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

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6 16:17: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

篇1

1.引言

近些年来,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作用之下,我国各行各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之状,这其中也包括铁路行业。高新技术的崛起将铁路运输带到了一个更加高端的发展方向,使得运输工具的承载能力与前进速度都达到了人们难以想象的高度。然而,高速和重载的便捷之下,隐藏着却是安全问题的不断增多,很显然,近些年铁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在逐渐上升,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受到了相应的威胁,国家的经济也因此受到巨大的损失,因此,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地方铁路作为铁路运输系统的分支,直接影响着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地方铁路运输因为地理位置以及本地产业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各自的主体职能就可能各不相同,但是,调查研究表明,地方铁路运输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篇文章将就地方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并且提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

2.地方铁路在运输安全中出现的问题

2.1工作人员的非安全操作

引发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工作人员的行为失当以及违规操作都是常见的事故引发因素。很多时候,人们觉得事故发生的概率都非常小,只要不出大错误就不会有什么事儿,因此,地方上很多铁路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都是非常的淡薄,一些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不强,整体素质都比较低下。

面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多组织人员都是胡乱指挥一通,一些老职工对于日常工作轻车熟路之后,就像机器一样机械地作业,没有一点防范意识。长久处于安逸状态的地方工作人员。由于不经常参加培训以及练习,很多工作人员不具备对于危险状况做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这就使得运输安全面临挑战时,不能恰当及时地被处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也相应增大。

2.2物品本身的危险状态

2.2.1硬件因素:地方铁路运输的硬件设施往往比较差,很多重要设备因为年代长久以及维修护理工作没做好,都已经破旧不堪,这就使得运输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升高;由于地方铁路的运行管理不够完善,很多线路需要维修却未能及时发现,而且及时发现了也未能上报,因此,线路维修工作非常不到位;很多铁路线路的岔号都比较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检修,一些道口和区间的标志以及牌子都已经模糊不全,增加了运输的危险性;地方上的很多火车年代都已经很长久了,不论是蒸汽机车还是公用车辆的破损性都很大,而且比较重要的通讯设施等也比较破旧。

2.2.2环境条件:铁路沿线的一些区段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嘹望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线路上的树木很多时候又阻碍工作人员的视线,而铁路线路本身布设又经常影响到周围建筑,而且还增加了人们出行的危险性,这些问题都是长久以来就存在的,而且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很多乡下村里的道路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车辆的拥有量也逐渐升高,这样间接增大了铁路道口的行车数量;因为自然灾害不是人为可以避免的,例如,大雾、雨雪以及暴风等,这些自然条件都会严重影响地方铁路运输的安全,增加事故发生的机率。

2.3铁路系统管理的不完善性

我们国家铁路运输中的很多管理细则的更新完善都比较滞后,设备本身的更新就相对迟缓,而设备的使用细则以及改进之后的注意事项等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传达学习,并不能够非常正规地进行国家管理细则的编排与下发;对于铁路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不能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奖惩制度,定期的培养与训练也非常缺乏,进行的一些考核也都是非常的形式,没有起到实际的意义;地方上的很多铁路运输机构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可能发生的紧急事故的防范预案都没能做出完善的方案设计,对于出现的问题只能当下处理,很多时候都比较慌乱,显得非常的被动,不能够真正的未雨绸缪,因此,事故发生的处理工作做的非常糟糕。

2.4对于铁路安全运行未进行全面分析和客观评定

通过分析研究长久以来地方的铁路运输事故,我们发现,地方铁路运输事故的发生状况都比较相似,然而,工作人员却很少能够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类,并且进行总结存档;对于引发事故的一些重要的条件和因子,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相应的最优解决方案;对于细节的关注度非常小,不能够从运输的各个细小环节着手,进行全方位的点位分析,从细小和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

3.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

3.1设备的维修与防护工作做到位

这一举措包括如下几项工作:第一,将一些破旧的蒸汽机车进行大淘汰,将它们用内燃机车进行代替,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信号装置、监控设备以及调度工具这三大器件的优化配置;第二,将一些破旧的公用车辆淘汰,用新型的车辆进行过代替,与此同时,也要进行车辆检修设备的配置,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检修人员的工作力度和强度,并且将检修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三,进行过通讯设备以及系统的全方位改造,不仅要达到信号集中调控的目标,而且要将信号传输的质量真正提升一个层次。

3.2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配制与管理

这一举措包括如下几项工作:第一,对于整个铁路运输机构进行安全化建设,不断完善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以工作人员为主体,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而且还要经常性地举办一些活动和比赛,真正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第二,对于工作人员在安全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逐步培养出他们自觉的安全行为习惯;第三,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定,抽题测试业务技能,而评定结果和工资奖金联成一体,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之风。

3.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体系

篇2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是制约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制约我国交通运输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只有我们从管理的高度上对那些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与改善,才能够得到整个铁路运输方面的改革与进步,最终促成铁路运输安全的重大发展。

