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

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5 10:04: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

篇1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重实用和重技术的教育倾向非常严重。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受传统基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划分文理科的客观现实仍未根本改变。由于理工院校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背景大多为理科,入学后自然科学又是他们的主要课程,所以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艺术素养更为匮乏,成为制约理工科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理工科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解决理工科院校学生创造力不足、想象力较差、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理工科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举行系列艺术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本课题在对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现状考察时发现,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开设大不相同,随意性强,课程体系结构松散,缺乏系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教学任务和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倾向。如何优化艺术类课程体系,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目前关于艺术素养的表述仍是一个存在争议而无定论的概念,甚至由于对其理解和表述的泛化而使得教育过程中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在考察了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我们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特征。艺术素养主要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

 

三、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1.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其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目标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确立课程目标,不但可以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本课题认为,理工科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 在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感,通过对艺术作品分析、批判、评价,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培养其健全和谐的人格。

 

2.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首先,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基础性与普及性

 

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的艺术知识的层次不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兴趣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大多数学生已有的艺术知识状况和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和难度,要满足大多数学生对艺术知识的需求,强化和突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科本身种类与内容繁杂丰富,在有限的学时中教授和传播优秀的艺术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应当科学化、合理化。应削弱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要同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开来,加大公共艺术课程中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真正成为适用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

 

②整体性与层次性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艺术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课程,被分为若干种类只是人为的结果。开设公共艺术课时,在艺术素养结构要素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艺术知识整体与局部的问题,基于学生在艺术资质和审美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性,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设计上应具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提高。

 

③综合性与系统性

 

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素养与其它素养之间尤其是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上。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艺术素养的基础,其他素养都是在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审美素养是艺术素养的核心和纽带,艺术情感素养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艺术创造素养是艺术知识、审美、艺术情感的的综合表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艺术素养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使公共艺术课程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知识,使艺术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④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像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象能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而言,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时,要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使学生了解到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美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产生兴趣,并为其今后进行创造性地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划分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领域。

 

艺术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有赖于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例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将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

 

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书法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电影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中外戏剧文化精粹》《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声乐基本原理与技法》《视唱基础》《中国民族舞练习技巧》《舞蹈形体与气质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

 

②艺术审美类课程群:

 

艺术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交响乐赏析》《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外名曲赏析》《京剧艺术欣赏》《器乐作品欣赏》《世界经典电影欣赏》《中外名城赏析》《中国园林赏析》《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中国民族服饰赏析》等。

 

③艺术创造类课程群:

 

艺术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三维动画制作》《舞台设计》《合唱表演》《器乐演奏》《小品创作与表演》《经典电影配音体验》《健美操》《舞蹈表演》《相声表演》《歌曲演唱》等。

 

④艺术感悟类课程群:

 

艺术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艺术精神》《书法的艺术哲学》《艺术与科学》《电视传播技术与艺术》《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艺术和文化中的种族性》《后现代艺术与美学》《老庄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等。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要深入实施,首先在观念上要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及艺术素养在人生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有较深刻的理解。加强宣传,改变原有的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就是休闲娱乐的课程的肤浅认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上来。建议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使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艺术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周期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使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获得展示和发展艺术才能的机会,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到艺术文化活动中去。

 

3.建立与理工科专业互补交叉融合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是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想选择。在教学的实践中,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尤其是专业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和讲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有理工科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模式。

 

4.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四个基本领域,提出了对学生的最低学分要求,通过试讲或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各领域课程的基本情况。

 

至于具体选什么课程,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之下自主去选择,在自由选课和教师指导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协同发展。

 

5.规范艺术类公选课程遴选程序。

 

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形式,不断地增设和淘汰课程,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艺术类公选课程。

 

6.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两种方式,加强公选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增加课程系数、外出研修等),使更多优秀的教师乐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而使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7.改革公共艺术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体验。

 

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48-03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知等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院是以食品冠名的国内唯一高职院校,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以“诚信+良心”为核心内容的食品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食品文化艺术,将“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形成了“技艺与素质并行,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学与体验共举”的素质教育思想。通过创新建设思路、优化课程结构、开发特色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开展艺术体验等建设措施,构建了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人文理念,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提炼食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指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我们学院作为以大食品类专业为主体的工科高职院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构建,在努力建设食品类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同时,从学生需求出发,也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注重开发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

1.创新思路,优化结构。公共艺术课程本身就是由多种艺术学科交叉、多种艺术门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必修课,同时也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有目的地开设内容广泛、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较强的选修课程。近年来,我们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在各专业课程体系原有五大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开发了覆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类的公共艺术课程120余门。如“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茶艺、普通话、形体、音乐欣赏、插花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文秘”专业开设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形体训练、职业装束与化妆、美学概论、书法等课程。各专业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与公共艺术选修课相得益彰,优化了专业课程结构,完善了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的构建,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结构更为合理,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性、合作意识、知识应用能力和人文艺术素养等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共同支撑起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半壁江山。

2.提炼食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学校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是专业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环节。学院作为以“食品”冠名的全国唯一的高职院校,食品大类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60%,食品大类专业在校生占全校学生总数67.9%,食品大类专业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58.6%,形成了食品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优势。我们利用学院的“食品”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了食品制作工艺、食品养生与保健、饮食文化、食品艺术、淮安当地食品饮食习俗研究等五个课程群,设置了整套课程建设流程。依靠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立,学生选择性地学习,使非“食品”专业学生分享食品特色课程,使食品大类专业的学生互享食品特色课程。

二、构建公共艺术课程群,彰显食品特色

通过几年的建设,食品特色公共艺术课程开设每年呈递增趋势,由2011年的12门次增至2013年的41门次;全院选课人次平均每学年达2000以上人,占全校公共选修课程选课人数的三分之一(见图1)。

