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环保环境治理

环保环境治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6 16:17: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环保环境治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环保环境治理

篇1

一、目前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都非常的快,而且在发展的道路中,我国生产模式主要以粗放式为主,在提升经济的同时,这一模式也带来了诸多影响,严重损害了我国生态自然环境。 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自然资源利用率也在逐年攀升,因为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在发展城市化建设以及人口压力之下,使得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基础设置建设产生了不协调的状况。另外,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不断冒出一些其他新的问题。

二、当下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污染治理手段单一。目前,在治理大型污染问题上主要以经济处罚为主,惩罚排污企业不合理的排污费用,按照应当缴纳的污费比例,对不合理排污企业进行多倍处罚。虽然这一措施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有利于筹集环保资金,但是从这一经济惩罚措施而言,主要问题还是非常的突出:第一,在实行经济惩罚当中,无法确定资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环保资金的重要来源,即排污费,还是预算之外的资金,并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的范畴。我国当下预算机制尚不成熟,时常发生拖欠挪用等问题。第二,排污收费制度的构建比较早,由于社会不断的发展,通过这单一的治理方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三,收取的排污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国家相关环保政策使得排污费无法应用于清洁生产和控制环节,大部分资金都应用于后期环境污染治理。

(二)企业对环境污染治理不够重视。工业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中小型企业造成的污染所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为了追求利益,企业减少了环保方面的投入,甚至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购置环保设备设施,进而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居民作用发挥力度不够。城市环境治理缺乏民间组织,大部分环保核心都是大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工作,无法找到环境治理队伍,自身的监督以及协助作用得到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低碳环保技术的应用

(一)污泥干化热能处理技术。净化生活用水是当前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当中最主要的一项内容。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当中的产物,净化后的污泥有着丰富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还拥有许多有害物质,如果不采用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势必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甚至还会污染生态环境、二次污染土地。为了防止污泥污染环境,摒弃以往填埋法的处理方法,而是通过污泥干化热能处理技术来处理污泥,将其转变为居民可以使用的热能,实现资源二次利用。

(二)净化废弃、焚烧垃圾技术。焚烧垃圾是处理垃圾中主要的一种方法,关键在于燃烧是否充分,有多少剩余物,在燃烧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有害气体,怎样去净化呢?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众所周知,在焚烧垃圾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直接会对大气产生严重的污染,应用阻燃技术来处理焚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问题,是目前最优的环境治理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使得垃圾充分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剩余物。

(三)被动式节能房屋技术。随着这几年城市不断发展,节能建筑成为了低碳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核心问题。目前,节能建筑中主要的几大类有:被动式节能建筑、主动式节能建筑、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其中,被动式节能建筑是节能建筑发展的关键点,即是指在对房屋节能保暖中所使用的通风材料、保温材料、密封材料进行改造,对建筑的窗户、外墙以及屋顶采用隔热处理方法,创造一种相对隔绝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防止外部过热、过冷的空气进入。在设计被动式节能建筑时,通过自动式加温通风技术、被动式房屋功能技术改良现有的房屋,被动式功能建筑房屋的核心在于建筑保温材料选择,以密封结构来围护外墙,有利于降低夏季、冬季对房屋内部热环境的影响,此外,房屋内墙材料的选择以重质高蓄为主,方便人体散热,吸收室外传热,将热量保留下来为室内提供热能。应用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自动式加温通风技术,以机械手段规划房屋通风,内外空气循环交换,净化新鲜空气进而传输给房间内部,还可以回收房间的废气热能。

篇2

二、工作内容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标准,结合实际,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建设,做到两个确保,实施三项整治,开展五项行动,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快速改善,努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一)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

1.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整改工作,积极申请正式验收(牵头单位:创模办;配合单位:创模责任单位)。

2.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牵头单位:生态科)。

3.切实保护和巩固船山区、射洪县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牵头单位:生态科)。

4.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安全,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牵头单位:生态科;配合单位:监察支队)。

5.按照典型带动、打造亮点、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推进生态细胞建设,完成今年生态创建工作任务(牵头单位:生态科)。

(二)实现两个确保,努力维护环境安全

一是确保城乡饮用水环境安全。进一步做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开展好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牵头单位:污防科;配合单位:生态科、监察支队、监测站)。二是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全面开展核与辐射装置摸底调查,确保其随时处于可控状态。加强核与辐射应急演练,做好应急突发事件处置准备(牵头单位:核辐射科;配合单位:监察支队、监测站)

(三)实施三项整治,全面改善水、气、声环境质量

1.水环境整治

一是加强对涪江沿线及联盟河、明月河、米家河、开善河等小流域两岸工业企业、餐饮业、洗车场、农家乐、养殖场、屠宰场等排污情况的监督(牵头单位:监察支队;配合单位:污防科)。二是加强乡(集)镇污水处理站和污水管网建设配套建设督导工作(牵头单位:生态科;配合单位:污防科)。三是加大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力度,2013年纳入连片整治的村庄要达40个,60%以上的行政村要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清洁化率要有切实提高(牵头单位:生态科;配合单位:监察支队)。