1、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优势分析

(1)运输能力强。铁路是大宗、通用的交通运输方式,能承担大量的货物和人的运输。(2)运输成本低。铁路交通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比例较大而且与运输距离长短、运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运距越长、运输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3)安全系数大。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铁路输的安全系数越来越大。大部分国家的铁路运输行业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安装了列车自动停车、列车自动控制、自动操作、设备故障和道口故障报警等装置。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铁路的安全性。(4)适应性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铁路几乎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修建,可以实现全年全天候不停地运营,受地理和气候的限制极少。并且,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而且适合长途运输和短途运输各类不同重量和体积的人和物的双向运输。(5)运送速度快。铁路的运送速度一般为200―400公里每小时以上,公路与水运的运输速度与此相去甚远。因此在速度上高速铁路的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6)环境污染程度低。交通运输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而其中对空气和地表的污染最为明显的是汽车运输,相比之下铁路运输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较小,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对环境的破坏更是大大的减小了。

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1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

铁路运输的安全主要来说是在铁路运输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能够及时得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对于那些行使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具体的劳动和作业方面的具体纪律与秩序我们切实地执行,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地配合已达到接触各种安全隐患、避免行车途中的安全事故,最终达到来保证旅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运输货物的按时按量到达目的地。当然,这样一项内容丰富且复杂的工作是不可能由某一个单独的工作单位来完成,而是需要不同的工作方面来进行配合。在铁路运输安全问题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比治理来得更重要,事后的补救工作做得再完美也难以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挽回那些已经形成的损失。因此我们在铁路运输安全中强调的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将一切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扼杀在摇篮之中。

2.2铁路运输安全的意识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经济、科技蓬勃发展。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和进步。利用新兴技术来提高铁路运输速度,铁路运输效果将会更加。当然,实现这一目标应以安全运输为前提。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松懈,其是保证整个铁路运输平稳、正常进行的关键。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注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强化。铁路运输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在执行铁路运输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时刻注重自身的安全性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针对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很大帮助,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而从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出发,选用适合的铁路运输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铁路运输水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稳定、高效。总体来说,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有效的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如何提高铁路运输安全

3.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是有效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纲领,安全管理体制应该渗透进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各个角落。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要求,铁路安全的管理者应该树立安全的管理观念,重视铁路安全的的管理工作,担任好领导者的角色,做好铁路安全运输的把关工作,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加强对客运人员的管理,提高其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共同为铁路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则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安全管理体制,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实施。同时要加强安全负责制的实施,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完善对客运人员的管理约束机制,以提高客运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工作执行时,认真谨慎。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的铁路安全法规和监督机制,以不断提高提高铁路的安全管理。

3.2注重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

铁路作为我国的经济命脉,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尤为重要。为此,在铁路运输方面积极的、有效的落实安全文化建设有很大作用。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能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还能够促使铁路运输向科学化、和谐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通常在铁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讲究“严”与“情”的有效结合。但在“严”与“情”的实际控制当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比如人们认为“严”就是管人、罚人、使得人人自危;而“情”就是不讲原则、相安无事即可。铁路运输方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协调好“严”与“情”的关系,使其在思想和心理上诱导职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在工作中时刻的保证自身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在铁路运输方面注重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帮助,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

3.3加强对铁路设备实施的技术改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社会,任何工作领域都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尤其针对铁路运输事业,更加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设备支持,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铁路运输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技术改进,加大对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科学适用的技术设备以减轻客运人员的工作,进而降低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这种设备设施的改进,要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不断升级改造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3.4注重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更高的目标,铁路运输中所应用的传统信号设备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铁路运输的需求,对此,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等来构建新型操作平台,以此来合理的、有效的控制铁路运输,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其实,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对整个铁路运输存在的缺陷、存在的安全问题、信号系统运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进而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等,合理的开发一个新型操作平台。但是,新型操作平台可以集铁路运输信号、并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得到铁路运输实况信息,调整铁路运输的安全措施、处理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等,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水平。所以,即便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很困难,但也要不断努力构建,为促进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3.5提升铁路调度人员工作技能

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安全素质、是否具有责任心等与管理安全具有重要联系,调度人员的基础工作是调度指挥的根本保障。铁路部门要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心理培训,加强他们对于铁路安全的认识,减少在操作中不必要的错误,并要求其掌握应急情况下的紧急措施,避免或减轻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调度人员的入岗选拔要择优准入,制定铁路调度员相应的从业基本条件,如从业者的年龄、学历、经验等,选择年龄合适,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经验的人员。入岗后,对调度人员要落实业务水平考核,对日常工作表现等方面记录,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安全意识。

结束语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设施,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企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对国家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及国防建设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公路交通运输方式、公路交通运输方式、航空交通运输方式及管道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铁路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必须要全面促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树勋.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对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28:193+195.

篇3

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系统的核心目标,是铁路运输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铁路运输必须始终坚持将安全工作摆在首位。近年来,随着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和广泛提速,并且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对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铁路运输安全形势波动较大,重大、特大事故常有发生,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其不适应。

一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铁路从业人员的个人原因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铁路运输从业人员的个人过错是造成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从铁路运输的综合情况来看,从业人员的个人原因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是,铁路的管理者对于铁路运输管理并不严格,而且对运输过程中一些细节事物也不予以重视,而且管理人员对铁路运输的管理不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以致对运输中的所有人员的工作实施细则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人员也缺乏铁路运输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素质,使得在运输中出现突发问题无法给以技术解决。最后是对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问题与经济问题的谁是主体的问题给以混淆。使得人员的主观原因严重威胁到了铁路运输安全。