篇3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了加强艺术类课程的综合性,一方面强调音乐课程、美术课程教学的综合化,另一方面设置了与美术课程、音乐课程平行的综合艺术课程。学校可选择同时开设美术课程、音乐课程,也可选择只开设综合艺术课程。2002年4月28日,陈至立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各级师范院校在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力求为中小学输送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师资。”①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从2004年开始,在一至九年级,凡是有条件的学校都要实施综合艺术课程教学。实施综合艺术课程的治本之策在于设置本科专业,解决教师的职前教育。当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是按照学科的门类设置专业,培养的师资完全吻合分科课程的需要。如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美术、音乐课程教学,但往往由于知识面狭窄以及缺乏综合能力等因素,不适应综合艺术课程教学。因此,设置相应的四年制本科专业——艺术学(艺术教育),培养合格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综合艺术课教师,势在必行。艺术学(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明确为:让学生既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又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善于发现不同艺术学科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寻求各科连接与沟通的方法,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能积极独立地实施基础教育阶段的综合艺术课程。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构建艺术学(艺术教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艺术课程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对艺术教师素质的要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强调综合化、宽口径、厚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自身潜能的发展。以此为指导,我们认为艺术学(艺术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在结构上可分为三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又形成各自的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具有高等教育层次的基本素养及艺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可由三类课程组成:一是工具类课程:以英语、大学语文、应用写作、计算机等课程为主。二是德育类课程:以“两课”为主,主要是政治、经济、思想品德、法律等课程。三是素养类课程(含身体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教育课程):以体育、美学、艺术概论、艺术心理学、科学概论等课程为主。

学科专业课程

与基础教育阶段的综合艺术课程相对应,艺术课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也必然体现出“综合性”,其必定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在学科内容上又涉及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作等。可见,增加课程门类是必然的,这就与有限的学习时间和不能过多增加课时相矛盾。要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同时使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杂而不乱,博而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优化整合课程。对内容相近、有关联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开设综合课程,这样既可以精简课程,丰富课程的知识容量,减少教学中不必要的内容重复,同时又可使各门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协同合作,提高教学效率。比如,美术欣赏、音乐欣赏、舞蹈欣赏、戏剧欣赏四门课程,就是将原来的中、外艺术史论和欣赏三门课程合并而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史论角度和审美角度来赏析作品的文化性、艺术性。又如自弹自唱课程,将声乐、演奏两个学科交叉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第二,确定核心课程,突出主干课程。根据专业特点,我们可以把素描、色彩、声乐、钢琴、音乐欣赏、美术欣赏、舞蹈欣赏、戏剧欣赏等确定为核心课程。其中素描、色彩、声乐、钢琴课程必须达到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专业的学术水平,而四门欣赏课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从而确保学科专业课程的整体水平。

第三,更新课程内容,压缩授课课时。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呈正相关的,但超出一定水平后,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之间就不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了。”②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深度,压缩一些专业课的授课课时,同时根据专业特点,更新教学内容,扩大内容的广度。 转贴于

教师专业课程

教师专业课程主要是培养艺术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这一模块内可设置递进式的四个层面课程。

第一个层面是基础理论课程,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坚定的教育信仰。可开设:心理学(含普通心理、教育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学内容)、普通教育学、新课程理念与创新、教育科学研究四门课程。

第二个层面是学科教育课程,以让学生认识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规律、特点,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艺术教育的能力,掌握艺术课的教学技能。可开设:艺术教育学、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论、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课程。

第三个层面是教育技术学课程。主要包括: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

第四个层面是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是对学生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知识整合运用的检验与训练,对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层次递进上可分为:教育调查教育见习试教与模拟实习教育实习。为了提高教育实践的实效性,一方面要增加总学时,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各个环节的指导作用,并注意与教师专业课程模块内其他层面课程加强联系,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作用和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集体力量。

三、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

要开办新专业,改革是必然的,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避免只是形式上改变,但实际实施起来毫无变化的情况发生。艺术学(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办学理念要转变。认真领会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的价值及其带来的新教育观念,例如,艺术课是怎样的课程?艺术课如何实施?我们培养怎样的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艺术课程?这些问题是我们办学者(包括领导者及每一位从事艺术课教师教育的大学教师)都要思考和明确的。二是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改革。比如,在欣赏课程教学中,注意加强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以及与文化、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联系;美术欣赏课中,注意与音乐、与舞蹈的联系等。让我们的师范生在大学课堂中也受到综合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艺术通感与联觉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法,结合使用对话、体验、探究、合作参与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积极主动学习,获得知识与能力的丰富与提高。

注释 :

①陈至立.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行工作 [N].中国教育报.2002年5月14日.

②陈其龙,陈永明等.科学研究课程与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比较[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篇4

人们的生活中需要艺术,因为艺术能把人们生活中本质和规律的东西,以及人的心灵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展示出来,使人们通过审美认识领悟到自身生活的价值,从中体验到审美的愉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已经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人的本性出发,除了物质的需要,还需要精神的食粮。每个人都离不开艺术,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有艺术的陪伴。

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对人产生影响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它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对于一名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精神陶冶和学习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初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来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的。艺术教育有着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的教育。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不断地从艺术中获得艺术的感受、想象,汲取灵感以及艺术的思维方式。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丰富和陶冶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从中能够学会和谐的人际交往,从而建立起积极、宽容、健康的社会心态和完善的人格,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替代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人性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完善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学校需要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一个民族的艺术素质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艺术不仅是人的生命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多元智力理论”与美国的艺术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这种或这组能力可以使个体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时尚产品。加德纳把创造力作为智力的核心,认为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力的发展。然而,创造力又是艺术创作的两个要素之一,即创造力和将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技能。人类的进步、发展也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来完成。加德纳认为,他提出的8种智力中有4种智力(语言—言语智力、音乐一节奏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和身体一动觉智力)与艺术有直接联系,是音乐、视觉艺术、文艺创作等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7种智力中的每一种在运用过程中都能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创造力和表现力,因为表现智能的每一种形式的符号,都能(但不一定必须)按照美学的方式排列。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美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程序,艺术教育被写进联邦法律。这一法令承认,艺术是一门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是一门“学术性”的学科,在教育中具有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和外语同样的地位。该法令是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而制定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首次将艺术(包括音乐、视觉艺术、戏剧和舞蹈)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②长期以来,美国中小学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和艺术课程的实施。2O02年美国“艺术教育伙伴”组织公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的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该组织在研究后发现,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在读写语言能力发展、抽象概念理解、基本的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社会举止方面都有极大的益处。

