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6 16:17: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关于女大学生的大童的负面网络话题的成因,指出其中不仅有社会传统观念的因素,还有现在教育过程中对女生的性别教育存在缺失,应针对女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性格特征子实际情况,在高等教育中适当增加女性教育的内容,使她们以健康向上的姿态走入社会。文章还探计7对女生进行性别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育的目的、途径及教学内容。
1.网络话题中的女大学生
现在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话题是真实生活的部分反映,是主流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点点滴滴,它所表达的观点代表了不同层次、不同立场的现实生活中人的看法和心态。现在网络中有关女大学生的话题非常多,如果输人“女大学生”的词条,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我们可以搜索到6,590,000个相关的条目,在google搜索引擎上我们可以搜索到8,210,000个相关的条目,说明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网络话题中的有关女大学生许多是以有负面影响的形象出现的,多与“包二奶”、“卖身”、“情人”、“傍大款”、“堕胎.’、“”、“代孕”等词语相关联,不一而足,不仅使女大学生的整体社会形象被严重损害,而且影响了部分人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得不进行深人的反思。
2.高等教育中女生教育的得失
2.1无性别差异的大学教育
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从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一直奉行的是无性别差异的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到2004年已达在读高校学生总数的44.0%左右。在接受无性别差异的平等教育的同时,女性却不得不面临着现实社会的多重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传统的、男性主导的社会对女性设定的标准,来自于现代杜会所提供的种种价值体系,来自于在就业方面的性别歧视,等等。这些压力使她们既要在社会中同男性一样地竞争,又要适应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设定,必然导致女性内心的困惑和迷惘。
2.2大学教育中女生所处的不利地位
获得同男性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是女性解放运动二百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果。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中确实没有性别差异的体现,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无性别差异的教育,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平等。事实上这种不完全的平等在高中阶段即已存在,如在进行文理科选时,男生选择理科的比例大,女生选择文科的比例大,这与女性的优势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与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定的心理定势也有一定的关系,还与高等院校以男性为主体性的教育特征和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体系有关。这种基本的教育关系、课程设置、教育研究手段的不平等,被外在无性别差异的入学比例模糊了,本应该对女生进行的特殊教育被这种表面上的平等掩盖了。我们以为在平等教育的旗帜下即可获得真正的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事实并非如此,许多的男大学生对女性的形象塑造的选择仍然是“贤妻良母型,”这说明在许多男性的心目中,即使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仍然只是处于一种对男性的从属地位。
在这种传统社会势力的影响下,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定位、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设计,使得女性在社会竟争中显现出“先天不足”,在择业、就业方面面临的压力超过男生就是很好的例证。加之长期的以功课学习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女生在性别教育方面的缺失或所得知识的不科学性,导致女生在社会适应中表现出“后天不足”,更加剧了女性的弱势特点。
3.女生教育之必要性
3.1网络话题中性别意识的实质分析
从网络话题中的有关女大学生的“卖身”、“情人”、“傍大款”、“堕胎”、“”、“代孕’,等词语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其中所包含的意义:第一,它们反映了极少部分的社会现实,即一部分女大学生进行了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混乱的选择;第二,一部分女大学生视野不够开阔,知识面相对狭窄,相关学科知识匿乏,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第三,男性社会的主导地位意识在许多方面仍然不可动摇,男性主流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双重判别标准,使社会对女性的批评多于男性,尤其是在女性是否贞洁方面表现出异常的敏感性;第四,在当今社会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在社会竞争同步激烈的情况下,大多数是作为牺牲者或奉献者存在。
3.2女大学生性别认识有偏差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和态度的特点是:自觉的性别平等意识比较淡漠,科学的性别知识较为缺乏,随着大学年级的升高,对社会性别板刻印象的认同越明显。男女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闲暇活动、性别特征、职业和发展期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女大学生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反感是情绪性的、个别化的、缺乏自觉理性和集体行动f7;,她们的有关性别定位思考存在更多的困惑和焦虑.更易受到传统社会观念和现实生活经验的左右。在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女大学生情绪化和非理性化的表现则更为突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违反传统观念和缺乏理智的行为举动,如甘愿“做情人”、“傍大款”、“”、“代孕’,;由于性知识不健全图,则有可能发生‘·堕胎’,等事件,不仅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使得社会风气受到不良影响。
4.女生教育之路途
世界女性教育的先驱者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如果你在家教育女儿,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一这句话深刻地概括了女性教育在全民教育中的重要性。缺乏性别教育的教育应该说不是完整的教育。
4.1女生教育的目的
进行女生特殊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女生在思想意识上自主觉悟,在学习中完成自我建构。具体表现在:第一,以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性别,建立科学的性别认识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破除传统社会角色的心理定势,以科学的、公平的态度正确认识性别差异,认识男女平等的真正内涵,关注女性解放运动和性别研究及其发展过程。第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培养“四自”精神。“四自”精神是全国第六次妇女代会提出的口号,它鼓舞着我国女性在参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并将自尊、自强、自信、自立意识根植于女大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她们拥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在生活中、工作中体现知识女性应有的魅力和风采。第三,加强女性非专业性知识的教育,在人文、社会、哲学、生理、心理方面知识的传授上创造一些学习机会,使女生能用理性头脑分析问题,以科学的知识处理问题,能够有效进行自我保护,提高女性自身的知识层次、社会价值、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享受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
4.2女生特殊教育的途径
进行女生特殊教育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成立妇女研究中心,为开设女性类课程提供师资和教材建设的条件;不再回避男女有别的问题,面向大学的一、二年级阶段全体男女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吸引一批学生进入课堂,堂堂正正地认识性别,了解性别,对男女之所以不同以科学的眼光进行审视,教会学生能够以“性别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采用讲座或论坛形式,每次就某些特定的专题进行分析探讨,吸引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性别教育的课堂中来;成立女生帮助指导中心,由富有责任心和女性问题处理经验的教师负责,针对女大学生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行援助和指导,如果因为女生有顾虑,不愿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谈或以电子邮件形式,在网上进行答疑和咨询,既可以打消学生担心隐私被暴露的想法,又可以真真切切地解决学生的生理方面、心理甚至是人生观与世界观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
4.3女性特殊教育的内容
