵盖范围的大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简单地说就是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随着金融创新、金融信息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监管的主体和对象日益扩大,狭义的金融监管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此,本文对金融监管拟采用一种广义上的定义:金融监管是指是指为了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有效运行和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金融管理局及其他监督部门依据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准则或职责要求,以一定的法规程序,对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实行监督、检查、稽核和协调。[1]这一定义包括监管的目标、主体、依据、对象和方式等内容,实际上是对金融监管实践的抽象总结。
西方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仅8个主要发达国家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所占的比例就高达55.5%。,他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往往代表着金融监管的方向。[2]由于时代背景和经济金融条件不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二、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
(一)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理论的新趋势
金融监管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要不要监管,如果要监管的话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监管展开的。它的发展变化以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发展变化为依托。对金融监管理论影响最大的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是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和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它们分别成为金融监管是放任自由还是加强政府干预的理论来源。20世纪30年代以前,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并占据统治地位,金融监管主要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则是凯恩斯主义独领的时代,政府普遍对金融活动进行干预。70年代到90年代,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得到“复兴”,金融自由化理论也因此大行其道。进入90年代后,随着大量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审慎地看待金融自由化,并努力从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中寻找平衡。
以上分析是对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总体评述,不过,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金融监管也不例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金融监管理论呈现出以信息经济学为分析范式的趋势。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一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的现象。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完全是指信息供给不充分、故意隐瞒真实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由于信息对于金融交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信息不对称还是信息不完全都会导致金融市场交易的不公正的效率损失。以“贷款人——银行——存款人”这一关系链为例,贷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贷款人具有信息优势,银行很难确切地知道贷款人的真实状况和贷款的具体用途及使用情况;而从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看,存款人所掌握的信息更不充分,存款人在银行如何使用存款方面知之甚少,也比银行更不清楚其存款的去向和被贷款人使用的状况。这就有可能出现贷款人把风险或损失转嫁给银行,银行也有可能把有的风险或损失不适当地转嫁给存款人,同样,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与债权人之间,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信息经济学向人们说明,不仅仅是贷款人,银行也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这就改变了以往金融监管理论只对贷款人进行监管而忽略了对银行监管的做法,使监管更为全面。作为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理论的回应,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把信息披露(市场监管)作为该协议的第三大支柱载入其中。
(二)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实践的新趋势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并且各国在具体的金融监管实践上更是差异明显。因此,考察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必然遇到统一性不足而多样化的困难。为此,下文将以监管的目标、主体、依据、对象和方式等内容作为分析框架,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做一些分析。
1.监管目标的新趋势
由于各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不一样,一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状况不一样,因此,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会有所不同。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金融监管的目标更注重效率,主张放松对金融的监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金融监管的目标,有些学者认为是“安全和效率并重”,事实上安全和效率一般存在替代性效应,这样的表述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监管的重点。[3]因此,笔者认为,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以安全优先并兼顾效率。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清楚地揭示出:就经济与金融的长期发展来说,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和效益与效率相比是更具根本性的问题。这一观点的另一佐证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风险监管进行连篇累牍的论述,但对商业银行如何从监管中获取收益的论述却显得很不充分。
2.监管主体的新趋势
战后,由于中央银行越来越多承担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执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以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金融市场的不断涌现,金融监管主体出现了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中央银行专门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则由政府专门机构,如证券市场委员会、期货市场委员会等行使管理职能,对保险业的监管也由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近年来,一些国家将银行监管部门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例如,在欧元区国家中,由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复存在,有一半国家将银行监管部门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另外,根据1999年各国中央银行公开出版物显示,只有35%的工业化国家将银行监管职能放在中央银行内,而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则把银行监管职能放在中央银行之外。[4]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金融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分散的监管很难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主体具有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但已经不再是集中于中央银行。挪威于1986年、加拿大于1987年、丹麦于1988年、瑞典于1991年、英国于1997年、澳大利亚于1998年成立了统一监管机构,并将其移出中央银行。日本、韩国、新加坡相继效仿,爱尔兰、以色列、拉脱维亚、墨西哥、南非、奥地利、德国、爱尔兰和比利时都有类似改革倾向。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西方国家都从分散化监管向集中监管转化。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但是,分散化的金融监管并没有被放弃。
3.监管依据的新趋势
为了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每个国家都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环境制定出一系列金融监管的法规作为金融监管的依据。毫无疑问,这些金融监管法带有显著的国别特征。但就西方国家整体而言,其监管依据却有很大的共性。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颁布的“巴塞尔协议”和1997年9月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它们对稳定金融体系具有很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银行监管文献。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银行经营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1988年的资本协议已经越来越滞后于风险监管的需要。2004年6月,在经过长达6年的制定期后,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新巴塞尔协议或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或巴塞尔协议Ⅱ)。新资本协议反映了现代金融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全球化和国际金融活动的游戏规则。例如,审慎合理的风险承担、科学准确的风险衡量、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科学合理的资本配置和风险敏感的资本监管框架。虽然目前很多国家还不具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条件,但是随着2006年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十国集团①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效仿。