2.铁路运输设备陈旧或更新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铁路的修建和铁路列车的设计都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同样,他们的使用时间也一般较长。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这些运输设备没有经过及时的维修,难免出现失控的现象而出项安全问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的铁路运输设备不断的出现,而面对这种情况却往往缺乏高技能与素质的人员,而原来的使用、维修规范无法适用于新型的铁路运输设备而导致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会导致铁路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完善的解决,进而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

3.铁路运输相关的外部因素影响铁路运输安全。上面的两种影响因素都是从铁路的内部角度进行分析。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铁路运输的自然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主要是指铁路在运输的过程中遇到的天气问题,其中隐含的因素就是自然环境导致铁轨出现故障进而导致铁路运输没有安全保障。而社会环境就是在投入铁路及列车建设时的投入资金和技术原因,这些从根本上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此外,还包括铁路和火车在使用过程中的检修和维修。这种影响因素是影响铁路运输的外部因素,同时也是从客观角度而谈的。

二 铁路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

1.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淡化。不仅是铁路,很多运输方式中都存在着安全意识淡化的问题,在人们的认知中,都是认为铁路修建技术是先进的,而设备也是最新型的,所以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人们在行车运输途中在思想上和心中并不存在过度的安全意识。进而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会有所简化,甚至根本没有安全保护措施。最为严重的是一些铁路的从业人员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也不加以重视。这种现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就会导致在铁路运输真正出现安全问题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保。

2.对铁路运输事故等安全问题处理不及时。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常常见到,都是在危险真正出现后才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然后派出大量的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暂时性的引起了重视。而且在对安全问题的处理也都会随着事故的发生而延后,而且在善后的过程中对相关人员的处罚也不到位,以致他们今后仍会对安全问题松懈。因此,对铁路运输事故的处理不及时的长期发展会使一些员工对安全问题产生麻痹,即使发生事故也漫不经心,导致安全保障滞后。

3.对铁路运输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在铁路运输中,往往都是采用形式单一,操作简单的管理方式,但是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也不再适用。因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现代铁路运输管理使得信息传递滞后,而且对于管理目标缺乏考核标准所以无法切实落实管理制度。

4.缺乏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相关奖罚制度。任何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都要从人的角度入手。而对于目前我国的铁路方面却缺乏严格的强制制度,致使人员松懈。尤其是对相关事故处理人员实施的惩罚不到位,使得这些人员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所受到的处罚而无法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隐患问题。

三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举措

1.加强铁路内部机制管理。我们知道,再完善的铁路结构都需要有严格的管理相配合。要想使铁路运输能力有所加强,有效的构建内部机制至关重要,包括列车的检票手段、各种措施贯彻落实是否到实处,同时还要做好基层与领导层之间的沟通,使第一线上的第一手资料能够及时的反馈到决策层的手中,然后再制定其相应的政策来调整运力。

篇4

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服务等都可以被看做商品,而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商品,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而只是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由于铁路是以独特的列车方式进行运输,旅客和货物依附并伴随着列车运行而共同移动,完成位置的改变。对于铁路运输本身而言,运输安全不仅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的第一个重要特性。因此,以列车运行的方式对旅客和货物进行位移,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同样,列车运行安全,即行车安全,也就成为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旅客运输安全、行李包裹运输安全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车安全。旅客和货物在全部运输过程中,除了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和由于旅客本身的机能或货物本身的性质而无法防止的以外,铁路必须保证不使旅客造成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损伤,保证不改变货物的物理性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货物破损、设备破坏等任何事故,都必然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降低铁路运输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

1 缺乏路外事故监管

一般来说,铁路部门对路外伤亡事故的监管缺乏科学性,严格细致措施不够。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一些铁路沿线穿越生活区的情况,而且这些铁路眼线没有设立安全防御设施,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时效性也比较差。但相关法规的立法调研已基本结束,这也将有助于减少铁路道口和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2 欠缺惩罚欠缺力度

由于法律对危害铁道安全行为制裁力度的不足,虽然这种行为潜藏着对铁路公共交通设施的巨大危害,甚至有些地区形成了针对铁路设施的犯罪产业链,而且按照现行的法律,公安机关在处理盗窃设施犯罪时,对屡犯者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制裁手段,法院在审理盗窃铁路设施的案件中,应考虑犯罪嫌疑人对铁路设施造成的危害后果,应以危害程度决定刑罚,而不是盗窃物数量,从刑罚上震慑铤而走险者。

3 创建平安铁路困难

到近年来,危及行车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惯性治安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个别路段安全防范基础薄弱,存在治安隐患,而相关主管问题对示范路段创建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真正纳入平安创建和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工作之中,对示范路段人力以及相关的资源投入不够,部署要求太笼统,缺乏检查指导,尤其是在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没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和探讨不够。不知道应怎样防止铁路治安重点区段发生反复、护路联防工作如何更加深入地扎根群众等。

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作为现代化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它联接城市,深入乡村,密切联系着亿万旅客和货主,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生活,而且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都具有最广泛、最直接、最迅速的影响。当某一干线铁路发生运输堵塞、中断,或当某一次旅客列车发生列车冲突、脱轨事故时,必然直接妨碍千百个企业的生产或引起千家万户的焦虑。正因为如此,铁路运输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生活是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的。 铁路运输安全的状况反映了铁路运输的设备质量、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以及社会秩序的状况。世界各国铁路企业和政府当局历来都十分重视铁路运输安全,把防止铁路运输事故放在重要位置,并为此而进行持久不懈的努力。各国铁路和政府通过改善技术设备、加强管理和健全法制三个途径来不断改善铁路运输安全状况。  1 有效改善技术设备