三、中小学艺术课与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1.我国的艺术课程

我国基础教育的艺术课程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在教育部颁发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为总目标的。体现课程目标的方面是: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学。为实现目标而设置的四个学习领域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可以说,艺术课程是一门以人文为主线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学习的是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艺术课。在艺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艺术文化。教师必须挖掘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这些艺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的艺术学习变得自然、容易接受,同时要改变以往的偏重单一性的分科教学。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体验审美的情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能力,提高对艺术鉴赏的能力。由此看来,艺术课程是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关注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的。

2.艺术课的教学要求

艺术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仅是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有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那么如何体现“综合”的效益呢?“艺术课程强调综合和联系,就是通过发掘不同艺术类型的共通性与共同价值,借助不同艺术门类在审美特征上的关联性,生成与建构学生的艺术通感,培养学生整体的艺术能力与审美意识。”③“艺术不等于艺术的知识技能,或者说,艺术不是艺术知识技能发展到极致后的产物,真正的艺术来自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只有当艺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内容发生联系时,知识技能才会发生飞跃性变化,变成艺术能力。”④因此,艺术课中的这种“综合”不是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自然融合。综合艺术课程在教学目的上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一切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都必须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它关注的是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生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不同艺术学科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在获得丰富艺术体验的基础上,再进行表现和创造活动,并对创造的成果进行自我反思与相互评价。这样,学生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了理性的反思。在教学内容上,要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内容和艺术的文化背景、艺术信息等,这既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使艺术学习更有趣味性。在对待学生的评价方式上,以鼓励为主,艺术教育关注的是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信。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以延伸艺术课堂。然而,现有的艺术类教师都是接受的音乐、美术、舞蹈等分科专业毕业的单科教师。这些单科教师无法完美地操作艺术课的教学,造成了有些艺术教师的教学,只注重表面地、外在地展示一些形式,为综合而“综合”,使艺术课在一定程度上走入了误区。

3.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国家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至2005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农村学校达到9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70%;至2010年,农村学校开课率达到10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80%;高中阶段所有学校按规定开设艺术课程;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建设一支能基本满足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需要,又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至2010年前,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⑤作为高师的艺术教育专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师范教育是一种职前的预备教育,它对学生今后成长为成熟的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师的艺术教育专业必须要从艺术教师的“角色需要”入手,从艺术课教师的角度去认识教师角色的内在机制,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使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与艺术课程共同成长,促使学生能自觉地接受艺术课程文化。

鉴于目前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进校以后,在思想上,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和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要使学生明确艺术的特征与功能,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置上,要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建立适应新课改基本要求的课程体系,开设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门类的艺术课程,使学生摆脱原来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审美,即体验、感受、表达,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能,提高对艺术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课程,要求学生能处理好文化理论课程与艺术文化、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在办学方向上,要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面向社会,加强和中小学的联系,并参与中小学的一些艺术教育活动、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艺术教学的实践探究,对艺术文化的“综合”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和整合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对教材、教学的研究能力。在培养模式上,也要改变以往的以专业为中心的对口培养,转向重视综合、全面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改变过去用一种模式“塑造”所有学生的培养模式。我们要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的师资才能胜任艺术课的教学,才能加快艺术课程的全面铺开。

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当今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决目前艺术课师资匮乏的现状,就必须加紧培养能够准确把握艺术课程基本理念的、能自如驾驭艺术课堂教学的、具有高素质的艺术教师。如果我们的中小学艺术课教师能把握好课堂的教学,那么,艺术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孩子们尽情体验艺术、纵情表现艺术、激情创造艺术的殿堂。

注释:

①缪胤,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②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第188页.

③④滕守尧.综合不是机械叠加——普通高中艺术课程解析.中国教育报,2005—4—1(5).

⑤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

参考文献:

[1]彭笑翌.艺术课之初体验

篇5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虽然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而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适用型人才,这个年龄阶段的高职生正处于价值观成熟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念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公共艺术教育是高职美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艺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最能体现知行合一的一种方式。将价值观念和艺术实践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强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完成从心灵到人格的转变,从而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如今,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就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强化课程之间的管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深层联系。因此,高职教育者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教育上的引导,探讨价值观和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达到教育的本质目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缺乏理性的认知,情感认同较弱

教师在公共艺术课堂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这种观念的时代特点和发展意义有一个确切的了解。但是,不少学生对于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都不是很清楚。相对于理性的认知,高职生更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了解、掌握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较为广泛,学生无法把握住真正的核心内容,对于核心价值的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二)没有坚定的信念,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在自身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都能具备坚定的意志和能力。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学习数理化知识比公共艺术知识更有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仅仅是为了成绩才选择公共艺术类课程,而并没有把这门课程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导致高职生在艺术鉴赏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再加上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久而久之,也对公共艺术类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三)理论与现实相脱节,教师自身对价值观的理解不足

高职院校在实施价值观教学的时候,应该让这种理论思想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促使他们的观念意识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但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部分学生还存在以自身利益为重的现象,完全没有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够,践行能力不足,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和策略

(一)教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完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修养,然后才能做到教书育人,在工作中引导学生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刻苦的精神和广博的人文艺术学识来培养内在气质,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合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身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艺术领域起到带头作用。可以利用优秀的合唱作品来反映时代,通过对歌词内容的理解来诠释艺术本身,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信念。以《黄河大合唱》为例,黄河是一个整体的背景,以歌颂不屈的人民和悠久的历史为主,谴责侵略者的残忍,同情人们所受到的苦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营造出庞大的气势和壮丽的场景,然后在歌声中表达中国人民热爱自由的精神和不屈的品格。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爱国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意识到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一代人所要肩负的责任,为践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榜样带头作用,为高职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贡献。