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沟通魅力,培养大学生自信、开放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强其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使其易于取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和帮助,是其尽快融入社会,走向成功的通行证。相反,沟通能力差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边缘化。但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等,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为此,高等院校就要未雨绸缪,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沟通能力的培养教育。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了探讨[1]。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现在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有时写个通知都写不清楚,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十分清楚地表达出来,因而不愿意参与交流沟通,给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造成现代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原因如下。
1.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
为了应对中考、高考,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进入了紧张的应试状态,生活在几乎封闭的学习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理念和习惯:只要分数上去了,其他都不须顾及。没有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更缺乏沟通能力的训练,造成一大批学生交往与沟通能力的缺失。进入大学新的环境后,有些同学不适应、不习惯,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有些学生还是只关心成绩,忙于钻研专业课和技术训练。同学之间缺乏互相关心和交流,即使有沟通也是在很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沟通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2]。
2.家庭教育的影响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两种极端:一是对孩子极其宠爱,使孩子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性格和自私自利的品性,从而缺少宽容、谦让和合作的精神;二是居高临下,不能与孩子平等相处,使孩子处于思想压抑的状态。两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大学集体生活中,要么只顾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只强调自己的感受;要么把话藏在心里,不去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是必然的[3]。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校园诚信缺失的现象,如请“”、考试作弊、学术成果剽窃、假文凭、假学历等,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大学生受学习、社交、工作、经济、家庭等方面压力的影响,有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产生一些自卑、孤独和嫉妒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以个人利益为处世原则,看不起来自农村和困难家庭的同学,巴结父母有权势的同学,加剧了大学生之间的隔阂。
4.能力欠缺导致实践上的偏差
由于校园交往的范围窄,交往的对象相对单一,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使不少学生虽有交往的愿望,但缺乏交往的能力,导致实践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人因为一味追求真空似的友谊而时常感到“遭受打击”;有些人又因为一味追求“有钱就好”的庸俗关系学而抛弃了朋友间最基本的因素――“真诚”;也有些人因为根本不重视人际交往而导致不会与人交往,只能孤独地活在自我的狭小的天地里。
二、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紧迫感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沟通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上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这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部副主任张仁伟曾直言,现在企业招聘不应只强调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较多的看重综合素质,即所谓的“软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在华南理工大学团委联合企业共同举办的2009年度榜样学子评选活动中,则特别加入了沟通能力的训练。另外,麦可思2009年的就业蓝皮书也肯定了此观点,认为:本科毕业生亟需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的能力等。
现代社会,成绩的优异不再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大部分的人才招聘机构更看重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微软在2008年的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实习生招募会上明确表示,除硬技能要求外,微软更关注“软性技能”,要求应聘者工作有激情、沟通有技巧等,否则,即使技术再优秀,微软也会“一票否决”。而在同年6月举行的“ACCA就业力大比拼”上海赛区决赛设置的“校企对话”环节中,多家知名企业(包括安永、毕马威、BP、德勤、杜邦、高露洁、普华永道)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把沟通能力等“软能力”放在第一位。但遗憾的是,专门为提高沟通能力的课程在全国各大学并未普遍开设,即使有沟通课程也仅是选修课而已,没有作为必修课。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沟通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而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大学里可以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有目的地营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关系氛围,增加同学们的沟通交流机会,引导学生由想说话变为敢说话,渴望说话。
2.开设心理学和沟通教学课程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可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就开设此类课程,这可使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融入集体生活中,在正直、平等、诚信、宽容的原则下愉快地渡过四年的大学生活,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心理学教育,使大学生克服沟通中的心理障碍,培养集体意识。
3.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遵循行为学、心理学的规律,正确引导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与自己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缺点,回味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拥有一颗宽容之心。从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开始,鼓励并帮助学生锻炼提高交往和沟通能力。
4.加强诚信教育
面对校园里和社会上诚信缺失的众多现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诚信沟通环境。引导学生多看事物的正面,通过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诚信责任和诚信意识,并在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中做到以诚相待、信守诺言。诚信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生活化、案例化,避免空洞的说教,要把诚信贯穿于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之中,在长期的诚信教育熏染下,形成诚信的人格[4]。
5.建立交友平台
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沟通的习惯是因为交友圈比较狭小,没有找到“趣味相投”的聊友。鉴于网络技术比较畅通,大学生较多地依恋网络的特点,各高校可以建立类似于BBS之类的同校网络平台,每个同学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想法在那里讨论和发表。由于同校,他们可能就会走出网络,找到本人,深入了解,形成沟通的习惯之后,就会尝试着去和更多的人交流,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有目的地营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交往氛围[5-6]。
四、结语
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人数与社会岗位数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大学生若想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除了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因此,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就成为了一个合格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良性发展与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和必备素质。而开设沟通技巧与能力等相关课程则是加强在校大学生沟通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开设此类课程,以及教育者的引导,诚信教育和交友平台等途径,逐渐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这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创新意识,大幅度地提升其沟通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长青.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J].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报,2006,(18):12.
[2]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56.
[3]陈怡露,周斯翔.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科学时代,2007,11,(1):26.
[4]苏洁.大学校园的诚信缺失及其解决对策[J].唐都学刊,2006,22,(5):46.