改善技术设备是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线路、车站、通信信号以及机车车辆的破损、故障和性能不良是发生运输事故,首先是行车事故的重要原因。线路上钢轨的损伤、信号的故障以及机车车辆的车钩、车轴、转向架、制动装置的破损往往导致严重的事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必须不断提高各种技术设备的性能、强度和可靠性,并努力采用设备故障防护报警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先进手段,切实保证运输安全。

2 努力健全安全法制

健全铁路安全的法制是增强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制定和实施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法规、法令,有助于使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成为各级政府、铁路企业、各有关行业以及广大社会公众共同承担的义务。目前世界各国,有的在一般法律中列入有关铁路安全的条款,有的制定关于铁路安全的专门法律,如铁路安全法以及其它关于保安设备、特种运输的安全法规等。

3 完善安全监察体制

为了保证国家有关铁路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监督机构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新建和改建的土建、信号及电气化等工程项目进行检查,为部长依法批准使用作好准备;对上报事故进行调查,编写铁路事故报告以备公开发表;向国务大臣提供有关铁路事宜的技术咨询意见。铁路安全监察机构代表政府依据法律执行任务,能够对铁路的安全运输实行有力的监督;在部内设立安全总监察室,根据部令和铁路有关规程进行工作,代表部长检查、监察铁路的安全工作调查处理事故,帮助贯彻安全规章制度,并具体帮助各级单位研究采取防止事故的有效措施,以确保运输安全。

4 切实加强运输管理

加强运输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环节,大多数的事故都是由于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以及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良而引起,因此必须反复不断地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劳动纪律、并加强技术业务培训。许多国家铁路还为此而制定安全奖惩办法,开展安全月、安全周和各种形式的安全竞赛活动。

结语

铁路运输的安全状况反映铁路的管理水平、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和社会秩序的状况,是铁路运输质量的重要表现。铁路运输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单位采取有效地措施,为铁路运输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5

铁路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既要保证国家物资、建设工程、及军事运输等的需要,新形势下也更需要为地方经济开发、引资招商和发展科技带来了生机和运力。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如果发生象”7.23”甬温线重大铁路事故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不仅给人民带来不幸,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也造成极大的社会不良影响。事实说明,铁路运输安全的可靠程度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和安定,甚至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

·安全是铁路运输产品最重要的质特征和综合反映

铁路运输业是一个从事社会化运输的物质生产部门,运输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运输生产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地实现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置的移动,“位移”即为铁路运输的产品。就货物运输而言,任何企业的产品只有从生产地安全运达消费地后,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才算最后完结,运输产品“位移”的质量和社会价值也同时得到体现。如果在发站、到站或途中因安全得不到保证,导致物毁损失的不仅是物质生产部门,因铁路无法向社会提供运输产品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必然使铁路经济效益下降。

·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铁路运输车站多、线路长、分布广。它犹如规模庞大的“联动机”昼夜不停地运转,自然条件及作业项目等情况千变万化。安全工作始终贯穿于运输生产全过程中,涉及到每个作业环节和人员。只要有一段路基、一根钢轨、一台机车和一辆车辆关键零部件,一架信号机发生故障或损坏,一个与运输生产直接有关人员的瞬间疏忽、违章作业、操作失误,就会造成行车事故、货运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各工种人员必须遵章守纪,才能确保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

·安全是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量要保证

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运输安全局面。如果安全形势不稳,不断发生事故,势必打乱运输秩序,干扰总体部署,分散工作精力,社会舆论也会反映强烈,铁路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铁路改革与发展就失去了重要前提与基础,难以顺利进行。铁路走向市场,更需要确保安全、提高运输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运输企业形象。

·安全是法律赋予铁路运输的义务和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规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和措施。其中,有关条文明确指出:“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保证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做到列车正点到达。”“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加强对铁路的管理和保护,定期检查、维修铁路运输设施,保证铁路运输设施完好,保障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这就从法律意义上规定了保障客货运输安全是铁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铁路运输安全工作,明确指出:“铁路一定要把安全运输放在第一位”,“要把安全作为铁路运输的水桓主题。”经过长期实践和科学总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已成为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

“安全第一”是安全与生产或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相比较的结果。因为安全是运输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前提和保证,有了安全,运输生产才能有序进行,才会带来效率和效益。特别是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更要坚持“安全第一”的位置不动摇、不移位,防止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的倾向。那种安全不好抓安全而不顾效率;效率不高抓效率而忽视安全的做法得不到有效遏制,必然会造成生产上不去,安全不稳定,铁路运输整体工作下滑的严重后果。

安全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它具有高度集中、各工作环节紧密联系的特点。假如在某一个点上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影响到全线,甚至更大范围的堵塞和瘫痪,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畅通是铁路运输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

·安全是铁路运输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

铁路是我国主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铁路运输安全的可靠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安定,甚至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

·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在我国铁路运输有着车站多、线路长、分布广等特点。安全工作贯穿于运输生产全过程涉及到每个作业环节和人员。只要有一段路基、一根钢轨、一台机车和一辆车辆关键零部件,一架信号机发生故障或损坏,一个与运输生产直接有关人员的瞬间疏忽、违章作业、操作失误、就会造成行车事故、货运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各工种人员必须遵章守纪,才能确保旅客和货物运输双安全。