(二)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尤其是对于高职生而言,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极强,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创新公共艺术教学模式,根据高职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关注他们在个性和个人能力上的差异,建立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中得到认同。在创新方式上,首先注重教育的开放性。艺术教育实际上被认为是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培养人的道德、智慧和鉴赏能力等多方面的特性。高职艺术教育应该与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教师在选修课程中,不能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授模式,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实际的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经典节目或者是影片,让学生分析其中潜在的民族精神。例如在公共艺术课程选修课影视鉴赏中,教师可播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对其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作为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以当今社会要点问题为主,同时也把握好了主流意识和世俗生活的结合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互影响的,如今,更应该坚定理想和信念,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置在首要的位置上。《人民的名义》就以鲜活的故事阐述了强化党风廉政的重要性,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严格履行法律程序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当代影视评论课程中,基于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让学生学习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实践是所有理论知识的来源,不仅包括对事物本身的检验,同时也是对价值观念的一种检验。在培养高职生核心价值观念时,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从理念的认识提升到行动上,以此来丰富他们的个人体验。相关调查表明,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高职生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通过校园活动或者社会实践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对其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就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视艺术教育的理念为主,教师认真做好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培养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重视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通过每月一次的周末文化广场、校园才艺大赛等方式的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进行书法展示、文艺会演或者舞蹈、合唱比赛等。同时也注重学生社团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先后成立了艺术团和话剧社等二十多個艺术社团,这些也成了高职生艺术实践的基地。学院的学生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并在节目中体现了该校学生较高的艺术修养。

(四)为高职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

文化一直是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在高职教育环境下,应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丰富学生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为主,参加活动需要以课程的形式,给予一定的学分制。将各类实践课程的学分和教育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艺术兴趣与学习时间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融合,从而将参加艺术表演看作一种主动的意识和行为。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核心价值观就显得愈加重要,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例如在向阳铁路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模式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为高职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将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行培养结合在一起,不断挖掘艺术教育中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区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展演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同时也丰富了文化艺术生活。每月一主题的板报活动,以《感恩孝顺》《我的梦,中国梦》等一系列黑板报为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也能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中。

四、结语

从能力到素养,从道德信念到理想,都是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潜在联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课堂,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应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将教育、文化和实践充分联系在一起,让这些美好信念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春华.合唱艺术教育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轻工教育,2015(06). 

[2]温小佳.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J].中国培训,2015(20). 

[3]许晶,王晓宁.综合类公共艺术课程研究——兼谈美育类舞蹈课程的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1). 

[4]王刚.“心体重构”:艺术教育的审美内涵与价值取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 

篇6

通常在钢琴的“个别课”上,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注重演奏技巧。而钢琴集体课在课时安排上经常是两节连上,因此在一堂钢琴集体课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就极其丰富,并增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内容的安排上通常也包括乐曲的演奏,但由于是面向二、三十个学生,这就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体打节奏、唱音符、集体弹奏;在课堂上做一些熟悉键盘的移调练习;即兴创作小乐曲;利用多媒体视频给学生介绍所弹奏乐曲的作曲家以及创作背景,了解作品的风格,欣赏名家的范奏;等等。学生在打节奏、唱旋律、唱音符的同时也就是在练习视唱的过程,教师在要求学生唱单旋律或低音旋律时必须说出音程之间的关系,如果声部较多,还可以要求说出几个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这样学生的视唱练耳自然得到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熟练键盘的五指练习,包括一些移调练习,熟练运用一些固定伴奏音型、和声编配伴奏以及即兴创作等。这实际上也是在学习和声、作曲以及简易即兴伴奏的过程。教师给学生示范或是运用视频和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进行演示和播放,同样增加了音乐欣赏的内容。这样教学内容中就涵盖了视唱、和声、简易即兴伴奏、音乐欣赏、作曲等各门类音乐基础学科的内容,实现了以学习钢琴弹奏为核心的大部分音乐基础学科的课程的融合。这与艺术师资培养中所要求的课程整合是不谋而合的。因此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看钢琴集体课比起个别课更符合艺术师资的培养。

二、钢琴集体课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进行“整合”,更符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新理念

将数码钢琴、总控制台、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引入课堂是实施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必备的物质条件。在引入声像多媒体组合后,教学手段由单纯的书面教材转变为综合采用声像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广泛便捷的音乐形象、音乐内容、音乐意境、音乐风格等学习和体验的机会。例如在弹奏一首新乐曲之前,教师可以将一些名家的范奏或是与乐曲风格有关的其它门类的艺术形式———舞蹈、器乐、戏剧等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也可以根据音乐的意境制作或剪辑一些幻灯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通感联想,尤其是针对美术方向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更容易理解音乐的意境,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乐曲风格。艺术师资培养的新理念是倡导“营造艺术能力形成的氛围,建立多门艺术的沟通与交融,促成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①。钢琴集体课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融合又与艺术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不谋而合。

篇7

一、园林艺术课程

园林艺术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同时也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园林专业的学科构架,理解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学习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为以后的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和设计基础。园林艺术课程由上篇园林造景艺术和技巧以及下篇园林空间构图艺术两大体系组成,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较高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课程教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必须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目前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少对学习主体的关注

在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按照课本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分配和制定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更多的是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者是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大多数就按照中学时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看老师的讲解来进行。但是事实上,在强调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内化为一体的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要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不是一味的将课程作为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的重点,应该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本身,关注学生对于课程的看法,关注他们心中所想和想要学习的内容。

2、对文化课程的忽视

园林艺术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更加以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结合的学科,并不像常见的学科那样与文化有更多的关联性。再加上,现在很多企业在挑选员工的时候,也会更加倾向于学生是不是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因此也就使得现在的教学内容在方向上更加偏向于专业技能或者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文化课程反而会忽视,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只是简单的操作员,或许在当时他们能够学会做很多不同种类和不同造型的园林,但是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一旦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就会造成他们慢慢被社会淘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的文化课程,让他们能够通过文化课程的学习,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但是在目前的园林艺术课程教学中,文化课程在各种其他课程的挤压之下显得较为单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3、逻辑与创新能力不足