[5]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
一、“教育盲区”的涵义
当前,在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中出现了很多真空地带,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这些真空地带便是“教育盲区”。高等教育的“教育盲区”是指在高等教育中,本来应该存在的,对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开设或讲授,影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缺失性教育课程或教育内容。
从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来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盲区主要有“死亡教育”、“人性教育”、“性教育”、“民族情感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这些高等教育的盲区有的由来已久,有的刚刚出现,但都对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素质,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部分高等“教育盲区”分析
1.死亡教育
死亡在中国是一个禁忌话题。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死亡现象研究的缺失,死亡教育在过去的中国教育领域(医学类专业学科除外)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在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几乎也是真空地带。随着近年来大学生轻生、自杀现象的出现,死亡教育已引起越来越多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死亡教育发源于美国,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已经完善和成熟。早在近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就开始了它死亡教育的探索历程。1963年,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里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1970年,第一次死亡教育的研讨会在明尼苏达州的哈姆莱恩大学举行。[1]
但对于什么是死亡教育,在学界存在不同的理解。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就是探讨生死关系的一个教学历程;Fruehling(1982)认为死亡教育是一种预防性教学,它从不同层面(如心理、精神、经济、法律等)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旨在减少各种因死亡而引起的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2]其实,简单的理解,死亡教育就是针对动物主要是人类死亡现象的解析以及人类对待死亡现象态度培养的一种教育。
对于死亡教育的内容应包含什么,需要根据一定的社会、教育环境来确定。由于中国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开展过死亡教育,所以死亡教育在我国要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
“死亡教育”应该包括以下诸多方面:什么是死亡?死亡的意义?人对待死亡态度,生命态度,正视死亡现象的心理培养,死亡创伤的心理康复,临终关怀,发现死亡之美等。其中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最重要也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生命态度和临终关怀教育。因为它们可以让大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2.人性教育
人性教育是交给学习者“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内容的一种教育。“人性化教育是以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幸福为目的,符合人性、尊重人性的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3]也有学者从人的社会关系入手,指出:“人性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及人与社会关系认知深化的结果。人性化要求社会给予人应有的尊重和满足,使人在宽容、支持、和谐的环境中获得个性的调适与完善。”[4]可见人性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人性教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一些思想,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古代儿童教育典籍《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等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性教育内容。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专业化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缺失,使得学校教育资源、学生精力越来越多的放在了职业培养和社会工作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大学生的人性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与人性有关的我国大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典型的如2002年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熊事件”,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事件”等。这些主观性违规、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都是大学生缺乏人性的一种表现。
从“人性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人性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所以不宜对它进行限制性的解读。但是,关于人性教育的内容,有几点是可以确定的:人性的涵义;人性区别于非人性的特点;人性丰富的表现特征;人性缺失危害的防范教育等。
3.性教育
性教育与死亡教育一样,一直以来在我国都没有真正的存在过。但与死亡教育不同,前者是因为人们的恐惧和禁忌,后者则是隐私和羞耻。虽然我国古人就说过“食色,性也”,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小说和指导典籍,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都认为性是私人化的、羞耻的东西,不能拿出来公开讲,何况是正规的以教书育人为宗旨的教育领域。所以性教育在中国鲜有人谈及,尤其是成年人的性教育,其中就包括青年大学生。“今日中国,似乎已经没有人会质疑性教育的必要性了。但是,对于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5]尽管有学者已经开始关注青年性教育,但其实关于性教育的分歧在理论上的争论没有真正的开始过。性教育在初级教育阶段的尝试也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比如北京和上海小学生的性教育教材事件:缺失不行,存在了却备受嘲讽和责难。
性是人类的本能,是成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性的直面和重视已经越来越不可避免。我们不开展这类教育,并不意味着学生对这类知识的获取就不存在:越是回避,越是好奇。大多数大学生的此类教育是通过其它各类手段来获取的,有调查表明:“男女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例最高的都是报刊书籍;其次是因特网、同性朋友、文艺作品;再次是老师、异性朋友、父母、其它;在性方面遇到问题,大多数(69.2%)的学生都会自己查资料寻求答案,22.4%的学生会问自己的好友”。[6]毫无疑问,这类缺乏正规化的知识来源和问题解答方式,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导,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
性教育应该包含以下内容:性的起源;性的发展――性学的发展和的发展;性的作用;性的社会意义;之美;、性情趣教育等。只有当青年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这个领域时,迷惑才会缓解,性的社会意义才真正完整。这是教育在中国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三、高等“教育盲区”对大学生的危害
高等“教育盲区”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做出危害自己进而危害社会的现象。
仅以与死亡教育缺失有关的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现象为例。
有人曾对36例大学生自杀现象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自杀原因:恋爱受挫11例,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就业绝望等16例,抑郁等精神障碍8例,身体残障2例,(其中混合原因1例,所以数据显示为37例);(自杀者)学习成绩:优秀13例,良好8例,中等9例,差6例”。[7]可以看出自杀者自杀的原因和自杀者的学业并不相关,自杀在不同成绩分层的学习者之间存在普遍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普遍漠视,死亡选择的轻率性(即存在激情自杀的可能性),死亡原因的简单化等。
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以“我爸是李刚”闻名全国,在世界范围也引起一定轰动的李启铭河北大学交通肇事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杀人事件”,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些大学生对别人生命的漠视和人性的极度失落,也同样显示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大学教育领域开展死亡教育和人性教育的迫切性。
四、“教育盲区”类教育内容开展的途经研究
1.开办教育讲座、沙龙
对于死亡教育、性教育、人性教育等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教育内容和合格的教育者的教育盲区,不能盲目学习国外的教学经验。因为国外此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并不(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77页)一定适合我国的教育和社会现状。针对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可以先采取一些循序渐进的方式,譬如,可以针对其中某一个话题,由感兴趣的学者或专业人士开办相关的学术讲座或沙龙讨论,再逐步试行、摸索教育方式,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最后再编写教材,系统推行。当然由于社会消极意识的影响,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教学人员的缺失等原因,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2.政策推广
一项教育政策的产生和发生效应往往分为两种形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由于我国领导主导型社会的现状,即上层的意见或建议向下流动的速度和效果要比下层的意见或建议向上流动的快,效果也好。因此,对于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盲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合适的时间出台一些教育政策,自上而下推动教育改革。因为社会现实和社会意识的统一并不存在完全的一致性,当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潮流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以政策的形式推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以顺应时代潮流。
3.倾听被教育者的声音
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行死亡教育、人性教育和性教育需要得到青年大学生的认同,这一点是此类教育能否顺利推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只是教育者、教育部门的一厢情愿,不但不会出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对于此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者选择都应该广泛的征求被教育者的意见建议。
4.小范围影响大社会
“教育盲区”的教育改革效果最终要到社会上去检验,因为大学生活只是大学生人生经历很小的一部分;另外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还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教育盲区的一些教育实践要注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社会大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以小环境影响大环境,最终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长期的、大范围的环境,也让受过教育的大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力量来影响社会风气,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教育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4).
[2]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3]苑文英,张克呈,刘秀华.大学生的人性教育和性教育[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
[4]李春莉.浅析人性教育[J].广西轻工业,2010(7).
[5]方刚.大学性教育模式的思考―禁欲型性教育与综合型性教育之辩[J].中国青年研究,2008(7).