篇6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管理体制问题

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铁路运输的组织形式较之以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此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铁路运输的管理体制上看,虽然实行了政企分开,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并未完全终断,共同管理的情况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2人员问题

铁路除了货物运输之外,还肩负着运送旅客的任务,所以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是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不变的宗旨。虽然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已经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也实现了全方位、动态化的管理目标。但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部分人员缺乏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加之工作经验略显不足,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各种问题也随之发生。

1.3安全隐患问题

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要高很多,但从事故的严重程度上,铁路运输却要高于公路,这是因为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隐患较多,所以常常会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如某次列车运行中突然脱线,与途径的列车相撞,此次事故导致70余人当场死亡,400余人受伤。经调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列车司机超速行驶,事故背后的原因是隐患排查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完善。如果不重视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那么很难从根本上消除事故。

1.4铁路设备设施问题

铁路上的各种设备设施是保证列车运输安全的基础,由于部分铁路修建的年代比较久远,其中很多设备在不断地使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虽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设备的投入力度,并对部分铁路线路进行改造,但却并未使设备故障问题得到消除,有些重要的设备设施仍然故障频发,由此对运输的安全性造成了影响。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2.1完善运输安全管理体制

在对运输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这样才能推进体制改革。首先,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能够安全有序进行,而生产过程则应当以安全作为前提,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生产脱离安全,那么事故就会随之发生,若是安全脱离生产,则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所以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将保证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据此对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其次,在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效率,这是因为效率与效益成正比,当通过牺牲效益来达到安全的目的时,安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故此,可对相关的考核指标及奖惩机制进行完善,合理使用经济手段,这样才能使安全与效益共同提升。

2.2强化人员素质提高安全意识

在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成因中,人为因素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所以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从人入手,只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减少并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人员素质进行强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可将安全教育作为一种载体,借助真实的案例,让员工从主观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各种安全管理条例、规章制度,能够按照规程操作,树立起铁路运输安全无小事的意识,始终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还能避免危及到他人的安全。二是加强专业培训。加大岗位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针对各个工种制定应知应会的范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同时定期举办技术大比武等活动,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推行激励机制和轮岗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队伍,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人才保障。

2.3改善技术装备消除安全隐患

篇7

随着经济发展和铁路提速,铁路交通安全更加突出和重要。保障铁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铁路交通事故,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平安*”的高度,切实加强对铁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安全教育,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协助铁路管理机构做好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及管理工作,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协调和处理有关铁路运输安全事项,保障铁路交通安全。

二、明确安全责任,密切协调配合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配合。要定期召开由经贸、铁路、交通、*、安监、广播电视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分析铁路交通安全情况,查找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重大隐患,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铁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保障铁路安全畅通。

铁路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铁路管理机构要对有关铁路安全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铁路运输的关键环节、要害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安全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方案,认真做好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理和隐患治理等工作。

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铁路运输安全有关的工作。地方铁路部门负责省管地方铁路安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地方铁路安全畅通;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矿产开发等作业的监督检查,避免此类活动影响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铁路桥梁跨越河道的安全监督检查,制止在铁路桥梁安全保护区涉及河道内从事违法作业等危及铁路桥梁安全的活动;*、安监、环保、国防科工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铁路沿线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易燃、易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场所的监督检查,依法取缔在铁路线路及桥梁安全保护区范围内从事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生产加工以及爆破作业等活动;*机关要严厉打击盗窃、损坏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标桩以及破坏和非法收购铁路设施器材的违法犯罪行为;经贸等部门负责铁路监护道口的协调工作;埋设、敷设、架设铁路信号、通信光(电)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接受通信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铁路管理机构与铁路沿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定期信息通报制度和运输安全生产协调机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及时向铁路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地方人民政府获悉铁路沿线有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的铁路运输企业和铁路管理机构通报。

三、做好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标桩埋设和管理工作

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协助铁路管理机构制定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方案和埋设标桩工作。铁路管理机构提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方案并报送铁路沿线县(市、区)政府后,县(市、区)政府要及时组织经贸、安监、*、建设、规划、国土资源、交通(公路)、水利(河道)等部门进行审定,审定后要加盖县(市、区)政府公章,依此作为划定安全保护区、埋设标桩以及对安全保护区进行管理的依据。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与公路建筑控制区、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重叠的,由铁路管理机构和交通(公路)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对铁路管理机构提交的安全保护区划定方案,应在1个月内完成审定工作。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后,由铁路管理机构负责埋设保护区标桩。

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协助铁路管理机构加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管理工作,不得擅自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规划和批准实施各种建设。需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内实施的建设项目,应当征求铁路管理机构的意见,确认安全或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实施。对安全保护区内违法、违章建造的已有建筑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对安全保护区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由铁路管理机构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仍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拆除,并依法给予合理补偿,但非法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除外。

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应大力支持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按照*部、铁道部、交通部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铁路部门做好铁路道口标志的移交工作,严厉制止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盗窃铁路物资、破坏铁路设施等现象。