在目前的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是较为片面的,是不够完整的,并且在教学的时候,也主要会有重点讲授某一些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有所选择有重点的去进行学习。但是这样一来,也会造成学生在整合知识方面的欠缺,他们所了解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已。另外,现在的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很充足。

4、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目前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是偏向于传统,基本上还是按照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来进行知识的讲解。但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由教师完成的,还需要学生一起参与进来,因此需要在课堂上能够进一步的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自发性去了解和热爱园林艺术课程,并且能够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各种素养的培养。

三、园林艺术课程改革的途径探索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国目前园林艺术课程中,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各种理论知识的储备和专业技能中存在的问题,其背后的根源在于不能够正视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背后推动力在于热爱园林艺术课程的人们,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造就了园林艺术课程等学科的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可以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园林艺术课程中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的培养,首先应该要回归到让学生对园林艺术课程有兴趣上来,要不断地挖掘园林艺术课程中能够引发学生有益思考和能促进他们兴趣的事物,以此来实现从根源的角度上来说,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阶段。

2、个性化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挥主体能动作用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说,应该要及时地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能够做到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程度以及理解程度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程度的数学知识的培养。尤其是要不断的发现学生的优势,让他们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培养他们某一种园林艺术课程核心素养,以此来带动其他方面素养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说,应该要善于在园林艺术课程课堂中积极的发问,并且要善于将自己的创新型思维,以及当学生有一些与老师不同的见解的时候也可以提出来与教师进行商讨,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要积极的鼓励创新思维的出现,并且及时进行引导和开发。

3、改进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需求,适当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更新。比如说可以适当地借用网上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更加直观地展示相关的园林艺术课程理论知识。另外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要实现课堂“角色,关系”的转变。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互动的积极性,以此来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实现被开发和自我挖掘,最后能够使得园林艺术课程中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养和知识储备能够得到较好的提升。

4、以能力作为培养重点

以往的教学方式还是更加注重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传授知识,但是从教师传授知识到学生进入到社会参加工作,这个期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的存在,就会造成学生在进入工作的时候,会和社会所要求的工作标准有些不同。尤其是对于园林艺术这个工作来说,时效性较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重点和首先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的是如何增强学生的能力,因此首先需要教师和学校方面改变现有的教学思维,将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目标。

5、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

以能力作为培养根本的教学观念的改变还需要重视起对学生文化课程学习结果的考察。前文提到,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能够更好地让他们能够在面对很多学校没有教学过的要求的时候,能够较快地转变已有的思维去不断适应全新的要求,这也是对于学生能力的另外一种培养路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有关园林艺术课程的文化课程以及艺术课程,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有关自己如何去理解园林艺术的理念,从而能够更加系统地形成自己对于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的理解,更好地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更加就有创新型的成果。

四、结语

园林艺术教学课程的改革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需要众多人员的参与。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或者是相关的教育机构,都可以尝试给予学生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能从自己培养自己的方式,加强园林艺术能力的培养,化被动化教学为知识的主动索取,才能够使得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焦淑珍,李琴琴,张正言,贾秋娥,王林,徐盼.《园林艺术》教育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6(23).

篇8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及其优化

目前,由于《指导方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没有作出规定,加之九年义务教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未能实现,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基础部分开始搭建,同时还要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阶段性等来优化。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性优化

第一,艺术基础类课程设置及其优化。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素养等,主要解决学生掌握艺术审美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感受能力,为学生形成综合艺术审美能力打下基础。如开设音乐基本乐理、音乐素养(简谱视唱)、基本音乐听觉训练等。第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及其优化。此类课程主要指歌唱、演奏、绘画、各类艺术创作等实践教学活动。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不是以艺术技能训练为目的,但要想达到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必须以此为前提,一个音准极差、五音不全的人能够欣赏美妙的歌声,但不能鉴别出声音的美妙之处,更不能深入地品味其艺术作品的内涵;一个对色彩判断较差的人是无法体验美丽画卷的生动情趣的。因此,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际操作在艺术体验中感悟艺术的魅力,在操作过程中磨练意志、开拓思维,尤其在群体的艺术排练创作中学会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达到一种其他学科不能完全代替的教育功能。第三,基础艺术史论课程设置及其优化。这类课程是指艺术史、艺术导论、美学和艺术评论等理论性内容,通过艺术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艺术与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握和领悟艺术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综合性优化

纵观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设置势在必行。艺术课程的综合是将几门相互联系的课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即艺术课程综合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这种综合性课程可以减少专业技术难度,增大文化含量和知识信息量。第一,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之一就是要实现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综合取消或削弱单科课程,而是为了弥补传统的单一课程的弊端和不足,通过让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丰富其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第二,综合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需求。高校公共艺术综合课程主要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艺术素养的学生对艺术知识学习的需求程度也各不尽相同,在新开设艺术课程之前,应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化的艺术需求有目的地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

篇9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逐步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并得以蓬勃发展。笔者以“高校公共艺术”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434条,其中1999年到2006年期间,高校公共艺术文献共有44篇。2006年教育部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高校掀起一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公共艺术教育。2012年数量达到顶峰,共96篇。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发表的论文的期刊来源,笔者搜集核心期刊和cssci共35篇,说明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涵研究

硕士生们分别从概念的组成或意义的角度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孙媛认为公共艺术教育是将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一种以艺术形式展现的综合教育[1]。徐亚娟(2010)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属于“特称判断”的名称[2]。丁倩倩认为可以理解为从公共艺术+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教育是名称的核心词[3]。笔者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以大众性、公开性、平等性、和创新性为特征,以提升其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素养为目的,普及艺术知识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

爱因斯坦曾说:“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艺术和科学在某种程度上相通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王长喜、陈磊(2007)从教育本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三个层面阐明高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4]。陈晓艳(2010)认为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已有所契合。此外,如何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设置多样化的艺术课程、建设艺术团体和引导艺术的多元文化体悟等实践环节也须和通识教育达成共识[5]。韩继华(2011)从探讨加强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出发,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和运用艺术教育载体三方面关于探索艺术教育的改革措施[6]。