[6]李永芳,牛瑞仙.大学生性知识来源和性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8,17(7)
[7]史辉.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研究―基于全国部分院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0(3).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诚信缺失也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象牙塔之中,是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我们应当加强生命教育力度,以正确的生命观、生死观提高大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扩大诚信实践保证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敬仰与尊重,树立诚信信仰,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诚信生成。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教育;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12-02
生命教育的目的旨在帮助生命主体正确的认识自我,把握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通过这个体系帮助生命主体与他人、集体、社会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在这种沟通中树立一个诚信信仰,使诚信得以重建。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诚信”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它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加强生命教育,并从此着手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更有利于将诚信落到实处,从人的精神层面夯实诚信意识,促进诚信重建。
一、大学生自杀现象严重影射生命教育缺失的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自杀比例不断攀升
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比例逐渐升高,有过自杀想法的不在少数,这足以说明大学生群体对生命的认识和期望不高。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为自己活着而倍感珍惜生命的占48%,认为死亡是必然要发生的占41.4%,认为死亡是一种人生解脱的占5.1%,对死亡产生恐惧感的占5.5%。在经常有自杀念头的人中只有18.5%的人为自己活着应该感到珍惜生命,而从来没有自杀念头的人中有53.2%的人为自己活着倍感珍惜生命[1]。进入21世纪的中国,自杀率开始逐渐增高,自杀成为15至34岁年轻人死亡的首位原因。大学生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其自杀率一般为同龄人口的二至四倍。大学生有自杀观念或绝望感的发生率为8.89%—18.53%,大学生群体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2]。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对生与死的认识并不完全,甚至可以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高学历人群更易出现自杀现象。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养成比较要强的个性,抗挫力比价差,同时,学习和家庭关于生死教育的力度比较弱,孩子对于死亡没有形成客观的正确的认识,“人死后变成鬼”、“死后亲人的灵魂始终围绕陪伴你”的说法使得多数人对于死亡仍持有恐惧心理,更是把死亡当做解脱和逃避的工具,种种不当的说法潜移默化了生命主体对生死的认识。
(二)对生命的失信行为阻碍了诚信意识构建
大学生及高学历人才作为“天之骄子”,理当对未来、对生活充满希望,而频发的自杀现象表明生命教育缺失的危害是巨大的,关于生死观知识的缺乏对个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随着生命主体知识的增长,主体对生命的渴望意识随之增长,主体的自我意识也就越强,随之而来的是生命主体的自我需要越强,那么对诚信建设的需求也就也越大。生命主体对生命的失信就无法为诚信生成提供坚实的保障,也就无法为诚信建设打下主体认识的基础,换言之,如果诚信的主体缺失,何谈诚信建设。
二、功利性社会环境阻碍大学生构建诚信信仰的意识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段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诚信是一种意识,是个人对其他人的诚实守信的行为或意识,同样具有社会性,因此,社会关系是诚信建设的外部环境。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主体形成某种意识后,应当通过实践外化成行为。诚信建设要依靠一切社会关系,例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亲朋关系、同事关系,建立了诚信意识最终还是要外化为诚信行为,进行诚信实践,可以说包含了全部社会关系的大社会是诚信建设的重要平台,社会性的生命教育是诚信建设的基石。
(一)大学生校园生活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现象
作为职场预备生的大学生群体,在校园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缺乏诚信的行为,主要有考试作弊、学术造假、拖欠贷款、伪造简历和证书、制造虚假贫困证明等,这也跟整个社会流露出的功利性氛围脱不开关系。部分大学生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到社会上物质、利益的诱惑,考试时利用小抄等各种作弊手段蒙混过关,对待感情敷衍了事,校园里充斥的各种考级答案小广告也为学生的不劳而获提供了便利。部分学生则坐拥买来的学历、证书,用不实信息虚化简历,进行不公平竞争,失信于他人,更失信于自己。
(二)功利意识妨碍了大学生对诚信的追求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舆论的报道,人们对于物质、金钱、权力的追求愈演愈烈。社会化大生产的进步无疑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精神层面却没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物质利益的丰富,使人们认为只需要对物质诚信,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诚信。
大部分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以市场需求为标准,急功近利,重视技能性、专业性的教育,使思想道德教育停于表面。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只需要学习对工作有利的专业课程,从而忽视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是功利性行为的表现之一。或者是逃课做兼职,用这些钱消费昂贵的物品进行攀比,有的人则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进入学生会等组织,利用自己的权力达到升职目的,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这类功利性、缺乏诚信的行为都透露出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诚信信仰。
三、利用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诚信建设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重新构建生命认知
生命教育应当始终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进行,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规划,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训练等[3]。我们可以效仿国外的死亡教育方式,通过带小学生参观太平间、观看母亲生产过程的录影带等方式,使生命主体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对待死亡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处于三观建立时期的大学生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学校可以配合家庭、社会,整合教育力量,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使大学生全面掌握生命知识,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为主体诚信建设奠定良好的知识前提,也只有对自身生命的诚信,才能更好地强化主体诚信意识。
(二)着力强化诚信实践,实现自我价值需求
社会性的生命教育强调寓教于生活、寓教于平时,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头并进,也就是说社会性的生命教育具有开放性,将生命教育贯彻于我们整个生命的始终,让生命主体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通过第二课堂使生命主体更加热爱生命,提高主动性,通过社会实践实现有限生命的无限价值。诚信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不仅要通过教育感知,更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到感悟,这些感悟通过内化和外化,形成诚信意识,进行诚信实践。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进入到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需要学校和社会从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入手,营造良好的诚信建设氛围,
一方面,要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加强诚信实践,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认识到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 ,要重新判定社会对于成才成功的评价标准。当今社会对于成功最普遍的判断就是金钱和地位的成功,重考试分数、轻生活实践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都不利于价值的实现。所以学校教育要打破固定模式,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以构建生命主体的生命观和诚信观为主要目标,社会更要形成一套合理的、多元的价值评判体系。
社会性的生命教育还强调生命主体的存在感和需要感,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满足、自我肯定、自我超越,从大社会的需要感中实现自我价值,如此才能更自信地面对生命和生活,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物。
(三)通过精神性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诚信信仰建设
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存在,被认为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支撑,是行为处事的原则。大部分大学生确立了科学的生命信仰,且信仰不再单一,但少数同学信仰缺失,据调查,90%的大学生认为人生需要信仰,10%的大学生尚不清楚[5]。由此得知,多数学生认为人生需要信仰。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主要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联结起来。心理系统又包括认知、情感、信仰等因素,思想系统包括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等,行为则是思想品德的外显因素。对生命主体来说要有诚信的行为,必须要有诚信的信念、信仰,而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培养诚信信仰的途径之一,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生命教育。
诚信则是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精神层面的信念,加强生命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从而引导大学生进行诚信选择,提高诚信意识,树立诚信信仰。同时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将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精神,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这些吸收的零散的精神片段整合成一套自己的精神体系,这对自身成长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然而受到升学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类思想品德课几乎成为“自习课”,这就让生命主体在思想品德形成的某些阶段形成空缺,这就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极大考验,在面临诚信选择时难以做出准确的选择。
诚信作为当代价值体系的评判标准,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生命教育,从生死观教育、追求自我价值、思想品德教育三个大方向积极准备,为诚信信仰的实现创造稳固的内在精神平台,从而为诚信实践奠定基础。要把生命教育和诚信教育融会贯通,以科学的生命教育促进诚信建设,从而将诚信行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杨鸿武,汪先平,以生命教育促大学生诚信生成,[J].滁州学院学报,2013.