四、认真做好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铁路运输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做好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保证铁路运输安全。一是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铁路运输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和检查防护的规章制度,确保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性能完好和安全运行。要经常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铁路线基础设施是否稳固、行车设备是否完好、职工是否按标准化作业、雨雪中行车是否按规定提前对线路进行预检等,对发现的问题要逐项整改。二是认真排查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内从事危及铁路线路和铁路桥梁安全的取土挖砂、围垦造田、拦河筑坝、架设浮桥、采矿爆破、抽取地下水、生产储存危险品等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要制订整改措施,限期解决。对拒不整改或故意拖延的,要依法处理。三是加强道口的日常管理,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掌握道口情况。要做好道口铺面、预报警设备、通讯工具、工具备品等设施设备的养护,以及道口警示标志标线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道口设施设备和标志标线完备,运行状况良好。四是认真做好恶劣天气抢险准备工作。铁路管理机构和铁路运输企业要和当地气象部门建立防范自然灾害引发铁路安全事故的机制,做到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与铁路方面的预警预防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制定和完善恶劣天气抢险预案,建立抢险队伍,储备抢险物资,对铁路线基础薄弱地段、高路基地段、易塌方和滑坡地段,要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加固,并加强巡查,一旦遇到险情做到快速反应,靠前指挥,确保万无一失。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和《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

篇8

一、充分认识保障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全面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铁路、公路等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确保铁路、公路等设施安全,对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保障铁路、公路等设施安全的重要性,按照各自职责,全面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公路等设施安全的行为。铁路、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交通设施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促协调,努力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的合力。

篇9

大数据是继“物联网”和“云计算”之后又出现的一个新的名词,是现阶段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大数据可以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出存在特定关系的数据信息,又能够以更深层次为基础对人类科学间的运行规律进行有效识别。对于当前迅猛发展的铁路运输事业而言,其想要更好地满足市场化运营需求,达到铁路运输效率、效益和自身竞争力同步提升的目的,大数据运用则具有重要意义。

1大数据在铁路运输中的意义分析

1.1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

据了解,大数据是在2012年开始被关注的,自此,我国对大数据技术发展和应用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大量实践证明,将大数据应用到商业领域当中可以收获较大的经济效益。而对于铁路运输来讲,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伴随着铁路运输的持续发展以会产生海量数据,将大数据应用到铁路运输当中势必也会对铁路运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1]。另外,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有关大数据的纲要提到,大数据应向电信、金融和交通等领域延伸。这一方面说明了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明确了铁路作为交通领域的重要部分理应对纲要进行执行。总的来说,大数据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运用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和要求,是数据强国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1.2能够提高铁路科技水平

对于铁路运输来讲,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确保运输安全,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基于安全的背景下来开展的,从而以此为前提促进铁路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但是就现阶段来讲,铁路运输想要实现安全运输和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仅仅依靠加大投资这一渠道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可以注重大数据的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使安全管理得以全面化实施,从而在资源开发基础上,建构起既具高效性又具灵活性的大数据网,从而形成绿色、安全的现代化铁路,对提高铁路科技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2铁路运输数据统计存在的问题

2.1对自身统计指标过于看重

虽然铁路信息数据统计系统历经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但是对其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其大多是运输过程中的自身经营情况统计指标等内容,没有注重与我国国民经济间的联系。同时,铁路是当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整体运输量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只关注自身统计指标而不考虑自身与国民经济影响未免有些片面。以货运为例,2009年铁路货运量滞涨严重,2010-2011则呈现了快速增长,而2011至2016年则大幅下跌。究其原因可以得知,其与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四万亿资金拉动等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只是从统计数值层面来对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则会出现较大的局限性。

2.2统计系统未注重高效整合

通过剖析我国铁路统计信息系统可以得知,各专业统计数据都来源于基层铁路站点向铁路局再至铁路总公司传输形成的金字塔式的信息系统结构当中。就铁路运输行业来讲,需要在机、车、电、工、辆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背景下来完成,无论是哪个部门进行数据统计时,都需要以其他部门数据为基础和前提。如果其中一个部门统计指标出现变化,那么其他部门也会受到连带影响。然而,当前铁路运输统计信息依然具有碎片化特征,不仅没有高效信息集成为支撑,而且也无法使铁路部门间的信息统计结合需求得到满足。

2.3统计数据无法为有效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

铁路运输统计数据在实施层层汇总时,要对细节化数据给予高度关注,保证其完整性,从而为决策者的后续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而现阶段的铁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无法实现对我国整体时长运输需求的系统性覆盖,同时对于运输经营和运输决策发展而言,铁路管理部门依然依靠自身经验来进行决策。这种没有大数据支撑的决策方式通常会是决策者的决策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同时,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3“大数据”背景下铁路运输发展策略

随着大数据的持续发展,数据具有的重要作用也越发突出,就现阶段来讲,数据已成为较为宝贵的资源。然而,如何以外部市场数据和内部经营数据为立足点,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从中提取出有用信息,进而更好地为铁路运输发展所服务是接下来着重要探讨的问题。

3.1注重外部数据的挖掘,契合市场需求

3.1.1以对外合作为载体,实现对市场需求的挖掘加大对对外合作的重视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外合作范围的拓宽,而且也能够更好地把握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需求。未来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建立与通车是释放铁路客货运输能力的重要措施。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未来客货运输市场将会向“买方市场”所发展,市场竞争较现在相比也会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注重对市场需求的挖掘已成为铁路运输业未来竞争过程中的关键与重点。以铁路运输企业角度来讲,虽然其掌握着海量数据信息,但基本以自身运营数据为主,包含的外部市场需求数据信息相对较少,这也体现了当前数据挖掘工作依然未展开的客观事实。而受到市场需求信息零散且遍布互联网这一特点的影响,因此想要保证市场信息挖掘的顺利开展就需要从外部借力来进行。例如可以搜索当前较为知名的搜索引擎公司,与当前较为专业的搜索引擎公司如Google、百度等进行合作,以其提供的海量互联网信息检索数据为辅助,实现对现阶段运输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形势的准确挖掘,并剖析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运输市场需求的演变规律。