三、高校行业类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群体,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属于公共性的高等教育范畴。对于不同类型的非艺术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而言,须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开展特色教育。贺春华(2003)建议理工科和综合类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构建由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和管理艺术教育的管理模式,并设置学校的艺术系科,可以遴选甄别出艺术特长生,优化师资队伍和编写艺术教育门类的特色专业教材[7]。陆挺等(2010)通过对清华大学侧重于“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和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的分析和比较,依据美国“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即“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8]。李亮等(2012)认为农林院校学生缺乏艺术素养是由他们的成长环境、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自身心理特征、校园环境及先天艺术素养等五方面造成的[9]。

四、公共艺术学科实践的案例研究

学者们通过某一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实践作为研究案例,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思考。崔中梅等(2010)通过对声乐鉴赏课的实践案例的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声乐鉴赏课须加强领导重视程度、正确定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素养[10]。黄武(2012)针对美术欣赏课的实践案例,认为美术欣赏课须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等问题,同时也对教材的编写和配套,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要求[11]。张梅(2008)对6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开课情况、公共音乐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大学生对音乐选修课程的偏好及期望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本,设置一些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科学、合理的音乐类课程,建立教学与评价制度,并将公共音乐课纳入学生的学分管理的改革构想[12]。

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宏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规范建设内容。刘玲(2007)提出从合理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设置与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13]。张振华(2005)以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为例,探索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复旦大学加强了对艺术课程的定性分析和管理,从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出发,将公共艺术课程分三大类,分别是审美鉴赏类、艺术理论类、技能实践类。针对三类课程的特色,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队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14]。呼宇(2010)通过对甘肃省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问卷调查,针对问题,提出拓宽课程领域,开发特色艺术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公共艺术课程咨询指导等对策[15]。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陆沁凝(2013)通过与校公共课程的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与计算机的比较,针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专业性、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框架[16]。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编写,要注意处理好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同时融入体现民族精神和地方风格的教材内容[17]。为了让更多大学生享受优质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和创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视频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

学者们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身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管理机构、教学经费不足等宏观问题,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薄弱、参与度不高等微观问题。朱英萍(2010)认为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和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精神实质认识不到位、艺术教育的组织管理与保障不到位、艺术类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自身素质欠缺等问题[18]。葛春先(2013)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机构不健全、缺乏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经费不足及教学设备缺乏等问题[19]。杨孜孜等(2011)通过对浙江省11所高校公共艺术的开展情况进行问卷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学生参与度小、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层次不齐等问题[20]。

硕士生群体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艺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历史等客观因素造成的。90年代初,国家、社会和高校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但因其自身内涵不够丰富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的部分教师因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艺术功底不深,理论匮乏,影响整体教学团队整体质量。学校领导节约教育成本,没有独立设置艺术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不利于艺术教育顺利开展。此外,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缺乏用心的去关注和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造成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不配套,使得学生们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教育的美。

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研究

多数学者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探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学者们从艺术教育的内涵建设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余德华等(2008)建议建立高效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第一、二、三课堂紧密结合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建立适合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特点的评价机制[21]。郑继兵等(2005)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的角度,建议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宽艺术课程教学覆盖面;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增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信息素养[22]。于立军等(2006)以天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探索为例,针对理工科院校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指出工科学校的艺术教育须和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科相结合,合理设置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开辟建立艺术必选课的试验田和开设艺术实践课[23]。吉钰梅(2012)通过对江苏省5所高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文化素养调查,提出要深化对艺术教育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抓好艺术教育的源头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补课力度和优化高校艺术通识类课程设置等对策建议[24]。

八、建议与对策

现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大家更清晰的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为正在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在分析原因时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或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单一学科进行分析,较少运用多学科交叉视角进行探究。(2)研究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自身内涵建设研究居多,公共艺术教育关于“人”和“文化”的层面的研究不够丰富和深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主要以欣赏课、鉴赏课为主,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一方面,为了激发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参与度,必须加强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锻炼,不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也能对文化传承起一定促进作用。正如李政道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25]”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背后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缺乏关注和了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大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更须提高大学生文化内涵和素养,使其参与艺术教育,关注艺术背后的时代思想。因此,如何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及成长规律与时代思想和文化内涵结合,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的有效教育,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在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居多,缺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者运用SPSS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数据分析,缺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此外,在样本的选取上,基本是对某省几个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跨省采取样本的较少,若能拓宽样本的范围,数据则更具有代表性,分析问题会更全面、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孙媛,我国理工科太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2]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3]丁倩倩,前提与基础: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思考[D],杭州:浙江大学,2011.

[4]王长喜,陈磊,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42-845.

[5]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4):70-71.

[6]韩继华,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中作用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7-109.

[7]贺春华,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音乐,2003(2):106-110.

[8]陆挺,陈峰,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2010(3):44-47.

[9]李亮,张琪,郑颖,农林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2(6):94-95,8.

[10]崔中梅,陈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声乐鉴赏课的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3):154-155.

[11]黄武,加强教学研究,提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以高校美术欣赏课程为例[J],艺术百家,2012(8):430-432.

[12]张梅,新疆六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8(6):525-528.

[13]刘玲,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建设研讨[J],艺术百家,2007(2):194-195.

[14]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7):24-25.

[15]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6]陆沁凝,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音乐创作,2013(7):188-189.

[17]董红普,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材开发与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30):104-105.

[18]朱英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层次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4):62-63.

[19]葛春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20]杨孜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11所高校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203-205.[21]余德华,王淑莲,提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有效机制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9):61-63.

[22]郑继兵,杨增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33-34.