[2] 戴景平,从自杀现象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2014.
[3] 汪先平,张斌,以生命教育促学生信仰生成,[J].德育与党建,2012.
[4] 张加.明,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有效途径,[J].高教探索,2011(05).
[5]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子女,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引导呢?
一、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孝敬老人
“百善孝为先”,《百孝经》里说: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孝亲亲责莫回言。
这几句经言,道出了孝道的价值和作用――孝是传家宝,孝能安家治国。
晚唐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留诲曹师等诗》给曹师等五个子女。诗人告诫自己的子女:“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既告诉了孩子们学习的方法,又告诉了孩子们学习的内容,更是强调了“孝”是做人的根本。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能丢失。可是如今“小皇帝”越来越多,越来越自我,他们目无尊长,连自己的长辈都不尊敬的人还会把什么放在眼里呢?他们目空一切,这是家长的失职,是家教的缺失。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去世,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完全同意毕老师的观点,但有一点,我觉得这位学子之所以不懂疼惜自己的母亲,责任还在母亲家教的缺失,她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却没有对孩子进行孝的教育。
二、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其中一位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地观察事物。”
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巨大的影响。那么,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1)培养孩子遵守时间的习惯
孩子养成了遵守时间的习惯,就会按时作息,按时学习,按时赴约。以后走向社会,孩子不会迟到早退,不会拖拉工作,也不会言而无信。
(2)培养孩子讲究卫生的习惯
一次坐公交车,车上一个大约3岁的小女孩在吃奶糖,她慢慢地剥开糖纸,把糖放进小嘴里,然后东张西望,之后问妈妈:“妈妈,车上怎么没有垃圾桶呢?”我也开始帮小女孩找垃圾桶,司机说忘带了。小女孩就把糖纸攥在手里,这位妈妈接过后放到了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我心里暗暗赞叹这位母亲的教育。我常听人说,外国人最怕中国的旅游团,国人所到之处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给他们留下了极不讲究卫生的印象。卫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并严格要求孩子。只有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的公共环境才会干净舒适。
(3)培养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中国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居全球首位。据统计,中国每5分钟有1人因车祸死亡,每1分钟有1人因车祸伤残,每天因车祸死亡280多人。美国人均汽车拥有量全球最多,机动车的总量是中国的几倍,但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4万,而中国死亡的人数达10万之多。不仅是美国,欧洲、日本的车祸发生率也只有中国的十几分之一。
笔者居住在一个小县城,每天目睹闯红灯者不在少数,特别是有些接送孩子的家长竟然载着孩子闯红灯,有时车上的孩子提醒家长停下来,家长却以各种理由闯过去,可见家教的缺失有多么严重。有时还能看到,家长让孩子站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招摇地过马路,我在为他们的安全担心的同时,心中不免生出了对家长无知的恨意。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哪天开起车来就是隐形的马路杀手,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那么势必会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4)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善良的人,并学会善待他人
罗素有句名言:“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现在流行一种夸人的方法,最高级别是夸人漂亮,其次是有气质,然后是温柔,最后才是夸人善良。从这种夸人的等级上,我们不难看出当今社会风气的浮躁心态:人们开始追逐一些表面的、虚荣的东西。大人注重的是衣着打扮,孩子注重的是考试分数,工作注重的是名利。把本该放在做人第一位的善良品质丢得远远的,不屑一顾,甚至视善良为无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32-02
人的一生仿佛一场旅途,日日行进中,常常忘记了生与死这两个路标。偶然间由于亲友的离去或是灾难的发生,让人们不得不被迫重拾生死的话题,然而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如何更好地生和死,皆为一般知识所不及。面对物质化的社会、无常的生命,当代中国大学生出现了生命困顿,主要表现在生命价值的缺失与生活意义的迷惘上。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被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却并未被视为身心都要获得成长的“生命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能解复杂的数学题目,却难以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生和死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言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无须对死亡忌讳甚至避而不谈。生死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和死的探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坦然面对生死并找寻生命的意义。在生死教育匮乏的今天,以生死教育为切入点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一、唤醒大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需要
近些年来,从马加爵到药家鑫,从杀人到自杀,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的早逝及对生命的体验都在警醒人们不要忽视死亡,不要漠视生命。
生命是最基本的载体。人生的恩爱情仇、人生的理想抱负、人生的幸福苦痛都需要生命这个最基本的载体。而生命无论对于哪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这逝者如斯夫的时空之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之旅,没有人可以重新来过。面对遗憾的生命的选择,人们只能留下“人生自是长恨水长东”的唏嘘泪水。一旦失去了它,没有人能再活过来,没有人能活第二次。这里的生命不仅指自己的生命,也包括他人的生命;不仅指人的生命,也包括自然界的其他生命。
生命原是人的最珍贵的价值。但一个活着的人的生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钱还是权力,是名声还是地位?面对死亡,人到底应该怎样活?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耗尽毕生心血、用尽一切手段去追求权力、地位、金钱、名声等等,甚至把这些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淮南王书》把这方面的思想概括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庄子也一再强调要“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相反的情形则是“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在庄子看来,生命与物欲是对立的,被物欲控制住的人是与生命的本性背道而驰的,因而是颠倒的人。我们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上,人人必须为生存而奋斗,这一点决定了生命本身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忽视的必然性。但这些是不是真正生命所需要的?得到这些后真可以没有遗憾地面对死亡吗?人是自然界的一员,被自然界赋予了欲望和需求,正是由于这些欲望与需求社会才会前进,科技才会发展,作为拥有了生命的人,当然有权享受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切。但是,正如周国平所言,生命欲望和物欲是两回事。生命的欲望不仅在于物质的满足,更有安全、健康,特别是情感等需求,而物欲倾覆下的情感追求在今天尤为重要。