2.大气环境整治

一是建立大气环境超标预警机制,加大pm2.5监测,确保空气优良天数317天以上。二是加大工业扬尘点源清查。加大对全市热电、建材等重点行业的煤场、料堆、灰场等易产生扬尘点源全面清理,督促企业开展污染治理并建立台账(牵头单位:监察支队)。三是进一步强化机动车环保年检和抽检工作,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牵头单位:污防科)。

3.声环境整治

督促和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及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牵头单位:监察支队;配合单位:监测站)

(四)开展五个专项行动,努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1.实施沿江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依法取缔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和畜禽养殖场(所)。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已建企业必须做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实施限期整改。(牵头单位:监察支队)

2.实施城市扬尘整治专项行动

全面排查工业企业面源污染。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道路抛洒和建筑施工扬尘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牵头单位:监察支队)。

3.实施城市噪声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全面排查工业噪声,对超标排放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社会生活噪声整治,重点解决建筑施工扰民问题(牵头单位:监察支队)。

4.实施环境执法监管专项行动

切实加大对企业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排查整治环境隐患,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规范企业环境行为,确保重点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维护群众环境权益,预防安全事故引发环境安全事件,对重点敏感区域和企业,落实专人负责(牵头单位:监察支队)。

5.实施乡(集)镇污水处理站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防治督查专项行动

加大对已建设乡(集)镇污水处理站和已治理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防治督查专项检查,确保治理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牵头单位:生态科;配合单位:监察支队)。

(五)开展环境宣传教育,营造全民环保氛围。

篇3

继2013年廊坊市政府对重污染天气Ⅲ级黄色预警信息的多次,及环保部对廊坊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公布(超标天数比例为63.9%),本市的环境治理再次成了廊坊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日本也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最终取得了“双赢”。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对环保事业的积极参与。本文通过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结合廊坊实际,找出动员廊坊全体市民全社会积极参与环保的有效措施。

1 日本政府提高环保社会参与程度的方法

1.1 完善国家环境立法体系

为确保全社会都积极参与环保,日本政府不断健全环保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如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公害对策基本法》等。1970年制定了防治公害的6部法律,并对原有的8部相关法律进行修正。80年代,针对高技术污染问题,“新阳光计划”、“月光计划”开始实施。90年代,确立了“环境优先”原则。2003年颁布了《环境教育法》,从学校、企业、社会三个层面强化生态伦理与环境法制教育。

1.2 开展“三位一体”的环保教育

在日本普遍使用“环境保健”而不是“环境保护”,一字之差折射出对环境的尊重和重视。

1.2.1 学校环境教育

日本政府早在1971年就决定在小学课程中增加有关公害教育的内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系统地向学生讲授环保知识和理念,从小学到高中环保都是必修课。孩子们还走出校门,参观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等。

1.2.2 家庭环境教育

为培养孩子们从小“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周六、周日妈妈们自发领着孩子到草坪捡纸屑垃圾。给他们看环保方面的书籍、电影等。

1.2.3 社会环境宣传教育

政府设立了节能日、节能月、节能检查日,来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许多社区都有环保教育中心,如东京的板桥区环境中心是向社区的全体居民免费开放的。有的还有环保示范餐厅、人类自然博物馆、屋顶花园等;在宾馆、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图文并茂的环保宣传资料。

1.3 提高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

节能环保是一项人人有责的公益事业,因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提高民众的参与热情。

1.3.1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1)细致、到位的政策引导。从1980年,政府逐步执行垃圾分类。上胜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为帮民众培养垃圾分类习惯,政府在居民区划定“垃圾指定丢弃处”并设有监控镜头,发现未按规定扔垃圾的,由专人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严重违反者可能被视为犯罪。

(2)激励制度。建立困难家庭买分类收集桶的补助金制度。日本上野原市为鼓励市民减少垃圾和分类处理,对家庭购置电动垃圾桶设立了补助金制度。还设立资源回收奖,旨在激发市民回收有用物质的积极性。

1.3.2 推动公众绿色消费

日本非常重视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运用经济杠杆来促进民众对环保的参与度。如为促进低公害车的普及,实施低排放车认定制度。消费者购买通过认证的车辆,可享受不同幅度的车辆购置税和使用税的优惠;购置以天然气为燃料或混合动力车等低公害车辆的公共团体,可得到政府的补助金。其中的川崎市为鼓励使用电动汽车,给予价差1/4 的补助,以及停车费、高速公路费等方面的优惠。

1.3.3 开拓畅通的环保参与渠道

政府为市民开通了畅通的环保参与渠道,保证了民众的监督权。如日本地方政府对与环保相关的信息都保持公开的态度。普通市民、社会团体可以通过公告及时了解到环境政策的规定以及政府和企业对环保的贡献情况;通过参与听证会、递交居民意见书来对环境问题提出建议。

1.4 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环保

政府主要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引导企业转型,使其完成了从被动治污―主动治污―积极强化环境责任、提高企业生态环保形象的路线转变。