篇10

1.背景

一方面,构建知行课程是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此,学校要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构建知行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及十八个基本要点,要落实核心素养,学校就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2.内涵

知行课程是在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立足知行学堂文化,围绕“三育并举、全面育人、知行合一、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自信生活,成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它具体包含知行德育课程、知行学科课程、知行艺体课程。

知行课程面向一至九年级学生开设,覆盖德育、学科、艺体三个方面,旨在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知行课程的实践

在知行课程的构建中,学校遵循“诊断―计划―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路径,并专门成立知行课程领导小组统筹课程设计和实施。

1.知行德育课程

知行德育课程是学校将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知行学堂等整合而成,包括知行学堂课程、知行研学旅行课程和知行德育综合课程。

知行学堂课程建立在知行学堂的基础上,在知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该课程有九大论讲内容、五大开办形式,至今已成功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一百余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知”的积累,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知行研学旅行课程是在落实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中形成的特殊课程,它通过审慎的主题选择、路线设计以及健全的保障机制,形成体验盛唐文化、红色圣地体验、航空航天探究等11个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行德育综合课程围绕书香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日常活动,使学生热爱阅读和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懂得感恩和回报。

2.知行学科课程

知行学科课程基于学科,包括知行学科拓展课程、知行学科社团课程和知行学科综合课程。

知行学科拓展课程立足学科和学情,以新颖的内容和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科视野,培养学科素养。该课程已实现学科、教师和中小学全覆盖,形成了百余个优秀课例,如语文学科的《姓名中汉字的美》、数学学科的《生活中的数学》等。知行学科社团课程旨在发展学科兴趣、培养学科特长,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实行走班制授课。目前开设了国学诵读社团、模拟联合国社团等。知行学科综合课程旨在克服分科课程对学生知识和思维的影响,打通不同学科、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基于综合分析、跨界和创造的高阶思维。

3.知行艺体课程

知行艺体课程在于提高学生艺体素养,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拓展课程外延,包括知行艺术课程、知行体育课程和知行艺体综合课程。

知行艺术课程以“秦韵”艺术社团为主阵地,开设了安塞腰鼓、秦筝等42个艺术社团,激发了学生兴趣,传承了三秦艺术,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还通过“新华美育”网络学习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美育”的课题研究。知行体育课程以“健体社团”为主阵地,倡导“一师一特色”“一师一社团”,形成多项目体育课程,开设了“尚跑田径社团”“炫彩乒乓球社团”等十多个体育社团。知行艺体综合课程注重各艺术门类的共同特点及其与社会、自然的联系,体现出开放的、既容纳又扩展的艺术教育特征。

三、知行课程的评价与成效

1.评价

知行课程评价旨在为改进教育教学方式、革新课程实施策略提供依据。评价包括采用学生学习评价表、学生活动评价表、教师教学评价表、课程效果调查问卷,实行多方面检测和发展性评价,强调主客体对“知行合一”课程文化的落实,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

2.成效

知行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更高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为更多的学生搭建了激发兴趣、发展特长的平台,提高了全员运动意识和健康意识。

通过开发知行课程,教师拥有了课程领导权,体会到更强的职业自豪感,掌握了课程研发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新理念和新教法的应用水平。

知行课程使学校的育人目标得到了落实,为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陕西省教育厅授予学校“新华美育”微课程公益项目创研及应用基地,“互联网+美育”已应用到艺术教学及评价中;西安市教育局提供专项资金,将课改成果在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大学区推广等。

四、知行课程的优化

篇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版)》(以下简称《标准》)于2011年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本次修订是对实验版的一次改进,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面对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教育价值进行审视和深入探讨。

一、《标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应然需求

艺术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里一直处于弱势,俗称“小三门”,往往仅凭一些零星的实践来强化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感性认识。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推进,艺术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课程建设日益走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受到关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各类艺术形式走进了我们的教育视野。经过十余年的教育实践,各艺术门类的研究积累丰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成果丰硕,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的发展。“京剧走进课堂”、“微视频教学”、“心理剧”、“课本剧”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被我们所熟悉,艺术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体系里有了重要的板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不仅在制度上得以充分的保证,对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进化提供了更多的新生力量,对传统的艺术得以弘扬与继承是一次突破,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正在成为国家课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课程与民族传统文化执守和现代艺术的拓展,与国民素质教育和青少年一代的精神塑造,与全球化步步逼近的背景下的种种文化研究和创造的课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备受社会的关注。艺术院校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专业人才充实了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了艺术课程的推广,这为我国中小学实施艺术教育奠定了人力基础。

艺术课程的性质推动了标准的建设。《标准》明确了艺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主要是由艺术教育课程的工具性和基础性决定的,艺术课程不仅有丰富的综合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体验,而且能使学生接纳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化遗产,培养高尚的艺术品味。同时,艺术课程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赋予学生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促进学生的艺术创新,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础。

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日显,必须对艺术教育进行合理的教育定位。一方面,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使得我国的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率相当低,甚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应试水平,艺术课程只是形式化,即安排音乐、美术课到课表上,而实际的课程改成了文化补习课,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学院学生素质的缺失,一种迥然不同于一般大学知识传授方式的教育模式,随着大众文化和传媒时代的潮流风尚,艺术教育似乎成了一种“另类教育”的旗帜,越来越吸引着一大批崇尚个性发展的青年,艺术院校在文化课成绩上降格以求的现象,使得艺术学院那些在中学教育中遭遇某种“困境”而又具备了某种潜质的学生们那里,被引为他们的“精神家园”。这种教育状况与现代化的教育不相适应。在新的教育改革机遇下,制定艺术教育标准的呼声与日俱增,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实践基础。

众多理论阐述为《标准》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以及艺术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新课程里确立艺术课程的重要地位,有其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是艺术思想研究理论。经典著作中的文艺论述是丰富的思想资源,同时,对国际上的新文艺理论的分析、批判和借鉴,也有助于我们弄清各种国际文艺思潮的情况,吸收新的学术营养。其次是艺术原理研究理论。各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艺术学原理或艺术概论,是基础研究的根本性课题,是哲学层面解答艺术根本性问题的基础工作。艺术原理的发展是持续的,随着艺术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刚刚起步的艺术教育迫切需要最新的权威性、综合性、指导性的艺术原理教材,这也是新世纪对艺术基础研究提出的要求。最后是心理学原理。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德纳指出:“人们很可能把艺术思维误解为科学思维的同一语,各门艺术的语言不能用非艺术的形式来解释,没有人告诉我们贝多芬的交响乐是怎么回事,我们必须通过音乐本身来理解。”这为艺术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标准》的结构分析