孔子说“未知死,焉知生”,我们也会有同样感触,那就是在看到有人生命消逝的时候,总是感触良多,生发出对“生活”、“生命”的感慨和重新认识。这种认识和感触,是正面的劝导和讲授所难以实现的。而现在大学生中常见的感觉生活无聊、肆意地挥霍生命等现象,也正表明着“生死教育”缺失。死亡是可怕的,但死亡教育不仅不可怕,而且具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和教育价值。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死亡教育也就应该得到正视,得到重视。通过生死教育,学生将学会思考生命,珍惜生活,承担其生命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义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使个体接受、认同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力求使外在于人的各种准则、规则内化为个体的一种需求。生死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当代教育应该注重和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更好适应“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现代教育越来越偏重专业技能传授,而缺失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生死教育通过探讨死亡甚至体验死亡的方式激发大学生注重生命价值,重塑生命意义。
生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大学生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促使大学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帮助大学生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问题,加深大学生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生死教育无疑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生命是顽强的、倔强的,可以在坚硬的石头上绽放生命花朵,而与此同时生命又是脆弱、无助的:疾病、车祸、自然灾害会须臾夺取鲜活的生命,此事古难全。当死亡悄然而至时,能否有正确的、积极的心态?能否为了生命未完成的、未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与死神进行殊死的搏斗?即使面对别人的死亡,我们也不会无动于衷,生命中爱的情感会被激发,除了对死难者的哀思、同情甚至帮助,我们还会反思自己的生命,什么是生命中被忽视而又不能舍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死教育为契机,以生死教育引发的情感感召学生对家、国感恩,唤醒学生对父母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社会的爱,引导学生最终接受、认同外在的准则与规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于情感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理性理论的接受和认同比单纯理论说教更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
三、应对国人(大学生)精神困境的需要
中国实用理性的精神使我们从来都不会忽视脚下的事情,由于信仰缺乏、有一段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社会经济的转型,我们今天看到触及道德底线的事情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是人之为人的责任与义务观念确立。20世纪80年代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人们开始强调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伴随经济体制转型而来的是文化视野的开拓、网络社会信息的爆炸,传统文化逐渐消亡、被人们遗忘。传统文化被丢弃后,道德滑坡日益显现,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举手之劳的善举在今天竟变成一种奢望:比如摔倒老人要不要扶的讨论,比如路过受伤的小悦悦却不施以援手的18个冷漠的路人……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的调控下,毒胶囊、毒酸奶让人们流着泪自娱着“2012皮鞋很忙”……当国人发出“中国,请慢些走,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等一等你的人民”的呼吁时,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道德的重建于今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传统文化在一段时期被割裂;中国化的道路仍然很艰巨、正在进行;完全以经济为主导的弊端日益显现;那么,在今天,什么可以担此重任,成为中国人新的精神支柱呢?在此背景下,感性、情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给予人们新的启示。李泽厚的思想颇具代表性,如其所描述:“‘不知何事萦怀抱,醉也无聊,睡也无聊。’如此偶然人生,如此孤独命运,怎能不‘烦’、‘畏’?但与其去重建‘性’、‘理’、‘天’、‘Being’、‘上帝’、‘五行’等等‘道体’来管辖、统治、皈依、归宿,又何不就皈依归宿在这‘情’、这‘乐’、这‘超时间’、这‘天人交会’,总之这‘故园情意’中呢?”[2]
生死教育实际是一种情感教育,以生特别是死为切入点唤醒高校学生的情感进而升华为道德情感的一种教育方式。情感具有个性解放、情感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性,并超越时空的局限,更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死的恐惧进而引发的对生的珍惜的情感嵌入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在《与梁燕城的对谈》一文中,当李泽厚被梁燕城问及最后的信念时,李泽厚回答曰“是情感”。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情感,包括人与上帝的关系,最后还是一种情感问题。”[1]这种观点可能有所偏颇,但其对于今天思想道德教育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今天社会转型期间,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传统美德正在被一部分人遗忘;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关方面的教育也不完善。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生死教育则可以促进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生死教育针对的是科技发达、物质富裕时代“人生观的虚浅与道德的沉沦”的一味精神良药和情感的寄托。人们对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我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死问题,常无法真正了解,而衍生出许多不尊重他人生命与自我伤害的事件。生死教育的推广虽因自杀、杀人而始,但其最终目标却并非偏重于“自杀防治”的主题,而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不同的人对生命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但生命只有一次,根据学科各领域专家的总结概括,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并有其独特的需要);有限性(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个生命的存活都有一定的时限,到一定的时候,每个生命都会死亡);完整性(人的知情意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任何一种活动中,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和投入的);生成性(生命永远处于不断的更新中,具有未完成性)。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人,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生命教育是立足于爱的基础上,从生命视野的角度对教育进行重新解读,倡导一种关注生命健康成长的理念。因此,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成长。生命教育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提出的.