1.4.1 特别会计制度

日本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方面都会充分考虑对环保的投入。如在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这类建设和运行费用高的环境基础设施方面都是由政府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行。由于是政府行为,因此能做到污染物的最大无害化。

1.4.2 税制改革

对于从事环保设备的企业在税收方面加大设备折旧率、减免固定资产税等税收优惠。如川崎环保城落户企业使用指定节能设备,可选择设备标准进价30%的特别折旧或者7%的税额减免。

1.4.3 补助金制度

对于将3R技术实用化、技术开发期在两年以内的新企业,政府补助率最高可达费用的2/3。以川崎为例,环保城内的企业在引进节能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方面,得到了政府给予的相当于总投资额50%的补助。

1.4.4 融资制度

对从事减少废弃物产生、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研究开发等活动的民间企业,可享受政策贷款利率;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单位可以简化贷款手续,延长偿还期限。

1.5 鼓励民间环保NGO组织的发展

目前日本的环保NGO在1.5万个左右,主要活动为推广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开展环境教育等。如从事废纸再利用的环境NGO,推动了白色度70再生复印纸普。政府通过多种途径鼓励环保NGO发展。1998年颁布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降低了NGO法人的准入门槛。在资金方面扶持,NGO的活动资金中政府扶持资金和补贴高达9.9%。

2 日本的成功经验对廊坊市环境治理的启示

近年来,廊坊市把环境保护作为立市之本,在环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整体来看环保现状还不乐观,市民、企业的环境意识、环境伦理道德水平不够高,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很差。日本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社会全民对环保参与的经验值得廊坊借鉴。

2.1 完善环保立法、加强环保执法

廊坊市对环境问题的处理在法制上明显滞后,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白色污染”治理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等。廊坊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本市的法规政策,确保环保有法可依。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法律,可法律的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化工厂不按规定排污、火电厂脱硫设施不达标、垃圾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等。因此廊坊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执法力度。特别是要提高环保部门的地位,使其在治理环境时同公安、税务一样有更多的权威性。

2.2 完善环保教育方式

廊坊市民的环保意识不高,与政府对环保教育的宣传不到位有关。今后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将环境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内容。通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途径来创新环保的宣传方式。如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学馆等一些公益场所开办体验式教育,促使市民加强忧患的环保意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墙报等工具加大环保的社会宣传力度。

2.3 制定经济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环保

与传统行政命令式的环境管制相比,经济激励政策对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的效果更明显。廊坊市政府应加大对环保的预算投入,用于鼓励有使用价值的新工艺的开发研制,并给予企业必要的补贴和税收优惠。如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将对引进再循环设备的企业减少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和所得税;对引进的先导型能源设备、对企业采用的高效实用技术予以补贴并简化贷款手续等。

2.4 注重政策细节

注重政策细节及衔接,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政策效果,一些细节的疏漏就可能导致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如我国包括廊坊在内,对于垃圾也进行了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类,但是分类不够细致,并且对哪些属于可回收、哪些属于不可回收垃圾没有详细说明,居民没有学会分类,导致分类失去了实际意义。借鉴日本做法,廊坊市政府制定分类手册,免费发放给市民。通过小区摄像头监督、舆论压力及奖赏、补贴等鼓励措施,保证垃圾分类能顺利实施。

2.5 确保公众参与渠道多样化

政府应积极拓展环保公众参与的渠道。借鉴川崎市经验,设立由政府官员、节能专家、居民代表和企业人士组成的“公益协会”,研究廊坊的节能目标和实施计划;开展社区环境对话,建立完善的意见反馈机制;建立全国性的环保NGO协作网,组织NGO及志愿者搜集环境信息,向市政府、人大、市政协提交有建设性的环保方案。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有必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在全体民众的努力下,廊坊最终会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治理、全民参与、根植基层、覆盖全社会”的环保网络,实现生态廊坊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on the beautiful Beijing

文/记者 陈永杰?编辑 陈永杰?视觉设计 陈宁宁?校对 李云凤?本文供图 何万军(除署名外)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PM2.5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雾霾、重度污染也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

从2011年年底开始,一种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由此引发的争论被炒得火热。有关PM2.5该不该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常规项目,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同处一片蓝天下,呼吸同样的空气,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每个人有着切身的利益关系。微博上的名人潘石屹每天早晨转发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数据都会被大量转发和评论。可以说,如果说你不知道PM2.5为何物,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聊天。

PM2.5远远超过了其本身所承载的内涵,有些时候甚至已经成为涉及民生的问题,也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的管理者能否为民办实事的标准。

在2012年2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同意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终于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

2013年1月1日起,北京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查询自己家门口的PM2.5数值,出门前查询PM2.5数值已经和看天气预报一样方便。

篇5

然而,xx之美,尚有“美中不足”。不足因为水浊,水浊是因最近各种污染,致使xx河水质大不如前,与真正的绿水常流还有不小差距。本次调查灾相关部门的带领下,深入源头,深入实地,多方检查,寻求良方,同时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联动下,意图全面分析水浊,真正“还美与前”、“还水与民”。