《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大板块。前言是后三部分的一个概括,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包含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确立的教育理念,以及艺术课程实施的基本设想。

前言部分不是简单的文本介绍,而是从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个维度进行了总体的设计和规划,将“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作为艺术课程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并对课程进行有机的分类,使得课程落实到具体的科目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艺术素质。对艺术的人文因素、艺术能力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规划,克服实验版标准的刻板性建构,将生活、文化、情感、科技四个人文目标进行了科学梳理和联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目标体系,大大提高了艺术教育整体教育功能的开发;在艺术能力设计中,克服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五门学科连环相套,构成了综合艺术的总体,打通了学科之间的鸿沟,提升学科之间的链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对不同年龄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教育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分成1-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能据不同学龄儿童的具体教育标准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帮助广大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而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目标部分构建了一个纵横相连的立体目标体系,横向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技四个维度,纵向基于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三个维度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能力进行立体的建构,使课程标准更为细致、合理。横向尽量规避了内容的交叉,纵向上由浅入深、由难到易,层次清晰,符合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可以达成的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趋于一致。

在内容部分,尊重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教育资源整合,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在文本的最后提供相应的活动建议。其文本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第一,课程内容遵循了学生学段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在1-2年级阶段,创造有利的艺术教育环境,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注重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注意发现身边的艺术,能分辨出其中的社会生活情景和自然景象,认识艺术的要素和组织原理,感受艺术创造所带来的自信心,尝试用艺术的方式美化身边的生活环境,学习尝试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初步识别简单艺术作品和艺术表达的情感与情绪呈现方式并做出反应。3-6年级阶段,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丰富生活经历,体验生活乐趣,学会在生活中探寻艺术、发现艺术,加强艺术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并能逐步学会艺术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学生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体验生活的乐趣,并根据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实践,确保初步掌握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分辨和感受不同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并能进行个性化的比较分析,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自我梳理;提升艺术的欣赏品位,了解各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一步了解我国多民族艺术特色,学会识别和欣赏其中常见的艺术形式,并能结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机地创新学习,尝试艺术手段和科学手段的简单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科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表演。7-9年级阶段,学生在生活和艺术经验的相互作用与转换过程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生活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不同生活和自然情景的表现,加深对生活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强化对自我与他人思想和情感的深入体验,能实事求是地掌握艺术的真谛,并采用适当的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表现,提高审美情趣,在实际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开始学会比较、了解不同艺术作品的基本风格,探索其历史文化渊源,能利用现代技术改进艺术表达方式,丰富艺术的内涵。

第二,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几个纬度对几个学龄段进行阐述,使得艺术教育的标准能直观地表述每一个年龄段每一层面应达到的教育水准,同时,其中的“活动建议”意在使教师更准确和更迅速地领会标准,启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其能因地制宜、个性化地进行教学设计,提升《课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样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地相得益彰,确保了《标准》的可行性。

实施建议部分从教学、评价、文本、资源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文本突出了评价部分,通过评价,可以验证艺术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其可行性。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并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社区进行积极的教育合作,提高艺术教育的实际效益,提高学校艺术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不断发展。

三、《标准》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标准》理念新颖,内容也丰富,非本文所能详尽。这里,笔者对艺术教育课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予以澄清。

第一,过分强调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对于“艺术”概念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中明文指出:“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而《标准》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这里忽略了文学艺术,这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高是极度不利的。综合学生的艺术教育实际,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书法等都离不开文学素养。一旦缺少了文学素养,其他的艺术形式则成了无源之水,缺少了应有的内核,往往导致学生对其他艺术形式的理解肤浅,不能解读作品内涵,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深入学习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艺术教育导向会产生错误的指向。同时,《标准》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音乐、美术、戏剧和舞蹈,而课本剧是一种最佳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音乐、美术的揉合,更是一个多元的集合体,有表演、文学、服装、造型等必须的艺术素质,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艺术教育表现形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习需要。通过种种简单、可行而不乏艺术感染力的教育方式推动学校的艺术教育应当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重视学生兴趣情感的培养,忽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不少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看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教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关切。可是一堂课下来,学生玩了、乐了,却发现没留下什么。艺术知识技能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以合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习规律为前提的。因此,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应与综合艺术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构建完整艺术能力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艺术教育中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的关联,注重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科学编制,关注学生的重参度和表演质量,强化学生对艺术表演形式的理解和展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探究意识,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展开,将知识技能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快乐过程中学到知识技能,提升艺术能力。

第三,课程综合化程度要求不高。加德纳认为,如果不是从总体上去对艺术问题加以理解和把握,而是将问题单独地提出来对待,是很难恰当解决问题的,即便是表面上解决问题也是无意义的。《标准》中指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艺术门类综合,以及综合后的课程形态是什么模式没有作出任何说明,致使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音乐和美术课程资源进行交叉传授(甚至师范院校艺术系的教育也只是从音乐、美术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名称上成为艺术课,实质上还是原来的音乐和美术课,这对艺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不利的。同时,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结合程度、艺术课程内的艺术理论课、艺术史与艺术实践课的融合程度不高,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艺术素养的发展很不利。

第四,在评价环节中忽视了对教师艺术专业素质的评价。在艺术课程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的事业心、对学生的爱心、教学态度等,对教师艺术专业素养未能作出明确的界定。教师的艺术专业素养是一名艺术教师从事艺术教育的根基,不是人们观念上所认为的“音乐+美术=艺术”的初级认识。对于教师的艺术专业素养的评价必须从教师的具体的艺术技能出发,涵盖其综合水平和实际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淡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会导致对从事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未来师资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而作为一名艺术教师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中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