4.监管对象的新趋势
20世纪早期金融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非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使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膨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使跨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金融机构与日俱增,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使金融监管对象日益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
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例,目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已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表现在机构类型日趋多样化,发展迅猛,并且其资产和负债规模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银行金融机构,其业务领域日益拓宽,在金融创新、资产重组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除了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和信托机构外,还有各类投资基金公司、投资顾问公司、消费信用机构、储蓄贷款协会、住房银行等,从1960年到1995年35年的时间里,非银行金融机构总资产比重由42.3%上升到62.2%而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比重由58.7%下降到37.8%。在日本,由于银行、证券、信托以及保险业务、长短期批发零售业务、政策性业务等都是相互分离的,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更加多样。因此,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济影响和货币供给两方面考虑,金融监管当局都不得不重视和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5.监管方式的新趋势
20世纪上半叶,金融学基本上处于定性分析阶段。20世纪后半叶,金融界发生了两次华尔街革命②,工程思维被引入金融学,标志着金融学进入了定量分析阶段。一些人开始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活动的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但是模型化监管虽然代表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然而这一方式无法避免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问题。具体地说,这种监管方法可能会使银行建立两套模型:一套用于内部风险评价的模型,该模型不遵照监管当局的参数标准,而是采用该领域内的最新技术,用于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另一套模型仅仅用于决定监管资本,这套模型完全遵照监管者的要求而设定。也就是说,采用这种监管方法没有办法使监管者完全能够证实被监管者上报监管当局的风险价值是否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所确定的风险相一致。
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许多经济学家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了对银行资本监管的预先承诺方法(Pre-commitmentApproach,即PCA)。该方案的内容是:监管当局设定一个测试期间(例如一个季度),银行在测试期初向当监管当局承诺其资本量水平(即下一个期间内将保持的最大损失值),为该期间内可能发生的损失做准备。在这一损失最大限额内,监管者不会介入,各机构自行管理和控制风险,如果在此期间任何一个时点违反了这一承诺,即损失超过了预定限额,监管者就会介入其具体活动,对其进行处罚。
预先承诺法能够将银行出于内部风险管理目的而计算出的风险价值同监管当局出于监管目的而要求银行确定的资本要求有效地联系起来。在预先承诺法中,每个银行预先承诺的资本数量是根据其特有的市场状况、经营环境以及各自在不同市场上业务水平作出的,因此解决了“一刀切”的问题。基于这两点考虑,1995年10月31日美国清算机构的成员银行在给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信中建议联储及其他监管机构考虑实施PCA方案。虽然这一方法尚未被纳入巴塞尔委员会的正式文件,但从中可以看出未来金融监管的基本精神——内外监管相结合,但更注重金融机构自身积极作用的调动和发挥。
三、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往往具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金融市场,他们对金融监管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代表着金融监管的最高水平,其反映出的趋势对国际金融界具有深远的影响,也给我国金融监管予重要的启示。
从监管理论上讲,西方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时刻关注经济学和金融学发展的新理论,并在实践中善于吸收和应用这些理论。信息经济学作为现阶段金融监管的一个基本的分析工具,我国金融界应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披露,避免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所造成的市场的不公正。
从监管实践上讲,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各要素的变迁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对我国金融监管具有借鉴作用。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是对我国监管目标的启示。安全优先、兼顾效率作为西方国家监管目标的基本原则,对我国尤其适用。目前,我国经济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各种经济金融制度还不健全,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来说,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仍然应该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为首要目标。
二是对我国监管主体的启示。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采用分业监管的模式,即银行、证券、保险分别设置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加以监督管理。从全球看,虽然发达国家具有统一监管的趋势,但多数国家(82%)仍然实行银行、证券和保险的分业监管体制,有72%的国家的中央银行仍然负责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5]因此,我国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金融监管体制。
三是对我国监管依据的启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旧巴塞尔协议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2005—200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14家全国性银行中,资本充足率达到银监会规定的8%的银行共计10家,占71.4%。[6]但是,由于实施新巴塞尔协议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如可用于模型分析的大型数据库的建设,熟悉新巴塞尔协议的人才的培养以及高额的实施成本等,我国目前及十国集团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头几年里,仍将重点实施好旧巴塞尔协议,并逐渐将“监管当局的监管”和“市场约束”纳入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以期向新巴塞尔协议靠拢。
四是对我国监管对象的启示。由于非金融机构、金融衍生品市场和跨国银行及非银行跨国机构在现代金融领域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忽视对这些监管对象的监管或者监管不当,也会像商业银行一样诱发金融风险,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例如,中国第二大外币债券发行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GITIC)因为负债累累和支付危机于1998年宣布破产倒闭,引起海内外震惊。这提醒我国今后要针对金融监管对象的变化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措施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五是对监管方式的启示。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监管方式而言,我的金融监管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使用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合规性监管和标准化监管。行政命令式的监管不利于发挥市场的活力,也容易滋生腐败;合规性监管是一种事后监管,经常会遇到想要“亡羊补牢”却发现为时已晚;标准化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通过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提出监管措施,但该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对当今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国金融监方式要积极吸收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理念,逐渐向数字化模型化监管转变,为以后更高级的承诺式监管做好准备。当然,实现这种转变不能匆忙上阵,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循序渐进的道路,防止不切实际的跟进并因此造成重大损失。
注释:
①十国集团包括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英国和美国。
②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马科威茨提出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第一次明确地用数学工具给出了在一定风险水平下按不同比例投资多种证券收益可能最大的投资方法,引发了第一次“华尔街革命”,马科威茨因此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3年,布莱克和斯克尔斯用数学方法给出了期权定价公式,推动了期权交易的发展,期权交易很快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成为第二次“华尔街革命”。
参考文献:
[1][3]韩汉君、王振富、丁忠明编著.金融监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