一、xx河水环境现状

xx河流经贵阳市xx区党武乡、石板镇、xx乡和xx镇等乡镇。在xx水库以上河段,由于人口、工业均很少分布,水质良好,属于清洁水平。在xx水库下游,由于人口主要集聚在河段两岸和周边地区,因此这一段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造成的典型的有机(生活)污染,表现为DO(溶解氧)、总磷和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结果造成下游的贵阳市中曹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一定的污染,水质属于轻度污染。

为保护xx河,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多次投资,共计1200多万元,建设了贵州省首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为此,xx污水处理工程被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项目,xx区的“十大成就”之一。该工程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工艺,处理的主要工艺为通过截流将污水通过集中沉砂池,机械输入9.5公里的灌渠中进入不同的沉淀池,分别进行厌氧和氧化,经过水产养殖利用,最后作为农灌水排入农作土地。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达到日本农灌水水质标准。

篇6

随着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在蓝天白云下呼吸清洁的空气,饮用干净的水,无灰尘、无噪声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对工业废气的排放、空气质量检测达标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各种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治理,这些工作都有亟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加大治理力度,需要加大投入,治理没有经费投入一切都是空谈。我区地处豫东平原,开封市的东南部,被称为古城的南大门。辖区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农副产品十分丰富,种植、养殖业发达,是开封市、蔬菜的重要产出地和奶牛养殖基地。每年金秋时节,古城大街小巷千姿百态的大多源于这里,使前来观赏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因此,我区不仅承担着维护境内生态安全的发展责任,而且承担着开封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政治责任。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环保工作的日益重视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对环境监测能力和环境污染治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急需加大对环保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治理城乡环境污染是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

二、建议方案: 

1、区政府加大对环境治理经费的投入,并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经费的使用。

2、采取补贴的形式建立村、社区日常保洁队伍,常态化的管理环境卫生。

篇7

1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1.1污染范围广

目前我国几乎东部与西部地区的每个城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在2006年国家环保局的调查中,我们共发现了82个违反“三同时”制度与环评制度额项目,范围涉及到了22个省市,其中还不存在不是严重违规的项目。

1.2污染行业多

现在我国出现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发生在工业领域,其中,石油、化工以及电力等行业是污染的重中之重。在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针对127各石化类项目展开了风险排查,共有20个项目由环保总局直接进行排查,其余107个项目交给地方环保部门进行排查。在调查结果中,共发现12个项目存在重大环境隐患。

1.3污染企业多

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存在污染情况,因为能源、原材料等行业是重污染行业,因此这也直接决定了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是主要涉及污染的企业,因为民营企业的资金有限,智能投资一些规模较小的化工项目,因此与国有企业相比,污染程度也会相对小一些。而事实上,很多外资企业之所以会先写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投资,转移污染也是重要目的之一,因为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对内项目环保要求非常高,智能将污染严重的项目转移到其他国家进行生产。

1.4污染种类多

环境污染的种类非常多,例如“三废”、粉尘、噪音等。在环保部门查处的各种环保违法项目中,废水排放超标是最严重的,设计的行业也是最广的,企业数量也是最多的。化工、火力发电等项目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严重污染环境的废气,例如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此外,水泥、采石等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2环境污染的后果与原因分析

2.1环境污染的后果

现阶段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不仅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因为环境污染的范围非常广,现在我国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污染,滇池、太湖等内陆湖泊已经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松花江等江河水域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在苏南等农业产区,一些化工企业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其河水已经发黑,沉积的工业废料多年堆积在水稻田中,耕地已经很难复耕;其次,人民群众的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废水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会直接污染人的饮水来源,进而造成各种健康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居民饮用水都是没有经过处理的,这些已经被严重污染的水源一旦被人饮用,就会使人的身体健康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些不治之症;第三,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受到影响。环境污染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因为环境污染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果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群众对社会的满意度就会持续下降,这样必然会对和谐社会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2.2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人们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并没有认识到环保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从“先污染,后治理”到“先发展,后治理”的方针变化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然而在这样的方针引导下,直接造成了现在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后果;其次,环保部门权利受限,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正因为存在意识上的偏差,很多地方政府处于对业绩的考虑,纵容企业非法排污,而环保部门也形同虚设,其权利根本得不到发挥;第三,建设项目中不够重视环保条件评估。项目决策阶段更容易出现环境污染项目,这主要是因为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对环保条件评估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目前一些省份对环境评价制度执行的比较好,但是对规划的环境评价的重视程度始终不够。

3重视项目决策与规划评估中环保条件评估的作用

3.1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以及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性

要想真正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首先要对经济发展的含义进行全面的认识,真正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认识到环境污染本身存在的不可逆性;其次,不能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经济发展并不是非要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只有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2将环保业绩纳入官员考核的同时为环保部分赋予相应的权利