3.1.2合理调整运输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要对市场需求有充分地了解与把握,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运输产品供给进行合理化调整,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2]。而对于现阶段出现的一些的新的运输需求来讲,可以借助新产品研发等方式保证其需求得到满足。对于在运量方面需要降低的运输需求来讲,合并车次、减少列车开行频率是有效减少运输供给的措施,同时,对于资源优化配置也大有裨益。以客运方面为例,可以在了解人口迁移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对列车运行方案的及时调整;又如货运方面,如果大宗物资运量呈逐渐降低的态势,那么相应的列车开行数量也要进行合理缩减。

3.2注重内部数据挖掘,促进运营效率的提升

3.2.1提升指标体系完善性,建立有机整体就铁路运输管理部门来讲,其需要关注多方面内容,例如自身运营指标、客户信息指标以及市场信息指标等,这也是推动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得形成的基础与关键。以货运客户信息方面为例,要提升客户属性等信息的完善性,例如增加发货时间、批量等信息,这样既可以为后续数据挖掘与分析提供便利,又能够确保后续推荐的运输产品与货主需求相吻合,有助于路企双赢的实现。另外,还要将着眼点放在机、车、工、电、辆等部门运营数据上,从而在部门运营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整体。

3.2.2以运营数据为立足点进行挖掘,提升作业效率列车运行数据、货运请求车数据以及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等数据都是需要重点挖掘的运营数据,在挖掘和整理上述数据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其分布规律,为后续作业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3]。例如可以在上述数据辅助下剖析出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和运行图标尺偏离间的规律;以挖掘的售票数据为依据,结合线路客流量变化,可以使列车停靠站方案得到优化,适当增加或减少旅客列车;对于货运方面来讲,可以在挖掘全路请求车检测数据基础上,保证货车排空组织的及时性,对货车中转停时进行合理压缩,以此确保运达速度。

3.2.3实现对监测数据的挖掘,确保运输的安全性围绕环境、列车运行和设备监控等监测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并以此为前提推动行车安全智能预警机制的建立,在保护铁路运输安全方面意义重大。现阶段,铁路全路范围中均建立了包括天气、风速和超偏载轨道衡在内的监测系统,并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历史数据信息,将这些数据进行挖掘、整合与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其中潜藏的规律,并进行及时预警,从而使铁路运输安全性大大提升。

3.3将数据予以展示,为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数据展示简单来讲就是将数据挖掘成果展示出来,伴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决策会受到庞大数据影响而变得十分困难[4]。这时,可以以二维或三维图形等方式为辅助将挖掘结果展示出来,从而使决策焦点变得更加清晰,在强化用户交互性基础上,结合数据展示,为决策者更好地解读数据间关系提供重要帮助,进而使数据信息得到清晰化表达,使决策人员将更多的精力由分析繁杂数据转移到主要矛盾当中。大数据背景下铁路运输发展思路如图1所示。

3.4着重打造铁路“数据供应链”

篇10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铁路运输安全最大的威胁,由于目前全国矿区铁路覆盖面广、点多分散,国家铁运部门对其管理有些鞭长莫及,不少企业根据企业发展形势招聘时要求不高,招收的年轻职工素质参差不齐。此外,由于我国的矿区铁路职工多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学习进修的机会非常少,这样长此以往,许多职工出现专业知识陈旧,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些因素导致矿区铁路职工整体素质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1.2现场隐患相对较多,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矿区铁路运输系统较为老旧,有些设备由于企业在这方面成本控制较严格处于“亚健康”状态工作,这些不安全因素为运输安全带来较大隐患。此外,矿区铁路多穿越村庄公路,有人或无人道口较多,线路难以做到较高的封闭性。沿线的村民等铁路相关知识匮乏,行人或机动车辆等抢道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

1.3管理侧重事后处理,事前防范环节薄弱

矿区铁路在安全管理上比较重视事故发生后的原因调查和责任认定,对事故责任人的较重处罚也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以儆效尤的作用,但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起不到长期安全的作用。而矿区铁路安全管理上事前预防环节比较薄弱,对引发事故的小细节重视不够,安全防范意识停留在口号上。

1.4基层管理水平落后,基层管理者能力欠佳

矿区铁路基层管理方面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基层管理者的选拔任用缺乏资源,有些时候只能瘸子里面挑将军,导致基层管理者能力有限。有些基层管理者管理方法粗糙,缺少艺术,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2.提升安全管理的举措

2.1加强职工培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

人的不安全行为,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不懂而为之,因为业务的不熟练导致盲目蛮干。要想解决职工素质较低这种现状,必须提高对职工培训的重视力度,加强职工培训工作。通过开展丰富、高效的培训,吸引职工积极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技能知识,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通过平时的考核和用人唯才理念督促引导职工重视培训学习,积极主动学习。