因此从生命的特性出发可以对生命教育作如下界定:生命教育就是以全人发展为中心理念,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使学生养成积极的生命态度并体悟生命意义的教育活动
二、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根据
2.1解决大学生轻生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是导致我国校园自残以及各种伤害学生生命现象的重要原因。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大学生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2.2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我们将其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来使行动指向目标,所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反之,外在动机的学生更在意的是行动的结果,其行为易受外界影响,所以动机稳定性差.学生只有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充分的了解,明白生命不只是吃喝玩乐,而更多的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才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时产生的学习动机很强,也不容易被外界鱼龙混杂的思想所腐蚀
三、我国大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弊端
为了研究我国大学课程设置的现状,以湖南某大学(后称为N大学)为例,从N大学10级外国语学院上学期课表,我们会发现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分科课程多,综合课程少.在一定程度上,分科课程可深化学生对某一学科领域知识的认识,学生在分科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也更系统。综合课程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它打破了传统分科课程知识领域,还比较贴近社会现实,通过把各学科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构成新的学科,如环境教育课,人口教育课等。这些课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地理、历史等各门学科,这是单一的学科课程无法拥有的优势.N大学只设置了一门综合课(军事教育学),其他的课程都是单一的学科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进行大跨度的思维迁移和创造。
(2)对生命教育不重视.我们可以看到,在课表中,有生命知识安全教育这门课,但是它出现在选修课中,这给了学生可以选择不学习这门课的余地,无意识地向学生暗示生命知识的教育对自身不是很重要,学校也不重视.因此他们就会有意识地不去选择这门课,更何况它和证券投资是在同一时间上课,在繁荣的市场经济下,“证券投资”多热门多有含金量的词,出现生命知识安全课冷场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3)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就有忽视实践性环节的倾向,英语精读,商务英语,英语泛读,语言学等等,占据了大部分的课表,学生确实从这些课上掌握了很好的专业知识,这些确实可以帮他们考过英语6级,8级,但不是通过了这些考试就万事大吉了,人最后还是要走向社会的,实践课程的缺失让学生无法进一步了解社会,真正步入社会时就会出现不良反应.
以上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归结起来就是学校不重视学生生命教育的表现,我们是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走过来的,虽然现在我们大力倡导课程改革,一切从学生出发,但过去教育存在的不足或多或少地仍反应在现在的课程结构中。我国现在的教育状况和百万学子的希望都迫切需要生命教育,需要它来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四、生命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渗透
按照生命教育的总体课程理念的指导,现行课程可以围绕以下几个层次的纬度来选取素材。
4.1生命知识
主要包括生命本身、生命安全以及生命成长的相关知识。生命知识是涉及到生命方方面面的知识,有关生命知识的教育不再是抽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情感的培养,而是涉及到具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例如自我防卫、环境、心理咨询等。
4.2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它也是我国人才培养素质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和环境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我国很多大学是忽视了美学教育的,部分大学虽然设置了相关课程,但由于对美育的理解不够,也只是简单地设置些美术课程,以为教学生画几幅画就是进行了美育。其实美育的范围很广,高校教师应多花些时间研究美育课程,并从学生的生活中一点一滴落实学生的美感教育。
4.3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的。当前,不少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在死亡教育研究上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并在课程和教材研制开发、师资培训及实施的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它的目的在于通过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思考死亡,并勇敢地承当死亡,从而更好地珍惜生活。一个认识,了解死亡的人,才能更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现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缺失,是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重大阻力,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农林院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与意义出发,分别从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农林院校;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86-02
每年高校发生的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都会引起媒体的普遍关注,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减。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悲痛,也影响到学校正常教育工作的开展,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从表面看似乎是一个突发性事件,但其实背后反映着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商业社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功利、利己主义的兴起,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社会道德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就业形势的严峻,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生命意识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淡化和缺失是造成现今大学生生命意识薄弱,引发极端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一、农林院校生命意识教育现状与意义
(一)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曝光,高校开始注重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但是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生命意识教育体系不健全。高校对学生生命意识教育长期缺乏关注,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出现不少应付性行为,没有真正落实。第二,缺乏统一规划。各高校之间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节奏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宏观性思想指导,高校各自行事,相互之间也缺乏经验交流。第三,投入资源有限。专业的师资力量是保证生命意识教育开展的前提条件,高校缺乏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知识专业的师资。第四,理论无法引导实践。国内虽然加强了对生命意识教育方面的研究,但是研究成果有限,更缺乏能够用来指导实践的研究成果。多是高校教师自己凭借个人工作经验进行生命教育,随机性、主观性强,难以达到教育效果。
(二)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意义
生命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倡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农林院校在高校群体中有一定的特点:专业设置以农林类相关专业为主,学生以农村户口生源居多。相对来说,农村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差,性格与家庭环境、教育的关系很大。农村学生的性格相比城市的学生,表现拘谨,不够活泼,与人交流缺乏主动,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倾向。尤其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林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再加上家庭期望的压力过大,容易引起逃避现实、自信心不足、挫折感强烈等负面心理状况。这些特点也让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具有其特殊性。
二、农林高校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生命意识教育缺失
我国传统教育体系多是一对多的传授方式,一味地灌输知识,忽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这种模式弱化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心理想法多不关心,忽略了对学生最为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片面地关心成绩和学业造成学生们过分看重成绩,追求知识,不懂得尊重生命,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所要追求的理想缺乏正确的认识。面对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冲击,缺乏从大学到社会过渡的适应能力,难以正确抉择,往往草率地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此外,现在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而成熟的生命意识教育体系,很少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防范与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存在隐蔽性、长期性、多样性,常见于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及学业问题等方面,而高校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和心理教育体系不尽完善,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专业性、科学性、重要性手段。平时只依赖教师的个人责任感,通过对学生多加关心来防范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缺乏生命意识与自我防护意识
当今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无条件的溺爱孩子、家庭教育的失职使得孩子在上大学前凡事都习惯性依赖父母,心理不够成熟,抗挫折能力低,没有独立生活、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当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时,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经验和能力,难以快速地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当突发状况发生时,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农村家庭的孩子虽然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但是其要强的性格,又往往过刚易折,导致最后事与愿违。此外,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对家长隐瞒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遇到问题也不懂得寻求帮助,出现心理问题没有疏导通道。再加上我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重视,大学生在面临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采取正当的应对措施,最终导致错过最佳避难时机,或者无法完成自我救助。
(三)农村家庭文化程度低,生命教育缺失
农林院校的学生很多来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庭生活条件困难,父母双亲的文化水平较低,不懂得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这一人生成长重要教育环节的缺失,导致家庭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变化毫无知觉。而且受客观条件、自身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限制,农村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生存、生活、学习状况都不太了解,在学生为人处世上缺乏正确的法制观念引导和教育,导致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法律意识淡化,做事不考虑后果。农村家长教育孩子的典型模式就是教育孩子要争口气,通过上大学改变人生命运,以后好回报家里,这无形给了农村学生更多的压力。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两种不同形态也加剧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走进城市的学生与身处农村的家庭交流变少。
(四)社会环境的压力