我国应该充分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环保经验,将环保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活动,成为考核政府官员业绩的一个方面,在工作中改变考核地方政府业绩的方式,将环保、生态等要素纳入到政府业绩评价中。此外,还应该赋予环保部门充分的权利,如果建设项目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不予以审批,同时各规划的出台也可以同时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这时环保部门应做到严格把关,从源头上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3.3建设项目环保条件评估的内容与程序要严格

首先,在建设项目评估工作中充分意识到环保条件评估的重要性,实施“一票否决制”,环保条件评估如果不通过,这个项目就不能投资建设;其次,环保条件评估与技术条件等方面的评估同时进行,如果产品方案确定了,那么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也将随即产生,因此环保条件评估应立即进行,不能等项目建设完成再进行环境保护,事后补救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再次,将环保费用纳入到建设项目总投资中,在项目评估过程中,应将环保设施相关费用纳入到项目经营成本中,将环保设施构建费用纳入到总投资中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如果加入环保费用之后,本来可行的项目变得不可行,那么投资者则应该重新考虑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的范围非常广,涉及的行业、企业都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环保条件评估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深入研究环保条件评估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作用,应该将环保条件评估工作放在项目开始投资建设之前,主要在项目决策阶段对环保条件进行严格的把关,意识到环保条件评估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严格控制。才能通过环保条件评估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作用研究,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继宏.化学及其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化工,2013(12).

[2]张新文.张国磊.协同治理:环境治理创新模式[J].江汉学术,2013(6).

[3]朱军.基于DSGE模型的“污染治理政策”比较与选择――针对不同公共政策的动态分析[J].财经研究,2015(2).

篇8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雾霾等环境问题在中国日益加重,对公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恶劣影响,其中,保定市极具标志性。保定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如今的环境现状却令人堪忧。环保部监测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保定市位列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之首。2014年,保定系年度空气质量最差城市。在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污染大市保定依旧垫底。保定市近几年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现在已经基本建立了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保定也出台了诸多规定。按理说应该把环境治理和环境监管做得很好,但事实上保定市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究其缘由就是环境执法难。

本文旨在针对保定市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与环境立法、执法脱节的矛盾,研究出从执法方面治理环境问题的途径。

二、保定市环境整治的相关对策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但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近几年,保定市出现了严峻的环境问题。遭受雾霾、大气污染等严重环境问题之后,保定市政府也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立法活动。

(一)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的通知出台

2012年,颁布了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城市环境容貌专项整治突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市脏乱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容貌专项整治突击行动。对于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更是给出了明确指示,着力解决主次干道、小街巷、单位、社区内的环境卫生问题。

(二)大气污染专项整治的通知颁布

2013年,保定市定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印发定兴县大气污染治理十项攻坚措施的通知》;同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保定市大气污染防治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保定市政府在2013年8月9日了《关于在保定市主城区对黄牌照货运车辆实施限行绕行的通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严格检查。

保定市有关于环境的立法工作正日益完善,法律完备,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本源,还是执法问题出现了纰漏。立法与执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三、环境行政执法机制

(一)市场主体生态文明意识弱化

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为了自身的利益,却常常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节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意识不强。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这种意识还在不断地弱化。

(二)现有行政考核指标导致环境执法不作为

现有行政考核机制不完善,考核不科学严谨,缺乏公平与公正。一方面,这导致一些能力低下人员进入执法机关,他们素质低,无能力,无作为。另一方面,考核得不严谨,导致执法机关人员懒散,做事不积极,严重影响了我国执法机关的威信。

(三)环境行政执法中公众参与度

公众是环境执法的主力军,但在现行的执法中,公众的力量却未完全地发挥出来。公众的参与度较低,公众参与执法的意识不强,公众参与的范围较窄,公众权利不能完全发挥。上海交大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43.2%的民众表示了解PM2.5是什么,公众缺乏对环境的基本认知;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形式单调,有关部门应该把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重视起来,引导公民参与到环境执法中去。

综上所述,在保定市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体制不成熟,随意性强;环境执法人员不作为,业务水平低,执法犯法,损害环保部T形象;公众参与度较低,公众权利不能完全发挥,参与形式单一等问题。

四、环境行政执法经验借鉴

1952年12月4日,英国出现了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伦敦这座城市5天内死亡人数比平常增加了4000人。类似的烟雾灾害随后又发生过几次,对英国人产生了很大震动,也引起了英国政府的重视,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清洁空气法案》,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案》,1975年,伦敦的雾日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降到5天。“雾都”已经名不符实。

伦敦摘掉“雾都”的帽子并不完全归功于政府,还有伦敦人民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各大高校、社会组织和媒体都在大力促进环境保护,全民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全民都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实践者。英国在治理过程中将环境治理的信息实时通报,公民在环境治理问题的讨论、决策、实行、监督过程中,全程参与。政府在环境治理问题上稍有疏忽,媒体就会毫不留情地大胆抨击。英国政府开设一系列关于环境治理的网站,有效地保证了环境治理问题的实时播报,保证了公民的参与途径。