2.2强抓现场管理,消灭生产一线隐患

矿区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深入现场,强抓现场管理,对现场设备要了如指掌。现场存在问题的设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坚决杜绝带病工作。企业对有利于提高生产安全的设备投入要舍得,清楚孰轻孰重,在这方面绝不可因为捡个芝麻丢个西瓜。同时,加强站场和线路的封闭性和铁路沿线居民的铁路知识宣传,从主观思想上和客观条件上尽可能减少路外人员进入铁路的可能性,提升运输生产的安全性。

2.3强化责任追究,做好履职追责落实

矿区铁路要加强管理重处理轻防范的落后模式,通过强化责任的追究落实督促引导各工种和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无论大事小事,形成谁出问题谁就要买单的氛围。在日常管理上,不能抓大放小,对生产安全危害严重的大事自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一些容易引发事故等细小的环节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深入追根溯源,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并及时针对性的整改落实,将事故苗子扼杀在摇篮之中。

2.4开展管理培训,提高基层管理能力

基层管理是管理中的最后一层,管理的好坏重点就看在基层的落实情况。矿区企业要加强对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培训,通过教授其管理方法提升其管理艺术性。同时,加强基层管理者外出学习和拓展训练,促进其相互学习交流管理经验,提高其管理能力。

篇11

1 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的铁路建设和安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铁路运输安全,是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安全运输在我国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铁路运输安全是保障全局工作稳定的基础,是深化铁路改革的保证。同时,铁路安全运输是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铁路安全运输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安全管理建设,稳定社会秩序。

2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人为的、环境的、以及设备上的问题,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便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灾害。

2.1 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铁路的设备设施及组织形式有了很大的更新和变化,对于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相应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看来,我国铁路管理体制依然是铁道部领导下的管理体制,只注重了铁路运输的共性,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铁路路线的个性特征,导致不能真正把握铁路的安全问题。当铁路管理体制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就会对可能出现的铁路安全问题不能做好预先的防备,致使安全隐患增加。其次,在一些小地方铁路运输,地方路局不够重视铁路的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对铁路安全管理的工作。同时,一些落后的管理手段,更不能适应现代铁路安全的管理工作。

2.2 铁路设备设施故障频发

从目前我国铁路设备实施的使用情况来看,列车安全监控装置、新一代钢轨探伤仪、道口自动信号等设备的稳定性不够高,工作性能不强,导致故障频繁发生。当故障发生时,临时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列车无法正常通行,进而使得对旅客的安置管理工作难以进行。同时,目前的铁路列车还未能做到对行驶的调速、定位停车等条件的自动控制,许多情况需要人工操控,这样就容易发生人为操控问题的不规范行为,稍不谨慎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由于技术的限制,我国铁路列车运输还存在其他设备设施的问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2.3 列车晚点率高

列车晚点的问题是当今铁路运输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列车的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尤其在中间站出现的晚点情况居多,这样就容易导致中间站点的旅客由于信息得知不及时造成漏乘的现象,关系到旅客的安全。

2.4 客运人员素质较低,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列车客运人员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现象,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一般情况下,客运人员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不过硬的业务水平导致应急能力的缺乏,对于列车运行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不能及时给予处理,进而导致铁路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措施得不到实施,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

其次,客运人员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客运人员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缺乏严明的组织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急于求快,而不追求工作质量。部分客运人员自认为其能力强,能充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进而存在违章违纪的工作行为,这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及做法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3 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是有效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纲领,安全管理体制应该渗透进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各个角落。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要求,铁路安全的管理者应该树立安全的管理观念,重视铁路安全的的管理工作,担任好领导者的角色,做好铁路安全运输的把关工作,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加强对客运人员的管理,提高其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共同为铁路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则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安全管理体制,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实施。同时要加强安全负责制的实施,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完善对客运人员的管理约束机制,以提高客运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工作执行时,认真谨慎。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的铁路安全法规和监督机制,以不断提高提高铁路的安全管理。

3.2 加强对铁路设备实施的技术改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社会,任何工作领域都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尤其针对铁路运输事业,更加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设备支持,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铁路运输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技术改进,加大对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科学适用的技术设备以减轻客运人员的工作,进而降低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这种设备设施的改进,要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不断升级改造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3.3 加强铁路与地方部门及各工作站点的合作

为了减少铁路运输过程中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铁路应该加强与地方部门的合作,抓好铁路沿线的综合治理工作,打击破坏铁路设施的行为,加强沿线治安工作的治理,以维护铁路沿线的社会稳定。同时还要严厉禁止行人或机动车进入铁道,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铁路与各站点间旅客的安全,铁路应加强与各中间站的合作和沟通,尽量减少列车晚点的现象,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旅客漏乘现象和安全事故。同时,要加强对旅客站点休息的管理,从旅客的人身安全利益着想,充分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3.4 加强铁路客运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的培养,是保证客运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途径。首先,要强化客运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为宗旨,加强工作的责任感。其次要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安全教育的投入,提高其业务水平、文化水平及人文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及综合能力进行铁路运输工作的执行。最后,要加强对使用技术设备的人才建设,提高客运人员技术素质和安全素质,加强对列车运行期间设备设施的规范使用,以减少由人为举措造成的安全事故。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铁路运输的改革,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被足够的重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必须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着手,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其次要加强对列车运输的设备设施的科技投入,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最后还要对铁路客运人员加强素质培养,以保证其工作责任感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增强,进而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作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春江.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