日益膨胀的商业社会,使社会生活越来越物质化,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创造物质财富,传统的人文精神、人生观、价值观导向都在不断被商业社会剥离和重新改造。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现实问题,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业压力增大,拜金主义盛行,人际关系的冷落等等。以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正在歪曲和疏远人们的内心情感,人际关系的冷漠又使大学生步入社会变得难以适应。见死不救、老人摔倒不敢搀扶,抨击的不止是这个民族的道德心,还有大学生对世间冷暖的另一种解读和受其影响对自己价值观的重新修正。
三、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开展生命意识教育课程是高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课程让大学生认识生命,让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到终结整个过程加以深刻体会,领悟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认同,认同生命过程的曲折,树立起不屈不挠面对生命历程的勇气,遇到问题积极乐观的心态,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课程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命价值与态度的关系,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等等,强调人生中积极美好的一面,亲情、友情的重要性。高校还要教会学生敬畏生命,学会对自己宽容,不要对自己抱有过高的要求和标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家庭责任的体现。高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可以从三方面开展: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及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二)完善“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监控预防制度
心理学表明,任何行为发生之前都有一定的征兆。一般来说人际关系不和谐,不爱与同学相处,性格内向的人比较容易做出极端行为,学校在此方面应该尽到义务,对学生近期的生活状态等做到提前了解,及早预防。学校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掌握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比如学生近期出现学习成绩下滑,与恋爱对象分手,面临生活困难等等,对这类由外部环境刺激引发的个人心理变化的事情,学校可以建立三级心理反馈网络,通过多种渠道提前了解学生的近期心理状况,做到有针对性的防范。
学校虽然作为预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但是并不是唯一者,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建立起协调各方、联防布控的体系。在校期间,家庭如果发现学生近期心理状况不太好,可以与学校联系,学校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放假期间,学校如果发现学生近期心理状况不太好,可以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好双方的信息对接与沟通工作。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应该共享信息资源,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以此产生合力作用。
(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开设心理咨询机构,首要问题是消解人们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在我国,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容易与精神病等联系在一块,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往往躲避心理咨询机构,致使高等院校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如同虚设,学生一旦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不会选择去心理咨询机构,更不会向别人打开心扉,排解心理的问题。面对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需求,咨询机构应该转变运营策略,了解学生这种顾虑的心理,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热线或者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心理咨询,不跟咨询客户当面交流,既可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效化解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一、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发展的龃龉、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得不偿失频繁发生,推行青少年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1、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提升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青少年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2、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青少年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青少年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4、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5、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青少年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应加快教育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善待生命,帮助青少年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目标
主要有四个目标:让青少年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青少年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让青少年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青少年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正确人生观。
从生命教育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青少年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然而人生命的全部不仅仅是生物的躯体,自然的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前提和物质载体,真正让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是人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考察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但要输入“珍爱生命”基础观念,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
三、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手段
(一)从生命教育缺失面着手
2009年3月底,上海殡葬行业举办了首次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应聘的大青少年络绎不绝,418个殡葬岗位吸引了5000名大青少年到现场咨询,并收到简历3220份,其中龙华殡仪馆不到1小时就收到百多份简历,反响大大超出主办方预期。问这些青少年为什么来应聘,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今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形势严峻,想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慢慢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有很多求职者强调,这一行业福利待遇好,比较稳定。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到殡葬业的社会意义而真正有意投身这项工作,这些小小的招聘细节就折射出了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缺失。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应届大学生是否做好了从业的心理准备?以目前普通大学生的观念、心理承受力而言,他们从事殡葬业工作无疑会面临巨大挑战。这其实提出了一个有关生命教育的课题。当前中国社会,生命教育普遍缺失。谈到“死亡”,一般人仍然无法坦然面对,觉得“不吉利”,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避讳这一话题,更坚决地将其拒之于儿童教育之外,生怕对儿童心理产生阴影。然而,只有从死亡出发,才能正确理解生命、安顿生命,才能表达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
很多艺术作品是以死亡为主题的,我们完全可以把生命教育与艺术欣赏、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比如西方宗教音乐中的弥撒曲、安魂曲等,都很美妙动人。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提升了对于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就像片中所说的,“逝去的,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是走向下一个旅程”。入殓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在逝者将进入最后居所之前,为他们整理妆容的人,是“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她)永恒美丽”的人。影片中的入殓师,面对逝者的遗体,用极尽温情又富于条理的手法,为安静地躺在榻榻米上的“熟睡者”,擦拭身体,更衣,化妆,还原逝者生前让人熟悉的容貌。那种认真、关切,感动着在一旁注视的家人,也深深打动了我们。它消解了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促使我们思考生命逝去的意义,提醒我们:人生的最后一次旅程,不仅对于逝者,而且对逝者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一次生命的感悟。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一名大提琴手,成为入殓师亲身体验过一切之后,才真正对生命有所感悟。
(二)用校园教育普及
近年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生命教育也被引入中小学校园并逐渐在社会普及。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生命存在的价值,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乃至敬畏生命,认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在不少国家是一门课程,相比之下,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教育界人士和民间团体,早已开始重视生命教育,甚至把“死亡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美国是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其“死亡教育”在上世纪年代兴起。最初是在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后来逐渐由大学扩展到中小学,由学校进入社会。目前,已成立了多种相关的学术机构,各种普及性书籍、期刊、音像制品也大量发行。美国儿童教育工作者认为,实际上,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这个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对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惧。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一般会直截了当、简单明了地回答,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答案。此外,他们也较少借用神话或宗教中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说法来对死亡进行解释——因为如果孩子长大后不相信这些,那就会更加无所适从。美国的一些小学还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担当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场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除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等许多国家的大中小学也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通过参观殡仪馆、为临终病人送祝福等活动,让青少年直面死亡,消除对死亡的可怕印象。这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借专题教育升华
青少年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要从青少年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要注意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
还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专题教育。清明时节,人们习惯上要焚香祭奠,扫墓踏青,向先人表示尊敬,对逝去的生命表达深切而绵绵不断的思念。出于遵从社会习俗、弘扬传统文化等原因,清明节已被设为国家法定假日。但除了发掘这一习俗的传统文化内涵之外,清明节也应该成为我们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利用祭扫的习俗,可以自然而然地提示人们关注“生死”这一人生根本问题,并由此提升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宽教育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