五、完善环境行政执法的对策

(一)加强环境行政执法部门的直接强制执行权力

行政执法具有强制性,这是保障法律的重要特性。对于屡教不改或影响恶劣的严重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从而捍卫法律的尊严,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环境行政强制执行可以打击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产生威慑力,从而杜绝环境违法行为。但目前我国环境行政执法部门的直接强制行政权力难以短时间、大范围发挥实效,受到种种程序因素的限制,使得强制执法的效果大打折扣。

环境问题具有时效性的显著特征,污染发生,只有及时采取措施,第一时间治理,才能阻止污染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而与其矛盾的是,环境强制直接执法繁琐复杂的审批、执行程序,等到一切符合程序性的要求,早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理时间,危害扩大,也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法律的实效性与程序性自相矛盾,因为程序性而导致产生更大的损失,这岂不是舍本逐末。所以,改变目前的冗杂程序,加强环境执法直接强制权,是改善目前环境执法不力的重要举措。

(二)完善环境行政执法监管体制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所以民众应该共同作为保护环境的主体,也应该承担环境行政执法的监管义务。当下的环境行政执法监管体制不够科学,各个监管主体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主体意识薄弱。无论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或者是公民,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监管主体身份。政府不仅应该落实环境执法工作,还应当专门对于环境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检查,重视执法效果,确立严格、分明的惩罚机制并坚决执行;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环境管理能力,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生产等过程全程监督,引进节能型、环保型的环境处理方法;社会团体应当发挥监督主体作用,对于执法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多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反映环境执法的问题;公民应当提高参与环境行政执法的积极性,对于违法情况及时监督举报,维护自身和社会利益。此种“四元执法”的结构,需要各个主体的积极配合,只有各方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改善环境执法的现状。

(三)调节环境行政执法机制

1.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

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相对较弱,由于行政执法机制的不成熟,使得市场主体不能达到其本身的平衡,而被经济利益所主导。只有协调发展才是长久之计,万万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亘古难题。

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自然,合理开发资源。想要调节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不失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好方法。循环经济秉着三个重要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对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循环经济的这三项原则一旦得到切实贯彻,必然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完善行政考核指标 ,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

制订合理的考核机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目前亟待提升的便是谭ㄈ嗽钡囊滴袼平和整体素质,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严谨的考核氛围才能使环境行政执法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地发挥作用,将行政执法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提高执法人员认真执法的积极性,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测试工作。

3.完善公众参与度

公众的力量是最不可忽视的一点,人员最为庞大的主体,切实地参与到环境执法中来,一定能很大程度上改善环境现状。公众参与度不高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所致:其一,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意识差。大多数公民对于环境问题都知之甚少,总觉得与自己不相关,殊不知,自己必将是恶劣环境的承担者。其二,政府在公民参与度的政策上有待完善。公民参与途径严重受限,大量环境执法信息做不到公开透明。针对以上的问题,提高公民的积极性和对环境问题的基本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意识到自己的主人公身份,尽到保护环境、促进环境执法的责任,了解基本环境知识,投身于环保事业之中;政府方面应该打开局限性的大门,加强与公众的联系,增加公民参与环境执法的途径,加强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

六、结语

环境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而环境立法与执法脱节的现状显然让这个问题愈演愈烈,进入了恶性循环。这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各方面主体积极作为,补齐环境行政执法的短板。保定市更应该着重解决环境执法难的问题,改善当下的恶劣环境,扫清保护环境道路上的阻碍。让立法与执法步调一致,齐头并进,发挥环境法的作用,实现法律的初衷,改善环境问题,还我们那片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5(C)-0100-02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如福建“紫金矿业”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四川省的沱江污染案,东北的松花江污染案等。环境污染造成人民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容易引发社会矛盾,这与我国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背道而驰的。环境污染事件,其中隐含的深层次问题是环保意识薄弱,政府监管不利和政策法规匮乏。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尽快完满的解决问题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应当做到事无巨细,未雨绸缪。

在处理环境污染事件中,最难解决的是处理环境污染所需要的费用。我国在这个方面缺少政策性处理机制和立法的规定,出现问题后,人民的人身和财产不能得到及时的赔偿,影响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为了使污染损害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我们应当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并且这种制度的确立,应当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文规定。

环境责任保险又称“绿色保险”,属于责任保险的范畴,是指以被保险人因自身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并因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环境权益造成损害,而应当承担的赔偿或治理责任为标的的责任保险。这项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正日趋成熟和完善,英国称之为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美国则称之为污染法律责任保险。而在我国,责任保险所占比例非常小,环境责任保险所占比例更是少之甚少。

笔者认为,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应由政府、保险公司和企业三方组成。由政府组织、牵头,保险公司承保、商业运营,企业污染管控、积极投保,三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中起到三点作用:第一,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搭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框架。政府在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中,应当明确各个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以政策文件或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定。这里强调政府要运用行政手段,是为了保障环境责任保险在前期能够顺利进行。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成熟后,应当予以立法,并充分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第二,政府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中,对企业污染情况进行监督,监管保险公司对污染事件的赔付情况,保险资金运作情况。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可以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保险公司承保的强制保险。另一部分是政府建立的专业环境保险基金公司管理的环境保护基金。政府对强制保险部分进行监督管理,根据企业的环保条件,规模制定环境污染强制保险的费率,监督企业缴纳强制保险费。第三,政府的另一重要职能是对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进行立法。“由于缺乏法律保障,使得这项工作推动起来十分费力。即便部分企业碍于面子或慑于某种压力而勉强参保,也无法保障他们今后不会退出这项保险。”而作为具体推行环境责任保险的政府工作人员,环境污染责任险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分散风险,改变过去企业污染、全社会埋单的局面,从而成为环保局的重要管理手段。然而由于缺乏制度层面的有力保障,加之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使得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覆盖面很难扩大。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后,在时机成熟时都应当转化为立法,这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有所不同。据了解,德国采取的是强制责任保险与财务保证相结合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美国则是强制责任保险为原则的制度。我国一直缺乏针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系统规定,目前可援引国外的部分条款分散于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中,而这些规定对于具体推行这项工作显然过于原则,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曾经联合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了我国“绿色保险”制度的路线图,但由于该指导意见并不具备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只能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起指导性作用,因此,推动“绿色保险”亟须立法,通过法律法规加以保障。

同时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实行环境责任强制保险与环境治理基金相结合的制度。原因如下:首先,由于我国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企业保险意识较低,因此应当建立强制性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这样,企业就会将环境资源成本核算到商业成本中,使得市场价格能够如实体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其次,由于环境侵害往往会导致巨大损失,企业一次赔偿可能就会导致破产,最终导致企业承担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的后果。保险公司也是企业,它不可能承保环境污染的全部损失。因此,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应当与环境治理基金相结合,共同发挥对环境侵权损害的救济功能,从而弥补商业保险赔偿的不足。再次,我国是过渡型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着环境执法不力、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不够发达,投资体制尚未完善,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等问题。通过设立环境治理基金,保证基金的独立法人地位,可以安排某些优先的投资,使得环境投资专款专用,防止其他部门的挪用和干预,从而保障对环境损害的及时救济。

环境责任强制保险的承保范围大致可包括:从承保的行为上看,应承保突发性的环境污染行为。虽然只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就会产生污染物质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损害,这一确定性与保险风险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不相符,但此类企业何时发生污染损害事故,造成后果如何并不确定,因而环境污染损害仍属不确定之风险,可以成为保险标的。

从保险责任上看,应承保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也承保自有场地治理责任保险。虽然环境责任保险的功能在于分散和转移被保险人对第三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但是环境责任保险本身,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应只针对第三人受到的损害,还应针对被保险人受到的损害。况且,倘若被保险人自有场地受到污染损害而无力治理,受损害的又何止是被保险人呢?

保险公司对强制保险部分不得拒绝投保。可以把强制保险与基金式保险相结合。这里所说的基金式保险是商业性质的保险,可以在保证保险功能的同时,适当盈利。意外部分为必须投保部分,基金部分可以采取自愿的形式。但是基金式保险,国家可以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缴纳基金式保险。强制保险费率应当与企业保险等级评定有关,企业等级越高所缴纳的费率就越低。企业投保的基金可以用于环保设施的引进费用,到保险公司按正规流程进行报销。并且可以获得分红,分红所得可以决定提取或者转入保险基金。

环境治理基金可由政府仿照社保模式建立。企业在交强制意外保险的同时,还应当向国家环境治理基金会缴纳少部分的环境治理基金,这些基金与保险费用都应当与企业环保评定等级挂钩。污染的小,交的少,治理的差,交的多。

篇10

一、xx河水环境现状

xx河流经贵阳市xx区党武乡、石板镇、xx乡和xx镇等乡镇。在xx水库以上河段,由于人口、工业均很少分布,水质良好,属于清洁水平。在xx水库下游,由于人口主要集聚在河段两岸和周边地区,因此这一段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造成的典型的有机(生活)污染,表现为do(溶解氧)、总磷和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结果造成下游的贵阳市中曹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一定的污染,水质属于轻度污染。

为保护xx河,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多次投资,共计1200多万元,建设了贵州省首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为此,xx污水处理工程被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项目,xx区的“十大成就”之一。该工程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工艺,处理的主要工艺为通过截流将污水通过集中沉砂池,机械输入9.5公里的灌渠中进入不同的沉淀池,分别进行厌氧和氧化,经过水产养殖利用,最后作为农灌水排入农作土地。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达到日本农灌水水质标准。

二、xx河环境治理对策

(一)治理目标。以“河安、水清、景美、人欢”为xx河环境治理总目标。河安就是xx河防洪设施要全面达到五十年一遇标准,确保防洪安全;水清就是要达到xx河溪水清澈、水质良好;景美就是要进一步抓好xx河沿岸景观工程建设,做好绿化、亮化、硬化、美化等文章;人欢就是要创造人水和谐环境,使xx市民傍水而欢、亲水而乐。

(二)治理思路。xx河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标与治本方略兼顾,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联合行动,采取综合措施,落实长效机制,计划通过3年努力使文溪水环境有明显改善,通过5年整治基本达到治理目标。

篇11

1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污染问题及成因

1.1污染问题

1.1.1水污染

农村的水污染除了有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落后等客观因素外,还有城市污染转移、乡镇企业粗放发展,农民耕田种地过程中使用化肥和农药、随意处理生活垃圾等人为因素,而这些综合因素导致的农村水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1.1.2土壤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发展迅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提高可用耕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某些地区的农民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以及农药,土壤沙化、重金属污染越来越重,严重造成土壤污染。

1.1.3固体废弃物污染

近年来,在农村工业化速度加快的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形势也日益严峻,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畜禽粪便等。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有扩大态势,对农村环境造成的破坏亟待解决。据有关统计显示,在浙江省嘉兴市的平湖市,2016年农村垃圾处置量占比达到了市区生活垃圾的2倍多,大量农业垃圾、工业垃圾混入其中,随之而来的是畜禽粪便堆积所带来的污染,也对农村生态环境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1.1.4大气污染

农村仍然普遍存在垃圾焚烧、秸秆焚烧等不良行为,目前农村拆建工作较为频繁,产生了大量的粉尘。近几年秋冬季节频繁出现的灰霾天气,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工作都带来很大影响。因此科学治理农村大气环境是保护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1.2污染成因

1.2.1农村环保设施建设不完善

近年来,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大为改善,但资金存在很大缺口,用在环保方面的资金更加少,就以株洲为例,大多乡镇就是简单建几个垃圾集中点。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环境治理保护的发展。另外,农村环保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大多数街道乡镇缺少环保执法力量,相应环保检测设备比较缺乏,无法发挥出其自身的检测监管作用。以上多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1.2.2城市工业污染的转移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农村地区的污染往往是综合性的,这些污染当中,工业污染确实是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刻的。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一些造纸、化工等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被逐渐淘汰并逐步迁建至城郊及农村,虽然给农村带来了投资,给农民提供了方便的就业机会,但这些企业的污染问题并未有效解决,加上农村本来的基础设施并不健全,因此城市工业污染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1.2.3农村环保意识普遍淡薄

虽然社会舆论、管理层已经将环保问题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作为基层的部分领导及农民大众并未提高认识,其环保意识相对淡薄。究其原因:①部分基层管理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②部分乡镇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经营模式尚未转型升级,在粗放的管理下时常出现私自排污的现象;③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当淡薄,群众对于破坏自身及周边环境的行为缺乏举报意识和渠道。

1.2.4农业生产中的综合污染

由于当前农村农民缺少化肥施肥方面专业的技术指导,往往是按照传统经验进行施肥,所以很容易出现大量使用化肥情况。同时,由于肥料没有被合理使用,氮、钾等化学成分使用比例不正确,会直接造成土壤有机物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不足,进而出现板结现象。另外农村畜牧养殖不规范排泄物直排、稻麦秸秆缺乏科学方法有效处理也进一步导致土壤以外的水环境、空气等出现污染。

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2.1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统筹生态保护

(1)坚持依法治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农村体制机制的束缚,让农村不为转型发展拖后腿。(2)实施农村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立农村生态保护红线体系,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和精神,切实加强农村生态修复。(3)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创建。(4)加强成熟的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重点加强农村农民的农业生产教育,同时大力推广和宣传污染处理技术,充分体现出科学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

2.2强化环境管理,提升环境监督

(1)推进先进治理模式进入农村。目前有部分省市街道的污染源治理设施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不仅明显提高了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而且降低了排污企业的管理和经济成本,值得大力在乡镇企业较多的农村推广。(2)严格执行环境功能区划。政府应继续坚持“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行”的原则。实施阶梯式的管控措施和负面清单,全面把握城市和农村等环境区划的生态保护力度,严守生态红线。(3)鼓励农村农民参与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农民个人及环保组织以及社区等基层单位的作用。

2.3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要解决农村环保问题,应切实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把提升环保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农村的环境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的解决。(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首先要对农村管理者的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将环境保护作为工作考核重要指标,改变以往单纯谋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2)利用社区公告、活动及新媒体等传播手段普及环境保护知识,通过持续的的宣传教导,让农民建立起科学地、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保工作中。只有管理者和农民的环保意识建立起来,才能将环境保护的工作更好的落实到实处。

2.4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农村、农民要全面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农业,提升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1)加快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提升改造一批农家乐、休闲观光点,大力培育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教育培训、农耕体验、乡村民宿等“农业+”新业态。(2)推广应用粮经轮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和清洁生产技术,给农村引进和培育综合利用市场主体。(3)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扩大农家肥、有机肥施用面积,使区域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3结论

农村曾是迁居城市的一代人美好的回忆,倘若因为农村工业化加速,使得农村自然风景遭到破坏,则得不偿失。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应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方针政策,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强势推进城乡一体化治理进程,加强治污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建设并更要保护好美丽新农村。

参考文献